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模板(10篇)

时间:2023-09-10 14:39:26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例1

关键词:历史放事 历史教学 运用策略

引言

在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从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来看,十三四岁的少年正处于对一切知识允满求知欲望的阶段,在学习方式上,形象思维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在快速发展中。初中生对于生动的故事天生就有强烈的兴趣,而生动有趣的故事也能对初中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力。事实上,中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是个不争的事实,学生可能不喜欢某一门功课,不喜欢某一个老师,但没有几个不喜欢听老师讲故事的。讲故事可以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本文分析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我国大多数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概述

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借鉴历史、联系当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等。这就凸显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历史学致就是由历史课程的筋骨历史线索,历史课程的灵魂历史规律,历史课程的血与肉历史史实,历史课程的细胞历史概念,历史过程的还原都是靠这些过程规律统一结合的。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做到联系这些过程规律,让学生做到有效记忆学习。可是,这些规律很多时候都是由一些繁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构成。大量的信息让学生的学习非常吃力,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会逐渐出现厌学情绪。很多老师的教学模式都是传统的强行记忆教学,这就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很多烦躁情绪,加上历史中考的分值较低,很多学生和家长根本就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这些不良现象,给我们历史课堂的有效展开增加了很多障碍。

二、历史故事教学的原则和内涵

历史故事就是以历史图籍和历史文献为素材,借助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叙述,对曾经的历史通过历史书籍和故事给予重现。这样,就可以将原本枯燥的历史事件和时间,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更加直观的教给学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历史故事通常都有跌宕起伏的情感和悬疑的故事情节,能调动人们的热情,如果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必然会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整个课堂都保持高度专注,学习效果也会出人意料。教师也可以通过历史故事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三、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通过对新课引入历史故事,情境创设,激发学习情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标志着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部分准备得好,一定能够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行激发,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授课教师所讲的历史。为此,在新课引入部分,授课老师可以抽出上课时间的一少部分给学生们讲一个有关的历史故事,当做本节历史课开始的“小热身”,使学生通过倾听故事进入到历史学习的最佳状态,根据一定的步骤将历史故事的相关史实进行研究。学生在认识相关的史实过程中精力是集中而且充沛的,能够将引导中听到的故事和教学内容相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史实的印象,从而提高听讲的效率。授课教师所讲的历史故事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是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历史故事,还可以是古代诗词中提及的历史典故等。比如,在讲授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会提到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唐玄宗在后期的统治是腐败的,由于沉迷酒色,还涉及到了杨玉环这个人物。然后,就可以将杨玉环的故事引入新课。古诗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便是杨玉环非常喜欢吃荔枝,于是唐玄宗就派人将荔枝不断的运到宫中,可以看出唐玄宗对于杨玉环是非常宠爱的。利用这个故事来引出主题,使学生在听故事中的状态进入“安史之乱”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2.通过引入历史故事将历史内容由抽象化转具体化

初中历史教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世界历史,另一部分是中国历史,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可以有效的简化知识点,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更加方便,使历史的知识点得到有效的理解。例如,在讲授“经济危机”这一章的时候,首先需要对美国进行讲述,可以利用文学作品当中的一些历史事实,来说明这场经济危机对美国人民的影响有严重。这是一个关于信任的故事,其中讲述的是美国在大萧条时期的故事,同样也是美国第一次大规模经济危机的时期,有一位年轻姑娘历尽艰辛终于得到了金店销售员这一职务,可以负担她和母亲在生活上的支出。然后,有一天,一名满脸憔悴的男人来到了金店,一枚一枚的看着戒指,随后就离开了,这位姑娘的服务态度特别好,心里想着好不容易来了一位顾客,但是这个男人什么都没买,就离开了;姑娘在下班后清点戒指时,忽然发现戒子缺了一枚,然后意识到男人趁机拿走了,但是如果找不回这枚戒旨,她就会失去这份工作,而且需要进行赔偿。姑娘后来进了男人的家门,和他说了一些话之后,男人抓着姑娘的手表示十分感谢,那枚戒旨就这样的失而复得了。听完这个故事,从中可以了解到工人失业的现象在经济危机中非常严重,工人消费水平低下,难以满足正常居民的生活。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进行相关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会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等;由于学生刚听完历史故事,都会很积极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回答问题就是进一步的认识“经济危机”这个概念的过程。通过故事可以将经济危机由抽象观念转化为具体事例,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授课老师需要精心的选择历史素材,并且掌握好讲故事的具体时间,在讲述时需要生情并茂,以便学生可以融入故事当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被激发,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例2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身体都极度活跃的阶段,所以对于古板乏味的事物是不容易接受的,而历史正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所以怎样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当前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改进历史教学方式,通过将历史故事融入课堂教学的手段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过程,引入充满情景的历史故事,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欲望去了解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事实,也可以通过故事让学生铭记历史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目的。下面我们就针对教师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讨论一下,了解并发掘这样做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发展有何影响,对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是否会产生帮助。

一、将历史故事融入课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欲望

初中生的学习自主性还不是很强,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将他们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掘出来。对于历史这门需要准确记忆的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枯燥无聊的,所以这就更加考验教师的教学本领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对于新课程的教授,首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用一个有趣的与课程相关的历史故事将学生先引入到历史事实当中去,再进一步的介绍历史知识。要知道初中生还处在热血方刚、很难集中注意力的时期,所以让他们专注于课堂是首要任务,用故事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才有可能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当然教师的历史故事要是和讲授知识是相契合的,例如,在学习唐朝盛世的安史之乱这一历史内容时,当介绍它发生的原因时就会提到唐玄宗后期的沉迷酒色同时会说起杨贵妃,自然而然就会引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故事,故事讲述的就是杨贵妃钟爱食荔枝,唐玄宗为了博得美人的欢心,所以令人一刻不停、快马加鞭的将荔枝从千里之外运到杨贵妃手上。教师利用这样吸引人心的故事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安史之乱”的学习中来,不仅起到了“暖场”的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历史科目在学生心中的趣味程度。

二、通过历史故事,让学生更加有画面感的了解历史

历史学习在初中阶段主要分为两个大的版块,其中一部分是中国历史,另一部分就是世界历史,这对学生的记忆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很有可能由于历史长河的发展流向大致相同,导致学生记忆发生混淆的状况。然而如果教师可以适当的融入相关的历史故事,通过历史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表现可以帮助同学们将相似的历史知识转化为有情景的历史内容来区分记忆。比如在教授世界史的“经济危机”时,首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到这场经济大风暴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多么巨大的。这个故事内容主要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讲的是在美国处于第一次经济危机爆发时期,一位非常年轻能吃苦的女孩通过千辛万苦得到了一份金饰品店的销售人员这一工作,这几乎解决了她们一家人的生活难题,可是这天有一位面黄肌瘦的男顾客来到店里挑选饰品,她非常热情的接待了这位顾客,最终这个男顾客什么也没有买就离开了,可是就在女孩最后做清点的时候发现丢失了一枚金戒指,她明白一定是那位男顾客所为,随后她找到了那位男人并且以真情打动他,最终获得了那个男人的感激和戒指的失而复得。通过这个故事的讲述,可以知道当时的美国人民身处于连日常生活都难以满足的状况之中,大量人口失业甚至引发了一些社会治安混论,教师在让学生深刻感受历史氛围的同时可以提出思考问题,例如引发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是什么?经济危机的爆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由于故事的情节煽动,学生们会很乐意去思考回答这些问题。通过这么一来二去的提问与反馈,不仅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了经济危机的实质,还让学生能够以生动的故事情节理解记忆美国经济危机这一历史知识。当然历史故事的引入并非随便插入的,教师要根据所讲内容的历史特点和历史背景来向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解故事,将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故事加以记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引入历史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目的。初中生的教学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做好一位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我,让他们建立起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才能有利于历史科目在学生心目中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杨琼. 浅谈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6):65-66.

[2] 林琳. 试论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成功(教育版),2012(10):163-163.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例3

我在《高中历史教学调研听课有感》一文[1]中,针对授课教师分析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仍然单纯沿用旧的思路――强调“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的做法,提出了不同看法。我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提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美国的高关税政策;货币政策的失误。大萧条的原因很复杂,上述三个原因虽不能解释一切,但很能说明问题。”尹海峰老师在《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由批判教材引起的思考兼与胡军哲老师商榷》一文[2] (引用尹文均出于此,不另注),认为大危机爆发的原因,还是应该“采用所谓的传统史学观点,即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尹老师认为改为‘生产经营个体的自主性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更好),直接原因是‘分期付款和市场虚假繁荣’,导火线是‘纽约股市的崩溃’来分析,更易与现实相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衔接,学生更易于理解”。实际上,尹老师的分析也是目前大多数中学教师的做法。就历史教材来看,无论是旧人教版,还是新人教版,都是沿着这一思路阐述的。我在教学中发现,如果仅对照这些抽象的结论来分析1929年大危机爆发的原因,连我自己理解都有困难,何况是中学生?!

新课程教学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不能囿于教材已有的知识与结论,而要尽可能了解一些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来看,国内外学者曾有过各种各样的解释。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3]:

其一,资本主义制度根源说。这种观点是以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为基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因此,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基于这样一种理论和认识,国内的多数学者认为,美国30年代大危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不断加深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①。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历史、政治教学已将这一学说“发扬光大”。

其二,有效需求不足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是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首次从这一角度解释了30年代大萧条的成因。他认为其根源并不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而是源于有效需求不足,即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需求和国外(净出口)需求四个部分构成。据此,凯恩斯提出了解决经济危机的具体办法: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支出,增加有效需求,使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达到均衡。

西方一些学者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对美国大危机时期社会总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在大危机时期除了政府支出外,构成总需求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净出口都有明显的下降。1929―1933年,美国的消费支出从772亿美元下降到458亿美元;同期美国国内私人总投资从162亿美元下降到14亿美元;1928―1936年,美国的净出口从10亿美元缩减到3300万美元[4] (pp.580,585,586)。长期以来,在理论上赞同总需求不足论的学者大有人在①。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特别是公共事业支出等,就是全面实践了凯恩斯的经济理论。

其三,经济政策失误说。1963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经济史学家施瓦茨出版了《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一书。该书用了整整1/6的篇幅专门讨论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经过翔实而周密的论证,弗里德曼和施瓦茨提出,美国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出现,是由美国中央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实施了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的。他们认为,30年代的大萧条在一开始只是一次普通的周期性经济收缩,同以往的经济萧条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当危机之初一些银行出现倒闭,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之时,美联储本应及时干预,恢复公众的信心。但是,美联储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对股市投机产生了过分的担忧,从而采取了错误的货币紧缩政策。结果,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从1927―1928年的3.8%,下降到1928―1929年的0.4%。美联储这一政策的突然变化,对已经开始的经济衰退无异于雪上加霜,使一次本来并不严重而且完全可能延缓的经济衰退,演变成了一场空前严重的大危机②。除此以外,经济政策的失误,还表现在美国的高关税政策。由于美国实行高关税政策,导致进出口贸易锐减,加剧了产品的相对过剩。

其四,证券投机过热说。不少学者认为,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出现的投机狂热是导致30年代大危机的原因。20年代对经济繁荣的乐观估计,使美国社会各阶层,包括下层的工人和农民,纷纷加入了投机者的行列。从20年代后半期开始,美国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投机狂潮。20年代初期,美国股票成交额每年平均为3亿股,1926年上升到5亿股,1928年超过9亿股,1929年达到11亿股[5] (p.701)。同时,投机狂热也促使股票价格飞速上涨。到1929年初,证券市场的投机狂热已经失去了控制。到10月23日,终于出现了狂抛的热潮。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危机来临了。

上述各家学说对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解释,证据充足有力。让我们从中明白:原来,除了历史教材上所说的以外,对这一问题的解释还有这么多角度!如果还能找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材料,这些学说的内容就会更加丰富生动。多一个角度,便长一分历史见识。这些角度,都可以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危机爆发原因的良好素材。

实际上,在以上说法中,“资本主义制度根源说”已对我们影响很深刻了。中学政治课对这一问题的阐述也基本相同,认为这一对矛盾会导致产品的相对过剩。不过,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分析这一问题时,常有学生提出:“老师,难道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就没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吗?经济危机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吗?”“现在看来,这种说法虽然没错,但也有一些不太恰当之处。”“实际上,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有市场经济就会时不时地爆发经济危机。”[6]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也会出现经济危机。由此可见,单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已与时代背道而驰了。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是不是可以尽量回避一下这个问题?或者说不一定非得要强调意识形态呢?“有效需求不足说”“证券投机过热说”与教材知识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学生也是不难理解的。“经济政策失误说”,学生没有接触过,它虽然牵涉到复杂的经济学知识,但的确是大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况且这一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要找一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一问题。如果回到历史的“现场”,大危机的爆发还应该考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因此,我在教学中,除提及以上观点外,重点分析的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美国的高关税政策;货币政策的失误”这三点。下面再加以简要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873―1897年间世界货币体制逐步转变为以黄金为唯一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由于各国流通货币以黄金为基础,从而密切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筹措军费,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并禁止黄金自由流通和出口。一战破坏了资本主义世界金本位制,战后虽恢复了金本位制,但极不稳定,30年代大危机是战后国际经济失调的结果;一战冲击了世界贸易格局和贸易体系,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同国际贸易有限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过剩”;一战还加速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等不平衡发展,增加了战后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埋下了大危机的种子。另外,凡尔赛条约虽然终结了战争,但几乎没有解决任何经济问题。在美国国内,短短三年间,国债就从13亿美元增加到240亿美元,其中的一大块(几乎一半)是给同盟国的贷款。战争期间,美国借给欧洲国家共计100亿美元,在20年代,许多国家开始分期还款,这一“还款意愿”的确有助于稳定美国的金融。但是,从1929年到1932年,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芬兰除外)都拖延还款,不久又干脆拒绝偿还。显然,这使美国经济陷入了困境。

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一战后,美国政府逐步采取高关税和贸易保护措施以保护国内市场。如,1921年制定了《紧急关税法》。该法把肉类和主要农产品的关税提得很高,使国外农产品进入美国几乎成为不可能。1922年9月,美国国会又颁布了《福德尼―麦坎伯关税法》。该法不仅再次提高农产品的税率,还恢复对钢铁的关税,提高纺织品的进口税等,并且还扩大了关税委员会的权力。尤其是1930年通过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确定了美国历史上的最高关税。这部新法律规定对3218种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其中887种商品的关税大幅度提高了。高关税导致欧洲大陆有普遍的反美情绪,并且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以及拒绝偿还战争贷款。“在国外,《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被解释为一场美国发动的经济战的宣战书。它所遭遇的报复性关税、配额和反美禁运是如此迅速,以至于有25个国家在1932年加入了这场报复行动,从而令美国的外贸出口量减少了一半”[7] (p.24)。因此,我们教科书(旧人教版)上说的“经济危机发生后,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一场关税大战,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其道理就在这里。

货币政策的失误。美国新经济史学派杰拉尔德・冈德森在1976年出版的《美国经济史新编》一书[8]中,对30年代大危机中美联储(相当于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失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一,实行高利率,抑制了投资。1928―1933年,美联储一直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种紧缩银根的政策对抑制股票的“过分投机”并没有产生什么直接效果,却使私人投资大幅度减少。第二,美联储没有采取措施制止银行破产,使货币供应量减少。从1929年到1933年,由于相当多的银行倒闭或停业,美国货币供应减少了1/3。货币供应的减少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体系的瓦解,是30年代大萧条深层原因之所在。假如美联储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如通过买进大量债券,或积极鼓励各成员银行通过再贴现进行借贷,必可大大加强银行系统的清偿能力,各个银行也就可以使用源源不断的流动资金去满足储户的挤兑要求,从而有效地遏制金融危机的蔓延。然而,面对金融危机,美联储根本没有起到“消防队”的作用,本该去“救火”而没有去“救火”,它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实质是“大撒手的货币政策”,相当于没有货币政策,任凭银行倒闭。第三,美联储在美国1931年9月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后,把贴现率从1.5%提到3.5%,收紧了对银行的放款,进一步削弱了银行的清偿能力。上述三个方面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高三学生都能够很好地理解与接受。

长期以来,不少中学历史教师习惯于把课本变成一条条方便学生记忆的结论。当回答历史背景类的问题时,套用公式“背景=政治+经济+思想+科技+……”;当面对历史原因类的问题时,套用公式“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当遇到经验教训或启示类的问题时,则套用公式“启示=国情+领导+群众+思想+策略+……”等等[9]。同样,在分析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时,也形成了固定的公式“经济危机=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平心而论,这些“公式”是广大一线教师教学智慧的结晶,首先应该得到肯定。但如果对历史问题的分析一概套用这种僵化的公式,则势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求真求实。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应该尽量通过丰富的史料,回到历史“现场”,探寻历史的本来面目。我通过大量阅读与思考,试图为学生多找到一些引发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真实原因,在这一点上不存在接受的是新史观,还是旧史观的指导。因为,求真求实,新、旧史观皆同。因此,海峰老师谈到的“出现了将新史观与传统史观不自觉地放在对立面,非此即彼,将传统史观等同于落后的史观,甚至等同于错误的史观,然后全面否定”,在这里似乎多余!海峰老师还谈到:“胡文实质上将偶然性作为了大危机的主要原因,从而否定了教材侧重必然性的分析。”关于这次大危机的发生,我从未否定过其必然性。但哪些因素加速了危机的爆发?危机怎样爆发?程度如何?能否缓解等,恐怕就得取决于众多偶然因素了。事实上,很多历史事件并不是按照预先轨道发展的。“人的路,经常有岔路口,历史也是。历史中往往存在好些岔路口,之所以这样拐弯,而不是那样拐弯,往往取决于某些很偶然甚至很细微的因素”[10]。历史分析要注重偶然因素,这就确实与新史观有关了。不过,我所强调的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三个主要原因都不应属于偶然因素或细微因素,而是思考这一问题的三个重要角度(实际上,还有其它角度)。多一个角度,便长一分历史见识。这一点对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都很重要!

感谢海峰老师撰文,让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深入思考的机会。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的关键是,广大教师要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而阅读专业杂志,认真学习、汲取同行的研究经验便是一条捷径。尹海峰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不错。我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同行出现,我也十分乐意与这样的同行交流。

【作者简介】胡军哲,男,1974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及高三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胡军哲.高中历史教学调研听课有感[J].中学历史教学,2011(1―2).

[2]尹海峰.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由批判教材引起的思考兼与胡军哲老师商榷[J].中学历史教学,2011(9).

[3]韩毅.对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2009(1).

[4][美]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著,罗涛等译.新美国经济史(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9).

[5][美]菲特,里斯著,司徒淳,方秉铸译.美国经济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6]王加丰.我们怎样看待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4).

[7]彭鑫著.谁拯救了美国――大萧条中的罗斯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8).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例4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03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20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把案例作为教学的基础,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承担着教学案例的设计者和激励者的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对案例的应用,鼓励学生融入到历史教学情境中,积极开展思考和讨论,改变了传统的教授模式。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存在枯燥、积极性不高的缺点,所以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改变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积极作用。因此,研究好案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辅助功能,对提高案例教学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立足教学目标,设定合理案例

中学历史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需要以历史教材内既有教学内容作为案例选定依据,而且还要立足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针对性地选择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的历史案例。中学历史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一定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利用工作和课余时间进行广泛阅读和搜集资料,不断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历史教师可以选择案例的资料来源十分丰富,包括国内外专著、历史文献、影视资料以及互联网等。教师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这些质量进行编纂,在课堂上把搜集的这些资料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针对历史案例进行探讨和研究。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学案例不仅与教学内容和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而且还需要具备较大的吸引力,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导读建立一定的问题情境,根据矛盾冲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和探索。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握好导读的时间,通常控制在四分钟内。

例如,中学历史教师在教授《辛亥革命》这一节的内容时,可以先创设一定的问题与矛盾,然后再通过导读引导学生了解这段历史发生的背景和环境。在教学时,教师需要了解到《辛亥革命》这一节的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可以根据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起因、主要人物、结果以及客观分析几个方面进行教授。进行开始教学时,教师可先简单对这段时间发生的背景进行介绍,通过时间轴的方式引入到辛亥革命发生的时代。随后,教师可以引出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当然,学生对于空洞的历史事件,会感觉到枯燥无味。这时,教师可以引用辛亥革命中的主要人物与事件对学生进行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求知兴趣。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辛亥革命的始末后,对辛亥革命的意义进行评价与思考。

二、立足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案例

中学教师进行历史教学时,选取的教学案例,还需要立足生活实际,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学校所在的地方,会具有自身特点的乡土历史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字、影视、历史遗迹等,学生可以进行观看与亲身感受的,而且这些乡土资源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方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与自身之间的密切性,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记忆,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

例如,中学历史教师在介绍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时,可以根据学生学校所在地的情况和历史特点,选取当地抗日战争的英雄故事作为教学案例。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科书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拓展性的教学与延伸。例如,在学习解放战争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飞夺泸定桥作为教学的案例,使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音频资料和历史遗迹照片等,让学生体会到当时革命战争的惨烈。通过这种联系学生自身生活的案例,可以提高学生与中学历史学习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现实案例,激发学生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和事件的学习与了解,逐渐培养成科学思考事情的能力和正确的人生观念等。所以,教师在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时,需要以这一教学目的为教学方向,不仅需要教授好学习内容,还需要立足现实生活,通过创建现实性的教学案例,以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热情,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例如,在学习中学历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对资本主义危机发生的经过、原因、教训等进行介绍,随后引出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案例,因为这是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的经济危机。在案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次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导致股价下跌、工程停业、人们失业等负面影响。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解与认知。学生经过当代国际金融危机与历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次危机出现的共同特点和原因,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我国避免经济危机的思考,以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

总之,案例教学需要在不断探索与研究中前进与完善。中学历史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近些年来,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不断进步与发展。案例教学作为中学历史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教师应该以教学内容为立足点,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可使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地了解与认知,有利于丰富中学历史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而且,案例教学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的辅助手段,不仅可以实现教学方法的进步,更加有利于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董文清.浅谈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反思[J].文理导航(上),2010(3):80.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例5

一、机遇与挑战:科学地看待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环境

提起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不能不想到2008年源自美国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这一年,美国爆发以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紧接着,这场国内危机迅速演变成为世界性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一系列救市方案以及各国采取扩大内需、稳定资本市场的行动,都因危机之深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凑效。

什么是金融危机?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金融海啸”,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例如证,房地产,商业破产和金融机构倒闭数量等的急剧、短暂或超周期恶化。历史地来看,凡是危机到来,都必须经历一个阵痛过程。这次危机也不例外,它经由美国进而席卷美洲、欧洲、亚洲等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并引致严重经济衰退、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直到今天,我们仍无法预期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何时终结。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依然保持着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速,还向世界上遭受重创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施以援手。从政治学视角分析,自这次危机之后,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应意识到,不能囿于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在全球化时代,各国都难于独善其身,信心、交流与合作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的共识。此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极易感染的“全球病”。金融危机的破坏性不必细言,马克思、恩格斯早就做出分析和预言。而现实是,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化解由它引发的系列问题,如:全球经济的不平衡状态加剧,产业、区域、企业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加剧和全球性通货膨胀预期加快。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反思这次金融危机,从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来考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变迁,有助于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走向。

二、历史把脉: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

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先后出现4次重大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促使资本主义不断地发展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和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形态和思潮都是特定经济、政治、社会等3大结构变迁的结果,而首先是由科技革命带动经济的变革引起的。以唯物史观的立场,回顾其历史演变,有助于探析其变迁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

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初,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实现了自然力取代人力的变革,使人类从工场手工业时期进入机器大工业时期,欧美发达国家普遍确立起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与此同时,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主要现象,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竞争发展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以原子能的利用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电子化时代,创造了巨大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日益加大,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传统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化”以及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资本的社会化由国内扩展到全球,当代资本主义已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各个领域都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充分发展必然引发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资本主义危机不可避免,社会主义时代必将来临。

列宁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2]伴随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在强大的资本主义阵营中诞生了社会主义俄国。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于1949年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在中国周边,因为民族革命与解放事业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还有越南、老挞和朝鲜。然而,再强大的新生力量若不变革与发展,也必将遭受挫折甚至灭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便是明证。最终,两极格局终结,生存下来且走上信仰马列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只有中国、越南、老挞、朝鲜和古巴等5个国家。社会主义力量显著削弱,但影响不减。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事务并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正在蓬勃发展。“回首往昔,可以清楚看到,世界历史进程已经发生了4次重大转折,社会主义呈现由低到高、到低、再从低起步之势,标志着社会主义在斗争中、在逆境中顽强地生长。……在总体上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总趋势的判断是正确的,同时也说明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跨度。”[3]由金融危机或更广泛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引发的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正日益勃兴,虽然当下认为马克思提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还为时尚早,但各国学者对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剖析却广泛地给予重视并加以借鉴。

三、反思与展望: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走向的思考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新的金融危机不再发生。按照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的剖析和批判,这只是当前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产生的众多经济危机中的一个,所以绝不会是个别现象。同时,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不仅为全球社会主义的实现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资本主义私有制及生产的目的和动机始终没变,因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派生出来的其他矛盾仍然存在,虽然表现形式与过去不完全一样,但其对抗性质并未改变。”[4]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说明资本关系的社会化在全球已几乎扩展到尽头,正如恩格斯所说,资本关系“被推到了顶点,但在顶点上是要发生变革的。”[5]因此,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不是离社会主义更远,而是离社会主义更近了。列宁曾形象地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称为社会主义的“入口”。“如果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入口的话,那么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则是迈向社会主义的最后一道门槛。”[6]鉴于以上分析,反思和展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走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一,就社会主义制度建构而言,在经济上要逐步形成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上要逐步建立民主、富强、稳定的政治制度;在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领域,要实现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与公平兼顾,大力推进惠民、安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从应对金融危机的效果来看,其显著的优势就是“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每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应当探索和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与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道路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初期还需要国家机器的引导、规范、管理甚至有序的统治;与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主义国家还需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还需要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和风尚。马克思主义者们始终坚信,走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前景,即其发展走向就是“前进是出路,后退没出路”。

第二,就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机遇与发展策略而言,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有优势就有资本,但因为世界体系规则、垄断等限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还要把握好发展策略,充分利用好机遇和策略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国家的可能性。一位中国政治家说过,以前是学习、借鉴苏联,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最终使中国走向改革之路、发展之路、成熟之路。中国共产党人早在革命实践中明确提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国家要把握好世界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充分运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完善的发展经验,不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更上新台阶。以建国初期的中国为例,当时整个国家一贫如洗,但因为中国共产党把握住向苏联学习的机遇,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进入新世纪,因为把握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经验,坚持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正如一句中国古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策略便是如此。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2]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76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例6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28-02

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荣孟源把史料分为四大类,一般被认为是较为全面合理的传统史料分类法。第一类为书报,包括历史记录、历史著作、文献汇编和史部以外的群籍。第二类为文件,包括政府文件、团体文件和私人文件。第三类为实物,包括生产工具、生活资料和历史事件的遗迹。第四类为口碑,包括回忆录、调查记录、群众传说和文艺作品。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人们借以了解和把握真实历史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从事历史教学研究的主要材料。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史料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根据初中历史新课标编写的普通初中新课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均引述了大量的史料,如:每一课的引言、小字、自由阅读卡、图片资料等等。但这些远远不够,我们必须从其他途径多方面精选史料。更何况在近年中考历史试卷中,书本之外的史料也被大量运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然会选择和呈现相关史料,史论结合地对历史进行评说。

史料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以能力的提高为目标,教师仅仅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

那如何来体现这种史料教学呢?

一、史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先告诉学生结论,再让学生利用结论去解读材料收效会好一些,还是让学生通过解读材料自己得出结论更符合历史教育的发展需求呢?我们所采用的一般做法是先呈现材料,让学生通过材料归纳要点,从材料中认识历史。

如《经济大危机》这节课中,知识目标:了解掌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内容:

材料一:

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材料二: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表

提问:此次经济大危机有何特点?

这种设计把漫画、文字、表格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材料一中的漫画、文字可得出结论:范围广。而通过材料二中的表格名称、内容又可得出:时间长、破坏性大的特点。既能吸引学生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二、史料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现实生活是历史生活延续过程里的一种“现在进行时”状态,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实。越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越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我们的历史教学也能很自然地开展,从而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经济大危机》中如何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引入我们得到的启示呢?我设计了以下两幅同学们熟悉的漫画:

这两幅漫画分别是同学们熟悉的物价上涨案例“大蒜、黄豆”以及“海门市的楼市2011年价格”变化情况。如同学中有人不清楚,教师可在旁边适当讲解:2009-2010年大蒜每斤最低批发价0.12元,最高时每斤12元;黑豆平时每斤6.5元,最高时每斤18元;海门房价2011年1月均价每平方米6500元,7月时均价8300元。抛出讨论题目:你作为有关经济负责人,会怎么做?学生平时喜欢关注社会热点,肯定会知道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当然,有时候“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学生还会有其他的答案,如加强改革、创新、政府关注民生等。这样不仅课程所要求的目标得以完成,更增添了学生的兴趣,印象加深,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才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方法。只有灵活运用史料,才能提高历史教学效率,让老师和学生都能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例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了全球经济,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多个国家经济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同时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以完全不同的状态积极迎接了这场危机的严峻挑战,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

国际金融危机危及中国之时,中国也呈现出与西方国家类似的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困难局面。2008―2009年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呈现企业订单减少、销售不畅、利润缩减的状况。从沿海向内地、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蔓延,亏损企业和亏损行业增多,一批出口型企业破产倒闭。城镇失业人员增加,农民工返乡现象突出。整个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GDP增速急剧减缓,2009年第一季度下降到6.1%,为17年以来的最低。[1]2008年底,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三个重要判断,第一,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第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第三,危机给我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宏观经济政策重大调整的决定,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政策措施。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中国经济应对冲击的重中之重。政府加大投资,刺激消费,给经济“输血”,帮企业闯关。此外,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从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到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2]一系列力度之大,配套之全的“组合拳”有效填补了内需不足的窟窿。在全球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程中,中国在自身面临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以负责任的姿态,作出了不懈努力。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国答卷”上,世界各国人民看到了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任何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思考都难以真正破解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奥秘,只有上升到制度的层面,才能真正触及最为关键而深刻的原因。当然,由此出发,也只有上升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层面,才有真正破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危机爆发后,虽然有一些国内学者只从技术层面出发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但国内外也有一些有识之士从制度的因素而非技术的因素来说明和解释这一危机的深层原因。如有学者敏锐指出,此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极端寄生性和腐朽性达到极点,宣告了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破产。[3]事实上,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只不过是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又一次外显。从这一意义上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对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但是也使人们从发生在眼前的事实中认清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危机产生的根源,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从正面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唯一正确的道路。如果说思考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政治意义,其最大的政治意义就在这里。

改革开放以来,一个长期困扰许多人的问题是:中国为什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走资本主义道路?概括地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近些年来,一些人鼓吹中国应该选择新自由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实质上都是希望中国放弃社会主义的道路,改弦易辙,走资本主义道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宣告了新自由主义在西方的破产,在这一背景下,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声音虽然已经有所减弱,但仍然是一个正在影响中国道路选择的社会思潮。民主社会主义的产生同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思想上的联系,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同科学社会主义却渐行渐远。面对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更多的是以改良主义面目出现的,它本身却又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因为它反对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因而不会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和权力结构。[4]不言自明的是,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走向民主社会主义就是走向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选择一样,选择民主社会主义同样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历史和现实已充分证明,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中国国情和时代精神,与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也形成了其他各种主义所不具有的优势。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坚持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是中国战胜包括国际金融危机在内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根本保证。

二、内在优势之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也说明,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就不可能在较短时间里摆脱金融危机的冲击。显然,在面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正是这些特征表现出了西方国家所无法具有的制度优势。

然而,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如有人就认为,不取消党的领导就不足以言民主。将党的领导和民主视为水火不容,仿佛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一旦烙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印记就与民主无缘。中国共产党90年的艰辛探索,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60多年的执政,中国共产党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的历史用铁一般的事实说明,在中国,没有哪个政党比中国共产党有着更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那样有着丰富的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在优势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其中的政治内在优势。《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有一段话讲得很好:“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邓小平强调,我们不能照搬资本主义国家那一套,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比如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丢不得,一丢就是动乱局面,或者是不稳定状态。在2003年2月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胡锦涛指出:“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5](P146)以“三统一”为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辛探索才找到的,是社会主义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化。三者之间有机联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不能正确阐释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在实践中也必然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企图将多党制、三权分立的西方民主观念奉为圭臬,作为中国政治发展方向的唯一选择,既没有考虑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也没有辩证地对待西方的民主制度。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在社会主义中国,如果离开了我们的国情和具体实践,背离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则任何政党模式的制度设计都将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6]一些人所鼓吹的所谓政治体制改革路线图,其本质和核心就是取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这种论调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

需要强调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有一个基本前提。这个基本前提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必须始终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换言之,执政地位的维持应该以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为必要条件。只有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真正代表全体人民,才具有继续领导和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政治资格,才能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翁地位并不断实现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必要原则,即中国共产党在保持自身先进性的同时,还需要适应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期待,不断加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步伐。显然,上述两个方面内容应该被视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性任务。

三、内在优势之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是一场革命,但是这场革命并不是一种对原有基本制度的毁灭性破坏,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一点在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关系的调整上表现得最为明显。邓小平指出:“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7](P399)他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从长远说,最终是过渡到共产主义。”[8](P111)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为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9](P554)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10](P25)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意义具有多重性。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即联合起来的个人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是未来社会具有起始意义的特征。这个特征构成马克思恩格斯从逻辑上预测未来社会其他特征的起点。[11](P49)他们认为,这个特征是共产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社会主义就成为奢谈。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现阶段中国之所以称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表征。因此,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关键。

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学者认为,不论公有私有只要能够创造效益上的利润就可以了。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公有制经济的意义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的认识上,显然并没有揭示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的本质区别。因为,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意义不仅在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保证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它具有稳定和增加就业、保障社会福利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具有国家转移支付和实行再分配的能力,由此构成保证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经济基础。虽然当下实践在这些方面有许多值得完善和改进的方面,但并不能由此否定了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多重意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经济具有两面性,既具有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积极的一面,又具有剥削性的消极的一面。因此,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需要始终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私有经济。换言之,对待积极的一面,需要鼓励和支持;对待消极的一面,虽然“容许”但应该受到“约束”。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劳资矛盾和冲突、两极分化等消极性的一面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全面私有化的中国,无论如何不可能赢得短时期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业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完善确实始终需要避免“私有化”和“单一化”两种错误倾向。“私有化”倾向的发展必然会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单一化”倾向的发展则完全脱离了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必然造成两者新的不适应。比较而言,坚决避免“私有化”应该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

四、内在优势之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国际金融严重动荡、世界经济深陷衰退、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能够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确实来之不易。这个成绩的取得,除了上述几个重要因素外也不能不归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中国所确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有着起作用的广阔天地,保证了中国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时及时化险为夷。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具有必然性。20世纪初以来,人类所处的历史时代就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占据统治和支配地位的历史时代。从历史方位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资本主义全球化历史阶段出现的社会主义。在这个历史阶段,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居于支配地位和统治地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仍然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条件下,全球化的本质依然是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在这一背景下,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采取的改革开放决策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渗透进来。这一方面归因为私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另一方面归因为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两个选择虽然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具有现实合理性,但确实需要面对消极性的后果,这一点在不可避免地卷入国际金融危机之中充分地显露出来。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进入改革开放大发展时期的中国,为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实行允许私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使资本主义因素得以在社会主义条件和框架下得到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这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中国经济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就很自然地不可避免卷进了世界经济危机之中。[12]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例8

欧元创建之初,我曾坚定地看好欧元。在欧元对美元跌至0.8:1时,我曾强烈主张买入欧元。此后,欧元兑美元汇价一度升至1.5 : 1,我仍然坚定看多欧元。但是,没想到欧债危机爆发,欧元由盛而衰,一路下跌,我不得不面对事实,反思欧元。

当初看好欧元,是因为看到了美元的衰落。1979年保罗·沃克担任美国联储主席起,美国开始放弃实体经济,转向印钞经济、发债经济。此后,美国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例不断攀升,至2011年底达到了15.3万亿美元,与GDP总额相当。仅仅是支付国债本息,美国的财政开支就相当于庞大的军费。美国走上了寅吃卯粮的不归路,这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事实。多年以后,美元势将崩溃,成为废纸一张,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基于这一判断,欧元诞生了。本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元区各国的国债余额不得超过本国GDP的60%,财政赤字必须低于3%。如这两项要求能够得到切实保证,则欧元的财政基础将好于美元,欧元最终将取代美元。

但是,我对各国货币顺利移交给欧盟的操作难度估计过低。古今中外,货币统一从来都需要靠政权统一,政权统一从来都需要靠军权统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不但是的结论,也是世界各国的历史事实。号称“最民主”的美国,当初就是靠独立战争的枪杆子赢得了统一政权,后来又是靠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政权的统一。就是靠了一个统一的政权,美国才有可能积聚实力,巧用时机,东征西讨,成就美国世纪,拥有美元霸权。

欧元靠什么?靠欧盟。欧盟是什么?欧盟是国家的联盟。怎么形成的联盟?通过谈判形成的联盟。联盟能干什么事?能决定各国的外交方针吗?不能。能管各国的军队吗?不能?能管各国的财政收支吗?不能?能管各国的经济政策吗?不能。能管各国的福利开支吗?不能。能管各国的政党政策吗?还是不能!

因此,欧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一个讨价还价的联盟,一个缺乏权威的联盟。欧盟必然是一个只能经得起顺利、经不起考验的联盟!

当然,从法德煤钢共同体到欧共体,从欧共体到欧盟,从欧盟形成到欧元发行,欧洲一体化进程历经风雨,一路向前,似乎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历史潮流。乐观者认为,既然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一个历史潮流,既然这个历史潮流已经达到了欧盟成立、欧元流通的地步,为什么不能把现在的欧债危机看成是一次挫折和考验?为什么不相信欧洲内在的团结、民主和进步的力量呢?从1999年至欧债危机爆发之初,我就是这样想的。

但是,随着欧债危机的加深,内部丑闻的不断暴露,我逐渐也在改变看法。欧元创建之初,一些国家为了得到欧元的好处,纷纷请类似高盛公司这样的“国际假账大王”做假账,隐瞒本国的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埋下了一个又一个定时炸弹。加入欧元以后,则继续放纵财经约束,过度腐败,过度借债,过度消费,过度福利,躺在欧元区的大船上享福。面临各国内部的权钱勾结、挥霍无度的各大党派、各大利益集团,欧盟总部无权过问,也无力干涉,只能听任危机积累。等到危机爆发,内部相对健全的社会,如德国社会,拒绝为那些国家买单,欧盟更不可能强制德国买单。欧洲央行希望各国银行能够放松银根,向实体经济注入资金,以扩大生产,渡过危机。但各国银行却纷纷自扫门前雪,加紧回收贷款,确保自身的资金安全,甚至把欧洲央行发放的低息贷款高息存回央行。

因此,欧元的危机,说到底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政治危机,是一个缺乏政治权威的危机。为什么许多人对欧洲一体化和欧元有信心?因为许多人对民主有信心,相信可以通过民主协商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权威。

然而,仔细观察之下,究竟以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动力是什么?是民主协商?还是战争威胁?在民主协商的表象之下,战争威胁恐怕是根本动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爆发在欧洲,两次摧毁了欧洲。因此,战后欧洲的政治家们痛定思痛,明白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特别是德法两国的政治家,决心化敌为友,放弃复仇思想,放弃对国家利益的斤斤计较,探索欧洲一体化的道路。

因此,欧元发行是战后欧洲政治家们的杰作,是历史奇迹。然而,看来很不幸的是,欧元发行也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时至1999年,战后老一代政治家已经入土为安,有痛苦童年战争记忆的中生代政治家也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欧洲一体化进程也就失去动力了。在今天的欧洲政治舞台上活跃的,多为利欲熏心、狂妄自大、目光短浅的政客了。他们也在协商、也在民主,但都只能看到历史的局部和片断,迷失在权力的顶峰和虚幻感中。

这样的新生代政客能够摆脱欧债危机吗?我看不能。能将欧元奇迹维持下去吗?我看不能。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例9

一、经济长波与资本主义结构性经济危机

我们通常说的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系指生产在供求总量上大的失衡。资本主义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系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危机,往往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波动(50年左右一周期)相联系。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经济增长的波动来看,通常是“退一步进两步”――在复苏中逐渐达到危机前的繁荣期高点,在本繁荣期超出前一高点,然后再跌入危机,因而呈螺旋式上升。资本主义结构性危机表现为长期萧条,一种与上述状态相比“失去常规和常态”的周期性现象,往往包含若干周期性危机的密集爆发,每个周期性危机复苏艰难,繁荣期很短,甚至未进入繁荣期,经济又衰退了,出现长达多年乃至十多年的经济停滞(包括负增长),也称“长期萧条”,正如目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情况。频繁而深刻的危机期与短促而微弱的高涨期相互交错,构成了经济长波收缩期的基本特征;反之,则有经济长波扩张期的出现。包括扩张与收缩在内的一个长波周期与另一个的交替,历史上大致半个世纪发生一次。

粗略地说,长波论者形成了两大学派:以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概念为代表的一派,强调技术革命的创新、成熟和扩散是引起经济长期波动的决定性因素;以曼德尔的“破坏性适应”概念为代表的一派,强调资本积累条件的变化是造成经济长期波动的决定性因素。曼德尔不但指出,牵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增长速度长期波动的核心问题是资本积累过程中利润率的长期变化趋势,而且还明确提出了经济长波运动的“非对称性”说。每个长波周期内从扩张期到收缩期的转折(即“第一个拐点”),是由资本主义内在的经济规律、尤其是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决定的。但是,从一个周期的收缩期到下一个周期的扩张期的转变(即“第二个拐点”),却受“外生变量”的制约,即受“第二个拐点”发生期当时具体的历史地缘条件中不可能事先预计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全面冲突之结果的制约。他强调:“这些指的是一系列非经济因素如战争掠夺、资本主义运行领域的扩展与收缩、资本家间的竞争、阶级斗争、革命与反革命等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生存的所有社会与地理环境的这些激烈变动反过来引起资本主义增长的基本变量的激变(即它们可以导致平均利润率的激变)。”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SSA)发展了以曼德尔为代表的长波理论,它强调,资本积累过程的长期经济波动受制于其国内和国际的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实际上它是在说,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个阶段,其上升期是相应经过调整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在一国及国际范围内较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下降期则反之;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的内在矛盾最终受制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从而决定了前者必然从适应走向不适应的长周期转变。

曼德尔关于四次经济长波的历史分期为:第一轮长波1789-1848年(1789-1815年为上升期,1826-1848年为下降期);第二轮长波1848―1893年(1848-1873年为上升期,1873-1893年为下降期);第三轮长波1893-1940年(1893-1913年为上升期,1914-1940年为下降期);第四轮长波1940(48)-?年(1940[48]-1967年为上升期,1968-?年为下降期)。人们不难发现,在第一轮长波的第二个拐点期间,欧洲爆发了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在第二轮长波的第二个拐点期间,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发生了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转变,在东方,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的标志,世界殖民体系得以最终确立;在第三轮长波的下降期尤其是第二个拐点期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及1929-1933年的大危机。

二、世界经济跌入第五轮长波下降期的长期萧条

如果我们继续曼德尔的经济长波历史分期,把战后的“黄金时期”与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及80年代初的债务危机分别视为第四轮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和下降期,那么,新自由主义制度安排下经济的“大平稳”时期可视为第五轮经济长波的上升期,直至2001年“9・11”事件和上次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标志着第五轮长波进入下降期(第一个拐点)。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仍在发展的大萧条,表明第五轮经济长波下降期正在步步逼近它的第二个拐点。从第一轮经济长波到当前的第五轮经济长波,特别是最能暴露其阶段性发展变化本质的第二个拐点引发的制度震荡和变迁来看,世界资本主义制度从兴起(第一轮长波)到发展(第二轮长波)再逐步衰落(第三轮长波下降期)的历史过程基本清晰,只是在第四轮长波的上升期出现了“返老还童”的现象。这是不是资本主义生命周期在垂死期的“回光返照”?面对当时史无前例的1929-1933年大危机,斯大林曾提出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爆发“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概念。“它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是既包括经济、也包括政治的全面危机。”它表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行将崩溃,进而向社会主义过渡。他没有、也很难预见到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美国霸权模式)全面取代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英国霸权模式)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更不要说他逝世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遭受的重大挫折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是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长期存在及其对抗性

质的集中表现。关于本轮结构性危机特征的分析,需要追溯到50年前的战后50-60年代资本主义“复活”的“黄金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在没有世界政府调控的世界市场,自发的价值规律作用还会造成富国与贫困国差距的扩大。20世纪50-6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盛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及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帮助或迫使西方国家对价值规律在一国和国际范围的自发作用有所抑制。但对70年代中后期延续到80年代初的滞胀的全球治理,迎来了新自由主义改革理念指导下的资本全球化,那些曾经抑制价值规律自发作用的重要历史条件随之被改变,致使奉行丛林法则的市场机制在国家不干预、少干预的条件下横行无阻,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发挥得淋漓尽致。

价值规律自发的破坏作用与本轮结构性经济危机的耦合作用突出表现在战后至今各国社会保障制度(西方称之为“福利国家”)的变迁上。政府建立涵盖劳动者教育及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西方劳动阶级长期团结斗争、反对资本贪婪剥削的产物,也是在东西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尖锐对立中东方之路对西方之路产生巨大影响的结果。通过“福利国家”对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这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方面抑制了价值规律自发作用的破坏性,减缓了有效需求相对下降和生产过剩相对扩大的速度,成为市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稳定器。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资本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新症状:对劳动者教育程度的要求提高,他们的流动性和停滞性(结构性失业)增强,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对人体的伤害也在加剧,等等。于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化已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政府在这方面提供的公共服务不是无偿的,由劳动者支付的公共服务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其他的转移支付最终还是来自劳动者创造而被剥夺的剩余价值。资本为了向雇佣劳动者转嫁危机,它们的政府大幅度地削减社会福利,即将劳动力价格降至劳动力价值以下直至生存的最低限度,这正是触发周期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必然加深社会的分裂和动荡。当前西方政府为应对国家债务危机采取的财政紧缩措施,恰恰是加深危机的手段,他们不是不知道其危害,而是面对结构性危机的两难困境,不得已而为之。

各国工资(广义的,包括社会保障)的国民差异,还含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因素。曼德尔发现,劳资双方围绕福利制度的阶级斗争具有波动的周期性。在康氏长波的上升期,劳动力供给的经常短缺,有利于工会反抗资本的贪婪剥削、维护工人基本权益的斗争,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工人实际收入上升,社会福利扩大,并沉淀为国民工资中的文化历史因素,即迫使主流社会承认劳动力社会再生产的成本是劳动力价值的必要组成。在康氏长波的下降期,资本迫于竞争加剧的压力,俘获政府决策者,对上升期国民工资中沉淀的文化历史因素进行反攻倒算,力图将其从工人实际收入中剔除,以形成新的、有利于资本增殖效率的国民工资文化历史因素,资本向下转嫁危机的结果使危机进一步加深。就上述阶级斗争的周期性而言,在西方世界迅速扩散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是一场反对新自由主义复辟(“复辟”系指复活“罗斯福新政”之前的私人垄断资本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群众运动。

就世界当代既有的生产能力而言,如果全球不再存在剥削制度,每个劳动人口都拥有平等的受教育、工作的权利和掌握科学技术的机会,那么,为平等地满足人类基本生存需要而必须耗费的劳动时间和劳动成本可能仅为世界生产所耗费总量中十分微薄的部分,政府将获得在这方面为每个人提供均等化的无偿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所有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将被真正摆上议事日程。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命运的争论,反映了资本家经济学与劳动者经济学的对立,说到底,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阶级对立。它们之间的曲折斗争将决定真正的“后危机时代”何时到来,到来时世界格局将呈现怎样的结构性质。

目前的大萧条与始自1929年的大萧条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结构性危机。但是二者存在差异,主要的不同在于开放与封闭的资本主义全球统治方式:一是在当时的世界殖民体系中,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的内陆大都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经济形态;二是当时的世界市场为西方列强的势力范围所分割,包括世界领土的武力分割,各势力范围由宗主国通过高关税和专属货币区等手段予以保护;三是当时几个西方大国综合国力的对比发生了急剧不平衡的错落,它们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四是当时的金融国际化程度远不能与今天基于IT工业的金融全球化相比;五是当时的全球产业链(国际托拉斯)远未达到今天跨国公司所控制的网状结构的规模和深度。所以,那次大萧条最终引爆了世界大战,战争引起革命,帝国主义全球统治链条的薄弱环节相继断裂脱落,诞生了一批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制止战争,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高潮,包括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沃勒斯坦认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衰退阶段将与世界霸权周期(100-200年左右)的衰退阶段重合,甚至认为,由于看不到新兴的潜在霸权国家能够取代衰落中的美国霸权的地位,而预言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将进入长期的无序状态,直至它的崩溃。他的前一个判断是对的,而崩溃论尚待观察。

三、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时代尺度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长波论使用的时间参照系是经济运行20-30年左右的接合态势(conjuncture),世界霸权周期论使用的时空参照系的跨度既长又广。而要讨论作为社会形态的资本主义之兴亡,则需使用马克思建立在唯物史观之上的世界历史时代的尺度。这是一个关于超级宏大叙事的时空参照系。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或者“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的形成,是使用世界历史的时代尺度对人类社会发展宏大历史阶段进行高度抽象概括的产物,抓住了各个时代的主导性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作用及反作用的稳定结构。它的时间跨度既大大超出了经济长波周期,也远超出了霸权周期。其特征是:在共时性方面,将所指时代的典型社会内部和世界范围中与占主导地位社会形态并存的、非主导性的其他社会形态都抽象掉了;在历时性方面,主导社会形态的特征是其典型社会的发展总过程中处于全盛时期所充分展现的性质,它在兴起和衰落这两个时期展现的发展变化也被抽象掉了,即抽象掉了马克思所说的“社会革命时代”的特征。在偶然性上对世界极其丰富多彩的具体历史演变过程进行如此诸多的抽象舍弃后,高度抽象出来的标志世界历史时代演变的社会形态范畴,在辩证逻辑上直接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但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还生活在

“必然王国”中,历史发展必然性的逻辑过程只是蕴含和体现在具体道路的偶然性中,不能把共性等同于个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代表世界历史时代演变的几种社会形态,其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区或国家,从来没有始终如一地集中分布在同一个地缘位置上,这说明世界历史时代的中心地区在不断转换,社会形态的更替不是主导型国家单因自主演化的结果。实际上,取代前一个主导性社会形态的后一个主导性社会形态的典型国家、地区或民族,最初往往是从前一时代非主导性社会形态所分布的非中心地区的地缘位置中生长起来的,进而在“社会革命时代”成为历史突变舞台上的主角。反过来说,广义地看,既然一个时代的主导型国家(典型社会)’曾经在前一时代的地缘位置上屈居非主导性社会形态的历史地位,那么,它们不是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跨越式发展吗?马克思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社会形态为分析单位的世界历史时展论;对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分析形成了关于社会性质发生质变或飞跃的社会革命理论,这是马克思不断革命论的关键所在。不仅人类社会性质的发展是非连续的,有“五种社会形态”的演变;而且,其跳跃之间断点的历史地缘位置也在不断转换,也是非连续的,必然出现上述广义的跨越式发展。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所使用的“世界历史时代”这样一个时空参照系,与前述日常生活日历钟表、长波的态势及霸权兴衰的时空参照体系均不同,后者是个别和特殊,前者是寓于后者叠加中的一般。理论研究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这两大类时空参照体系的转换问题,反对简单化和贴标签,既不能用关于时代特征的概括取代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也不能只看树木不见森林。在这方面,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研究是一个典范。它探索的是社会革命时代社会形态变革的具体路径。

在马克思看来,于俄国公社的基础上跨越整个资本主义的历史时期,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可能性不是俄国公社内部自我发展的结果。马克思强调,俄国公社保留到现在,有了一个与其他公社当初存在时完全不同的历史环境。它与世界资本主义并存,因此可以创造新的历史条件来吸收现代西方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在俄国民主革命及时爆发的条件下,在尚未遭受严重破坏的土地集体占有制的基础上,利用西方现成的物质条件,大规模地进行共同劳动,从而整体跨越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提出的跨越条件是很苛刻的:如果俄国发生了革命,那么这个落后的农业大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将作为信号反馈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后者革命胜利后,通过无私的援助把资本主义已经创造的优秀成果赠予俄国,这是俄国能跨越资本主义所必须具备的物质基础。关于跨越的彻底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讲了“三个一”:落后国家要跨越“卡夫丁峡谷”,必须“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避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使它一下子越过整个资本主义时期”。尽管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正式复信中没有出现“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这样的文字表述,但在他与恩格斯合著的1882年《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仍十分严肃和正式地把上述基本思想完整地表达出来了。

马克思1881年关于俄国农村公社命运两种可能前途的瞻望,到1894年恩格斯为《论俄国社会问题》写跋的时候,已经尘埃落定。在这13年间,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是农村公社的解体都在俄国迅速发展,“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基础”。由于必需的历史环境未形成大气候,资本主义仍在全球发展,从自由竞争上升到垄断,在历史惯性的作用下,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终究未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列宁于1895年至1899年写成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对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过程做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论证。

但这一具体跨越实践的失败并不表明,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的历史变迁是非跨越式的。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日耳曼部落侵入衰败的西罗马帝国,它们跨越了奴隶制社会形态,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是欧洲民族大迁徙洪流沉淀硬化的结晶。中世纪的欧洲在历史上被称为“黑暗时代”,在世界范围内与同时代亚洲的中央集权大国相比,其历史地缘位置属于发展比较缓慢的落后地区。大航海时代的地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欧洲殖民主义的全球征讨开辟了道路,血腥的资本积累使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取代东方文明,成为世界历史进程真正启动的中心。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同样处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的末期,欧洲殖民主义及其种族灭绝政策使美国资本主义的兴起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社会革命时代,有了如“民族大迁徙”、“”、“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等这样的世界文明或区域文明碰撞和交融的奇特历史大环境,“落后”赶超“先进”,“跨越”反成“秩序”,岂能不具有历史发展的普遍性?

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前夜,《共产党宣言》就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的光辉论断,中间不为万里长城所隔断。从这一意义上说,1848年欧洲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可视为无产阶级及被压迫人民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第一次社会革命的尝试。1870年法国产业革命基本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的确立,资产阶级正处在上升阶段,1871年巴黎公社武装起义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统治的第一次总演习,更可视为在广义上试图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又一次伟大尝试。只是在20世纪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瓜分世界领土战争的全面爆发,在其全球统治国际链条的薄弱环节和焦点地区,资本主义不发达或很不发达的农业国通过如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终于摧毁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最大障碍,先后诞生了一批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四、迂回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中国道路

这些国家在革命胜利后仍然面临着如何在国际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中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成果、实现工业化和社会改造的长期艰巨任务。一旦帝国主义将新生的不发达社会主义扼杀在摇篮里的图谋破产,在建立正常外交关系和参与世界市场国际分工的新的历史环境中,如何向西方学习、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以跨越“卡夫丁峡谷”,便成为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一大主题,对其中规律性变化的探索与把握决定着中国道路现阶段的命运。从社会形态的大转变看,中国道路是指它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大国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过程。中华民族的复兴、发展和解放与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压迫、颠覆和控制的对立是贯穿中国道路的根本矛盾。以

这样的历史研究方法考察中国道路问题,使用的尺度是“世界历史时代”的时空参照系。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如何向西方学习、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以便迂回地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这是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一大主题。我们今天重提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此,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1、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革命胜利后至被重新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前,在外部经济封锁和武力威胁的条件下,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此后的改革开放使跨越的主要过程已经不像当年的俄国农村公社那样,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外或之旁,而是被嵌入到这个体系中,通过世界市场进入不对称、不平等的国际分工,重组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中一个层级较低的子系统,一般属于世界体系内的发展中国家。此时再提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系指迂回跨越,属于上文所说的引申开来的广义的跨越;而马克思当初设想的以俄国公社为直接起点的跨越则是整体跨越,是原本意义上狭义的跨越;两者中的跨越都是以五种社会形态历史演变的逻辑过程为基本历史框架,而寻求社会革命时代的具体发展道路。

2、跨越主体即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这个复杂的巨系统内运行,以这种被动方式来吸取西方现代文明的部分优秀成果;同时避开和抗拒成熟的、原生态的资本主义制度,以避免长期遭受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主要灾难性波折;而不是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初设想的那样,依靠革命胜利后西方无产阶级国家的无偿援助,实现上述“三个一”式的整体性彻底跨越。非整体性、非彻底性的迂回跨越,蕴含着被仍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帝国主义统摄、沦为其附庸的巨大风险。

3、能否成功跨越的关键,在于跨越主体即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的自组织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在于已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中不断自我完善所日益增强的制度优越性。这些国家利用尚未进行商业开发的劳动力、土地、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等比较优势,将其市场化并大量引进外商、外资,作为参与国际分工的嵌入通道。这些国家因上述资源的市场化并深度嵌入不平等的国际分工而实现了GDP总量的持续扩张,同时因国际接轨的低级方式而削弱了自组织能力。跨越主体是否将被长期锁定在低端结构上,使跨越成为泡影,取决于复杂巨系统内部高阶子系统(发达资本主义)和低阶子系统(不发达社会主义)之间控制与反控制、利用与反利用的反复较量和复杂斗争。

初中历史经济危机例10

(一)古代史

1.先秦史:分为上古时代(中国境内古人类、血亲氏族及部落联盟)、古风时代(夏商周青铜时代)、上古文化专题

2.秦汉史:分为亲扫六合和集权措施、两汉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史、秦汉文化专题史

3.隋唐史:二世帝国、唐朝的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五代十国

4.宋元明清(至1799年)史:内外矛盾的两宋王朝、外族难治的元朝、文化内敛固化的明朝、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抹光亮――清王朝

(二)近代史

5.末世危机前的积淀:1799~1840间的清王朝

6.外族入侵与国人的反击:逐步丧失与国人的觉醒

7.两党关系发展史:两次合作、两次内战

(三)现代史

8.新中国建立及政权巩固(1949~1956)

9.初步探索及成就(1957~1965)

10.十年浩劫(1966~1976)

11.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现在)

二、世界通史

(一)古代史

1.五大文明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地中海区域

2.古典时代:希腊罗马专题

3.千年中世纪

(二)近代史

4.三大运动: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

5.资产阶级制度的建立:英法美三大资产阶级革命、日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两次工业革命:

7.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现代史

8.近代文化科技成就

9.第二次世界大战

10.1929年经济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