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2 15:58:14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例1

骨折,是由病理因素或外力因素导致患者的骨质出现部分性或完全性断裂,一般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骨折处有明显的肿胀,出现强烈的疼痛感,患处丧失功能等,严重的骨折应该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在现代医学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术后优质护理服务,成为了提升治疗骨折措施的有效手段,能够显著地降低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现象,帮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12月接收的82例骨折患者作为此次临床观察的对象,对全部患者的病历资料、手术治疗过程、术后护理服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男患者共计48例,占总人数的58.54%;女患者共计34例,占总人数的41.46%。患者年龄在15~70岁,平均年龄(37.65±3.25)岁。全部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均经过X线等检测[1],被明确诊断为骨折。82例患者中开发性骨折的有24例,闭合性骨折的有58例。16例患者为股骨干骨折,32例患者为胫腓骨骨折,17例为桡骨骨折,6例为踝骨骨折,11例为跟骨骨折。

1.2方法 患者在确诊住院后被给予常规性护理,对全部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在手术开始之前对其病症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最终确定手术方案,然后经过对患者及家属的告知和探讨,确定手术实施的具体时间。手术治疗的基本方式包括髓内针、钢板、克氏针内部固定等,对全部患者进行抗生素预防感染措施。

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为3~6h,平均为4.5h。对骨折患者采取的手术治疗方式为静力固定法,这样做目的在于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病痛感和术后不适感。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和观察之前全部签署了同意条款,自愿接受医院一切合理性的监测安排和病情记录。

1.3观察指标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术后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部过程中,主治医师、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需要对患者进行全天候的监督和巡查工作,与患者进行询问和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恢复适应程度。每天早、中、晚各进行1次血压测量,进行1次/w X线照射检测,记录患者的检查变化情况,建立相关病情数据库,方便进行下一步的临床分析[2]。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骨折恢复情况进行及时检查[3],防止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由于错误的保养方式和行动引发二次受伤。

1.4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1.4.1入院宣教 医院要做到在患者寻求治疗的第一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指导和帮助,将患者送到诊治病室,了解骨折过程和病情程度,向患者家属询问患者病史,并向其介绍治疗科室的环境和特点,向患者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呼叫铃,并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促使患者配合相应检查和治疗。

1.4.2术前准备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前,要最好相关准备工作,对手术区域进行彻底的消毒和准备,向患者告知手术过程中的风险情况和注意事项。患者的接受手术治疗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要对患者的心理加以干预,避免出现不良的情况,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要帮助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4]。

1.4.3术后护理服务 在手术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内,要将患者及时送回病房进行下一步相关检查,护理人员要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依照医生的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和心率等,注意患者骨折处末梢的血流情况,对伤口进行严格处理,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主治医生进行汇报。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应该包括以下几点:①常规护理。注意患者病房环境的清洁,对骨折伤口处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出现感染,保持室内通风,注意患者的饮食,不应该过于油腻,让患者出现不适症状。②心理护理。要加强对患者的安慰和关心,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询问,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在手术治疗之后患者一定会出现疼痛表现,可以放一些欢快轻松的音乐,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降低疼痛感和不适感[5]。③疼痛护理。对于出现强烈疼痛感的患者,要给予一定量的止痛药物进行缓解,防止出现并发症,保护患者的骨折处能够良好的恢复,在换药的时候动作要轻,不能再次造成对患者的伤害。④指导功能恢复训练。护理人员要依据患者的病痛程度和恢复程度,帮助患者进行适量的功能锻炼。患者在手术后早期结束后可以在床上进行功能训练,锻炼关节和肌肉的灵活性。护理人员还要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按摩,舒缓患者的疲惫感。

2结果

全部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得到了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骨折部位恢复情况良好,复位没有出现异常,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没有特别强烈的疼痛感,没有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现象。手术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患者能够自主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情况良好,没有发生畸形等不良情况。

3讨论

骨折,主要因为病理因素以及外力因素导致患者最终于临床表现出骨质部分性断裂或者完全性断裂的现象,通常患者临床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于骨折位置出现显著的肿胀感以及疼痛感,并且功能完全丧失,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对患者实施骨折治疗。

患者在接受了优质护理服务之后病情得到有效缓解,疼痛感逐渐降低,满意程度明显提升。这些情况都表明,对骨折患者实施术后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加强护患关系,加强患者的配合程度。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所有患者完成手术后,选择优质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最终患者发生骨折位置全部有效恢复,并且复位过程中未出现任何的异常情况,患者临床疾病情况未出现任何的异常,患者临床疾病情况表现基本稳定,于临床未出现任何强烈的疼痛感,并且完成手术后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完成手术后,通过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患者可以有效完成自主功能锻炼,最终显著促进患者临床骨折愈合,未出现任何畸形情况。

综上所述,通过临床治疗和观察,我们认为在对骨折患者进行相关手术治疗之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患者的恢复时间和效果,降低患者的不适感,保证患者骨折处的复位效果,值得在医学临床应用中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代后珍.基础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中国医药导报,2011,21(4):57-58.

[2]单春玲.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实际浅谈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4(12):7-8.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例2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b)-0152-02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老年常见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给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重要方法,因其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能很好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加快骨折的愈合,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鉴于老年患者的特点,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必要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减轻病人痛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为探讨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该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该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总结临床护理措施。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0岁。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症状,切都接受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术前,患者一般具有焦虑、恐惧、焦躁等心理,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主动向其讲述该病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治疗效果的情况等,努力消除病患的紧张心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②术前指导:术前,护理人员还必须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如何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何适应在床上进行大小便的练习以及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积极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进行一些常规检查,以降低手术风险。

1.2.2 术后护理 ①常规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心电变化情况、血氧饱和度、心脉静压以及病人的精神状况等进行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②饮食护理:术后,患者不宜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在这方面加以注意,尽量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维生素、钙质等,以更好的帮助骨骼的恢复;③肢体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肢体的护理是非常重要而又关键的。护理人员应及时嘱家属对患者进行肌肉的收缩训练,每天定期定量对患者的屈伸髋关节、屈伸膝关节等进行锻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嘱其早日下床,进行适当的康复性训练;④并发症护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术后,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比较常见的有假体脱位和深静脉血栓等,给整体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密切关注,一旦发现并发症发生病例,必须及时进行自主处理或者是直接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 结果

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等护理之后出现,假体脱位者1例,占该组患者总数的2%,出现深静脉血栓者1例,占该组患者总数的2%,护理有效者48例,占该组患者总数的96%。因此,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等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非常有必要。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越来越多,目前这种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究其原因,则在于很多老年患者本身就存在着不少的基础疾病,再加上与其它年龄阶段的患者相比,各项身体机能和指标也已经出现衰退的趋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目前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加有效,具有更多的优势。对老年患者需要采用特殊的护理手段才能保证良好治疗效果的实现,比如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等,当然具体的护理措施和手段的采纳还必须结合不同患者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把握和确定。该研究结果发现,5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对其进行术前、术后等围手术期护理之后,术后出现假体脱位者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者1例,护理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大规模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通过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等围手术期护理,我们知道,结合老年患者行动不便、身体机能恢复缓慢等特点,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必要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减轻病人痛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洪英.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J].健康必读,2011,10(7下半月):221.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例3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1]。骨折断端移位明显,出现缩短、成角和旋转畸形,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功能丧失等。股骨干骨折发生的部位以股骨干中下1/3交界处为最多,上1/3或下1/3次之[2],常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对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3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患者术后愈合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3年4月本科收治股骨干骨折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0.5岁。其中股骨上段骨折8例,股骨中段骨折15例,股骨下段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24例,开放性粉碎性骨折6例。

1.2方法 患者手术前先观察处理并发症,如:局部肿胀、发热等。当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平稳后行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用热情、友好的态度接待好患者,并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和科室环境的介绍,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由于股骨干骨折患者多由暴力所致,是在意外的情况下受到的伤害,因此患者对自己病情不了解、害怕手术效果不够理想、术后会对生活产生不便的影响、担心由于医疗费用过高从而背上较高的债务等焦虑。此时护理人员要认真地听取患者想法,进行适当的劝慰。对不同患者出现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交流与沟通,预防和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向患者解释清楚手术的方式,以及术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适感,告诉患者术中出现疼痛时应如何克服,从而使其能够客观地认识手术的过程。

2.1.2术前准备 术前各项常规检查:胸片、心电图,对心、肺、肾等功能及血常规、血凝全套检查,排除心肺疾病、高血压等,必要时备血,这些准备为临床的诊断,手术麻醉,治疗等提供了可靠有力的依据。饮食护理:应注意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提高身体抵抗力。一般手术前6~8 h禁食水,上午手术者自前1 d午夜禁食,下午手术者中午禁食。手术区皮肤准备:去除手术区域上下超过20 cm皮肤的毛发和污垢,减少细菌的感染,预防切口感染。有伤口者按换药原则重新包扎伤口,有牵引或石膏者要在清洁皮肤后进行备皮,然后重新包石膏或维持牵引。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 术后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禁食6~8 h,患肢保持功能位,并用垫枕垫高,使膝关节适当屈曲,有利于减轻肿胀和预防关节僵硬。

2.2.2病情观察 患者返回病房后,24 h内床边心电监护仪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患者意识,面色,尿量等的观察,并如实记录。

2.2.3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常见切口引流管及尿管,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及脱出,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2.4骨牵引的护理 凡行牵引的患者列入交班项目。行骨牵引的患者应注意保护针眼部位不受触碰和污染,骨针不能随便左右移动,骨针出血痂不应去除,70%酒精滴针孔处2次/d,直至骨针拔除为止。保持有效牵引,牵引重量不可以随意改变,注意牵引力和反牵引力是否平衡,牵引方向是否正确,勤巡视病房,不可在牵引绳上压任何物品,并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2.5疼痛护理 由于术后切口疼痛,影响着患者的心理、饮食、睡眠等,不利于身体的康复。用软枕抬高患肢,保持舒适的或用镇痛泵持续止痛。护理过程中要动作轻柔,可以播放轻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2.2.6饮食的护理 合理的营养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骨折愈合。鼓励患者食用高钙、高蛋白及纤维高食物,如:骨头汤、鱼、牛奶、豆制品、鸡蛋等。并可以适当食用纤维高的食物,防止股骨干骨折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而引起便秘。严禁食用油腻、辛辣等食物。

2.2.7预防感染及并发症 防止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保持伤口清洁、敷料整洁及干燥,有污染时要及时更换。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和体温,合理使用抗生素。

术后由于短期内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我们除了做好一般生活护理及褥疮的预防,还需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感觉运动,疼痛等情况,注意下肢深静脉血栓、神经损伤、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及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

3功能锻炼

3.1手术后患者怕损作伤口或惧怕疼痛而不敢锻炼,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认真、详细地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指导其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功能锻炼。鼓励患者要持之以恒采取主动式训练。功能锻炼以患者不感到疼痛和疲劳为宜,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练习的时间和幅度[4]。

3.2手术结束后,患者主要为卧床为主不负重,在麻醉作用完全消失后,患者即可开始踝关节,足趾的屈伸训练,以及腓肠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及抬臀动作,髌骨的被动运动,坚持3~4次/d,5~10 min/次,运动时应避免管道脱落,并保持引流通畅。术后2~3 d,拔除引流管后,下肢可行被动屈髋屈膝运动,能促进手术部位血液循环,消除肿胀,且患者无痛苦,乐于接受,活动范围从00~300开始,逐渐增大到1200止,同时加强下肢肌力训练及其他辅助运动。早期(术后1 w):不负重,主要指导患者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和足趾活动。训练方法:患肢伸直绷紧足尖收缩3~5 min/次后放松,反复练习10次,3次/d[5]。开始功能训练时,强度以让患者可以忍受,不感到疼为宜。中期(1~4 w):患者要从不负重逐渐过度到部分负重行走,指导患者掌握正确行走方法:患者前伸,重心前移,单拐行走时,拐的支撑与患肢是一致的。后期(术后3个月):由部分负重过度到完全负重,直至患肢负重的重量相当于自身的体重,告知患者具体锻炼方法是:单腿逐渐负重,直至患肢单腿站立能够负担全身重量后,即可逐渐弃拐。

本组3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通过治疗和上述护理措施,经过6~12个的月的随访,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患者肌力、关节活动度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是股骨干骨折患者康复的基础,术后正确地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是康复的关键。通过对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的有效心理护理与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能够很好地提高治愈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石树芬.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4):121-122.

[2]敬雪梅,等.对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J].2006,(3):225-226.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例4

髋关节周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长期卧床并发症较多,手术治疗已成为共识[1]。我院1996年1月~2008年1月手术治疗500例70岁以上高龄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00例,股骨颈骨折1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25例。男152例,女348例,平均年龄79.3岁。受伤原因为平地跌倒431例;新鲜452例,陈旧性48例。股骨颈骨折GardenⅠ型21例,Garden Ⅱ型39例,Garden Ⅲ型48例,Garden Ⅳ型6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Ⅰ型51例,EvansⅡ型93例,Evans ⅢA型147例,Evans ⅢB型34例。合并高血压389例,心电图有改变293例,其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2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7例,快速房颤35例,心房纤颤11例,心功能Ⅱ级135例,心功能Ⅲ级17例,糖尿病142例,脑梗死病史89例,肝功能异常72例,肾功能异常19例,贫血57例,支气管哮喘23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6例。

1.2方法

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8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65例(生物型45例,水泥型21例),全髋关节关节置换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243例,Gamma钉内固定59例,PFNA内因固定23例。平均手术时间93 min,平均手术出血250 ml,平均住院日21 d。

2结果

术后并发症:脂肪栓塞2例(暴发型脑型),脑干梗死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脱位3例,术后出血1例,翻修2例,肺部感染29例,压疮7例,深静脉栓塞2例。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健康状况的评估及原发病的治疗由于患者高龄,多伴发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因此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情况,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对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进行全面地评估,本组病例中,患有高血压病389例,术前控制血压在140~150 mm Hg/90~95 mm Hg,合并糖尿病142例,血糖控制在8.0 mmol/L以下,合并贫血57例,术前输浓缩红细胞4~6 U,对合并支气管哮喘23例,进行控制肺部感染止咳平喘治疗,在肺部感染控制后手术,对心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前在内科麻醉科会诊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手术。对32例全身情况极差,家属坚决要求手术的病例,在与患者家属取得充分的知情同意后,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全院通力合作开展手术。所有病例均常规内科会诊,在内科指导下进行原发基础疾病的治疗。所有病例均在术前反复告知患者的病情、手术风险、并发症及预后,在患者家属的支持下开展手术,因此术后1例因脑干梗塞死亡,2例因肾功能衰竭死亡,都未引出医患纠纷。

3.1.2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高龄,加之创伤后引起,患者大多数无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手术恐惧,担心手术的风险及效果,针对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性格及对疾病的认识不同,采用口头讲解、图片及身边成功手术的病例等形式介绍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案、手术材料的选择、并发症及预后,特别介绍本科室开展该手术的特色、优势,介绍手术医生的水平、成功病例,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手术的效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告知内固定材料的选择、价格、优势,尊重其知情权。本组病例中,术前惧怕手术,与医护人员详细的沟通后,手术后无一例并发症的出现。

3.1.3术前康复训练的指导及健康教育住院后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告知如何在床上使用便盆,如何学会在床上移动身体,如何进行翻身及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如何进行下肢肌肉的舒缩功能锻炼,如何在手术后正确使用助行器及拐杖,并告知术前康复训练的意义。告知患者和家属稳定的情绪充足的睡眠及合理营养对手术的重要性,并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患者,解释围手术期各项检查操作的必要性,简单介绍手术过程,要求患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积极配合。

3.2术后护理

3.2.1术后的管理及康复训练麻醉后回房平卧6~8 h,患肢外展20°~30°,踝关节中立位,麻醉消失后即可进行踝关节的伸屈活动及股四头肌的舒缩活动,术后第一天半卧位,髋关节屈曲不超过70°,避免髋关节的屈曲内收动作。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在术后1周左右再助行器下床活动,患肢部分负重渐渐完全负重。内固定患者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如患者身体状况许可可以在助行器的帮助下,不负重进行患肢功能锻炼,骨折端愈合完全进行功能锻炼[2]。

3.2.2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及原发病的治疗术毕回房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意识、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及引流量,同时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对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保护性治疗,术后2例出现脂肪栓塞症状经积极治疗后恢复,19例出现脑梗死症状,2例脑干梗死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他经治疗后未留后遗症,29例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经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后恢复,1例出现肾功能衰竭死亡。

3.3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3.3.1髋关节脱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麻醉后由于肌肉的松弛,回病房后正确搬放,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内收内旋动作,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功能康复训练时髋关节避免屈曲超过70°,翻身时健肢在下,下肢保持外展位,双下肢之间垫枕。并同时反复告知的重要性,避免脱位的发生,本组病例中,脱位1例,为翻身时不当管理,1例为术后出现精神症状所致,2例均采用闭合复位成功,不留有后遗症状。

3.3.2深静脉栓塞深静脉栓塞高发时间是术后1~7 d,17~24 d后很少发生[3]。术后发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绀或潮红、皮肤温度略高,应警惕下肢深静脉栓塞,麻醉消失后即鼓励患者进行下肢功能康复训练,术后12~24 h使用低分子肝素,连续使用10 d。本组无一例肺梗死的发生。

3.3.3各种感染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故护理应注意:①观察体温的变化及伤口有无肿胀。②严格的无菌操作,如及时更换引流管及敷料等。③加强会阴护理,保持会清洁,指导多饮水,留置尿管的患者定期开管,并及早拨除。④指导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遵医嘱雾化吸入治疗,协助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

3.3.4压疮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无屑,使用便盆时动作轻柔,防止擦伤皮肤,定时按摩皮肤受压处,促时局部血液循环。

4讨论

70岁以上高龄患者髋关节周围骨折合并各种器官功能减退或病变,术前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尽快对患者状况做出全面评估,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争取尽快手术。但是,由于高龄手术,多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创伤相对大,手术风险高,围手术期易发生各种并发症,针对患者不同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入院后进行健康状况评定,进行心理生理准备,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4-6]。因此,积极做好高龄患者髋关节周围骨折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和减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Evans EW. The treatment of trochanterie fracture of the femur[J]. J Bone Joint Surg(Br),1949,31:190.

[2]陈诚. 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3):68,75.

[3]查振刚,臧学慧,姚平,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及危险因素[J].中华外科杂志,2005,43(8):511-512.

[4]彭少军.老年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河北医学,2006,12(8):809-810.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例5

1.1临床资料

2007年4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骨科手术病人287例,男180例,女107例。年龄18~87岁,平均年龄(44.8±12.9)岁。病人住院时间10~18d,平均住院时间(14.9±3.2)d。其中,股骨颈骨折39例,上肢骨折58例,股骨干骨折53例,胫腓骨骨折38例,腰椎间盘突出56例,骨肉瘤21例,半月板损伤12例,结核性骨折10例。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学历76例,高中及大专学历98例,初中及中专学历为59例,小学以及以下学历为54例。职业:农民87例,工人102例,干部73例,学生22例。将所有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67例,对照组120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疾病构成、职业与学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病人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骨科护理路径,其主要内容如下。

1.2.1术前护理

病人收治入院时,主动与其进行交流,使病人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过分的担忧。介绍科室情况,何时进行相关检查与治疗,检查的相关注意事项。

1.2.2术中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发展,手术器械的多样化,术中护理配合对手术成功的重要性日显突出,我们对试验组护士定期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相关手术器械的拆卸、使用,从而达到术中与医师完美配合,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

1.2.3术后护理

无论病人采用何种手术固定方式,均密切观察病人术后肢体运动以及血供情况,经胸腹手术的病人保持引流通畅,对病人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控。

1.2.4心理支持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出现焦虑、恐惧的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及时鼓励和支持,提高病人治疗信心。在术前教育中,重点考虑病人的心理接受能力。对不同年龄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提高病人心理承受能力,降低病人心理恐惧程度。

1.2.5康复训练

对病人讲解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指导病人肢体制动情况下如何进行合理锻炼,并对病人及其家属强调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消除病人对康复训练的恐惧。对卧床时间长以及肢体活动受限的病人进行肢体姿势的摆放,使病人保持良好的生理曲度,身体得以放松,缓解身体疲劳。

1.2.6健康教育

对病人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使其明白病人术后家庭护理内容以及康复训练的指标。

1.3随访

病人随访8个月~2年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年7个月。

1.4评价指标

分别于病人入院时、手术前、术后1周以及6个月后随访时对病人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病人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价[3],并对病人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在本临床研究中我们主要对病人肢体肿胀消退情况、患处的感觉、肌力以及关节活动度等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并对病人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比较。

1.5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评分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病人HAMD量表评分比较(表1)

2.2两组病人HAMA评分比较(表2)

2.3两组病人相关并发症比较(表3)

2.4两组病人疗效比较对两组病人术后进行X线片检查,并根据术前以及术后X线片比较,对病人疗效进行评价见表4。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例6

【中图分类号】R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30-02

1 引言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内骨折中一种较严重的疾病,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对膝关节的稳定性、 完整性和活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使患者早日康复,不但与骨折类型、手术方法有关,也与此类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有关,因此加强术后护理也很重要。选取我院2009年4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78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4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78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47例,女患者31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43岁。骨折原因:车祸伤33例,高处坠落伤27例,其它18例。开放性骨折29例,闭合性骨折48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Ⅰ型20例,Ⅱ型17例,Ⅲ型14例。Ⅳ型11例,Ⅴ型7例,Ⅵ型9例。

2.2 治疗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78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尽量恢复胫骨关节面的平整,并根据骨折情况给予坚强内固定,必要时予以植骨。

2 结果

78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最短住院14d,最长住院43d,平均住院22d;骨折愈合时间最短2.5个月,愈合时间最长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3.4个月;78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中有2例发生皮肤坏死,1例感染,2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在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处理后症状缓解。

3 术后护理

3.1 常规护理:

患者术后6到8小时后可采取低枕平卧,暂禁食、禁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术后第1天可半靠坐起。密切注意患者伤口的血液循环情况,当发现患者伤口有渗血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记注意敷料包扎的松紧度,不可过松或过紧,并密切注意患者伤口周围的皮肤张力、患肢感觉以及运动功能。术后疼痛会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在临床中可采取双氯芬酸钠1粒塞肛或曲马多注射液100mg 肌内注射,观察效果。患者长时间卧床有可能导致压疮的产生,因此应在患者的腰下垫小枕,并定时帮助患者按摩受压部位。建议并嘱咐患者多食用高纤维易消化、高蛋白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2 心理护理:

心理康复决定肢体功能的康复,应调动起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使患者主动参与机体康复训练。首先应向患者耐心详细地讲解病情,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并对患者宣教明确、有效和积极的疾病预后信息,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示范指导,多鼓励患者,使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3.3 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

在患者手术完回病房后,将患肢抬高置于功能位,小腿处垫一软枕,膝关节屈曲5度,等患者麻醉消失并清醒后,确定患者可以锻炼时,即指导患者做以下恢复训练,如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环转足趾的屈伸、股四头肌的收缩的锻炼。每天活动3至4次,每次锻炼时间10至15 min,每次运动限度以患者适宜为准,不可过度锻炼,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应逐渐加大患者的锻炼限度,如第一天初始角度-15-0度,终止角度10-30度(一般以患者能忍受最大角度为宜),时间60 min,2次/d进行锻炼;次日可根据的患者的病情以及使用度适当的加大锻炼限度,活动角度增加10-20度,时间频率不变。第3天后对病情良好且适应的患者加大活动限度,活动角度增加10-20度,以此类推。检查活动是否有效的方法如下:可以把手放在膝关节上方,感觉到髌骨向上随肌肉收缩而移动,也可以用手推动髌骨,如推不动,说明收缩股四头肌方法正确。

3.4 术后中期的功能锻炼:

把患者术后4天到术后2周称之为术后中期,本次研究中在患者的术后中期,采用CPM机被动训练关节活动度并辅以主动功能训练为主要的功能锻炼方式,帮助患者骨的矿物质沉淀,使骨坚固的结合在一起,有利于骨的愈合,同时可避免假骨的形成。减轻疼痛、肿胀,最大限度增加关节活动度。

3.5 术后晚期的功能锻炼:

把患者术后3周以后称之为术后晚期,在此阶段可以逐步加大运动幅度,引导患者在锻炼时提高活动限度到膝关节完全伸直和屈曲60度至90度,对关节僵硬的患者可以辅助理疗促进瘢痕软化,从而缓解膝关节僵硬。术后8-10周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若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可以扶拐在无痛下负重行走,粉碎性骨折和术中行植骨的患者开始负重的时间适当延长1-2个月,直至愈合后再进行练习。术后12-15周且患者经X线证实骨折完全愈合后,可以进行负重训练,但应谨记循序渐进的原则。

4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除及时手术治疗外,良好的康复护理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如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早期功能锻炼、中期功能锻炼、晚期功能锻炼等,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赵晓鸥,郑光新,何宁.骨折内固定对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22(12):1051-1052.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例7

骨折多源于外伤性的机体损害, 多由于车祸或者工伤所导致, 常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伤害, 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特别是老年人常因钙质流失而出现骨质疏松, 在车祸或者其他外伤面前都尤其脆弱, 有的老年人甚者是因为突然滑到或者急剧转动都会出现骨折[1]。其中股骨颈骨折、胫腓骨骨折等最为多见。骨折患者在术后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预后质量。如何提高患者术后依从性, 全力配合医护人员进行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成为临床重点研究课题。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近年来通过采取骨科术后护理干预的方式提升患者依从性,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34例。均符合我国新修订的骨折手术指征标准[2]。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年龄50~76岁, 平均年龄(63±13)岁, 其中股骨颈骨折10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10例, 尺桡骨骨折22例, 锁骨骨折9例, 胫腓骨骨折16例, 对照组年龄52~78岁, 平均年龄(65±13)岁, 其中股骨颈骨折10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9例, 尺桡骨骨折20例, 锁骨骨折10例, 胫腓骨18例, 两组一般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术前均已签署手术同意书。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行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患者手术后, 护理人员以真诚热情的态度向患者介绍骨折术后的饮食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根据病情采取舒适的卧位、防治并发症:如肺部感染、预防压疮、防泌尿系感染、防深静脉血栓, 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方法, 已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采用护理临床路径指导, 强调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因为重大疾患产生的焦虑恐惧心理, 逐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3]。术后就手术原理、过程与患者进行详细解释, 使患者尽量全面了解自己即将进行的手术有何疗效, 针对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对于患者有疑虑的地方, 要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 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慌和对疾病预后的焦虑等不良情绪,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斗志和决心。术后针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并不是护理过程的全部, 应该也做好患者家属特别是配偶的心理辅导, 因为家人的支持往往是患者最大的精神支柱, 引导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护理干预中来, 积极的解决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也是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的最佳方法。针对患者的性格特征和文化水平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尽量让患者明白骨折内固定的意义, 并且阐明不会因为异物植入而产生任何异常影响。

1. 3 判断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骨科术后治疗依从性程度, 依从性包括:对留置镇痛泵的配合, 留置引流管的配合, 吸氧, 留置尿管等各种管道的配合, 充分理解各种留置管道的意义并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操作;对术后变动积极配合, 充分理解变动可减少静脉血栓、褥疮等形成的意义;对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配合, 充分理解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意义;对术后药物服用的配合, 充分理解术后药物对功能恢复的意义。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呼吸道感染、肢体废用性萎缩、便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自行拔除管道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自行拔除镇痛泵者1例、自行拔除引流管者1例、拔除导尿管者5例、自行拔除率1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例、3例、14例及38.8%, 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5;P

表1 两组患者自行拔除管道情况对比(n, %)

组别 n 拔镇痛泵者 拔引流管者 拔导尿管者 自行拔除率

观察组 67 1 1 5 10.4%

对照组 67 9 3 14 38.8%

2. 2 两组患者骨科术后依从性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留置导管配合者为89.6%、变动配合者85.1%、康复锻炼配合者79.1%、术后用药配合者9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58.2%、41.8%、64.2%,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3;P

表2 两组患者骨科术后依从性程度对比[n (%)]

组别 n 留置导管配合者 变动配合者 康复锻炼配合者 术后用药配合者

观察组 67 60(89.6%) 57(85.1%) 53(79.1%) 62(92.5%)

对照组 67 41(61.2%) 39(58.2%) 28(41.8%) 43(64.2%)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较对照组的32.8%有显著下降, 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P

2. 4 观察组患者除1例患者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下肢功能恢复不佳、2例患者因为肢体废用性萎缩, 康复质量不佳, 其余患者患肢康复均表现良好;对照组患者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肢体废用性萎缩等原因有13例患者康复质量不高, 观察组康复治疗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骨折多因外力损伤所致, 患者往往会在受伤时和治疗的过程中承受巨大的痛苦, 并且由于骨折患者以老年人多见, 相较于壮年, 老年人内心更为脆弱, 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心态没办法及时调整, 常会出现焦虑及恐惧的心理, 特别是进行骨折手术以后, 由于对手术意义不了解, 对手术效果不信任, 常会陷入焦虑甚至抑郁的状态中, 担心自己不能恢复到正常人生活的状态, 因此对术后的一系列康复治疗措施配合度不高。而这些负面情绪导致的依从性不高对骨折的愈合及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也有一定影响, 甚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4-6]。也由于老年患者的新陈代谢缓慢, 骨折术后的恢复效果非常不理想, 因此, 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缩短老年骨折患者卧床时间, 使患者尽快投入康复训练是恢复的关键。如何让患者减少心理负担, 提高术后治疗依从性, 全身心投入到术后康复治疗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临床课题。因为只有患者真正认识到治疗的意义时才会减轻心理负担, 才会全方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安排。只有让患者理解治疗及护理的意义, 才会提高患者术后依从性, 改善预后质量。而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最佳方式。行骨折术后护理干预首先要让患者了解以及认同手术的意义以及康复治疗的意义, 其次, 护理人员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应加强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自我护理, 有助于减少废用性萎缩, 促进健康, 而且护理人员经常了解患者的思想及心理动态, 对患者的情绪恢复有重要价值。护理干预过程中及时调整家属心理状态, 给予患者精神鼓励也是减少患者术后抑郁最为有利的方式。本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留置导管配合者为89.6%、变动配合者85.1%、康复锻炼配合者79.1%、术后用药配合者9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58.2%、41.8%、64.2%,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唐泓源, 杨明玉, 张黎明.骨折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4(27):2841-2844.

[2] 庞久玲, 肖红双, 刘悦.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依从性及疾病转归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 29(18):2389-2390.

[3] 刘彩霞.音乐疗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4(31):3339-3340.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例8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56~81岁(平均69.5岁);T12压缩性骨折9例,L1压缩性骨折6例;4例为严重外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9例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临床表现为腰痛明显,自立行走困难,卧床,无脊椎损伤和神经根压迫症状。15例均在局麻下行PVP术。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1)肠道准备:患者因术前卧床时间长,常伴有便秘及肠积气,因此在术前应保持肠道通畅,首先,做好饮食指导,叮嘱患者进食富含粗纤维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术前1d禁食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减少肠道内气体对椎体显影的干扰。(2)积极治疗并发症:多数患者存在多种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术前应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呼吸、心率、血糖等,同时主动配合医生,对并发症进行积极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纠正心律失常、吸氧等,为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及术后恢复打下基础。(3)体位训练:术前3d俯卧位,头偏向一侧,胸下及两肩各垫一小枕,骨盆下垫一大棉枕,使腹部悬空便于呼吸,从10min增加到30min,2次/d,可在两餐之间及睡前进行,以增加术中适应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2 术中护理配合

(1)准备好影像设备、椎体穿刺针、骨水泥(PMMA)及常规器械、用物;调节环境温度(20℃~25℃)。(2)患者取俯卧位,腋下及胸部置圆柱形软枕,腹部稍悬空以利于呼吸,减少出血,双脚上抬,垫30cm厚的长软枕,并加强躯体受压部的保护。(3)连接心电监护仪,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注意有无呼吸困难,防止肺栓塞,特别是年龄偏大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面色,防止发生意外。(4)协助医生PVP操作,首先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医生在X线C臂机监护下穿刺,穿刺成功后抽出骨芯,先注入5ml对比剂,观察有无椎管、静脉渗漏,然后帮助调和骨水泥至粘稠期迅速装入压力注射器,并留取少量在体外判断凝固时间,在监视下缓慢注入椎体,平均每个椎体注入约5ml骨水泥(两侧总量),准确判断骨水泥有无向周围渗漏而造成相应的压迫,若出现明显渗漏则立即停止注射,注射完毕插入内芯,拔出穿刺针,局部按压1~3min,保持俯卧位10min,观察患者无异常反应后,摄片并送回病房,准确记录注入骨水泥总量。

2.3 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取俯卧平卧位4~6h,6h后方可下床轻微活动。穿刺点用无菌纱布包扎,观察有无出血、渗血、肿胀,常规静脉滴注酚磺乙胺、止血芳酸和维生素K1,三联1d,抗生素3~5d。(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15~30min巡视一次,每2h测T、P、R、BP一次,6次正常后停测;体温每日测量,若3d后体温超过38.5℃,考虑继发感染,报告医生进行处理。(3)加强营养,进高热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饮食。(4)及时询问有无疼痛,注意双下肢活动情况,根据情况适当功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

转贴于

2.4 出院指导

出院后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久坐久站,3个月内忌弯腰、负重、搬抬重物、急蹲、急扭等动作。饮食上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以增加营养,提供充足的钙源,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同时应用补钙剂[2]。保证足够睡眠和良好心态,注意个人卫生,术后分别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随访。

2 结果

本组15例PVP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传统治疗见效慢,更不能防止骨折椎体进一步塌陷[3]。PVP术效果好,且并发症少,但不少患者入院时因疼痛或对脊椎骨折的恐惧,拒绝手术,尤其是老年女性,由于严重腰背部疼痛活动不便,生活自理程度受限,对治疗缺乏信心[4]。因此,术前宣教护理尤为重要。术中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如本组2处骨水泥渗漏均被及时发现而未引起并发症。适宜的环境温度对成形材料的调配至关重要。同时,骨水泥抽吸必须在90~100s内完成,这样才能保证骨水泥呈糊状时进行注射,因为过稀时不但易渗漏,而且易随静脉回流扩散,引起肺栓塞;反之,则注射困难。术后应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以避免褥疮、关节强直、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滕臬军,何仕诚.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病变的临床技术应用探讨.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3):295~299.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例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下肢骨折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髋部及膝部手术后,据报道骨科术后DVT发生率为10%-63%[1],如不能及时治疗,可导致下肢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或致残,严重时可引起相应组织器官功能障碍。2012年1-12月我科收治髌骨骨折31例,其中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1例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9-89岁,平均年龄54岁,手术30例,手术采取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术,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

2预防及护理

2.1健康教育对髌骨骨折的患者讲解术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预后,讲解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认识,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同时讲解DVT的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说明早期活动的意义及重要性,让患者掌握相关的预防知识,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2.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消极悲观情绪,提高患者对术后抗血栓预防性治疗的依从性。

2.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低脂粗纤维素饮食,每日饮水量>2000ml,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用力排便腹压增高而致的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禁烟酒,减少香烟中尼古丁对血管收缩的刺激,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2]。

2.4护理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患者抬高20-30cm,以利静脉回流,术后抬高患肢,注意避免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3]。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诱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5患肢的观察密切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足背动脉的搏动、毛细血管的充盈度,患肢的肿胀疼痛情况,每日测量周径并记录,测量方法采用以髌骨上缘以上15cm处,或髌骨下缘以下10cm处测量周径,并与健侧对比。当患肢肿胀疼痛持续不缓解或逐渐加重,小腿肌肉饱满紧韧明显,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皮温升高者,应考虑DVT[4]。须及时给予处理。

2.6患肢的功能锻炼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即鼓励患者作主动或被动的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其方法是让患者绷紧大腿肌肉5-10s后放松,再绷紧再放松,如此循环往复,20-30分钟/次,3次/日,患者可自行安排时间锻炼,同时给予患肢被动的向心性按摩。早期活动可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血流淤滞,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2.7减轻疼痛疼痛是患者应激反应的一个重要表现,应激状态下免疫功能有所下降,凝血功能异常,易致血栓形成,不利于活动[5]。可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术后给予镇痛泵,减轻患者的疼痛。

2.8药物预防对于高危人群如中老年患者,体现肥胖及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可根据病情给予注射用低分子肝素钙(立迈青)抗凝治疗,使用前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功能,无凝血功能障碍者使用。使用方法为低分子肝素钙5000抗xa国际单位,每日一次皮下注射,疗程为10-14d,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皮肤黏膜、牙龈、注射部位有无出血,如有出血倾向,及时调整用量。

3结果

31例髌骨骨折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30例患者顺利治愈出院,其中一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术后第9天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经活血抗凝治疗后血栓消散,病情好转出院。

4讨论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即静脉血流滞缓,静脉血管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尤其是在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才可能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6]。骨折患者术后需长时间卧床,静脉回流缓慢,出血或创伤使血凝固因子增加,易发生血栓,因此,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下肢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危险的并发症。临床上对髌骨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重视程度不及其他的下肢骨折,因此对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加强健康宣教,饮食指导,患肢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药物预防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有效防治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易绪英,张忠梅,何敏,等.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长江大学学报,2010,7(1):159.

[2]龚玲丽,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12):114.

[3]宋金兰,高小雁.实用骨科护理及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70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例10

骨盆骨折属严重外伤,多合并多发伤,病情危重。复位及内固定手术是治疗骨盆骨折的常用方案,其术后如何选择恰当,加强皮肤及疼痛管理、心理疏导及功能训练,对于促进骨折痊愈,避免并发症,提高护理舒适度有着积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52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19~48岁,平均(32.6±8.2)岁。其中车祸26例;坠落伤11例;砸压伤15例。合并大出血5例;四肢骨折7例;神经损伤3例;膀胱、尿道或肾损伤11例。

1.2方法 本组病例根据骨盆骨折分型及其具体病情,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受伤时间1.5h~15.6d,平均5.2d。

2 结果

通过实施精心、细致的护理工作后,本组52例术后均于15~64d,平均24.9d,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1年,骨折处愈合良好。

3 讨论

本次研究,由统一的护士给予其护理服务。护士均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接受专业培训,统一护理内容与流程,确保每位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护理服务。

3.1固定及皮肤护理 术后当日严格卧床,不可半卧半坐,护士严密观察患侧感觉及血运。由于术后存在固定带、引流管、切口疼痛及敷料等因素,护士协助翻身需要特别注意。术后护士应当适时教导患者翻身方法,包括交替采用平躺仰卧、患侧侧卧以及健侧侧卧三种。若术后需要肢体牵引制动,可采取3人翻身法[1]。抬臀时应当动作轻柔,力道平稳,避免引起牵拉切口,造成疼痛。翻身后应当及时观察切口、引流管以及受压处皮肤情况有无异常。定时帮助患者按摩皮肤,在骨头突出处,可采用软垫,避免皮肤过度受压。若病情需要,不可变更时,应当由外力托起患者上身及臀部,另一人按摩受压皮肤。

3.2疼痛护理 疼痛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正常的休息,造成失眠,而且影响其情绪,容易造成负面心理。护士员应结合患者的患肢情况,为其调整合理且舒适的,并告知患者如何摆放舒适的。确保最佳的石膏固定、夹板使用松紧程度,并通过牵引器械和枕垫等来调整其姿势。从而让患者能够放松紧张的肌肉,进而达到减轻的疼痛的目的。如非必要可不必使用止痛药,通过看书、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必要时,根据医生嘱咐按时给予其止痛药物,使用镇痛泵前告知其使用方法,并确保其镇痛泵链接装置有效,无脱落扭曲。

3.3心理护理 骨折往往是由于急诊创伤、意外等情况所导致的,骨折使得他们的生活和生理功能等同时受到影响,患者大部分活动都需要他人辅助,此外,由于长期卧床休息,以及术后为防止术后出血,要躯体制动,易发生褥疮,需加强翻身做好防褥护理,而对疼痛恐惧的心理作用,使患者往往不配合护理工作。本组病例多为青壮年,这个年龄阶段人群的自尊心非常强。特别是得知骨折伴随其他生殖泌尿损伤时,他们常常容易产生反感、抗拒等极端情绪。此时护士应积极主动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努力安抚其心理情绪。针对恐惧、焦虑心理较为严重的病患,护士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鼓励,努力使之明白手术的正面作用及手术效果。

3.4并发症预防 ①切口感染:骨盆骨折手术切口大,周围软组织损伤大,局部渗血多,发生感染几率大[2]。患者术后进入病房后,护士应继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警惕同时伴有其他损伤,定时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定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同时根据术前的药敏试验严格选用具有较强敏感性的抗菌药物,以此来降低术后切口出现感染的机率。若患者切口出血,则及时对其进行止血处理。若出血量较大,则必须告知主治医生,对引起出血的原因进行查找,使止血取得实际效果。护士需叮嘱患者,当敷料被呕吐、大小便等污染后,必须及时通知护士进行更换,并告知其敷料保护的重要性,使他们帮助监督,防止切口感染。②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2000~2500ml/d。术后保持尿管通畅,注意消毒。定时夹闭,尿管间隔3h开放一次。当观察尿液中有悬浮血块,或呈现混浊状时,将8万单位庆大霉素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冲洗膀胱;同时提醒患者保持个人卫生,每日清洁尿道口及会,保持清洁。③直肠损伤:轻微损伤可不必手术,待其自然愈合。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周围洁净干燥。如有必要,可行暂时性结肠造口,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洁净干燥[3]。④神经损伤:当患者无明显神经损伤表现时,应鼓励其尽早下床开展肌肉训练,并辅以按摩针灸等,避免肌肉萎缩。⑤膀胱及尿道损伤:告知患者术后妥善放置尿管,避免发生尿管弯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避免睡眠中尿管曲折或脱落。观察尿液性状有无异常,记录每日尿量。保持尿道通畅,发生堵塞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可采用呋喃西林冲洗膀胱。拔除尿管后常规做尿道扩张,防止尿道狭窄[4]。

3.5功能锻炼 由于骨愈合需要较长时间,故患者需要长时间绝对卧床休养,其生理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适当进行患肢被动或主动锻炼,可有效缓解身体压迫感,改善患者的不适和痛苦。护士应协助患者开展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以及股四头肌的静止性收缩锻炼。术后首日,待其体征平稳后,抬高患肢约30°,开展上肢锻炼。术后3d后可协助患者保持半卧,对膝关节进行被动训练。术后2w指导患者自主活动下肢,避免出现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待患者逐渐适应后,过渡至下地行走,早期拄拐,之后逐步放弃拐杖。功能训练时若疼痛明显,可适当减轻训练强度。

总之,术后充分考虑实际病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骨折恢复,提高医疗舒适度。

参考文献:

[1]杨琳莉.骨盆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07):48-4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