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中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3 14:45:59

初中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初中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例1

一 、察言观色――选拔班干部

1、一周观察,临时任命

班主任接手一个刚入学的新班级时,对学生还没有很深的了解,但又急需组建一支班委来开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可通过小考成绩、入班时的自我介绍、课内课外的言谈举止、及私下与众多学生座谈中,就能了解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一批可当干部的苗子就在你心中出现了,于是就可以临时任命第一批班干部。

2、三周了解,毛遂自荐

临时任命的班干部,总有不尽人意的,再者完善班干部队伍应尽早。三周的时间,有些学生有某些方面的才能,但还来不及在老师面前表现,班主任往往不太了解,如果在班干部选取时,先给机会给同学们自荐,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自荐的学生肯定是对某个学科特别感兴趣,或者有信心在某方面做出成绩,这时只要班主任给予充分的信任,一定会成为得力的班干。每当我接到新一届学生时,我就让学生自己推荐自己,想担任什么职责就跟老师提出来。我发现当老师让同学们自我推荐时,很少同学会主动的,有些同学就会推荐别人,我就观察一下被别人推荐的同学,如果他半推半就,我就决定选他;如果他表现出坚决反对,我就会慎重一点。

3、假以时日,民主评选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全班同学互相之间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些思想品德好、工作积极肯干、考虑问题周全的同学便会逐渐被班里同学认可。同时班主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有了了解,对哪些学生适合担任班干部已经心中有数,就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民主选举。班主任再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工作的需要,对这些同学进行取舍。实践证明,采取这种方式选拔的班干部,有责任心,有号召力,有威信,有利于开展班级工作。

4、半年一轮,民主改选

任何职位的班干部不搞终身制,当然可以连选连任,哪怕连任三年。每半年一轮,每半年一选。一个班级中,只要班风正、学风浓,班主任重视,想当班干部的学生是很多的。在我所培养的班干部中,无论是文化成绩还是思想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选干部不搞唯成绩论,如体育、卫生、纪检、财保等委员,只要有责任心有奉献心有组织能力的都可入选。每半年一选,可以促使在位者更加努力,不在位者会创造条件走上班干部岗位。

二、精心呵护――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的工作能力主要是靠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如何才能培养一支素质高、工作扎实的班干队伍呢?班主任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育学生,乐于奉献

班干部选后,班主任首先要教育他们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思想, 有顾大局识大体胸怀,有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要明确处理好学业与工作、干部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担任班干工作对今后成才的作用,使之有强烈的责任感与幸福感,从而激发他们参入班级管理的强烈欲望。

2、率先垂范,授之以法

班主任是班干部的培养者,在工作中对班干部进行耐心的帮助和指导,传授其工作的方法,一步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最终达到学生自己管理班集体的目的。班主任首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如带头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妥善处理班级中突发的大大小小的事件,此时无声胜有声。其次和干部一起共同讨论、研究、解决工作中必做的和遇到的“第一次”。如第一次定计划,第一次主持班会,第一次开夕会,第一次带队参观,第一次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等。有了蓝本,有了套数,学生就能如鱼得水。

3、听取意见,当好参谋

在班级管理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听取他们组织同学完成任务的设想,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给予他们补充和建议。如我们有一个小组四人中有三位同学谈恋爱了,组长在万般无奈中向我提出一个建议:全班通报批评,并请家长到校共同教育。我以为不妥,就和那位组长商量后提出了这样一个方案:我对三位学生分别进行座谈――召开“过早恋爱、自食苦果”的班会――分散调到其他勤奋好学的小组。这种方法让那三位学生走出了感情的旋涡。

初中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例2

建区以来,区委十分重视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建设,积极探索适合我区实际的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新办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初步形成,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区委按照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的要求,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不拘一格选用人才。首先,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对培养年轻干部重要性的认识,为全区各级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其次,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的用人导向。在工作中倡导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大胆提拔使用。根据新建区的特点,大胆提拔年轻干部充实乡镇和经济工作一线部门。几年中先后选拔了22名机关副局级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目前已有6位同志走上了镇(街道)正职和机关部门“一把手”的重要岗位,较好地激发了年轻干部的事业心和创业热情。三是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上进一步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在实践中加强培养提高。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区委组织部连续6年从区级机关各部门选调了7批共64名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机关工作经验的一般干部参与基层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拆迁等与群众面对面的工作,使他们在条件艰苦、矛盾突出的地方磨练提高,其中有16名在基层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年轻同志走上了局镇级领导岗位。今年,区委更是打破常规,抽调了14名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任“村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磨练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的本领,得到了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肯定。四是在机制上不断完善,使全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年,区委决定在局镇级领导岗位设立助理职务,为年轻干部在较高层次的领导岗位上经受锻炼、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创造条件。4年多来已选配了26名局镇长助理,其中已有18人提拔为局镇级领导。同时按照“一手抓配备,一手抓后备”的工作思路,制定了《苏州市**区局镇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办法》,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局镇级后备干部滚动调整工作,常年保持了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目前区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初步形成,局镇级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基本实现了以40岁左右年龄的干部为主体的目标。

2、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党政领导班子的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区委根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纲要》的要求,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和实施进程,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激发党政领导班子的活力。一是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先后出台了“干部任前公示”、“干部任职试用”、“干部推荐、考察、任用工作责任”、“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等制度,推行了考察预告、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测评等做法,有效地落实了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四权”。二是稳步推进领导干部交流和退出机制。建区以来,每年的干部交流人数都要占在职干部总数的15%左右,目前全区8个镇(街道)中有6名党委书记、6名镇长(主任)不在原籍任职。近年来还探索了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退出机制,**年区委又先后下发了《**区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和《**区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暂行规定》等文件,畅通了干部的退出渠道。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激励机制的建立,有效地激发了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干事业、创一流的工作活力。

3、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党政领导班子的工作效能得到有效提高。为了切实加强全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区委积极探索并完善“三个机制”建设。一是初步形成了以制度保障为基础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建区以后,我区陆续出台了部门党组议事规则、任期经济责任制审计、重大事项报告、党内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同时加快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完善了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规范领导干部在行政审批过程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运行方式,通过建立区、镇行财结算中心,统一了区、镇两级机关财务结算制度,有效地规范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财务审批过程中的权限,使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初步形成了以大规模教育培训干部为特点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律和监督工作机制。重点抓好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同时以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清正廉洁。三是初步形成了以社会监督为主要形式的监督工作机制。近年来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的联系通报制度得到了加强,把对领导干部的党内监督与行政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全面了解掌握领导干部的各方面情况,提高了干部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处理工作,设立了干部监督专线录音电话、网上干部监督信箱等,针对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认真做好调查和查处工作。

二、我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区以来,我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各级党政班子建设,优化班子结构,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和执政水平明显提高,但还存在着一些与新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1、领导干部队伍来源缺乏。从我区情况看,区级机关编制紧、人员少,干部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复合型人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少,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性矛盾正日益突出;从目前全区机关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看,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干部数量明显不足,存在着人才断层的潜在威胁。乡镇机关和村干部队伍年龄普遍老化,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农村基层干部岗位的吸引力日趋弱化,可选择的后备干部空间较小,干部队伍逐步出现青黄不接现象,领导班子较难形成梯次配备和新老交替的良性机制。

2、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一是部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不强,缺乏统揽全局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满足于眼前的发展,对更高的目标缺乏前瞻性,不能适应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二是部分领导干部科学决策能力不强,往往凭主观愿望和经验决策;有一些领导干部听不进不同意见,搞“一言堂”,做群众工作时方法简单,影响了班子成员和广大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3、“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交流不畅,缺乏互通机制。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及不断完善,受严格的编制限制,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进一步培养提高缺乏途径,进入党政领导班子的渠道比较狭窄,党政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4、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评价尚未形成配套的、完善的科学体系,特别是怎样运用量化指标来进行考核方面都有待探索。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一要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权力运用监督机制的建设,加大监督约束力度,以此来推进领导班子建设,激发领导班子的活力。二要通过摸索和实践的检验,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实绩来评价干部、使用干部,实现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三要继续改进选人用人方式,在现有的政策框架内,进一步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面向社会招聘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镇、村等基层单位工作的办法和途径,充实后备干部队伍。四要通过改革扩大选人用人的范围,打破体制、身份的壁垒,进一步畅通“三支队伍”之间的交流渠道,用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等办法,真正把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战斗力。

初中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例3

建区以来,区委十分重视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建设,积极探索适合我区实际的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新办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初步形成,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区委按照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的要求,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不拘一格选用人才。首先,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对培养年轻干部重要性的认识,为全区各级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其次,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的用人导向。在工作中倡导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大胆提拔使用。根据新建区的特点,大胆提拔年轻干部充实乡镇和经济工作一线部门。几年中先后选拔了22名机关副局级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目前已有6位同志走上了镇(街道)正职和机关部门“一把手”的重要岗位,较好地激发了年轻干部的事业心和创业热情。三是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上进一步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在实践中加强培养提高。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区委组织部连续6年从区级机关各部门选调了7批共64名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机关工作经验的一般干部参与基层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拆迁等与群众面对面的工作,使他们在条件艰苦、矛盾突出的地方磨练提高,其中有16名在基层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年轻同志走上了局镇级领导岗位。今年,区委更是打破常规,抽调了14名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任“村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磨练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的本领,得到了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肯定。四是在机制上不断完善,使全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年,区委决定在局镇级领导岗位设立助理职务,为年轻干部在较高层次的领导岗位上经受锻炼、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创造条件。4年多来已选配了26名局镇长助理,其中已有18人提拔为局镇级领导。同时按照“一手抓配备,一手抓后备”的工作思路,制定了《苏州市相城区局镇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办法》,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局镇级后备干部滚动调整工作,常年保持了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目前区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初步形成,局镇级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基本实现了以40岁左右年龄的干部为主体的目标。

2、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党政领导班子的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区委根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纲要》的要求,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和实施进程,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激发党政领导班子的活力。一是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先后出台了“干部任前公示”、“干部任职试用”、“干部推荐、考察、任用工作责任”、“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等制度,推行了考察预告、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测评等做法,有效地落实了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四权”。二是稳步推进领导干部交流和退出机制。建区以来,每年的干部交流人数都要占在职干部总数的15%左右,目前全区8个镇(街道)中有6名党委书记、6名镇长(主任)不在原籍任职。近年来还探索了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退出机制,2004年区委又先后下发了《相城区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和《相城区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暂行规定》等文件,畅通了干部的退出渠道。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激励机制的建立,有效地激发了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干事业、创一流的工作活力。

3、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党政领导班子的工作效能得到有效提高。为了切实加强全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区委积极探索并完善“三个机制”建设。一是初步形成了以制度保障为基础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建区以后,我区陆续出台了部门党组议事规则、任期经济责任制审计、重大事项报告、党内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同时加快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完善了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规范领导干部在行政审批过程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运行方式,通过建立区、镇行财结算中心,统一了区、镇两级机关财务结算制度,有效地规范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财务审批过程中的权限,使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初步形成了以大规模教育培训干部为特点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律和监督工作机制。重点抓好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同时以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清正廉洁。三是初步形成了以社会监督为主要形式的监督工作机制。近年来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的联系通报制度得到了加强,把对领导干部的党内监督与行政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全面了解掌握领导干部的各方面情况,提高了干部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处理工作,设立了干部监督专线录音电话、网上干部监督信箱等,针对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认真做好调查和查处工作。

二、我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区以来,我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各级党政班子建设,优化班子结构,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和执政水平明显提高,但还存在着一些与新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1、领导干部队伍来源缺乏。从我区情况看,区级机关编制紧、人员少,干部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复合型人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少,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性矛盾正日益突出;从目前全区机关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看,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干部数量明显不足,存在着人才断层的潜在威胁。乡镇机关和村干部队伍年龄普遍老化,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农村基层干部岗位的吸引力日趋弱化,可选择的后备干部空间较小,干部队伍逐步出现青黄不接现象,领导班子较难形成梯次配备和新老交替的良性机制。

2、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一是部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不强,缺乏统揽全局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满足于眼前的发展,对更高的目标缺乏前瞻性,不能适应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二是部分领导干部科学决策能力不强,往往凭主观愿望和经验决策;有一些领导干部听不进不同意见,搞“一言堂”,做群众工作时方法简单,影响了班子成员和广大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3、“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交流不畅,缺乏互通机制。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及不断完善,受严格的编制限制,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进一步培养提高缺乏途径,进入党政领导班子的渠道比较狭窄,党政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4、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评价尚未形成配套的、完善的科学体系,特别是怎样运用量化指标来进行考核方面都有待探索。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一要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权力运用监督机制的建设,加大监督约束力度,以此来推进领导班子建设,激发领导班子的活力。二要通过摸索和实践的检验,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实绩来评价干部、使用干部,实现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三要继续改进选人用人方式,在现有的政策框架内,进一步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面向社会招聘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镇、村等基层单位工作的办法和途径,充实后备干部队伍。四要通过改革扩大选人用人的范围,打破体制、身份的壁垒,进一步畅通“三支队伍”之间的交流渠道,用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等办法,真正把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战斗力。

初中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例4

建区以来,区委十分重视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建设,积极探索适合我区实际的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新办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初步形成,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区委按照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的要求,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不拘一格选用人才。首先,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对培养年轻干部重要性的认识,为全区各级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其次,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的用人导向。在工作中倡导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大胆提拔使用。根据新建区的特点,大胆提拔年轻干部充实乡镇和经济工作一线部门。几年中先后选拔了20名机关副局级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目前已有6位同志走上了镇(街道)正职和机关部门“一把手”的重要岗位,较好地激发了年轻干部的事业心和创业热情。三是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上进一步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在实践中加强培养提高。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区委组织部连续4年从区级机关各部门选调了5批共41名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机关工作经验的一般干部参与基层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拆迁等与群众面对面的工作,使他们在条件艰苦、矛盾突出的地方磨练提高。其中有14名在基层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年轻同志走上了局镇级领导岗位。四是在机制上不断完善,使全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2001年,区委决定在局镇级领导岗位设立助理职务,为年轻干部在较高层次的领导岗位上经受锻炼、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创造条件。4年多来已选配了24名局镇长助理,其中已有18人提拔为局镇级领导。同时按照“一手抓配备,一手抓后备”的工作思路,制定了《苏州市相城区局镇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办法》,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局镇级后备干部滚动调整工作,常年保持了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目前区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初步形成,局镇级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基本实现了以40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目标。

2、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党政领导班子的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区委根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纲要》的要求,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和实施进程,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激发党政领导班子的活力。一是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先后出台了“干部任前公示”、“干部任职试用”、“干部推荐、考察、任用工作责任”、“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等制度,推行了考察预告、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测评等做法,有效地落实了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四权”。二是稳步推进领导干部交流和退出机制。建区以来,每年的干部交流人数都要占在职干部总数的15%左右,目前全区9个镇(街道)中有6名党委书记、6名镇长(主任)不在原籍任职。近年来还探索了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退出机制,去年共有2名科级干部因严重违法违纪,被。另有2名科级干部因工作能力不胜任或工作中有重大失误而被免去科级职务降为一般干部。2004年区委又先后下发了《相城区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和《相城区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暂行规定》等文件,畅通了干部的退出渠道。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激励机制的建立,有效地激发了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干事业、创一流的工作活力。

3、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党政领导班子的工作效能得到有效提高。为了切实加强全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区委积极探索并完善“三个机制”建设。一是初步形成了以制度保障为基础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建区以后,我区陆续出台了部门党组议事规则、任期经济责任制审计、重大事项报告、党内民主生活等制度,同时加快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完善了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规范领导干部在行政审批过程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运行方式,通过建立区、镇行财结算中心,统一了区、镇两级机关财务结算制度,有效地规范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财务审批过程中的权限,使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初步形成了以大规模教育培训干部为特点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律和监督工作机制。重点抓好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同时以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清正廉洁。三是初步形成了以社会监督为主要形式的监督工作机制。近年来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的联系通报制度得到了加强,把对领导干部的党内监督与行政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全面了解掌握领导干部的各方面情况,提高了干部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处理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认真做好调查和查处工作。

二、我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区以来,我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各级党政班子建设,优化班子结构,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和执政水平明显提高,但还存在着一些与新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1、领导干部队伍来源缺乏。从我区情况看,区级机关编制紧、人员少,干部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复合型人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少,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性矛盾正日益突出;从目前全区机关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看,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干部数量明显不足,存在着人才断层的潜在威胁。乡镇机关和村干部队伍年龄普遍老化,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农村基层干部岗位的吸引力日趋弱化,可选择的后备干部空间较小,干部队伍逐步出现青黄不接现象,领导班子较难形成梯次配备和新老交替的良性机制。

2、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一是部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不强,缺乏统揽全局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满足于眼前的发展,对更高的目标缺乏前瞻性,不能适应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二是部分领导干部科学决策能力不强,往往凭主观愿望和经验决策;有一些领导干部听不进不同意见,搞“一言堂”,做群众工作时方法简单,影响了班子成员和广大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3、“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交流不畅,缺乏互通机制。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受严格的编制限制,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进一步培养提高缺乏途径,进入党政领导班子的渠道比较狭窄,党政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4、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评价尚未形成配套的、完善的科学体系,特别是怎样运用量化指标来进行考核方面都有待探索。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一要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权力运用监督机制的建设,加大监督约束力度,以此来推进领导班子建设,激发领导班子的活力。二要通过摸索和实践的检验,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实绩来评价干部、使用干部,实现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三要继续改进选人用人方式,在现有的政策框架内,进一步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面向社会招聘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镇、村等基层单位工作的办法和途径,充实后备干部队伍。四要通过改革扩大选人用人的范围,打破体制、身份的壁垒,进一步畅通“三支队伍”之间的交流渠道,真正把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战斗力。

初中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例5

一、慎重选拔班干部

选拔班干部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前提。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首先应从选拔人才开始。罗曼·罗兰说:“美无处不在,我们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道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会使学生以前的隐性的特点和个性凸显出来,班主任要注重观察,学会判断,才会做到,物尽其才,人尽其用。班主任对全班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全面了解其爱心、个性、爱好、特长等非智力因素,做到选前心中有数。新学期临时选拔时,要做到“四看”。一看与学生见面之前的个人档案。二看学生报到当天的言谈举止。三看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四看学生的表现欲望和指挥才能。通过对学生初步的认识,一些优秀的学生就会被甄别出来。

二、精心培养班干部

1.注重对班干部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要引导他们:什么样的班干部才是好样的?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①作为学生,学习领先;②作为干部,表率必在先;③作为负责人,问题出现前管在先。在日常工作中,还应注重逐渐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讲求奉献的精神,要经得住任何困难考验。

有些小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后,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时,班主任既要维护班干部的威信,又要不失时机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抓好时机可能会事半功倍。对班干部犯错,我们必须讲究技巧,让他们牢固树立“以身作则”的观念。选择好对象做班干部的思想工作也是很关键的,对他们要旁敲侧击,善于疏导,以理服人。

当然,班干部的选拔还应同教师提拔法、民主推选法、毛遂自荐法,自主应聘法等多种办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班干部工作开心、班主任工作放心、同学学习欢心的良好局面。

2.实施班干部例会,提高班干部工作能力。结合学校每周五下午的班会课,首先,我认真听取每一位值日生,对上周班里各种情况的反映,再让班长对上周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要求其汇报前,协同其他班干部针对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其次,师生共同提炼出热点和焦点性问题,让大家研讨、出谋划策,商议出合理性较强的综合措施,指导下周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工作。

3.培养班干部遇事冷静、独立处事的能力。班干部能够独立完成管理任务的,班主任不能越俎代庖。遇到不可抗力而造成灾难时,班干部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要临危不惧。我用汶川大地震中班干部的优秀事迹教育班干部,告诉他们,在任何时候,班干部都应该是同学们的主心骨,班干部都要坚信,同学们是他们的力量之源,班主任是他们坚不可摧的靠山。

4.高标准严要求,促进班干部成长。对班干部的“放手使用”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介于此,我常以“要求越高,发展越快,标准越严,成长越稳”的思想完善队伍建设,对他们不骄不纵,不偏不袒;严而不死,宽而不乱;严厉中有爱意,严谨中树威信,严格中有信赖。利用“跳一跳,摘桃子”的激励机制,平常多鼓励和认可,追寻其闪光点,保护其自尊心,鼓舞其干劲,同时注意收放结合,逐步培养其工作的独立性、自由性、创造性,使其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管理,促进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5.加强培训,注重交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对班干部进行培训,表扬好的做法,指出不足及相应的改进方法,解决干部开展工作的难点,教育干部要有奉献的精神,指出其工作的目的在于锻炼自己,所以在思想上要开拓创新,方法上要灵活多样,作风上要脚踏实地。还要求干部之间经常地交换工作方法、工作经验,由此也总结出许多较为成功的经验,如有的干部工作胆大心细,有的干部为同学做了很多实事,有的干部处处以身作则等,将这些经验进行推广,以使班干部共同提高。

6.以多种途径丰富班干部的管理知识。对班干部培训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集中培训,又可以个别指导;既要统一要求,又要因人而异。班主任要向班干部传授一些的管理知识,鼓励班干部与兄弟班级的班干部交流管理经验,共享管理成果,从失败中找教训,从成功中找经验。

三、真情用好班干部

1.“用人不疑”,用好班干部的前提是信任和沟通。这就要求班主任平常工作,多信赖、多交流、多支持,取得学生的信任,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还可借助家长的力量及各种活动(“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诗歌朗诵、校运会、主题班会等),为其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工作热情,让他们不断品尝到工作成就带来的愉悦,懂得为别人做事也是一种快乐和享受的真谛。

2.放手使用班干部,改变其角色意识。传统教育下,班干部只是教师命令的执行者,同学是非的小报告者,要改变这种偏见,首先要认识到:“领导水平的最高境界是授权。”这就要求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班主任对班委成员明确分工后,就应放手让学生去组织安排各项活动,为其搭建广阔的舞台,虽然必要的引导尚可,但绝不可经常指手画脚,束缚其言行,压抑、扼杀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主角,让他们愿为我用,乐为我用。

初中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例6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的问题。无论是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一员,还是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始终关注着年轻干部的成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对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讲了十几年,抓了十几年。从提出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这个战略问题,到形成全面、系统的思想和理论;从提出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到带头从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岗位退下来;从改革现有的干部人事制度,到在实践中大力推行这些制度,邓小平同志都起了极其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他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把坚持继承和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全面系统地对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作了科学论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思想理论体系。这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特别是年轻干部。在这一历史重任面前,回顾邓小平同志生前对干部队伍年轻化的重视与关怀,对我们今天充分认识造就一大批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年轻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每个关键时期,邓小平同志站在治国、治党、治军的高度,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保持社会主义事业万古长青、保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要把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邓小平同志认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确保党的政治路线长期不动摇的需要。党的政治路线关系全局、指导全局、决定全局。在正确的政治路线提出以后,事业的成功就取决于组织工作,取决于正确的挑选干部。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全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后,就立即提出要解决组织路线问题,反复强调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要大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1992年前后,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事情能否办好,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能否坚持得住,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关键在于紧紧抓住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这个环节。他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找年轻人进班子。人选好了,帮助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只有年轻干部一代代成长起来,基本路线才能坚持得住,我们的事业才能万古长青。在这里,邓小平同志强调要通过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人才保证。

邓小平同志认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集中精力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尽管全党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但当时我们党的干部队伍无论年龄还是知识都严重老化,我们的干部队伍“缺少一批年富力强的、有专业知识的干部”。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提出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问题,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能搞四化?在这里,邓小平同志极其深刻地阐明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邓小平同志认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和平演变的需要。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坚持、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的一项艰巨任务。尽管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方面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会是十分尖锐的。邓小平同志就此明确指出:“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因此,“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他告诫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在这里,邓小平同志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与粉碎帝国主义“和平演变”图谋,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联系了起来。

邓小平同志认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保证党和国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必要条件。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是一个永无完结的历史过程,因而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就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与年龄偏大的老干部相比,年轻干部身体好,思想比较活跃,再加上他们自身所具有的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上的优势,把这些人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就为保持党和国家充满生机和活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邓小平同志说,要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尊重新陈代谢的规律,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问题。1986年前后,根据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强调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干部队伍要年轻化,以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没有一批年轻人,活力保持不了,创新也不容易,社会主义事业就不可能推向前进。在这里,邓小平同志把实现领导层干部的年轻化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联系了起来。

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这个问题的历史意义,邓小平同志使用过“大问题”、“战略问题”、“百年大计”、“最大的事情”、 “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带根本性质的问题”等重要提法,并且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了深刻阐述。他要求全党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告诫全党同志尤其是老干部,“别的工作做不好,固然要做自我批评,这项工作做不好,就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造就一代人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有个工程周期,必须着眼于长远,着手于眼前,着力于基础,扎扎实实地从早从紧抓起。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初中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例7

从管理学角度讲,一个团队不能超过8人;班级管理,一个班主任面对50多个学生,自然分身乏术,班级干部的选拔和使用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做班干部,也不是班干部都具备相应的能力,慧眼识珠也成为班主任的必修课。班级干部的选拔常用的方法有三,一是资料法,通过学生填写的个人信息初步识别;二是观察法,外向活泼,勇于展现自己的学生,往往具有班干部的潜质;三是实验法,确定几个目标之后,安排些班级工作予以考验。不同职务的班级干部,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学习委员最好成绩能起表率,宣传委员要多一些美术才能,纪律委员则更多一些魄力等等;其中,班长的选拔又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个别学生凸显得早,那么是幸运的;如果没有,则可以暂时不选班长,虚位以待。选拔的过程,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除了个别职位,不应该以成绩为考量因素,应更看中学生的意愿、品质与能力。

班干部选拔的结束,随即开始运作,我们通常的做法是要求班级干部各司其职,认真完成相应的工作,我们实在是忽略了班干部的系统培养。在我看来,选拔是基础,完成相应工作是手段,培养才是目的。为了便于管理,我们会通过各种方法树立班级干部的威信,在无意识中我们开始了班干部的培养工作。如果做一个系统思考,我们还应该培养班干部哪些能力呢?我觉得主要有三点,即“责任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培养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是最有效的。班主任则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在下发工作指令时,应当清晰明了,点播工作方法,甚至“手把手”教。不出一月,班级干部多数能较好完成相应工作。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应要求班干部做到以身作则,公平公正。

总之,班级干部的选拔与培养,除了能更好的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而外,更根本的落脚点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例8

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挥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作用,落实好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使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和支持干部工作,才能不断提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

一是规范干部初始提名。干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础环节。对干部初始提名的主体、原则、程序、纪律作出明确规定,可以有效防止操作运行中的随意性,真正把干部选准用好。今年5月份,我们在广饶县开展了规范初始提名试点工作,采取“两公开四差额”的方式选任干部,即公开空缺职位及职位要求,公开选任程序及方法,实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对初始提名人选,由县委全委会按1?誜2的比例署名差额推荐,在此基础上进行差额考察、差额酝酿,最后由县委常委会无记名差额票决。从实践看,这种初始提名方式,扩大了参与干部提名的途径和范围,增加了比较取舍的余地,有利于好中选优,实现组织认可与群众认可的统一。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开。

二是创新公开选拔方法。实践证明,公开选拔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充分体现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有利于拓宽选人视野、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着眼于提高公开选拔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近年来,我们在公开选拔上突出了“三个深化”,即公选方式向扩大民主深化,考试内容向注重能力深化,公选办法向机制创新深化。前不久,我们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由省里统一简章、统一命制试题,各地具体组织实施,公开考选了112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包括部分市直部门正职和挂职副县(市、区)长。为了把扩大民主贯穿公开选拔全过程,在考察办法上进行探索创新,对考察人员的民主测评、民主评议情况实行量化打分,把考试成绩、民意基础和工作实绩结合起来,更全面地了解干部的德才素质。在今年组织的公选省属企业领导人员工作中,对人选进行心理素质测评,引入“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方法,并请职工代表现场旁听作出评价,使考选工作更加准确、更加科学。

三是完善干部任用民主决策制度。为保证党委集体决定干部任免,防止少数人或个人说了算,必须进一步规范决策程序,改进决策形式,健全民主议事规则和工作机制,增强干部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2002年,我省开始实行党委全委会票决干部制度,近几年结合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特点,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和操作办法,扩大了全委会票决范围,从市级党政正职扩展到省直部门正职。同时,研究制定了干部选拔任用民主决策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的用权行为。

二、着力创新干部培养交流方式,延伸拓展党政干部培养链

干部的成长成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发现、培养、教育、管理、使用等多个环节,其中培养教育是基础性的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很重要的就是创新干部培养交流方式,拓宽干部培养锻炼渠道,延伸拓展党政干部培养链。我们坚持重实践,打基础,强化综合素质,提高开拓创新能力,探索建立“走下去”、“选上来”、“广交流”的干部培养选用机制。

一是选派干部到基层和艰苦环境锻炼。这些年一大批学历较高的年轻干部进入党政机关,既给干部队伍增添了活力,又带来了干部来源和经历相对单一的新问题。选派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的基层一线锻炼,有利于砥砺品质、磨练意志、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一方面,我们坚持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自1980年以来,先后选拔了1万多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乡镇和基层公检法机关。另一方面,结合对口帮扶等重点工作任务,选派干部到艰苦地区挂职。在对口支援四川北川恢复重建工作中,选派了大批援川干部到灾区一线,仅建设、交通系统就选派了1万多人,其中70%是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为优化县级领导班子结构,前不久,又从省直单位公开选拔了30名副处级干部到县(市、区)挂任常委、副县(市、区)长,从省市直机关选拔了70名科级干部挂任县(市、区)长助理。

二是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干部充实上级机关。基层既是干部锻炼成长的大舞台,又是干部的重要来源。我们感到,重视基层、关心基层,不仅要积极引导干部扎根基层,在生产一线锻炼成长,而且要注意选拔基层干部到上级机关工作,实现上下交流,优化干部结构,增强上级机关干部队伍活力。目前,全省从基层干部中考选上级机关工作人员,已经形成长效机制。省里每年拿出省直机关一半的公务员录用计划,定向从基层选调生中招考。今年,选择4个县(市),首次开展从优秀村干部中试点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考选中,紧密结合农村干部实际,报考条件宽严适度,试题内容贴近“三农”,注重考察工作实绩,一批优秀村干部走上了乡镇机关公务员岗位,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干部的积极性。最近,还从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选拔了50名优秀干部挂任省直部门副处长。

三是拓宽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干部交流渠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人用人,必须打通“三支队伍”之间的交流渠道,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干部工作,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局推进干部交流。这些年,全省通过领导班子换届、公开选拔、日常调整、挂职锻炼等途径,以年轻干部和正职干部为重点,不断加大党政干部、企业领导人员、事业单位干部之间的交流力度,实行多岗位、多层次培养锻炼。先后从高等院校、企业选拔了33名干部到市级领导班子任职,15名干部到省直部门领导班子任职;交流120多名党政干部到高校、企业任职,为各级领导班子注入了活力。

三、着力完善干部综合考评机制,发挥干部考核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导向作用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关键在领导班子,关键在各级干部。而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又是导向标和驱动器,决定着干部以什么样的方式推动发展,以什么样的作风开展工作。去年以来,我们选择烟台、德州两市开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综合考核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创新考核方式,着力构建以群众评价为基础,以综合考核为主导,以专项考评为印证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一是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优化考核指标。在已有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合理调整考核内容,分列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民生状况、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和群众满意度等8个类别60项指标。这些指标,既考核发展速度,又考核发展质量;既考核经济发展,又考核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考核“显绩”,又考核“潜绩”,同时充分考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工作条件上的差异,综合把握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等因素,力求客观公正、简便易行。特别是指标体系突出对人口资源、社会保障、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党风廉政等约束性指标考核,增强了考核的刚性约束作用。

二是把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系数,改进考核方法。我们在综合考核工作中,采取定量考核、定性考核和群众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定量指标由统计、财政、劳动等部门提供数据。定性指标主要根据民主评议结果计算得分。民意调查情况由统计部门社情民意调查机构提供,重点了解群众对收入、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干部作风等方面的评价,综合计算群众满意度。考核过程实行全程公开,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办法、公开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发挥考核工作的导向作用,科学运用考核结果。我们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和领导班子调整、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积极推动科学发展,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先提拔重用;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力,特别是约束性指标任务完成不好的,及时予以调整。同时,还注意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依据,针对考核反映出的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尽快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

四、着力健全制度、强化约束,建立科学的干部监督工作体系

初中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例9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高素质村干部队伍的要求,进一步拓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渠道,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选拔,让农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全县村级组织建设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原则;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工作目标

通过公推差选和跟踪培养,使全县储备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公认度高、热爱农村工作的村级后备干部。每个乡镇至少确定3个行政村,每个村公推差选村“两委”后备干部1-3人(具体人数视村规模大小和实际需要而定),使一批优秀村级后备干部在**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进入村“两委”班子,实现村“两委”班子的年龄和能力结构大幅改善、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的目标。

四、条件和资格

(一)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致富能力强,群众反映好;

2、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风正派,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熟悉和热爱农村工作,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

(二)资格

1、户口在本村或户口在外、但原籍为本村的公民;

2、具有初中以上学历(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直接列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

3、年龄40周岁以下(退伍军人、妇女放宽至42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4、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报名:一是在党纪政纪处分所规定的选拔任用限制期限内的;二是受过刑罚或被公安机关治安处罚过的。

五、实施步骤

(一)“公开推荐、差额选拔”阶段(**年6月30日之前)

按照“三推两考一票决”的办法进行:

1、第一轮推荐。凡符合上述条件和资格的,采取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经所在村党支部集体研究和资格初审,确定推荐人选,报乡镇“公推差选、跟踪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的进入第二轮民主推荐。每个村报名人数应比推选人数多3人以上,否则相应减少该村推选人数直至取消该村本次村级后备干部推选。报名结束后,对报名人员在所在村进行张榜公布。

2、第二轮推荐。乡镇党委召开由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本村的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参加推荐的大会,对经资格审查合格的人选进行第二轮推荐,按得票多少取前若干名(以推选人数加上至少2名差额人数为宜,最后一名票数相同者一并列入)进行第三轮民主推荐。推荐结束后,对推荐结果及时进行张榜公布。

3、组织考察。第二轮推荐结束后,乡镇党委召开党委会,根据第二轮推荐结果确定每个村的考察对象,并派出考察组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考察,重点考察其德才表现及“双带”业绩。同时,对考察对象分别在乡镇和所在村进行5-7天的公示。如考察中发现考察对象不符合选拔条件或资格的,取消其选拔资格,该职位考察对象少于规定人数时,则按第二轮推荐所得票数排序依次递补。

4、面试考察并第三轮推荐。由乡镇党委召开全体机关干部大会,对第二轮推荐入闱的人选再次进行推荐。推荐前,分村抽签确定初步人选演讲和面试顺序,并由党委组织员分村介绍初步人选考察情况,再进行演讲,最后由乡镇党委书记主持面试,围绕担任村干部应具备的道德素质、知识能力、担任村干部后的设想打算等内容提出2-3个问题,由面试者现场作答。初步人选演讲和面试结束后,分村进行推荐,按得票多少分别取前若干名(以推选人数加上至少1名差额人数为宜,最后一名票数相同者一并列入)进入党委会票决人选。推荐结束后,对推荐结果及时进行张榜公布。

5、党委会差额票决。召开党委会,通过《票决办法》,党委会根据初步人选面试情况分村进行差额票决(至少差额1人)。票决时,应有五分之四以上的党委成员到会,票决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当场宣布投票结果。面试人选得同意票数多且超过实到会人员半数的为当选。各村票决产生1-3名村级后备干部后,及时行文并张榜公布。

(二)“跟踪培养、促其成长”阶段(**年7月1日至11月31日)

主要采取三种措施:

1、办班培训(**年7月15日之前)。由县委组织部和各乡镇党委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依托县委党校或乡镇党校举办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增强村级后备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本领。培训内容侧重宗旨观念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县情乡(镇)情教育、市场经济知识和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等。

2、结对帮带(**年7月16日至11月31日)。指定一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联系一个村的后备干部,定期走访,了解思想动态,确定培养方向,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结对帮带制度,后备干部参与处理村级重大事务和一些业务问题,通过教方法、传经验,使他们尽早熟悉村级事务。

3、压岗锻炼(**年7月16日至11月31日)。对村级后备干部实行聘任制,因人设岗定责,接受实践锻炼。根据工作需要,吸收其列席参加村班子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各类会议,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让村后备干部广泛接触和熟悉村级事务,提高管理村级事务的能力和本领,增强个人才干。

(三)“引导参选、合理使用”阶段(**年12月至2009年1月)

结合年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根据后备干部实际表现情况,引导并鼓励村级后备干部参加正式选举。如通过选举没有进入村“两委”班子的,继续列入村级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

六、工作要求

初中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例10

一要创建“五型”领导班子。围绕完善换届后领导班子新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规范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五型”领导班子活动。坚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定期分析制度,及时了解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情况,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经验交流会,促进科级领导班子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围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勤政、和谐、创新、高效”明星班子创建和明星公务员评选活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二要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习、机关干部学习日、领导干部在职自学等制度,制定领导干部述学评学考学的暂行规定,加大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等最新理论成果学习力度,结合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加强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建立干部培训工作管理考核档案,努力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把思想统一到加快国际性生态型海滨城市建设上来,不断夺取解放思想、率先跨越、科学发展的新胜利。

三要强化科学发展实绩考核。要以实绩为导向,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和管理,根据我区发展的实际,研究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在重大突发事件、重点性工作、日常性工作和创新性工作中考察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切实树立“让人干事”、“激励干事”、“舒心干事”、“干净干事”的导向,以务实的工作创造真正的实绩。

健全竞争性选拔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一要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从改进推荐方式入手,制定区管干部初始提名推荐暂行办法,在首要环节采用竞争性选拔机制,积极运用领导推荐、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会议推荐等方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规范民意表达程序,提高推荐质量。

二要规范竞争性选拔机制。推行和完善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比例,形成公开、民主、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打破一岗终身制和部门所有制,加大干部培养流、换岗流和需求流的力度,探索股级干部跨部门竞争上岗的有效途径。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实施面和覆盖面,应从实际出发,重点针对那些专业性比较强以及缺少年轻干部和紧缺人才的部门,在更大的范围内把最优秀、懂专业的人选上来,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建立健全公开选拔制度,对每个重要环节的具体模式、程序加以科学规范,逐步明确组织者和监督者的责任纪律,建立严格的违纪责任追究制度。

三要加强对破格提拔干部管理。探索对破格提拔的干部实行聘任制,以制度的形式落实对破格提拔人员后续管理培养工作,做到既在竞争中识别干部,在比较中选拔干部,又注重破格提拔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启动干部全员培训工程,着力打造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