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模板(10篇)

时间:2023-10-25 10:39:52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例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244-02

膝关节周围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以髁间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等较为常见,可见膝部韧带受损,关节活动障碍,下肢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发现早期护理利于关节软骨磨合、修复,进一步改善血液回流,促使肿胀消除,降低深静脉血栓、关节黏连等事件发生风险。本文旨在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治疗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术后功能的影响。

1临床及研究方法

11临床资料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共37例,男女之比为20:17,年龄平均(3917±356)岁;其中,10例为胫骨平台骨折,12例为股骨髁间骨折,9例为髌骨骨折,6例为股骨髁上骨折。

观察组:共37例,男女之比为22:15,年龄平均(3902±338)岁;其中,12例为胫骨平台骨折,10例为股骨髁间骨折,10例为髌骨骨折,5例为股骨髁上骨折。

两组上述资料比对差别微弱,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听取患者主诉,告知其正确克服疼痛方法,密切注意渗液、包扎等情况,及时处理异常状况。

观察组在此操作上,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在于:①心理干预,维持健康心理状态是促使机体康复的前提,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其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直接关系着功能恢复,提高患者配合度,为其普及疾病知识,提高其认知,详细讲解早期康复流程,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心中疑问,为其展示成功案例,进一步提高其治疗信心。②主动训练,术后一至两天,以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为主,每次一百次,术后三至五天,略微垫高膝关节部位,以二十至四十厘米为宜,加强下肢伸直运动,每次维持一百五十次,术后六至八天,引导患者进行屈伸膝关节、直腿抬高练习,每天以一百次为宜,术后十二至十四天,双手抱小腿中下部,并练习屈膝,每天以一百五十次为宜。③被动锻炼,在主动训练过程中,适当进行被动运动,以膝关节屈伸为主,每天维持一小时,根据患者耐受,不断增加运动量及关节屈伸度。④出院指导,告知患者主动、被动功能训练的重要性,告知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血栓、异位骨化等,并嘱咐患者遵医嘱行康复训练,减少并发症发生,再次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认知,获取其积极配合,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日常训练情况,及时纠正其错误行为。

13实验指标观察两组膝关节屈曲度、功能改善情况。

膝关节功能采用KSS量表进行评估,涉及疼痛、屈曲畸形、活动度等,最高一百分,分数越高表示情况越佳。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评分),数据分析采取SPSS2100软件,存在对比差别以两者之间P

2结果

21两组膝关节屈曲度对比干预前,对照组膝关节屈曲度为(4743±526)°,观察组数据为(4702±488)°

观察组干预两周后、四周后数据分别为(8409±323)°、(9388±

542)°,P

显然,两组干预前数据无对比差异,P>005,干预两周、四周后,观察组数据均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对比干预前,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122±437)分,观察组为(5009±668)分。

干预三个月、六个月后,观察组数据分别为(7078±525)分、(8590±418)分,对照组为(6147±382)分、(6970±711)分。

两组相比,干预前对比性不强,P>005,干预三个月、六个月后,?^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膝关节结构复杂,与下肢行走、负重等有直接关系,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以软组织严重损伤较为常见,通常累及关节面[2~3],坚强固定存在一定难度,需进行长时间制动,这也会造成骨折愈合畸形,引发膝关节僵硬、功能障碍等。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例2

股骨干是人体最粗、最长、承受力最大的管状骨。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而老年人骨骼老化,骨质疏松,极易发生骨折,又因愈合慢,康复周期长,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科于2010年4月20日收住了1例72岁,股骨干骨折的疗养员,经给予有效地心理疏导和合理的康复护理,于1个月后顺利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疗养员,女,72岁,因晚上行走不慎跌倒,造成股骨干骨折。经医院行股骨干内固定手术,3个月后入本科进行疗养康复治疗。入院后疗养员生命体征平稳,腿部运动能力丧失,不能下床活动,心情焦虑,食欲不振等。

2 护理措施

2.1 基础护理

(1)入院介绍,当疗养员入院时,向疗养员及家属介绍疗养院的周围环境及疗养房内设施的使用。(2)保持房内整洁、舒适、温馨、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物品摆放合理,为疗养员营造一个舒适的疗养环境,使疗养员身心愉悦。(3)日常护理:康复早期,疗养员只能行卧位,为了防止褥疮形成,要定时协助疗养员翻身,按摩其受压部位。疗养员因洗澡不便,可行擦浴,保持皮肤的整洁,擦浴过程中避免着凉。(4)勤巡视疗养员,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如有需要,应及时解决,提醒疗养员注意适当的增减衣服,避免受凉,防止感冒。

2.2 心理护理

疗养员因意外受伤及不能下床活动,在心理上往往难以接受,常常表现出愁眉不展,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以及疼痛的刺激及生理变化,疗养员心理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护士要掌握疗养患者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首先要做到微笑服务,态度和蔼,主动与疗养患者进行交谈沟通,安慰和关心体贴疗养员。关心疗养员的日常生活需要,如需帮助,及时解决,让疗养员尽快地适应周围环境,消除焦虑感。其次在进行基础护理和操作过程中语言亲切,动作轻柔,操作熟练,及时解决不适,让疗养员消除恐惧、不安心理,树立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2.3 健康教育指导

2.3.1 向疗养员及其家属进行有关股骨骨折的护理知识宣教

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及治疗方法,使疗养患者从多方面、多层次的了解到股骨骨折在治疗及护理方面的健康知识,并向疗养患者介绍容易发生股骨骨折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2.3.2 饮食指导

良好的营养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指导疗养员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并限制热量,给予优质蛋白和钙的食物,如: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每天饮水量在2000ml左右,防止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及尿潴留等并发症。

2.3.3 再次骨折的预防

因老年人骨骼的生理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应活动缓慢,外出时注意安全,如需要时有人搀扶,预防意外发生,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2.4 康复训练指导

2.4.1 康复前期

骨折也易再次发生移位,软组织处于修复阶段。此期间可鼓励疗养员取半坐位,踝关节及各足趾可做屈伸活动。开始时注意运动幅度应小,轻柔,避免动作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拉伤。一段时间适应后,踝关节及足趾的屈伸幅度可稍大,每天3~5次,每次10min,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

2.4.2 康复中期

为炎症消退期。在安全的基础上,协助疗养员进行各关节的功能锻炼,加强踝关节伸屈,进行股四头肌的伸展运动及膝关节的伸屈活动,踝关节的伸屈活动等。并协助疗养员取半坐位,指导疗养员的膝关节做伸、屈、内转、外翻等活动。每天3~5次,每次10min。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关节粘连,促进血液循环等。

2.4.3 康复后期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例3

股骨干是人体最粗、最长、承受力最大的管状骨。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而老年人骨骼老化,骨质疏松,极易发生骨折,又因愈合慢,康复周期长,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科于2010年4月20日收住了1例72岁,股骨干骨折的疗养员,经给予有效地心理疏导和合理的康复护理,于1个月后顺利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疗养员,女,72岁,因晚上行走不慎跌倒,造成股骨干骨折。经医院行股骨干内固定手术,3个月后入本科进行疗养康复治疗。入院后疗养员生命体征平稳,腿部运动能力丧失,不能下床活动,心情焦虑,食欲不振等。

2 护理措施

2.1 基础护理

(1)入院介绍,当疗养员入院时,向疗养员及家属介绍疗养院的周围环境及疗养房内设施的使用。(2)保持房内整洁、舒适、温馨、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物品摆放合理,为疗养员营造一个舒适的疗养环境,使疗养员身心愉悦。(3)日常护理:康复早期,疗养员只能行卧位,为了防止褥疮形成,要定时协助疗养员翻身,按摩其受压部位。疗养员因洗澡不便,可行擦浴,保持皮肤的整洁,擦浴过程中避免着凉。(4)勤巡视疗养员,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如有需要,应及时解决,提醒疗养员注意适当的增减衣服,避免受凉,防止感冒。

2.2 心理护理

疗养员因意外受伤及不能下床活动,在心理上往往难以接受,常常表现出愁眉不展,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以及疼痛的刺激及生理变化,疗养员心理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护士要掌握疗养患者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首先要做到微笑服务,态度和蔼,主动与疗养患者进行交谈沟通,安慰和关心体贴疗养员。关心疗养员的日常生活需要,如需帮助,及时解决,让疗养员尽快地适应周围环境,消除焦虑感。其次在进行基础护理和操作过程中语言亲切,动作轻柔,操作熟练,及时解决不适,让疗养员消除恐惧、不安心理,树立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2.3 健康教育指导

2.3.1 向疗养员及其家属进行有关股骨骨折的护理知识宣教

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及治疗方法,使疗养患者从多方面、多层次的了解到股骨骨折在治疗及护理方面的健康知识,并向疗养患者介绍容易发生股骨骨折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2.3.2 饮食指导

良好的营养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指导疗养员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并限制热量,给予优质蛋白和钙的食物,如: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每天饮水量在2000ml左右,防止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及尿潴留等并发症。

2.3.3 再次骨折的预防

因老年人骨骼的生理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应活动缓慢,外出时注意安全,如需要时有人搀扶,预防意外发生,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2.4 康复训练指导

2.4.1 康复前期

骨折也易再次发生移位,软组织处于修复阶段。此期间可鼓励疗养员取半坐位,踝关节及各足趾可做屈伸活动。开始时注意运动幅度应小,轻柔,避免动作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拉伤。一段时间适应后,踝关节及足趾的屈伸幅度可稍大,每天3~5次,每次10min,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

2.4.2 康复中期

为炎症消退期。在安全的基础上,协助疗养员进行各关节的功能锻炼,加强踝关节伸屈,进行股四头肌的伸展运动及膝关节的伸屈活动,踝关节的伸屈活动等。并协助疗养员取半坐位,指导疗养员的膝关节做伸、屈、内转、外翻等活动。每天3~5次,每次10min。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关节粘连,促进血液循环等。

2.4.3 康复后期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例4

在临床上,下肢骨折患者在骨折中所占比例较高,研究证实,对该类患者采取有目的、有计划的康复护理对于术后功能恢复以及降低残疾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采取了分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8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9例。对照组男49例,女41例,年龄30~87岁,平均(55.4±13.4)岁;股骨颈骨折者17例,股骨粗隆骨折15例,股骨干骨折12例,股骨踝及胫骨平台骨折者11例,胫骨干骨折者23例,踝关节骨折者12例;开放性骨折17例,闭合性骨折73例;经手术治疗77例,保守治疗13例。观察组男52例,女47例,年龄29~88岁,平均(56.2±14.1)岁;股骨颈骨折者18例,股骨粗隆骨折17例,股骨干骨折14例;股骨踝及胫骨平台骨折者11例,胫骨干骨折者25例,踝关节骨折者14例。开放性骨折20例,闭合性骨折79例;经手术治疗82例,保守治疗17例。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以及治疗方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康复护理措施,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2.2 护理措施 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各项治疗措施予以积极的配合,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观察组: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心理康复。针对骨折患者,由于其承受的痛苦较大,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诸多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实施常规护理的过程中应做到审慎无误,并以和蔼的态度,通俗的语言同患者展开积极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变化,给予适当心理安慰,改善护患关系,增强其治疗信心,提高患者依从率;应将目前的医疗水平高度、治疗效果等向家属予以讲明,增强家属的信心,并嘱咐家属同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保证患者的心情愉悦,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2]。②康复训练。在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和相应的心理干预的同时,积极展开康复训练。针对不存在合并上肢以及胸部损伤患者,可指导患者采取弹簧拉力器做适当的的上肢主动牵拉运动,预防肌肉萎缩的发生;针对手术治疗患者而言,其邻近骨折关节无法活动,因此应指导患者做适当的肌肉长收缩,在不影响骨折关节的情况下可适当做一些关节运动[3];针对保守治疗患者而言,一般是采取骨牵引、石膏外固定等措施,因此可指导患者做一些肌肉长收缩、踝关节的主动活动等;不考虑患者的治疗方式,在病情好转后均展开适度的腰臀四肢的联合康复训练[4]。③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应结合主管大夫的医嘱,对患者做出相应的出院指导,嘱咐其在家自行展开相应的康复训练,并定期进行复诊[5]。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P

2 结果

2.1 康复效果 经统计,观察组出院前下地行走患者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高(P

2.2 护理满意度 经统计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者96例,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者76例,满意度为84.4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

2.3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则有4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出现肌肉萎缩现象。显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得到显著控制(P

2.4 病情好转时间和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缩短(P

3 讨论

针对骨折患者而言,其躯体移动常存在明显障碍,由于长期卧床,因此会出现一系列肌肉骨骼系统的并发症。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患者的病痛能够早些减轻,促进术后的功能恢复,同时能够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6]。

本次研究中经对比发现,接受康复护理的观察组出院前下地行走患者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康复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而对照组则有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肌肉萎缩症状;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亦显著缩短。

可见,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且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心理与经济负担,安全有效,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纪秀景.下肢骨折患者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的效果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9(32):332-334.

[2]孙莉,林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及康复指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9(13):445-447.

[3]岳宏.下肢骨折老年患者的护理与康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24(05):193-195.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例5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日~2018年10月31日入院治疗的老年股骨脆性骨折1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岁;经骨密度检查及影像学确诊为老年性股骨脆性骨折;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因精神、生理原因不能配合治疗、护理者;入院前存在患侧肢体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78例和对照组81例。研究组男36例、女42例,年龄61~79(67.11±4.91)岁;其中股骨颈骨折47例,股骨粗隆下骨折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对照组男34例、女47例,年龄61~83(67.40±5.49)岁;其中股骨颈骨折51例,股骨粗隆下骨折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做好病房环境管理、遵医嘱用药、饮食生活指导、切口无菌管理、骨科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

1.2.2研究组

给予循证护理。①提出问题。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所有成员经培训均熟练掌握循证护理程序。结合文献及临床经验,基于循证护理的原则,提出以下问题:老年股骨脆性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是什么?影响老年股骨脆性骨折患者骨质愈合及生活质量的因素有哪些?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质愈合及提高生活质量?②文献检索及整理。根据循证医学的PI-CO原则,对临床问题进行构建。针对对象(P)-老年股骨脆性骨折患者;干预措施(I)-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促进骨折愈合护理;干预措施(C)同对照组-常规护理;结局(O)-实施循证护理策略对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根据PICO所列的循证问题,在万方、知网、维普网中分别以“老年股骨脆性(疏松性)骨折”“并发症”“危险因素”“生活质量”“护理”“循证护理”等为关键词进行自由组合检索,检索发表于2010~2018年符合条件的中文文献,经阅读摘要及内容,根据JBI2014版干预性研究证据预分级标准[1],最终纳入文献6篇[2-7],均为随机对照试验或类实验性研究设计类文献。将循证小组成员分为两组,循环交叉对纳入文献进行研读评价,分别填写“老年股骨促性骨折患者护理最佳证据表”,该表包含“文献名称”“文献质量”“护理证据”“证据推荐级别”四项,最后结合临床经验,形成意见统一的护理最佳证据。③循证结果。a.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股骨骨折后由于活动受限,加之对手术及预后的担忧,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在入院后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需求,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提出问题,热情解答患者疑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介绍老年人股骨脆性骨折的形成原因及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轻思想负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将病情转归情况及时告知患者,使其及时了解治疗恢复效果,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b.疼痛护理。术前、术后实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为镇痛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疼痛评估遵循“评估-干预-再评估”的原则,直至疼痛评分低于3分。c.呼吸道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做好病房的通风、消毒,限制探视探访人数及时长,保证病房空气清洁卫生。指导患者行有效呼吸运动,定时排痰及加强口腔卫生,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给予雾化协助咳痰。d.膳食及用药管理。根据饮食习惯及生化检验情况,遵循少食多餐原则,给予高蛋白、高纤维、低糖、低脂食物,鼓励患者足量饮水,遵医嘱按时合理用药。e.生活护理。依患者情况给予正确体位。每2h进行1次翻身叩背,定期局部消毒及按摩。对存在坠床等风险的患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陪护指导。f.功能训练。术后将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在两腿之间放梯形枕防患侧肢体内收、内旋。术后4~6h鼓励患者行踝关节背伸及屈曲活动、股四头肌长收缩等床上功能锻炼。2~5d行主动患侧关节屈伸运动,若患者耐受,指导其在辅助下做直腿抬高练习,3次/d,每次坚持时间在10s左右为宜;术后1周助行器辅助不负重行走,逐渐独立行走。g.出院指导及院外健康指导。出院时发放留有护理办公室电话及微信二维码名片的《骨质疏松健康知识手册》,再次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对患者院外用药、膳食、锻炼等知识进行讲解,并嘱患者出院后可以就用药、饮食、康复等问题通过电话、微信等与医护人员沟通,部分特殊患者科室指定专人进行回访,给予健康指导。

1.3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经查体及CT检查,并请影像中心专家会诊,根据评价标准对治疗满意度进行评价。满意:CT检查骨完全连接,骨结构接近正常,骨折线消失或骨折线模糊,骨皮质与髓腔关系正常,局部无压痛及叩击痛,股骨功能恢复正常;基本满意:CT检查骨折线可见,骨皮质连续性较差,但骨折康复状况较好,疼痛好转,股骨功能基本恢复;不满意:CT检查显示骨折线愈合状况不佳,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等功能受限。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样本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压力性损伤、坠积性肺炎、关节僵硬、下肢静脉血栓等。③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中国人骨质疏松症专用生存质量量表(COQOL)评分[8]。出院后6个月通过微信、邮件发送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回访。CO-QOL分为疼痛症状、身体机能、社会适应能力、精神心理功能4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20分,分数越低代表生存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COQOL评分比较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例6

doi:10.14033/j.cnki.cfmr.2016.5.055

在临床上,骨折是指在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下,骨骼的完整性以及连续性受到损害,进而发生了某种程度的病理以及生理上的改变。作为一种躯体的常见性外伤,骨折较为常见,是临床高发型疾病。无论是采取手术还是保守的治疗手段,骨折患者均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康复期。在此期间,考虑到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生理疼痛以及心理压力,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加大投入力度。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针对骨折患者开展完善、细致的优质护理工作,再结合心理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的康复期,同时对于消除患者焦虑、压抑等不良心理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1-2]。本文中笔者对收治的骨折患者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心理护理的护理模式,以便对各种护理工作的效果加以分析和比较,进而得出最佳的护理途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6例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49例,女44例,年龄17~86岁,平均(40.3±6.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47例,女46例,年龄16~85岁,平均(41.3±6.9)岁。两组导致骨折的原因以及骨折的类型,详见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即常规的对症护理,包括查房、卫生、注意事项说明、生理指标监测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优质护理服务结合心理护理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2.1 优质护理服务 (1)个性化护理。在骨折患者入院后,首先评估每个患者的状况,进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如饮食注意事项、安全知识、相关医疗器械的操作方法等,要详细地介绍给患者,期间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以及语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明确。(2)围手术期的护理。如果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地说明手术目的、过程以及预后情况,使患者充分了解整个手术过程,有助于消除其紧张情绪。手术结束后,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如年龄、致病原因等,制定具有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同时要对临床路径进行详细的说明。(3)有效预防并发症的护理。骨折患者在康复期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血肿及褥疮等[3]。所以要针对这些并发症开展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包括要及时地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能够有效杜绝压迫神经或者血管的现象出现;要随时关注患者的伤口引流状况,确保创口敷料的干燥和清洁,一旦发现有感染的情况出现,要及时告知临床医生,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4)康复训练护理。对骨折患者来说,术后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其能够加速骨折的愈合,缩短患者的治疗期,使患者早日康复[4]。所以,在优质护理工作中要加强对康复训练护理的关注。护理工作人员要根据每个患者的手术情况、生理指标等,评估出患者的康复能力,从而制定出面对每个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机体功能康复计划。在早期,主要协助患者进行一些轻微的床上锻炼,在不对关节造成压力的情况下主要进行肌肉的收缩与舒张锻炼。在中期,要督促患者做些幅度较小的关节与骨骼的活动,在不感到剧烈疼痛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运动强度。在后期,除了对肢体的功能加以恢复外,还要进行负重锻炼,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1.2.2 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在治疗以及康复期间,受到了生理以及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会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5]。如要承受骨折带来的疼痛、经济压力带来的焦虑、手术带来的恐惧、生活不能自理带来的自卑以及其他客观因素所导致的其他心理问题,包括烦躁、悲观、消极、过分敏感、失眠等。上述心理问题对于骨折患者的康复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打击其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所以对骨折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具有非常的意义。具体来说,针对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首先,在患者入院时,护理工作人员要持有宽和、礼貌的态度,与患者拉近距离,给患者留下亲切、值得信任的第一印象,便于日后良好的交流氛围的形成。其次,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衣着的整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同时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各个方面的沟通与交流,耐心倾听每个患者的心声及意见,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要及时地采取必要措施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此外,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如挪动患者、固定患者以及帮助其做康复锻炼时,护理人员要做到技术娴熟、轻柔,避免患者因为害怕疼痛而产生担心甚至抗拒的心理,使患者对护理人员怀有信任和安全感。再者,可以尝试采用播放音乐等手段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以便提高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缩短治疗期。最后,在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阶段,适当的心理护理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时期,患者有可能因为疼痛以及持久性而产生消极、倦怠的心理。护理人员要针对这一情况,向患者详细说明锻炼的目的以及锻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同时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提升意志力,在锻炼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切实体现功能锻炼的意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调研,问卷调查为百分制,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越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例7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质疏松程度逐渐加重,因此老年人极易发生骨折。股骨头、股骨颈及髋臼共同构成的髋关节是躯干与下肢的重要承重部位,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而造成骨质量下降,加之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当遭遇轻微扭转或暴力时即可发生骨折[1]。有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股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愈后的生活质量提高均有显著的作用[2]。2008年4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老年股骨骨折患者98例,根据病情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性的精心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为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98例,其中男51例,女47例,年龄58~81岁,平均(71.2±3.4)岁。72例为步行跌倒致股骨骨折,26例因交通事故造成骨折。经X线检查诊断股骨颈骨折38例,股骨干骨折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9例。

1.2 方法 根据患者骨折部位及骨折情况的不同,分别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给予精心护理,观察疗效,评价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

2 结果

98例患者,非手术治疗33例,手术治疗65例,其中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者51例,切开复位内固定者34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者13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褥疮、感染及静脉血栓,患侧肢体无明显肌萎缩及关节僵硬,且骨折愈合时间短。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均获满意。

3 护理

3.1 基础护理

3.1.1 护理 告知所有入院患者及家属,患者治疗期间需保持正确。尽可能避免搬动患侧肢体,患侧髋关节应屈曲15°,外展达30°,膝关节屈曲为15°,踝关节背伸为90°,足尖向上[3]。切勿外旋、内收,以免加重骨折移位。

3.1.2 饮食护理 为了机体迅速恢复,患者应培养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科学搭配饮食。对于老年患者而言,预防便秘和腹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饮食中应多食蔬菜、水果、粗纤维食品及米粥等,同时补充水分,以保证患者大便通畅。此外,保持足够的营养也至关重要,对于体质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还应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及高钙食品,以促进骨折尽快愈合。

3.1.3 病情观察 所有患者均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措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还需注意观察切口,以预防出血、感染及褥疮的发生,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不良的变化情况,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1.4 心理护理 骨折主要因意外损伤造成,患者及家属在心理上难免产生无法接受或抱怨,并且易发展为紧张、焦虑的情绪,加之股骨部位骨折患者需长期卧床,活动十分不便,生活不能自理,更给患者心理上造成巨大创伤,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对于老年患者而言,上述情况则更为严重。因此,护理人员在面对老年股骨骨折的患者时,应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患者及家属多了解一些股骨骨折在治疗和护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从而消除或减轻患者紧张、忧虑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目的。此外,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应注意从细节着手,时时处处关心、体贴患者,在生活上予以帮助和照顾,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爱,改善患者压抑的心理状态,以利于患者身体状况整体的恢复。

3.2 非手术患者的护理 对非手术患者除基础护理外,还应采取牵引的相关护理措施。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为复位及牵引,此时应注意患者患肢制动,牵引治疗的患者外固定要牢固,并且保证肢体处于功能位,牵引时护理人员应用柔软的毛巾垫于牵引带内,特别是邻近关节的部位,以防治褥疮的发生;用薄枕垫于患肢下方,足跟悬空其余部位垫实,使患肢呈外展中立位[3]。护理人员要定时检查牵引带的松紧度及牵引重量,保证踝、膝关节处的牵引带不至于过紧,叮嘱患者不可以随意牵动牵引绳,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患肢有无肿胀、麻木及疼痛,注意末肢端血液循环的观察。根据病情的恢复进展指导患者做不同时间及强度的肢体功能锻炼活动。除此之外,注意牵引部位皮肤的护理,以75%乙醇消毒,1次/d,预防感染的发生。

3.3 手术患者的护理 对于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骨折的患者而言,除基础护理外,对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亦应重视。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配合医生向患者介绍手术方式、配合方法及麻醉方式等相关情况,缓解患者及家属压力,减轻其心理负担,遵医嘱执行相应术前准备措施。术后患者一般给予吸氧及心电监护,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及尿量变化,观察伤口及切口情况,及时更换外层辅料,避免感染的发生。一般经过2~3周,患者可坐起,护理人员应及时指导患者活动膝关节和踝关节。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对术后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4]。

3.4 出院健康指导 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出院健康指导,一方面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方案,加强营养,补充钙质,以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对患者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提高患者对饮食及生活习惯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告知患者加强功能锻炼,尤其是患肢的锻炼,锻炼的时间和强度应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向患者强调遵医嘱定期行X线摄片复查,以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如有不良状况发生应及时就诊[5]。

4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98例股骨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效果满意,未发生褥疮、感染及静脉血栓,患侧肢体无明显肌萎缩及关节僵硬,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减少了并发症,体现了综合护理措施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6-780.

[2] 贺爱兰,张明学.实用专科护士丛书:骨科分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

[3] 汪雪莲,张道英,崔晓春.老年股骨骨折的护理研究[J].北方药学,2011,8(12):120.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例8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4―0139―01

骨折手术后需一定时间卧床休息,限制了全身及局部的正常生理活动。若护理不当,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发生挛缩及粘连,影响术后康复。因此,骨科术后的功能训练及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7年12月~2008年3月各类骨折手术病例52例,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17~79岁,平均46岁。上肢骨折12例,下肢骨折28例,髋部骨折6例,胸腰椎骨折16例。

2 康复的基本原则

白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开始康复训练,贯穿骨折治疗过程的始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功能训练的内容、强度应根据骨折治疗的不同阶段而改变,训练量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活动范围逐渐增大,不要过急、过猛,以防加重损伤;功能训练应不使病人感到疲劳或伤肢疼痛,避免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一切活动均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3 心理护理

在术后早期,病人表现为恐惧、焦虑、烦躁易激惹;骨折中后期,可产生多疑不安,对治疗丧失信心;当肢体功能障碍或残疾时,会悲观、绝望,甚至轻生。面对情绪多变的骨折病人,应主动关心,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精湛的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通过沟通和交流,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讲解功能训练的目的及重要性,取得病人的主动配合。鼓励病人家庭成员参与并提供精神支持。

4 功能训练个体化

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手术部位、性质、手术方法、全身健康情况,确定个体化的功能训练方法和内容。

5 康复护理措施

5.1初期护理:在骨折早期对病人实行康复措施,既能发挥病人的潜能,也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相结合。手术后1~2w,主要做肌肉自主收缩或放松活动。原则上,除骨折部位上、下关节暂不活动,身体其它关节均需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直。对脊柱及髋部的大手术后几天内的翻身和患肢活动必须由医护人员指导和协助。上肢手术后,让患者早期离床下地活动,同时做耸肩、握拳动作。下肢手术后,活动上半身和未固定的关节处。同时还要做踝关节及趾间关节屈伸活动、股四头肌静态收缩活动。

5.2中期护理:指从术后切口愈合到拆除牵引或外固定物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骨、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的疾病及手术切口创伤正在愈合,手术部位疼痛、肿胀明显缓解或消失,骨折端已有纤维连接,并正在形成骨痴。在此期,医护人员要帮助病人进行骨折的上、下关节活动,并在初期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活动时间、强度、范围,配合简单的器械或支架辅助训练,使全身关节达到或接近正常的活动,使患肢的功能大部分得到恢复。

5.3后期护理:指从骨关节等组织已经愈合到恢复全身和局部正常功能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还需继续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训练,使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对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肌肉,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并利用器械加强活动,做器械操或做徒手操,配合理疗、按摩、针灸等,使肢体功能得到恢复。

5.4行走活动:要劝阻病人不用伤肢负重,许多骨折病人因急于恢复或为了生活的需要,常默默地用伤肢或带腋杖行走负重,在此期间应及时指导病人正确负重,帮助病人采用三点步行走,防止骨折处的再损伤。

6 结果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例9

作者单位: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手术室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患肢缩短、内收或外旋畸形等活动受限,手术治疗以恢复或保持正常颈干角、前倾角以预防髋内翻畸形为主[1]。笔者总结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骨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3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临床症状、体征、髋部正侧位X线片和CT骨扫描等检查确诊,均为闭合性损伤,符合徐卫东等著[2]《实用骨科治疗学》中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描述,排除手术禁忌症和临床资料不完整等患者,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54~78岁,平均(627±54)岁;EvansJensen分型为ⅡA型9例,ⅡB型19例,Ⅲ型8例;受伤至入院间隔1~8 d,平均(36±14)d;合并高血压19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8例,其他疾病10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行全麻或连续性硬膜外麻醉,牵引床牵引配合手法复位满意后,在大转子斜坡水平做髋部外侧切口,然后沿股骨干长轴做骨膜外插入,C臂机透视下确认钢板位置后,施术者采用钢板夹固定,做辅助切口并沿股骨颈方向导入2枚导针,依次置入股骨颈螺钉,最后将股骨干螺钉置入,确认位置满意后逐层缝合。

2 结果

经皮加压钢板治疗后,手术时间54~79 min,平均(635±86)min;出血量69~118 ml,平均(1005±204)ml;住院时间8~16 d,平均(107±34)d,所有患者配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经影像学复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二次骨折和严重手术并发症病例。

3 围手术期护理

31 术前护理 入院后,护理人员立即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当前病情情况,本次手术治疗方法的可靠性,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可能的预后情况等;完善相关检查后,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内科基础性疾病治疗以适应手术需要,详细记录术前生命体征变化;协助患者行股骨踝上货胫骨结节骨牵引术[3];指导患者联系抬臀训练、床上大小便和患肢等长收缩训练等以预防骨骼肌失用性萎缩。

32 术后护理 麻醉清醒后,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尤其重视高龄骨折和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患者,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并配合对症处理;术后早期采取半卧位,鼓励患者行扩胸和深呼吸运动,翻身扣背以预防坠积性肺炎和肺部感染;保持会清洁,嘱咐患者多饮水以预防泌尿系感染;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适当抬高患肢,保持髋关节和膝关节稍微屈曲以促进静脉回流,配合深呼吸和咳嗽运动预防腹压升高和深静脉血栓[4];密切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和浅静脉充盈情况,耐心听取患肢的主诉以树立治疗信心。

33 出院指导 嘱咐家属掌握床上翻身锻炼、站位训练、坐位锻炼和扶拐行走等动作要领,从而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指导患者患肢逐步负重练习,术后1月末、2月末、6月末以及12月末复查以确认骨折愈合情况;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膳食,确保一定时间的日照和适量的运动,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预防骨质疏松类药物[5]。

4 小结

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配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通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促进患肢早期康复等措施降低手术风险,且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在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改善生存质量和促进患肢早期康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对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继续探讨。

参 考 文 献

[1] 郑荷娟,洪晓琦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护理与康复,2011,10(11):974975.

[2] 徐卫东,侯铁胜实用骨科治疗学.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225.

骨折康复护理措施例10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0087-02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因外力重创而中断,大多数骨折由创伤引起,少数可由骨骼疾病所导致,是临床常见损伤病症[1]。骨折导致患者行动不便,甚至造成终身卧床不起,从而使绝大多数患者产生烦躁、易怒、悲观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实施,同时也影响术后康复效果[2]。实施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增进临床治疗效果,提高骨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3]。对2005年1月-2009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措施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月-2009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0~75岁,平均(34.53±9.42)岁。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1~74岁,平均(35.42±10.3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常规护理措施,遵医嘱给药,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常规监测,并做好预防压疮、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性化优质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护理人员对患者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进行全面了解,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做好语言沟通,适时给予个性化安慰和鼓励,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对患者进行定期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指导患者多食易消化的粗纤维、高蛋白食物,耐心介绍骨折创伤、治疗、护理、用药、康复训练等相关知识。(3)护理人员通过侧面了解患者的家庭和经济状况后,根据个体情况分别制定骨折术后不同阶段的康复锻炼计划,嘱患者坚持早期、循序渐进、科学的锻炼会促进患肢术后血液循环,加快骨折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激发患者的主动锻炼积极性,不断消除其对疾病的过分焦虑。

1.3 评价标准

焦虑状况(以50分为分界值):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70分以上为重度。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笔者所在医院自行设计):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项。总满意=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通过临床护理措施的实施,观察组患者整体轻度焦虑和中度焦虑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观察组重度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经济状况及其家庭生活水平得到广泛大幅提升,患者住院期间对临床护理需求越来越高,对医院护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不断学习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个性化护理模式尤其重要[4]。骨折患者入院后,因骨折创伤所致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加之其对自身病情不了解,会过分担心,焦虑重重,甚至悲观失去战胜伤痛的通气[5]。这些不良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展开,不利于骨折术后康复,导致延期治愈出院,给患者家庭带来更重的经济负担[6]。因此,对于临床上骨折患者入院后,给予及时的心理干扰护理措施,有利于骨折患者的后续治疗及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在临床上,常常见到各类骨折患者因突然受伤骨折后精神压力大,害怕骨折产生后遗症,出现肢体残废丧失劳动能力,大多数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甚至听不进医护人员的安慰,不能良好配合临床救治,会延误骨折救治时机,对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造成不良影响[7-8]。因此骨折患者入院就医后,护理人员要适时安慰患者不要过分担心产,告诉他们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会取得良好康复,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同时,护理人员要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详细了解患者合理的需要,因人而异制定人性化护理方案,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让患者感觉舒适、方便和温馨,使患者感受到了医院的温暖和关心,获得愉悦感、满足感和安全感,增强战胜疾病痛苦的信心和勇气,这样都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值得重视[9]。

在整个护理环节中,转变护理人员传统护理观念,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增强了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有力地促进了护理水平的提高[10-12]。通过人性化护理,使绝大多数患者心理状态处于最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从而缩短了康复时间,提高了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11-13]。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遵循“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原则,实施骨科基础护理的同期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平时保持病室环境整洁温馨,光线柔和,给患者如家的感觉,并根据患者的个体病情及家庭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树立患者的战胜病魔的信心,积极做好住院期间饮食指导和康复教育,帮助患者制定术后康复锻炼计划,适时用温暖的语言与患者交流,进行心理安慰,无微不至地帮助患者,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最佳康复效果,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广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通过个性化护理实施,观察组重度焦虑者只有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6.0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2.00%,取得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受到患者的好评。

综上所述,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获得广大患者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月梅.人性化护理对住院患者心理应激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1):2316.

[2]姜洁琪,史长美,李群.护理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3):206-207.

[3]陆治平,张庆华,侯红波.老年髋部骨折78例[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7):83-84.

[4]李永恒.46例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士杂志,2008,14(6):168.

[5]梁雨田,唐佩福,曾昭池.老年髋部骨折[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41.

[6]梁秋霞.人性化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1):77.

[7]李顺琼.人性化护理理念对颈椎骨折保守治疗患者治疗遵从性的影响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21(18):2998-2999.

[8]张,吕美娜,高德彰,等.病人教育对股骨颈骨折人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3):168-171.

[9]袁娜,祝爱莲.骨科潜在的护理纠纷原因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90.

[10]余洁,何玉敏.骨折病人教育抑郁状态调查分析[J].中医正骨,2005,17(9):21-22.

[11]陈朝红,倪信乐.个体化健康教育与集体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82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