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模板(10篇)

时间:2023-10-22 10:23:28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

篇1

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一)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

非理性教育是针对理性教育而提出来的。理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性意识、理性精神和理性能力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概括、判断、推理等认识能力,对行为方式和目的的选择、判断能力以及对情感、意志的协调能力的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是发展人的非理性能力的教育,非理性能力主要包括形成目的和动机的能力、灵感和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等,表现形式主要有本能、欲望、需要、动机、情绪、直觉、灵感和信念等。

(二)非理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实践中,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既相互促进,又相互补充,但非理性教育较之理性教育又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与功能。

非理性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理性教育是格式化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把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使人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体性。非理性教育站在人的角度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让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非理性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理性教育提倡学生自由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直觉去探索事物,激励学生提出别出心裁的想法,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分地投入。非理性有时是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催化剂,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发展史上的无数事例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如牛顿因苹果落地引发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在一次梦中突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等等。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理性教育就是育“心”、育“性”、育“情”,对学生进行人文艺术的陶冶,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感觉,使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增强意志、开阔胸怀和启迪心灵,与理性教育相得益彰,构成完整的教育形式。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

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与教师现状

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入学的,属于高考的受挫者,入学后情绪自然低落,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素养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并没有经历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在教育、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理念等人文素养尚有欠缺,与在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误区

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从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算起,时间不过20年,其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学科教学型转变到现在的工学结合型,一直处于探索和改革中。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干活的人,一切以就业为标准,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事实上,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师徒关系,教师应是学生人生的导航者。

(三)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不应该把这种人才培养等同于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的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指出,仅仅对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从某种程序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甚至是将高职教育等同于就业训练班,从长远看这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友善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理性教育恰恰弥补了学生除了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外的不足,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非理性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用非理性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几乎是一个空白,即使存在,也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笔者认为,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运用非理性教育,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基本策略。

(一)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

教育具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双重功能,前者体现为发明技术、产业带动等,后者则是提升境界、陶冶情操、确立信念、丰富生活、和谐关系等。非理性教育是超越功利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指出,受过高等教育不是指“上过大学”,也不是指获得了某种学位、具有某种学历和文凭,而是指具有某种品质:严正而宽容,深邃而单纯,执著而潇洒,真诚而练达,勤勉而从容,刚毅又柔情,豪放又儒雅,平实又不断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高等职业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它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一纸专科学历和几个职业资格证书,还要教育学生追求人的生命高度。

长期以来,人们总有一种误解:以为学校教育是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其实,教育只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幸福也只是一种态度或一种体验,都不能用理性教育的方式对成功和幸福用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它们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世界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联结。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与幸福。这都是通过非理性教育的方法才有可能实现的。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就是除了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外,还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下扎实而宽广的人生基础,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有选择的空间,使全体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积极生活、个性张扬的基本理念,并终身受益。

(二)重视人文素养,培育情感智慧

美国行为与脑科学专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coleman)针对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提出了情商(emotion quotient)的概念,又叫情感智慧,是指一种受到理性控制的情感力量,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自我情绪觉察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了解他人情绪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显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最多只占20%,而80%要归功于以情商为主的其他因素。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比智力因素的作用更为巨大。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人际关系好坏已成为人生与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智慧应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使学生成为内心世界丰富、具有一定人文修养的人。要在教学中充实学生的内在情感,提升他们的情感智慧,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课程的精神实质与文化内涵。如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学习商务礼仪,为学生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拥有高雅的气质与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数学,帮助学生“辩证而又唯物地了解自然”(恩格斯语);学好本国语言,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学好一门外语(但不是为了考试),就掌握了一种工具、一种文化,等等。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精神启迪和培养。如通过营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职能是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教育。

(三)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健康人格是人性和谐发展所能达到的境界,是人的本质追求和发展的价值目标。健康人格是一种在结构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人格状态,主要表现为人格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等特征的高度发展与和谐,是人格诸多特征的结合与有机统一。学校教育在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中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在高职院校校园里,所有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是为提升自己、成为合格公民在接受教育。学校要为营造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创造条件,在非理性教育中渗透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情绪、情感,师生更加相互尊重;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学校积极探索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各种途径,从而形成优秀的高职校园文化与优秀的高职教育品牌。在这种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与真诚了,因而更增添了一分人文关怀,而减少了一分压抑与控制,同时也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生的境界一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或境界”,或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二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人生的境界已关涉到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灵世界,而不是指世俗的、外在的东西。古人强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达到崇高的境界。高职院校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获得对人生意义、生存目的与动力等的理解。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图的功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生境界进行追问,对“人品”问题、“幸福”问题、“生命价值”问题和“自我认同”问题等作深入的思考。

众所周知,教学不只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智力发展的过程,同时还应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毅力,养成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形成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心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学生本人、家长和全社会对教育的共同期望。因此,要通过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课程学习,同时在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和各类学生活动中加强非理性教育,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既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又保证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霞.非理性教育,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03-105.

[2]树伟.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j].职业技术教育,2004,(24):47-49.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06.

[4]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 岳麓书社,2005:23.

[5]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72.

[6]金生.理解与教育[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0.

[7]王兰锋.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5(3):111-113.

篇2

一、国际人才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

说到国际人才首先要具备国际需要的知识和拥有国际化的视野,懂得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职业道德。然后就是能够和国际的发展一起进步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够在国际环境中进行交流、分工、合作和能够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人才。

高校想培养出国际人才,光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就算是国际化的高校学生,想要达到国际人才的标准,还需要在国际市场中积累很多的经验。我国高校了解了国际人才的标准后才能明白我国学生与此的差距,找准不足便能有针对性的去构建学生的培养方案,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实际意义。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的脚步在不断的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是以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把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与国际化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以及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加强我国高校与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相互之间在教育上进行互补。2.教育视野扩展到世界,将国外的优秀教育资源引进到国内,让我国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3.在我国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能与国际化发展的需求相对应。4.对于人才更高的要求,不仅具备国际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还需要知晓国际上的相关规定和国际竞争力。在目前各个高校也在采取许多的措施,比如,与国外的高校合作办学、引进外籍老师到国内高校教学,派遣国内老师到国外学习进修、派遣和吸收留学生、举办国际活动进行交流、建设双语课程等等,这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还是存在被动发展的局势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国际人才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路径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优秀的国际人才,以下将针对国际人才所要具备的素质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1.实施“两个强化工程”,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高等教育在、科研、教学以及培养人才等方面充分的利用国际资源进行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大学必须与世界接轨,老师和学生多和国际进行交流,多和他国大学进行教育合作。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在改革,在教育上也有许多的收获,但是在与国际上高等教育上的教育强国相比还教育方法、教育体制以及教育理念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为了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我国高等学校要加强“两个强化工程”的实施,也就是强化学校面对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意识,强化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学校还要树立好国际化的理念,根据国际人才的需要制定培养人才的标准,对于我国高等学校而言,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来把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与我国本身的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等相结合的实施过程,不断的加强和世界高水平的高等学校的合作引进国内所需的教材和课程,并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办学特点以及有效的管理经验,提高国内的办学水平,在文凭和学历上的互认,搭建国际人才流通的桥梁,更好的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发展。

2.是增加高校国际学生数量

目前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国内的高校也要不断的对国际学生进行招收和宣传,让多元化的国际学生让国内学生在本校就可以接触到国际文化,结识到国际朋友。和国际学生就在一起学习和交流中,能够相互学习,开阔视野,对今后到国外学校深造打好文化基础,促进国内高校国际化教育的开展。

3.加强与国际科研和国际企业的合作

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国外的高校和国际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合理的安排学习课程和社会实践,是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国际社会的要求,帮助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还要求我国高校和国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走向国际市场搭建平台,通过和国际企业的合作,不仅加强企业和学习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习空间,为以后工作打好基础,还可以通过和国际企业的合作了解国际企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掌握国际市场的发展。

高等教育要培养出国际化专业的人才,在专业的设置上十分重要,在和国家化科研所合作中可以获得第一手社会信息、生产信息、科技信息,让学生知道社会需要什么专业人才来进行专业的设置,解决学校和国际社会脱轨的现象。

4.课程设置国际化

为了提高国际化的人才的培养进程,在课程上要吸取国际视野和国际理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课程为学生融入到国际社会做好准备,高校在课程设置中把视角由国内放大带国际,借鉴国外原版教材,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结束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优秀的人才作为力量来推动,在目前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育事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为了在国际化人才市场中我国能够占得一席之地,高校要将培养出国际人才作为目标之一,让我们的高等教育与世界发展接轨,培育出优秀的轨迹人才,为我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基金项目:延安大学教改项目(No.YDJGYJ13-04)

参考文献:

篇3

加人wto是中国现代化战略进程中的转机,虽然在wto众多条款中涉及教育的条款并不多,但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子系统同样地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加之当今世界,人类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倡回归自然,中医两千年来的自然疗法、自然的药物来源吸引了众多崇尚自然、追求人类健康者的目光。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的关注日益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也将会增加,这些都给中医药走向世界带来极好的机遇。但是机遇不等于成功,更严竣而冷酷的事实是竞争。中医药要在竞争中取胜,关键靠人才。而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关键。因此,面对wto,我们要培养具备什么样素质的高等中医药人才将成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一、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在培养学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发展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而各种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人世”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人才更具多变性、多样性和流动性。高校毕业生主要通过劳务市场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医药市场及医疗单位的职责、管理模式也将随着社会的需求而经常调整。因此,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现时社会对人才要求的。

wto的“游戏规则”及其特性影响了经济全球趋势下人才素质要求的新走向,它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具备广泛而扎实的文化基础:有较高的文明程度;能意识到自己同他人的依存关系,谋求共同发展;尊重各种文化价值,平等、诚信地与不同文化中的人打交道;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具有优异的人格心理品质,包括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应对挫折的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等。这些恰恰就是通识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所谓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所普遍进行的共同文化教育。包括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公民意识的陶冶,个性的熏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人皆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教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吻合的。在提倡通识教育的同时,不能削弱主体专业的教育力度,不能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类共同的基础性的文化知识教育,以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为目的,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我们强调的主要是与中医学术发展相关的“通识”,只讲“通识”,也容易停留在知识层面上,缺乏实际本领是不行的,难以达到“人世”对专门人才的要求。

在强调了通识与专业教育的同时,中医药教育应培养个性鲜明、专长突出的人才。这也是“人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在工业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这种生产方式要求教育部门对学生实施的是同质教育,强调人才培养规格的规范化、标准化,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不够。在学校教育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加人wto,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实现由工业经济时代的同质教育模式转变为因材施教和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的个性化模式。21世纪的教育模式将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教育方式。高等中医药教育也要做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纵观历史,中国东西南北气候悬殊,人们饮食嗜好各异,因此产生了中医的不同学派。传统中医药教育得以发扬,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医学术流派的学术争鸣。大凡在中医药发展史上留名青史的中医药名家,无不文化底蕴深厚,知识渊博;无不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同时学术特色突出,专业技术独特,幼从师训严格。但现在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着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等偏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用说要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就连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都有困难,更别说注重个性的培养。因此,21世纪的中医药教育要获得发展,在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素质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个性,有个性才能有特色。

二、高等中医药教育要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是综合素质的基础。中医药学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博大精深,不仅在于中医发展的悠久历史和有着浩如烟海的古代医籍等巨大文化遗产,还在于其植根、生长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渊源关系,它本身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思想,蕴藏着巨大的人文精神财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何应对“人世”给我国中医药带来的冲击,提高中医大学生文化底蕴是必经之道。其实,中医教育曾造就了有很高人文修养的老一辈科学大师如李时珍。他是中国文学的酷爱者,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一书中有不少地方用的是著名诗人的诗句表达的。可以说他的医学成就其实就是人文学术精神主导的成就。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人文素质”,又称“文化素质”,是人们将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品格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素质,它是包括人们的思想、道德、品格、心理、性格、情趣、行为等基本素质的总称。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人,一方面学科分化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学科与学科间交叉与渗透,特别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医学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随着时代的迁移和科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许多功能性症状与病痛,尤其是那些创伤性的检查与治疗,化学药物对于人体“内环境”的严重污染与攻击,无不使人们对此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质疑。随之而来的是医学模式的转换。即构建“生物—心理—社会”这种具有人文关怀的综合性的现代医学模式。闭医学的性质也不再仅仅属于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结合。医学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人具有生物和社会的双重属性,所以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教育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而当代中医药高等教育因循了西医院校和理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偏重于专业化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除了设几门政治理论课外,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内容,如文化史、社会学、人类学、美学等基础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医学哲学、医学辩证法、医学社会学等与医学交叉的边缘学科课程,以及生态环境、社区卫生保健等综合相关学科的课程等开设较少,极大地削弱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文化基础,不利于促进人本身的发展。人文教育薄弱亦成为中医人才培养中高素质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吸收人类文化时,应当不带有任何偏见和歧视,而应该以超越一切的眼光看待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正如哈佛大学《共同基础课方案》中所指出的:“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能眼光狭窄,以致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过去一无所知。现在我们不再可能与世隔绝地关起门来过日子。一个受过教育的与未受过教育的人的关键性区别在于,前者生活经验的视野较后者更为广阔。”因此,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该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宽阔的眼界,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宽容精神和包容胸怀,从而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使之善于国际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三、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实质上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具备创新素质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它不仅影响大学生个体的成才,还将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人类社会的兴衰。正如同志所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以往的中医药教育,多注重对已有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创造性是在急剧变化的信息时代求得生存的首要条件,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创造性更为重视。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的核心和关键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此外,由于人类已进人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信息的低成本复制的新阶段,所以纯记忆型的智力必然会普遍贬值,而想像力、创造力将会越来越重要。所以作为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必须实现教育的创造力。其功能应从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受教育者的智能,以培养出更多的具有高知识素质的劳动者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同志还曾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同志也指出:“我们要在继承中医精华的基础上创新。”这就说明我们不但要创新,还要在继承稳定基础上创新。有继承而无创新,则永远停滞不前;有创新而无继承,则学无所据,势必成为空中楼阁。我们常提倡师古而不泥古,提倡活法圆机,就意味着在继承中创新。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社会。相反地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维的个人。加人wto后,我们要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主动参与国际竞争。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创新。因此,高等中医药教育要肩负起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担,就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位置,要在强化继承、强化基础教育的前提下,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医药人才。

四、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教育的国际化和文化的世界化,使得教育必须具有国际性质,教育必须培养国际化人才。教育国际化是在具有国家化、民族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脱离国家的教育目的,去追求教育国际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坚持教育国际化与国家化相结合。加人wto,高等中医药教育要适应变化的世界给祖国医学带来的发展机遇和严峻考验就必须把握时代特色与本国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将国际视野与本土理念结合起来,用西方人的语言去讲东方人的故事。如今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炙手可热”的态势,中医已成为世界的中医,并与世界科技文化的相互碰撞和相互影响过程中取长补短。

篇4

加人WTO是中国现代化战略进程中的转机,虽然在WTO众多条款中涉及教育的条款并不多,但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子系统同样地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加之当今世界,人类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倡回归自然,中医两千年来的自然疗法、自然的药物来源吸引了众多崇尚自然、追求人类健康者的目光。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的关注日益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也将会增加,这些都给中医药走向世界带来极好的机遇。但是机遇不等于成功,更严竣而冷酷的事实是竞争。中医药要在竞争中取胜,关键靠人才。而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关键。因此,面对WTO,我们要培养具备什么样素质的高等中医药人才将成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一、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在培养学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发展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而各种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人世”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人才更具多变性、多样性和流动性。高校毕业生主要通过劳务市场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医药市场及医疗单位的职责、管理模式也将随着社会的需求而经常调整。因此,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现时社会对人才要求的。

WTO的“游戏规则”及其特性影响了经济全球趋势下人才素质要求的新走向,它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具备广泛而扎实的文化基础:有较高的文明程度;能意识到自己同他人的依存关系,谋求共同发展;尊重各种文化价值,平等、诚信地与不同文化中的人打交道;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具有优异的人格心理品质,包括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应对挫折的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等。这些恰恰就是通识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所谓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所普遍进行的共同文化教育。包括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公民意识的陶冶,个性的熏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人皆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教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吻合的。在提倡通识教育的同时,不能削弱主体专业的教育力度,不能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类共同的基础性的文化知识教育,以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为目的,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我们强调的主要是与中医学术发展相关的“通识”,只讲“通识”,也容易停留在知识层面上,缺乏实际本领是不行的,难以达到“人世”对专门人才的要求。

在强调了通识与专业教育的同时,中医药教育应培养个性鲜明、专长突出的人才。这也是“人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在工业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这种生产方式要求教育部门对学生实施的是同质教育,强调人才培养规格的规范化、标准化,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不够。在学校教育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加人WTO,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实现由工业经济时代的同质教育模式转变为因材施教和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的个性化模式。21世纪的教育模式将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教育方式。高等中医药教育也要做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纵观历史,中国东西南北气候悬殊,人们饮食嗜好各异,因此产生了中医的不同学派。传统中医药教育得以发扬,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医学术流派的学术争鸣。大凡在中医药发展史上留名青史的中医药名家,无不文化底蕴深厚,知识渊博;无不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同时学术特色突出,专业技术独特,幼从师训严格。但现在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着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等偏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用说要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就连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都有困难,更别说注重个性的培养。因此,21世纪的中医药教育要获得发展,在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素质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个性,有个性才能有特色。

二、高等中医药教育要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是综合素质的基础。中医药学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博大精深,不仅在于中医发展的悠久历史和有着浩如烟海的古代医籍等巨大文化遗产,还在于其植根、生长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渊源关系,它本身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思想,蕴藏着巨大的人文精神财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何应对“人世”给我国中医药带来的冲击,提高中医大学生文化底蕴是必经之道。其实,中医教育曾造就了有很高人文修养的老一辈科学大师如李时珍。他是中国文学的酷爱者,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一书中有不少地方用的是著名诗人的诗句表达的。可以说他的医学成就其实就是人文学术精神主导的成就。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人文素质”,又称“文化素质”,是人们将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品格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素质,它是包括人们的思想、道德、品格、心理、性格、情趣、行为等基本素质的总称。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人,一方面学科分化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学科与学科间交叉与渗透,特别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医学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随着时代的迁移和科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许多功能性症状与病痛,尤其是那些创伤性的检查与治疗,化学药物对于人体“内环境”的严重污染与攻击,无不使人们对此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质疑。随之而来的是医学模式的转换。即构建“生物—心理—社会”这种具有人文关怀的综合性的现代医学模式。闭医学的性质也不再仅仅属于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结合。医学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人具有生物和社会的双重属性,所以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教育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而当代中医药高等教育因循了西医院校和理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偏重于专业化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除了设几门政治理论课外,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内容,如文化史、社会学、人类学、美学等基础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医学哲学、医学辩证法、医学社会学等与医学交叉的边缘学科课程,以及生态环境、社区卫生保健等综合相关学科的课程等开设较少,极大地削弱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文化基础,不利于促进人本身的发展。人文教育薄弱亦成为中医人才培养中高素质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吸收人类文化时,应当不带有任何偏见和歧视,而应该以超越一切的眼光看待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正如哈佛大学《共同基础课方案》中所指出的:“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能眼光狭窄,以致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过去一无所知。现在我们不再可能与世隔绝地关起门来过日子。一个受过教育的与未受过教育的人的关键性区别在于,前者生活经验的视野较后者更为广阔。”因此,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该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宽阔的眼界,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宽容精神和包容胸怀,从而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使之善于国际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转贴于

三、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实质上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具备创新素质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它不仅影响大学生个体的成才,还将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人类社会的兴衰。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以往的中医药教育,多注重对已有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创造性是在急剧变化的信息时代求得生存的首要条件,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创造性更为重视。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的核心和关键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此外,由于人类已进人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信息的低成本复制的新阶段,所以纯记忆型的智力必然会普遍贬值,而想像力、创造力将会越来越重要。所以作为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必须实现教育的创造力。其功能应从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受教育者的智能,以培养出更多的具有高知识素质的劳动者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江泽民同志还曾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同志也指出:“我们要在继承中医精华的基础上创新。”这就说明我们不但要创新,还要在继承稳定基础上创新。有继承而无创新,则永远停滞不前;有创新而无继承,则学无所据,势必成为空中楼阁。我们常提倡师古而不泥古,提倡活法圆机,就意味着在继承中创新。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社会。相反地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维的个人。加人WTO后,我们要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主动参与国际竞争。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创新。因此,高等中医药教育要肩负起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担,就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位置,要在强化继承、强化基础教育的前提下,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医药人才。

四、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教育的国际化和文化的世界化,使得教育必须具有国际性质,教育必须培养国际化人才。教育国际化是在具有国家化、民族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脱离国家的教育目的,去追求教育国际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坚持教育国际化与国家化相结合。加人WTO,高等中医药教育要适应变化的世界给祖国医学带来的发展机遇和严峻考验就必须把握时代特色与本国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将国际视野与本土理念结合起来,用西方人的语言去讲东方人的故事。如今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炙手可热”的态势,中医已成为世界的中医,并与世界科技文化的相互碰撞和相互影响过程中取长补短。

篇5

由于近几年我国大学的扩招,高等教育从以前的精英化向现在的大众化转变。这在历史上算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但是转折就意味着新的问题出现。根据最近几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适应社会的具体情况来看,我们的社会基本情况还没有达到接纳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水平。所以,针对大学扩招,不应当仅仅只是在人数上的膨胀,而更应该是人才观念和培养模式上的改变,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仅靠现有书本理论知识来培养人才,这样的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社会需求的人才应该是不仅仅具有理论基础知识,而更需要的是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要具备优秀的道德素养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必须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进行新的改革,全面重新定位,改变以往的人才观念和培养模式。具体的解决对策及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改变旧观念,以培养全新的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根据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以及综合情况,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应该树立以复合型以及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这样新的目标下,学校应当着重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就是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不能忘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人格、道德、思想。在以往的高等教育中,我国主要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侧重点,学生同样以找工作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所在。这样的观念是不够全面的,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使得各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高等教育的时候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从而不能达到对学生的全面塑造。在西方的许多发达国家中,他们的高等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所以他们的课程体系以及教育方式也紧随这个目标。然而在我国现阶段却还没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我们更应当呼吁且推行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以基础知识教育为原则的课程体系设置

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一种特别的现状,就是“专业面”过窄,即在专业的分类上过于详细,比如说文、理、工科分类非常明细,在这样的大类下还有更详细的划分。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专业越分越细,知识面也越来越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视野。针对这样的情况,高等教育学府应该以终生教育为态度和责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更注重学生的自我提高和完善,使他们不断的接受新的知识,强调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掌握工具性的知识,比如英语和计算机,择优为他们提供可选择的课程。

我国的学习型社会即将到来,这样就避免了高等教育成为人生最后教育机会的情况,终生学习是使得社会和个人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在高等教育阶段应该侧重于基础性额教育。为以后进入社会,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这个基础不仅仅是知识性的,它还包括了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

三、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素养

高等教育改革是一个持续过程,它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高等学府的深化改革中,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如上述几点,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在现代和未来的人才需求中,这是他们身上随必须具备的素质更可以说是一种能力。这也正是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所或缺的一方面。具有创新思维的前提是学生个性能够得到发展,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我们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样的话就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每有更多的选择提供给他们,这样的模式过于强调全局统筹、整体划一。在教学方式上,反映的是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重点突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的重要作用,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完全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应当作为学习过程的主题。这样的话,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教师开展富有创新性的新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有益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考习惯,是他们积极创造,学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品质特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思维。并且应当鼓励和支持有异于一般教学的个性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确保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式。同样的,我们应给予实践教学同等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实践。

结语

总之,高等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而现在社会需求的是具有创造性、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所以我们的人才观念及培养模式应该随之改变。这样才能适应新时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6

一、转变教育观念,着眼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研究创新高等教育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创新高等教育的目标,那就是要启发、培养和强化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开发受教育者的智力存储与思维潜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精神素质和文化知识素质,而且善于在实践中将这些素质转化为生气勃勃的创造精神与进取精神,进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两个文明建设成果。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的观念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在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上仍带有明显的工具价值观的色彩。这种价值观实质上就是培养计划经济体制所称道的那种老老实实听话的人,那种甘愿做“驯服工具”和“螺丝钉”的人。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的学生缺乏鲜明个性,缺乏进取开拓的创新精神。这种观念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必须实现根本的转变。

我们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人才的多样性,重视培养人才的特长;以创新为核心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改革高等教育质量评判标准,改革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把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欲望的、鲜明创新个性的、非凡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鼓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一般比较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大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能会开辟一个新的领域,而解决问题需要的只是一些技巧。可以说,从创新教育的要求来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自由思考,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性,保持一种好奇心。因为“问题意识”来源于敏感性和好奇心;强烈的敏感性和好奇心,会促使人们对外界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做出反映,发现问题,追根寻源,并提出一连串问题,从而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如果缺乏敏感性和好奇心,必然造成学生对外界信息反映迟钝,对诸多有意义的现象熟视无睹,对问题无动于衷,更谈不上创造与发明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要切实转变自己的观念,即在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同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发现“新疑”上,让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发现、提出、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求全责备,即使他们提出的问题有时看起来荒诞可笑或远离现实,也要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出来,与大家一起分析、研究和探索。

三、改革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创新奠定知识基础

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改革的目标应是尽快实现由过去专而窄的微观知识体系向宽而厚的宏观知识体系转变,由封闭的知识体系向开放的知识体系转变,由工具型的知识体系向创新型的知识体系转变,建立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的课程体系。围绕这一目标,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以建构“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性知识为目标,改革基础课程体系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使创新型人才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因为创新是建立在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基础之上的,而合理的基础课程体系则为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我们应特别注意,除了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之外,还要要求他们掌握与他们学科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于学生在校四年的大学学习以及今后走向社会,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以建构个性与兴趣发展性知识为目标,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一个人的知识和精力是有限的,在其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以后,要根据他的个性与兴趣,为他提供合理的学科专业知识,以便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在这方面,应注意三点:1设置尽可能多的学科专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2学科专业知识应尽可能完整系统,为学生以后在该领域的创新打下学科专业基础:3学科专业知识要体现前沿性、前瞻性,使学生从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开始,就进入创新前沿。

3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改革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最终都要落实到动手实践的能力上,不能让学生成为“知识储备的巨人,创新实践的矮子”。因此,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围绕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的能力来进行。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把重点放在知识体系的运用上,放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上,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养成求新的习惯,多出创新的成果。

四、改革教学方法,强化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高校的教学工作同改革开放前相比,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同发达国家高校相比,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比,教学方法仍显得落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课堂教学比重大,而且方法单一;(2)实验教学基本是理论验证,缺乏探究创新;(3)实践教学少,学生动手能力差;(4)教师与学生呈单向传授关系,缺乏双向交流。这种状况,不适应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对教学方法必须加大改革力度。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传授与学生学习的关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单纯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未知领域知识,激发学生求新求异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在这方面,不少高校进行了有益探索,如开展研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对灌输式教学自身也要进行改革,如引入案例教学,就产生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在实验教学方面,最关键的是要实现实验教学指导思想的彻底转变,即实验教学要从单纯理论验证向理论验证和探究创新并重转变,让实验教学不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而且成为学生探究创新的手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一个有效途径。同时,要加强实验室建设,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武装实验室,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物资保障。

在实践教学方面,要从内容和途径两个方面努力。从内容上讲,主要有四项:一是要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课时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围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实践教学的计划性、有效性和目的性;三是加强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四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实践中去,实践理论,发现问题,深入研究,找到答案,升华认识,获得新知,提高创新能力。从途径上,要积极鼓励、扶植学生组建各种科技文化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创造条件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使学生尽早掌握科研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校外方面,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与高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经常性联系,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建立若干实践创新基地,将其作为学生实践创新的重要阵地;鼓励、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与社会紧密接触,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是21世纪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为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如多媒体的运用、互联网的开通、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构建等等,彻底改变了原有教学手段狭窄单一的局面,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全方位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它更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和书本,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老师,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来获取知识。应用先进的手段发展和体验未知世界,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激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德育报,1999-06-21

[2]李昕华,等.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3).

[3]赵常德,等.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J]教育探索,2001(3).

篇7

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一)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

非理性教育是针对理性教育而提出来的。理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性意识、理性精神和理性能力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概括、判断、推理等认识能力,对行为方式和目的的选择、判断能力以及对情感、意志的协调能力的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是发展人的非理性能力的教育,非理性能力主要包括形成目的和动机的能力、灵感和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等,表现形式主要有本能、欲望、需要、动机、情绪、直觉、灵感和信念等。

(二)非理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实践中,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既相互促进,又相互补充,但非理性教育较之理性教育又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与功能。

非理性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理性教育是格式化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把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使人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体性。非理性教育站在人的角度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让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非理性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理性教育提倡学生自由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直觉去探索事物,激励学生提出别出心裁的想法,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分地投入。非理性有时是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催化剂,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发展史上的无数事例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如牛顿因苹果落地引发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在一次梦中突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等等。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理性教育就是育“心”、育“性”、育“情”,对学生进行人文艺术的陶冶,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感觉,使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增强意志、开阔胸怀和启迪心灵,与理性教育相得益彰,构成完整的教育形式。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

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与教师现状

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入学的,属于高考的受挫者,入学后情绪自然低落,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素养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并没有经历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在教育、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理念等人文素养尚有欠缺,与在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误区

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从199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算起,时间不过20年,其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学科教学型转变到现在的工学结合型,一直处于探索和改革中。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干活的人,一切以就业为标准,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事实上,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师徒关系,教师应是学生人生的导航者。

(三)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不应该把这种人才培养等同于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的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指出,仅仅对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从某种程序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甚至是将高职教育等同于就业训练班,从长远看这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友善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理性教育恰恰弥补了学生除了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外的不足,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非理性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用非理性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几乎是一个空白,即使存在,也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笔者认为,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运用非理性教育,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基本策略。

[1] [2] [3] 

(一)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

教育具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双重功能,前者体现为发明技术、产业带动等,后者则是提升境界、陶冶情操、确立信念、丰富生活、和谐关系等。非理性教育是超越功利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指出,受过高等教育不是指“上过大学”,也不是指获得了某种学位、具有某种学历和文凭,而是指具有某种品质:严正而宽容,深邃而单纯,执著而潇洒,真诚而练达,勤勉而从容,刚毅又柔情,豪放又儒雅,平实又不断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高等职业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它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一纸专科学历和几个职业资格证书,还要教育学生追求人的生命高度。

长期以来,人们总有一种误解:以为学校教育是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其实,教育只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幸福也只是一种态度或一种体验,都不能用理性教育的方式对成功和幸福用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它们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世界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联结。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与幸福。这都是通过非理性教育的方法才有可能实现的。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就是除了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外,还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下扎实而宽广的人生基础,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有选择的空间,使全体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积极生活、个性张扬的基本理念,并终身受益。

(二)重视人文素养,培育情感智慧

美国行为与脑科学专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Coleman)针对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提出了情商(Emotion Quotient)的概念,又叫情感智慧,是指一种受到理性控制的情感力量,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自我情绪觉察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了解他人情绪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显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最多只占%,而%要归功于以情商为主的其他因素。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比智力因素的作用更为巨大。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人际关系好坏已成为人生与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智慧应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使学生成为内心世界丰富、具有一定人文修养的人。要在教学中充实学生的内在情感,提升他们的情感智慧,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课程的精神实质与文化内涵。如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学习商务礼仪,为学生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拥有高雅的气质与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数学,帮助学生“辩证而又唯物地了解自然”(恩格斯语);学好本国语言,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学好一门外语(但不是为了考试),就掌握了一种工具、一种文化,等等。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精神启迪和培养。如通过营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职能是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教育。

     (三)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篇8

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一)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

非理性教育是针对理性教育而提出来的。理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性意识、理性精神和理性能力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概括、判断、推理等认识能力,对行为方式和目的的选择、判断能力以及对情感、意志的协调能力的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是发展人的非理性能力的教育,非理性能力主要包括形成目的和动机的能力、灵感和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等,表现形式主要有本能、欲望、需要、动机、情绪、直觉、灵感和信念等。

(二)非理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实践中,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既相互促进,又相互补充,但非理性教育较之理性教育又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与功能。

非理性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理性教育是格式化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把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使人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体性。非理性教育站在人的角度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让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非理性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理性教育提倡学生自由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直觉去探索事物,激励学生提出别出心裁的想法,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分地投入。非理性有时是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催化剂,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发展史上的无数事例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如牛顿因苹果落地引发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在一次梦中突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等等。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理性教育就是育“心”、育“性”、育“情”,对学生进行人文艺术的陶冶,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感觉,使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增强意志、开阔胸怀和启迪心灵,与理性教育相得益彰,构成完整的教育形式。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

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与教师现状

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入学的,属于高考的受挫者,入学后情绪自然低落,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素养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并没有经历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在教育、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理念等人文素养尚有欠缺,与在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误区

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从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算起,时间不过20年,其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学科教学型转变到现在的工学结合型,一直处于探索和改革中。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干活的人,一切以就业为标准,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事实上,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师徒关系,教师应是学生人生的导航者。

(三)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不应该把这种人才培养等同于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的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指出,仅仅对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从某种程序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甚至是将高职教育等同于就业训练班,从长远看这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友善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理性教育恰恰弥补了学生除了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外的不足,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非理性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用非理性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几乎是一个空白,即使存在,也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笔者认为,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运用非理性教育,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基本策略。

(一)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

教育具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双重功能,前者体现为发明技术、产业带动等,后者则是提升境界、陶冶情操、确立信念、丰富生活、和谐关系等。非理性教育是超越功利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指出,受过高等教育不是指“上过大学”,也不是指获得了某种学位、具有某种学历和文凭,而是指具有某种品质:严正而宽容,深邃而单纯,执著而潇洒,真诚而练达,勤勉而从容,刚毅又柔情,豪放又儒雅,平实又不断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高等职业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它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一纸专科学历和几个职业资格证书,还要教育学生追求人的生命高度。

长期以来,人们总有一种误解:以为学校教育是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其实,教育只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幸福也只是一种态度或一种体验,都不能用理性教育的方式对成功和幸福用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它们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世界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联结。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与幸福。这都是通过非理性教育的方法才有可能实现的。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就是除了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外,还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下扎实而宽广的人生基础,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有选择的空间,使全体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积极生活、个性张扬的基本理念,并终身受益。

(二)重视人文素养,培育情感智慧

美国行为与脑科学专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coleman)针对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提出了情商(emotion quotient)的概念,又叫情感智慧,是指一种受到理性控制的情感力量,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自我情绪觉察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了解他人情绪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显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最多只占20%,而80%要归功于以情商为主的其他因素。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比智力因素的作用更为巨大。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人际关系好坏已成为人生与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智慧应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使学生成为内心世界丰富、具有一定人文修养的人。要在教学中充实学生的内在情感,提升他们的情感智慧,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课程的精神实质与文化内涵。如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学习商务礼仪,为学生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拥有高雅的气质与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数学,帮助学生“辩证而又唯物地了解自然”(恩格斯语);学好本国语言,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学好一门外语(但不是为了考试),就掌握了一种工具、一种文化,等等。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精神启迪和培养。如通过营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职能是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教育。

(三)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健康人格是人性和谐发展所能达到的境界,是人的本质追求和发展的价值目标。健康人格是一种在结构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人格状态,主要表现为人格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等特征的高度发展与和谐,是人格诸多特征的结合与有机统一。学校教育在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中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在高职院校校园里,所有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是为提升自己、成为合格公民在接受教育。学校要为营造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创造条件,在非理性教育中渗透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情绪、情感,师生更加相互尊重;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学校积极探索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各种途径,从而形成优秀的高职校园文化与优秀的高职教育品牌。在这种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与真诚了,因而更增添了一分人文关怀,而减少了一分压抑与控制,同时也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生的境界一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或境界”,或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二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人生的境界已关涉到人的

精神世界或心灵世界,而不是指世俗的、外在的东西。古人强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达到崇高的境界。高职院校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获得对人生意义、生存目的与动力等的理解。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图的功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生境界进行追问,对“人品”问题、“幸福”问题、“生命价值”问题和“自我认同”问题等作深入的思考。

众所周知,教学不只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智力发展的过程,同时还应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毅力,养成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形成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心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学生本人、家长和全社会对教育的共同期望。因此,要通过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课程学习,同时在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和各类学生活动中加强非理性教育,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既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又保证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霞.非理性教育,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03-105.

[2]树伟.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j].职业技术教育,2004,(24):47-49.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06.

[4]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 岳麓书社,2005:23.

[5]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72.

[6]金生.理解与教育[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0.

[7]王兰锋.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5(3):111-113.

[8]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135.

篇9

中国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7-029-0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已严重影响到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忧虑。因此,理清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界定

纵观国内学术界,特别是教育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概括起来讲,我国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内涵,是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定义。1998年教育部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通过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首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明确定义,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这种定义体现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关于人才培养的宏观层面的指导思想和整体要求。第二种内涵,是来自学校等教育机构或教育实践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从的一种定义。它是指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操作样式和各种实践规范,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过程和各要素的总和,它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教育方法为具体实现形式。此种定义体现的则是中观层面的办学机构及教育实践者群体关于人才培养的实然状态。第三种内涵,是来自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学理定义。虽然不同的学者具体定义不一样,但定义的核心内容却相近或趋向一致,普遍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操作方式,来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它表达的则是微观个体层面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然追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理念和育人行动的统一,培养目标和操作路径的统一。

虽然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三种内涵界定来自不同的群体,体现不同的状态,表达不同的追求,但三种内涵的内容却基本都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培养什么人,属于办学理念的问题,主要涉及价值层面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二是用什么培养人,属于办学制度的问题,主要涉及制度层面的课程计划和内容设计;三是怎样培养人,属于办学技术的问题,主要涉及行为层面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因此,要准确和全面界定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就需要从办学理念、办学制度和办学技术等三个层面来综合把握,不可偏颇。据此,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可以界定为: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符合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操作方式,由专门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来实施的各种人才培养活动和过程的总和。

篇10

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高等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继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再次强调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是“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2]。其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即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这一根本问题的首要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目的的体现形式,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不同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世界各国根据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要求培养对象具备不同的素质结构,所采用的教育形式和评价质量也有所区别。

以现代高等教育的成功典范之一德国高等教育为例,19世纪初期经历了耶拿战役失败后,德国政府提出了“必须用智力来弥补在物质上所遭受的损失”,以此拉开了德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序幕。1809年,德国内务部文教总管冯·洪堡负责筹建柏林大学,提出现代大学应该成为“知识的总体”,并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学者,即培养具有为学问献身精神的人,具有独立思考和研究、发现、表现能力的人。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国的胜利被欧洲的文化精英归因于“它那闻名遐迩大学所具备的优越性”,高等教育由此被赋予了可以左右国家兴衰的重要性。柏林大学作为德国高等教育重镇,直到二战前夕都始终是世界的学术中心,德国高等教育也始终坚持以知识为本体的基本定位,不为一时的得失利益所迷惑。康德认为,要在自由的基本原则下重新界定高等教育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不应妨碍学术自由的实现,高等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活已经掌握大量知识的优秀青年的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可以使他们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去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展开研究。柏林大学之后,相继出现的慕尼黑大学、波恩大学等,也都以追求科学研究为己任,并且将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与研究能力的学生作为根本任务。在知识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德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柏林大学展现出的学术自由与平等的观念和传统,对后来的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3]。

19世纪法国的高等教育坚持以国家本位为主导,提倡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直接为国家机构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而非“学者”,对于学生而言也在很大程度上将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4],因而具有强烈的国家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高等院校追求学术和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有所淡化。从培养目标的具体定位上看,法国将培养的学生划分为两类群体:一是以行政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国家公职人员培育;二是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的专业技能培育。进入20世纪后,法国逐渐意识到其局限性,将高等教育分离成两大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大学校。前者一般是公立大学(université),入学门槛低,主要是实现大众教育的普及;大学校(Grandesécoles)是法国精英学校,一般为私立,培养“高精尖”人才,如以商科而闻名的巴黎高等商学院、培养顶尖工程师的巴黎综合理科大学等。除此之外,法国还有数量众多的专门培养社会各领域急需的工程师人才的工程师学校。应该说,这种体制提供了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术研究与专业人才培养之间试图做到互相协调、优势互补,但依然沿袭了19世纪法国高等教育的某些特点。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学院以牛津、剑桥的古典教育为范型,以培养为宗教服务的神职人员以及效忠英皇的殖民官吏为己任,进行“绅士教育”。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1636年哈佛学院的建立具有标志性意义,可视为中世纪以来英国乃至欧洲大学传统在新大陆的繁衍。尽管哈佛学院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这并没有使它成为隶属于某一个教派的神学院或宗教机构,其使命和责任也远远超出了宗教神学藩篱。正如1650年《哈佛宪章》所指出的,这所学院的建设是为了推进所有优秀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教育本国青年人,不仅包括英国人,还包括土著印第安人[5]。随着独立战争的胜利,美国高等教育逐渐呈现模仿、吸收、创新的过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从古典主义逐步世俗化、实用化和民主化,到20世纪初更是呈现多样化、特色化[6]。“允许每个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最适合自己特殊才能,和他打算从事职业最有联系的领域”是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信条。此后,美国愈来愈强调“学以致用”,重视专业实用知识的灌输以达成专门技能的养成。到20世纪80年代,在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实用性人才的同时,美国开始再次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人才培养呈现出丰富多样性、差异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我国高等教育思想历史悠远。夏商周时期“学在官府”,春秋时代官府垄断的知识开始向民间流传,“学在民间”,如以培养政治和学术人才为目标的齐国稷下学宫。古代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汉代太学注重德育,强调修身养性。自隋至唐,科举制确立并日渐成熟。这种“在全国竞争性考试的基础上选任文官”的制度,是“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类似的情况在西方或其他任何地方过了2000年才出现”[7]。但归根到底,古代中国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封建统治秩序提供各级行政官吏。近代大学教育始于清末,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洋务运动,特别是后来的维新变法,以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大学逐步设立。辛亥革命后,涌现出一批如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等优秀大学。这一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符合现代大学教育的本质和使命。1952年院系改革,高等教育以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人才为目标。20世纪末以来,院系合并、联合办学、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政策相继出台。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愈来愈清晰,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全国各著名高校也纷纷修订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东南大学提出,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可以说,古今中外高等教育都是依据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换言之,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行为的根本特征。离开时展谈人才培养目标,就失去了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属性和基础。

二、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阶段。明确符合新时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

(一)以时代价值为引领,铸就崇高理想信念之魂

青年兴则国家兴,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命运掌握在当代青年学子的手中。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带来了影响和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魂,不仅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也承接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符合时展的精神产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树立适应时展的德育理念与整体思路。高等教育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入美德教育,以德励才、以德成才、以德用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以生活化、通俗化的叙说风格阐释国家宏大价值,提升其吸引力,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力量提升其传播范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真正做到“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并内化为整个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需要创新实践活动方法与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价值实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当代青年群体自觉尊崇的个人行为规范。

(二)以专业素养为核心,塑造引领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当今社会,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等时代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经济发展质量与产业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人民日渐多元化的个性需要应当增强社会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引领传统产业升级,以创新助推新兴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8]。新时代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的出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都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原来传统、单一的专才已经适应不了当下的时代要求,因而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从以前的工程师“专才”转变为引领型“复合人才”,在以专业素养为核心的同时,着力培养能够引领新时代产业结构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高等教育履行人才培养职能的重要价值取向[9]。复合型人才不仅在专业方面有突出能力,同时还具备较高和全面的知识与技能,在知识复合、技能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都有突出优势。而目前侧重于“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缺乏多学科交叉融合型平台,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学生缺乏大局观和学科引领意识。因而,应通过多专业联合、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国际成熟经验引入,设立“专业培养全面—学科交叉深化—国际接轨拓展”的梯度化培养目标,完善“跨专业+跨学科+跨校跨境”的链条化培养过程,强化面向行业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协同化和国际化的多维度知识培育体系。

(三)以锻造本领为导向,培养科学实践之精神

有本领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特别是专业能力的提高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知识的融合与消化,并进一步提高能力,这是一个基本的认识[10]。由此,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倡导锻造本领为导向,塑立科学实践精神。长期以来,传统教育强调教师作为传授主体的作用,以及书本作为教育载体的作用,忽视了青年人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及教育的实践属性。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这种模式不仅不能促进反而制约了学生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前所未有地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人才培育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习近平指出,“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11]。实践活动是检验人才的炼金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与创新需要青年人才真抓实干的实践能力。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有效载体,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知行结合、引导内发、相互教育的特点。当前,一些高校虽已将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实践育人环节融入课程体系,但不同程度存在着流于形式、操作性不强、育人效果不明显、评估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为此,一方面要始终将时代需要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指引,适时调整实践教学方案,注重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于实践活动中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大胆创新、勇于创造,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增强本领。

(四)以全面发展为指导,建立综合素质养成机制

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核心竞争力,综合素质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统一。马克思早就指明,人应该是“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12]。但部分大学生长期生活在父母与老师的宠爱与呵护下,缺少艰苦奋斗精神和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缺少服务大众、奉献祖国的家国情怀;缺少学科交叉、全面发展的大局意识。目前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建立以“专业文化+创业精神+家国情怀”为核心的多元化素养养成机制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尝试构建“思政班主任思想引领+专业班主任专业引导+学术导师研学引航+班指导朋辈辅导+班委及学生自主管理”五位一体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和融合思政教师的价值观引导功能和专业科课教师的学术引导作用,不断营造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成长育人环境;充分培育和彰显群体(班级)特色文化,积极进取的良性集体文化对学生的个性选择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开展学科文化和专业素养教育,开展以“理想与责任”为核心的创业精神教育,培育新时代所需的担当品质、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实施和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法治意识、人文关怀等。

三、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路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高等教育应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重视个性化发展,并具体体现在教育体系、教学理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

(一)立足全局视角,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和制度的总和,是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缩影。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体系性结构已经基本建立,相比于1978年1.55%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6%,实现了从精英化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变。但高等教育体系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拉大,我国高等教育呈东高西低的发展现状,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和上海等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13]。此外,由于国家对于各类型教育投入的不均衡,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受到了一定的忽视,加之整个社会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并由此形成学历上的歧视,导致职业教育往往不能获得学生心理上的认同。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大城市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因而造成了人才培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状况。因此,国家完善教育体系需要立足全局视角,在高等教育的资源投入中应该根据各地区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投入方案,通过不同地区资源投入的配比调整,不断改善东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现状,形成东、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良性发展局面;其次,国家应根据社会需要与时展,不断调节高等教育体系失衡的状况,增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与关注,让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育模式能够与整个高等教育体制相衔接,使得高等教育体系各组成部分能够同向发力,真正与时展相契合,培育出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类型高素质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尊重个体差异,树立发展性教学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心理和教育科学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领域逐渐开始重新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性教育理念[1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首先,根据高等教育层次对学生发展进行精准定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逐渐由“适应性教育”转换为“发展性教育”。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习惯于“适应性教学观”,学生被动接受学校、教师给予的系统知识,学习主动性与全面发展动力不足。新时代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就需要将教育观念更新为发展性教学,从知识本位发展为学生本位。坚持学生本位应该充分考虑学生所处高等教育层次进行精准定位。对于处于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应根据其年龄、知识、素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不同确立相应的教学理念,分层次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创新专业录取和调整模式。填报志愿是迈向高等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参考。但由于学生对大学专业没有深刻了解,同时存在追求热门专业,忽视自身条件与能力等因素,学生填报高考志愿过程中充满了很多主观性和偶然性,导致部分同学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发现专业不合适。目前,部分高校进行改革,通过大类招生方式实行二次专业调整即是宽口径培养的典型示范。如东南大学2019年招生将全校所有专业整合,推出跨学院的14个类与5个专业招生,点面结合、立体交叉;大一结束后还可以进行转专业考试,进入其他类别专业学习,充分给予学生选择专业的权利。

(三)强调目标差异,构建多元化的培养体系

新时代要强调培养目标的差异,建立多元化的培养体系,培育符合时展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