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9 16:22:10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例1

历史学科在推行教学案教学后,被广泛定义为最难学的一门学科,这并不是学科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对教学案教学有着一些困惑和未能认识到的问题,所以未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导致学生产生对历史学科的错误观点。下面就针对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案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教学案教学广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学校管理

问题:教学案印制不规范,浪费严重,怎么办?

解决策略: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后编写的教学案,由各学科教研组长把关审核,教研组长审核后再交年级主任处,凡是不合格的教学案返回教研组重新编写,年级主任审验合格的教学案方可签字印发。这样做可以严把质量关,同时又能避免浪费。

2、教研组教研活动

问题:怎样利用教研组活动推动教学案教学?

解决策略:学校历史组推进教学案教学分四步走。

第一步:理论学习。学期初,要对《教学案教学实施方案》学习,进行解读;学习两周,第三周进行测试,考试成绩计入教师量化积分。平时,利用固定的时间搞好教研活动和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学案教学的理念、编写要求、基本环节、操作流程等理论,同组教师相互交流、质疑、解难。

第二步:以“三课”活动为载体,尝试教学案教学。一是加强集体备课,把集体备课和编写教学案结合起来,学校领导包组蹲点,及时解决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发挥备课组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把讲授公开课和教学案教学结合起来,利用周一上午本组教师围绕公开课所定篇目,按教学案的基本环节备课,编写出初步的教学案,然后由主讲教师在一个班内实施教学,其余老师参与观摩。评课时根据课堂情况对其进行修改,再在其余班级推行。

第三步:是全面铺开,人人过关。全体教师逐课推行教学案教学。

第四步:举行教学案教学的大比武活动,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3、教师的思想认识的转变

问题:教师的思想发生了什么转变?应如何认识?

解决策略:全面了解教师思想的认识转变,从思想入手,解决教师思想中的困惑。

利用教学案教学以来,教师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案编写虽然费力费时,但方便课堂教学。编学案,教师多方考虑多方面因素,查阅各种资料,,教师忙着设计学案、筛选习题,费时费力,而课堂上,学生读课标、读教材,按照教师的学案设计梳理知识,然后作习题。

(2)教师的工作流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实施教学案教学后变化明显,此前教师劲没少下但成绩确实让人发愁。学生的作业在课上完成,备课、上课的时间与精力均有了保证,工作起来更有激情。

(3)课堂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实施教学案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小组讨论积极交流展示,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多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近,关系越来越和谐,师生的心理和情绪越来越轻松。

(4)对教师提出了新挑战。

使用教学案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果不研读教材,不翻阅资料,不了解学情,那么所编写的“教学案”能说是高质量的吗?如果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很难适应这种教学形式的。

二、对教学案各环节编写内容的界定

教学案教学虽然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但有部分教师对使用教学案产生了误区,教学案的设计要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应严格界定。

1、课时学习目标的界定

课时学习目标是学科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的结合和具体化。它能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主动预习,自觉达标的习惯。

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已有知识来确定。学习目标是课标的细化,教材中超出课标的知识、要求较高的知识也不能作为学习目标。

2、课前预习导学的界定

预习导学是教学案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前的必要准备,预习的充分能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预习导学部分的题目,教师要精挑细选。课前预习导学题目应该以学习目标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就能回答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难题、偏题、怪题的出现。预习导学题型可分为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多种题型。

3、课堂学习研讨的界定

课堂研讨部分是教师最难驾驭的部分,由于学习小组的建立不够完善,表面看学生在合作学习,但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小组合作成果的呈现成了小组长的专利。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让程度好的学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达标检测题的界定

达标检测不能与预习导学和学习研讨题目重复,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题量不能太大,以学生当堂能完成为准,一般以5个选择题和一个非选题为宜。教学案使用后要收上来,检查学生做到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5、课后拓展延伸的界定

课后拓展延伸题目,可以是本课内容,也可结合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确定;其应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升。

三、教学案教学存在的困惑之我的看法

教学案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除了广泛存在的问题外,我个人对教学案也存在些困惑。

困惑一:预习环节用什么时间完成?

预习环节全部放在课外不行因为我们的学生自律性太差且学生的课外时间很少。放在课堂上预习,费时太多,学生把课文阅读一遍需要10分钟,做完预习题需要10分钟,构建知识框架需要10分钟,学习研讨需要15分钟,达标检测还没有进行就已经没时间了,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每节课都要“欠账”了!

困惑二:课后拓展延伸题何时了?

顾名思义,其应放在课后来完成。如果放在课后的话,真正是“下课就放在脑后”了,第一:学生课后没时间,第二:学生课后不去做。农村初中的学生,课后连5%能完成的都不到。放在课堂上来解决,哪有时间呢?因为,课堂上各环节已被安排满满的了。

四、教学案教学的推行建议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案教学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为了解决这些困惑,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贯彻落实教学案教学,推进校本教研,我认为历史学科课型系列建设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构教学案教学新授课模式,利用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片级赛课以及教学案教学大赛等,推动各学校历史学科建立起教学案教学新授课模式。

第二阶段:建构教学案教学复习课模式,充分利用九年级高素质教师进行复习课研讨活动,以省市级优质课大赛活动为载体,促使各学校历史学科建立起教学案教学复习课模式。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全面培训历史学科教师,通过骨干教师的培训,使全体历史学科教师都能熟练地掌握教学案教学新授课与复习课模式,全面提升我县历史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全面推行高素质的教学案教学,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应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浅议初中历史教学案教学[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5):76.

[2] 古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3):69-70.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例2

(一)课时数量无法满足课堂容量需求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教学理念由课本转变为读本,这样能够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正是在改革的教学理念下,使得高中历史教学容量大量增加,从而导致教学课时数量无法满足课堂容量需求这一问题的出现。

(二)教学方式相对单调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方式主要是采用模块方式进行,但是这种方式具有单一化的特点,不仅难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积极性,反而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热情,从而降低历史教学质量。同时,新课改之后,知识结构的变化也让学生难以适应。高中学生学习自控能力不强,新课改后的知识结构专题性较强,涉及的专业知识更为深人,而学生又缺乏充足的时间去学习、研究,导致学生对这些专业知识的理解、认识以及学习都存在严重不足,在学习过程中以及考试阶段就会产生巨大压力,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这是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的困惑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学生容易出现教学和学习失衡情况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在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如教材内容难度增加、评价方式发生了改变等,使得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考试阶段就会产生巨大压力,从而造成学生容易出现教学和学习失衡情况。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阶段新课改下的高中一年级历史教学,光课程内容就有8个模块,包括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欧美的政治制度等,这些课程内容囊括古今中外的多个国家,其课程内容十分繁重,面对不断增长的课堂容量,教学课时数量却没有发生改变,导致课时数量无法满足课堂容量需求,而学生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进行学习,所面临的学习压力十分巨大。

(四)缺乏科学的实践指导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实践指导,虽然在课程实施之前历史教师有过短暂培训,但只是仅处于表面的理论教学,缺乏真正的实践指导。新课程改革之初,也有很多学校和教师在不断尝试创新教学方式,其结果就是促使高中历史教学方式进入一个多样化阶段,但是这种多样化的高中历史教学方式却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过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有效缓解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不足,但是也可能造成学生学习的混乱,从而降低课堂教学质量。

二、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验探索

(一)改变教学理念

通过对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进行实验探索,我们得知要解决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就必须改变高中历史教学理念,让高中历史教学老师做到充分了解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教学理念,对新课程内涵有足够理解,对新课程教学思路能够熟练掌握,在满足课堂容量的需求下合理增加课时数量,从而解决课时数量无法满足课堂容量需求这一问题。

(二)衔接历史教学教材

当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是一种通史式的基础教学,而高中历史教学则是一种专题式的人进阶教学,相较于初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具有较强的思维跳跃性。初中历史教学是基础教学,其教材内容方面都属于基础部分,浅显易懂,专业性知识较少,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产生较大的压力。高中历史教学是一种专题性教学,其教材内容难度高、深度深,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复杂难懂,学生在学习时很难适应。所以,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初、高中历史教学差异,并注意学生学习落差,从而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教材进行衔接,简化教材内容,尽量降低其难度、深度,以便让学生教好的适应高中历史教学,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还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三)解决模块方式编写问题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材模块编写方式具有单一化的特点,这给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为了解决模块方式编写而产生的问题,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理清每个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每个单元的内容与存在的问题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在教学时强调重要的知识内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在班级中进行公开探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重点知识内容,还能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可谓是一箭双雕。

(四)解决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困难问题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内容难度高、深度深,而高中学生学习自控能力差,导致在学习时很难适应,从而给学生造成了巨大压力,使得学生学习的热情、积极性被降低,最终使得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也有所降低。因此,解决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困难问题显得非常重要。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对新课程中的历史教材内容有充分了解,指出课程中专业性知识较强的内容,在教授这方面内容时应进行深入补充和解释,以此帮助学生更容易的学习这些知识,从而真正意识到这些专业知识对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

(五)选择最优的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方式

高中历史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应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如高中历史的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方面,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从而选择最优的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方式,以此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达到高中历史教学目的最终需要。

三、结语

总之,本文对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和实验探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实验和探索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例3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134-01

我们知道,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渠道。尽管学生在这个主渠道里能够学到该阶段应该学到的相应的历史知识,但由于教材的篇幅有限,不可能囊括各地“琐碎”的历史进化镜头,因此,学生学完了初中历史教材后,对本地历史进化的过程一无所知也就不足为怪了。为弥补这一缺憾,有些“好事者”,编写了本地历史校本教材。不过,细细翻看各地编写的本地历史校本教材,感觉其中存在着许多令人困惑之处。

其困惑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本地历史校本教材不能与现行课程教材相铺相成

编写本地校本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本地历史进化、进步过程的认同,以此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同时,通过校本教材的编写和运用,达到同现行的课程教材互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的目的,如此,能极大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然而,许多学校在编写校本教材时,恰恰就忽略了这一目标――编写的体系和顺序不能和课程教材同步;本地历史校本教材的内容不能对课程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效补充;没有通过广泛的采访和实地考察,仅凭搜索的“库存”资料进行编写,造成许多“误差”……凡此种种,就造成了本地历史校本教材不能与现行的课程教材相铺相成的后果。

二、编写本地历史校本教材没考虑当地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

常理上,在编写本地校本教材时,应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及喜好,编写出深受学生喜爱的本地历史校本教材,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本地历史校本教材的浓厚兴趣。可是,许多地方在编写本地历史校本教材时,仅凭教师编写者个人的喜好进行编写。由于教师“站得高看得远”,其编写出来的本地历史校本教材,学生会有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换句话说就是,如此编写的本地历史校本教材,编者没考虑当地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既不能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也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其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三、没有吸收学生作为编写者

本地历史校本教材学习的主角是学生,学生是学习本地历史校本教材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也应该是本地历史校本教材编写的参与者。然而,各地历史校本教材的编写者清一色的是本校的初中历史教师,看不见一个学生的身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本地历史。组织学生搜索本地历史资料;查阅本地历史史志;搜集本地历史文物;参观古迹、遗址以及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同老师一起共同编写本地历史校本教材。这样编写出来的本地历史校本教材,才能使学生喜闻乐见。

如上困惑,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思考。

其中,最亟需思考解决的有如下三个问题。

一、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

本地历史校本教材的编写及使用,是近几年来发生的新生事物。各地在具体编写本地历史校本教材时,大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说的再明白一点,就是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如此看来,各地初中学校,在编写本地历史校本教材时,由于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导致出现的偏差及错误一定“大有人在”。因此,期待课程开发及校本教材编写专家尽快研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使之在编写本地历史校本教材时,能有“理”所依、有“理”所靠。

二、期待领导的大力支持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例4

1.困惑之一:如何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理论上看,“三维目标”改变了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样做确实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只能通过如下途径:(1)师生查找资料;(2)学生进行探究学习;(3)师生相互学习、交流与相互感动;(4)学生进行大量的“收集”、“编辑”、“调查”活动。而事实上,新课程下的高考仍然是“应试教育”,一份高考历史试卷,很难从题目上体现除“知识与能力”以外的另外两个教学目标。再者,如果真正要实现另外两大目标,走上述四类途径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而“时间”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个常量,学生要完成多门功课,这样一来,时间就显得很不够用。因此,广大历史教师面对另外两大目标要求,感到非常茫然,认为另外两大目标属于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两者与高考有关,但不如“知识与能力”那么重要,因为高考题并不考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做人”。

2.困惑之二:不同版本教材如何面对统一的高考

江西使用两种版本的教材,不同教材如何面对统一的高考,这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专家一定会说,高考命题是按照《新课程标准》,而不是基于哪一本教材,用哪一种教材都一样。但笔者在做2008、2009年高考题时就发现,在某些题目上,用不同版本教材是有差别的。现以2009年的两道高考题作说明:

(2009年广东高考卷第5题)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同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这道题目选D。这道题用人民版教材的学生明显吃亏,因为人民版教材根本没有提到“议政王大臣会议”,而人教版教材,对该机构进行介绍。

3.困惑之三:如何丰富“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的专题单向知识,给学生一个“综合性、整体性历史”模样

历史学家吴泽先生曾说,历史是社会众多因素相联系的运动过程,既不是各个因素的混乱堆积,也不是社会历史各个部分的机械相加,历史是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但从新教材必修部分来看,新教材把整个人类历史割裂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大块,而每一块又由若干跳跃性的模块组成,这就不仅割裂历史的横向联系,也割裂了历史的纵向联系,给学生呈现的是一堆没有内在联系性的零碎知识、孤立知识,让学生看到的只是历史上的一个个发展点,而找不到连接这些发展点的线索。如“政治史”中的重大政治事件的背景和影响都必然涉及到经济和思想文化。“经济史”中的重大经济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必然涉及到政治和思想文化。“文化史”中的重要思想和重要思想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影响必然涉及到经济和政治。专题结构下的新教材在这方面毫无联系是有欠缺的。如何补充?如何整合?

4.困惑之四:讲全、讲清、讲透教材知识及加强师生互动与完成教学进度的矛盾

新教材的教学目标设定是建立在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知识比较牢固的基础上的,而事实上由于初升高毕业考试对历史学科的要求和权重不是很高,因此造成升入高中后的高一新生历史知识非常单薄,至于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差。再者,新课程的教材在内容结构上是“模块”式的。因此,教师讲解每一个主题内容时,如果要想让学生清楚明白,就必须补充很多内容,如背景、重要内容中新教材遗漏的部分影响,这样一节课下来完成的教学内容很少。如果再进行师生互动、情感交流,由于学生历史知识能力的局限,其效果离目标要求也相差甚远,还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

二、对策

1.针对困惑一:教师应吃透课程目标中的“内容标准”。这里且以必修课程中的学习内容为例来加以说明。其中知识目标被细化为“知道”(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简述”(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讲述”(如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说出”(如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概述”(如概述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列举”(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等具体描述;能力目标则被细化为“认识”(如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说明”(如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如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分析”(如分析资本主义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如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收集”、“列表”(如收集资料,列表勾勒我国经济发展的曲折历史)、“编辑”(如编辑专题墙报)、“调查”(如调查本地区交通方式的变化)等具体描述。我们老师就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目标要求来把握自己上课的详略,来设计平时的测验题类型。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例5

困惑一:历史必修教材内容深浅是否适度

首先,历史必修教材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本,人为割裂了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 对新教材古今贯通、中外合编的专题模式,学生反映最多的就是跳跃性大,系统性不强,条理性不好,个别专用术语让人费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造成新的知识密度太大的问题。例如必修一专题七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中关于“震荡中的法国”,教科书把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的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的复辟、七月王朝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的整个历史画面,仅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带而过。这段历史在旧教材中至少3课时才能完成。而对法国大革命的详细介绍出现在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践》中。但这中间还要有两本必修课本的学习,是否学习选修二还要看各校的选择。如此一来,就增加了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难度,展开讲,时间不够;不展开讲,学生不知所以然。再如必修三专题四第二课介绍思想的诞生提到“民国革命失败后,率部走上井冈山”的“民国革命”实则应为“国民大革命”。

第三,新教材的有些专题和子目标题的使用,过于讲求文学的语言及形式美感,堆砌一些辞藻。语言文字表述内容不够精确,逻辑性不强,以偏概全,晦涩难懂,给学生的阅读制造了一些障碍,如必修一专题七第1课子目标题中的“光荣革命”、“小密室的演变”等。第一子目“光荣革命”的使用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我们都知道“光荣革命”只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如果把“光荣革命”换成“资产阶级革命”,把“小密室的演变”换成“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子目的中心内容就非常的明确而准确了。再如选修二专题五第三课第二子目“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其实讲述的是巴黎公社革命。引用国际歌的歌词做题目,可事实是很多学生根本就没听过也不知道国际歌。

困惑二:教材形式的显著变化与历史知识体系的矛盾冲突,学生很难形成历史线索

中学历史课程是建立在历史学科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也就不成为历史课程了。历史的发展和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都具有时序性的特点。因此,应该充分体现历史的时序性,才能客观地展示历史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因果关系,有利于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而高中新课改完全抛弃历史学科体系,采用古今贯通、中外历史合编的专题模式,而且在整体编排体例上过于注重政治。必修一主要讲述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但是,主要讲述政治并不等于完全不去涉及相应的经济、文化等内容,如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中,竟然对三民主义只字未提,而在必修三及选修二中有了详细的介绍。由此造成的影响是我们对于其历史功绩和局限性的分析缺乏理论依据。同一事件不同方面的介绍分散在若干本教材中,着重讲解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甚至选修中还有涉及,是新教材的一个特点。学完之后给人的感觉是同一事件总是在重复,很乱。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新的课程理念与历史学科体系必然要产生矛盾冲突吗?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事实上,一直以来我们进行的的都是通史教学,复习迎考采用三轮复习方法,第一轮夯实基础,第二轮是专题总结,第三轮是习题的练习及讲解。新教材的教学是在还没有掌握和理解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就进入专题学习,要么是囫囵吞枣,要么就是将专题所涉及的大问题简单化,而最终流于形式。打破时序,不按历史发展的系统讲述历史,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与内容,而按专题组织教学内容,时间跳跃性和中外历史跳跃性都过大,学生不易形成完整的时间与知识概念,也不利于掌握基础知识,更不易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无法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与揭示历史的本质。甚至出现有的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先讲的事件就是先发生的,分不清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先后顺序。

困惑三:高中生基本文史素质与课程要求的矛盾

新课程非常强调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知识储备,而在实际上初中历史教学大都开展的比较薄弱,历史学科长期被定位于副科的位置上,从家长到学生根本不重视,还是停留在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认识上,实际上新课程教材对学生基本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我市中考文综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难度降低。学生的文史素养普遍较低,高二的学生不知道南京古称金陵,基隆是台湾的港口。必要的基础知识不系统,缺乏基本的历史思维,尤其是部分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到了高中之后还在问“老师:历史开卷考试吗?”面对新课程高中历史的专题学习,初中基础知识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的衔接显得比较困难。

困惑四:新课程的探究活动在基层学校缺乏操作可行性。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例6

这里的“历史教育”指的是狭义的历史教育,即在学校教育中,以历史学科为依托,以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师生共同探究、成长的教育活动,通常也称为历史学科教学、历史课程教学等。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历史学科在中学相对边缘化。在与教师们的交流中发现,大家对于历史教学都存在不少困惑,我先谈谈感触较深的两点。

困惑一:中考要求与认识间的矛盾

中考作为重要的评价手段,是对初中阶段教学的综合考核,也是学生未来求学的重要参照。中考的总分为750分,历史只占50分,而且是以开卷、与政治合堂分卷方式呈现。由此可见,在考试指挥棒“指点江山”的现实下,历史学科的现实地位多少有些尴尬。

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许多人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种认为反正考试可以翻书抄,所以平常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都没关系;另一种则认为不管怎么考,我以“不变”应“万变”,学生只要将知识点背熟就行。所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存在问题,忽视了平常教与学的积累,把希望寄托在考前背书、考中翻书。真的可以这样吗?纵观2007年以来的中考试题,我们发现,中考关于历史的考察有明确的要求:立足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能力立意、彰显学科知识传承与资鉴明智的功能、注重育人价值、进行综合考察。从这个角度看,考试本身与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吻合的、不矛盾的。但是,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没有构建起学科清晰的知识框架和脉络,没有掌握恰当的学科学习方法,没有深刻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价值,他们很难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近几年重庆市中考历史平均分都在33分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一问题。

困惑二:学生喜欢历史与不喜欢历史课的矛盾

大多数初中生对历史是感兴趣的。他们喜欢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传说,他们爱看历史剧、历史小说,他们愿意听易中天、袁腾飞……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他们并不爱上历史课!这是为什么?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我们教师也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许多人看来,历史教学就是讲过去的事情,在旧纸堆中翻找陈旧的知识,并将其分割为时间、人物、背景、经过、结果、影响……于是,历史的丰满与美感被肢解,原本灵动的历史成为生硬的知识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罗列课本知识;有的教师偏离主题,讲故事说闲文;有的教师对照考点勾划要点,要求当堂背诵……这样的教学,学生怎么会喜欢?当然,也有似乎很不错的教学:课件精美、资源丰富、活动频繁,课堂气氛热烈。然而刻意的热闹之后,留在学生脑海里的东西并没有多少。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淡漠了。对此,我不禁要问:我们的历史教学怎么了?我们到底要进行怎样的历史教学?我们的教学到底该给学生们什么?

这样的困惑许多一线教师都有,当然也包括我。要走出困境,肯定需要改变,怎么做?就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课堂、改变自己的教学。遵循历史教学的价值准则,回归教育本源,实现学生真正需要的历史教学。

二、回归学科本源,做有价值的历史教学

历史的本源和价值是什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述往事,思来者。”在他看来,历史贵在启示后人,启发人生智慧,资鉴明智,进行方法论和价值观的引导。这就是对历史本源的表述。“真正的史学,必须是以人生为中心的,里面跳动着现实的生命。”[1]历史的价值在于能服务人生。历史的本源和价值就是:以史启智,服务人生。

作为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就必须从历史本源入手。教师要常追问自己:这节课我要干什么?这节课的灵魂和主线是什么?它的教学价值到底是什么?教师通过深入思考,把握知识学习与思想价值的关系,用思想价值引领学生学习知识,用思想塑造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历史教学对学生才更有意义。

1.遵循历史之“道”,用智慧引领课堂

所谓历史之“道”,就是历史学科的智慧、素养与价值,它隐含在历史事件之中。教师要分析、感悟并提炼历史之“道”,在设计教学时,做到立意高远、讲求主旨,从历史意识的角度入手,引领学生从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取汲取智慧。这就是专家所言:课堂的灵魂就在于价值引领![2]

历史的价值与智慧无处不在,认识原始文化不仅在于知道有哪些原始人类、他们怎么生活,还在于了解认识他们的过程体现了“探索永无止境”的精神;古代的卓越工程,其“卓越”不在于建造了多少宏伟工程,而是在于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古今中外的改革,其价值不仅在于能学习、善借鉴、敢创新,更在于它遵循规律从国情出发……历史的智慧还在于它不是孤立的点而是延续的线。例如,该怎么看待中国近代史?曾说:“……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肺腑!”[3]中国近代史的基调是痛苦的,那学习中国近代史就应当立足于中华民族如何在悲苦中不断地抗争、探索、突围、解困……一节课、一个主题、一段历史,只有按这样的立意去思考、建构,三维目标才能融为一体而生成有灵魂、有智慧的课堂,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历史的无穷魅力,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人生智慧。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例7

青海省从2010年9月在高中学段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本人有幸在2011年加入到新课改的行列。回顾两年的教学情况,作为一名农村高中的历史教师,“新课程到底该怎么上?”成了我和同仁经常探讨的问题,身处课改一线的我深切地体会到新课程带给我的困难和艰辛。下面我将我体验的困难和产生的困惑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初中基础知识相当薄弱,初高中学段出现断层现象

现用的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用的是模块专题方式来编写的,它是建立在学生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基础之上的,同时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学生必须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掌握大量的史料。但是现实是非常残酷的,初中的课改已实施十年,但由于社会“重理轻文”社会大环境、高考就业的压力、家长的教育观念加之中高考的评价体制未发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历史学科在初中学段常常陷入“二流学科”的尴尬境遇,加之一些教师错误的引导,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就是“背”,学历史靠的是记忆力,而不会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我们上课时经常需要补充学生应该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因为没有必要的知识积淀,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和探究也就只能流于形式。

二、教材和农村的实际相脱节,处理难度大

1.对于课堂教学,教材是根本,但是新教材理论性太强,新教材内容太多,容量大,如《伟大的抗日战争》在新教材中一节课要处理完,在有限的时间里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感觉教起来非常吃力。

2.以模块专题方式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而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这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展开讲,时间不够,教学任务很难完成;不展开讲,学生仍然茫然。

3.专题史人为地割裂了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政治事件的形成往往与经济事件、文化事件紧密联系,单独学习政治史是无法深入理解和掌握的。

4.有些内容的安排过于理想化,专家们是把我们的学生设想成接受过初中良好的历史课熏陶后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因此,教材安排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对上网查阅条件不具备的农村学校,许多安排在实际教学中只能流于形式或走过场,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

三、时间紧、任务重,课时安排严重不足

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大部分学校带有明显的“重理轻文”倾向,在高一年级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而加大了语、数、外和理、化的课时比重,一学期以来除去放假、考试和学校的大型活动占用不说,即使每节课40分钟的时间内都是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展教学,一学期40节将无法完成一学期的教学任务,至于单元练习以及练习讲评就根本没有时间了。为加快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又不得不取消一些环节和知识点,但是这样做又明显违背新课程理念,既落入传统课的俗套,又给以后高二和高三的教学增加负担。

四、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观念明显滞后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例8

中国职业教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职业教育,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垣曲县高级职业中学是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音乐、体育、美术、英语、计算机、汽修、焊接等七个专业,其中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专业参加普通高考,历史学科是一间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生观、世界观、道德信仰和精神意念等万面的建设上。由于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段距离,使得历史因没有实用价值、毕业后就业机会少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倍受冷落和歧视。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颇具以下困惑:

一、教材形式的显著变化与历史知识体系的矛盾冲突

新课改从初中“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到高中完全抛弃历史学科体系,采用古今贯通、中外历史合编的专题模式,而且在整体编排体例上过于注重政治。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必修Ⅰ主要讲述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但是,主要讲述政治并不等于完全不去涉及相应的经济、文化等内容,如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中,竟然对三民主义只字未提,由此造成的影响是我们对于其历史功绩和局限性的分析缺乏理论依据。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事实上,新教材的教学实践表明,还没有掌握和理解历史背景就进入专题学习,要么是囫囵吞枣,要么就是将专题所涉及的大问题简单化,而最终流于形式。打破时序,不按历史发展的系统讲述历史,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与内容,而按专题组织教学内容,时间跳跃性和中外历史跳跃性都过大,学生不易形成完整的时间与知识概念,也不利于掌握基础知识,更不易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无法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与揭示历史的本质。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

二、历史知识庞杂,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升入高中以后,才开始真正把历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时,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不知道做课堂笔记,而还是等老师在复习时给他划重点;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虽然认真听讲,甚至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一到考前复习时,就不知道如何自主复习,理解地掌握历史知识。再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能通过平时的及时复习和适当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能有效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新课程实验以来,教师感到最困惑的是,参加了培训,对课程改革的理念也高度认同,可是一到课堂上,仍然不能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我们意识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体现课改的新理念,是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仅仅有观念的观念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顺利实施新课程,除了确立正确的理念之外,还必须掌握适应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的能力和技巧。

总之,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高中老师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教材使用上的困惑,有教学模式选取上的迷茫,有知识储备上的尴尬,也有知难而进不断思索而有顿悟的喜悦。教学是一种实践,更是一门反思中顿悟的艺术,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也许正是有了不断反思后的顿悟,才不至于让我们的课程实践迷失方向,才不至于在课程实践中陷入误区,才能更早融人新课程,才能够稳步推进新课程,寻求新的发展。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例9

的实践性等特点。这与历史总复习要求相一致,也与高考中图

说历史类试题地位和考查特征相符合。我在高三历史总复习实

施三导式教学法课题的同时大量采用了图示教学法,以图示

意,以表解意,以图解疑,图说历史。两种教学法相得益彰,

尤其在以图解疑方面取得了明显高效的教学效果。

一、图示法能帮助学生梳理庞杂的知识

学生的困惑之一,就是历史涉及的知识点杂、概念多、过

去式强、记忆量大。学生有背,但识记是零乱的,是堆砌式储

存,而非程序式储存。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合上课本,什么都模

糊,一打开教材,学生都懂;考试时似是而非,老师一讲评,全

都恍然大悟的原因。所以复习课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对大量的

知识进行梳理,化繁为简。通常按类别、时间、要点三个标准来

归纳。具体有四种做法:列表、建立知识网络、勾画示意图、建

立层次结构。其中图示法因其高度的浓缩性成为首选方法。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专题,由于年代跨度大、涉及的官制

多、年代久远、文化演变大,回顾起来很是生疏,而教材的容量

和课堂的时间有限,学生普遍认为本专题难学。然而,中国作为

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

之悠久,体系之完备,影响之深远都是其它民族所不能比拟的,

在现今政治生活的许多现象仍然保留深重的历史痕迹。高考中也

有大量的考题涉及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所以本专题既是教学和

记忆的难点也是重点。其中学生困惑的问题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要求掌握的有中央枢纽的沿革、演变的趋

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点和影响。图示法具有高度的浓缩

性、完整的系统性,若用图示法解疑,梳理本专题的知识,就能

将知识结构清晰、系统地呈现给同学们。

二、图示法导疑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诠释疑点

学生的困惑之二:历史的记忆量那么大,哪些才是主干知

识?又将如何化解难点、疑点、突出重点?我是按考纲和课标要

求和省颁指导意见来指导学生复习,以图示法进行导疑和破解。

三导式教学法中的导疑是老师指明思考的途径,学生学会

质疑、问难和科学地思考,即存疑、设疑、解疑的过程。而存

疑之处往往就是主干知识点、难点、疑点和易错、易混点及隐

含在教材中的思维方法。图示法能使知识化繁杂到简明、由抽

象到具体,从全面到立体。高考中的图解历史类型试题均是教

材的主干知识。在复习中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重视用图去解

热点考点和对图解历史类试题的训练,将教材知识图解化,利

用其直观性,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诠释疑点。

三、由史串图、以图串史,有助于把握历史知识整体框架

和发展的脉络

学生的困惑之三:现行的教材与初中的编写不同,是按模

块编写的,各个专题择取典型的历史事件。它是在初中学习已

有良好的通史知识储备基础上,进一步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与

提高。众所周知的原因,学生的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容乐观,

有的也只是零星的一些记忆,难于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就好

比一个个零散的珍珠,没有一条线串穿。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把握历史知识整体框架和发展的

脉络,也是高考复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图示法对教材的高度综

合,形成历史知识整体框架,突出历史过程的总趋势和发展脉

络。

四、图示法有助于帮助学生时序观念的形成,建立通史意

学生遇到的困惑之四,即最大的困惑:通史意识相当的薄

弱,事件的前后顺序毫无头绪。

历史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时序性及内在的逻辑性,这决定

了高考必然注重历史时序概念、阶段特征的考查,因此准确地

掌握时序概念,形成科学的时空观念是十分必要的。我也是采

用大量的图示来培养学生的通史意识。

1.用图示法整合三个模块的教材内容,组建多维立体的通史格局。

新教材从人类社会政治活动、经济活动以及思想文化和科技活动三个角

度将课程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但各个模块之间并不是没有联系

的,而是构成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备考中我们要善于整合三

个模块的教材内容,组建多维立体的通史格局,这是历史复习的基本要

求,也是形成正确时序观念的有效途径。

2.建立时空坐标,强化历史时序。复习时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对单

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学生掌握得不错,但若将其放在历史的长河里,

学生一片茫然。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起时序概念。我是用培养学生

建立时空坐标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

中外的联系也是学生薄弱的地方。中国史既要与外部世界

的比较中,又要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来考察。图示法因其较强

的思维开放性,有利于“贯通古今,关联中外”,增强整体史

观。图表方便了学生将中外知识或是类似问题的比较和联系。

在高三的复习中,结合多媒体辅助和三导式教学法,图示

法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放光彩,在解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利用图示教学法复习时,不能丢开课本,最好是在学生扎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例10

初三历史教学中复习课是最常见的一种课型。必经全面系统复习阶段,才能全面地、系统地提升学生驾驭历史知识的能力。但是,初三课程多,任务重,时间紧,课时有限。复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如知识掌握不牢、遗忘率高,理解、迁移、应用能力差,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内容多而时间少等困惑。要化解这些困惑,就要讲究复习策略。本文根据笔者教学实践,谈谈初三历史有效复习的策略。

一、全面系统复习,注意知识连贯 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课后自己动手,把所学的基础知识,按照内在逻辑串联,形成一幅网络图。如复习中国近代史中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时,让学生围绕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人民的探索三条线索展开。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史,书中主要通过①1840年―1842年的鸦片战争;②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的第二次鸦片战争;③沙俄乘机割占中国东北部、西北部的大片领土;④1894年9月―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⑤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来体现,至此,中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国到了被瓜分豆剖的最危急时刻,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也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已经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因此,“落后就要挨打成为历史的必然”。

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主要是通过一部分有志之士选择了抗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的以身殉国;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邓世昌;义和团将士……这说明中国人民是不会屈服的。

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主要是通过①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的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的洋务运动;②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戍变法;③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④资产阶级激进派民起的新文化运动来说明,中国的近代化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起步、曲折推进,传统社会开始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

二、科学有序复习,力求实际成效 1.结合课标的复习

依据课标对课本进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但要注意不要弄成上新课。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这章节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知识点。特别是要注意课本中的图片与文字材料,并让学生做好知识点目录。然后配以相关的练习进行训练,来巩固复习的基础知识。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复习让学生熟悉教材。

2.结合考试说明要求进行复习

因为考试说明是会考的重要指南针。考试说明里面属于识记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选择题。那么这一部分的复习就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就可以,不用过于深入和延伸。考试说明里面属于理解和运用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问答题,那么这部分的复习必须要求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点的纵横联系、懂得拓展,懂得结合实际。

3.讲究复习方法

初中历史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是,靠推理掌握的知识少,靠记忆掌握的知识多。特别是到了复习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角色不同的历史人物,千变万化的时间地点,如果没有科学的复习方法,单靠机械的记忆想把这门功课学好,简直是望洋兴叹。笔者认为这门学科并非千头万绪,知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每个历史阶段有着继往开来的联系,每个历史事件有着前因后果的结局。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融为一体。根据这些规律性,就不难找到科学的复习方法,为提高复习阶段学习效率,现介绍几个常用的复习方法。

(1)集中归类法

此种方法就是将性质类型相同或相近的有关历史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律进行有机的分门别类的集中归纳后,进行各个击破式的分类学习记忆。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变法时,可把所有改革变法方面的历史知识,按照先后朝代及年代的历史发展顺序,列成表格形式进行集中归类。此表的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朝代、时间、人物、改革或变法内容、影响及意义等。再如:综合学习掌握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知识,可把全册中所涉及到的科学文化名人及发明贡献成果分门别类的进行集中归类。科学类可分为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文化方面可分为文学类和艺术类,再具体一点可分为医学类、发明创造类、小说类、诗歌类、绘画类、音乐类等。

(2)一石多鸟法

即在复习掌握有关知识时,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扩充,将同类问题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做的好处,往往能收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丑条约》这个内容时,你可联想到《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这三个条约的共性都是丧权辱国的条约,其影响一个比一个严重。第一个是使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个是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第三个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家国家。这种联想拓展,复习掌握这三个条约时,既生动又省力,更不至于将三个条约中的有关问题张冠李戴,混为一谈。

(3)“连缀成篇”法

就是把时空跨越大,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知识点归纳联结成篇进行记忆。如中国古代历史中所出现的所有朝代,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单纯记忆就不是那么容易,若把它们编成顺口溜的形式连缀成篇,既朗朗上口,又增加知识点趣味性。学生既愿背诵又容易掌握,自然会收到时半功倍的效果。

(4)先分后合法

此法如同作战采用的战略战术,将每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化整为零,分头进行学习记忆,然后再进行整合记忆。如复习“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可实行记忆三步走:第一步,掌握起义的背景;第二步,掌握起义的经过;第三步,掌握事件的历史意义。在分别掌握的基础上,再根据事件的内在联系,进行整体把握,综合记忆,切忌瞒天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