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现代市场研究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7 15:38:36

现代市场研究

现代市场研究例1

一、前言

城市农贸市场作为重要的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是城市居民日常消费不可或缺的主要场所。我国城市农贸市场始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对农贸市场的食品质量、购物环境、服务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的城市农贸市场已无法满足城市居民消费的要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对城市农贸市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国家商务部也制定了相应的农贸市场建设验收规范从宏观上加以指导,城市农贸市场建设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农贸市场建设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城市现代化建设。

二、基本情况

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城区农贸市场为例,通过对地方政府主管职能部门、农贸市场管理者、农贸市场经营户、城市居民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进行问卷调研、深入访谈。对41家农贸市场发放41份管理者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41份,有效收回率100%;通过对农贸市场经营户的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53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707份,有效收回率93.9%;通过对农贸市场消费者的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95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756份,有效收回率95.1%。

江苏省淮安市主城区共有41家农贸市场正在运营,其中清河区10家,清浦区11家,淮阴区4家,淮安区11家,开发区5家。从所有制性质看,国有性质的有9家,占22.0%;集体性质的有9家,占22.0%,私有性质的有23家,占56.0%。从摊位结构看,7654个固定摊位中:肉品摊位570个,493家经营户;蔬菜摊位2806个,1858家经营户;水产品摊位530个,385家经营户。

三、农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址不合理,缺乏科学规划。关于农贸市场选址的合理性,国内学者尹元元(2009)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农贸市场数量少、布局规划不合理;李卫兵(2008)分析了桂林农贸市场规划滞后、布局及结构不尽合理;马超益(2010)分析了南宁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根据淮安农贸市场问卷统计显示:只有43.4%的农贸市场经营户对农贸市场选址合理性表示满意,只有51.5%的消费者对农贸市场交通便利性表示满意,现有的农贸市场布局已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其原因在于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集聚,原有的与旧城区相配套的农贸市场格局已被打破。一方面,新建社区缺失农贸市场这样的配套生活设施,导致老百姓购买生鲜农产品极不方便;另一方面,由于老城区的改造建设加快,农贸市场周边的原有居民拆迁,消费者较以前大为减少,农贸市场空摊率高,致使部分农贸市场无法正常运营,改行或搬迁,形成了老百姓买菜难、农贸市场卖菜难的局面。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对城市农贸市场缺乏整体规划,出现部分农贸市场相距百米的现象,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

2.设施不完善,难以达标。马云甫(2005)分析了传统农贸市场购物环境和卫生条件不尽人意,存在安全隐患;金玉姬(2013)分析了磐石市农贸市场基础设施简陋、发展严重滞后;刘智超(2013)分析了农贸市场购物环境存在诸如露天式、摊位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根据淮安农贸市场问卷统计显示:只有31.3%的消费者对农贸市场给排水设施满意,只有30.3%的消费者对农贸市场卫生环境满意,只有42.9%的消费者对农贸市场通风满意,有73.3%的经营户和有83.6%的消费者认为现有的淮安农贸市场需要升级改造,农贸市场的两大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经营户对淮安市农贸市场现有硬件设施不满意。有34家农贸市场停车场面积低于1000平方米,有些农贸市场甚至没有停车场,出现农贸市场外停车乱占道的现象,加剧了农贸市场周边道路的阻塞。

3.对农贸市场的管理与农贸市场的内部管理缺乏规范性,易造成安全隐患。李丹(2013)分析了内蒙古农贸市场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负面效应严重;王艾青(2014)分析了地方政府对常德市农贸市场监管组织不统一。农贸市场的归口管理部门不统一,政府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对农贸市场的开办缺少准入机制,对农贸市场的具体运营缺乏有效监控,政府职能部门无法即时掌握农贸市场运行状况。政府职能部门应理顺关系、明确分工,对农贸市场进行统一归口管理,迅速解决农贸市场遗留问题,健全管理农贸市场的运行机制,做到对农贸市场管理有序。对自发形成的马路、露天农贸市场必须坚决予以取缔,对农贸市场周边的路摊应该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保护农贸市场经营户的利益,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通过对淮安农贸市场消费者问卷调查,有83.3%的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源头安全性非常关注;消费者对农贸市场满意的影响因素,顾建华(2014)通过因子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模型,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农贸市场服务因子、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因子、农贸市场商品质量因子显著关注。通过调研显示:农贸市场的内部管理极不规范,部分农贸市场的内部布局不合理,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对入市商品索证、入市经销商索证、不合格产品处理等进货管理,各农贸市场的要求不一,缺乏统一的规范操作;部分农贸市场台账也不齐全,可追溯性差,易造成农产品安全隐患。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农贸市场标准化运营管理规范,提高农贸市场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农贸市场管理者、经营户的行业知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经营户的计算机信息化操作技能。

四、农贸市场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突显农贸市场公益性质,切实加大对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政策性投入。农贸市场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农贸市场是鲜活农产品重要的零售终端,其社会价值取向更能体现政府形象。有60.8%的消费者每天都进入城市农贸市场消费,农贸市场是“菜篮子”工程,建设好城市农贸市场不但可提高地方城市的品位,而且可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城市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是城市化建设的需要,是城市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现实情况看,农贸市场的经营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的投入大、回报慢、效益低,单靠市场机制内在作用对农贸市场建设配置资金的纯市场化模式难以突破当前城市农贸市场建设与升级改造建设资金颈瓶的制约。建议地方政府将农贸市场列为具有公益性质的基础设施投资范畴,每年从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基金,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确保农贸市场与城市开发、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进一步发挥国有农贸市场的主导地位,彰显其民生公益性地位和主渠道作用,国有农贸市场在竞争中能不折不扣地贯彻地方政府的政策意图,贯彻落实有关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为其他性质的农贸市场树立标杆,能够影响和促进整个农产品零售终端的全面提升。

2.注重稳步推进,阶段实施、重点突破、以点促面。按照先易后难、分期分批改造的思路,把握任务节奏,稳步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对于现有农贸市场进行综合实力排序,排名前列的优先加以改造,对不以盈利为唯一目标的国有农贸市场给予政策支持,改造升级、规划新建并进,使现有农贸市场达到商务部标准化农贸市场规范要求,逐步建立起以农贸市场为主体,生鲜大卖场、连锁超市为补充,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便民放心的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基本满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基本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基本满足城区居民需求的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和经营机制。

3.扶持流通主体,加快发展速度。农产品的可追溯,农贸市场的标准化建设必将带来生鲜农产品单位成本的上升,根据淮安农贸市场调查显示:74.2%的农贸市场消费者不能接受农产品的价格提高;通过对“农改超”接受意愿的调查,消费者考虑到“农改超”会使农产品价格提高,有56.6%的消费者不愿意接受“农改超”模式;通过对于对农产品检测费用的调研,有74.2%的消费者只能接受价格提升在原有的10%以下,价格的大幅提高易引发消费者对政府的不满。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肉、禽、蛋、鱼、菜基地化、专业化、定单化生产;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资金、技术、良种、服务等方式,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建立高效畅通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建立和发展集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于一体的与零售终端相配套的统一配送系统;通过提高农产品产销组织化程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损耗和费用,降低生鲜农产品的运营成本,使城市广大消费者受益、满意。

参考文献:

[1]李卫红,唐优泉.浅谈桂林市农贸市场改造与管理[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2]金玉姬.吉林省磐石市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1).

[3]马云甫,杨军.传统农贸市场改造的必要性、原则与模式[J].农村经济,2005(2).

[4]李丹,杨亚楠.内蒙古区域农贸市场物流发展状况研究[J].经济论坛,2013(10).

[5]刘智超.农贸市场与农产品超市经营比较分析[J].商业经济,2010(11).

[6]尹元元.提质改造长株潭城市群农贸市场的对策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

[7]王艾青.城市农贸市场政府监管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4(11).

[8]顾建华.城市居民对农贸市场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淮安市为例[J].价值工程,2014(12).

现代市场研究例2

1 现代电力及市场营销的概述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点发生了巨大变化,卖方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所以现代市场营销策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作为核心,根据各种方法获得顾客需求量信息、购买力信息以及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有组织地经营各项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产品、价格、渠道以及促销等的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就是市场营销策略实施的过程。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历经了火力发电(煤、石油等可燃烧物)、太阳能发电、大容量风力发电、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利发电等过程。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电力行业一直处于垄断机制下运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电力市场基本是卖方市场,即是电厂发多少电,客户用多少电;第二个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电力建设得到了不断进步,我国的供电企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2 现代电力市场营销的特点

2.1 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

电能作为供电企业为用户提供的最基本的产品,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用户的数量。电能质量是指优质供电和电力供应可靠性,电能质量包括电流质量、供电质量、用电质量以及电压质量四大方面。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供电质量上,所谓供电质量包括技术含义和非技术含义两部分,技术含义说的是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非技术含义说的是为用户提供的服务的质量,即供电部门对用户投诉和抱怨的受理速度和电力价目的透明程度等。

2.2 供电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由于城乡电网的建设长期投入不足,城市的快速发展扩张,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电网建设的不足大量的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供电设备的建设不足,供电质量已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在用电高峰期时常会出现过载运行。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发展落后或地理位置特殊难以安装供电设备,所以对于供电设备的维护就更加困难,电力设施陈旧老化,其安全状况和供电能力已很难满足现在城、乡用电需求,供电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3 供电服务水平低

由于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电力市场基本是卖方市场,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主导地位,不能适应现阶段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电力市场模式,一些员工服务意识不强,不能真正地树立依靠优质服务开拓市场的观念,总而言之,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在服务理念和服务设施方面,和客户心目中的期望的形象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员工素质、服务水平方面,供电服务意识水平都远低于客户需求。

2.4 能源市场竞争压力大

随着新型能源的不断被发现,如天然气、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由于其设备的可控性、方便性已经赶超上电器设备的性能,使电力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竞争日趋激烈。从而使电力企业不得不加快发展创新的步伐,加大电力市场的营销策略的研究。

2.5 电价机制的发展落后

电价机制由于受地区、历史、体制、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同性质的用电电价在不同省份或在同一省份内的不同地区可能都会不一样,甚至在同一个县内的不同片区也会存在不同价的问题。电价机制与现代电力市场不协调,不利于增供扩销工作的开展。

3 现代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3.1 创新电力营销理念

电力企业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行业,应在结合自身的发展的前提下引进国外先进的营销管理模式,将两者相结合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要建立这样的模式就需要改进过去单一的业务流程,推行立体化的新型管理模式;和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通过建立营销网络平台,实现与现代化技术的对接,跟紧时展的步伐。

3.2 改革服务营销策略

将卖方作为主导地位的电力市场改革为用户作为核心地位,加强对电网的改造,确保优质供电和电力供应可靠性,使客户能用电、用上优质的电。实行客户经理制,企业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不断创新优质服务工作,保持与客户长期、良好的供用电关系。供电企业的服务要做到全面、负责,不能只停留在故障处理的基础阶段上,而应深入到客户的需求阶段,包括供电方案的设计、施工、验收、投运等环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树立更好的品牌形象,靠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获得广泛的认可,实现与客户的双赢。

3.3 加大电力发展创新

由于新型能源不断地被发现,对于用户市场的竞争日渐增加,要想增加竞争力就需要加大对电力的创新发展。要想保持电力市场的主要地位就应广泛宣传电能优点,尤其是电能优质、洁净、安全、方便、价廉的特点,鼓励用户以电代煤、代油、代气、代柴,增强人民的环保意识,引导用户的消费理念,引导客户安全、科学、合理用电。加大电力的改革创新,促进电力市场的营销。

3.4 设定电价营销方案

电价机制的发展落后严重的影响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关注电价的变动对电力市场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杜绝电价转嫁现象,即电力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将电价加大转嫁到其他客户上;(2)是改革现在的电价体制,实行同一网络同一质量的电同等价位收费;(3)是改革现行的电价结构,研究制定出使电力客户和供电企业共同受益的电价收费体系,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赢;(4)是采取电厂网上竞价方式,降低用电成本,科学合理用电,减少用电成本。设定良好的电价销售方案能够使电力市场变的更广阔。

参考文献:

[1]王锡凡,王秀丽,陈皓勇.电力市场基础[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林桔凤.浅谈供电企业营销服务策略[EB/OL].国家电网,2010,11.

现代市场研究例3

一、引言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中共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新要求。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可见,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事关我国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重要问题,是事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方面。

二、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文化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依然不成熟、不完善,有很多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文化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国有文化单位虽然进行了转企改制,但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和囿于传统观念,仍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制度,政府并未真正下放管理权力,国有文化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存在体制僵化、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的弊端。

第二,文化产品相对过剩和相对短缺并存。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化生产力也得到释放,加之政府的扶持,文化产品已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供给不足,出现“结构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表现在:总体数量增多,而水平不高;只注重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质量的提升;产品类型少,精品少,文化品位较低,同质化严重。

第三,中小文化企业融资困难。中小文化企业是文化创新的主力,是需要重点扶持的对象,但中小文化企业缺乏信用担保,没有资产抵押,无法取得贷款,现行的上市制度十分繁琐漫长,现有的融资渠道不利于中小文化企业发展[1]。

第四,流通组织形式落后。我国文化资源以部门、地区配置为主,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切断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市场联系,行业垄断和地区保护问题长期存在,制约了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传统营销网络主要依靠书店、报刊亭、电影院、电视、广播等,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电子书、电子音乐、网上点播的兴起,传统营销模式受到严重冲击。

第五,文化市场监管滞后。目前我国文化市场秩序不规范,非法出版物、走私盗版活动猖獗,黄色书刊、音像制品等文化垃圾屡禁不止。这些问题无法单靠市场解决,必须由政府介入监督。但目前我国文化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许多重要的、基本的法律还没有出台,没有建立分级制度,打击力度和惩治力度不大,阻碍了文化市场的快速发展。

第六,文化领域管理体制混乱。中央实行分业管理体制,共有八个不同的文化部门分管不同的文化行业,被戏称为“八龙治水”。给政策实施和日常管理带来很大不便。并且随着新媒体不断涌现,出现了管理空白情况,每个部门都想将新媒体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结果造成多头管理,审批程序复杂,管理效率低下[2]。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坚持在文化企业――文化市场――国家监管的文化市场体系框架内进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强调政府要加强监管,弥补市场自身缺陷,推动文化市场朝着水平更高和质量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一,明确国有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国有文化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形成现代产权制度,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政事分开。分步骤进行股份制改革,完善股东大 会、董事会、监事会等运营机构 。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文化系统内的人才培养和市场公开招聘相结合,提拔既懂经营又懂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担任领导,可以采取股权激励的办法,给予领导层一定的股权,调动工作积极性和提高竞争观念。

第二,推动文化市场向创意驱动型转变。文化需求是软性需求,公众的文化消费欲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意的程度。在文化生产中注重文化创意、设计和品牌化,实现文化产业由数量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进行市场细分,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市场的特点,有差别、有针对性地生产适合不同市场的差异化产品,刺激公众文化消费欲望,是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加快文化市场发展的核心环节。

第三,拓宽中小文化企业融资渠道。一是建立专门面向中小文化企业的区域性中小银行、政策性融资机构和投资机构。放宽贷款限制,为中小文化企业提供相应的贷款担保和长期信贷资金;二是降低中小文化企业上市准入门槛。简化上市手续,缩短上市时间,为有市场竞争潜力的新兴中小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便利条件;三是建立中小文化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对前景看好的中小文化企业进行投资和税收减免,促进中小文化企业持续发展。

第四,加快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发挥网络覆盖面广、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依托电子商务为发展平台,开发连锁经营、一体化经营、一站式物流配送等先进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打破地区垄断和行业限制,建立以大城市为主、中小城市为辅、乡镇为补充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建成一批部级的大型物流企业和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企业做大做强[4]。

第五,加强市场监理。和国际立法接轨细化法律细则,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组织行政人员、制片人代表、演职人员工会代表组成审查委员会,审查电影、电视节目等内容有无违法、著作版权是否有纠纷并给节目实行分级。加强工商、公安、海关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加大对走私盗版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特别要将网络监督执法纳入工作重点。

第六,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监管体制。推进大部制改革,将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演艺、文学艺术、网络等相关行业纳入一个部门的统一管理。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可以分步实施,先把相关职能进行整合,减少部门矛盾,再进一步进行部门整合[3]。改革完成后,履行宏观调控职责,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以建成优质服务型部门为目标,促进文化产业进步为宗旨,形成更利于文化市场发展的新的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 孙连才.文化产业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2] 祁述裕.当前文化建设的几个重点难点问题[J].行政管理改革,2013,(1).

[3] 靳 柯,刘从水.国有文化资产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2007,(10).

[4] 十报告辅助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现代市场研究例4

现代租赁是以融资租赁为主,金融与贸易相结合,由出租方、承租方、供货方、委托人及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进行的一种服务性商业信用活动。现代租赁的服务性表现在,通过租赁满足承租方对租赁物的不同需要。其商业性又表现为出租方出于获取利益目的,购买不为己用的物件,出租给他人来获取利润。它的信用性指租赁交易过程是“融物”与“融资”的结合体,出租方提供租赁设备相当于向承租方提供借款,属于信用范畴,只不过表现为物的融通而非货币资金的融通。

现代租赁首先于50年代在美国兴起,由于其具有融物与融资相结合,筹资方式灵活多便,能够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既避免无形损耗带来的投资风险,又不影响承租人负债能力等优点,迅速广泛的被社会采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租赁规模和投资比重迅速增长。1982年,美国公司在建筑和耐用设备上总投资额为3476亿美元。其中租赁设备投资占总投资额16.6%,银行贷款投资占11%.到1987年,美国设备租赁金额高达986亿美元,占设备投资总额28.6%.在日本,租赁业成为仅次于电力业的全国第二大产业,租赁交易额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二)租赁组织健全,行业规范化。1968年,欧洲著名的跨国租赁协会——租赁欧洲成立。1971年,欧洲设备租赁协会成立,1972年又成立了欧洲设备租赁联合会。此外,各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租赁行业制度:美国从会计制度、税收制度不同角度阐释了现代租赁含义和行业规范;英国租赁设备协会对租赁作了统一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82年颁布了专门的《租赁会计准则》

(三)功能更完善,经济关系更复杂、广泛。现代租赁的信用、贸易尤其是金融功能被充分发挥和利用,企业普遍通过租赁设备来解决资金短缺、技术改造问题。随着用户对多方面服务要求的增加,租赁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租赁业的功能也已扩展到很多领域,如财政金融、经营管理、销售网络、咨询策划等。现代租赁在积极发挥综合的经济功能的同时,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每一项租赁往往都涉及到投资方、供货方、出租方、承租方及其委托人等多方面关系,规模庞大,利益关系明显。这也是现代租赁信用不同于分期付款和举债信用(只涉及到一般性双边关系)的一个重要区别。

二、现代租赁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研究现代租赁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首先要纠正关于租赁产生原因的一个传统观点:“现代租赁业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考察现代租赁的产生、发展和基本特征,它确实是在美、英、日等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出现和取得迅速发展的,而且他们至今仍是现代租赁最发达的国家。然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最小的资本榨取最大化的剩余价值这一内在利益机制仅仅是现代租赁得以广泛应用和发展的动因,而非决定性条件。

市场经济是现代租赁产生的基本条件。

(一)现代租赁意识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经济观念。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进行生产经营决策,这就要求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由此,产生了现代租赁意识。以租赁设备的方式,淘汰传统的一次性巨资购买设备的投资模式,先由设备的使用中获利而后支付租金的新型经营观念逐渐形成,并被广泛采纳。这种经济观念的革新为现代租赁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广泛的市场交易和频繁的资金流动,造就了发达的现代金融业和现代信用制度。具有雄厚资本实力的财团、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介入,为现代租赁提供了雄厚的资本基础和多元化的资本来源。完善的现代金融制度则为融资租赁的产生提供了金融机构和会计制度上的支持。

(三)现代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市场经济,政府对租赁业加强管理和主动扶持、利用成为现代租赁发展的保证。美、英、日等国政府非常重视租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贷款、税收优惠,租赁立法,行业规范,产业支持来促进现代租赁的发展。

现代租赁的产生和长足发展以市场经济为土壤,而现代租赁的发展也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现代租赁适应了市场经济对资本的需求,加速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尤其融资租赁方式的产生成为市场经济中信用关系的重要延伸。它把租赁变为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使金融机构和租赁业发展广泛联系起来,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租赁观念,实现融物与融资一步到位,减少了筹资环节,开拓了筹资渠道,为物质要素与劳动要素的组合提供了简洁的途径和广阔的选择空间,有利的推动了与科技高速发展相结合的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现代租赁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是市场经济有力的补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是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而租赁市场具有更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本、设备等经济资源的功能。现代租赁业通过租赁设备把闲置的或新开发的生产设备尽快投入到生产过程,以必要的生产要素带动停滞的生产,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实现了技术设备要素在各行业间的合理流动,加强了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了物力、财力的占用,提高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资金利用率。

(三)现代租赁业发展完善了现代市场体系。租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租赁业的长足发展,租赁市场上的租赁形式更加灵活多样,租赁服务功能向多元化发展,服务内容也由单纯的租赁设备发展到提供综合性的一条龙服务,租赁对象无所不包,服务领域囊括各行各业。租赁市场日益完善,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发展。此外,金融机构资金信用的介入和租赁灵活的融资方式丰富了投资市场,尤其是民间投资市场。现代租赁促进了生产要素市场的流通,它作为一项国际化的产业,也促进了国际经济资源的流动,成为发展国际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

现代租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认清它们的关系,用它来指导我们处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三、我国大力发展现代租赁业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正处于由计划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多方面的,现代租赁业以其雄厚的资本基础,多元化的资本来源,全新的筹资方式,独特的资源配置功能大大有利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金融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流通机制等从投资、金融到外贸、流通体制的全面改革目标,有利于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有利于新产品的及时采用和推广

一项新技术、新设备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需要经历一系列过程。从应用、推广到大量投产形成生产力要经受层层考验,往往因为不为人们接受,试用成本较高,销路不畅等原因在试用过程中夭折,又往往无法实现资金回收,不能大量生产形成规模经济陷入转化的恶性循环。

通过租赁,承租人可以租进适用性、经济寿命等性能把握不大的新产品,以免遭受可能的损失;出租人则可使其产品价值逐步实现,投资回收速度加快,进而扩大生产,降低成本,降低售价,产品得以推广。同样,在新技术研制过程中,可以通过租赁实验设备、场所,尽量降低科研成本与风险,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三)有利于深化国企改革

当前,困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大难题是资金短缺和技术改造问题。资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的“血液”缺乏资金,严重影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难以将企业改革深入进行下去。然而,传统的向银行借款方式会造成企业过度负债,而且国家严格限制信贷规模,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惜贷现象严重。国有企业迫切需要寻求一条可以增资减债的新出路。

运用租赁,企业以较少的资本,取得关键设备使用权,可以边生产,边获利,边支付租金,使资金运动有效循环。这不仅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同时获得了设备,完成了技术改造,不失为国企改革的新思路。

(四)有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资金严重缺乏,需要引进物资和先进技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代租赁业的国际产业性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按照国际惯例,租赁不属于借款,通过国际融资租赁不仅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国际融资额,而且不会影响我国外债规模;通过租赁设备及相关服务,可以打破发达国家对先进设备出口的严格限制,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国内租赁企业向国外提供租赁项目服务,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我国现代租赁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发展多样化租赁方式

租赁方式多样化是现代租赁的基本特征,而我国的租赁还主要是一般性的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形式过于单一,租金支付方式不科学,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市场不同情况。发展多样化的租赁方式,有利于开拓租赁市场,扩大租赁业务服务对象和范围,满足不同的需求。

(二)提高租赁主体综合能力

我国租赁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业务少,资金筹措渠道狭小;由于信用丧失,租金拖欠问题导致租赁企业资金周转性差,背负较高经营风险;租赁行业从业人员大多不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管理者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因此,要提高租赁企业资金筹措能力,可以通过制定金融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租赁企业注入资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租赁项目提供低息贷款或税收减免;鼓励业绩良好的租赁公司上市发行股票,扩大筹资渠道。要加强租赁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就要加强租赁行业理论建设,培养专业租赁人才,吸收既懂经济、法律、管理、金融又懂租赁实务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参与租赁企业管理运作。在企业自身增强竞争力,抵抗风险同时,政府也应建立租赁信用保障制度,比如租赁保险,担保等,从外部加强租赁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保护租赁业稳定、健康发展。

(三)加强立法,实现行业规范管理

现代市场研究例5

(一)改革开放以前

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到1978年底,我国的经济体制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反映到经济理论上,就是以“苏联范式”为基础。这种经济理论的生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其弊端逐步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它只注重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忽视了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研究。其二,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分析和设想作为惟一的理论来源,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排斥与市场经济相关联的经济范畴、机制和规律。其三,它排斥和否定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性,把一些本来是现代市场经济共有的东西归结为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进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割断了社会经济运动的连续性和相关性。这一点对近现代经济史研究有直接影响。其四,它从生产关系出发研究生产关系,使研究概念化和抽象化。在理论体系上从生产资料公有制出发,推论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并且引伸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劳分配规律,而这些推论和引伸,都是为论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这个宗旨服务的。这样,在客观上,它就难以对社会生产实践产生有益的和有效的指导作用。(注:参见韩志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新中国50年经济理论研究评述》(《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日)。)

在改革开放以前,关于商品流通与市场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一种商品经济?对此,理论界曾进行两次大讨论。第一次是1956年党的前后在“以苏为鉴”的思想指导下展开的;第二次是1959年在总结“”历史教训的背景下,围绕对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等问题再次展开的。在粉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进行了第三次大讨论。

前两次讨论中形成的主要观点大致有三种:

1.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商品经济

虽然当时学术界一致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商品经济,但由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实际上存在着交换关系,学术界在认识上又有以下几种不同看法:

(1)商品形式说。如王思华认为:“调拨物资是国营企业内部的产品分配,它们是由国家统一地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它们既不改变所有者,又不是自由买卖的对象,……但是为了估价,为了进行经济核算,它们还不能不保存着价值形式,也就是不能不保存着商品形式。如果把这种新的产品分配关系,仍然看作是旧的商品关系,那就是只从形式上看问题,而不是从本质上看问题”(注:王思华:《我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法则的几个问题的一些看法》,《经济研究》1959年第1期。)。(2)产品交换说。如骆耕漠认为:“可以把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这个非商品交换称为‘产品交换’,这就是社会产品可以不再特殊地作为商品来交换,而只作为单纯的产品(回到本来面目)来交换。这种产品交换是不同于商品交换的更高一级的交换,在社会主义阶段,是在劳动直接社会化的基础上,直接遵照按劳分配和按劳换算的关系,采取‘等价交换’的形式进行的”(注:骆耕漠:《论商品和价值》,《经济研究》1959年第10、11期。)。(3)内部周转说。 有学者认为,国营企业之间的交换,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交换,是生产条件的交换,是属于生产内部周转的性质,它们之间的交换关系,既不是两个各自占有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所有者在进行交换,而且也根本不发生产品所有权的转移,因此,国营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实质上不是商品交换关系(注:骆耕漠:《论商品和价值》,《经济研究》1959年第10、11期。)。(4)统一支配说。如雍文远说:“有一些人,力图使国营企业有权转让或出卖这些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否认物质技术计划供应的任何必要性,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这些供应统统纳入一般商业轨道,以便让他们自由买卖。如果这种意图得逞,那么,不仅统一的生产计划,由于没有生产资料计划供应的相应保证,而必然要受到破坏,而且社会主义国家将因此而失去生产资料的统一支配权,为资本主义的复辟活动打开大门”(注:雍文远:《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1961年第6期。)。

2.社会主义经济是从商品向非商品过渡的经济。如张翼飞说:“商品量的方面的发展过程是和商品质的方面的消亡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他认为商品的质将随着每一步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不断改变,随着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地改变着。“到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时,商品也就最后趋于消亡了。”(注:张翼飞:《社会主义阶段商品的发展和消亡问题》,《经济研究》1959年第1期。)薛暮桥也认为, 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是商品生产的发展和逐步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交换在数量上仍将继续增长,但这时候,在质量上则正从商品过渡到非商品,商品所包含内容正在逐步消失。”(注:薛暮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红旗》1959年第10期。)

3.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已故经济学家卓炯和顾准,是中国老一辈经济学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重要代表。卓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初创于60年代初,形成于70年代末期,成熟于80年代中期。1957至1964年,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等一系列范畴,奠定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他在1961年11月18日写道:“商品经济的集中表现形式是市场,而市场是人类经济生活一种进步的表现,从市场的大小和规模,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我觉得建设共产主义的任务并不是要消灭市场,而是要把无政府状态的市场(也就是自由市场)改变成为有计划的市场。”(注:卓炯著:《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页。)在此期间, 他已建 立了社会主义市场、计划市场、自由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规律、资金循环等属于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注:李炳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9~41页。)。顾准早在1956年就已经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进行了研究,1957年撰写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注:《经济研究》1957年第3期。),同时孙冶方也发表了著名的《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于光远也于1959年对于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国营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也是商品关系,加入这种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因为“企业之间的交换还有一定意义的所有权的转移,……各个企业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你我界限,在各企业之间进行交换时的条件对各个企业的职工还发生物质上的利害关系”(注:于光远:《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问题的讨论》,《经济研究》1959年第7期。)。 樊弘也认为:“物质的鼓励在社会主义的现阶段仍不失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为了贯彻鼓励,……在国营企业内部的物质调拨的关系上也要继续保存商品的关系。”(注:《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418~419页。)

在高层决策圈内,历史上关于经济管理体制方面最富创造性的思路,是陈云1956年在党的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模式。

尽管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的观点由来已久,但是在国内理论界不仅长期以来不是主流,而且时时处于受批判的地位。这种状态桎梏了经济制度的改革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逐步解放,对传统理论的认识,有所发展并有所突破。总的来说是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再到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

从1979年到80年代前半期为第一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人们的思想解放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经济理论研究也趋于活跃。在这个时期,经济学界先后开展了有关价值规律、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以及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大讨论,澄清了一些被颠倒的理论是非,出现了改革国家所有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主张。但在当时,“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观点还占统治地位,经济理论的整体突破还没有完成。

这一阶段的大讨论的观点包括:(1)计划经济说。如李震中说:“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应该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经济”是两个不同的命题。(注:李震中:《也谈计划和市场问题》,《光明日报》1981年12月26日。)姚耐则批评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法。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落脚点应放在计划经济上,而不应放在商品经济上(注:姚耐:《也谈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光明日报》1982年7月18日。)。(2)商品经济子虚乌有说。张理智认为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存在什么商品经济。他说,“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并不存在与产品不同的商品。而产品,并且唯有产品,才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在我国现阶段,所谓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其本意不过是指: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分工来大力发展用于各行业之间相互交换的各种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以便提高劳动生产力,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张理智:《“商品”和“商品学”质疑》,《天府新论》1988年第8期。)(3)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产品—商品”经济的统一体。如80年代初期,张仁德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细胞形态应当是“产品—商品”,而不是商品或产品。“产品—商品”范畴可以把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性和商品性两个方面的属性都包容进来,从而比较准确地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一般特性。他认为,生产资料全民所有权的统一性,利益的一致性,使劳动产品具有了‘产品性’,而生产资料归企业占有的分散性,利益的差别性,则又使它具有了‘商品性’。这二种互相对立的属性是由同一经济条件,同一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产生的。它们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结成不可分离的伴侣。(注:张仁德:《现论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方法论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袁恩桢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完全的商品经济,因为人们的社会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能够直接地表现出来,而不需要通过商品的媒介;社会主义经济也不是完全的产品经济,因为商品生产还存在。人们的社会关系在相当程度上还必须通过物的媒介才能体现出来。因此,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商品经济又是非商品经济、既是产品经济又是非产品经济的“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的统一体”(注:袁恩桢:《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的统一体》,《学术月刊》1982年第11期。)。

从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为第二阶段。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这就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最大。在这个阶段,理论界的争鸣与交锋异常激烈,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进展都要冲破重重阻力,并且伴有反复。经济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对经济理论的“苏联范式”开始了反思和批判;2.对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宏观经济管理从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这样“三位一体”的改革任务;3.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深入讨论了改革过程中出现股份制、资本市场、产权改革和市场经济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观点。

从1992年开始,我国经济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经济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以1992年年初“南方讲话”为标志,“三个有利于”观点的提出,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经济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宣告计划经济及其理论在我国的终结,为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扫清了道路。在这一理论指引下,资本及其机制被引入经济运行,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证券市场发展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出标志。3.随着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学术界相继展开对过剩经济、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的研究。这一切,都标志着中国经济学界开始从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来研究市场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规律。(注:参见韩志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新中国50年经济理论研究评述》(《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日)。)

理论上的突破为中国经济的实证研究开辟了道路,也为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流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上是经济体制方面的理论演变,与此直接相关的是对经济运行的理论认识和发展,即流通理论的演变。

(一)市场流通概念

首先,学术界从马克思流通理论到前苏联和新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探讨了什么是流通、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流通以及如何实践等问题。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与流通进行了精辟阐述。一般认为,马克思设想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和货币的社会,因而不存在商品流通,只有产品的分配,生产资料的有计划按比例分配,生活资料的按需分配,分配过程就是流通过程。而杨承训、余大章在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研究中认为,新经济政策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列宁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标志着列宁对社会主义与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折,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史上的重大转折”(注:杨承训、余大章:《新经济政策理论体系》,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不过,列宁将社会主义下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仅看作是暂时的。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商 品货币关系存在的必然性,但只承认商品市场,而否认要素市场的存在,将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原因解释为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二种公有制形式,存在国营经济之间的物资调拨,集体经济之间的商品交换,以及消费者同国营商业之间的交换关系。以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基础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流通,至多存在消费品的商品交换,把交换等同于流通。苏联的经济理论对新中国商品流通关系和商业体制的建立产生了很大影响。

新中国商业的计划管理和计划体制的初建是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开始的,1953年以后逐步确立。夏春玉等认为,新中国的流通理论和商业体制基本上是以《苏维埃贸易经济》一书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50年代根据苏联理论并结合中国实际编写的《贸易经济学讲义》、《商业政策》等书,基本上是政策解释学,颠倒了理论和政策的关系,这种学术传统在改革后的很长时间里还在产生影响,阻碍了我国流通理论研究的更快发展(注:夏春玉:《流通经济学的贫困与构建设想》,《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第1期。)。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解放思想,1984年、1985年连续二年召开了孙冶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讨论会、第二次全国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讨论会。会上就马克思的流通理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流通、流通体制改革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如张卓元指出,长期以来,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片面认识,由于自然经济论、“无流通论”和产品经济论的深重影响,致使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这块园地,显得既荒芜又贫乏,即使有一些研究成果,也把它的范围局限在狭义的商业部门的活动和商品流通方面。他提出应当从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出发来考察流通过程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提出市场范围不仅包括物质产品市场,也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外汇市场等。(注:《财贸经济》编辑部编:《社会主义流通理论探索》,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前述《社会主义流通理论问题》。)董辅réng@①在为高涤陈等著的《社会主义流通过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一书所写的“序言”中说,社会主义流通问题,在几年以前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因为那时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是一种自然经济,整个经济就是一个“大工厂”。80年代后期关于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的研究增多,但这些研究还受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局限。

90年代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流通理论有了很大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流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80年代改革初期提出的只是解决“三多一少”(即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减少流通环节)问题,到90年代前期提出了“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概念。“大商业”包括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不动产等,“大流通”包括商流、物流、劳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大市场”包括国内城乡市场、国际市场等。人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今我们应当比马克思对工业化初期的生产和流通的认识更进一步。如说:“无论从马克思流通的理论,还是从我国经济建设的现实出发,都迫切需要重新评价流通的地位和作用,真正把流通作为一项产业,像重视抓生产那样重视抓流通。”(注:《经济参考报》1992年1月28日。)柳随年提出:“流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 对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某个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注:《人民日报》1992年4月13日。 )刘国光提出:“要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的流通理论。”要下功夫研究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大流通理论,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注:刘国光:《推进流通改革,加快流通业从末端行业向先导性行业转化》,《商业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二)流通与生产的关系

与流通的地位作用密切相关的是流通与生产的关系。传统的商品流通理论在流通与生产的关系方面是重生产轻流通。指出,其重要原因,“是不少同志认为流通不创造价值”(注:《经济参考报》1992年1月28日。)。80年代后期关于生产和流通关系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分歧。在1986年召开的全国首届中青年流通经济理论讨论会上提出了“生产流通相互决定论”、“生产流通相互转化论”、“生产流通并重论”、“流通中心论”等不同看法。当时多数人持生产决定流通的传统观点,但也有人提出了“流通决定论”(注:参见会议综述,《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如冒天启认为,流通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生产的说法含混不清,就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来说,“流通决定论”也没有什么错误(注:冒天启:《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探讨》,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年。)。陈学工提出了“流通决定生产论”(注:《商业经济文荟》1989年第1期。)。吴承明的《试论交换经济史》则从经济发展史的视角,论述了交换对生产的促进和决定作用。他指出,在传统政治经济学里,常是重生产而轻交换,或把交换从属于生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这两种社会职能都有自己的特殊的规律,但另一方面,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中国在经济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流通方面的问题,使人们感到,以往对恩格斯的见解研究不够,还应当扩大视野,不仅研究商品交换,还应研究劳动交换、“智能”交换,及其相互关系,即从广义上来研究交换这个“坐标”对发展国民经济的作用,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史的实际,找到一两个交换的“自己的特殊的规律”。(注:吴承明:《试论交换经济史》,《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

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通决定生产”的理论得到充实,并进一步提出了把流通业从末端行业转向先导行业的观点。蔡宁林提出:“流通对生产、分配、消费不仅起被动的‘联结作用’,更重要的是起能动的‘调节作用’”,“需要把流通作为一个先导性、主导性、支柱性的产业,并需要使流通产业超前发展。”(注:《经济日报》1992年5月26日。)贾履让等指出, 随着“市场开始作为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主要手段,流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注:贾履让等:《中国流通产业及其运行》,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刘国光提出,目前我国商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还不到10%,商业劳动力份额在整体劳动力中只占7%左右, 这些指标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说明我国经济商品化、货币化、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必须深刻认识到流通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一个窗口,是观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是不断启动市场、促进需求和消费不断升位的一个助推器”,“商业作为启动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将会转化为周而复始的经济增长的新起点。……商品流通业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个末端行业,升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个先导行业。”(注:刘国光:《重新认识中国商业的地位和作用》,《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近年来我国引入了“物流”概念,主要是指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储运、保管、处置等许多环节的相关活动所形成的集成的、一体化的系统。“物流”的组织状况影响流通费用,对于生产的作用表现在它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盈利,在一些国家被称为利润的“第三源泉”。近年来建立物流产业已被列入日程。(注:有关研究如王之泰《构筑中国的物流平台》(《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1月26日)。)

传统流通理论使以往经济史研究不敢强调流通的决定作用,对其重要作用总是要加上“在一定条件下”的帽子。流通经济理论的发展与突破为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基础。

2001年出版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不仅引用了陈云关于城乡交流,“是目前活跃中国经济的关键”的论述,而且以大量篇幅实证阐述了建国初期党和政府以扩大市场流通为先导,以流通作为推动生产、活跃经济的关键的经历。

(三)流通在经济体制转换中的作用

吴承明《在“传统市场与市场经济”讨论会上的发言》(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 2期。)中指出:马克思是十分强调生产的。但在传统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变上,人类受个人能力和环境的限制,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获得经济上的增益。亚当·斯密的交换导致分工。分工增进社会生产力的观点,至今有效。古典学派却是强调生产的,“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深入人心。新古典学派马歇尔首创需求论,但他认为短期内是需求起作用,长期间仍是生产决定市场。直到凯恩斯主义,需求变成第一位了,生产的发展要看市场,也就是有效需求的大小。那是始于16世纪“商人阶级”的出现,然后经过二百多年社会、阶级的演变,最后导致大机器工业的建立。因此,吴承明认为,要重视商品流通在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中的作用。

三、资料整理的进展(注:参见徐建青《社会主义流通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及其地位的上升,使得现代经济史中的商品、市场问题的研究迅速加强。首先,作为研究基础的资料整理工作逐渐受到重视,一批历史档案资料被陆续整理出版。其中主要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央档案馆合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其中1949至1952年共12卷;1953至1957年共9卷; 总计约2000万字,绝大部分资料为首次公开发表。这些资料涉及新中国建立初期经济体制、投资、流通、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对研究中国的商品经济与市场流通提供了翔实系统的资料。还有《当代中国商业》编辑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大事记》三卷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1990年);商业部编各年《物价文件汇编》,专题组编《新中国若干物价专题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编《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中国财经出版社,1986年),《中国供销合作社大事记与发展概况(1949-1985)》(中国财经出版社,1988);商业部编《集体和个体商业文件选编》(1981年),《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文件选编》(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国家统计局编纂出版的《中国贸易物价统计资料》,以及有关商业贸易的各种年鉴等等。

对新中国商业和市场史的研究探讨已有诸多成果。但从经济史的角度进行专门的研究相对较少,许多是在讨论当前改革问题时回溯历史,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就专题史的研究看,1980年以来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编著《新中国商业史稿(1949-1982)》(中国财经出版社,1984年),赵玉芝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苏志平主编《中国商业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万典武主编《当代中国商业简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年);价格方面的研究著述较多,如严瑞珍等著《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李子超等著《当代中国价格简史》(商业出版社,1990年),叶善蓬编著《新中国价格简史(1949-1978)》(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年),成致平主编《中国物价50年》(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农村供销社史有迟孝先著《中国供销合作社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年),杨德寿主编《中国供销合作社发展史》(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年)。此外还有当代中国丛书中的《当代中国的商业》、《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当代中国的物价》、《当代中国的供销合作事业》、《当代中国的工商行政管理》等各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1988-1997)。近年来出版了数种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其中都有关于商业的考察。有关商业和市场史的专题论文更加丰富。上述著述中有一些看来属于商业工作史或教科书体裁。总体上看,专就新中国商业和市场史的研究还显薄弱,有待研究进一步拓展深入。

四、若干专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关于新中国商品流通的体制演变(注:参见徐建青《社会主义流通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在关于新中国商业史的著作中都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新中国初期商业体制的建立及其逐渐被纳入严格的计划管理的过程。一般认为,改革前新中国的商品流通体制基本上是仿照前苏联商业模式,在对私营商业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流通体制的特点是包括国营和集体两种形式的单一公有制,商业机构按照行政系统层层设置,将市场人为按部门、地区分割,价格受国家指令性计划控制,经营按一、二、三级批发加零售的固定的纵向进销渠道,按计划层层分配调拨,财政“统收统支”等。这种流通体制既影响商业工作效率,也违反商品流通的客观规律。

近两年有人考察了我国20世纪后半叶商品流通体制演变历程。李家祥等从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措施的出台及其背景变化角度将建国50年来商品流通体制的沿革分为四个阶段:1949至1977年为旧流通体制形成中的探索阶段;1978至1984年为新流通体制的产生阶段;1984年末至1991年为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流通体制改革阶段;1992年至今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流通体制改革阶段(注:《建国50年来商品流通体制的沿革与启示》,《天津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

关于对改革前商品流通体制的评价问题,以往多是在承认其缺点问题的同时,也给予一定肯定。肯定意见从建国初期以致后来的物资匮乏角度,认为这种计划供应的商品流通体制的建立有其必然性,保证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后又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充实,与当时的经济形势是相适应的。

近年来对改革前的商品流通体制的基本评价没有更大的变化,但对以往较为模糊或涉及不深的一些问题开始提出了不同看法。关于1956年完成对私营商业改造以后的单一公有制问题,万典武认为,中国在1956年放弃“公私兼顾”政策而迅速取消资本主义商业,进而基本取消个体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是错误的开始,违背了历史的阶段性和经济规律。他认为,说“一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状况最 好的时期之一是正确的,但全面评价“一五”时期商业政策的历史功过,应同时说两句话:这是中国商业最好的时期之一;也是一些“左”的重大政策的开端。(注:《当代中国商业简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年。)

国有商业的地位作用是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中重要问题之一。对于新中国国营商业的建立及其在建国初期稳定市场、保证商品供应方面的作用,学术界一般持肯定的评价。谢洁萍考察了1953至1997年间国有商业的效益问题,以1980年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为标志,把它分为两个阶段:1953至1979年,国有商业企业市场占有率达97%以上,纯销售增长,劳动效率提高,流通费用下降,但利润率呈下降趋势;1980至1997年,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利润率大幅下降,亏损增加,国有商业企业总体效益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体制问题(注:《关于国有商业45年经济效益的基本评价》,《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年第3期。)。 关于国有商业的改革,理论界经历了一个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关于是否坚持“国有商业的主渠道作用”的争论一直延续到90年代,直到党的十五大以后,关于国有商业的改革问题形成了新的理论和政策思路,商业所有制结构调整,商品流通体制的总体改革也正在深化。(注:参见《国有商业深化改革的途径研讨会观点综述》(《商业经济研究》1998年第12期);《1998年中国商业研究领域的新进展》(《财贸经济》1999年第4期);《“羊城杯”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观点综述》(《财金贸易》1999年第7期)。)

(二)关于市场与市场化问题

近年来,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市场问题的研究也引人注目,有的是研究一个阶段的市场状况问题,有的则贯穿至今。研究主要考察了市场与市场管理的变化过程。龚建文针对90年代初的市场疲软问题,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迅速制止通货膨胀后出现的市场疲软及其解决措施(注:《1950年市场疲软的历史回顾与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 陈廷煊考察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城乡物资交流、物价政策与市场管理等情况(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商品市场与物价管理》,《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董志凯的《论“一五”工业建设中市场的作用》认为,“一五”时期国家既有抑制市场作用的方面,也有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物资供求,稳定物价的方面,那种认为这一时期形成了既没有市场也没有企业的社会的认识是对历史的误解(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4期。)。 赵学军考察了建国初期的金融市场,他的《建国初期的投资公司初探》一文利用档案资料考察了建国初期投资公司的兴办过程、经营情况、停办原因,总结了历史经验(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

对于50年代市场衰落的趋势,赵凌云认为1949至1956年间是市场因素消亡、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时期,他提出市场消亡的根本原因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将市场与计划对立起来(注:《1949-1956年间中国经济体制中市场因素消亡过程的历史考察与启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2期。)。武力的《论50 年代市场式微的原因和后果》一文通过分析当时中国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认为50年代由计划与市场并重转向以行政管理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与其说是推行苏联理论模式的结果,不如说是当时中国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和国际环境造成的,其后果是快速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高积累下社会基本稳定,但经济运行成本增加(注:《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1期。)。

市场中介组织是沟通企业与市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国家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也是测度市场化水准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代商会与商人团体是时下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现代经济史这方面的研究要逊色得多,初步的研究有:徐建青对建国初期的商业组织与城乡交流进行了研究(注:郑成林:《经济组织与市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董志凯对1978 年以来我国各类市场中介组织的研究(注:董志凯:《1978年以来中国市场中介组织的成长》,《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介组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在现代经济史中的位置也会显著起来。

(三)关于粮食流通体制问题(注:参见徐建青《社会主义流通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在农产品流通问题中以粮食流通体制的讨论最为集中,所论涉及粮食购销政策、粮食流通、粮食市场等方面。一些研究从实证分析出发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决策建议。崔晓黎对以往的看法提出质疑:不同意那种认为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是为工业化初期积累资金所采取的必要手段的看法,认为中国的统购统销政策不同于苏联的义务交售制,不存在以牺牲农业保工业的决策意图,在1953至1984年间从农业积累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绝大部分又返还到农村,真正从农业积累并用于工业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注:《统购统销与工业积累》,《新中国城乡关系的经济基础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1997年第4期。)。郑有贵等深入研究了1949年以来南北两个区域粮食流向流量的变化,分析了从南粮北调向北粮南运演变的阶段划分、历史成因、转变特点和启示、粮食流通政策的演变与绩效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粮食区域间流动对策建议(注:《当代中国农业变革与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四)关于工农业产品价格问题

近年来价格理论和价格改革是研究热点问题,其中关于新中国物价史的研究也论著众多。其中对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的研究讨论时间最长。近年的争论涉及剪刀差概念、问题的由来、剪刀差的变动趋势、剪刀差政策的后果、剪刀差的消灭等问题。

关于剪刀差概念,历来有比价剪刀差、比值剪刀差、价格与价值背离形成剪刀差的几种认识,这一争论一直在延续。至于剪刀差形成的原因,一种看法认为,剪刀差的形成是人为的,是长期主观失误的结果,剪刀差不是促进工业化的最合乎理性的手段(注:胡逢祥:《剪刀差理论与价格改革》,《中国农村经济》1991年第5期。)。 持相同看法的还认为,剪刀差源于“超额税”,是苏联政府通过行政强制压低或抬高工农产品价格而产生的,目的是为工业化积累资金。我国的剪刀差问题存在于1953至1985年期间,解放前及1949至1952年间不存在剪刀差问题(注:王忠海:《走出“剪刀差”的误区》,《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另一种看法认为,无论何时何地,剪刀差总是一个价格现象,不能脱离工农产品价格水平及其比价关系去认识剪刀差,不存在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因而剪刀差不是传统计划经济的陪葬品(注:张西营等:《新时期的剪刀差及剪刀差研究的新时期》,《经济研究》1993年第5期。)。

关于我国1949年以后的剪刀差及其变动趋势问题。李子超等认为,新中国的剪刀差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是历史上的三大差别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价格上的表现形式,建国初期为了迅速恢复工业生产,适当保留剪刀差是必要的,剪刀差是农民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种形式,这个问题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逐步解决;从比价关系看,“一五”时期剪刀差是在缩小(前述《当代中国价格简史》)。关于新中国剪刀差的变动趋势,李炳坤从价格价值关系方面分析1952至1977年的剪刀差变动情况,认为从这一时期价格变动关系看剪刀差是缩小了,从价值变动关系看则扩大了,剪刀差扩大的结果是对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造成不利影响(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农业出版社,1981年。)。严瑞珍等从剪刀差的概念及形成、计算方法、1952至1986年间的动态变化、国外发达国家剪刀差的变动情况等方面较为系统地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剪刀差问题的对策;该研究认为剪刀差现象存在于工农业产品交换的一定阶段,从历史上看,是在大工业产生以后逐渐形成的, 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逐渐趋于消灭;1952至1985年间,1979年以前从工农产品综合比价比值指数看,剪刀差是在逐年扩大(其中“一五”时期仅是比价剪刀差缩小,比值剪刀差 实际扩大),1979年以后在逐步缩小;从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上看,剪刀差政策直接损害农业,间接损害工业,不是上策(前述《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刘素阁研究了1949至1956年间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演变情况,认为这一时期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呈总的缩小趋势,其存在是为了从农业提取工业化的建设资金,其结果对农业造成不利影响(注:《过渡时期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演变情况与历史启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前述《中国物价50年》一书认为,新中国缩小工农业产品交换价格剪刀差实际从恢复时期已经开始,“一五”时期显著改善,以后到1978年前又多有反复,1978以后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到1998年,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已接近市场水平,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的提高大大低于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幅度,工农业产品交换比价有很大缩小(注:有关研究还有梁无瑕《评新剪刀差论》(《财政研究》1982年第3期);黄道霞:《论剪刀差》(《中州学刊》1988年第5期)。)。看来,由于对剪刀差概念本身的不同认识, 导致在剪刀差变动趋势认识上的差异。武力在综述各家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剪刀差”是统制或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农产品价格比在短期内的扩大是正常的,不必人为地改变它。建国以来工农产品价格比的波动,如果说有剪刀差的存在,也是从1953年农产品统购统销到90年代初完全放开工业品价格和农产品购销价格之前这段时间。在此期间,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民那里拿走的农业剩余也没有许多人估计的那样多。此外,改革开放以前农民收入增长过慢和收入水平太低,主要原因不是剪刀差,而是国家限制了农民的农业生产自和发展非农产业。(注:武力:《1949——1978年中国“剪刀差”差额辨正》,《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

现代市场研究例6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在自选商场里,陈列着成千上万的商品,要想要在第一时间映入消费者的眼帘,并非易事。但当消费者在产品的包装上发现了自己所关心的内容时,便会感觉产品“非他莫属”,进而就会促进成交。因此就需要包装设计具有与众不同的精神特色和个性,不能趋于一般化。一个包装设计有主题与否,以及主题选用是否正确,和商品的结合是否贴切等,决定了该商品包装的价值。一个好的主题包装可以唤起消费者的共鸣,从而促进消费,甚至创造消费。“主题包装”就是这么一种“事半功倍”的包装方式。它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量身定制,有针对性地进行促销,甚至可以和其他品牌进行“强强联合”,借力销售。

1 非主题包装难以唤起年轻人的购买欲

80后是现代社会的消费主力,也是年轻的消费者,他们成长在物质相对富足的环境中,社会以及文化的开放和长辈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们在心理上相对自我,喜欢标新立异。而受当今消费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消费观念具有明显的全球化倾向。而多变、刺激、新颖的生活方式也就决定了他们讨厌墨守陈规,在选购物品时,也喜欢求异、求奇、求新,喜欢追逐潮流和时尚。因此,他们绝对是新产品的拥护者,但对品牌的忠实度却不高,因为他们在海量的广告中成长,更习惯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去选择,去喜欢。80后引领者各种前沿潮流,对一切新奇和时尚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对新品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甚至不惜DIY来体现自我VIP。80后的冲动式消费特征,即便只是产品的的宣传概念也可以让他们直接掏腰包,他们不会过多地考虑产品的实用性。因此传统包装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艺术感和潮流因素的包装作品才更能引起年轻人的好奇心和购买欲。

2 消费潮流使得非主题包装难以担当促销的重任

2.1 何谓潮流,如何把握潮流

潮流,是在一定时期内受到大众喜爱的文化、艺术、设计等方面的趋势。潮流也就是流行趋势的动向。潮流的形态是一个无法定义的词语,没有固定的形态可以形容是否潮流,因为潮流总是在变化的。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潮流”。另一种说法是,当今社会大众的口碑很好的物质,比如:衣服,用品,饰品等等,被广大群众喜欢的这个东西或者事物就会顺理成章的成为“潮流品”。它时包含了时尚、流行等多方元素的时效性概念,具有很大的审美覆盖面,直接体现了一个时期的大众审美观念。

潮流并不是新事物,却是个时时更新的概念。人们在创造潮流,同时也在疯狂地追逐潮流,也是人们不断追求美和崇尚新事物的心理成就了潮流。不管是唐朝的“以肥为美”、还是我国70年代的“劳动布”、“的确良”、“喇叭裤”,不管是远古时期山顶洞人的石头饰品,还是80年代的“海魂衫”和“回力鞋”,还有今天在公交车上随处可见的A仿LV限量包和满街的“梨花头”,无不是潮流的产物。

2.2 潮流消费下的包装

当今的消费社会是一个传播媒介高度发达、信息高度流通、各类时尚元素交织充斥、快速运转,突出潮流的经济社会。各种传统的和新兴的宣传媒体、各种视频的集中持续轰炸,不仅带来了感官上的直接刺激,更将所营造的“时下最流行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尤其是时刻关注最新鲜、最时尚、最前沿、最潮流的青年消费者,更是容易受影响。作为这个时代消费主力的年轻人时刻把握潮流的最新脉象,最酷的信息,最新鲜的事物。当我们来到市场,就会不自觉地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而吸引,在形形的商品中,有潮流特质的包装会格外突出。

在经济宽裕的情况下,我们所注重的就不再只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能刺激我们消费的就是视觉上的东西。Swatch的手表作为一个很受年轻人欢迎的品牌,不仅在设计上时时创新,在包装上也长期与时俱进,时时吸引年轻人的眼球。有人说Swatch的手表唯一不变的特征就是它一直在变,不变的是它的品质,一直在变的就是它的主题了。它的设计就是建立在主题的基础上的,圣诞有圣诞系列包装,冬天会有雪花的设计,时而也会出现像男孩女孩系列的情侣主题包装。

受潮流消费的影响,如果超女盛行,带有超女符号的商品会好卖很多。也许我们正打算减肥,却因为可乐瓶子上带有偶像的头像而忽略可乐里的糖分。其实,很多时候是包装激发了年轻人的购买欲望,“买椟还珠”的事情在年轻人之间时有发生。这个就是包装的魅力,在潮流消费的驱使下,市场上的包装越发新颖,商家也绞尽脑汁在包装上下功夫吸引广大消费者。

3 主题包装比非主题包装更加有吸引力

人靠衣装马靠鞍,物品也需要靠包装来吸引人注意。杜邦定律指出,大约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进行购买决策的。在这个市场经济等同于眼球经济的社会,只有吸引到消费者的注意,品牌才能被消费者接受,产品才能被消费者购买。人们总是要先看到商品,才会再考虑要不要买,最后综合各种因素才决定要不要买的。包装是商品信息的传递窗口,如果消费者要买一件商品,商场里将有十几种同类产品呈现在面前,各种各样的信息符号扑面而来供其选择。在某种程度上说,包装决定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正因如此,企业必须利用包装的影响才能完成自己的产品推广和品牌树立。色彩肌理与光洁度等包装效果先声夺人,出类拔萃,更会首先受到消费者的瞩目。

4 总结

在现代这种信息社会,包装绝不能仅有外饰。包装不能只是为产品加的一个“外套”。传统的包装标明了商品的名称和样式等常规信息,但在外观造型上并没有独特的风格,而在陈列和展示的效果上,对商品的宣传的计划也鲜有协调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让包装失去了生命力。而主题包装可以与其他同类产品进行差异化区分,更加有吸引力,可以通过包装的主题传达更多的理念,提升包装的价值,也可以通过主题跟上时代的步伐,制造更多的需求,把握更多的细节,让包装重新焕发新的生命。

参考文献

现代市场研究例7

中图分类号:TS941.1 文献标志码:A

A Study on Traditional Female Wedding Dr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odern Consumer Market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female wedding dresse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consumers. Although they still have the potential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they face great challenges from western wedding culture and dress. Market research shows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female wedding dresses still have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should be oriented to diversification, sophistic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 and seek for innovative development mode on the premise of adhering to ow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traditional female wedding dress; consumer; market

我国女性婚服属于礼服的一种,是在婚礼中为匹配婚俗而穿的服装,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现代女性可自选婚服,虽然在婚服市场中西式婚服影响较大,但女性传统婚服却因其独有的特质和文化内涵而独树一帜。现代女性在选择传统婚服时虽很谨慎,但选择传统婚礼的女性却在逐年增多。

伴随近年传统婚礼需求的增长,女性传统婚服的影响也在逐日显现。基于现代消费市场与女性传统婚服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现代女性对传统婚服的了解程度;在现代社会女性传统婚服复兴的必要性;现代女性消费者在婚礼中选择传统婚服的意愿程度;女性传统婚服的选择渠道;现代女性选择传统婚服的意愿度;现代女性心目中传统婚服的理想式样;现代女性对传统婚服式样的选择倾向性。

1 现代女性消费者与女性传统婚服

在现代女性消费者对传统婚服了解程度的调研中, 1.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身对传统婚服非常了解,65.6%的被调查者认为部分了解,另有32.8%的被调查者认为并不了解。实际上,只有少数年轻女性对传统婚服非常了解,现代年轻女性对传统婚服的认知程度还普遍偏低。在现代社会复兴女性传统婚服的必要性方面,39.3%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55.7%的被调查者持无所谓态度,另有4.6%的被调查者认为无必要性。调查显示,只有为数不多的被调查者对复兴女性传统婚服持反对意见。从历史的角度看,每个国家都有符合自身文化信仰的传统服饰,而婚服则更具象征意义,这是否意味着在未来的研发中不用特别考虑当今社会的穿着习惯。在女性消费者选择穿着传统婚服参加婚礼的意愿度调研中,82%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愿意穿着。即使对女性传统婚服与中式礼服对比中,亦可发现有57.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传统婚服,这两项有着较高比率的统计结果颇为出乎意料,而且正是在女性传统婚服选择余地较小的现实环境下得出的。不管是怎样的原因,这意味着现代年轻女性消费者对传统婚服的内在认可。然而在婚服市场中,婚纱更具实际吸引力,市场中既有一般的婚纱品牌也有知名品牌,在全国也有婚纱聚集地,亦有更多的女性消费者倾向于对婚纱的选择,而且在这一点上女性传统婚服要弱化许多。这表明,部分女性消费者对传统婚服虽内心认可,但在实际购买时还是更倾向于婚纱。在调研中发现,虽然也有为数不少的女性对传统婚服表现出较强的购买意愿,但在实际购买中缺少果断。

在女性消费者对传统婚服购买渠道的调研中,有50.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电视,被调查者表明她们多关注古装电视剧,这不仅因为剧中服饰制作精美,明星的参与也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调查中发现,有17.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互联网。被调查者表明,在网上既可看到全国范围的传统婚礼报道,也可看到明星穿着传统婚服参加婚礼的影视图片,而选择报纸、杂志、婚博会和朋友推荐的比例大幅走低。在对心中理想的传统婚服样式的调研中,47.1%的被调查者认为旗袍仍是不错的婚服样式,而选择褂裙和明制婚服的分别为24.5%和20.6%,后两者的选择比例并不算低,这或同这两种婚服距现代较近有关,而旗袍因其更为符合女性曲线美而受到欢迎。不过在调研中发现,选择周制婚服的比率仅为4.9%,这同周制婚服年代距现代久远有关。另有2.9%的被调查者选择唐制婚服,究其原因或是因为唐制婚服的青绿色同现代婚礼的大红之色背离。在对传统婚服样式选择的倾向性调研中发现,选择旗袍者为53.2%,选择明制婚服及褂裙者均为21.5%,选择周制婚服者为2.5%,选择唐制婚服者有1.3%。如果将这一调查结果同被调查者心中理想的传统婚服样式比较,选择周制婚服、唐制婚服及褂裙的人数有所减少,而选择明制婚服和旗袍的人数有所增加,这或同凤冠霞帔更能营造传统婚礼氛围有关。而旗袍因其独有的特色以及对女性身体曲线的展示而被认可。结合调研,在现代婚礼中新娘虽更倾向于婚纱、褂裙或旗袍,但女性传统婚服中的周制和明制婚服亦被为部分现代女性认可,国人婚礼带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这一根基未有太大改变。

2 现代婚服市场与女性传统婚服

据2013年资料,我国年均结婚人数超超过2 500万,年均婚礼开销超过数千亿。然而我国女性传统婚服却面临西式婚礼文化与西式婚服的冲击,其发展仍需要时间的孕育。不过,伴随现代消费者对传统婚礼需求的增强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女性传统婚服消费也表现出其增强势头。在对女性消费者如何获得传统婚服市场渠道的调研中发现,以租赁渠道获得传统婚服者为29.5%,由长辈传承获得者为23%,通过购买获得者为45.9%,通过定制方式获得者为1.6%。可以看出婚服市场依然是现代女性获取传统婚服的主要渠道。在对女性消费者购买传统婚服的费用调研中发现,如以3 000元为基准线,有91.8%的被调查者表明她们更愿在 3 000元内的费用购买传统婚服(2013年标准),只有8.2%被调查者愿意支出3 000元以上的费用,而愿意支付5 000元以者不到4%。虽然女性传统婚服市场有其增长潜力,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则集中于中低价格传统婚服,对较高价格传统婚服只有少数被调查者表示能够接受,更多的消费者希望能以合适的价格买到心仪的传统婚服。

现代市场研究例8

伴随着第三次浪潮的到来,人们迎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经济”的到来,同时由于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人们也面临着“信息时代”的洗礼。人们不再为信息不足而烦恼,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会有大量的信息涌入视线、充斥人们的大脑。人们忽然发现注意力已经在悄然之间成为了众多企业争夺的稀缺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现代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环境肯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结合注意力管理来重新考虑企业的市场定位问题就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一、注意力吸引是人们作出选择的前序阶段

早在1996年英特尔前总裁安德鲁·葛鲁夫(A.S.Grove)就提出,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下个世纪的主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H.A.Simon)也说过,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人们的注意力。然而,关于注意力的界定,众说纷纭但本质基本趋向一致,在此引用托马斯·达文波特和约翰·贝克在《注意力管理(Attention Economy)》中的定义:“注意力是对于某条特定信息的精神集中。当各种信息进入我们的意识范围,我们关注其中特定的一条,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行动。”

从注意力的产生出发进行研究,不难发现注意力的出现介于一个相对潜意识的搜索阶段和决策阶段之间。可以用下图简单表示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到,人们要作出一定的行为反应,首先要有知觉,这种知觉也可以说是潜在需求。这样事物才会引起人们的欲望,进一步才会对其相关信息进行搜索,在获得了大量的信息之后,由于注意力的稀缺,人们只能对有限的特定事项给予关注,而对其他事项漠视或忽视,最后再对已经集中注意力的事项进行考虑和决策并作出行为反应。

由此可见,注意力作为一种资源是隐含于搜索信息与作出决策之间的,在信息的搜索阶段,如果事项能够更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让人们充分的感觉到它的重要性,那么人们就不得不对它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此时,注意力的价值也就从中突现出来了。

二、企业市场定位要与注意力管理结合

“定位”这个词是由两位广告经理艾尔·里斯和杰克·屈劳特提出而后流行开来的。定位就是对公司的产品进行设计,从而使其能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的行动。它首先产生于广告行业是有其必然性的,因为企业市场定位与人们的注意力管理有着较为隐秘的内在联系,而广告本身就是吸引注意力的一种必要手段。

把上图放在市场范围内来研究,它是以消费者为基础来进行讨论的,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来看,消费者的搜索阶段就是企业市场定位过程中的调查阶段。在这个环节中,消费者在搜索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与此同时,企业也在进行生产调研,为自己的产品寻找最合适、最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的消费者。在这个阶段,从营销的角度来说,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总是处于被动的角度,企业为了实现企业利润总是显得更为积极主动。但是从现代营销的观点来说,消费者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并获得更完善的产品使用价值,应该把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更充分、更明确的表达出来,吸引企业来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及其需求变化;另一方面,企业也在为实现产品价值,寻找消费者,就应该更全面的把自己的产品介绍给消费者,多与消费者交流,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当然企业也可以通过吸引消费者的关注,逐步诱发和引导消费者需求。为了让消费者在下一阶段作出购买产品的行为,在消费者对信息的搜索阶段,获得他们的注意力就成为企业成功销售产品的关键问题。因此,企业对目标市场的寻求也就是市场定位应该与注意力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三、注意力管理与人类内在需求的必然联系

对于人类的内在需求最受人们关注的就是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类的需要看做是有等级层次的,从最低级的需要逐级向最高级的需要发展。把这些需要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为:(1)生理的需要;(2)保障或安全的需要:(3)归属或取得他人认可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托马斯·达文波特和约翰·贝克在《注意力管理(Attention Economy)》中提出了很多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原则,其中有两条最根本的原则。一是“生存原则:我们最关注的是关系到我们物种生存和繁衍的最重要的一些事,一旦这些得到满足,我们的注意力将转向那些不那么紧迫的事情”;二是“万事由己原则:自恋情结在集中个人注意力上是一个很有效的工具。”我们很容易看到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与人们的切身需求相结合。经济学中假设人是“经济人”,人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站在市场上的角度来看,企业的产品之所以能够吸引消费者,必然是该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也就是说通过市场购买行为,企业必然要获得价值,消费者必然通过产品得到某种欲望的满足。消费者作出购买行为的决策还是要以利益为诱导,以满足他们的某种需求为目标。

注意力管理就是应该从人们的自身需求出发来考虑获取注意力资源。企业寻找目标市场的过程中,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进行市场细分,更多地考虑地理因素、人文统计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因素。其实从实质上来分析,从这些角度来进行市场细分也是为了更清晰的找出处于相同细分市场之中人们的需求所具有的共同倾向。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着一开始就对产品所能满足的需求为导向再去寻找相应的需求群体或者去激发相应群体的潜在需求,从而引导他们的购买行为。

四、结论

注意力管理的兴起也开始吸引着企业越来越多的“眼球”,在对其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陷入了注意力的误区。企业市场定位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因此,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1.在市场定位过程中,很多企业迷信注意力所能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而过分依赖广告宣传,制造了过多的企业“泡沫”。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再没有哪一个媒体能够像中国中央电视台那样拥有如此多的“眼球集中度”,山东秦池酒厂以6 666万元夺得央视1996年度标王,又以3.2亿元蝉联1997年度标王。利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宣传,秦池赚够了人们的注意力,但却忽视了企业发展的根本——产品质量,最终秦池只是制造了一个企业“速生速死”的神话。但紧随其后,另一个企业——爱多又重演了秦池的悲剧。经由两者的悲剧,标王几乎成为“巨资造名,而无其实”的贬义词。企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本来并没有错,只是企业也必须把自身的内功练好,即企业绝不能松懈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2.迈克·波特提出企业竞争的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而企业市场定位就是与企业体现差异化密切相联系,在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时,也要注意不同群体之中人们的需求差异,即使是在同一细分市场中,人们也存在微小的需求差异。企业应该为消费者推出多少差异、推出哪种差异,就是企业应该结合产品成本、细分市场大小、在该市场上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的发展战略等因素加以考虑的问题。

3.在结合注意力管理对企业进行市场定位的过程中,吸引注意力只是创造企业和消费者相互沟通的前提条件,两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满足彼此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因此,企业应该树立关系营销的理念,通畅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传递的渠道并建立及时的反馈体系,如为消费者设立免费的咨询或投诉电话等。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意识到信息沟通经常会受到“噪音”的干扰,因此企业要注意企业所要传递给消费者的产品信息到达接受者时存在的误差,要尽量明确和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图,以减少消费者误解。

参考文献:

[1]托马斯·达文波特,约翰·贝克.注意力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3.

现代市场研究例9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起步于农业部门的制度创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城市市场化改革打开了一条通道。但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困境,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国必须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高度,来充分认清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

一、建立健全市场交易规则,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完备、发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所谓完备是指农产品市场种类齐全、结构完整。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作为一个完备的体系包括两方面的内

容:

(一)由不同市场类型形成的市场结构体系

农村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农产品市场,而且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这两类市场不是孤立的、分割的,而都是社会主义农村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市场结构不完整,生产要素市场残缺不全,生产要素不能有效地流动和重组,农户和农村集体企业在选择生产要素投入方面就会受到很大限制。这样势必会破坏农村经济运行的统一性,并会直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均衡。

(二)由不同市场形式组织的市场体系

要发展城乡农贸市场、各类专业市场、现货批发市场、期货批发市场在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城乡农贸市场、各种农产品市场和工业消费品市场是农村的初级市场,而批发市场则是社会化市场,具有集散物资、平衡供需、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多种功能,它对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起关键和决定作用。因此,在发展各种市场的同时,必须有计划地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既要有重点地发展一批跨地区、辐射力强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又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交易规模、农产品流向、交通条件等建立不同类型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批发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要从发展现货批发市场入手,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发展远期合同,促进合同转让,逐步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产品价格、经营和市场的逐步开放,为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除了收购市场、零售市场和集市贸易市场外,还建立了一批较高级形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其他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健全的市场体系一般具备3类市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零售农贸市场。目前各地普遍只注重零售农贸市场建设,而忽视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地批发市场的建设。建设一个高效率的市场流通体系,应从市场载体、市场主体、管理机制和市场规则以及相应的政策环境多方面合理把握。

“发达”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市场机制完善的市场。在各种市场机制中,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继续深化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特别是要按照市场供求规律,合理调整农产品价格结构,建立有效的粮食价格制度,减少农产品市场价格的过度波动,并逐步减少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完善农产品价格体制,就是要按照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农产品的流通。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的进程,一方面取决于市场主体的生成,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市场客体的有序流通。因此,培育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就必须打破市场分割、地区封锁的商品流通格局,建立统一的农业大市场。只有打破区域间的贸易封锁,才能有效地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发育。

二、强化大开发、大协作、大市场的观念,逐步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具有现代化交易手段的统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运行有赖于统一的农产品市场的彻底建成和充分完善。农产品市场作为农产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作为农产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农业经济的范畴。当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交换出现时,农产品市场也就应运而生。

农产品市场产生后,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农产品经济只是作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附属,农产品市场是狭小的,发展是缓慢的。农产品交换的发展深度和广度受到封建生产关系的限制和自给性小生产模式的压抑,动荡不定,裹足不前。恩格斯指出:在封建社会“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农产品生产,还只是在形成中。因此,交换是有限的,农产品市场是狭小的。”这个时期的农产品市场作为一种不发达的地方小农产品市场,在自然经济夹缝中艰难地生存,具有如下基本特点:交换规模受到限制的、分散的、分割的地方小农产品市场;呈半封闭状态的发展缓慢的农产品市场,各地交通不便,关卡林立;这种市场对于小生产来说,处于生产过程的末端,对整个社会生产不起决定性的枢纽作用;缺乏健全的自我调节功能,因而发展极不稳定。

所谓统一,是指各分类农产品市场在国内地域间是一个整体,部门和地区对农产品市场不应存在行政分割与封闭状态,避免出现人为造成农产品市场规模的缩小和资源自由流动的限制。所谓“开放”是指城乡各类农产品市场相互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相互对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将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作为一个重点,加大建设力度,使农产品市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并未出现“质”的变化,农产品贸易体系仍旧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建设起来的“批发市场以初级市场为主,零售市场以集贸市场为主”的“场所”意义上的市场形态,距“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新的发展阶段,农业面临的挑战是:一方面,在国内农产品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农业生产者所面临的风险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向市场流通领域,农业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更加频繁,农民收入及对收入的预期非常不稳定。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农业也面临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的严峻挑战,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传统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不仅应有的市场功能得不到体现,而且还抑制了新的市场流通体系的孕育,制约着“大生产、大流通”新模式的产生与发展。由于此种流通形式的多重性、离散性、区域性和信息不公开性造成极大的信息不对称性,生产者在缺乏信息或信息被扭曲的条件下盲目进行生产,在生产获利微薄的情况下还要承受销不出去的巨大风险,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一方面,小规模、非专业化的农业生产,使“组织”形态的市场发育缺乏相应的物质和组织基础。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只能建立在区域化和专业化大规模商品农业生产基础之上,换句话说,商品化程度高、分工细密的生产才是“大市场”的内在要求。但就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农业基础上还是“小农经济”生产格局,农产品生产规模细小而分散,商品化率只有60%左右。

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农产品市场存在所谓的“期货市场”,但这些市场一是没有广泛的市场基础,它们不是在充分发育的初级市场基础上形成的,而是被作为传统流通体制改革的“试验场”而由政府扶持建设的,因而釜底抽薪、孤掌难鸣。可以说,大宗农产品的“非市场化”,形成了农产品市场的双轨运行体制,使农产品市场既被肢解得不能“统一”,又未全部“开放”,既形不成完全的竞争,又难以组织有效调控维护市场“有序”运行。

当前农村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以及非农产业收入减少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当务之急就是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科教兴农,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抓农民增收必须抓流通、抓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总的要求是要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三、农产品市场秩序的法制化、规范化,进一步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所谓竞争是指公开、公正、公平的经济竞争,充分竞争,反对人为垄断,限制竞争,不正当的竞争。竞争是保证资源自由流动的必要条件。所谓有序是指农产品市场秩序的法制化、规范化,避免农产品市场混乱,无法可依。

现代市场体系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和神经,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大中城市要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超市、配送经营,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方式的现代化”是建立农产品现代市场体系的目标和要求。近几年我国在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的同时,农产品市场体系却陷入困境,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产品价格下跌的问题,加快推进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现代化进程,用优化的体制保证优质农产品的流通,是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所谓有序主要依靠政府对市场的有效宏观调控,其目标是维护市场的公开、公平和竞争秩序,手段主要是行政指令和法律法规。政府行政管理具有鲜明的强制性、单一性特征,为实现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的立法体系和监督执行体系。宏观调控是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来影响或改变市场参数,以达到调节市场微观主体的利益分配,从而使资源向符合政府宏观意图的方面重新组合的调节控制过程。国家应加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进行调控的能力,进一步改革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政府购销制度,加快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进程。

要加强农产品市场法规及机构的建设,保证农产品市场的有效运行。政府要制定规范农产品的经营者、中间商、消费者的经济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法制法规以保障各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制止垄断行为,防止非法牟利;加强市场管理组织机构的建设,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要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工商、税务、审计等职能管理部门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确保正确的宏观调控目标能够实现。

农产品市场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市场法规,以确保农业市场的正常运行。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规则:市场的进出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监督和仲裁规则。

参考文献:

1、纪宝成,杨瑞龙.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5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中国“三农”问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薛来.农产品流通呼唤新型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周刊[J].2004(16).

现代市场研究例10

经营性、市场化是出版产业公益性的重要保证。用市场来主导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就是既要保证公益性出版事业的发展,又要推动经营性出版产业的壮大。从发展思路看,公益性出版事业要由政府来主导,经营性出版产业要由市场来主导。公益性出版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以向社会提供基本的出版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性出版事业的社会效益为根本任务;经营性出版产业要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以繁荣市场,生产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出版物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任务。

完善的出版物市场体系是各项出版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从生产要素市场入手,通过以资产为纽带的兼并、联合、重组,通过多媒体经营和跨地区发展,通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切实改变目前出版物市场存在的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市场封锁、重复建设等突出问题,促进出版物和生产要素的合理市场机制与流动,努力推进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进一步减少交易成本,扩大出版物市场容量。研究制定出版物市场准入规则和退出办法,逐步推动出版物市场的开放,在开放中加以规范和引导,鼓励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开辟安全有效的融资渠道,积极稳妥地发展资本市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重视发挥各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塑造真正的市场主体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各种调节功能,实现各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维护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市场活动的微观主体是必要的基础条件。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绝大多数出版单位都将逐步转制为企业。因此,对于出版体制改革来说,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出版单位塑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特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态的企业制度。对于已经转制的出版企业来说,只有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市场活动主体。从目前的企业形态看,出版企业基本都是国有独资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要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要建立清晰、合理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企业的基本制度,是企业治理结构赖以建立和作用的基础,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产权制度界定了公司资产的归属、分配,和处置的权限、责任和利益范围。对于现阶段的出版企业来说,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力就是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要使出版企业真正享有独立于所有者权利的法人财产权,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的经营活动范围急剧扩大,不仅要进行商品生产,还要进行资产和资本经营;不仅要进行直接融资,还可能通过资本市场间接融资;不仅要经营有形资产,还要经营无形资产。因此,没有经营授权,出版企业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也是出版社作为事业单位无法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重要因素。另外,转制后的出版企业一般都是国有独资企业,这种制度安排在产权结构上存在严重的缺陷,这种缺陷在我国其他经济领域2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已经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