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一地理教学重难点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4 16:23:18

初一地理教学重难点

初一地理教学重难点例1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的客观差异

相对初中地理,高中地理无论在知识,还是学生能力上都客观存在两个大的台阶。初中地理知识侧重地理现象、地理名称等大量记忆性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构成侧重解决地理的规律、原理、地理事物、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更注重知识系统化、理论化研究与学习,教材编排上体现了现代地理科学的精华,学科体系严谨,这一客观差异使初高中地理在知识结构上存在较大跨度。高中地理对学生能力要求与初中阶段有很大不同与提高。初中地理主要了解地理现象、地理名称、地理事物分布等地理表象,较少或基本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分析,能力要求侧重学生的记忆力与观察力。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在明析地理事实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对学生的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分析综合等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2.课程设置造成地理教学的客观“断层”

地理学科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可谓几经兴废。初中地理只在初一、初二开设,初三不再开设地理课程;高中地理是高一开设必修课,高二高三则只在文科班开设。这样的课程设置直接造成近一年的地理教学“断层”及学生学习连贯性的断档,人为拔高了初高中阶段的台阶,客观增加了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跨度与难度。而同步的初高中地理教材,内容设计并未将这一问题考虑在内。因此,刚步入高中阶段地理学的学生普遍反映地理原理难懂、规律难记、试题难做、成绩难提高。

3.地理课程尴尬的学科地位

地理学科常被看作可有可无的副科,随着地理被纳入高考,高中地理学科地位有所提高,但初中地理在学校中依然尴尬。尴尬的学科地位直接导致地理师资配备力量薄弱,很多农村学校甚至由非专职教师兼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城市学校多配备专业地理教师,但也存在地理师资储备不足,长期超负荷工作,完成教学任务尚可,几乎没有时间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由于副科地位,有的学校地理课时被缩减或为“主科”让路直接被挤占课时。多数学校都面临教学手段陈旧,设施配套差,课外活动和选修课开设少等问题。另外,作为高考科目的地理在重庆却不参加中考,学校、家长、学生普遍不重视。因此,多数学生初中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高一地理学习不适应、困难大等现象尤为突出。

二、针对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建议

1.研读课标及教材,做好学科知识衔接

(1)寻求初高中地理衔接点。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如高中自然地理中气候相关内容,在初中阶段同样是重点知识,设置在初一年级第一学期。初中地理气候的学习分为气温、降水、气候三节,对世界气候的分布、气候特征、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分析都有具体要求。而高中自然地理气候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区域气候形成的原因并根据气候资料判断一个区域的气候类型”。这部分内容在初高中两阶段有很强的启承关系,也是初高中地理的重要衔接点之一。通过研读人教版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整合出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点与联系点,见表1。

(2)适当延伸,做好学科知识衔接。首先,明析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点后,需要教师在教学上进行适当延伸。初中地理教师应关心高中教学内容,重难点知识教学应适当拓展,向上延伸;高中地理教师也需了解初中教学内容,在了解学情基础上做好旧知复习,向下延伸。尤其是高一地理教师不应只关注高中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还要从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出发,了解初中哪些知识已经讲过,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知识还需在高中进一步加深和拓展等。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反馈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做到“知己知彼”,并结合高中教材内容,确立带领学生复习初中地理知识的起点和重点。如讲授“背斜和向斜”时,由于背斜、向斜要借助“地形剖面图”呈现,但不清楚学生对“等高线”、“剖面图”等知识的掌握状况,可以布置绘制地形剖面图作业,以此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2.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实现主动衔接

(1)转变记忆方式,促使有效衔接。记忆是保持知识的重要方式。任何能力都需要通过不断积累知识来实现,初中学生偏重形象思维,主要依靠机械记忆,教材内容也侧重描述地理事物与现象,告诉学生“是什么”“在哪里”。高中教材内容侧重分析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原因与规律,要求学生能够回答“为什么”“怎么样”,重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与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并能灵活运用规律。高中地理需要改变过去机械性记忆方式,形成意义记忆学习方法,在理解基础上将需要记忆内容或赋予一定意义,或进行联想、比较,或通过想象思维加以记忆。只有理解地理知识才能体会其价值,才会真正喜欢地理学科,对地理感兴趣,做到初高中地理有效衔接与融合。

(2)形成阅读图表习惯,促使顺畅衔接。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图表是构成高中地理知识的重要内容,如自然地理中大气环流的形成、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洋流分布图等,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中体现更为显著,通常先给出某一区域的分布图、统计图、数据表等。初中地理图表内容简单,高中地理图表复杂、抽象,需要掌握一定的读图方法与技巧,如果学生沿用原来的阅读图表方式,势必会加大地理学习难度,影响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关注对课本中的图像、插图、图表、注释,教会学生读图表的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养成多看图、会析图的习惯,使衔接教学进展顺利。

3.重视非智力因素,助力初高中衔接

(1)关注非智力因素对初高中地理衔接的影响。初中地理要求低,师生压力小,初中教师多会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高中地理要求高,师生压力大,但从学生终身发展角度看,高中也应做好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初中基础上继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升入高中虽然面临课时紧、容量大、难度高等问题,但仍需重视对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激发。保持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的持续性,也是保证初高中地理教学实现顺畅衔接的直接推手。

(2)关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助力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又一推手。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做好学习习惯的衔接。可精心设计与预习、复习、巩固学案,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完成,养成预习、复习习惯;或不定期检查学生笔记,养成整理笔记习惯;也可对出错率较高的问题进行二次过关,养成整理错题、典型例题的习惯等。同时,刚升入高一的学生普遍感到地理课本简单,内容好理解,但地理题难做,地理考试分数低。因此,教学过程中还应关注学生情绪变化,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消除烦躁、焦虑、自卑等消极情绪。

初一地理教学重难点例2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具体实施;中考

地理是初中阶段一门新增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系统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同时,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庞大,涉及面比较广泛,而课堂时间十分有限,要求老师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所以,就需要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并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实施

要想实现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就需要增加课堂容量,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传授更多的地理知识,增加有效教学时间。

1.设置学习问题,实现课前导入

在开展新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时机引入本节课内容。初中地理老师应该以课本内容为核心,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与课本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使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学生便会对新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新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学习地球气候带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出地球上不同地区同一时间的气候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再引入本节课内容,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2.划分学习小组,营造良好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在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时,可以根据教学需求科学采用小组学习法。地理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座位位置,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老师对各学习小组进行适当指导,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将自身观点和看法分享给他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便会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进而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时,学习小组成员可以搜集不同方面的资料,包括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知识点等,然后将所有知识点整合之后进行系统学习。

3.更新教学观念,科学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初中地理老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地理教师应该对自身和学生进行重新定位,以学生为核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前,老师通过设置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中,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在每节课结束之后,老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在课后,老师应该让学生搜集与下节课内容相关的资料。

二、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在中考中的成功体现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衡量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时,应该加强与中考考试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考试成绩。

1.重难点知识复习

初中地理中的重难点知识,在中考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所以要想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从重难点知识入手。地理老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对地理课本章节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汇总,将其更加直观、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仍以地球气候带为例,老师可以将五种气候带的特点、分布范围等知识点在表格中陈列出来,通过对比使学生能够将其正确区分开,实现对知识点的有效掌握。

2.地理地图的运用

地理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完成重难点知识的复习之后,地理老师应该结合地理地图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地理老师应该传授给学生正确的读图技巧,使学生能够抓住地图中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地图设置一些分析类问题,锻炼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层次感。比如,在复习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地图上不同时区内两个地点的具体时间。

3.总结大纲知识点

对大纲知识点进行总结,是初中地理实现高效复习的一种不可忽略的方式。在完成前两轮复习之后,老师应该对复习成效进行评估,针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应以梳理重点知识点为主,采用总结大纲知识点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强化基础知识,确保基本功较差的学生也可以顺利通过中考。

高效课堂的构建对于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地理老师应该探寻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及能力,为备战中考提供重要保障,使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应对中考。

初一地理教学重难点例3

初中阶段学生就开始进行地理学习,虽然这一阶段学生进行的是比较基础的地理知识点学习,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影响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一、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困难

本人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有着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地理学习还存在一些困难,本人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一些自认为行之有效的建议和个人观点,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走出地理学科学习的困境。

(一)学生在地图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

地图与地理学科联系密切,不管在学生哪一阶段的地理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在很多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都要用到地图,并且很多问题也只有借助于地图才能解决。学生在初中阶段刚刚接触到地理学习,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地图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学生在识图与用图方面都存在困难。一方面学生不能有效全面的识图,对于部分初中学生而言,看到地图就不知所措,不知道地图究竟描述的是哪些内容,也不知道该从何着手识别地图,因此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另一方面学生在运用地图的过程中也存在困难,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即使能够对地图上表示的内容有一定的概念,但是却不知道地图的具体作用是什么,更难以通过对地图显示的知识的应用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地图是学生有效进行地理学科学习的好帮手,教师在初中阶段就应该对学生在地图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起重视。

(二)难以掌握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与技巧

地理虽然是一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一门学科,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初中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方法性与技巧性并不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想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好地理这门学科,并且机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难以通过对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灵活的应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困难。目前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教学意识还不够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有效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掌握。

(三)在自然地理章节学习中存在困难

本人在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自然地理章节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学生的困难主要出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学生在理解自然地理章节知识点的过程中存在困难;自然地理章节较之于其他章节更加抽象,对于理解能力还不够强的初中学生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出现思维障碍,而学生在自然地理章节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掌握理论知识,就很难解决问题。同时另一方面,学生在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困难。部分学生即使能够掌握自然地理章节的知识点,但是在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学生在进行世界时间换算的过程中,虽然掌握了换算规律,但是在对不同地区的时间进行换算的过程中,却也会经常出现错误。

二、解决初中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的有效方法

本人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目前初中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在积极地寻找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方法,在此就上文中提出的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以下几种解决方法和策略:

(一)帮助学生克服在地图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对于学生在地图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本人认为,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全面认识到进行地图学习的重要性。有些学生认为虽然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地图,但是只要学好理论知识就好,对地图的掌握程度并不影响正常的地理学习。教师要使学生在思想上对地图学习引起重视,在对学生进行地图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翻开初中地理教材不难发现,教材上有很多地图,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完全熟练地掌握每一个地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每一章节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看地图,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这样学生在熟悉地图的过程中,自然也就逐渐掌握了地图的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应该如何应用地图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将地图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而达到帮助学生克服地图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入门阶段,也是学生关于地理学习方法与技巧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与技巧,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与技巧本身的讲解,而要蕴含于实际的教学之中,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洋流这一知识点时,要引导学生利用洋流的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教师首先要结合实际的例子分析洋流是如何对一些自然现象产生影响的,并通过单个事例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对知识点应用的方法。这样以来学生可以通过实例的记忆掌握相应的知识点,通过长时间的积攒和归纳,逐步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初一地理教学重难点例4

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都会或多或少地觉得高中数学比较难学,这已经成为很多学生及老师头疼的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教材上没有进行合理的衔接。目前我国,有关初、高中数学的衔接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在衔接上依然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

一、初、高中数学产生脱节的原因分析

1.初、高中数学的学习内容数量脱节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不仅题型简单易懂、内容也相对较少,而且初中课时充裕,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反复强调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和难点。初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数学内容进行复习和思索,而且重点和难点较少,容易记住和掌握。但是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大幅度增加,重点、难点等知识点数量增多,而且数学课时以及数学学习时间都明显减少,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急于赶进度,没有太多的时间对重点、难点进行强调和深入,学生在课后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这使得很多在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到了高中也感到力不从心,数学成绩大幅度下滑。

2.初、高中数学的难度区别较大

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很明显的区别,初中数学语言相对通俗易懂,而高中数学中则包含逻辑语言、集合语言、图像语言等诸多抽象复杂的数学语言。此外,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相对于高中数学而言,多为常量,而且题型较少,所以容易学习和理解。然而高中数学中引入变量,以及大量的抽象内容,因此不仅要重视数学方面的运算,还要注重数学理论的分析和理解。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对策

1.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各个省市都已经开始使用新教材来开展对学生的教学。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设计出合理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从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的顺利过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方面,教师应该更好地落实常规教学过程,尤其对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

针对高一学生对高中数学的不适应性,数学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高中教材,还要研究初中教材内容,尽早地发现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内容上和难度上的区别,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接受高中数学内容。

例如,在初中所接触的函数一般都是有解析式的具体函数,学生只要能够画出函数图像(比如二次函数),对称轴、顶点等一目了然,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但是在高中,函数却与此不同,大多数都是不给出解析式,甚至无法画出函数图像的抽象函数。这种抽象函数对学生基本功的要求较高,因此对于刚刚步入高中的新生来说,无疑有很大的困难。对于这种现象,高中数学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的专题教学,把一些类似的题目放在一起,形成固定的题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学习和巩固的目的。

2.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在初中数学中所学的知识量较少,进度比较慢,但是高中数学重点多、难点多、知识量大,教师讲课进度会比较快。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新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提前预习,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点上的不足,并及时将其解决。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学习新知识点时,因自己基本功欠缺、知识点薄弱等问题的发生,能够更快更有效地理解高中数学。

例如,在初中时所接触的几何,主要为简单的平面里的直线、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内容,但是高中几何却有了质的飞跃,从简单的二维空间提升到三维空间,开始学习复杂的立体几何。然而立体几何仅靠几个公式或者定理是不够的,需要深刻的理解、想象和推理,才能运用公式以及定理解题。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数学思维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并加强有关这方面的训练,尽量让学生破除初中时的思维定式,顺利过渡到高中数学的思维方式中。

数学是知识点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每一章、每一单元、每一课时都会影响学生学习新内容的进度,因此对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进行研究与探索,找到初、高中数学的深层次联系和差异,找到更切实可行的衔接对策和方法,更合理、更有效地对其进行衔接,可以说是目前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事情,也是对学生学好高中数学至关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初一地理教学重难点例5

地理课程涉及到很多方面,有自然方面、资源方面、地球方面等,学生从初中时期开始接触地理学习,然而初中地理课本上的内容相对来说都是较为浅层和简单的,教学和考试对于地理这一门课的要求又不是特别高,导致教师在教学时都停留在较为浅层的知识,不会去深入讲解,导致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不够深入。而一进入高中时期,高一的地理涉及到地球运动这一块,其难度可以说在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体系中都算偏难的,学生学习地理的难度一下子就提高了,这对于他们来说难以适应难以接受,所以地理教学就会比较困难,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对于地理老师来说,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初高中的衔接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教师适当的初高中地理衔接教育,学生能够对初高中地理学习难度的提升有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这样他们学习起来就会更加轻松,对于知识也比较容易接受,这对于学生的地理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本文笔者作为一线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就对初高中地理衔接教育的方法做了一些自己的探讨。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意义

学生有很多门课要学习,他们很难自己掌控每一门课的学习节奏,特别是在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阶段,学习的内容、节奏和方法上都有了一定的改变,很多学生难以适应突然改变的学习状态,容易出现手忙脚乱的状况。地理是一门有一定的难度的课程,而且一升入高中之后地理的专业性和课程难度都有了一个不小的提升,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难在一时间接受,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在学习的内容上、学习方法上等做好初高中地理的衔接教学的工作,帮助学生在地理学习上建立起一个由浅入深的过渡阶段,这是地理有效教学的需要,也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怀。

高一时期的学习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的,高一时期学得好,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抱有一定的兴趣,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习起来就会更加有效果。可以说,高一时期的学习起着一个打基础的作用,因此,教师在高一时期做好地理课程的初高中衔接教育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地理科目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地理学习的节奏,同时也也有利于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积极性的调动,能够使地理教学得到有效开展,这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大有帮助的。

二、初高中地理衔接教育有效方法探讨

1.做好知识上的衔接

高中地理虽说较之初中地理在内容上有了很大的增加,难度上也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是就教材的内容来说,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在很多知识点上都是有一定的共通性的。因此,对于高中地理教师来说,熟悉地掌握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的内容体系,做好知识点上的衔接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就地球运动这一块的知识点来说,其实初中的地理教材上就有所涉及了,只不过到了高中以后,这一块的知识点在难度上有所加深的,涉及到的知识点也更加广泛了,但是对于赤道、地月运动、经纬度这些知识学生初中时就已经有所学习和了解了,高中时地理必修一《行星地球》的相关知识和学生初中时学习的知识之间是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一章节的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初中学习过的知识的迁移,这样能够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也能够使学生觉得高中地理没有太大的距离感,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高。总之,教师在进行高一地理的教学时要注重对知识点的迁移,来降低教学难度,提升教学效率。

2.做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初中时期的教学方式和高中时期是有一定的不同的,初中时期教师更多地采用比较直观和感性的教学方式,教师的引导性更强,而高中时期老师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在教学的方式和形式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地理学科难度的骤然增加就让他们学起来很吃力了,教学方式的突然改变更加会让学生难以跟上地理教学的进度,在地理学习方面出现一些困难。因此,对于高中地理教师来说,在地理教学方法上做好初高中的衔接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安排高一地理的教学方法,既考虑到难度的加深,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上循序渐进,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上增加自主探究的时间,并且引导学生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他们学习的成效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初中时期学生被动地学习更多,高中时期更加要求学生要自己掌握学习的节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学会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可能无法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地理学习上就会遇到困难,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一些引导、提供一些帮助。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节奏,学会更多地自主探究和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地理学习方法。例如,在上季风和洋流这一块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在上课前就可以搜集资料用图解的方式整理出季风和洋流的知识,并在老师上课讲过后进行巩固和完善。

三、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地理教师来说,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这能够帮助学生进入高中地理学习的状态,同时又能掌握学习的节奏,不会跟不上学习的难度和进度。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找到适合的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做好初高中的地理教学衔接工作。

【参考文献】

初一地理教学重难点例6

二、重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与态度势在必行

多数初中生认为地理是“副科”,是因为在中考中地理学科的分值比重小,有的省份干脆就不考地理,在八年级就结课了。九年级时为了给所谓的“主课”让位,干脆就取消了地理学科的讲授,即使课程表上有这一科目也没有上,形同虚设,七年级、八年级开设此科也纯为了应付检查。这样一来初中学生就打心底里认为地理是“副科”,家长也不重视,所以学校的地理教师上课也没有兴趣,他们就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对于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多讲几句,非重点和学生能懂的内容就一带而过了,甚至是直接让学生在书上画,课下让学生自己看一看、背一背。因此,学生对地理学科就更不重视,对考试成绩也不在乎,认为反正分值在总分中的比重也小,学不学习都无所谓。升入高中后,这些没有打好基础的学生再学习高中地理是相当吃力的。对那些八年级就结地理课的学生更是如此,扔了一年的地理知识已经都忘得差不多了。

因此,高一教师的首项任务就是要通过介绍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转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通过讲授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来端正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态度,帮助高中学生快速进入学习地理知识的状态,以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从而为学生下一步升入高等院校奠定坚实的地理学科基础。

三、摸清学生地理基础,因材施教

初一地理教学重难点例7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当中,这使得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了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境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越来越愿意学习;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从学习当中找到快乐;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越来越会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因此,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全面提升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这是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长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的绝佳途径。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联系实际的初中政治教学,来谈谈自己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的看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对初中政治教学的好处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地不断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初中政治的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这种教学手段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图文并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友好的交互环境,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得到更好的解决;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组织信息的形式丰富多彩,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途径。多媒体技术的这些优点,使得其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动形象、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年龄相对较小,再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比较差,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事物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基于初中生这样的性格特点,我们要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创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所学的知识,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品德的熏陶和高尚行为的感染。多媒体技术可以创造更为友好的交互环境,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地应用到初中政治教学中,可以创造一个更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原本抽象的理论和原理利用视频、音频等更为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容易。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实际情景,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使初中政治课堂更有活力。

比如,我在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在讲到“多彩生命构成缤纷世界”时,我们就可以利用一些资料来给学生做一个展示。如我们可以分享《2011年世界地球日宣传片》,著名歌手李健是“2011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中国区代言人,他的作品《故乡山川》也被用于世界地球日的宣传片。我们可以将这些资料展示给学生,使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了音频和视频,这就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也有很好的帮助。

(二)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优化教学结构

初中政治课内容较多、较杂,原理、观点、基本概念繁多,内容抽象,理论性极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注重理论的讲解,那么学生将很难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初中政治课上繁琐的概念、抽象的理论等教学重点、难点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出来,从而使初中政治教学重点、难点突出,结构合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身边的诱惑》一课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辨别哪些是不良诱惑,哪些是良好诱惑,并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良诱惑,哪些良好诱惑。学生讲完后,教师加以点评。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教材上的观点与实际相结合,突出了教学重点,达到了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扩大学生的视野,减轻学生的负担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应紧跟实际,要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化。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实时地把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以及各种时事引进课堂,从而让学生能适时地了解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同时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相当多,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泛。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适当的浓缩,让学生在几分钟内学到很多的知识。这样也就丰富了初中政治课的知识量,让学生在课上就理解了许多深奥的理论知识,不用在课下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查阅。这样也就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有利也有弊,并不是任何情况下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不能滥用,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首先,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多媒体技术。根据具体讲课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学生所要理解的重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巧妙地展示出来。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总结和概括。而对于一些学生理解起来相对简单的内容,我们就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总结和概括,只采用讲解法即可。其次,初中政治教学中要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要把握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避免以视听取代了语言交流。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不能成为课件的“解说员”,学生也不是吸取信息的“容器”。初中政治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的手段。总之,我们要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发挥其最大的教学功效。

作为初中政治教师,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掌握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才能切实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初一地理教学重难点例8

高一物理难教难学,一直是困扰着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面前设下一道道难关。很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听就懂,一用就错,一放就忘,“物理物理,真是无理”。高一物理难,难就难在初高中物理衔接出现的“台阶”。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化“台阶”为坦途;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分析“台阶”产生的原因,并阐述在物理教学中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一些方法。

一、高中教材的特点

1.知识量增大。学科门类高中与初中差不多,但高中的知识量比初中的大。如初中物理力学的知识点约60个,而高中力学知识点增为90个。

2.理论性增强。这是最主要的特点。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则要求深入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

3.系统性增强。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前后知识的关联是其一个表现。另外,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另一个表现,因此高中教材知识结构化明显升级。

4.综合性增强。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为用,加深了学习难度。如分析计算物理题,要具备数学的函数,解方程等知识技能。

5.能力要求提高。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培养。学生的能力暂时还达不到高中物理的较高要求,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有一个艰苦的培养过程。

所以说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

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对初高中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对高中物理的渗透

1.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课本上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如果学习时只是机械地去重复、记忆,考试也只是一种默写,学生到高中后一般不会适应,这就要求初中教师要重视和帮助学生,使其知识结构化。在每章内部的某几节之间、在几章之间,根据需要和可能引导学生抓住它们的内部联系,形成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通过这种能力的训练,学生就容易把概念、规律和一些图像和情景联系起来,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到了高中以后就容易理解更深层次的物理规律,不再觉得抽象而又毫无意义。

2.培养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和作图的习惯。在初中,许多学生把物理题当成算术题完成,解题过程极其简单化,没有物理公式,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有了公式,又不代数据,计算结果没有单位,等等。初中题目相对而言简单明了,某些学生的成绩还挺不错,但是到了高中后,因为解题过程的复杂化,这些学生就会觉得无从下手,甚至是越做越乱,越学越糊涂,所以初中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特别在批改作业、试卷时要毫不留情。解题过程规范化将会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物理解题方法。

3.重视知识内容的拓宽。现行的中学物理教材有许多选学内容,在每章后还配有阅读材料,教师应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或要求学生自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高中解决一些问题做好铺垫;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或物理学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高中教师的引导与开发

1.进行知识上的复习与补充。高中教师在讲到相关章节时,应先对初中的知识进行复习。高一新生来自不同层次的学校,通过复习,让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本章节的学习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还可适当补充一些必备的数学知识,为学生解题扫除一些障碍。

2.增加教学层次,促进知识螺旋式上升。许多学生停留在初中的学习方法上,一些知识只通过单纯的记忆或通过教师的重复讲解,是不能适应高中课堂上容量大、速度快的特点的。从高一开始,一些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导致后来的恶性循环。对于刚刚接触高中物理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知识不能要求一步到位,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放慢教学速度,增加教学层次。对于知识难点,要想办法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把知识拉成线,拉成条,化整为零,消化知识硬块。同时教师要让知识在不同阶段反复出现,逐步加深。

3.渗透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教学,使学生尽快入门。学好物理,入门非常重要。物理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包括其内容和研究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渗透物理思想与方法教学。高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事项。教师应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从物理情景和过程之中建构物理模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就会逐步提高,不断强化。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习题。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在解题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不加分析,瞎套公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讲解习题时重点要讲清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切忌认为问题简单,直接在黑板上写出公式。教师要详细分析物理过程,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为了将抽象的情景和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从高一开始我们就要使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受力分析要画力的图示,运动学要画过程图,动力学要求画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这样形象直观,便于分析归纳。

4.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增强其自主意识。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学习方法,一部分高一学生跟不上,学习物理吃力,跟他们没有适合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不无关系。因此,高一物理教师一开始就要指导好学生的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复习等环节。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一些难度稍低、可读性较强的章节,采取让学生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减低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台阶,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的、统筹安排的系统工作。教师要从高中物理教学方面想办法,同时要从初中物理教学方面想办法;要从教材,从学生想办法,也要从教法、教师方面想办法。而且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又会产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物理教师应该时时关注和研究,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参考文献:

初一地理教学重难点例9

G633.6;G434

数学本身作为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讲授的形式,这种授课模式本身是以教师为主导,忽略了学习生活中学生的重要性,使更多的学生处于盲目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并且由于数学较强的理论性的特点,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高效率的掌握初中数学知识。在新课改的深入中微课这种教学模式逐步深入初中数学课堂,为教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从另一方面讲,也为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带来了冲击。

一、什么是微课

最早的微课是有美国一位教育工作者创造,随着社会的进步,近些年逐渐国内教育体系中兴起。针对微课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其主要形式就是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围绕其展开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在微课教学中教学时间被大幅度缩短,教学目标较为单一突出,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较多,除此之外还具有可以重复观看的特点。上述特点使得微课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刷新教师在初中数学新教学理念。

二、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将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现阶段我国仍有近半数的初中数学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标准的要求下,一部分教师仍然没有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与不足,另一部分教师虽然已经了解新型教学模式的优点,但是难以改变长久以来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确立学习的主体地位,又由于数学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对知识吸收与运用困难。也正是由于传统教学没有强化数学学科的特色,更导致初中数学教学不满足新课标下的学生全方位发展要求。除此之外,现阶段我国的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对于教学的安排也非常不合理,教学设计较为单一。因为经过小学时段的学习,初中学生在数学方面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有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但是单一模式的教学没有针对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造成学生对初中数学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节奏的合理设计安排教学,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三、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的作用

将微课运用进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避免了传统教学带来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且可以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且此种教学模式不能使教师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的接受情况,只有在测试中才能了解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不具有及时性和全面性,但是微课教学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学生对理解不深刻的知识可以及时的和老师沟通,增加课堂上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并且此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到保障,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在微课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的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展开对种形式的适用于每个学生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感受,提升课堂学生的参与程度。并且微课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四、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

1.运用微课进行课堂引入,增添学生课堂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中每节课的开始可以说是本节课相对于比较重要的部分。一个好的课堂引入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增添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落实学习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部分教师利用的都是开门见山式的课堂引入,此种方法确实比较直观,并且可以迅速的切入主题,但是不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导致课堂引入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久而久之变成一种形式。利用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在短时间内运用视频、音频、图片等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可以高效率的将课程引入正题节省时间。例如在学习园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制作有关圆的形成及两圆位置关系的小视频,简明扼要的回顾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教师在此段视频制作时,首先运用上节课的知识制作两个互相不交叉的圆,运用软件使其中一个圆不动,另一个圆在不断运动逐渐接近定圆,逐渐相交,最后使其中大圆包含小圆。并且基于此动画特点,向同学们提出问题,课件中两个圆一共有几种位置关系?每种位置关系下两圆的交点有几个?从而快速极具特点的进行本节可得课程导入。

2.运用微课进行教学重难点讲解

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每节课中重难点的教学,但是此部分教学也是最为困难的,学生最难以理解及掌握的。上文说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属于教师的一言堂,缺乏师生互动,教师不停地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此种教学模式使本来就不具体的理论性的数学知识更加晦涩难懂。教师无数遍的强调某知识点及其重要性,学生对其理解还是比较有限。将微课教学运用进初中数学重难点的讲解,立体的为学生呈现教学重点,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且可以运用较短的时间更加鲜明的突出本节课重点,增加学生记忆。

例如在初中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小视频,将不同形状的两组三角形进行平移,发现有其中有的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有的不可以,从而总结全等三角形的相应概念。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熟练,并且具体的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三角形的全等。

五、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这使得教师放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给传统教学模式以冲击,使教师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从而将微课与其相结合,不断摸索出一套更完善的适合初中数学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其对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初一地理教学重难点例10

初中生年龄相对较小,再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比较差,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事物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基于初中生这样的性格特点,我们要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创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所学的知识,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品德的熏陶和高尚行为的感染。多媒体技术可以创造更为友好的交互环境,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地应用到初中政治教学中,可以创造一个更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原本抽象的理论和原理利用视频、音频等更为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容易。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实际情景,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使初中政治课堂更有活力。比如,我在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在讲到“多彩生命构成缤纷世界”时,我们就可以利用一些资料来给学生做一个展示。如我们可以分享《2011年世界地球日宣传片》,著名歌手李健是“2011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中国区代言人,他的作品《故乡山川》也被用于世界地球日的宣传片。我们可以将这些资料展示给学生,使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了音频和视频,这就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也有很好的帮助。

(二)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优化教学结构

初中政治课内容较多、较杂,原理、观点、基本概念繁多,内容抽象,理论性极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注重理论的讲解,那么学生将很难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初中政治课上繁琐的概念、抽象的理论等教学重点、难点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出来,从而使初中政治教学重点、难点突出,结构合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身边的诱惑》一课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辨别哪些是不良诱惑,哪些是良好诱惑,并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良诱惑,哪些良好诱惑。学生讲完后,教师加以点评。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教材上的观点与实际相结合,突出了教学重点,达到了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扩大学生的视野,减轻学生的负担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应紧跟实际,要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化。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实时地把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以及各种时事引进课堂,从而让学生能适时地了解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相当多,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泛。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适当的浓缩,让学生在几分钟内学到很多的知识。这样也就丰富了初中政治课的知识量,让学生在课上就理解了许多深奥的理论知识,不用在课下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查阅。这样也就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有利也有弊,并不是任何情况下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不能滥用,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首先,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多媒体技术。根据具体讲课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学生所要理解的重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巧妙地展示出来。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总结和概括。而对于一些学生理解起来相对简单的内容,我们就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总结和概括,只采用讲解法即可。

其次,初中政治教学中要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要把握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避免以视听取代了语言交流。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不能成为课件的“解说员”,学生也不是吸取信息的“容器”。初中政治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的手段。总之,我们要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发挥其最大的教学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