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风险小的理财方式模板(10篇)

时间:2023-09-10 14:39:24

风险小的理财方式

风险小的理财方式例1

2.资金结构风险资金结构风险是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是由于企业资金机构管理不合理而造成的。在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存在资产负债的现象,向银行进行借贷,过度的依赖银行所提供的资金,是对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规模比较小,资金能力比较薄弱,必须依靠向银行借贷的方式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外部融资风险,使得融资成本越来越高,最终会对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产生冲击,进而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正是由于中小型企业对资金结构管理不善,才会导致资金面临风险,为企业的财务带来负担,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3.资金回收风险在企业的财务风险中,资金回收也面临着严重的风险问题。在中小型企业中,很多企业为了提升业务量,增强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会采用赊销的形式开展销售活动,利用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促进销售额的增长。但是,其中面临的问题也不可小觑,采用赊销的方式进行销售,会吸引大量的顾客,在赊销时,如果企业不能对顾客的信誉程度做到全面的了解,会使得大量的赊销款项难以回收,回收难度加大,会为企业资金的运转带来严重的负担,缺乏资金进行周转,财务风险不断扩大,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对中小型企业而言是巨大的打击。

4.收益分配风险收益的分配结构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金结构,如果企业对收益分配不均,会对企业的财务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出现财务运转失衡的现象,进而导致严重的企业财务风险。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企业的收益分配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开展合理的收益分配,如果不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收益的分配,会导致企业的财务机构发生混乱,产生严重的财务失衡现象的发生,从而形成间接式的财务风险。

二、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在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由于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对财务风险的发生缺乏足够的重视,不能够做好提前的风险预警措施,当财务风险来临时,束手无策,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认识不足,对投资风险、资金结构管理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等的意识比较淡薄,意识不到这些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性,是影响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例如,一家小型的焊丝生产商,为了增加销售量,采用赊销的形式来吸引顾客,这是提高企业利润的有效方式。但是,当企业运营需要资本时,由于对顾客的信誉度了解不够,意识不到资金回收存在的风险,最终导致资金回收困难,企业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这是对风险认识不足的重要体现。

2.缺乏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缺乏科学而系统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影响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关键因素。在中小型企业中,由于企业缺乏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不能对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做好有效的管理,缺乏严格管理制度的约束,不能够对企业财务运转、财务人员的行为以及风险预警措施等方面实施管理,是导致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企业中,缺乏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会让财务人员对财务目标的管理产生误解,部分企业过于追求利润,只是针对企业的短期发展设定目标,不能立足长远考虑问题,缺乏对财务目标管理的战略性思想,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3.筹集资金的渠道过于单一目前,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筹集资金的渠道过于单一。其一,资金管理与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一些企业还存在严重的信誉问题,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得不提高放贷条件,以此来严格要求企业的资格,保障中小型企业的信誉问题。其二,由于中小型企业缺乏严格的财会制度,对财务信息、财务数据的审计不够严格,对年终财务报表不能够做到实质性的分析,企业运转的透明度不高,会让企业产生严重的信用与道德问题,从银行方面进行贷款会存在困难。其三,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其经营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经营风险相对较高,财务运转能力比较脆弱,经受不起市场经济的波动,资产的负债率会不断升高,很难吸引投资者前来投资和支持,对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产生冲击,造成严重的资金压力。

三、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强融资风险管理加强融资风险管理是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比较小,信用程度比较低,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信任,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境地。因此,中小型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当下的情况,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实现中小型企业经济的稳步增长。为了实现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减小融资风险,企业可以出资兴建融资机构或由政府出资兴建中小型企业专项融资机构,是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方式。同时,为了促进中小型企业经济的发展,解决融资难的境况,可以适当的推动大型商业银行来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银行可以放款企业进入银行的标准,在当地合理的兴建民生银行、贷款机构、村镇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共同为中小型企业的资金运转而服务。另外,中小型企业应当保证财务资金结构的合理性,不会存在过高的负债,若果企业出现负债现象,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偿还能力,以免导致过度举债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2.加强投资风险管理加强投资风险的管理是有效保障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基础。投资具有很强的风险性,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加强对投资风险的管理是当前中小型企业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任务。首先,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在企业中,应当建立投资专项小组,能对企业所投资的项目进行预期,对投资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评估和预警。投资专项小组应当由投资理财专家、教授,企业高层等专业人士组成,对投资展开专业的决策,以此来减小投资所带来的风险。在企业中,应当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能对企业内部的财务进行系统性的控制与管理,建立成本控制中心,将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要涉及其中,像企业的生产、销售、负债等部门共同参与到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系中,保证企业财务合理、健康、稳定的运行。成本控制小组要将资金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对企业的各项支出和物质的消耗都要予以严格的控制与管理,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进而加强了对企业投资风险的管理。

3.加强收益分配风险管理加强企业的收益分配风险管理是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方式。在对中小型企业收益分配风险管理与控制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法律因素、企业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等都是影响企业收益分配的重要因素。首先,法律是企业进行收益分配的重要依据,应当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收益分配,保证分配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在法律层面,对中小型企业都予以了一定的约束,债务偿还能力、资金保全方面以及财务积累等方面都进行了严格的约束,为加强收益分配风险的管理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其次,公司内部因素是决定收益分配的重要因素。在中小型企业中进行财务的收益分配,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企业现金流、资金筹措能力、利润、成本等多方面的考虑,实现对收益的合理化分配,能够有效的减小由于企业因素而带来的收益分配风险。最后,中小型企业的收益分配风险会受到外界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加强对债务契约、通货膨胀等市场因素的防范,是控制收益分配风险的有效途径。

4.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为了实现对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应当健全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对财务风险的系统性控制与管理。在企业中,应当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健全财务风险管理的监督机制,对企业财务运转过程中投资风险、资金结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等进行监督与管理,以此来减小中小型企业的财务风险。在企业中,应当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监督小组,对财务的运营进行监督,减小财务运营所带来的风险,对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的投资决策、企业的资金结构、企业销售政策等方面都要进行监督,制定相应的监督标准,实施合理的奖惩制度,以此来约束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明确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权责问题,是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容。

5.加强政府监督与审查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同时,也应加强外部的控制与监督,实现对企业财务的内外监查。加强政府对企业财务运行的监督与审查,以此来约束中小企业的财务运转情况,是降低中小型企业财务运营有效方式。政府应当在不同的地区派遣监督小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企业财务的负债现象、资金现金流、会计人员等都要予以审查和监督,明确了解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衡量财务运转情况,减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财务环境。

6.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在中小型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中,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决定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基础,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企业应当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判断,对资金结构管理风险、利益分配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资金筹资风险等要提高警惕,利用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来评判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为企业健康财务的运转提供优质化的建议,做好风险防护措施,降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是发挥财务人员关键作用的重要阶段。企业应当定期的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健全激励机制,以此来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对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降低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风险小的理财方式例2

从这个意义上讲,财务风险就是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导致股东所承担的风险。中小企业由于自有资金不足,或为了充分利用负债资本成本较低的益处,降低企业的加权资金成本及其利息费用等,运用一定的融资方式向外部进行负债融资,则不论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必须按事先的约定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如果中小企业的现金持有量不足以偿付负债利息和本金时,则可能造成财务风险。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过于注重市场份额而忽视财务风险

目前,我国国内企业有相当一部分过于注重销售额的增长,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缺乏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这种状况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由于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弱,大多数中小企业只是简单地注重销售额的增长和利润总额的实现,注重短期收益,致使成本失控,资金超量使用,单位资金获利水平很低。其次,中小企业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尚未树立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机会成本等科学观念,反映在财务管理目标上,就是未能确立起最优化思想;在财务风险管理中,不权衡资金成本,不考虑资本结构,投资时不测算风险报酬,不分析现金流量。再次,中小企业中财务与会计职能划分不清,未能对财务活动进行评价分析与控制。有的中小企业甚至连会计资料都不齐全、不规范,没有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

(二)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特征,外部环境变化既可能给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让企业面临某种威胁。中小企业由于财力、物力、人力的限制,其财务管理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

(三)财务决策失误,财务关系混乱

财务决策失误可能导致财务风险。中小企业财务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个人主观臆测主导决策。

中小企业的财务关系混乱也可能导致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与控制乏力,甚至没有内部审计与控制,在资金管理、使用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和监督。

(四)举债规模过大

企业经营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兼顾其他目标,如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社会责任、环保等。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时,必然要考虑资金的成本与收益,尤其是在进行债务融资之前,要对企业的资金需求量进行预测,合理确定筹资规模,使筹资规模与需求量相匹配,防止筹资不足或过量举债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五)举债方式不尽合理

企业融资方式有多种,不同的融资方式有其不同的特征。例如:银行借款与发行企业债券相比,向银行借款虽然成本较低,但融资规模不及企业债券规模大。而当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可以与银行直接进行谈判,寻求债务重组,而公开发行债券由于债权人较多,进行债务重组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不能按期偿还,会对企业的声誉带来严重的损害。从借款难度来看,由于银行借款需要较多的资产提供担保,而中小企业往往无形资产的比例较高,从银行取得贷款的难度较大。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债务融资时要谨慎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避免融资方式不当造成财务风险。

(六)负债结构不合理

从时间上考察企业的负债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归还负债的时间安排。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包括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在进行融资安排时应尽量合理安排流动资产与短期负债之间的关系,保证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同时遵循短期资金由短期负债来融通,长期资产由长期负债来融通的原则。在取得资金方面,应与企业的投资计划相适应,即不仅要考虑盈利情况,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现金流量,避免出现“蓝字破产”。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原则

(一)风险与报酬对称原则。一般而言,企业财务活动过程的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低风险只能获得低收益,高风险则往往能获得较高的收益。在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时,要正确处理收益和风险的关系,以求取得合理的平衡。例如:从债务融资决策来看,虽然扩大债务融资数量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可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使企业的股权资本的盈利有所增加,进而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但也有其所对应的财务风险,这种风险可能会危及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股东利益。因此,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实际上是在一定条件下,使财务杠杆的有利效应(提高企业价值)与不利效应(增加风险程度)取得合理平衡的资本组合比例。因此,中小企业如何权衡利弊、比较得失,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是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整体优化原则。根据系统原则,必须将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因此,在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中,应从企业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处理有关问题。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形成一个灵敏、高效的监控体系,在动态中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使企业的资本结构达到最优。

(三)长远发展与当前利益相结合原则。财务风险管理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能够从长远利益、当前利益的角度控制和监督风险,从而保持长期有效的发展。一方面,中小企业在融资时要考虑当前的资金需求,同时也要考虑长期的发展,在长期活动中加入风险管理的内容;另一方面,在较长时期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使中小企业在尽可能低的风险基础上保持平稳持续发展。

(四)弹性原则。财务风险管理的弹性原则是指在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保持可以调节的余地。贯彻这一原则的关键是把握弹性的度,弹性过大会造成利息费用过多,融资成本较高,从而造成损失;弹性过小则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也会造成损失。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中小企业适应财务环境的能力和企业的财务风险偏好。

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就可以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这些具体措施主要有:

(一)利用财务杠杆系数控制负债规模及比例,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可使财务杠杆利益抵消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风险小的理财方式例3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156

1导语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的发展已在市场经济中占有关键地位,并发挥巨大作用。在市场经济竞争加剧情况下,给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体制上的不完善,尤其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评估系统上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实现对于风险的管理和预测,通过对这一体系建立展开探究和讨论,希望可以为中小企业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上提供广泛指导意义。

2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概况

企业运行的关键部门就是财务部门,它决定了企业运行的基本状况。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未知的财务风险和错误。

21企业资本缺乏,融资能力弱

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决定的,因为中小企业的注册资金本来就少,企业的资本应变能力差,一旦出现经济问题,很容易产生财务危机的情况。

22企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单一

在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中,其运作资本一般相对都比较少,且所有股权相对比较集中,有些基本上是家族化的企业,投资的资本来源于运营者自身,相对来讲,在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差。并且,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经营者采用的管理模式相对单一,权力集中,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和严格,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比较淡薄。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往往表现出较差的抵御能力。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健全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和相关经济数据指标,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企业运行的经济环境作出科学全面的数据分析,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关防范性措施。

3构建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统计预测的方法和意义

31统计预测的方法

统计预测是一种对经济进行科学预测的有效工具,为经济预测提供统计计算的基本方法。其中主要使用到的方法有建立统计模型进行分析,主要是通过对通常情况下企业各项平均数值变化,周期内变化,随机模型以及长期的变化的趋势等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在确定好统计模型之后才能进行预测方式上的选择,其中主要用到的预测方法有平均法、折扣法等。

32统计预测的运用

由于当前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的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有效地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要对企业进行科学的调整和完善。统计预测能够帮助企业在财务发展和生产销售上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并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发展趋势上的预测和分析,有效提高企业的增值和管理水平。

33统计预测的意义

在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中,科学有效的运用统计预测的方法,是企业生产中的最基础环节。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景预测。该项统计预测的方法使用与企业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方面,能够发挥更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企业的财务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行情况,如果能够结合企业统计预测的方式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和预测,更加确保了企业财务发展的科学性。

4建立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的对策

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有效防范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建立健全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体系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确保该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41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控制

在企业面对风险财务风险的时候,应该首先做到对风险出现的原因和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做出合理预警。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产生的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现金相对紧缺,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风险;另一方面就是在筹集资金时,企业的运行赢利状况不能够满足债务和利息的偿还能力。所以这一点要引起中小企业经营者的高度重视,对风险的出现做好提前的预警。

42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确保风险预警体系的实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体制的建立需要以准确的数据依据为基础,确保该体系运行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企业相关的管理者通过对企业内部准确信息数据的把握,才能进一步的落实财务相关工作的运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对于日常财务的支出和预算都不能认真执行。因此,一定要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为确保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扫除障碍。

43加强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的提升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中,通常是由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进行运作和实施相关工作,所以,财务人员工作能力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运行状况的好坏。在普遍的中小企业中财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在对于企业财务的管理方式和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欠佳。企业可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能力培训,让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性培训,确保提高在财务工作中的水平。

44运用正确的方式保证财务风险预警体制的准确性

由于财务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所以在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上一定要采取科学的分析和预测方式,通过财务人员对数据的分析建立相关的模型,进行综合判断,提高对于风险预测的准确性,确保该体系的运行。

5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要建立健全自身财务风险的体制,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对企业进行管理,加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就要求我国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充分理解风险管理体系的深层内涵,认识到财务风险的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结构,完善科学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我国企业相关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嵘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8

[2]高友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监测预警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3]王晶姝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管理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0

风险小的理财方式例4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陈旧,管理方法僵化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都是个体私营业主,他们缺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意识。他们所雇佣的财务管理人员大多也都是家族中的成员,这些财务管理人员缺少财务管理培训、缺少财务管理经验、缺少应对和解决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一旦企业遇到财务风险,企业就会因缺少招架之力而陷入困境。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也缺乏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和审查力度,多数企业没有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任凭财务人员按自己的意愿处理财务事务,这样缺少规范性、科学性和责任性的财务管理模式及其脆弱。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意识不强、水平不高,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的通病,企业的财务制度不能健康发展,容易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缺乏真正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二)缺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后

我国中小企业在以家族模式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将一些具备极强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拒之门外,而且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相对大型企业较小,无法满足高素质人才实现个人价值的最高愿望,因此很难吸引这些人才到中小企业工作,这就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固步自封,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执行,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长时间得不到更新,因此当遭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时,企业就无法科学、合理地制定出财务风险控制办法,这使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问题上停滞不前的弊端无限放大,最终成为企业效益降低甚至破产的导火索。

(三)资金严重短缺,筹资渠道单一

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长期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由于中小企业注册资本较少,企业内部的设备、土地等实物资产也不能得到银行方面的认可,因此在扩大规模和抵御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很少能够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因为缺少足够的资金来抵御风险,中小企业势必会失去抵抗能力。同时,各行各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前景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可以得到大量民间资金的支持,有的企业却只能自给自足,有的企业甚至举步维艰,无法从民间筹集足够的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以及应对财务风险又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如果在招收财务风险时中小企业还存在其他的债务问题,就会使企业财务雪上加霜,最终导致企业效益的降低甚至破产。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措施

(一)创新管理模式,改进管理方法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改革和创新原有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针对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改进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中的不足之处。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中出现的监管力度不够、风险意识落后、管理模式僵化等问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另外,在改革的同时,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还要充分考虑到其可操作性、适应性、科学性。同时,企业要制定相应的审计监督制度,对资金的运用情况、财务风险管理的行为、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以保证企业的资金链条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增加中小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二)吸引专业人才,建设一流队伍

由政府牵头,合理运用企业资源,建立处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人才储备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能够处理财务风险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更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级政府要拨付资金,对这些专业人才和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持,鼓励财务管理人才积极投身到中小企业中去,同时也鼓励中小企业大伯破传统发展模式,走一条现代化的企业发展道路,要吸收财务管理人才到企业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企业也要为财务管理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空间,这样既能保证财务管理人员有热情为中小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又能使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三)转变发展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风险小的理财方式例5

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经营发展与财务管理持续性会产生明显威胁,自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波及到国内企业后,国内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已经有了明显增强,系列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集中爆发更是增强了整个社会对于财务风险预警的重视程度。财务风险类型多样且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下财务风险隐蔽性也逐渐增强,在财务管理能力相对低下的企业中,企业管理者素质等原因都会制约企业发现财务风险的实际能力,对于财务风险预警自然具备了一定难度。

一、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有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决策理论学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日本学者龟井利明认为,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这就是广义风险的概念。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也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伴随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增加与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发多样,类型多样的财务风险对于企业也带来了诸多影响,新时期下企业更好发展离不开较好的财务管理支持,而对于财务风险进行预警与防范自然也成为了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事宜。

(二)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

财务风险预警主要是以财务会计信息资料为基础,以计算、统计、分析、监控等方法为手段,设计预警指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的方法总称。财务风险预警可以及时的发现潜在财务风险,在财务风险类型多样且隐蔽性较强背景下尽早发现潜在财务风险也能为企业进行的财务风险防范方向与侧重选择更为顺利。财务风险预警与财务风险防范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正常进行及企业正常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而财务风险预警也是财务风险防范和应对的有效前提。财务风险预警与财务风险防范都需要得到当代企业重视并将其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始终,通过财务风险预警来发现财务风险并进行有效应对从而对于财务风险进行方法也是一般选择。

二、当代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财务管理风险

当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首要类型是财务管理风险,财务管理风险也是国内中小型企业中常见的财务风险体现。企业综合管理体系中财务管理往往会对于生产经营各个方面进行覆盖,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会计数据与会计凭证也会作用于最终的财务管理活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本身具有持续性且覆盖面广这一特点使得其各个环节上发生风险的实际可能相对较大,中小型企业中对于财务管理的不重视,财务管理实际投入不足也直接导致财务管理能力相对低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进行中财务管理制度与财务管理人员实际财务管理能力高低与否都有可能对于财务管理活动开展状况及风险发生可能产生影响,中小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实际财务管理能力和水平相对低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内容逐渐扩大背景下这一财务管理能力上的短板也越发显现,而财务管理环节上的风险系数也相对较高。

(二)资本运营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中资本运营风险也是具体风险体现之一。资本运营风险是指企业作为主体在资本运营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资本运营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的资本运营失败或使资本运营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可能性及其损失。现代企业在实际经营中不可避免的要进行融资与投资活动,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各种形式的投资是其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形下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对于部分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而言,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筹资并进行各种形式的投资也是常规经营与财务管理形式。企业进行的资本运营活动本身便具有一定风险,企业自身投资侧重与偏好,外部政策变动等都会成为左右筹资成本与投资收益的关键因素。例如,这一背景下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便会提升,一旦融资成本高于预期更会影响到企业实际财务状况。

(三)资本结构风险

企业资本机构越发复杂,资本结构风险也是财务风险的具体类型。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一定时期筹资组合的结果。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就是企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这一比例表明当企业破产时,债权人的受保护程度。比例过高会使企业财务风险过大,但可能会有更多的收益,举债也会形成财务杠杆效应。由于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企业实际资本结构也会存在明显差异,在资本结构不同状况下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会存在差异,而不同经营发展侧重也会对于企业实际资本结构构成产生影响。由于信用支付等支付形式十分普遍,国内部分企业中应收账款实际规模相对较大,缺乏较好的信用评价体系与持续跟踪情形下企业应收账款实际占比重较大,实际上会导致资本结构系统性风险加剧,一旦资本结构风险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也会随之上升。

(四)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在大型企业中也是财务风险的一种具体表现,收益分配风险对于企业经营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发生时间周期较长,其不意被察觉也使得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者,特别是财务管理者不容易察觉。例如,在上市公司中进行的收益分配需要遵循一定原则和方法进行收益分配,这一期间进行的分配原则与方式方法确定都容易对于各投资方实际投资预期和未来投资确定产生影响。在这一进程中一旦利润分配占比较大的比重,更容易导致企业下一生产经营周期内实际可用资产规模发生变化。尽管在收益分配上有明确要求,然而大多数企业在收益分配上具有很大自主性,一旦企业对于收益分配处理不当便会产生实际上的收益分配风险,这一风险在下一生产经营周期内得以显现后也会对于后续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对策分析

(一)设立财务管理下的风险管理部门

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需要设立财务管理下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新的管理组织机构对于财务风险进行观察与分析。当代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下不仅体现在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低下这一层面上,财务组织机构在设置上的不合理与不全面实际上也加剧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企业应当根据自身规模大小与经营发展实际进行风险管理部门的确立,抽调部分财务管理人员,依托财务预警知识和方法来进行具体的财务风险预警相关工作。此外,企业也应当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在正常开展企业财务工作基础上将风险识别、风险预警与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始终也能显著提升企业发现财务风险的能力从而使得财务风险预警越发顺利。

(二)明确资本运营的原则和方向

企业在资本运营上遵循既定原则并明确出资本运营方向不仅能够较好的对于财务风险进行预警,更能显著降低财务运营环节上一系列财务概念发生的可能。资本运营是企业综合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经营环节与活动,在资本运营上不仅要以获取利润为一般原则,更是需要将谨慎运营等原则作为资本运营的具体原则。例如,在整体投资环境越发恶化且外部政策变动十分明显背景下,企业应当重新对于运营的原则和侧重进行调整,避免过度投资对于企业财务风险增加造成影响。在资本运营方向确定上企业也需要进行不断调整,避免单一投资形式所引发的系统性资本运营风险产生。此外,企业明确了资本运营的原则和方向后整个资本运营活动在进行时也能更为清晰与明确,按照既定的资本运营计划进行资本运营会提升企业对于风险的鉴别能力从而提升其对于财务风险的预警能力。

(三)不断优化资本结构

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这一做法也能显著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能力,达成控制财务风险发生的目标。国内企业资本结构在先进经济形势下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负债过高的状况,负债过高时候,整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或传统金融机构对于放贷进行紧缩控制便容易导致企业资本结构本身的结构性风险大大增加,融资渠道单一的企业更会在短时期内爆发出财务风险。企业应当将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作为一种常态化工作,在供应链背景下积极的构建业务网络并对于实际成本支出进行压缩。此外,在应收账款规模持续增大背景下企业也需要做好应收账款管理及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通过上述做法不仅能够将企业的资本机构进行不断调整与优化,也能提升企业资本结构对于系列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

(四)结合企业发展目标进行收益分配

企业经营发展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以经营周期和会计周期进行的经营发展活动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企业对于财务风险进行预警也需要结合企业发展目标进行收益分配。杜绝过度分配所导致的企业经营发展难以为继或不当分配所导致的投资者投资信息降低等问题出现。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在收益分配问题处理上应当遵循不同的原则和方法,其在利益分配问题的处理上更是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进行最终确定。例如,有限合伙企业中进行的利益分配要留出下一阶段生产经营资金,并根据预算和结算对于利润分配的科学性、准确性予以提升。在利润分配上与企业资本结构及发展计划相互结合也能使得企业对于未来风险进行预警的能力显著增强。

四、结语

新时期下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与外部宏观环境都处于不断变化中,这一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环境实际上也较为多变。现代企业稳定经营与持续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对于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并在财务风险发生时采取系列措施进行风险规避与化解也十分重要。国内企业数量众多且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下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不断增加,单一企业较高的财务管理状况仅仅是对于财务风险进行规避的基础,通过预警机制确立来降低财务风险发生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才能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郭媛.经济转型期商贸类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与防控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6,19:105-106.

风险小的理财方式例6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当今中国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也成为社会的重点问题。财务风险也变得尤为重要,财务风险也分为多种,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中小企业想要更快更好的发展,并购是其必选的策略。

一、中小企业并购的意义

(一)并购是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快捷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企业成长的基本规律,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不断成长壮大。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将其生产经营所得利润进行再投资来扩大生产规模,也可以发行股票和债券或向银行借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但最快捷而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并购其他企业来扩大生产规模,因为并购已有企业比重新投资建成同样规模企业速度快,效益也会好得多。

(二)并购是中小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企业通过并购其竞争对手的途径发展成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突出现象,据资料显示,全球性1/3的小企业是在并购中逐步成为大企业甚至跨国公司的。

(三)有利于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一般在行业内重复建设,产品和服务基本雷同,技术含量低,为销售产品和劳务企业间只有大打价格战,竞争的结果几败俱伤。为充分利用行业有限资源,优势企业并购劣势中小企业,从而实现对行业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这有利于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原因分析

(一)并购财务风险概述

中小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并购活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发生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可能性,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际严重负偏离而导致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在某种意义上,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一种价值风险,是各种并购风险在价值量上的综合反映,是贯穿企业并购全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对预期价值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影响。

(二)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确定性。主要是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关,企业财务管理得当,就能将引发危机的因素在事前化解,财务风险便会得到抑制;否则,财务风险便会不期而至。

2、危害性。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化解财务风险,致使危机爆发,轻者企业诚信等级下降,部分或全部丧失融资能力;重者则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3、负债经营有关。财务风险主要是因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引发的,因而总与负债相关联。

4、企业发展有关。一般而言,企业举债的目的一者是扩大再生产,形成规模效益;再者就是对外投资,向多元化发展,以期分散经营风险。

(三)并购前期面临的财务风险

由于信息不对称,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调查不够深人细致,缺乏对目标企业的充分研究,从而导致在未来对目标企业的估价过高而存在估价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与目标企业产品有关的风险。二是目标企业资产不真实的风险。账面资产的不实可通过审计发现,但有些资产被抵押、担保,有无诉讼纠纷等被目标企业蓄意隐瞒,往往不容易被揭示,使并购企业在并购后可能存在着连带责任风险。三是目标企业潜在的负债及未被揭露的负债的风险。四是产业风险。并购企业应考虑自己所处产业或并购后将要进入的目标企业所在产业在国家产业政策体系中的位置,以确定并购企业进人该产业是否有利。

(四)并购中期面临的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并购在这一阶段面临着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融资风险和资金使用风险。融资风险主要是与并购资金保证和资本结构有关的资金来源风险。并购方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是关系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当并购是为了持续经营而目标企业的资金结构不太合理时,就需对并购所需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及维持正常营运资金的多少,来进行投资回收期和融资期的资金匹配,否则,一旦资金链条发生问题,就会使企业陷人财务困境,并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从而产生经营风险。资金使用风险是指对资金筹集后在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筹集并购资金如何使用涉及并购方所采用的支付方式,而并购支付方式又是由并购企业的融资能力所决定的,支付方式与融资渠道紧密相联。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由于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经营理念、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财务运作方式的不同,在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如果未能妥当处理将不仅抵销并购所带来的利益甚至会侵蚀原有企业的竞争优势。

(五)并购整合期的财务风险

在整合期间,并购企业的财务风险的类型多样,财务风险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风险因素作用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整合期的财务风险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为财务组织机制风险、理财风险和财务行为人风险。并购后的整合涉及企业经营的很多方面,所以并购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企业的不良资产,降低资产负债率,否则必然会降低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企业因此不仅有可能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会因负债比例过高,最终付不出本息而破产倒闭。财务整合是企业并购财务管理上的最后环节,也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一旦发生财务整合失败风险,将使企业的整个并购失败。

三、中小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尽量获取目标企业全面准确的信息,降低企业估价风险中小企业在并购前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以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

由于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为了降低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并购企业应聘请中介机构,包括经纪人、CPA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对信息加以证实并扩大调查取证的范围。正确地对资产进行评估,为并购双方提供一个协商作价的基础。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采用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从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作出合理预测,降低财务风险。

(二)统筹安排资金以降低融资风险

并购企业应确定并筹集并购所需要的资金。资金的筹措方式及数量大小与并购方采用的支付方式相关,而并购支付方式又是由并购企业的融资能力所决定的。并购企业应该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股权结构的变动、目标企业的税收情况,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设计,合理安排现金、债务、股权各方式的组合,以满足收购双方的需要。通常情况下,应考虑买方支付现金能力的限度,力争达到一个较合理的资本结构,减轻收购后的巨大还贷压力。

(三)加强营运资金管理,提高支付能力

支付能力是企业资产流动性的外在表现,而流动性的强弱源于资产负债结构的合理安排,所以必须通过资产负债相匹配,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来降低财务风险。

(四)通过法律保护降低财务风险

在并购过程中,签订相关的法律协议是必要的,协议中应该包括相关的文件、义务、治理、保密、非竞争、陈述和保证及赔偿等。因为在调查中往往不可能深人到每个细节,因此为了确保企业在并购中的正确性签定法律协议是非常必要的。并购中,要求企业在实际操作中稳健、审慎,用准确的财务数据来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合理、完备的财务运作和细致、充分的产业判断相结合,才能成功地降低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五)增强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

风险小的理财方式例7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167-03

[作者简介] 李素梅,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方法。(广西 南宁 53002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小企业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得小企业目前面临着更多的风险。

一、小企业的特点

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小企业是指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小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1.经营方式灵活,创新能力强。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企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生命力旺盛,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现实抉择,就是依靠其灵活的机制和创新能力并选择合适的战略。小企业创造和开发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企业经营规模小,资金有限,风险较高。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主要体现在年营业额较少,职工人数少,资产总额较少。资金投入量不大,资源有限,资产负债率高,融资渠道单一而狭窄,主要靠内部积累和亲朋好友借款,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相当有限、资金成本高且融资成功的机会小。由于小企业自身积累速度慢,融资困难,资金不足是小企业的先天缺陷,加上小企业大多是新兴企业,业务比较单一,在发展中面临着管理、技术和市场的种种不确定,经营失败的风险较高,经营失败的可能性较大。

3.行业涉及面广,业务比较单一。小企业涉及行业门类齐全,有从事产品的批发销售,简单的服装加工、食品加工,还有机械、化工等。但是它们往往只侧重于某一项产品或业务,经营活动简单,投入和产出少,在市场上不占统治地位,竞争力较弱;很少多元化经营,其业务流程相对简单。

4.组织结构简单,组织制度缺失,人员十分有限。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多采用集权制,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很多小企业都没有设立相应的管理决策机构,企业决策通常由业主做出,中层管理人员一般不参与企业决策,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不够完善。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技术规范等都很少,或不全面。

5.管理水平不高。小企业的业主和管理人员普遍没有经过科学化管理的熏陶,管理水平不高。首先,表现在管理观念陈旧,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处在小企业重要岗位、关键岗位的或为心腹或为裙带关系,不注重才能,优秀人才得不到重用;其次,管理方式上过度集权,所有权与经营权结合得较为紧密且集中。小企业的利益与业主个人的利益高度一致。家族式管理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管理随意性强,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奖惩没有制度,财务不透明,习惯于业务管理,很多在大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行之有效、理论上非常完善的会计政策和技术难以采用,不能完全实施或一贯遵循。

二、小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其实,小企业的优势很明显。投资少,经营灵活,管理难度不大,一有风吹草动自我调控能力强。但是,正如前面所述的各种情况,小企业无论是经营风险还是财务风险都无法避免。相比之下,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远远低于大中型企业。就财务风险而言,具体说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量少,尤其是现金数量少,是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最普遍表现。小企业的特性决定着其经营管理的局限性。由于资金量少,小企业一般不太注重长期投资,而主要把焦点关注于日常的短线经营活动。也正是由于把短线投资看得太重,因此会随时把多余的现金投人经营活动,使得现金的持有量很少;另外,如果销售不畅或虽然销售状况良好但货款回收不力,依然会导致企业现金流的不畅。

(二)资产的变现能力差,是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另一表现形式。资产的变现能力,取决于企业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受客户的青睐程度。一般来说,某项资产的公允价值越大,可变现的能力就大;受客户的青睐程度越高,该资产的变现能力也越大。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资产的本身特性,使得资产变现能力不强,也会导致或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三)企业资信度低下,是小企业财务风险大的又一表现。企业规模小,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不大,各种风险抵御能力较差,是小企业的主要特征之一。这对于那些宁愿锦上添花而不愿雪中送炭的金融机构来说,显然会把小企业打入另类。因此,一旦企业陷入财务危机,要想及时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难上加难。

(四)企业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是小企业财务风险大的集中表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无论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盈利是企业的硬道理。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只能维护企业的生存;只有扩大再生产,并实现企业价值的不断增值,才是提高企业债务偿还能力,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

三、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我国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变化,主要包括:(1)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的快慢,对企业有重大影响。比如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比较快,企业为了跟上这种发展,就会相应地增加厂房、机器、工人等方面的投资。普遍的扩充使资金紧张,利率随之提高,企业背上巨大的债务负担,财务风险越来越大。过热的经济,迟早要冷却下来,扩充过度的企业很快就会陷入困境。(2)通货膨胀发生,会导致企业的收支无序和增加简单再生产的困难。(3)利率的波动,尤其是利率的上升,会使企业筹资更加艰难或增加利息成本。(4)政府经济政策对小企业支持与否、支持的力度大小,都直接影响到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法律环境。是指小企业和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具体内容包括:(1)企业组织法规,如《企业法》、《公司法》等,对企业、股东等利益团体和个体的经济责任划分;(2)税务法规对小企业的特殊政策,可以起到支持或遏止的作用;(3)财务法规对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等等。

3.市场环境。宽松的市场环境,可以让小企业自主经营,灵活管理,增加赢利,减少风险;而紧张的市场环境,则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体内容包括:(1)市场的公平程度,涉及到小企业能否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问题;(2)市场的竞争程度,直接关系到小企业的兴衰与成败;(3)市场的发达程度,则决定着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二)内部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始终还是内因。不同的小企业由于其战略和战术的不同,最终企业的命运就迥然不同。经营管理思想、生产经营方式、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员素质,都会影响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小。

1.经营管理思想。经营管理思想主要体现为企业领导者的风险意识和科学态度。冒险型领导者倾向于高负债、快发展管理方式,在内外部环境风调雨顺的前提下,它能给企业带来高收益、低风险;但是,一旦内外部环境恶化,则很容易使企业陷入困境,加大财务风险。而保守型领导者更倾向于低负债、稳发展、低风险的管理方式,不过,有可能错过极好的发展机会。

2.生产经营方式。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方式和方法问题。例如,对销售的赊销态度,对应收账款的信用标准、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的约束,对应收账款的催收与管理,等等。

3.人员素质。人是企业的最活跃因素,人员的素质高低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市场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小企业本身没有人才优势,如果企业管理当局忽视了人才的培育与吸收,尤其是高尖端财务人才的招聘与使用,企业的短腿行为就不可避免。

4.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是一个团队,一个组织。紧密的团队精神,是企业战无不胜的法宝。财务风险的克服、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也是如此。

四、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一)提高认识,增强业主或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小企业业主或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时发生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时有发生。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上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十分注意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同时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并享有充分的发言权,对他们提出的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意见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观念,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和准确的职业判断力。

(二)健全和完善组织结构控制。小企业应推行产权多元化。产权多元化既可以增加企业融资渠道,又能够吸收更多股东参与决策,使董事会成员能力互补,谨慎决策,减少失误,从根本上改变由投资者个人或家族组成,既当业主,又当总经理,还负责监督工作的传统管理模式。健全合理的组织结构,一是由主要投资者组成董事会,决策企业重大经济事项;二是全部投资者组成股东大会,监督审议企业重大决策;三是企业部门经理实行公开招聘,录用具有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秀人员对本企业实施全面管理。同时加强组织结构控制,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科学划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三)强化资金管理,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资金或资金短缺,企业则难以运行。在融资管理方面: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及金融工具等多条途径筹集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同时努力降低资产负债比率,增加经营中自有资金的比重。在流动资金管理方面:一是加大应收款催收力度,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期,落实回款责任;二是合理降低存货,加快存货的周转;三是加强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实行流动资金贷款指标考核;四是加强信用管理,合理确定客户的信用标准,避免坏账的产生;五是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

(四)加强企业财务制度建设,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由于受规模、财力、人力等限制,小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划分容易产生交叉重叠现象,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从经济性、实用性出发,注重实际运作控制。包括:1、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小企业应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降低财务风险。2、授权批准控制制度。小企业应明确规定涉及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3、内部审核制度。财务收支严格按照企业章程、董事会决议和企业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审批,设专职稽核岗位,对会计核算工作按工作范围和流程进行稽核,对财务收支实行全方位控制和审查。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使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违规必罚,以罚促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五)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没有财务风险方面的专门知识,对他们进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小企业财会人员素质低,应加强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扩充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当好单位负责人的会计参谋;深入基层,掌握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利用自己掌握的财会知识,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强化财会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其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六)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制度。通过预算可以预测预算年度的风险点所在,并预先采取某些风险控制的防范措施,从而规避与化解风险。考虑到收入与成本费用间的配比关系,全面预算体系可以为收入水平增长情况下的成本节约提供较为精确的估计。因此小企业一定要建立严谨的预算制度,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七)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定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为企业提供现金可用度的预警信号;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如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效率、投资风险等预警指标,建立长效的财务预警系统;结合企业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当出现风险信号时,应采取预防性控制或抑制性控制,防止风险损失的发生或尽量降低风险损失的程度。

(八)转变企业经营策略,采取多种经营和对外投资多元化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小企业在做好主业经营之外,可涉足与主业有关的其他行业,实施以主业为依托的多元化经营,相互补充,增强获利能力。根据企业自身的能力,合理利用资金,在固定资产、股票和债券等多方面进行投资,综合分析影响投资的各项因素,对于预期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分散风险。在选择投资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利润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高收益、低风险的方案,使投资总风险降为最小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德武.财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风险小的理财方式例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小企业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得小企业目前面临着更多的风险。

一、小企业的特点

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小企业是指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小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1.经营方式灵活,创新能力强。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企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生命力旺盛,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现实抉择,就是依靠其灵活的机制和创新能力并选择合适的战略。小企业创造和开发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企业经营规模小,资金有限,风险较高。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主要体现在年营业额较少,职工人数少,资产总额较少。资金投入量不大,资源有限,资产负债率高,融资渠道单一而狭窄,主要靠内部积累和亲朋好友借款,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相当有限、资金成本高且融资成功的机会小。由于小企业自身积累速度慢,融资困难,资金不足是小企业的先天缺陷,加上小企业大多是新兴企业,业务比较单一,在发展中面临着管理、技术和市场的种种不确定,经营失败的风险较高,经营失败的可能性较大。

3.行业涉及面广,业务比较单一。小企业涉及行业门类齐全,有从事产品的批发销售,简单的服装加工、食品加工,还有机械、化工等。但是它们往往只侧重于某一项产品或业务,经营活动简单,投入和产出少,在市场上不占统治地位,竞争力较弱;很少多元化经营,其业务流程相对简单。

4.组织结构简单,组织制度缺失,人员十分有限。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多采用集权制,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很多小企业都没有设立相应的管理决策机构,企业决策通常由业主做出,中层管理人员一般不参与企业决策,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不够完善。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技术规范等都很少,或不全面。

5.管理水平不高。小企业的业主和管理人员普遍没有经过科学化管理的熏陶,管理水平不高。首先,表现在管理观念陈旧,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处在小企业重要岗位、关键岗位的或为心腹或为裙带关系,不注重才能,优秀人才得不到重用;其次,管理方式上过度集权,所有权与经营权结合得较为紧密且集中。小企业的利益与业主个人的利益高度一致。家族式管理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管理随意性强,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奖惩没有制度,财务不透明,习惯于业务管理,很多在大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行之有效、理论上非常完善的会计政策和技术难以采用,不能完全实施或一贯遵循。

二、小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其实,小企业的优势很明显。投资少,经营灵活,管理难度不大,一有风吹草动自我调控能力强。但是,正如前面所述的各种情况,小企业无论是经营风险还是财务风险都无法避免。相比之下,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远远低于大中型企业。就财务风险而言,具体说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量少,尤其是现金数量少,是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最普遍表现。小企业的特性决定着其经营管理的局限性。由于资金量少,小企业一般不太注重长期投资,而主要把焦点关注于日常的短线经营活动。也正是由于把短线投资看得太重,因此会随时把多余的现金投人经营活动,使得现金的持有量很少;另外,如果销售不畅或虽然销售状况良好但货款回收不力,依然会导致企业现金流的不畅。

(二)资产的变现能力差,是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另一表现形式。资产的变现能力,取决于企业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受客户的青睐程度。一般来说,某项资产的公允价值越大,可变现的能力就大;受客户的青睐程度越高,该资产的变现能力也越大。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资产的本身特性,使得资产变现能力不强,也会导致或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三)企业资信度低下,是小企业财务风险大的又一表现。企业规模小,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不大,各种风险抵御能力较差,是小企业的主要特征之一。这对于那些宁愿锦上添花而不愿雪中送炭的金融机构来说,显然会把小企业打入另类。因此,一旦企业陷入财务危机,要想及时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难上加难。

(四)企业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是小企业财务风险大的集中表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无论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盈利是企业的硬道理。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只能维护企业的生存;只有扩大再生产,并实现企业价值的不断增值,才是提高企业债务偿还能力,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

三、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我国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变化,主要包括:(1)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的快慢,对企业有重大影响。比如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比较快,企业为了跟上这种发展,就会相应地增加厂房、机器、工人等方面的投资。普遍的扩充使资金紧张,利率随之提高,企业背上巨大的债务负担,财务风险越来越大。过热的经济,迟早要冷却下来,扩充过度的企业很快就会陷入困境。(2)通货膨胀发生,会导致企业的收支无序和增加简单再生产的困难。(3)利率的波动,尤其是利率的上升,会使企业筹资更加艰难或增加利息成本。(4)政府经济政策对小企业支持与否、支持的力度大小,都直接影响到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法律环境。是指小企业和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具体内容包括:(1)企业组织法规,如《企业法》、《公司法》等,对企业、股东等利益团体和个体的经济责任划分;(2)税务法规对小企业的特殊政策,可以起到支持或遏止的作用;(3)财务法规对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等等。

3.市场环境。宽松的市场环境,可以让小企业自主经营,灵活管理,增加赢利,减少风险;而紧张的市场环境,则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体内容包括:(1)市场的公平程度,涉及到小企业能否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问题;(2)市场的竞争程度,直接关系到小企业的兴衰与成败;(3)市场的发达程度,则决定着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二)内部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始终还是内因。不同的小企业由于其战略和战术的不同,最终企业的命运就迥然不同。经营管理思想、生产经营方式、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员素质,都会影响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小。

1.经营管理思想。经营管理思想主要体现为企业领导者的风险意识和科学态度。冒险型领导者倾向于高负债、快发展管理方式,在内外部环境风调雨顺的前提下,它能给企业带来高收益、低风险;但是,一旦内外部环境恶化,则很容易使企业陷入困境,加大财务风险。而保守型领导者更倾向于低负债、稳发展、低风险的管理方式,不过,有可能错过极好的发展机会。

2.生产经营方式。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方式和方法问题。例如,对销售的赊销态度,对应收账款的信用标准、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的约束,对应收账款的催收与管理,等等。

3.人员素质。人是企业的最活跃因素,人员的素质高低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市场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小企业本身没有人才优势,如果企业管理当局忽视了人才的培育与吸收,尤其是高尖端财务人才的招聘与使用,企业的短腿行为就不可避免。

4.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是一个团队,一个组织。紧密的团队精神,是企业战无不胜的法宝。财务风险的克服、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也是如此。

四、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一)提高认识,增强业主或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小企业业主或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时发生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时有发生。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上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十分注意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同时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并享有充分的发言权,对他们提出的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意见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观念,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和准确的职业判断力。

(二)健全和完善组织结构控制。小企业应推行产权多元化。产权多元化既可以增加企业融资渠道,又能够吸收更多股东参与决策,使董事会成员能力互补,谨慎决策,减少失误,从根本上改变由投资者个人或家族组成,既当业主,又当总经理,还负责监督工作的传统管理模式。健全合理的组织结构,一是由主要投资者组成董事会,决策企业重大经济事项;二是全部投资者组成股东大会,监督审议企业重大决策;三是企业部门经理实行公开招聘,录用具有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秀人员对本企业实施全面管理。同时加强组织结构控制,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科学划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三)强化资金管理,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资金或资金短缺,企业则难以运行。在融资管理方面: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及金融工具等多条途径筹集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同时努力降低资产负债比率,增加经营中自有资金的比重。在流动资金管理方面:一是加大应收款催收力度,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期,落实回款责任;二是合理降低存货,加快存货的周转;三是加强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实行流动资金贷款指标考核;四是加强信用管理,合理确定客户的信用标准,避免坏账的产生;五是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

(四)加强企业财务制度建设,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由于受规模、财力、人力等限制,小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划分容易产生交叉重叠现象,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从经济性、实用性出发,注重实际运作控制。包括:1、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小企业应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降低财务风险。2、授权批准控制制度。小企业应明确规定涉及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3、内部审核制度。财务收支严格按照企业章程、董事会决议和企业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审批,设专职稽核岗位,对会计核算工作按工作范围和流程进行稽核,对财务收支实行全方位控制和审查。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使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违规必罚,以罚促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五)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没有财务风险方面的专门知识,对他们进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小企业财会人员素质低,应加强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扩充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当好单位负责人的会计参谋;深入基层,掌握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利用自己掌握的财会知识,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强化财会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其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六)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制度。通过预算可以预测预算年度的风险点所在,并预先采取某些风险控制的防范措施,从而规避与化解风险。考虑到收入与成本费用间的配比关系,全面预算体系可以为收入水平增长情况下的成本节约提供较为精确的估计。因此小企业一定要建立严谨的预算制度,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七)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定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为企业提供现金可用度的预警信号;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如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效率、投资风险等预警指标,建立长效的财务预警系统;结合企业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当出现风险信号时,应采取预防性控制或抑制性控制,防止风险损失的发生或尽量降低风险损失的程度。

(八)转变企业经营策略,采取多种经营和对外投资多元化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小企业在做好主业经营之外,可涉足与主业有关的其他行业,实施以主业为依托的多元化经营,相互补充,增强获利能力。根据企业自身的能力,合理利用资金,在固定资产、股票和债券等多方面进行投资,综合分析影响投资的各项因素,对于预期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分散风险。在选择投资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利润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高收益、低风险的方案,使投资总风险降为最小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德武.财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风险小的理财方式例9

1.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模式陈旧,管理观念落后,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领导集权现象严重,致使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缺乏现代的财务管理观念,未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1.2经营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筹资渠道不畅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第一,中小企业注册资本较少,资本实力有限;土地、房屋等银行认可的不动产资产数量较少,缺乏信用保证,信贷能力低。第二,中小企业不能容易地像大企业那样直接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和债券,而更多的是吸引直接投资,融资渠道单一。

1.3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

(1)投资所需要资金短缺。

(2)缺乏科学性。

1.4财务控制薄弱

(1)营运资金财务控制薄弱。

(2)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

(3)成本费用核算不到位,市场竞争力弱。

1.5财务信用缺失、信用管理混乱

(1)资信等级普遍不高。

(2)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缺乏,机构不健全。

1.6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技术手段贫乏

(1)机构设置不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形同虚设、人员素质偏低、内部控制乏力、财务控制薄弱等现象在很多中小企业存在,这将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企业缺乏预警、白控和调节能力,所以一旦出现危机,企业就措手不及,没有招架之力。

(2)财务杠杆不合理利用引发财务风险。

(3)企业财务风险综合防范手段不够完善。

2.中小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和思路

2.1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确立正确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理念

任何市场都是有风险的,企业作为市场的参与者,一定 要有必要的风险意识。财务风险意识较强、管理方式偏稳健 的人员,不会追求较高的财务杠杆,而风险承受力强,比较 乐于显示经营业绩和才能的经营者则会冒险,追求发挥财务 杠杆的作用。因此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应克服面对风险盲目冒 进与过于保守的心理,保持适度的财务风险意识。同时,应注重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并通过完善激励 机制来促使员工: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2.2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

2.2.1适度负债经营

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特别是负债资金,因为负债资金具有财务杠杆的好处和合理避税的作用,中小企业必须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在不断增加内部资本积累的前提下,适度举债,以满足企业投资的需要。

2.2.2拓宽融资渠道

2003年1月正式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有关条款规定,我国巾小企业在立足深沪两地资本市场融资的基础上,可以力争在海外市场上融资,即实现内地企业在香港、美国等地发行股票筹集海外资本。该法还规定“国家通过税收政府鼓励各种依法设立的风险投资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投资”,依此中小企业可以向风险投资机构申请取得风险投资基金,此外,还可以通过产权变更,实施管理层收购和职工持股计划,吸收职工和管理人员投资入股,从而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范围和增加融资渠道。

2.3科学合理决策,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2.3.1避免盲目投资,提高投资成功率

在项目投资时,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投资模式,尽可能投资于短期项目,以确保原有经营项目的经营资金不会因新的投资项目而受到影响。在投资方式上,尽可能采用直接投资,避免将有限的资金投放于企业外部,影响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发展。中小企业可利用社会上财务咨询机构,加强企业的财务战略,积极的借用“外脑”。

2.3.2规范项目投资程序

中小企业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普遍做法,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实施。

2.4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应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组织结构,构建完善的财务制度,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加强财务控制,提高资金利用水平,加强对会计信息的分析,稳健理财,来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2.4.1规范会计核算体系,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

保证企业已经制定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同时要强化外部监督职能,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作用,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2.4.2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

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应账款管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取得确凿证据后,再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2.4.3保持财务资料完整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特别是有效的财务管理,必须要有完整的财务资料,以帮助管理者分析过去和预测未来。

2.5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2.5.1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生存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5.2建立完备的企业信用机制,实施企业信用管理

企业信用管理就是通过客户信息管理、客户资信评估、应收账款监控和拖欠账款追收等事务,有效地控制风险,将企业信用销售的成本和风险降到最低,从而实现财务信用风险管理。

2.5.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风险小的理财方式例10

1中小企业标准及特征

1.1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确中小企业特征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二是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用巨大。在我国,符合中小企业标准的企业有3150多万户(2008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据不完全统计,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已达50%以上,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对税收的贡献也占40 %。三是中小企业经营机制灵活。中小企业经过市场洗礼比大中型企业时间较早,操作市场机遇能力较强,从而其决策自主、针对性也较强。四是中小企业相对抗风险能力较弱。中小企业在信贷、税收、市场销售等方面处于弱势,一旦经济出现波动,遭受损失的往往是中小企业。

2中小企业并购的意义

2.1并购是中小企业成长壮大最快捷的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企业成长的基本规律,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不断成长壮大。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将其生产经营所得利润进行再投资来扩大生产规模,也可以发行股票和债券或向银行借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但最快捷而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并购其他企业来扩大生产规模,因为并购已有企业比重新投资建成同样规模企业速度快,效益也会好得多。

2.2并购是中小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企业通过并购其竞争对手的途径发展成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突出现象,据资料显示,全球性1/3的小企业是在并购中逐步成为大企业甚至跨国公司的。

2.3有利子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一般在行业内重复建设,产品和服务基本雷同,技术含量低,为销售产品和劳务企业间只有大打价格战,竞争的结果几败俱伤。为充分利用行业有限资源,优势企业并购劣势中小企业,从而实现对行业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这有利于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3中小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原因分析

3.1并购财务风险概述

中小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并购活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发生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可能性,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际严重负偏离而导致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在某种意义上,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一种价值风险,是各种并购风险在价值量上的综合反映,是贯穿企业并购全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对预期价值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影响。

3.2并购前期面临的财务风险

由于信息不对称,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调查不够深人细致,缺乏对目标企业的充分研究,从而导致在未来对目标企业的估价过高而存在估价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与目标企业产品有关的风险。二是目标企业资产不真实的风险。账面资产的不实可通过审计发现,但有些资产被抵押、担保,有无诉讼纠纷等被目标企业蓄意隐瞒,往往不容易被揭示,使并购企业在并购后可能存在着连带责任风险。三是目标企业潜在的负债及未被揭露的负债的风险。四是产业风险。并购企业应考虑自己所处产业或并购后将要进人的目标企业所在产业在国家产业政策体系中的位置,以确定并购企业进人该产业是否有利。缺乏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就会存在着产业风险。

3.3并购中期面临的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并购在这一阶段面临着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融资风险和资金使用风险。融资风险主要是与并购资金保证和资本结构有关的资金来源风险。并购方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是关系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当并购是为了持续经营而目标企业的资金结构不太合理时,就需对并购所需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及维持正常营运资金的多少,来进行投资回收期和融资期的资金匹配,否则,一旦资金链条发生问题,就会使企业陷人财务困境,并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从而产生经营风险。资金使用风险是指对资金筹集后在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筹集并购资金如何使用涉及并购方所采用的支付方式,而并购支付方式又是由并购企业的融资能力所决定的,支付方式与融资渠道紧密相联。虽然在短期内并购者在选择金融支付工具时,既可选用本企业的现金或股票支付也可选用举债方式来完成,但无论哪种方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

3.4并购整合期的财务风险

在整合期间,并购企业的财务风险的类型多样,财务风险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风险因素作用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整合期的财务风险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为财务组织机制风险、理财风险和财务行为人风险。并购后的整合涉及企业经营的很多方面,所以并购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企业的不良资产,降低资产负债率,否则必然会降低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企业因此不仅有可能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会因负债比例过高,最终付不出本息而破产倒闭。财务整合是企业并购财务管理上的最后环节,也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一旦发生财务整合失败风险,将使企业的整个并购失败。

4中小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对策分析

尽量获取目标企业全面准确的信息,降低企业估价风险中小企业在并购前财务风险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