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财政学课程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9-20 11:05:05

财政学课程论文

财政学课程论文例1

一、财政学的学科基础

纵观财政学科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其他学科向财政领域渗透,即移植其他学科原理和方法研究财政问题和解释财政现象,为现代财政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宽广的学科理论基础,使财政学演变成为一门融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以及社会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1、财政学的经济学基础

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这就决定了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财政问题,是当代财政学的主流。首先,从西方财政学科的发展演变历史考察不难发现,财政学与经济学具有无法割裂的天然联系。从亚当·斯密将财政学发展为一门学科以来一直到1892年巴斯塔布尔(Bastable.C.F.)出版《公共财政学》期间,财政思想和财政理论均是在经济学著作中予以阐述。在经历单独冠以“公共财政学”之名的阶段后,以1959年马斯格雷夫(Musgrave.R.A)《公共财政学理论:公共经济研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财政学再次与经济学融合发展为公共经济学,进一步突显财政学研究的经济学基础。正是由于这种演变,促成了财政学科研究在随后20多年中的壮大与繁荣[1].其次,从财政学的研究任务看,财政学与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根据西方理论对财政产生原因的解释,政府主要是为提供公共产品而存在,财政学研究的是政府(公共)资源的配置问题,作为分析市场资源配置问题的逻辑与范式同样可以在财政领域运用,构成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以及费用分摊的理论基础。因此,公共产品理论的提出与完善,成为联系和沟通财政学与经济学的主要桥梁。将经济学分析方法运用于财政学科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都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财政学科的独立与成熟,如李嘉图(Ricar do,1817)的公债效应分析;古诺(Cournot,1838)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税收归宿分析;埃奇沃斯(Edgeworth,1925)的关于税收对生产企业的效应分析;拉姆齐(Ramsey,1927)的最优商品课税理论;莫里斯(Mirrlees,1971)的最优所得课税理论等等。[2]

2、财政学的政治学基础

现代财政学在具有经济学基础的同时还具有政治学基础。首先,财政学与政治学研究的行为主体具有一致性。政治学以国家或政府机构为中心进行研究,而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因此政治学的理论与观点,尤其是政治学上的国家理论或政府理论会直接渗透到财政学研究中来。在财政学著作中,有些直接冠以《政府经济学》来体现财政学与政治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西方财政学中,一直存在着将财政学与政治学相联系的倾向,西方经济学家道尔顿在其《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中更是开宗明义地指出,财政学是界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3]其次,财政决策过程需要通过政治决策机制来完成。财政所研究的公共资源配置依赖于政治过程,政治决策机制与方法的差异对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财政收支活动与过程同时又是政治活动与过程。随着1960年布坎南(Buchanan.J.M)《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的出版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为政治学建立了与经济学相同的分析基础,使得经济学分析范式成功地拓展到政治领域,以经济学为纽带将财政学研究与政治学研究打通。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党理论、官僚理论、投票理论在财政学中的运用,开辟了从完善政治决策机制的角度来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新领域,使经济学、财政学和政治学更为有机的结合起来,便于我们从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层面共同研究财政问题。

3、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

财政从来都是同国家或政府的职能连在一起的,财政收支活动的目标就是要有效实现国家或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从这种意义上说,财政可以界定为政府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从经济学角度考察财政,主要侧重于财政运行规律的分析和揭示;从管理学角度考察财政,则侧重于财政管理机制的构造和操作,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当今世界,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管理或称公共行政已经或正在为“新公共管理”所取代。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所谓“产业型政府”的解释,政府部门实质上是一个特殊产业部门。因此,财政问题不仅是经济学和政治学问题,同样是管理学问题。[4]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吸收管理学的合理内核是构建合理的财政机制、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财政管理归结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构筑利害相关主体的约束与制衡机制、规范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权利配置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通过吸收企业治理理论来谋求财政的科学控制。从管理学角度出发,按照管理学的范式,将管理学中的制度、行为、组织和决策理论引入财政学来研究财政,必然会使财政学的学术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4、财政学的社会学基础

财政制度运行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文化制度会通过财政行为主体对财政运行产生重要的乃至决定性影响。自德国宗教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其“韦伯命题”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一国社会文化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透过经济现象去探究隐藏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日益成为人们洞察经济问题的新视角。社会文化环境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其行为取向与方式,从而发挥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功能与约束功能,进而使制定出的政策带有较为浓厚的伦理色彩;另一方面,根源于社会文化传统的非正式规则对约束、规制与调整人们行为起重要作用,其对正式规则的作用发挥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事实上,就是在同种经济运行机制(如市场机制)下,由文化传统所决定的非正式规则的差异,会在经济运行机制层面上得到反映,呈现不同特点,最终体现出制度效率的差异。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同种制度在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运行状况和运行结果,为什么一项制度在具体运行中会出现偏差,为什么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产生于西方社会环境下的某些做法。因此,我们研究财政现象与问题时不能忽略社会文化环境的客观影响,否则,会使现实财政制度流于形式抑或趋于无效。

在经过几个世纪的学科日益分化的历程之后,人们已经开始强调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甚至出现了学科综合的趋势。[4]财政学科的综合性要求我们对财政学科中一些重大或重要问题必须结合有关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将财政学建立在一个宽广而坚实的学科基础之上,并体现于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设计之中,这样才能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财政人才培养目标。

二、财政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课程设置难以完全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基础

为了满足我国财政学科发展与财政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院校对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增加了经济学基础课程,但仍然存在缺陷。首先,财政专业主要学习的经济基础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初级)》,很少开设中级(或高级)《微(宏)观经济学》课程,而其中的经济理论或分析方法正是许多财政问题分析所必备的,如税收效应中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最优税制设计等。由于这方面知识的缺乏,大大降低了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能力。其次,随着数学在经济分析中的广泛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日益成为财政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基本的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知识对于财政专业学生是不可缺少的。但在目前的财政课程体系中,许多学校将《计量经济学》仅作为选修课程开设,《数理经济学》更是一个空白,导致学生对数学公式与推理只知数学含义而不知经济含义,遇到财政专业课程中的数学分析内容,则以囫囵吞枣的方式死记结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后,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政治学基础以及社会学基础未能有效的通过相关的课程设置体现出来,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视角过于单一,对财政现象与问题的理解难以深入,就财政论财政的现象没有得到改观。[5][6]尤其是社会学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无法准确理解中国财政制度的本土化要求,死搬硬套西方理论分析财政现实问题的现象较为普遍。

2、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构、专业课程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撇开公共基础课不论,在财政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结构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头重脚轻”现象,即学科基础课程偏少而专业课程偏多,其直接反映出财政专业的口径较窄而专业性过强,导致财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偏低;在专业课程内部结构方面,由于课程门数过多,过分强调单项课程结构完整,导致各门课程大而全、小而全,在不同课程名义下讲授相近的内容,内容交叉重复,知识容量狭小。[7][8]如《税收与实务》、《中国税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和《税务会计》等课程相互之间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直接重复,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

3、财政实验课程相对贫乏

财政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是财政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税收和税收管理知识,还是政府预算管理和预算会计知识,基本上全部依赖传统的“空对空”的课堂讲授方式,既给教师授课带来困难,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事倍功半,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益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财政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1、优化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

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学科基础课程的数量比例和课时比例,充分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增加经济学理论课程的门数和教学课时,如加大《计量经济学》的课时量,增设《中级微(宏)观经济学》(针对本科层次)或《高级微(宏)观经济学》(针对硕士、博士层次),同时将反映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基本理论的课程纳入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当中,在选修课程中扩大反映上述学科理论发展以及分析方法创新的课程,如《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第二,适当压缩财政专业课程门数或教学课时,或者将某些课程从必修课降格至选修课,为学科基础课的教学留出课时空间。如取消《税务会计课程》,将《公债管理学》、《税收与实务》《比较税收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第三,新设部分财政实验课程或从现有课堂教学课时中划出部分课时进行实验教学。

2、整合现有财政学科各专业课之间的内容

在维持财政主干专业课程基础上,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归并整合,避免单项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扩大知识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7]如《税务管理》与《税务》可以合而为一,称为《税务管理与》;《国家预算》与《预算会计》联系紧密,部分内容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复,建议合二为一,改造为《国家预算与核算》课程;《财税专题讲座》则改造为《财经专题讲座》以扩大其适用范围和突出课程内容的一般性与实践性,等等。

3、加强相关课程内容讲授的协调与分工

在财政专业教材的编写中,为了保证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内容的重复与交叉在所难免,因此需要我们就相关内容在讲授过程中予以协调与分工。这样做的优点除了可以尽可能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之外,还可以确保学生接受知识的逻辑顺序以及连贯性,同时使各科课程的教学重点更为明确。在这方面,可以依据理论与制度两大模块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工。[9]在理论部分,授课的重点应该是基础理论的传授和分析思维与分析方法的训练;在制度部分,则应该将重点置于分析方法的运用和具体问题的解决。如对于《财政学》中的“国家预算”部分,只着重讲述预算的一般理论与分析方法,而对于预算的具体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可以不加介绍,留待《国家预算管理》中进行讲述,遵循从一般到具体的认知规律。

「参考文献

[1]张 馨 美英财政学内容体系之演变特点[J] 财政研究,1996,(3):20-25 .

[2]加雷斯·D·迈尔斯 公共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张 馨 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

[4]高培勇 “一体两翼”:新形势下的财政学科建设方向———兼论财政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的融合[J] 财贸经济,2002,(12):33-36 .

[5]王世运,周巧红 建立财政学科体系及其理论框架的新思路[J] 财政研究,1996,(3):17-19 .

[6]刘明远 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 财经问题研究,1998,(12):34-36 .

财政学课程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2-0119-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2.056

一、引言

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理财或公共理财的学问。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改革与财税改革不断推进,财政制度与政策的不断创新,财政学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财政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应用性和实践性比较强,其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财政和税务方面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目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在《财政学》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形式比较陈旧、老套,仍然是为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没有结合最新的财经新闻来进行案例讨论,从而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外,在授课过程中,缺乏教学互动,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讲授式教学,将讨论法与研究法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比如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研讨式教学法将科研与教学密切结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强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Seminar教学方法在《财政学》教学中的应用,并进行了课堂设计和实践,对于学生进一步深化掌握财政学专业知识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二、《财政学》应用研讨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财政学》课程的性质、目标与特点

财政学也叫公共经济学,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从政府的角度研究经济学,如何借助于政府经济制度和政府功能,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从而达到效率与公平两大经济目标。财政学不是简单地介绍财政本身的收支问题,而是讲授市场经济体制之下财政如何通过自身的特殊机制来实现政府的经济职能及其运行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政府预算和财政政策等内容。《财政学》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先修课程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财政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政府预算和财政政策等内容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财政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主要地位,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职能和作用,能够理论结合实践,运用所学财政理论深入分析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评析当前的经济形式和经济政策。《财政学》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财政学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财政理论、税制结构理论、政府预算和政府采购、国债理论、转移支付等等,理论体系比较健全,同时财政学也是紧密结合了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方方面面如财政收入、税收、财政支出、宏观调控等;二是财政学与经济学、税法、政治经济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相互融合;三是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主要包括了财政概念和理论、财政收入、税收制度、公债理论、财政支出、政府预算、政府采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关系等。

(二)《财政学》课程的现状分析

目前,从上课情况来看,《财政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教学目标方面,存在定位不清晰的问题。《财政学》属于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和难懂。目前,《财政学》在教学目标方面主要侧重于财政概念、理论的讲解,从而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影响学生的学习。二是在教学方法方面,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形式比较陈旧、老套,仍然是为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没有结合最新的财经新闻来进行案例讨论,从而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外,在授课过程中,缺乏教学互动,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在考核方式方面,考核方式单一,主要以闭卷考核为主,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学生主要采用期末“冲刺”应付考试,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四是在考核内容方面,目前《财政学》的考核内容主要以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预算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内容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为主,忽略了运用财政学相关理论来探讨实际热点问题的考核;而考试的题型主要以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记忆性的内容为主,学生往往考完就忘记了所学内容,没有真正理解《财政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财政学》应用Seminar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方面,Seminar教学方法采用教与学双向交流方式,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自由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老师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讨论中加以指导。这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避免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断裂,帮助学生主动地吸收和理解各个知识点,同时通过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财政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比较强,与现实的经济生活结合紧密,非常适合采用Seminar教学法。将财政学根据课时安排划分教学模块,每一个教学模块就是一个讨论的主题,老师首先对主题的内容与要求进行说明,然后学生自主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写出报告并在上课期间进行展示,接着进行发言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和评价。因此,改变和创新《财政学》的教学模式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应当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进Seminar教学法,采用多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考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财政学》运用Seminar教学法的课堂设计与实践

(一)Seminar课堂设计的原则

针对目前《财政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按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引进Seminar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使得学生理解和掌握财政知识和理论。《财政学》运用Seminar教学法进行课堂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教与学互动原则。Seminar教学法注重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给予学生更多的自,针对财政学相关研讨主题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自由发言和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中心,老师主要是进行引导、鼓励和评价。二是循序渐进原则。财政学在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上应当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原则。首先从生活中的一些财政现象入手,然后过渡到相应的财政理论,再到财政理论的新研究等难点内容,这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是启发性与民主性原则。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安排教学内容,适度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一些生活中的财政现象和热点问题启发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另外,老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宽松的、积极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以民主、平和的态度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

(二)Seminar课堂设计的思路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Seminar教学法有固定的教学程序和步骤,《财政学》运用Seminar教学法进行课堂设计应当包括以下步骤:一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老师应当根据Seminar教学法的特点制定财政学的教学计划,具体包括课时的安排、教学模块的进度,研讨的主题、内容和任务,研讨的方式和提纲,报告的撰写及注意事项、预期的目标和效果以及教学实施要求等内容。前期的教学准备工作很重要,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二是确定研讨主题。老师应当根据每个教学模块确定研讨的主题。研讨的主题应当紧扣教学内容,反映财政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选取经济生活中的财政现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研讨的主题应当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学生撰写研究报告。老师可以根据上课班级的学生人数,将学生分为3-6人一组,要求学生针对研讨的主题通过书籍、报纸、网络、数据库等多种途径自主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根据老师的要求撰写研究报告。四是课堂发言与讨论。学生将研究报告制作成PPT,并在课堂上登台发言展示。老师鼓励台下的学生进行提问,针对研讨的主题进行相互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老师应该对讨论的主题进行引导,鼓励胆小的学生发言,适时纠正一些错误的观点,提出一些创新的观点。另外老师还需要记录每个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五是老师总结与提高。在课堂发言和讨论结束后,老师应该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学生的发言汇报情况,总结学生的各种观点,对表现好的同学、新颖的观点进行肯定,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总结,是对学生的发言和讨论进行梳理,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学生对财政学相关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财政学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六是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在Seminar课堂结束后,老师可以将事先制作好的教学评价单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报告的内容与方式、语言表达、教学效果等内容,为改进学生的报告技能和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反馈信息。

(三)Seminar课堂的实践

本文以广东培正学院2013级经济学专业的两个班为例,一个班为45人,一个班为48人。选用的教材是储敏健、杨君昌主编的《财政学》(第三版),教学内容为1-4篇,即绪论部分、财政支出、财政收入、政府预算及政府政策。这两个班都采用Seminar课堂教学。首先是教学计划的设计,根据财政学的主要内容划分几个教学模块,确定研讨的主题和具体的学时分配,并将教学计划表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进度准备相应的主题报告和PPT。其次是Seminar课堂的教学安排,以一次课三个学时(即45×3=135分钟)为例进行课堂的教学安排。最后是学生成绩的评定,根据学生在每堂课的presentation展示和发言情况进行评分,给出最终成绩。通过《财政学》课程采取Seminar课堂教学改革,一方面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了教学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财政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创新考核模式,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运用财政学等主要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Seminar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把握学生发言和讨论的范围,不要偏题,同时研讨主题的选取一定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另外老师自身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才能有效地发挥Seminar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结论

《财政学》课程采用Seminar课堂教学,进一步完善其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目标。《财政学》作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作为选修课。学生通过《财政学》Seminar课堂教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掌握国家财政收支、财政税收、政府预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锻炼自身文献检索、语言表达、思辨能力等,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本来.研讨式教学的应用实践[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版),2012(3):64-65.

[2]程金亮.体验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国际投资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12):102-107.

[3]骆永明.改进高校财政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7-108.

财政学课程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中国财政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中国财政史的学科地位不断下降

随着高校相关专业的不断调整,中国财政史的学科地位不断下降,在教学中日渐被冷落。最初,中国财政史是财政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后来,很多财经院校将中国财政史调整为专业必修课。目前,很多财经院校将中国财政史再次调整为专业选修课,甚至部分财经院校将其完全取消。

1.2 教材建设滞后

其一,虽然,多年来中国财政史教材几经改版,但从记叙历史的手法、框架结构上看,几乎没有明显变动,教材体例一直遵循编年体的章节体例。其二,由于中国财政史研究内容的客观性与研究手段的局限性,研究内容中的史料堆砌与铺叙过多,与社会现实密切关联的案例素材相对较少。这使学生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影响了教学效果。

1.3 学生对中国财政史的重视程度不断下降

在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中,高校学生的学习功利性越来越明显。学生通常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就业有明显益处的课程上,比如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与考研相关的课程。一些课程虽然对其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未来发展有所裨益,但是对就业所起作用不明显的课程往往予以轻视。中国财政史属于长线研究领域的课程,对就业的即时正向影响不大,于是成了“冷门”课程,学生逃课现象严重,有些学生即使走进课堂,也并未将心思用于该门课程。

1.4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在中国财政史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采取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单向的“填鸭式”、“满堂灌”的知识灌输方式。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几乎没有交流,教师滔滔不绝地、机械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听得枯燥乏味。课堂变得毫无吸引力,学习变得十分乏味和冗繁。这既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参与性、难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辨别力。

1.5 教学手段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教学手段多种多样,除了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之外,还包括以直接感知为主的参观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发现法。目前中国财政史课程的教学手段普遍单一。“一本书、一只粉笔”仍然是某些高校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虽然,有些教师也使用了PPT辅助教学,但只是简单地把教材内容从书本上转移到了屏幕上,没有运用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把丰富的知识生动地再现,造成教学效率不高。

1.6 传统的考核方式无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

除了个别教师采用写作论文的方式外,目前很多财经院校的中国财政史考试还停留在应试阶段,期末考试仍然采用闭卷考试的考试方式,记忆性的书本知识仍然是试卷的主要内容。因此,学生往往仅仅关注书本上的记忆性知识、应付期末考试,不关注学习过程,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种应试考核方式,基本上无益于学生扎实地掌握史学知识,更谈不上“古为今用”,“以史为鉴”。

2 中国财政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革建议

要解决中国财政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该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具体包括教育理念、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六方面。

2.1 更新教育理念

一般而言,会讲述知识并不是教师的真正本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才是教师的真正本领。具体而言,“自主”是指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合作”主要体现在通过分组讨论,分组辩论等形式体现出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共同进步。“探究”是指培养学生成为财经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全面又具有历史科学观的复合型人才。“创新”主要体现在消化吸收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历史中总结,警示现实。

2.2 加强教材建设

在中国财政史编写体例上,目前主要包括一般的编年体体例(大多数教材采用),以及专题性的编年体体例。但是,无论采用哪种体例,都应增加最新科研成果,增加史料真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历史事实,以提高中国财政史教学水平和质量为目的的精品、规划类教材,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2.3 改革教学方式,增加讨论式,缩减教授式

增加讨论式教学、缩减讲授式教学,改革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中国财政史学习的积极性与愉悦性。因此,教师应转换角色,从一个教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历史趣味活动的建议者,专题讨论的引导者。讨论式教学前,教师所做的工作应该是讨论话题的选择与讨论切入点的把握。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所应做的工作应该是听取各方讨论的意见或观点,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综述各方观点,阐明自己的观点,起到“学生画龙、老师点睛”的作用。

2.4 运用历史案例充实教学内容

充分运用历史案例充实教学内容,把原本枯燥乏味的课程讲授得生动有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步改变厌学史类课程的习惯。比如,在讲授财政亏空时,可插入“曹操发丘”案例,介绍曹操发掘坟墓盗取财物以充军饷的典故。在讲授清代税收征管方式变革时,可插入“自封投柜”案例,介绍清代的透明纳税。

2.5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

其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枯燥乏味的史学内容变成图文并茂、声音、动画、影像资料的组合,对学生的视角、听觉等多种感官同时造成冲击,给其造成身临其境的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给学生播放《中华文明五千年》、《解读皇粮国税》等电教片让学生了解财政史,以替代教师的口头讲授。其二,给学生布置课外读物,写读后感,讨论、评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其三,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位于杭州市的财税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中国财政博物馆,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增加学生对中国财政史的学习兴趣。

2.6 转变考核方式,注重能力考查

转变中国财政史的期中、期末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评价体系应该由重结果轻过程向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统一转变,重点放在检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的能力上。比如,以写作论文的形式代替闭卷考试,以分组讨论、个人演讲的能力替代背诵书本上的条条框框,以就某一问题展开辩论后由老师、其他同学同时打分,再进行综合得分替代期末一次成绩确定最终成绩,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财政学课程论文例4

一、引言

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为互联网+教育的融合发展绘制了蓝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教育资源由“专用”向“共享”的转变,同时也对高校课程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财政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在教学目标上,财政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对于财政税收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课程结构上,财政学课程一般设置在第五学期,与前后期专业课程衔接性较强,在学生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目前,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时代下,财政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运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解决这些实际教学问题,提高财政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是一项值得思考和探究的课题。

二、互联网环境对财政课程教学的影响

互联网环境下,各种科技手段的应用与普及对财政学课程的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条件等方面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各教育教学平台呈现着“知识共享”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互联网实现了各类丰富的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通过教育平台对课程数据的整合,财政学课程的文本、视频资源也得到了有效率地收集整理,可以满足学生在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学习环境下对于相关课程资源的需要,实现优质教学课程资源的“共享”。例如,在中国大学MOOC在线教育平台上,通过慕课检索,学生可以便利地获取到经济学专业、管理学专业下的财政学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这样的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将知识的价值实现最大化,实现资源跨时间、空间的交流。体现在财政学课程教学上,在线教育平台能帮助缩小各个学生在地区、时间上的差异,学生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亦可以认为是教育公平的一种体现[2]。

(二)教学方式

在互联网环境下,刘革平等认为,互联网+对教学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技术支持和学习理念两个方面[3]。在技术支持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延伸了课堂的时间范围与空间范围,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数据采集,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在线多人协助活动,交互不仅仅在师生之间,课堂指数,移动互联网技术让学生可以促进“跨界学习”。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学习理念的转变。在互联网时代,教学的主体地位在从“教师”逐渐转变为“学生”,教学目标逐渐识型人才培养转变为能力型人才培养,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精神。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转变为师生对话型,使教学方式日趋多样化。

(三)教学条件

互联网环境冲击着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同时,也对课程实施的教学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互联网环境下,对课程实施的硬件设施条件就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课堂中,黑板,粉笔,教材就足以构成基本教学条件了,而如今的课堂,我们对于多样化教学的强烈需求已经无法通过传统的教具实现,从多媒体放映到智能黑板,到翻转课堂,教学的硬件设施在不断的迭代革新。其次,在师资层面,互联网和环境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活动设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当下新技术新变化的适应能力,不仅要求教师要正确使用这些技术设备,还要注重使用的效率,时机、频率、与教学内容的配合、对教学对象的针对性等。对于处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从业者,只有不断的调整与思考,审视当前新形势下对课程培养目标,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课堂质量。

三、互联网环境下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财政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影响着财政学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滞后

财政学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程,其课程内容在主要框架结构上并没有大的变革,但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下,信息的更新换代,国际经济环境与财政政策亦是瞬息万变,财政学课程中的部分教学内容是相对滞后的。财政一词源于拉丁文Finis,在十五世纪末期的英国得到发展,形成财政理论体系,西方的政府干预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等等对于财政学学科的系统构成具有着重要影响。但财政是一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学科,若仅以西方经济学理论讲授财政学课程,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国情教育,将导致理论脱离实际,未来学生难以运用财政学理论知识解释中国的政府财政行为。同时,财政学的课程教材版本繁多,但大多数教材都面临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一则知识点滞后,例如在新版教材中,财政收入理论中关于营业税的描述仍然存在;二则财政统计数据滞后,对于财政数据的分析描述上,部分教材缺乏新的数据与图表;三则案例分析素材滞后,对于财政学课程中所涉及的理论部分亦缺少合适的案例分析素材。

(二)教学手段较单一

目前,在高校的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已经基本实现全程多媒体教学。但仅仅凭借着部分先进的仪器设备,还尚不能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财政学科课程教学中,相较于互联网环境下现代化的教学目标,现在的财政学课堂中运用的教学手段是较为单一的。一方面,教师依然习惯于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组织教学方式,在教这样学过程中,学生仍然是被动的一方,被动的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于学生知识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财政学课程中的各种概念与理论,仅仅停留在老师单方的讲授与思考中。另一方面,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单一的课堂讲授,并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如上种种因素都或将导致教学手段单一的结果。

(三)教学条件较落后

就财政学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条件问题,我们可以从“物资资源””与“人力资源”两个方面来说,在“物资资源”方面,在互联网硬件设施上,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尚未实现全面覆盖,在互联网硬件设施的配备上,如宽带覆盖、带宽配置、等,仍有待各高校投入资金建设。在实验实训设备上,目前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大多集中在课堂中的理论教学,缺少相关的实验实训课程建设。尽管财政学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实践课程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理论知识。在“人力资源”的方面,即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双师型教师的缺乏问题是高等教育行业中的通病,如何吸引复合型人才进入到教育行业,如何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学人才,是改善财政学教学条件的另一难题。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下,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条件不仅仅局限在大学校园这一方天地中,如何打破各种界限,突破财政学课程学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仍有待思考。

四、互联网环境下财政学课程教学优化路径分析

(一)更新财政学课程教学内容

潘泓静认为,财政学课程具有较强理论性、较强的实践性与较强的时代性等特点[4]。故在财政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上,保证其内容与现行的政策法规、经济环境的适时更新尤为重要。一方面,在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理解。例如,在财政支出的知识点中,可以由当下生活现象中的热点话题引出知识。另一方面,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引入慕课、微课等在线课堂,可以进一步丰富财政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纸质教材的滞后性难以避免,这就要求老师在实际授课中不能过分依赖教材,应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适时更新相关教学内容。

(二)创新财政学课程教学手段

创新课程教学手段,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是实现财政学课程目标的有力保障。在互联网环境下,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使翻转课堂、微课等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得以实现。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财政学课堂的延伸。另一方面,财政学课程的理论性较强,而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手段的运用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同时,为有效实现财政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校方可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尽管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财政学的课程设置均为理论课时,并没有建设相应的实验实训基地。但财政学是一门与实际经济政治活动联系紧密的课程,对于其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如:税收制度、财政预算等内容,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借助于财务软件、税务软件的实践操作,实践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国家的税收活动。此外,教学条件的改善还可以从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等多个角度出发,共同创建高校课程建设的新篇章。

(三)改善财政学课程教学条件

财政学课程论文例5

一、引言

财政学课程在经管类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早在民国时期,中国学者在经济学中国化进程中,财政学就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课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何廉、李锐先生编著并于1935年出版发行的《财政学》教材就是多年财政学课程经验的总结。但财政学课程对于财政学专业和非财政学专业本科生的要求是不同的,其课程设计应当体现差异性。财政学课程对于非财政学专业经管类本科生而言,其设计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部分推行全学分制的院校中,财政学课程成为经管类本科生学科基础选修课之一。这意味着,学生选修财政学课程的主动性很强、主观性很大、影响因素很多。因此,如何在经管类本科生学科基础选修课的框架下设计财政学课程成为部分院校推广全学分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对上海某高校进行了调研,向选修财政学课程的本科生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8份。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大二的本科生,是在大二第二学期选修财政学课程,进入大三后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调研中发现,尽管有260余人选修了财政学课程,占全部大二经管类本科生总人数的23%,但也发现一些问题有待于思考。本文基于此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财政学课程设计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全学分制教学改革提供建议。

二、财政学课程设计的影响因素

从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来看,影响财政学课程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即课程知识模块、学生认知、课外时间资源配置等。(一)课程知识模块设计的因素从绝大多数财政学教材来看,财政学课程的知识模块已经成型,主要分为方法论、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联邦制。但图书市场中,财政学教材的数量非常之多。上海图书馆收藏的《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教材在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出版的共有160本。其中,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差异较大。从课程开设的时间来看,经管类本科生在学习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之后,就会面临选修财政学课程的选择。财政学课程的知识模块如何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储备进行衔接成为学生选课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国际流行的财政学教材来看,如哈维•罗森和特德•盖亚编著的《财政学》(第10版)、乔纳森•格鲁伯编著的《财政学》(第4版),财政学主要侧重于微观经济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而有关财政政策知识已经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讲授。如果选修学生的微观经济学基础比较薄弱的话,那么,就会感到财政学课程的难度比较大。这是学生的微观经济学知识储备水平直接影响财政学知识模块设计的因素。在课程知识模块的载体形式来看,学生是偏好教材,还是讲义?由于罗森等编著的国际流行教材的知识体系比较完备,但分析的对象主要是美国等国家的财政现象,不是中国的财政问题。尽管部分院校选择其作为课程教材,但往往是财政学专业的本科生研习使用,并会有其他课程提供中国财政问题的案例与数据。而对于非财政学专业的本科生并不具备这一要件,对讲义的偏好程度是非常高的。从调研的数据来看,共有105名学生认为讲义的形式简洁,不是单一教材的内容,占比为62.5%。这部分学生实际上是通过阅读教材和讲义之后得出的结论,如果扣除掉44名学生没有阅读教材的话,占比将达到84.7%,只有17名学生认为教材讲解的比较详细。在课程学时方面,财政学课程主要是提供了2学分32学时和3学分48学时两种模式。尽管非财政学专业本科生对选修财政学课程并不是强制要求的,但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有56.5%的学生认为48学时是适当的,12.5%的学生勉强接受48学时,只有20.8%的学生建议减少至32学时。对于经管类尤其是管理类专业本科生而言,接受的经济学课程并不多,进入大三阶段后主要接受专业课程学习。因此,部分本科生对财政学等经济学课程是比较偏好的,也愿意接受更多的经济学训练。(二)学生认知方面的因素学生对财政学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认知直接影响财政学课程的设计。学生认识因素直接反映为选修财政学课程对自己专业学习和就业取向的关联度、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的指导方式等。第一个因素是选修财政学课程对专业和就业的关联度和贡献度。如果学生认为财政学课程有助于自己专业学习和就业选择,那么,财政学课程的选修比例就会很高。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45.2%的学生认为财政学课程对自己专业有帮助,而16.1%的学生则认为对就业有帮助。由于主要的专业课程在大三开始学习,因此,学生持有的对专业学习有用的观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主观性。另外,从这两个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本科生在大二阶段时尚未对专业学习和就业观念形成清晰的认知,从而形成较大的数据反差。而对于现阶段本科学习生活的体会时,32.7%的受访者表达出,当前具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不知道毕业后能够做些什么。问卷调查还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秉持专业导向原则,认为选修财政学课程与自己的专业关联度不大。这部分学生的占比为28.6%,甚至有14.3%的学生在选修财政学课程是否与自己专业相关联上持有无所谓的观点,无法对其作出评价。第二个因素是选修财政学课程是否有助于本科培养计划的完成。本科培养计划一般把课程划分为经管类学科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而财政学属于经管类学科基础选修课,学生根据培养计划选择不同的课程。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共有70.2%的受访学生是自己在阅读培养计划后选修财政学课程的。但在这部分群体中,通过阅读财政学课程大纲和课程内容之后对财政学课程产生浓厚兴趣的仅为29.8%,而40.4%的学生是在比较和筛选不同的选修课之后,在没有可替代课程的情况下才选择财政学课程的。这部分同学还是表达出了主动学习的意愿,以尽快的修满学分完成培养计划。问卷调查还发现,学生选择财政学课程存在明显的从众行为,并没有在认真阅读培养计划、课程大纲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偏好作出是否选修财政学课程的独立判断。调研数据显示,13.7%的受访者是在听取其他同学的建议下选修了财政学课程,而另外13.7%的受访者甚至在看到其他同学选修财政学课程时径直选修,没有作出自己的独立性判断。第三个因素是导师指导对财政学课程选修行为的影响。为了帮助本科生有效的解决学业上困惑和困难,部分院校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这种模式类似于研究生导师制,主要指导本科生在课程学习、培养计划完成、课外实训等方面的学习行为养成。指导本科生选修课程也是导师的职责之一。尽管导师为学生提供了建设性的专业意见,但学生选择哪一门选修课程还是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判断和决策。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发现,26.2%的受访者是在接受导师指导下选修财政学课程的。(三)课外时间资源配置的影响财政学课程无论是在规范分析还是实证分析方面,都需要学生在课外阅读经典文献。这就需要学生如何优化课外时间资源的配置。在外语等级考试的压力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需求下,学生大多不愿意投入课外时间资源阅读经典的经济学文献,阅读财政学经典文献的学生更少。问卷调查发现,只有10.7%的受访者阅读过经济学通俗读物。当然,这些经济学通俗读物不是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文献,而是影响力很强的经济学家,甚至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面向社会大众而专门撰写的文献。尽管有57.1%的受访者表达出了想读这些经典经济学文献,但通常会以没有时间或者没有人指导为理由,而没有实际去阅读。甚至部分学生采取了功利短视作法,认为课外阅读与考试内容没有关系,因而没有兴趣对课外阅读经典经济学文献。持有这种功利观点的学生数量占受访者的29.8%。那么,学生课外时间是如何配置的呢?根据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38.1%的受访者把课外时间配置在了课外实践活动和英语等级考试上。14.9%的受访者除了上课,就是回宿舍做宅男宅女或者外出逛街购物。另外,7.7%的受访者对目前的学习生活状态说不清楚。

三、财政学课程设计的完善路径

对于非财政学专业的经管类本科生而言,选修财政学课程的因素复杂而易变。因此,从财政学课程设计的角度来看,应当注重以下问题的解决。其一,提供完整的经济学课程模块,降低学生尽快完成培养计划的冲动。为完成培养计划和选修课程学分数的要求,经济学课程模块应当是完整的,目的旨在让学生明确,通过课程学习获取知识和接受经济学思维训练。在选修财政学课程时,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财政学所属的经济学课程模块中应当尽可能的提供多门次的经济学课程,提供为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时使财政学课程与其他经济学课程相互衔接,而不是零散化。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财政学课程及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关键点。在财政学课程与经管类学科基础必修课的关系上,除了必须具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储备外,还须熟练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实证分析方法的运用。如果学生还没有系统学习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话,那么,财政学课程只能侧重于规范性分析的知识模块和具体案例分析。在财政学与其他经管类学科基础选修课设置时,应当注意其知识内容的衔接。例如,经济法课程也是经管类学科基础选修课。经济法课程内容中,如果把有关中国税收法律制度包括在内的话,那么,财政学课程中涉及税收的财政收入知识模块更倾向于从经济学方面进行传授。如果经济法课程没有把税制的内容包括在内,那么,财政学课程就要增加相应的时间给予讲授。其二,课内和课外结合,让学生在课外动起来。学生对财政学课程的学习兴趣除了在课堂上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给予激发和培养之外,还来自于课外对经济学文献的阅读和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相对于其他的经管类学科基础选修课,财政学关注的是国家理财及经济活动,是关乎每一个公民的经济利益。如果通过财政学课外小组或者与其他经济学课程联合设立经济学课外小组的方式,不仅会激发学生对财政学及经济学的兴趣,而且也会进一步反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当然,课内和课外结合的症结点是改革现行的考试方式,通过课内和课外成绩的合理分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财政学课堂之外动起来。这种给予任课教师更多自的做法,一方面会使学生的潜在的兴趣得到激发,会以获取知识和培训经济学思维选择课程;另一方面也会防止不同选修课的任课教师之间朝底竞争的现象发生。其三,通过多种方式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克服功利短视行为的出现。在快餐和素食文化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出现了唯及格的行为。全学分制实质上是通过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权的行使,其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和改善,而不是纯粹的为完成培养计划而选修课程。但是,学生认知偏差的纠正不是单独一门课程就可以得到解决的,还需要在培养计划设计时给予综合考虑。其四,讲义的合理运用。讲义能够将财政学理论以清晰、简洁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才能理清财政学理论的精髓。但是,财政学课程除了为学生提供主流和非主流的财政学理论之后,更要为学生传授发现问题、搜集数据的能力,避免出现只会解答讲义及教材习题,却不会运用理论分析工具和实证分析工具回答现实社会中的财政问题。

四、结论

完全学分制为本科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如同进入商场有更多的商品可供选择。但是与普通商品不同的是,课程只有在学生研习后才会有真实客观的评价,这就需要在课程设计上更加关注学生对选修课,例如作为经管类学科基础选修课的财政学课程的实际影响因素给予更多的关注。只有如此,学生才会通过财政学课程及其其他经济学课程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训练才能学有所获。尽管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对小样本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但对问题的思考也会给财政学课程进一步的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怡.财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宋健敏、温娇秀.专业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变化间关系的思考———以美国和日本财政学学科的发展轨迹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4(7):32-36.

[3]张锦华、郑春荣.我国财政学类本科专业建设状况分析报告———基于56个专业点的问卷调查[J].中国大学教学,2014(7):26-31.

财政学课程论文例6

课题项目:本文为2009年湖南商学院教研教改课题“专业能力导向――我校财政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温桂荣(1970―),女,陕西户县人,湖南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税政策和财政学专业课堂教学规律。

一、财政学课堂教学方法基本状况分析

财政学是以经济学为核心,结合管理学、政治学等相关内容形成的一门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都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课堂教学目的就是使经管类本科生能够系统掌握财政学基本理论与知识,提高学生在财税以及公共经济方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堂教学方法基本情况

湖南商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自1994年正式开设财政学。十几年来,财政学课堂方法100%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但是,由于财政学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很多老师将多媒体手段简单化,出现了很多教学问题。

2.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设计。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财政学教学过于偏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财政学科是一门由多学科渗透而成的科学,财政研究方向和领域的成果众多,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教学内容过多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我校在实行16教学周以来,这种矛盾更加突出。课堂教学内容往往通过播放PPT,突出学科知识比较确定的一面,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对现有体制的解释,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对学生思维能力、深层次分析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的实践训练不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运用财政理论提出问题并讨论问题,只是在考试的指引下学习教材所限定的知识点,所学的知识主要是现成结论,难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教学方法运用。

遵循传统,缺乏创新。目前,财政学的教学方式大多采用教师播放PPT、学生复制PPT死记硬背,考试大部分考PPT的内容,整堂课教学方法单一、单调,而且层次、重点不够清晰,再加上PPT和板书不同,播放结束后一般不会回头再看,学生往往学了后面忘记前面,很难将各知识点之间的脉络有效地联系起来,极大地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目前这种方法几乎占据了财政学不同学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

(3)教学方法考核。

只看结果,忽略平时专业积累。我校目前考试方式仍然是以笔试为主,考试内容主要是以已经确定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主,成绩评定上则是以期末一次考试定结论。这样的教学和考核方式,教师省事,但缺乏创新,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有悖于我校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我校财政学课堂实施案例教学的具体形式

案例教学法自1870年在哈佛法学院创立以来,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逐渐扩大到经济学类的课堂教学中,包括财政学课程的课堂教学。由于我校为地方商科类院校,财政学每年开课班级和人数都接近1000人次之多,因此,如何将案例教学引财政学课堂成为当前财政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1.结合课程大纲合理设计案例教学整体思路

(1)总量设计。

我校财政学课程分为财政学专业3个学分和非财政学专业2个学分两种课程。案例教学思路可以设计为:3个学分的财政学课程,安排3~4次大的案例教学,2个学分安排2~3次大的案例教学。至于小的穿插案例和新闻解读可以控制在4~6个左右。从整体上看,大小案例总量控制在7~10个左右。

(2)思路设计。

按照财政学教学规律和主线设计一个案例教学体系。财政学课堂教学内容的主线可以概括为:财政收支为主线,基本分为三大块内容。第一块:基本理论。包括财政概念和职能,授课主线和契入点可以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关系展开。第二块:基本内容。包括财政收支基本理论、预算管理基本理论,授课主线主要以财政收支为主线展开,最后涉及预算管理及财政赤字。第三块:基本运用。此部分内容主要围绕财政政策展开,属于基本理论的应用和分析。

基于以上主线,大案例设计基本思路为:第一块设计收入分配职能案例,讨论式。第二块设计两个。其一是财政基础设施投资――三峡案例;其二是农业补贴可以采取辩论式,辩论家电下乡和直补的利与弊。第三块讨论现时财政政策实施背景、内容和初步效果。小案例:

我国行政管理成本的国际比较;教育支出结构分析;社会保障支出的现行改革;国债规模各项指标的比较分析;分税制改革的最新进展等。

2.案例教学的具体讲授形式

从案例教学基本方法来概括,一般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注重前沿案例解读的基本原则,一般可以采用大案例讨论式和小案例穿插式。

(1)大案例教学一般采用讨论或辩论形式。

大的案例教学一般要求提前布置背景材料,要求学生提前熟悉和掌握材料并准备问题。可以提前将学生分组,最好是圆桌式或分组布置的实验室。上课时,老师先用5分钟左右时间提出讨论主题或辩论主题,并要求每组代表总结陈述自己小组观点,然后互相讨论或辩论(约30分钟)。最后由老师分组点评,总结观点,提出继续改进的方向(约10分钟)。建议采用45分钟,并且以小班课(45~50人)为宜。

(2)小的案例教学一般采用课堂穿插或新闻解读形式。

财政学的前沿热点很多,小案例每年的具体数据和政策也会有新的变化。小的案例建议在老师讲授完某个知识点之后,利用3~5分钟的时间穿插一些新闻或整理好的实证数据,进一步论证知识点。小案例建议短小精悍,迅速概括要点。

(3)课后案例巩固可以采取专家讲座形式。

财政学课程论文例7

财政学是一门研究财政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应用学科,是研究政府配置资源的应用经济学。西方财政学理论及其体系形成较早,一般认为,1663年威廉•配第出版的《赋税论》为财政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177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标志着财政学理论的诞生;1892年巴斯塔布尔《财政学》、1898年阿当斯《财政科学》和1928年庇古《财政学研究》等著述的问世,标志着较为完整的财政学体系的形成;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使财政学的分析基点和根本思路从履行国家基本职能转到政府如何提供公共品与服务上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形成了以“国家分配论”为主流的财政学理论;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理论,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2次会议正式确立公共财政作为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理论体系逐步得到发展与完善。

一、财政学课程简介

从学科性质上来看,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是以经济学为核心,兼顾管理学、会计学等相关内容形成的一门课程。从我国教学方案的安排中,财政学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财政学专业,财政学是作为专业理论课,起着衔接经济学与财政专业课的中介作用;对于经济学专业、各财经类专业及工商管理专业,财政学是必修的8-10门核心课程之一。目前,本课程授课对象广泛,经济类专业不论中专、大专、本科还是研究生均开设此课程,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从财经类本科生的课程安排来看,财政学通常是在学生先修完一些经济学基础课程后开设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同时,财政学课程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税法学》、《公债经济学》《公共预算》等课程奠定了基础。财政学从内容上看,以现代公共财政的支出、收入、管理、体制和政策为核心。一般包括财政概念和职能、财政支出理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收入理论、税收原理、税收制度、非税收入、公债、公共预算、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政策等内容。财政学不是简单地介绍财政本身的收支问题,而是讲授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如何通过自身的特殊机制来实现政府的经济职能及其运行规律。财政学课程具有课程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实践性较强等特点。

二、当前财政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财政学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比较枯燥、实用性不强。因此,对财政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如根据有关学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学生对财政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选择了一般,只有少数同学选择了非常满意,另有近1/3的同学非常不满现行的教学方法。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该课程本身内容较宏观,理论性较强、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感觉很枯燥乏味。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往往更重视知识的传授,而采用以教为中心的方法,比如讲授法。轻视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在上述两方面的原因中,我认为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方面,内容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可能会引起学习兴趣的低下,但并不是绝对因素。如果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即使枯燥的课程也可以讲授的很生动。发言代表确定后,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大家针对给定的话题自由讨论。每组讨论结束后,由发言代表按次序站在讲台上进行发言,将本组的讨论结果表述给大家。最后在各组发表完意见后,教师应做好结论的归纳与总结工作。将结论的要点一一明确,对每组的发言情况进行点评,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现象。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缪慧星.浅谈关于《财政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现代企业教育,2014(6).

财政学课程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财经基础知识》是经济学、财税基础知识、金融基础知识、证券课程融为一体进行综合化改革的课程,可以有效克服各自课程内容的交叉性和重叠性,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往往侧重经济理论的教学而忽略其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内涵。

1、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财经基础知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经济学部分,主要讲述需求与供给、效用论、生产论、市场失灵、国民收入核算;二是财政部分,主要讲述财政基础知识、财政收支、财政管理等;三是金融部分,主要讲述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通货膨胀、国际金融、宏观调控等;四是证券部分,主要讲述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等。

该课程涵盖的知识面广,内容繁杂,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因而任课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强调课堂理论教学,忽视了实际应用。

枯燥的理论讲授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会让授课“掉胃口”,特别是《财经基础知识》这样一门涉及众多课程的入门课,使得学生失去继续学习其他相应学科的兴趣。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而《财经基础知识》实际上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如需求与供给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施、股票分析等与现实联系非常紧密。目前《财经基础知识》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不够系统,未形成比较常态的实践教学内容。

2、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财经基础知识》是一门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如何培养学生捕捉经济热点的的敏感度,如何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何构建学生跨专业思维、跨课程思维的能力是本课程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应为理论与实务的结合,故在课堂授课的同时,注重将现实的经济现象、经济信息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使本课程的教学能教之有物、教有所用,使学生不仅能学习经济学、财税、金融和证券的理论知识,更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身边的经济现象并能进行分析和评判,在实践性问题解决中掌握理论,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能力。

并且,教材及时引入了我国最新的财政制度、金融市场的运行、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和实务等最新内容,使课程知识不仅具有前沿性,而且具有针对性。我们也在实践性教学领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基本完成了适合课程内容以及高职学生认知特征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3、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对策探讨

3.1、实践性教材的改革

根据高职培养目标,打破经济学、财政、税收、金融、证券学科间的界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教材体系进行大胆的设计,针对现有教材侧重于理论分析,案例分析不足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淡化纯理论内容的表述,强化了具备时效性和实用性的案例,大部分案例都来自于当前财政金融市场的热点问题,并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讨论,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案例分析水平,提高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的能力和自觉性,使之具有现实性、应用性和政策性。在教材中力求反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知识、新技能,并且,教材要及时引入了我国最新的财政制度、金融市场的运行、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和实务等最新内容,使课程知识不仅具有前沿性,而且具有针对性。在实践性教学领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需要完成适合课程内容以及高职学生认知特征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3.2、实践性教学环境的创设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本课程通过配套实践性教学的证券、期货交易系统等软件使学生体验炒股炒期货的感觉,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来完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向学生提供统计局、财政部、证监会等相关链接网站,以便学生及时了解当前财政金融最新动态,开通BBS论坛,对财政与金融热点新闻点评,由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共同参与讨论,营造学习氛围。

课程改革中需要开展实践性教学,注重社会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每年暑期考虑组织学生开展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情况等调查,实现学有所用。

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入证券公司实地参观和感受证券交易的过程,并定期举办炒股大赛,营造实践性操作的氛围,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

学生可以随时上网上课,阅读教材,做习题,巩固知识。并把疑难问题用电子邮件发往任课教师。教学咨询辅导也实现了网络化,教师可以更及时更方便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帮助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3、扩充性实践资料的使用

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可以通过有效的扩充性资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学习要点、案例和阅读资料等。本课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增加扩充性资料:

引导学生编辑整理有关财政、金融的典型事件和相关报道、视频,形成案例库、专题库。

依据现代化网络教学设备,建立《财经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网站,把《财经基础知识》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改革、教学案例、课程习题、教学成果、教学前沿等相关教学资源展示在网站上。

教师开始讲授《财经基础知识》伊始,就将上述扩充资料及其使用方法向学生讲解,在课程进行中向学生推荐相关扩充资料,对使用扩充资料有收获的同学进行表扬,其经验加以推广。

通过《财经基础知识》扩充性资料的学习使用,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运用能力,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接触教学科研的前沿知识,从而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阮吟晖.高职“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之浅见[J].科教文汇,2010(3).

[2]廖颖.独立学院会计专业《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创新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6).

[3]臧良运.高职经济学教材由学科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1(2).

财政学课程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7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教改立项资助项目“PBL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3XN11)的研究成果之一。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的经济学分支,财政学从研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出发,阐述了政府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以及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济类课程相比,《财政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设计也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其中,在《财政学》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文献综述与假说提出

《财政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联系紧密的综合性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及与相关学科渗透的多重特征。由于该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本科阶段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具有以下特点:传授财政学中关于财政的职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家预算、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财政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解释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李新、焦耘、莫亚琳、兰相洁等人的研究,都强调了《财政学》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递与培养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相结合的重要性。

由于财政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宏观性和抽象性,其知识框架所包含的内容覆盖面广且层次错,因而对于本科生而言,如果对课程内容没有学习兴趣和主动需求,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研究认为,如果在课堂原理讲授的基础上运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讨论案例的疑难细节,将原理进一步具体化,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所帮助。至于案例教学法如何具体运用到《财政学》教学中,李新、兰相洁提出的具体应用方法仅针对教师的课堂授课,提出应包括案例设计、导入案例、分析和讨论案例和总结案例四个阶段的观点。魏松认为,除了讲授式案例教学外,财政学案例教学还可以采用讨论式案例教学、分组辩论式案例教学、专题讲座案例教学等,但并未进一步说明各种案例教学方式的具体运用方法。至于案例教学法如何具体运用到非财政专业《财政学》课程的教学中,以往文献并未展开太多讨论,绝大多数的研究还停留在定性研究的阶段,没有提供更加详细的经验证据。但是,无论是考察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效果,还是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均需要对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方式和实际效果展开经验研究,获取经验证据以得到有益结论,本文的研究目的正在于此。

本研究是在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改革实践主要通过三种具体形式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本科《财政学》教学:第一步,将案例分析引入课堂教学(以下简称“课堂案例教学”),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现实社会经济中的热点财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加深学生对财政学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第二步,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案例搜集和分析工作(以下简称“个人案例分析”),这一阶段以学生的自发、独立探索为主,要求学生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财政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去分析现实问题,并通过分析得到结论;第三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由笔者提供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源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财政学案例,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完成自我学习,最后由教师对案例分析进行点评和总结,促使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更好地结合,实现掌握知识点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双重教学目的(以下简称“小组案例分析”)。

根据以往的文献结论,本研究希望检验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观效果之间的路径关系,即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是否能够提高学习该课程的主观效果,是否会通过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由此,研究提出的待检验假说为: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包括课堂案例教学方法、个人案例分析方法和小组案例分析方法的引入,能够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检验上述假说所需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调查对象是已学完《财政学》的本科生,采用电子邮件发放、回收问卷。据统计,共发放问卷309份,收回270份,回收率87%。其中,有效问卷220份,对回收较早的20份问卷与回收较晚的20份问卷中认知型变量进行无回复偏差检验,结果表明回收时间不同的问卷没有显著差异。

二、变量测量和描述性统计

1.变量测量。研究中包括三个主要变量:第一个变量为案例教学法引入变量,具体包括课堂案例教学引入程度、个人案例分析引入程度、小组案例分析引入程度,变量测量主要通过度量调查对象对三种教学法引入程度的主观感知水平来进行;第二个变量为学习兴趣变量,兴趣的两分法,即个人兴趣、情境兴趣在学习兴趣的经验研究中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本研究对学习兴趣变量的度量包括四项测量题项,兼顾个人兴趣和情境兴趣;第三个变量为学习效果变量,本研究对学习效果变量的度量主要通过度量调查对象整体上和分项目对学习收获的主观感知来进行。

2.描述性统计。表1显示,调查对象的学习兴趣和主观学习效果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见表2),主观学习效果与三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法引入和学习兴趣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学习兴趣与三类案例教学法形式的引入也呈正相关关系,这为假说提供了初步证据,也为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提供基础。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1.研究结论。由于涉及中间变量的影响和潜变量的测量,本研究的经验检验主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展开,模型拟合情况和结构模型系数见表3和表4。从表3可看出,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各拟合指数均表现良好(RMSEA

2.建议。上述研究结论对于《财政学》课程及类似财经类课程的教学设计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对于特定教学对象开展财经课程的教学,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对象的特定需求来设计教学方法与具体方式。从结论来看,非财政专业本科生在学习《财政学》课程时,对于以各种形式引入案例教学法是具有现实需求的,案例教学法能够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显著提高学习效果,其中,特定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案例方式,不仅通过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还对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直接作用,在这种发现的支持下,可以考虑在《财政学》课程中引入如“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等以小组讨论为重要特征的教学方法,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改善预计会起到显著作用,但具体效果需要进行教学实践和相应的研究才能证实。

本研究以《财政学》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案例教学法引入、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有意义的经验结论。但本研究的假说提出和测量工具设计以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者的教学经验为主要依据,且研究者来自经济学领域,对教育学尤其是学习兴趣理论的研究经验有限,虽然经验结果通过了信效度检验,但理论支撑仍尚显薄弱,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新,等.浅论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1).

[2]焦耘.认知过程的特征及财政学教学改革浅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3]兰相洁.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运用之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2).

财政学课程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068-02

特色人才培养是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财政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财政活动范围不断变化,财政学科研究的对象内涵和外延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社会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变化,财政学科发展以及财政学科人才培养面临着新机遇和新的挑战。如何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是当前财政学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对地方性高校的财政学本科特色人才培养进行探讨。

一、财政学本科特色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培养定位。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界定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经济学、管理学素养和较好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财政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熟悉财政税务管理、财务会计核算等方面知识和业务技能,具备处理财政和其他相关工作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突出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财政、税务、会计、信息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二)优化课程体系。首先,开展课程群建设。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优化改革,注重整体优化和系统整合,构筑宽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财政学、中国税制的发展优势,建设财政学、中国税制两大课程群,彰显各自教学特色。其次,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一是进一步优化学科理论课程设置。在理论课程设置上贯彻“厚基础、宽口径”原则,除突出专业知识课程外,还重点加强了对学生财务会计能力的培养。另外,通过增加跨学科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范围。在突出专业知识方面,在专业主干课程上系统地设置了财政学课程,同时,从2011年起将财政专业选修课程分为财政管理和财政监督两个方向;强化学生的财务会计基础方面,除专业基础课中安排了会计学课程外,在专业骨干课中还安排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财务管理课程,专业限选课中开设成本会计等课程;增设跨学科选修课,将审计、管理学等专业课程纳入学生的选择范围,如审计学、ERP原理与应用等。二是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比重。自2008年以来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幅增加实验和实践课程的学分和课时,实践课程的学分占全部学分的比例达到21‰同时将专业综合性实验作为必修课程。三是增加财税专题讲座。为了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拓展专业深度,每年都邀请国内财税专家给学生做多场专题讲座。

(三)推行“读、写、议、评”教学方法。“读、写、议、评”教学方法是基于“高校教学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核心要求,贯彻“两个为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原则,探索高校教育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素质培养转变中逐步摸索形成的一套教学方法。“读、写、议、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课堂教学不应只注重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作为主人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留有思考的余地,在尝试与体验中认识理论、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读、写、议、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丰富教学形式、重视能力培养、加强师生互动。具体操作流程分为四个阶段:导读阶段、写作阶段、讨论阶段、点评阶段。导读阶段主要是通过布置学生大量--阅读课外的专业书籍及文章,增加专业方面的信息量,拓宽视野,帮助学生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写作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归纳及写作能力,写作的形式应多样化,可以是读书心得、观点综述、专业论文等。讨论阶段是通过组织课堂讨论,促进学术交流,实现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点评阶段包括学生互评与教师评议,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之间相互评议,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课时的多少灵活布置阅读材料,科学地安排写作内容及组织讨论,讲求实效。“读、写、议、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专业写作能力、综合素质有较大帮助,为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研究型教学等为手段,以共建的实习、实践基地为平台,将第一课堂实训与第二课堂实践结合起来。建立了“认知—实践—创新”的多层次、多种类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具备财经理论基础知识、经济思维、财税技能,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1.建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根据“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实践发展规律,我们构建了一套“认知—实践—创新”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设有财政税收综合模拟实验室、财政信息化实验室、增值税防伪税控模拟实验室、财税一体化实验室,在财政税务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20多个“产、学、研、政”相结合的教学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参观财政局和税务局、观摩财税实践操作、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暑期的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社团活动以及聆听学术报告和撰写读书笔记、社会实践报告、毕业论文,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2.以科研和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申请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增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组成科研小组,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申报学校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构建课堂学习、实验室模拟与实践基地实习“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和对学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如对学生校级及以上各级的科研创新项目、“挑战杯”项目、公开,给予物资、学分奖励),定期举办全校性“财政学”小论文比赛。通过上述措施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财政学本科特色人才培养的成效与不足

(一)财政学特色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经过近5年的努力,广西财经学院财政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取得较显著成效。财政学、国家税收这两门课程已建成自治区精品课程,社会保障学课程是学校重点建设课程。财政系教师所承担的教学改革项目《财政学重点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获得2009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编写的《公共财政学》教材获得2006~2008年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参与撰写的著作《广西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研究》获得2010年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获得广西财政厅每年重点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10多项。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5年来,学生初次就业率都超过90%,并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好评和高度评价。考取硕士研究生和公务员的毕业生人数也不断增加。

(二)存在的不足。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

1.人才培养的地域特色不够突出。广西财经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有别于以培养高水平的学术性人才为主要功能的研究型大学,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所处区位,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在人才规格、培养目标、专业设计和办学形式上要有较强的为地方服务的针对性。从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专业人才培养来看,虽然明确提出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现了与研究型大学的区别,但培养目标并没有突出广西的区域特色,与其他兄弟省份的地方财经院校基本雷同。在课程设置上,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衔接也不够紧密,与地方的需要有一定差距。

2.相关设施的投入不能满足需求。在特色专业教学过程中,随着本专业招生人数的扩大、科研项目的增加,相关配套设施还无法及时跟上,如师生可查阅的专业图书资料尤其是国外最新前沿的专著和期刊数量还比较少,组织学生开展科研、考试指导还缺少固定场所和设施等。

3.实践和实验教学有所不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多数是从高校(主要是研究型大学)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际工作部门的工作经验,自身尚不能成为实践教学的专家能手。虽然也有教师到财税等实际部门进行短期实践学习或挂职锻炼,但这样的机会并不普遍。另外,在实践和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目前已有的基地主要分布在财税部门,企业实习基地不多有待加强。有些实践和实习基地虽然签署了合作协议,但却没能真正运作,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未能接触真实的业务流程。

三、完善财政学特色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突出人才培养的地域特色。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必须突出办学的地域性特色,在专业建设上,必须清楚为哪些地域服务,并明确这些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基本趋向、结构。当前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注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的广阔前景和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目前广西财经学院财政学特色人才培养应紧紧围绕这一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对财政学学生的培养既要面向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公共理财人才,又要适应广西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加强对学生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教育,培养“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能安心”是指扎根边远地区和农村基层;“能吃苦”是指经受艰苦环境、艰苦岗位和各种困难磨炼;“能创业”是指将所学知识技能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并善于开拓创新。

(二)增加投入完善教学科研设施。为了更好地培养特色人才,必须增加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配套措施。增加经费主要依靠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学校的经费支持,通过申报学科建设项目、实验室建设项目等方式获得建设经费来改善有关教学可以设施。另外,也要考虑从二级学院的经费中拿出一定资金来增加投入,包括加强资料室建设,增加必要的图书资料的订阅和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