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石油化工市场前景模板(10篇)

时间:2023-10-27 10:55:41

石油化工市场前景

石油化工市场前景例1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石油企业;文化建设

一、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现状。目前,我国石油企业文化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立足于当代企业文化理论和市场竞争机制,在继承和利用我国石油企业文化的深厚资源基础上,石油企业文化得以不断创新与发展。

(1)拥有了企业发展的业绩形象和实力形象。中石油集团公司第一个重组改制在境外上市成功。2007年度,营业收入1105.20亿美元,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公司中名列第24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07年度营业收入1316.36亿美元,在全球500强公司中名列第17位。

(2)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中石油集团公司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经营理念,“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使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在继承中创新企业文化中,形成了“发展企业、贡献国家、回报股东、服务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宗旨;“爱我中华、振兴石化”的企业精神;“诚信规范,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竞争、开放、规范、诚信”的核心价值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大力倡导变革和创新观念,坚持“双赢、责任、诚信、创新、关爱”的企业理念,形成了自己的“容文化”,即以广阔的胸襟容人、容智、容天下。

2.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当前,尽管很多石油企业建设了自己的企业文化系统,但是还存在众多需要改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概念模糊不清。例如对企业愿景、企业宗旨、企业使命的定位和功能相互混淆,使得在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宗旨、愿景和使命无法真正发挥各自的功效。

(2)企业文化建设缺少战略意识。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和石油企业发展战略应当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而不少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处于无序化、盲目发展的局面,没有相应的组织和必要的制度,没有与石油企业战略相匹配。

(3)企业文化建设欠缺整体性。企业文化建设是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系统工程。我国一些石油企业没有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性要求,如经营理念与经营战略不统一,价值标准与职业道德标准不统一等,处于无序、凌乱的状态。

(4)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的方法、措施和策略不得当。目前,大多数石油企业还是以标语、口号、文体活动、拓展训练为主要的宣传载体,形式单一,内容空泛。

二、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彼得・圣吉的解释,学习型组织理论五项核心及其意义如下:

(1)系统思考:系统思考工作是创造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工作。

(2)自我超越:学习如何扩展自己的能力,创造出想要的成果,并且塑造出一种组织环境,鼓励所有成员自我发展,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和愿景。

(3)心智模式:它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成员的心中、影响成员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思维模式、假设、成见甚至印象等。

(4)共同愿景:“愿景”是一种共同的愿望、理想或目标。

(5)团队学习:是发展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

根据学习型组织的内容与要求,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石油企业文化创新与发展的要求。把创新这个内核植入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培育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石油企业的品质。根据市场环境不断变革、善于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机会。因此,中国石油企业文化要继承丰富的历史积淀,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对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突出石油特色,致力于跨国公司的建设。

2.石油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要求。21世纪的石油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挑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提高石油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石油企业文化是石油企业本质的外在表现,它蕴含的适应时代要求的价值理念可以激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增强石油企业的综合实力。因此要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石油企业,富于创新、超越精神的企业文化建设必不可少。

3.石油企业对人才需求和员工全面发展的要求。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受教育的程度不断地提高,人的智慧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石油企业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围绕企业整体发展目标,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实现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关注员工的全面发展,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尊重职工的个人理想,使个人的奋斗目标符合岗位的技能要求,提高员工的技能,为石油企业的发展和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三、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创建学习型的领导团队体制。创建学习型的企业家集团领导体制,就是要在企业进行集团领导的前提下,整个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共同学习,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更加适应市场和新技术的变化,使决策更加合理和优化。建立共同愿景,在决策层中的个人愿景升华为整个集团的共同愿景。此外,企业的管理决策层中每个成员的个人愿景应该是自己下级部门的共同愿景的反应,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共同愿景是每个员工个人愿景的集合和升华,才能真正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2.树立学习型价值观。石油企业要树立学习型价值观,必须把学习看成是企业发展的保证和员工职业发展的基点和杠杆,倡导员工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敢于冒险、勇于尝试的创新精神。引导员工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学习能力,善于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断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行为取向。

3.创建有利于学习的人文环境。石油企业将集体知识的传播、共享和创新视为竞争优势,形成一种高度信任、有利于知识传播和共享的人文环境,使每个员工的知识都能够为整个企业的其他员工所共享,在企业内部传播和扩散,形成知识分享和交流的网络,以促进企业员工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学习以及团队和组织的持续学习,提高整个组织的学习能力和竞争力。

4.塑造企业英雄。企业英雄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20世纪60年代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企业英雄人物,带领大庆石油工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甩掉了我国贫油的帽子,让世界震惊。石油企业造就英雄,要善于发掘、积极培育企业英雄的成长;创造适合成长的学习氛围,开拓视野。

参考文献:

[1] 孟丁.如何建立学习型织织[J].经济师,2004,(3).

石油化工市场前景例2

第一季度基础化工行业及主要子行业增长放缓,景气度出现下降迹象。目前行业景气度受到高油价推高价格的作用,利润率获得提升,景气局面得以延续,但周期顶点或将在第二季度结束后显现。

原油价格:石油是化工之母。作为一种基础能源,石油价格升降直接影响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化工产品价格往往会随之上涨,这是进行化工行业分析的最重要背景之一。

预计国际石油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均价90美元/桶。分析师认为,高油价对利润率的短期提升掩盖了行业自身的运行周期,长远看来产品价格的升高会抑制下游需求,最终伤害基础化工行业。

三足鼎立: 基础化工行业面临进入衰退周期的风险,行业竞争激烈,集中度提高;随着A股估值中枢下移,前期涨幅巨大的股票面临估值风险。

应当选择占有资源,储量价值相对于市场价格有较大安全边际的企业。钾肥、磷化工和煤化工企业未来表现应突出于监测的15类化工产品。

根据统计和估算,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中枢在30-35倍PE之间,2008年动态市盈率在24-28倍左右,而化工板块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则高达60倍以上,2008年动态市盈率也在45倍以上,相对于整体市场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高估。

目前支撑化工板块高市盈率的是化工行业上市企业较高的成长性预期,但是即使是反映成长性的PEG指标,化工板块平均值仍然大幅高于全部A股平均值,在1.6-2.0之间,高出理想的PEG值0.8一倍以上,并不具备吸引力,再考虑到高于市场近一倍的市净率,化工板块的估值已经进入了相当危险的区间。

考虑到大小非解禁、新股IPO、港股直通车等事件的影响,A股市场在2008年资金供需将发生巨大变化,估值中枢将下移,可能下移至20倍市盈率左右甚至更低,届时化工板块股票将面临极大的估值压力,一旦出现泥沙俱下的恐慌局面,即使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技术和市场优势,仍然极有可能在二级市场上被对于估值心存疑问的投资者错杀。

2008年第一季度,基础化工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下滑,从去年的高点22.6%下降到13.9,比去年同期下降2.9%;石化工业中处于基础化工上游的石油加工行业在去年第四季度的低迷后略有回暖,但在石油价格高涨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2008年第二季度炼油工业将举步维艰;基础化工下游的化纤、橡胶、塑料制品行业增加值的增长也出现了放缓的趋势,基础化工行业向下游转移成本的前景不容乐观。

基础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长放缓,一方面由于原料成本受到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高涨的推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下游产业需求紧缩的压力,第二季度景气度将有所下滑,行业RoE自2004年持续下降,这都显示基础化工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并且显现出景气周期达到顶点后下滑的迹象。虽然2007年第四季度受到高油价推高价格的作用,利润率获得提升,景气局面得以延续,但景气周期顶点或将显现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化工产品产量稳增,价格大幅提升

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中,基础化工行业产量较为稳定,价格普遍上升,部分化工产品同比升幅超过50%。化肥里,钾肥产量7.9万吨,与去年相比大幅下降达50%,磷酸铵肥产量199万吨,同比下降0.1%,我们认为钾肥大幅减产主要是国内硫酸钾厂商面临原料价格巨幅上涨的成本压力,多停产观望所致,但这一时期,主要由于国际市场大幅提价,磷肥和钾肥价格上涨猛烈。

化学农药类:近来受到投资者广泛关注的除草剂原药草甘膦延续了2007年第四季度的强烈上涨势头,1月即价格突破80,000元/吨,3月末更上升到100,000元/吨。草甘膦的大热带动了投资者开立新项目的激情,预计草甘膦价格将在一年之内出现回落。

合成树脂类:相比去年,1-3月三种主要合成树脂价格均同比上升,其中聚氯乙烯(PVC)树脂则价格继续大幅上扬,这一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受到原油价格走高推动,乙烯法PVC价格上涨,与乙烯价差正在缩小,将获得更强的价格支撑。

总体看来,化工行业呈现出上半年基本稳定,下半年大幅上涨的格局。去年第四季度基础化工产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到国际石油价格走高、美元贬值促使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和需求提高的推动。然而,化工产品在产量保持平稳,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行业增加值增长却在放缓,可见高油价推高的化工产品价格带来的化工行业景气局面正在受到下游消费市场萎缩的打击,基础化工产品向下游转嫁成本的能力正在受到挑战。

产能逐渐过剩不可小视

基础化工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在2004年达到峰值,全年累计达41.4%,此后速度逐年放缓,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到19.9%,但2007年,尽管多次加息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但基础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仍然重新出现加速上扬的趋势,至今年1-2月基础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38亿元,同比增长32.9%。

上游加速,下游放缓,加上行业投资惯性难以在短期内平抑,基础化工行业将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面临高额投资的产能大量释放带来的压力。考虑到2007年投资项目仍然以“两高一资”的传统化工技术为主,国家收紧行业标准控制和产能过剩压力逐渐浮出水面将进一步加快基础化工行业中技术落后企业的淘汰速度。

PART two背景分析

石油价格的高涨,将会直接推高基础化工行业原料的价格,并通过产业链向下传导,从而推动化工产品价格的上涨。短期看来,高油价导致炼油企业经营困难,并未直接伤害基础化工企业的盈利能力,反而通过推高产品价格大幅增加了基础化工行业的收入,使成本控制良好、与油价关系不大的一些企业从“剪刀差”中受益。长远来讲,高油价造成基础化工企业毛利率降低,产品价格高涨造成需求萎缩,

长远来看,石油价格则是由世界经济周期决定的。当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较低,各国央行紧缩货币政策,制造业开工不足,石油需求逐渐减少,促使油价不断下跌,在此过程中,看空未来经济形势的对冲基金减仓或做空石油,会加速油价下跌的过程;石油价格如果长期稳定在较低的水平,有利于世界经济保持较低的通胀率,在平稳良好的运行中逐渐加速发展,制造业的复苏和繁荣增大对石油的需求,从而推高石油价格;过高的石油价格则可能带来世界经济的高通胀率,甚至可能再现70年代主要西方国家的滞胀现象,是各国政府、世界主要经济体竭力避免的局面。石油价格主要决定于各国的政策以及政府间的政治博弈,而不是石油本身的供求关系。

预计国际油价90美元/桶

本轮石油价格的暴涨,明显受到了弱势美元的推动,我们认为,美国经济不发生根本性的好转,美元不重新回到强势地位,则国际原油价格就无法回到原来的较低价位。

原油价格2007年10月下旬站上9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盘中出现了100.00美元/桶的历史性价位,3月份更是出现了110美元的盘中高价,石油价格即将走上了高位运行的通道。100美元将对投资者心理产生影响,短期内油价仍将继续上升,但油价不会长期高于100美元。

依靠先前的石油化工行业投资策略中的分析测算,我们判断:2008年国际石油供需将维持平衡偏紧的局面,油价重心上移,全年平均油价90美元/桶。

可能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短期因素主要有:美联储为了应对次贷问题继续降息使投机石油的资金转向债券市场导致石油价格下跌;中东政治局势恶化,伊朗核问题爆发,地缘政治紧张导致石油价格上涨。

可能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中长期因素主要有:美国次级贷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导致美国经济放缓乃至彻底停滞,美联储被迫加息收紧货币政策,石油价格将进入下跌通道;俄罗斯等非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释放缓慢,加拿大油砂等非传统资源开发困难,将导致油价上涨。

高涨油价带给基础化工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如前所述,石油价格的高涨,将会直接推高基础化工行业原料的价格,并通过产业链向下传导,从而推动化工产品价格的上涨。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重点关注的氯碱、化肥、草甘膦等行业的产品价格在2007年第四季度至2008年第一季度均出现了明显的上涨;无机碱、磷肥、钾肥行业企业销售利润率也随着原油价格的升高而上升,11月钾肥行业利润率甚至接近35%。

利润率的上升显示了基础化工行业良好的向下游转嫁成本的能力,可以说高涨的石油价格并没有直接伤害到重点行业的盈利能力。随着产品销售收入的大幅增加,那些行业中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或者因为生产技术不同而受到高油价影响较小的企业,会从收入增加当中获得更大的“剪刀差”,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这种景气局面对于产业来讲并不完全是好消息,我们已经看到在2008年第一季度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长放缓。长远看来,简单地受益于产品成本升高推高价格的行业和企业,必然面临毛利率降低的风险,即使是那些利润率随着油价走强上升的行业企业,也要面对高涨的价格抑制下游需求的困境。一旦高油价最终导致世界经济周期进入缓慢增长甚至是衰退的境地,基础化工行业企业也将面对毛利率降低和需求萎缩的恶果。

PART three重点子行业推荐

钾盐矿藏价值巨大

2007年石油价格的持续高涨大大提升了世界经济对生物能源的需求,而大面积、高密度种植的作物需要大量有效的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国际市场对以钾肥、草甘膦为代表的化肥和化学农药原药需求将持续旺盛,需求拉动的价格上涨稳定可期。

(1.)钾元素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属于稀缺资源,地壳内钾元素虽然丰富,但超过90%的钾盐资源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德国,寡头垄断局面使钾盐资源在国际市场上炙手可热。

钾肥生产成本与石油价格弱相关,例如冠农股份投资的罗钾公司,直接从隐伏卤水矿床提取硫酸钾即可作为肥料出售,成本大部分是固定资产折旧的支出,基本上不受原油价格高涨的影响,对电力的需求也远小于磷肥等产品,不会因为高油价推高煤价最终传导至电价提高成本。

钾肥行业有着极高的毛利率,不仅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高达30%,龙头企业盐湖钾肥披露的数据中,销售利润率更是高达80%,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超过40%。极高的毛利率给予企业面对成本价格波动时较高的安全边际,显示着企业良好的盈利能力。

我们预计国内氯化钾价格未来将稳定在3300元/吨,硫酸钾参照曼海姆法生产成本与氯化钾价格的差价,将稳定在4300元/顿左右,硫酸钾镁价格在1500元/吨。

(2.)国内磷化工产业链大都采用热法路线生产磷酸,需要大量的黄磷作为原料,而每吨黄磷需要约10吨磷矿石,国内磷化工规模的扩张迅速提升了磷矿石的需求,也使我国磷矿石出口锐减,加上国际市场上其他的供应商的因素,造成了近几个月来国际磷矿石价格的飞涨,目前主流报价的离岸价格都在200美元/吨以上。

磷是人及动植物不可获取的基本元素,而且磷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单向流动的特性,沉积在大洋底部的磷元素在可见的地质年代中将无法重复利用,因而磷矿资源也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精细磷化工的推进,磷矿石的需求将稳步上升,逐渐摆脱洗涤剂减少用磷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预计国内30品相以上的磷矿石未来的价格将稳定在300-400元/吨。

给看好钾肥若干个理由

首先需要阐明的是,钾肥事实上不属于我们日常所说的大宗商品。

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重要途径是期货市场,而在期货市场上重要的交易者是投机资金而非消费者,期货市场除了具有价格发现机制,还是资金套利、投机、套期保值的重要途径。但是钾肥主要的交易包括国际供货商大集团和联盟与采购经销商之间的大单长单合同和散货的现货交易,每年的交易量与消费量在一个数量级,交易缺乏套利、投机空间,也没有套期保值的作用。没有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是钾肥不同于国际大宗商品的根本之处,也决定了钾肥交易的价格主要是由供需情况而不是美元走势、投机资金决定的。

钾肥定价机制主要是参考国际巨头加拿大钾肥公司和白俄罗斯钾盐公司每年获得的长单合同价格,其中最重要的是最大进口客户中国的合同价格,中国合同签订的对手方一般是中化集团和中农集团。

以2008年为例,两大巨头先后与印度、东南亚、巴西客户签订长单合同后,分别于4月16日公告称与中化、中农集团达成长单协议,在6月至12月的6个月内向中化、中农交货,POT和BPC各100万吨,每吨价格的离岸价比2007年的协议价格上涨400美元,同比上涨200%以上。此次价格的大规模上涨,标志着国际钾肥交易双方在供需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石油化工市场前景例3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地质学、计算机科学及与石油工程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应用数学、地质学方法及系统的力学理论进行油气田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3、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油气钻采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4、具有一般钻采工具和设备部件机械设计的初步能力;

5、具有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石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6、具有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经济知识进行石油工程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石油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石油的发展战略是在加快开发国内石油资源的同时,积极扩大和占领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市场,所以这样就急需大量石油方面的人才。石油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是非常不错的。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中外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石油企业员工必须懂得国际合作惯例,必须有较好的英语水平,同时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素质。而我国现在就缺少大量适应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市场要求的高素质员工。

拓展阅读:石油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石油、新能源、仪器仪表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2 新能源;

3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4 机械/设备/重工;

5 其他行业;

6 互联网/电子商务;

7 贸易/进出口;

8 建筑/建材/工程。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销售工程师、销售经理、项目经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销售工程师;

2 销售经理;

3 项目经理;

4 销售代表;

5 仪表工程师;

6 电气工程师;

石油化工市场前景例4

21世纪世界石油市场的―个鲜明特点和重要特征是:大量的石油交易是通过金融市场来完成的,石油市场与金融市场的联系空前紧密且高度一体化。在金融市场上,许多石油贸易商购买石油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用油,而只是为了卖油来赚钱。石油价格也不光是供需平衡的反映点,也不再是反映石油生产边际成本的一个经济学概念,而是包含这一切而又无法准确衡量和预测的经济金融学概念。当今的石油价格已经远不是传统意义上以边际成本来确定的、真正的石油供求均衡价格了。一方面,从国际上看,石油与金融已经交织在了一起。石油期货市场、石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已经使石油成为高度复杂的“复合市场”。另一方面,从当今国际石油市场上的操作情况看,石油经济更是日趋金融化。在此背景下,保障我国石油安全必须构建石油金融战略体系。

一、石油的金融属性

(一)原油供求特点所决定的石油金融属性

作为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石油有其商品属性的一面;同时,与其他大宗商品相比,石油还有其独特的金融属性。石油商品的金融性首先来源于其独特的供求关系特征。

(1)石油供给特点。从石油生产看,石油的生产费用绝大多数是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和利息等固定费用,产量越多,单位成本越低。因此,富余供应能力便会激起强烈的增产欲望。由于产量增加导致的价格下跌可以通过生产成本的下降加以弥补,从而使供给曲线出现向右下方倾斜的现象(见图1石油供给曲线前一部分)。此外,石油勘探开发是一个长期过程。寻找一个大油田要花费数年时间,而对于一个已发现的油田,从探明储量到形成生产规模一般也要花费7-10年的时间。因此即使油价提高,短期内也不可能依靠开发新油田建立起新的石油供应。只要石油供应量达到临界产值,再高的油价在短期也不能导致石油供应的增加。使石油供给曲线成为一条直线(见图1石油供给曲线后一部分)。最后,由于原油的储藏特点导致石油开采具有―定的刚性,一旦开始开采,即使油价降低也不能立即停止。

(2)石油需求特点。从石油需求来看,石油与社会生活方式、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流通结构均有很密切的关系。世界能源结构变化和能源节约都需要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因此,在短期内,经济的连续运行导致石油需求的刚性,即便出现油价波动也无法实现能源替代和大规模的石油节约计划。也就是说,石油价格上涨,不会立即导致消费量的下降,短期内石油需求是无弹性的。从长远来看,石油供应紧张会促使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替代能源发展等,从而在油价上涨时导致需求量的下降。石油需求一旦被高价格导入结构性的下降趋势,即使价格降低也难以在短期内提供石油需求。因此,石油需求从短期看是无弹性的,而从长期看是有弹性的。图2表示了石油需求的长短期特征。

在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相结合就会导致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供求规律和价格特征。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对于石油价格这种不规则变化,使用金融手段对价格风险进行控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石油供求特征是导致石油产生金融属性的最根本原因。

(二)世界石油供需空间分布不均衡所决定的石油金融属性

石油商品金融性第二个来源在于世界石油供需空间分布格局的不均衡。从资源分布看,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和北美三个地区剩余石油可采储量占世界82%,待探明可采石油资源占世界的72%。其中中东地区剩余石油可采储量占世界的64%,待探明可采石油资源占世界的25%。从消费情况看,当前及今后十几年世界石油消费近80%集中在北美、亚太和欧洲。石油资源分布与消费格局在空间上的不平衡,一方面使国际石油市场对地缘政局动乱极其敏感,近年来的中东局势的不稳定、伊拉克战争、伊朗核危机等都有争夺石油资源、石油定价权的深刻背景;另一方面也驱使更多的国家寻找其他的手段――包括金融手段来增加石油市场的控制力。

石油的供求、价格波动及供需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揭示出石油已成为“准金融产品”,已具有金融属性,国际石油市场已不再是简单的商品交易市场,而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际石油市场的金融化

世界范围内,石油市场金融化状况不仅表现在石油衍生品市场体系及世界石油定价机制上,更体现在石油与汇率的密切联系、国际对冲基金对石油市场的投机、国家层面的石油专业投资基金等各个方面。

(一)国际石油价格体系及定价机制的金融化

这主要体现在石油期货交易价格对现货交易价格的引导和决定作用日益明显上。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及其定价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国际石油定价的控制与垄断权几度更迭,从西方“七姐妹”(西方七大石油公司)到OPEC的垄断,再到现在石油期货市场主导石油价格。这种变化反映了石油供需关系的基本改变以及市场构成从垄断向竞争性的变化,反映了国际石油定价体系及定价机制已逐渐金融化。期货交易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期货市场的发展对世界石油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改变了世界石油市场原油的结构和石油贸易商的交易方式,改变了国际油价的形成机制。交易双方通过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公开竞价,对未来时间的“石油标准合约”在价格、数量和交货地点上,优先取得认同而成交的油价为石油期货价。

从近几年的原油价格波动情况看,期货市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期货价格已成为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预先指标。石油期货交易所的公开竞价交易方式形成了市场对未来供需关系的信号,交易所向世界各地实时公布交易行情,石油贸易商可以随时得到价格资料,这些因素都促使石油期货价格成为石油市场的基准价。据普氏、阿格斯等世界权威石油价格指数管理机构介绍,在确定原油和油品价格水平时,石油期货交易所前一交易日的结算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期货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货价格。油价的这种特殊形成机制,决定了石油价格不可避免会受到期货市场投机因素的影响。

(二)石油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密切联系

除了少量的以货易货交易外,国际石油贸易都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美元汇率和石油价格的关系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2004--2008年油价

的这一轮攀升,究其根本是由于美元的贬值引起的。有人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与现在美元汇率的比较,认为70美元桶的价位从相对价格上还没有达到1986年的历史最高价。无论油价与美元汇率的因果关系如何,二者的这种相关关系,使美国和其他国家相比,拥有了另一个重要的调节石油价格的工具和途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美联储通过对美元汇率的调节,可以直接影响到石油相对价格的高低,以实现本国的战略目的。实证研究表明,美元相对进口国汇率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出口国对目标市场的定价差别。

(三)国际投机资本对石油市场的投机与操纵

2004年以来,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中东地缘政治危机的加重,频发的恐怖活动,使国际油价出现爆发性上涨及大幅波动。2004年一年,国际油价上涨70%;2005年8月,NYMEX原油期货盘中价格曾突破每桶70美元的大关;2008年7月,原油价格攀上令人咂舌的147美元的历史新高。油价的上涨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对冲基金等国际投机力量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炒作也是油价冲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摩根士丹利执行董事Ian Potter先生非常形象地把这些金融机构称为“金融玩家”。这些“金融玩家”主要包括以下机构和组织:一是商品交易顾问。他们积极参与市场交易,尤其是期货,许多这样的基金采用技术导向型的“黑箱”作业交易系统。二是银行。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作为经纪商/自营商以及委托人参与业务。三是对冲基金。有些基金根据宏观趋势按照石油和天然气的实际标价来交易,而有些基金则集中于能源的相对价值进行交易。四是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投资到一般商品指数来获得向商品市场进行金融投资的机会。有的则更为积极地进行交易。五是私人股权基金。通过使用金融工具(互换及期权)来减轻价格风险并加强其资产投资的杠杆作用。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仅对冲基金就有200多只活跃于能源交易市场。在国际市场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属于投机行为,每桶油价上涨10美元中,投机炒作因素就占6-8美元。

实证研究表明,投机力量对石油期货价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2004年12月以来,投机基金净持仓与原油期货价格的走势保持很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0.70。2008年7月前油价的暴涨与7月后的暴跌,也与市场上的投机资金大规模撤出有很大关系。国际石油市场上的投机力量虽然不是行情的创造者,但它们是趋势的忠实跟随者和推动力,加速和扩大了国际石油市场上消极因素的影响,在推动石油价格飙升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这些投机力量在活跃市场的同时,也丰富了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交易方式和投资理念。它们的参与带来了国际石油市场浓烈的投机气氛。投机力量的行为甚至改变了国际石油市场的运行状态,使油价基本脱离了供求关系基本规律的制约。

(四)国际石油基金的金融化运作

20世纪90年代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期货市场的影响显著提高,这是国际石油垄断资本与国际金融资本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买原油,一般都是买期货。大量的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等投机性力量,更多地参与了期货市场。巨额的对冲基金流入原油期货市场,使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目前原油价格的巨幅波动仅用市场供求失衡往往无法解释,而要考虑到市场投机行为的影响。国际油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基本供需关系而独立运行。如果说欧佩克是世界石油市场上的一个操纵者的话,那么西方国家的对冲基金则是比欧佩克厉害得多的操纵者。这就是当前国际石油市场的游戏规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们一定要建立本国石油期货市场的重要原因。

三、石油金融化背景下我国石油安全的现状及发展态势

在石油金融化的大背景下,从我国石油安全的两个主要方面供应安全和价格安全来看,未来均面临着严峻挑战。就供应安全而言,石油供应的瓶颈制约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石油供需矛盾不断加剧,相对于13亿人口和号称“世界工厂”的工业庞大需求而言,中国石油资源不足,供不应求趋势持续增长,供需矛盾突出;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存度不断提高,目前已接近50%,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8%-60%;石油进口来源地有限且集中,严重依赖中东地区,石油运输主要靠海运且路线单一、控制薄弱,过度依赖外籍油轮,石油进口极易受制于人;“走出去”战略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面临美国的多方钳制、日本的敌意竞争、俄罗斯的戒心和跨国石油公司的挤压;石油储备不足,难以应对突发性供应暂时中断或短缺;石油行业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国内石油企业竞争力差,国际市场经验不足,等等。就价格安全而言,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突出表现在:我国现行石油定价机制存在问题,市场化程度还有待继续提高,国际石油定价权严重缺失,没有应对国际油价异常波动的有效手段,尤其缺乏有效的石油价格避险机制。

展望我国石油安全的发展态势,从石油供应来看,前景不容乐观。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石油增产的空间已经很小,如果不在石油勘探上取得大的突破,中国石油产量再上新台阶显然很困难。总之,中国石油生产前景不容乐观。从石油需求来看,消费强劲增长。与国内石油生产徘徊不前的趋势相反,中国石油消费量正一路蹿升,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今后一段时间,国内石油消费仍将强劲增长。首先,经济增长势必带动石油需求增长。其次,随着中国的发展,不仅“旧经济”(高能耗产业)的规模扩大要增加石油消费,产业结构升级也需要更多的石油作为能源和原材料。再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更多的石油,特别是交通运输方面对石油的需求会大大提高。此外,环保和能源结构优化需要更多的优质高效清洁的能源。总之,无论从客观要求上,还是从主观把握上,中国的石油消费速度都会迅速增加。

从国际石油定价权的争夺来看,危机日益明显。世界石油市场竞争的核心是石油价格问题。在未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对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来说,石油供给的安全关键不在于有没有石油的问题,而在于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问题。因为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世界石油的供给和需求在总量上是基本平衡的,既不存在石油大量短缺问题,也不存在石油需求急剧减少问题。世界石油的储量或可开采量是完全可以满足石油的需求的。在正常情况下,过去和现在以至将来的几十年内,除了石油生产国发生大规模的长期战争外,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都是西方大国的大石油资本集团操纵市场的垄断和投机行为所致,欧佩克组织操纵油价将可能越来越难。中国无力也无权操纵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总体上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异常的价格波动。中国要想确保石油的安全供给,必须参与其中,取得竞争的一席之地,减少或避免价格的异常波动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国际市场上对石油这一

重要战略性商品的定价权的争夺将会越来越激烈。石油定价权是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表现。目前国际油价的确定是以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和英国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的石油期货价格为基准价格。我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国际石油生产与消费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理应在国际石油价格的形成与制定方面发挥较大作用,拥有一定的发言权。然而事实却是,我国面临着日趋明显的石油“定价权”危机。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影响国际油价的手段,在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博弈中常常处于被动承受的境地。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石油的进口量占世界石油贸易总量的6%,消费量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6.8%,但在影响石油定价的权重上却不到0.1%,甚至不如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当前,国际油价基本操纵在西方大国和国际资本集团手中,为此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时常陷入“高买低卖”的“价格陷阱”中。

四、保障未来我国石油安全的核心是构建石油金融战略体系

在石油金融化的背景下,石油安全本质上已经从“生产―供应”型的“供给安全”模式转变成“贸易―金融”型的“价格安全”。为保证石油安全,必须加快建立石油金融战略体系,统筹协调相关机构和石油石化企业,争取国际石油定价权,有效规避国际油价波动风险。所谓“石油金融”是指多层次的石油交易市场建设与相关的金融安排,包括石油银行、石油基金、石油外汇和石油衍生工具的建设。“石油金融战略体系”是以健全的多层次石油市场为依托,综合运用相关的货币金融政策加以保障运行的体系及相关制度安排。

(一)建立以期货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石油交易市场体系

现代石油市场是由现货市场、远期市场、期货市场等组成的多层次交易体系,其中期货市场居于核心地位。作为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平台,发展期货市场不仅是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必需,还有助于获取全球战略资源配置的主动权,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对保障我国石油战略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石油消费占世界的比重不断提高,在世界石油价格体系中的定价权亟待提高,现有的国际石油定价体系并不能充分反映东亚的石油供需格局,导致我国进口石油的价格偏高;另一方面,波动剧烈的石油价格也使国内企业迫切需要更为便捷的国内价格避险渠道,发展石油期货迫在眉睫。现有的上海、大连、北京等石油交易所都仅有现货交易,品种也仅限于甲醇、燃料油等部分中小品种,缺乏原油以及汽油、柴油等主要成品油品种。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应将建立石油期货市场作为实施国家石油安全战略及建立石油金融战略体系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并尽快付诸实施。

具体而言,应尽快丰富现有交易所的上市交易品种,形成几家交易所有效竞争的格局,尽快创造条件推出石油期货产品,逐步形成自己的报价系统,积极融入全球石油定价体系,争取在10-20年的时间里,改变伦敦、纽约等交易所垄断世界油价的格局,逐步增大国内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争取更多的国际定价发言权,达到规避风险、跟踪供求、调控市场的目的,正确快速引导石油生产、经营和消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确保经济平稳发展。

此外,尽快建立国内石油期货市场,加快推进石油期货交易,更重要的是可以把石油期货仓单看作是期货形式的战略储备,即为石油期货战略储备;另一方面,也可以把石油期货仓单视为一种新的国际货币或储备货币,参与外汇组合,成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即为石油外汇储备。从当前国际汇市情况看,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也孕育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因此,石油储备进入外汇储备,对于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组合来说也是有利的。

(二)建立包括石油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在内的石油银行体系

石油化工市场前景例5

一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基石正式镶嵌在了高新区的热土上――新华08国际石油资讯中心正式落户大庆。这一消息通过新华社的报道即刻传遍了世界。

作为国际石油资讯的功能性总部,随着大庆的石油品牌与新华社的资讯品牌的强强合作,“有形大厦”和“无形大厦”同时开工建设。在未来的国际能源市场上,这里将发出影响国际石油走向的权威声音,大庆在可持续发展的路上也将迈出关键的一步。

新华08,一个“怪怪的名字”

近日,随着本地媒体报道的增多,新华08这个“怪怪的名字”,不断闯入大庆人的视线。新华08是什么意思?它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能落户大庆?它能给大庆带来什么?

新华08系统,是受国务院委托,新华通讯社自主研发的“中国金融信息交易服务系统”的简称。新华08系统拥有40个自主研发的金融模型,涉及55个行业,债券、股票、外汇与货币、商品与能源等五大市场。大庆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

新华08,是这个项目的代号。新华社2005年正式提出,当时预计2008年能建成,就取名“新华08”。实际上,2007年该系统已正式推出运行。目前,信息采集点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10多个重要金融城市。上升到国家利益高度,新华08系统是国家的信息安全战略,它决定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一场争夺话语权的战争

打破国外金融资讯服务的垄断地位,大庆将成为世界石油资讯的权威代言人。

参加完新华08奠基仪式后,新华社副社长鲁炜直奔时代广场会议中心,为来自全市的500余名干部进行了题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话语权和信息安全》的讲座。两个小时的演讲,将经济大战、能源大战、金融大战、信息大战等重大问题讲得清清楚楚。这也是大庆市干部第一次大范围的直接了解新华08,为大庆人推开了一扇望世界的窗户。

信息安全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长期以来,世界的金融信息资讯服务主要被汤森路透社和彭博社垄断,他们通过遍布世界各地的采集网络和先进的终端设备控制了全球金融信息。

经济的竞争来自对有效金融信息的判断,经济大战的背后实质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信息大战。如果获取金融信息的采集渠道被控制,渠道被垄断,“一条错误的信息,就可能把资本引入深渊”。以石油为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由于没有定价权,我国与欧美国家相比,要付出更多的进口外汇成本。以2008年中国GDP为基准,我国至少要减少损失241亿元。抛弃信息依赖,摆脱被动局面,尽快建立起我国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及石油报价系统,争取国际能源市场上的主动性和定价权,是中国走向崛起迫在眉睫的事情。

大庆新华08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就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日,所有听了鲁炜副社长演讲的人对此都激动不已。一场世界石油资讯大战的风暴正在大庆形成,盛产石油的大庆将成为世界石油资讯的权威代言人。

石油与资讯品牌的“亲密接触”

大庆的决策者习惯于把大庆放在全省、全国的大格局中规划,迫切渴求具有核心竞争力、广泛带动效应、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作为推动经济城市转型的突破口。韩学键敏锐地抓住时机,决心将这一项目争取到大庆来。在接下来的大庆考察团赴南方发达城市考察时,市领导们也特别留心信息资讯业的发展,新华08项目在大庆决策者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

之后,韩学键与新华社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副社长鲁炜在北京民族饭店见面。鲁炜曾参加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庆祝大会,大庆城市及油田发展建设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决定将新华08的一个功能性总部――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建在大庆。当日,市政府就与黑龙江分社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大庆石油品牌与新华社资讯品牌开始了强强联合之路。

“一个关系国家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的项目能摆放在一个地级城市,实在是难得。”市领导的远见卓识,大庆只争朝夕的发展意识,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及大庆石油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让新华社婉言谢绝了30座城市和国有特大型企业的申请,最终“花”落大庆。

大庆国际化有了新内涵

新华08大庆项目分三期建设,总规划用地24公顷,首期工程设计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双子座”塔楼,一座26层,一座22层,投资3.5亿元,今年建成运营,将成为世纪大道边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大庆新华08国际石油资讯中心的主营业务,是石油化工资讯交易报价,为各国客户提供信息服务、行情分析、重要数据,为石油贸易的决策提供参考。再有,就是开展石油化工产业论坛与会展,增强大庆在石油行业的话语权及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

大庆市还将把两大交易所功能嵌入新华08系统。一是商品交易所,黑龙江大宗商品,如煤、林、油、粮等可在此进行电子期货交易;一是产权交易所,可提供股权、债权、物权、知识产权的融资交易。两者都是有巨大发展前景的高端服务业。

新华社驻外机构将在几年内发展到200家,遍布世界各地的资讯采集员,将深入世界各地的石油、石化企业及其衍生品生产企业,把采集到的第一手信息汇聚到大庆总部加工处理。带有新华社“大庆电”、“大庆讯”、“大庆分析”、“大庆报告”的情报将传向世界,将直接指导世界石油行业的走向。大庆的名字也会像路透、彭博、道琼斯一样传遍全球。

石油化工市场前景例6

炼油行业有望延续盈利

炼油行业的正常盈利水平在1.0-1.5美元/桶之间。以中国石化为例,在实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后,2010年公司炼油业务EBIT为1.46美元/桶。

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将缓解炼厂成本压力,我们预计4月份国内炼油行业有望延续一季度的经营状况,实现稳定的盈利。我们将4月份的炼油经营状况与2010年三季度相比较,4月份国内汽柴油价格将分别达到8580、7730元/吨,较3Q10上涨1300元/吨左右,而原油价格较3Q10上涨了不到20美元/桶。因而此次成品油的提价将足以抵消原油价格的上涨,我们预计4月份炼油业务将获得1美元/桶左右的正常盈利水平。

我们对第一季度炼油毛利的预测。2月原油进口单价达到92.01美元/桶,第一季度炼厂用油成本将在87.80美元/桶(即去年12月、今年1月、2月进口原油均价);在本次成品油价格上调后,第一季度我国汽柴油均价将分别达到7905元/吨和7155元/吨。与去年第三季度相比,原油成本上涨了不到14美元/桶,而汽柴油均价则上涨了700元/吨左右,一般情况下,100元/吨的成品油价格上涨将能抵消2美元的原油价格上涨,因而我们预计在此次调价后,今年第一季度炼油业务毛利将与去年第三季度基本一致,即实现炼油业务EBIT1.10美元/桶。

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表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仍得到有效执行。今年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在100美元/桶左右徘徊,目前已达到120美元/桶左右的水平,使得市场担心国内成品油价格很难上调,从而影响炼油业务毛利。而本次调价将打消市场疑虑,在推动炼油业务实现稳定盈利的同时,有助于石化行业估值水平的回升。

此次成品油价格的大幅上调,可能也预示着3月份我国原油进口单价环比将继续上涨(2月份原油进口单价达到92.01美元/桶)。

投资策略

全球石化行业正进入超级周期(supercycle)。2009-2014年全球乙烯需求增长率将保持在5.6%的水平;而全球2011-2014年乙烯供给增速将在2.3%。供给增速低主要是由于信用恐慌(creditcrunch)打击了工业巨头的投资积极性,而中东也基本用完了他们的低价原料,他们的成本优势已经没有了。在乙烯装置开工率方面,全球乙烯开工率将从目前的85%提高到2014年的92%,开工率提高的同时,全球石化行业的盈利水平也将稳步提高。因而有越来越多的机构认为全球石化行业在未来几年将实现盈利的增长,景气度逐年提升。景气度的提升将使石化行业出现更多的投资机会。

石油化工市场前景例7

江油之行是从参观江油现有的奇石一条街――桥坝镇奇石街开始的,沿着载重大车穿梭往来的繁忙大路,分布着多家店铺。在江油,奇石与金丝楠往往是同店经营的,架子上是奇石,店中间摆放的是金丝楠木料。金丝楠木加工作坊、珊瑚玉打磨店铺、奇石店铺都集中在这条街上。

2014年,江油市观赏石协会挂牌成立,对江油的招牌石种涪江丹景石做过大量宣传的梁光金出任会长。在协会的积极协调下,政府将六千平米、一百一十九个店铺的江油涪江丹景石科普文化创意产业园租给协会,梁会长作为负责人,正在积极开展招商工作。产业园对业态有统一规划和要求,入驻店铺经营品类必须是奇石及其相关的文化艺术门类。同时,为保证产业园整体的面貌,有粉尘等的加工类店铺不得入驻。原来在桥坝镇奇石一条街开店的宁淑芝,早早约好了产业园的店面,然考虑到自己的金丝楠等加工形式不符合产业园的要求,就在预定店铺的马路对面租好了加工作业的店面。等产业园的店面装修好,就作为成品展示和销售的窗口。宁大姐也表示,产业园经营环境优于桥坝镇奇石一条街,自己开在产业园街对面的加工作坊,经营情况也优于之前桥坝镇的店面。

产业园在积极的招商规划中,据梁会长预计,今年九月份,产业园就将完成招商、装修等,可以正式开园,迎接各地石友们参观交流了。而江油也将有一个规范集中、面貌崭新的奇石市场。

地域文化的加入

江油是诗仙李白的故里,青莲乡的李白纪念馆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仙仰慕者们。同时江油也是道家哪吒文化的发源地,电视剧《西游记》就曾在江油取景拍摄。

政府在为奇石产业发展给予关注和支持的同时,也期待着奇石作为文化产业能对江油有独特的贡献。在与梁会长的沟通中,小编也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李白名扬天下,撰写了大量诗词歌赋描绘祖国河山、抒写民情友情,并且广为人们熟知。江油的招牌石种涪江丹景石成景成画,善于描形状物,同时也常有人物形象跃于石上。若能将石上画意、题中主旨向李白诗文方向引导,渐成系列,在文化园中开辟专门的展示空间,不仅是对文化的深挖掘,更能为政府大力支持奇石产业发展产生文化上的积极回馈。哪吒文化亦如是。

当然,所有的文化与石的结合都不是一朝一夕、一人一力就能成就的,然而,打好李白这张文化牌无疑能为江油奇石走遍大江南北开辟道路。

潜力涪江丹景石

石油化工市场前景例8

国际石油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作为控制石油供给的卡特尔,自1960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主角。而当今国际油市已由昔日的少数寡头市场变为相对大范围的垄断竞争市场,生产与供应日益呈现多元化、分散化趋势。

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1973年OPEC占世界石油产量55.5%,目前则只占1/3左右。俄罗斯不断扩大原油出口,在其周边构建类似OPEC的松散组织,为周边地区的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提供协商平台。挪威日产原油300万桶,是仅次于沙特和俄罗斯的第三大石油出口国。哈萨克斯坦、墨西哥、西非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明显上升。OPEC受制于西方石油消费国,无法按自己意愿控制石油供给。同时,OPEC内部各成员步调不一致,降低了整体控制油价的能力。

从需求角度看,大国严重依赖进口石油,新兴国家迅速崛起打破了有史以来西方国家独占石油资源的局面。2008年美国进口原油6.4亿吨,今后20年美国石油需求还将以年均1.5%的速度递增。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是另一个石油消费大户。2008年欧盟进口原油6.2亿吨,今后10年欧盟石油消费预计年均递增0.2%。日本石油消费的99%依靠进口。2008年我国石油消费已超过日本,石油需求增量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40%,进口依存度46%,预计今年进口原油1.3亿吨。韩国、印度等国的石油需求也引人注目。

石油价格泡沫增多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石油交易基本由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直接签订供货合同进行,油价总体上掌控在OPEC成员手中,石油实际供应量的多少对油价高低起决定性作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工业化国家基于分散石油现货市场风险的需要,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石油期货市场。目前,石油买卖更多通过全球期货交易网络中数以千计的中间商进行,定价权逐步由过去相对单一主体过渡到产油国、供应商、消费国加上大量投机商等多角色共同分享参与的局面。石油价格的泡沫明显增多,全球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一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石油市场预期产生影响,形成风险溢价,引发油价非理性升高。

石油供求因素在油价确定中的权重明显下降。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直接触发,其表现形式是在需求基本稳定的背景下供给突然人为减少,导致石油供需骤然失衡,西方工业国家经济源动力被切断。而此轮油价飙升的背后虽有供需缺口问题,但供需总体上基本平衡,不存在石油供应突然中断问题。据统计,目前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和供应量基本保持在约8000多万桶的水平,主要石油产区也受到安全形势不稳、天灾、罢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总体有限,并未出现当年石油供应大幅萎缩、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情况,但市场对任何动荡都做出了过度的敏感反应。

美国的影响持续扩大

争夺并控制石油资源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多年来,美国一直苦心经营,近年更通过发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冲击旧的石油供求格局,加强控制中亚、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导世界石油市场,保障石油长期供给。伴随美国一系列军事行动而来的,是上述地区反美情绪的高涨,以及地区形势的动荡不安,由此引发国际石油市场恐慌,影响了油价稳定。

作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美国每天消费超过2000万桶原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4,其中一半以上依靠进口。美国宏观经济稍有波动,就会通过改变石油消费需求而影响国际油价。美国石油储备对油价的影响巨大。布什政府在油价上涨的情况下仍不断扩大原油的战略储备,甚至要把战略储备目标提高到10亿桶。

国际市场上的石油用美元直接标价,美国货币政策通过美元汇率直接影响国际市场上的石油标价,美元不断贬值支撑了油价持续高企。据美国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美元对其他石油消费国货币每贬值10%,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就会上涨7.5%。

石油的总体依赖度降低

1971年世界每千美元GDP产值平均耗油560公升,2002年降为380公升,2020年将继续降至300公升以下。这主要得益于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使新能源、新材料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生物柴油、燃料电池等一大批新技术产品开始涌现。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更是大幅上升,占目前全球平均消费比重达23%,预计2020年可望与石油并驾齐驱。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替代能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也大大减少了对石油的依赖。

低能耗、高产出的信息技术的推广更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使石油与经济的传导系数不断降低。据世界银行资料,目前石油消费占全球GDP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7%下降到现在的1.5%。尽管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但引发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日益减小。

石油危机难以再现

当前,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担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世界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国家的能源需求增长,会不会导致石油供不应求;二是地区冲突是否会造成石油供给突然中断。

石油化工市场前景例9

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思路是将阿美石油公司不超过5%的资产上市,用所募资金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财富基金,通过该基金多样化投资来代替单一的石油收入。

5月7日,沙特国王萨勒曼罕见地同时更新了几个内阁要职:任命阿美石油公司董事长哈立德・法利赫为沙特阿拉伯能源、工业与矿产资源大臣,代替80岁的原石油部长、被称为“OPEC的格林斯潘”的阿里・奈米;分管国际事务的副行长Ahmed al-Kholifey代替Fahad Al Mubarak成为新任央行行长;古赛比负责新成立的商业和投资部。据了解,新上任的官员均是谙熟现代管理制度的人士。

另一项重头戏――阿美石油公司部分资产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IPO进程也在向前推进。阿美董事长法利赫在5月11日的新闻会上表示,IPO的策划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具体方案将很快提交阿美石油最高委员会审核。副王储・本・萨勒曼在与彭博社的专访中提及,IPO的时间最快会在明年。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全球能源中心资深专家塞内克(Jean-Francois Seznec)告诉《财经》记者,“愿景2030”为沙特设定了很高的目标,逼迫沙特进行现代化改革,从方向上来说是完全正确的。

它受到国王萨勒曼的力挺,并由30岁的副王储负责,在这个人口结构偏年轻化(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70%)的国家受到普遍支持。

但是,塞内克认为改革计划能否顺利推行下去还有很多挑战,主要是国内不少势力不欢迎这样的改革,例如改革教育体制,让更多妇女得到工作会受到保守的宗教机构的阻挠;改革还会触动王室其他成员的既得利益,招致抵抗。

执行改革计划的现代管理人才在沙特也很欠缺。“你能想象在沙特什么是法利赫不管的吗?但是除了他也没有几个人有能力担此重任了。”塞内克说。 沙特政府在4月25日了综合性的“愿景2030”改革路线图。沙特国王、副王储和王储一起参加了改革愿景的。 被迫发生的全面转型

沙特的改革是一场被迫发生、自上而下的全面转型。从2014年超过100美元/桶的高位到2016年最低不到30美元/桶的低位,国际油价不到两年来跌幅高达70%。这对于70%-90%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出口的沙特来说是一个致命打击。

IMF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能使沙特达到收支平衡的国际油价应在105美元/桶,与俄罗斯相当;挪威、科威特、阿布扎比等经济相对多元化的产油国的收支平衡油价均在55美元以下,而尼日利亚、伊朗、阿尔及利亚、委内瑞拉均高于122美元。

2015年沙特由高油价时期的财政盈余变为财政赤字,且赤字额高达980亿美元,GDP占比约为15%。为了平衡财政,沙特的外汇储备急转直下,仅2015年,外汇储备消耗1150亿美元,接近总额的20%(2016年3月沙特央行数据显示其总值为6020亿美元)。

美国能源信息局(EIA)预计2016年国际油价平均将维持在34.04美元/桶,2017年增加到40.09美元/桶,如果到2017年底油价仍然不能高于40美元,沙特外储很可能在这两年间再次下降1500亿到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下降将直接影响里亚尔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制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关系。

短期内油价恢复的可能性较小。2015年12月,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签署新的减排协议。不容乐观的气候变化前景让诸多投资人对化石能源的兴趣大幅下降,以洛克菲勒基金为代表的一批国际投资者表示将撤离在化石燃料上逾百亿美元的投资,给国际油价的回升蒙上一层阴影。

2016年4月17日,沙特与主要产油国在多哈举行限制产量以提高石油价格的谈判,由于伊朗拒绝加入限制协议而以失败告终。

2015年伊朗在经济制裁被解除后大力恢复石油生产,由于和伊朗关系紧张,世界油价的高低变化在沙特看来更像一把双刃剑:高油价同时帮助伊朗变得更加强大,与伊朗的对立也促使沙特决心走出对石油的过度依赖。

除了经济原因,国内的社会压力也不可忽视。根据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报告,接近50%的沙特人口不到25岁,他们中不少人将在未来几年面临找工作的问题,这意味着沙特需要创造比2003年-2013年的高油价时期多两倍的工作岗位才能消化新的劳动力大军。失业的年轻人是很大的社会动荡因素,他们在2011年掀起了“阿拉伯之春”运动。

吃紧的财政状况却让沙特的劳动力市场面临更大压力。在沙特80%以上的人口供职于政府部门,由于“精简”政策,政府部门提供的工作减少了。缺乏活力、体量微小的私营部门又不能产生足够的工作机会。很多私营企业依靠政府的订单过活,现在政府削减开支,私营公司的生意随之惨淡,能提供的工作越来越少。 财政收入与转型资金

如何平衡财政收支以及筹集转型所需的资金是改革者要面对的首要问题。2014年和2015年,沙特政府预算分别为2280亿美元和2293亿美元,其中防务、教育、医疗和社会事务三个大项的花费占总开支的约80%。

2015年12月,政府宣布将在下一年度将政府支出削减14%,并同时开启了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措施:降低政府补贴,将“和瓶装水价格相当”的汽油价格提高了三分之二,天然气、柴油、水和电的价格也随即提高。沙特是世界上能源补贴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2014年的能源补贴金额为107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3.2%。

副王储萨勒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提到进一步的措施:继续减少能源补助和提高燃料和公共产品价格,预计到2020年每年可以节约300亿美元;引进增值税,到2018年将会有另外每年100亿美元的收入。

其他收入来源还可能包括对雇佣外国人的公司征收费用,每年可以获得100亿美元左右,向外国人出售沙特的长期居住权也可能带来约100亿美元收入。目前大约有1000万外国人在沙特工作,他们大多在低薪的建筑行业谋生。

更远期的收入来自非石油部门的增长。“愿景2030”表示政府将致力于提高非石油工业带来的收入,计划在2020年和2030年非石油工业将分别入账1600亿美元和2670亿美元,去年非石油工业仅创收436亿美元。

不过,这些措施在当下还不能满足维持财政收支平衡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大幅削减政府预算则显得不切实际。首先,沙特正在也门对什叶派开战,难以降低防务开支;其次,80%的沙特人受雇于政府部门和附属单位,他们的薪资占用了所有公共开支的40%,这些公务人员的权益很难大幅降低。因此,副王储萨勒曼的计划中最重要的“现金牛”来自将沙特国有的阿美石油公司5%的资产IPO。

阿美石油公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值钱的公司之一,外界对它的估值大约在2万亿美元左右。据Market Mogul网站估计,即使世界油价在未来几年保持50美元/桶的低位,由于沙特产油成本很低(大约每桶10美元),再除去税收等成本后,阿美每年的净利润仍有270亿美元,大约为苹果公司2015年净利润的一半。 沙特计划将阿美石油公司5%的资产IPO,所募资金将放入“公共投资基金”,用于财富投资。

沙特石油部的高级顾问穆汉纳对《华尔街日报》表示,由于沙特股市很小,IPO的定价将主要由国际市场决定。

5月11日,阿美石油公司罕见地邀请媒体参观了位于达兰的公司总部,总裁纳塞尔(Amin Nasser)描述了公司发展的远大前景:2020年阿美将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综合能源与化学产品企业,实现碳烃产业链的价值最大化。具体目标包括:为沙特国内新创造50万个工作岗位,天然气日产量在十年内翻番,从目前的120亿立方英尺提升至230亿立方英尺,石油炼化日产能翻番,从目前的540万桶提高到1080万桶。

市场分析人士对阿美未来前景的判断褒贬不一。惠誉旗下BMI研究机构中东北非地区风险分析师纳贾尔(Olivier Najar)对《财经》记者指出,阿美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未来将大力发展的下游产业是该公司擅长的领域,且市场巨大,因此前景值得预期。

专注沙特能源工业的分析师瓦尔德(Ellen R. Wald)则提出质疑,她认为大型国企上市仍然会面临信息不透明的问题,例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都存在严重的贪腐现象;而且按照沙特的计划,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沙特的经济转型,而非用于公司的扩大再生产,投资这样的公司应该慎重。

目前,阿美公司还没有明确表示IPO部分是否包括2600亿桶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还是仅仅是一些下游的资产,这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部分。 财富投资

如何让石油财富运转起来,帮助沙特社会的转型?挪威为沙特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先例。上世纪60年代,挪威在西部沿海发现了大量可开采的石油,石油收入迅速扩充了政府的金库,其中一部分石油收入被放入特别“缓冲”基金,以备油价震荡时填补政府支出。目前,挪威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近9000亿美元的财富基金。

沙特同样计划把募集资金投放到“公共投资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下称“PIF基金”),用于财富投资。目前该基金的规模为1600亿美元,萨勒曼副王储计划将其提高到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财富基金。

“愿景2030”指出,PIF基金将在沙特国内投资需要大量资金的、战略性的项目;在国外,将入股大型跨国公司、获取沙特发展需要的新兴科技,追求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据当地媒体报道,政府最初的投资将主要集中在国内,例如将由PIF基金重新开发利雅得的阿卜杜拉国王金融区,重新整饬和建设工业新城,投资采矿、轮船制造等项目。

石油化工市场前景例10

油田技术服务作为一个专业化程度高、技术及资金密集度高的行业,近年发展迅速,其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影响油气田的开发水平,在油气开发生产领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实际工作经验,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新疆地区油田开发技术服务市场特点及发展前景,为从事油气田技术服务企业的今后发展提供了参考经验。

1.新疆油气地质资源量丰富,勘探程度低,开发潜力大

新疆地区幅员辽阔,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含油面积广大,全疆共发育有34个古生代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沉积岩面积达97.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沉积岩面积五分之一,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盆地有12个,占新疆盆地总面积的90%,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基础。

根据2014年全国最新一轮资源评价结果,新疆石油地质资源量为228亿吨,较2007年评价结果增加77亿吨,增长51%;天然气地质资源量17.5万亿立方米,比2007年评价结果增加7.6万亿立方米,增长77%,地质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的22%和28%,均位居全国第一位。

目前,新疆地区,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度很低,尚处于勘探开发初期阶段。据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2年数据显示,新疆的石油、天然气远景资源探明率均不高,分别为17.5%和10.8%,仍属于低勘探程度阶段,与东部油田差距较大,未来油气勘探开发潜力较大。

2.油气勘探开发进入快速增长期,油田技术服务市场基础良好

多年的勘探表明,新疆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有利的构造条件、多时代成油组合,多期成藏和良好的存储等特点。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新疆迎来新一轮大规模油气勘探开发建设期,新疆地区能源企业纷纷加大了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目前已经形成了由东到西、由北到南三大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全面展开的良好态势。

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新疆地区2000年到2012年的年均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2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200亿立方米,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石油产量由1800万吨上升到2700万吨,增长了50%,2012年产量位居全国第五,天然气产量由35亿立方米上升到250亿立方米,增长了6倍,2012年产量位居全国第二。

十二五期间国家及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陆上石油开发商针对新疆的油气勘探开发分别制定了明确的上产规划:(1)根据我国《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加强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南海海域四大气区的勘探开发力度,到十二五末,建设四个年产量200亿立方米的大型天然气产区,其中塔里木气区实现产量达到320亿立方米;(2)中石油继大庆油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规划、长庆油田建设“西部大庆”规划后,制定了建设“新疆大庆”的《关于新疆地区2015年油气当量5,000万吨发展规划》。根据该发展规划,中石油将加快产能建设,使新疆地区2015年油气当量达到5,000万吨,其中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原油产量将达到2015年的1,344万吨,较2013年增长近;(3)中石化也将新疆定为打造上游“长板”的重要阵地,根据中石化与新疆自治区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十二五期间,中石化规划投资1,400亿元用于其在疆石油产业的上产建设。

根据国土资源部预计,2030年之前,新疆地区每年可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亿吨,累计新增探明储量45亿吨;石油产量呈稳步上升态势,2015年可达到3000万吨,2020年3500万吨,2030年4000万吨,约占全国的17%。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年均探明1600亿立方米,累计探明近3万亿立方米;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预计2015年达到350亿立方米、2020年超过500亿立方米、2030年接近7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23%。按照现在的资源条件,新疆有望在2030年前建成亿吨级油气生产基地。

新疆地区油气勘探开发进入快速增长期,为新疆油田技术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3.新疆地区老油区稳产挖潜新区上产,市场增量巨大

目前,国内油气产量增长主要依靠老区稳产挖潜和新建产能两种方式,故由上可见,新疆地区油气上产将从这两方面为油田技术服务市场带来市场机遇。

3.1老区稳产挖潜

新疆地区各主要油田80%以上原油产量来自于注水开发。经过多年开发,新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三大主要油气产区的多数油田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阶段,以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所辖油田为例,平均含水率已超过80%。进入高含水阶段后,油田自然递减率上涨较快,老油田稳产增产的难度不断加大,并决定了油田技术服务需求将长期向好。

国际能源署分析指出,在世界各主要石油产区,综合递减率从长远来看会显著增加,有市场分析认为,要想使油田稳产增产,10%的油田综合递减率大约会带来40%-50%的油田技术服务业务需求的增长。2011年,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所辖区域的油田综合递减率分别为8.3%、8.5%,由此可见,仅老区稳产挖潜方面,随着油井数量的增加,油田技术服务市场规模将呈现较快增长。

3.2新建产能

从2003-2011年中石油原油产量与钻井数量的关系图可以看出,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增速需远高于原油产量增速,才能实现产量增长。

根据中石油关于新疆地区油气开发“十二五”规划,中石油在疆三家油田生产单位的油气产量当量的年均增幅在10%以上。基于2003-2011年,为保持原油产量,中石油勘探开发投资资本性支出保持了近10%的增速的历史数据,大致估算“十二五期间”中石油在新疆的勘探开发资本性支出的年增长率将在20%以上,从而为新疆油田技术服务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中石油2011年制定的《十二五新疆油气业务发展规划》,在过往30年累计投入3,000多亿元的基础上,未来10年再投入3,000亿元以上用于油气勘探开发、下游炼油化工基地建设、原油成品油战略储备和油气输送管网的完善,年均投资额超过300亿元。中石化亦将在“十一五”投资450亿元的基础上,在“十二五”期间投资超过1,400亿元用于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煤化工、外输天然气管道及油品销售、相关装备制造业等。油气开发商巨额的资本性支出将为油田技术服务企业提供充足发展空间。

综合老区稳产挖潜与新建产能两方面因素,新疆油田技术服务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会,油田技术服务企业。

4.结论与认识

新疆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技术服务市场空间较大,从事技术服务的企业分散,技术与资金实力不强,整个行业处于发展初期,这位后续致力于油气开采技术服务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