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财政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6 16:05:38

财政学

财政学例1

    财政学仅是经济学,还是政治学和经济学交叉学科?

    最初的专着性西方财政学是从经济学角度展开论述的,巴斯塔布尔指出,“从最初意义上看,财政科学是经济研究的产物。”(注:Basbr,C.F.PublicFinance.London:Macmillan&Co.,1892,P7.)汉特(Hunter,M.H.)1921年《公共财政学大纲》第一章第三节标题就是“公共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注:Hunter,M.H.OutlineofPublicFinance.NewYork:Harper&BrothersPublishers,1921,P4.),尽管作者接着于下一节“公共财政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也指出了财政学与政治学、历史学的密切关系,(注:Hunter,M.H.OutlineofPublicFinance.NewYork:Harper&BrothersPublishers,1921,P4,PP5-7.)但并不否定他的关于财政学是经济学分支的观点。

    与这种经济学观相反,西方财政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了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观。

    道尔顿(Dalton,H.)1922年的《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第一句就指出,“财政学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注:Dalton,H.PrinciplesofPublicFinance.London:GeorgeRoutledge&Sons,Ltd.,1922,P3.)不过,由于英美早期财政思想传统的影响,直至本世纪50年代末为止,认为财政学是经济学分支的看法在西方财政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主张随着社会抉择理论从60年代开始逐步被纳入西方财政学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社会抉择论从威克塞尔开始,就是主张政治程序进入财政分析视野的。为此,作为社会抉择学派代表人物的布坎南,在1960年《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一书“前言”中就指出,财政学是涉及经济学与政治学两个方面的学科。(注:Buchanan,J.M.ThePublicFinances:AnIntroductoryTextbook.Homewood:RichardD.Irwin,Inc.,1960,pvii.)此后尽管许多财政学着作不再指出财政属于何种学科,但由于它们所包含的有关社会抉择论的内容,总或多或少涉及到政治学的分析。所以,现代西方财政学尽管从根本上看属于经济学,但又具有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的性质,将其视为纯经济学科的看法,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财政学仅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学兼有?

    宏观经济学是本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后的产物,在此之前西方财政学是谈不上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的。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财政政策的成功运用,它逐步进入西方财政学中而成为其重要内容,就很自然了。这样,西方财政学除了原有的微观经济分析之外,同时出现了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威廉斯(Williams,A.)1963年的《公共财政与预算政策》一书,就鲜明地体现了这点。该书体系分为两大部分,即“A编:微观经济学”和“B编:宏观经济学”,前者分析的内容包括税收、政府支出和预算范围等问题,后者则分析了经济结构、经济稳定与增长、预算与经济政策等问题。(注:Williams,A.PublicFinanceandBudgetPolicy.NewYork:PrederickA.Praeger,Publisher,1963.)纽曼(Newman,H.E.)1968年的《公共财政学引论》指出,公共财政学所分析的政府三大任务,即穆斯格雷夫所指出的效率、公平和稳定,前二者属于微观经济学,而后者即稳定任务则属于宏观经济学。(注:Newman,H.E.AnIntroductiontoPublicFinance.NewYork:JohnWiley&Sons,Inc.,1968,P223.)温弗雷(Winfrey,J.C.)1973年的《公共财政学:公共抉择与公共经济》,也将财政的微观与宏观问题分开论述,即该书第三篇为“微观经济学与公共部门”,分析税收与公共支出;第四篇为“宏观经济学与公共部门”,分析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的财政政策。(注:Winfrey,J.C.PublicFinance:PublicChoicesandthePublicEconomy.NewYork:Harper&Row,Publishers,1973.)此外,其后还有许多西方财政学也包括了财政政策的内容,表明传统地只局限于微观经济分析的西方财政学,已开始接纳宏观经济内容了。

    但与此同时,许多西方财政论着仍坚持了原有的微观经济分析传统。这点,只要看一看许多西方财政学仍然不包括财政政策的内容就可明了。布朗(Brown,C.V.)和杰克逊(Jackson,P.M.)1978年的《公共部门经济学》就明确指出:“……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展,是限制在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知识范围内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尤其是一般均衡分析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使公共部门经济学发生了质的飞跃。目前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应直接归功于微观经济理论。”(注:Brown,C.V.&P.M.Jackson.PublicSectorEconomics.Oxford:MartinRober-taon,1978,P7.)瓦格纳(Wagner,R.E.)1983年的《公共财政学:民主社会中的收支》一书,也将财政学研究对象归入微观经济学中。他指出:“公共财政学的研究有两个主要分支:公共抉择和运用微观经济学。……运用微观经济学,检验的是公民个人对公共抉择的反映。”(注:Wagner,R.E.PublicFinance:RevenuesandExpendituresinaDemocraticSociety.LittleBrown&Co.,1983,P4.)罗森(Rosen,H.S.)的《公共财政学》在1995年的第四版中,仍未将财政政策内容包括在内,并且也如同其他许多主张财政学仅属微观经济学的财政学论着一样,设有专门的微观经济学基本内容的篇章,作为全书的理论基础。(注:Rosen,H.S.PublicFinance.4thed,Homewood:Irwin,1995.)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财政学属于微观经济学的主张。

    进一步看,就是并不反对财政学也包括宏观经济分析内容的许多学者,也仍将财政学的分析基点和重点放在微观经济分析上。在西方财政学界有着很大影响的阿特金森(Atkinson,A.B.)和斯蒂格里兹(Stiglitz,J.E.),在其1980年的《公共经济学教程》引言中指出,“最认真地说,(本书)不打算包括稳定和宏观经济政策内容。……在穆斯格雷夫时代,他可以在其《公共财政学理论》(1959)中包括210页的有关稳定政策的内容。然而,自那时以来,经济学出版状况变了,人们在文献中对该问题作了大量的精彩描述。所以,我们的重点仅放在(政府)目标而不是稳定政策上。”(注:Atkinson,A.B.&J.E.Stig-litz.LecturesonPublicEconomics.NewYork:McGraw—Hill,1980,pxv&P4.)尽管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并不反对财政学也包含有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但至少表明了作者仍是将财政学重点和基点放在微观经济学上的。对此,米尔利斯(Mirrlees,J.A.)在奎格里(Quigley,J.M.)和斯莫琳斯基(Smolensky,E.)1994年主编的《现代公共财政学》中总结性地指出:“在穆斯格雷夫的《公共财政学理论》中,他以三个政策目标:配置、分配和稳定等术语,概括了他的主题,……。该书以超过200页的篇幅研究了稳定问题,即我们现在称之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在较后的教科书即阿金森与斯蒂格里兹的《公共经济学教程》(1980)中,宏观经济政策问题被排除了。……公共经济学,甚至公共财政学,被认为仅涉及配置和分配问题。而稳定问题则被留给宏观经济学及其教科书。”(注:Quigley,J.M.&E.Smolensky,ed:ModernPublicFinance.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4,P213.)

财政学例2

在高等院校内,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不仅财政专业的学生要学,非财政专业的学生也要学。虽然《财政学》在教学中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财政学的教学并没有做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讲授。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时仅在教学内容和课时上有所区别,使用的教材、内容体系基本一致。由于非财政专业很难按照财政专业的课程体系来开设相应的学科,在学习中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做铺垫,这就加大了非财政专业的学生学习财政学的难度。因此,如何根据非财政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出适应他们学习和教师教授的《财政学》课程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一、非财政专业财政学教学的特点

(一)非财政专业学生的特点

在高等院校里,专业的设置基于学科的研究领域。我们大致可以将非财政专业的学生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除财政学外);第二类是管理学专业的学生。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一般都能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专业知识,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他们开设财政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能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相关的经济学问题。管理学既研究企业管理也研究公共管理,政府机构的活动可被归纳到公共管理的范畴。另外,由于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十分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因此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财政学主要目的是了解财政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强化之前所学的相关内容。

(二)《财政学》课程的特点

除了专业设置外,《财政学》这门课程本身也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首先,财政学本身具有跨学科的属性。道尔顿(Dalton,1922)在《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中指出,财政学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作为一个经济范畴,财政研究的是政府的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它所关注的问题以研究社会资源配置为对象的经济学基本一致。这就决定了财政学会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微观及宏观经济学方法研究财政问题。作为一个政治范畴,财政学与政治学研究的行为主体具有一致性。财政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政治决策机制来实现财政的决策过程。因此政治学的理论与观点会渗透到财政学研究中。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财政可以被界定为政府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因此,财政问题不仅是经济学和政治学问题,还是管理学问题。其次,财政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财政学发源于西方经济学,它非常注重对现实政府的财政活动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一门实务课程,《财政学》的操作性相对较弱。再次,财政学是一门与时俱进学科。财政学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现实的经济、政治、法律制度和体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二、非财政专业财政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编写缺乏统一的标准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财政学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学科的体系也得到了完善,但《财政学》教材的编写却始终缺乏统一的标准。各高校纷纷按照自己的要求来编写、征订自己认为较为满意的教材进行授课,很少同其他院校进行交流。不同版本的财政学教材所涵盖的内容往往并不相同,尤其是比较注重吸收西方财政学内容的一些高校编写和使用的教材同其他财政学教材在内容和体系上都有一定区别。如上海财经大学的《财政学》很多问题都是用西方经济学的思路来分析解释的,特别是帕累托最优理论的运用,这同中国人民大学陈共教授编写的《财政学》就很不一样。教材多样化一方面满足了教学方式和内容多样的需求,也导致财政学教材编写缺乏统一的标准,教材难以通用,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二)教材内容通用化,缺少针对性

一般而言,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财政学的要求与侧重点有所不同。对非财政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应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他们不必对财政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但在现行的教材中几乎没有针对非财政专业编写的教材。例如,陈共教授主编的《财政学》是现行比较通用的版本,该教材在编写说明中就已指出,该教材适用于财政学专业、经济学专业、各财经类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不同的学生使用同一教材,既无法突出专业特色也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如前所述,要学好财政学需要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做铺垫,非财政专业的课程很难按照财政专业的课程体系来开设相应的学科,教师在讲解财政学中部分内容时会存在障碍。例如在讲解有关税收、公债等内容时,只介绍一些基本知识点根本就收不到什么效果,若将教学内容展开则又会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基础知识而无法消化。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在学习完财政学后,接下来的课程中几乎没有与财政学相关的课程,这就导致学生认为学习财政学对今后的学习以及就业都没有实际的帮助,大部分学生对于这样一门孤立的课程很难产生主动的需求。

(四)教学内容多,授课时间相对较少

财政学教学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还表现在课程内容的博大精深与教学课时的相对有限。在大部分院校财政学教学课时有48学时、51学时、60学时和64学时等几种主要的配置模式,《财政学》的教学内容多部分内容难度较大,现有的教学课时很难将教学内容充分展开。以“税收”为例,财政学中“税收”部分包含“税收原理”、“税收制度”和“国际税收关系”三大块内容。这三大块内容多、难度大,在教学中需要安排较多的课时进行讲解,有限的课时又不允许教师和学生“细嚼慢咽”,这难免让人有应付之嫌。

(五)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单一

现阶段,财政学的教学是以教师在黑板上讲,学生记笔记的方式为主,既浪费了大量时间,也不利于师生间的互动。被动的教学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听课时常感到枯燥乏味。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授课内容通过图片、声音、动画等技术进行更为形象的展示,但没有对财政学的教学起到实质上的促进。如何对现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广大财政学教师非常关注的焦点。

三、完善非财政专业财政学教学的思考

(一)规范教材编写,优化教材内容

不规范的教材编写状况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也影响了教学质量。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应组织知名的财政学专家编写《财政学》教学大纲统一编写标准,根据非财政专业学生的特点编写出适合他们学习的教材。至于各院校编写的《财政学》教材则应由专家审核后进行择优选择。这样既能促进教材编写

的规范化,又能满足不同院校的偏好。教师在授课时也应根据具体的专业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例如,会计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侧重点应是税收实务;金融学专业应侧重于公债、宏观财政理论与政策的知识: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则要求重点掌握与企业、单位、个人分配关系较密切的内容。

(二)完善课程设置

财政学是一门跨多学科、专业化强的课程,要让学生学好财政学,就一定要完善课程设置。非财政专业的课程开设不需要也不可能向财政专业的课程靠拢,但是与财政学密切相关,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需要开设的课程就必须开设,如西方经济学、税收原理、货币银行学等,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为学好财政学打下基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要想学生学好《财政学》除了有合适的教材外,制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作为教师,应该在课余时间多了解学生的需要。有条件的教师还可在网络上设置教学网页与学生进行交流。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改变传统被动的“填鸭”式教学,联系实际引导他们学会观察身边的财政现象,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很好的方法,以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为线索逐步引导学生进入问题,引起同学们对相关内容的关注。在课堂上鼓励同学们对不同思想、观点进行争论。通过辩论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准备适当的课时让同学和老师进行角色对换,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是激发学习热情的途径之一。

(四)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

大多数情况下,考试是考察学生学习情况最主要的方式,考试可以检验学生的记忆情况,不能说明学生真的学到了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作为对现行考核方式的补充。例如,在课程学习期间布置几次作业,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姚凤鸣,适应不同专业特点要求建立不同层次的,《财政学》,课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2)。

[2]倪秋菊,非财税专业的财政学教学心得与改进设想[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

[3]熊冬洋,对财政学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0(8)。

财政学例3

财政社会学与财政学不同。财政社会学的整体结构注重研究财政与整个社会内部系统间的关系与收支系统内部的联系。主流财政学家认为,应该将这些不同的关系割裂分开单独认识,其公共财产交易体制在内部中的视野也就消失了。在这一问题上,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与此情况不同的是,财政社会学主要研究税收以及预算制度间的变革,极大程度上推动现代国家的构建以及政治文明的进步,从而使传统的财政学打破了瓶颈。作为一门内容相较复杂的独立学科,一直以来都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并始终向好的方向发展。

一、财政社会学思想核心

在财政社会学领域内,较有影响力的是长期引领世界学术潮流的学者瓦格纳。他认为社会是一个广义的体系,具体由经济、政治以及社会三个系统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相符相成,缺一不可。相关研究学者提出,共同体产生于国家之前,因此财政上的需求是共同体上升为国家的必要途径,因此也使财政成为历史上各国家的核心议题。财政社会学是分析社会的最好的出发点之一,特别是在新的经济体制产生的情况下[1]。因此,对财政问题展开进行分析研究也是对整个社会认识全面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在分析问题时,不能将财政问题看作是单一的问题,要从多方面展开思考,将其看作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问题。

二、财政社会学研究背景下的社会情况

在重要的经济转型期,我国必须沿着财政社会学的理论在经济上寻求突破口。在财政社会学的基础之上,人民会对国家与社会的定义产生不同方面的理解范畴,从而得出一些更有创建性的结论。从此方面来看,财政学问题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整体上提升财务授予预算能力,国家的整体实力将会不断加强。依据实践理论,国家整体的权力划分与制衡均得到了一定的保障。财政社会学本身就十分看重对于国家本身的研究,现代国家产生和整体经济税收制度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社会学的介入。也就是说,财政社会学可将经济基础转变为政治结构,无论从哪一角度出发,财政都代表着我国的总体实力,对财政社会学的研究也将决定国家的特点以及综合面貌[2]。从财政社会学的核心理论来看,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国家整体的经济收支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整体的政治结构以及经济活动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国在此方面的经验主要来自外国发达国家,针对财政社会学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方向。从整体上来说,财政社会学代表着整个国家的财政发展方向。

三、财政社会学研究价值

财政学例4

《新理财》:“科学发展观”已经提出来好几年了,那么财政究竟该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

许正中:中国的改革到了非常重要的节点。从政府支出上来说,就是要建立公民普遍服务体系,让人能够充分流动,让人能够自由生活,让人能够自由发展。

现在财政政策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政策的马赛克”。即政策多变性。简单来讲,如果发展的路径是科学的、方法也是科学的、结果是可持续性的,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其基础是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与社会的发展又是统筹的。具体到财政方面,应当至少在保证财政收入的前提下,与当地的发展融合,与当地民生融合。这是一个难题,但也是财政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刘尚希:财政的科学发展,必须以人民为基础。上学贵、上学难以及看病贵、看病难,一方面反映出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也表明政府在公共消费上做得很不够。民生,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经提出,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民生财政也应运而生。关注民生的财政,才是科学发展的财政。

梁本凡:关注长期的稳定持续发展,才能谈得上是科学发展。我们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是在压榨完一个税源的所有价值后才考虑转型或者开发下一种税源,城市应该未雨绸缪,在旧的税源枯竭前,计划培养新产业。而财政就应当在这种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这才能谈得上是财政的科学发展。

《新理财》: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形之手”,如何发力?

许正中:在辅助当地政府的政策方面,财税政策有很多发力点。首先是对传统产业升级,运用财政手段去推动它。第二,将来的竞争将是区域经济的竞争。财政就要建立“MOP”(多元开放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技术、技能、创意、公共服务、信息共享等等机制。这里面,产业一定要和金融高度的结合。其次,还要发挥税收政策和政府采购的优势。

第三,财税政策的发力点要着重放在产业融合和人才的聚集方面,使城市有较为长远的发展空间。

梁本凡:我想除了对政府的政策支持外,最重要是财政要打造地方城市的创新活力。我们主要说像唐山一样的资源型和重工业型城市,至少财政可以做到两点:

第一,发展替代产业。原来因资源而起的工业,随着资源的耗尽,工厂生产戛然而止,大量设备成为摆设,造成极大损失,所以要把设备盘活。对财政来说是循环经济的建设,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是城市整体建设的一个好的着眼点。

第二,发展新型产业。通过技术创新,让资源型企业对资源不再依赖。调整资源型城市的单一结构,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的产业转型。

《新理财》:加大财政在民生发面的投入成为必然趋势,但如何避免“民生财政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误区?

刘尚希:我认为,扩大所谓的民生支出,并不意味着是民生财政。只有当所有的财政支出,最终都有利于改善和保障民生,最终有利于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时,才算是民生财政。所以唐山的十二年免费教育显然是个好例子。在财政支出构成上去划分哪些是民生支出,哪些不是民生支出,那无异于说,财政支出一部分是以人为本,一部分不是以人为本。接下来的结论就是:不是以人为本的那部分支出应当取消。因此,从逻辑上看,确定“民生支出”的比例,实质上否定了民生财政,等于承认财政在民生这个根本问题上阳奉阴违,民众岂能不质疑?

回来解释一下科学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个本就是民生,就是人自身的发展。民生财政,也就是说作为国之公器,财政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民生上来。不言而喻,这种转变是全方位的,是从理念到决策、从目标到手段、从制度到管理的全面转变,只有转变到位了,才能算是搞“民生财政”。否则,无论支出结构怎么调整,哪怕所谓的“民生支出”比例达到100%,也不是民生财政。

《新理财》:近几年部级经济区纷纷设立很受关注,比如曹妃甸国家战略区,如何利用好“政策红利”,树立新的区域发展模式?

许正中:中国所有的成功在于先行试点。从财税政策上来看,这些国家经济区,在实行上述我提到的“MOP”的基础上,一定要重视政府采购,在中国,政府具有很强的资源配置能力,政府采购在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税收政策作为调控手段确实很灵敏,但是现在税收政策和产业结合地越来越多,和区域结合地越来越少。

梁本凡:其实这是一个区域发展成本的问题。一些地方财政不愿意把大批的资金投入到开发新区去,理由是大量的企业搬迁会减少财政当年的收入。某一届政府为了当届的财政收入而阻止大财源搬迁,其实财源还是本地的,只不过影响它当年的收入而已。那么当地财政就要做好辅政的工作,一个地方政府是否有远见,和一个地方财政的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

财政学例5

建国初期,我国就在各高等院校设立了财政学专业,培养财政税收方面的专门人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到20世纪80年代末各高校纷纷设置了财经类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财经人才。随着1998年教育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变化,财政学隶属于经济学,就这一目录而言,本科专科数量大为减少,各专业涵盖的内容也更宽泛,可以更好地满足通才教育的要求。近年来,部分高校经批准设立了一些本科目录之外的专业,与财政学专业相关的是税务专业及资产评估专业,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2005年起,国家教育部在部分高校设立了资产评估本科专业,目前已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10所高校开设了资产评估本科专业,建立了资产评估学科建设基地。

一、设立资产评估专业的必要性分析

(一)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选择

社会的转型是指社会经济基本结构的转变,是社会基本运行模式的转换。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30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改革,也使政府面临着功能的调整。经济转型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并完善以市场为向导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必须适时转换政府的角色,调整原有的政府功能。而在政府行为调整中最有影响力、最有决定性因素的是人,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自身对政策的理解和掌控能力,而生成这种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出一批批专业化、知识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大力发展包括会计、咨询等行业在内的中介服务业,是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拓展,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关、司法机关、银行等机构从事资产评估、信用评估及管理咨询、产权交易、企业改制、资产抵押工作以及其他经济管理工作的数量日益增加,需要更多的从事资产评估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资产评估人才匮乏,不仅表现为专业人员数量的严重不足,同时现有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人数约27800人,其中一半以上人员同时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他们的主要业务是审计业务而非资产评估,实际专门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人数不足15000人。而在产权交易、企业改制、司法实践、融资抵押、财产拍卖等活动中,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专门人才,现有的专业评估队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此,需要拓宽财政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符合实际常需要的复合型财政专业人才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

建国60年来,国家为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国后,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建设投资,国家投资兴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在此期间,国家投入也形成了大量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可以说我国目前拥有如此大规模的国有资产,绝大部分是来自建国以后的投资积累。国有资产对国民经济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资产如果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宏观调控杠杆,就必须有增有减、有进有退,否则,只进不退或有增无减,就是一种单向调节,就不成其为调控杠杆了。党的十七大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有些人总是对公共财产的“调减”和国有资产的部分“退出”担心甚多,惧怕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实际上,只要规范管理,适当出售部分国有资产不仅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相反会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只能在资本运动过程中才能实现,资本一旦停止运动就会贬值甚至变得一文不值,而这种资本运动不只是指微观的资本循环与周转,即单个企业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即单个企业资本从货币资金G——生产资金W经过生产过程P——商品资金W——新的货币资金G的过程,而且包括宏观的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即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作用下,众多企业资本不断地进入一个行业或退出一个行业的过程。对于国有资本来说,进入一个行业就表现为国家对某个行业的国有企业投入,退出一个行业就表现为国家将某个行业的国有企业出售。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国有资本的出售与国有资本的投入一样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出售的价格是否合理,而出售价格是否合理又取决于出售价格的形成过程是否科学、规范、合法。一般来说,只要出售过程依法经过批准、经过科学资产评估、经过公开竞价,其价格就会比较公道,就不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由此可见,资产评估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

(三)拓宽财政学的口径

90年代中期政府机构改革之后,政府部门吸收的财政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力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财政学专业的毕业生很难直接进入与所学专业对口的财政税务部门,对专才教育提出了挑战。高校的本科生收费制度的全面推行、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大以及由此带来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迫使众多高校采取对策,进行相关的课程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市场的需求。许多学校改变财政学专业课程教学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转变为以财政税收类课程为主干,以财务、会计、资产评估课程为基础向多学科辐射的“通用”人才培养模式。

为扩大财政学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首先坚持专业对口的观点,努力争取毕业学生到财税系统工作的机会,其次就是在校期间,尽可能考取注册资产评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以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经过若干年教学实践,财政学专业学生考取相应执业资格的人数逐年上升,既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也提高了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培养出了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通用型人才。可见,在财政学专业下设资产评估方向也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挥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市场急需人才的重要方式。

二、设立资产评估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与改革,财政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在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作为国家计划手段的财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财政不仅投资于国防、行政管理等满足政府政治职能的需要,同时大量资金投向于基础产业以及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90%以上的份额,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这种突出国家主导地位的财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显示了极强大的作用力。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有效的领域交还给市场,市场无效的领域由政府(财政)来弥补,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学转变为公共财政学;公共财政学的课程内容课程体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公共财政学理论基础的变化

公共财政学理论的研究是基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来阐述为什么要有财政、财政是什么、财政应当干什么。在此基础上解决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对社会经济干预过多的情况。政府要逐步、有计划的退出市场有效的竞争性及盈利性行业,在退出的过程中涉及到政府国有企业资产的产权变动,为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需要资产评估,可见资产管理与评估是财政学的延伸和派生。因此,在构建新的财政学科体系的同时需要培养学生的资产管理与评估的能力。而正是这种公共财政学科体系的构建为资产管理与评估专业的设立提供了可能性。

(二)财政学研究范围的拓宽

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出版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学研究》,推动了财政学向公共经济学的转变,为财政学科体系向公共经济学科体系的转变奠定了基础。财政学其研究范围不仅局限于财政收支本身,还包括财政对整个国民的影响及管理。公共财政学可称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公共经济学科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基于现实的认识,公共经济学学科体系包括基础性、理论性、制度性和管理性学科。其中基础性学科包括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性学科包括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税收经济学等,制度性的学科包括公共政策学、财务会计、经济法、税法学、财务管理等学科,管理型学科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学、资产管理学、资产评估学等学科。

从以上公共经济学科的设置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财务会计学、经济学、税法学、财务管理等学科是财政学专业中开设的相关课程,而这些学科正是资产评估学的理论基础。资产评估不同于会计,但是资产评估尤其是企业价值评估需要使用会计信息。因此,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尤其是企业价值评估人员应该具有相当程度的会计专业知识。资产评估与财务管理和金融的关系也较为密切,比如,在方法上,资产评估的收益法应用的就是财务和金融中的套利定价模型,金融业的期权定价模型也开始在资产评估中得到应用。所以,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财务金融知识。因此,公共经济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为建立资产评估专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设立资产评估专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学历教育与职业考试衔接问题

在资产评估的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的衔接问题上,有两个倾向需要防范,一是应试教育的倾向,二是回避资格考试的倾向。资产评估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同非此专业的毕业生一样要到毕业3年后,才有资格参加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这就给资产评估的学历教育带来了冲击。

在资产评估专业建设上,应试教育的倾向是不可取的。学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资产评估的很多技能是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的,课堂传授替代不了。目前,本科教育对宽口径、厚基础的提倡是很科学的,如果仅仅以职业考试的五门课程作为重点,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得不偿失的。即使学生可以顺利通过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也是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能力提高的。

回避资格考试倾向也是不可取的。某些学校由于自身原因回避了一些专业课程的建设,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缺失,这会给以后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在资产评估行业发展造成很大的困难。近几年的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的结果也揭示了这一影响,即很多考生存在“瘸腿”问题,财经类院校的毕业生通不过建筑工程和机电设备两科的考试,理工院校的毕业生通不过财务会计的考试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资产评估专业的发展取向

财政学例6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离不开实践。随着市场经济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要求的加强,对财政学专业的相关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能在未来的就业市场顺利找到一席之地,必须在实践教学、实训教学方面狠下功夫。

(二)评价考核体系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提高

目前财政学专业课程依然沿袭了传统的考核方式,学习效果的评价基本以教师命题为主,考核的方法大多采用笔试。试题依然采用传统的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论述等为主。考试形式单一僵化,甚至一些考题陈旧落后。由于财政学专业许多课程实践性较强,学生只能选择死记硬背方式。严重压抑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缺少实践能力强的教师

目前高职院校新进教师基本是从校门到校门,即使学历层次较高,但缺乏专业实践知识、技能和经验。原有专业课程的教师,包括那些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真正具有从事过财政、税收、会计实践活动经历和经验的极少。教师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缺失,直接制约着学生财政学专业职业能力的形成。

二、改革财政学专业教学,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一)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教学提供了高密度的信息传播手段,教师要依托这个优势,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收集相关各类资料,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一是课堂讲授法。通过教师对财政专业相关课程涉及到的财政、税收、会计、管理等理论的讲解,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课堂讨论法。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理论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开展一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探讨;三是典型案例分析法。选择学生代表,要求充分收集资料并做成PPT。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运用,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

(二)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财政学专业所涉及到的财政、税收、会计等都是距离市场最近的学科。通过在财政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派学生到社会单位顶岗实习,到专业实训室演习预算、国库集中收付体系、纳税与征管、会计核算等操作,可以让学生对实际工作有真实的感受。

1.构建教学、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实践平台利用寒暑假,选派学生到地方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会计师评估师事务所等单位参与工作实践或顶岗工作,使学生掌握财政学专业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与单位与社会人打交道的能力,为毕业后迅速融入社会打下基础。专业教师与可以利用理念知识优势,为社会单位开展一些干部培训服务。

2.在学校实训室开展专业实训教学利用学校建立的财政、税务、评估、会计等相关实训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实训课时,到实训室演练政府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企业纳税、税务机关征收与稽查、会计核算等相关软件。通过学生实际操作,了解实际工作的流程。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学专业课程考核体系

为了激发学生对财政学专业的学习热情,不但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学专业课程考核体系。财政学专业课程的考核既要能体现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展现学生能力水平。在考核的形式上,可以采用闭卷与开卷笔试、学生平时案例分析、平时提问、上机模拟、对社会热点的调查报告、口头提问、平时成绩等多种评判方式,摒弃一卷定成绩的简单做法,根据平时记录及各项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财政学例7

1.精简机构,财政管理权责到人乡镇财政建设的科学化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保障,决定整个财政体系及基础是否牢固。但是,乡镇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地域环境也是各不相同。所以,乡镇财政管理不可能采用一种统一的模式,生搬硬套。乡镇财政的管理应结合乡镇实际情况,本着惠及当地民众,造福农民的宗旨,建立权责一致的财务管理制度。所谓权责一致就是要求乡镇财政管理层明确各主要领导的财务管理、使用的权利与职责,防止腐败滋生,提高财政管理效率。要想提高乡镇财政管理的业务能力,就必须精简机构,裁撤冗余。严格杜绝不正当的权钱交易,严格考察入职财务人员的的综合素质,尽可能招收专业财会专业人才。从财务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上保障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财务工作的对象之一就是要处理与基层民众的关系。比如日常的税收、扶贫项目、贫困救助等业务都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有亲民的形象,具有良好的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要随时做好深入基层,调研农村生活和民众的需求。这些扎根基层,了解乡镇现状的实践对于加强乡镇财政管理领导班子建设至关重要。

2.建立健全乡镇财政监督机制在确保乡镇财政管理权责到人的机制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建立健全乡镇财政监督机制,合理规范乡镇财务预算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以及财务审批流程。确保乡镇财政财落实上一级财政管理领导方针的同时,以廉洁奉公的形象出现在基层人民面前,规范乡镇财务管理的行为标准,制定严格的履职制度,财税统一管理,及时登记。强化乡镇财政的科学化管理,提高乡镇财务资金的合理配置。对于扶贫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必须及时做好账目记录,并定时、定点公布扶贫内容和补助对象,认真核实账务明细。积极做好面对上级财政主管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审查监督准备,做好财务审批和预算,完善现在财政信息公开机制,使民众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公共财富的动向。现阶段,乡镇财政支出与收益压力大,乡镇招商引资的困难。乡镇财政不可能仅仅依靠上级财政的拨款和补助来完成扶贫工作。人民群众总是希望乡镇政府积极理财,引入投资,发展地方经济,解决就业等问题,提高生活水平。但是由于乡镇财政工作人员的水平不高,乡镇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不明确,乡镇财政的理财的积极性不高。对于乡镇财务用于本地招商引资等经济性补助项目的债务,做到支出有根据,建立完善的债务解决机制,不能盲目的大手笔吸入投放资金,而不考虑投资收益,忽略社会资本投资的风险。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可以规范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激励财务管理朝着有序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财政学例8

财政支出是实现财政职能的重要手段,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应服从于财政职能的变化。关于我国财政职能的定位,目前理论界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具有分配、调节和监督等三大职能;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包括筹集资金职能、供应资金职能、调节职能和监督职能等四项职能;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财政具有财力分配职能、价值管理职能、经济调节职能和财政监督职能,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家财政职能包括公共保障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调控职能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等等。这些观点都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也反映了特定时期财政管理体制和宏观政策取向。但是,这些观点没有将财政职能与财政部门的具体工作、财政职能与财政的作用区分开来。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些学者借鉴了西方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等人的财政职能理论,将我国财政职能概括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虽然这一观点并不十分贴切地反映出转型期我国财政职能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制度特殊性,但是由于它基本概括了我国财政职能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我国财政理论研究与国际接轨的取向,同时也反映了市场经济国家财政职能的共性。因此,目前它是我国理论界关于财政职能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1、资源配置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由于经济体系中存在公共品、外部性、规模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等因素,资源配置领域常常发生“市场失灵”,完全靠市场机制无法引导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需要政府介入资源配置。政府部门参与市场经济运行,弥补市场缺陷的主要手段包括支出、税收和公债,其中财政支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而财政支出结构则客观地反映了资源配置的倾向和效率。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其更好地实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也应与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事无巨细、包揽一切的“大而宽”的财政支出结构有所区别。财政支出结构应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所配置的资源主要是用于提供公共产品、调节外部效应、弥补不完全竞争带来的效率损失等。因此,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建设财政而言,市场条件下的财政支出结构中用于资源配置(特别是生产建设)的比重将相应降低。

2、收入分配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一般而言,市场中不存在以公平分配为目标的再分配机制,市场机制本身很难完成收入的有效再分配,客观上需要非市场方式调节收入分配。政府财政具有强制征税和安排支出的权力,这使得它可以大规模地介入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通过税制设计的巧妙安排,把资金从那些高收入者手中征集起来,再通过各种类型的转移性支出项目把资金支付给低收入或无收入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的两极分化现象也将日益明显。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同时,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也应逐渐得到加强,财政支出结构中用于社会保障和生活救助的支出需要相应增加。

3、经济稳定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平衡国际收支等三个方面。这一职能发挥作用的机制是,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水平或支出结构,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实现既定目标。在财政支出结构方面,通过设立失业救济金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制度,发挥类似于累进所得税制等财政“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在经济过热、居民收入普遍增加时,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自然减少,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随之减少,从而财政总支出“自动”获得压缩。反之,当人们的收入因经济不景气而普遍下降时,有资格领取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社会保障的人数自然增加,社会保障支出随之增加,从而财政总支出“自动”获得增加。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在同一经济体制的不同发展阶段,财政职能的着力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财政支出结构也应随之进行动态调整,以实现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目标。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由过去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政府职能的变化,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财政支出结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财政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和支出政策在总体上还有些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还面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任务。

1、财政支出总量不足,支出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从1978年到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343元上升到7703元,国内生产总值从3624亿元增长到104790亿元,分别增长了23倍和29倍。同期,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从1129亿元增加到22053亿元,仅增长了19.5倍。由此可见,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滞后于GDP的增长速度。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下降,从1978年的31%开始下降,到1996年降到最低点11.7%,1997年后虽有所回升,但仍在低位徘徊,到2002年这一比例也仅为21.0%。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降低,支出的增长速度滞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意味着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和水平有所萎缩,制约和影响了财政职能的正常履行,不仅使得财政的经济建设性职能呈现出日益弱化的趋势,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而且使得财政用于文教卫生、社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社会性公共开支滞后于社会需要,有的地区连社会公共性开支的最低资金需求也难以保证,从而对政府职能的发挥形成制约。

2、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并存。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和变迁趋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动趋势,就会发现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建设支出比重稍嫌偏高,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政府直接投资的职能逐步弱化,财政支出结构中用于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从改革前的平均60%左右下降到2002年的30.3%,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但是应该看到,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比,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10%左右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有些偏高,反映了政府干预微观经济仍然较多,国家依然是竞争性领域的一个投资主体,这可能会阻碍企业的市场化进程。另外,经济建设支出比重的下降幅度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下降所致。基础设施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供给不足将形成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同时,它又属于公共产品,完全依靠市场,其供给必将不足。因此,基础设施需要政府提供,对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大幅下降,由改革初期的平均40%左右下降到2001年的不足10%,导致基础设施的供应不足,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都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二是行政管理支出比重上升,加重了财政负担。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78年的4.7%上升到2002年的18.6%,上升了13.9个百分点,绝对规模也由1978年的52.9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4101.3亿元,增长了77.5倍,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GDP的增长速度,且近几年出现加速增长的趋势。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既有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增长的合理性的一面,也存在着行政机构膨胀、财政供养人员过多、经费增长迅速等不合理的一面。行政管理支出比重较高,挤占了财政的公共性支出,加重了财政支出负担,同时也是导致财政压力加重、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社会文教支出比重上升缓慢,仍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社会文教支出供应经费范围较广,包括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及社会保障等,其中大部分属于公益型或准公益型的社会共同需要,须由财政保证其资金需要,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重要职能之一。近年来,由于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社会文教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速度较缓慢。从1990年23.9%上升到2002年的26.9%,13年仅上升3个百分点。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型和经济腾飞期,科学技术的研发、基础教育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社会文教支出的需求十分迫切,目前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文教事业的资金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在财政分配格局中存在着“越位”和“缺位”现象,也就是财政的职能定位不合理,管了不该管的事,该管的事没管起来。“越位”现象主要表现在财政包揽过多,许多本应由市场提供的商品和社会负担仍然由财政支出,政府仍然参与一些竞争性领域的投资行为。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也不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缺位”现象主要表现在财政支出力不从心,许多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公共性需要,没有完全承担起来,或者说财政未能充分发挥支出分配的调控作用。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几点建议

1、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客观要求,科学定位财政职能,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我国属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财政职能除了马斯格雷夫所界定的三大共性职能以外,还应兼顾到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财政仍然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杠杆。但是要改变传统计划体制下国家财政包揽一切的分配格局,将应由市场和社会负担的事务从财政支出中逐步分离出去。财政支出的范围主要包括: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社会公益事业和半公益事业、社会保障、非竞争性和非经营性的公共投资及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的生产性投资。

财政学例9

至6月底,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8255万元,占年度预算13050万元的63.3%,同比增收2365万元,增长40.2%,比均衡进度超1730万元,超13.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958万元,占年度预算6342万元的62.4%,同比增收1032万元,增长35.3%,比均衡进度超787万元,超12.4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高16.4个百分点。分部门的收入完成情况是:国税系统完成1580万元,占年度预算4400万元的35.9%,同比减收558万元,下降26.1%,比均衡进度短收620万元;地税系统完成3478万元,占预算5890万元的59%,同比增收797万元,增长29.7%,比均衡进度超收533万元,超9个百分点;财政系统完成3197万元,占预算2760万元的115.8%,同比增收2126万元,增长198.5%,比均衡进度超收1817万元,超65.8个百分点。

全县财政支出累计完成20171万元,占变动预算的61.8%,同比少支4433万元,下降18%,其中:县级支出完成16306万元,占变动预算的63.6%,同比少支5022万元,下降23.5%;乡镇级支出完成3865万元,占变动预算的55%,同比增支589万元,增长18%。

二、半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突出增强财力,全力落实各项增收措施。紧紧围绕年度财税目标任务,积极与国、地税局沟通协调,建立了全县重点企业、税收大户及其他纳税人税源信息数据库,密切注意重点税源变化趋势,实行动态管理,税收征管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精细化。并深入全县重点纳税企业,调查企业生产经营及税收情况,加强收入情况分析,建立健全收入增长激励机制,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监管,做到了应收尽收。通过采取“培财源,严征管,多争取”三管齐下,收入征管力度不断加强,实现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二)突出科学发展,全力支持城乡经济建设。一是狠抓财源建设,加强项目争取力度。按照年度国家投资重点,结合我县实际,积极做好项目的申报和项目库建设工作,建成了临泽县2010年财源建设项目库,上半年共储备各类项目223项,总投资24.26亿元,申请资金8.81亿元,上报项目74项,已下达批复的20项(其中续建项目11项),下达资金5925.52万元(其中续建项目1081.59万元)。二是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上半年全县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4147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田水利建设、人畜饮水工程、新农村示范点和农村能源及现代农业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公路、农村沼气池等支农、强农、惠农工程。三是企业基础数据分析评估,落实贷款担保政策。完成了2009年全县24户国有企业类、1户城镇集体企业类、1户集体金融类等录入、审核、汇总、上报工作,并对不同行业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了分析评价。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完成了雪莲乳品公司公共技术服务机构补助资金、雪晶公司固定资产建设类项目、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等13个项目申报工作,申请资金2407.3万元。上半年共3家企业办理了贷款担保,担保金额达1500万元,进一步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三)突出强农惠农,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上半年,共发放各类强农惠农补贴资金4221.48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632.4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783.8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305万元,水稻良种补贴377.8万元,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51万元,农村五保户供养34.68万元,抚恤金364万元,其他社会救助45万元,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两女结扎户养老储蓄6.1万元,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266万元,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万元,家电下乡补助253.42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助375.07万元。整合支农资金,完善支农方式,形成支农合力机制。

(四)突出改善民生,全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通过调优支出结构,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向民生之基的教育,民生之本的就业,民生之保的卫生,民生之安的社保,民生之盾的维稳,民生之助的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基础产业。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县上半年教育支出完成6213万元,增长35.8%。进一步巩固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落实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享受免费教科书,享受生活补助学生达7940人,有力地推动了我县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使义务教育充分体现了公益性。二是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县上半年医疗卫生支出完成1163万元。全面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为3855保群众报销新农合保险住院费用392.6万元,人均1016.83元;积极稳妥的开展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全力支持健全城乡医疗救治制度,支付职工医疗保险住院及门诊费802.14万元,支付居民医疗保险住院及门诊费105.01万元,支付离休干部医药费10.36万元,城乡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全县上半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4536万元,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提高的低保补助标准,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上半年共为24490名城镇居民发放低保金441.18万元,为7469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303.89万元,发放优抚对象生活补助152.85万元,发放五保对象供养资金34.86万元;积极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待遇,确保基本养老保险按时足额发放,上半年共为941名企业离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631.33万元,为77名企业职工发放失业金13.38万元;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工作,共为符合条件的13392名农村老人发放养老金431.43万元。四是支持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实现我县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全力支持和谐平安临泽建设,确保全县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上半年全县公共安全支出完成1329万元,增长8.2%。五是支持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廉租房制度。全县共争取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专项资金79万元,已为1054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补贴资金76.2万元。

(五)突出科学理财,全力推进财政改革创新。进一步巩固财政各项改革,注重改革的实效性和连续性。

1、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细化支出项目,完善支付管理,进一步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在预算编制形式上,按部门预算要求,结合我县财政运行实际,科学编制了《临泽县2010年财政收支部门预算》,进一步细化编制了全县92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经费收支预算,实行部门综合预算管理,提高了预算的准确性。按照“零基预算”要求,将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和自有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全面统管,统筹使用。在预算资金安排上,严格按照“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的原则和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努力保证人员工资经费和重点支出需要。部门预算的推行,不仅细化支出项目,统一支出的口径,而且对提高单位预算约束力、节减支出起到了积极作用。

2、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认真做好财政工资统一发放工作,积极与人事部门衔接,严格审核人员工资增减变动情况,严把财政供养人员经费关,保证了工资统发系统正常运行和工资的按时发放,目前,全县纳入工资统发的部门92个,每月直接支付工资达3638.6万元;进一步推动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方便用款单位,对支付流程、直接支付、授权支付的审批审核及支付范围做了明确规定,完善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质量,同时在公务网财政局网页上开设了国库集中支付动态专栏,尝试性地对国库集中支付全过程进行监督,提高支付的透明度,上半年财政集中支付资金达7657.8万元,其中直接支付6202.8万元,授权支付1455万元;全力做好以国库集中支付为核心的软件系统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基础信息的补充、各预算单位银行和财政业务人员的培训、集中支付系统上线运行的模拟训练,7月份将正式上线运行。

3、继续深化政府采购改革。一是不断扩大采购规模。充分发挥集中采购优势,将专项资金、国债资金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今年政府采购工程类项目延伸到第四中学垫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农村改厨改厕工程、烈士陵园陈列馆装饰装修、天鹅湖防渗工程、大沙河防护栏、音乐喷泉、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等工程项目。二是规范管采分离。将采购方式审批、信息、标书制作、确定供应商、采购项目实施、货物验收、资金支付、监督检查分别交不同岗位负责,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制定了严格的运行程序,杜绝了暗箱操作。三是严格采购程序。符合公开招标限额标准的大宗采购项目都在甘肃省政府采购网上采购公告,并同时在临泽电子监察网上进行了,对限额标准以下的审批项目根据县监察局的要求全部登录电子监察网,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加强全程监督。邀请县监察局、审计局、公证处部门对采购信息、专家评委组成、供应商资格审查、投标文件送达、开标、评标过程、中标结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采购程序及行为合法合规。上半年完成采购预算3062.68万元,实现采购合同金额2781.32万元,节约资金281.36万元,资金节约率达9.2%,采购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58.19万元,增长37.5%。:

4、深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严格执行《甘肃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罚没收入及其他收入等作为,进一步加强票据管理。完善以非税收入项目、标准审核,收费票据核发、审验、核销,收费资金的收缴为核心内容的征管制度,督促各执收单位将组织的非税收入按照征管制度的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和财政汇缴专户,努力实现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上半年,政府非税收入累计完成643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3738万元,增长138.6%。

5、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有效机制,把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关、处置关。为堵塞国有资产管理漏洞,完善管理制度,凡涉及行政事业单位房屋、车辆等单项性国有资产的处置,一律采取由县国资中心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拍卖。成功对临泽县文化体育中心一层商铺、临泽县总工会一层门面进行了公开拍卖,通过这次拍卖,为我县今后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积累了一定经验。上半年共收回处置收益1614.2万元。对2010年企业国有资产产权进行了登记,共登记国有企业30户,登记国有资本10875.2万元。办理注销登记6户,注销国有资产375.2万元,变动登记5户,增加国有资产536万元,

(六)突出依法理财,全力加强财政监督。严格执行《预算法》、《会计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经法律法规,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对部门、企业的财务、资产监管,不断拓展财政监督领域,提高监督效率。上半年以“小金库”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为重点,切实加大“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力度,对全县92个预算单位进行“小金库”自查自纠“回头看”,在此基础上组织力量进行重点查检,查出县农村能源工作站存在“小金库”问题,涉及资金40.7万元,资金来源是上级下达的农村能源沼气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因大部分资金已作支出,经过落实整改措施,已将“小金库”资金40.7万元全额上缴国库,根据相关规定已移交到检察机关处理。有力地维护了财经程序,进一步规范了财务收支行为。

财政学例10

一、财政学的学科基础

纵观财政学科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其他学科向财政领域渗透,即移植其他学科原理和方法研究财政问题和解释财政现象,为现代财政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宽广的学科理论基础,使财政学演变成为一门融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以及社会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1、财政学的经济学基础

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这就决定了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财政问题,是当代财政学的主流。首先,从西方财政学科的发展演变历史考察不难发现,财政学与经济学具有无法割裂的天然联系。

从亚当?斯密将财政学发展为一门学科以来一直到1892年巴斯塔布尔(Basbr.C.F.)出版《公共财政学》期间,财政思想和财政理论均是在经济学著作中予以阐述。在经历单独冠以“公共财政学”之名的阶段后,以1959年马斯格雷夫(Musgrave.R.A)《公共财政学理论:公共经济研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财政学再次与经济学融合发展为公共经济学,进一步突显财政学研究的经济学基础。正是由于这种演变,促成了财政学科研究在随后20多年中的壮大与繁荣[1].其次,从财政学的研究任务看,财政学与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根据西方理论对财政产生原因的解释,政府主要是为提供公共产品而存在,财政学研究的是政府(公共)资源的配置问题,作为分析市场资源配置问题的逻辑与范式同样可以在财政领域运用,构成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以及费用分摊的理论基础。因此,公共产品理论的提出与完善,成为联系和沟通财政学与经济学的主要桥梁。将经济学分析方法运用于财政学科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都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财政学科的独立与成熟,如李嘉图(Ricardo,1817)的公债效应分析;古诺(Cournot,1838)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税收归宿分析;埃奇沃斯(Edgeworth,1925)的关于税收对生产企业的效应分析;拉姆齐(Ramsey,1927)的最优商品课税理论;莫里斯(Mirrlees,1971)的最优所得课税理论等等。[2]

2、财政学的政治学基础

现代财政学在具有经济学基础的同时还具有政治学基础。首先,财政学与政治学研究的行为主体具有一致性。政治学以国家或政府机构为中心进行研究,而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因此政治学的理论与观点,尤其是政治学上的国家理论或政府理论会直接渗透到财政学研究中来。在财政学著作中,有些直接冠以《政府经济学》来体现财政学与政治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西方财政学中,一直存在着将财政学与政治学相联系的倾向,西方经济学家道尔顿在其《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中更是开宗明义地指出,财政学是界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3]其次,财政决策过程需要通过政治决策机制来完成。财政所研究的公共资源配置依赖于政治过程,政治决策机制与方法的差异对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财政收支活动与过程同时又是政治活动与过程。随着1960年布坎南(Buchanan.J.M)《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的出版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为政治学建立了与经济学相同的分析基础,使得经济学分析范式成功地拓展到政治领域,以经济学为纽带将财政学研究与政治学研究打通。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党理论、官僚理论、投票理论在财政学中的运用,开辟了从完善政治决策机制的角度来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新领域,使经济学、财政学和政治学更为有机的结合起来,便于我们从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层面共同研究财政问题。

3、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

财政从来都是同国家或政府的职能连在一起的,财政收支活动的目标就是要有效实现国家或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从这种意义上说,财政可以界定为政府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从经济学角度考察财政,主要侧重于财政运行规律的分析和揭示;从管理学角度考察财政,则侧重于财政管理机制的构造和操作,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当今世界,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管理或称公共行政已经或正在为“新公共管理”所取代。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所谓“产业型政府”的解释,政府部门实质上是一个特殊产业部门。因此,财政问题不仅是经济学和政治学问题,同样是管理学问题。[4]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吸收管理学的合理内核是构建合理的财政机制、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财政管理归结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构筑利害相关主体的约束与制衡机制、规范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权利配置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通过吸收企业治理理论来谋求财政的科学控制。从管理学角度出发,按照管理学的范式,将管理学中的制度、行为、组织和决策理论引入财政学来研究财政,必然会使财政学的学术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4、财政学的社会学基础

财政制度运行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文化制度会通过财政行为主体对财政运行产生重要的乃至决定性影响。自德国宗教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其“韦伯命题”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一国社会文化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透过经济现象去探究隐藏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日益成为人们洞察经济问题的新视角。社会文化环境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其行为取向与方式,从而发挥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功能与约束功能,进而使制定出的政策带有较为浓厚的伦理色彩;另一方面,根源于社会文化传统的非正式规则对约束、规制与调整人们行为起重要作用,其对正式规则的作用发挥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事实上,就是在同种经济运行机制(如市场机制)下,由文化传统所决定的非正式规则的差异,会在经济运行机制层面上得到反映,呈现不同特点,最终体现出制度效率的差异。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同种制度在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运行状况和运行结果,为什么一项制度在具体运行中会出现偏差,为什么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产生于西方社会环境下的某些做法。因此,我们研究财政现象与问题时不能忽略社会文化环境的客观影响,否则,会使现实财政制度流于形式抑或趋于无效。

在经过几个世纪的学科日益分化的历程之后,人们已经开始强调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甚至出现了学科综合的趋势。[4]财政学科的综合性要求我们对财政学科中一些重大或重要问题必须结合有关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将财政学建立在一个宽广而坚实的学科基础之上,并体现于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设计之中,这样才能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财政人才培养目标。

二、财政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课程设置难以完全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基础

为了满足我国财政学科发展与财政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院校对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增加了经济学基础课程,但仍然存在缺陷。首先,财政专业主要学习的经济基础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初级)》,很少开设中级(或高级)《微(宏)观经济学》课程,而其中的经济理论或分析方法正是许多财政问题分析所必备的,如税收效应中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最优税制设计等。由于这方面知识的缺乏,大大降低了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能力。其次,随着数学在经济分析中的广泛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日益成为财政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基本的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知识对于财政专业学生是不可缺少的。但在目前的财政课程体系中,许多学校将《计量经济学》仅作为选修课程开设,《数理经济学》更是一个空白,导致学生对数学公式与推理只知数学含义而不知经济含义,遇到财政专业课程中的数学分析内容,则以囫囵吞枣的方式死记结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后,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政治学基础以及社会学基础未能有效的通过相关的课程设置体现出来,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视角过于单一,对财政现象与问题的理解难以深入,就财政论财政的现象没有得到改观。[5][6]尤其是社会学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无法准确理解中国财政制度的本土化要求,死搬硬套西方理论分析财政现实问题的现象较为普遍。

2、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构、专业课程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撇开公共基础课不论,在财政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结构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头重脚轻”现象,即学科基础课程偏少而专业课程偏多,其直接反映出财政专业的口径较窄而专业性过强,导致财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偏低;在专业课程内部结构方面,由于课程门数过多,过分强调单项课程结构完整,导致各门课程大而全、小而全,在不同课程名义下讲授相近的内容,内容交叉重复,知识容量狭小。[7][8]如《税收与实务》、《中国税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和《税务会计》等课程相互之间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直接重复,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

3、财政实验课程相对贫乏

财政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是财政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税收和税收管理知识,还是政府预算管理和预算会计知识,基本上全部依赖传统的“空对空”的课堂讲授方式,既给教师授课带来困难,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事倍功半,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益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财政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1、优化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

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学科基础课程的数量比例和课时比例,充分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增加经济学理论课程的门数和教学课时,如加大《计量经济学》的课时量,增设《中级微(宏)观经济学》(针对本科层次)或《高级微(宏)观经济学》(针对硕士、博士层次),同时将反映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基本理论的课程纳入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当中,在选修课程中扩大反映上述学科理论发展以及分析方法创新的课程,如《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第二,适当压缩财政专业课程门数或教学课时,或者将某些课程从必修课降格至选修课,为学科基础课的教学留出课时空间。如取消《税务会计课程》,将《公债管理学》、《税收与实务》《比较税收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第三,新设部分财政实验课程或从现有课堂教学课时中划出部分课时进行实验教学。

2、整合现有财政学科各专业课之间的内容

在维持财政主干专业课程基础上,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归并整合,避免单项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扩大知识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7]如《税务管理》与《税务》可以合而为一,称为《税务管理与》;《国家预算》与《预算会计》联系紧密,部分内容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复,建议合二为一,改造为《国家预算与核算》课程;《财税专题讲座》则改造为《财经专题讲座》以扩大其适用范围和突出课程内容的一般性与实践性,等等。新晨

3、加强相关课程内容讲授的协调与分工

在财政专业教材的编写中,为了保证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内容的重复与交叉在所难免,因此需要我们就相关内容在讲授过程中予以协调与分工。这样做的优点除了可以尽可能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之外,还可以确保学生接受知识的逻辑顺序以及连贯性,同时使各科课程的教学重点更为明确。在这方面,可以依据理论与制度两大模块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工。[9]在理论部分,授课的重点应该是基础理论的传授和分析思维与分析方法的训练;在制度部分,则应该将重点置于分析方法的运用和具体问题的解决。如对于《财政学》中的“国家预算”部分,只着重讲述预算的一般理论与分析方法,而对于预算的具体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可以不加介绍,留待《国家预算管理》中进行讲述,遵循从一般到具体的认知规律。

「参考文献

[1]张馨美英财政学内容体系之演变特点[J]财政研究,1996,(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