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9 17:14:40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例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16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方法,更是延续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的绵延需要借助语文这门学科,中国的文化振兴也需要语文学科的知识力量。语文教学事业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高低。因此,语文的学习不容轻视。

语文的学习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学习重点。高中的语文学习更是有其特殊性,这不仅是由高中生的特殊性决定的,还与高中语文学习内容的特殊性有关。因此,学习高中语文时,我们不能简单地等而化之,将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混为一谈,而是需要我们区别对待,特殊学科特殊学习。那么,现在的高中语文学习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来区别对待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习主次不分,不能把握学习重点

学习语文时应该把握学习重点,这样高中生在预习、听讲、复习等过程中才会有学习的侧重点,能够对重点、难点等进行重点攻破,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却没有把握好这一点,他们往往不分学习的主次,总是选择对课本内容进行通篇复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浪费了学习的时间,也影响了学习的效率。比如说高中生最常见的问题是在复习语文时习惯性地将课本翻到第一课,从第一页一字一字地复习学习。显而易见,在这反复的复习过程中,高中生语文知识学习最扎实的往往都是前面几篇课文,而后边的几篇课文往往都很陌生。

高中生不能把握语文学习的主次、重点,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与陌生的知识不懂得区别对待学习、复习,而反复的习惯性的语文学习方法是无益于他们语文学习进步的。

二、忽略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

高中语文的学习需要有较好的语文基础,这样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才不会由于基础知识的疏漏而妨碍学习的进行。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1.字词的准确区分。高中语文考试中经常考查学生对成语、同义词、多音字等的掌握,而这往往也是高中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2.句子的充分把握。语文常常涉及对句子的理解、对病句的分析、对句子成分的判断等等,这都要求高中生有着扎实的语文基础能力。3.诗词的全面记忆。高中语文经常考查古诗词、重点句子的背诵,将诗句或掐头或去尾的,让学生填入空缺的诗句。这不仅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记忆把握程度,也是对学生字词掌握能力的考查。

由此可见,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绝对不容小觑,但是高中生却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导致学习不扎实,考试时容易失分。

三、课外知识了解不多,学习不全面

高中生的课业压力大,学习内容多是事实,但这不代表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忽视性学习。高中语文的学习不仅指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求学生对课外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课外知识的学习是有利于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因为课外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也可以开拓高中生的学习视野,增加写作的素材。比如写作文时就可以将一些名人轶事等添加进去,丰富作文的内容,增添作文的风采。另一方面,高中语文考试或多或少都会考查高中生对课外知识的把握程度,比如经常会考查学生对四大名著的把握,对《红楼梦》《西游记》等故事情节、人物角色、经典台词等的把握。

课外识的学习是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生适当地进行课外阅读,增加课外知识的储备,才可以促进高中生语文的全面学习。

由上可知,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多是因高中生学习方法不恰当而引起的。那么,高中语文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明确学习重点,把握学习主次

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一定要明确学习的重点,这样才有利于设计学习计划。那么怎样明确学习重点呢?1.对语文教师重点强调的知识点、篇章等,进行重点把握。语文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重点了然于胸。2.将课本与辅导书进行比较学习,把握重点知识。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在辅导书上多有所侧重,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学习可以清晰学习重点。3.将课本习题、课后作业等重点考查内容列为学习重点。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试卷上、习题上等都罗列了学习的重点知识,对这样的习题进行整理归纳,必然有助于高中生把握学习的重点、主次。

如果高中生能够很好地明确学习的重点,那么在学习时便可以对重点知识进行重点学习,以免在学习时开小差错过了学习的重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重视基础巩固,保证扎实学习

高中生学习语文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1.注重归纳。高中语文涉及大量字词的考查,尤其是同音词、多音字等,很容易在学习时产生记忆上的混淆。高中生可以对这类的词语进行归纳整理,方便系统记忆。2.反复复习。语文基础知识点多、繁杂,因而很容易就遗忘。高中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对整理过的这些基础知识点进行巩固记忆,在反复的记忆过程中加深印象,从而完全吸取知识。3.定期考查。高中生应该定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从而查漏补缺,巩固学习。高中生往往以为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把握得很清楚了,但考试时却总是失分,这就是因为平时练习不多,记得不扎实,在考试时一紧张就混淆了记忆。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例2

二、现状及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语文课堂语法知识讲授的状况,笔者对所在县2005级高一年级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见文后表。

通过分析该表,我们可以发现,初中阶段对语法知识的讲授是不乐观的,与此相对应的结果是学生语法知识基础薄弱,绝大部分人连基本的常识如语法的概念、特点、句子成分及句子划分等都不太明确。据笔者了解,此种状况不仅仅存在于我县,忽视语法知识讲授的现象在整个中学语文课堂都比较严重。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呢?

首先,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造成了广大一线教师对语法知识重要性的误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均未直接提出语法知识的地位及教学要求。作为指导一线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理应对语法知识这样重要的内容提出明确的目标,作出具体的要求,但事实并非如此。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及语法知识的地方就非常少,这里摘引三处。一是阶段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中第13点的内容,“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二是“写作”部分第8点,“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三是教学建议“关于阅读”部分,“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这三处内容,一方面承认了语法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明确说不必进行系统的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再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其核心内容是“课程设计思路”与“课程目标”,在这两大板块中,均未提及语法知识,更没有明确语法知识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共有五个模块,但是“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必修课程中未见语法知识的影子。选修课程共有五个系列,系列4“语言文字应用”似乎与语法知识有所关联,但“课程目标”一节中对“语言文字应用”的要求也未提及语法知识,只是强调“应用”。课程标准都未提出要求,教师忽视语法知识教学,也就情有可原了。

其次,应试教育的思想导致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某些急功近利的错误认识。语法知识被安排在初中教材的附录里,“附录”的地位,已有某种被“冷落”的“命运”,既然是“附”在后面,那就可视为附加的(这种分析并非强词夺理),就可以“灵活处理”。初中虽然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但中考的存在是高悬于初中老师头上的一把利剑(其威力并不亚于高考),既然是考试,那就得讲成绩,“考什么就教什么”似乎成了提高考试成绩与教学质量的“灵丹妙药”。再加上现在的考试又总是那么强调对能力的考查,而能力又好像只能体现在灵活应用上,似乎记忆并不是一种能力,似乎谁命记忆类的题谁就会落后。因此,现如今的中考试题已不再出直接考查语法知识的题,实际上,间接考查语法知识的题已是少之又少。中考试题中语法知识考查题的缺位必然导致初中语文课堂对语法知识的漠视,而带来的后果只能是初中学生对语言的“伪语感”与“超感觉”,理解语言不懂得从语法角度进行切入、感悟,那只能是“跟着感觉走”,走到哪算哪。

第三,语法知识本身的特点也让广大师生望而生畏。作为知识性教学内容,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讲授语法知识,如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也比较难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无论是演绎还是归纳,课堂沉闷的气氛在所难免。另外,高校师范专业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教学过于艰深,针对性不强,也使得不少语文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自身储备不够,底气不足,难以胜任有效的语法知识讲授任务。

三、设想与建构

笔者认为,在高一阶段以专题化的形式进行语法知识讲授是比较合理而现实的。

前文已提及,高一年级位置比较特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高一学生有了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基础,对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特点有了更为直观更为理性的认识,语文基础更为扎实。另外,不管初中老师是否系统集中地进行过语法知识教学,高一学生都应该对语法知识有所接触,有所了解。此时进行语法知识讲授,学生理解能力增强了,更易于接受,教学效果较之初中会更好。

专题化讲授,有利于形成系统化、系列化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汉语语法(包括古代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及知识,可以在学生的知识储备中明确化、清晰化,最终更好地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升。

语法知识专题化的建构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例3

2.研究设计

2.1研究问题本篇文章的探究旨在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高中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知识掌握的现状如何?(2)普通与重点学校、普通学校的普通与重点班、重点学校的普通与重点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否存在差异?(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同维度的各项如何分布描述?普通与重点学校、普通学校的普通与重点班、重点学校的普通与重点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的各方面的维度的具体分布是否存在差异?(4)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是否有相关性?

2.2研究对象本研究的168名高中生分别来自两所学校,其中一所为重点学校,另一所为普通学校。每所学校的一个重点班和普通班随机被挑选出来。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分别有90和78位学生参加了文化测试问卷的调查,其中重点学校的重点班和普通班学生分别占25.6%及28%;而普通学校的重点班和普通班学生占23.2%和23.2%。

2.3研究方法笔者对参加此次文化测试调查的168名高中学生发放了一份问卷,该问卷由选择题和对错题两种题型构成。文化测试调查问卷涉及八方面维度:文化意识及社会准则、交际策略、跨文化交际知识、礼貌原则、会话原则、非言语交际、强烈的文化涵义的表达、交际原则。文化测试卷的问题一部分选自付永刚(2001)教授的测试卷,另一部分题目通过前测研究并修改。根据Nunnally(1978)年的概念的确定,通常情况下Cranbach’sa系数在0.6以上,被认为可信度较高。而这份文化测试卷的克朗巴哈系数法(Cronbach’salpha)为.809,数值表明文化测试卷的可信度较高。此次调查共收回了168份问卷,经过甄别168份均为有效问卷,并用spss13.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总体现状依据文化测试卷的结果显示高中生整体具有中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分数值差异非常大。文化测试卷的总分为96分,最低分为3分,最高分为90分。两所学校的平均分为69.02,表明大部分学生掌握了部分跨文化交际能力。

3.2普通与重点学校、普通与重点学校的普通与重点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比

3.2.1普通与重点学校的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比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的平均分分别是58.69和77.96。独立样本T值和P值检验结果表明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方面有十分明显的差异(T=-12.092,P=.000<.05)。因此,两所学校在八个维度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具体如数据显示,文化意识及社会准则(T=-4.855,P=.000)、交际策略(T=-2.335,P=.021)、跨文化交际知识(T=-7.224,sig.=.000<.05)、礼貌原则(T=-3.449,P=.001<.05)、会话原则(T=-9.132,P=.000<.05)、非言语交际(T=-4.091,P=.000<.05)、强烈的文化涵义的表达(T=-8.512,P=.000<.05)、交际原则(T=-5.754,P=.000<.05)。显著差异的结果表明重点学校比普通学校的教师更关心文化知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的培养。

3.2.2普通学校的普通及重点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比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的平均分为54.46,远低于总体平均分。其中最低分为3分,最高分为81分。而普通学校的重点班的平均分为62.92,尽管高于普通班但是还是低于总体平均分,其中最低分为31分,最高分为79分。这表明普通学校的普通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明显低于重点班级的学生。通过独立样本T值(T=-2.962)和P值(P=.004<.05)的结果表明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与重点班的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方面有显著差异。

3.2.3重点学校的普通及重点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比数据表明重点学校的普通班的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平均分为76.78,远高于总体平均分,其中最低分为63分,最高分为90分。然而,重点学校的重点班平均分为79.25分,也远高于总体平均分,其中最低分为57分,最高分为90分。显而易见,重点中学的重点与普通班的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知识都掌握得比较好。通过独立样本T值(T=-1.736)和P值(P=.086>.05)的结果表明重点学校的普通班与重点班的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方面无显著差异。

3.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同维度的各项分布

3.3.1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同维度各项分布的描述社会文化测试卷涉及八方面维度。对于跨文化意识及社会准则,最高得分为12分,最低得分为0分,平均得分为8.8分。交际策略、跨文化交际知识、礼貌原则、会话原则、非言语交际、强烈的文化涵义的表达、交际原则的平均分分别是2.10、3.55、7.39、7.67、8.08、10.33、21.05。数值显示,高中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掌握得最好,但对非言语交际、强烈的文化涵义的表达、交际策略知识方面的掌握比较薄弱。对于高中生,他们较易于理解跨文化交际知识、跨文化意识及社会准则和礼貌原则。相对而言,对非言语原则、交际策略、强烈的文化涵义的表达这三个维度方面的知识了解或学习甚少。尽管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总体水平中等,出现这种结果的潜在原因与学生与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的兴趣、理解、态度、方法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障碍有关。

3.3.2普通学校的重点与普通班的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对比普通学校的重点与普通班级仅在会话原则(T=-3.902,P=.000<.05)及强烈的文化涵义的表达(T=-3.597,P=.001<.05)两个维度方面有差异。然而在交际策略、跨文化交际知识、礼貌原则、非言语交际、交际原则、跨文化意识及社会准则六个维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然而,普通学校的重点班及普通班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会话原则及强烈的文化涵义的表达两个维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于教师比较侧重讲解会话原则及强烈的文化涵义的表达两个维度方面的知识。

3.3.3重点学校的重点与普通班的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的具体分布差异重点学校的重点与普通班仅在礼貌原则方面有差异(T=-3.201,P=.002<.05)。然而在交际策略、跨文化交际知识、会话原则、非言语交际、强烈的文化涵义的表达、交际原则、跨文化意识及社会准则七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令大家欣慰的是来自重点学校的普通班学生在会话原则方面高于重点班。然而,重点学校的重点班及普通班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在于普通与重点班的英语水平差异小。然而,在礼貌原则方面的显著性差异可能由于普通班教师更重视礼貌文化知识的讲解或普通班学生更重视礼貌文化知识的学习。

3.4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学生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皮尔系数的R值与P值可用来探究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学生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数据显示学生英语成绩与文化测试卷的八个维度的R值分别是.571,.398,.774,.571,.730,.274,.724,.573且P值均是.000。如果每个维度的R值在.20和.40之间,说明学生英语成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关性低。如果每个维度的R值在.40and.70之间,说明学生英语成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显著的相关性。如果每个维度的R值在.70and.90之间,说明学生英语成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有较高的相关性。如果P值低于.01,说明学生英语成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项维度有很高的相关性。因此,交际策略(R=.398<.40)与非言语交际(R=.274<.40)这两个维度与学生英语成绩有较低的相关性。在跨文化意识及社会准则方面(.04<R=.571<.70)、礼貌原则(.04<R=.571<.70)、强烈的文化涵义的表达(.04<R=.724<.70)及交际原则(.04<R=.573<.70)方面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有显著相关性。而且,在跨文化知识(R=.774>.70)和会话原则(R=.730>.70)这两个维度方面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令大家满意的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每个维度与高中生的英语成绩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且,每个维度的P值与学生英语成绩积极相关。这可能因为高中教师与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意识及积极态度远高于其他学段的教师,尽管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4.展望与建议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例4

很多高三学生在高考语文复习的时候都会感到无从下手,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太多,一时间找不到头绪。针对这样的情况,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从而提高学生复习效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归语文教材,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点,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尤其是名篇名句的默写和文言文的理解等。无论高考语文题型怎么变换,只要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就一定可以轻松面对。

苏教版语文教材在课文选编上进行着不断的尝试和改进,所选课文都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知识性,对高中生学习语文知识具有引导作用。在语文高考复习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研读高考考纲,考纲是高考语文复习的依据,也是对苏教版语文教材知识点的深度归纳。在研读考纲时,教师不仅要关注高考语文的考试范围和新增内容,还要关注高考语文的各种题型及命题走向,让高中生可以灵活开展语文复习。

二、 重温历年高考真题,明确命题方向

在高考语文复习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历年高考真题,带领学生重温历年真题,让学生有效把握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命题方向等,增强学生的语文解题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选择近三年的本省高考语文真题和一些有价值的外省高考语文真题作为学生复习的重要材料,来检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提升自身语文水平的有效方式。

尤其是在高考备考的最后阶段,学生心理压力大,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调整状态,保证高考时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师可以将做语文高考真题的时间调整到每天上午,这样就与高考语文的考试时间相仿,可以促进高中生合理调节生物钟。在高中语文复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纠错本,将做真题时易出错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并经常翻看,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避免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再次出现。

三、 培养阅读习惯,拓宽写作思路

高考语文复习要注重阅读训练,学生不仅要全面阅读语文教材,还要阅读与高考有关的各类文章,包括现代文、文言文等。只要高中生在语文复习的时候突出重点,发挥自身的优势,一定可以提高语文成绩。

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深入阅读苏教版语文教材,扫除字词以及语文知识结构的障碍,查漏补缺,训练他们的知识归纳能力,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在阅读语文教材时要着重体会语音知识、文学常识、修辞手法、标点知识、写作知识、文言知识等。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语文教师开展全面复习,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语文学习的头绪。

其次,教师还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文章。比如阅读现代文不仅可以提高语感,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还能够增加高中生的写作素材,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阅读符合高中生认知水平的文言文,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文学素养,提升文言文语感。而且高考语文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大多是开放性的,并不是孤立的,所以高中生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语文知识专题复习,重视模拟考试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高考已经迫在眉睫,但是在复习的时候仍需要把握系统性和合理性原则,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要灵活运用各种语文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高考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专题复习,按照专题进行详细的讲解,以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教师要充分结合苏教版语文教材,根据语文学科的考试特点和近年来的试题特点,选择有层次性的训练内容。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例5

一、复习指导思想及策略

1、明确复习目的,理请思路。

高考英语试题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形成了以篇章阅读为主体的试题布局。高三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能力的测试必然要结合对知识的测试,这是对学生多年积累的、系统化的、活化的知识的测试。大量的知识考查通过能力测试得以实现,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正是为发展英语运用能力做准备。

然而,高三复习不应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强化,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在短暂的高考复习中应该兼顾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复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而网络化的知识更便于运用和有利于学科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经过对所学的教材进行层层挖掘才有希望把知识形成网络。这对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有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并在高考中运用自如。

2、夯实双基,构建知识网络,发展能力。

近年来,高考英语试题逐侧重于语言能力的考查,对语言知识的直接考查相对地减少了。在高考总复习中,首先应该花大力气去巩固各项基础知识,同时要通过不断的语言训练,掌握一定的技巧,这是高考取得优良成绩的前提。

二、第一轮复习计划及策略

1、充分利用高三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增强语用能力。

基础知识包括词汇、句型、语法等。这些知识要求同学们多记多背烂熟于心,因为大部分题目都会与这些内容直接相关,只有熟练才能生巧,才能灵活运用。对于语法复习,新教材高三的每单元都设置了某一语法项目,并配有适当练习,由于大部分语法项目在高一、高二已学完,它们在高三教材中的再次出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更高层次的语言运用。学生此时应归纳总结,构建基石,离开词汇,就无法掌握语言知识,阅读理解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无米之炊,因此词汇在高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高三词汇复习要做到以考纲词汇为核心,在次基础上做适当的拓宽和延伸,并总结归纳常用词。对非考纲内的常用词也要熟悉,最重要的是词汇复习仍要紧扣课本句型,形成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观念。有时有些题目,我们不必分析它的语法、结构等,在读题时就可知道它的答案,这就是语感。语感的培养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对阅读量的保证,还要多听、多写,即多练习。

中学阶段有许多语言现象、语法知识、交际性用语和固定短语搭配在高三书本中有大量的体现,极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及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英语的第一轮的复习前期,可以以高三教材为主,以高三教材的课本阅读为主,以高三教材的课本阅读为主线,逐步消化好其中的词汇知识,夯实基础,并注意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利用高三教材中每单元的语法复习课,将那些互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语法放在一起整理、归纳,使之条理化、规律化。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某些复杂的语法,使高一、高二所学习的语法项目在高三新教材的学习使用中又进行了第二次循环。这样,通过高三新教材呈现知识点、语法点带动高一、高二教材的知识梳理。

这一阶段的复习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方面,贯彻“起点低一点,落点高一点、密度大一点”的“三点式”做法,搞好基础词汇、基本句型的内化积累。在平时的复习工作中,一定要依纲据本,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的重点、难点、考点上,并通过提问、讨论、分析、对比、综合、整理等形式,总结知识规律。在课本学习中学生要善于归纳总结,查缺补漏。尽管近年来英语高考“淡化语法”,侧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但是对于高考,语法还是很重要的。纵观高考考题,我们发现不仅是语法选择题,其他的考试项目如阅读理解及作文等,都不可避免地要运用语法来分析句子结构等。因此,不能忽视语法知识的复习。

2、充分利用高三教材,着重培养阅读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一直把测试的基本点定位在语篇上。五篇阅读材料信息量增大,词汇量大,体裁各异,内容涉及到日常生活、新闻、环保等各个方面,所提问题中许多都要求考生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这就对平时的语篇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高三教材中的文章体裁、篇幅与考纲吻合,文章词汇量难度等与高考相当,因此,学生可以利用教材进行快速阅读,抓住细节,概括文章主题大意,进行深层理解含义和猜词等方面的训练。

3、重视作文题材,强化书面表达。

对于书面表达的训练,在第一轮可以充分利用高三教材的优势,打实基础,强化遣词造句基本功的训练。教师可以从英语报刊杂志上精选与大纲难度接近的句子,改造成形式多样的主观题并加以训练,如填空、连词成句、汉译英、句型替换等。实际上,非客观题的训练更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经过这一轮的复习,通过基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深化,学生能够写出结构正确、语言规范、意思清楚的简单句、并列句和不太复杂的长句,这无疑为过渡到后面的短文训练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第二轮复习的策略和重点

英语复习进入第二轮,相应的要调整战略战术,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有切实可行的计划。高考临近,应当保持冷静,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做到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2、降低难度,抓基本题。

练一般题,不练难题、怪题。高考前许多考生搜集各种模拟题,反复演练。但要注意,无论哪个地区的题,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不要盲目地做。水平在120分以下的考生,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去做这些模拟题中的难题、怪题。即使弄明白了,对高考拿分也没有太大帮助。关键是把中档、低档题把握住,这对取得高分是非常有用的。

3、回归基础,突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

能力要有扎实的基础作为依托。一轮复习后,一些考生普遍有这样的感觉:很多题目“一看就会,一做就错”。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例6

新课改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强调“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一指挥棒带来语文教学“唯人文性、忽略语文知识的倾向”,致使不少省市近年来语文中考很少考课内阅读。其严重后果是学生的语文知识特别是文体知识缺失,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极大被动。如何夯实语文知识基础,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笔者以记叙文文体知识为例谈几点思考与实践。

一、了解文体阅读要求,使语文阅读教学更有知识性

纵观近年全国各地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记叙文一直占主导地位且所占分值较多,但由于记叙文阅读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难度大,大多数学生此项丢分较多。可见语文阅读教学中传授记叙文文体知识、了解文体阅读要求对备考的重要性。

小学的语文教学近乎快乐教学,除了背诵外,一般很少详细讲解文体知识;而初中生因考试需要必须重视文体知识的考点。如何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有知识性呢?笔者认为在设计教学时,有必要分年级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文体知识以及与文体相关的写作知识的传授。如:初一年级侧重对记叙文要素、顺序、详略的分析理解,对文中表达方式的辨别与理解,对词语的意思、含义、表达作用的品析,学会感悟人物形象;初二年级注意对文章、层意、段意的概括,对句子的意思、含义、表达作用的品析,对文章、段落的结构分析,学会分析事件;初三年级着力对文段表达作用的理解与分析,对文与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以及对艺术特色的欣赏,引领学生领会文章主旨并进行与文章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述。当然划分不应机械,要因文、因班、因人而异。

知识点的传授是必需的,如何让学生意识到文体知识在阅读能力培养上的价值呢?不妨从记叙文阅读试题设计中探究命题规律,让学生自己感悟知识点对阅读解题的重要。记叙文阅读试题一般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要求,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阅读材料来自课外,内容文质兼美、体现时代特色和精神,且大多反映亲情、友情,能给人以启迪。二是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要求能分清记叙文要素,能结合语境理解词句的含义,能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和文章选材、布局谋篇的艺术特点,还要求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能谈出自己的感受,能区别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其表达作用,能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句,概括段落和文章主旨。三是考查角度灵活,题型多样。一般紧扣“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一重点,强化联系生活整体感知,注重理解,关注语言品味,强调情感体验,注重自主探究等理念渗透。对照《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要求,学生会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地关注甚至寻找命题点,文体知识的价值自然能领悟到。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语文阅读教学更有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并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教学行为由教会学生变为教会学生学习。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将字词句篇的积累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升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呢?这就需要我们改变语文知识观,过去把知识传授本身作为价值取向。因此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有人文性,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导向。

初中生处于探奇年龄阶段,任何知识点一旦和考点联系起来,就会感觉索然无味。如果开篇详细介绍文体知识或告知答题方法、答题要求,就会失去阅读欣赏的趣味。笔者的尝试是不求每篇文章面面俱到地讲授语文知识点,而是让学生拿到课文后自己阅读,然后圈点自己认为影响最大、印象最深的知识点,说出来大家分享,这样经过筛选出来的既是一课里最重要的知识点,也避免了教师灌输的无趣。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就会有人对词语赏析、人物描写感兴趣,有人对作者研究较多,对叙事方式、主题表达有独到感悟,还有人会发现线索、过渡句、层次顺序等篇章结构安排的精巧。同样是知识点的传授,学生讲和老师讲大不一样,不仅仅是形式上不再是“满堂灌”,不再是平铺直叙的介绍,而且是学生像寻宝一样,自己去发现、自主去探究。其人文性体现在学生是主体,是阅读教学的主角,而不是被动接收知识点的容器。

当然,高层次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激发阅读兴趣,还应该是传之以阅读欣赏的方法,以达到阅读能力提升的目的。笔者常以教材为例,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欣赏记叙文的用词美、情节美、表达方式美,引领学生探究记叙的顺序、记叙的线索及表达方式等安排的独具匠心,然后让学生自己体悟、归类、总结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并学以致用到课外阅读中去。这样才能持久保持阅读兴趣并形成良性循环,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应试能力。

三、妙点学生自主生成,使语文阅读教学更有实效性

授人以“鱼”,是传授知识;授人以“渔”,是传授方法。而学生要提高语文素养就需要将“知识”和“方法”融会贯通,变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想”。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能力生成的最高阶段。如果说以前教师的工作是给学生水,那么现在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带领学生去找水、找源头的活水。如何让学生找到自主学习的活水呢?笔者认为要想使学生形成寻找水源的意识,就要靠教师的妙点方法和思路,引领学生去“悟”、去“生成”、去学会“学习”。

比如说记叙文阅读的六步法:①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通过揣摩题意,辨出文章记叙对象,在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中,到底以哪个为主;②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不管哪类记叙文,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③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④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辨析文章主要采用顺叙还是倒叙,有无插叙、被叙或追叙等;⑤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⑥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求,目的是为自己的习作寻求借鉴。如果教师在引领学生学新课文、写作或做课外阅读时,能有意识妙点记叙文阅读六步法,引领学生寻找答题的思路、方法和源头,学生就会发现“鱼”(文体知识点)、思考“渔”(解题思路),从而领悟“渔识”(提高阅读能力)。

“教会学生”和“教会学生学习”是阅读教学的两个不同境界,如仅仅“教会学生”,形成的是文体知识点的框架,没有阅读乐趣;如“教会学生学习”,则以鲜活的例子,跳出框架探究,再看框架内的文体知识就别有风味,其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自然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例7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32

教育发展至今,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方法越来越多,同时,有助于学生有效进行学科学习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就高中语文而言,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应该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而目前还存在一些影响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因素,本文首先就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助于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策略。

一、影响高中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习的因素分析

为了找出有助于高中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习的方法,本人从影响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习的因素出发,在消除影响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习的因素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语文学科学习。就目前影响高中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习的因素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习过程中心理负担较重

学生以何种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高中阶段学生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同时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较重,语文作为一门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分值的学科,再加之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难度较大,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理负担较重。学生难以以轻松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自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导致学生在学习的^程中出现了巨大的压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不注重归纳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

进入高中阶段,不管是从知识点学习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年龄阶段来讲,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对归纳总结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引起重视,只有归纳总结出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升。而目前影响高中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习的因素之一,就是学生对归纳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没有引起重视。现代教学中,虽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但是,教师的讲解只有与学生的归纳总结有效结合起来,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对教师讲解的方法与技巧进行灵活应用。如果学生不善于对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与技巧进行总结,不仅难以有效掌握教师讲解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而且对学生归纳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没有对灵活应用知识点引起重视

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对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现代考试也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更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而目前影响高中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习的因素之一,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灵活的应用知识点没有引起重视,结果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机械的掌握知识点,同时也导致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难以有效灵活应用知识点,结果既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

(四)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

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也是目前影响高中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想要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则对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想像、体会等多种能力提出了要求,而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无疑是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想像、体会等的有效条件。而目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变得较为被动,自然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帮助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习的策略

结合实际的教学,我们通过上文对目前影响高中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习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因素的存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科学习,针对上文中分析的目前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注重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针对目前由于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心理负担较重,而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有效性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轻松、高效的进行语文学习,要求教师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减轻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进而达到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点学习的目的。

(二)鼓励学生归纳总结出有效的学习方法

针对目前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归纳总结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归纳总结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讲解之后,会给学生留出一部分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对相关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进行更加深刻的体会。

(三)学生对灵活应用知识点引起重视

针对目前由于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在灵活应用知识点方面存在的不足,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意识与能力。

学生灵活应用语文知识点的意识与能力的提升,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即使教师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点的重要性,但在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意识与能力的过程中,应该有耐心,并讲究有效的方法与技巧。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例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55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十分紧张,因此,教师把握好课堂时间有效对学生进行教学,无疑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高中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进入新的时期,高中英语教师如何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值得每一个英语教师深思。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师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更好的提升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展开论述。

一、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进入高中阶段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英语知识点的学习,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而就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来讲,部分教师的英语课堂对引导学生更好的适应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认为只要对学生有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便能够很好的掌握知识点,实际上并非如此。

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些学生原本在初中阶段能够有效进行英语知识点的学习,而进入高中阶段就显得十分吃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没能有效适应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高中英语学习理念,使学生认识到高中阶段要学习的英语知识点难度进一步增大,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与技巧,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点学习。

二、有效采用分层教学法

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点的学习,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教师应该引起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分层教学法。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学科学习背景,因此,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那么,势必会难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尤其对一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特殊情况的学生,更会影响学生的进步。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应用分层教学法,通过有效分层有针对性的制定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

当然,为了有效地将分层教学法运用于高中英语教学,达到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点学习的目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有清楚的认识,教师要通过课堂观察、测试等多种途径,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情况有清楚的认识,进而对具有相似英语学习情况的学生进行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英语学习情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点学习,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新时期要求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拘一格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只有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才能更加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也才能使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点,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想要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需要教师做出不断的努力,一方面,教师要有较强的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的意识;另一方面,想要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还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下工夫。教师在备课阶段应该对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理出清晰的教学思路,并且清晰的把握哪些是教学重点,哪些是教学难点,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等进行思考,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同时教师的教学也更加游刃有余。

四、注重对学生进行英语背景知识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语言教学的规律,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背景知识点教学。英语既是一门学科、一门语言,同时也是一门文化,随着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英语知识点不断增多,学习的内容不断深入,在理解很多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仅仅从知识点本身去理解其含义,已经难以适应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要求,而学生应该在一定英语背景文化的引导下进行理解,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新时期的英语教学中要对英语背景文化的教学引起重视。

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背景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1.将对学生进行背景文化的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背景文化。2.鼓励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行英语背景文化学习,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去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开阔学生的视野。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例9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11-0095-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4.025

1 . 引言

2003年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强调,要重视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然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成功地交际。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紧密相连。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便于他们正确地运用英语交际,教师有必要在英语语言及文化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做了大量研究。Bennett, Milton, J.(1998)从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视角来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假设。Arasaratnam(2006)运用回归分析对400名被试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模式进一步检验。Hismanoglu(2011)对35名本科生进行一项关于把英语作为外国语的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与英语成绩、留学经验或正规教育是否相关的实证研究。Otwinowska-Kasztelanic(2011)研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专注于英语国家的跨文化知识的介绍,而且还关注其他国家。高永晨(2006)着重研究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胡艳(2011)主要研究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性。宋明继(2014)研究初中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另外,付本静(2010)对文化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然而至今为止,对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不广。为了探究不同层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很有必要,望为其教学及研究提供建设性意见。

2 . 研究设计

2 . 1 研究问题

本篇文章的探究旨在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高中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知识掌握的现状如何?

(2)普通与重点学校、普通学校的普通与重点班、重点学校的普通与重点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否存在差异?

(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同维度的各项如何分布描述?普通与重点学校、普通学校的普通与重点班、重点学校的普通与重点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的各方面的维度的具体分布是否存在差异?

(4)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是否有相关性?

2 .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168名高中生分别来自两所学校,其中一所为重点学校,另一所为普通学校。每所学校的一个重点班和普通班随机被挑选出来。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分别有90和78位学生参加了文化测试问卷的调查,其中重点学校的重点班和普通班学生分别占25.6%及28%;而普通学校的重点班和普通班学生占23.2%和23.2%。

2 . 3 研究方法

笔者对参加此次文化测试调查的168名高中学生发放了一份问卷,该问卷由选择题和对错题两种题型构成。文化测试调查问卷涉及八方面维度:文化意识及社会准则、交际策略、跨文化交际知识、礼貌原则、会话原则、非言语交际、强烈的文化涵义的表达、交际原则。文化测试卷的问题一部分选自付永刚(2001)教授的测试卷,另一部分题目通过前测研究并修改。根据Nunnally(1978)年的概念的确定,通常情况下Cranbach’s a系数在0.6以上,被认为可信度较高。而这份文化测试卷的克朗巴哈系数法(Cronbach’s alpha)为.809,数值表明文化测试卷的可信度较高。此次调查共收回了168份问卷,经过甄别168份均为有效问卷,并用spss13.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3 .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 1 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总体现状

依据文化测试卷的结果显示高中生整体具有中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分数值差异非常大。文化测试卷的总分为96分,最低分为3分,最高分为90分。两所学校的平均分为69.02,表明大部分学生掌握了部分跨文化交际能力。

3 . 2 普通与重点学校、普通与重点学校的普通与重点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比

3.2.1 普通与重点学校的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比

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的平均分分别是58.69和77.96。独立样本T值和P值检验结果表明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方面有十分明显的差异(T=-12.092, P=.000

3.2.2 普通学校的普通及重点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比

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的平均分为54.46,远低于总体平均分。其中最低分为3分,最高分为81分。而普通学校的重点班的平均分为62.92,尽管高于普通班但是还是低于总体平均分,其中最低分为31分,最高分为79分。这表明普通学校的普通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明显低于重点班级的学生。通过独立样本T值(T=-2.962)和P值(P=.004

3.2.3 重点学校的普通及重点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比

数据表明重点学校的普通班的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平均分为76.78,远高于总体平均分,其中最低分为63分,最高分为90分。然而,重点学校的重点班平均分为79.25分,也远高于总体平均分,其中最低分为57分,最高分为90分。显而易见,重点中学的重点与普通班的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知识都掌握得比较好。通过独立样本T值(T=-1.736)和P值(P=.086>.05)的结果表明重点学校的普通班与重点班的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方面无显著差异。

3 . 3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同维度的各项分布

3.3.1 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同维度各项分布的描述

社会文化测试卷涉及八方面维度。对于跨文化意识及社会准则,最高得分为12分,最低得分为0分,平均得分为8.8分。交际策略、跨文化交际知识、礼貌原则、会话原则、非言语交际、强烈的文化涵义的表达、交际原则的平均分分别是2.10、3.55、7.39、7.67、8.08、10.33、21.05。数值显示,高中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掌握得最好,但对非言语交际、强烈的文化涵义的表达、交际策略知识方面的掌握比较薄弱。对于高中生,他们较易于理解跨文化交际知识、跨文化意识及社会准则和礼貌原则。相对而言,对非言语原则、交际策略、强烈的文化涵义的表达这三个维度方面的知识了解或学习甚少。尽管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总体水平中等,出现这种结果的潜在原因与学生与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的兴趣、理解、态度、方法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障碍有关。

3.3.2 普通学校的重点与普通班的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对比

普通学校的重点与普通班级仅在会话原则(T=-3.902, P=.000

3.3.3 重点学校的重点与普通班的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的具体分布差异

重点学校的重点与普通班仅在礼貌原则方面有差异(T=-3.201, P=.002

3 . 4 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学生英语成绩的相关性

皮尔系数的R值与P值可用来探究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学生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数据显示学生英语成绩与文化测试卷的八个维度的R值分别是.571, .398, .774, .571, .730, .274, .724,.573且P值均是.000。如果每个维度的R值在.20和.40之间,说明学生英语成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关性低。如果每个维度的R值在.40 and .70之间,说明学生英语成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显著的相关性。如果每个维度的R值在.70 and.90之间,说明学生英语成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有较高的相关性。如果P值低于.01,说明学生英语成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项维度有很高的相关性。因此,交际策略(R=.398

因此,令大家满意的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每个维度与高中生的英语成绩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且,每个维度的P值与学生英语成绩积极相关。这可能因为高中教师与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意识及积极态度远高于其他学段的教师,尽管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4 . 展望与建议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具有中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通与重点学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十分明显的差异;普通学校的普通与重点班的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方面有显著差异,仅在会话原则及强烈的文化涵义的表达两个维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重点学校的普通班与重点班的学生仅在礼貌原则方面有差异,在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学生英语成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项维度积极相关。

尽管高中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的总体掌握一般,但要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达到英语教学目标、满足学生自由地用英语进行交际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那又是什么因素阻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为什么更倾向了解某一维度的知识?教师及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的培养抱有什么态度?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是否会渗透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的教学呢?教师会用什么方法来教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知识呢?对于阻碍学生和教师学习和教授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知识掌握的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希望英语教师们或英语教学研究者能继续研究以上问题,更好地为英语教育事业服务。除此之外,如何使以后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取得更好的成效呢?希望以后语言研究者考虑英语语言本身的使用目的及学生的真实所需,对教师和学生做系统的调查或访谈,了解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使英语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取得好的效果。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研究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与意见,让更多的英语教师参与到完善教育事业的行列当中,让每位师生都能受益。

参考文献

Arasaratnam, L. A. Further Testing of a New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J].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 2006, 7(2): 93-99.

Bennett, M. J.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Current Perspective[A]. In Bennett, M. J. (ed.), Basic Concept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lected Readings[C]. Yarmouth, ME: Intercultural Press, 1998: 1-20.

Hismanoglu, M. An Investigation of ELT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Relation to Linguistic Proficiency, Overseas Experience and Formal Instru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11(35): 805-817.

Otwinowska, K. Do we need to teach culture and how much culture do we need[A]. in Arabski, J.and A. Wojtaszek (Eds.). Aspects of 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Springe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2011.

付永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索[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58-62.

付本静.近20年来我国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述评[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例10

高职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要根据其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实行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目的中,最重要的就是知识的实际应用,只有将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才算是对知识有了真正的掌握。高职的语文不像高职的专业课一样,实际操作能力很强,所以其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其特点来安排和实践。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特点和教学目的

高职语文同一般的高校语文一样,都是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的学习。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汉语表达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语文能力”。语文是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的融合,是中外语言文化的碰撞,是各科知识学习的基础和各种能力的保障。它能够帮助人更好地表达思想,达到目的;能够相互交流,促进进步;能够传承文明,延续文化;能够固本培元,促进科技进步。另外,语文能力也象征着我们的学习能力,怎样对知识点文字进行正确的理解,怎样让知识点更好地和实际结合,这些在语文教学中都会有所涉及。所以,虽然语文看似和我们的专业课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却是我们学习专业课的基础,是我们自我提高的保证。

高职教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掌握,更是对知识点的直接应用,是对知识点完全的一种理解后的深层次掌握。所以高职语文的教学目的,也不能仅仅限制在学生背过语文课文,或是记住语文诗词,而是对语文字词句、正确的段落格式、或是语言的顺畅表达。这些实际应用的东西才是高职语文的教学目的和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突出的。

二、实用性教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1.巩固语文知识的基础

高职学生在文化课方面普遍要弱一些,但是要想在语文教学上取得成绩,就必须将其语文基础知识打牢。老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语文基础知识的涉及。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注意检查其学习质量。高职学生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面,重视程度不够,教师要强调这个方面,给学生树立基础提升高度的概念。利用课堂和考试来不断督促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断修正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认识。

2.结合专业课,增加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在专业课之中,会有对文献的理解和对专业文字的理解,这些都会使用到语文当中学到的知识。例如,语文中会有文献格式的教学,这对学生写专业性的论文、写专业性的文章有所帮助。其实语文对每个专业课的贡献是“默默无闻”的,深入多个方面,但是却很难让人发现。有的人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强,但是有的人却差强人意,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语文的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在教学时,要将语文知识和学生重视的专业课联系起来,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升学习语文的质量。

3.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不论哪个专业的学生,相信都有喜欢语文、热爱语文的学生。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学生的力量,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带动其他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比如说举办作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等,通过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来表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进行辩论赛的时候,可以以学生所学的专业为主体,进行专业知识的对决。这样既将语文和专业知识联系在了一起,又能够让学生在相互促进中不断成长。对于语好者,可以组织一个课外小组,承办一些和语文相关的活动,靠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增加学生对语文的普遍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