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模板(10篇)

时间:2023-12-16 16:22:18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例1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13-02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新时期农业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在科技创新方面,农业科技也得到大力的发展。在调查分析之后发现,在新时期的扶贫工作中,农业科技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整体上看,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精准扶贫工作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新时期农业的发展。要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推动扶贫工作的稳步进行,不断实现农业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1 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

在新时期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是多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之后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科学发展观的引导

在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发展,农业在新时期发展受到工业、第三产业的冲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农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科技创新对于农业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同时在扶贫工作中农业科技的发展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可以说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是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1.2 农业发展自身的要求

新时期社会全面发展,农业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在新时期也是如此,其自身处于不断的变革与发展。在此过程中,针对农业精准扶贫工作问题,要求农业不断的向前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的进步。同时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要求相关科技不断的进行创新,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推动扶贫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实现农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是农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2 新时期农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发展现状

在新时期农业精准扶贫工作在新时期受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在调查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其发展现状可谓是喜忧参半,具体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业精准扶贫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新时期农业发展虽然说受到工业等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冲击,但是就整体上来看,农业精准扶贫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是农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使整个农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不断提高。对于农业扶贫工作来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此过程中农业精准扶贫工作发展态势良好,前景十分光明。

2.2 农业精准扶贫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农业精准扶贫工作在新时期虽然发展前景光明,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充分调查分析之后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受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

在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根深蒂固。在调查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在扶贫工作中,不少人仍然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在科技创新方面畏手畏脚,没有大的作为,导致在新时期农业扶贫工作仍然处于落后状态,长此以往制约了农业在新时期的发展。

2.2.2 缺乏创新的基础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其发展历史悠久,而且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比较落后,对于科技创新来件,无论是创新需要的人力、物力还是财力,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农业仍然无法提供合适的条件,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进程缓慢,对于扶贫工作来讲也受到一定的制约,限制了农业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差距。

2.2.3 缺乏人才支持

人才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农业科技创新中也是如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农业科技创新缺乏专业素质的人才,原因是多个方面的,一方面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工作,为农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出现落后的现象。

3 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措施

农业科技创新在新时期发展面临一定的问题,但是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加大宣传力度,扫清思想障碍

在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相关部门要充分使用新时期的媒体设备,从思想入手,将科技创新与扶贫工作全面的进行宣传,从而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科技创新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使一些相关人才可以扫清思想障碍,从而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之中,为农业发展服务,推动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农业的长久发展。

3.2 提供政策倾斜,提高自身实力

在新时期政府相关部门要提供政策倾斜,在实践中不断的鼓励相关人员参与到科技创新之中,同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为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对于农业自身而言,要紧握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提升吸引力,使更多的人才可以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之中,促进扶贫工作的深度开展,促使农业实现在新时期的新辉煌。

小结

扶贫工作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关乎社会公平。在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实践中要不断的发现问题,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从实践出发,追求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扶贫工作的健康运行,促进农业在新时期实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宇文;基于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的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2]张静;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韩作生;农业科技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例2

科学技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是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次跳跃或是质的转变,“能够实现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的改进,促使劳动力和资本效率提高”,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两面性,科技创新也为农业现代化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

一、科技创新的涵义及内容

(一)科技创新的涵义

所谓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第一,科技创新首先是一个过程,在一定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现有的技术发展状况基础上,新技术被开发、创造,并最终被转化、利用的实践性过程;第二,科技创新必然会以领先发展的新科学知识为指导,综合了原有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人们的认知能力、科学文化素养、管理模式等会影响到科技创新的发展;第三,科技创新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新科技成果的物质转化,也会引起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改变,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选择。

(二)科技创新的内容

一般说来,科技创新的内容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所谓知识创新就是“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技术创新是指某一具体的技术载体,从其设计、开发到推广应用的过程,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把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一个以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扩散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所谓管理创新的,就是“针对影响企业发展成长的问题,改进原来的管理,或者探索新的出路,开创新型管理方法、管理方式、管理模式的系统活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酝酿和准备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理论以及新方法等,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理论知识引导,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以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为前提;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价值集成和转化,同时又是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物质依据,是促进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动力;管理创新不仅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起了协调与整合作用,保障技术创新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还能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利用创新产品的积极性,最终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科技创新内容的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彼此渗透,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社会发展和生产需求的变化会对科学技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对原有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流程等产生一定程度的压力,科技创新正是人们在不断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基础上,对这种压力所做出的应对性的反应。因此,一种新的科技产品或工艺的出现,总是与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期待相符合。实践证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起的积极作用,主要通过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范围的拓展、农业产量的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变等体现出来。

(一)科技创新推动了生产工具的变革,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的农业科技的应用往往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各类农机用具不断推陈出新,先是机械化农机工具的使用代替了简单的手工农业工具,把农业生产推进到机械化时期;后来在此基础上,在新的科学技术推动下,新的农机工具被不断发明、创造出来,各类先进的农机用具、机械装备等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科技创新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范围,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人们扩大了劳动范围,更多的农田被开垦出来;在新的科学技术支持下,农业生产降低了对降水等自然气候条件的依赖现象,原先不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找到了被重新开发利用的方式和方法,人们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段加以具体规划,在山区修建梯田,宜农的种植农作物,宜林的栽植林木、果树,植林护坡、养草放牧等等,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水产养殖业通过对新技术利用获得了长足发展。科技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协调,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有利于发挥农业生产的地域优势,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

(三)科技创新培育出农作物新品种,促成了新的耕作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

科技创新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实现了农作物产量的巨大飞跃,目前,良种覆盖率从1949年的0.06%提高到现在96%,粮食平均单产水平从1949年的69公斤/亩增至现在的335公斤/亩,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3000亿公斤跃上了5000亿公斤的台阶。此外,袁隆平院士研究成功的杂交二期超级稻,亩产量近800公斤,大大提高了农田产出率。而且,新的农作物品种,其抗病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都显著提高。科技创新促成了塑料大棚技术、地膜覆盖技术等新的耕作模式,这些新的耕作模式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为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塑料大棚技术,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作物对季节的依赖,丰富了同一季节中的农产品种类,改变了农田季节性闲置问题,提高了农业收益,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产值效益。

(四)科技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对新技术的掌握是农业劳动者使用新农机工具和其它新农业产品的前提,农业科技创新只有被广大农民掌握和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只有对新的农机产品的性能、使用条件、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有了解,才能够做到正确使用。农业劳动者在对各项农机工具、农业肥料、农用药品等新产品的了解过程中,不断与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相接触,掌握新技术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的过程,从而使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五)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的经营管理水平

农业生产者的知识水平的提高会使他们的认识能力提高,必然引起对农业经营以及管理理念的变化。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生产从家庭承包经营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转向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劳动者走出了专门的农业生产领域,更加注重农业生产的经营和管理,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把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三、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负作用

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在给社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会显示出来,科技创新给我国农业现代化带来的负面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工业废料的污染

主要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另外还有一些工业产品,最常见的是塑料包装盒、塑料包装袋造成的白色污染。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但是如果工业废弃物的处理措施跟不上,或是排污处理技术不成熟,工业废水、废料等得不到有效处理,就会污染当地的水土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二)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过度使用

化学肥料能补足土壤中的某些营养元素,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施加化学肥料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但长期使用或是过量使用会造成土壤中的重金属富集,土壤酸化、土地板结,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力降低等。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喷洒到农田或作物上的农药,有70%—80%会渗透农田环境中,对水土资源及农产品造成严重的污染。

(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场的牲畜粪便对水产养殖的污染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场的牲畜粪便等不加处理地排放,会造成附近的河流、湖泊、池塘、浅海等水域生态环境恶化,水生生物死亡。

(四)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身污染问题

现代化的农业种植过程中的辅助材料,比如地膜造成的污染等。塑料地膜不易降解,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塑料中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到土壤中去,有害物质的积累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的肥力降低,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业减产。

加强对科学技术两面性的认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农业现代化的积极作用,把农产品质量、粮食安全放到首位,建设以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农业建设,继续发展新科技、加强技术监督、对人们进行科学教育,从技术因素、政策规范和人们的行为自觉等方面改善科技创新成果对农业现代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例3

规划院始终坚持“科技立院、人才兴院、质量强皖、开门办院”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构建“部级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支撑体系”和“部级现代农业规划咨询工作体系”为抓手,紧紧围绕中央“三农”政策精神和农业部中心工作,深人推进“政府服务、科技创新、工程集成”三大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符合自身特点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十二五”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并推动了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

1.1科研领域不断拓展“十二五”规划院始终坚持研究课题来源于实际需求、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针对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工程问题,开展了 大量研究工作,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科技支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部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70余项,较“十一五”增长了75%。科研内容涵盖农业资源遥感监测、生物质能源、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等领域的现代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工程集成和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成果,许多重要成果在农业生产上实现产业化开发和规模化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1.2规划咨询水平稳步提升规划院拥有农业行业工程咨询甲级资质、建筑行业和农林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和工程监理甲级资质,现代农业规划咨询业务一直是规划院主要的工作职能之一。进人“十二五”以来,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以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区域农业现代化为目标,恪守“公正、客观、科学、可靠”的咨询准则,积极服务于农业部、全国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龙头企业等单位,共承担完成各类咨询项目1900余项,包括省级、地市级农业规划200余项。咨询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为政府农业投资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的科学决策和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的咨询和参谋作用。

1.3科技基础条件逐步改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作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手段和载体,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二五”以来,规划院围绕学科建设,以产学研一体化为主线,深人谋划条件建设项目,科技基础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先后承建了农业部生物质工程中心、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装备分中心,以及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和农业设施结构工程两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同时,为了满足科学试验、示范推广的需要,先后投资建设了苏家屯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顺义杨镇中试转化基地和河北永清示范基地。通过强化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髙了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

1.4科技成果培育效果显现规划院依托国家(省部级)科研攻关课题和各级政府委托的农业咨询项目,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规划院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8项(部级1项,省部级47项),较“十一五”期间的6项有大幅提高,其中,“秸杆成型燃料高效清洁生产与燃烧关键技术装备”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青海省‘十二五’特色农牧业发展规划”荣获2014年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成为当年农业专业领域唯一获得咨询成果一等奖的项目;国家(行业)标准18个;鉴定成果13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软件著作权14个;发表学术论文475篇(其中,SCI12篇,EI83篇),主持参与编著著作20部。大量的优质科技成果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1.5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加强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十二五”规划院通过积极做好选拔干部、评优选先、推选专家、专业培训、职称评审等工作,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共培养博士后26人,引进博士25人,取得正高级职称17人,副高级职称40人。多人获得国家荣誉和奖励,其中,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1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农业先进个人1人。2014年,规划院还推荐评选出规划、遥感监测、有机肥料、设施园艺、农产品加工等8个院级优势创新团队,通过科技创新团队的遴选,进一步凝练了学术方向、整合了学术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队伍,形成了学术梯队,提高了全院整体科研实力。

2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因此,农业科技发展要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2.1创新驱动,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

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压力、人口耕地、粮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凸显,亟须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2014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方式关键靠科技。通过科技创新,重点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科技支撑;突破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带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培育和发展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w,使农业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2.2深化改革,促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了构建

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充分发挥其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支撑作用,2014年年底国家启动实施了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将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整合形成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和基金,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和资源“碎片化”的痼疾,改革管理体制,统筹科技资源,加强部门功能性分工。改革从源头上破解了科技计划体制机制的弊端,为科技改革带来了春天,为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整合后的重点研发计划将以重点专项的方式从基础前沿、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从终端目标出发,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亟须攻克的关键问题。

2.3需求导向,促进产业链跨域集成协同研发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农业科技工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科技研发成果解决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科技工作应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坚持支撑产业、服务产业的目标导向,完善体系、统筹资源、强化服务,为保证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下,农业科技将催生新产业,如大生态农业、大生物农业、大健康农业、大数据农业、大品牌农业和大城市农业等?,农业研发模式将从单向技术研发向产业链式集成技术研发转变,而新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各级各类科技资源与社会力量,共同开展研发、转化和推广,形成各产业科技力量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基础上的大联合、大协作格局[51,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4“一带一路”,促进农业“走出去”

2013年9月,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中国农业“走出去”带来极其广阔的市场。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能把农业“走出去”面临的基础设施落后、贸易不便利、融资困难等问题逐步解决,为农业“走出去”带来绝佳机遇夂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实现更高起点上的自主创新和跨越发展,巩固和提升利用国际资源服务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2.5人才战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当今世界,农业的竞争实质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农业科技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究其原因,核心问题还是缺乏人才。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程度决定了农业科技进步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实施人才战略,培养人才对待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才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热情,不断挖掘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原始技术创新人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人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凝聚智慧力量,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大突破、大繁荣。

3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各项改革事业进入“攻坚期农业现代化建设应顺应新常态下提质增效升级的内在要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抓手,努力构建保供与增收并举、速度与质量并重、生产与生态协调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新格局'规划院的农业科技工作将立足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调整新重点,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3.1加强重点领域集成创新研究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以关键技术组装集成为重点,开展农作物资源监测技术、生物炭应用技术、能源环保技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温室节能改造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创新集成研究,发挥规划院多领域的工程技术和装备集成优势,以应用研究为主体,形成具有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农业大联合,打破部门、单位、区域和学科界限,凝聚科技力量,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资源共享的农科教结合新局面。解决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技术瓶颈,提髙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3.2构建农业产业综合研发体系长期以来,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课题大多来源于国家与各级政府的项目计划,按市场需求的自主研发项目相对较少。科研与市场脱节,在产出成果的效率和效果上无法与国外大企业的团队式、工厂化相比,难以解决农业发展实际问题'因此,农业科技要转变从文献到研究的科研思路,将农业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将技术应用变成科研的第一要务,围绕国家目标、产业需求和农民需要,以实验室、创新团队与产业技术体系等为载体,实现科技人员、研究基地与应用平台的有效衔接,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动研究与市场的结合,赋予科技成果真正的活力和生命力。

3.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科研基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是衡量科研院所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科研人员掌握实验方法、科技创新和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因此,要充分利用规划院现有的五大科研基地,加强基地条件建设,协同推进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和农业设施结构工程两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聚焦高端研发,创新和试验一批优秀科研成果,使基地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真正的效用,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

3.4充当农业“走出去”的“智囊团”和“实践者”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为农业“走出去”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农业工程技术装备集成创新、农业发展与区域规划、农业项目建设咨询等方面的技术与人才优势,在农业“走出去”的战略规划布局、重点区域与关键行业的选择、投融资方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前期咨询等方面充当“智囊团”;在农业“走出去”的农业资源普查与监测、农村沼气与生物质能源环保技术与装备、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充当“实践者”,努力推动形成农业“走出去”工作合力,为实施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例4

拓宽农业科技创新领域

目前农科院建有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柑橘资源综合利用国家联合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4个国家、部级科研平台。

省农科院院长助理、科研管理处处长段美娟介绍,农科院将按照文件要求,落实管理责任制,责任到单位、责任到人,将平台建设完成情况作为年底考核的重点内容。同时,根据学科情况,积极争取新的科研平台,着重建设湖南省种质资源保存中心,争取相关学科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创新联盟建设。

段美娟坦言,目前农科院还存在学科面偏窄、应用型研究比重偏重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农科院将加强新兴学科建设,从应用型研究逐步过渡为基础理论研究,启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不断拓宽农业科技创新领域。

加快农业科研步伐

在新型学科建设上,段美娟介绍说,农科院将加快在生物技术、设施农业、遥感技术、西甜瓜、中药材、时鲜水果、农业信息等方面的研究步伐,着手筹备湿地科学研究。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段美娟介绍,结合湖南省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农科院目前正在着力推进农业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工程领域的重点研究。在该领域,农科院注重转基因工程的高产、高品质以及其抗逆性,2011年在该领域立项的国家重大专项已超过10项。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例5

加强推广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和水平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以实施全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制创新”专项改革试验为契机,深化市校合作、院地合作,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大力实施平台支撑工程、人才集聚工程、主体培育工程、项目保障工程,探索建立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合作机制,科学管理、技术入股的激励机制,环节更短、成效更好的转化机制,网络健全、服务良好的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制机制。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目标,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力度,合理布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尽快形成以市、县(区)农业推广机构为龙头、乡镇农业服务机构为骨干、村级农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进一步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基层公益性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深化完善“1个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1个本地农技推广组+若干个农业经营主体”的“1+1+N”农技推广模式,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加快农业成果转化。在县(区)和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中建立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实行农技推广首席专家、农村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负责制,推行乡镇责任农技员包村联户制度。组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建立健全责任农技人员绩效考评制度,提高农技推广效率和农业技术到位率。培育扶持社会农技推广组织。通过政府订单、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强辅导服务,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支持和鼓励农村民营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努力促进农技推广服务多元化。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工作指导、咨询服务和技术培训的工作力度。探索创新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机制,鼓励科技特派员与当地农民、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以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形式创建农业企业、农村科技服务机构或示范基地,积极参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特派员派出单位要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支持力度,落实支持资金。对科技特派员实施的科技项目,要给予资金支持,同时加强考核与管理。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素质和技术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例6

1.1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初具雏形

通过整合各类发展要素,优化各类资源配置,根据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和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引导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南通市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形成了以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型企业为主体、农业高职院校和农技推广部门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重点发挥应用型科技创新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领域的科技创新,适应变化,调整思路,发挥优势,为企业的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全市建有涉农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重点开放实验室2家,省级科技服务机构1家,省、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各2家。

1.2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基本形成

通过农业科技计划和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以及产学研联合等,涌现了一批农业科技创新拨尖人才,培养了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物,并逐步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机制,拓展了“需求—选题—研究—鉴定—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满足需求”的科研运行模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逐步向创新主体集聚。“十一五”期间,南通新增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7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拔尖人才培育对象4人、优秀人才培育对象2人,科技兴市功臣7人,市首批杰出专业技术人才5人,市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1人,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首席专家3人、中青年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4人、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34人。

1.3农业科技成果获得有效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改变了过去农技推广部门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步形成了由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成果转化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成果的转化。“十一五”期间,南通平均每年有20多项农业科技推广成果获得市政府奖励,共取得农业科技推广成果奖123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00项。在农业科技的引导和推动下,南通农业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农作物良种率达93%;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23万多hm2,高效农业面积19.13万hm2、占农业面积41.4%,生猪和家禽饲养量分别达660万头和15000万只,园艺业、畜牧业成为农业主导产业;农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2009年达到8696元;农业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稳步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兴农业迅猛发展,提高了农业品位,改善了生态环境。

2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科技创新环境亟待改善

农业是开放式的生产系统,与其他产业相比,属于弱势产业,投资农业不仅存在市场风险,而且存在自然风险,风险高、回报率低;而且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下降,直接贡献率降低,通常情况下,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往往不能充分显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重视农业也往往仅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讲话中,缺乏足够的实际措施。财政、社会资本不愿意投资农业,农业科技投入严重偏低。据统计,南通农业科研财政投入占农业GDP比重很小,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科技3项经费用于农业科技的不足1/3,科研基础条件不能适应新时期创新任务的需要。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方式还不完善,一些长期性和基础性农业科技工作及平台尚缺乏稳定的支持机制。2.2高水平、高层次人才较缺乏由于人们对农业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足,农业科技缺乏对人才足够的吸引力、缺乏集聚高层次人才的科技平台,高层次人才较紧缺,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市场需求大、对农业产业水平整体提升具有特殊贡献的农产品加工、园艺等学科的高技术人才严重匮乏。

2.3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一些技术瓶颈难以突破,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还未能完全发挥。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成果供给明显不足,除玉米、棉花、豆类作物外,一些水产品、畜产品、园艺产品、农作物的品种和重大农业装备还主要依赖引进,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技术集成、配套不够,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的养殖业、加工业等重点领域技术成果严重缺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技术成果明显不足。

2.4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且落后

目前,南通还没有真正形成从产前、产中、产后及产品的深加工等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标准体系,且标准体系完善的方向不明确。不完整的标准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规模、市场流通、产品贸易、质量监控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技术指标落后,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方面的指标低且项目不齐全的问题突出;标准的配套性和可操作性差,农产品保鲜、贮藏、运输标准数量少,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少;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标准空缺;技术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衔接配套差;“小农户”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突出,南通仍以单家独户的种植、养殖为主,这种状态对执行各种标准和操作规程难度大;对农产品标准执行的监测能力和手段不足,农产品监督检测机构在提供质量检测、技术服务和保证标准实施方面与农业标准化发展形势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农产品生产者不按标准生产现象严重,生产厂商和农民受商业利润驱动,故意违反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扰乱农产品市场秩序,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2.5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滞后

2009年6月10日,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南通沿海大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机遇期,对科技支撑大开发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滞后,与形势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从省到地方没有形成系统的科技创新组织机构和人才网络,没有固定的政策资金支持渠道。

3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的科技需求及目标定位

3.1南通市现代化农业的科技需求

3.1.1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人口增长、资源约束、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产品需求增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南通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洲头,“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消费水平提高的三大趋势同样难以逆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安全供给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其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主要粮食作物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作物、畜产品、水产品的优良品种及配套的种养技术体系;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名特优农产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生产能力的地力培养技术;农业减灾防灾技术;优化时空配置,创新立体高效种养模式,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包括设施专用品种的培育,设施优化构型,设施土壤连作障碍控制与改良以及温室智能控制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产品生产上的研究与应用。

3.1.2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南通市农产品加工环节薄弱,加工技术装备差,加工工艺相对落后,绝大多数农产品以初级产品形态进入市场,导致南通农产品附加值低,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益。重点以制约特色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中的瓶颈问题作为科技介入的突破口,加速农产品加工科技进步,推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和食品工业建设,实现生产规模化、技术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着力培育区域性支柱产业和建设产业联盟(或企业集团),以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其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宗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和功能食品开发技术,提取农产品生化成份增值技术,粮、油、肉、奶、蛋、蔬菜、果品、水产品等无公害(绿色、有机)加工领域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技术。

3.1.3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其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挖掘生物遗传潜力,加快农业动植物优质、专用、抗病虫的新品种培育;农产品生产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化肥、农兽药、饲料、调节剂、添加剂的合理使用与控制技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技术与设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农产品的保质、保鲜、贮藏和减损技术。

3.1.4维护农业、农村的生态(产)安全

目前,随着沿海大开发的推进,重大涉海项目日益增多,水域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被挤占,容易引发赤潮、疫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十分欠缺,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能力低,生态安全和生产安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依靠科技进步来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任重道远。其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资源节约型(节地、节水、节能)农业技术;农业投入品节约控制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和监测技术;清洁生产集成技术与模式等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海上渔业安全生产监控、调度指挥系统;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修复技术。

3.1.5开发应用农业新型装备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适用、多功能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南通农业装备、设施的现代化为目标,重点发展先进、适用、高效、低耗、环保型新机具。其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稻麦秸秆还田或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玉米、油菜、蔬菜生产技术与装备,优势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滩涂作业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适合新型农村使用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工厂化养殖中畜禽粪便快速消毒、除臭、干燥等加工配套装备,工厂化育苗、无土栽培技术与设备;设施用微型耕整地机械、小气候调节机械和自动化调控设备,设施新型覆盖材料的引进、改良与研制。

3.1.6海洋与海涂资源开发技术

应用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综合技术,提高海洋生物和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升海洋生物开发的综合经济效益,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海洋生物利用、活性物质提取及功能性食品开发、生产技术;滩涂盐碱地快速改造技术,高效耐盐植物的引进、培育及栽培技术;滩涂贝类安全、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养殖技术,辐射沙洲条斑紫菜栽培与管理技术。

3.2发展思路与目标定位

3.2.1发展思路

目前,迫切需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任务要求,遵循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客观分析南通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地位、水平和优势、劣势,依托现有基础,做强已有的优势,利用后发优势,抢占新兴领域,重视交叉领域,实施创新战略、人才战略、专利战略、标准战略和“走出去”战略,调整目标任务,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与生产、生活、生态;结合南通基本市情,发展建立具有南通特色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依据各种需求目标,重新审视和统筹安排创新的发展重点;优化各种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早日实现农业科技总体率先跃居全国先进水平的目标。

3.2.2指导思想

在国家、江苏省“十二五”科技规划与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框架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面向需求搞科研”的方针,继续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规划建设一批起点高、功能全、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市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村;扩大对外交流与协作,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强化物质装备,提升科技水平,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加快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3.2.3目标定位

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中心任务,牢牢盯住食物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构建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完善和强化精干高效的农业科研运行机制,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教育需求,从总体上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力争在一些优势领域上保持国内领先水平。通过5~8年的不懈努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70%;以“激励创新,有效应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为工作方针,加强以农作物新品种、专利保护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优势农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业科研资源配置、学科重建、机制转换和队伍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农业的原始创新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有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科技型企业,使农业科技型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农民生产、经营、创业能力不断增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基本纳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力争经过10~15年的艰苦努力,在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率等方面全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做出典型示范,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引领、驱动和支撑性的历史贡献。

3.3基本原则

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按照农业区域特性,结合行政区划,系统设计,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职责明确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是条件建设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加强基本条件和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运行机制,建设条件完备、运行高效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二是整合资源与完善功能相结合,“以增量激活存量”,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准确定位体系功能,形成层次清晰、功能完备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三是统筹规划与分类实施相结合,协调相关部门,发挥市、县(区或市)、乡镇、村各方积极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部门、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4加强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路径

4.1完善体系建设,搭建创新平台

进一步完善以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型为主体、农业高职院校和农技推广部门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以实用、实效为目标的应用研究;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科技产业平台的联结,加强产学研合作,着力解决产业链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提高产业的科技竞争力;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建设,不重复研究,不浪费资源,短、平、快项目研究与长效项目研究配套实施,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强化集成创新,把自主创新成果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成果紧密结合,研究组装在生产上应用后能产生巨大效益的系统成果,解决产业链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提升整个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能力。

4.2制订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扶持政策

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形成良好的创新机制与氛围,推动农业科技持续的原始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4.2.1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的政策导向

围绕知识产权战略目标任务的实现,加强对全市现有政策、措施的梳理,加快制定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政策、措施。特别是科技、经济、对外贸易、经贸、税收、财政、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现有政策的研究、协调和调整,实施科技管理体制、对外贸易体制、技术创新体制、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突出科技、经济、财贸、税收政策向鼓励发明创造、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促进知识产权转化、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倾斜,形成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资金投入,每年财政要拨出专款用于开展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培训、公共信息平台维护、考察交流等活动,扶持、帮助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奖励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对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强化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积极鼓励农业科技型企业申请专利和转化实施,鼓励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环保节能技术等方面的专利申请,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型企业对专利技术的转化,改造传统产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围绕生产力布局的优化、调整,根据各县(市)区的产业特色,加快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育,提高传统优势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取得新的突破,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示范区。围绕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特色专业园区建设,引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资金集约利用,着力促进园区农业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核心竞争力强和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一批知识产权成果示范区基地;积极引导农业科技型企业研究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资源,提高技术创新的起点,在改造传统产业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外国技术中注重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产业;不断提高掌握、运用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一批知识产权成果示范企业,“十二五”期间培育3~5个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示范区、10个左右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示范基地、100家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示范企业。

4.2.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把财政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资源配置、资本金安排优先向科技项目、科技型企业倾斜。“十一五”期间,各县(市)区财政科技项目经费占财政一般性支出的比例高于2%。南通市本级2007年在筹措安排科技项目经费6000万元的基础上,之后每年递增2000万元,到2015年达到2.2亿元,其中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占比达20%以上。对能有效推动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并获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立项的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各级财政应按一定比例给予匹配支持。改善对农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支持商业银行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促进各类诚信机构发展;鼓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担保机构资本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担保机构可按当年担保费的50%提取偿债准备金,按不超过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推进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权利质押业务试点;支持保险公司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财产保险、产品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中断保险等险种,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保险服务。鼓励社会资金捐赠创新活动,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捐赠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究开发经费,按规定在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4.2.3支持创新载体与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依法设立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要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实行统一管理,符合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建设项目用地,应及时办理用地手续,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园区,优先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对省级重点科技创新载体以及重大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建设用地,予以重点保障并优先安排,其中科技创新载体项目用地实行工业项目用地供地方式。国家及省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器,自认定之日起,暂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孵化基地,由同级财政按其孵化项目对地方财政贡献的新增额在第二年度专项给予补贴。重点支持新建的部级、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并给予一次性资助;鼓励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建立产学研技术依托,对经认定的市级研发机构,给予一定的资助。

4.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不仅要方向准确,更要符合需要,特色明显。创新团队建设应围绕农业的某些重点研究方向进行系统深入研究,要研究南通“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用战略性的眼光来看待如何在南通的农业新领域和新产业上有所突破。同时,把如何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如何提高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作为研究的目标来科学设计团队,使科技创新团队不仅能满足政府的需要、顺应科学发展的趋势,还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更能满足当地“三农”的需要,使创新团队的科学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让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增收。对创新团队成员实行动态管理,引入团队带头人考核制和团队成员协议制。创新团队的发展壮大需要带头人的带领和内部成员的协作分工,因此,在双方相互选择建立创新团队的同时,团队带头人和成员之间应存在相互的制约和分工协议。通过团队的总体业绩产出和团队内部成员的评价来考核团队带头人的胜任程度,同时,带头人可以按照协议、团队内部分工、成员业绩对成员进行评价,并与利益挂钩,通过协议机制来对成员进行淘汰,增加创新团队在人才资源上的竞争力,使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更加快速和有效。此外,要加强创新团队的可持续性建设,支持和培养新人、新学科进入到创新团队的建设中,对于没有进入团队又没有拿到科研项目的青年科技人员、新进博士,可以设立农业创新基金,通过基金项目的实施,达到锻炼培养他们的目的,然后再让其进入到创新团队的体系中,从而提高创新团队建设的可持续性。

4.4培育涉农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新形势下涉农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走科技产业化道路,科研是基础,开发是手段,效益是目的,产业化是过程,也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2]。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快速转化,达到科研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反哺科研的目的。受传统思维和机制的影响,不少人甚至农业科技型企业本身都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疑义。事实上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产权80%以上产生于企业,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可能真正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明确了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即技术创新应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而不是为论文和获奖服务。企业主体地位体现在企业能够引导创新并承担主要投入,同时承担创新的风险和享受它的收益。

4.5加快发展集约型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

南通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偏低。因此,农业机械化对于南通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发展。由于传统农业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污染和效率低下,加强集约型农业建设已经是刻不容缓,主要是研究使用先进施肥技术、高效种养植(殖)技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和机制,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加快发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和统一服务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到2015年,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50%以上。

4.6健全完善标准化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标准化

突出抓好标准体系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和与国际接轨的原则,尽快建立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级、物流设施、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建立适合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标准,从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优质专用产品的市场需求出发,以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等为重点,建立产前、产中、产后配套的地方标准,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建立适合农产品外贸出口需要的标准,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选择出口创汇的大宗产品,以控制有机磷、有机氯、抗生素、激素、生长素、亚硝酸盐等农药、兽药残留指标和重金属、微生物(病毒、病菌)指标为主,制订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速测技术规程,农产品出口企业要参照国际标准和产品销往国的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专项标准,尽快与国际接轨;建立配套的标准体系,形成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编制层次清晰、配套完善农产品标准和支撑与服务农业标准的标准体系表;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用标准指导生产、加工、管理、营销的全过程,在农业生产领域发展“档案农业”,在加工领域建立可追溯制度,以此为基础建立农产品加工业诚信体系,在流通领域,特别是在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上按质竞拍、优质优价,以此为重点规范市场秩序,最终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农业标准化全过程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覆盖率,每年都要选择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生产规模、管理水平和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农业生产项目、基地,建立部级、省级、市(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发挥行业协会在农业标准化建设中的作用,选择出口量大、国外技术壁垒多的行业,尽快组织出口企业建立行业协会,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4.7加快发展数字化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例7

一、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明确我市“十一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六大联动”和“自主创新”战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支撑。

(二)总体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成体制完善、机制灵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产学研合作、农科教结合更加紧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成果转化和推广步伐明显加快,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突破和推广一批对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使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显著提高,动植物良种及种(养)殖技术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5%以上。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三)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农业科研院所要按照“一院两制”的改革要求,继续深化人员聘用、岗位管理、收入分配等各项改革,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工作业绩挂钩分配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服务地方农业农村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涉农高校要结合我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调整学科结构,重点加强海洋生物、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专业学科的建设,培育具有支撑我市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科研优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进行改革,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创新机制,加快构建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社会农技推广组织为重要力量,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四)加强农业类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根据我市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我市特色的农业类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稻育种、海洋生物工程、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实验室,改善科研条件,提升科研水平,形成我市优势农业产业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龙头企业、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及农业产业基地的相关运作实体以理事制等产学研合作方式,组织创建林特产业、农业种质资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一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对市级的农业类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由市财政用于农业的科技经费给予一定的支持。

(五)推进农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以引导农业企业成为农村科技创新的主体为方向,大力培育农业创新型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组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对列入部级和省级的工程(技术)中心,由市科技经费一次性分别给予补足300万元和100万元,对列入市级的工程(技术)中心给予20万元的支持。开展农业创新型企业认定,对经认定的市级农业创新型企业,由市科技经费给予20万元的补助,用于企业研发条件建设。

(六)扶持发展农村科技服务机构。遵循面向产业化、模式多元化、服务专业化的发展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水平。支持农业科技人员与农业经营人员创建的贴近生产、机制灵活的各类民营农业科技机构或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培育社会化农技服务的主体力量。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行业协会发挥行业组织优势,开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服务,推动科技进村入户。组织开展农村科技服务机构认定,对经认定的市级农村科技服务机构,给予不超过20万元的经费支持,用于技术服务推广与仪器设备的购置。

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业产业技术水平

(七)组织实施农业重大科技专项。围绕特色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发展和产业基地建设,以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组织实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林特新品种培育及生态安全”、“海洋渔业资源持续开发与综合利用”、“优质畜禽品种培育与高效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农业与海洋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及产业化”、“现代工程农业技术及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和数字农业平台建设”、“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与组装配套”等十大农业重大科技专项,每年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市科技三项经费和市农业科技专项行动经费每年分别安排800万元和5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与市相关部门和市县联合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市级相关部门和县(市)、区对本系统、本地区实施的重大科技项目要予以经费配套。重大项目实施后取得科技成果,经国家和省级新审定(认定)为农业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达到一定规模后,分别给予30万元和20万元的经费补助。

(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围绕粮食、蔬菜瓜果、林特、畜禽、水产等特色产业发展和建成100个以上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的目标,加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按照“设施先进、管理科学、机制灵活、效益优先”的要求,建成20个省内先进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对产业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科技示范、教育培训、良种繁育和休闲观光的现代农业样板。市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扶持专项资金,要向有利于产业集聚机制和基地规模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有利于提升农业科技层次和科技支撑体系的形成等方面倾斜。支持基础条件较好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创建星火示范基地,成为引领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开展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的核心区。对经认定的市级星火示范基地,给予不高于20万元的经费补助。

(九)加强农业标准化与品牌建设。加快农业地方标准的制订与修订,推广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性。组织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及产地认证,鼓励农业企业和行业组织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加强优势农产品的品牌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支持农业企业和行业组织申请、注册和使用农产品证明商标和原产地标识,鼓励申报专利和省、市级知名商号。市财政每年安排9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设、标准化建设与农产品品牌培育。

(十)培育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技改贴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种子种苗等专项资金的管理和整合,引导农业企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大对农业科技开发的投入,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开发与推广应用,促进传统农业技术升级和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重点扶持和实施一批农业良种繁育、集约化高效设施种养、农业生物工程、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和数字农业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培育壮大具有宁波特色的生物种业、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机械装备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四、强化农民素质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村农民科技应用能力

(十一)大力推进农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和技术技能,增强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加快建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长效机制。开展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培养和造就现代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继续推进绿色证书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发挥中等职业学校、农广校、农函大、远程教育等教育培训阵地的作用,使更多的农业大户、龙头企业经营人员、农业行业组织从业人员拥有“绿色证书”和“学力证书”。

(十二)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每年选派一批技术骨干,到乡镇基层担任科技特派员,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探索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新机制,鼓励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创业,兴办合办农业企业、农村科技服务机构。支持科技特派员与派驻乡镇合作创建星火示范基地,帮助培育科技示范大户,参与当地农村产业发展。特派员派出单位要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支持,落实支持资金。市科技经费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支持科技特派员实施科技项目。

(十三)加强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重在应用,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的方针,加快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完善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全面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点,在全市建立起信息快速传递到村的互联网络体系。重点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农村经济信息网、“农民信箱”和“农技110”四大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四大农业科技信息平台的资源整合,形成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推进农业、教育、科技等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平台的使用效率。

(十四)推进新农村科技先行区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农村社区生活环境综合整治、农村资源循环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农村住宅设计与建设、村镇规划设计与基础设施配套等技术的综合示范与推广,增强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能力,引领现代农村社区发展。结合“百千工程”的实施,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和村开展科技示范镇(村)建设,组织创建一批富有我市特色的新农村科技先行区,引导乡镇和农村依靠科技改善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改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农民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五、加强组织领导,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保障

(十五)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把农业科技工作放到“三农”工作的首位,把组织领导农业科技工作,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摆到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调查研究,提供必要的政策保证和资金支持,并列入新农村建设工作督查考核内容。充分发挥各级农科教结合领导小组的作用,完善农业科技协商机制,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协商解决农业科技重大问题,合力推进农业与农村科技进步。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例8

中图分类号 F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381-02

农业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已突破传统定义,逐步向新兴农业发展。广西新兴农业呈现低碳、绿色、生态的显著特征,在“十二五”规划中,广西明确提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1 广西农业发展概况与方向

1.1 广西农业发展概况

从农业资源看,广西位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西南端,属喀斯特地貌,山多面积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虽然耕地少。但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光、温、水等资源丰富,具有生产许多名特优农产品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与此同时,广西人力资源丰富,2009年全区总人口5092万人,农业人口4235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561.24万人,占全区劳动力的54.8%,为广西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人力资源条件。

从产业结构看,2009年广西GDP达7759.16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1458.49亿元,占18.8%,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十一五”期间,广西农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粮食产量稳步上升,种植业比重继续下降,经济作物、林果业和渔牧业大幅度增长,农作物及动物优良品种覆盖率大幅度上升,形成“四个一”的特色优势产业:①“一根蔗”。2009年蔗糖产量占全国的64.2%;②“一块薯”。2009年木薯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与此配套的淀粉、酒精等产业发展较好,据统计,广西木薯酒精取代广西1/10的汽车能源;③“一条虫”。2009年桑蚕产量占全国的33%;④“一棵树”。近10年除种植大量桉树外,其他林木也较多,是全国重要的林业省区。另外,水产畜牧、蔬菜水果等也是广西的优势产业。

1.2 广西未来现代新兴农业具有低碳、绿色、生态的特征

近年来,以低碳、绿色、生态为显著特征的新兴农业发展生机蓬勃。以农家乐、观光农业园区、主题公园等为主要形式的休闲农业逐渐发展,如上海鲜花港;以生态循环产业链为模式的循环农业生机勃勃,如泸洲老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和发酵工程等为载体的高新生物技术农业势不可挡,如莱茵生物;以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种养植方式的有机农业普受欢迎,如内蒙古清谷新禾、浙江有机茶业。

以低碳、绿色、生态为显著特征的新兴农业蓄势待发。一是广西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广西风光秀丽旖旎,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发展低碳的休闲观光旅游新兴农业条件良好;二是地理气候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多种多样,森林覆盖率超过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三是广西发展低碳、绿色、生态新兴农业生态环境良好。广西工业化历史较短,工业化程度较低,污染很少,一些地区尚保持原始的生态环境,发展有机新兴农业的环境条件良好;四是广西发展低碳、绿色、生态新兴农业有较好的社会环境。广西各地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型、质量型农业,农民的质量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发展低碳、绿色、生态农业有较好的社会环境。如2005年广西乐业县制定《广西乐业县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先后获得“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兰花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等称号,茶叶、薄壳核桃、板栗、野生刺梨、甜竹笋、柑橘、猕猴桃、白凤桃、野生香菇、淮山等绿色有机农特产品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享誉全国。2004年乐业县有机茶获有机产品认证,2005年乐业县有机水稻获有机产品认证,2011年乐业县获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资格。成为我国第3个示范基地,是广西唯一一个有机农业示范县。低碳、绿色、生态必将是广西未来新兴农业的显著特征,是广西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广西未来现代新兴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2 科技创新推动广西现代新兴农业发展

2.1 广西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广西农业科技力量不断增强:一是人才队伍建设大大加强。目前,广西有6个特色农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人才小高地”。据统计,全区有农业技术人员8.36万人,其中高级职称超过1000人,中级职称人数近6000人,博士约200人,硕士已近1000人;二是科研条件改善,广西拥有1个部级农业科技园区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拥有专门的农业高等院校广西大学农学院,已建有1个部级、8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拥有一大批先进仪器设备和现代化设施;三是创新科研体系和创新平台。广西已引进一批大学、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共建创新平台,2009年又聘请13名“两院”院士为自治区政府主席农业顾问团,为广西“三农”和现代农业发展出谋划策。

2.2 农业科技在广西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2.1 农业科技支撑力强,贡献率高。“十一五”期间,广西一是通过组织实施“科技兴牧133工程”、“科技兴糖1105工程”、“科技扶贫1211工程”、“千万亩粮食增产综合技术开发”、“百万改良牛养殖技术集成示范”、“百万亩桑蚕优质高效种养及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等重大科技工程与专项项目,在木薯、甘蔗、桑蚕等产业和领域取得核心技术创新成果,研制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突破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牛繁殖技术等农业关键技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二是通过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使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推广应用一大批主导品种和创新技术。同时,逐步建立和形成比较完备的科技服务体系。全区现有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近2000家,其中星火专家大院27个、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74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5个、农村区域成果转化中心12个、农村信息化基地85个、科技特派员创办的协会或合作社158个;全区兴办以中心农户为基地、致富能手为骨干、自主培训为主要形式的“农家课堂”2.98万个,每年就近、就地培训农民150万人次以上;全区累计建立示范基地2.18万hm2,覆盖农户154万户。三是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力求“实施一个项目,熟化一项技术,开发一个产品。创立一个品牌。提升一个企业,致富一方农民”。据测算,广西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40%,主要特色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3%,其中粮食作物、甘蔗、桑蚕等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水果良种覆盖率达89%。在科技创新的支撑下,广西农业迅速发展。2,2,2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十一五”期间,广西在取得农业科技创新大批成果的同时,通过实施“星火计划”等项目,将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带给农

民,大大促进广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特别是在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发展现代农业方面,积极引导并建立资源循环、投入节约、生态高效的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循环经济技术、产业链发展模式等,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是在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技术的应用方面,大力推广节水先进技术、沼气技术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开发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目前,广西农村沼气池建设累计超过300万座,沼气入户率接近50%,居全国第一,燃烧稻草秸秆的生活方式逐步改变;二是在生产技术标准方面,制定木薯、桑蚕等种养品种生产加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升级。

2.2.3 农业科技投入呈多元化,增长较快。“十一五”期间,广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投入,广西农业科技投入增长较快,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一是财政投入增长较快。据统计,广西农业科技财政投入2007年为2.15亿元,2009年为2.88亿元;二是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较快,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大大增强,自主创新投入显著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有了资金保障,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蓬勃发展。

3 靠科技创新推动广西现代新兴农业发展的建议

3.1 创新农业科技组织机制,整合农业科技资源

目前,广西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机构,有中央、自治区和市县单位,也有综合研究机构(如大学)和专业科研单位(如农科所等),其研究力量分散,研究内容重复度大,研究成果转化利用率不高。这种状况有计划经济的历史影响,也有组织机制改革不够深入、有限的科技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大的原因,造成了农业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研究成果易与市场需求脱节。改变这种现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行政手段整合农业科技机构,形成符合产业链要求,层次分明、任务明确、分工协作的组织研究体系:二是以项目为载体,按项目需要建立有企业和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参与的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使农业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在与市场(企业)密切联系的科技创新转化平台上运行,最终形成资源共享、权益分享的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3.2 创新农业科技攻关,突破农业科技关键技术

农业科技创新要取得突破,必须要在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集成上下功夫。一是创新科研立项思路,以推动低碳、绿色、生态新兴农业发展为主要目标;二是围绕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通过实施关键技术环节的联合攻关,把分散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科研机构、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整合起来,集中力量突破农业科技关键技术创新。

3.3 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和机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例9

    2SWOT分析

    SWOT分析框架是1979年由Steiner提出的一种战略管理分析框架,这种框架是对被分析主体处于内、外部环境下的竞争力态势分析[11]。SWOT分析是一种较客观的态势分析方法,通过调查的形式挖掘与研究对象发展相关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与挑战(Threats),从而根据找出有利因素以及不利且需要回避的因素,发现问题,调整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策略[12]。运用SWOT分析框架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问题进行分析,就是要对农业产业本身的优势、劣势有比较客观清晰的认识,做到知彼知已、趋利避害,进而把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和外部发展机遇,时刻警惕并化解外部威胁,以便及早发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目前,大多数学者对农业创新问题的研究都是偏重于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没有对农业科技创新存在优势、机遇及挑战进行深入剖析。因此,运用SWOT分析方法,把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的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化解威胁,做到扬长避短,从而提出合理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策。

    2.1优势

    2.1.1经济优势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科技创新又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农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耕地面积12172万hm2,林地面积30590万hm2,水资源总量30906.4亿m3,森林覆盖率20.36%,内陆水域面积1747万hm2,草地面积39283万hm2,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hm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987万hm2,粮食产量达54641万t,棉花产量达596.1万t,油料产量达3230.1万t。木材总产量8089.6万m3,饲养牲畜12238.5万头,水产品总产量5373.0万t,农用机械总动力达92780.5万kW,农村用电量6632.3亿kWh,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5924万kW。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必备的条件。2.1.2科研优势一个国家要想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农业科研人员及农业科研机构是主要因素。据统计,我国现有农业科研机构1144个,农业科研机构从业人员约9.6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3.7万人,科研管理1万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近70万,在农业主管部门注册的种业公司8700家[13]。其中,专门从事农业研究的大学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高等农业院校,研究所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龙头的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棉花研究所、草地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及省市地方农业科学研究院所等,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培养人才和创新提供了支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农业昆虫学家邱式邦院士、畜牧学专家张子仪院士、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院士、核农学家徐冠仁院士、土壤肥料植物营养学家刘更另院士、植物生理学家施教耐院士、农业工程学家陈秉聪院士、土壤与环境微生物学家陈文新院士、农业工程与农业机械化专家曾德超院士、昆虫生理学家钦俊德院士等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物,以及大批在各自农业科研及农业推广应用行业的广大科技人员,他们是科学理论的探索者,是新生产力的推进者,是农业科学知识的拥有者,是农业实用技术的传播者,对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4],正是他们在农业科技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掀起了我国农业科研创新的新篇章。

    2.2劣势

    2.2.1理论研究相对薄弱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瑟夫?阿罗斯?熊彼特(SchumpeterA.J)最早提出“技术创新”的概念以来,缪尔塞(MueserR)、格温(GerwinD)、库姆斯(CoombsR)、施穆克勒(SchmooklerJ)、莫厄里(MoweryD)等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科技创新进行广泛的理论研究,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介绍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到论述技术创新理论与方法等。在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方面,理论研究则相对较晚。1993年《上海改革》刊登了“让农业健步进入市场———各地加快农业走向市场的做法”,这是较早对我国农业走向市场的报道;中国农业大学推广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高启杰教授从20世纪90年代就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理论与实验探索研究,从介绍澳大利亚[15]、德国农业技术[16]创新及推广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优化[17]等,为农业科技创新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新世纪以来,周波(2004)、纪绍勤(2005)邢广智等(2006)、李圣军等(2007)、李哲敏等(2008)、张正卓(2009)、陈燕娟等(2010)、吕姗等(2011)、张世煌(2011)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但总体来说,我国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模式相对成果较少,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特别是缺少量化分析研究。理论研究是基础,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基础理论研究,再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才能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2.2.2农业基层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不高农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从事科学理论探索创新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农业基层从业人员,即从事基层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劳动力。在我国广大农村,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调节,特别是城市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部分年富力强的年青人在城市、城镇打工创业。多年来由于劳务输出力度加大、不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的往往是老人和妇女,只有农忙时年轻人才回家帮一下农活。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2012年乡村人口达67113万人,而全国文盲人数达5466万人,文盲人群基本在广大乡村。广大农村人口中,除了没有受过教育的文盲外,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科学文化知识的匮乏,使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无从谈起,这势必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基层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大部分是农村土生土长的,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验,但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新技术、新设备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2.3机遇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例10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技术创新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1]。

1 农业技术创新特征

农业技术创新包括农业科学创新,创新成果的生产、推广,以及对从事农业人员的培训、销售等内容。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全方位农业设计过程,可以理解为农业经济创新,因为农业经济与农业科技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相互完善的关系,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技术创新,而农业技术的创新又能为农业经济带来收入。农业技术创新包含着新技术创造、认识和掌握以及新技术应用、转移和传播,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先进的由科研人员、相关行业、相关部门组成的完整系统,各要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其协调性决定了新的农业技术从产生到传播应用的周期,各要素间的关系越协调,这个周期就越短。

1.1 生物技术是主体

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内容,可以应用到农业科技创新中来。生物技术当中的基因工程,可以将人们需要的各种农作物特性保留下来,将不需要的隐藏或者剔除,经过基因工程培育的新品种具有抗性更强,产量很高、营养更丰富、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袁隆平培育高产水稻就是利用基因工程,对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获取起其中优点最多的品种进行培植,取得成果之后进行推广种植。美国科研人员将血红蛋白基因转移到玉米当中,既保留了原有品种的高产能力,还增加了玉米中的蛋白质含量。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其基因工程,对农业技术创新有着强力推动作用。

1.2 周期长

农业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具有较长周期。农业技术创新,比如植物新品种选育,既需要一定时间来实现筛选,新品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自然环境,因此农业技术创新具有周期长的特征。

1.3 非理论性

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常通过电脑进行虚拟技术方案实施,比如进行植物新品种种植后产量等数据的搜集。由于现实环境的复杂性,新的技术或品种在电脑模拟中表现出的优秀能力可能在实际种植中因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降低。所以,农业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非理论性。

1.4 必须具备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一项新的农业技术能够生存下来所必须具备的特性之一,也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核心与基本要求。农业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表现在:资源利用可持续性,农业技术创新须以生产力提高、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肥力提高为基础,力求实现技术创新对环境无污染,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创新理念,农业科技创新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成果投入使用后应达到无公害、对食用者身体无影响等要求。只有符合以上特征才能被视为合格的农业技术创新。

2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我国农业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2]。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缺少强力的科技技术支撑,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也相对较弱,即便有了好的创意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来实现。早在20世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总值和劳动生产就提高了1倍左右,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总值也只是增长了一倍而已,这其中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2.2 单产水平低

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够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少之又少,且分布较为分散,土地单产能力较低。土地单产水平低的不仅体现在农作物种植上,经济作物上也表现明显。

3 总结

通过农业科技创新特征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生产较发达国家还相对落后,只有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才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发展,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