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模板(10篇)

时间:2024-01-01 15:29:24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例1

以十七大报告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宗旨,进一步提高做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更好地为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患者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优抚医疗政策,努力维护改革稳定发展的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达到使精神病人“平安、康复、回归社会”的目标。

二、组织领导

开展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康复治疗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民政部门为广大优抚对象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各区市民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__市优抚医院制定周密计划,建立各项工作制度,组织人员定期巡诊,确保这项工作的圆满完成,并纳入责任目标考核。

三、工作内容

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康复防治网络的建立工作,由__市民政局组织,__优抚医院负责具体实施,各县市区民政局共同参与,积极配合。

(一)建立制度

1、由局优抚处牵头提出意见,成立__市民政局复退军人精神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并下发《__市民政局关于做好复退军人精神病防治工作的意见》,作为今后开展此项工作的主要依据。

3、制定做好此项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 普查、摸底 制发表格,由区市民政部门负责对各自辖区内的退伍精神病人进行普查登记,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督查指导。

(三) 建档 收集信息做到详实细致、无遗漏,全部收集完毕后,统一建档,核对。建立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患者档案。由各区市民政局负责采集相关资料,报送市民政局优抚处及__优抚医院各一份,并提供区市地图,以便及时找到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患者的家庭住址,由优抚医院建立详细的电子档案资料。

(四)定期巡诊 坚持每年至少两次对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实地免费检查病情,随时掌握病情变化,保证重症病人能及时入院治疗,轻症和康复期病人得到免费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和康复训练指导,避免复发。

(五)康复指导 通过对病人的康复训练和家庭化护理指导,使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指导和治疗。

四、实施步骤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例2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2004〕71号)的精神,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与“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相适应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

(二)基本原则。

----以预防为主,部门分工负责,依托现有力量,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人员队伍。

----开展防治结合,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实行区域卫生规划,整合调整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并逐步实现功能分化,通过改扩建和新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

----实施重点干预,完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衔接机制,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

----加强领导协调和指导,因地制宜,逐步推进。

(三)工作体系建设目标。

----中小学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设置专职教师并配备合格人员的学校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40%、农村达到10%;2015年城市达到60%、农村达到30%。

----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50%,2015年达到80%。

----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的县(市、区)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70%,2015年达到95%以上。

----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县(市、区),到2010年达到70%,2015年达到85%。

----建立健全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并在精神卫生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到2010年,地市级及以上地区和80%的县(市、区)建立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2015年所有的县(市、区)建立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

(四)工作指标与目标。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80%、农村达到50%;2015年城市达到85%、农村达到70%。

----在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中,居民能够方便获得心理健康指导的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80%、农村达到60%;2015年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80%。

----在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的县(市、区)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获得有效管理治疗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60%,2015年达到80%。

----在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县(市、区)中,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康复服务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60%,2015年达到80%。

----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2005年部分地区调查为13.4%-15.6%),到2010年降为12%,2015年降为10%。

----提高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2005年部分地区调查为30%-40%),到2010年达到50%,2015年达到80%。

----提高精神分裂症治疗率(2005年部分地区调查为15%-30%),到2010年达到60%,2015年达到80%。

二、推进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建设

(五)坚持预防为主,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能力。

各部门分工负责,依靠现有的工作队伍和工作网络,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工作制度建设,提高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能力。完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监督管理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和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加大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力度,维护群众心理健康。

(六)坚持防治结合,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按照区域卫生规划,整合调整现有资源并逐步实现功能分化,健全完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

建立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承担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信息收集等培训与指导工作以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管理工作。以区域卫生规划为基础,精神卫生资源的配置应该首先满足重性精神疾病的急性治疗需要,东部地区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轻型精神疾病基本医疗服务的资源,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剩余的资源引导向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慢性治疗的方向转变,逐步实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间的功能分化。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急性住院治疗服务的资源,原则上应设置在地市级及以上的机构或承担地市级服务功能的机构中,县级机构主要承担门诊、应急状况处置和慢性治疗等功能。精神专科机构的建设原则上以改建和扩建为主,新增机构主要设在综合医院精神科。鼓励通过改建将城市适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调整转制为精神专科机构。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对精神卫生服务资源逐步实现地区资源的统一规划和服务质量的归口监督管理,开展精神卫生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

(七)坚持发展全面的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健全完善社区康复机构。

在基层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利用社区内资源,做好精神疾病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在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指导下,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各类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生活照料、功能训练、技能培训等康复服务。

(八)坚持重点干预,完善机构间工作衔接机制,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

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建设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设立重性精神疾病登记和报告制度,建立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工作衔接机制,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随访、病情监测等社区管理工作。

(九)坚持做好特殊人群中精神疾病患者救助工作,维护社会安定。

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充分依靠政府医疗救助体系和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依照有关规定做好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人或者法定扶养人不具有扶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精神疾病患者和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复员、退伍军人的救助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农村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医疗救助政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疾病患者监控管理政策,依法做好城乡贫困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和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收治管理工作,依法做好患精神疾病的服刑人员、劳教人员的保(所)外就医和刑释解教人员中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工作。

三、完善发展精神卫生工作的政策措施

(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的精神卫生工作投入机制。

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建立稳定的精神卫生工作投入机制,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精神卫生工作,鼓励单位、团体和个人资助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和支持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十一)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和培养。

卫生部门要会同人事等部门有计划地加强现有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的能力,积极开展非精神卫生专业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常见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积极开展相关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的能力培训。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本部门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人员培训,增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能力。教育部门要抓好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的学历教育工作,落实相关教育课程安排,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尽快适应精神卫生工作的需要。

(十二)大力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在精神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各地要制订政策措施,将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加强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社区预防、医疗康复和管理工作。

(十三)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共同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发展。

----卫生部门负责制定精神卫生工作的规划、规范、技术标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准入和管理;组织精神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技术指导;开展精神疾病调查和信息收集;指导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开展精神卫生工作。

----宣传部门负责协调宣传单位和新闻媒体,通过大众化的信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性、群众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倡导体质健康、心理健全的生活方式。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精神卫生的相关内容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与可能,按照建设程序安排精神卫生发展所需的建设投资;制定精神卫生服务价格政策。

----教育部门负责精神卫生人才培养有关工作;结合实施素质教育,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计划。

----公安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控管理政策,依法做好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收治工作。

----民政部门负责城市、农村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有关工作;依照有关规定做好城市“三无人员”中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工作;依法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工作,对救助期间突发精神疾病的受助对象,及时联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救治工作;负责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的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和救治工作;开展精神残疾者生活、职业技能康复工作。

----司法行政部门与卫生部门共同制定和完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规范性文件;结合监狱、劳教场所的精神医疗卫生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加强在押服刑人员、劳教人员的精神卫生工作,与卫生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监狱、劳教场所精神卫生工作政策,将在押服刑人员、劳教人员的精神卫生工作纳入监狱、劳教所所在地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服刑人员、劳教人员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与康复工作。

----财政部门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研究制定相关财政补助政策并安排有关经费,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研究促进精神残疾康复机构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

----人事部门会同卫生部门及有关部门,制定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

----劳动保障部门促进职工中精神疾病患者平等就业,防止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就业歧视,维护其合法的劳动权益,保证就业的精神疾病患者平等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待遇;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中精神疾病患者的就医管理,切实保障参保人员的合理医疗需求。

----文化部门负责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发挥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体现人文关怀,以健康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人们健康地进行文化消费;配合卫生、教育等部门做好预防、干预、控制网络成瘾的有关工作,加强对网络文化产品的管理,对容易导致成瘾的网络文化产品采取内容审查、技术监管等必要的措施。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精神疾病治疗药品生产流通的监管。

----政府法制机构协助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与精神卫生工作有关的法律(草案)、法规(草案)。

----科学研究机构负责有关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基础研究工作,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各级工会组织针对不同类别职工、农民工的具体情况制定计划,开展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预防和疏导,缓解职工因工作、竞争、失业、家庭生活等带来的压力,切实维护患有精神疾病职工的合法权益。

----各级共青团组织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青少年精神卫生状况调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有效服务,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各级妇联组织代表妇女参与国家精神卫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推动实施,开展面向妇女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提供相关的咨询和维权服务。

----各级残联组织贯彻落实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协调推动“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疾病康复工作;开展精神残疾康复工作,推动精神疾病康复机构和社区康复设施建设,促进精神残疾者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依法维护精神残疾者权益,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贫困精神疾病患者救助工作;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公众精神健康意识。

----各级老龄组织研究提出开展老年精神卫生工作的措施,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有效形式,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中老年人群及其家庭成员和看护者中开展老年心理问题预防和疏导工作,宣传普及老年性痴呆、抑郁等老年期精神疾病和常见心理问题的有关知识。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例3

康复训练;精神分裂症;康复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病程长,复发率高,且有衰退的倾向。为避免和减少复发,多数患者需要数年维持治疗。如何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这是精神医学界所关心和要解决的问题。对患者从恢复期开始开展家庭综合康复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康复医学为提高人的康复、促进人的健康、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作出重要贡献。作为精神科领域,在近几年,我国精神疾病康复工作迅速发展,在出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中,开展全面家庭康复的训练。在原来的教育、手工作业、文娱、治疗的基础上,目前又增加了健康教育和认知训练等,家庭康复训练提高了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的效果,有效地防止了患者的衰退。患者通过始动训练可有效缓解精神症状、活跃患者情绪、恢复学习和工作能力、延缓精神衰退[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前曾在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符合CCMD-3-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病程5a以上患者,年龄16~65岁,入组前患者的精神病阳性症状基本消失,存在阴性症状,社会及家庭功能差,目前在家庭生活且与照料者生活在一起并有能力接受教育的患者及其家属。共入选120例为研究组。

1.2方法入组患者出院后继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药物剂量控制在维持量,患者及家属每月来医院一次,接受医师对患者及家属的指导,指导者由具有5年以上的医生和护士组成,指导者固定不变;家属按照医师的指导回家后对患者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适应能力开展以下方式的康复训练。

1.2.1家庭康复训练的内容如下

1.2.1.1基本生活技能训练①饮食起居。②家务劳动。③购物。④巩固正确的行为;家属督促和指导患者每日按时起床和休息,按时洗漱、吃饭,做家务,与家人一起购物做饭,锻炼基本的生活技能。

1.2.1.2工疗①刺绣、缝纫与编织。②皮革加工。③木工。④雕刻、塑型。⑤修理;家属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注定出工疗计划,编排每天活动内容,工疗的强度依据患者的体质从小到大,适宜增量,但强度不要过大。

1.2.1.3娱疗①绘画、剪纸与拼图。②室内游戏。③散步、游览与观赏。④演唱与演奏。⑤栽培种植。⑥体育竞技;家属根据患者的特长和爱好让其参加娱乐活动,要有计划,优秀的成果给予奖励。

1.2.1.4健康教育和认知训练。对家属进行个别指导,主要内容:精神病知识指导,病情观察指导,心理护理指导,应激处理指导,患者与家属情感沟通指导,维持治疗指导等。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应加强对疾病的认知控制,向他们传授正确的医学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能力和某些精神症状的批判及分析能力,从而强化自知力;适时采用认知心理治疗:即结合病情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在病情缓解前,让患者思考现在与过去有无区别,有何区别;在缓解后让患者思考现在和症状缓解前有何区别,引导患者认识疾病,恢复自知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3讨论

家庭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主动性,对症状的改善起一定作用,如对缺乏活力、会话能力以及情感方面和对周围兴趣等社交功能都能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SANS总分及各因子分治疗均有显著降低。提示家庭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社会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家务劳动不仅是生活技能训练的一部分,还有改善心境、调节情绪的良好作用,娱疗可以增强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展示才华,促进形象思维能力与理解力的发展。家庭教育对病情的减轻、缓解和社会功能的改善有良好的作用[3]。在指导患者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家庭教育,使家属从中获得照料患者的基本知识,得到有关疾病的知识和对应策略;教给家属交流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改善对患者的态度,减少对患者的怨恨和批评,改善家庭成员间的交往方式,形成良好的家庭关系。激励患者对生活、工作的兴趣、信心和勇气,消除精神症状,改善患者情绪、焦虑[4],提高适应能力,尽最大可能使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促进疾病痊愈,防止精神衰退,激励患者对生活、工作建立兴趣,树立信心,减少家庭、社会的负担[4]。在训练技能的过程中,对患者做得正确的,应当奖励与表扬,做得不正确的,应及时帮助纠正。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5],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也同样受生物、心理、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对精神患者的健康教育已引起精神科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本研究显示,社会功能残疾评定量表(DAS)进行总分及因子分评估均有显著改变(P

家庭康复较为全面地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因为康复内容广泛可以全面地对各种病情不同的患者进行康复,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灵活调整康复内容,不同的阶段开展不同的康复,使患者长时间产生兴趣改变单调泛味、一成不变的康复形式,使患者全心投入到制定的康复计划中去。通过训练,本组患者SANS量表及DAS量表均显示出统计学差异,进一步论证家庭康复训练对慢性症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郑志华,侯春龙,蔡广超.农娱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6):442-444.

[2]中华医学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1-39.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例4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觉,知觉,意志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1],患者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病程迁延,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治疗后康复者不足20%,有81.9%患者会在5年内复发,22~55%会在1年内复发[2,3],这是患者、家庭及整个社会的巨大负担,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率,提高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问题一直是整个精神领域探索的问题,全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资料对176个病程5年以上的慢性病例,用多重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18个可能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因素,发现家庭照顾占首位,回归系数值最大[4~9],对患者家庭进行康复指导和对患者进行社会功能康复的心理干预,可以减少不良应激源,减低复发率,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传播迅速,手段多样化的社会,网络信息平台具有传播快捷,冲击强度大,关注度高,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本文作者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患者家属及本人进行康复指导,与传统指导方法比较,现将研究结果公布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1月~2014年1月,由我院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进行研究,选取标准[10,11]: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7~40岁,平均年龄(29.3±1.82)岁;③排除智力障碍,其他重要脏器及脑器质性疾病,排除物质滥用及药物依赖病史;④末次住院经过系统足疗程正规治疗后病情稳定达到临床痊愈标准;⑤与监护人长期生活在一起,有稳定良好的家庭关系,患者和家属了解网络信息康复指导,并愿意接受,签名同意自愿接受网络信息康复指导治疗小组;⑥病情复发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精神分裂症的复发诊断标准。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中1例在研究过程中因不明原因卧轨自杀,不能肯定因为症状复发或是生活事件刺激,在进行统计时视为数据脱落,对照组为44例,研究组为45例,并对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家庭经济情况,病程,发病诱因,遗传因素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 45例,进行网络信息化康复指导,2013年1月~2014年4月以QQ群形式,2014年4月~2015年1月以微信形式,邀请研究组患者及家属加入交流平台,每天17;00以前在平台上公共资讯,内容包括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复发早期表现形式,患者的情绪管理,家庭监护注意事项,患者饮食,睡眠,生活方面指导,院外服药注意事项,药物副作用监测,门诊复查建议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出现的特殊心理问题处理意见,社会适应问题等,并对个别患者及家属的特殊情况给予指导,包括紧急情绪变化的处理,生活事件中患者面对应激源的正确应对方式,精神症状反复的识别和预防,病情不同阶段的监护重点等。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康复指导,内容包括出院医嘱,季度性康复指导讲座,电话随访

1.3评分标准 由6名经过培训的精神科医师对两组患者进行两次社会功能量表(SFRS)测评,方法为盲评,施测时间为出院2w内第一次测评,出院满1年后进行第二次测评,评分为0~7分8级计分,得分越高社会功能越差。

2 结果

2.1 以2015年1月为最后一个统计点,统计90例患者出院后1年的复况,计算出院1年内患者的复发率,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对照组(44例)1年内复发25例,复发率为56.8%;研究组(45例)1年内复发19例,复发率为42.2%。 研究组明显降低了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本组数据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别计算两组患者两次进行社会功能量表测评的平均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对照组,第一次测评平均分为(132.2±21.6分),第二次测评平均分为(79.6±10.8分),研究组,第一次测评平均分为(136.5±25.2分),第二次测评平均分为(57.8±11.2分)。研究组社会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本组数据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在出院后进行社会康复,减少复发率的研究中,有文献证明,家庭因素占首位家庭成员的态度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病情的复发[12],传统的康复指导方法往往不能及时干预,对个别案例针对性不强,人员无法限时集中,信息传播迟缓,有限,无法有效跟踪,而网络化心理干预具有及时,迅速,渗透力强,易于接受,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影响的特点,解决了传统康复指导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数据说明了这一对比,网络信息平台正在成为大多数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如何高效利用这种媒介为精神病学及其他医学服务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Timashev, S.F.,Panischev, O.Y.,Polyakov, Y.S. et al.Analysis of cross-correlations in electroencephalogram signals as an approach to proactive diagnosis of schizophrenia[J].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2,391(4):1179-1194.

[2]Daniel Schwarz,Tomas Kasparek.Brain morphometry of MR images for automated classification of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J].Information Fusion,2014,19:97-102.

[3] 李毅,吕路线.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J].外国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29(2):96-98.

[4] 沈渔,陈昌惠,张维熙,等,国内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的方法学及资料分析[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6,19;65-69.

[5] 黄悦勤. 我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现状[C].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7:445-446.

[6] 魏赓, 刘善明, 张伟,等. 自治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Ⅰ:重型精神障碍[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8, 34(10).

[7] 李德诚, Chen Y, Chen Z,等. 中国农村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C].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 2006.

[8] 潘国伟, 姜潮, 杨晓丽,等. 辽宁省城乡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12):1505-1507.

[9] 钟宝亮, 张建芳, 何民富,等. 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进展的分析和评价[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0, 43(4):235-240.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例5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导致的残疾占了全部精神残疾的78.8%,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反复发作或不断恶化的倾向[1]。如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困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难题。本研究就全病程康复指导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病例均为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首次发病在我院精神科接受系统抗精神病治疗后出院,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出院时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部分恢复,一般生活能自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2]<35分;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排除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者;至少有一个家庭成员与患者一起生活并长期在本市居住,愿意接受本研究者。共收集120例,依出院顺序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26.55±9.60)岁,平均病程(5.21±4.27)月,受教育平均年限(10.1±4.35)年;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26.03±9.25)岁,平均病程(4.98±4.61)月,受教育平均年限(9.87±4.9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过程脱落5例,完成115例,其中研究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出院时接受常规康复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1年的全病程跟踪康复指导,方法是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全病程跟踪康复指导的意义,具体实施办法和相关问题,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每月电话预约复诊时间,至少来院复诊1次,由了解患者病情的有临床经验的精神科医师接诊,内容包括了解患者近期的病情、治疗依从性,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制定当前的治疗方案,介绍精神卫生的基本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家庭特点进行生活方式及社交方式的指导,协助解决存在和潜在的问题,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帮助患者恢复各种社会功能,并提供办公电话,如患者病情有特殊变化,可及时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1.3  评定工具  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日常生活量表(adl)[2]于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量表评定。

    1.4  统计方法  全部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院前后bprs 、adl评分比较  出院时研究组与对照组bprs 、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研究组bprs 、adl评分分值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1。

    同组患者出院前后bprs 、adl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除出院后6个月末与12个月末bprs评分分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出院时与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bprs 、adl评分,出院后6个月与出院后12个月末adl评分分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间越长,分值越低。对照组只有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较出院时adl评分明显降低(p<0.05),见表1。

    2.2  复发情况比较  复发标准:原有精神分裂症症状消失至少2个月后再次出现。一年中,研究组6例复发,复发率10.34%,再住院6人次;对照组18例复发,复发率为31.58%,再住院22人次,研究组复发率和再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表1  两组患者及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bprs 、adl评分比较注: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2):同组出院时与出院后6个月末比较,3):同组出院时与出院后12个月末比较。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慢性进展、反复发作的脑病。如何迅速缓解精神症状,控制和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预防复发和恶化,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强应对躯体、心理应激能力,促进回归社会等都对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从出生时起或疾病早期其认知功能已受损,且认知功能损害持续而稳定[3]。由于精神分裂症疾病特点,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往往影响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很多出院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未能定期复诊、遵医嘱服药,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目前,社会对该病认识仍存在偏差,对该病患者仍有偏见和歧视,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增加了出院患者对周围环境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心理应激,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回归。

    针对上述原因,本研究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全病程康复指导,保证了患者治疗的连贯性,通过跟踪康复指导,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家庭特点进行生活方式及社交方式指导,协助解决存在和潜在的问题,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有利于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定期电话预约复诊,能及时了解患者近期的病情,治疗依从性,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有利于制定更科学和切合患者当时状况的治疗方案,达到巩固和维持治疗,降低复发风险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全病程康复指导组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bprs、adl评分分值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且出院时间越长,分值越低,复发率和再入院人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全病程康复指导能有效降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例6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导致的残疾占了全部精神残疾的78.8%,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反复发作或不断恶化的倾向[1]。如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困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难题。本研究就全病程康复指导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病例均为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首次发病在我院精神科接受系统抗精神病治疗后出院,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出院时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部分恢复,一般生活能自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2]<35分;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排除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者;至少有一个家庭成员与患者一起生活并长期在本市居住,愿意接受本研究者。www.133229.Com共收集120例,依出院顺序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26.55±9.60)岁,平均病程(5.21±4.27)月,受教育平均年限(10.1±4.35)年;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26.03±9.25)岁,平均病程(4.98±4.61)月,受教育平均年限(9.87±4.9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过程脱落5例,完成115例,其中研究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出院时接受常规康复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1年的全病程跟踪康复指导,方法是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全病程跟踪康复指导的意义,具体实施办法和相关问题,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每月电话预约复诊时间,至少来院复诊1次,由了解患者病情的有临床经验的精神科医师接诊,内容包括了解患者近期的病情、治疗依从性,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制定当前的治疗方案,介绍精神卫生的基本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家庭特点进行生活方式及社交方式的指导,协助解决存在和潜在的问题,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帮助患者恢复各种社会功能,并提供办公电话,如患者病情有特殊变化,可及时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1.3  评定工具  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日常生活量表(adl)[2]于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量表评定。

    1.4  统计方法  全部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院前后bprs 、adl评分比较  出院时研究组与对照组bprs 、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研究组bprs 、adl评分分值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1。

    同组患者出院前后bprs 、adl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除出院后6个月末与12个月末bprs评分分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出院时与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bprs 、adl评分,出院后6个月与出院后12个月末adl评分分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间越长,分值越低。对照组只有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较出院时adl评分明显降低(p<0.05),见表1。

    2.2  复发情况比较  复发标准:原有精神分裂症症状消失至少2个月后再次出现。一年中,研究组6例复发,复发率10.34%,再住院6人次;对照组18例复发,复发率为31.58%,再住院22人次,研究组复发率和再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表1  两组患者及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bprs 、adl评分比较注: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2):同组出院时与出院后6个月末比较,3):同组出院时与出院后12个月末比较。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慢性进展、反复发作的脑病。如何迅速缓解精神症状,控制和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预防复发和恶化,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强应对躯体、心理应激能力,促进回归社会等都对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从出生时起或疾病早期其认知功能已受损,且认知功能损害持续而稳定[3]。由于精神分裂症疾病特点,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往往影响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很多出院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未能定期复诊、遵医嘱服药,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目前,社会对该病认识仍存在偏差,对该病患者仍有偏见和歧视,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增加了出院患者对周围环境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心理应激,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回归。

    针对上述原因,本研究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全病程康复指导,保证了患者治疗的连贯性,通过跟踪康复指导,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家庭特点进行生活方式及社交方式指导,协助解决存在和潜在的问题,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有利于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定期电话预约复诊,能及时了解患者近期的病情,治疗依从性,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有利于制定更科学和切合患者当时状况的治疗方案,达到巩固和维持治疗,降低复发风险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全病程康复指导组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bprs、adl评分分值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且出院时间越长,分值越低,复发率和再入院人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全病程康复指导能有效降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例7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9-142-02

当前,社会生活方式改变,生活压力增大,加之人口出现老龄化趋势,许多老年人的身心感受到源自各方面的压力,较易引发精神方面的疾病。近年来,我国患精神分裂症的老年人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因此,对老年人精神疾病的康复需要获得普遍关注,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院十分注重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特色的康复护理方法。现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我院收治并确诊为精神分裂症108例老年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对照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我院收治并确诊为精神分裂症108例老年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患者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08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33例,年龄(68.3±5.1)岁,病程(33.6±12.3)年,入组之初患者的NOSIE总分为(129.41±21.32)分;对照组男20例、女34例,年龄(67.9±5.7)岁,病程(35.4±8.1)年,入组之初的NOSIE总分为(128.09±24.78)分。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NOSIE总分等方面的统计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的护理观察期均为6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康复护理。具体的康复护理措施如下:(1)进行生活行为方面的护理指导。由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程较长的疾病,需要长期住院,患者大多只是存在精神病症状,生活行为没有缺失,但是如果缺乏指导,患者可能不能正确自理,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生活行为方面的护理指导。主要从衣、食、住、行方面入手,引导患者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自觉整理床铺,日常个人卫生要处理好,衣着要整洁、正常,餐前或服药前要洗手,就餐时要坐到指定的位置上等,如果患者不能通过宣教规范生

活行为,护理人员有必要亲身示范,让患者跟着重复动作,以令其掌握动作或操作要领。动手能力强的患者引导其定期参病区的公共活动,例如大扫除,修剪花草等,以增强其责任心。(2)训练其学习能力和规范的学习行为。学习有利于增强患者的思维,使其思想逐渐进入正常的思考轨道。所以,每天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患者进行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等活动,由医生或者患者中思维比较清晰的患者主持学习活动,提出一些热点问题供大家讨论,而康复护理人员也要定期与患者组织座谈会,对患者的病情以及所提出的生活疑问进行解答,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每月或者每2周举行一次健康讲座,主讲精神卫生知识和常识,定期出版一些健康教育宣传册,发给每位患者并要求患者认真阅读。(3)自知力恢复训练。每隔一段时间由科室的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疾病宣教,向患者灌输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医学知识,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同时提高其对精神分裂症状的判断和分析能力。(4)训练社交技能。主要指导患者如何与他人交往,例如:见面要问好,分别要道别、做错事要道歉以及采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如何请求别人帮助等,护理人员要善于观察患者之间的交往,一旦发现问题,要作出处理,护理人员也可以与患者多交流,开解有心结的患者,积极的交往能够令患者心情开朗,有利用其康复[2]。(5)娱乐活动及体能锻炼的康复护理。病区要设立一些文体娱乐室,例如室、图书室、观影室、兵乓球室等,以供患者闲时去消遣。以利于患者的娱乐及体育能力的康复。(6)职业技能的康复训练。为了训练及恢复患者的职业能力,病区专门设置了一些劳动技能训练室,例如手工作坊、缝纫室、种植园地、物件分类室等,让患者获得相应的劳动技能,为将来回归社会作准备。

1.3 观察指标及量表评定[3]

采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专用的观察量表,评分包括6个大项。由2名经验丰富的护士,在入组初与入院6个月后分别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t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分别护理半年,NOSIE评分结果表1显示:通过为期6个月的护理观察,观察组总共有量表总分、总消极因素、总积极因素、激惹、个人整洁、抑郁表现、精神病表现、迟缓八项观察指标获得改善(P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迁延性疾病,病程进展通常分为急性期与恢复期[4-5]。处于恢复阶段的患者其精神状态比较稳定,可能仍然存在部分人格改变或者阴性症状,加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会存在一些不良情绪,例如焦虑、幻想症、恐惧、自卑等,这些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6]。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因为长期住院,人际交往、性格、职业技能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下降,这会进一步加深患者的精神负担,产生自卑、孤僻等问题,单纯地给予药物很难达到康复效果,而给予康复护理,在病区内为患者提供一些工疗、娱疗、体疗等综合康复训练场所,能够有效恢复或者发展患者的生活技能、交际技能以及社会技能等,帮助患者康复[7]。本组研究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生活行为护理指导、训练习能力及规范其习行为、自知力恢复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娱乐活动及体能锻炼的康复护理、职业技能的康复训练等康复护理措施,结果表明,观察组共有八项观察指标获得有效改善(P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83-196.

[2] 黄世伟,刘建伟,张献强.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2):1062-1063.

[3] 张荣芹,赵桂娟,许艳芬.浅谈老年性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9,1(16):73-74.

[4] 王萍,朱孔美,梁家国,等.14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的测评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3):233.

[5] 温全胜,陈扎生,张传福.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精神药物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130-131.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例8

精神疾病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加强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和及时总结防治工作的经验十分重要。1999年,桐乡市被列为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试点县,现根据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规定的主要实施指标,对1999年度与20__年度工作进行对比研究。 1 工作方法 1.1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市府办、卫生、残联、公安、民政、人事、劳动、工青妇等14个部门组成的市精防康复一级领导小组,24个乡镇和393个村(居委会)相应成立二级领导小组,组成了4003个精神病人监护小组。 1.2由专科医院对全市28名乡精防医生和266名村精防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合格率98%。 1.3全市宣传发动,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精神病防治知晓率。 1.4建章立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由市政府制订了《桐乡市特困精神病人住院分级负担实施办法》,解决特困精神病人医疗费用。 1.5普查普治,建档立卡,分类落实防治和监护措施。 1.6积极开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让病人回归社会,参加工作,实施康复措施。 2 资料来源 按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卡,调查1999年度及20__年度的主要指标数据,分别进行整理,计算出各项指标的百分率。采用两样本率比较(u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3 结果及分析 3.1 我市共注册登记精神病人4170人,按疾病进行分类:精神分裂症2132人;情感性精神病635人;精神发育迟滞650人;分裂样精神病62人;反应性精神病56人;癫痫性精神障碍143人;癔症性精神病137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91人;其它精神障碍164人,以此进行分类管理。 3.2 我市两年度总人口数基本无明显差异,而精神病人检出率远远低于我省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所示的重症精神疾病数据(总患病率为14.28‰,现患病率为12.21‰)[1]。原因可能有两,一为非正规流行病学调查所致的漏检;二为摸底调查与流调的病种有所差异。按我国“九五”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末期检查的规定指标(以下简称“指标”)检出率不少于6‰就为合格(1),因此,1999年度未达合格指标,20__年度已达合格指标。 3.3 按规定:指标监护率达90%以上为一类等级达标,监护率60%以下为最低达标等级[2] 。我市监护率由1999年的最低提高到20__年的一级(p<0.001)。 3.4 1999年显好率达三类等级规定指标,20__年达一类等级 (p<0.001)。其中病情恶化者由14.9%降至2.7%(p<0.001);病情无变化者由36%降为32.8%(p<0.05);病情显好者由49.1%升为64.4%(p<0.001)。 3.5 参与社会劳动率[(全劳力+半劳力+简单劳力人数) ÷监护病人数×100]由三类等级的75.1%升为一类等级的81.3%(p<0.001)。其中半劳动能力者由34.9%升为39.4%(p<0.005),无劳动能力者由24.9%降为18.7%(p<0.001);而全劳动能力者或简单劳动能力者均无差异。可见总的社会劳动参与率虽有明显上升趋势,但目前的社区防治康复措施,除服药治疗外,尚未开展劳动能力训练等综合措施,尚未把群众“精神病人只要不吵不闹”的观念提高到使病人早日回归社会的水平。 3.6 病人服药治疗率由45.6%上升为61.0%(p<0.001);自动停药率由76.4%降为72.0%(p<0.05)。提示维持药物治疗不系统、不正规,不遵守医嘱自动停药,可能是造成病情无变化率和全劳力率无差异的主因。 4 讨论 4.1 随着改革深入、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加、传统观念动摇、社会支持系统变化等因素,心量应激急剧上升,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50年代中国精神病总发病率为2.7%;1982年,我国精神病时点患病率为10.57‰;1993年为13.54‰;20__年,我省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4个县(市)、70个乡镇(街道)、140个村(居委会)中15 000名 ≥ 15岁的人为调查对象,结果提示调整后精神疾病总的时点患病率已高达17.3%[3](95% ci 为16.0%~18.7%)。按国际上采用的劳动能力丧失调整生存年测算,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已成为世界头号疾病。心理问题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0%,其中老年人12.9%,儿童、青少年为10.9­—13%,中 学生为17.3%,大学生为25—30%,因社会、心理、不良行为等因素导致的身心健康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关注[4]; 4.2 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在政府领导下,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各基层单位和社会群众积极参与群防群治,才能取得成效。1999年起,政府将此事摆到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广泛宣传,层层发动,使精神病人的社会肇事率明显下降,实现了精神病人早发现,早治疗要求,通过提高普及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各种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发生率也有所下降,一举通过了全国的考核达标。 4. 3 发展社区精神卫生工作是一个时代的趋势,它可减少因长期住院引起的“住院综合症”。实践证明,大部分病人在医院急性症状控制后,回到社区生活,并得到相应的康复服务,适应正常社会生活,参加适应生产劳动,对避免精神残疾和早日回归社会是极有好处的[4]。从本课题的结果分析也证实了这一论点。 4.4 据上海市调查[4],出院即停药者的复发率为23.8%,半年内药物维持治疗者为21.2%,半年至一年内者为11.3%,1-2年服药者10%,长期服药者的复发率仅为2.5%,可见维持治疗对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的重要意义。从本课题研究结果可见社区精神病人1999年和20__年度服药维持治疗率分别为45.6%和61.0%,能做到社区中有1/2左右的病人维持用药,是相当乐观和不容易的事。但是服药病人中,两样本分别有 74.4%和72.0%的病人不遵医嘱自行停药,其原因可能有三方面:一是社区医生及监护小组监护未完全到位;二是病人及家属对维持治疗的认识不到位;三是经济原因。在目前的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措施中,还没有实际能力全面推行综合性康复措施的情况下,医生、病人家属、社会能让病人遵医嘱服药的确值得引起关注。 4.5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是临床精神病学与某些公共卫生学工作的结合,必须有政府的支持和动员社会力量,并配合有关部门的共同协作。五年来,分别制订了《桐乡市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案》、《桐乡市特困精神病人住院分级负担实施办法》和《桐乡市社区精神病人防治康复工作考核标准》等文件,使我市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达到了全国试点标准。五年中,为137名特困精神病人减医药费32万元,解除关锁精神病人12人,为5%病人办理残疾证,有1500多名精神病人得到劳动安置,为精神病人参与社会劳动,实施劳动康复,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此工作实为一项民心工程。 4.6 我市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坚持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施“开放化、社会化、综合化”方法;以“普及精神卫生知识,预防精神(心理)障碍的发生,提高治疗和康复水平,保障人民心身健康”为主要目标;这些试点经验值得推广。但存在一、二级社区精神病防治医生全部为无偿服务,开展工作的经费十分有限,已成为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深入开展的瓶颈。政府应加大这项民心工程的投入,以进一步推动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宣传,科学防治,消除偏见,关爱精神病人;外来盲流精神病人的综合防治还是桐乡市防治工作盲点,也造成不稳定社会因素,如何建立有效监护管理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例9

【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39-02

目前,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主要侧重于生物学治疗,长期的封闭性治疗不仅会导致病人和社会、家庭环境相隔绝,还会进一步引起病人社会功能的衰退。因此,尽量缩短精神病人的封闭性治疗时间,增加开发性治疗的时间,从而实现拓宽病人的精神康复领域、增进病人与社会、家庭的接触与沟通,是提高精神病人治疗效果,促进其尽早恢复社会功能的重要方法。我院自2011年2月-7月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进行开发性治疗与封闭性治疗的对照观察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次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2011年2月-7月经由门诊随机收入我院并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人。所选的100例研究样板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R)诊断标准的精神病人;②年龄在18~63岁之间;③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④没有严重身体缺陷或疾病;⑤对此处对照治疗研究知情并同意。以入院先后顺序为标准,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开放性治疗组和封闭性治疗组各50例。两个对照研究组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方无明显差异(均P>0.05)。

1.2 研究方法:开放治疗组在最初的急性发病期进行住院封闭治疗,再病人病情稳定后随即转为开放性治疗,让病人在家属的陪护下在自己家中进行后续的治疗。主治医生和护士每周到开放组各病人家中巡诊走访一次,一方面对病人的精神及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和病情评估,并指导病人继续用药,进而开展进一步的心理治疗和对病人及病人家属的健康医疗指导。对病人及其家属的指导旨在帮助病人加快社会功能的康复,主要包括家务、工作、社交和其他一些日常活动的安排,引导病人及其家属配合各项康复治疗活动。在开放治疗期间,病人病情复发则再次入院转入封闭性治疗。

封闭治疗组则在入院之后一直采取封闭性治疗及其相应的药物治疗。对两个研究组的对照观察研究持续时间为2个月。通过SDSS社会功能筛选量表、BPR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来对两组精神病人的康复效果进行最终评价。评定者为经过专业培训的数名精神科医师和主管护士。评定者用按照以上三个量表,采用双盲法对康复效果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再实施一致性检验,kapp值在0.84~0.91之间。

在入院治疗并分组时,两个研究组的SDSS、BPR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分组进行2个月的治疗后,两个研究组的SDSS评分相比较,经过2个月治疗的SDSS总分及银子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3 讨论

精神病人由于病程长、病情长期迁延,长期的住院封闭性治疗会导致病人长期脱离正常的社会、家庭生活环境,进而导致病人社会生活及工作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样的结果不仅是病人自身的巨大困扰,也为其家庭及其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要减缓乃至于抑制病人社会功能衰退的状况,必须采用更好的治疗方法。

对精神病人的开放性治疗,是以开放性的管理模式对精神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心理引导及社会生活指导。开放性治疗是现代心理、生物及其社会医学在精神病人护理与治疗中应用的一种全新治疗模式。本院进行的开放性治疗与封闭性治疗对比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个月的开放性治疗和合理的康复指导后,病人的SDSS和BPRS评分充分说明开放性治疗对病人社会功能康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封闭性治疗的效果,说明了及时合理的心理引导对病人的社会功能康复有着明显的意义。在开放性治疗的过程中,病人的家属参与和支持,对于激发病人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热情有着相当明显的积极影响,更增进了病人与社会、家庭的实际接触和精神交流,使得病人的精神整装和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都有了显著的改善。

由此可见,开放性治疗是比传统的封闭性治疗更利于改善精神病人精神症状并保持和恢复社会功能的一种疗法,具有推广应用的实际价值和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K].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14~217

精神病人康复指导例10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困境主题,本研究共选取3类对象:(1)选取2016年6月~2018年3月上海市H区8个街道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38人,患者家属9人。患者入组符合国际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且出院居住在社区3个月以上,家属入组标准是与患者共同生活半年以上,两者均需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可进行基本交流,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2)从事社区精神康复的医生4人,精神科社工5人。(3)政府部门中负责精神卫生相关工作人员5人。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运用参与式观察、个体访谈、焦点小组方法收集资料,从3个不同视角了解精神疾病患者面临的社区困境,具体包含:(1)康复亲历者视角,患者和家属的直接经验、感受和态度;(2)康复提供者视角,专业技术人员对于社区康复的态度、思考;(3)政策制定与执行者视角,政府部门如何看待社区康MedicineandPhilosophy,Feb2019,Vol.40,No.4,TotalNo.61551复的制度化建构以及法规政策层面所遭遇的康复困境。

2结果与讨论

医学社会学关注疾病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后果,将“患病”视为“越轨”[6]3,建构出了“正常/健康”之于“异常/疾病”的权力和权威[7]。谢夫强调精神疾病是一种无法用一般标签定义的“剩余越轨”(residualdevi-ance),最终形成了社会污名和患者的自我认同[1]。因而,精神疾病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生物学疾病,关于患者的社区康复,除了药物治疗促使的生理症状缓解外,更与其家庭关系、社会网络、公众污名、自身耻感及社会文化制度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精神疾病患者社区康复的精神病学模式缺乏社会和心理支持以及医学人文关怀,社区康复面临诸多困境。

2.1污名化:影响患者社区康复的社会表征

关于精神疾病的污名自古有之,但这一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戈夫曼[8]3-5提出,将其定义为“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具有的某种令人‘丢脸’的特征,这种特征使拥有者具有一种‘受损身份’”。克里根(Corrigan)[9]进一步强调了污名本质是一种社会身份,这种身份是由社会建构的,社会定义了谁属于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并决定了某一特性在某一既定背景中是否受损。因而,精神病人是一个充满隐喻的社会身份,精神疾病污名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和文化性。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对于心理和行为疾病患者以及残疾人群而言,其身心康复和社会融入的最大阻碍就是社会施予他们的污名和与之相连的歧视。”[10]精神疾病污名的长期存在,造成患者不仅面临疾病症状引起的种种问题和困扰,还要应对公众对他们的偏见、歧视和排斥,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伦理压力和道德困境,社区康复与社会融合进程缓慢。污名阻碍患者的社区康复,其客观后果体现在一旦做出精神疾病的诊断、贴上精神病人的标签,公众便因刻板印象而对患者及相关群体产生歧视、排斥与隔离,导致社会网络断裂、社区康复举步维艰。医学社会学认为“污名化是影响患者生活的核心力量”[6]124,精神疾病的社会属性体现为一种污名化的符号暴力,导致患者被排斥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社区是患者康复的主要场所,但公众由于社会刻板印象对患者充满恐惧,普遍认为应将患者加以隔离,不愿与患者交往,导致社会网络断裂、社区康复举步维艰。一位患者讲到自己出院后经历:“从精神病院回来后邻居都躲着我,见面也不会与我打招呼,如果我因为别人的冒犯生气了,也会被人说‘是不是又发病了!’现在真的过得太痛苦……精神病这顶帽子再也摘不下来了!”职业康复是患者回归社会、实现真正康复的重要环节,但污名与歧视导致职业康复停滞不前。工作前发病的患者,即便康复也甚少获得工作机会;工作中发病患者也面临被企业辞退、即便康复后也难以返回职场的处境。“作为一个社工,我们针对社区康复状况良好的人组建了职业康复俱乐部,希望帮助他们走入职场真正回归,但还蛮受打击,之前我帮一个患者介绍了份共享单车搬运的工作,已经和工作人员联系好了,也通过了面试,但最后审查时听说患者以前住过精神病院,他们就找理由拒绝了,作为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职业康复实在太难。”一位社工讲到患者由于污名化在职业康复中面临的巨大困境。污名化的主观后果体现在:一方面患者由于恐惧污名带来的伤害和歧视而拒绝精神科的诊断与治疗,社区患者经常通过拒绝服药、拒绝社区康复、拒绝医生随访等行为否认精神疾病诊断和精神疾病患者身份,其结果是社区治疗和康复难以持续进行导致疾病复发,反向加重污名。同时,社区患者因担心遭遇来自社会、社区等多方面的污名与歧视而不敢把病情告知亲属,或因恐惧周围人知道其诊断而躲避社区康复资源,面临内心苦闷、情绪低落却无处述说之情境。“作为H区最大的街道,目前生活在社区的患者有800多人,但是我们街道阳光心园(注:精神疾病患者日间康复机构)却只有7个人,我们也积极动员社区里状况不错的患者来这里康复,可是大部分患者和家属都拒绝了,生怕来这里会被周围邻居知道生了这个病,怕被人瞧不起。”一位负责社区康复机构日常运作的工作人员无奈表示。另一方面患者在精神病院和精神科医生的权威规训下,在社会交往世界的实践中、在社会大众的污名评价中,强化了关于精神疾病标签的自我认知,内化成自我耻感与患者身份的自我认同,将“真实自我”与内心需求与感受隐藏起来,以一种“假象自我”和“分离自我”与外界世界接触[10],影响其权力意识的形成和自我话语的表达,形成社会性身份的恶性循环,导致社会退缩和功能受损。

2.2不同身份间的交互作用:影响社区康复的内在因素

帕森斯提出“病人角色”理论,指出患病不仅是体会患病的生理状态,更重要的是它成了一个社会角色,涉及一系列程式化的期待,这一期待能够定义与病人身份相适应的规范和价值观念———既为病人本身,也为与病人互动的其他人[6]112-114。围绕着精神疾病患者的病人身份,主要有三种角色。一种是病人角色,精神疾病患者病人角色的主导性与病人身份的固着性,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一旦被确诊很难消除精神病人的身份标签,在其角色丛中处于主导地位,定义了他当下的价值与意义,并相应管理着他人所形成的印象[7],使得患者被排斥、被孤立、社区康复困难。大众普遍认为“精神疾病难以治愈,甚至有人将精神疾病描述为绝症,认为根本无法治愈与彻底康复”;“精神疾病患者都是暴力的、恐怖的、难以靠近的,都是肮脏的、邋遢的、懒惰的”等社会化印象与期待。对于患者而言,往往会将这些外在期待转化为内在想法,因为精神疾病是难以治愈的,所以52MedicineandPhilosophy,Feb2019,Vol.40,No.4,TotalNo.615缺乏康复动力;因为患者是暴力的,所以逃避社会交往;因为患者是无能的,所以拒绝承担社会责任。同时“继发性获益”使得康复者在一定程度上希望保持病人角色,从而获得正常责任的豁免和病人通常获得的其他特权[6]112,利用病人身份,按照与角色相期待的社会规范行为,将自身失败合法化,不愿进行社会康复。二是照顾者角色,照顾者在承担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时,呈现出两种极端:一种是“包揽”,把已经回归社区的患者仍当作病人和无法自主生活的孩子看待,即所谓的“依赖性儿童状态”[6]114,容忍患者不成熟甚至幼稚行为,包揽患者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通过访谈,了解到造成患者社区康复缺乏动力,既有客观上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会导致患者思维迟缓、行动缓慢、精神状况不佳;也有主观上的因素,照顾者一方面心怀愧疚而对患者过分宽容,包揽其康复过程所需掌握的各种事务,“生了这种病是老天在惩罚我,只要孩子开心,我做什么做多少都愿意”是许多照顾者面对康复者时的愧疚心态;另一方面,患者的不佳状况使得他们经常被看作是无法自理的孩童,“我担心哪天走了孩子怎么办,也希望他能学着烧饭,照顾自己……但是他有一次差点把房子给我点了,哪敢还让他再弄”,许多照顾者因担心出现纰漏不敢也不愿为其提供康复机会和路径。另一种是“放任”,就家庭外部来说,戈夫曼[8]43指出污名具有从污名携带者向其近亲传播的趋势,“连带污名”使得家属在照料患者的过程中亦遭受耻辱而拒绝承担照顾者的角色或拒绝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觉得精神病人的家人也都是精神病人”是许多照顾者在社区中经常遇到的情景;就家庭内部而言,照顾社区患者是一项长期的、极耗费人力财物的活动,但精神疾病的特殊性使得病情反复、康复周期漫长而成效不显著,导致家属陷入无止境的照顾负担中而放弃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三是医生角色,帕森斯指出医生的角色就是把病人送回到正常功能状态,社会还把社会控制的功能注入到医生的身上[6]113-116,关于精神科医生的社会控制功能更为明显,社会对精神科医生的期待就是控制患者症状,确保不发生肇事肇祸事件。在对精神科医生的访谈中,有医生这样描述自身角色“既要能文又要能武,‘文’指的是对患者的精神症状充分了解并进行治疗与康复指导,‘武’则指在患者发病期间进行必要的约束保护”,由此可见,精神科医生在医患关系中不仅承担着治疗者的角色,同时也是控制越轨和执行规训的手段。社区康复中医患关系呈现两种状态:一种情境是患者和家属由于拒绝精神科医生的控制与规训、否定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拒绝社区医生提供随访与康复指导;另一种情境是患者对医生权威的情境性依赖,医患关系的“主动—被动”模式压过了“双向参与”模式[6]127,患者过于遵从医生权威,缺乏主动康复意识。医患关系的这两种状态均不利于患者的社区康复,随着现代精神医学和康复技术的发展,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方法和途径不断完善,但仍面临许多问题,就精神科医生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精神医学诊疗模式与心理-社会模式发展的不平衡,过分关注药物治疗而忽视心理和社会康复;过多承担社会控制者的角色,关注患者是否发病、是否需要紧急送治,而忽视日常康复,“保证患者在社区稳定,发现患者病情不稳定的情况及时上报,尽可能住院”是社区医生对自身工作的普遍定位;照搬国外康复技术、康复理念落后,如在社区康复中引进程式培训法和森田治疗法,但并未做出本土化改良,亦没有做到“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开展康复活动,导致患者参与康复活动意愿不强,社区康复效果不理想。

2.3政策与资源受限:阻碍社区康复的公共路径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已逐步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为患者营造“无缝化”的精神卫生服务,社区精神病人的防治与康复已从最初的原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为主管单位三部门合作到残联、民政、教育、综治等部门相继加入,由医疗卫生人员以治为主、公安部门以管着手到现今吸纳职业康复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等群体参与,逐步为患者提供多部门、多元化、多人员的社区康复服务。但是受传统精神医学影响,我国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面临康复力量与管理力量、康复力量与社会对患者的污名这两种张力,其中政府管理、社会对患者的污名这两股力量极大影响了康复力量[11]。首先,精神卫生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局限,主要体现在:其一,政策制定层面,管控与康复的博弈中管控力量仍发挥主导作用,不仅缺乏法律政策对患者康复进行保障,而且仍以“院舍化”思维为主,以“社会管控”的角度介入社区康复。我国的精神卫生法律法规制定时具有浓重的管理色彩,相较于其他国家立法进程缓慢,直至2013年才正式实施第一部关于精神卫生的法律,相关法规关注对象仍以严重精神障碍者为主,对如抑郁、焦虑等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患者关注较少。其二,政策执行方面,政策制定的导向直接影响到政策执行时管控和区隔想法盛行,且部门间各自为政,职责尚不清晰,没有真正形成合力和发挥各自优势,社区康复的连续性难以推进。“国家对我们上海精神卫生的考核是一票否决制的,关键点就在于是否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是否发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如果发生不要说社区康复,所有工作都是白做,我们的首要职责将社区患者肇事肇祸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一位负责精神卫生的政府官员强调对社区精神病人管控和维稳的重要性。其次,我国精神卫生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全国共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650家,精神科床位22.8万张,精神科医师2万多名,平均1.49名/10万人口(全球中高收入水平国家平均2.03名/10万人口),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体系尚未建立[12]。政府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投入不足,导致其无法获得必要的社会资源支持,主要体现在:财政投入经费不足、康复机构不完善、康复场地短缺、康复人员数量少且能力参差不齐、康复理念与设施落后、康复活动受限等。H区的社区康复方式主要呈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日间康复机构中康复,H区目前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约4500人,但日间康复机构只有8个,负责日常运行的工作人员16名。参与式观察过程中,了解到日间康复机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管控逻辑主导下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导致康复学员真实需求难以满足,机构中的许多课程设计并非从学员角度出发,也没有做到个性化康复服务的提供,同时对于学员需要的工疗、农疗等职业康复服务因社会污名、资金不足、资源短缺等原因被阻断。其次,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日间康复机构的工作人员主要是残联指派的躯体残疾人士,政府对其工作职责的定位是看管机构中的精神障碍人士,社区医生到机构主要是了解学员药物服用情况,关注点是患者躯体症状的改善,而提供心理与社会康复服务的社工和心理咨询师则主要是通过志愿者、实习生身份进驻,康复活动缺乏连贯性、康复技术缺乏先进性。社区康复的另一种形式是居家康复,居家康复服务提供者主要是由社区精神科医生及精神科社工组成,根据患者疾病评估等级决定上门随访次数。一位精神科医生描述道:“我们也知道社区康复是患者回归社会的重要因素,但没办法,我们人太少,不可能所有有需求的人都访视到位。”居家康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服务人员限制,有社会康复需求的患者因病情稳定无法获得专业服务;二是家庭系统介入难度大,康复情境受限;三是康复内容上主要关注患者服药情况,忽视患者其他方面康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