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国土资源与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9-11 17:17:25

国土资源与管理

国土资源与管理例1

加强对国土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国土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我们遵照统—领导、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的原则。成立了国土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分局工作人员,兼职国土档案员,在师局专职档案员的帮助下,形成了全系统的档案管理统一模式。同时,完善档案制度建设,修订档案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层层把关。无论是在师国土局发的文件,都能从上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2、转变观念,超前管理 

长期以来、我们对国土档案内容和工作范围的理解偏于狭窄。思想不够开阔,工作不能创新。对于各类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管理的意识、没有很好地和师局档案员联系。没有将国土档案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导致各类业务和档案管理长期以来各自为政、档案资料积累残缺不全、给档案的整理归档带来了困难。06年来,我分局意识到档案工作不是临时性工作、开始逐步转变观念,制定措施,对国土档案进行超前管理。

3.国土档案特点,拓宽档案收集渠道 

从实际情况看、国土档案是比较复杂的。它分类为九大部分,从每个部分的内容比较来说层次不齐。建设用地类的报批经历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声响材料类形成的文件数量不多,不易引起档案人员的足够重视。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我们档案人员将需要存档的文件建立了档案收件簿,档案管理人员首先了解各类业务工作存档的分类程序和流程,对哪些档案资料、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

4.制定规范,及时立卷 

根据国土资源档案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档案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建立起档案管理分类大纲。归档范围。保管期限,档号分类方法等,将国土档案共分为九大类:(1)综合类;(2)计划财务类;(3)地籍管理类;(4)土地利用规划类;(5)建设用地类:(6)土地监察类:(7)宣传科技类;(8)声像材料类;(9)矿产资源类;并在每一类中确定了基本归档范围。把应该收集归档的文件资料进行分类可以装订成正规卷的、及时把它们装订成正规卷、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5、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客观上对国土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国土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与其它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单一。为达到国土档案整理规范化的要求、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要进行一次正规的培训、讲解了国土档案工作中会形成哪些类型的文件材料。哪些是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今后需归档、并讲解了具体的归档范围。同时,按照国土档案管理要求。对文件的起草、书写要求和制成材料的规范化、作详细的讲解。使大家对国土档案内容提前了解,在工作个有的放矢,注意积累资料。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了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有—个切实的保障。

6通过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 

做好国土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积累贮存国土档案是为了利用、而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反过来也会促进国土档案管理工作。国土档案的形成是为以后利用起到查询的作用,通过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将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又通过档案工作者提供给工作人员利用。我分在近几年来实施电脑化管理、将国土档案资料及时输入电脑,随时为各类业务提供依据,每当业务人员从利用档案中获得信息时、更积极主动地向档案室归档文件材料、从而保证了国土档案的完整性,促使国土档案管理更上新台阶。

国土资源与管理例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相关实践表明,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致使国土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现对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现状具体分析,找出相关的制约因素,并对管理体制的未来前景加以展

一、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一)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国家对国土资源管理问题愈加重视,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具体体现在如下三方面:第一,法律制度建设。我国对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已有所完善,对于不同的资源类型,也相应的制定了有关的保护法律,单从耕地资源来看,不仅在《刑法》中提出了管理条例,同时还制定了《土地管理法》以及其他管理办法。第二,资源保护体系的建设。资源保护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当前我国对于资源保护工作十分重视,近几年也相继出台了较多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资源保护体系已经建成,并以法律保护为重点。第三,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标准化有所提高。对国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过程中,管理标准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国土资源利用逐渐趋于社会化,自然对标准化的要求也越高,当前通过对管理制度与各项机制的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标准化有所提高[1]。

(二)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生产与发展,以及人类的不断进步,都离不开对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虽然我国不断加强对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但是当前管理体制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

1、管理权限分散

现阶段,我国国土资源管理虽然基本实现了集中管理,但是受到历史因素制约,模块化分工管理仍旧对管理权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国土资源的分级管理,要求下级机构要服从于上级机构,但是当上级机构之间出现冲突时,下级机构将面临困境。同时,国土资源管理的集中度不高,很多资源管理部门为形成统一管理,致使管理权限分散。

2、管理体系复杂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存在的国土资源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数量规模上,都比世界大部分国家较多,这也是国土资源管理难度较大的原因。除此之外,我国省份较多,国土资源管理具有较多的行政级别,无疑导致管理体系的错综复杂。首先,对于不同的省份而言,所具有的国土资源管理职责有所不同,其存在的相关管理机构也有所差异。其次,国家的国土资源部,将对各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进行领导,由于省份较多,管理难度大。最后,国土资源部门存在行政级别差异,以某一省级机构而言,若受国家测绘局管辖,则该省级机构具有正局级别;若受国家土地管理局管辖,则该省级机构具有副局级别[2]。

二、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未来前景

(一)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

我国是具有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在未来也将对其更加体现,将对当前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加以转变,使之更加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首先,对于国土资源的配置问题,将会由当前的行政配置加以转变,使之体现市场对国土资源的配置,最终实现国土资源配置将由两者并举。其次,国土资源保护重视程度将有所提高,使当前的重视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转变为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而行。再次,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多采用事后整顿的手段,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今后资源管理将以事前把关为主,并以事后整顿加以辅助。最后,国土资源管理将对内容有所完善,一方面处理好国土资源管理机构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做好资源的微观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将趋于集中统一管理

耕地、矿产、海洋等都属于国土资源,也都是社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国土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多个国家,对于国土资源的管理问题相当重视,当前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逐步实现了国土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并在此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国土资源集中程度的增加,管理效率越来越高,根据多个国家的实践经验,我国实行国土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改革

当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系错综复杂,今后必将会对管理体系加以改革,国土资源部门的各级机构应做好改革的各项工作,进一步促进国土资源的有效管理。首先,明确管理机构的上下级关系,一般下级机构的管理体制应由上级部门制定,下级机构服从上级机构领导,执行某些重要事务时应获得上级机构批准。其次,实现对地方各项资源的统一管理,将土地部门、测绘部门以及矿产部门加以集中,成立地方国土资源局,实现对合并后的资源加以管理。再次,对管理机构的体制进行改革,做好经费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收益的长效机制。最后,对各级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能加以明确,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3]。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在法律制度、保护体系、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管理权限分散、管理体系复杂等问题,基于我国的特有国情和国外实践情况,在未来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管理体制将趋于集中统一管理,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也将进一步改革。

作者:黎孝英 单位:重庆市铜梁区旧县国土房屋管理所

参考文献:

国土资源与管理例3

一是建设中心国土资源所。按照区域划分,象林业、公安、工商部门一样,建设自己独立的院落和办公场所,配备交通工具,同时管理人员也相应集中,增强工作力量,有利于开展工作。这样将国土资源所与乡镇完全脱离依存关系,形成平等的地位,增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独立性。二是明晰国土资源所产权。按一乡一所的设置,采用目前司法、财政等部门的模式,从乡镇政府的办公楼中,采取购买产权的方式,适当拨付一定的资金给乡镇,买下一定数量的办公场所,并办理相应的手续。明确固定办公场所,有利于稳定办公室,并且可以满足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的需要。对于办公楼较差的乡镇,可先与乡镇协商好,等办公楼改建时再行购买。特别是按照规划设置国土资源中心所的地方,可以购买较多的办公室,明确国土资源所办公场所的产权,为以后中心所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花钱不多,效果很明显,一般按500元/平方米的价格即可购买好办公室。三是完善国土资源所的办公设施。根据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工作性质和职责,改善办公条件,同时逐步减少对乡镇的依靠和依赖各国土资源所要尽快配齐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电脑网络等设备,将各所与局里的网络并网,实现现代化办公,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二、关于国土资源所的管理

国土系统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省以垂直管理,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国土资源的监察力度。基层国土资源所守土一方,既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又要严格监督境内的各种违法行为。必须尽快与乡镇政府明确关系,以确保国土资源管理职能到位。我认为,国土资源所要以完成工作目标任务为主,在出勤、考核等方面,实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一是制定科学的管理考核办法和结合实际的工作目标任务。用制度管理是最科学的管理方式。针对基层国土资源所这种“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状况,为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和失控的现象,必须制定周密的办法和考核方法,明确各所、各岗位每个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并及时督促落实。二是制定严明的纪律,加强督查。三是制定灵活的方法和措施。基层的工作性质与机关有一定的差距,在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灵活的工作方法,有利于更有成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如确定每星期两天以上的办公接待日,并将时间固定下来,向群众公布,有利于群众来访时能顺利办好事情,也可以让国土工作人员有时间下村或进城办事。

国土资源与管理例4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阶段发展到一个以信息为标志的新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不同。信息化不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而是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过程。在信息化这个新阶段里,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都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的。信息化是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新阶段转变,也就是以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为主向着以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为主的阶段的转变。信息化将导致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革命,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信息化对于工业化社会而言,是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由传统工业为主的社会向以信息产业为主的社会演进的过程。

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2)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3)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4)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2 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被迅速普及与应用,社会各方面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信息传递、人际沟通、社会生活等方面。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加速信息化进程,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发展电子政务是当今经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已经受到国家与上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实施,全国各级政府都把电子政务建设列上议事日程,在全国形成了一股电子政务建设的热潮。其中尤以“金土工程”的实施为代表。

总理也提出过“以信息化带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抓住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机遇,加快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以管理信息化带动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

2004年1月,曾培炎副总理明确提出要实施“金土工程”,并强调:“国土资源信息化大有可为。目前取得了较大进展,希望进行一步加大运用,提高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通过地上查、天上看、网上管,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2004年10月22日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明确要求要组织实施“金土工程”。

2.1“金土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整体框架中的“旗舰”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其基本任务是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三个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

“金土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主体工程,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在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化领域内,选择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涉及关键性、迫切性问题的重要业务管理工作。在现有数据资源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标准,开展数据整合处理,形成标准统一、上下一致的数据资源保障体系。

2.2 总体框架

“金土工程”建设在统一电子政务平台上搭建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管理系统,主要有:土地规划与耕地保护应用系统,矿产资源管理与规划应用系统,地质环境管理应用系统,信息服务应用系统,分析统计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以市级为中心覆盖到县(区)一级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中心,系统将运行在国家电子政务专网构建的国土资源政务专网网络上。

2.3信息化建设典型应用

国土资源信息是涉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基础性信息,各行各业、社会和公众对国土资源数据信息呈现出强烈的需求。如:

从2007年启动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查清了本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土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建立农村和城镇一体化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其中就应用了gis系统和大型数据库建设,满足了国土资源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应用。

国土资源与管理例5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land resource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nd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to enhance the degree of social services, data sharing, the approval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cadastral management, land use planning as well as suddenearly warning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processing, digital management of our land resources, and then, due to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various regions of China, still some problems lea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waiting for us to be resolved.

Keywords: land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he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285.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文化观念的转变,推动社会走向数字化时代,信息化水平建设成为了衡量国家现代化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对国土资源管理实行信息化建设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可以充分发挥国土资源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 公益性和战略性的作用,可以说,新时期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理清思路,做好规划,统一思想,分工协作,全力以赴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

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国土资源部成立后,为了从整体上规划和推进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先后颁布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全国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并于2001年11月召开了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规划了与四级管理模式相适应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总体建设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总体设计》,基本形成了相互衔接的各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框架,然后在各级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地区存在“面子工程”

信息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硬件和软件方面,其中一些部门和单位热衷于搞硬件建设,追求最新、最先进的设备,搞表面功夫,何知软件建设才是信息化建设的灵魂与核心,对国土资源管理软件研发投入力度不足,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流于形式,也没有真正发挥出各种设备应有的作用,另外,我国国土资源信息仍大部分处于纸介质状态,信息化程度不够,国土资源数据库尚不完全,有待提高。

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信息共享程度低

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我国大部分国土资源数据仍仅限于部门或单位内部甚至个人使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程度不够,网络覆盖面不够,信息化的规模效应难以显现。其次,全国范围的数据交换体系尚未形成,网络体系尚不能满足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与远程共享的需要,已经建成的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能仍有待于改进;再次,各网站向社会提供的信息服务形式单一,内容较少,互动式国土资源信息上网服务与业务上网服务开展还很少,国土资源政务公开查询也主要局限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3 地区信息化建设发展差异较大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水平亦不均衡,呈现出东部超前、中部崛起、西部滞后的态势,且差距较大。这主要原因归咎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较慢,使得信息化建设方面人才匮乏,信息化建设投入较低,预想实现全国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地区差异是必须要予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4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

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我国亦没有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这也导致了一些部门没有按照统一的规划和方案进行,孤立开发各种单项应用软件,系统低水平设计、软件重复开发现象严重,另外,单独开发的软件与其它系统之间兼容性仍然是一个问题,也影响到了信息化建设的全局发展。

二.加强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1. 编制总体框架

加强顶层设计,以解决统一认识问题,进一步明确推行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宗旨、使命、目标、关键要素、优化路径和各板块内涵、功能边界及逻辑关系,划分信息化建设事权,评估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战略风险、管理风险和技术风险。在此基础上明确战略取向,建立目标体系,顺应政体构建由服务框架、业务框架、技术框架和保障框架组成的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提出行动计划。2加强信息服务水平和公开力度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和即将的《政务公开法》要求,切实促进国土资源管理行政为民,大力推行网上政务公开,全面实现各级国土资源管理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加强各级国土资源门户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与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直接沟通的网络渠道,更好地服务和方便群众,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力度,推进各级数据国土资源数据的互通建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3加强人才培养

实现国土资源领域信息化的关键是人才,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有针对性地引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要大力加强信息化队伍人员培训,通过技术交流和培训,及时跟踪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信息化队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培养和锻炼一支过硬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管理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信息技术方面的中青年科技骨干,形成国土资源系统专业和实用相结合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4. 加快信息资源数字化进程

要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数字化产品、网络化服务,就要加快以传统载体保存的公文、档案、资料等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创造数字图书、数字音乐、动画漫画、网络游戏、网络电视、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产品,优化信息内容产业结构。一是结合数字图书馆建设,把分散于社会各界有价值的文献、图片、音像资料数字化。二是结合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快政府管理的资料及档案的数字化。

三.小结

综上所述 ,新时期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迫在眉睫,是时展的必然需求,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国土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对资源的监测、监管能力 ,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国土资源与管理例6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075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和社会最明显,最重要的趋势之一。信息化趋势加强对国家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建设都产生巨大影响,并且促使人民生活方式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信息化测绘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科技,是指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利用先进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手段,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测量描绘的技术。测绘技术也包括现代化测绘仪器,GPS,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积极引进先进的测绘技术,先进的系统架构,促进国土资源测绘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科学的发展。

1 国土资源与其测绘管理的重要性

国土资源,顾名思义是国土与资源的合称,是由土地与矿产资源两个大部分组成,是一个国家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的物质实体。从狭义上来说,国土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江河湖海、矿藏、生物、气候等一系列自然资源,而从广义上来看,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领土内一切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的总称。总之,无论是狭义的国土资源还是广义的国土资源都涉及到国计民生与诸多行业领域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国家与人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强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与技术的研究极其重要,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影响重大。今年3月18日,市国土资源局成功举办了2016年“博林杯”测绘知识竞赛,目的旨在推广国土资源管理测绘知识,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测绘系统与技术的进步,由此可见,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与规划,以及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测绘系统架构的积极性与重要性。

2 当前我国国土资源测绘管理技术与系统构架的现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科技的突破,以及我国国土资源的不断消耗减少,国家经济建设与人民生产发展都对国土资源管理测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国土资源管理测绘系统,其中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水下地形测量系统,电子地图'制作系统,地图汇编系统,土地利用遥感动态检测系统,三维景观图制作系统等种类丰富,这些现代化的国土资源管理测绘系统极大地支撑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测绘工作的长期开展,提高了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与准确度,有利于帮助政府与有关部门更加直观精确地了解掌握国土资源的重量种类以及使用情况,对提升当前国土资源管理保护成效与资源利用率又极其重大的意义。

3 关于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架构的设计与发展方向

虽然当前我国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已经取得就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国土资源测绘管理问题的复杂化,以及现代信息化测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国家仍然需要致力于增强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架构设计的研讨,积极推动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升级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测绘数据的共享性,测绘管理操作的便捷度,便于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测绘系统运行中的维护与推广管理,国土资源管理测绘需要采取新的分布式测绘管理系统设计,主要是客户机/服务器体系架构和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两种。

3.1 推动C/S体系架构设计

C/S体系是一种通信软件,也是一种网络共享与分布式的系统架构模式。这个体系主要包括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两个部分,在国土资源管理测绘工作过程中需要两个部分相互合作,紧密沟通,协调使用,缺一不可。在进行国土资源测绘与管理时,客户端可以提供与客户端相通的界面,进而进一步进行关于国土资源的各种逻辑业务处理工作,C/S系统的用户可以通过安装客户端软件,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效率支撑,从而便于更快更直观地了解到各种分析数据,为资源分析与测绘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做好铺垫。在客户端工作基础上,服务器可以进一步做好数据库服务工作,解析并且用户的各种业务工作需求。随着我国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的发展与推广,测绘管理系统中的用户数量也日益增多,各种各样的子分布管理系统也越来越多,种类更加复杂化,同时测绘关机程序也有所扩张,难度系数逐渐上升,国家与相关从事国土资源管理的工作于科技人员要对C/S体系架构进行有效的改进,提升体统运行的速度,便利性与普遍性,设计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测绘管理系统。

3.2 加强B/S体系架构设计

与C/S体系相辅相成使用呃呃另一个国土资源测绘管理体系架构便是B/S体系架构。虽然在国土资源测绘管理体系运行中,C/S体系对于国土资源管理效率与工作等有一定的改进与提高,而且已经汇集了大量的用户资源与数据资源信息,但是为了更进一步提高通信软件的交流互相沟通性能,提升国土资源数据信息业务的处理速率,另一种新的分布式资源管理系统架构B/S体系便应运而生。这个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布式表示层,业务功能处理层,以及数据功能表示层,这三个层次间逻辑上相互独立,各个层次首先独立完成各自业务处理工作,然后再进行下一个层次的处理工作,最后层次与层次间彼此将处理结果与分析数据进行共享,再得出处理信息。在这个体系中,国土资源管理用户只要利用计算机设备简单地下载一些小插件,系统软件或者浏览器,就可以登录进入管理系统,向系统发出业务需求,应用机械系统自动运行,进而进行国土资源测绘管理工作。

国土资源与管理例7

二、关于国土资源所的管理

国土资源与管理例8

1 前言

国土资源是一种战略性的,重要的发展资源。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是我国档案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以前,国土资源的档案管理大多是靠着言传身教,从实际工作中入手,在工作中学习的一种低效的,十分传统的模式进行着。然而这种传统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模式时至今日已经完全跟不上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技术脚步,阻碍了国土资源档案数据服务的前进的脚步,使得档案管理单位无法提供与当前时代背景相符的知识服务水平与资源开发程度。

2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特点

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持续时间长。档案的产生与更新^程是在日常业务工作的进行中不断持续进行的;第二,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拥有很强的特殊性,因为国土资源的档案兼具很强的纪实性与科研性,导致其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为工作人员对国土资源档案进行有效归档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第三,我国的国土资源档案具有很强的复杂程度。因为我国不同地区的宜居程度差异很大,造成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使用情况与土地规划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3 新形势下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日,我们已经步入了大数据的时代,数据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给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全新的挑战。

3.1 档案的电子化带来的管理模式转变

发达国家已经较早地开始进行档案文献管理的计算机应用,而我国在此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后劲十足。日前,随着电子档案的普及,如何对海量国土资源档案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被动工作、手工操作的档案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已经跟不上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步伐。

3.2 数据量激增加大了数据检索提取难度

在传统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模式中,对档案内容的检索主要是依靠工作人员手工进行录制的形式或者是制作卡片式检索的形式。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高度发达,较之以往人们拥有更多的途径去过多更多的信息量,可是说大数据和信息流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主要运作体系。海量的数据内容使得所需资料的检索范围大大增加,如果保证档案信息检索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是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3.3 新形势下国土业务对档案的需求变化

在当今社会里,人们每天都在接受和筛选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对信息的质量与知识服务的水平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社会的发展,国土业务的开展也变得多种多样,业务量增多,土地资源管理也变得复杂。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只能提供的原始资料、文件,这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国土业务的开展对国土资源档案的需求。国土资源档案对于国家发展来说是一种尤为重要的数据资源,有很高的价值和战略意义。

3.4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对国土人员的素质要求的提升

在新形势下,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对大数据概念和档案资源服务意有着更全面的理解,才能在思想意识上更加适应现代国土工作的需求,做一名合格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者而不是简单的档案的保管者和传递者。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是一项十分繁琐、内容复杂、专业要求很高的工作,这对于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4 新形势下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创新

4.1 档案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

现今的国土资源档案所包括的数据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五大类数据:土地、地质矿产、测绘、综合文书及声像影像等。如果进行单独分类管理,不但会因内容繁多增加大量的工作内容,还会降低档案归档、检索、提取的效率。将这五类数据进行集中化统一管理,应用GIS技术进行对空间库、目录库及图文库的深度整合,对不同数据库的权限进行整合,将整体数据传输至进行一个数据中心实行高度集中的档案管理模式,同时加强出入库数据的通道构建,将原先的各个类型数据的汇交入库和利用出库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数据的出入口整体设计。

4.2 国土资源档案系统的大集群

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业务:档案汇交、档案归档、档案保管、档案分发、档案统计、档案监管等六项主要业务,本质上来说主要为三个重要环节,接受、管理和利用。在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业务系统中,主要由土地利用管理系统、地质资料服务系统、测绘成果服务系统、综合文书管理系统及声像影像服务系统等五大系统构成,个同系统之间彼此十分独立,数据库存储资料差异也很大,给数据流通和档案资源共享造成了很大的不便。目前在解决这类问题上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构建一张图集群平台,对国土资源档案进行系统大集群。所谓一张图集群简而言之就是将地理空间框架进行数字化整合,将各种数据和图层进行集群,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现目录、图像、文字和空间的一体化整合,达到对各种信息进行统一检索、统一定位、统一浏览的目的,使国土工作者进过简单的查询,便可获得一系列详细、准确的国土资源信息。

4.3 多种业务的一体化集成

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业务服务进行一体化整合,便于突破传统部门行政造成的信息孤岛与资源独立的局面,实现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档案资源共享。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业务一体化方面,国内通行的主要手段是对档案管理进行四个一体化,即应用服务一体化、业务管理一体化、统计分析一体化及用户管理一体化,对现有业务进行快全面、系统的有机整合,既方便了用户使用档案服务,也方便了档案管理部门提供服务,实现共赢。

4.4 构建三网同步的架构平台

目前,在我国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上,已经达成了发展部署上的共识。大集中、大集群、大平台在不同场合和不同会议上被一次次的着重强调,这凸显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体系对集成度的越来越高的需求。因此,构建三网同步的大平台是档案管理的趋势。将原有的网、政务网、互联网进行架构的调整和融合,构建科学、高效的国土资源数据网络,建议高度集成的网络安全审计的大平台,实现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资源的整合优化,使整个管理体系更加高效的运作。

5 结语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应该得到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在广大国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建设更高效、更安全、更科学、更全面、更便利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新体系,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与国土资源数据开发水平,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汪彩花.浅析新时期下如何规范国土资源档案管理[J].档案管理,2013(05).

国土资源与管理例9

国土资源管理是一个国家及其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保障国土资源工作的优化开展,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管理,进而提高运营质量。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促进财政工作的科学化和管理的合理化,优化公共资源的配置。但是目前,国土资源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体制尚未完善,仍存在很多问题,急需遏制和处理,以增强国家的经济效益,提升国土资源经营的社会价值。

一、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存在的不足之处

针对国土资源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性的总结与整理,主要表现在:

(一)法律法规制度尚未健全

据调查分析,我国尚未建立健全与国土资源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相对应的法律法规,进而导致此项工作欠缺一定的法律保障。配套管理方法和工作规程过于笼统,且针对性不强。甚至,一些单位在管理过程中不知如何操作,潜在的威胁因素不容忽视。

(二)绩效管理理念不明确

有的国土资源单位对国土资源的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认知不够,工作重点不突出,盲目地将工作重点放在预算执行、项目审计上[1],却忽略了财政支出的效益。除此之外,责任意识不强,淡化职能观念,部门与部门之间欠缺沟通和交流。

(三)绩效目标缺乏标准的指标体系

在进行绩效工作时,有的国土资源单位对绩效目标的内容、定义理解不到位,不能正确地区分产出指标、效益指标以及如何区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此外,缺乏统一的标准值,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工作的难度性,欠缺可参考的科学依据。一些国土资源部门在上报绩效目标时,个人主观意识较为严重,随意性较大,且缺少创新意识,也没有对项目进行深度的研究与分析。

(四)激励约束机制、绩效评价效果不够显著

国土资源部门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作用没有发挥充分的作用。国土资源把绩效评价的重心放在了反映情况和完善制度层面,并没有让国家相关机构很好地进行衔接。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形式主义严重,工作形式缺乏实操性,而且约束力大大不够。有的国土资源绩效评价过于片面性和单一性,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更不能全面地反映出项目之间、单位之间的绩效差异。

二、预算绩效管理不足之处的存在原因

(一)传统的管理思想根深蒂固

传统的预算管理思想仍然流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且依赖性较强,而且预算分配体制也没有得到改变和治理。有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算仍然由财政部门自上而下地控制预算,经济改革要求部门预算要自下而上的逐级控制,这样既能保证预算的透明度,也能促进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同时,预算编制时间较短[2],欠缺际性。部门的相关人员重视程度也不够,漠不关心,预算单位只注重财政资金如何花好,注重过程而轻视效果,并不关注取得的效益和反映结果如何。

(二)预算绩效管理发展尚未完善

一些国土资源单位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一定的实践管理经验,可参考的信息资料也比较少,实施起来有着一定的难度和困难。其次,对于绩效管理的发展,我们也不能单单只注重获得的经济利润,眼光长远、开放,全面推进绩效管理,继而带动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三)国土资源工作的实施较困难

国土资源的实施工作时间性较长,且效果不太显著。因为国土资源的项目预算支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土地资源调查以及地质矿产等方面,因此各个方面的效益表现得并不显著,也许过了很长时间才能有所显现。

三、制定预算管理绩效目标指标体系[3]

国土资源部门的绩效考核,需要改善传统思想、先进管理手段来引导新的机制。将研究内容具体细化,制定出系统、合理的国土资源管理绩效目标指标体系。

(一)绩效标准要与绩效指标相呼应

预算绩效管理属于涵盖全过程的管理模式,具有全局性的导向作用。绩效标准要与绩效指标相互对应,将指标需要达到基本要求。因为国土资源的实施工作相对系统、繁琐,单单靠建立一套考核指标体系是无法满足国土资源的要求的。应该根据预算支出的实际内容进行分析与研讨,然后分类制定出预算绩效目标指标,之后针对预算绩效目标再进行分类,层层深入,这样有利于预算绩效目标体系的良好运作。然而,不同的单位项目实施不一样,相对而言,预算绩效目标的制定也就不同。我们要认真选择,结合实际情况。

(二)指标设计要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

在设计国土资源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思想。建立节约集约的指标体系建设,减少资源的浪费。

(三)考核标准和考核指标要尽量人性化

目前,科学发展观思想深入人心,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效果。国土资源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指标要结合国情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最大程度地符合民意,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当然,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致力于绩效考核的稳步运行;职能责任意识要强,加强职业操守。

四、推进国土资源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对策、建议

(一)深入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工作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重视国土资源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与以往的传统管理思想大有不同。预算绩效管理是财政体制改革的进步,符合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发展要求。

(二)加大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

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的法律法规建设是完善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具有权威性和保障性。依靠法律法规的制定深入工作,有针对性、有原则性地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方案及配套措施,更加有利于工作的进行。

(三)缩小预算绩效管理的使用成本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创新性强、内容丰富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管理活动。它紧紧地将政府绩效与预算管理联系在一起,国土资源部门作为预算绩效管理的试点部门,建立了一整套考核指标体系。在进行绩效考核工作时,要将预算绩效目标的审核、执行监督、绩效评价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特有的纽带作用。

(四)加强深化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一定程度上来说,要改变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把目标审核和绩效评价结合起来。在项目论证的时候,专家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该项目是否符合实施开展的必要,还要考虑效益的成效。对符合要求的国家将大力予以资金和政策的扶持,但是对不合要求的一律不予以立项,甚至取消项目的提案。与此同时,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进行优化和改造。

(五)加大创新能力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的信息平台,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的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保证预算决策的清晰度和透明度。另外,不断注入新的科技元素,加大新能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迎接挑战,从而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土资源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施工作势在必行,不仅是提高国家相关部门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深入预算绩效管理思想的强化与深入,不断优化。更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习国外先进的预算管理思想,有借鉴、有参考地运用,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出符合我国发展要求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不断推进国土资源工作的实施进展,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李芳芳,李慧,任卉.国土资源信息化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国土资源情报,2013,08:51-56.

国土资源与管理例10

一、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实际管理状况

我国许多城市土地资源始终处于不科学的利用和管理状态当中,甚至有的城市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是以浪费的形式加以构建的。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土地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稀缺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以它作为基础核心。它的科学规划不仅谋求的是当代人的利益,更是千万后代的核心利益,一旦土地资源管理出现矛盾,那么国家和社会就必然会形成无法调解的矛盾。这必将阻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尚存在如下问题:

(一)城市发展缺乏明确定位和合理规划。自改革开放至

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接推动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但是,在这一发展的背后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它依然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烙印。

(二)城市土地存在资源紧张和资源浪费的二元对立。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短期利益下,不断提升着对城市土地的使用率,使得土地资源被过度利用。而这种过度消耗土地资源的过程本身就是在破坏着城市的生态体系。

(三)城市土地市场的管理不健全和规范。长期以来,我国在构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使用上形成了一套三计划市场结构模式。然而,这套结构模式缺失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贯彻不到底。其中一级市场同二级市场的结构模式没有预想的好,一些土地往来交易还是以非法交易的形成完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除了我国土地市场本身并不成熟之外,还与土地资源配置管理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挂钩。

二、推动城市土地资源科学化管理的举措

要想让城市的发展能够形成科学化的潜力空间,就必须要提升城市土地资源的科学化管理使用率,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已经遭受破坏的土地生态平衡体系,保证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永续使用。鉴于此,要想切实地推动着城市土地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就必须始终将可持续发展放到土地资源管理的首位,保证城市土地资源的使用进入到良性发展模式当中,让投入使用的土地在获得效益的同时还要积极得到养护。保证它的科学化管理。

(一)制定科学化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体系。城市土地资源管理要始终立足未来,保证土地运用者的知情权。让他们知道其手中的土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就可以让对城市土地的管理同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虽然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规给予调控,但是违法现象依然时有发生。有个别政府在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并为依照着城市的整体规划方案,使得人治大于法治。而要想科学合理化地谋定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机配置,就必须要让城市的整体规划具有高度的政治严肃性并对其进行彻底化执行。而这个管理体系的制定不但要注重土地的经济效益,还要切实地对土地的社会效益和承受能力给予全面考量,不能以短期的效益为主,应以未来的长久发展为核心要义。

(二)转变发展观念,提升城市土地的永续发展。作为唯一的土地资源拥有者,国家要尽可能科学化地作出规划方案。以此提升土地的使用价值,保证城市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大力保障民生用地供应。在用地安排上,既要显著提高比例,又要优先落实用地,要加强对市场的监控和监测,及时根据变化的情况作出调整。要加大土地供应结构调整力度,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和房地产市场变化,调整自己的供应结构。城市的土地资源管理要始终将城市建设、人口和经济文化环境有机联系起来,在开发城市土地资源的过程中,政府应统筹规划,保证土地的使用是可持续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