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模板(10篇)

时间:2023-12-08 17:11:01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例1

1历史建筑保护信息化研究现状与发展

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是对历史建筑资源进行整合管理的一种系统与量化的技术手段,其核心在于历史建筑资源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关于数字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应用,国外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在这一领域已经拥有相当成熟的理论与技术支持。西方发达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历史建筑数字化研究的课题,并着手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过程中,历史建筑数字化便是其基本内容之一,不久,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即成为空间数据获取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并在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率先得以应用。到21世纪初,三维建模技术、信息建模技术已被用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之中,运用数字技术对历史建筑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建构较为复杂的数字模型,同时注重研究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模式。目前,历史建筑数字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成果,诸如VR虚拟现实场景漫游、三维测绘等等,这标志着建筑遗产数字化进入到了全方位的虚拟空间研究阶段。信息化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较早进行的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是始于上世纪末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工程,首次将数字技术应用到数据采集、模型构建、信息库建设和虚拟展示等环节中,并建立数字故宫博物馆项目,为我国建筑遗产数字化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从本世纪初引入我国至今已取得一定进展与成果。近年来,青岛国棉六厂改造、首钢厂区改造、上海世博会宝钢大舞台等项目充分利用信息建模及分析技术,标志着以BIM技术为核心的数字信息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领域中的应用提升到新的高度。除历史建筑单体外,对区域历史建筑资源的整体信息化管理也在同步发展。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各省市优秀历史建筑的登录到工业遗产的普查等,都以数据库的形式对相关历史建筑资源进行了信息整合,如文物局主持的文物普查工作、工业遗产调研工作、上海市房管局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一幢一册普查与保护指南编制”工作等。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研究与应用也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普及,自国家“七五”计划以来,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作为政府行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各个部门都先后展开了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2000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建立文物GIS系统,2007年,上海市文管委开发了基于GIS技术的建筑文物保护信息系统[3]。从国内外的信息库发展现状来看,建立区域范围而非仅仅单体的建筑群体信息管理系统,并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录入、检索、排列、分析等工作,尤其是将区域地图用可视化的GIS系统方式进行统计、展示和管理,并使信息库得以动态更新,是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的主流发展模式。

2构建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意义

建筑“建立户口”,使每处历史建筑资源“有案可查”。建立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掌握第一手的基础信息资料,使之成为历史建筑价值评估与保护再利用设计的基本依据,从而指导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完善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机制。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新型数据库方式的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将具有丰富的数据检索路径和表达维度。根据管理部门实际使用需要,信息库可以位置坐标、建筑类型、建成年代、建筑高度、外观特色、建筑师信息、建筑规模等等多个维度的信息为检索和分类的路径,此外,通过关键词的检索,甚或依靠大数据进行关键信息的排序、整理,管理者和查询者可以宏观且直观地掌握历史建筑信息资料和特点。同时,信息库是动态的和逐步完善发展的。在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框架后,随着城市发展和历史建筑资源本身的保护利用等变化,信息库也将随之进行动态更新,且对每次更新进行记录和迭代,从而确保系统信息可以较准确反应建筑的当前状态,同时保留的原信息也作为信息比较的依据,便于管理部门的监管,提高管理实施效率和水平。

3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个庞大而需要一定周期的工作,包括“信息管理系统构架研究与设计”、“信息采集、录入与管理”和“信息扩充与维护”三个主要阶段。

3.1信息管理系统构架研究与设计

信息管理系统构架研究与设计是信息库建设的基础,具体由数据需求分析、数据库架构及功能模块设计等研究内容构成,这部分内容是本文论述重点,将在后文详细展开。

3.2信息采集、录入与管理

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第二阶段为信息采集、录入与管理。通过反复论证和试样调整,从而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构架后,在主管部门领导下组织技术人员对历史建筑资源基本信息进行全面采集。信息的采集与录入是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最重要的基础环节,而普查与调研的方法及调查表的设计与填写又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调查开始前,首先应制定调查方案,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目标的设定、调查范围和内容的确定、调查工作组织、计划与进度安排、调查技术路线及技术手段的确定等等,最重要的是制定规范与技术标准,从操作和成果两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并及时进行数据化归档管理,使其调查成果最大限度得到利用。调查表格的设计从两方面出发,既要满足调查和研究的规范化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后续保护与再利用价值评估的需求。信息录入后,管理者便可根据使用需要,从不同路径对信息进行检索、排序、调阅,从而实现信息库的管理和使用。

3.3信息扩充与维护

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第三阶段为信息扩充与维护。城市的发展和建筑物本身的生命周期变化都要求信息库必须是动态更新和发展的。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在信息录入后,也为日后建筑信息变化保留了更新路径,根据历史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然变化及人为干预两种变化模式,具体分为以定期普查为依据以及以项目开发为情由的两种更新情况。第一种情况针对前一次信息采集录入迄今未经项目开发的历史建筑资源,要求定期开展普查工作,对历史建筑资源的自然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和比对,及时发现问题,以便更好地对历史建筑资源进行保护和再利用规划;第二种情况针对经过再利用开发的历史建筑资源,这种情况要求建筑开发利用的建设单位在项目竣工后,根据信息库数据采集要求,如实上报相关的更新信息,进行信息录入,实现信息库的更新,根据管理需要,甚至可以将信息库更新信息的上报通过管理规程的方式,作为建设单位项目竣工验收归档的必要条件,从而使信息库的更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强制性,推动信息库动态持续地发展下去。信息库的更新机制并非通过抹去之前的记录的方式,而是在更新的同时,保留之前的建筑信息,信息库将为每个时期的历史建筑保留所有掌握的信息,使管理部门可以进行新旧比较,从而通过信息库更新来实现对历史建筑的监管。

4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4.1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一个高质量的数据库有利于将来系统的扩展。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将采用GIS系统,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以数字化的形式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历史建筑的地理空间及其他基础信息,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主要由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两大部分组成。空间数据库是指存储实体空间信息的数据库。空间信息是用来描述实体的空间位置特征的信息,以一定的空间坐标系为参考,并以矢量数据表示。处理实体的空间是GIS的最大特点,是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标志。属性数据库是指定义实体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数据库。属性数据包括具有规则属性的结构型数据和不具备规则属性的非结构性数据。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共同描述一个空间实体,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关系数据库,将对历史建筑的空间数据和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属性数据进行关联和统一管理。

4.2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整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优化设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物理数据库的建立、试运行、评价等。物理数据层是信息管理系统中基本数据的存储形式,即以历史建筑单体或群落为单位的信息表,是信息库的基础。逻辑数据层即信息检索的分类法,根据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为建筑类型、保护级别、始建年代、群落规模、建筑高度、建筑面积、结构形式等大类。物理数据层中的每条数据均设定了“信息属性”一栏,并为其赋值,以建立科学的检索规则。逻辑数据层直接面向用户。概念数据层是研究过程中的组织框架和信息管理系统后台的管理框架,直接面向维护和管理人员,按历史建筑资源所属地域划分区块,分区操作、管理与维护。此外,信息管理系统还包括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具体结构由检索查询、统计分析、打印输出、系统维护等几大功能模块组成,实现数据录入、数据查询与统计、数据内容输出等功能。

5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需求分析

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搜集旨在为管理层面提供全面视野,在关键性基础信息方面要求简洁而明确,突出重点,房测、现状完损情况等具体深入的调研及人文历史等辅助信息留待下步工作层级展开。通过参照《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并借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记录与索引》,可以总结出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需求。具体可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型。

5.1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是指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它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和空间关系等特性。空间数据以点、线、面以及实体等基本空间数据结构为形式。图层是空间数据组织的基本单位,空间数据的分布性是通过图层的分布来体现的。图层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相同属性要素的同类地理空间实体的有机集合,即在某种特殊应用领域下相互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的地理空间实体的组合。因此,图层具有专题和空间范围两个基本要素,不同专题和空间范围的图层根据一定规则进行组合便可形成内涵丰富的地图[1]。

5.2属性数据

属性数据可分为具有规则性的结构型和不具规则性的文档型两类数据类型。结构型数据指的是具有规则属性的表格型数据。在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建筑编号、名称、地址、始建年代、建筑类型、保护级别、群落规模、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结构形式、完损状况等结构型数据。文档型数据指的是在存储、显示过程中只能以整个文件的方式进行的数据,不具有结构性。文档型数据包括文本文档、图像数据、图形数据等类型。文本文档指的是以文字为主,结合表格、插图等描述各阶段成果的文档型数据,包括word文档和txt文档等。在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总体风貌与风格特征、人文历史、周边环境与景观等,可以附加但不必需各种勘察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图像数据指的是各种扫描、拍摄或其他途径获得的栅格文件,主要包括jpg、bmp、tif等文件格式。在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历史建筑各立面外观及室内重要空间照片;图形数据指的是区别于图像文件的矢量文件,主要包括dwg、dxf、ai、pdf等文件格式。在历史建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历史建筑总平面图、各立面图、各层平面图等。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例2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9-4371-03

随着电脑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增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高速发展,把技术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得两者双赢。辛亥革命距今已经壹佰零二年,这段重要的历史不应仅仅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表达能够生动的把这段历史展现出来。

1 系统概述

1.1 系统开发背景

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中两个关系密切的分支学科。人文现象是历史地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文化地理学研究也离不开其历史属性,两者相互交叉形成了诸如历史文化地理或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随着当今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正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空间和时间分析方法凸显其欠缺,如何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成果的精确性,以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显得十分重要。由于GIS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中,可将卫星图片、地图、文献资料、遗产及文化景观等按一定的格式化要求予以融合,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成为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趋势。

1.2 系统建设目标

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发生过众多局部战争和大规模战争。长江横穿武汉,历史上江城就是重要的军事战略城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形式把文字形式的历史事件转变成可视化的系统软件给阅览者更加直观的展现。同时希望这一系统软件能对今后战术作战以及战略防守提供历史依据。

1.3 系统可行性分析

武汉市档案馆现已建立起完备的关于辛亥革命以来的武汉市历史,武汉大学图书馆藏书丰富,并且建立了电子图书馆,易于检索大量,大量现成的数据有利于软件功能的完备性和准确性。ArcGIS软件的商业应用对GIS二次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后盾,只要认真学习,该项目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2 需求分析

2.1 输入系统

该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够直观的了解这段历史的发展进程,因此在设计时数据是已经存在好的,当系统打开时在窗口直接呈现,方便大家使用。因此地图数据是直接输入到系统内部的。

用户在使用软件时必须要用到查询等功能,这些功能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们进行对地物的输入检索,因此需要输入框方便人们查询。

2.2 基本功能

作为一个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考虑到本软件为了方便人们使用,设计如下功能:

1)地图浏览:地图放大、缩小、漫游、复原、鹰眼

2)地图编辑:图形的增加、删除、剪切、复制、粘贴、属性信息的编辑

3)图层管理:图层的添加、删除、修改、移动

4)信息查询:

空间信息查询①距离②面积③角度

属性信息查询①名称②点、线、面、注记

5)地图存取: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导入\出栅格图像、退出

6)系统帮助:①关于系统②系统功能介绍及操作方法

7)系统状态:注释、坐标、日期、时间。

2.3 输出功能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需要,系统设计时要考虑到地图打印输出等基本功能。

3 系统设计

3.1系统开发环境

综合考虑系统开发的可行性、时间效率等问题,ArcGIS Enging + C#二次开发是很好的选择。开发高效,使用简介快捷,简单易行,容易学习。出错率低,十分适合开发武昌起义这一主题的地理信息系统。

3.2 数据获取

用ArcGIS Catalog建数据库,采用1:205万湖北省地图作为基础底图,在保证地图中的点、线、面、注记四类要素齐全的前提下,为了方便读取文件和进行地图操作,仅提取其中的重要居民地、水系、高速公路等图层信息。最终在ArcGIS Map中进行矢量化,图层设置如下:

注记图层:ProvinceAnno(行政中心注记)、DistrictAnno(地级市注记)、WaterAnno(水系注记);

点状图层:Province(行政中心);

线状图层:Highway(高速公路)、DistrictBound(地级界)、ProvinceBound(省界);

面状图层:Water(水系)。

3.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3.4系统窗体设计

1)主窗口:包括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还有视图窗口,以及图层管理窗口

2)欢迎窗口:显示本系统的介绍

3)功能实现窗口:实现各个功能的输入,输出,以及实现与显示

4 系统实例分析

本系统能够方便使用者进行地理位置的检索,图层的管理,鹰眼的查看,绘制点线面图形等功能。整体设计效果较好。有利于直观展现武昌起义的发展进程,达到可视化的目标。

5 结论与展望

历史地理中可模拟的现象很多, 尤其是古代地理环境、人文环境, 需要大力推进技术在历史地理学中的应用。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过程中,由于实现了数据可视化,使历史地理学的知识更加容易让大众接受和学习;帮助军事爱好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武昌起义这段军事历史;同时, 本系统是基于时空GIS的基础,把GIS与武昌起义这段战争历史进行有机结合,以史为鉴,有利于分析武汉市在历史上发生战争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对于应对未来可能在武汉发生的局部战争作以史料参考。

参考文献: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例3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concept of Nanjing urban public information oriented identificatio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Nanjing government, this paper fully grasps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Nanj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humanitarian demand, and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Nanjing urban public information oriented identification system.

[Key words]Nanjing;City;Public information;Oriented identification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南京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传达设计研究”(2015SJD033)阶段性成果。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城市公共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目标。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将成为解决南京城市发展中所面临诸多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不仅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维护城市公共环境的空间秩序,还能够在南京城市形象建设中丰富城市的文化氛围,展现地域特色和提升环境形象,建立起南京城市的品牌价值,进一步体现南京城市文化品质和文明程度,推动整个城市的文化c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南京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中的视觉符号及其传达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城市化进程推动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的发展

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兴起,对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场所进行导向指示、视觉识别、信息传达和文化传播,也是城市信息传播的符号载体(图1)。早期城市的环境和功能都非常单一,工业革命之后,城市人口大量集聚,城市结构也急速变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也呈现出整体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的建立与完善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发展,它不仅仅是城市服务功能的需求,更反映出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乃至社会文明程度。

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设计并非只是简单的导向标识牌的设计,它主要是针对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场所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以文字、图形、图像、符号、色彩、声音、材料等元素,结合周边空间、环境构建出的人工环境,规范并引导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或场所内进行活动的信息系统(图2),具有视觉识别、导向指示和信息传播等方面的功能。该系统以实用性为主导、人性化为需求,以多样统一的方式及最优化的信息形态,给人们提供方便且有效的公共信息,使人们正确地识别并产生正确的认知,从而满足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出行和生活需求。综上所述,现代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设计注重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实现了人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对话。它对于现代城市交通、区域的划分、人流的分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人们在城市公共环境中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图3)。

二、南京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的设计理念定位

南京是一座具有时代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她的发展历程集中反映了城市自然景观的演变、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社会人文精神的发展。对南京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理念定位的分析与研究,一方面要以南京市政府现有的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善;另一方面要以符合南京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内涵、地域文化特征及人性化需求为准则,从而确立南京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的设计理念定位。

(一)尊重自然生态环境

从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的浅层来看,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的设计要与南京城市本体的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因此,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地设计出适合南京城市地域环境自身特点的公共信息导识系统,达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的相互融合。再从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的深层来看,正是现代设计发展中可持续发展设计、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等设计理念的具体实践和运用,启发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的设计应该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之上,符合城市健康发展的道路,让该系统成为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融合历史文化内涵

南京拥有着六千多年的文明史、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和近五百年的建都史,有着“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在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中融入历史文化是对南京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与继承,它通过文化信息的传播来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城市的历史资源价值,提高城市的文化品质。同时,它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全面了解南京城市本体的文化属性和历史价值。

(三)展现地域文化特征

作为历史名城,南京蕴含着丰富的、独特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一方面通过南京的建筑、街道的命名、名人宅邸、物质文化遗产等具体展现出来;另一方面以南京地方风情特色、民风民俗、饮食文化、、居民心理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隐性体现。在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设计中紧密结合南京的地域文化特征,通过对南京地域文化元素的提炼,形成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符号,不仅有助于增加南京人民对城市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更能展现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精神面貌(图4)。

(四)符合人性化需求

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是在城市空g环境中服务于人的重要设施,不仅要充分考虑到人的生理特征、行为特征,也要把握人在视觉审美、情感、安全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在城市中因空间环境的变化导致人对于环境的心理认知也有不同,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能够对其产生正确的引导作用。它需要具有更为广阔的设计视角,从空间合理的划分、信息准确的传达、人流物流的分布等方面按人的需求来解决人们在城市空间环境中所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对人本身的关注,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图5)。

三、南京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设计的构建方略

(一)基于南京城市公共意象的构建

城市公共意象是现代城市在人们心中最直接、最感性的认知,是他们心中拥有的共同印象。城市公共意象形成基于城市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生活、生态等诸多方面,它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最重要的标志。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应以城市公共意象为设计参照,把握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与南京城市公共意象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将城市公共意象融入到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的设计之中,以此来凸显南京城市品牌形象,增强南京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建立完善的南京城市名片。

(二)构建新型南京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设计的具体框架

在南京市政府现有的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基础之上,充分把握南京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内涵、地域文化特征及人性化需求等理念特征,从而构建一套合理且行之有效的南京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通过系统化、信息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式,为南京城市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秩序与社会活动规范,提升南京城市整体环境的文化品质。

(三)综合考虑南京城市环境空间结构,恰当选择信息传达内容及方式

南京城市发展历史悠久,空间逐步扩张,城市整体空间布局明确。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空间结构,而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正是沟通人与空间、人与城市之间的桥梁,它起到引导人群的合理分布和流动的作用,从而建立清晰的城市尺度,营造和谐城市空间环境。另外,根据不同类型的空间环境选择恰当的信息传达内容与方式,通过文字、图形、色彩、材料、工艺、布局等综合元素来体现南京城市发展的人性化与个性化。

(四)建立长期有效的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的管理体系

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从规划、设置到管理与维护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维护管理体系。一方面,需要制定长期有效的南京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机制,明确管理单位及所涉辖区的职责,同时其也起到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在维持现有的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设计理念基础之上,与南京市政府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保持一致,同时随着社会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合理采用新型信息导向载体或数字化、智能化的运作方式,以此对南京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开展科学化、系统化和多元化的发展。

结语

现如今,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已不再简单作为城市环境的填充,而是以其独特的服务功能与文化理念逐步成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近年来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由于缺乏整体的、长期的、有效的系统设置及总体规划,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参考文献:

[1]陈立民.城市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与空间的交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13.

[2][日]田中直人.标识环境通用设计――规划设计的108个视点[M].王宝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

[3]席涛.信息视觉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93-98.

[4]成乔明.设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91-103.

[5]赵云川,陈望,孙恺.公共环境标识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12-17.

[6]朱铁军,王淮梁,叶贵霞.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标识导向系统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17-123.

[7]王健,成乔明.南京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研究――基于城市文化学视角[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8):117-118.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例4

中图分类号:TU2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10-0090-02

1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发展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类建设活动高潮迭起,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飞速推进。历史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载体越来越被广泛的发掘。对于城市、地区及国家而言,它也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来源。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复古、仿古风之后,开始逐渐发展到对历史建筑进行维修和保护。保护历史建筑使得城市的优秀历史和文化在弘扬社会文明、丰富城市内涵中发挥独特作用。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对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研究国家和民族地域性特征,研究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艺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史,均有重要意义。然而,出于交通、居住、商业等多方面的需求必将引发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活动,引发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这给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向大型化、现代化、经济化方向发展,历史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遭到侵蚀。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是学术界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各级政府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从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研究领域来看,发达国家由于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开展的较早。国内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起步到建立相对来说比较晚,遗产保护概念、立法、现代保护理论技术、保护专业等从无到有并逐步深入成熟,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进行,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取得巨大进步。1930年产生了中国关于古建筑保护的最初的法律《古物保存法》。1980年专门了《关于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并批转了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保护管理的报告》。我国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正在逐步开展,同时很多历史城市与建筑保护工程都有评估工作做为先导。

然而,目前各地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信息,大多数仍停留在纸质文档,或者是单个计算机的电子文档,这些电子文档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数据库。个别地方开展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历史建筑的虚拟复原,如西安的大明宫复原工程,也需要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各地的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部门已经开始采用建筑信息模型,这些建筑信息模型多是针对一个建筑的具体操作。一些单位如大型设计院已经将本单位的建筑信息模型在内部联网,但是这种联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数据库或数据仓库,无法在统一的指标体系下在海量信息中自动搜集到相关的信息。

历史建筑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使用价值、环境价值、保护价值,需要科学的评估;历史建筑保护的先进技术包括虚拟复原技术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历史建筑保护的材料选购、价格计算,也需要数据分析;历史建筑的分类、寿命分析预测,也需要运用数学模型。这些分析工作需要强大的分析工具,因此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急需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2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概况与应用

与其它专业相比,建筑学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水平相对较为落后,设计工作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经验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单纯以经验、直觉和灵感等传统建筑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科学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和方法,引入各种计算机分析技术对建筑作出客观、正确和符合实际的评价。

20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技术的应用,给建筑行业带来了一场革命。它让设计师们摆脱了制图板的束缚,使传统的纸质图纸电子化,为设计的增添和修改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不过,CAD技术只是一种二维图形数据处理方式,虽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出图效率,但是在后续阶段的再利用方面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nng,简称BIM)技术产生并发展起来。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建筑数字技术,这个模型包含了建筑所有信息的综合数据库,可以管理建筑生命周期的全部信息。其对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提高决策速度与准确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价值优势。美国国家建筑科学协会(Americ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Building Sciences,简称NIBS)给出BIM在实用中的定义:建筑信息模型是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建立存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所有物理和功能特性的计算机模型,便于业主和经营者利用信息进行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维护。

BIM是一个基于3D的面向应用对象的工程数据库技术,包含了设计意图、项目资料、建造信息、设计管理数据等可视化信息。设计师运用BIM技术进行设计的过程,其实就是建造一个真实建筑的过程。这个虚拟的建筑模型其实是一个包含了建筑物从规划到设计、施工、运营、改造、拆除等全生命周期所有信息的综合大型数据库。

建筑信息模型为历史建筑保护项目提供从最初概念设计开始到整个生命周期里做出任何决策的可靠共享信息资源,使得历史建筑的管理和开发工作进入量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轨道。建筑信息模型将这些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发展为数字资源库,使得规划设计、文物保护和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各种能反映现状的动态资料,并将此作为管理部门保护和管理的依据。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运用到日常的历史建筑管理和维护中,能够将历史建筑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整合起来,有助于这些数据的收集、整理、更新、检索、维护和交流,避免这些资料和信息因为分属不同部门而难以共享,同时可以避免有关的纸质书面资料因年代久远而破坏、遗失。同时,在前项工作的基础上,对历史建筑进行客观、公正、适时的追踪评估,建立历史建筑开发的监测和激励机制,保证历史建筑保护的有效性,并及时发现旅游开发带来的危害。

3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历史建筑资源管理

历史建筑保护研究需要着眼于拓宽视野,从历史建筑的生态观、历史文化观、法制观和经济价值观等方面,从更广阔长远的视角挖掘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历史建筑的价值并提出相应保护对策。这种保护模式是系统的过程,其模式与方法研究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历史建筑所蕴含的各种价值,提高现代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建筑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建筑信息模型的提出,为实现历史建筑保护建设项目全生命期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从根本上解决历史建筑保护项目建设各阶段的信息断层和使用维护阶段的信息流失问题。

3.1基于云服务体系的建筑信息模型系统

实际中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指数测评都是同时针对多个对象进行的,每个对象的属性更加复杂和多样,而且多数信息是图像信息,因此需要建立更为复杂的数学模型,需要运用更为高效的数据分析软件。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是动态、可伸缩、且被虚拟化的,以服务的方式提供。这种新型的计算资源组织、分配和使用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计算资源并提高其利用率,实现绿色计算。

3.2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云服务平台

基于云服务体系的建筑信息模型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需要功能强大的、能根据需要及时更新的、实现集群计算的动态数据分析软件。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建筑信息管理平台BIM数据的存储与访问是实现面向历史建筑生命期工程信息管理的底层数据支持。然而由于BIM模型的复杂性,使其计算机实现十分困难,成为了推动基于BIM的信息集成和管理的障碍。这就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科技问题,即适应数据仓库下的多维数据集如何用数学模型和算法的多维矩阵表达。建立在多维数据模型基础上的BIM数据仓库与进行数据分析和查询的联机分析处理,使用户直观地理解、分析数据,最终能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数据,深入地了解包含在数据中的信息、内涵。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是建立在多维数据模型基础上的,这种模型是以数据立方体的形式展现数据。

4 基于多维数据的建筑信息模型系统实现

基于云服务系统平台的物理基础,将以网络中心为支撑;并制定一定的资源共享规则,将武汉市近代建筑保护规划设计与施工等相关部门的历史建筑信息模型子系统连接入我们的云服务系统,汇集在统一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基于这个平台能够开展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并实现部分信息的查询与交互。具体能够为用户提供如下功能:

1)提供历史建筑环境数据,了解武汉近代历史建筑分布情况;

2)显示历史建筑的相关数据,特别是其现状影响信息,包括平、立、剖面。通过虚拟建造、信息化建模实现建筑的可视化和信息数据的可查询化,能够根据建筑数据的各种属性,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

3)辅助具体建设项目的计算,包括材料选择、结构优化、方案优化和决策;

4)建立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价值的专家评判体系,并统计辅助保护规划;

5)构建针对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海量数据的集快速采集、存储、计算和分析的云计算服务体系,构建和配置联网云服务平台。

其中历史建筑测评系统的数据涉及到不同时间段多个专家的多个样本,因此我们采用数据仓库来存储这些从日常运行数据库中分离出来,分散的数据。其多维数据库技术提供上钻和下钻功能,易于投影转换,使用方便;且可以有效地根据不同的需要增加不同的指标,又可以方便快捷地对事实数据进行分析。

因此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和方法,利用跨学科优势对城市建筑学、文化学进行完善与补充。从根本上解决历史建筑保护项目建设各阶段的信息断层和使用维护阶段的信息流失问题。实现历史建筑保护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具体内容包括:

1)设计具有广泛性的时空观架构下的历史建筑保护的模式和方法,增进人们对城市历史建筑潜在价值的认识。并综合应用建筑信息模型、信息标准以及信息集成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BIM构建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为-实现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信息交换、共享和集成化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技术和平台。

2)建筑信息模型的历史建筑保护的数据涉及到多个指标的不同时间的多个样本,因此可以设计开发面向多对象的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数学建模与动态数据分析软件,采用数据仓库来存储这些从历史建筑的日常运行数据库中分离出来,分散的数据。其多维数据库技术可以有效地根据不同的需要增加不同的指标,又可以方便快捷地对历史建筑的事实数据进行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例5

由于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与利用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包括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景观生态学等,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的数据采集、建筑测绘等软硬件设施已经大量应用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与利用当中,在此过程中产生了数量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大数据能够对这些庞大的数据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处理.所谓“大数据”就是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例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通过激光反射的原理,将被测量对象通过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处理,构建成一整套的点云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的三维软件技术对于被测对象进行逆向的数字化构建,从而能够进行后续的数字化的研究与利用.在此过程中,点云数据会大量涌现,尤其是对于展示与利用真实性要求更高的项目而言,所产生的数据将会无限接近于真实的被测对象,数据会呈现出几何数量级增长.数据量大,能够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与利用在探索方法和研究理念的层面上产生根本性的变革.对于早期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与利用来说,由于受到认知性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影响,人们就某一处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与利用的形式、内容以及方法上,仅仅是能够通过数量有限的样本案例和数据资料,利用较为传统的技术手段进行数据的分析、评估和管理.大数据的应用,能够将大量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信息进行有目的性的筛选和处理,为展示利用的方式、方法在名城中的应用,提供了较为全面和具体的对策措施,提高展示利用实施的精确性.

1.2大数据对多样数据类型的处理

历史文化名城在展示利用时涉及到的数据繁多复杂.单就其中的某一处历史建筑来讲,《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建筑本身的历史档案包括了5项内容:1)建筑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及稀有程度;2)建筑的有关技术资料;3)建筑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4)建筑的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5)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历史沿革、历史事件、地名典故、名人轶事等资料.上述几项内容,基本涵盖了一处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这些详细资料,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利用时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利用的过程中,数据的类型非常多,有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影像资料、图纸资料、点云数据等.在以往展示利用处理数据信息的时候,利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事先定义好结构化的数据.结构化数据是将对象数据向便于查询、处理的方向抽象的结果.结构化数据即行数据,存储在数据库里,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实现的数据.结合到典型场景中更容易理解,比如企业ERP、财务系统;医疗HIS数据库;教育一卡通;政府行政审批;其他核心数据库等.在结构化数据过程中,通常会忽略一些特定条件之下所不必考虑的细节,筛选出有用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展示利用技术以及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演进,非结构化的数据大量的出现,难以用结构化来进行表示,在存储记录数据的同时还要储存数据的结构,增大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难度.相对于结构化数据而言,不方便用数据库二维逻辑表来表现的数据即称为非结构化数据,包括视频、音频、图片、图像、文档文本等形式.具体到典型的案例中,如医疗影像系统、教育视频点播、视频监控、国土GIS、设计院、文件服务器PDM/FTP)、媒体管理等具体应用资源,这些行业对于存储需求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备份以及数据共享等.目前在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与利用当中,所利用的数据大部分都是非结构化的数据,而这些非结构化的数据将会逐渐成为主流化的数据.随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与展示利用相关的影响因子指标数量上必定会更加的丰富和细化.为了满足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与利用的目的,在相关数据激增的同时,新的数据类型还会不断出现,很难用一种或是几种规定的模式来描述趋于复杂、多样性的数据形式.而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在非结构化数据和信息的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大量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与利用的相关影响因子指标的细节信息进行数据非结构化,可以减少在数据处理过程当中的数据流失现象,为展示与利用提供更加充分的情报信息与技术支撑.

1.3大数据对数据信息的快速处理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数据越来越庞大,必须有相应的数据处理能力才能够将大量的数据进行充分而有效的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与利用发展到今天,展示利用的相关数据除了具有传统属性以外,还具有时效性,通常某些数据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降低,能否快速准确地处理这些数据,则是充分体现它们的价值所在,而大数据的特点就在于能够快速、持续、实时的处理数据,从而能够满足相关的需求.在经济发展和大规模建设工程中,经常会忽略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脉的科学展示与利用.有时会单纯地将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与利用和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其居民生活割裂对待,这样会恶化居民的生活环境,不利于拉动居民的消费,不利于延续传统的历史文脉,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创造品牌效应,降低城市的知名度,不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对传统风貌会造成严重破坏.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为了保护这些稀缺的展示利用资源,使得名城保护能够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就需要对名城的相关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及时快速的提出有效、合理的保护措施.

2大数据在历史文化名城展示利用中数据处理的应用

2.1在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数据上的应用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提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从条例以上的内容描述可以看出,与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与利用的相关信息具有非常典型的空间性.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与利用中空间数据的采集,基于移动设备、互联网络、测绘系统、自动记录系统、数据档案系统等,以及通过这些系统综合分析所产生的再生数据.大数据通过整合和深入提取这些空间数据,将这些信息进行重新利用,实现海量展示与利用的数据信息的实时处理,智能判断以及快速决断,为某一项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利用提供决策依据.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逐渐成熟,在历史文化名城的街区展示利用中,通常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将历史街区现有的建筑特征和风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之后通过计算机相关软件的处理,恢复历史街区传统的风貌特征,并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将其进行一定的场景重现.

2.2在历史文化名城数据分析上的应用

由于大数据在信息处理上具有透彻感知、广泛互联互通、深入智能等特点,能够借助互联网络进行传递、协同以及共享操作,在通过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深入分析收集到的展示利用的数据后,进而获取到更加具有创新性的、系统性的、全面性的数据信息来满足某一项历史文化名城在这方面的信息需求.大数据在数据分析方面的应用,从过去单维度的项目计划、项目管理和项目执行,转变为多维度的新兴的项目协作关系.在这种新的组织关系下,每一处历史文化名城个体,在进行展示与利用项目的筹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可以精确地、自由地、即时地共享和获得相关信息,发掘同一类型数据的共性和不同,对彼此各自的特点进行正面、真实、合理的归纳与总结,找到若干种恰当的展示与利用的方式与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展示利用的效果.大数据的应用,促进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数字化基础构建和物理设备的相互融合,通过数据对于名城的数据采集和汇总,经过网络实现人与物的统一与整合,之后再通过云计算技术,使其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与利用的管理更加动态化、系统化.

3大数据对历史文化名城展示利用的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的组成是由历史文脉和城市形态两大重要要素构成.现在愈来愈多的人们开始呼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脉络和注重塑造城市形态,传承历史记忆,展现人文气息.在社会经济处于重大历史变革的今天,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传承的思考更加具有意义.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脉和城市形态通常表现为包括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形态、聚集形态等一些具有可读性强的、城市意向明显的、静止性的、永久性的客观物体.城市形态作为物质属性,其展示利用通常是展现城市的空间轮廓、城市肌理、街道格局、风貌特征、建筑物和构筑物本体等;而历史文脉作为非物质属性,其展示利用通常是展现与历史文化形态有直接联系的演变规律、历史事件、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哲学思想、伦理观念、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礼仪风俗以及地域文化等.历史文脉的展示通常是结合历史文化名城的物质空间和相关史实文献资料的整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的技术手段将抽象的历史文脉以一种相对具体的形式进行展示.大数据的功能和作用就是能够把城市形态和历史文脉等这些具有物质属性和非物质属性的资料信息进行数据化、数字化的统计、整理和归纳,以一种清晰的思路与方式展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创造的成就,以生动、形象、完整的方式来诠释历史文化的脉络.通过大数据在历史文化名城形态特征的展示与利用,探索古代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的有效方式与途径,在保持相关历史记忆的同时,加入新的科学、技术的活力,从而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从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利用的角度来说,加强文化遗产展示与利用和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探索展示利用的有效解决途径和方式,是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与利用提供策划方案、拟定策略、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只有在保持古城的形态和历史文脉传承的前提下,选择大数据的方式进行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与利用,文化遗产本身及其遗产价值才能以更有成效、最佳的方式体现.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例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7-0121-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在物质需求获得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人民大众的关注。高等院校作为社会新思想与先进生产生活理念的重要发源地,对民族文化以及社会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而校史馆正是高校文化重要的窗口,其对校园文化的梳理、传播与激发作用有极大的意义。

必要性及国内外现状

1.数字校史馆建设势在必然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计算机应用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浪潮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今数字化资源已经渗透各行各业,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大大加快了社会节奏。传统实物校史馆在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上已经达不到时代的要求,只有数字化、信息化才能跟上网络社会的脚步。当前各大重点高校兴起了建设数字校园的倡导,部分领先的高校数字网络系统已基本成型投入使用,这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校史馆是打造数字高校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1]

传统实物校史馆陈列展示各类馆藏资源需要大量的空间、人力、物力消耗,随着高校的发展,越来越多馆藏资源涌入校史馆势必会对其设计容量、保管力度等软硬件设施造成冲击,逐年改造的办法也有悖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数字校史馆对实物校史馆的配合补充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它能使用相对较低的运行成本充分挖掘利用各类校史资源,事半功倍地传播高校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社会正能量。

高校实物校史馆中有许多宝贵的历史文物,从档案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珍贵史料的封闭保护与开放利用是一对由来已久的矛盾。部分史料长时间陈列展出会使其遭受难以避免的自然损害,史料数字化为二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数字史料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受众群体的“了解”需求,少数受众如专家学者需要对史料进行“研究”的,依然可在数字史料的引导下经由实物途径实现。

2.国内外数字校史馆的发展现状

欧美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发展较早,高等院校使用网络途径传播校史研究信息已经是比较普遍的做法了,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的名校,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都非常重视在网络上介绍本校的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名人轶事、文艺体育等各种校园文化相关信息,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推广效应。我国高校的数字校史馆发展相对落后,多数院校还没有开始数字校史馆的建设工作,或者仅是把极其有限的校史信息挂靠在综合门户网站上。设立了网上校史馆的部分高校大多也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校史介绍,内容更新速度较慢,信息形式单一,缺乏与受众及社会的交流互动,还有很大待提高的空间。[2]从高校数字校史馆的功能上研究其建设思路,未尝不是一个直戳要害的办法。

数字校史馆的主要功能分析

数字校史馆是高校实物校史馆的补充与延伸,其作用概括来说就是扩大实物校史馆的作用范围,提高对受众群体的积极影响力。

1.肩负校史档案资源的管理使命

高校校史馆是学校档案管理机构的组成部分,负责众多校史类档案资源的征集接收、整理、鉴定、保管、编目检索、编辑研究、统计和利用服务等工作。数字校史馆对这一过程进行数字化处理,数字档案资源是数字校史馆赖以生存的核心,其本质还是对校史档案资源的管理。校史档案数字化的水平即是学校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数字校史馆肩负了校史档案资源的管理使命。

2.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高校品牌建设的助推器

校史信息体现的基本核心是这所学校最本质的精神理念,辅以办校各时期的历史风貌、人、事所传达的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校史馆便成了校园文化典型的物质载体。数字校史馆则是这种物质载体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先进表现形式,便于传播的特点更让它成为了高校的名片。在高校的品牌建设与推广过程中,数字校史馆能迅速有力地呈现学校的办校历史、优势学科、地方特色、社会贡献等关键信息,为构建高校品牌效应提供强大的助推作用。

3.是信息传播的效果放大器

校史档案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利用,让静态的档案焕发出动态的社会生命。高校数字校史馆以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突破了传统实物校史馆在信息传播上的技术瓶颈,传播效率得到了指数级增长。通过校史馆馆藏凝聚的高校校园文化得以覆盖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极大地扩大了高校校史馆的作用范围。

4.是校园精神文明教育基地

高校数字校史馆是弘扬学校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它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一部内容丰富、层次多样、鲜活动人的德育教材。学生参观者能从这些曾在自己身边发生的典型事迹中树立自强不息、勇于创先的奋斗精神;社会参观者也能为这些文化正能量所激励、引导。数字校史馆将高校积极、深厚的文化底蕴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数字校史馆的建设思路

基于高校数字校史馆的主要功能分析,我们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建设思路。

1.建立完备的校史档案资源基础数据库

从档案管理的角度出发,以数字化手段改造高校校史档案资源的管理。为所有校史档案建立对应的数字拷贝,档案的分类、标号等处理仍按照档案学的专业要求不变,仅是档案的表现形式由实物文件变为了数据文件。数字档案便具备了档案文件与数据文件的双重属性。数据格式多种多样,如文字材料、历史照片的扫描,音频视频文件的转录整理,奖杯、匾额等实物的拍摄,对于需要特别呈现的实物档案还可以进行3D扫描立体保存。

另外,完备的检索系统是赋予数字档案新生命的关键。校史档案资源基本数据库中的每一条数据都包含可检索的详细信息,包括名称、编号、背景介绍、关键词、保密级别、实物存放位置、保存期限、全文信息、备注,等等。在检索系统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出所需的任何一卷数字档案。建立了高校校史档案资源基础数据库,就为信息技术在校史开发上的应用铺设了一条光明大道。

2.打造内容丰富和覆盖广泛的数字校史产品线

要想全面详细地展示高校的历史文化,树立品牌形象,就必须提供内容详实、特色鲜明、趣味性与专业性兼顾的文化产品。从普通板块与专题板块两方面来实现。

普通板块包含传统实物校史馆中的常规信息,给观众提供最基本的认识。例如,校史概述,叙述学校创建至今的发展历程与历史变迁;校大事记,讲述不同时期学校发生的风云事件;名人轶事,介绍杰出校友的代表事迹与社会贡献;历任校长,描述历任校长的治学理念与措施以及对学校发展所做的努力;环境风貌,展示学校各个阶段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历史建筑等时代风貌,等等。

专题板块则是一些特别领域特别主题个性化的表达,它们往往能引起某些特定群体的兴趣,引起不同平常的反响,进而扩大学校的影响力。[3]例如,校友录,提供历届校友名单及毕业照;学校传统活动,介绍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活动;文艺体育,介绍学校各种文艺体育协会、俱乐部,反映多彩的校园生活;优势学科,展示学校在强势学科上的科研成果、重要地位和社会贡献;国际交流,介绍学校与业内兄弟院校的交流互动,等等。

3.信息方式不拘一格,信息组织推陈出新

用数字化的技术优势给受众带来生动形象的感官体验。信息可以平面与立体相结合。普通信息采用文字、表格、图片、音频、视频等常规方式表达。立体感强的实物档案进行三维展示,观众在计算机终端通过旋转、缩放操作便能详细查看原实物档案的细节特征。对空间感要求高的展示项目则可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三维场景模型,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自主游览,全方位了解场景细节,如搭建30年前老校区的三维场景。

利用网络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把零散的信息点做成链接节点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张非线性的校史信息网[4],观众通过链接自由地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点之间跳转。这种链接不仅是在数字校史馆内,还可以与高校的数字档案馆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数字博物馆系统相连接,四馆互联的局面极大提高了相关信息的共享程度和有机联系,观众可以纲举目张地了解校园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这种既灵活又关联的特征也能提升观众的参与积极性。

同一主题的展示还可根据不同受众群体推出不同版本:为少年儿童的设计的动画版,使用大量直观的图片视频与通俗易懂的语言增强趣味性和可读性;为普通大众设计的简明版,用简明清晰的脉络结构让观众迅速抓住重点;为业内人士和学者设计的学术版,注重资讯的严谨。

4.注重与受众群体的沟通互动,吸引观众二次参观

经常更新展览内容,不定期推出临时专题展览,给观众带来常看常新的体验,以吸引观众持续关注、参观。专题展览的主题多种多样,可以是具有时效性的社会主题,如“校园节能减排专题展”,可以是具有趣味性的“建校史上的100个关键词”,也可以是珍贵校史文物系列的展品轮换展览,等等。

另外,在网上校史馆上设立留言区获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开设BBS给师生、校友与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拉近校园文化与人们的距离;开展一些互动活动,如校史知识竞赛、在线游戏、投票活动等,在轻松之余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作用。[5]

总结与展望

高校数字校史馆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其中涉及的校史资料时间跨度长、信息量大,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有历史学的专业素养,还需具备档案学的严谨与信息管理科学的专门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关注行业动态,学习新的技术与理念,并把它们融入到实际工作当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校数字校史馆的建设,不满足于现状固步自封,不断创新才能把数字校史馆建设带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沈峻岭.高校建设校史馆是历史必然[J].云南档案,2009(3):58-59.

[2]肖玉,李晓群.高校校史馆建设探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2-114.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例7

2地下空间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2.1地下空间数据库建设

地下空间数据库建设是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应用的前提条件,为有效管理应用地下空间成果奠定基础。根据地下空间数据情况,数据库由现势库、历史库、元数据库几部分组成。其中,现势库存储最新的现状空间数据,是一个完整的GIS工程库;历史库只存储历次被更新的历史数据;元数据库是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图幅对元数据进行管理,通过建立在Oracle数据库中的一组Oracle表来管理。对于各个数据集均有相应的元数据表来记录、维护基于库及基于图幅的元数据信息,由于数据更新形成的历史数据和数据版本信息也统一由元数据表维护。作为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一部分,地下空间数据库建设时必须考虑整个城市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在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采用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对空间数据进行组织管理,采用Oralce大型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空间数据及其属性数据,利用ESRI公司的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作为数据接口,基于ESRI公司提供的ArcEngine作为开发平台,坚持实用性、先进性、扩充性的设计原则,建设成为一个开放、灵活的基础地理数据库。根据地下空间数据、1︰500地形图数据资料的逻辑结构和ESRI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库的逻辑层次结构划为4级:总库—分库—子库—物理层(逻辑层)。

2.2地下空间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

地下空间成果资料繁多,为对以后的成果进行及时维护更新和应用,建立地下空间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1)信息直观性。

为直观认识、全面了解地下空间资源情况,三维GIS技术在信息化管理应用已成为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趋势。一方面通过地下空间三维模型可以直观地表现其真实形状,另一方面通过与三维地形和地表三维建筑、地下管线等信息的集成,可以直观了解地下空间周边(包括地上、地下)情况,为管理和分析提供更加直观的信息支撑。地下空间往往比较复杂,各种设备设施、停车位等信息非常多,要通过三维建模的方式仿真地下空间工作量大、更新困难,同时难以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因此结合实景影像技术作为补充,可以真实还原地下空间内部情况。

2)信息现势性。

基于时空GIS数据库搭建地下空间数据库,可以实现对地下空间数据的动态管理和维护,数据库中将记录数据更新的每一个环节,为查看历史数据,进行历史、现状版本数据对比提供了有效手段,此外还能保证数据更新过程中的安全性。地下空间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基于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搭建,主要用于地下空间相关数据的管理和分析,系统在传统二维GIS技术的基础上,同时开展三维GIS方面的应用研发,为地下空间成果的应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手段。系统主要包括数据管理子系统和地下空间三维展示子系统。

3地下空间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示例

地下空间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入库与更新、数据提取、数据查询定位、三维模型展示、实景影像显示、历史数据管理、制图输出、统计分析等。下面仅对部分功能简要介绍。

1)数据入库与更新。

地下空间数据的信息化管理需要实现数据批量入库和更新的功能,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需考虑按照各种不同层级进行自动更新,保证数据的现势性。

2)三维可视化展示。

通过已有的数据建立三维模型,在三维地图中将直观展示地下空间的立体效果和实景效果,可全面了解地下空间情况,为地下空间的决策规划及社会应用提供了直观真实的数据。

3)实景影像显示。

地下空间实景影像采用单点的方式采集,对地下空间中每一个特种点位采集全景影像后,经过处理并结合地理信息,可以实现电子地图与实景影像的联动,达到既可以查看地下空间的整体全貌,又可以查看内部具体细节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在地下空间实景中进行距离量测,为应急指挥、市政管理提供信息支撑,推动地下空间的广泛应用。

4)历史数据管理。

对历史数据的管理是地下空间数据管理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在系统遇到故障时,可以利用历史数据将数据库恢复到最近的完好状态,对保障系统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系统的历史数据对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其他应用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产生信息倍增效应。

5)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主要提供基于空间范围和属性数据的各种统计功能,主要包括支持按照行政区划统计分析,支持外部参考数据范围统计分析,支持自定义范围统计分析,实现按照类型、面积、层高等多种属性字段的统计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例8

从上述结构图来看,媒介生态系统的内层——媒介、媒介与媒介竞合所组成的媒介群落——是新闻史的烛照中心,媒介根据其从环境中获得资源的方式在媒介生态系统中占有一个生态位。

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生存环境中,能满足媒介生存的资源是恒定的,在资源数量不能满足需要时,个体间所发生的资源争夺现象,即是竞争。在一个特定的媒介生态系统内,竞争是媒介生存交往关系的核心,媒介通过竞争所组成的媒介集合体就是媒介群落。

媒介生存所需的资源是由媒介生存环境提供的,“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个事物有关的周围的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所以我们理解环境,它一定是先确定中心。”媒介生态以媒介生态为烛照中心,将环绕媒介的周围事物都视之为媒介的生存环境,它包括国家作为公权力持有者层面的制度环境,作为社会层面的资源环境、受众环境,以及地理环境、国际环境和非常态下战争环境。简言之,即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所组成的集合体。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媒介通过竞合所组成的媒介群落与媒介生存环境相互作用所组成的整体就是媒介系统,它是一个以媒介为生命有机体,以地域环境为依托,以服务受众为旨归,以法律制度为经络,以资源流动为命脉,以媒介竞争为机制的人工生态系统。

二、媒介生态学的资源观与新闻史研究

媒介生态主要是研究媒介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从生命有机体的假设出发对媒介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照。它为新闻史研究提供了如下解释假设:媒介生存需要资源,资源占有只能从环境中获取。因此,媒介与生存环境之间进行信息、能量与物质的交流是媒介生存的前提,如此,媒介才能生存发展,新闻史才能绵延不息。

1信息资源

作为社会巨型系统的子系统,信息传递是媒介安身立命的根基,是其最基本、最本质的属性。媒介是新闻信息传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从事“新闻信息”工作的专业组织,其所生产的产品也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物质产品,而是信息产品。“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媒介的产生、发展即源于人们对社会生产、生活信息的需要,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媒介的职能在于对新闻信息进行采集、筛选、加工、处理和传播,使得这些信息真正能够达到受众的面前。受众通过新闻信息的传播,从而不断地改造世界。因此,丰富而又能自由流动的信息环境是媒介生存的要素之一。

2能量资源

媒介与生存环境进行能量交换,主要是指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从新闻人来看,新闻人在其自身的新闻实践中,要消耗能量,作为专业的社会分工,新闻人只有通过新闻信息的生产,以新闻为商品与外界进行交换,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其后代的繁衍;二是从媒介本身来看,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产物的大众传播媒介,都是以能源的消耗作为其运转基础的,从蒸汽动力到电力的运用,其消耗的能源都需要从生存环境中得到补充,才能维持媒介的生存。

3物质资源

媒介与生存环境的物质交换,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人才,媒介是现代分工的产物,是一项具有相当智力要求的专业活动,其从业人员必须接受新闻专业的训练,才能适应新闻媒介工作,人员素质是影响媒介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新闻人的老化与死亡使得媒介必须从其生存环境中获得人才资源的补充,因此,媒介生存环境能够为媒介提供何种受过新闻专业训练的人才,以及规定了媒介通过何种方式来录用和淘汰人才,这是基于媒介生态的新闻史研究新范式的分析要素之一。

二是技术,媒介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生存发展对媒介技术有着高度的依赖性,另外,邮政与交通技术的发展也是影响媒介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因为此,有学者认为,传播科技是传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之所以说传播科技是传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因为传播科技的进步决定了传播媒介的更新,促进了传播方式的变革,而且导致了传播观念的进化和高能记者的养成。”

三是广告,现代新闻媒介其产品销售与其他商品销售的区别就在于,新闻作为商品要经历两次销售,第一次是将新闻销售给受众,第二次是将版面、时段销售给广告主。大众媒介通过广告获得销售收入,维持大众媒介的生存并扩大生产。

在媒介生态学看来,媒介的生长状态是由环境所提供的包括经济因素在内的各项资源状况决定的,它决定着媒介的新闻生产、媒介组织与媒介观念,而这各种因素是以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态势对媒介生存与发展产生作用的,同时,这诸多因素又具有不等价性。在诸因素中必然有起主导或决定作用的因素。媒介生态学视域中思考物质,才是与媒介的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才是具体的物质,而不是仅仅为演绎一个历史的刚性规律所必须设定的逻辑前提,才能如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日致布洛赫的信中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把这个说法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因此,在媒介生态中,资源观体现了物质的观点、结构的观点和运动的观点的统一,和唯物辩证法关于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结构是物质的空间分布、内容决定形式等观点完全统一起来,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物质的认识,同时,它也要求我们在考察媒介现象时必须摒弃既往的机械决定论思维,而是运用过程论思维、关系性思维、系统性思维来思考媒介问题。

媒介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资源的流转是维持其正常运转的命脉,法律制度对媒介控制,往往就是控制其资源的流转,因而最终得以控制媒介。媒介的生存方式——通过何种方式获得满足其生存的信息、能量与物质等资源——深刻地影响到新闻的生产、管理与观念,影响到一个时代的媒介状貌。媒介生态演替的实质是媒介系统内部产生了一种新的稳定的资源流动方式,媒介的组织结构方式的变化是媒介内部的资源流动方式变化的表现,媒介的资源流动方式的变化创造了新的媒介生态。在媒介生态学视野里,新闻媒介通过这样的方式为自己开辟历史。

三、媒介生态学于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启示

以媒介生态为理论资源的新闻史研究视角,以媒介与其生存环境关系为烛照中心,把新闻媒介的发展历程看作是对其生存环境适应的自然过程,在一个如布罗代尔所说的长时段上思考中国的新闻史,为中国新闻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启示。

1在地的新闻史

新闻事业作为一种文化事业,它必然受文化母体的影响,有其很强的传承性,由地理环境和人的行为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在新闻事业上反映出来,简言之,新闻媒介是在一个个“文化非同质”的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媒介生态”所秉持的“生态哲学是后现代哲学世界观”,它在时间和空间的历史叙述中纳入了地域这一范畴,新闻史不应外在于地域,视媒介现象、新闻实践是大众媒介对其生存环境的一种生态性适应行为,“媒介现象”与地域独特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相关。它放弃了普世话语的冲动,解构中心主义的历史话语,视世界历史为一分支过程而不是一线性过程,它坚持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与生存地域密切相关,媒介生态理论认为,媒介在组织新闻生产时,其背后必然有某种相当地方化的、具有很大差异性的地域资源作为背景,对媒介的描述不能脱离其地域进行抽象的演绎,认为历史叙述应该走向地域化和多元中心,它对本土经验的重视为中国新闻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进入路径。

因此,媒介生态作为分析新闻史的方法和视角,主张回到中国新闻史的感性经验,把中国新闻史视为一个具有其历史连续性的整体,媒介的落脚处——“中国”——这个媒介的生存地域中来提炼出我们的问题意识与发问方式,探究中国新闻媒介的源头活水,提出符合本身历史脉络的诠释,重新中国新闻史的书写。正像恩格斯在《(论俄国社会问题)跋》中所指出的:“每种特定的经济形态都应当解决它自己的,从它本身产生的任务;如果要去解决另一种完全不同经济形态所面临的问题,那是十分荒谬的。”简言之,媒介生态式的具有“在地感”的中国新闻史研究可以了解新闻媒介的生存环境——中国国情,揭示被显在的媒介现象所遮蔽的历史,让历史变得“澄明”,逐渐使我们从多方面去认清中国新闻媒介乃至中国文化的基本型态及其发展过程;同时通过这种对过去的了解可以照亮我们今天的历史处境。

2整体的新闻史

基于媒介生态学的新闻史研究范式从“生态隐喻”出发,坚持一种整体的研究视野,正如萨克塞所言:“生态学的考察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克服了从个体出发的、孤立的思考方法,认识到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媒介生态的整体观为我们研究新闻史提供了新的分析途径,一方面,它考察媒介与媒介因为竞争生存资源而形成的媒介群落;另一方面,它考察媒介生存与其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两者都统一与媒介基于生存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的复杂网络所构成的媒介生态系统,凡是同媒介生存与发展有关的各种因素,都是新闻史研究分析对象。整体的新闻史放弃了本质主义式的思维原则,它以“新闻媒介”为历史主体,以“新闻实践”为观照中心,将“新闻媒介”与其不在场的“存在者整体”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关联起来,综合为“共时性整体”。新闻媒介的历史演进不是纵向的线性决定,而是横向的多维影响,把单一的经济决定的历史演绎转向横向的历史社会学研究。

媒介生态视野下的中国新闻史研究,既有纵向的发展,又有横向的展开;既看到媒介自身的演变和发展,又看到媒介的演变、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由是形成了对中国新闻史的整体、全面、系统的观照,一方面,我们既关注了媒介自身生存发展的经过,另一方面,我们也关注了媒介在与其生存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其对社会的作用和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对媒介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在对新闻史的分析过程中,必然会将其放置到整个大的社会系统中,以一定时代、地域条件下,媒介与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所形成的具有特征性的结构形态为研究对象,揭示出社会系统中与媒介关系密切,对媒介自身的决策和运作产生直接影响的要素,在剖析要素对媒介产生制约作用并达到相对平衡的基础上。显示出中国新闻媒介的独特发展历程,探寻其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整体的新闻史研究,才能如黄旦先生所说:“认定报刊为报刊史的主体,当然不意味着报刊史是封闭的和绝缘的,不需要研究报刊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比如政治、文学、经济、文化甚至政治派别与政党等等,不能使用除了报刊以外的诸种资料,不必了解其他学科对历史报刊之研究”,为中国新闻史研究描绘出一幅多姿多彩、气象万千的画卷。

3生成的新闻史

媒介生态学从生命有机体的假设出发思考媒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媒介生存设定为新闻史的研究本体,媒介的生存实践创造了新闻史,所以,一部新闻史就是媒介生存实践活动的历史,就是新闻媒介如何同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历史,从根本上讲,就是一部媒介生长史。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例9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高校除校级图书馆外,各院系、教学部、研究所(室)也多建有自己的专业资料室,用于存放具有本学科特色的图书信息文献资料。这些院系资料室是本系的专业文献资料信息中心,是师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图书资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独立与校级图书馆,直接由院系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院系资料室服务功能逐渐满足不了时展的需要。为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院系资料室应在资源建设、管理技术、服务层次等方面应重新定位,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逐步把它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专业化的信息中心,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史资料室为例,谈谈新世纪院系资料室的建设建设方向和建设路径。

1 近期院系资料室的建设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简称农史室)特藏书库创立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当时负责中山大学农学院图书管理工作的梁家勉先生酷爱祖国农业历史研究,在到访中山大学生的著名学者李约瑟教授的鼓励下,梁先生萌发了建立“中国农业文献专藏室”的设想,并草拟了“简则”。1955年,为响应中央农业部“整理祖国农业遗产,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号召,在丁颖校长支持下,梁先生于华南农学院图书馆建立“中国农业文献遗产特藏室”,1978年发展为研究室。特藏室及后来的研究室的成立不仅促进了农业文献的收集、典藏和研究,更标志华南地区农史研究建置化的开始。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在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经过几代农史人的努力,到目前为止特藏书库已馆藏已达7万多册(其中古籍近4万册,里面不乏弥足珍贵的罕本和善本),形成以古农书馆藏为特色的世界古农书版本最多的中国农业历史文献收藏中心。1980年率先在国内招收农史研究生,2004年,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农史研究室会同学校其它专业教师,成功申报历史学专业,在农史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历史系,形成历史学、历史学(文化旅游)两个本科招生方向。这时农史资料室也承担历史资料室的职责,文献信息的收集也从单一的农史情报资料,转向农史、历史和旅游类图书。2008年又组建了两个跨院系的研究中心,即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研究中心、宗教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农史资料室的馆藏方向又进一步丰富。

资料室在教学科研中能否发挥作用及作用的大小,在很程度上取决于馆藏能否形成特色。馆藏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下面介绍华南农业大学农史资料室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1)文献资料收集,突出专业特色。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是上世纪80年代华农大8个部级研究室之一。特藏室成立之时就组建了特藏书库,里面收藏了大量中国农业历史方面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有的非常不易获取。它们包括建国前后从全国各地采购了3万多册的线装古籍,国内外出版或非正式出版的罕见农史类文献,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赠送的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图书资料,教师出国访问考察带回来的资料,各种学术会议的论文和院系教师撰写的论著、学生的毕业论文。除此之外,按专业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不间断地定购相关的图书、杂志、期刊、工具书,从而使资料室的藏书结构能突出本专业的特点,以保证教师、学生在教学科研方面的需要。

(2)加强电子图书资源的建设。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在资料室文献资源建设中,必须树立新的收藏观念,建立现代的资源收藏体系。既要搞好传统文本文献的收集,又要加强电子图书资源等虚拟文献的建设。近年农史资料室根据本专业、本学科的特点收集和购置了大批电子文献,如《文渊格四库全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中国方志丛书》等。这些大型电子资源,大大提搞了文献检索效率。此外,还加强与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的交流,推动校图书馆购买“读秀”、“超星”、“CNKI”等电子资源的使用。

(3)采取数字化管理提高借阅效率。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不言而喻,它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而由传统资料室向现代资料室转变,就是必须对文献录入、检索和管理实现数字化。为此,农史资料室不仅配备电脑、网络、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读卡器等现代化图书管理设备,而且还把多达7万册的馆藏图书信息已全部录入学校图书管理管理系统。使图书的录入、检索、借阅和管理均可通过电脑完成。这不但大大提高了读者的文献检索效率,而且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图书的管理,精准高效。

2 为实践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方式

(1)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跟踪服务。当今时代,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加上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进一步增剧了科研人员查找资料的难度。资料室管理人员必须尽可能地参与本院科研项目工作中,准确了解课题组、重点学科对文献情报的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及时作出处理,调整服务内容和方法。这样,提高资料室的服务层次的同时又提高了资料员的业务能力。

(2)配合专业课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为教学服务是高校院系资料室的重要功能之一。农史资料室经过30余年建设目前,已达一定的规模。馆藏总量近7万册,其中古籍藏量3.8万册。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目前我院学生已达 1600 多人(其中本科生 1600 人,研究生 49 人),并且学生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作为文科学院,师生在教学实践中,对资料、信息的需求相对较大。农史资料室为配合专业课教师实践教学的需要,对工作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如,为实践教学需要提供教学展示器具、为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提供教学场所、为丰富学生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提供资源来源等。目前需借助资料室开展的课程有:方法论、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农业历史文献学等。

3 院系资料室未来发展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比较早,在采编、借阅、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较为成熟,图书的借还、检索均可通过电脑操作完成,方便快捷。图书馆的方便快捷,让读者对传统院系资料室的服务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利用图书馆成熟经验,加快资料室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1 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的协调配合力度

(1)图书馆应参与院系资料室业务管理。大多数高校院系资料室未纳入到校级图书馆管理体系中实现统一规划、统筹管理,而是直接隶属院系管理。院系是一个学术机构,缺乏指导图书情报专业业务能力。正是由于管理体制、管理手段、服务范围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指导资料室图书管理规范化欠缺。因此,应理顺院系资料室与校级图书馆双重领导的隶属关系,以便工作上的协调与配合。图书馆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可以采取多种培养形式相结合,主要从图书分类、计算机编目、各业务流程、文献信息检索的利用、应用自动化系统等方面对院系资料员进行全面培训。形成以图书馆为中心,把分散在各院系的资料室连接成一个相互协助、开放的有机整体,使资料室成为图书馆隶属下的一个专业书库。

(2)实现文献统一订购、资源共享,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院系资料室信息化建设的鲜明特色,表现在馆藏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尤其是博、专、深的专业书刊和与本学科相关的书刊、各种工具书等,这也是资料室不同于学校图书馆的主要区别之一。然而,院系资料室经费长期严重不足,使得资料室的文献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充实和及时更新,馆藏特色难以较好地维持下去,这也是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由于协调工作欠缺,一方面,图书馆和资料室在图书购置方面经常出现重复订购、浪费资金;另一方面,一些教学科研必需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力的文献资料往往因经费不足无法订购。因此在购置图书时,要加强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沟通,明确各自的收藏范围和重点,形成一个既密切联系又合理分工的协作信息系统。避免重复采购,保证学校图书馆“大而全”、院系资料室“小而精”,从而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

3.2 深化资料室管理人员职业化教育

(1)聘用具有本学科专业背景知识的工作人员。资料室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系的专业文献信息中心,是师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场所。资料室工作人员应懂得并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知识,熟悉本院系教学安排、课程设置,熟悉本学科教师所任课程及所从事的科研项目,才能更好地帮助师生检索到所需的文献资料,同时参与一定的文献的整理和开放。因具有本学科专业背景知识,对本学科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订购资料时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既合理使用资金,又使藏书更突出专业特色,利用价值更高。这也是图书馆所不能相比的。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例10

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城市配电网建设越来越大,配网结构运行越来越复杂,由于配网系统中有很大的数据量,配网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难度很大,因此,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配网信息管理系统,对配网信息进行合理的管理,积极的促进配网系统的健康运行,有效的提高配网信息的管理水平。

1 配网信息管理技术

配网信息管理技术是指将配网管理的过去管理模式和现代先进的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科学的分析配网信息系统,根据系统的数据和市场发展情况,科学的指导电力公司进行电网发展规划。配网系统中含有大量的数据信息,配电GPMS系统可以将电网系统中各种数据和信息,有效的同地理位置的图形信息结合起来,实现配网信息系统的科学管理。

1.1 配网历史信息管理

配网历史信息的管理可以分为历史数据储存、历史数据查询、历史数据控制等三个部分,历史数据储存是指,使用MSSQL―Server、Oracle等数据库将配网的历史剧数据储存起来,系统自动进行备份,防止数据的丢失,配网现状数据只有通过审核以后才可以存入配网历史数据库中。

1.2 当前配网信息管理

配电GPMS系统在当前配网管理中有配电GPMS基础功能、基本电气分析功能、配网调度管理功能、生产管理功能、供电能力评估功能等五大功能。配电GPMS基础功能是指GPMS系统通过分析多边形区域、图形拓扑连接性,对数据空间进行信息测量、信息分类、网络分析、数据统计等;基本电气分析功能是指GPMS系统完成数据收集后,图像管理平台可以进行电网潮流分析、操作模拟、检测、管理、分析供电电源,全面的了解配网运行情况;配网调度管理是指配电GPMS通过配电调度管理系统完成配网网络拓扑,改变系统中隔离开关的状态,寻找最佳的运行方式,配电GPMS通过和配电调度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实现调度运行管理;生产管理功能是指通过配电GPMS和SCADA―EMS的集成、配电GPMS和MIS的集成,完成配电GPMS的动态数字化管理;供电能力评估功能是指配电GPMS系统可以对配电网每个时间点的供电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给电力企业的领导提供准确的配电网运行数据,帮助领导作出最合理的决定。

1.3 配网管理的规划

配电GPMS系统通过分析配网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帮助电力企业找出配网运行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善,通过对数据的详细分析,优化配网的网路规划和细节管理,科学的对配网进行规划,有效的节省电气企业的生产投资成本,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 GPMS系统建设的目标

建设配电GPMS系统可以将配网系统的各种业务数据集中在GPMS数据库中,方便操作人员对数据的查询,GPMS系统能将不同系统的运行情况在同一设备中映射出来,GPMS系统的数据库通过图形建模和网络拓扑,能有效的分析配网运行数据,GPMS系统还可以对配网结构、运行方式等进行分析,让系统在能够看得见的平台中完成操作。

3 GPMS系统在配网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配电GPMS系统通过对配网的历史信息和当前信息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和管理,整合配网各系统的信息,为电力企业提供真实的配网运行数据,帮助技术人员开发全面的配网综合管理系统,确保配网的规划、运行、分析、评价能够在同一平台中完成。

3.1 配网系统结构

配网系统结构主要分为基础信息系统层、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层、辅助决策系统层等三个层次,将配电GPMS系统应用于这三个系统层中,可以实现配网系统的信息综合管理。在基础信息系统层中,配电GPMS系统、MIS系统、SCADA―EMS系统等一系列运行系统可以为电力企业提供明确的配网运行信息,挖掘出每一个配网信息管理系统的潜力,弥补各系统的漏洞,确定各个系统的有效数据范围,为配网系统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

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层是配网信息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的连接枢纽,配网生产数据管理系统、实时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配网地理信息数据管理系统等通过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将信息传递到配网综合管理平台,为城市电网供电能力评估和城市电网规划提供最真实、最有效的配网数据。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采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数据平台,既可以存储配网系统的大量数据,还能保证配电系统运行数据的一致。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对配网数据库进行分析,结合电力企业的配网标准,建立一个关于配网数据管理和配网信息系统共享的机制,实现底层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在这个数据共享的机制中,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对底层实际运行系统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整理,极大的方便了数据的采集和管理,配网分析数据管理系统能全面完善的对配网中的数据进行管理,将数据转换为有用的信息,帮助配网管理人员轻松的掌握配网运行的情况。

辅助决策系统层主要是对配网系统的各级网络供电能力进行评估、帮助电力企业进行配网系统的近期、长期规划。辅助决策层建立在底层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尤其是包含地理信息数据的配电GPMS系统数据库,配网系统本身是一个极其繁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配网系统要在配电GPMS系统的基础上,挖掘各个系统的潜力,保证配网系统数据的真实有效性,辅助电力企业做出最佳的选择。

3.2 配电GPMS系统的关键技术

配电GPMS系统的关键技术在于同一底层数据接口,方便配网系统的数据库管理,使用配电GPMS系统时,首先要扩展系统的配电CIM,然后在CIM的数据结构中,建设配网数据交换载体,实现配网系统的数据交换,配电GPMS系统构建配网综合管理系统时要注意将分析系统的侧重点放在配网的宏观指导中,因此,要对配网系统的配网电源、配网设备、运行技术、设备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建立完整的配网评价系统,方便配网信息系统的综合管理。

4 总结

配电GPMS系统可以将配网系统的各种业务数据集中在GPMS数据库中,方便配网信息系统的综合管理,配电GPMS系统可以对配网结构、运行方式、运行数据等进行科学的分析,让配网系统在能够看得见的平台中完成操作,帮助电力企业做出最佳的配网规划,有效的提高配网信息系统的管理水平,推动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