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工业及产品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4 16:42:34

工业及产品设计

工业及产品设计例1

1 机床辅机的定义

机床辅机指除机床主机外具有独立功能,可辅助或完善机床附加功能的设施或机器。机床主机由输入输出设备、数控装置、伺服单元、驱动装置(执行机构)、可编程控制器(PLC)及电气控制装置、机床本体、测量装置组成。除此之外具有独立功能,能辅助完成机床加工的单元为机床辅机。通常情况下机床辅机包含三大部分:油雾收集处理单元;切削液收集、冷却、分离、处理、再利用单元;切屑收集、输送、处理单元。机床辅机的主要特征为:具有独立的功能,对机床的加工性能不产生直接影响,辅助并完善机床的加工、处理功能。

机床辅机与机床附件有所区别,机床附件指能够扩大机床加工范围、加工性能的附属装置。机床附件种类与机床辅机相比较为繁杂,且不易系统性地进行归类,如工作灯、吸尘管、工程塑料拖链、拉手、滑块等。

2 机床辅机产品的发展趋势

当前机床的发展趋势为高速、高精、高柔性,外观漂亮、操作简易,智能化与绿色环保。不可避免地机床辅机的发展也应顺应机床的发展趋势,如通过切削液过滤精度的提高从而保证机床加工精度的提升,通过提升防护罩的密闭性能从而保证机床高速加工时人体的安全性并将噪音控制到一定范围,通过提升排屑系统的柔性来扩展机床的加工范围并降低机床产品的成本。也由此可见,机床辅机对机床产品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相应地机床辅机产品的发展趋势应为高精度、外观漂亮、简易操作、高效率、高柔性、集成处理、绿色低耗、远程诊断维护等。机床辅机产品对于提升机床产品的附加值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 机床辅机产品工业设计及其问题

机床辅机产品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产品原理、功能、性能已基本稳定,当前状况下产品工业设计水平成为非常重要的竞争因素。

工业设计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就批量生产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视觉及心理感受而赋予产品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现国内机床辅机产品工业设计水平整体落后,大多数为现有功能与已有元素的堆叠,很少将产品与使用环境及产品从销售、安装、使用、废弃全生命周期统筹考虑。尤其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很少从工业设计提升附加值方面进行考虑,单纯通过低廉的产品价格来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牺牲了产品体验。从市面机床辅机产品来看,不难发现除产品与使用人员、环境的协调方案考虑欠妥外,机床辅机与机床主机之间造型、功能、结构、材料上缺乏协调与统一,主辅机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机床辅机在安全方面行业内未建立相关的标准规范,产品安全方面的保障随着设计人员从业经验与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呈现出不同形式、不同程序的设计考虑。对辅机产品标示信息准确、直观、操作简易、操作视域良好、用户习惯、用户情绪、情感方面的设计考虑,还仅仅处在理论阶段。

通过调研与分析,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我国对工业设计不够重视,起步比较晚;现多数企业依然认为工业设计仅仅指产品外观的造型与配色的设计,认为这不是产品最重要的。其次,国内工业设计人才缺口较大。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完成产品工业设计需具备机械、电气、模具、生产组织、美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专业知识,由此造成工业设计人才的培训难度比较大。要从事产品工业设计需经专业的产品设计、研发培训,有一定的从业经验才能上岗,再加上国家与行业激励不够,导致从业人员很难在工业设计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最后,国内各工业企业整体消费认知能力不够。企业采购自用机械设备时,多考虑功能、性能、价格,对美观方面不够重视,认为外观不能带来附加值。对设备本身、环境影响、易用性、安全性不具备评价标准,对设备与环境的整体协调性认识不够。企业对“人”的关注程度不够高。

4 机床辅机产品工业设计改善策略

4.1 机床辅机企业要从制度设计上重视工业设计

做为产品研发或研发与制造并行的机床辅机企业,必须设置一名专门负责工业设计的管理人员,其应具备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三大领域的基本知识,在某一领域内有较高的认识水平。工业设计管理人员需组织并参与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社会使用人群文化分析、使用心理分析并完成设计策略的制定。机床辅机企业制度设计上要将设计人员的工业设计水平做为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企业应建立一套自己的工业设计评价体系,如外观设计、结构设计、产品生态链设计等部分的评价标准。企业需建立工艺设计人才培养机制并积极引进工业设计高端人才。

4.2 机床辅机企业要形成重视工业设计的文化氛围

机床辅机企业要在工业设计上加大投入,工业设计不仅仅是“形式”与“美学”,而是在设计中研究一切与人有关的因素。机床辅机企业应加大工业设计人才的招聘与培养,加大设计团队中工业设计专业人员的比例。同时,机床辅机企业还需开展诸如“产学研”等项目,通过学术研究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机床辅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的问题。同时,还可通过最佳实践活动等,树立典型,最终在全行业内推进工艺设计进入良性循环的竞争氛围。

4.3 机床辅机企业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要在全行业、全社会建立重视产品工业设计的氛围不仅仅需要社会宣传,也不仅仅需要完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机床辅机企业及辅机企业管理者还需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机床辅机企业需鼓励员工积极进行工业设计专利申请与著作权登记,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成立常设机构健全信息统计工作、从运营框架上设置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优化工业设计的发展环境。

4.4 机床辅机企业工业设计要利用好大数据

当前工业设计的定义已不仅仅指产品设计环节,而是产品从研发到废弃的全生命周期。一方面工业设计使用外观美学的手段使得产品在外观形态上更易被接受、更加漂亮,为提升产品销量获得更大利润空间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它要充分考虑人们如何便捷、安全、舒适和愉悦地使用产品,此外,还要考虑到产品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在所有的环节中尤为重要的,是要在产品的两端,即设计与使用层面,通过科学的方法架构起畅通的信息桥梁,使设计师在产品的研发、设计之初,就能准确地掌握消费者的需求,这是产品得以成立的先决条件,否则后续的所有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产品的核心价值也无从体现。

通过大数据我们更容易掌握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与心理诉求,从而把握设计的实质,设计出更易使用、安全、便捷的产品,通过大数据我们也能将多个不同的设计因素进行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同时弄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设计因素冲突时便于进行调和与优化。

工业及产品设计例2

检索:.cn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6-0094-03

一、德国工业化的发展

19世纪初期的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之下,依旧没有显示出过多的优势,甚至可以说,比起英法诸国,德国只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起国,而法国却率先进入了民主主义时代。从地理位置来讲,德国深处欧洲腹地,与丹麦,荷兰,比利时,法国,瑞士等多个国家接壤,这种领土无天然边界性,注定要负担它政治上的沉重命运。

真正为这个国家带来影响的不是德国本身,而是同时代的法国和英国,但是德国改革却从一开始就与其他国家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一场自发的从上而下的运动,其出发点是为了保证统治阶级的绝对领导权。随之形成的国家意识形态里,也没有出现像法国似的民主革命,或者英国似的工业革命,倒是出现了一种以哲学导向为主的新形势改革。(图1)

(一)萌芽期(1835-1850年)

德国工业化大致开端于19世纪30年代的中期,它是随着关税同盟的确立而正式开始的。尽管在莱茵河流域以及个别地区,18世纪后期已开始接受英国的新技术,人们在杜塞尔多夫建立起了一家运用蒸汽机的棉纺织厂,但是所有这些不过是一种还处于从根本上讲由农业决定的环境中的斑晶而已。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化,英国纺织工业早已在欧洲市场处于垄断,而且由于关税同盟的领导者普鲁士,对于英国的商贸进行了一场交易――在英国向容克打开谷物市场的同时,同盟地区也得向英国制造业产品打开市场。这样就迫使德国的纺织工业更加雪上加霜,从根本上阻碍了德国走出一条类似英国式的发展道路。

因此德国政府另辟蹊径,从重工业入手,铁路业代替纺织业成为德国技术革命的排头兵。1835年,德国第一条铁路成功建成,它比纺织业更迅猛的带动了整个德意志的工业进程,并且铁路的铺建同期也拉动冶金和燃料的消耗,1850年前后,德国的煤、钢产量整体翻了一番。

(二)发展期(1850-1873年)

1850年普鲁士政府颁布了宪法,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稳定运行。铁路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技术的变革,煤、铁、蒸汽锤与齿轮构成了工业生产的基础。经济持续的增长,使工业从漠视领域变成国家整体经济的命脉部门。这场工业化的突破通过铁路的发展被进一步向前推进,纺织业与棉纺业早已实现了全面的机械化,电气业似乎也开始冒头――1847年,西门子公司率先开辟了德国第一条公共电报线路。

(三)繁荣期(1873-1913年)

1862年俾斯麦上台,并于1866年击败奥地利统一德国。随着1871年德意志正式建国,技术革命的持续进步同时也标志着德国电气时代的正式到来,工业化呈现飞跃式发展的态势。到20世纪初,德国已赶上法、英,成为欧洲工业第一强国。1913年前后,煤产量上升到19150万吨;生铁产量上升到1933万吨;钢的产量上升到1930万吨,远超英、法总和,唯有美国可与之抗敌。而且在电气、化学、光学三个新兴工业部门方面,德国也不甘落后,后来居上向传统霸主英、美发起挑战。

二、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的设计运动变革

技术的发展,自然也就带来了消费品的普及。纺织机,蒸汽机等一系列生产机器的运用,使得原本仅仅为贵族服务的产品也逐渐流入到寻常百姓家。面对种种的转变,新时代的艺术家或者也可以说是设计者,是迷茫的更是困惑的,艺术早已不仅是服务上层社会的消遣。

随着新时代、新产品的出现,借助于原始资本积累的暴发户们也需要奢靡的装饰,来彰显他们逐步上升的社会地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18、19世纪无论是在建筑还是用品,都是以其过度的装饰为主要的流行趋势――洛可可、巴洛克、山花套叠的装饰手法屡见不鲜。

因此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恰好成为工业浮躁化代表的井喷口,也就不足为奇。各个国家为了显示其国力财富的优越,尽其所有铸建着自以为美的产品。然后这真的是美吗?真的是为大众所接受的事物么?接下来的艺术家们,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一)工艺美术运动

首先出现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以威廉・莫里斯为先驱。少年的莫里斯随母亲参观了第一次水晶宫工业博览会,并对其展出品感到痛心疾首的思虑,机械过度的装饰,毫无手工艺品的细致灵巧。他想发起一个运动,就是恢复手工业,让浮躁的人们重新认识传统价值美的所在,其代表作品红屋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里面所有的装饰家居品都是莫里斯本人及其朋友亲力亲为。但是有一点,工艺美术者却没有注意到,工业化是一种必不可少全球进步的趋势,这是不可阻挡的,一味的否定工业技术所带来的成果,必定将这场运动引入失败的深渊。英国是最早工业化和最早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但却未能最先建立完成工业化设计体系,原因就在于此。

(二)新艺术运动

比工艺美术稍后的新艺术运动,最先出现的是法国,代表人物包括:霍尔塔、威尔德、吉马德、高迪等。相较工艺美术运动,其在设计思想上并没有太大的进步,新艺术运动主要的特征就是强调曲线美,重点强调在装饰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模仿自然物,而是要有自我的思考,再从中提炼出美的精髓。新艺术在本质上是一场装饰运动,但它用抽象的自然花纹与曲线,脱掉了守旧、折中的外衣。

(三)青春风格

新艺术的后半时期,随着自然风格的深入,在德国本土也开始出现曲线风格的变革――青春风格,该运动的代表人物也就是德国设计之父,彼得贝伦斯。青春风格,得名于《青春》杂志,活动中心设在慕尼黑,延绵的曲线逐渐得到限制,这是新艺术转向功能主义的一个重要步骤。

(四)工业同盟

真正使德国的设计走向发展的是穆特修斯及其盟友们所创立的德国工业同盟。同盟的宗旨依旧是发展德国产品,扩大德国产品的市场。穆特修斯从英国归来后,带来了许多英国的先进思想,同时又受到美国标准化的影响,联盟的成立从文化角度解决劳动关系和劳动精神问题,而不是从政治和阶级斗争角度。它提倡通过艺术使劳动恢复它本来的意义。科学技术不能用它的方式解释美,新时代的美学需要全新的表达方式,艺术与工业的结合就像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在联盟中,最负盛名的非贝伦斯莫属,1907年,贝伦斯受聘担任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艺术顾问,开始了他作为工业设计师的职业生涯。(图2)

(五)包豪斯

提起工业设计,就无法回避包豪斯,包豪斯是现代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世界上第一所以设计教育为主的学校,之后诸多的设计院校都以包豪斯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包豪斯实践了功能主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包豪斯是一次伟大意义的设计革命,尝试人与人、人与机的新关系;(2)把功能的概念扩展成使用要求,以人为中心设计原则;(3)功能主义把制造看作设计过程的一部分;(4)设计是针对大众的需求;(5)试创造出一种新的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和劳动关系。

包豪斯的影响,不在于它的实际成就,而在于它的精神。包豪斯的思想在一段时间内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但是包豪斯的局限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例如包豪斯追求全新的制造方式与设计模型,过分强调抽象的集合形式,忽略人的主观感受。(图3)

(六)乌尔姆设计学院

二战过后出现的乌尔姆设计学院本质也是包豪斯的追随者,但是与前期的包豪斯不同,新的时代需要更新的教学手法。在乌尔姆的设计教学中,它更多的偏向科学技术教学,让设计更加的有规律有秩序可循。乌尔姆造型学院与德国博朗股份公司的合作是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的典范。这种合作产生了丰收的成果,使博朗公司的设计至今仍被看成优良产品的代表和德国文化的成就之一。(图4)

(七)后乌尔姆时代的德国设计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是现代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那么20世纪60年代则是设计风格走向多元化的开端。二战后期的德国,现代主义仍在持续发展,但简洁风格在设计界的一统天下的地位已被打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设计界也出现了一批试图跳出理性主义圈子的设计师,他们希望通过更加自由的造型来增加设计品的趣味性。被称为“设计怪杰”的柯拉尼就是这一时期最具争议性的设计师之一,其作品具有空气动力学和仿生学的特点。1982年,艾斯林格以为维佳公司设计的亮绿色电视机为契机,正式创立青蛙(Frog)公司。青蛙公司的设计既保持了德国设计原有的严谨与简练,又带有后现代主义的新奇、怪诞、甚至嘻戏般的特色,在设计界独树一帜,很大程度改变了20世纪末的设计潮流。

三、工业与设计的进步对德国产品的影响

提起德国产品,人们自然会想到德国汽车,以及琳琅满目的大型机械用具。20世纪,随着技术与设计的进步,用户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世界的三寸之地,面对市场中眼花缭乱的消费品,一波又一波的新风格,新浪潮冲击着设计师的思路。

然后反观德国,工业设计的造型似乎并未随着市场波动而自乱阵脚,德国的设计好像总是那么特别,不为流行趋势所动,却透露出自己独有的艺术感。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工业设计就在德国有了坚实的基础,而德意志联盟促进艺术与工业结合的思想和包豪斯的机械美学仍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德国产品的生产与制造。随着经济的复兴,联邦德国成为世界上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之一,并发展了一种强调技术表现为特征的造型风格。

(一)功能性与形式性

现代主义的关键因素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而功能主义的实际却是一种持续了两百年的哲学思想,早在18世纪就已出现。每一件优良的德国产品都可以说是功能主义的产物,但是说德国产品过于功能化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美感,此话却不然。在德国的设计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对立而统一的矛盾,那就是功能性与形式性。在工业设计发展历史中,各个艺术流派也对功能与形式的依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而德国产品从一开始就明确“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并力图平衡技术与美,真正的使产品服务于人。

众所周知,德国人的民族性情是理性的,并且二战后德国的重建也需要理性与秩序的思维方式,因而造成在产品的设计制造中更加注重实际功能。但是反过来说,就设计的目的而言,功能性是产品的出发点,也是产品存在的唯一因素,如果一个产品,连使用者最基本的需求也满足不了的话,更无形式美可言。

(二)人本性与产品性

早在包豪斯时期设计从业者就明确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客观的法则”,由此可见,人本性在德国产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在德国,无论是设计的学习者,还是从业者,产品制造的起始点始终是从人的基本需求开始。德国的产品不受任何模式的限制,德国设计师也具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与国内产品事务所注重产品开发、效果图美观性表现不同,德国公司更加在意设计流程化与产品需求化,产品的制造一定是弥补消费市场真正的空缺,而不是随意的臆想产生。

(三)传统性与科技性

虽然德国的设计是很现代的,但是科技的进步并未阻碍传统工艺的发展。无论是莱卡相机的传承还是大众汽车坚守,我们都能体会到德国设计师对于现代要素与传统文化的把控。传统手工艺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德国设计教育注重学校教学与工厂实践双轨制并行的原因也在于此。

20世纪后期,绿色设计的概念孕育而生,所谓的绿色设计,源于人们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的反思,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采取技术手段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工业及产品设计例3

产品细分是指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使用者的需要、使用行为和使用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类型产品的整体划分为若干个产品分类的过程。产品细分不是根据产品品种、产品系列来进行的,而是从消费者( 指最终消费者和工业生产者)的角度进行划分,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动机、使用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产品细分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经济、技术和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对工业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更好的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对于个性化产品的渴望以及更好的服务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民族的产品需求,产品的细分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产品细分有很多的分析角度,比如市场的角度等,而这里只是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对国内的产品细分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引起人们对产品细分的重视。

一、产品细分的现状

我国的产品细分还处在初级阶段,本文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1.细分程度不够

企业进行产品细分的目的是通过对顾客需求差异予以定位,来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产品细分必然导致生产成本和推销费用的相应增长,所以,企业必须在产品细分所得收益与产品细分所增成本之间做一权衡。由此,增加了进行产品细分的难度。国内大多数品牌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在产品细分方面做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它们对产品功能细分心有余而力不足。工业产品开发的技术水平、雄厚的资金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是企业能够在此领域有所作为的基础。所以,在国内只有少数的企业已经开始在产品细分方面做试探,如联想、格力等大型的企业。

2.细分混杂,良莠不齐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原因和目的差别很大,对产品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而消费者购买产品则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特殊的需求,很多的厂家看到了产品细分将成为市场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产品的品牌和质量多样化,产品细分也比较混杂,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和人们的需求。

3.产品细分不合理

我国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大,在产品细分上也很盲目,有一些中小企业在研发产品的时候没有详细、严谨地对市场进行调查,并且也没有能够准确地测量与把握目标顾客群的需求,以至于没有能与这个目标顾客群相匹配的产品。这样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产品细分不能符合市场和人们的需求。

二、产品细分应具备的条件

1.应具备成熟的市场和消费群体

产品细分首先就要具备一个成熟的市场,成熟的市场也是促进产品细分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的成熟、产品的多样化,人们的需求和要求不断的提高必然导致产品的进一步细化。另外还应具备不同层次和需求的消费人群,这样才能有产品细分的使用者。例如我国空调行业就已经十分成熟,以此再来看空调行业的产品细分就很好理解了。空调的细分包括卧室空调、单冷式空调和冷暖式空调等等。而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实力也跃居世界前列,成熟的市场和成熟的消费人群已经具备。

2.应具备成熟的技术条件

首先单单只具备一个成熟的市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成熟的技术条件,在当今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很多技术问题都被解决,例如节约能源问题,材料问题等等,所有这些的技术条件的成熟都为产品细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我国先进的技术主要集中在一些有开发能力和资金实力的大型企业,先进技术利用率低,这也成为影响我国产品细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产品细分的类型

就产品细分而言,有很多的细分方式,本文把产品细分类型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论述,希望通过这四个角度的细分能把我国目前的产品细分类型有个较为系统的论述。

1.功能角度细分

功能细分是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需求细分为不同功能的产品,产品才能更好的满足不同的需求。随着我国工业产品市场的发展,一方面新材料、新设计层出不穷,使得产品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另一方面人们更加追求个性化的设计,也使得工业设计产品的功能作用得到了更大的细分。

近年来,我国的产品功能细分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首先是高科技化带来的产品功能细分,这种产品细分是与传统的产品相对应的。第二是多功能化产品细分,符合当前消费时尚、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品,如多功能的手机等。第三是具体需求的功能细分,人们要求产品能符合不同场合和不同人群的需求,如空调行业的产品细分,中央空调分为家用中央空调和大型商用中央空调,根据空调功能,可以将空调分为单冷式空调和冷暖式空调。

2.人机工程学角度细分

人机工程学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人机工程学是从人的生理和心里特性出发,研究人,机,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优化人-机-环境的一门科学。人机工程学角度细分主要是从产品的人体尺寸、人机效率和安全角度出发。人机工程学角度对产品的细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使用的安全性。设计产品时,必须对使用过程的种种不安全因素,采取有利措施,加以防止和防护。同时,设计还要考虑产品的人机工程性能,易于改善使用条件;使用的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预定的使用条件下正常工作的概率。可靠性与安全性相关联。可靠性差的产品,会给用户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使用危险;易于使用性。对于民用产品,产品易于使用十分重要。 例如在对不同的使用人群是就要考虑到人的使用习惯等,对老人和儿童就要更加的注重易于使用性。

3.设计心理学角度细分

设计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手段去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的因素,从而引导设计成为科学化、有效化的新兴设计理论学科。设计心理学包括功能心理、使用心理、审美心理、环境心理、消费心理及创造心理等方面。

设计心理学角度细分其实就是从使用者情感细分,就是按照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个性等心理变量来对产品设计细分,设计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注重设计中人的要素的重要性,以此本文把设计心理学作为产品细分的一个分类。例如,情感需求细分,客观上就对某种文化甚至对某种文明有所追求,为了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和生活情趣。表现自身个性的张扬,力求向外界表达个人的独特审美情趣,构思奇特、与众不同的产品成为竞相追逐的对象,这种需求现象过多体现在当代青年人身上,这成为当今流行主义的设计原动力。再如色彩需求细分,在产品色彩设计上,既要满足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又要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奇、求变的审美心理需求,消费者对产品的色彩,凭借记忆、想象和顿悟而产生感情使人产生思想的共鸣。由于性别、年龄、个人审美情趣及生活环境等不同,消费者对同一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感情。因此,在设计中要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心理正确地处理好产品功能、消费者审美情趣、文化传统、产品造型等关系。

4.无障碍设计角度细分

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de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是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但它并非只是专为残疾人、老年人群体的设计。它着力于开发人类“共用”的产品――能够应答、满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产品。

无障碍设计其实也是一种产品细分,它其实应该是人机工程学细分的一种变化,但是本文之所以把它单独拿出来谈,主要是因为它更体现了产品设计的人文关怀,是未来产品设计的不可忽略的一个大方向。无障碍设计的发展在国外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特别是在日本,无障碍设计无处不在,但是在国内我们的无障碍设计才刚刚起步。我国的无障碍设计主要是在公共设施方面,而在产品方面几乎为零,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产品无障碍设计的开发力度,来更好的为特殊人群服务。

四、产品细分的作用

1.有利于丰富产品市场、开拓新市场避免同质化竞争

随着我国工业产品市场的不断成熟,很多企业都拥有相同的技术条件,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同质化竞争的现象。有效的产品细分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企业的发展,而避免同质化竞争的主要方法就在于设计上的转变,发挥自己产品的设计优势,而产品细分又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不但能丰富产品市场而且还能依靠企业自身产品的特点来进行产品细分,从而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并避免了同质化竞争。这样对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必将起到促进作用。

2.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促进我国产品设计的发展

设计是一种生产力,每一次设计的变革都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工业设计中产品细分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需要,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生活的环境,使产品更加适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它体现了一种对人的关注,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多大的改变。与此同时产品细分必将促进企业对设计的重视,加大对设计的投入,使全民对设计的重视程度增加,促进了我国产品设计的发展。我国的工业设计起步较晚,加强工业设计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五、产品细分的未来和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工业设计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所用的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粗制滥造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加上市场经竞争的不断激烈,为了适应市场和不同的消费者使用的需求,产品细分就成了关键,也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产品细分将来的发展趋势将是对产品越来越细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需求不断变化的需要,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产品的细分程度应该越细。另一方面,产品细分将从我国自身的特点出发,走出一条注重民族文化和注重地域性特点的产品细分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我国消费人群的消费心理和使用习惯,服务于我国的消费人群。要想走出一条符合中国人习惯的产品细分之路还有很遥远的距离,还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

结语:通过对我国产品细分五个方面的阐述表明,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需求产品的层次不断提高,且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必须改进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也由此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工业设计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在产品细分上也有很多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提高工业设计水平。而在世界上拥有最大的消费人群的中国,产品细分将越来越重要,将会成为未来中国产品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工业及产品设计例4

关键词:

工业设计;产品概念设计;设计方法;色彩因素;形态因素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先进技术逐渐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对于工业产品设计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产品结构出现了根本性的变革。总的说来,工业产品设计主要是人们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有意识地构思产品设计流程,其中包括人类活动的众多领域内容。可以说,工业设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或者国家市场竞争能力大小,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工业产品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需要设计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及设计经验,能够结合实际设计需求,将更多新鲜元素融入其中,设计出一个总体框架,在这个框架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以及加工工艺,赋予工业产品更深次的内涵和性能,以求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一、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概述

产品概念设计主要是指在明确任务目标后,通过一系列抽象化的功能结构,寻求适合的作用原理,寻求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这一过程称为概念设计[1]。而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是指从产品缺口到建立模型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分析和整合,对模型进行创造性的评价。总的说来,工业设计中一方面包含了大量数值计算性的工作,诸如计算分析、绘图以及填写表格等,另一方面是概念设计工作,主要是创造产品设计具体方案。概念设计贯穿于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从市场缺口、到产品定位的模糊前期再到结构设计以及功能设计。在产品设计早期阶段,根据社会条件形成的市场需要和经济技术条件确定产品的模糊前期(SET因素),形成产品开发的模糊概念和定性分析,根据前期定位将产品功能需求和设计思路进行细化和求解,将内容展现为大致的设计框架,组成框架的模块和组件,来完成产品的设计方案。而设计师的概念设计贯穿整个过程,并对初步设计完成的设计方案进行造型构思,最后结合实际条件需求形成最终的设计方案。随后,将设计完成的方案分配到具体设计中,对方案中具体细节进行推敲,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设计者的创造能力,自身学科知识储备以及设计经验的丰富,以及是否能够结合资料数据进行推理和决策,这样才能创造出更符合消费者个性化的设计需求[2]。概念设计并非是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方案设计,其内涵更为广泛、有深度,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对产品功能进行创造、分解以及结构设计,是一个设计创造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验求解过程,从而满足各项设计需求和指标,从多项设计方案中选择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概念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能够与时俱进采用更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商用运作知识,才能更为全面地应对消费者个性化的设计需求[3]。

二、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特性

其一,创新性。无论是工业产品设计还是其他产品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追求创新性,作为设计的核心要素,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得到性能优良,更富有竞争力的工业产品,从多种设计方案中选择一种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吸收其他方案的优点,形成一种创新型设计方案[4]。其二,多样性。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的多样性特点主要表现在设计结果的多样化,以及设计思路多样化。根据设计事理学方法论,同一产品因其人、事、物、场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功能需求,因此在概念设计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设计思路,选择的设计方法同样存在明显差异。诸如在椅子的设计中,室内椅、室外椅、交通工具座椅、咖啡馆椅的设计概念会因椅子所处的环境和使用者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解决思路。其三,层次性。对工业设计中的产品概念设计主要反映在功能、载体结构方面,产品的功能定义和功能分解反映在功能层,结构修改和变异作用在结构层,将两种层面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产品的设计层次[5]。无论是功能层还是结构层,自身具有一定的层次关系,层层递进,不同层次功能对应不同的层次结构。

三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设计因素

(一)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的一般方法产品概念设计时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法,对于设计价值提升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体现出设计师自身的综合设计能力。一般情况下,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联想法,在工业产品开发过程中,可以在原有产品性能以及技术基础上进行联想,构思新产品的功能和形态,从而完成工业产品设计,同样可以在其他领域产品基础上进行联想,为工业产品设计提供构思基础;其二,仿生学法,通过对自然界的感悟来寻求设计灵感,观察某一种生物的结构和形态,将此类元素融入到工业产品设计中;其三,缩小和扩大法,将工业产品的局部设计点;其四,逆向思维法,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传统设计思维,可以通过对逆向思考产品原有的顺序或者设计方法,来获得设计灵感;其五,类比法,就某种产品而言,一经推出,市场可能会出现众多类似产品,通过对产品的设计比较,能够发现其他产品中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完善自身,设计出更为新颖的工业产品[6]。

(二)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功能因素。工业产品概念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产品的功能,只有功能得到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功能是产品的实质性要求,消费者购买的并非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提供的功能。所以,在产品设计时以产品功能因素为核心,进行优化设计,提供可行的功能设计方案。构成因素。产品概念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构成要素,对这些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和组合,取得最为优秀的产品,将其称之为优化过程。设计师在对各种元素进行优化组合,结合实际工业产品设计需求,形成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由此看来,对产品构成要素进行设计有助于实现产品的优化。形态因素。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理论,涉及层面较广,结合实际设计需求进行设计,总的说来,设计师在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协调不同形态因素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形态因素和知识,实现产品形态最优。色彩因素[7]。作为产品构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色彩因素的合理搭配往往能够带给人们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无形中影响着人们对于工业产品的客观评价。在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时,充分考量色彩因素,结合实际设计需求进行配置,有助于借助色彩来刺激消费者内心感知,感悟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内涵,同设计师产生灵魂的共鸣,直观地感受到设计师想要通过工业产品来传递的思想和内容,为产品带来附加值,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提升产品经济效益。

四、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

(一)概念设计阶段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概念产生阶段、选择阶段以及实现阶段,其中概念的产生阶段主要是指通过分析趋势、创新技术、经济条件等调研获得产品开发方向,形成模糊的产品设计方向,将所有设计思路梳理清楚,明确有待解决的问题,合适的设计方法。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在众多解决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即概念设计方案。其二,概念选择阶段,确立评判标准,从众多概念中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其主要选择方式有外部决策、多数表决以及辩论等,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切实有效[8]。其三。概念实现阶段,将选择出来的概念设计方案制作出模型或者实际产品,实现概念设计。

(二)概念设计关键点创造性思维。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中融入创造性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设计的灵魂关键,需要设计人员进行创造性思考,获得创新。所以,应注重强化培养设计人员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完善自身专业设计能力和工作经验,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巧妙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更为新颖独特的工业产品[9]。技术创新。在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中,技术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本质就是挖掘新鲜事物,提出更为新颖的设计理念,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设计的产品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技术创新是知识的积累和灵感的勃发,单一的技术创新并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只有将创新技术实际应用在产品设计中,这种技术突破性创新才富有实际意义,提升产品经济效益。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工业产品概念设计中,有助于概念设计更好而满足市场需求,趋于市场化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工业产品概念设计带来更大优势,当消费者面对一种虚拟的富有故事情境的产品,能够带给消费者一种直观的互动感受,加强设计师同消费者之间的共鸣,带来别样的感受。此外,这样的产品设计能够大大降低市场风险,为企业决策人提供更好的发展依据,提升市场竞争力。

五、结论

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并非是针对某一种产品的创新和完善,旨在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诉求带给消费者,吸收更多新鲜元素融入其中,促使工业产品更为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工业产品设计师应敢于创新,借助巧妙的设计方法,更好的迎合市场需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征宇.面向用户感知信息的产品概念设计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

[2]刘艳.产品概念设计研究及其在工业设计领域中的运用[D].天津大学,2013.

[3]李建平.基于绿色模块化设计方法的产品概念设计分析[D].重庆大学,2012.

[4]曹志鹏.工业设计中概念设计教学的研究与应用[D].江南大学,2014.

[5]张军.基于知识的复杂产品工业设计辅助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大学,2013.

[6]白雪.新产品开发的工业设计流程及评价体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11.

工业及产品设计例5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0070-02

现代工业设计思想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通过追求资源效益,实现为人类创造高尚生活品质的宗旨。展开谈即通过追求技术进步及其与相关资源的最佳配置,持续地创造、优化或保持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产品、服务和环境,使技术资源应用效益最大化,获的最佳投入与综合产出比,并传播高尚文化。

因而,无论从企业市场竞胜或是从社会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来说,产品开发都必须全面符合工业设计思想,加强工业设计力量,建立工业设计师在产品开发团队中合理的工作机制。

下面结合实际工作经历,先概述现代工业设计思想主导下的产品开发科学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然后通过解释复杂产品开发团队一般组织结构图、角色名称及其职责关系,进而解析工业设计团队在复杂产品开发团队中的科学工作机制。并总结分析出现代工业设计思想在复杂产品开发中成熟应用的标志和以快速市场竞胜为目标的工业设计师团队组成新解。

1现代工业设计思想主导下的产品开发科学目标

1.1环境资源友好

低毒、无毒、低污染、无污染、易降解:

通过创新、优化技术工艺路线与装备,放弃或替代有毒、重污染的原材料、中间介质和工艺手段,使产品在生命周期内都没有危害人类和环境的毒性与污染物排放,或将其降低在相关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废弃产品不能重复利用的部分要易降解。

低资源能量消耗:

通过对产品功能技术实现途径包括产品材质、形状、尺寸、表面属性、装配工艺以及产品包装、运输、安装、使用与维护方式的选择与创新优化设计降低产品生命周期内资源能量消耗。

易回收重复利用:

包括整机回收,部分功能模块、零部件的回收直接重复利用或经适当处理后重新使用,整机拆解分类重新加工成为新原料再循环利用。

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前期相关设计实现回收重复利用的可能性、降低难度并扩大其程度范围。

1.2功能配置适当

一般来说,产品设计都有目标用户群。要对目标用户群展开充分调研。同时,要关注到一般人群,关注社会环境、关注科技进步。在充分发现目标用户群现实需要,补充取舍其可能与潜在需要的前提下,做出适度的功能配置。

1.3生命周期内可靠、宜用

包括功能可靠、装配可靠、强度可靠、操作可靠、安全可靠。

关注目标用户生理参数、生活习惯与心理特征,尽量使目标用户易学易记易操作,有防错措施,尽量使目标用户获得美好产品应用生理与心理体验。

1.4性价比优

好的产品不仅仅看起来美,用起来美,同时由于美的生成遵循技术规定性,所以还具有生产工艺性好、实际成本低的特点。而低劣的设计则相反,往往不遵守技术规律导致实际成本畸高。

以优秀、合适的产品设计引导大众和目标用户群理性消费,不过度设计,以高性价比来满足目标用户实际需要。

1.5美观

产品整体外观、内饰造型要简洁、合理、谐致、有整体感、新颖,产品色彩设计合理。

现在的市场上,每一种产品都有众多竞争品牌,一家独供市场的情形很难出现。很多时候,优美的造型设计已成为超过价格因素的制胜手段。

以优美的产品外观造型设计激发大众和目标用户群的消费欲望,引导大众和目标用户群的审美意识,提高大众和目标用户群的审美能力,传播高尚文化,完成工业设计的价值实现,促进社会文明。

产品开发科学目标不是分离并列,而是共融共生共促。现代工业设计思想即追求产品工业过程系统综合优化。要实现以上目标,工业设计师必须关注产品开发全过程,在产品开发团队中宣贯现代工业设计思想,科学地发挥工业设计在复杂产品开发实践过程中的作用,实现工业设计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2工业设计师在产品开发团队中的工作机制

2-1产品开发团队组织结构图(图1)

机电、电子、通信类复杂产品开发团队都由多种专业背景的工程师、工业设计师及相关支持人员组成。一般的组织结构如下图(视具体项目不同情况可能有相应变化):

2.2产品开发团队角色名称及职责

产品经理:资源、进度及总体内外协调组织管理

工业设计师:以工业设计思想与产品开发团队及时充分沟通并提出建议,将之体现在产品开发全程,完成造型设计、信息设计、ul设计。

系统工程师:产品开发团队内部日常信息沟通组织

QA工程师:标准宣贯、质量跟踪反馈与控制

制造代表:产品开发团队与制造部门信息沟通

机械设计工程师:机械设计、外购机械模块选型

电路设计工程师:电路设计、外购电路模块选型

软件工程师:软件设计、外购软件模块选型

结构设计工程师(可由机械工程师兼任):结构设计以及相关的机构设计

机电连接选型与开发工程师:外购功模功能模块选型及相关组件开发设计

2.3工业设计师在产品开发团队中的工作机制

工业设计师在产品开发团队中除负责造型设计、信息设计、ul设计之外,还需要在团队宣贯工业设计思想,研究产品功能相关背景,与团队成员沟通及提出建议。一方面是完成造型设计、信息设计、ul设计本身之需要,更重要的是将工业设计思想贯串产品开发全程,使未来的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全程符合工业设计思想。

工业设计师与产品开发团队其他成员、工业设计师之间的及时充分沟通是决定产品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

所以工业设计师必须有积极的沟通意识、良好的沟通能力,以达成工业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成熟应用――这些都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相应领域的知识、信息作支撑。

3现代工业设计思想在产品开发中成熟应用的标志

在实际产品开发设计团队中,具有各种专业背景的工程师、工业设计师协同工作。设计师当然不需要精通涉及到的各个学科的知识,那也根本办不到。但要保证产品开发质量,设计师需要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主动牵引各种技术的融汇应用。这种牵引需要符合学科规律。

如果不掌握相关学科的必要基础层面的知识,设计师就无处发力,或根本不敢发力。

换句话说,产品开发虽然由团队成员协同应用各种专业知识,但在设计师的牵引力作用下,产品开发的结果就像这些知识来自同一个大脑。每一分资源的投入都有理想的回报。每一个造型特征都设计有包含美的创造在内的相应甚至多重产品功能或性能的优化。工业设计,资源效益。――这是工业设计水平成熟的标志。

所以,工业设计师注意平时积累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实践应用现代并行工业过程知识,充分开发产品生命周期全程相关产品标准、用途、安装、结构、制造、包装、运输、使用、维修及回收等设计输入信息,并在工业设计团队以及产品开团队相关人员之间透彻分享沟通互补,进而通过深入细致设想、实验、模拟,综合分析优化,得出优秀的产品设计方案。

一般地,由于复杂产品开发涉及学科知识面广泛,单个工业设计师掌握的知识信息已很难适应现代产品开发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成为现代产品开发的常态。并且工业设计师团队的构成需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覆盖范围。

4以快速竞胜为目标的工业设计师团队组成新解

为适应现代实际产品开发与市场竞胜需要,工业设计团队构成谊以成员实际具备的知识结构为选择依据,而不是简单地看学历背景。而且工业设计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复合融汇应用,工业设计师团队的知识结构谊覆盖以下范围:设计学(产品美学与产品造型、信息设计、平面设计、UI设计)、工业过程知识(尤需材料及加工工艺、人机工程、结构设计、机构设计、技术经济)、社会学、心理学、市场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因为以上知识将会经常性融汇应用于从概念设计起始的工业设计全过程,具有复合知识结构与实践应用经验的成员尤为适合。

工业及产品设计例6

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的教学时主要考虑设计三要素:产品功能、工艺性和形态美学。在此三要素中,学校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即形态美,导致学生对产品功能及工艺知识知之甚少,和企业实际需求间存在一定的错位。因此,以手机行业为背景,从企业生产实践出发、对产品设计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了有意探索。

1企业对产品设计人才的具体要求

作为高校教师,经常看到毕业生在双选会上找到对口的工作的同时,学生明显缺乏胜任岗位的信心。虽然,学生在校期间成绩较为优秀,但是实践能力欠缺,面对用人单位的专业且接地气的面试问题,经常显得无所适从。其主要原因在于核心课程产品设计教学和企业需求之间出现了错位。产品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产品的功能,产品只有具有一定的功能,才是其得以存在的价值基础,而产品功能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一定的零部件单元,产品零部件单位在三维空间中的大小及布局是产品设计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也是对形式追随功能的有力解释;其次是产品功能实现的工艺性,即材料、结构、工艺等内在生产要素可行性;最后考虑的是产品美的形态,形态的考虑必须要考虑实现产品功能的零部件单元大小及布局对外观造型的影响。在于工业设计作为应用型为主的专业,应该强调设计实践,重理论、轻实践(或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设计教育定位难以满足市场的要求。[1]据调查,现在国内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培养计划中开设产品设计课程的高校很多,但是仅限于一般的产品设计流程,虽有工艺知识的讲解,但是讲解内容过于简单,且和企业实际有一定的偏差。虽然有模具设计课程学习,对产品成型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毕业时一般不懂产品内部结构的组成,更谈不上结构工艺上的实现,设计的产品造型往往不易制造,甚至根本没有考虑生产工艺要求,导致无法生产制造。因此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应结合企业需求,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相关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在产品功能单元布局合理的情况下,实现产品外观造型及内部结构设计。从而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推进产教融合。

2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

设计必须基于一定的行业背景,不同的行业有不用的设计标准,并结合设计材料有产品结构设计的推荐值。本文结合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及设计管理。主要以产品设计中小型产品(手机行业)为背景,进行了产品设计课程理论和时间教学的有益探索。

2.1产品设计课程理论教学探索

产品设计核心课程,表达了对设计问题多样性、复杂性的关注并促使教学情境作出适时改变。[2]以手机行业产品设计为例,塑料零部件居多,钣金件较少。因此,在产品设计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工程设计的内容应补充加强:手机堆叠2D布局、常见LCDLENS规格参数、前盖、后盖、按键设计、DOME设计、电池盖设计、电池盖按键设计、天线设计、耳机插孔设计、speaker设计、microphone设计及装配结构等。(1)零部件的堆叠:针对手机产品设计,首先要对实现产品功能的所有零部件进行有效合理的布局。在Pro/Engineer三维参数化工程设计软件中,有强大的产品零部件布局功能,能够在设计之初保证所有功能实现的零部件单元进行合理的布局。(2)结构及工艺:钣金件主要为冲压工艺完成产品结构的设计。塑胶件的设计,主要是结合手机制造过程中常见生产加工工艺(如注塑工艺)对诸所涉及的产品零部件的壁厚、拔模角度、圆角、凸台、加强筋、装配柱、嵌件、螺纹、表面装饰花纹及图文标识、卡钩、卡扣、止口、链接等结构依据行业标准规范及推荐值进行详细的产品结构设计。(3)掌握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如真空电镀、丝印、移印、化学腐蚀、喷砂、抛光、拉丝、滴胶、激光焊接、电泳涂装、镭雕、镶钻、阳极氧化及高光切削等原理及加工后效果。

2.2产品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1)案例式教学。鉴于学生基于手机行业背景的产品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实践能力不强的特点,宜采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是指把案例引入课堂环节,以手机产品设计实践案例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产品设计过程中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将部分真实设计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内,亲历手机产品设计所有过程,通过实践、视频结合的方式实际、生动,富有吸引力和启发性,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深入企业进行设计实践。工业设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早在包豪斯的教学体系中就明确提出了“干中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深入企业进行设计实践,其对象不仅是学生,课程教学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今年我院毕业年级学生深入重庆小康动力有限公司进行设计实践,在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校鼓励教师进行行业背景培训,我院工业设计专业三名老师赴四川长虹电器有限公司进行为期连个月的企业实践锻炼。通过企业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实践平台在提升老师实践教学水平的同时,对专业学生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结论

在分析了目前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人才培养与企业实践之间的偏差后,提出了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基本想法。因院校不同、办学层次、办学条件、专业方向不同,在此,对于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同行提供必要的参考。

作者:田朋飞 单位:攀枝花学院

参考文献:

工业及产品设计例7

J506

产品工业造型设计随着经济市场的发展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它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方便、舒适、快捷的生活环境。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产品工业造型设计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工业企业要密切关注产品造型市场,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创新型方案,时刻应对工业产品市场造型设计的新挑战。

一、产品工业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

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丰富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可以反映出现代全新设计理念的设计体系。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各种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经济的综合应用结合为一体,以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为首要出发点,并设计出具有较高的产品质量和较大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化工业产品。它主要以产品的设计为核心,使人们最大限度的获得需求,并对产品进行认同。它不仅可以改变人们单调的生活方式,而且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二、a品工业造型设计的意义

工业设计是我国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是科学与艺术浑然一体的专业技术,在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树立产品形象、企业形象和创造知名品牌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当今我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设计技术体系,创造中国自己的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树立中国产品形象的地位,发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造型风格,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最先应用于大规模制造业的,是美国的一些大型公司企业:如通用电器(GE)、柯达(KODAK)、福特(FORD)、波音(BOEING)等。到上世纪90年代,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和工业设计教育已形成体系,并为工业制造业和跨国公司竞争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和人才,为此受到各国政府和私人企业的重点资助。由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其技术内涵来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工业产品不仅是工程技术的载体,而且是文化艺术的载体,因此,该设计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与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重要设计内容。

三、产品工业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

产品工业造型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所以其设计方法必然要依据一定的基本造型原则才能满足产品使用功能和外观的装饰性要求。

1.实用性原则

工业产品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使用性,而从使用性的角度来看,产品的功能设计还应具备科学的、合理的、可靠的实用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产品的物质功能。

(1)确定适当的功能范围

企业生产的某个产品一定会有自己的功能应用范围,因此在进行产品工业造型设计时,确定产品的适用范围是非常必要的。设计产品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产品的综合价值量,要保证产品功能与成本比达到理想化状况,就必须在开发设计产品时从功能入手,在保证产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放弃其它多余的功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利益价值。同时还要在功能范围内考虑产品使用、维护等利用率的高低,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2)优良的性能与外观形式相适应

优良的工作性能是产品的内部质量指标,而高性能的工业产品必然要配备高品质的外观形象设计。高品质的外观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产品性能的传达。产品的性能与外观形式相适应不仅能够完善产品的使用功能,还能够激发消费者的新鲜感,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科学的使用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产品的设计逐渐侧重于产品的人性化要求。因此产品的设计要考虑产品形态上对于人体使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证产品与人体的高度协调性。

2.美观性原则

产品整体表现出的美观性是产品面向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它是产品整体综合反映出的社会时代感和地域特色。产品的造型美没有绝对的统一标准,但是产品的形态与色彩对产品的形式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产品外部形态线条与体块以及颜色的舒适性是消费者对产品的审美需求。

3.经济性原则

一个产品工业造型不仅需要好的设计方案,还需要材料和加工工艺的支撑,而材料与工艺的好坏往往与产品的成本相挂钩。同样的外观设计选用不同的材料或者工艺生产出的产品肯定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一个完美产品造型的实现要依靠优秀的设计与加工手段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

四、产品工业造型设计技术前沿分析

当前经济市场环境下,科学技术、生产条件、市场状况、文化艺术趋向都会对现代产品工业造型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条件下,各种具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凭借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品牌知名度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国家一定要全面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在世界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产品工业造型设计方法及其手段正日渐向现代化技术方向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辅助工具的运用,已经成为产品工业造型设计的主要设计工具。计算机辅助工具为产品工业造型设计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设计制造平台,其强大的功能不仅改变了产品设计的手段,还改变了传统的产品造型设计思维方式。随着造型设计周期的缩短以及风格特点的丰富化,市场产品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企业迅速详细把握市场信息,不断创新产品的造型风格及特点,获得市场经济的主动权;同时还应该吸取国内外产品造型设计经验,既要杜绝科学性掩盖艺术性事情的发生,还要重视艺术性的作用,创造功能合理的、美观实用的经济性产品。

五、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欲望不断膨胀,企业为了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就必须要把握市场需求并及时做出相应的产品设计。因此,创新在企业生存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产品创新设计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产品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从而达到企业盈利的目标。所以,在今后的工业发展道路上,要勇于对工业产品进行改革和实践,注重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建立更为完善科学的工业产品创新设计体系,从而推动我国的工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英.工业产品造型设计[J].乐山职业技术学院,2011(2).

工业及产品设计例8

1工业设计基本概述

工业设计指的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进行的创造性设计行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設计人员合理运用工学及美学相关技能,使工业产品实用性与美学性得以体现[1]。现代化的工业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要事先执行科学的方案,并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模拟设计产品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通过不断改良形成新的产品。因此工业设计通常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1综合性强

人们往往将工业设计简单的理解为产品外在形态的设计,并且认为工业设计产品基本上都是机械产品,事实上人们的这种观点不全面,对工业设计的理解依旧处于较浅的水平。实际上,工业设计综合性较强,设计中不仅包含美学、工学,还包括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1.2实践性强

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更舒适、便捷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自然、环保,因此工业设计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

1.3时代性强

受不同时期人们的需求不同,工业设计的目标及设计内容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以往工业设计可能仅仅是提高人们工作效率,而当前,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工业设计上往往体现产品节能、绿色以及环保等特征,由此可见,工业设计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感。

2我国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发展现状

2.1工业设计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设计让处于较慢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出现的比较早,并且在电气革命后就注重对工业设计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外工业生产水平。而我国工业设计出现的比较晚,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渐重视工业设计,总体概括工业设计的阶段,我国工业设计主要走过三个重要的阶段:拿来、模仿以及创新[2]。随着工业设计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正在从模仿到创新的演变,在很多企业,已经逐渐在原有的工业产品上加入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虽然有的工业产品保留了产品原有的外观,但是在产品的具体组成与性能上相较以往的产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随着当前高校在工业设计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信在不久,我国工业设计将全面步入到“创新”这一发展时期。

2.2机械设计制造现状

机械设计制造中涵盖比较多的内容,具体包括产品的外观及内部组成设计、产品的制造、产品销售等一系列缓解。相比发达国家,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发展较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机械设计制造所表现出的缺陷包括一些核心零件的生产仍依赖进口,即便在国内生产,往往也是模仿相应的工艺,表现出较低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且从我国劳动力组成来看,技术类的生产及制造人员依旧比较缺乏,单纯的机械组装的人员占大多数,这必然对我国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及融合

3.1工业设计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应用与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中,主要是通过工业设计是机械产品的科学含量更高,在当前智能化机械的生产要求下,机械产品的生产一切围绕满足人的需求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工业设计将机械产品的利人作用体现出来,才能使机械产品的销量提升,使机械设计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3.2机械设计制造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的综合性较强,涵盖艺术、科学及美术等多种学科,在多种学科中,如果通过重要性进行分类,科学必然是最重要的学科,所有的工业设计必须以科学为基本需求。而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则满足了工业设计这一科技化的目标,通过高精度的机械,设计出的工业产品往往外形美观、功能齐全,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在工业设计中,设计师必须充分依托机械设计制造,保证设计的产品不会违背科学的客观规律,并且在产品的结构、色彩以及功能上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使产品的实用性不断提升。

3.3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制造的融合

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制造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发展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制造发展过程中,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受当前我国工业设计企业规模大小的影响,很多企业虽然有志进行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融合,但是受时间及财力影响,设计融合往往成为空谈。因此,在实现两者融合上,首要的任务是给予中小型企业一定的便利与扶持,促使企业在工业设计中逐渐朝绿色、环保、技能的方向持续发展,使中小型企业的设计朝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在相应的政策上,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政策优化,比如税收减免,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设计过程中经常面临的时间及财力的问题,从而使中小企业设计的物质基础得到满足,从而帮助中小企业形成持续、良好的发展战略,逐渐从传统机械设计阶段转变到工业设计阶段。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工业设计水平,还应不断加大高校对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目标上以创新型人才与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为主体,提高高校相关人才的输出质量,并建立相关科研部门,实现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制造相关人才的集中培养。

4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要求在不断完善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制造先关技术,通过积累设计经验,不断改进与完善,并通过专业人才的不断输出,迎接我国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新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吴乐平.浅析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5(33):109.

工业及产品设计例9

工业设计通俗来讲就是设计者将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等赋予产品,使产品在符合人们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兼具特色。人们常用“创意”一词来形容设计,对工业设计而言,往往不是单纯的创意,而是有依据的创意。工业设计注重“依据”,其从来都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想象,依靠主观感受,拍脑门就出来的东西。工业设计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光影色彩与形态表现,更多的是理性思维与逻辑推理。本文将从宏观角度论述工业设计中理性的光芒。

工业设计处处体现“依据”的重要性。其理性的依据贯穿于整个工业设计全过程,工业设计宏观来讲包含三个工作阶段,即产品设计前期的设计调查工作,产品具体方案设计工作以及产品设计效果的评价工作,每一个阶段都充斥着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工作方法。

在设计一项产品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不仅要调查现有市场、现有产品,还要调查未来市场、未来产品。现有市场调查较好理解,那么如何调查未来产品呢?就是调查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调查人,调查人的各方面需求,调查人的生活方式,并将之体现在产品设计中,并利用产品设计反过来引导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涉及到产品影响因素的总结分类,调查问卷的合理设计,调查人群的恰当选择以及调查结果的科学分析等等,同时要兼顾到各工作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使设计调查工作高效而可靠,那就必须要运用逻辑的思维方式,科学的解决方法,乃至量化的数据来保证其结果的有效性以及可信度。

其后产品的具体方案设计工作是以前期设计调查结论为依据来展开的。这个过程要兼顾产品内外、市场、成本、服务等多方面因素,工作内容最为复杂,涉及的人员以及工作方面也非常广泛,这便需要详细严格的团队分工协作,进度安排以及问题的协调处理。对于设计管理者来讲,涉及到设计管理的诸多方面,要协调多方面问题,必然需要一个科学理性的安排。

工业及产品设计例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087-02

一、引言

机械设计作为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对于其他学科发展历史较长,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培养体系。然而,技术完善并不意味着必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与新产品开发设计密切相关的工业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1];我国的工业设计发展历史较短,很多人对其本质及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存在很大的误区。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工业设计”(专业代码:080205)专业设置在工学之下的机械类,对应于原工学学位的部分;而对应于原文学学位的部分则设置在艺术学之下的设计学类,名称为“产品设计”(专业代码:130504)[2]。新专业目录要求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具备相当的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机械学科的知识,以便为机电产品的创新设计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方案。

国内工业设计专业大多是在艺术类院系开设并发展起来的,时至今日也有很多高校仍然开设于艺术院系,因此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工业设计就是外观设计,是纯艺术的专业,与机械关系不大。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至少也是不全面的。外观设计绝不是工业设计的全部,把外观设计等同于工业设计是不正确的。

针对这一状况,本文从机械设计与工业设计的角度分别阐述了新产品设计开发的一般程序,说明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的关系以及工业设计在机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新产品开发设计的一般流程

1.机械设计的一般流程。从机械工程的角度来讲,机械设计没有固定的设计流程,需要视实际情况而定。机械设计的一般流程简述如下[3]:(1)产品规划:确定设计对象,展开相关的调研和预测,论证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明确设计目标完成设计任务书。(2)总体方案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进行功能目标分解寻求功能原理解法;拟定总体方案,进行执行系统、传动系统等设计形成多种可行性方案。对各可行方案进行运动规律、机构型式、造型以及色彩等方面的设计。对各可行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优方案。(3)结构设计:拟定传动系统、执行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零部件的结构,确定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及联接方式;确定零件的材料、尺寸公差等技术要求。绘制总装图、部装图及零件图,编制设计说明书。(4)施工工艺设计:进行加工与装配工艺的设计。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以及检验标准,必要时还需进行专用工具、夹具以及模具的设计。制定装配、调试、性能测试的技术文件。确定产品包装、运输、安装等方面的要求以及使用说明书。(5)改进设计:进行样机试制并进行试验测试,做出评定,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小批量生产试销,获取用户的使用意见,进行改进设计。

2.工业设计视角下产品设计的一般流程。工业设计视角下的产品设计程序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产品设计程序可以由如下四个阶段组成:(1)确认需求: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市场需求以及商机,制订可行性计划,并对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制订合理计划等方面的准备工作。(2)研究分析:深入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开展市场调查、竞争产品分析、产业发展分析、预期消费群体等研究工作,进行产品造型意象定位以及形态分析,并考虑人因、产品结构、材料和功能等因素,研究与本产品相关的专利与法律文件,制订详细的发展计划或设计规范。(3)整合发展:此阶段由如下三部分构成:①构想概念发展:充分运用创意法则或相关工具,提出多种可行的解决方案。②造型整合发展:根据前期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产品造型设计,并进行视觉性筛查制订出最佳修正方案;通过制作立体模型、运用评估以及细部修正等手段,最终确定产品的外形并且绘制外观尺寸图。③工程规划发展:进行细部设计,获取精确的工程图面数据进而制作准确的功能模型。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需完成整体结构、材料以及使用性进行研究或者试验。如果各项指标数据达到设计要求则可形成最终的工程技术资料,开展小批量试生产。(4)设计评估:这一阶段的内容一般在造型整合发展过程阶段同时进行。当构念、图面以及模型评估时需依据先前制定的设计规范,运用恰当的评估工具或方法,筛选出可行方案;进行小批量试产试销阶段,需要通过使用情况调查或者市场接受度调查为大量生产以及营销提供必要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