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3-10-26 09:48:33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例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5-0105-05

收稿日期:2016-04-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概念、范畴与逻辑”(项目编号:BJA130096;主持人:周明星)。

作者简介:王良(1983-),男,山东乳山人,天津科技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梁卿,教育学博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系统的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指导,因此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应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首要任务。在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之中,概念体系处于基础性地位。基于这一考虑,本研究尝试建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

一、概念体系建构的设计

本研究的现代职业教育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职业教育。所谓概念体系就是根据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而构建起来的概念集合。基于这一理解,概念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就是:获取概念――建构概念体系。

在概念获取上,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即从已有的职业教育研究文献中,提取职业教育的概念。职业教育的各类研究文献可谓浩如烟海,基于可操作性的考虑,本研究的文献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知网期刊网CSSCI库中“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文献,它代表了职业教育研究领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二是《教育大辞典》(第3卷)中收录的职业教育术语,它汇聚了数千名教育专家学者的智慧,是职业教育领域的权威工具书。这两类文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代表性,能够反映职业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基本能够囊括职业教育的主要概念,从而能够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概念体系的建构上,本研究主要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概念的聚类一般有指称聚类和定义聚类两种类型。指称聚类指的是根据概念的指称,即术语来进行聚类。汉语经常采用在核心词之前增加不同修饰词的方式构词,核心词就是最高层级的概念,指称聚类的目的就是要找出这个核心词。定义聚类指的是根据概念的定义来进行聚类。从理论上来说,只有经过定义层次的聚类,才能真正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首先搭建概念体系的框架,然后通过指称聚类和定义聚类相结合的方式,建构概念体系。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采取德尔菲法对概念体系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在通过文献法和聚类分析法建构了职业教育概念体系初稿以后,采取通讯的方式,将初稿发给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10位权威专家学者。经过三轮征询专家学者的意见,专家学者的意见趋于一致。在此基础上,根据专家学者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得到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

二、概念体系的建构过程

(一)筛选概念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例2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8-0027-06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是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文件,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开展课堂和实训教学、实施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社会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参考。截至目前,教育部共公布了230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专业教学标准的公布对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建设,促进教育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职业教育教学中核心概念能力和技能在使用上混乱,给专业教学标准的理解和推广应用带来了很大麻烦。如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六、人才规格”下“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中出现“具备(有)……能力”字样。能力怎么能放在技能下边呢,能力和技能两者是什么关系,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怎样使用技能和能力等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因此,准确认识技能与能力概念,深刻理解概念的涵义,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有效推广使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一、技能与能力:概念辨析

(一)对技能的认识

对于技能概念的认识有多种观点,具有代表性的是: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1]。技能是运用已有知识,将一系列动作连贯,顺利完成任务的一种动作活动方式、知识运作方式和智力活动方式相结合的复杂系统[2]。狭义的技能即动作技能,广义的技能包括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又称智力技能或心智技能)。智慧技能是指可以在人脑中完成的技能,可以分为对外办事的技能和对内调控的技能(即认知策略)[3]。一般意义上的技能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技能表现为一种活动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是外显的、肢体的操作技能,也可以是内隐的、心智的认知技能;技能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技能活动是在一定目的指引下的动作组合,是一个有目的的动作系统[4]。

(二)对能力的认识

对于能力的理解,从不同视角出发,学者们的观点也是见仁见智。传统观点认为,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5]。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界对能力研究的深入,概念外延的边界有所扩展,认为能力是学习的结果,广义上包括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四种,狭义上的能力仅指技能[6]。还有学者认为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知识基础,经验累积所粹炼出来的可以判断、抉择、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由德能、体能、技能、智能、潜能五个方面构成[7]。姜大源认为,能力指的是胜任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所有要素的综合,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8]。也就是说,能力是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基础之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且包含多种复杂成分在内的心理系统。

(三)技能与能力关系

技能与能力都是概括化系统,技能是对动作方式或操作程序的具体概括,能力是对调节人的认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9]。人是先具有一定的社会生产生活知识,再形成一定的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和生活的技能,进而具备了生产以及生活的能力,技能是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形成的中间环节[10]。技能是个体的肢体和头脑活动,尚未形成稳定的个性化心理特征,不能替代能力,但科学规范的技能训练,有助于个体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形成能力。

近年来技能概念的外延被不断拓展,被应用到许多领域,而新职业主义又把技能概念进一步泛化,把其解释为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概念泛化导致了技能与能力概念的混淆,造成使用上的混乱。概念泛化是指概念内涵越来越抽象,而概念外延越来越宽泛的现象。产生概念泛化的直接原因是未按概念定义规则下定义,根本原因是用不成熟的理念代替概念。概念泛化模糊了概念间的区别,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影响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不利于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1]。鉴于此,在技能与能力没有形成新的概念体系和逻辑关系之前,还应按照既有的概念关系来使用,即能力由技能、知识及其他要素综合作用而形成,能力构成中包括技能等多种要素。

二、技能到能力:职业能力观的演变

(一)什么是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国际职业教育界的核心概念,对职业能力认识的不同反映出不同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我国职业教育界对于职业能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教育部1998年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首次使用了职业能力这一名词。教育部的文件后,对职业能力的研究开始多了起来,但目前职业教育界对职业能力概念的理解仍然多种多样。

1.职业能力的内涵

常见的职业能力概念文本有: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12]。职业能力是指某一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的总和,是个体当前就业和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13]。前者从职业能力组成要素的角度去定义,后者则从职业能力内容和性质的角度去阐释。

国内职业教育界对于职业能力概念的理解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心理学意义的,另一类是基于工作任务的。基于心理学意义的观点认为,职业能力内涵的发展与心理学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不同心理学派的职业能力内涵是不一样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职业能力即职业技能,认知主义心理学认为职业能力即职业知识,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职业能力即职业潜能,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职业能力即情境性的综合能力[14]。基于工作任务的观点认为职业能力是工作任务的胜任力,其内容由工作任务确定,因此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是相互对应的,应当用工作任务来定义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是在完成工作任务后获得的[15]。

2.职业能力的构成

对职业能力构成的认识也多有不同,大多是基于两种不同的视角:一是基于考核评价的实用主义倾向,以技能鉴定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作者为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课题组把职业能力分成三个层次,即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这对职业技能考核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16]。从考核评价的视角分析职业能力的构成,更多的是从企业用人的角度细分和考核,利于国家技能鉴定部门建立可操作的标准体系进行资格认证,也便于企业选人用人。二是基于结构分析的理性主义倾向,以职业教育研究者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为主。他们受德国主流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从能力内容的角度,把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能力性质的角度,把职业能力划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17]。以结构分析的视角认识职业能力的构成,依托于坚实的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其分析严谨、细致、科学、周密,更多的是基于现实复杂的工作和生活关系,从个体的当前需要和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来分析,是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3.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区分

职业技能是在研究职业能力时无法回避且经常混淆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认为职业技能是指完成某项岗位工作任务的肢体和智能活动,是技能在职业活动领域内的具体应用和体现。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职业技能是完成一项具体工作任务的简单客观肢体或智能动作,职业能力是完成一组乃至一系列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复杂主观能力;其次,职业技能可通过短期强化训练获得,而职业能力的形成则需要包括长期知识记忆和反复技能训练在内的十分复杂的学习过程。

(二)职业能力观的演变

职业能力观是指人们对职业能力的认识和看法。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与制约,人们对于职业能力的认识和看法是不一样的。综观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职业能力观的演变基本遵循了从专项职业技能到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脉络,即大多经历了从技能到能力的演变。

1.理论演绎的视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职业能力的认识和看法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呈现出相应变化,形成不同理论支撑下的多个职业能力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理论的演绎,职业能力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行为主义导向的任务技能观,形成于20世纪初电气时代来临之际,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对具体岗位工作的技能水平要求非常高,人们认为职业能力就是职业技能,是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技能,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细化为若干项具体的任务技能加以强化培训;第二阶段为整体主义导向的关键能力观,形成于“二战”后的新科技革命,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带来职位的经常转换需要劳动者具备在不同职业间通用的关键能力,人们在整体主义理论支撑下强调职业能力整体性的功能大于各分项能力之和,重点强化关键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为建构主义导向的整合能力观,肇始于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为了应对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生产方式变化给劳动者带来的更高要求,既需要具有对某一具体工作岗位较高的技能水平,又需要具备超越具体岗位技能的关键能力,利用建构主义理论整合起由知识、技能及关键能力等构成的具有与具体工作情境相关联的复杂结构整合起来组成的能力[18]。

2.工作任务的视角

工作任务是定义职业能力概念的关键因素,以工作任务的视角观察职业能力内涵的变化是研究职业能力观演变的重要手段。利用工作任务的视角研究职业能力,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脉络顺序来间接映射出人们对于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我们选择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三个阶段来具体说明。20世纪7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开发的模块式技能培训课程(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MES),认为职业能力就是操作技能,其只关注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具体操作技能的训练;80~90年代,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流行的能力本位课程将职业能力理解为能够外显的知识与技能;90年代以来,德国开发的行动导向课程强调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新职业主义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19]。

3.演变态势

在理论演绎的视角下,职业能力观的发展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行为主义导向的任务技能观、整体主义导向的关键能力观和建构主义导向的整合能力观。工作任务视角下课程内容变化折射的职业能力观演变依次呈现出以下顺序:模块式技能培训课程中的职业能力是操作技能,能力本位课程关注的职业能力是外显的知识与技能,行动导向课程关注的职业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不同视角下对职业能力观演变态势的研究结论是高度一致的,即从技能到能力。

三、技能或能力:选择的意蕴

不管是从理论演绎的视角还是从工作任务的视角分析,在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上,从技能到能力的职业能力观的演变态势是清晰而确定的。但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学校对于职业能力的认识有很大差别,这导致我国职业能力观具有特殊的复杂性。我们对于职业能力观的认识应该具有多元化、包容性的心态,应该充分认识每种观点在特定时期存在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既要承认职业能力就是职业技能在当前特定地区、特定职业学校的存在合理性,又要认可职业能力就是在复杂工作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整合能力的观点所代表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方向,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理解两种观点背后所代表的价值取向及所适合的现实环境。也就是说,在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差别巨大的现实语境下,职业能力观选择技能或能力,代表着同样合理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

(一)概念界定范围:实用主义还是科学规范

对于概念的界定,学理上的范式一般都是根据其内涵和外延的所涉及区间的大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职业能力概念也不例外。狭义上职业能力概念被理解为“职业技能”或“就业技能”,强调个体拥有的能够吸引潜在雇主并通常指向短期工作绩效的技能,一般被企业界和政策制定者使用;广义上职业能力概念内涵边界不仅包括“就业技能”,而且超出了技能的范畴,强调个体拥有的可用于处理不同职业领域问题的各种能力,一般被学术界所使用[20]。职业能力概念上的狭义和广义之分,本质上也就是将其理解为技能或能力的区别。把职业能力理解为技能,是由于技能直观可视,可以很简单地进行标准化和定量化,容易进行考核评价,企业界的雇主可以很方便地依据技能水平的高低对自己所需要的个体进行评价和选择,政策制定者也可以依托技能这个指标(如技能证书通过率、技能大赛名次等)来衡量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对概念狭义的理解也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实用主义的烙印。把职业能力理解为能力,顺应了职业能力观的演变趋势,满足了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具有科学性的特点,但能力概念内涵抽象,边界模糊,难以进行标准化和定量化,很难评价和把握。总的来讲,职业能力概念背后对技能与能力的认识,隐含的价值取向是倾向于用人单位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实用主义,还是倾向于职业教育领域内研究者们对概念界定范围的科学规范。

(二)人才培养目的:当前就业还是职业生涯

对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势必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的造成影响。按照职业能力是技能的观点,职业学校可以很容易地就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交流并获得企业的认同,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企业可以更加深入地参与进来,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技能体系为桥梁,在技能平台上,校企双方可以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突出的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于职业学校而言,更重要的是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当前就业的问题。就业率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的成本不大且能收获高就业率所以积极性高,企业付出的成本低且能得到技能熟练的技术工人因而也比较积极,因此,基于双方利益考量的此种观点当前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中仍有较高的认可度,并且受到一些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提倡。按照职业能力是能力的观点,职业学校要研究相关职业领域内众多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以为学生奠定相对宽厚的长期职业生涯发展基础为目标,分门别类地分析各类专业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按照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将职业能力分解转换为教学过程中需要的详细知识和具体技能,与有关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此种观点顺应职业教育发展对职业能力认知和培养的规律,服务于个体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但能力虚无抽象复杂,一般企业不愿意付出太多的额外精力分析各类岗位的能力构成,职业学校由于承担的工作量大且与就业率等一系列办学考核指标关联度低而积极性不高,现实中呈现出理论研究较热而实践操作较少的情况。因此,对于职业能力的理解是选择技能还是选择能力,映射在人才培养目的上的价值取向就是以满足学生当前就业需求还是以服务学生长远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三)主体行为类型:短期培训还是学校教育

区分将职业能力理解为技能或者能力所蕴含的意义取向,还体现出职业教育主体行为类型的两种选择:短期培训还是学校教育。技能是个体的肢体和思维活动方式,可以标准化,容易评价测量,能够利用较短时间的反复训练达到某个标准,个体可以通过鉴定获取资格来证明掌握某项技能。短期技能培训是针对职业领域或行业内具体工作岗位的某项工作任务,以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为目的,在师傅指导下通过短时间内工作岗位上的反复操作训练,达到顺利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教育形式。短期技能培训一般经过国家技能鉴定机构考核可以拿到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具有时间短、针对性强、效率高等特点。而能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管是作为心理学上稳定的心理特征还是胜任工作任务需要的所有要素的综合,都很难标准化,评价测量起来也十分困难。能力在教育学理论体系中是一个层级比较高的概念,其形成与人格素养等内隐心理要素的发展关系密切,而人格素养等内隐心理要素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多因素综合系统工程,因而形成能力绝非短时期内通过简单的反复训练肢体和思维所能实现的。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很多相关的技能训练,还需要大量知识的记忆和理论的理解,以及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条件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需要个体自身具有较高的内在心理素质水平和较为漫长的时间,需要一个将知识和技能等内化于心且外化于形的过程。职业能力的形成有多种方式,规范的职业学校教育则是其中最为常见且成本最低而效率最高的一种。

四、技能和能力:职业教育的理性选择

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受此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也相差很大,因而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也不尽相同。尽管从趋势上看,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但不可否认,职业技能训练在我国很多职业学校中仍是需要强化的重点。所以,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整体上应该是技能和能力并重,在教学目标上同时兼顾技能和能力。

(一)强化技能训练突出教育的职业特点

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主要特点是以服务就业为导向,直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职业学校在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等方面距离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我国职业学校的构成复杂,很多职业学校是由原来的普通教育院校改制而来。学校多年来形成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一时难以转变,学科式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仍然根深蒂固,重理论讲解轻实践运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甚至于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打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招牌,按照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完全背离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因此,不管是在办学思想上、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是在高等职业学校的对口招生考试时,乃至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职业学校必须增加技能的成分,放大技能元素的作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以凸显出职业教育仅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本质属性。

(二)重视能力培养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

近年来,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指引下,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举办得如火如荼。不可否认,技能大赛的举办在展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改善职业教育形象,引领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与此同时,过度宣扬技能大赛的结果,也给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带来了误导。就像高考升学率对于普通高中的价值一样,技能大赛的结果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各类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可量化依据。如同高考成绩给普通教育带来的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到普通高中的办学方向一样,各类技能大赛的结果也使得很多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一味地突出技能训练的倾向。因此,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表现出短视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并逐渐呈现出偏离职业教育育人本质而向短期职业技能培训靠拢的倾向。因此,职业学校首先要明确自己作为教育一种类型本身所固有的育人的本质属性,要与社会上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区分开来,强化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观点。

(三)规范职业能力概念引领教学改革方向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教学中最核心的概念,职业能力的内涵和构成是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尽管存在着由于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带来的对职业能力内涵和外延方面认识上的区别,但当前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教学大都以职业能力作为研究的中心和改革的重点,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能力观,包括:美国以人格为本位的职业能力观、英国的以资格为本位的职业能力观、德国从岗位能力本位的职业能力观走向复杂关系中的职业能力观等等[21]。但在我国职业教育界,大家对职业能力概念的理解尚且多种多样,莫衷一是。这影响了各级各类职教机构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因此,建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组织国内职业教育界有关权威专家对职业能力及相关概念深入研究并取得共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能力理论架构,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话语体系,及时将有关研究成果形成于教育教学指导文件中,以期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和方向,指导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顺利进行。

五、结语

教育部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对于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建设,规范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加快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文件中能力和技能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反映出职业教育研究和职业教育实践的脱节及规范概念使用标准的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统筹规范,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在国家有关教育教学管理文件中及时规范基本概念的涵义和使用,以避免研究中的误区和对教育教学实践的误导。建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订时,应将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在标准中,比如,将“六、人才规格”改为“六、职业能力构成”;“能力”是“技能”的上位概念,不能用“能力”来描述“技能”,等等。总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能力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基础修订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对于统领规范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引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5][9]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93-394,586.

[2][7]霍连明.高技能型人才能力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21-23.

[3][6]吴红耘.皮连生.心理学中的能力、知识和技能概念的演变及其教学含义[J].课程・教材・教法, 2011(11):108-112.

[4]周明星,刘晓.现代职业技能的意蕴、习得及其养成――基于隐性知识学习的语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3):53-56.

[5][8][18]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3-95.

[6][10]安鸿章.浅析人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的概念异同[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6):24-28.

[7][11]徐国庆.新职业主义核心技能课程理论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2000(3):52-54.

[8][12]汪基德,席琴.教育学中概念泛化的趋势、危害及原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3):17-20.

[9][13]邓泽民,陈庆合,刘文卿.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2(2):104-107.

[10][14]杨黎明.关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J].职教论坛,2011(3):4-15.

[11][15]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基于比较分析的角度[J].江苏高教,2010(1):131-133.

[12][16][20]徐国庆.解读职业能力[J].职教论坛,2005(36):1.

[13][17]陈宇.职业能力以及核心能力[J].职业技术教育,2003(11):26.

[14][19]陈鹏.职业能力观演变的历史逻辑及其理论述评――基于能力本位教育与培训发展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6):54-57.

[15][21]张立新.欧美学术界关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高教探索,2014(6):85-90.

[16]赵志群.对职业能力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8(3):1.

Skills or Competency: Talking from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Qiao Wei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例3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现,人力资本(教育)可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率。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因素分析法,推算出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中,教育的贡献占23%。英国经济学家斯宾斯、索罗认为教育具有市场筛选作用,因为教育水平是反映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能力较高的人,支付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雇主甄别高能力求职者时,求职者的教育水平越高,工资就越高。这些西方学者都认为教育具有提高生产率或者鉴别市场效用的经济性工具意义。叶澜认为教育是实现各种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教育对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具有经济效益。黄济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联系,为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产生。靳希斌指出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功能,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资料消耗、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转化科技发明有重要作用。黄志良等人通过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较注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而高职教育大量实施的以“成才育人”为目的的产学研结合则容易受到忽视,高职教育应考虑如何满足企业发展和追求利润的需要,多发展具有经济属性的产学研结合。王全旺、赵兵川等人借鉴蛛网理论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成因。可以看出,对于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分析基本是从经济关联性、与劳动力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的,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的判定,是可以从他物关系进行阐述和论证的,只是国外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研究更多的是比较直接从宏观计量方面进行分析,而国内主要还是从制度层面分析经济的,属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表现形态。

(1)物化表现形态——社会大生产力。

工业革命时代,机器大工业借助于机器建立了与自身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力基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机器工业部门规模日益扩大化、复杂化、规则化和自动化,复杂的工艺和材料被不断发明和应用,这需要工人必须掌握新技术,并不断及时更新,这样的工作要求和特点,要求劳动者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熟悉机器构造,掌握机器原理与操作技术,因此接受一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成为可能。反而言之,劳动者在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培训后,理所当然会促进机器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必定会促进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提高。

(2)内化表现形态——劳动力价值。

高职教育对劳动力价值提高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变劳动力形态上,并通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与其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别表现出来。马克思曾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的复杂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表现,这种劳动力需要花费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也就是说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要比普通劳动贵得多,所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价值就高,劳动力复杂程度越高,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多。

(3)外化表现形态——现代商品经济发展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的联系,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关系。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产生的初期,由于产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商品经济得以发展,便在物质生产部门以及劳动所活动的产业部门产生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的职业技术学校,这种最初的职业技术学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劳动力和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联系的关键性环节,现代商品经济正是通过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求,以此培养出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

二、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理解的简单化与狭隘化。

从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一般属性以及高职教育功能、价值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等核心概念存在狭隘理解和替代的现象。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是一个不言自存的实在概念,并无需下定义,因此使得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很难直接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进行直接分析,所以大多数人从相关方面入手,这样的认知方式虽有可行性,但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出现“经济属性”概念被简单代替的现象。比如,一提到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时则会联想到“公共产品”“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教育与经济关联性“”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等,这些所谓的“属性”概念并不是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所指向的内容,更多的则是对“教育经济属性”形式的展现,错误地将属性表现认为属性本身,这样理解的后果直接导致“高职教育的产业化”“高职教育发展的短视化”“教育腐败”和“教育不公平”等问题的产生。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反映的是高职教育的属性问题,不是功能问题或者关系问题。如果把经济属性最一般的本质仅仅看成经济属性是具有产品的功能或者市场的作用,其结果可想而知。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外延运用泛化与庸俗化。

对高职教育及相关核心概念的运用存在泛化与庸俗化现象。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对高职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或对其理解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自身立场、观念的影响,会折射出主观认识和研究身份。为了方便理解与运用,有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对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上提出“高职教育具有经济属性和功能,应该推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专业,高职教育就办什么专业”等一些极端做法,有些学者在进行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分析时直接用“教育经济(市场)”这样很不严谨的词句来表述,这些极端做法和不严谨的说法模糊了市场与经济之间的差异性,把经济当成市场,把经济属性看成市场功能,引起了人们对市场理解的泛化,使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理解和运用产生了歧义,这样会影响高职教育价值的真实体现和教育决策者的理性判断。

3.经济与市场共性与个性边界不清。

对经济属性的简单理解和运用泛化处理,说明这两个概念关系边界不是很清楚,明显模糊了经济属性与市场属性存在的“共性”和“个性”边界。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来说,高职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有特色的概念,高职院校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改一补“”三多一改”等政策措施下发展起来的;从高职教育主要研究者来说,他们大都是普通高等学校工作者或中职教育工作者;从高职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背景来说,他们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认识都是从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演绎,甚至是直接照搬而来的。对“经济属性”外延的简单理解和内涵泛化运用,势必导致共性和个性界定模糊,虽然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三、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中对市场成分的理性反思

1.从认识论上,突破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误区。

对高职教育某些特征的片面性理解,导致了高职教育时间定位中的狭隘性和简单化。一方面,高职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商品,高职教育作为产品可以用货币进行交换和买卖;另一方面,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进行过度工具化解读,视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为刺激经济、跟风市场的工具,这不仅不符合经济属性本原,也严重脱离了高职教育的本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存在依赖的基础。按照这样的理解,经济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基础,教育只是有经济属性,但经济属性不是教育的唯一属性。在封建社会之前,以人的依附关系为主的商品经济不发达,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当然就不明显,但并不意味着当时的教育就没有经济属性。在现代商品经济发达时代下,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从之前的边缘化走向以商品经济为重的社会中心,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逐渐凸显出来,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高职教育的市场属性。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更多是指向经济规律在高职教育本身所引起的特殊作用和效果,而市场则更多地体现在“买方”“卖方”以及两者之间价值规律的运用上。

2.从知识论上,厘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和市场属性的关系。

经济属于元概念,属于范畴层次,市场只是经济概念的下位概念。经济范畴与普通的经济概念不同,后者只是反映个别的经济现象或过程,经济范畴则是反映大量出现的经济现象或过程。因此,“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是经济范畴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表现。我们可以用球体理论来加以阐述。“经济”属于球体网络的内层核心中的点,而“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概念是球体网络组织表面上的一个个点,“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根植于“经济”核心概念,吸取“经济”概念养分,“经济”概念理解越深,下位概念越多,认识就越广泛,整个球体网络就越大,且与“经济”概念丝丝相连,位于网络组织的陈述最容易修改,同时修改网络其他部分陈述也比较容易,具有网络中心的陈述在整个网络组织中的作用十分关键,修改这些陈述不会动摇整个网络体系,它们同属一个球体。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例4

中图分类号:B8491 文献标识码:A

为响应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以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高职新生自我概念特征,探讨构建高职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旨在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发展,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依据。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抽取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三个院系的大一学生,发放21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1份,有效回收率86.2%。其中男生76人(41.99%),女生105人(58.01%)。

1.2研究工具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简称TSCS):由美国心理学家费茨(W.H.Fitts)于1965年编制,台湾林邦杰1978年修订的第三版,共 70个题目,采用五级评分标准。包含自我概念的两个维度和综合状况共十个因子,即结构维度: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内容维度: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综合状况:自我总分与自我批评。前九个因子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积极,而自我批评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消极。近年我国众多学者使用这一量表,验证该量表有较高的信效度, 也有较好的本土化特征。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

2 结果

2.1高职新生自我概念的总体状况

对高职新生自我概念测评各个纬度分数、自我概念总分以及不同性别学生在自我概念上的差异比较见表1。

表1显示,除自我批评因子外,总体自我概念及各因子的分数都在量表分值的平均数以上,高职新生的自我概念发展总体上是积极的。女生自我概念总分略高于男生,但无显著性差异。而生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满意因子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其它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受性别的影响,女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更关心,与家庭的联结更密切,对自我现状的满意程度更高。

2.2 不同专业大学生TSCS结果比较

本次研究的样本分别属于高职高专文化教育大类、公共事业大类、制造大类三个大类的大一新生。按专业大类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

表2:不同专业高职新生的自我概念比较(S)

注:*p

检验结果显示,不同专业高职新生在自我概念总分、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几个纬度均有显著性差异 (表2)。经 LSD 事后检验,结果显示:文化教育类专业学生自我认同显著高于公共事业专业和制造专业学生。制造专业新生在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满意和总分上显著低于其它两个专业学生。各因子分数综合来看,文化教育类和公共事业专业的新生较制造专业新生自我概念发展更为成熟。

2.3 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TSCS结果比较

来自城市的高职新生与来自农村的高职新生自我概念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来自农村的高职新生在社会自我纬度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高职新生((t=-3.133,p

3 结论与建议

3.1高职新生自我概念发展不平衡,应加强对高职生心理发展状况研究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新生自我概念总均分为211.42,略高于量表分值的平均数,自我概念发展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文献查阅发现,近几年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本科院校学生的自我概念研究,自我概念总均分在238-265之间。两者分数差异明显,说明高职院校新生自我概念成熟度低于本科院校学生,高职新生的自我概念水平仍有待提高,通过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比较发现高职新生自我概念发展不平衡,需要我们更深入地通过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自我概念、人格、情绪、认知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协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发展问题。

3.2根据不同类别学生实际情况,开设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通过自我概念性别差异比较发现,高职男生比高职女生整体自我概念分数低,尤其是自我满意度低。在调查访谈中,不少男生表示,读高职院校是高考失利的不得已选择。高考的失败使得不少人感觉愧对家人,怀疑自己的能力,也担忧自己未来的前途。选择制造专业的大学生,大多对文化学习兴趣低,但又对自我优势认识不清,自我认同度不高。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的高职新生,自我概念总体上差异不大。但农村生源的高职新生的社会价值感更高,自我悦纳程度更高。分析原因,可能是农村生源学生把到城市读大学作为走出农村,改变命运的方式之一,能上大学就足以让自己变得更自信,更有存在感。相对地,城市生源的高职新生,长期生活在教育资源更具优势的城市,没有考上层次更高的本科院校而是读专科高职院校反而会产生自责、自卑心理。是否独生子女总体上不存在自我概念的显著差异,但独生子女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还有待加强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独生子女容易产生心理优势感,进而过于自满,缺乏进取心。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应考虑学生在性别、专业、成长背景上的差异。

3.3多途径引导高职新生建立积极自我概念,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国内外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自我概念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产物,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构建。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应当建立健全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不仅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关注有发展性需要的学生。借助团体辅导和素质拓展的训练方法,营造气氛活跃、愉快和谐的团体环境,通过活动与训练,促进学生自我体验和自我探索,引导学生增强自尊和自信。高职教育强调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有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内外参加实习实训,要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在工作实践中,提升自我认识,发现自我优势,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邦杰.田纳西自我观念量表之修订[J].中国测验年刊,1980(27):71-78.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例5

[作者简介]张弛(1981- ),女,河北邢台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原理。(天津 300072)张磊(1981- ),男,河北邢台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河北 邢台 05404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研究”(项目主持人:张能云,项目编号:SD122005)和2011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职业教育提升滨海新区产业竞争力研究”(项目主持人:王世斌,项目编号:2011ZD)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020-03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增强高职院校办学吸引力和保证与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的强有力支撑。但是近年来,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相对滞后。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理论性概念认同层面和实践性操作层面都存在模糊性和片面性。面对现代化社会的挑战和机遇,国家政府、高职院校和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入思考研究并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模式。因此,必须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内涵有科学化的认同,并对其质的规定性有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教育实践现状进行策略研究。

当前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一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答案,出现了多种学说对此加以解释,但是难免存在片面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必须以科学化的“双师型”概念的理解为基础。笔者梳理并辨析了各家之学说,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释义与辨析,并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结构提出了重构与优化的策略与建议。

一、“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相关学说及其片面性分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双师型”教师概念众说纷纭,主要学说有“双职称”论、“双证”论、“双能(双素质)”论、“双层次”论、“双融合”论、“叠加”论、“ 特定”论和“双来源”论八种。“双师型”概念内涵的丰富性,反映了人们对“双师型”教师概念认识视野的多维性、广阔性,但也存在概念不清、外延过于宽泛、甚至混淆的情况。

1.个体层面认知的“双师型”。“双职称”“双证”“双层次”论、“双能(双素质)”论和“双融合”论,着眼于职业院校教师个体层面,对“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加以界定。“双职称”论和“双证”论强调了“双师型”教师个体的外在形式特征。“双职称”论认为“双师型”教师指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 教师系列职称,同时还具有另一技术系列的中级(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双证”论认为凡是持有“双证”(教师职业资格证和其他行业或职业的资格证书)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对于我国现行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制度和职称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而言,使所有具备相应素质与能力的教师都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职称是不现实的,而且也不能将获得相关资格证书的教师就单向度认可为具备了相应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此两种学说对于职业院校教师的“入门”资格界说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作为“双师型”教师概念的厘定还不尽完备。

“双能(双素质)”说和“双层次”说,两者均突出了教师个体的素质和能力,体现了其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努力把握。“双能(双素质)”说认为具有其特定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并具备进行理论教学的能力素质和实践教学的能力素质,这两方面的能力素质要求是“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标准。但是对“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界定不清, 如就高职来讲, 助教也是教师,但一般助教还不能独立完成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任务,称其为“双师”显然不够恰当。“双层次”说认为,“双师型”教师需要达到能力和素质两个层次之“双师型”要求。第一层次为“经师与技师”的“双师型”要求,即经典专业知识+精湛专业技术,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传授实践性技能。第二层次为“人师和事师”的“双师型”要求,即价值引导+职业指导。既能引导学生的个人人格和价值,又能引导学生选择并获得适合自身条件的职业。“双层次”论虽然将“素质和能力”分成了两个“层次”,但与“双能(双素质)”说的界定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没有就能力和素质给出确切、明晰的厘定。

“双融合”论强调“双证+双能”。有学者认为,“双证”是“双师型”教师的形式或外延,而“双能”是“双师型”教师的内容或内涵。“双证”和“双能”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既强调了形式,又注重了内容,使两者达到了有机统一,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当前我国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①。

2.多层面认知的“双师型”。“叠加”论、“特定”论和“双来源”论都是基于一定范围内的教师队伍视角论说“双师型”问题,是以上诸学说的现实化推演。

“叠加”论认为“双师型”教师有两层含义:就专业教师个体而言, 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其外显形式为既是讲师(或以上)又是工程师(或技师、高级工等);就教师队伍结构而言,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②。“叠加”论着眼于教师个体与群体(团队)两个层面;但是没有辩证地分析两个层面的关系,并将两层面的概念统一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系统之中。

“特定”论阐释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背景,未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给出具体的操作定义,只是指出“双师型”的提法只有在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特定背景下才有意义。离开了这一特定的教育背景,“双师型”的提法就没有现实意义③ 。

“双来源”论指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中,一部分为来源于学校的“理论型”专任教师,其特点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任教经验丰富;另一部分为从企事业生产第一线聘任的兼职教师,其特点是专业实践经验丰富,属于“技能型”实用人才。“双来源”论仅仅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形式和方式之一进行了阐述,并不是科学化的概念定义,而且就其建设方式而言也不是全面的,存在片面性。把“双师型”定义为“双来源型”的片面性还在于:如果专任教师不懂得生产技能,不了解现阶段生产的发展变化,就没有什么实用技能传授给学生;兼职教师不懂得教学方式方法,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精湛的技艺传授给学生,就不能称之为“双师型”教师。“双来源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的知识与技能互补, 也有利于职业学校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突出职业教育特色④。

由此可见,学者对“双师型”教师概念认识视野的多维性、广阔性,但也存在概念不清、外延过于宽泛、甚至混淆的情况。 但在其概念的演变中,对于“实践经验”的强调是一致的。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内涵发展的多样性,既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理论的发展,也成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的阻碍因素。由于认识的不统一,至今还未制定出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包括方法体系)、培养方案、评聘制度等,导致“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⑤。对“双师型”教师指称对象及其内在属性认识的模糊,是界定“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根本问题,这也成为阻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因⑥。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

就“双师型”教师个体层面的能力与素质要求而言,只有高职院校中的极少部分教师可以达到“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阶段,“双师型”的概念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现实化界定其内涵,着力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概念研究。基于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环境,“双师型”不能仅用来界定职业教育队伍中的某一类教师,而是应该用以界定整个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双师型”不能仅用以指称高等职业教育队伍中某一类教师的个体,而是应该用以指称整个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双师型”不仅是指教师个体素质,而应指教师队伍的素质构成。

“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是简单由“双师型”教师所组成的一个教师群体。事实上,“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全员化是不现实的。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队伍中一部分专业骨干教师具备“双师型”素质和“双师型”资格是必要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从专业理论型和实践型(实训指导型)两个方面,来并举发展与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逐步实现整个师资队伍具有“双师型”的结构特征。而现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中,既有一定数量的具有“双师型”素质和“双师型”资格的骨干教师,又有专业理论教学的专职教师,也有一定比例的具有实践经验的、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

笔者对“双师型”教师队伍作出了如下定义:“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指以专业理论型教师、实践指导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为组成的“双师型”结构化教师团队;其中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教师和专业理论教师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比例恰当;并且达到整体布局和局部结构上的合理要求,即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素质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的合理化配置;能够发挥团队优势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胜任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⑦。如图所示,“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起着调节作用,以保证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概念要点辨析

重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必须立足我国高职教育实践现状,以现实性和整体性思维把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现实性思维”是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的现状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正是针对这一现状问题而提出的中国化的政策性概念,是直接指向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改革与发展方向的。“整体性思维”是指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概念所研究的对象为一定的教育范围内的教师总体与体系结构⑧,而教师个体的“双师型”素质研究只是整体构建中一部分。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辨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包含了个体层面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和整体(群体)层面“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两个重要部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二者关系是相互联系、和谐发展、共同促进。其二,个体层面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始终贯穿于整体(群体)层面“双师型”队伍建设的过程之中,是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终极目标。其三,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的各种资源能力有限制的现状之下,不可片面地单地的强化个体层面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这样的理想化目标(个体的“双师型”素质的培养只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实践工作中必须把握现实性和整体性原则,建设整体意义的“双师型”队伍。其四,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区域经济和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群体建设与个体培养两种策略并存,并且有所侧重地发展,至最终实现完全成熟的个体“双师型”教师,实现最优化的“双师型”队伍。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对于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而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增强高职院校办学吸引力的核心,其中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内涵建设是重中之重,而这些工作的开展和进步依靠的是高职院校全部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单靠教师个人难以完成教育活动各个环节的工作。所以,整体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程度,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研究,对于指导现阶段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决定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内容,但是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阶段,各方面还存在诸多局限性,所以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体系结构需要理性重构。本文基于河北省某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结构和建设实践,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策略及其体系结构的理性建构建议。

1.“三元互补”式发展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三元”是指“双师型”教师队伍中的三个组成部分,即专业理论型教师、实践指导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三元互补”式发展,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非将理论性倾向与实践性倾向的教师进行简单化趋中性培育,更要避免片面的 “双师型”教师个体的培养以达到“双师型”教师这部分规模的单纯式扩张,而是应综合考虑高职教师的个人研究倾向与兴趣、专业建设和学院管理的整体性发展原则等,进行整体规划,在教师的理论型、实践型和“双师型”三个培养方向上并举式发展,合理确定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体策略。

“三元互补”式发展旨在建构体系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由于高职院校在教师来源、数量、年龄、职称和能力素质等多方面仍然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且整体技能水平有限、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数量有限、“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小等困难,致使高职教育教学能力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难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现阶段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整体结构合理化的过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体系结构应该与社会职业岗位和就业方向相契合,并达到专职教师和专兼职相融合、理论教师与实验实训指导教师比例合理的整体结构。“三元互补”式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根本问题是改变现有师资队伍结构, 由单一教师组成的队伍转向由教师和技师按照技能实训教学要求比例组成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⑨。

2.“整体向上”式建构效率最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向上”式建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对于教师的全方位素质水平的稳步提升式发展,如教师的职称、学历水平等。

“整体向上”式发展策略旨在建构效率最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效率最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体系结构,即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之下,建立一个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的教师队伍,以保证教育任务的高效完成。从职业教育实践上看,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需根据自身的规律,建设一支高效合理的队伍结构,因为教师队伍的结构对于教育效率的影响极大。相对于某一高职院校的具体条件而言,建构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最佳教师队伍体系结构,需要在高职院校内部的各二级学院或系部的内部进行人员的微观调配与培养,以达到更有效、更合理地组织成员贡献力量,进而高效率地形成教育合力。

3.“先群体、后个体”式建设团队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先群体、后个体”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双师型”教师个人发展与团队建设相结合。因为整体的建设必须依靠教师个体的发展作为推动和基础,而教师个体的发展又必须依托于所在队伍的整体建设,并为其作发展平台⑩。然而,在当前国情之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走“先群体、后个体”式发展道路,使“双师型”教师个体的发展服从于整体教师队伍的发展,建设一支团队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团队化”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外在价值体现,表现为教学团队在高职教育中的整体效能。

综上所述,基于“双师型”教师队伍概念的内涵分析,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三元互补”式、“整体向上”式和“先群体、后个体”的发展策略不失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其体系结构优化的上策。

[注释]

①何农.关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辨析[J].教育与职业,2008(11):114.

②姚贵平.解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6):30 .

③贺文瑾.“双师型”职教教师的概念解读(上)[J].职教通讯,2008(7):50.

④徐东.对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认识与思考[J].石油教育,2007(2):20.

⑤贺文瑾.“双师型”职教教师的概念解读[J].职教通讯,2008(7):51.

⑥肖凤翔,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69.

⑦潘若龙.长春市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44&CurRec=1&recid=&filename=2009

178925.nh&dbname=CMFD2009&DbCode=CMFD&urlid=&yx=,2009-05-01.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例6

作者简介:李松艳(1970-),河北丰宁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高级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与咨询;杨红(1969-),河北丰宁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导游与旅游管理;孟凡志(1970-),河北唐山人,中共承德市委党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李桂环(1972-),河北平泉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我概念对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影响的研究”(编号:HB12JY004;主持人:李松艳)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5-0082-03

目前,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现象比较突出,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作为决定高职院校发展命脉的学生就业工作,其经受的冲击和面临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激烈和严峻。为提高学生职场竞争力,各学校对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短短十年间,无论是就业制度还是相关指导理论、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提供了大量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成果。然而,作为一门新兴科学的职业指导工作,尤其是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蔚然成风的社会支撑环境,同时,受管理体制、师资水平等的限制,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指导教育理念还不够清晰,目标还不够明确;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1],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操作性差、指导效果苍白无力”[2]。而教育性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特殊意义所在,必须避免简单化、模式化,必须将个体的自我发展目标和自我发展进程密切结合起来。即,它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的就业,还要把如何稳定性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关注点。可以说,大学期间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应该是促进和完善大学生职业精神素养养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应该从学生终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看待。为此,探索多个途径、多种形式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实现个性化、专业化、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辅导,满足学生需求,提升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艰巨任务。

一、研究现状

面对日益复杂的就业形势,高校应该通过对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提升大学生职场竞争能力,进而促进职业生涯发展水平,从而来提高职业生涯辅导的实效性。本文在借鉴众多学者相关研究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之上,发现普专与高职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各影响因素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本研究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源结构复杂、文化功底浅显、专业理论学习能力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缺乏、自我认识不足、职业胜任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欠佳等特殊性,提出高职大学生自我概念对其职业生涯发展影响的研究,研究自我概念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此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提高职业生涯辅导实效性的途径,明确职业生涯辅导的目的不能仅停留在选择和从事一份工作上,而应协助个人建立并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并能够将此概念应用在职业选择与生活方式上,完成个人生涯发展目标,同时适应社会需要。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者在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实际状况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生源结构、不同年级等方面的差异性,调查的方法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分别选取了文史类和理工类学生相对集中的四个系,从08、09、10三个年级各抽取一个班的学生,组成本研究的被试样本。文史类学生相对集中的系有旅游管理系和会计系,理工类学生相对集中的系有机械电子系和园艺系。共发出调查问卷565份,回收有效问卷515份。

(二)研究方法

1.个案访谈与现场观察法相结合。作者利用工作之便,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充分利用课堂、个体咨询、QQ咨询、集体活动及社团活动等机会对学生进行涉及自我概念各维度、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和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现状等各方面进行访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人生观、价值观及职业价值取向等方面情况有较翔实的了解。其中既包括学生本人对自己行为的描述,也包括对他人行为的描述,还包括老师、家长、实习单位领导同事等的评价,使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从而使研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增强。同时,还注重对学生上课情况、学习成绩、业余生活、人际交往、兴趣爱好及社团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观察,尽量采用第一手资料来说明当今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现状。

2.问卷调查法。在测试中,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量表》。所有数据全部采用SPSS 16.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处理,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进而理清高职大学生自我概念与职业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

3.文献比较分析法。在广泛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比较研究和同行研究的异同,从而为研究得出可靠的结论打下基础。

三、调查数据描述及分析

(一)高职生自我概念的整体发展水平分析

从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整体水平数据分析看出,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概念每题均值为3.86分,说明高职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其中,各因子从内容维度上看,其平均分依次为:道德自我(4.29分)、家庭自我(4.24分)、心理自我(3.78分)、生理自我(3.75分)、社会自我(3.71分);从结构维度上看,其低于平均分的依次为自我行动(3.82分)、自我满意(3.76分)。但通过对自我批评(3.20分)与自我总水平(3.86分)得分相比较,可以看出当前高职大学生自我概念还是比较积极的。

(二)高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整体状况分析

从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整体状况数据分析看出,高职学生生涯成熟值为3.00来看,说明他们的生涯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其中生涯感受(3.25分)、生涯信念(3.30分)和生涯计划(3.10分)这三个维度高于生涯成熟平均值,而生涯探索(2.49分)明显低于生涯成熟平均值;这说明高职学生生涯态度比较明确,但生涯行动力不强。

(三)自我概念对职业生涯发展状况的影响分析

根据对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从总水平角度看,大学生生涯发展各维度及总分与其自我概念总分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生涯成熟与自我概念总分的相关系数为.848**),并均达到极其显著性水平,且二者均成显著性正相关。

(四)自我概念与生涯发展之间的回归分析

上述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其自我概念在总体水平和各因素上均呈现高度正相关。我们首先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来进一步考证二者之间的影响程度,确定二者在总体水平及其各具体维度方面的影响程度,然后再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考察在自我概念内容维度和结构维度方面对大学生生涯发展影响作用最大的因素,藉此来更好的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得方法与途径。

(五)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高职生生涯发展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影响程度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首先在总体水平及其具体维度方面研究自我概念的影响程度。建立以自我概念的总分为自变量,以生涯发展总分及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总体水平及各维度方面,高职学生自我概念对其生涯发展具有较强的预测力。其中,二者在总体水平上的相关系数0.848,前者可解释后者的变异量为71.9%。这说明,在总体水平方面,高职学生自我概念对其生涯发展具有较强的影响和预测力。其影响和预测力的强弱顺序依次为:生涯态度;生涯行动;生涯感受;生涯信念;生涯计划;生涯探索。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它们的解释变异量分别为:53.9%、46.7%、34.9%、34.8%、31.2%、20.2%。

对数据作进一步分析表明,自我概念对高职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各具体维度的影响中,预测力最高的是生涯态度,这可能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自我概念与生涯态度均有了解自己特质的观念想法。因此,造成自我概念对生涯态度的影响预测力最高。至于自我概念对高职大学生生涯探索的影响预测力最低,则可能是因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的主观知觉,是心理层面的状况;而生涯探索是要付诸实际行动的具体行为,是实践层面的状况。两者处于不同层面,要实现从认识到探索行为的转化还有距离,尤其是针对高职学生的生涯主动探索能力更弱的状况而言,这个距离就更显漫长。

四、提高高职生职业生涯辅导实效性的建议

(一)更新观念,把职业生涯辅导明确建立在积极自我概念养成的基础上

根据大学生自我概念总体水平与大学生生涯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结合当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教育的现状,不难得出“生涯辅导”一词的出现完全是就业指导与职业指导深层次发展的结果[2],也是评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从单向关注学生的就业率向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有力措施。即,生涯辅导是从发展的角度看待个体一生,以自我了解、自我接受和自我发展为主题,强化个人生涯发展的观念、知识和技能培养,促进大学生生涯成熟[3]。可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是否具有实效性,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基础上。

(一)深化认识,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

生涯发展理论专家舒伯提出(1957),职业发展是一种终身的历程,因为自我概念的发展是终身的[4]。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涯观念和感受都处于发展阶段,生涯成熟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我概念还不稳定,尤其是他们的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往往摇摆不定,直接影响了职业生涯教育的成效。实践告诉我们,教育的结果不能仅靠外界的说教和灌输来提高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不能仅靠学校和教师的“外力”,它还需要社会环境、个体意志等,生涯辅导教育不能仅仅开两门课程、办几个讲座、搞几次活动、做一些咨询万事大吉。因此,高职院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过程中,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积极自我概念。主动让教师和生涯辅导人员成为学生自我成长和成熟的引导者和领路人。

(三)强化领导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积极自我概念的养成不会一蹴而就,它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涯辅导教育是一个漫长、系统、细致和具有较高要求的过程。这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能力、有智慧、有热情的辅导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时,要求学校管理者充分认识为生涯辅导对高职院校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投入,一方面要广招人才,聘请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人才加入到生涯辅导的师资队伍中,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在职辅导教师进修学习,同时,还应当创造条件,支持生涯辅导教师进行理论研究和开展各种实践活动,鼓励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进而达到提高高校职业生涯辅导工作实效性的目的。

(四)与时俱进,构建基于积极自我概念的全方位的生涯辅导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在积极自我概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建构全方位的职业生涯辅导体系[5],有效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切实帮助学生发展职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所谓的全方位,应当包括:

1.构建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核心,以求职择业技巧及各类职业能力拓展训练为重点,以专家讲座为辅助的课堂教育体系;2.开展各种职业角色模拟训练、拓展训练、生涯规划主题活动、赛事举办及生涯人物联谊访谈等,构建生涯辅导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3.结合社区实践和学生实习,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体系;4.建立院、系、辅导员三级咨询体系和辅导体系[5];5.充分重视和利用团委会、学生会、学联、各种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建立更广泛的学生干部培养锻炼和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赖勇强.自我概念中自我认知的最初发展[J].红河学院学报,2006(04).

[2]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16.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例7

关键词: 职业自我概念;大学生;职业规划;参与式教学

Key words: vocational self concept;college student;occupational planning;participatory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147-03

1 问题提出

很多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形成教学为主、兼顾职业咨询、规划大赛构成职业规划教育平台。课堂教学自身具有受众面高、知识系统化的优点,是传授职业规划知识的重要渠道,教学效果好坏与否很大程度影响职业规划教育成效,科学规范的课堂教学是职业规划教育的核心。目前高校职业规划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学目标宏观化。就教师而言,缺乏具体目标指导的教学活动,导致教学过程的监控、教学评价没有依据可言,就学生而言,没有清晰的目标无法检验学习效果。二是缺少探索性的教学方法。职业生涯规划注重自我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是直接经验的获得,目前普遍采用的讲授式教学更适合间接经验的学习,缺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索。因此,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探索式的教学方法是保证职业规划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1.1 职业自我概念课程目标的提出及具体化

职业自我概念是美国职业心理学家super职业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他认为,职业自我概念是一个人整体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整体自我概念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上的反映[1]。美国心理学家Tideman提出了“职业自我概念发展”,指的是职业对自身关系的认识和定性[2]。因此,职业自我概念可以理解为:学生在职业活动中对自我概念的认知,是持续的职业探索中,不断发现自我,了解自己的过程,影响并调整自己的职业行为和决策,促进职业成熟。

提出职业自我概念的课程目标,一是其理论来源于职业选择发展论,是西方职业指导领域中重要的理论学说,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可以作为职业规划课程理论依据;二是职业自我概念核心思想是自我发展,将促进学生人格健全与自我完善的元素融入到职业指导课程中,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契合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三是职业自我概念本质是探索自我概念,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生涯发展任务,在职业规划课程中,提供探索自我的平台,既实现了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心理需求,也帮助学生澄清在职业规划中与自我概念相匹配的生涯发展任务。四是职业自我概念的教学目标可以实现具体化,职业自我概念你内容包含:了解职业个性自我(兴趣、性格、能力、职业价值观)和职业信息(职业分类、职业信息搜寻),据此归纳为六个教学目标:了解职业兴趣、了解性格、发现自我技能、明确价值观、搜寻职业信息、聚焦职业目标。

因此,成熟的理论体系、契合大学生培养目标、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和生涯发展任务、可实现具体化教学目标是职业自我概念课程目标提出的四个基础,如图1所示。

1.2 参与式教学的应用

参与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让所有的学习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目的是使每个有着不同背景、不同个性、不同知识经验和不同智能类型的学习者都能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形成新的价值观[3]。特点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照顾学生差异、重视体验和分享,适合有合作、探索、体验成分的教学内容。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认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阶段属于探索期[4],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拓展生涯经验和增进自我了解的职业探索活动,具有探索性,课堂要体现主动探索、体验直接经验。是适合使用参与式教学发。研究表明,参与式教学应用在职业指导课程中“能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得到学生认可,受到学生的喜欢”[5],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设计能力” [6]。但参与式教学有效性到底如何,尚缺乏实证研究,为此,本研究用教育实验研究方法,将参与式教学融入到大学新生职业规划课程教学中,并验证教学的有效性。

2 实验设计

2.1 实验对象

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云南省某高校大学一年级一个班(43人)作为实验班,其中男生25人,女生18人,理科生30人,文科生13人,对该班开展职业规划参与式教学。同校同级另一个班(45人)作为对照班,其中男生26人,女生19人,理科生33人,文科生12人,对照班同学均未参加职业规划课程教学。两个班学生是自主选课后形成,无人为干涉。

2.2 实验工具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量表。该量表由王亚琨编制,共五个维度30题,采用likert自评五点量表,“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分别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分值越高,说明职业自我概念越明确。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45-0.832之间。

2.3 效果检验

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中的“单组前后测设计”。同时,在实验期间,实验班和对照班所有同学未参加相关的职业指导相关课程和活动,以提高实验效度。

2.4 参与式教学设计

结合课程六个专题设计体验式教学活动(表1),每周用一次课完成一个专题,每次120分钟。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启发、参与、体验、提问等手段帮助学生观察、领悟和学习,达到自我探索。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17.0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职业自我概念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各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被试所测查特质基本同质。

3.2 实验班职业自我概念量表教学前后比较(表2)

结果表明,参与式教学后,实验班在职业个性自我、职业人脉自我、职业外在自我维度分数差异显著(p

3.3 实验前后对照班在职业自我概念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结果表明,实验前后的对照班各维度分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班在实验前后的职业自我概念各维度无变化。

4 结论

4.1 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方案设计合理

研究将教学目标界定在职业自我概念的培养,教学设计围绕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探索展开。职业自我概念是职业规划的前提和根基。大学时期的个体正处于职业自我概念的关键期,大学阶段形成清晰明确的职业自我概念,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有正面的帮助和意义。职业指导理论创立者Parsons提出职业指导教育三大任务,自我认知、职业探索、职业决策。职业探索和职业决策本身具有个体多元性、职业深入化的特点,面对学生人数多、封闭的教学环境,教学受诸多约束,相较而言,自我认知成为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学生本身心理成熟度和阅历而言,更乐于参与职业自我认知的探索,对于职业对人的要求探索受限于很多因素,例如:缺少工作经验、无法到工作地深入了解、探索信息真实性有待斟酌等。

教学方案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在探索过程中,最大程度照顾学生间差异,让不同特点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有所收获。方案设计以实践、活动、体验为基础,每次课程都要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借助体验式活动,讨论分享学习。例如在职业价值观探索一节,任务目标是明确价值观,认识到每个职业的价值,借助“找零钱”、“价值拍卖”的活动,让学生讨论“在职业生涯里,我认为最主要的三件事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在职业中发挥自我的价值?学会探索职业价值观的方法,意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4.2 参与式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积极作用

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参与式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职业自我概念在统计学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实验组教学前后测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参与式教学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自我个性,包括兴趣、性格、价值观、技能,了解心理自我在职业中的体现,进行自我塑造和调适;发现职业人脉,从而认识到社会自我在职业规划中的重要意义;客观认识外在自我,充分发挥外在自我认知在职业概念中的。尤其在明确职业信息自我和职业目标自我方面,参与式教学干预效果更好,教学前后测差异到达非常显著。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搜寻职业信息的方法,可以应用在生涯每一个阶段,进行职业信息搜寻的专门训练,这是其他专业课程缺乏的教学内容;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职业目标,学会为自己确定目标,甚至是详细的职业生涯目标。

人的职业自我概念在职业实践和生涯成长中不断探索、调整,是伴随一生的任务。在我国,大学生刚刚开始职业生涯的探索,最需要的是习得科学的探索职业自我概念方法,作为一项技能服务于整个生涯规划。参与式教学重视学生的自我探索和技能获得,激发后续学习。

4.3 课堂渠道培养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有效性得到证实

培养大学生积极职业自我概念的途径有多种,可以是课堂教学、团体辅导、专业实践等。目前研究集中在团体辅导培养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积极意义,忽略了课堂渠道的培养,课堂作为大学生学习的普遍场所,有受众面大、普及度高、时间易统一的特点,可以作为培养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开展职业指导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蔺桂瑞.职业自我概念与大学生职业指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增刊1.

[2]卢荣远,李凌,唐宁玉.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8-49.

[3]甘肃省教育厅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效的参与式教学[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8.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例8

一、更新观念,把职业生涯辅导明确建立在积极自我概念养成的基础上 

根据大学生自我概念总体水平与大学生生涯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结合当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教育的现状,不难得出“生涯辅导”一词的出现完全是就业指导与职业指导深层次发展的结果,也是评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从单向关注学生的就业率向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有力措施。即,生涯辅导是从发展的角度看待个体一生,以自我了解、自我接受和自我发展为主题,强化个人生涯发展的观念、知识和技能培养,促进大学生生涯成熟。可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是否具有实效性,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基础上。 

二、深化认识,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 

生涯发展理论专家舒伯提出,职业发展是一种终身的历程,因为自我概念的发展是终身的。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涯观念和感受都处于发展阶段,生涯成熟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我概念还不稳定,尤其是他们的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往往摇摆不定,直接影响了职业生涯教育的成效。实践告诉我们,教育的结果不能仅靠外界的说教和灌输来提高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不能仅靠学校和教师的“外力”,它还需要社会环境、个体意志等,生涯辅导教育不能仅仅开两门课程、办几个讲座、搞几次活动、做一些咨询万事大吉。因此,高职院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过程中,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积极自我概念,主动让教师和生涯辅导人员成为学生自我成长和成熟的引导者和领路人。 

三、强化领导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积极自我概念的养成不会一蹴而就,它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涯辅导教育是一个漫长、系统、细致和具有较高要求的过程。这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能力、有智慧、有热情的辅导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时,要求学校管理者充分认识为生涯辅导对高职院校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投入,一方面要广招人才,聘请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人才加入到生涯辅导的师资队伍中,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在职辅导教师进修学习,同时,还应当创造条件,支持生涯辅导教师进行理论研究和开展各种实践活动,鼓励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进而达到提高高校職业生涯辅导工作实效性的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例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70-02

1994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已有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提法。同志在2000年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丰富而实际的教育资源。这是(教育资源)一词首次出现于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广阔的应用空间。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还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这些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供了理论支撑。

到目前为止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定义,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要素”说,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一种是“存在”说,认为一切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并为其提供服务的可被挖掘、利用的诸多要素条件。不同的提法各有其优势,同时又存在不足,两者共同的缺陷是都没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或者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出发定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或者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笔者尝试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一)体现教育的本质即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为根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给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论述过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社会。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育本质回归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能够达到共识:教育本质是以人为本。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越来越功利化,崇尚工具理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或者否定了大学生自身的需求,这种情况造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官方化,使得受教育者形成心理和事实上的抵触。但是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一切都以学生为最根本,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是教育的目的和动力。

(二)突出作为高等院校最根本的“高等”教育

突出高职院校教育是“高等”教育,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针对这种趋势,高职院校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却存在很大的弊端,就是为了实现学生很好就业,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针对这种状况,现在专家也提出了意见就是高职教育更应该注重“高等性”,不能把高职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也就是高职教育也必须具有高等教育的基础性教育,对此不能忽视甚至是无视,否则高职教育就会变成为职业技能教育。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第16条对高等学历教育标准规定,不论是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都必须掌握“基础理论”。可见,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和教法的改革都不能忽视基础理论教育,轻视、弱化基础理论教育,都将把高职教育推离高等教育的发展轨道,最终就有可能使高职教育失去存在的基础。所以高职教育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作为基础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总和素质。

(三)高职院校教育应该突出职业性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其职业属性即是基因和特色。现实情况是高职教育很多时候都被视为“专科教育”,低层次的高等教育,我国高职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其招生、拨款等都是被安排在一般本科高校之后,少有的“高职本科”实践还必须挂靠一所普通本科,成为不伦不类的“怪胎”高职教育。这实质上是在行政层面视高职院校低于一般本科高校,客观上造成了高职教育低人一等,造成了在招生就业中处于劣势地位。虽然,近几年的自主招生打破了高职教育的层次壁垒,注册入学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另类高等,技术本科教育的提出反映了研究者的理论呼声,但是,大多数考生还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突出而被迫“自主”的,较少是由于“热爱”而主动选择高职的。所以,界定高职培养目标,必须旗帜鲜明的表明职业属性,没有职业属性,高职教育就失去了灵魂,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那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要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以符合高职教育的目的。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概念的探讨

以上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做了一些分析,那就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教育的本质实现以人为本,同时还要体现作为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最后还要体现高职教育本身最大的特色就是突出职业性。从以下几点来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为了实现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的资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只是为了培养符合时代和国家政治需要的人才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重要的功能是为了实现大学生的幸福和全面发展。那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范围就要有所改变,减少一些官方的资源,更多地增加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幸福的资源。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对大学生基本素养进行培养的资源。有理想、爱国、遵守家庭美德等都是大学生的最基本素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分为培养学生有理想的基本素质的资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基本资源、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的资源等资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必须和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相结合。

三、分类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上文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从中延伸出来另一个问题就是从对概念的定义中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分类。

根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人为本的属性可以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分为:政治性比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更加突出学生需要,实现学生幸福发展的资源。

根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可以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分类为:突出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资源和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资源。

根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职业特征可以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分类为:学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企业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企业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括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先进人物创业表现出来的教育资源等等。

分类分析说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内涵也是非常丰富的,但是从其本质来讲,它突出地强调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以学生为中心,既包括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教育资源又包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资源,同时又兼具职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总和。

目前各大中城市都建立了教育园区,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响应这一号召,无锡建立了藕塘职教园区,目前为止藕塘职教园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如何实现资源共享是现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要实现共享,这是个系统的工程,其中包括要搞清楚什么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了解定义、内容、分类。然后结合无锡藕塘职教园自身的情况,对职教园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摸底,在摸底的情况下提出共享模式和机制实现无锡藕塘职教园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以求达到最大效用的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问题,首先要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概念有明确的界定,对其内涵有充分的认识,这是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摸底和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其教育功能的基础和前提。

参考文献:

[1]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王军,陈小岚.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流失及治理对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3).

[3]傅安洲,阮一帆.高度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资源体系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

[4]张雅琴.简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优化[J].深圳大学学报,2005,(6).

[5]张耀灿,陈万柏.学校德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王子平.资源论[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

[7]史志良.工业资源配置.[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8.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例10

“专业化”也称专业社会化,它有2层含义:一是指一个普通职业群体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二是指一个职业群体的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情况和水平。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一个转变过程,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教师教育主要包括职前教育、入门教育和在职教育3个阶段[1]。本文主要探讨职前教育阶段,即师范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教育部于2003年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进行了第5次修订,与以往的教学计划不同(过去称教学计划),这次修订提出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引起了学者们对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基于此,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数据库查询期刊论文,以“教师教育”“专业化”“本质”“多元论”“层次论”“概念分层”为关键词,搜集2000年至2014年的相关论文,共113篇。从上海体育学院超星数字图书馆查阅专著6部,查阅教育部文件9部。共引用18篇文献,上述文献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根据搜集的文献,对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进行了综述。采用分析、抽象、概括、比较、演绎等逻辑学方法,提出体育教育专业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观点。根据辩第51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3个层次决定了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把握体育教育专业本质3个层次的统一有助于深刻和全面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属性;有助于解决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明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方向;有助于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标准的制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

一是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应加强“教育能力”的培养。如杨万林等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异位与回归》一文中认为新《课程方案》只重体育学学科专业知识而轻教育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是不利于实现“培养体育师资”的目标定位的,这样的课程改革与其培养目标是异位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必须以教师教育专业化理念为指导,向着教师教育本位回归[2]。又如王健等在《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一文中认为构建并完善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取向的发展策略[3]。二是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应加强“运动能力”的培养。例如,有学者认为《课程方案》的“宽口径、广适应”的“通才”教育思想会导致体育人才“运动能力”的下降,这引起了“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争论[4]。另外,不同学者对“一专多能”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一专”是指专项,“多能”是指多种运动技能[5];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一专”是指体育专业,“多能”是指多专业的技能[6]。三是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应加强“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目前对“健康教育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护理领域,主要是指医生护士针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的教育能力[7];但随着“健康”一词内涵的变化,“三维”健康观逐渐被人们接受。“健康第一”已经成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并且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8]。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和课程性质的变化引起了学者们对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的关注。例如,有学者认为,应借鉴发达国家对学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增设健康教育专业,提高体育教育人才的健康教育能力[9]。从上述学者对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以及从《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可以看出,目前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不明确、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专业化标准模糊。如何确定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主要矛盾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唯物辩证法同时认为,主要矛盾当中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客观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10]223-230;所以,确定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应找出决定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应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应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确定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笔者认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是多元的,并且多元本质是分层次的,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分析如下。

2体育教育专业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理论基础

2.1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逻辑学基础

在逻辑学中,定义的逻辑形式为: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概念。其中“种差”即内涵,是指该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是指与其他事物相比较得出的主要区别[11]。由于确定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比较对象是多元的,而且是分层次的;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本质是多元的而且是分层次的。从逻辑学理论可以看出,确定本质涉及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二是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后,要与其他事物比较才能确定哪些共同特征能成为本质;三是要明确“邻近的属概念”,因为“邻近的属概念”决定比较的范围,即论域。这一过程运用的逻辑学方法是分析、抽象、概括和比较。“邻近的属概念”是被定义项和外部比较对象“共同特征”的概括,这一“共同特征”能否成为本质也要考虑同层的“比较对象”。“邻近的属概念”与同层的“比较对象”又同属于更高一层“属概念”,是更高一层“属概念”下不同对象的比较。这一过程同样是运用分析、抽象、概括和比较的逻辑学方法,此方法的“螺旋式”运用便会产生概念的层次性,概念层次性是主体认识水平的反映。

2.2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哲学基础

概念层次性是客观事物层次性的反映,也是主体认识水平的反映。任何事物都作为类的个体或属的种而存在,事物本质的层次关系是指属种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类或属的内容随着分类标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属种的区分具有相对性,属种关系的层次具有多样性;但是如果分类标准既定,则类或属的内容就是稳定的,在这个前提下可以考察事物本质的层次性[12]。如何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指出:从物质到感觉和思维,与从感觉和思维到物质,这是认识论上2条根本对立的路线。前者是唯物论的路线,后者是唯心论的路线[10]125。“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从物质到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路线,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比较、概括等逻辑学方法构建,而不是按“从感觉和思维到物质”的唯心主义路线先验预设,即不是按自上而下的演绎路线,而是按自下而上的归纳路线构建的。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道:在《资本论》中,逻辑学、辩证法和唯物论的认识论,“不必要3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10]129。在方法论上,列宁关于逻辑学、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同一性指示,对今天正确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本质认识的方法论应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逻辑学方法的统一。概念分层理论正是主体这一认识过程的概括。

2.3概念分层理论

概念分层定义为从低层概念的集合到他们所对应的更高一层概念的影射。这种影射将概念的集合以偏序的方式组织,例如,树(分层及分类的)、网格、有向图等。一个概念分层可以在一个属性域上或一个属性域的集合上定义。假设一个分层H是定义在域的集合Di,…,Dk上,其中不同的概念层次组成了一个分层。概念分层通常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以偏序的形式排列。最一般的概念是空描述(nulldescription,以保留字ANY表示);最特殊的概念对应着数据库中属性的具体值。正式定义如下:Hl:Di×…×DkHl-1…H0。其中:Hl代表最原始的概念集;Hl-1代表比Hl更高一层的概念;依次类推,H0是最高一层的分层,可能只含有最一般的概念“ANY”[13]。以概念分层理论为指导,建立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如图1所示。

2.4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

建立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与明确体育教育专业的内涵是辩证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2个方面;因为建立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要用到比较的方法,要找出专业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分析、抽象、概括出体育教育专业的共同点以区别其他专业,亦即明确体育教育专业内涵的过程;但在定义表述时,因其逻辑形式是“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这表明被定义项必须有归属分类,否则无法确定比较的范围、对象和层次,因而无法进行科学的定义,也就无法确定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如图1所示,体育教育专业具有体育专业、师范专业的专业属性,不同层次之间是属种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可以明确每一层的“邻近的属概念”,即明确论域,为认识体育教育专业本质提供同一性前提。

2.5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3个层次”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如图1所示),提出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3个层次”,即本体本质、一般本质、特殊本质,并分别给出每层本质对应的定义逻辑形式:第1层本质,即本体本质: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性+专业。第2层本质,即一般本质: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性+师范专业。第3层本质,即特殊本质:体育教育专业=种差Ⅲ+体育专业。本体本质与一般本质、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间是全异关系,如图1所示。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的逻辑形式显示,“3个层次”的本质是互相区别的,不存在包含于关系。这与哲学里的范畴(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一般本质属于共性,是共性中的一个部分;特殊本质属于个性,是个性中的一个部分。共性与个性之间是包含于关系,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是个性的一个部分。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间不是包含于关系的原因在于确定本质要考虑同层的比较对象,一般本质是共性中与同层的比较对象相互区别的那个部分;特殊本质是个性中与同层的比较对象相互区别的那个部分,如图1所示。所以,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间是全异关系,与哲学里的范畴(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是有区别的。广义本体论,是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14]。本文本体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存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是指与同层比较对象的主要区别。

3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探讨

3.1按本体本质的探讨

1)第1层本质,即本体本质: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性+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第1层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属性,这一层本质是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相比较而言的。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同属专业,都具有专业的特点,不同点在于师范专业设置教育类课程,以体现教师教育的特点;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教育能力培养以区别非师范专业。师范专业的目标定位决定了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的,这一目标定位从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过去称教学计划)中可以看出。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主的,这是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改革,现代教育中最有影响的思想是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15]。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6],2003年颁布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7],2011年教育部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做了修订,要求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新的目标体系,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所以,目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是追求健康的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统一。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实现健康的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统一,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教育能力培养以满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体育师资能力的要求。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这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本体本质所决定的。

3.2按一般本质的探讨

第2层本质,即一般本质: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性+师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第2层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属性,这一层本质是体育教育专业作为体育专业与中文、数学等师范专业相比较而言的。体育专业与中文、数学等专业同属师范专业,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教育性;所以课程设置都要开设教育类课程,以体现教师教育的特点。不同点在于体育专业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专业;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运动能力培养以区别中文、数学等师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体育师资能力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具备较好的运动能力,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运动能力培养。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这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一般本质所决定的。探讨体育教育专业的一般本质有助于主体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目标。

3.3按特殊本质的探讨

第3层本质,即特殊本质:体育教育专业=种差Ⅲ+体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第3层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等体育专业的主要区别。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同属于体育专业,都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专业。不同点在于体育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是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主的,这是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实现健康的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统一,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运用运动科学知识能力,指导学生科学的运动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运用运动科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而运动训练专业的目标定位则不同,运动训练专业是以培养教练员为主的。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不是以促进运动员的健康为主,而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主;所以,教练员要掌握科学训练的运动科学知识,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熟练运用运动科学知识的能力,这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本质所决定的。探讨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本质有助于深刻理解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规律。

4结束语

从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出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3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教育能力,二是运动能力,三是运用运动科学知识的能力。这3种能力分别由体育教育专业的本体本质、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所决定的。把握体育教育专业本质3个层次的统一有助于深刻和全面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属性,明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方向。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三层理论从哲学和逻辑学的视角提供了一种认识体育教育专业属性的思路,有助于解决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价值;但这一思路对传统的本质一元论[18]提出了挑战。笔者将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观点引进体育界,提供本质研究的另一种视野,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王建涛 戴俊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元利.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88.

[2]杨万林,徐云霞.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异位与回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5):460.

[3]王健,季浏.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1):70.

[4]李强,毛振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素的新视域:课程核心与多因互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9):93.

[5]郑东霞,彭云志.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95.

[6]何祖新,成聪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对接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15(3):77.

[7]万继平.培养实习护生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825.

[8]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2011:1.

[9]闫万军,张武军,周利明.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4):490.

[10]李达.唯物辩证法大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5-408.

[11]徐锦中.逻辑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38-39.

[12]杨世宏,刘冠军.本质层次性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意义[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3):295.

[13]刁树民,于忠清.概念分层在人口普查数据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6:47.

[14]百度百科.本体论[EB/OL].[2015-05-03].http://baike.baidu.com/view/61457.htm.

[15]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