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7 10:05:27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例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120-02

[作者简介]杨红芳(1975―),女,湖南长沙人,硕士,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教师,中级职称。

2011年4月,湖南省委九届十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战略,“四化两型”建设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如雨后春笋般在三湘大地大量涌出,各行各业也迈开了“四化两型”建设下的新步伐。湖南高职教育是湖南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四化两型”建设所需要的大量科技人才均来自高等教育,湖南高职教育在“四化两型”建设背景下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一、湖南“四化两型”建设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四化两型”建设的关键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它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既无先例可寻也无经验可鉴,整个建设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行创新的过程。这不仅包括思想观念、管理方式的创新,更包括科学技术、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而创新是人才的根本,“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湖南“四化两型”建设要发展,就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参与进去。高职教育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输出途径,培养创新人才是湖南“四化两型”建设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赋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历史责任。

早在2010年,“绿色湖南”就作为“两型社会”的名片之一被正式提出,如今,绿色环保、低碳发展已成为湖南经济社会建设的代名词。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顺应了这一特点――拥有绿色理念、具备专业知识及技能、富有创新能力,这也是时代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此外,“四化两型”建设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涉及面极为广泛,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大量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而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是服务、贡献社会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因此,在“四化两型”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既负有培养服务“四化两型”人才的使命,又负有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湖南“四化两型”建设不仅涉及湖南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还涉及湖南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就使得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对象更为广泛、手段更为多样、功能更为强大,由此也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向多样化转变。

二、“四化两型”建设背景下的湖南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随着“四化两型”建设的推进,湖南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尤其在服务“四化两型”建设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对接产业调整专业设置,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培养了不少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

然而许多人才没留在本土,其大部分原因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没有扎根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社会进行无缝对接,尤其在产学研合作的层次上,缺乏合作的紧密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核心竞争力不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仍普遍存在重理论、轻技能现象,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操作能力不强者居多,在人才市场缺乏竞争力。而大部分高职教育单位师资力量薄弱,特色专业少,同质同构现象严重,再加上“双师型”教师不多,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缺少明显的办学特色。甚至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和课程与市场需求成极大反差,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削弱了高职教育的市场竞争力。

第二,专业结构与“四化两型”产业结构不够协调。湖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的是绿色环保、低碳发展的道路,需大批适应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来支撑。然而根据《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统计,全省有高职高专院校70所,专业428个,专业点有1731个,面向三大产业的专业在校生比例分别为4.78∶50.48∶44.74,而全省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为12.7∶47.0∶40.3。很明显,湖南高职教育的专业分布与三大产业的构成比例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三,人才培养与“四化两型”建设需求不够适应。目前,湖南高职教育文史财经类专业比例偏大,直接对口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性工科专业偏少,而面向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的专业及专业点更少,这样的专业点开设没有反映出湖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不能很好地满足“四化两型”建设的需求。

第四,专业教育与企业对接不够紧密,开设的专业点及人才培养模式忽略了与地方经济的结合。一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就失业,根本原因就是学校与地方企业联系的课题太少,其专业技能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以能力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如果企业、学校和科研所之间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联系纽带,不能很好地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就会华而不实,难以发展壮大。

三、适应“四化两型”建设的湖南高职教育发展建议

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一靠科技进步,二靠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些均来自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湖南高职教育是集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类型,要肩负起适应“四化两型”建设的人才培养和创新的重任。而高职教育本身也是“四化两型”建设的对象,理应将“四化两型”理念贯穿到自身的发展中,更要努力发展成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重要引擎。

首先,合理定位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高职教育要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与企业合作,改变单方实施教育的做法,加强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将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为良好的工学结合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嵌入“四化两型”教育模式,塑造适应“四化两型”建设的技能型人才。

其次,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优化高职教育格局。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只有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对接才能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然而湖南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存在着同质同构、设置盲从现象,因此就业率低的老专业有增无减,而一些当下需求的新专业却因为师资问题而尚未开展。尤其从高职院校设置和专业布点来看,空间布局过于集中而且极不平衡。据统计,湖南高职院校总数的67.2%分布在长株潭地区,而包括6个市州的武陵山连片扶贫攻坚开发区却仅占总数的9.0%,尤其是服务第三产业的院校和专业较多,而服务第一、二产业的院校和专业却明显偏少,优化高职教育格局势在必行。

第三,更新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一些过时的知识、技术、工艺等需淘汰,而一些相关的创新技艺要增加到教学活动中。同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企业、学校之间建立起对话机制,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建立高职教育与产业协作的长效机制,实现高职教育与产业体系同步发展。

最后,加强师资力量,打造特色专业体系。师资力量的强弱决定了教育水平的高低,高职教育主要实施者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培养出的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加大政府投入,改善高职教育单位的办学条件,建立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相关专业及实习实训基地等设施,提高各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同时,结合湖南经济结构及产业特点,构建特色或优势专业和专业群,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使高职人才培养深度融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中,强化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 刘明星.高职院校服务“四化两型”建设路径探讨――以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1).

[3] 黄湘倬.论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例2

1.指明了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具体行动,更加详细规划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这六幅宏伟蓝图,拓展了建设教育大国、教育强国的主航道,点亮了引导高等教育事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航标灯,拉响了促进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启航笛。高职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思考谋划理论研究问题、应对解决社会实践问题,才能确保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才能使高职院校发挥人才培养、学生创业、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工艺创新、产业助推、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职能作用。

2.提出了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时代课题

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国家由大向强加快发展的指导原则,确立了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对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应深入研究《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找出问题、完善整改;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认真研究并如期完成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目标重点和主要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高职教育活力为目标,以资源配置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扎实有效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建立完善的适合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3.提供了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思想

方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研究高职教育理论问题、解决高职教育实践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它彰显出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相统一的辩证逻辑,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中做到科学统筹、整体推进。它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中做到迎难而上、直面问题,想出应对问题的清晰思路和具体举措,攻坚克难、解决问题。它呈现出抓住主要矛盾、坚持重点突破的思维方式,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中做到牵住“牛鼻子”、勒住“马缰绳”,以重点领域和关键内容的有效突破,推动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均衡提升。

二、以“四个全面”促进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是时代的重任

1.研究破解高职教育当前面临的矛盾问题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一些老问题尚未解决,新矛盾频频涌现。如招生模式改革、课程体系衔接、教学方式创新、办学机制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等老问题;职业教育理念的推陈出新、系统培养人才的机制构建、各层次职业教育的衔接、高职教育与新兴产业的吻合对接、职教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等新问题。2015年6月17日,考察了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他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指示,并将其贯彻落实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中,把研究面临的诸多矛盾、亟待破解的突出问题置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作为首要任务去完成。

2.研究把握高职教育发展演变的特点规律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程中,高职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强化主观思维的时空观念,回眸过去、看清现在、望眼未来。分析研究当今国内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判断把握世界各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应把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放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准确定位、精心谋划、稳健实施;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各项改革举措,有些改革措施必须同时展开、齐头并进,有些改革措施只能先后进行、分步实施。唯此,高职教育工作者才能做到头脑清醒、思路清晰、理念清新、条理清楚,确保高职院校优质高效地全面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涉及的各项任务。

3.研究改善高职教育所处环境的对策措施

近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但尚未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表现为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对此,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程中,动脑筋想办法、勤思考提建议。经济环境方面,研究改善高职学院的资金资产来源对策措施,主要涉及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拨付、民间个人及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资捐赠、中外合作办学资金分担,等等。政治环境方面,研究改善高职学院的法制建设对策措施,主要涉及《职业教育法》的实施细则、《职业教育法》的相关配套行政法规和规章,等等。文化环境方面,研究改善高职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对策措施,主要涉及反映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话剧作品、影视作品,等等。社会环境方面,研究改善高职学院的办学载体对策措施,主要涉及学校搬迁、校园选址、规划建设、配套设施、校园绿化,等等。

三、以“四个全面”促进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求

1.增强科学思维能力

由一个战略目标和三个战略举措组成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方法,其中既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也体现着科学方法论。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程中,高职教育工作者应把增强科学思维能力作为一门必修课对待,并将其付诸实施、自觉践行、养成习惯,以此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力求做到善于观察世界、细心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未知、理性处理问题,勤于分析事物、正确解决问题。在高职教育领域内,妥善协调人才培养、学生创业、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工艺创新、产业助推、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这八项职能作用之间的平衡关系,做到既要统筹兼顾、同步推进,也要重点突出、有所侧重。对高职教育领域外,同等看待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教育层次及教育类型,做到既要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彼此尊重、互相支持,也要增强自身实力、办出专业特色。

2.担负时代使命任务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程中,高职教育工作者应把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国强教目标作为自己的光荣任务和神圣使命。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当今中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当今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也是实现强国强教目标的行动指南,高职教育工作者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中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思想观念,以《中国制造2025》促进高职学院的专业调整和课程改革,围绕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设置新专业、开设新课程,为制造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例3

截至2009年底,四川省普通高校共92所,其中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共5所,即: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前4所是教育部直属大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4%。同时期,陕西、湖北、上海、江苏、北京省的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分别为7所、7所、10所、11所、26所,四川省跟上述几省相比,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数量相对较少。

四川省“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这5所大学各具特色,是四川省高等教育的龙头学校,在学科专业、学术队伍、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在四川省高校中都名列前茅,对四川省的高校有重大影响,同时也对全国高校有非常大的影响。

1 学科专业

2009年是四川省高校紧紧围绕教育部质量工程和研究生创新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年,5所重点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为实现各学校的学科特色,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开拓新型交叉学科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8年,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共有国家重点学科67个,2009年增至79个(包括国家重点建设学科数),增幅达到17.9%,在全国各省同类学校中都是居于前列的。

表12009年5所重点大学学科专业建设占四川省高校比重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9年四川省高校本科生专业数增至1582个,5所重点建设大学本科生专业数共340个,占四川省高校本科专业数的24.49%。四川省高校硕士点共1079个,5所重点建设大学共有硕士点708个,占四川省硕士点总数的65.61%。另外,四川省高校士点共448个,5所重点建设大学士授予点425个。 2009年新的统计数据显示:5所重点大学在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和博士学位授予点上占四川省所有高校的比重分别为96.34%,94.86%,其中四川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有51个,占5所学校重点学科数的64.56%;博士授予点255个,占5所学校博士授予点数的60%。可见5所重点建设大学在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教育这两方面在四川省都是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2 学术队伍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高等教育中的师资学术队伍便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四川省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5所大学对学校学术师资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以建立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为目标,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中,5所重点大学的教师人数从2008年的10798人增长到2009年的10833人,增幅为0.32%。

2009年四川省高校中共有正高级教师5732人,5所重点建设高校共有2122人,占四川省高校所有正高级教师人数的37.02%。2009年四川省高校中共有副高级教师15989人,5所重点大学占3322人,占四川省全部副高级教师总数的20.7%。可见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都集中在了5所重点建设大学,为培养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资料统计数据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四川省“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5所大学中两院院士共29人,在四川省高校中所占的比重是93.54%,其中四川大学有两院院士13人,在5所重点建设大学中的比重是44.83%。可见在学术队伍建设方面,5所重点大学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对四川省高校起着引导和带动的重要作用。

3 教育教学

表22009年5所重点大学学生人数占四川省高校比重

在教育教学方面,5所重点大学加强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探索高等教育规律,确立了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同时都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 (下转第31页)(上接第25页)

从《2009四川教育事业统计年鉴》可以看出,5所重点建设大学普通本科人数、硕士生人数和博士生人数分别为134479、39981、9639,占四川省比重分别为12.98%、67.30%、82.39%,比重依次增大,说明5所重点建设院校士生教育在四川省高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电子科技大学是以培养电子信息领域人才为主,与市场和先进科技联系最为紧密,就业率可达95%以上,西南交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也都是就业率非常好。

4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增长离不开科学研究领域的进步和发展,而高等学校是发展科学技术的中坚力量,能将科学技术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5所重点大学科研实力雄厚,利用独特的科技资源优势,标志性的成果不断涌现,为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拔尖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2009四川省教育事业统计年鉴》可以看出,四川省高校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5所重点建设大学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占四川省高校的55.56%,其中四川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5所重点建设大学的科研经费达18388.48万元,占整个四川省高校科研经费的60.22%。我们也可以看出授予专利5所重点建设大学只占4.51%,整个四川省2008年获得专利13369件,5所重点建设大学只有604件,5所大学在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开设新的实践创新课程方面有待加强和提高。

这5所重点大学是四川省“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通过上述分析其在四川省高校建设中的影响,在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2009年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引导和带动着四川省整个高校建设的前进和发展,但是也发现5所重点建设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展缓慢,成果转化率也不高,5所重点大学今后应该在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上多投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推动四川省国有与民营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例4

多年来,学校坚守“为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四德五心”工程(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诚心献职业、孝心献父母、信心留自己),努力打造“尊重、责任、和谐”的学校核心价值观,狠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师生的道德修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先后荣获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市公民道德建设示范点、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全区“四德”工程建设中,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积极广泛宣传,营造推进“四德”建设的强大氛围。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区委、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将“四德”建设纳入学校重点工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和“四德”工程办公室,专人负责,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四德”工程建设工作,形成校长主管、分管负责、全员参与、务求实效的工作格局。学校与处室、级部、教职工分层签订“四德”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建设“四德”文化长廊,在每个教室、办公室设置“四德”宣传园地,利用校园网和校内广播站,进行“四德”宣传,张贴宣传标语、经典格言和“四德”宣传图片,形成人人讲四德,事事显文明的良好校园氛围。

二是要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设立道德讲堂,每月组织一次教育活动,通过举行师德建设专题讲座、观看师德模范视频录像、组织“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演讲等形式,大力进行师德宣传教育;启动学校“读书富脑”工程,教职工每人订阅一份以上教育刊物,每月阅读一本好书,每学期进行一次读书交流;设立“四德”建设宣传栏和善行义举四德榜,及时发现和宣传身边的道德模范,对区评选出的“我身边的好人”、“颜山英才”、市区师德标兵进行重点宣传;建立教师“四德”考核档案;实行德育导师制、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教师“一岗双责制”,进一步修订完善《教职工师德考核细则》,每学年组织两次学生评教,对教师进行全面师德考核;继续开展“师爱进万家”活动,学校干部、班主任教师深入贫困学生家庭走访,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例5

21世纪的世界经济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传播、创新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这标志着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如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等农业教育培养体系,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主要有三大类型:

(一)经济功能类人才

经济功能性人才是提高天津农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这类人才包括: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涉农企业家与经营管理人才;厚基础、多专业、复合型的涉农科研专业人才及沿海都市型农产品(农、林、牧、渔)创新人才,既懂农业技术,又懂弄畜产品加工专业的涉农产品深加工的农业技能型人才;既懂农业技术,又有实践经验,能够深入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开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农产品营销的农业推广人才。

(二)生态功能类人才

建设滨海新区现代农业对内强化生态功能,因此对生态环境功能有更高的要求,这类人才的需求将有较大、较快的增加。生态功能类人才包括:林业、园林花卉业人才;绿色食品标准化检测检验人才;农业生态和环境保护人才;农业生物技术人才。

(三)服务功能类人才

适应滨海新区现代农业对外强化服务功能的需要,以服务带动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大量具有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功能的人才。这类人才包括:涉农物流人才(包括涉农外贸);涉农会展人才;涉农市场中介与媒体人才(包括广告);涉农信息技术人才(包括涉农咨询服务、数据化技术);农畜产品标准化检验检测、监督、认证等人才。

二、提高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思路

(一)农业技术及管理类高级人才培养(本科以上学历教育)战略

结合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下的农业院校培养目标定位

第一,正确设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应培养具有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贡献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对“三农”建设作出一定创造性贡献的高层次高素质农业人才,他们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新农村建设的领军队和先锋力量。

第二,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农人才培养理念;突出教学的地位,通过加强人文教育、着力培育创新教育环境,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发挥农业院校办学特色特色包括管理、人才培养、理念理念、学科专业设置等诸多方面。

第三,重点在于构建科学的农业人才培养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就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对农业教育的知识体系所提出的新要求,用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抓紧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构,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第四,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方筹资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办学制度上和办学资源上的有力保障。

(二)农村应用型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战略

高等职业教育应积极发挥自身在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第一,加强教学改革办学活动要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培训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专业设置上要做相应的适当调整,把相关专业以及学科人才的培养与新农村建设所需求的人才素质有效衔接起来。

第二,加强专业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紧贴市场需求,及时改造传统专业,发展优势专业,着力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使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更加接近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更加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创办“村官专业”,使未来的“村官”们懂得党的农村政策、经营管理,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第三,实训基地建设要面向新农村建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条件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实验实训条件,要求具备先进、完善的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要兼顾技术应用性科学研究,并适用于向社会开放。校内实训基地应按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建设,集教学、科研、生产示范、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以充分发挥培养人才、出农业科技成果、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效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以校企合作、校地(县、乡)合作为主要途径,双向建设,互利互惠,共同受益。

第四,探索“产学合作”的培养途径。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根本途径,农业高职院校要适应这一时代求,就必须让学生在产学研结合的基地上参与生产、营销、科研等一系列活动,在具体的动中锻炼能力、培养才干。产学合作是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校、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在培养人才的途径与方法上都是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月一致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三)实用农村人才培养(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战略

(1)构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基本构架

第一,场地资源系统

一是专业培训机构。民科技教育培训系统。

二是教育机构。要建立健全以高等教育为龙头、中等教育为主体、基础教育为基础的新增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体系。

三是村组现场。要建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体系。

四是远程教学。要综合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和农民科技书屋等载体,将农民急需的技术、信息及时送进农村,交给农民。

第二,师资资源系统。

一是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二是要建立专兼职教师聘任制度。

三是要成立农民教育培训专家讲师团,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大规模培训农民。

第三,组织保障系统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列为对下一级党政一把手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考核制度,完善考核办法,搞好计划、总结、检查和评比工作;要把培训任务责任到单位、落实到领导、明确到干部。

第四,制度保障系统

首先,制定《农民教育培训法》,建立起严格的农民教育制度。

其次,制定《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实施意见(条例)》。

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的政策扶持机制。通过法律规章制定,对专门实施农民教育培训的机构进行扶持,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自身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第五,资金保障系统

首先,政府应安排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

其次,要设立农民教育培训专项基金。

主要是通过设立基金,面向全社会募集培训经费,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自觉地参加各类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2)陶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具体举措

第一,建设好职业教育体系,统筹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_2_。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形成科学分工、城乡职业教育各有侧重的基础上,应当构建“城乡一体、中高衔接、工学交替、出入通畅”的完整配套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使职业教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劳动就业、工作转岗、继续教育、终生学习等的重要基地。

第二,积极发挥高等教育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的龙头地位。新农村建设越来越需要高素质、能力强的新型农民的现实而言,高等教育从师资、设备等教学基本条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必然能担负起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等服务的重任。高等教育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发挥龙头作用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四个途径

首先,成立两个中心:一是“新农村建设人才研究中心”,开展新农村建设对于人才需求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决策服务和保障另一个是“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中心”,负责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组织、运行等工作。

其次,建设三支队伍一支是研究队伍,不断对新型农民的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工作进行研究、总结、评价、反馈;第二支是教师队伍,要有一批水平高、能力强、适应需求的“双师型”师资;第三支是管理队伍,要确实提供好教务、财务、后勤等各相关方面的管理人员。

第三,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抓好思想动员工作,通过多种宣传途径,使更多的政府领导、学校教师、基层农民等不同人士都能认识到高等教育成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深远意义;

二是抓好教育模式的创新工作,开展以农户为基础,以产教结合为载体,创建“学校+基地+公司+农户+市场”的农民教育培训的新格局,并积极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三是抓好示范性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针对开办的课程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教育介入新农村建设的必要举措

四是抓好与其他类别和层次教育培训的衔接工作,比如为中等教育提供师资培养等工作。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例6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幸福生活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特别把教育放在民生和社会建设之首,给教育工作者极大鼓舞。站在继往开来之际,在辞旧迎新之时,我更关注的是明年的发展,毕竟,精心做好谋划才能更好地聚焦发展难题,才有可能求得更好的发展。

    教育局将把2013年确立为“教育发展提速年”,将强化“四种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坚持“四个把握”——把握“不出事、多出人”的总要求,把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总规律,把握“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热点、创新亮点”的总方法,把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目标;加速“四化建设”——布局科学化、学校标准化、教育信息化、管理规范化;推进“四大工程”——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中心城区学校建设三年攻坚工程、校长素质提升工程、天汉名师塑造工程。我市将通过这个发展总纲,不断提升教育科学发展水平。

    创新实干是我们多年来破解事业发展问题的“金钥匙”。面对目前我市学前教育师资不足、中心城区教育压力大、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力求突破:

    一是创新幼教师资补充机制。争取编制、人社等部门支持,按照《陕西省幼儿园编制标准》,同步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和人员编制下达,对正在建设或规划新建的公办幼儿园,按照设计的办园规模和省颁标准,先期下达核定教职工编制数的80%,然后建成一所、下达一所,并在“省考市选县用”、特岗计划和签约免费师范生等方式基础上,采用事业单位人员招聘方式,及时补充幼教师资缺额。同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从绩效工资、交通补助、表彰奖励等方面倾斜,出台对农村教学点、偏远山区工作教师的奖励政策。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例7

[2]周中之,石书臣,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9.

[3]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张蔚萍,张列军.思想政治工作十大新课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

[6]张蔚萍,刘波.思想教育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例8

关键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7-0005-07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国务院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决定。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如何依据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新形势下现代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拉开了新版中国职业教育的序幕,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决定》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发展保障水平、加强组织领导等五方面提出了25条策略,从体制机制、路径举措等方面为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正视存在问题,把握总体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强调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社会化、系统化、产业化以及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渐进的,作用也是逐步显现的。《决定》认为,目前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中,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整体来看,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结构不尽合理。不少地区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偏小,普职比未能达到大体相当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比例偏低;中职与高职未能有效衔接;普教与职教未能有效沟通;社会力量兴办的职业教育比例偏低;办学主体单一,投资主体和投资形式未能做到多样化;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规模不大。

二是质量仍然偏低。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还存有差距。学生的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还需进一步强化。

三是办学条件薄弱。不少地区政府投资还没有完全到位,社会力量投资积极性还不高,不少职业学校发展还面临着师资不足、资金不足、设备不足的困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尚存较大空间;信息化教学条件、教学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建设和强化;实验实训设备的配置水平与企业技术进步要求还不太对应。

四是体制机制不畅。职业教育未能得到社会各界广泛重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职业教育办学活力还需强化;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行业指导机制、第三方评价机制等都有待建构和完善。

(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须把握的总体要求

一要确定科学的指导思想。《决定》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突出一个“指导”,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三个坚持”,即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三个适应”,即适应技术进步的需要,适应生产方式变革的需要,适应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两个改革”,即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两个作用”,即政府的作用、市场的作用;“一个加快”,即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个深化”,即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而实现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二要坚持加快发展的基本原则。第一,“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原则。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新形势下政府作用的核心是“保基本、促公平”。围绕这一核心,政府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一是营造制度环境;二是制定发展规划;三是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四是加强规范管理;五是加强监督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市场的引导。《决定》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重点做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工作,达到“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目标。第二,“加强统筹、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整体统筹和分类指导。《决定》提出要统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改变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的情况;要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决定》特别提出,要强化省级政府统筹和部门协调配合,加强行业部门对本部门、本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从而激活职业教育的产业属性;要从“大职教”理念出发,推动公办职业教育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第三,“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原则。职业教育是将学生导入工作体系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职业培训,都必须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航标,将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和提高青年的就业能力上。《决定》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目的出发,提出“五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对接”既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特质,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第四,“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的原则。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遵循“产教融合”的原则。《决定》明确了三点,即“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职业学校的特色发展。特色是职业教育保持旺盛、持久、不息生命力的根本,职业学校必须走特色办学之路,坚持“别具一格、与众不同”战略,努力培植自己教育教学的独特个性。第五,“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的原则。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系统培养的原则,强化两个方面的衔接和沟通。一是搭建好中高职紧密衔接的“立交桥”,使中职与高职成为一个整体,让学生接受中高职一体的系统教育;二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通过资源共享、课程渗透、学分转换、成果互认、招生改革、贯通培养等路径,改变职教与普教“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使学生能够在多样化选择中多路径成才。

二、围绕发展“目标”,完成四大任务

《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新形势下国家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设计的战略目标。

《决定》提出的战略目标的核心内容就是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在内容上具有五方面特点,即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教普教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等。在质量上达到两个“要求”,即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的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外部具有适应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服务性,具有产教深度融合的时代性;内部具有与其他层次教育、其他类型教育相衔接、相沟通的协调性,具有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人本性。“适应发展需求”,就是职业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特别是与产业结构的变迁、经济结构的调整相吻合。“产教深度融合”,就是校、企要在现有基础上合作教学,协同育人。“中职高职衔接”,就是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使想学习的学生有升学的机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就是要改变职教、普教相分离的状态,使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在知识、能力的培养上相互关照,相互贯通。“体现终身发展理念”,就是既要让学生通过学校学习掌握一技之长,能顺利就业创业,同时又具有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知识、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所要求的“中国特色”,是指现代职业教育具有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相衔接、相配套、相协调的特质。就现代职业教育而言,其“中国特色”应体现在这样几个具有鲜明国别特点的举措方面,即坚持五个“对接”、深化产教融合、聚焦内涵建设、扩大优质资源、服务教育公平、推进综合改革、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等。“世界水平”,就是要求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要达到世界职业人的标准和水平。其中,首要的就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素养,符合职业人的基本要求;其次,是指具有与现代专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操作能力。

要实现《决定》提出的战略目标,必须努力完成四项任务。

(一)“结构规模更加合理”。《决定》提出合理的规模结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中职和普高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二是高职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三是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保持相当规模。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吸引力,争取招生规模在整体上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到2020年,在校生人数要达到2350万人。

(二)“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决定》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调整区域布局;二是科学合理设置专业;三是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对于现代职业教育来说,一要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二要重点提升好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需求。

(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就现代职业教育而言,办学水平提高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二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三是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四是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此,必须做好两方面基础性工作:一要建设好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二要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学校及骨干专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

(四)“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优化的发展环境,就职业教育自身而言,标志主要是四方面:一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基本建立;二是政策法规更加健全;三是相关标准科学规范;四是监管机制更加完善。从全社会来看,优化的发展环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健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政策;二是全社会人才观念显著改善,支持和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

三、纵向贯通、横向渗透,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职教体系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首先要构建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统一的、完整的、逐级的、通畅的,能够让学生“实习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

《决定》从构建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出发,分别对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高等教育等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做好巩固提高发展水平的工作;对于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三个不同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创新发展;从事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的学校要逐渐转型发展。

《决定》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要求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多种招生办法,为中职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条可选路径;要求在学前教育、护理、健康服务和社区教育等四个领域健全中高职贯通的考试招生办法;要求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要求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

《决定》高度重视继续教育,要求“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要求从“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角度出发,面向社会各个不同人群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特别提出,要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要创新农学结合模式,要重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优待。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四个层次中,中等职业教育处于基础层次,也是最为重要的层次。《决定》从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巩固提高”发展水平的要求,并明确了四点举措。一是做好招生工作,落实好普职比大体相当的要求;二是鼓励优质学校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形式,整合办学资源,拉长短板,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三是推进县级职教中心等中等职业学校与城市院校、科研机构在五个方面进行对口合作,即实施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四是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同时,《决定》还要求有条件的普通高中要适当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

《决定》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容、目标、举措和相关政策要求。这些举措不仅使搭建中高职“立交桥”的路径更加清晰,更加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且使职业教育的内涵进一步深化,教育的对象进一步扩展,教育的形式进一步丰富,教育的模式进一步创新,有助于现代职业教育大教育观的确立及丰富完善。

四、六大举措齐头并进,整体激发办学活力

办学活力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最为重要的发展动力。如果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能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通达的就学通道,那么能否达到加快发展的目的,主要还取决于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应该说,目前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基础客观上还是雄厚的,无论是社会力量的办学愿望,还是办学必需的各种资源条件;无论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力度,还是行业指导职业教育的热情,都是较为有利的。也就是说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土壤是十分肥沃的,参与发展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政策去引导,用什么样的举措去激发。

《决定》立足于职业教育多主体实际,立足于整体开发职业教育参与潜力的目的,立足于多样化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宗旨,从办学主体、企业参与、行业指导、学校制度、集团拉动、鼓励技术创新等六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

(一)“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决定》提出了四种创新民办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一是探索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办学投资形式;二是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使“市场引导”的原则更加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三是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四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教育资源。为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依法享受相关政策。还要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管理和评价。

(二)“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决定》从引导和激励两方面提出鼓励行业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具体举措。一方面,要求规模以上企业必须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要求企业将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另一方面,《决定》从税收、购买服务等方面提出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举措;提出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的企业或经营活动,可享受税收等优惠。另外,《决定》还要求政府要多种形式地支持企业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支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

(三)“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决定》提出要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要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一方面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将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给予政策支持并强化服务监管。另一方面,对行业组织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履行四个职责,即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四大职责;二是建立两个制度,即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定期就业状况制度。

(四)“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是激发办学活力的重要内容。《决定》依据职业学校制度现状,提出了完善的内容。一要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四方面的自;二要依法制定章程和制度,完善治理结构;三要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会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四要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推进校长聘任制改革和公开选拔试点;五要坚持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六要建立校企人员相互兼职制度;七要健全体现职业院校办学特点、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

(五)“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重要体现。为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决定》提出了相应举措。一要制定组建职教集团的支持政策;二要鼓励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教集团;三要探索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四要健全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五要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教集团的改革试点。

(六)“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是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重要源头。为推进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决定》提出三方面举措。一是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进四大主体联动;二是建设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三是允许职业院校师生拥有的技术技能成果在企业作价入股。

《决定》提出的六项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措施,既着力于存在问题的纠正,又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顶层设计,具有顶层与地气融合、现实与未来贯通的特点。这必将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五、深化改革创新,提高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的一切改革创新,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特别是处于相对薄弱地位的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质量如何提高,《决定》从五方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因素。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创新,《决定》从七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一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二是改革教学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等;三是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四是加强实习管理,健全学生实习保险制度;五是推进“双证书”制度;六是校企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七是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二)“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课程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载体,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决定》从三方面提出建构路径。一是建立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二是推进两个“衔接”,形成一个体系,即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建立一个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三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决定》从十方面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举措。一是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二是健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提高层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三是加强校长培训,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四是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五是学校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六是完善企业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政策;七是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八是校企共建培养培训基地;九是政府要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核定教职工编制;十是建设教科研队伍,提高教科研能力。

(四)“提高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信息化水平是体现职业教育“现代”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决定》从四方面提出信息化建设举措:一是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全覆盖;二是开发、应用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三是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四是建设信息化平台,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外部促进因素。《决定》从五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引进师资和优质教育资源,实行中外教师互派、学生互换;二是实施中外境内、境外合作办学;三是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注重为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培养本土化人才;四是积极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五是积极邀请国外同行多种形式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扩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国际影响力。

六、提升保障水平,强化组织领导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社会的支持。《决定》从六方面提出了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举措。

(一)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举措

1.“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经费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经费是万万不能的。要改变目前职业教育经费随意、随机投入现象,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决定》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四项制度。一是建立财政投入制度,制定公用经费标准,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二是规定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三是加大地方政府经费统筹力度,发挥各类相关经费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四是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审计监督公告制度、预决算公开制度。

2.“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仅靠政府投资是不够的,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注入活力。《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如捐赠的税前扣除、贴息贷款、企业教育培训经费的定额比例、对不按规定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处置等。特别提出,要探索利用(境)外资金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和机制。

3.“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基础能力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保证。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目前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处于不平衡状态,不少地区还相当薄弱。为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决定》提出了四方面举措。一是分类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标准,到2020年实现基本达标;二是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改革拨款制度;三是重点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素质;四是推动建立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工作机制;五是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另外,《决定》还要求地方政府、相关行业部门和大型企业要切实加强所办职业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工作。

4.“完善资助政策体系”。目前职业教育总体上还是弱势教育,绝大部分受教者家庭经济收入都处于中低水平,国家的资助政策对解决受教者后顾之忧、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发挥了积极作用。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进一步完善国家资助政策。《决定》从五方面对完善资助政策体系提出相关举措。一是进一步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二是逐步建立助学金覆盖面和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的助学力度;三是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内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初中毕业生到省内外经济发达地区接受教育;四是完善面向农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助补贴政策,推行以直补个人为主的支付办法;五是加强管理,确保资助资金有效使用。

5.“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短板,必须加大扶持力度。《决定》从三方面提出相关举措。一是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二是在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贫困地区建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三是国家支持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扩大面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深化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资源共享、学校管理等四方面的合作。另外,《决定》提出要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建设好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专业点。

6.“健全就业和用人的保障政策”。就业和用人保障政策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撑,职业准入政策是实现合理就业的保证。特殊工种的就业没门槛,低素质劳动者充斥其间,不仅削弱了相关职业院校的吸引力,而且使该工种失去应有的人才支撑,影响生产或服务水平的进步;就业不平等,学历决定一切,使素质好、能力强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等问题不解决,职业教育的发展就难以保证。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设立就业门槛,造就平等的就业环境。《决定》提出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必须从具有“双证书”的人员中录用;政府必须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现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从根本上转变职业学校学生等同于体力劳动者、低素质低层次劳动者的意识。

(二)加强组织领导的措施

职业教育是一种横跨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技能与知识界域的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政府的组织、管理和推进。为此,《决定》从三方面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的措施。

1.“落实政府职责”。《决定》指出,要完善一个“体制”,明确两级政府“职责”,注意两个“要求”。一个“体制”,即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两级政府“职责”,即中央政府的职责是,相关部门应通过总体规划、政策引导等手段,通过税收金融、转移支付等杠杆,对职业教育进行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地方政府的职责是,承担起加快发展的责任,结合实际解决发展中的难点问题。两个“要求”,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减少对学校具体事务的干预;二是积极发挥职教联席会议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2.“强化督导评估”。督导评估是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强有力的外部推进力量。督导评估要发挥应有作用,督导必须立足于服务;评价要做到客观、公平、科学。《决定》指出,要完善督导评估办法,落实督导报告公布制度,提高督导报告的权威性;要完善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评估,实施年度报告制度;要发挥行业和用人单位作用,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

3.“营造良好环境”。良好环境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决定》提出,要修订《职业教育法》,完善职业教育表彰奖励制度;要落实好职业教育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制度;要设立职业教育活动周;要加大高素质劳动者、技术技能人才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的宣传力度,切实改变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例9

沈坚: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20年来,园区教育大力实施“现代化、均衡化、国际化和特色化”战略,开创了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近年园区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学校信息化基础比较好、信息化队伍比较强、信息化理念比较新、应用实践亮点多的良好格局。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园区区域教育信息化统整不够,与园区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信息孤岛、资源浪费的现象较为突出,亟待进行区域统整。2012年,统整契机如期而至,园区启动了“非凡城市,智慧园区”创建工作,并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智慧教育借力而为,乘势而上,搭上了城市信息化的快车道。

我觉得,园区智慧教育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国际融合。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在中国和新加坡双方的合作下诞生,20年来,园区教育“借鉴经验、共享资源”,在合作中得到共同发展。2013年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举行了第15次会议,中新双方就园区建设中新现代服务业合作试验区、设立新加坡―中国(苏州)创新中心、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等签署了有关合作意向;2014年7月中新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会在园区如期举行,智慧教育成为中新双方深度合作项目之一;二是高位起点。园区智慧教育接受园区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得到了区域优势资源和建设经费的支持,智慧教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避免了教育孤岛现象;三是“众智云集”。“集众智以成大业,汇英才云集于此”,园区信息化办搭建了“众智云集”平台,集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区内区外的信息化专家的智慧为园区智慧教育献计献策,“政府搭台、部门互动、专业保障”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机制已经形成;四是数据融通。教育城域网复用园区政务网,教育基础数据库与园区“法人库”、“人口库”、“地理信息库”对接,统一了数据标准,保证了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

记者:智慧教育需要有前瞻的设计,工业园区的智慧教育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蓝图呢?

沈坚:概括而言,园区智慧教育可以用“三化”服务,“四化”建设,“五E”目标,“四建四强”,“无限学习,无限未来”等关键词来表述。

具体而言,园区智慧教育就是以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技术为支撑,立足以民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构建“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家长、服务社会、服务管理者”的教育信息枢纽,通过“区校联动,四建四强”(四建:建网、建云、建库、建平台;四强:强队伍、强资源、强应用、强特色),达成“学生E学习、教师E教学、行政E管理、家庭E沟通、社区E服务”的“五E目标”,实现“学习的个性化、教学的便捷化、管理的智能化”,为园区“教育的现代化、均衡化、特色化、国际化”四化建设服务,真正为园区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公民的“无限学习、无限未来”的美好明天服务。

园区智慧教育的核心愿景“无限学习,无限未来”,反映出园区人的“教育梦”,即构建“无限学习”体系,实现“时时学、处处学、人人学”的优质教育功能。“无限学习”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无时间限制,学习无时不在,满足终身发展需要;无空间限制,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无边界,具有国际融合的视野;无对象限制,人人享受平等教育,体现教育的公平,顺应均衡教育的发展需要,满足全民教育的需求。

记者:智慧教育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在智慧教育的建设过程,苏州工业园区是怎样理顺区域与学校的关系,开展了哪些具体实践呢?

沈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育教学中的六个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孩子会观察;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样,在智慧教育的建设过程中,教育局要发挥引导优势、统整优势,落实指导功能、服务功能,让学校解放出更多的精力用于“应用与研究”。

为此,我们确立了“区校联动,四建四强”的工作举措,落实角色定位,分工协作,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区域层面,重点在于“建网、建云、建库、建平台”,减少学校的技术压力、资金压力和劳动压力,提高统整度,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学校层面,着力“强队伍、强资源、强应用、强特色”。“强队伍”就是要完善校级信息中心机构设置,配备专职人员,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强资源”就是要加强学科资源的积累与开发,丰富个性化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的便捷化;“强应用”就是强化新技术新媒体应用研究与实践,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水平;“强特色”就是要打造学校亮点应用品牌,成为亮点技术运用的先行军,如E学习基地、物联网实验室、仿真虚拟应用、未来教室实验等。

目前,通过“区校联动,四建四强”,园区智慧教育建设已开创了良好的局面。具体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基础建设。采取复用园区政务网的技术,创新性构建了园区教育城域网和云资源池。城域网链路部分,直接复用园区政务网络链路,各校校园网通过复用政务网络链路与园区管委会计算机信息中心实现千兆对接,构成园区逻辑教育内网,并在网络边界打通三个出口,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园区教育城域网所需要的园区教育云计算专用资源池,如数据服务器、资源存储均利用园区政务专有云的现有资源,并复用园区政务专有云的数据容灾服务。复用技术的运用,既节省资源又安全稳定。目前,各中小学全部接入城域网,学校的资源存储和对外服务均实现虚拟化、集约化管理,并启动校园网络改造项目,推进标准化校园环境构建与云桌面应用。

二是加快平台开发。根据“补缺、整合、优化”的开发原则,我们制定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思路,加快教育枢纽平台一期开发。到2014年11月底,“教育基础数据库”、“教育智能门户”、“教育协同管理”、“区域教师研训” “区域网络阅卷”、“区域师资招聘”、“区域招生管理”和“生态学习资源”等“一库一门户六系统”将陆续投入使用。我们希望,每一个用户都能够从园区智慧教育获得真实、有益的体验,获得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是落地亮点应用。学校层面,特色建设与品牌创建进一步深化,服务外包学院的纳米实验室合作项目、苏大附中E学习基地、星海实验中学的MOODLE应用、莲花学校的概念图、二实小的交互白板等项目,品牌价值与应用效果进一步彰显。区域层面,翻转课堂、电子书包、未来教室、微课资源开发等亮点项目逐步落地,“翻转课堂”试点培训与展示、数字化移动课堂研讨、微课制作培训与系统化结构化开发等一系列活动全面展开,为实现教育的先进性而努力。未来教室建设项目也全面启动,8个未来教室经费已经落实,各校按照标准快速推进,2014年9月将全面投入使用。

记者:智慧教育建设离不开创新,苏州工业园区的智慧教育也包含了诸多的创新元素,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沈坚:回顾园区智慧教育,我觉得其创新之处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顶层设计创新。“立项研究,众智云集”。把顶层设计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提高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是园区智慧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园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框架内,园区教育局申报立项《园区教育信息枢纽平台的可行性研究》软课题研究项目,开展智慧教育顶层设计,研究枢纽平台功能及实现流程等,为具体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技术保障。与此同时,依托了园区信息化建设大环境,汇集了智慧园区创建的集体智慧,不断深化顶层设计。先后与园区2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深度探讨园区智慧教育的建设工作。通过全面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园区智慧教育的顶层设计逐步明晰。

二是建设模式创新。一方面,“多方论证,复用链路”,创新构建教育城域网络,前面已经提及。另一方面,“代建模式,科学推进”,为可持续建设提供保障。根据园区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意见,我们积极探索枢纽平台开发的“代建模式”。园区教育信息枢纽平台的建设由江苏省风云科技服务公司作为代建方全面组织开发工作。教育部门提需求,代建公司负责深化设计、组织开发以及后期的运维。代建模式的推行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团队。

三是管理机制创新。第一是完善了管理体系。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了区教育信息中心,完善了学校信息化管理机构,与此同时,把学校信息化骨干教师引进来,组建了“绩效评估、网络运维、软件开发、资源建设、创新应用”五个协作小组,配合完成各项教育信息化工作;第二是推行了过会制度。从2013年起凡园区学校硬件建设与改造、软件资源开发与购置等,均要申请立项,经过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过会批准才能建设,以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第三是实行了集约运营。坚持“专业的事给专业的人去做”的原则,实现统一运维和标准服务。园区教育城域网链路与系统的维护管理一并纳入园区管委会计算机信息中心维护管理的整体框架,直接由专业公司负责,相关费用由园区财政每年支出。随着各平台的上线使用,有关教育业务数据营运工作也将采取外包的方式采购服务。

记者:园区智慧教育可谓精彩纷呈,借此机会,请沈局长给我们谈一谈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例10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4?0007?03

设立和建设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是实施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德州学院从2007年启动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工作以来,先后经历了“四位一体”理念探索与形成(2007.7-2008.12)、创业教育实验班试运行(2008.7-2009.7)、“四位一体”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方案确立(2009.9-2010.7)、创业教育内容与方法创新(2010.9-)、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全面融合(2012.3-)等五个发展阶段。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从理念、模式、内容方法、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一、“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1]。科学的教育理念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征[2]。显然,教育理念是一个解释办什么样的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本质性问题。1998年10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了首次高等教育大会,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首次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的高等教育理念[3]。2009年出版的《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特别强调了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即“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4]。

现实中,高等学校三种权力的际遇是不同的,行政权力一直以来高高在上,学术权力地位逐渐上升,而学生学习权力几乎被忽视。学生学习权力主要表现为教育选择权。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说白了,就是把教育选择权交还给学生。创业教育作为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高等教育,确立一种适宜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调试、自立自强的教育理念,是倡导创业教育的高校必须首先完成的一项工作。“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是德州学院2007年以来,经过多方调研、反复论证,并在实践中不断调试形成的教育理念,尽管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但显现的活力和效果是突破性的。

所谓“四位一体”,就是把创业教育内化为素质选拔、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和就业指导相互渗透、互为依托、浑然一体的综合教育体系,学生在这个教育体系中享有比较充分的教育选择权。德州学院“四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如图1。

图1 德州学院“四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

二、“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1. 素质评价系统建设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探索创业型人才素质评价和选拔机制是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首要工作。主要包括如何建立创业型人才选拔系统、如何搭建在校大学生入区(创业教育实验区)通道、如何构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创业教育实验区等机制问题。实验区的做法是,大学第一学期,面向全体新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培养创业意识,宣传创业知识和观摩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运行;同时,基于高考成绩的智力评价,对志愿新生进行智商、财商、职业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素质等一系列素质评价。事实上,不管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都受到生理、认知、动机、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因此,在学生是否具备创业的“天赋”素质、是否适合入区开展创业活动,在决策之前很难做出最优判断和决策。因此,实验区把大学生入区渠道分为选拔通道和绿色通道,对于不能通过素质选拔进入实验区的学生,如果个人意愿强烈并能够展示出某种“偏”“怪”“特”“奇”才能,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入区学习和创业。

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由创新创意实验区、产品(创意)研发实验区、创业计划设计实验区和创业企业孵化区四个部分构成。实际运行中,四个实验区不仅仅按照流程对大一入区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其他各级在校生都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进入实验区学习和活动。有时,实验区还会到相关系部邀请学生入区参加活动。譬如,产品(创意)研发实验区在遇到技术攻关和科学难题时,会主动聘请电子、化工、机械等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指导和参与研发设计;创业企业孵化区经常邀请工商税务、市场营销、客户经理、校友会成员、亲朋等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指导工作。所以,在入区学生素质评价系统建设中,实验区遵循着创新、开放、务实和多样化的原则。这一原则为实验区知识学习系统、能力训练系统和就业指导系统提供了全面、高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