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临床科研课题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7 17:33:30

临床科研课题设计

临床科研课题设计例1

在國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时代高等教育如何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一批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呢?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科教融合、医教融合,开展“三早教学”和协同育人,以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教育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1]。

为解决国内医学院校本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基础与临床结合不紧密、科教融合及医教融合不足,以及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能力培养有待提高等问题,基础医学院自2016年起,以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为抓手,强化科教融合、医教融合,在凝练学科方向、开展学科共建的同时,遵循科研反哺教学、学科共建助推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原则,组建基础与临床教学团队,全面推进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及时将科研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内实施案例式教学,课外试行“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通过课内、课外的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助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1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概况

1.1凝练学科方向

在前期学科发展基础上,基础医学院重新调整、凝练了5个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包括免疫学、神经科学、血管科学、蛋白酶体修饰降解与疾病、肿瘤学。围绕这5个方向,建设了基础医学科研共享平台。在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费支持下,近三年集中采购了一批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平台由专人管理,网站预约使用,开放共享。

1.2开展学科共建

在校级层面主导下,基础医学五大学科方向与附属医院对应临床科室以及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学科共建。共建单位之间制定了共建合作框架,规定了合作的范围、内容和任务。同时,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并联合开展以临床医学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

1.3学科共建助推教学改革

在凝练学科方向、开展学科共建的同时,强化科教融合,遵循科研反哺教学、学科共建助推教学改革、学科共建成效转化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学科共建促进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明晰教学改革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预期成效等。同时,组建基础与临床教学团队,全面推进基础医学课程内容优化、育人模式改革,通过案例式教学以及“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学科共建促进基础医学教学改革

2.1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内容

2.1.1将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进展融入课堂教学

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依托科研优势,将科研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等运用于课堂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3]。基础与临床教学团队一方面将以临床疾病为研究导向的科研进展、学科前沿知识融入到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中[2],让学生分享解决相关临床问题的科研新进展和新发现,这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注重基础与临床知识的交叉融合,精心设计一批基础与临床相融合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

2.1.2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

科研反哺教学,教学团队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了解科研新发现、新成果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一是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如将教育部获奖成果——“辛伐他汀抗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作用及机制研究”转化为“辛伐他汀对抗H2O2所致的动脉内皮急性损伤”实验项目,启迪学生开展机能设计性实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验设计能力;又如将卫生部获奖成果——“诊断肝癌的甲胎蛋白酶标电泳测定法”转化为“肝癌的检测方法与防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既解决了实体实验所涉及的高成本、高消耗和酶标试剂配制难等问题,也有利于启迪学生进行分子医学的设计性实验,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二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如将“NG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学习记忆减退”研究成果转化为“再生医学概要”课程内容;又如将“肿瘤靶向的MRI/荧光纳米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光磁成像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分子影像学”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分享解决临床相关问题的科研新发现和新成果。

2.1.3联合研发特色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夯实教学内容

教学团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联合研发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特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并应用到教学中[3],让学生了解基础学科相关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培养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团队已联合研发了“纳米分子影像探針对肿瘤诊断和治疗”“溺水后人体机能变化与急救”“高致病性病原体患者采样及检测”“华支睾吸虫病的检测与防治”“椎间盘的解剖与临床”等6个原创性虚拟仿真教学项目,作为特色实验项目夯实教学内容,并应用于医学类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如研发的“溺水后人体机能变化与急救”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利用ESP电子标准化病人,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3D仿真形式动态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溺水后人体生理功能改变、病理生理机制以及现场急救方法,该项目补充了实体实验中高危实验项目的缺失,拓展了实验的广度和深度,也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场景,培养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此外,也有利于普及溺水知识与急救技能,提高溺水后抢救的成功率,惠及大众健康。

2.1.4将高端综合模拟人应用于机能实验教学

教学团队注重基础实验与临床实训相结合,将高端综合模拟人应用于机能实验教学以拓展实验内容,独立开设《模拟机能实验学》课程。教学团队编写临床病例,并联合研发了21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如呼吸功能异常的病理生理机制、失血性休克等项目。以高端综合模拟人(ECS)为载体,按照“临床病例-计算机编程语言-ECS演示其体征-动物实验”方式开展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实践教学。通过ECS演示临床病例,学生从病情的演变过程获取相关信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应用多学科知识解释临床现象与疾病发生机制。这种“虚实结合”实验教学,一方面补充了动物机能学所不能观察到的部分病理生理变化现象,也拓展了在动物和人体不能实现的实验;另一方面实现了基础与临床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情景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2.2革新育人模式

在优化课程内容、将科研的新思维和新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导向,课内实施案例式教学,课外试行“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通过课内、课外的一体化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

2.2.1实施案例式教学

自2016年开始,教学团队在临床医学等医学类专业1~2年级的病理学、生理学等课程教学中开展案例式教学(CBL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融合临床问题的案例讨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4]。下面以病理学CBL教学为例,介绍教改课的具体实施。

(1)病案设计。教学团队首先联合设计一批基础与临床相融合的教学案例,如病理学课程,教学团队精心设计肿瘤、炎症、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等教学案例,每个教学案例均附有3~5个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多学科融合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同学们自学和查阅资料。教学案例提前一周发给学生准备。

(2)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教改课的重要教学环节,主要任务有:一是课前分组及发放相关资料;二是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中所提供的病案临床资料结合尸解标本进行个人学习和组内协作学习;三是根据教学病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各小组对患者的发病经过、病理诊断进行初步分析,并制作汇报课件。汇报内容包括诊断、诊断依据和知识分享等。该环节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3)CBL课堂。CBL课堂是教改课的主要教学环节。主要任务有:一是各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如讲解大体标本、讲解尸解切片、解释症状和体征、分析发病经过和死亡原因、提问与回答等。各小组就不同的任务做发言准备,同时轮流观看大体实物标本;二是各组汇报与讨论:每组代表就本组任务进行讲解和分析,同组其他成员可补充和回答,而其他组同学就该组的分析、表述等提出质疑,并展开讨论,着重培养同学们查找病变、正确诊断的思路和方法。三是教师引导与总结:教师一方面引导同学提问和思考,另一方面是归纳和总结,帮助理清思路和解决问题。该环节侧重培养同学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2.2试行“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

(1)培养模式。在课内实施案例式教学的同时,课外试行“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5-7],即实行导师制,以临床导向的大创项目为抓手,能力培养为核心,实施“三早教学和三结合培养”模式。“三早教学”——“早进实验室、早科研、早临床”;“三结合培养”——大创项目与临床问题相结合、大创项目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大创项目与学科竞赛相结合。

(2)具体做法。由1~2年级的医学类学生组成若干个科研兴趣小组,科研兴趣小组配备“双导师”,由基础和临床各1名老师为指导老师,两名导师联合制定科研兴趣小组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以临床导向的大创项目为抓手,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实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一是大创项目与临床问题相结合,大创项目的选题、申报及项目实施是学生科研训练的重要途径。大创项目选题结合临床实际需要,科研兴趣小组首先通过到附属医院调研、见习等方式寻找自身感兴趣的临床问题,然后根据临床实际需要、查阅相关文献提出以临床疾病为研究导向的初步选题,最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符合要求的选题。二是大创项目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大创项目选题确定后,科研兴趣小组在导师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并撰写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书,申报各级大创项目;而大创项目立项后,科研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室开放进行相关科研技能训练后,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科研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及撰写科研论文。三是大创项目与学科竞赛培育相结合,在大创项目基础上,遴选部分已有阶段性成果的优秀项目作为学科竞赛培育项目,经进一步培育,再选送参加各级别的学科竞赛。3年多的实践表明,“三早教学和三结合培养”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等核心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3建设成效

3.1学科建设成效

3年来,基础医学学科取得了较大进步。2018年基础医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基础医学整体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同时纳入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強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名单;获批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广州市重点学科1个。学科内多人获得广东省“珠江学者”人才称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翻倍增长等。

3.2人才培养质量

3年来,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有效促进了基础医学教学改革,而相关的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

3.2.1专业技能扎实

3年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为84.77%、90.16%、87.11%,分别高出全国11.18%、16.41%、12.82%;在专业技能比赛中也取得较好成绩: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作品大赛部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等6项,获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南赛区一等奖、二等奖多项。

3.2.2创新实践能力有效提升

临床科研课题设计例2

临床护理专家(CNS)通常是指在某一专科领域护理水平较高的护理人才,其通过设置课程教学、实施临床护理以及会诊等方式加快护理学的发展进程。护理专家课程的设置能够提升护理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护理专家评价体系作为评价其护理工作的重要标准,需要进行有效构建和实施。本文以20名儿科护理专家为研究对象,对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课程设置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名儿科护理专家,包括儿科临床护理、儿科护理管理以及儿科医学专家。成立咨询专家组,专家组人员均具有该领域十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

1.2方法

查阅文献及资料,设置调查问卷,参照国内外CNS认证评价的综合分析结果,征求护理专家建议,并根据我国儿科护理情况,确定各项评价指标。将调查问卷分别分发给20名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待完成填写后统一收回。本次20份调查均收回,且均有效。

1.3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调查统计的结果数据录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判断得出P<0.05具有显著差异,该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儿科临床护理课程设置的认识情况

研究组20名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均认为组织课程设置具有重要意义。

2.2儿科护理专家权威程度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分析得出,专家认为专业素质指标最重要,意见较统一。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护理的质量,特别是儿科护理,患者起病较急,年龄较小、感知能力较低,不注重临床护理工作会造成意外情况的发生,给患者家人和医院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近年来,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开始出现,其作为儿科临床护理的权威,在专业素质和临床技能方面较普通护理人员均有明显提升。护理专家是指在某一专科领域护理水平较高的护理人才,其可通过设置课程教学、实施临床护理等方式提升护理水平[1]。儿科临床护理专家是儿科临床护理的权威人员,因而其在专科护理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应具有更高的水平,能够在临床工作当中及时发现儿科患者潜在的危险,对临床中存在的复杂护理问题通过商讨进行解决,通过与医护人员的团结协作使护理质量获得有效提升[2]。本研究中,通过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儿科临床护理、儿科护理管理以及儿科医学专家对儿科临床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基本相同。依据国内外相关经验得出,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上,如儿科护理学、小儿外科护理学、婴幼儿病情观察、婴幼儿急救护理学等,这就说明我国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应将儿科专业护理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作为重要的评价体系中的重要评价指标。儿科临床护理中最基本的亦是最重要的专业素质便是临床实践技能,其不仅可作为临床护理专家的职业特征,亦是开展课程教学,实施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工作的支撑。儿科临床护理专家的评价指标还包括护理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教育能力等,因而临床护理专家不仅需要做好解决复杂护理问题、提升护理质量工作,还应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和健康知识宣传任务。儿科专科课程设置一般设置儿科护理学、婴幼儿病情观察、婴幼儿急救护理学、儿科护理诊断学、小儿外科护理学、儿童健康评估等课程,此外还应根据专科教学的特点合理的设置其他课程,强化专家课程教学工作,构建良好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好的促进临床护理学的发展。本文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分析发现,儿科临床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具有重要意义,且所有专家的意见比较统一,均认为专业素质是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评价指标,这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我国应注重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课程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强化护理专家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提升整体护理水平[3]。

参考文献:

[1]樊落,席淑华.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44-146.

临床科研课题设计例3

从不同角度对临床科研设计,特别是有些国家科研课题设计中存在易被忽视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就有关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临床科研; 设计方案; 错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基于这种社会背景,医学临床科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经对既往的临床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发现,很多设计存在一些易被忽视的错误。现将其总结如下。

1 临床科研设计方案不足以证明实验方法的疗效

治疗的有效性是临床科研设计的核心内容,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能由于科研设计中的失误,使其有效性令人质疑。

原课题的科研设计如下:将 300 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单穴位注射组、针刺加穴位注射组。研究者的主要目的是从三组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经过统计分析,针刺加穴位注射组与其他两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研究者得出结论:针刺加穴位注射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和单纯穴位注射组。

研究者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基于既往的经验,所设的3组治疗方案均对面瘫有效。研究者提供的是一种经验,而不是“公认”的。已经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当然,针灸治疗某些疾病的有效性已经获得了公认,但这并不能证明研究者的治疗方法(如取穴)已经得到了公认。理论上可以这样理解,针刺加穴位注射组的效果来自于患者的自愈趋势,而单纯针刺组和单纯穴位注射组客观上阻碍了这种自愈趋势。

理想的设计方案应该另设空白对照组(或安慰剂对照组),与以上 3 组治疗方案进行统计分析,才能证明 3 组治疗方案是否真正有效。

2 应用错误的依据计算样本量

临床科研设计的样本量是以临床观察的主要指标数据为依据计算的,即样本量的计算必须以欲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依据。

原课题欲观察针刺加穴位注射组与单纯针刺组对中风失语的疗效差异,从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其样本量的计算依据是:文献记载单纯针刺组对中风的有效率为 65 % ,估计针刺加穴位注射组的有效率为 75 % 。

原设计者以“中风的有效率”计算“失语”的样本量是错误的,因为对中风有效率的考查内容可能包括失语、偏瘫、面瘫等的综合效应,而中风失语仅是中风的一个症状,二者是不能等同的。

样本量的计算依据来源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来自文献记载,另一种是来自研究者的预实验。依据文献记载进行计算至少需要知道两个基本数值:记载数值与研究者对实验效果的估计数值。研究者采用这种计算方法要承担较大的风险:① 文献记载的数值是否真实,是否存在选择性偏倚,其提供的实验数据与研究者的实验目的是否相同;② 研究者对实验效果的估计数值往往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估计过低,可能降低实验的临床意义并增加样本量和实验成本,估计过高,则存在实验失败的风险。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依据预实验进行样本量计算。

3 科研设计方案不足以实现所有的研究目的

许多临床科研设计除设立主要研究目的之外,还设几个次要研究目的,但有些设计方案,却不能实现次要研究目的。

原课题设计如下:将 300 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单纯针刺组、单纯穴位注射组、针刺加穴位注射组、安慰剂对照组。主要目的是分析哪一组治疗面瘫疗效最佳,次要目标是确定最佳介入治疗时间。

研究者的纳入标准是所有符合诊断标准的面瘫病例,没有分层。通过其次要目的的设立可以看出研究者的原始思路:在达到主要目的的前提下,再按患者病程进行分层分析,实现次要目的。由于其设计方案存在缺陷,这一目标很难达到:① 由于纳入标准是所有符合诊断标准的面瘫病例,新发病例可能占到了绝大多数,这样,不同病程患者数量可能出现极大的差异,导致某些病程阶段的患者样本量过少,不能说明问题。② 由于研究者的初始设计是针对所有的面瘫患者,在设计阶段没有考虑分层,其偏倚的控制针对的是主要目的,这样,在主要目的达到的前提下研究最佳介入治疗时间会导致较大偏倚(如年龄的影响)。

4 临床科研设计方案中的可行性隐患

可行性操作是临床科研设计的基础。许多临床科研设计,理论上有很强的研究价值,但在临床具体操作中存在易被忽视的可行性隐患。

某课题欲探讨针刺对痛经的治疗效果,将针刺治疗时间定为月经前一天。该设计虽然从时间上来看十分准确,但不具备临床操作性,研究者和患者均不可能准确知道哪一天是月经前一天。

另外有许多课题,其治疗方案的效果需要经过长期随访来观察。如某研究者观察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长期疗效,将治疗时间确定为1个月,而随访时间为半年。从理论上看,这种设计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同样存在可行性问题:作为患者,如果在治疗期间疗效显著,甚至治愈,对其长时间随访是可能的;如果疗效不佳,患者不可能长达半年不加治疗,任研究者观察,也就不可能有很好的依从性,那么,最后收集的数据就会存在很大的偏倚。

5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概念不清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是临床科研设计的重要内容,但是很多科研设计,包括部分部级课题存在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概念不清的现象。

纳入标准是指从符合诊断标准的复杂的群体中,选择相对单一临床特点的对象进行研究[1],这个标准是个简单清单,例如纳入患者的年龄、性别的要求,有关疾病的特殊情况、分类,或实验报告、特别检查结果、服药史,有关或可能受影响的器官状态等[2]。

排除标准是在纳入标准的范围之内将不符合实验要求的病例排除(如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已经在纳入标准之外的,在排除标准中就不要加以赘述。如某科研设计,其纳入标准中年龄限制为 18 ~ 70 岁,同时又将小于18 岁,大于 70 岁纳入排除标准,对排除标准概念不清。

6 安全性观察项目的设置错误

安全性观察项目的设置要结合实验实际,有许多科研设计生搬药物临床实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要求,如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查等,而将自己临床科研操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忽视了。

由于药物主要通过归肝、肾代谢,所以在新药临床实验中,GCP 要求必须观察药物对肝、肾的影响,但其它临床科研设计的安全性观察项目,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针灸治疗,一般意义上不会造成肝、肾的损害,所以没有必要进行肝、肾的安全性观察,而应将针灸可能造成的感染、内脏伤害纳入安全性观察范畴。

7 科研设计中的伦理缺陷

临床科研设计一定要注意伦理学原则。赫尔辛基宣言规定:在涉及人体对象的医学研究中,应优先考虑人体对象的健康幸福,其次考虑科学和社会的利益。所以,伦理学原则在临床科研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另外,一个临床研究结果能否最终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必须首先符合伦理学原则。

某研究者观察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长期疗效,将治疗时间确定为1个月,将随访时间定为半年。作为患者,如果在治疗期间疗效显著,长时间对其随访是符合伦理学原则的,如果疗效不佳,让患者半年内不加治疗,强忍疼痛,任研究者观察,就会存在很大的伦理学问题。

临床科研课题设计例4

一、诊断性试验设计

任何拟研究的新的临床诊断性试验,务必要以公认的标准诊断方法作为试验研究的金标准。用这种金标准诊断阳性者为病例组,阴性者为对照组。健康人群不应作为临床诊断性试验的对照。两组对象的例数要根据试验的假设水平,计算两组研究对象的最低需要的样本量,新的诊断性试验要同步地施检于两组对象。这样两组对象将会获得真阳性与假阳性、真阴性与假阴性的受试者例数的结果。这样就可以按公式计算新试验的敏感性(sensitivity)、特异性(specificity)、患病率(prevalence)、准确性(validity)、预测值(predictivevalue)及似然比(likelihoodratio)等指标,而不仅仅限于某些论著报道的阳性率及阴性率。如果涉及到对同一种疾病同步应用多种诊断试验,进行比较研究以筛选最佳诊断试验者,则可同时将各自试验的连续变量,分别设定不同的临界值(cutoffpoint),计算出一系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绘制出ROC工作曲线,分别计算各个试验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ROC),作各试验的AUCROC比较,哪一个试验的AUCROC最大,则该诊断最有价值。从这种设计方法与结果中所提供的具体指标和数据,是评价诊断性试验质量和水平的科学依据,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有关诊断性试验于病例筛选、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实践。

二、临床治疗性研究设计

前瞻性的临床治疗性研究设计,最佳的设计方案为随机对照试验(RCT)。从5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统计,1985年发表的640篇论著中,RCT仅8篇(1.3%);而1995年发表的954篇论著中,RCT有40篇(4.2%),无论从绝对数字与百分比看,确有上升。涉及到研究设计并影响研究质量的主要问题如下。

1.研究对象的诊断问题:入组研究对象的诊断标准非常重要,涉及到研究课题的质量基础。因此,一定要准确无误,并为公认。然而,从报道的论著中却发现,有的全国性多中心大型协作的研究课题,诊断标准存在着某种缺陷,不能不影响其质量与水平;有的重点课题仅考虑入组病例诊断的严格性,而排除标准竟设计了17项,使合格的纳入对象仅占整个患该病人群的10%左右,而90%左右的病人却被排除。即使该研究的结果有高度的内在真实性(internalvalidity),其代表性也仅为10%左右。因此,对于治疗性研究纳入试验的对象,其诊断标准无论在设计方案内或在发表的论著中,一定要交待准确,符合公认的诊断标准。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宜制订合适和可行的对象纳入和排除的标准,在保证研究质量的前提下,一定要考虑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和今后推广的受益面。

2.研究方法中的随机问题:随机对照不是“随便”对照,一定要按照真正的随机抽样或随机分组的正规方法执行。因此,在研究设计方案和论著中要交待清楚和具体,使读者了解报道的结果确实是真正的随机对照试验而非“随便”对照。随机分组后的试验组及对照组的研究对象,除试验和对照的措施之外,他们之间可能影响疗效及结果的主要临床特点的基线状况一定要相似,而且差异无显著性。这样,就能使试验组和对照组最终的试验结果有可靠的可比性。否则,将会影响研究的质量。此外,对于成千上万例大型多中心RCT研究课题,由于样本量很大,随机分组后组间的临床基线差异性可能并不显著。即使差异显著,最后可以应用分层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因此,对研究质量不会造成不良影响,故这种大样本的研究可以不强调基线的可比性。

3.治疗试验疗效假设水平的设计:一项新的治疗性试验措施或药物,当投入临床试验时,总是期望其效果比对照组为佳。因此,在研究设计中,应该有试验组的疗效水平及其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异水平的假设(hypothesis)。这种假设必须有赖于临床前期研究的科学依据或者以预试验的结果作为依据。有了这些假设数据,又规定了α-错误及β-错误的容许水平,就可以应用相应的样本量的估算公式,计算出研究课题的最低样本需求量。这样才能为整个研究工作的安排和样本来源的可行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从我国发表的治疗性文献分析,疗效假设水平的设计十分稀少,RCT报道的样本量最少为10例,最多达15000例,绝大多数为数十例。可见,这方面的设计内容十分薄弱。据国外文献报道,对此十分重视。

4.治疗性试验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治疗性试验的试验措施或药物,包括对照性治疗措施在内,一定要有科学依据,而且要安全有效。务必要遵照世界医学会制订的关于人体试验的赫尔辛基宣言,我国有的科研课题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方面的缺陷,是值得注意改进的。

5.统计学方法的正确应用问题:临床治疗性研究要涉及到疗效测试的指标及其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预期结果的数据资料及其类型、统计分析的方法和类别(如单因素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以及统计软件的选择等。因此,统计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必须贯穿于整个课题设计以及资料分析和处理之中,而不是等到研究结果出来了,才找统计师帮忙处理数据资料。如果这样做,科研质量是难以保证的。我国许多临床科研论文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之所以在方法上存在问题或不够正确,估计多与此有关,需要改进。

三、科研道德问题

临床科研课题设计例5

为了保证基础医学研究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学术视野和科研技能,在师资力量配备上注重基础医学教师和临床医技人员的交叉与融合。我们利用学校附属医院的资源组建了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根据研究方向,由基础医学教师和相关临床医技人员组建联合导师组。例如,联合神经外科、骨科和脑外科等临床科室的教师组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导师组,联合医学检验科、感染科等科室的教师组建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导师组,联合病理科、肿瘤科和ICU等科室的教师组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导师组,联合放射科、核医学等临床科室的教师组建放射医学专业导师组。导师组根据学生入学前的专业基础、研究方向及学生的研究兴趣,制定基于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在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选题、课题设计及实施,并且保证每个研究生可以在与研究方向相关的临床科室调研、实习或实践,充分依托临床医学专业资源为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服务。

2调整课程设置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近年来我们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首先,调整了公共课考试方式和授课学时,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自然辩证法等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减少了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授课学时(分别从108学时和54学时缩减为72学时和36学时)。基于网络信息环境中的文献检索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新变化,医学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由25学时缩减为18学时。公共课的调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专业实践的学习时间。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方面,仅保留了高级生物化学、高级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细胞培养技术、医学科研方法学等共同基础课程,其他课程由学生和导师组根据学生入学前所学专业及课程、研究方向等因素共同商定,实现了基于学生个人基础和不同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培养。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加强科研实验技能的训练以及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整合,多开设临床问题相关的专题实验,传授更多的技术方法,以提高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基础医学科研能力。

3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的学术交流,鼓励基于临床问题的选题研究

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我们既鼓励基础研究人员深入临床实践一线寻找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也重视临床一线医技人员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为此,我们定期组织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人员、临床医技人员、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会,就肝炎、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衰老、感染与免疫等重大疾病及基础与临床研究专题展开经验交流并探讨相关问题,最终实现以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有效沟通和共同攻关。在这种交流中,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可以敏锐地从临床中发现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且可以得到临床实践人员的积极反馈,真正做到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协同发展,并促进医学研究逐渐深入,从而创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

临床科研课题设计例6

课程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桥梁。因此,构建符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特点,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要的课程体系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进行探讨。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在课程设置中,不是以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体,而是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现象普遍存在。其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安排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不是适应社会的职业能力,专业学位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1.1培养目标的实施不够到位

 

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过程使作为培养对象的研究生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目标作为根本依据,课程设置是否能体现或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培养目标,是评价研究生课程合理性的重要标准[3]。在研究加强课程学习、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时,必须关注研究生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紧密联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一种应用型学位,其培养目标的核心是临床技能,在掌握临床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但是,目前部分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只停留在文件或书面上,没有很好地根据培养目标设置研究生课程。

 

1.2课程结构的设计不够合理

 

理论课多,实践课相对较少。比较重视理论课程,而对学术讲座、学术活动等实践性课程重视不够,因而出现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脱节的现象。另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_般安排有临床实践,但对临床实践的检查与督促不够,考核标准不完善甚至部分医学院校根本不进行考核。

 

必修课多,选修课相对较少。选修课程开设数量不足,而且类别、内容不丰富,尤其是反映前沿、交叉的综合性课程相对较少;另外除了政治理论课,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较少。

 

1.3课程内容的更新不够及时

 

研究生教材内容应该更强调学科前沿知识,紧跟学科发展,适时更新内容。但是往往由于缺乏教学管理部门重视和资金人力支持,已有的研究生教材内容较为陈旧,更新速度普遍滞后于学科前沿知识发展的速度,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另外,有些医学院校在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到了研究生阶段依然重复开设,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基本与本科教学相同。

 

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探索及改革的方向

 

针对以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调整现行课程设置,为培养临床医学高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1调整课程目标,注重临床能力的培训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规定:“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要求毕业时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的水平,即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不难看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要求强调的是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侧重于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培养具有临床应用实践能力的高级临床医师。

 

2.2完善课程体系,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专业教育背景。所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还应该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强调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设置完整、系统的学位课程,在提高他们认知能力的同时为学术能力的提高打下牢固的基础,并为其今后的学习研究积累坚实的知识基础。

 

2.3设置综合课程,注重学科交叉的需要在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医学学科呈现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征,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仍局限于传统的课程范围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要求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横向联系,增设反映当代医学科学前沿、富有启迪创新思维的高水平课程和综合性专题讲座,特别是开设、完善多元化的跨学科课程。在调整过程中还应适当压缩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

 

2.4更新课程内容,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势必为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在知识结构上,除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前沿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5]。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强调学科发展的前沿性,引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把握前沿性热点问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样,他们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创造性地解决临床上的新问题,发明新技术,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提高我国总体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我国医院的国际竞争力。

 

2.5增加人文课程,注重职业素质的提高医学是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命科学,临床医疗工作不仅是对疾病的治疗,更需要对病人的关怀和照料。高素质的临床医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己任,尊重病人的人格和生命价值[]。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养的加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他们自身的道德伦理、推理、逻辑演绎、敏锐观察、明辨是非及人际沟通能力,从而有助于自身医疗水平的提高。因此,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通过人文知识的积累和道德内化的修炼,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

 

总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只有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地更新改革、实践探索,才能全方位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医学人才。准。③认识各种正畸器械,熟悉常用正畸工具的特点及用途。④掌握托槽的定位原则,在模型上练习粘接托槽。⑤认识各类常用弓丝,熟悉其特性及用途。⑥弓丝弯制练习:掌握常用弓丝及曲的弯制方法。⑦在上掌握结扎技术,将弯制的圆丝和方丝分别结扎并水浴,观察弓丝对牙齿移动的影响。

 

临床培养:①进行严格的正畸临床工作基本训练,由导师或临床指导小组负责指导。要求掌握:各种临床常见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分析、治疗计划和治疗后的保持;完整规范的正畸病历书写、临床资料的采集和整理;临床常用各种弯曲的弯制技术,包括第_、第二、第三序列弯曲等;X线头影测量分析技术;模型测量和分析技术,包括间隙测量、间隙分析、牙弓对称性分析等;临床常用矫治技术及矫治器的操作使用。②开设研究生专题讲座。③定期做病例报告。④了解唇腭裂畸形的正畸治疗,正颌外科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参与科室开展的各项新技术。

 

临床工作量要求:掌握常见错合畸形的检查和资料收集,正确诊断分析、制定矫治计划和基本操作。接诊新病人30例(科学学位)、0例(专业学位),完成临床病例10例(科学学位)、0例(专业学位),其中简单病例50%—60%;复杂病例30%—40%;困难病例10%。要求所有病例资料完整,包括病历首页、续页、病历、检验单、治疗前后X线片、模型及照片。临床操作考核:临床接待1个复诊病人,椅旁更换0.019X0.025不锈钢方丝,弯制关闭曲并就位加载。毕业时先进行病例答辩,合格者方能进行论文答辩。

 

2.3科研技能的培训

 

第一学年,主要完成课题调研、文献检索和综述、预试验、科室组织全科人员及相关科室专家听取开题报告,完善设计。第二学年,主要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参加_次国内学术会议,进行学习交流。科学学位研究生按照国基金标书的要求,完成一项基金标书的书写。第三学年主要完成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及归纳总结和学位论文的撰写,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2.4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调查显示,医患双方交流不够是诱发医患冲突的主要原因,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增加病人满意度、提高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与工作效率、减少纠纷等。我校大部分研究生都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读研,工作经验欠缺,对医患关系的处理及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我科在这方面以带教教师言传身教为主,从理论上系统地教育较少。提示我们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增加社会交往,医患沟通和管理方面知识的传授。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科研课题设计例7

随着中医学人才要求的提高。承担临床医学研究工作的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临床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临床研究是涉及临床医学、伦理学、法律、管理和医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的实践学科[1],临床研究实践也是催生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基本手段,是推进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临床研究是将基础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医疗技术的必经之路,也是将临床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化的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教育蓬勃发展,但随着学科专业的不断细化,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鸿沟不断加大。现在的中医学临床研究生培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中医学院校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中临床研究相关知识仍未形成完整体系,学生在校期间接触临床研究实践机会较少,当前对临床中医学研究生临床研究能力的培养仍难以满足转化医学发展的需求等[2]。

在这种形势之下,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应运而生,它为消除基础与临床的屏障,提高医学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能力提供有效的途径。转化医学是一个新兴概念,它是指借助一系列医学新知识,将从实验室产生的基础医学研究成果直接导向临床医疗应用,以提高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能力。它遵循循证医学和"以患者为中心""从实验台到病床旁"知识的交叉整合、学科间通力合作、促进基础研究快速高效转化临床且及时反馈,为防治和诊疗疾病提供新策略[3]。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然后基础研究人员深入研究,最后将科研成果投入到临床实践应用中去,最终以提高医疗水平。因此,培养既能进行基础研究又能治病,将基础研究与临床有机结合的高素质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1培养提出医学问题和研究方案设计的能力

发展转化医学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基础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可在临床应用的诊疗技术的速度。要加快转化速度,就必须要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首先提出有价值的临床问题, 再根据现有的基础医学研究成果设计临床研究方案,通过临床研究加快基础医学成果的临床转化速度。而目前,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通常会受到更多的重视,而在非医学知识的培养和知识的综合运用上则存在一定的不足。从事临床医学研究工作需要较宽的知识面,要求学生具备医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提出医学研究问题的能力和设计研究方案的能力[4]。而这两种能力至少需要两种基本技能:文献阅读技能和一定的统计学知识。只有经常跟踪医学文献,了解最新医学科研进展,才能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而任何严谨的临床研究的设计均要考虑在研究过程的中各类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方案的设计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统计学知识。

2强化医学和非医学类基础课程的学习,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科研方法知识。通常情况下,临床研究生比较注重基础医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常常忽略科研方法课,如统计学等非医学类基础理论的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知识是开展临床研究工作的基石,在培养扎实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注重非医学类基础课的培养,构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合理的知识结构[5]。我院在临床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为了培养综合高素质的临床工作者,会开设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DME等课程,以提高临床研究生的临床研究能力,为临床医生顺利开展临床研究的提供保障。

3参与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提高临床研究设计和组织能力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nvestigator initiated trial,IIT)通常指由医疗机构临床医生作为研究项目发起人的临床研究项目,它通常是由有一定学术地位或专业水平较高的临床医生自行设计并组织实施的临床研究项目。研究生通过参与IIT项目可以启发其在临床工作中寻找研究方向的思路,拓宽研究视野。任何临床研究项目都是由不同专业的人员组成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通过参与临床研究,也可以培养研究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目前,各研究型的医疗机构开展的IIT研究项目越来越多, 为临床研究生参与IIT研究项目提供了更多的机会[6]。

转化医学的兴起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转化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也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教育也应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传统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技术和学科发展的求[7]。而以转化医学为指导,以科研课题为契机的培养模式也成为新时期提高医学研究生临床研究能力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刘仕勇,杨辉.医学研究生临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

[2]刘冉冉,雷聪,王金芳.以转化医学为理念的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构建[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2).

[3]姜波.转化医学-需要积极关注的新领域[J].新疆医学,2010,40(12).

[4]展玉涛.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08,22(5).

临床科研课题设计例8

(1)课程实践训练的目的不明确。原来的专业综合训练课程几乎成了动物生理学的几堂解剖实验课,其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生理解剖技能上,误解了此课程在工科院校对交叉学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因此,学生常将此课程习惯地误称为“动物解剖实验课”。

(2)没有系统的参考教材。所进行的实验课程内容少,范围窄,仅仅进行不到10个关于动物循环系统解剖生理学的实验。

(3)教学模式和环节比较单一。仅仅进行动物循环系统解剖的实验技能训练。

(4)没有跟踪最新的研究发展动态,缺乏必要的实验支撑平台。

(5)没有与临床结合。学生不了解临床对本专业的要求和本专业知识成果在临床中的作用。

基于以上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本课程没有体现和突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训练课程的重点和特色。

2.国内外类似课程的调研分析

在2004—2007年中,我们走访和调研了10多所美国一流大学,并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训练相关课程进行了调研,同时,走访了解了国内一些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训练的相关课程。调研结果发现,国内外大学在课程重点、课程设置、内容和环节上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美国大学的课程体系与我们的培养计划存在一定差异,他们强调将专业综合训练渗透到一些课程的大作业中,也就更突出对某一研究领域的专项训练,这种专业综合训练是持续贯穿在本科高年级的各个学期中的某一门(些)课程里,没有一个专门的名称为专业综合训练的课程;而国内理工科大学中的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综合训练课程,或被直接称为“电生理实践”,或以动物生理实验为主的内容所代替,缺乏一个真正的对生物医学工程进行专业综合训练的理念,同时,普遍缺少对学科前沿与最新研究动态发展的介绍。

通过调研,我们深切感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训练课程要从生物、医学、工程这3个角度同时突破,对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和现象给予科学正确的分析、认识和掌握。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对生命活动进行测试的基础及前沿性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思想,做到举一反三,而且还要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宏观上发生的现象。同时,作为工程专业的综合训练课,重要的一面还要求学生学会定量的分析和计算,理解现象发生的本质和量的变化,使测试结果定量化、科学化。通过一系列这样的学习和训练,结合临床,使学生同时具备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头脑,达到专业综合训练的目的。

3.改革的主要理念和方针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酝酿和规划了此课程改革的思路,确立了需要在课程内容、环节、模式和支撑平台等几方面进行变革,并把改革方针确立为“1个目标、3个环节、5种模式、4个主攻方向”。1个目标是“建设成为研究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训练的精品课”。3个环节是“研究型教学内容体系的更新,立体化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建设,创新型支撑平台的建设”。5种模式是综合运用“教材文献研读、讨论”、“课堂系统讲授及演示”、“动手实践操作和研究”、“临床医院见习和探索”、“总结、讨论、提高”等5种授课方式,把课程内容落实在3个层次上。并在“基础性”、“创新性”、“趣味性”、“研究性”4个方向进行了主攻。经过几年的实践运行,形成了有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训练课程的教学体系。

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我们认为本科的专业实践综合训练课程,要认真考虑专业教学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广泛性、研究性和前瞻性,既要考虑本科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又要对前沿性技术方法及理论有所涉及,既要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6。根据这一课程内容选择的理念,我们制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从几方面全方位保证改革理念的可靠实施。

3.1 进行研究性课程内容的立体化设计

课程内容立体化设计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包含30多个对动物和人的基础性、研究性的生理实验,并设计了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验,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科学发现和进展。在基础实验中,实验的安排按照几大生理系统结构(包括神经肌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感觉系统、中枢系统)

综合设计,从人到实验动物、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地揭示基本原理的内在根源和外在表象。

(2)将工程研究性训练渗透在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中。在每个实验后,设计相关的需要通过工程分析计算对实验的总结提高的训练环节,同时,大量的分析计算方法体现了生物医学工程信号处理的本质和精髓。

(3)加强对临床常用检测治疗设备的原理、方法、系统组成、研究进展、临床应用的研究探索性学习。70多种检测和治疗设备的介绍以生理系统为单元,学生需要对每个生理系统常用的检测治疗方法、设计原理及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系统而综合的学习、调研和讨论。

(4)深入全国临床设备最先进、最全面的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进行生物医学检测治疗设备的趣味性和探索性实习,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知识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5)引导学生对临床中的技术难题进行创新性探索。通过与医生交流沟通,了解临床检测设备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并针对难题进行讨论。彻底改变了学生将此课程称为“动物解剖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通过全面的专业综合训练,逐渐培养形成观察、思考、分析、解决和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3.2 进行立体化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

为了配合上述课程内容的顺利实施,我们做了如下的工作:

(1)编著了国内首本针对本课程的教材《生物医学工程检测及基础实验》(15章,51万字),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对几大生理系统中临床常用检测治疗设备的基本原理、方法、组成框图和研究进展的讲解;下篇包含了几大生理系统的生理学实验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并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和分析。

(2)全面系统地制作了针对各生理系统和器官的常用检测治疗设备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70多种多页),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教材中涉及到的30多种最常用的临床检测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案,对另外30多个检测治疗设备要求一般性掌握了解。

将看似“黑盒子”的检测设备的基本组成和原理具体化、框图化,将复杂的检测算法和技术方法简单化、流程化,使学生对专业研究的内容、方向、方法和进展有全面、系统、深入的掌握。

(3)制作了针对基础实验的多媒体课件35个,帮助学生学习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技能和对实验数据的工程处理方法。

(4)对所引进的国外先进实验设备的说明书进行翻译、整理(12章,8.5万字,182页),扩大实验平台的应用层面。

(5)分类收集整理了大批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电子版本,在课程教学中作为阅读参考文献。

3.3 进行创新型支撑平台建设

支撑平台是实践类课程顺利进行的保障,因此进行了创新型支撑平台的建设。

(1)分别购置了用于人体和动物的Biopac、生理实验检测平台,同时对Biopac的16种和RM6240B的6种不同传感器进行了测试、定标和验收。

(2)设计了利用现代检测仪器进行生理实验的验证性和探索性研究,使本平台具有鲜明的科学研究特征,同时实践支撑平台中的部分探索研究内容已扩展应用到研究生的专业实验课程中,有效地扩大延伸了教学实践支撑平台的应用范围。

(3)将全国临床医疗设备最先进、全面的解放军总医院发展成为本课程的教学实习基地,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在临床中应用的了解和对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的思考。

(4)将本系专业研究室的研究成果作为教学资源,并将成熟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实验平台和研究内容,实现了向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的重大转变。

4.实践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

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定位此实践课程的目标是:既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验和理论基础,又要密切关注生物医学工程的前沿实际问题;学会应用工程的分析、计算方法;培养综合的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项目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内容上全面、细致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分析并重,紧紧围绕着“基础性与创新型”、“趣味性与研究型”并重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将课程内容分解到“原理性的基础实践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工程技术和分析方法的定量研究”、“科学问题及技术方法的创新探索”3个层次上,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课程的学习。在具体讲授过程中,将“教材文献研读、讨论”、“课堂系统讲授及演示”、“动手实践操作和研究”、“临床医院见习和探索”、“总结、讨论、提高”种授课模式并用,改变了仅进行动物解剖技能训练的单一教学模式。

4.1 教学体系的全方位更新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训练课程是:训练学生认识掌握临床上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检测设备的原理及设计方法;学习理解人体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生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学会采用生物医学工程的计算分析方法,提取出代表各个生理系统和器官的生命指征的参数,探讨其生命现象和特征。它涉及到生物、医学、数学、物理和工程等多个领域,要应用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在认真考虑了实践教学内容选择的广泛性、基础性、研究性和前沿性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规划,使教学内容涵盖5个主要方面:

(1)对人体和实验动物,按照生理系统,精心设计了教学及科研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研究领域的30多个基础性和前沿性实验。如在神经肌肉系统中,进行了动物的“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传导速度、不应期的测试,骨骼肌收缩反应,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的时相关系”的经典实验后,对应地包含了“人体的肌电测试”的现代检测实验,使学生由微观到宏观地理解肌电现象产生的本质和根源,同时,理解肌电测试时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如对耳蜗的检测中,包含验证性和探索性实验。“豚鼠耳蜗电位的记录”,使学生了解耳蜗电位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同时,探究语音刺激下的微音器电位和神经动作电位之间的关系,另外,也包含了将最新科学发现和成果转化的“人耳耳声发射检测”实验,使学生理解“耳蜗是一双向换能器,不仅能被动接收声音,而且能主动发出声音”的特性,并进一步对检测进行分析计算。

(2)突出利用工程的方法,学会对实验测试结果和检测结果给出定量的计算和科学的分析结果。如在人体心电、心音的测试实验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幅度、波间期、心率的计算方法,学会心电轴的测定方法,而且要学会对比地进行心音与心电各个间期分析的工程计算方法,根据结果分析正常及病态生理过程所对应的参数指标。

(3)加强对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治疗设备的了解和技术原理的理解,使学生通过课前调研、课堂多媒体讲解和讨论等方式掌握先进的检测治疗设备的设计思想、技术原理、结构组成、发展历史和临床应用。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测中,不仅包含对常用的临床方法“脑电检测”和“诱发电位检测”的介绍,而且包含极具临床应用前景、在基础研究中的热点方法“脑磁检测”。而在对人体组织成分分析中,则采用对比的方法系统介绍10多种组织成分的检测方法及应用范围。如密度测定法、全身水量测定法、全身钾总量测定法、基于皮脂厚度的测量方法、生物电阻抗法、双光人体成分分析法、红外测量法、超声法、CT法、MRI、中子活化分析等。

(4)加强在临床医院的实习,了解临床对本专业的要求和本专业知识及成果在临床中的作用。如在解放军总医院的实习中,对生物医学工程所涉及的多个科室进行系统实习,包括心电图室、脑电图室、肌电、介入科、生化科、眼科(眼电,视网膜电位,视觉诱发电位)、耳科(耳声发射,听觉诱发电位)、超声、医学影像(X线、CT、MRI、PET、PACS)、全国声学计量检测中心等。

(5)引导学生对临床中的技术难题进行创新性探索。如在临床实习中,通过与医生交流沟通,了解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于是通过提问,“对于肿瘤,是否有绿色疗法?其原理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调研,去了解肿瘤的绿色疗法“热疗及其原理”,从而开展对治疗设备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案及技术难题的讨论、分析和总结,由此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2 教学内容的分层次落实

除了进行了研究型课程内容的立体化规划外,教学组同时还提出了“基础性与创新性”、“趣味性与研究性”并重的实践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落实在3个不同的层次上,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综合的课程训练。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强调引导理性思维和理性实践,注意技术的多样性。突出了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要求的贯彻执行及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专业实践教学训练中的第1个层次的内容属于原理性的基础实践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其特点是内容相对基础、稳定。主要通过课前资料研读、课堂讲授和课堂实验演示来传授知识,并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完成实验和实习任务,获取数据。在这一层次的实践教学上要充分发挥教师课堂的操作演示作用及现代多媒体和录像的图文并茂的长处,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完成基本实验内容的操作和对检测设备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结合课前对指定文献研读和对实验设备的使用了解,完成此层次任务。

专业实践教学训练中的第2个层次主要体现在工程技术的多样性和工程分析方法的定量性及对结果分析的科学性,其特点是针对不同的实验记录和检测结果,利用不同的工程的计算方法和分析手段,从实验记录中提取反映生命体征的参数,进一步科学地分析数据所反映的科学现象。在实践教学模式与环节的设计上,我们强调突出主线,在课堂上只介绍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让学生注意到工程技术的多样性和可行性,然后通过对实验记录的计算、分析和讨论来反映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专业实践教学训练中的第3个层次反映的是内容的前沿性,其特点是技术上带有不成熟性,甚至还只是一种思路,目的在于扩展学生眼界和思考问题所站的高度,培养创新思维。这部分内容不作为考试和评定成绩的必要要求,而是强调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的观点,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引导方向,调动学生有意识地去钻研。因此通过精心设计的研究思考型实验和临床疑难病症的检测方法作为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挑战。通过给出较有价值的最新文献,让学生通过最新文献去跟踪技术的发展,完成带有一定研究性、创新性的设计并去实现,最后通过实验报告及论文等形式加以促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实践课程从重复验证为主转变为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性思维和能力并重。教学中关注学生开创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训练。在教师、实验员和助教阅读学生报告的基础上,安排学生逐一汇报、分组讨论和教师点评,使学生看到在处理问题思路和方法上的多样性,并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改进并提交最终的报告。因此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及通过实践获取知识的能力,尽管大幅度加大了教学工作量,但从知识和能力2个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4.3 教学方法的多模式并用

立足于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立体化和多层次设计,教学组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又设计了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使学生既重视基本实践操作与工程处理的严谨性,又认识到工程方法的可行性与多样性。多模式授课体现在下面5种不同的授课方式并用的教学方法中,改变了仅进行动物解剖技能训练的单一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出并解决新问题,以进一步激发创新性思维的开发。

第一种授课模式是通过课前教材和文献研读,引导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基本了解,了解为达到实验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操作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的临床检测治疗设备的基本原理、发展动态和前沿产品,了解本学科知识在目前临床医院的应用和发展动态。

第二种授课模式是通过课堂教学,系统简明地澄清实验的基本原理、目的和实验技巧,进行检测治疗设备的基本原理、方法、系统组成、研究进展、临床应用的研究探索性讲授学习,引导学生对临床疑难问题的创新性探索。在此模式中,教师采用当堂讲授的方法,综合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的DVD录像和实物展示等方法,突出检测设备的设计原理及组成、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在此模式中,重点主攻了基础性学习内容和趣味性的学习过程。

第三种授课模式是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和研究,通过3周的时间,学生亲自动手进行30多个经典的和前沿的关于人体和动物的生理、电生理实验操作,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通过工程的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对实验结果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加强学生对生物医学工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创新性实验的设计能力。在此模式中,重点主攻了学生进行验证性和探索性实验的基础性和研究性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体会。

第四种授课模式是临床医院的见习,根据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特点,深入临床医院,参观见习与生物医学工程相关的科室,了解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和临床对本专业的需求及发展动态,丰富学生知识,开拓眼界,培养学生服务于临床、服务于社会的思想。在此模式中,重点主攻了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比较学习过程和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索的创新性思维的激发。

第五种授课模式是课程总结讨论。根据教师提问、课程总结汇报、大作业和设计性实验的安排,通过每个学生上台汇报、演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收获、讨论疑难问题、介绍调研的相关检测治疗产品的原理、发展过程及研究动态、交流设计思想和体会,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提高。在此模式中,重点主攻了学生利用知识积累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发掘和进行研究型工作的思维总结过程。

采用上面5种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学习效率,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现代化媒体,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5.结束语

经过改革的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模式已经在清华大学2003—2010级(8届)学生中逐步得到全面实施,收到很好的效果。每届48学时。经过改革的实践教学支撑平台已经在清华大学级(9届)学生2门专业实践课程中全面实施,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中一门专业实践课程为64学时,另一门为48学时。另外,经过改革后的实践支撑平台中的部分探索研究内容已经在2008年开始作为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听觉和语音系统的检测分析”)的实验平台,在连续5年研究生实验课程的应用中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

临床科研课题设计例9

对象来源于中南大学湘雅一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和海口医院2010级临床硕士研究生中选修临床流行病学课程的全体学生。

1.2研究方法与内容

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在上完该课程考试时将问卷附于考卷后进行。研究内容包括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关注教学改革满意度和知识的掌握情况。案例式PBL教学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包括科研创新能力及6个具体反映科研创新能力的方面即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资料分析、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教学满意度包括所选内容的难易程度、重要性和兴趣性,本课程的兴趣性和重要性,选用教材,授课方式,教师人数和学时数;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学生报告掌握所学内容的多少来反映。教学改革包括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革新。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式PBL教学;使用教材更新为由刘爱忠教授和黄民主教授主编的研究生教材《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该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从整体上进行了修订和增补。新增了“流行病学测量”、“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测定与评价”、“医学文献的阅读、评价与应用”和“临床研究中的常用综合评价方法”4章,且该教材每章都增加了实际案例等。教学方式上采用理论课讲授和案例讨论课相结合的方式,并将上课的学时数由原来的24个学时增加到32个学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4份,回收84份,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分析

运用EpiData3.02录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数描述。

2结果

2.1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学生们均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其中71人(84.5%)认为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帮助大,没有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科研创新能力没有帮助。就临床流行病学对学生的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科研分析、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6方面能力具体来说,半数以上的学生均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提高这6方面能力的帮助较大,尤其是对科研选题能力提高的影响最为显著:98.8%的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该方面能力提高大,没有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这6方面的科研创新能力没有帮助。

2.2授课内容的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认为最难的三章依次为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误差与控制(55.4%)、临床决策分析(46.4%)和分析性研究(37.3%);认为最重要的三章依次为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误差与控制(59.5%)、临床试验(57.1%)和诊断试验与筛检试验(54.8%);认为最感兴趣的三章依次为临床试验(56.0%)、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50.0%)和分析性研究(44.0%)。就临床流行病学整门课程而言,所有学生都不同程度对该课程感兴趣并认为该课程重要。

2.3教材评价

对教材的满意度、实用性和难易度调查结果显示:98.8%的学生对所选用的教材满意,仅有1人(占1.2%)不满意;100%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认为该教材实用,没有学生认为该教材不实用,其中71人(84.5%)认为实用;80人(95.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选用的教材难易程度适中,仅有2人(2.4%)反映该教材难。

2.4教学方法评价

63人(75.0%)认为目前临床流行病学所采取的授课方式好;70人(83.3%)认为应由多个老师承担;69人(82.1%)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该门课程。83人(98.8%)对现行教学的总体印象好。

2.5学时数评价

36人(42.9%)认为目前上课总的学时数合适,47人(56.0%)认为应增学时数;58人(69.0%)认为每周上课次数应为2次;64人(76.2%)认为每周次上课学时数为2学时。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7.2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7.2万人[3],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也日趋突出,成为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中的薄弱环节,尤其表现在创新能力方面。2006年至2008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进行的3次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创新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活动参与程度低和高水平创新成果缺乏[4]。本次教学改革的目的旨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对提高临床医学硕士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说明目前《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难易度、学时数及使用的教材是合理的、可行的。

3.1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创新能力的提高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的人才,才能使我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为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我系革新教学手段,吸取国内外新型研究生教育思想,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潜能,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本研究表明:《临床流行病学》案例式PBL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分析问题、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能力等6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在选题能力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这可能与我校采用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有关。虽然本研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来源于学生的主观评价,还未找到合适的定量的测量学生创新能力的量表,导致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但这与国内其他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研科研创新能力是有帮助的[5]。目前《临床流行病学》采用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了一致肯定,因此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在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中是值得推广的。

3.2教学方法

研究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研实践活动的能力,本课程采用的是目前国际流行的案例式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1960年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综合“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管理”,“以小组讨论”的理念与形式,目前,PBL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核心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小组讨论式的教学,即将学习、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交给学生,学生围绕问题学习,施展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5个阶段,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培养学生进行科研实践的能力[6-7]。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C.langdell)首创的。它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特殊性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学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遍及多个国家。我国的案例教学也有20年的历史[8]。本课程采用的是案例式PBL教学方法,该方法是综合两种方法,即在上课开始引入案例,在案例结束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此教学方法得到了绝大部分同学的认可,可认为目前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是科学的、可行的。

3.3授课的内容

本课程所授内容是流行病学系全体老师参考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临床专业临床流行病学上课内容通过集体讨论,同时结合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研究表明:内容的安排重点突出,难易适当,学生表现出对此门功课感兴趣,大部分同学认为掌握了该功课的大部分内容,学生认为此课程不同程度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说明《临床流行病学》课程内容设置符合临床专业实践和科研的需要。

3.4教材选用

一本好的教材,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本研究采用的教材是我校刘爱忠教授和黄民主教授主编的《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该书在继承第一版教材的优点上,又有所发展。该书在每章的开篇引入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重点突出了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硕士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和科学研究必需的方法学科,以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主线贯穿全书,对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本课程选用教材,不管是实用性还是满意度,绝大部分同学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说明选用的教材是合理的。

临床科研课题设计例10

医学科研是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康复规律,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 因此,医学科研是一种复杂的认识过程,要求有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的研究程序,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然而不能将医学科研神秘化,视为高不可攀和只有科研单位才能进行. 医学科研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需要一定理论水平和科研条件,后者则孕育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只要能博览群书,善于思考和总结就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条件的课题.

1 选题(立题)

科研立题是科研成败的关键,首先要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的,然后根据查新和翻阅资料了解其先进性和科学性,并根据理论和实验经验对拟研究的课题进行科学的预测,最后必须确定课题的可行性,以本单位的条件和实际情况确立切实可行的课题. 作者已完成科研课题12项,在早期限于条件主要从事临床应用研究,如首先在熟练掌握大肠镜检查技术的前提下,确立了“经大肠镜逆行插管阑尾造影新技术研究”、“回肠镜的临床应用研究”、“小儿纤维结肠镜临床应用研究”、“经内镜高频电摘除消化道粘膜小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等课题. 随着消化病实验室的建立及设备条件的改善,进而转向应用基础研究,确立了大肠癌的实验研究“大肠癌2级防治研究”等课题,20世纪90年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科研领域,我们又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HPV与胃癌的病因关系研究”而步入分子生物学领域. 由此可见,只要能密切结合客观实际,进行科学观察和思维,都能确立合理的科研课题. 如在缺乏实验条件的单位,则可开展临床疗效观察,以揭示新的治疗方法. 或对一些临床的早期诊断进行系统研究,都能作出一定贡献.

2 设计

课题确立后科研设计是保证课题能否取得预期结果的重要因素,如设计不合理、不严谨,就会导致整个研究工作失败,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 作者在大肠癌的实验研究中,因设计不合理,200只大白鼠,6mo的时间,未建立成功一个大肠癌的模型,浪费了资金和宝贵时间,后改用二甲肼进行重复实验,成功的建立了大肠癌的动物模型. 因此,研究设计时,应以坚实的业务知识、统计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学做基础,认真考虑处理因素和科研对象的设计,试验方法与观察指标的设计,对照分组的设计,还要注意实验误差的控制和统计学处理的设计,方能设计出严谨、科学、高效的科研程序.

3 科研方案的实施

科研设计的正确实施,需要有训练有素、精通科研全过程并进行过预实验的人. 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正确搜集研究对象或标本,运用科学的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切忌主观片面,应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记录和评价一阶段搜集的资料,为得出正确结论奠定物质基础.

4 统计学处理

科研工作者对自己从实验或观察中所获得的大量珍贵资料,应严肃对待. 首先应认真检查所得资料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然后运用正确的统计学法和数学法对资料进行数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从中发现规律性,为得到正确结论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