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板(10篇)

时间:2023-10-30 10:19:26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例1

一、前言

创新创业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是一个民族存在延续的重要命脉,更是学校为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一种新兴教学的理念。特别是在工匠精神背景下,作为新工科创新创业领域的领头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迅猛,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几十年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因此,积极倡导在工匠精神背景下对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工匠”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内涵和特质,是指“工匠在良好人文修养和高超职业技能结合下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它既体现为工匠的气质,又体现为产品的品质。具体而言,它包括工匠对职业的热爱和专注,认真的态度与革新的精神,其最高境界为‘道技合一’”。[1]在工匠精神的价值引导下,人们对待工作能够做到精益求精、攻坚克难,尤其对年轻人能够起到无所畏惧、敢于迎难而上、勇攀险峰的激励作用和价值引导。工匠精神的精神价值,不仅在于它具有给人以启示和启迪的精神作用和价值,还在于它具有作用于对象物的能动的反作用和精神的力量。其能动的反作用和精神的力量,就是工匠精神的精神价值的作用或者力量。

三、工匠精神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工业革命以后,可以说都是科技的迅猛的时代,处处彰显着人类文明前行的轨迹。因此,人们对高校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课程的日新月异早已司空见惯,其也跃然成为一个学院专业王牌,恰有众星捧月之势。但是,在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块似乎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譬如一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爱好普遍不高、意识薄弱,“好读书却不求甚解”。其二,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不完善,以目前我国如火如荼的“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为例,每年都会如期举行,但是持续时间较短,而且目的性极强——仅仅是为了获得比赛名次而临时组建起来的团队。项目一旦结束后,整个创新创业激情的也就自然消逝了。其三,专业导师配比不够,以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来说,与学生的需求极不匹配。更多时候是由专职辅导员担任创新创业导师这一角色,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具有系统性,人才培养的效果也就差强人意了。其四,创新创业精准识别度不高,很多创新创业项目存在着只图数量不图质量的情况,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精准识别度不高,出现很多实用价值和科学价值不高的项目。

(一)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且存在认识偏见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和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形成一种求安稳的心态,对课表以外的知识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只想一劳永逸的稳中求福,缺乏坚定的毅力和勇气投入到创新创业中。故而,他们在创新创业上也就易滋生偏见和误区,视创新创业的成果简单粗暴的认为物质财富的丰富,而忽视创新价值和创业实现。值得深思的是他们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和“人云亦云”,穷奇所想的模仿和照搬照抄能力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创新思维发散,更加禁锢了原本就孱弱的创业实践能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所谓的创新创业理念和设计只是停留在实事物的本质上,或是降维的模仿和低劣的抄袭,创新创业意识形态流于表面、不切实际。问卷显示:有47%的被调查者对于创新创业的概念十分模糊;有52%的被调查者认为创新创业只是为个人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此外,还有很多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特性和就业前景认知不清,仅仅是凭借一腔热血和三分钟热度投入学业和创业中,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不完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化程度高低关键在于创新创业的常态化、制度化程度。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遗憾的是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激励帮扶机制并不完善。特别是在新工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陷入了僵局,即常常只停留在口头上或集中在某段时间上做出反应。积极性不强、动力不足,缺乏对核心技术研发,故常常出现南辕北辙现象。另外,在校企合作方面仍然延续着传统的联合模式,无法第一时间关联到受众群体,且易受到来自企业的恶性的调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尤其是在当前比赛气息浓厚的大环境里,大学生创新创业零散的集中在某个环节中,而其他时间节点几乎为空白。最后,国家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缺少一套严格的选材标准,衡量一个创新创业项目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更多的是凭借现实经验和主观判断。

(三)专业导师配比不够纵观华夏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一直都离不开教师们矢志不渝的贡献。即便是到了新时代的今天也依旧如此,自然也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遗憾的是现实太过于骨感,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导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达不到应有的要求。特别是高校里(专门培养人才的阵地),专业导师队伍基本上由辅导员队伍构成,表面看似让管理学生的教师手把手的培养自己的学生,实质上效果恰恰适得其反,没能真正发挥出高校科学育人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也正应了这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呈现固定周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这就是当前高校里人才创新创业培养的“怪病”体现。

(四)创新创业精准识别度不高不管是从科技兴国战略上还是从卓越人才培养方面来说,创新创业的精准度决定着他们发展的最终程度。当然其中最具有有代表性的是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但是,由于此行业一直深受人们的传统思维和传统教育的影响,必可避免的导致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加之政府和社会各界又没有确定出一种精准识别范式,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僵局。譬如在宏观方面,当前国内高校中的创新创业精准识别体系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有的甚至出现片段化、矛盾化,出现明显的社会矛盾现象。在微观上表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高、积极性不强,有明显的顿挫感现象,缺乏工匠精神的专注和匠心。究其缘由必然是创新创业精准识别度不高导致的“梗阻”现象。

四、工匠精神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家和社会亟需大量高精端的人才,尤其是技术性人才。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在专业建设上响应国家和社会的号召,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型人才。计算机专业作为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学科,其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均高于其他学科的常规水平[2],故而在工匠精神背景下,其人才培养模式更应该与时展相结合,使双创人才的培养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一)强化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高校里创新创业长效机制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和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学校可通过开设专业课堂、第二课堂、图书馆与校园媒体广播等方式,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使得学生能够善于挖掘并传承我国悠久的工匠精神民族基因,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工匠精神,不断发挥出新时代大学生的卓越才能。此外,还高校还可以通过大力宣传名人创新创业成功典型案例,达到以案励人、以案育人的目的。譬如聚美优品的陈欧、美团网的王兴、新东方的俞敏洪等,通过宣传他们的创新创业发家事迹,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加深他们的创业意向,进而带动他们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中,真正的发挥出实际效用。

(二)优化创新创业激励机制计算机这门专业性强、时代性浓的学科,较比其他学科更容易产生代入感、亲切感。为此,我们应该优化陈旧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不断开创出新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如依托“奖、学、助、贷、勤”等资助体系,对学生进行有“获得感”的教育,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创新创业带来的“实惠感”和“高效能”,打破传统“口头褒奖”的虚无感和乏味感。使得学生能够愿意主动地担任某一项目的主持和协助,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潜力。建立优质的校企合作模式,打破传统的简单联合。针对有实效性和价值性的创新项目,启动“区块链”发展模式,使得人才和创新项目能够第一时间走向市场,产生最大化效益并获得永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举,更也可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无限机会,利用整合社会上所有的优势资源,只需要在培养节点上,遵循固定的“算法”即可实现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三)打造综合素质高的创业师资队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育育人的园丁们,他们工作的重心自然而然是校园里的学生们,学生们的成长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关键就是看教师自身自带的能量。一语概括,“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3]。为此,高校应加大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着力打造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第一,定期举办课堂教学创新比赛,将日常教学和管理生动的在线于比赛中,促进教师理念由“以教为中心”逐步转到“以学为中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第二,坚持每年举办“读书节”,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和“学习校园”,引导教师在学习中立志、正德、养心、增智,升华境界。第三,为创业导师提供出国访学和深入国内外大型企业学习的机会,更多可能的接触到世界上先进创新理念和创业典型。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创新创业素质能力,为培养出更加出色的人才做好服务[4]。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例2

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新途径

(一)创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较广,这就要求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上要根据自己的办学水平,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紧紧围绕“应用型”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探索构建有利于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1.构建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创造条件与国内外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开创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校外实训机会。(1)“3+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3年计算机专业课程,然后去企业实习1年之后就业。(2)将企业生产基地引进校园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只负责提供场地,企业负责投资设备和派遣计算机项目工程师来校免费对学生进行教学培训。进行实际应用项目研发,根据校企双方协议,学生毕业后可到培训企业就业。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就能得到岗位能力提高,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目的。

2.“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在教学中,聘请校内外有实际项目开发经验的工程师为学生开展授课、培训指导。

3.“导师制、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将计算机专业分成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工程等方向,从大二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方向教学。同时,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后三年的学习任务。

4.学科竞赛与考取证书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ACM竞赛、思科认证等各类计算机学科竞赛和技能认证考试,通过这些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5.构建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组织教师设计、开发网络精品课,综合性实验项目等建设计算机课程教学资源库,开放网络教学平台,满足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6.加大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技术应用无处不在,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性较强,因此,学校要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通信、电子、建筑、财经类等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和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我校在过去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上,曾尝试过以上模式的教学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学生就业,但还有待学校更加高度重视和不断完善。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

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要加大教师队伍建设资金投入,通过高薪引进或培养培训“双师型”计算机专业课教师。

(三)完善构建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

监控和考核体系建立学校教师教学督导队和学生意见反馈平台,实施对教学过程全程监控,同时建立期末考试和过程考核相结合多元考核方法。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例3

作者简介:褚轶昕(1984-),女,江苏南京,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

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是计算机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类型之一,其主要是培养熟悉计算机内部结构、计算机内部工作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具有独立承担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应用的应用型人才,但是长期以来各高校中计算机硬件类专业发展明显落后于软件类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教学等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现状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中人才培养。

1当前各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现状

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当前各个高校在硬件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较为严重地影响了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于以下几点。

1.1培养目标模糊,缺乏特色

高校中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一般分为2类:一类是软件方面的专业人才,主要从事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程序编写等偏软件人才,如各类软件工程师等。另一类是偏硬件方面的专业人员,主要从事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结构、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方面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当前我国高校在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人才定位模糊,专业特色不明显,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广而不精”,学生在硬件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足,尤其是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胜任计算机硬件方面的专业工作。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培养目标的不明确直接导致硬件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计算机相关专业是一门发展较快的专业门类,其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时刻紧跟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技术而不断更新和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当前各高校中的计算机硬件类课程体系更多地面向计算机类的相关专业,如软件开发、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等计算机专业中的各个相关专业,而缺乏专门针对硬件类人才的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得硬件类专业的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不少高校的硬件类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庞杂,课程与课程之间在知识结构、内容等方面缺乏联系和衔接,没有及时更新现有的硬件类课程内容,课程脉络较为模糊,影响了硬件类人才培养质量。

1.2学生硬件动手能力不足

计算机硬件类专业所学的知识理论性较强,应用范围广,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因而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硬件类专业要培养的就是有较强的硬件设计、开发等方面的实际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硬件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在相关实训设备、人员配备、资金等方面有较大的投入,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奠定基础,然而当前高校在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表现在实验室设备不足、相关的人员不到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协调性缺失等情况,较为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硬件方面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

1.3师资不足,尤以“双师型”教师紧缺

制约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另一因素是师资因素,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素质的学生。硬件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要求需要有一支既精通理论又拥有硬件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师队伍,然而当前高校中硬件类专业的教师大多来自各高校毕业的硕博人员,其特点是理论知识丰富却缺乏相关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指导,长期的理论灌输也使得学生的专业热情降低,影响了培养质量。虽然不少高校也注意到了应培养和招聘更多的计算机类“双师型”教师,但是受制于工资待遇、教师编制等现实性因素,高校硬件类专业教师师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2改进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面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进当前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高培养质量,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仅深刻地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人,而且也影响到整个高校和社会的发展,对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等方面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和统筹作用,因此改进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应首先从培养目标入手,应对当前高校中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缺乏特色的问题予以清理,明确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熟悉计算机内部工作原理,专业从事计算机硬件类的设计、技术开发、维护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的人才,要和软件类人才区别开来,明确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使得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独立从事硬件类方面的专业工作,拥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

2.2根据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和改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作为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的重要载体,其科学性、针对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面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针对性不足、结构冗余、内容落后的现状,应根据计算机硬件类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硬件类人才培养目标来重构硬件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覆盖硬件类专业内容从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到创新课程的纵向分层体系,明确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创新课程各自的功能和内容,形成3类课程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依据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总要求,合理充实现有的硬件类课程体系的内容,促使课程内容紧跟时展,夯实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基础。

2.3完善现有的硬件类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应成为今后硬件类人才培养改进的重点,因其在硬件类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有着核心和基础性的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创新素养等协调发展的理念,以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为核心,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实践教学在硬件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被降低甚至有所忽略,因此在今后应着力于推进硬件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进,培养具有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硬件类专业人才。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推进硬件类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实训计划、顶岗实习等,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校内和校外2个方面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校内方面,加大对学生硬件类实验硬件建设的投入、师资配备,在课时分配、课程评价等方面向实践教学倾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硬件类的竞赛活动等;校外方面,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展校外学生实训基地,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等,因地制宜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4加强师资建设,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中的比例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素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高校应重视加强硬件类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一方面,针对现有的教师,应鼓励他们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实践技能,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鼓励相关教师进入相关企业,参与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等工作,鼓励有条件的教师积极申报相关课题、研究项目等,提高自身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完善现有的教师招聘标准和教师评价办法,通过提高待遇等措施吸引拥有计算机硬件方面学科背景和专业背景的“双师型”人才进入高校任教,充实高校计算机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群体整体专业素养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3结语

总之,针对当前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需要教育部门、高校乃至教师和学生本人各尽其职,通力合作,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应该说,当前高校中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远不止本文所提到的以上诸方面,其他如教材问题、学生的兴趣问题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硬件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继续加强该方面的深入研究,笔者对本问题的阐述也希望能起到引发议论、启发思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虹,李二涛,戴国骏.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21):25-28.

[2]蔡红梅.计算机硬件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3):220-222.

[3]杨宇.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下的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9):171-173.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例4

女子院校性别单一,专业设置和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性别特色[1]。教学过程中,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受到这一特殊性别限定的约束。搞好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女性特点,确定好女性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研究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或教学中存在的共性、特性问题,也要关注女生特点在学习该专业中所表现出的优势与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女子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好具有特色的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做好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一、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研究

1.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共性问题(1)学生基础问题女子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生源可能来自两大类:职业高中毕业学生与普通高中毕业学生。相对来说,普高毕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比职高毕业学生要薄弱。此外,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学生所在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程度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2)培养模式问题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设计的时候,存在着注重理论研究还是注重工程实践的争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师资、教学条件制约以及分配机制等原因,可能仍然沿袭大班授课,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师生互动。教师的身份更多的还是扮演一个灌输者,而非一个引导者[2]。这种模式不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实践教学问题计算机专业教学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又分为课程实践教学与集中实践教学两部分。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的作用与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完善,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例如:重要程度认识上存在偏差、实践方案不完善、课时分配不够合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过程不合理、实践教学师资,特别是“双师型”师资欠缺、实验内容缺少创造性、综合性和层次性等。2.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共性问题(1)理论掌握与实践训练权衡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强,就业可在企业从事生产和应用性工作的技术人才。没有学校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程度,但是很多本科院校还是采用了类似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过分强调基础理论教学,忽视应用案例设计和工程训练。许多课程讲授内容研究性太强,理论难度突出。比如《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数学建模》等课程;有些学校鼓励和奖励学生考研,甚至以研究生升学率作为评估专业办学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环节强度不够,同时缺乏可量化考核与评价体系,导致实践训练效果不明显。这些因素导致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认识产生偏差,不利于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专业设计系统性问题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比如计算机体系结构、电子、硬件、网络、数据库、软件、安全、人机优化等。这就要求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有所侧重和舍弃。在学生知识体系架构和实践能力培养中,也必须考虑具有一贯性和系统性。但是实际工作中,存在理论知识培养体系设计没有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因为师资、教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采用模拟项目进行,从而达不到实际生活、企业生产中的效果[3]。此外,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存在没有主线,前后知识缺乏关联,整个知识体系缺乏综合性的情况。3.女子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特性问题(1)适应教学受众转换的问题我国女子院校都是文科为主的学校,计算机专业办学时间不长,面临师资、人才、科研条件、教学条件、实践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尤其在师资方面,一方面“双师型”优秀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原有教师教学模式是基于文科生教学,基于专科生教学。面对专业升格,教学上需要做出较大的模式转换,需要转变观念,适应工科教学在人才培养理念等方面的要求。(2)单一性别问题女子院校的单一性别对学习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男性的缺乏,同一性别,学生差距缩小,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没有男生的同时,让女生没有了依靠机会,给了女性一个自主自强的环境,有利于个人发展;但另一方面,缺乏男生带来的“鲶鱼效应”,让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可能减弱。同时周围缺乏冒险精神,探索意识不强。从女性群体生理特点分析,女大学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表现都异常明显。具体描述如表1所示[4]。

二、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女子院校中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体现的共性、特性、优势、弱势等,结合自身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切身体会,提出几点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1.设计符合女性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给专业教学和学生就业指明了方向,关系到学生专业成才率的高低,所以设计独具女性特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在女子院校开设计算机相关专业,应该考虑学校自身的基础教学设施建设情况,建议专业方向可以考虑偏软件,而不考虑硬件和网络方向;基于女性特点和学生文化素质条件,建议多向软件开发、软件测试、UI设计等方向发展,而适当降低硬件知识、信息安全、算法研究等目标要求。2.制定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措施和保障。针对女性对新技术兴趣不强烈、理性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进入角色慢等特点[4],专业课程开设可以采取逐步加强,前慢后快的模式进行。比如第一、二学期可以开设一些培养专业兴趣的课程,比如: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等课程。程序逻辑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基础,可以采用不同于普通本科学校的方式进行。比如分为两个学期,甚至三个学期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程序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课程设计与课时安排一定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有一条主线串起全部课程,专业课程重要程度也应该有所区分,比如:可分重要、必要、了解等。这一点在课时设计上也应有所体现。3.调整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在女子院校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担心女生接受能力,细化内容,采用细致的“喂养式”教学模式,讲课过程形成“老师为中心,学生为附体”的模式。个人认为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这种授课方式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快速培养计算机思维习惯;而在高年级教学中则需要考虑采用“放养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营造课堂学习气氛,根据学生学习情绪,及时调整授课方式与方法。注重教学方法改进,做到多管齐下,如使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因为女大学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脸皮较薄,教师应保持耐心一一解答,同时给她们多点安慰与鼓励,少点批评与指责,千万不要打击她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注意培养榜样,让有学习较好、就业较好的学姐或同学介绍经验,帮助提升。同学中间也应提倡相互鼓励,共同进步。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计算机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尤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考核。(1)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计算机专业能力最终都应该体现在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因此需要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理论知识的讲授均应能最终体现在实践的验证和应用上。要提高实践课时比例,可以考虑提高到30%-40%;要建立完善的实践课程标准;完善实践课程考核方式,对实践项目的设计、参与、完成、答辩等全过程进行考核。(2)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搞成两张皮,应该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课表安排上,理论课安排与实践课安排隔时不应太长,顺序不应倒置;其次是在学期教学上,应安排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每学期要安排集中性实践,梳理本学期的所有专业课程知识,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5]。根据作者教学经验,集中性实践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可以把每门课程理解为单颗珍珠,只有通过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把单门课程的知识串起来,变成一串美丽的项链,从而让学生找到自我的成就感。(3)分层次开展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安排大多是验证上节理论课所授理论知识的,限制了学生个体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6]。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大课程前后知识的连贯运用,加大课程之间知识的交叉应用。允许学生在规定的方向和格局的前提下自由发挥,多布置大作业和综合作业。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竞赛活动,增强学校之间的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工程性实践项目,培养工程意识;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研究性项目,培养创新思维与科研意识。

三、结论

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是对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探索,可以帮助改变当前信息技术产业中“男多女少”局面。女子院校单一性别对女性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是两方面的,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湖南女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近8年的人才培养经验证明:女子院校完全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女性计算机软件人才,女生也可以做好计算机相关工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发挥单一性别特色与优势,克服其不足与弱势,大家还可以不断的调研、探讨与改革,在实际人才培养工作中逐步摸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永遥.女子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分析与探讨[J].福建电脑,2007.

[2]周建松.高职教育规范与创新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万励.计算机专业女大学生"因性施教"浅议[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0).

[4]郑新蓉.性别与教育/社会性别与女性学系列[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例5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学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中等职业学校要直面问题所在,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生实情,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子,改革现行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一、分析需求,研究对策

地域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人才需求。笔者学校地处山区县,电子类、机械类毕业生多数输送到大城市的经济开发区就业。可是计算机类毕业生去大城市就业机会不多也不适应,一方面跟高学历求职者竞争不是对手,另一方面自身能力与专业技术欠缺。因此,异地就业市场不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缙云县大多数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城市居民家庭都用上了计算机和网络。通过调查了解到,本地的很多个人与企业还是比较喜欢录用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因此,中职计算机类毕业生只要是“物美”,立足本地寻找发展平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还是有较大的施展空间。

笔者通过收集就业学生的反馈信息和对缙云县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调查了解到,比较适合中职计算机类毕业生的职业岗位主要有:办公室文员、仓库管理员及车间统计员、计算机营销及售后服务人员、网站建设及维护人员、图形图像处理师等。从这些需求情况可以看出,随着计算机应用功能的开发和应用领域的拓展,计算机类毕业生的就业具有面宽而需求规格多样的特点。

因此,学校计算机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互动,结合职校生自身特点和学习需求,改革现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规格、多方向、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定位目标,明确规格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在此大目标指导下,中职学校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时,一方面,可以依据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多规格、多方向的特点,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基于“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应正视职校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允许每位学生“学习起点不同,专攻方向不同,成才目标不同”,将专业人才培养分多个层次。

从需求信息收集可知,中职计算机类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开展工作,即计算机操作员,这类工种对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低,只需掌握计算机应用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第二类是依靠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进行工作,如售后服务人员、网管、网站建设人员、图形图像处理师等。这类工种就要求学生除了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外,还应具备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方向技能。因此,学校可以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分两个层面,即计算机操作员和技术服务人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未来从业的意向,自主选择一个层面的某个方向进行专攻发展。

为此,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可以根据国家计算机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和中职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学习需求,实施“大专业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战略,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三、制订方案,落实措施

中职学校在制定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坚持就业导向原则,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从学校实际出发,对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选择和能力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合理设计,突出专业培养特色,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1.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

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学校的课程设置要集中、合理、实用,体现专业培养方向,突出专业特色。

课程设置要与学生能力要求相结合。计算机应用领域广,知识更新快,可学内容多。但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可能也没必要面面俱到,应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切忌过大过多。例如,把《电工基础》和《电子线路》缩为一门《电路基础》,《C语言》和《QBASIC语言》选学一门,同时针对岗位培养需要,把网络与三维设计分为两个专业方向,增加一些实用性的专业方向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专业方向发展,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专业方向课程进行精雕细琢,从而掌握更专业化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形成特长优势。

课程设置要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为适应社会多元化人才需求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应按“大专业多方向”方法设置课程,突出专业培养特色。例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可分为三个模块,即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课模块细化为多个专业方向,如文字数据处理、微机安装维护、网页设计制作、网站建设管理、图形图像处理等。各专业方向根据职业岗位知识和能力培养需要开设相应课程,并渗透行业知识。如网站建设管理模块开设网络技术基础、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网络安全与维护等专业课程。课程管理坚持“基础统一,选修放开”原则,对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实行统一教学、统一考试,使每位学生都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专业方向课程实行“活模块”选学,分方向选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职业意向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方向,进行专业特长精修。此外,学校的教学计划编制要便于课程管理和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避免“统一”与“放开”的冲突,尽量将专业基础课放在前三个学期开设,从第四个学期开始集中开设专业课,实行分专业方向教学。

2.加强能力培养,提升就业优势

对于面向就业的职业教育来说,学生技能优势不强、实践能力薄弱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学校要努力搭建适合学生专业技能成长的教学平台,突出技能优势,进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行“操作+应用+实训”的技能教学模式,提高实践能力。“操作”是指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要熟练。首先,在教学计划上,增加上机操作的课时比例,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在带有大屏幕投影的计算机房上课,让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再次,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定时开放计算机实验室。比如在课外活动或周末开放机房,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计算机,增加操作机会。

“应用”是指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首先,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强调以应用为主,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其次,理论学到一定程度,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综合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习网络技术课,可以布置校园网方案设计、网络安全技术等习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或查资料等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次,开展各种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科技活动和竞赛。如组织网页设计大赛,参加校园网设计与维护等,让学生有机会检验和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

“实训”是指接触实际工作岗位参与实习训练。学校可以把技能训练场所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拓展到校外,让学生面向职业岗位参与实践。例如,学习Photoshop时,让学生去摄影楼,学习婚纱照的处理、颜色搭配、色相饱和度的调整、色阶的应用等。如此一来,可以学以致用,从而提升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对行业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劳动态度、服务意识、合作精神等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施“自助式”专业技能分向培养策略,突出技能特长。“自助式”专业技能分向培养策略是指将计算机技能进行优化组合,分层次、分方向,归类为基础技能和专业方向技能两个模块,专业方向技能模块依据岗位需求细化为多个方向模块,然后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特点及未来从业需求,自主选择一个方向模块的技能精修,开展“自助餐”式技能分向培训,从而形成专业技能特长的个性化技能培养模式。分向培养策略的实施可采用“课内打基础,课外练特长;理论统一学,技能分向练”的教学形式。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技能兴趣小组和实行专业教师负责制的形式来实现,利用课外活动、晚自修或双休日等时间段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辅导教学,强化特长训练。例如,想成为网管的学生就参加网络技术兴趣小组,跟随学校网管员,学习局域网组建、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技术,在解决校园网维护维修问题过程中学习、锻炼、提升,从而初步具备网管员应有的专项能力。

四、关注市场,注重实效

学校的市场就是用人单位,若不了解企业的需求,在办公室中闭门造车,是对学生极不负责任的行为。计算机技术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门科学技术,其软、硬件平均一年甚至更短就要更新一次。这种发展使得学校人才培养总是滞后市场需求。因此,学校要经常性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变化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优化课程设置,修改教学计划,补充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同时,学校要及时收集用人单位对就业学生的信息反馈,检查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专业培养方案,改进培养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未来的中职在许多专业领域都将被高职取代,适合中职生的岗位将减少很多。面对这种形势,中等职业教育在有危机感的同时,要看到自身优势,正视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它,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沈才梁等,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社会调查及培养方案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5(10).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例6

一、专业建设调研

1.专业论证

计算机专业是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开办的一个主流专业,信息类专业在校就读学生有几十万人。近年来,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猛增。每年新增的IT企业对计算机应用专门技术人才提出了很大的需求量。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社会机构、信息产业链中的企业,也会对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人才提出更多需求。对于中、小企业的共同特点是要求综合性人才,一专多能。另外在大型企业中,对计算机应用岗位工种分工明确,对毕业生的技术素质要求较高,并偏重某种专业技能。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软件开发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2.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广的就业范围,如办公文秘、信息通讯领域、图形图像处理、影视制作与编辑、管理信息领域和信息出版领域、网络安装与调试、计算机硬件维修、软硬件销售领域等。具体工作包括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发送、接收、查寻;操作、维护(修)控制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管理信息领域(如金融业、经贸业、服务业、图书馆、学校等):操作、维护和管理计算机(单机和网络)的硬件和软件;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操作、网络管理、软件开发、信息出版领域(如新闻出版业、印剧业、电子信息网)、软件工具的操作;计算机硬件软件销售领域(如各大小电脑公司):软硬件实现、现场安装、调试、用户培训,产品介绍等。

根据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制定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之计算机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计算机专业所面对的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认知能力;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的办公软件、常用软件操作能力。

2)数据库操作能力;图形图像制作能力;静、动态网页制作能力。

3)网络构建、网络布线、配置、维护能力;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维护能力;应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监控、维护能力;网络安全与防范能力。

4)网站的建立、、维护与管理能力;组装计算机硬件、安装操作系统能力;计算机硬件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

5)计算机平面设计和动画制作能力;影视媒体素材加工与多媒体合成制作能力;使用主流计算机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能力

3.计算机专业学生当前的就业情况分析

近几年,随着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断增加,由于整个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降低就业门槛,与中职生来“拼抢”岗位。再之许多相近专业与计算机相互挤占就业岗位,就业空间逐渐“缩水“。因此,中职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若无一技之长,很难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据调查,近年来中职计算机专业按本专业就业率仅为20%,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职在计算机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专业定位不准,针对性不强,课程学了不少,真正精通的没有,都只知道皮毛而已;课程设置多年不变,教学理论陈旧,内容过时,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没有从根本上脱离普教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标准。

调研结果显示:

70%以上的企业认为学校课程与就业关联不紧密,学科课程多,就业及工作的相关课程少,教学内容相对企业滞后,学用不一致,学校专业教学还没有完全结合企业实际需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培养的开发思路

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组织课程内容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2)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确定课程设置

从岗位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工作过程,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

5)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课程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选择一些社会认可高、对学生劳动就业有利的职业证书。

2.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工学紧密结合的“141”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是计算机专业建设的切入点。“1”即:第一学期在学校完成基础理论与知识的教学与训练;“4”即:第二、第三、第四、五学期按照“教学——训练——实践——教学”的工学交替方式组织教学活动,“1”即:第六学期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和完成毕业设计。通过学生的认知技能、单项操作技能、专业核心综合技能的反复训练,循环操作,实现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综合素质的阶梯式上升,实现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计算机专业岗位群技能要求之间的有机统一。

3.人才培养方案总体目标

为培养综合素质优良,职业道德高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尽心尽职、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具备计算机办公、多媒体平面设计、网络安装与维护、硬件组装与维护、图形图像影视处理等相应专业方向的能力,并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用型、综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体系结构是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指南,以用人单位满意为宗旨,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科学合理、可操作强的计算机职业型人才培养体系。采用阶段实训及模块化教学途径,突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规格定位为面向中小企业的计算机类岗位,针对计算机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出适应能力强、特色鲜明、技能突出,实现与企业计算机实际应用“零距离”,与就业岗位实现“零适应期”、能快速胜任企业具体计算机类岗位。

参考文献:

[1]文瑜.浅谈如何改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难就业”的状况[J].现代教师与教学,2012,4.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例7

一、引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10多年的蓬勃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特色日趋明显,已成为各地教育发展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计算机专业是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热门专业之一。处于本科与中等职业教育夹缝中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如何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办出特色,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毕业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计算机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型理论教学模式阶段。从1987年开办计算机专业到2001年,计算机专业沿袭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按教学计划执行,学生自主选课和自主学习被封杀,培养计划灵活性不足。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阶段。2002年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被确定为陕西省教改试点专业。课题组经过充分调研,构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一个入口,两个出口”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设置图形图像制作和网络管理两个专业出口方向。人才培养计划呈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取得了良好效果。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成熟阶段。2005年至今,以试行完全学分制为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口,在我院信息工程系6个计算机专业推广“四个平台”、“多个出口”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年来,边研究边建设,边改革边实践。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生技能获证率达100%,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许多实质性成果。

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

逐步完善“学历教育与认证培训相融通、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走校企结合、内涵发展道路。针对装备制造业对IT人才能力的要求,遵循针对工作过程定课程、针对工作岗位练技能、针对岗位技能需求考证书的教改思路,以提高计算机人才的应用技能为出发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通过认证培训、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计算机辅助制造、企业应用软件开发、网络安装管理与维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应用等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岗位的层次和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含以下内容:

1.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工作岗位和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相对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课程体系研究,突出专业技能培养。

研究相关企业的工作岗位技能要求,指导课程建设的内容,分层递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探究如何将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教学活动相融合,使计算机专业人才技能素质能够紧跟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逐步向按“单”培养、“产”“销”对路转变。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与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相适应,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包,创建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转变考试机制,突出能力考核。

4.师资队伍建设。

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和“双师”队伍建设,加强与企业的教师交流。

三、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1.基于学分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经过深入研究,课题组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定位在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上,分解出职业岗位的不同技能需求,设置不同的基于“学分制”的专业技能培养方向,迎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个突出:突出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和IT工程素质的培养。两个结合:工学结合、专业理论教学与“IT认证培训”相结合。三个体系: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养成体系。四个平台:理论学习通过“文化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选修平台”和“专业任选平台”四个教学平成。前两个平台包含的专业基础课程相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必修;后两个平台包含专项技能课程,学生可自主选择。多个出口:设置多个“专业选修方向”,每个专业方向对应一种职业岗位需求,包含10门专项技能课程,完成30个学分,学生在第二学期末由学业导师指导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2.课程体系改革。

结合制造业信息化岗位群,依据针对工作过程定课程、针对工作岗位练技能、针对岗位技能需求考证书的课程建设思路,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技能培养为核心、项目驱动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批以工作过程、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教材和课件,紧紧围绕专业技能培养和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着力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程建设体系见图1。

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构建基本技能教育、专业技能训练、专项综合技能实践三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发挥校外实习基地作用,大力推进学生顶岗实习,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实践教学环节依托校外基地的师资和生产环境,积极推行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实践教学体系见图2所示。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采用项目教学、课题培养、任务驱动等方法,通过精选案例、分解企业真实项目任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使学习融于工作中、课堂融于实习中,讲、练、做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学生可以利用专业精品课程网站、视频点播系统、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课程中心(见图3)等自主学习专业课程。数字化工业实训中心的开放,使学生的实验、实训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随时可以验证教学过程和从事技术创新,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极大丰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教学门户系统有力促进了远程教育的实施,使近年来提前就业上岗学生的学业完成有了保障,学生借助信息化教学平成后续课程的学习,有效解除了教学管理和学生的隐忧。

4.师资建设。

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梯队建设。利用政策机制,落实轮岗、轮训制度,安排教师走出校门,到工厂、公司、科研院所,直接参与产品研发、科学研究、技术改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进一步加强与实习基地企业的合作,加强专业教师在企业的技术交流和兼岗,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与校办工厂管理、产品制造和销售等环节的应用系统开发、计算机辅助制造、网络系统安装管理与维护工作,提高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师资教学团队。

5.教学评价反馈。

教学评价反馈决定教学的决策和教学两大主体的教、学行为,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平台实现教学评价及时、有效和快捷。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评价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学生作业在线评价、在线答疑、教师邮件系统、讨论论坛、教师教学评价、课程评价等。考试是考查教学效果的最直接有效的评价,计算机专业在教学门户系统建立了专业考试题库和考试系统,有效地推动了教考分离,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教、学得到了有效监控。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等实行IT资格认证,通过认证实行学分替代和互认,学习弹性空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四、结语

我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逐步形成按专业类别招生、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尊重高职学生个性学习兴趣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其弹性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推进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多个出口”的人才培养方案也便于计算机专业依据社会的职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使学生在深刻了解专业的基础上依据个性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技能培养方向,为高职学生专项技能学习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李倩.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农业网络信息,2007,(6).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例8

中图分类号:G642

任何的技术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技术发展的需要除了研发人员,还离不开相关技术人员的推动作用。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行业的人才需求,使计算机专业成为各类学校的固定开设专业。

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扩大,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慢慢地,计算机专业的分支也越来越细,如何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成为技工学校教育教学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1 计算机专业的现状

1.1 从计算机领域本身来看

当前,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等不断产生,技术和知识升级的速度不断加快。从计算机领域本身来看,计算机专业人员需要学习的知识逐渐增多,任何一个计算机专业人员都不可能把计算机的所有知识学完,导致计算机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的学科方向要求不同的知识技能。而学科内容之间是有联系的,很难去完全区分开来,学生学习的压力也就加大了。

1.2 从行业领域中看计算机

计算机使用范围的扩大,使计算机知识不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所独有的知识。技校中的电工、数控、模具、化工等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计算机知识,都懂得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只有保持计算机专业的优势,才能让学生在社会上能够立足,让学生的专业特征更加增强,否则就丧失了专业的特点。

2 技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难题

2.1 专业知识相对滞后

技校主要培养相关专业的中、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以专业基础理论为依托,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的综合素质好的技能人才。但学校的专业设置、学习内容等都滞后于行业的发展。可以说,任何一个学校都无法和这些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相同步。一些计算机专业的老师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和与外界的接触机会,而教师本身又没有自己对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不断进行更新和提高,对计算机新知识、新软件缺乏必要的学习和了解,因此知识和观念落后于形势的发展,无法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使得整体专业教学质量降低。

2.2 工学结合难开展

近年来,技校面向社会,了解企业需求,注重人才培养的方式,按照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各专业的内涵。开设专业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校推荐学生到企业实习,学习实践能力。但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这项工作的开展一直艰难进行。企业对中等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小批量地分配学生到企业实习,工作量大,任务重。

3 培养方法的讨论

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行业挑战,技工学校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兼顾市场人才需求导向和人才培养规律,不断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以开展知识创新、培养创造性人才为根本,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人认为可以从专业的开设、教学模式、教师能力的提升三方面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

3.1 专业的开设

计算机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社会对这类人才需求亦趋多样化,根据行业发展的特点,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需求。例如广东粤北山区以发展农林为主导,粤北地区可开设数字林业研究为切入点,形成新兴的有特色的学科生长点,显露出办学特色,这是值得借鉴的。在小城市里中等技能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还是存在的,基本维修、计算机销售方面的人员仍有需求,在专业开设上,应有长期的、战略的眼光。教学上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方法,每个专业都应至少有一个适合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需求和计算机应用的变化,灵活地设置和改变专业以及课程内容。

3.2 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各种困难中前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应对各种问题,还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去培养技能人才。

(1)任务驱动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计算机软件CAD绘图时,老师先展示效果图,告诉学生这是本次课的任务,并在老师演示的过程中讲解学习的知识要点、工具的使用,使学生脱离疲乏的知识灌输,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2)模块化教学法:我国职教界总结出了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所谓“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就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正规全日制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

(3)项目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当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可以开展一个“企业模拟实训”方案,学生在以真实职场为背景的实训中,以项目团队的组织形式完成实战训练,亲身感受企业规范工作经验。学生经过实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

(4)运用网络教学:课堂上老师对学生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且一节课下来学生未必能把所有知识都吸收进去。对于一些专业性强、较难理解的科目或者课程,可以把教学视频录像并提供网络平台,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深入学习。

3.3 教师能力提升

教师能力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教师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学校为教师提供条件:

(1)教师素质培训:教师敬业、爱生是基本素质;计算机教师其次要成为乐于接受新知识、善于发掘新技术的员工,这样在老师的不断学习中提高专业技能。

(2)教师技能培训:定期对教师的技能进行培训,使教师在专业上上升一个层次;不定期对教师进行新技术培训,使教师走在科技发展的前端;创造条件让教师到企业学习,了解企业需求。

(3)鼓励教师开发校本教材:根据学校及学生实际,把知识和技能及时整理,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总之,要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们必须按照技工学校教育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性为内涵,认真做好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划与实施,积极推进技工学校教育与教学,探索和构建合理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争取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翠华.职专《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轻工科技,2013.

[2]杨琳.浅谈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革新[J].企业技术开发,2013.

[3]梁春华,王建虹.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改进与探索[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3.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例9

2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新模式,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对计算机专业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改革探索与实践。有必要总结过去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经验,分析影响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各种因素,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以课程实践、专业实践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新思路。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及参考了相关文献,建立了适合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特点的实践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3计算机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3.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计算机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确立发展性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时,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调整。

3.2从专业建设视角培养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

专业作为高校办学的基础,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专业的特色建设更是高校特色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高校质量工程中,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概括为:“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人才方案的制定要突出特色,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集中安排时间进行实训,制订落实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实训计划、实训大纲,确定实训项目、内容和要求,编写相关实训讲义、指导书,培训实训指导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围绕服务区域经济,以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和产业实践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课程实践加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以课程实践、专业综合实践、产业实践为主线,体现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渐进性和层次性。提出专业的特色化建设策略,从课程设置、知识深度广度、实践环节、授课模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探索计算机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3.3加速构建生-校-企三方共赢的工科高等教育模式,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适应企业对大学生的实践工程能力需求,就要采取和企业结合的培养模式,接轨于企业,融入于企业。将计算机教学外包给专业培训机构,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刺激教师增强实践教学能力;根据本专业应用性型较强的特点,依托产学合作实习基地、校企联动,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企业的发展提升中,参与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融入和参与提升个人实践应用能力。技能竞赛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一个集中的展现,同时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平台,也是广大师生、学校、企业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因此以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与专业综合实训等为驱动强化专业综合实践,以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和参加大学生创业设计计划比赛或创业活动为载体推动产业实践。应高度重视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满足实践教学要求。采用校企结合模式可以建立企业和人才培养单位的交流平台,推促用人企业与人才培养单位间的互动,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方向,营造“企培所需,人尽其才,服务企业,人企双赢”的互利局面。一方面在校大学生通过企业提供实践性活动的基础和平台,与企业进行零距离接触,在校期间能够深入了解到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进而有更充分的时间来完善提高自身;另一方面能够吸引企业直接进入高校,发掘、培养所需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并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

3.4建设专业的创新教学团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高校教师中能够适应满足实践实训的总体上比重不高,大量年轻教师从高校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本身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因此,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高。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及质量建设,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和技能专家作兼职教师,让生产一线最新的设备、技术直接进课堂。同时通过校内教师与企业人员相互沟通学习,取长补短,增加教师生产实践经验,使教师的理论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例1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招生已经由多年前的热门选择逐渐步入平静阶段。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大批走入社会,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同时随着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对就业市场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力且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就成为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业好,连锁效应是招生好,好的循环才是支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因此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有所改变。

计算机专业要培养既有专业基础理论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就必须打破既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贴近就业市场,分析计算机专业面向的岗位与人才需求规格,从相关岗位的工作需求中挑选共同特点的技术要求,确定计算机专业动态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对于高职教育中的“双证融通”,也可以引入高校教育的理念,在学生拥有毕业证的同时,为学生挑选满足工作需求的职业资格认证,让学生在就业中增加砝码。

在改革专业培养模式的同时,应积极进行校企合作,根据行业和岗位的任职需求,对教师进行培训。参照企业用人需求修改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形成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教学模式;参照企业人才培养标准重构课程体系。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确定培养目标时,必须重新审视以往的培养目标,不能局限在固定的模式中,应充分发挥兄弟院校与企业的作用,邀请有经验院校的相关人员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确定培养内容、能力结构等,并力求贴近企业的用人需求,使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构建课程体系

三、建设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1、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高校网络精品课程培训,吸收优秀教师的先进理念。

2、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实践,了解企业项目开发方法、手段和过程,从而增强教师实际项目经验,并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明确学习课程的目的,促进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变。

四、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专业课的授课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动力来学习理论知识。对于理论课的授课可以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法,引入实际项目,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和探索,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加实践课而不是实验课,实践课并不局限于让学生验证某些理论,而使让学生接触真正的项目,让学生感受“学有所用”。同时授课方法应模仿公司的管理方法,按角色学习,并动态更换角色,使学生步入半个“公司环境”。

五、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生工作前的最后一次能力提高,实习实训基地的选择十分重要,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实习实训基地分为两类: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习,以本校的机房为依托,聘请企业下属专业培训机构的讲师,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蓝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年级,量身定做项目,对学生进行校内培训。对于校外实训基地采用与某些教育机构联合培养的方式进行。主要模式为:教育机构在学生进入公司实岗实训前,对学生进行3-4个月的岗前培训,完全以公司实际需要的技术角度出发,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动手能力;然后将学生送入企业进行实岗实训,使学生深入企业世界,在企业工作中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完成项目,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实际技术需求进行比较,对自己的知识储存进行查缺补漏。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十分有帮助,经过学生的几轮培训,也会让学校明确已经制定的专业建设方案和课程建设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贴近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六、改革考核机制

计算机专业对于实践能力要求高,不能仅依靠一张试卷来判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应增加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可以以课程中的项目为考查目标,观察学生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成绩,并且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的比例应更倾向于实践成绩,因为只有理论知识掌握清楚,才能以理论为基础,解决实际问题,而不能依据某些相对死板的卷面成绩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同时在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后,沟通能力也是完成实际项目不可缺少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