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艺术的审美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3-10-25 10:39:53

艺术的审美教育

艺术的审美教育例1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受到了愈来愈多的高校教师的关注,对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地被提及。审美教育是教育者借助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形成的良好的审美素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品格的提升,而且有利于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性格的健全。本文主要立足于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概念界定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作品和相关的艺术理论知识,运用艺术鉴赏和创造的规律,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受教育者的感知能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渗透性和典型性的特点。[1]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专业艺术院校培养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方面的人才。从广义上说,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上的职业和分工不同,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的人,都会涉及到艺术,他要么阅读小说,要么聆听音乐或者观赏舞蹈活动等等。因此,无论是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的艺术教育,都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原理知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鉴赏和批评,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鉴赏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以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2]

二、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1、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但审美教育不只是艺术教育。首先,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只有突出了其审美的本质,艺术教育才能够塑造出美的灵魂,才能培养出受教育者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能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体验到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

2、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主要途径

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有许多种,其中艺术教育是其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修养、人格品质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正如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说的:“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可以这么说,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艺术教育,就没有审美教育,更说不上审美修养的培养。

3、美育是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

虽然艺术教育与美育在根本目标、具体任务、实现途径等方面不同,但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这和美育的目标非常符合。素质教育是现代普通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审美修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

首先,美育以塑造鲜明而感人的形象为物化手段。在美的实践环节中,美的欣赏、美的创造都不能离开形象,因为美的事物具备动人可感的个别形象。离开了艺术形象,美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所。著名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描写了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作品中保尔的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而且顽强的革命意志塑造了主人公崇高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深深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苏联青年和中国青年。

其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由于艺术教育培养着受教育者的感知、洞察与想象能力,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了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美的形态有很多种,其中艺术美是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在创造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艺术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审美教育的最终功效是陶冶人的情操,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能够对他们健康的心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审美教育中,大学生可以根据美的形象的塑造,增强情感的交流和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审美修养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艺术的审美教育例2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53-02

既然有美术的存在就要有美术教育的存在,美术教育旨在传播丰富的社会知识和延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术文化,因为美术教育是人类自存在文化教育的时候最早的一门学科。从美术教育中可以满足人类对审美的愿望和需求,工艺美术的审美素质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进步起来。

美,是人类客观上存在的事物,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也是无处不在的。如:工艺美术、文艺、大自然等等都在无形中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但是人们切切实实的生活在美好事物的身边却感觉不到“美”,原因就在于缺乏观察“美”的眼睛,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针对以上特点对工艺美术教育中审美素质的培养应该从几方面入手:

一、工艺形象象征的特征和相关因素

工艺美术品是人的本质对象感情的产物,它主要是以结构和色彩以及形体构造来表现对一定时期民族朦胧又宽泛的情感。它也不是临摹和在线的对象,而是以现实对象的造型把情感当做一种外在情感来表述的形式。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一件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象来探讨和研究它的内在想要表达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去了解一件工艺美术品实际蕴含的情感因素。此外,工艺形象的象征性也和艺术类型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有了这种发展和变化才使得工艺形象的美有了崇高展现的可能。

另外,工艺形象的象征性还和社会因素以及历史的因素有关系。因此,我们只有把工艺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中才可以很好的并且准确的去鉴定一件工艺美术作品的崇高美以及象征的意义。比如说,在工艺美术中出现的一些珍品和孤品,它之所以能被称作是奇珍异宝是因为他们除了材料的特殊以及工艺制作水平这些因素之外,还有就是这些珍品的历史文化背景赋予的一些存在着深刻的意蕴。再如:在我国商代出现的鼎,司母戊大鼎,它的造型优美和庞大被誉为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鼎。从它的实际意义来看也不过是一种工具,一种炊器。但是,从它的制作上看鼎的腹部有一个大型的兽面纹,而且是有头没有身子,两只眼睛露出的光让人看了感觉毛骨悚然,即便是这样才体现出了这鼎的神秘且庄严。从工艺美术形象的角度看,它那面露狰狞的凶光正是积淀着岁月留下的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这种神秘和悠久历史的结合才真正体现出了无法阻挡的的力量,就是崇高的美。工艺形象的象征性和它所存在时期的民族审美以及文化艺术也有很大的关系,充分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审美理想以及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工艺美术的象征意义[2]。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在它长期的发展演变中都是相互借鉴和引用的,所以,审美意向和审美的崇高精神也常常从工艺形象中体系出来,从而使工艺形象的崇高的美带有浓厚的典型意义以及文学色彩。

二、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一)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在进行审美素质培养的同时要求学生要建立健康的审美观,只有这样才能具有发现和辨别美的能力并且开始爱美和接受美的陶冶。教师的每个言语每个动作动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且教师的审美素质也会给学生造成直接指导的作用。因此,只有教师正确的对待审美的观念并正确的引导学生,那么在潜移默化当中学生也会耳濡目染,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发挥美术欣赏课的作用:在实际审美的过程中,会产生对美的误解以及对美的扭曲等。这时候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让他们树立正确欣赏美和认识美的能力,这是怎样在心中形成美的前提。然而,在学校中开设的美术教育欣赏课就是一个好机会了。怎样全面的去理解一个艺术品的价值?这是所有广大职工教师正在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工艺美术欣赏的过程是一个体验和观察以及品味相互结合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欣赏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审美的享受以及亲身体验和感受思考等联系起来来获得一些对审美素质培养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既提高了高雅的审美情趣又陶冶了情操,还直接或者间接的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切切实实的发挥出了社会的功能,并且为艺术修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发挥学生自主评论的能力,切实提高审美素质:目前有很多教师的思想是,工艺美术评论应该是一些比较大的评论家的事,跟学生没有关系。可是,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在对一件工艺美术作品欣赏的同时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初步的感觉和印象。因为处在大学里的学生毕竟已经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经验了,所以这就要看教师怎样把握好机会抓住学生对一件工艺美术作品最初的感觉,并且为学生做深入的分析,积极的去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对待工艺美术的欣赏。在实际工艺美术作品欣赏的时候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力,然后去描述对这件工艺美术作品的感受[3]。在学生描述了自己的感受以后,老师还可以借此机会充分的介绍这件工艺美术作品的背景,以及这件作品所处的年代等等。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培养了对工艺美术的审美素质。

(四)工艺形象和伦理相互融汇,在中国工艺思想强调的是造物在伦理道德上对人的感化作用,他历来最重视的是审美的情感和感官的愉快之间的情感满足之间的联系。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图像绰约多姿,到处都充满着美好的象征性。这些象征性的追求使人工艺术沦落为单纯的道德观念的展示,由此可以看出,在工艺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及伦理道德的教育举足轻重。

三、总结

新中国设计艺术的奠基者和新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领路人张仃先生这样说“在工艺美术教育中,我一直提倡民族、民间这两个概念。工艺美术设计也应该建立中国自己的学派”[4]。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也应该奋力实现,这项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翟墨.人类设计思潮[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32):156-157.

艺术的审美教育例3

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了音乐教育的目标就是审美教育。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摆正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享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树立正确的“三观”价值。教师在课堂上应力求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多样化、新颖化,从学生的审美心理及特征出发,重视学生的审美探索活动,达到让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心理情感尚未完全成熟,对音乐的感觉只是一种听觉的感知,谈不上理解,我们可以“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气氛中“玩中学,学中玩”,多开展一些比赛环节,通过表演、竞赛展示自己的才能获得成功的满足。同时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表现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二度创作,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升华了审美体验。

二、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关系

诚然,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具有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感受音乐。但是,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音乐教学中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它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音乐课程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不可能伴随人的一生。而人对音乐的爱好、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将是人一生的财富。中小学基础音乐教学更是如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爱好及音乐素养是首要任务,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协调好音乐知识技能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关系。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合理地适当地进行有关技能训练,而不能作为主要任务和目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音乐教育被罩上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光环,其辅德作用被无限夸大。例如:“音乐可以振奋精神、鼓舞斗志”“一首好歌就是一堂政治课”等等。“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容忍灌输”,这种“说理”代替“审美”的方式不可取。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而是强调突出艺术性。我们的教育是审美教育,必须坚持走艺术化道路。

三、拓展课外音乐课程,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音乐审美教育

电视、电影、文娱晚会等与音乐有关的艺术文化形式对中小学生们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视听结合的艺术更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目前来说,音乐教育的外部环境比较糟糕,不健康的流行音乐泛滥市场,而这些小孩子们分辨能力较差,只是盲目随从,因而失去了这个年龄应有的童真童趣。所以,对于流行音乐,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区分良莠,遏制不健康的流行音乐,适当地把一些比较优秀的流行音乐带进课堂。如;《同一首歌》《中国人》等等,都是不错的音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情调钢琴、风靡海内外的中国第一支女子民乐组合——女子十二乐坊等等也是不错的。还有课外可以多开展一些大众化的文娱活动,如建立合唱队。合唱训练不仅能使广大少年儿童在歌唱技能音乐素养等方面得到提高,而且在审美能力、合作能力等诸方面都得到培养,可谓一举多得。这也与新课标“将审美教育贯穿于活动之中”的理念相吻合。

艺术的审美教育例4

电影艺术作为一门与“人的生命特征”极其相似的艺术形式,它能最充分的展现人类的生存状态及人类的精神想象、理想与人文关怀。因而它在高校的艺术审美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承担着塑造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审美情趣等重要责任,而且在他们完整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中也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教育使命。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高度的逼真性,即在银幕的时空中以逻辑逼真的方式展现人类物理时空与精神时空中的生存状态及人类的精神理想与关怀。决定了受众在银幕艺术的世界中,可以以精神的方式在精神的时空中经历生命意志的考验,经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经历或没有机会经历的各种生命的体验和生命历程,还能享有在现实的生命行为中不可能实现的,精神所期盼所想象的任何生命行为和生命盼望。这种以精神来实现的审美方式,正如封孝伦所说的这是“一种没有耗损或耗损不大,但绝没有危险的生命实验”。所以,许多高校学生纷纷把影视艺术欣赏课作为他们公选课的首选。

而作为高校影视鉴赏课的老师自然应选择优秀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这样的作品应是能拓展学生的生命体验。使之经历不同的生命历程,感受各种不同的人类情感。让他们在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对比中,在艺术的拨动下,调动他们人性中的积极因素,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与选择,使之在对电影艺术的欣赏中,不只得到审美的愉悦,而且也能使他们人性中善的东西、美的东西得到升华,收获生命的某种感悟与启示。

然而,除那些经典的旧作之外。近年的电影新作,尤其是中国生产的电影作品中真正能带给学生这样的审美感受的作品却如数家珍。

电影艺术欣赏课的事实已证明。不管大家承不承认,如果不是老师的强制或引导。学生往往是不会主动要求看国产片的,在他们的心理似乎有着一种排斥甚至有时会是拒绝国产片的情绪。在电影艺术欣赏课过程中,如果你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部有意义有价值的国产影片,他们一定会谈虎色变,甚至有些惟恐避而及之势。

这种表现出对国产片没有信心的现象。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国产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电影艺术到底应表现什么、如何表现。才能使之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电影艺术的娱乐、认识和教育三大审美功能怎样才能统一在电影艺术的符码中实现审美教育的转换。从而真正地达到对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教化作用?

本文认为电影艺术作为一门与人的生命特征极其相似的艺术,它必须关注“人”,表现人的生命及其生存状态,把对人类生命关怀的情感意识、生命意识以及终极思考融铸在人物的性格、命运及其整个生命过程中,要塑造立体、具体、有血有肉有生命真实感的人物形象,而不是抽象化、概念化,远离生命的、“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因为脱离对人、对人类生命的表现,电影就将失去艺术的生命力与感染力,也就失去了电影艺术的灵魂。

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电影艺术的欣赏中。害怕“有意义、有价值”的电影。这是因为在他们的记忆里,所谓的有意义、有价值。实际上就是一种远离生命的作品,而所谓的意义价值,只不过是一种从外强加给大家的教育思想,而其中的人物也只不过是给概念化、抽象化了的符码罢了。

不是因为怀着这样的观念,我们的电影作品《美丽的大脚》不会如此门庭冷落:我们的《张思德》,即使是在宣传了是按照商业的方式进行操作与拍摄的,(意思为“好看”),也仍旧是落下观众毫不领情,漠然以对的局面,最后不得不以集体购票方式,对受众进行“强制性”的观赏:而顾长卫的处女新作《孔雀》,在柏林电影节喜获“银熊奖”,在国内的上映立马就门庭若市,国人情愿相信外国人的审美价值观,也不相信国内的宣传。以及“专家们”的审美价值评判;当然,国内也不乏宣传的成功之作,如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在这我们也有必要对其成功进行讨论一下。张艺谋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国际大导演;另一方面是因在继《英雄》的成功之后。人们对其新作又寄予了更高的审美期待与厚望。然而在人们欣赏完老谋子的这部新作之后,影片中存在的重大逻辑错误与粗浅的故事内涵,不得不使人怀疑老谋子的艺术才华是不是快走到“山穷水尽”了呢?

正是基于以上分析,所以本文提出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观必须突围,否则我们的影视作品就会像“一本没有内容的书,并不是指没有印得有字的一册空白纸,而是一本其内容有等于没有的书”。流于空洞无义的形式,只能是一部没有多少真正审美价值的电影作品。

那么,电影艺术应如何从固有的审美价值观中突围,去建构一种丰富的、立体的、具有生命内涵的新的审美价值观呢?

笔者认为它必须回归到对人、对人的生命的关注上来,根据封孝伦著作《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中的哲学观点,“人不是别的什么,人就是生命”,而生命的本质就是存在。生命是各种目的的总和,它以各种方式印证自己存在的真实意义,并顽强地表现自己。作为生命有限的人。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任何与其生命无关的活动,艺术活动同样如此,所以艺术的创作实际上就是一种生命的创作,或者说是一种生命需求的现象。人的生命得以存在,或说要有质量有发展的存在。就必须以不断满足生命需要和追求为条件,满足人的生命需求可以说是人类所有活动的根源和动力。无所求的生命是萎缩的生命,一种几近死亡的生命,所以作为生命现象的艺术也是以满足人的生命需求为根本目的的。艺术为人所创造,艺术又为人所欣赏。人类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不但丰富多彩,而且人类也常常欣赏甚至陶醉在自己营造的艺术世界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生命的复杂本性。事实上,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肉体的生物生命外。还有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人是三重生命的统一体。

人的精神生命是“生物生命的变式或补充”。但它却是“人类生命的第二次升华,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之一”。人的精神生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现实中的人不但处在一个现实的物理空间中,而且当人的精神在活动时,他也同样处在一个源于现实又相对独立于现实的精神时空中。在现实的时空中,人只能感受“现在”和“这里”,而在精神时空中。人却能感受更大空间和更长时间的 人类生命现象,这种源于生物生命基础上诞生的精神时空中的生命现象即是人的精神生命。以精神生命的方式,人不但能在精神的时空中可以享受和追求生物生命的任何生命目标,而且,还能在精神的时空中任意突破生物生命的局限,任何生命的欲望与想象都可自由地驰骋在精神的时空中。并且可以按你想要的任何方式满足你的欲望与要求。所以人的精神时空不但辽阔浩瀚。而且也远远大于其所生活的现实时空。这即为人类的美与审美的辽阔提供了浩瀚的天地。

所以不管这种精神时空中的想象“变式”如何变幻莫测,它终究是对人类生命现象或生命存在的表现。电影作为一门酷似生活的艺术形式,最能体现人类的生命现象,凡是在人类生命中出现的。不管是现实的还是精神的现象,几乎都可用电影的方式逼真地表现出来。在艺术形象的直观下直接投射于人的视野和心灵。给人以最真实、最深切的生命体验,犹如人所生活的“现实世界”。

正是因为这一点。使电影艺术的审美教育转换成为可能。而电影艺术的欣赏就是对人类自我生命的欣赏与观照。通过对人类个体生命的关注与展现,以领悟人生的价值与终极意义。

然而,人与动物的区别,不只在于人有精神生命,还在于人有社会生命。人生命中的“记忆”,是社会生命得以产生的载体。随着人年龄的增长,精神生命的逐渐加强。他对社会及周围的利他行为引起社会对他的记忆使之又获得了一重新的生命即社会生命。这是生命产生的第二次否定。社会生命的获得是因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人的社会生命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一个人“如果他的创造能长期、大面积或永远地造福于人类”,他的有限生命就具有了向无限生命转换的可能。他强旺的社会生命就会穿越时空。“生存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中”,“与人类的整体共存亡”。所以,“一般说来,一个人的社会生命的强弱,与其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的绝对值成正比,与其向社会索取的价值量成反比。”“生物生命利己,社会生命利他,而精神生命则是利己向利他的过渡,利己而不损他。”这即是三重生命的特点。所以,人的生命走向社会生命的历史永恒,是生命的最高层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升华,是人的生命永远不能弃之的生命追求。

总之,人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都是共同统一在一个生命体中,人确实是三重生命的矛盾统一体。在生物生命的基础上。精神生命使之产生了第一次否定,社会生命使之产生了第二次否定。但是,“人并没有抛弃自己的生物生命,而是将之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在自己的生命系统中,人的生物生命的动机也即是人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动机。人在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中追求的生命目标。与生物生命也是一致的。”

人类的任何生命行为都是为了实现其生命的目的和满足生命的需要而发生的,审美活动同样如此。所以,美的对象必然是人类生命追求的对象,因为只有满足人的生命需要的对象,才使人感到愉悦。从美与善的区别来看,善以满足人实用的需要为目的。具有占有性,而美则以满足人视听的需要和精神情感的需要为目的,具有非占有性。也就是说,美的对象,对人生命需要的满足。要么以精神的方式实现,要么发生在精神的时空中,所以。美的对象。进一步地说,“是能够让主体以精神生命的方式或在精神的时空中获得满足的对象”。对电影艺术的审美同样如此。故而,受众对电影艺术的审美,就是为了在精神的时空中,或以精神生命的方式,实现生命的需要和追求的满足,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电影的美感和审美的愉悦。而电影艺术能否在精神的时空中实现对受众生命需要和追求的满足,以及对这种生命需要和追求满足的程度如何,或者更进一步地说。从人的三重生命层面满足受众生命需要和追求的程度如何,是电影艺术能否获得艺术灵魂的关键。

如前文所说,人类生命的任何行为都是为了实现其生命的目的和满足生命的需求而发生的,所以,人类生命的需求也即是其审美需要的内容。而受众对电影艺术审美需要的实质。实际上就是在精神的时空中或以精神生命的方式,实现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需求与满足。电影艺术正是通过对不同个体生命及其生命存在状态集中的艺术展现,使受众获得不同的生命体验,以满足其对不同生命形式的期盼。不管电影艺术在人的哪一重生命上,甚至于三重生命层面上满足了人的生命需要,都具有了审美的价值。

然而,作为电影艺术的审美教育。在物欲膨胀的今天。人的精神价值、理想信念、生命追求。受到了来自物质特别是金钱诱惑的强大冲击,不少人,理想失落,生命卷缩,除了对金钱、物质以及感官生理的要求外,生命中极度匮乏正确的价值航标。一些没有社会责任感的电影工作者。为了经济利益,便在其作品中畸形地泛滥着色情、低俗和享乐主义、悲观主义。使那些缺乏正确生命追求的人在人生的泥坑中继续深陷。我们知道,最善的人他也有不善的一面,最恶的人也有不恶的一面,而在人性中人人多少都具有追求美、向往善的因素,正是人性的这种复杂性,使人具有了很大的可塑性。所以列宁说,“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就是因为电影作为与人的生命特点极相似的大众艺术,它能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人及其生活的态度和生命行为的选择。

所以,电影艺术正确审美价值观的引导,在对高校学生的审美教育、人文关怀、人格塑造中具有极其重要而不可忽视的责任使命与价值意义。

艺术的审美教育例5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18-01

艺术审美在钢琴弹奏中是体现钢琴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是钢琴演奏的灵魂之笔。在钢琴教育中,笔者发现在结合钢琴“技术”与“艺术”的教育审美要求上,许多学生未能正确地把握技艺结合,只一味注重“技术”的弹奏而忽略了艺术审美在钢琴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钢琴弹奏中,出现了音乐表现上的不科学处理,使得赋有诗情画意的莫扎特式音阶苍白无力,潇洒飘逸的肖邦式音阶粗糙生硬……因此,探析艺术审美在钢琴教育中的音乐处理,是将钢琴教育从技术转化为艺术的重要实现过程。

一、艺术审美在钢琴教育中的重要性

钢琴作为有300年历史的西洋乐器,以其音域宽广,声音丰富而著称,自19世纪传入中国后,因具有较强的模拟性而被广泛运用到各类音乐作品的弹奏中。在近年来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中,钢琴作为主要的教育工具,不仅帮助人们完善了在艺术上的明确追求,更重要的是使得人们在艺术感知的手段上变得更为感性和灵敏。这种“感性和灵敏”是以钢琴的声音为基础的,这种声音所缔造出来的能量蕴藏着人们对音乐语言更为细腻、深刻的理解和分析,饱含了人们对艺术、文学、历史、极其哲学等多文化领域的向往,从而使得钢琴弹奏极具艺术审美价值。

艺术作为一门需要用心灵和情感共同感知的美学,其本质就是一种美。艺术与审美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在钢琴教育中,精湛的弹奏技巧和独到的艺术审美两者缺一不可,精湛的弹奏技巧能让钢琴声音逼真动听,独到的艺术审美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在音乐作品里,一切音乐表现都是为了达到美的要求,美既是感知的基础,又是艺术的境界,艺术审美一方面包含着对客观生活的反应,另一方面又涵盖了对真善美的审美理想和情感夙愿。在钢琴弹奏中,弹奏技巧是客观因素,能给人直接的听觉享受,艺术审美则是带有主观情感的主要感知,能使音乐作品充满灵魂,给观众带来心灵冲击,是实现音乐艺术美的重要手段。

二、艺术审美在钢琴教育中的主要体现

钢琴的艺术审美不是一项技艺,而是渗透在钢琴弹奏里的一种精神内涵。在钢琴教育中,让学生在感悟美、享受美的过程中去提炼美、进修美是培养钢琴演奏中艺术审美的良好方法之一。

(一)良好的感性样式

在钢琴教育中,良好的感性样式是教师对学生的重点训练之一,但在追求良好的感性样式上,教师要从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需求出发,去引导学生对声音进行科学的审美分辨,通过联系作品内涵去加强对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的方向去理解钢琴、弹奏钢琴,从而培养良好的感性样式。1.通过听辨能力去实现情感体验。在钢琴教育里,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性样式之前,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良好的听辨能力能保证音乐作品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从而使演奏者形成持续而稳定的情绪,获得更为统一而强烈的情感体验。2.通过内心听觉去实现音乐的艺术性。在钢琴教育中,良好的听觉感性样式结合微妙的情感体验,能给演奏者的内心听觉带来细腻、具体的艺术内涵,使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更好的呈现出具有音乐性的乐谱,帮助学生实现钢琴演奏的艺术审美要求。

(二)充满内涵的弹奏技巧

在钢琴弹奏中,技巧相当于绘画过程中的调色板,对钢琴演奏起着自由调度和灵感发挥的重要意义。因此,从手指技巧到手腕、手臂乃至整个身体的演奏技巧都随着钢琴艺术作品的内涵而变化多端,在钢琴教育里,充满内涵的弹奏技巧视钢琴的艺术审美而自由发挥,它直接反映了艺术作品的感性和生动。

(三)赋予作品意义的文献修养

文献修养在钢琴教育中不仅是表现钢琴艺术审美的方式之一,也是实现钢琴作品意义的必要过程。比如在钢琴曲《牧童短笛》中,首尾对应的两段轻声与中间部分活泼的舞曲相比较,犹如空谷回音,演奏者在演奏这首曲目之时,可借助水墨画中留白的艺术效果,寻求淡泊的手指弹奏感,从而找到中国古典乐曲中的朴素质感,获得作品情境所带来的强烈艺术感,赋予作品真正的艺术审美和内涵修养。

在钢琴教育里,艺术审美是体现钢琴教育的本质目的,在追求钢琴的艺术审美中,能激发说学生对艺术的追求,最终在美的琴声里修养美的胸怀,成就美的人生,促进美的文明,美的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俊松编译.当代钢琴艺术的一些问题[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艺术的审美教育例6

美育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应人们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要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学科,美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艺术专门技术的传授主要是由专门的艺术院校承担的,但是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虽不以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为主,它更重要的是为艺术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承受者——对艺术感兴趣,有一定相关知识和某种程度的实践经验的社会成员。他们是多样性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如没有这一土壤,其自身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师范艺术审美价值的社会背景及构成因素

现代社会中分工的专门化和细密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正确认识艺术的审美价值,这将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看到,一些人只在有限的领域内片面地发展了自己的能力。例如,一些人对艺术活动、衣着打扮、生活用品、生活工作环境等缺乏审美基本常识,特别是有些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轻视艺术、歪曲艺术,甚至诋毁艺术时,我们怎能不感到忧虑呢?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些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大学阶段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不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如果自身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又怎么去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说得严重一些,这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它将会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脚步。因此,加强当代师范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已刻不容缓。

在现实生活中,美以各种形式存在,可以归纳为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等。我们所说的审美原则就是社会审美、自然审美、形式审美和艺术审美相结合,就是将不同的秩序结合到一个包含性的经验统一中的联合,这些审美原则是构成个体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的标准。艺术美泛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作品和其他劳动产品不同,劳动产品是在实用基础上讲求美,而艺术作品则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享受。从现实生活到艺术作品完成是艺术家的一个创作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美。就某一具体作品来说,客观对象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客观对象不能决定艺术作品的美、丑性质,因为艺术作品的美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艺术美和其他美的形态一样,都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而艺术美作为美的较高的形态,则更加充分体现了艺术家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来创造,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影响,成为鼓舞人们创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二、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

艺术作品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价值系统,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是社会审美共同价值的基础。首先,从艺术接受者的主观动机来看,他之所以为艺术作品所吸引主要是出于满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艺术接受者预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获得一种审美享受,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得以实现。其次,从艺术价值实现的过程而言,个体审美价值总是先于社会审美价值。在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旨在个体精神需求获得满足之后才接受作品政治、道德因素的影响。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社会价值对个体价值的渗透上。艺术接受者固然都是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来从事艺术接受活动的,但同时他又代表着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事实上并不存在离开社会的纯粹生命个体,也不存在离开生命个体而独立存在的社会。一切社会性都是通过个体性来表现的,人就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当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而面对艺术的双重价值时,就不可能以纯粹个体或纯粹社会集团的代表者的面目出现。在主观态度上总是两方面相互渗透,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在接受者那里与其某些个性因素相融合而带有自身的特点。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也会因社会价值的渗透而获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在具体的艺术审美中,人们所获得的愉悦之情一般都是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渗透于个体审美价值所产生的效应。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他们的相互转化上。当人因为对自由的热爱与向往而投身于社会活动时,这种个体审美价值就转化为社会审美价值;当一种社会审美价值成为强化艺术活动主体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时,它就转化为个体审美价值了。我们对艺术双重审美价值的划分完全是着眼于艺术对个体和社会整体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上的。无论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还是社会审美价值,都只有在具体的关系中才显现出来。一个生命个体具有唯独艺术作品才能满足的那种特殊精神需求,于是他与艺术作品发生联系并从中得到满足,这样艺术对个体来说就显现出个体审美价值。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它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艺术这种精神产品恰恰在某些方面满足了社会的客观要求,于是艺术就具有社会审美价值。但生命个体总是社会中的一份子,社会又是生命个体所组成的,人既是个别存在,又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因此,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又总是在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中发挥其功能作用的。

三、师范美育教育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1.对个体审美发展应给予尊重

艺术个体审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审美态度、审美直觉和审美趣味,它明显地不同于科学认识、实用伦理的态度。现代审美心理学研究已证明,审美态度并非先天具有,而是审美教育的结果。没有系统接受审美教育的学生,他们往往是以实用而不是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在审美与非审美之间不能做出正确的区分。如果说审美态度是审美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那么审美直觉则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主体方面的基础或能力。有些人认为这种直觉不可能通过教育手段来习得,是一种先天具有的主体能力,这种说法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们同样可以说,凡是人都具有灵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我们不否认某些艺术门类需要具有特有的先天直觉,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是大多数师范学生的审美教育。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个体审美总是依凭某种参照来进行审美活动,而这种参照结构就是审美趣味。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个性审美偏爱,审美偏爱是个性审美心理的指向性,也是对某类审美客体或某种形态、风格、题材等优先注意的心理倾向。审美偏爱的成熟,表现为兴趣的专一性与兴趣的可塑性之间的一种张力和平衡关系。尊重个人的独特感受,尊重个人的创造,尊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种类,使受教育者学会尊重个性。广泛的艺术审美趣味,将为宽厚的胸襟和平等的民主精神奠定基础。

2.审美共性是审美个体发展的基础

成熟的审美标准首先体现在它与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规律比较符合,对不同形态的审美标准的涵盖面较大,符合大部分的审美实际,这就是审美共性。孔子说诗“可以群”。通过艺术审美教育,我们意识到人类在情感生活上的相同与一致。通过艺术作品,我们理解别人的内心生活。在一种体验的情况下,自己的自我和别人的自我之间的界限在感情当中逐渐消失,产生一种同一感情。在这种感情中,一个精神存在与另一个精神存在就一致起来。对当今社会来说,起到沟通社会成员的情感,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艺术虽然是个人创作的产物和个人接受的对象,但它绝不仅仅具有个体审美价值。艺术同时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方式。任何一种貌似纯个人的艺术活动都必然隐含着它的社会历史因素,任何个体审美价值必然隐含着艺术的审美共性。艺术的审美共性体现在社会对艺术的直接需求之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同因素间关系的变化推动着社会整体的发展。

在当代师范美育教育中,我们不能因艺术个体审美发展而轻视艺术社会审美价值的教育,也不能因艺术社会审美价值而阻碍艺术个体审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赵道飞,陆阳秋.美育与艺术鉴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艺术的审美教育例7

美育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应人们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要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学科,美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艺术专门技术的传授主要是由专门的艺术院校承担的,但是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虽不以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为主,它更重要的是为艺术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承受者——对艺术感兴趣,有一定相关知识和某种程度的实践经验的社会成员。他们是多样性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如没有这一土壤,其自身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师范艺术审美价值的社会背景及构成因素

现代社会中分工的专门化和细密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正确认识艺术的审美价值,这将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看到,一些人只在有限的领域内片面地发展了自己的能力。例如,一些人对艺术活动、衣着打扮、生活用品、生活工作环境等缺乏审美基本常识,特别是有些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轻视艺术、歪曲艺术,甚至诋毁艺术时,我们怎能不感到忧虑呢?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些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大学阶段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不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如果自身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又怎么去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说得严重一些,这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它将会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脚步。因此,加强当代师范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已刻不容缓。

在现实生活中,美以各种形式存在,可以归纳为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等。我们所说的审美原则就是社会审美、自然审美、形式审美和艺术审美相结合,就是将不同的秩序结合到一个包含性的经验统一中的联合,这些审美原则是构成个体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的标准。艺术美泛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作品和其他劳动产品不同,劳动产品是在实用基础上讲求美,而艺术作品则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享受。从现实生活到艺术作品完成是艺术家的一个创作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美。就某一具体作品来说,客观对象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客观对象不能决定艺术作品的美、丑性质,因为艺术作品的美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艺术美和其他美的形态一样,都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而艺术美作为美的较高的形态,则更加充分体现了艺术家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来创造,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影响,成为鼓舞人们创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二、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

艺术作品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价值系统,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是社会审美共同价值的基础。首先,从艺术接受者的主观动机来看,他之所以为艺术作品所吸引主要是出于满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艺术接受者预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获得一种审美享受,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得以实现。其次,从艺术价值实现的过程而言,个体审美价值总是先于社会审美价值。在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旨在个体精神需求获得满足之后才接受作品政治、道德因素的影响。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社会价值对个体价值的渗透上。艺术接受者固然都是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来从事艺术接受活动的,但同时他又代表着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事实上并不存在离开社会的纯粹生命个体,也不存在离开生命个体而独立存在的社会。一切社会性都是通过个体性来表现的,人就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当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而面对艺术的双重价值时,就不可能以纯粹个体或纯粹社会集团的代表者的面目出现。在主观态度上总是两方面相互渗透,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在接受者那里与其某些个性因素相融合而带有自身的特点。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也会因社会价值的渗透而获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在具体的艺术审美中,人们所获得的愉悦之情一般都是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渗透于个体审美价值所产生的效应。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他们的相互转化上。当人因为对自由的热爱与向往而投身于社会活动时,这种个体审美价值就转化为社会审美价值;当一种社会审美价值成为强化艺术活动主体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时,它就转化为个体审美价值了。我们对艺术双重审美价值的划分完全是着眼于艺术对个体和社会整体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上的。无论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还是社会审美价值,都只有在具体的关系中才显现出来。一个生命个体具有唯独艺术作品才能满足的那种特殊精神需求,于是他与艺术作品发生联系并从中得到满足,这样艺术对个体来说就显现出个体审美价值。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它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艺术这种精神产品恰恰在某些方面满足了社会的客观要求,于是艺术就具有社会审美价值。但生命个体总是社会中的一份子,社会又是生命个体所组成的,人既是个别存在,又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因此,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又总是在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中发挥其功能作用的。

三、师范美育教育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1.对个体审美发展应给予尊重

艺术的审美教育例8

所有的影视艺术作品都是以直观的视听形式展现给欣赏者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隋感,也包含了多样化的审美因素。但是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审美价值的体现一方面依赖于创造者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境界,同时也与欣赏者审美水平和审美实践有直接的关系,只有欣赏者拥有一定的审美素养,能够体会到影视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隋感时刁能山理性认知升华到感性认识,从而实现隋感的感性转换。对于影响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需要一个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欣赏者先是通过屏幕或银幕对影视艺术作品进行直观解读,先以其丰富多彩的外在形式使欣赏者产生美感,然后再将其隋绪按创作者的意图引领到一定的审美高度,使影视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对于影像的认知需要三个层次,仃一个层次即为知觉层次,通过影像给人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具有一定的美感效应;第_个层次属于叙事层次,使欣赏者对影视作品有一个个局性的把握,使欣赏都能够个面地了解影视艺术作品想要表达的愿望、思想、情感,并在情感上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与欣赏者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第三个层次是隋感转变层次,是指欣赏者在欣赏影视艺术作品后充分发挥自身的审美能动性,对作品有更深的领悟,能够山理性认识升华到感性认识,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感染并得到人格的升华。所以,影视艺术作品欣赏其实是审美卞体隋感的转变和升华,它小仅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创造过程,能够起到重塑欣赏者审美心理结构的作用。

2影视艺术审美教育的价值构建

艺术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小仅是艺术创造更重要的是人格塑造。影视艺术作品除了要具有社会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所以具有一定的美学风格和艺术品位。如果一部影视作品一味地追求商业利益而没有美学精神的支撑和科学理论的指导,那么就失去了审美价值,也小会被作为审美卞体的欣赏者所喜欢,也必然会影视其社会价值。影视艺术作品具有极强的传播性,而且能够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变人们的行为和信仰,所以要把自然、仁爱、和谐的文化观念融入到影视艺术作品之中。影视艺术作品的审美教育价值卞要是通过欣赏者观赏后的再度体验而从中得到的启发和领悟,在欣赏影视艺术作品时欣赏者会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随着}I}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会使欣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其教育、认识、审美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欣赏者的情感在得到感性升华后会有新的领悟,这会起到提升欣赏者人格、调节精神的作用,能够激发欣赏者潜在的对真、善、美的追求,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心理结构,从而使欣赏者的价值观和人格都发生了转变,这也是影视艺术审美教育价值的体现,并突出了其重塑人类灵魂的功能。

3影视艺术审美教育的精神导向

影视艺术作品除了能够给欣赏者带来视觉的冲击外,更重要地是会给欣赏者带来精神的审美感知与升华,对于欣赏者的精神起到一种启发作用,从而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可以看作是一种超越精神。影视艺术作品能够起到揭露现实的作用,同时它也能够超越现实引领人们去幻想未来,起到一定的启迪和暗示的作用,通过艺术和审美体验使人们有了新的感性认识,可以用一种新的审美方式去感知世界,最终起到引领人们超越现实生活的作用。影视艺术作品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无限的精神体验空间,使欣赏者拥有足够的遐想空间,能够很好地激发欣赏都内心深处对美的追求,使欣赏者的灵魂处于一种超越自我的自山状态,从而使欣赏者得到精神慰藉。

艺术的审美教育例9

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包括认知、情感、社会性及动作技能等各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中有些能通过上课等来实现,而有些则要通过游戏、自由活动等来实现。因而,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艺术区域活动的开展是实现审美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是美的集中表现,任何艺术在本质上都是美的,它为人类创造和再现了现实中美的境界,并影响着人的品行,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使得人格变得高尚起来。在审美教育中,要运用直观的艺术形象去打动幼儿的心灵,唤起幼儿内在的审美情感,使幼儿在美的熏陶下接受教育。为此,在集体教学之外,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区域,如“蛋壳里的绿”,让幼儿在家和父母合作用针筒将鸭蛋中蛋黄和蛋清抽出,带上空蛋壳来园,在自由活动时由老师辅导在蛋壳上作画,最后在蛋壳里装上泥,放些易发芽的种子,让幼儿观察种子如何发芽,何时长叶,当蛋壳里长出绿叶时,引导幼儿观察并记住叶子里向着光的方向生长的小常识,诸如“蛋壳里的绿”的艺术区域活动还有“播放室”“表演区”等,“播放室”是让幼儿在玻璃上作画,然后通过投影讲故事,“表演区”是幼儿通过主持人报幕自愿上台表演节目,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配合和补充集体审美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理解和应用,让幼儿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和理解经过提炼的现实,受到美的环境陶冶、情感陶冶和文化陶冶。所以说,艺术区域活动的开展无不体现出审美教育就在幼儿身边,艺术区域活动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艺术区域活动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引发幼儿爱美天性

艺术的审美教育例10

视觉性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影视艺术的主要媒介是镜头,可以根据摄影镜头的距离、角度、光线等特性,采取各种表现手法,塑造多种多样生动、鲜明、可见的艺术形象。如利用仰摄、俯摄、摇摄、倒摄、推拉镜头等手法,从不同的距离、角度摄制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等各种镜头画面,通过镜头的移动和变换给观众提供活动的视觉画面,使观众能从不同的距离、角度和层次看清屏幕上的场景变换、人物形象及其表情活动。尽管影视艺术也诉诸于听觉,但音响和语言仅居于辅助和次要的手段,都是为了视觉画面服务。因而,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才明确地指出“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二)逼真性

与传统的艺术形式相比,由于影视艺术使用的媒介是“镜头”,通过镜头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反应社会生活。因而,它比其他艺术形式更接近于生活实际,具有高度的逼真性。而这种逼真性来自摄影的本性——客观物质视象的复现。当然,传统的绘画也能复现客观物象,但这种复现却不具有摄影技术的高度动态还原的现场感。这种特性使得影视艺术可以把所有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符号所描绘的一切场景真实地还原在荧幕上。如影片《长征》,可以把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真实场景一幕幕地重现,用直观的视觉画面带给观众最直接、最逼真的视觉体验。又如影片《集结号》,则可以通过拍摄真实的爆炸和枪战场面,最大限度地还原小说中所描述的战争场景。影视艺术的这种逼真性使它更易于被接受和理解,易于超越国界和民族。因而,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爱泼斯坦才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具有国际性。

(三)蒙太奇式时空再造性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意为构成、装配。作为电影术语,“蒙太奇”就是影片镜头的剪辑与组合,又可叫做“镜头组接”[1]。利用蒙太奇的镜头组接方式,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的镜头按剧情的需要巧妙地拼接和组合,同时利用各种镜头组合在观众视觉中形成的信息片段产生连贯、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从而达到时空的打乱和重组的再造。就就是所谓“蒙太奇”的剪辑技巧。这样,影视艺术通过虚拟的镜头组接方式,把传统叙事艺术中的时空关系随意打开或者合拢,并且通过银幕呈现出来。在虚拟的时空中,观众可以跟随镜头飞向宇宙,也可以潜入海底,还可以让时光倒流,进入到无限浩渺和自由的想象空间。

二、影视文化对于当代青年审美心理的影响

(一)影视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审美心理构建具有价值导向作用

应该说,影视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它利用摄影机这种新型工具,以镜头表现为载体,通过融合绘画、雕塑、音乐、小说等传统艺术门类,对社会不同群体尤其是青年的生活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据媒体报道,201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已达到296.39亿元,而电视覆盖率已达到98%以上,庞大的受众群体造就了影视艺术强大的影响力。影视艺术通过综合性的艺术特点,向观众群体提供“辐射状”的审美信息,而观众在接受这些审美信息的同时很容易被影视作品中所传递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所感染;反过来,这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又极易在受众群体中形成一系列的连锁效应,成为一种价值观念的“风向标”,及时地更新和引导当代青年的价值判断、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等,从而重新构建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如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主人公“许三多”身上所体现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曾经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大讨论。正如美国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所提到的艺术“四要素”,即“世界、观众、作品、作者”四者是相互影响的双向循环系统,观众从作品中认知世界、了解作者的思想观念,同时也通过艺术作品不断修正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二)影视文化能促使大学生审美心理中“自我意识”的加强

在漫长的人类审美心理发展史中,“自我意识”的出现折射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自我意识”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自由的内在尺度。在多元文化相交融与相碰撞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内容。“自我”标志着与传统脱离、标志着个性与解放、标志着求新与求异、标志着身心的独立。他们有自己的行事风格,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而这种“自我”精神则通过影视文化得以彰显和体现。电视剧《奋斗》被誉为“80后”人生的教科书,剧中主人公是一群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在经历一系列事业和爱情上的成功、挫折和失败之后终于实现了自我认识的觉醒,他们不再被单一的人生目标和政治模式所束缚,不再屈服于长辈和权威对他们人生的安排,他们呈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即理性和自我的觉醒,他们崇尚自由,有自己的审美标准,相信并忠于自己的选择。这种“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审美心理走向成熟的标志。

(三)影视文化易导致大学生审美心理的“泛娱乐化”倾向

当然,在肯定影视文化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影视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即容易导致大学生审美心理的“泛娱乐化”倾向。对此,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对于后现代工业社会的娱乐文化现象,曾忧心忡忡地指出:“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2]2“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4。事实上,影视艺术在向观众传递“辐射状”审美信息的同时也夹杂了负面效应,有些影视作品刻意宣扬暴力和色情,有些作品则用“恶搞”的方式破坏经典艺术作品,只为迎合观众,博观众一笑,而有些电视真人秀,则通过畸形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吸引观众的视线。在这种“全民娱乐”的风潮之下,“抗日雷剧”“奇葩选秀”层出不穷,似乎通过“笑”才能消解观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压力。而这种审美风潮会对大学生审美心理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即以“笑”和“娱乐”来衡量艺术作品的价值。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取代了真正有价值的艺术,这种“泛娱乐化”倾向显然对于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构建是不利的。

三、影视文化与审美教育结合的方式和手段

(一)通过影视赏析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事实上,很多教育专家早就意识到了影视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教育部也在2014年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3]快节奏的社会发展诞生了快节奏的艺术形式,在各种媒体交互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们似乎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认真去读一部长篇小说,而更愿意选择花一到两个小时通过荧屏去感知一个故事。而影视艺术综合了文字、图片、雕塑和音乐等艺术形式来充分调动观者的感官,这种多维度的官能体验引发主体在审美体验中的高度感官愉悦。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情感相互作用、相互综合,完成了审美过程中由感知到体验再到审美超越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得以深化、审美情感得以升华、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利用影视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传统教育体系中,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主要通过德育来实现,通过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大学生自觉提高思想素质。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同样可以达到德育的目的。尤其是在当代社会语境中,“读图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文化符号逐渐被图像符号所代替,这种审美方式的改变使得影视艺术更多地承担了通过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地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在很多高校,“影视鉴赏”课近年来也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通过介绍和赏析中外的一些经典作品,切实发挥影视艺术在大学生审美心理中的重要作用。如《红河谷》《黄河绝恋》《集结号》《一九四二》等一些作品通过刻画苍凉悲壮的大背景来抒写和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魂断蓝桥》《甜蜜蜜》《如果爱》《匆匆那年》则向大学生诠释了爱情的真谛;《海上钢琴师》《泰坦尼克号》《安娜卡列尼娜》等影片又通过悲剧的震撼力量启迪人的智慧、净化人的心灵。事实上,比起生搬硬套的理论说教,去电影院看一场悲剧电影,通过酣畅淋漓地大哭来感知真善美显然更具有直观和深刻的效果。通过两小时的观影体验,通过或哭或笑或愤怒或恐慌这种参与感和在场感的审美体验,能够使大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道德获得提升,精神得以净化。

(三)通过影视艺术教育实现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4]。当代艺术理论家彭吉象在他的著作《艺术学概论》中也曾经说:“在充满冲突的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在艺术中来恢复自身的全面发展,防止感性与理性的分裂,在艺术天地里恢复心理平衡与精神和谐,通过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提高人的价值,达到个性的发展,实现人格的完善。”[5]可见,人的审美感知和道德规范最终要靠艺术来完成和实现。当今社会充满了矛盾和竞争,大学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种压力。“考研”“就业”“出国”“买房”“买车”……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使得当代大学生常常处于心理失衡状态,如何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是现代教育专家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影视艺术则为现代大学生提供了缓解精神压力的有效场所。影视艺术作品构架了一座通往自由精神世界的桥梁,观众通过感知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效果,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由审美感知达到审美体验最终走向审美超越。除了“影视鉴赏”课程之外,大学校园中的各种影视社团和影视节也成为大学生影视活动的重要方式。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和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发起的每年一届的大学生影视节也以其巨大影响深受大学生的喜爱。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已经成了大学生影视观众的狂欢节。在各种方式和手段的参与下,大学生在影视艺术的熏陶之中自觉地走向审美自由之路。从而超越有限的物质生存需要,实现完美人格的构建。正如席勒在《美育书简》所说:“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一种无为而为的自由欣赏,因此,通过自由给予自由,这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