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物流运输与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4 16:42:34

物流运输与管理

物流运输与管理例1

着眼于世界来看,物流业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应运而生的,它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为推动全球服务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的日趋成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系统的应用源于三个方面:第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Internet使得信息以较低的成本快速进行传输和共享,这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水平,从而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润;第二,企业发展的需求。在利润最大化原则的驱使下,企业不断追求超额利润,不仅希望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还希望加快资金的流转,现代物流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在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以确定的价格将货物交付至消费终端,因此,物流企业必须釆取战略性管理措施发展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系统利用路径优化等措施,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为企业科学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第三,物流人才供需严重不平衡。2001年,我国加入WTO,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机遇,还有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物流方面,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对于先进物流理论、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所以它成为了热门职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物流、从事物流,这就增加了对于相关软件的需求。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经济的发展不仅依靠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还需要借助科学和信息技术,这一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物流行业当中表现尤为明显。例如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条形码扫描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当中,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物流运输管理系统开展业务。国外的运输管理系统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放弃了传统的卡车运输业务模式,转变为多式联运业务的模式,例如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海陆、海空、海铁几种形式,充分发挥了联合运输的特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运输管理,已经由简单的单一式运输,转变为依靠集装箱为载体的多式联运。“ITS”是美国的职能运输系统的英文简称,这个系统利用信息的整合,对运输进行优化后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真正实现了物的移动。运输管理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约了企业运营成本和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运输的可靠性,使驾驶员、车辆和道路之间达到一种高效而和谐的统一。目前,国外的物流系统供应商很多,包括SAP、PeopleSoft、SSA、QAD等等,这些企业开发的软件系统大都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可以有针对性的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我国,调查显示,2013年1-6月份,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5.5万亿元,相比于2012年同期的4.6万亿,同比增长19.6%,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总体费用增幅减缓,但是运输费用所占的比例却居高不下,目前,运输费用已经占到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2.5%,专家估计,这一比率还将继续扩大。从2002年起至今,原油价格涨幅高达400%,这大大影响了物流运输的费用,再加上近年来道路运量持续激增,道路运输费用的增幅远远高于社会物流总费用的增幅,由此可以看出,物流过程中运输费用比例和数量不断扩大。随着物流的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系统的普及率正在逐年提高,国内用友、金蝶等软件幵发商,抓住这一时机,率先占领了市场,不仅将软件应用于企业,还为高校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提供了院校版软件进行学习。在各大物流企业当中,己经使用运输管理系统的物流企业约占29.4%,但是在这些企业中,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与运输管理系统配合使用的比例不超过50%,一些新技术,例如GPS、GIS等应用比例极低。企业的经营者希望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综合强大的物流软件,然而在培养专业物流人才的过程中,则更需要功能更加细化和完整的软件系统。这一差异性,给我国物流软件幵发企业增加了难度。

……………

第2章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综述

2.1第三方物流综述

“第三方物流”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欧洲发达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流入我国,简称3PL或TPL,即Third-Party Logistics。“第三方物流”是“业务外包”的延伸,所谓的业务外包就是企业对自身和其他企业进行动态配置,将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通过外部的资源展现出来。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自营物流的条件下,难以提高经济效益,于是把重点放在生产加工环节,通过签订合同,将原本需要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进行处理,同时借助信息系统,随时了解业务进展情况,及时与物流企业联系沟通,以实现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控制整个物流管理。因此,第三方物流也被称为合同物流。3PL的核心是第三方,它与第一方或第二方合作,提供专业物流服务,所以它是独立的个体,并不属于第一方或第二方,它不拥有商品,也不参与商品的买卖,只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这是一种契约关系。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前身,一般为运输业或仓储业,3PL服务就是将其基本功能进行延伸,发展增值服务,例如仓储业不仅向客户提供储存保管业务,还可以对商品进行简单加工和配送,方便客户的同时,还增加了企业的额外收入。

……………

2.2运输管理系统综述

2.2.1运输管理系统的定义

“TMS”是运输管理系统的英文简称,作为一种“供应链”分组下的操作软件,它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提高物流管理及其他相关业务,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包括:为客户提供运输方案的优化、处理货物索赔理赔工作、编制物流运输计划书等。首先,运输管理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调度管理平台,对运输车辆和驾驶员进行统一管理,配备智能调度提醒功能,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实现人性化管理;其次,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处理订单,按照订单信息进行涉及车辆配载、最短路径设计,保证运输的高效性;第三,利用GPS、GIS、GSM实现对车辆的实时跟踪管理,并将反馈的消息及时处理,方便客户査询。不合理运输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就是空驶运输。在实际运输管理中,有时候需要从货源不足的地区调运空车到货源充足的地区,从管理角度来看,不能称之为不合理运输。但是,在始发地和目的地货源稳定的情况下,因对货源 计划不周,而导致的空车调运,就是典型的不合理运输。

……………

第3章第三方物舰输管理系统的分析........... 14

3.1 系统建设目标分析.......... 14

3.2 系统开发基本原则分析.......... 14

3.3 系统模式 ..........15

3.4 第三方物流基本业务流程 ..........18

3.5 运输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19

3.6 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系统决策分析.......... 20

3.7 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信息平台分析.......... 22

第4章第三方物㈣输管理系统设计.......... 25

4.1 计算机约束.......... 25

4.2 系统架构.......... 27

4.3 人员定位和职责划分.......... 28

4.4 信息平台结构.......... 29

第5章相关算法的优化与实现.......... 38

5.1 Dijkstra 算法.......... 38

5.2 车辆积载的算法.......... 43

5.3 系统实现.......... 46

第5章相关算法的优化与实现

5.1 Dijkstra 算法

“最短路径算法”是用于解决运输过程中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如:Dijkstra算法、SPFA算法、Bellman-Ford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等是常用的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是最常用的,它是由Dijkstra于1959年提出的,其用于解决图中两点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问题,该算法成为一种典型的最短路径算法,也成为其他算法的基础,适用于计算一个节点到多个节点的最短路径。在实际运输过程中,运用Dijkstra算法时,需要结合实际道路网络的特点和变动,来进行程序设计。首先,将道路网络假设为权值非负的无向图,若任意两点间有并行道路的话,为了区分道路,可在其间各选一点。根据计算需要,可将权值表示为距离、速时间、造价等不同数值。权值取整,以便提高计算速度。

……………

结论

物流运输与管理例2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Harbin 150088,China)

摘要: 慕课作为一种大型开放式网络教育模式在我国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慕课也将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优质教学资源和参与学习的机会。高质量的课程慕课资源开发与建设将是我们一定时期内面临与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慕课在我国职业教育应用的现状,提出《物流运输管理》慕课知识体系构建的方案,并针对单一知识点进行慕课资源的实例开发与建设。

Abstract: As a large open network education mode,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get rapid development in Chin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will provide the opportunities of accepting high 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 study for more people.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high quality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resources are the key problems for us to face and solve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plans of knowledge hierarchy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about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Aimed at the single knowledge point, it takes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examples about the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resource.

关键词 : 物流运输管理;慕课;资源;开发

Key words: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resource;developmen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30-02

1 慕课在我国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的在线式开放性课程,它借助于先进的网络平台,将海量的名校名师名课汇聚于此,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教育的格局与进程,它让非在校生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享用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每一个人提供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2012年被TIME杂志称为“慕课元年”,一时间慕课以井喷式的强劲之势从美国席卷全球,宣告了一个全新教学模式时代的到来。

在我国,华中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已率先的进行了慕课的建设,并开通了慕课公开课共享平台。然而,在国际上,往往慕课运用最多的是职教院校,而非本科院校。由此可见,高职教育开展慕课建设工作势在必行。由于高职和本科教育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应更深层次的研究高职教育的特点,推出更符合高职教学需求的慕课资源,同时能够满足高职毕业生接受终身教育的需求。

高职院校慕课课程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然而面临的困难也是多种多样,为了通过慕课来推动职业教学的创新,使得高职院校不得不探索如何开发与引进适合的慕课。未来的本科教育将有一部分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会给高职院校带来较大的威胁,而通过慕课进行学习,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只有尽快的开展此项工作才能在今后的职教体系中留有一席之位。

在高职教育慕课实践应用中,上海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13高等职业教育MOOC(慕课)课程建设及教学创新研讨会”在沪举行,此次研讨会是由上海市职教协会高职高专教学研究会、中国职教学会教工委数码艺术类专业教学研究会牵头,联合超星集团举办,通过会议的召开意在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升级,通过慕课来推进高职教学改革,以改善高职教学质量。

2 《物流运输管理》慕课知识体系构建

2.1 课程目标分析 结合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提炼课程对学生培养所需达到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分解相应技能,总结职称技能所需的关键知识点。

2.2 课程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点是根据教学大纲,对《物流运输管理》课程进行分解后的原子单元。《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知识体系是由知识点的集合与知识点之间逻辑关系的集合所组成的。学生对于知识体系的掌握可以分解为对知识点以及知识点逻辑关系的掌握。通过分析这些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根据这些关系对知识点进行分组、分块,构建知识点间的网络结构。

2.3 课程知识点划分和描述 根据慕课的自身特性,每次慕课的时长一般控制在5-15分钟之间,这就要求在知识点划分上,每个知识点应尽可能的小,且相对独立,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可以方便教师对较复杂的问题按点考核。好的知识点的划分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开展。划分后的知识点需要进行难易程度及重要等级的详尽描述,为学生在开展学习中如何合理的分配时间和精力提供便利,同时也为教师考核侧重点提供依据。

2.4 课程知识点内容的设计 在对知识点内容讲解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构建与知识点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并配以相关习题、多媒体课件库、视频、图片等资源。因此学生可以获得多种网上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不同的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当时的教学要求和自己对课程的教学经验选择原有资源库中适合自己教学要求的资源,屏蔽无用的资源,增加自己教学中所需的新资源。

3 《物流运输管理》慕课资源开发实例

3.1 开发平台选择 《物流运输管理》慕课开发过程中选用了北京中唐方德科技有限公司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开发平台作为慕课资源的开发工具,该平台可实现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习题、作业等功能融为一体,并可将制作的成品于网络,学生可通过三种途径进行学习,通过电脑登录学习网站进行学习、通过平板终端运行课程平台软件进行学习、亦可通过手机终端借助无线网络完成在线学习。学习形式多样化,方便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自主学习和统一学习。

3.2 知识点慕课开发脚本 在知识点设计过程中,为避免知识点交叉、重叠首先确定知识点所在分组,并确定知识点的名称及相关描述,针对知识点进行教学互动设计,互动类型可分为反馈型、确认型、讨论型、投票型等。通过教学互动引出本知识点内容,知识点内容可通过微视频或动画形式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可以借助为知识点配备的教学资源辅助的对知识点内容进行学习,认为对知识点已经掌握了可以进入测试环节,为每一知识点配不同类型的习题资源,通过知识点在线测试通过者方可进入到下一知识点的学习。但由于学习者身份不同,可以为不同学习者设定不同权限,满足在校生、企业在职人员等学习者不同的需求。

3.3 课程作业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平台向学生推送课后作业,作业内容的布置可以随机添加,同时也可定向的从习题库资源中进行选取。学生可通过电脑、平板、手机多种类型工具完成作业的作答。

3.4 课程考试 最终所有知识点的习题资源将构成《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的习题库。在结果性考核时教师可以在习题库中根据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指数按比例进行试题的选取,考核学生对本学习领域的掌握程度。

3.5 互动交流平台 慕课的应用是面向外界的,这就需要提供与外界交互的平台,“教学做”一体化平台中就包含了这个功能,学习者可以在该平台中进行提问交流。有的人担心众多人在此交流,管理者是否能够快速的响应,由于学习者人数的众多,大多时候其他同学就可以在短暂的时间里进行回复交流,并在不长的时间里即可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同时也可省去教师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就是慕课的魅力。

参考文献:

物流运输与管理例3

运输不仅是物流的重要职能之一,同时运输贯穿于产品的整个流通过程之中,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分销这一过程中,各个节点之间物质实体的联系也是运输,运输不仅横贯了企业的各职能部门,而且越过了企业的边界将上游和下游的企业联结起来。然而目前我国物流运输业仍处在起步发展的阶段,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如何提高我国物流运输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我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各种运输方式的特性和综合运输的优势,推行合理运输,对于现代物流的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物流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物流运输业也随之发展。但与国外物流运输发展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1.我国物流运输业务空驶率高、积载率低

因我国在物流运输方面,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信息管理分散,各部门采用局部的计算机管理,尚未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物流职能部门很难收集各部门信息,不能及时根据销售计划、生产计划调整运输计划,并向各地区的物流部门传送信息,以及企业缺乏高效的车辆装车的调度和指挥系统,导致运输车辆的空驶率偏高。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我国物流运输车辆的空驶率达37%;某些专门运送特种货物的专用车辆,如专门运送商品汽车的汽车物流车辆,其空驶率高达39%。汽车空驶行程完全是消耗性生产过程,车辆的空驶行程越少,车辆的利用效率就越高,运输成本就越低。因此,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努力减少车辆空驶行程,提高车辆利用率。

2.我国物流运输业务货损货差率高

企业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所使用的物流设备,特别是包装容器的单元化、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低,导致货损率与车辆积载率低。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我国物流货损率为2.5%左右,是沃尔玛商品配送损耗率1.1%的2倍左右。由于较高的货物货损率,造成极大的企业与社会资源浪费。

3.我国物流运输配送准时率低

我国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由于大部分物流企业未能较好处理中心仓库与销售网点的布局,加大运输难度,导致物流运输准时率偏低。由于较低的运输配送准时率,延长了货物在途时间,降低企业货物周转速度,增加企业库存,降低企业资金周转,从而提高了企业物流成本,降低企业与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二、提高我国物流运输管理的措施

针对以上我国物流运输业务存在的问题,要提高物流运输管理水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建立高效的运输管理系统

建立高效快捷的运输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降低供应方的成本,同时还为其生产提供了理性预期,也使得销货方达到“最低库存甚至零库存”的状态,减少库存积压。如沃尔玛快速的供货系统可保证分店货架平均每周补货两次,使沃尔玛各分店即使只维持极少存货也能保持正常销售,从而大大节省了存贮空间和费用。由于快捷运输系统的高效运转,沃尔玛的销售成本可以比同行业低2%-3%,奠定了沃尔玛全年低价策略的坚实基础。沃尔玛正是通过信息流对物流、资金流的整合、优化和及时处理,实现了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都变得高效有序,实现了商业活动的标准化、统一化、专业化,从而达到实现规模效益的目的。

2.实施多式联运

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货物越来越多,这种方式与传统运输相比具有以下优势:其一,能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输质量。多式联运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可以实现“门到门”的服务,货损、货差事故、货物灭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全程运输由专业人员组织,可做到各环节与各运输工具之间衔接紧凑、中转及时、停留时间短、货物的运达速度大大提高,有效提高了运输质量,保证了货物安全、及时、准确、快速运抵目的地。其二,实现了统一化、简单化。由于货主只需办理一次委托合同,投保一次,其余一切运输事务均由联运经营者负责处理,而一旦在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货物的损害风险皆由联运经营者负责。第三,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利润。多式联运经营者一般与业务相关企业都有长期合作协议,可以得到更优惠的运价。再者,通过对运输路线的合理选择和运输方式的合理使用,都可以降低全程运输成本,提高利润。

3.开展共同配送

大多数运输企业由于自身经营能力有限,经营线路选择上有明确的地域痕迹,往往只选择一条或几条经营线路。跨线超出其业务范围时,则需承运公司单独运送或假手与别家运输公司。单独运送,选择本不熟悉的路线,成本、风险均难以控制;假手与别家,涉及中途货物的转手,二次装卸搬运,生成不合理劳动,消耗人力、精力,增加成本,削减利润。随着运输设施的不断发展,运营机制的不断创新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远距离运输线路节点企业间的横向联合成为可能。连通彼此经营线路,实现信息交换;共用硬件设施,统一调配,有效降低设备设施“重置率”。既降低了运输公司运营成本,又扩展了业务范围。是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扩大利润空间,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可行之选。

三、结语

我国物流运输业起步较晚,相对国外发展水平,还明显落后。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这对我国物流运输业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为此我国应加快提高我国物流运输管理水平,树立现代化物流运输管理的观念,重视物流运输成本控制管理,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为物流运输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从而使我国的物流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陈家旺.信息化改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j].经济师,2005.

物流运输与管理例4

关键词: 目标管理制度;工作类别;工作标准;关键策略;效能

Key words: the target management system;type of work;work standards;key project strategy;effectiveness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008-02

0 引言

目标管理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手段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者的认可和推崇,结合本人在相关物流企业多年的管理经验和实践,以物流企业的运输岗位为例,阐述我的关于目标管理制度的创新设计思路与有效推行方法。

1 运输岗位目标管理制度设计

1.1 运输岗位目标管理制度核心设计

1.1.1 界定四类工作类别 一般企业的的目标管理通常把工作类别界定在重点工作、一般工作、追加工作三类上。重点工作为必须完成的核心工作和关键工作,一般工作一般界定于岗位应知应会工作,追加工作通常为临时性、突发性的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经常会有一些涉及全局、影响重大、需要全员参与,但又不能通过强制的手段分解到各岗位中的工作项目,这类工作项目通常称为“增值工作”,理应进入目标管理系统中。

1.1.2 确定四类工作类别下的典型工作项目 与运输岗位相关的重点工作项目就是运输工作,包括既定时间内完成多少货主、多少运量、多少运单的运输工作任务。一般工作为岗位应知应会工作,如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学习力提升等工作。追加工作通常为追加运输任务、运输中的新增增值服务项目等工作任务。增值工作如运输工作中的揽货、优质社会运输资源的整合、行业典型经验和技术引进等。

1.1.3 量化典型工作项目的衡量标准 以运输工作项目为例,其衡量标准可以设置为:①运量标准:每月多少吨公里;②运输质量标准: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损失率;③运输效率标准:及时率、准时率;④运输费用标准:燃油耗费水平、维修费水平、材料耗费水平等;⑤运输安全标准:安全率、事故率水平;⑥客户满意度标准:满意率。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各项指标都需要以计划值、实际值、完成率三个指标与之配套。

1.1.4 关键策略 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的方法、手段和具体措施。

1.1.5 配套资源 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所用的方法、手段和措施的推行需要耗费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也需要其他部门或领导的支持、支援和配合,因此,形成了企业部门间、领导与下属间、同事间的有效配合和互动。

1.1.6 权重设置 重点工作、一般工作和追加工作可以采用百分制,增值工作分值可以在百分制的基础上另行制定一个最高分值额度。

1.2 运输岗位目标管理制度配套设计

1.2.1 月度目标分解到周 为了促进月度目标的落实,应该尽可能地将月度目标分解到四个周中。

1.2.2 收入预算 目标中涉及到运费收缴等作业目标的,与之标准相对应,必然会有预计收入,可以通过填写收入预算表的方式提交到财务部门,为财务部门的收支预算提供依据。

1.2.3 支出预算 目标管理制度中的配套资源必然衍生出完成月度目标所必须的资金使用计划,完成多少运量、行驶多少公里、耗费多少燃油和机油、花费多少维修费、需要多少过路费等等,可以通过填写支出预算表的方式提交到财务部门,为财务部门的收支预算提供依据。

1.2.4 人员需求预测 配套资源中可能会涉及新增运输岗位工作人员的需求,可以通过填写岗位人员需求计划表的方式提交到人力部,为企业的人力规划提供依据。

1.2.5 物资需求计划 配套资源中也可能会涉及运输耗材如篷布、包装物、捆绑物、隔离物、加固物等材料的使用,可以通过填写物资需求计划表的方式提交到企业物资部,以便统一预算和采购。

1.2.6 请援计划 运输岗位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有困难,需要其他部门、其他岗位给予适度支持和配合,在制度月度目标时预先提出来,经过企业的统一协调后以请援任务单的方式下达到被请援的部门和单位,这样,做到了管理的闭环性。

1.2.7 月度监控 为了真正实现月度既定目标,应该按周进行目标推进监控,监控的依据是测算计划完成率和目标达成率。

1.2.8 面谈记录 目标达成不能靠强制的方式完成,必须有充分的面谈达成过程,该过程需要留有书面记录,实际上是起到监督作用。

1.2.9 工作改善提案 目标管理中应鼓励各岗位作业人员通过积累、提炼、创新自己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形成可以复制、推广的标准化文件,起到以点带面的功效,工作改善提案表就十分有效。

2 运输岗位目标管理制度推行

企业目标管理制度推行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是如何让每个岗位员工都十分清楚什么是目标管理,为什么要实施目标管理,不实行目标管理为什么不行等问题,解除员工疑虑,让他们从心里上接受目标管理制度,进而才能从行动上自觉履行目标管理的各项规定。因此,目标管理制度的宣贯就十分必要。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和企业成功案例,以下宣贯方法十分有效。

2.1 请填写(请如实填写表1)

2.2 请估算(请根据自己的月、周、日薪数额估算合理的工作量标准)(表2)

2.3 请思考 假如用该日薪(自己上面选择的目前的日薪水平)去寻求运输业务外包,你觉得应该确定的工作量、工作标准是什么?如何考核?如何评价?如何付款?别人怎样做、做什么、做多少你才满意?才肯付款?

2.4 请拓展 仔细计算一下本运输部门的周薪水平,回答:①本部门本周完成的工作量是多少?②该工作量与本部门周薪水平相当吗?③你觉得该周薪水平应该完成的工作量应该是多少?

2.5 请换位 ①假如你是企业老板,该周薪水平你会要求你的雇工完成多少工作量?②假如你是企业老板,该日薪水平你会要求你的雇工完成多少工作量?③假如你是企业老板,该部门周薪水平你会要求你的雇工每周完成多少工作量?

3 结论

目标管理就是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岗位、也有自己的职位,每人都有自己的工资,该工资水平下一定有必须要完成的一定的工作、工作量和工作标准,工作要区分重点及非重点工作,工作量不是靠个人自觉、凭良心或漫无目标去完成的,工作标准不是虚的,要是实实在在的,每人工作是经过科学计划并与公司目标相匹配的,工作的计划性靠的是预见、提前量、筹划和部门衔接和协同。能够概括以上要求的就是目标管理,是不可或缺的管理,是必要的管理。

参考文献:

物流运输与管理例5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276-01

一、前言

为了保证利益的最大化,中石油企业往往借助于铁路装车点来发展自己的运输业务。铁路运输不但增加货物运输量而且确保货物更加安全抵达目的地,为了对此进行有效的、系统化的管理,需要建设一个新的,符合现代铁路运输模式的信息系统。建设铁路运输管理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对大型装车点的作业进行及时、真实、全面的记录;其次,它极大的提高了装车点的工作效率,而且在信息化社会的现在,掌握了信息就是掌握了机遇,掌握了发展的命脉。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起一个稳定高效的铁路运输管理系统信息集成。

二、我国铁路运输与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提到物流,首先想到的就是淘宝和快递公司。淘宝和快递公司的发展侧面反映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的迅速,同时也影响到了我国的其他企业,都开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的科技含量成分非常的高。然而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铁路运输信息的发展由于起步时间晚等各方面的原因,发展并不是非常的成熟。从整个铁路运输行业来讲,我国的信息化服务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完善,也没有相应的规范制度和标准,更没有条理化的编码标识,铁路运输信息建设的根基非常不稳定;从企业上看,首先是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建设的科技含量仍旧较低,而且在用途上,单纯的作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没有将其应用于发展计划的决策、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这并不符合建设物流信息系统最初的本意。

三、制约我国铁路运输与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因素

我国的物流信息化的程度仍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本文从中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的物流企业中,除了极个别的大型企业和国家企业之外,大部分的组成企业都属于中小型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有着共同的弱势就是:资金比较薄弱、规模不大、对于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发展水平低,大部分都是由以前的仓库企业等转型的。而且这些企业的业务也比较少,信息量少,人工完全可以胜任且成本要低于信息集成系统。此外,这些中小型企业的个性比较突出,对于信息收集的标准比较细化,而市场上并没有专门针对中小型企业设计的系统流通,如果想要建立完备的物流信息系统,就必须去寻找专业人员进行定制,而这样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不仅如此,物流市场瞬息万变,有可能刚刚建立的系统又变得不适合企业的市场发展,因此对于这些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说,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成本高、风险大,难以保证效率。

2、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铁路运输平台发展缓慢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我国出现了许多新兴的信息平台,这些信息平台的作用是为用户提供信息和公共服务,但是这些信息平台大都难以实现长远的、更高层次的发展,这是因为它们存在着很多的缺陷,首先,这些平台的规模都比较小,大部分都是区域性的,信息的收集也局限于小小的县城等;其次,这些平台的服务类型也很单一,在市场上的竞争并不占据优势,甚至处于劣势,而且这些平台的从业人员的水平也不是很高,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还有,这些平台的分布都比较分散,货源也不完善,连带的融资的能力也比较低。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建立信息化铁路运输,但是在上文中我们提到过,由于我国铁路部门的运输道路繁多,跨越不同的省市,所以最佳的解决方法应当是建立公共性的信息平台,但是我国目前对于公共性的信息平台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都非常的欠缺,相关的研究、建设和法规标准等都非常的简陋甚至欠缺。可以看出公共性的信息平台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四、信息集成的技术路线

目前我国已知的建立信息集成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中介模式和数据仓库法两种。这里主要介绍数据仓库法的技术路线。

1、方案概述

针对现有铁路运输管理系统信息交换方式多种多样、信息交换对象局限以及现有信息交换紧密锅合等特点,根据铁路运输管理系统的各子系统数据的特殊性,在保证不影响既有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创建或利用具有只读权限的共享数据库表,采用数据复制技术把精简后的数据复制整合到独立的数据库中以备其他系统搜。根据铁路运输管理系统各子系统的业务特性,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异i复制的方式,对不同子系统做数据复制的时间间隔、时间节点各不相同。其中,由于货运计划系统每时每刻都存在新增数据,为保证数据复制及时,可设定货运计划复制的时间间隔为分钟;由于货调系统的主要服务对象为铁路局货调岗,该岗位每天审批承认车时间固定,不同的铁路局承认车计划均在点到点间下达至车站并上报至铁道部,另外在日常执行过程中,货调岗的业务人员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或新增承认车计划,为保证及时接收数据要根据时间段采用不同时间间隔进行复制,点到点间集中接收承认车计划,可设定复制的时间间隔为分钟,其他时间段接收临时调整的承认车计划,可设定时间间隔为分钟;货票系统是按照每天点后上报当天完成实绩数据,为保证数据接收准确,可设定复制时间点为每天零点,复制范围为前天的全部数据;货车追踪系统数据更新的时间相对较长,主要是受限于全路车号识别设备部署的站点均为大节点,可设定数据复制的时间间隔为半个小时;集装箱箱管系统的数据更新取决于车站集装箱业务,可设定数据复制的时间间隔为分钟。

2、建设业务流程集成技术

铁路运输其高效运转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信息系统进行支持,而且当前的铁路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建立了大量的信息系统,从客运流量的调度指挥,再到客运服务系统以及货运系统的运输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都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但是都不能将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全面的适应,而且各系统之间的资源还不能够共享,因此要建设全面的业务流程集成技术,才能够将这一现实问题进行解决。

首先业务流程要建设具有面向服务的架构,给铁路的信息集成技术打好基础,在进一步的发展业务流程的语言,再建设铁路信息共享平台,将铁路系统内部的各信息都能进行全面的处理,而且共享的信息应用中能够将客户的需要尽最大程度的满足,而且该系统还能对铁路系统的货物进行查询,准确的表达火车的批准状态,因此通过集成系统的相关服务,可以让高层的调度人员能够全面的掌握级车的运行情况,进而在进一步的运输生产中带来更加有效地调动和分配,再加上铁路信息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量非常强大,通过集成的信息集中方式能够有效地整合、封闭、利用,可以将铁路信息共享的资源全面的扩大和分散,因此专用铁路信息集成技术才有更多的建设空间。

五、结束语

在信息新时代,发展的关键在于掌握信息的技术,这样我们才能针对所收集到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发展策略,每一分钟的信息都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及时的、有效的、真实的信息,尤其是物流行业,因此必须加强对信息集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喜军. 基于WEB的铁路物流动态信息管理系统[D].吉林大学,2014.

[2] 王长群. 铁路多经物流基地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规划[D].西南交通大学,2011.

物流运输与管理例6

顾名思义就是货物的流动。运输是物流的基础,物流的目的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保证货物质量的前提下,高效率、低成本的送往目的地。货物运输在运输方面所能选择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铁路、水路、航空、多式联运等等,各种运输方式也是有利有弊,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针对不一样的情况和要求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是完成国际物流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和基础保障。

1铁路运输及其特点与应用

1.1铁路运输的特点

铁路运输是在铁路上利用车辆编成列车载运货物、由火车头牵引的一种特殊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主要承担的是距离较长、批量较大的货物的运输,其中包括整车运输、零担运输和集装箱的运输。铁路运输主要选用敞车、平板车、凹形车、钳夹车、游车等运输工具。

1.2铁路运输的利弊

1.2.1铁路运输的优点

铁路运输最大的优点在于其运输量大,由于运输量的增大使得其运输成本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而言成本更低,铁路运输一般对于货物的包装要求也很低,由于铁路受天气影响很小,可以全天候不分季节的进行运输作业,铁路的铺设等都具有确定性,货物运输的时间、地点以及铁路之间的衔接性也有很大的准确性,安全系数大,风险比其他的运输方式小。

1.2.2铁路运输的缺点

铁路运输由于自身选择路段的确定性,也相应的减少了运输的灵活性,受到铁路网络的影响很大,同时,在铁路运输开始前对于相应运输路段,运输货物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也比较繁杂,为了控制铁路运输的成本,发车的效率比较低,由于铁路运输途径多站,经过每个站台都需要重新的编组,所以运输速度变得相对较慢,周期也比较长(除专列之外)。

1.3铁路运输的应用

针对不同的要求需要不同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哈萨克斯坦项目中,采用的是国际联运的运输方式,以KC31为例,始发站在中国廊坊在运输过程中经过不同的国家,经过大大小小的车站,经过多次编组,最后到达终点站恩巴;不仅仅是在国际运输中,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网上购物,在大部分的情况之下也是采用铁路运输的方式。

2道路运输及其特点与应用

2.1道路运输的特点

道路运输主要是指利用各种各样的车辆的载货运输的运输方式,运输数量相对较小,运输距离相对较短,但是灵活度相对于铁路而言更加灵活,可以抵达铁路、水路所无法触及的地方。

2.2道路运输的利弊

2.2.1道路运输的优点

道路运输的方式,主要依赖于道路和车辆,灵活性较高,只要有路就可以抵达大部分的地方,这是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比拟的地方所在。道路运输可以实现“门对门”的直接运输,中间不需要像铁路运输一样经过大小站台和多次编组,不需要转运。

2.2.2道路运输的缺点

道路运输主要依靠车辆运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其载货量相对较小,受天气路况的影响相对较大,由于运输数量小,运输的成本也相应的提高,不适宜长途运输。对于超大的货物来说,需要提前考察路段、涵洞、限高等特殊因素的影响,经过多个城市时需要办理通行证。

2.3道路运输的应用

就公司老挝、缅甸的项目而言,目前公路运输确实是主要的运输方式。国内物流公司将老挝和缅甸项目所需要的货物分别集中在中国云南的磨憨口岸和云南的瑞丽姐告口岸,各段的货运办理好国内出关和境外进关手续后,通过道路运输将项目所需且已经在口岸的物资通过道路顺利运到目的地。

2.4道路运输的注意事项

道路运输的方式受到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相对比较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城镇政府为了保护路段的平整度,很多地方都会设置“限高”,不同的区域、省份之间如果车辆通行都是需要缴纳一定金额的过路费,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因所运输的物品不同,对于车辆的折损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些都会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都是需要事先考虑的问题。

3水路运输及其特点与应用

3.1水路运输的特点

水路运输主要是以船舶、货轮等运输工具在海洋、河流、大江等载运货物的运输优势,运输货物的数量与其他同体积的运输工具相比是最大的,大型的船舶可以运输数万吨以上的货物。

3.2水路运输的利弊

3.2.1水路运输的优点

水路运输对比于其他运输方式而言,最大的运输方式在于运输能力和运输成本上,由于水路运输依靠的是现有的河流、海洋等,因此,在前期投入中成本就相对较低,另外,在运输过程中,货轮可以承受的装载数也在数万吨以上,运输能力、运输成本都处于优越地位。

3.2.2水路运输的缺点

水路运输依赖于海洋、河流等,由于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确实减少了前期的成本投入,但也恰恰是因为这些原因,水路运输的局限性也大大增加了。水路运输的主要缺点在于运输速度慢,受到港口吞吐货物能力大小的影响以及遇到恶劣天气无法进行货物输送等弊端的影响。

3.3水路运输的应用

在实际的应用中,水路运输主要分为集装箱运输和散杂货船运输两种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就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大型容器为载体,将货物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以便在现代流通领域内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从而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一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使用集装箱运输,可以直接从仓库发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避免中间货物装卸。散杂货船的运输主要应用大型的设备、散装的货物与材料等短距离的海洋运输。承运超大件的设备,大宗的散装货物和不适用于集装箱的货物,散杂船运输方式所运输的货物不受外形、重量的影响,可以选择较近的港口和适合自身要求的船舶承运。

3.4水路运输的注意事项

在水路运输的过程中,受到的“水汽”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也可能会使得所运输的物品受潮,因此,在运输开始之前就应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对于潮湿度极为敏感的物品来说,就不建议选择水路运输的运输方式。

4航空运输及其特点与应用

4.1航空运输的特点

航空运输是以飞机为主体的载运货物的运输方式。如果采用直升机直达的运输方式则不需要很大的前期资金投入,如果采用民航机运输则除了需要修建跑道外,其他的前期资金投入很少。

4.2航空运输的利弊

4.2.1航空运输的优点

飞机在日常生活中是速度相对较快的运输工具之一,利用飞机为载体进行的货物运输可以提高货物的运输速度,降低货物运输所需要的时间,保证货物的质量,降低货物的损失。

4.2.2航空运输的缺点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不采用航空运输这一运输方式。飞机运输货物量比较小,并且运输成本也比较高。此外,航空运输对安全性的要求也比较高,对于易燃易爆、腐蚀性、放射性、磁性以及压力容器等较危险的物品都是不允许托运的,所受到的限制比较多。

4.3航空运输的应用

航空运输的优点是周期性短、时间快,对于一些急需的货物或者是保鲜期较短等类似鲜花、药品的货物而言是最佳的运输方式。比如:在国家大型的工艺建造中紧急需要一些体积小,密度高,价格高这样的器材,或者是药物的运输,使用航空运输的方式是比较合适的。

5多式联运及其特点与应用

5.1多式联运的特点

多式联运是指相关负责人把货物从指定的接货地点发往指定的收货地点的运输过程,采用铁路、道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相互配合的运输方式,多式联运是一种较高级的、优化的运输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由负责人和托运人签订合同,实行一站式服务,全程负责货物运输。

5.2多式联运的利弊

5.2.1多式联运的优点

多式联运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它通常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铁路运输的受天气影响小,适合长距离的货物运输;道路运输的灵活度高,可以实现“门对门”的运输方式;水路运输的运载量大,成本低;航空运输周期性短,可以实现货物的快速运输。

5.2.2多式联运的缺点

多式联合运输的主要缺点在于各种运输方式选择的复杂性,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充分的前期工作,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保证运输的正常运行。

5.3多式联用的应用

多式联运已经得到国际的认可,并且在国际上也开始投入实施。比如:非洲尼日尔重油发电项目,其中发电设备等物资来自于欧洲,通过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就可以保证货物在最短时间内保质保量的抵达指定地点。

5.4多式联运的注意事项

多式联运的优点在于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并且保证货物在恰当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具有很好的协调能力,确保各个环节不出现差池,只有这样,物流工作才可以高效顺利的完成。

物流运输与管理例7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75-0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源自德国劳耐尔团队创立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从职业需要角度出发,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内容开发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为载体,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教、学、做、考,有效地解决企业所需与学生所学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零距离”上岗的就业竞争力。该理论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第二,以项目为载体;第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第四,用任务驱动训练职业岗位能力;第五,以学生为主体;第六,开放办学;第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运输业务流程,学会选用适当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应用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组织货物多快好省地位移到达目的地交付收货人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必修主干课程,该课程一般是在学习了物流管理基础和物流信息技术等基础课程之后开设。以往的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系统性的灌输,轻视实践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难以适应就业岗位需要。课程在教学思路、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面都存在不足,故须对其进行改革。本文试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一、课程定位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课程设计立足于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本地区企业行业业务发展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8年获国务院批准实施,大力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交通运输等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物流产业基地成为北部湾九大产业基地之一,物流业将得到更大发展。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人才需求预测,到2015年物流人才需求达到95800人。在此情形下,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应以培养服务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人才为出发点,紧密围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和大力建设课程实施保障体系”为手段,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二、课程设计思路

紧密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目标的培养,实行校企合作开发和建设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改革以往课程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不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的做法,以“职业导向,任务驱动,学生主体、工学结合”为教学理念,以物流管理专业货运方向对应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能力要求为依据,分析、归纳和整合出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实施教学,变抽象理论知识传授为以完成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让学生置身于真实工作情境中,参与到工作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要点

物流运输与管理例8

钢铁企业物流是指在钢铁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从向企业供应原、燃料以及辅料,进行钢铁生产与加工直到最后将钢材产品销售给消费企业的整个过程,同时包括对在钢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出来各种的固、液废弃物的回收和重复利用。从物理区域上划分,钢铁企业物流主要包括厂外物流和厂内物流,厂外物流包括厂外原材料的采购运入以及钢铁产成品的运出销售(即入厂物流和出厂物流);厂内物流则包括全部生产物流(即从投入铁矿石、煤炭、废钢等原材料采购入库开始,经卸车、储存、冶炼、轧制及特殊处理等环节,直到形成各种钢材产品销售出厂为止的全过程)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物流。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厂内物流又可分为生产制造物流(辊道、天车、台车等运输以及部分铁水火车运输)和厂内运输物流(汽车、火车、轮船等运输)。

2 钢铁企业厂内运输物流管理现状与问题

2.1 钢铁企业厂内运输物流管理现状

大型钢铁企业从采购环节的铁矿石、焦炭、废钢,生产环节的烧结矿、生铁、钢坯,到销售环节的钢材以及循环利用物资和废弃物的处理,如此庞大而复杂的物流过程使钢铁企业不得不拿出相当一部分人力物力来处理这些事务。当前,大多数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有独立的物流部门,而这些职能性质相近的物流部门由于物流管理的相对独立,从而造成企业内部物流不顺畅和效率低下。

长期以来,钢铁企业经营者更加注重工艺装备的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而忽视厂内运输物流系统及其管理优化,导致厂内运输物流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虽然部分先进的钢铁企业物流运输已开始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跟踪定位和管理,但大多数钢铁企业仍处于电话联系、手工操作、人工装卸较低层次的运作阶段。绝大数钢铁企业是靠纸为媒介来传递信息,还未能实施数字化的物流管理,先进的电子数据交换、自动识别和条码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更无从谈起。

近年来,大型钢铁企业管理和经营者越来越关注于大型钢铁企业的厂内运输物流运输的管理和发展,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型钢铁企业随着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厂内运输物流系统若不随着改进,与企业的发展规模明显不适应,从而对企业发展产生制约;另一方面,在当前原材料价格高涨、而产品竞争又异常激烈、企业利润走向微薄的新常态下,通过对厂内运输物流系统优化,可进一步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2.2 钢铁企业厂内运输物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流管理专业化水平低、物资运输效率不高

目前,钢铁企业厂内运输物流管理参与单位众多,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资源不能共享,弊端较多。因参与单位多,导致整个物流应有的衔接、协调机能割裂,从而造成物流无效作业环节的增加,物流速度降低而成本提高,严重影响了物流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同时,物流系统多环节的活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够灵活,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运作能力差。尽管很多企业开发应用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但由于内部物流管理结构存在问题,业务流程不够优化,物流效益难以得到体现,项目很难发挥其效力[1-2]。

2.信息系统智能化程度低、物流调度协同性差

近年来,虽然部分先进企业物流管理已开始采用RFID、条码、GIS、GPS等技术,并建立和使用物流管理系统、库区管理系统、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ERP购销管理系统以及远程计量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但往往企业所建立的各个信息系统之间信息传递不畅通,信息孤岛现象较为明显;同时各企业所建立的各信息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物流调度缺乏协同优化能力,致使物流运输不能科学合理的进行运输配载,车辆空驶率高,运输效率低。

3 钢铁企业厂内运输物流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钢铁企业厂内运输物流管理系统将快速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企业通过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实现对物流的全面感知、可靠传输,通过建立智能化物流管理系统,与企业其他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实现整个厂内运输物流信息和数据及时、透明的传递和交换,并实现厂内运输物流的集中管控、智能处理,使企业进一步降低物资库存、优化运输路线、减少内部倒运、降低经营成本。

3.1 数字化物流实时跟踪与在线监控

物流实时跟踪与在线监控是物流调度和管理优化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利用RFID、条码、视频、红外感应器、激光定位、GPS/北斗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对钢铁企业厂内运输物流进行全方位实时跟踪和在线监控,实现物流数字化是钢铁企业厂内运输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3-5]。

3.2 网络化物流信息传输与动态调度

物流信息的可靠实时传输是物流调度和管理优化的关键。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如WSN无线传感网络、Zigbee、GPRS/3G/4G等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在钢铁企业高温、高振动、强屏蔽等恶劣环境下,实现企业厂内产品库区作业和运输物流跟踪信息与调度指令的实时传输,可对厂内运输物流运输实现动态调度和优化管理,科学合理的进行运输配载,减少车辆空驶率,提高物流运输效率[6]。

3.3 智能化物流协同优化与决策支持

物流运输计划与作业的智能化是物流调度和管理优化的重点。利用物流协同优化与决策支持关键技术,如物流调度计划智能决策模型,实现厂内不同车间、不同运输物资和不同运载工具协调优化调度的同时,与其他信息系统无缝衔接,协同MES、ERP、远程计量系统等其他管理系统作业,从而实现物流的智能化、一体化管控。

4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钢铁企业厂内运输物流管理系统

4.1 系统架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钢铁企业厂内运输物流管理系统从“泛在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三个角度对钢铁企业厂内运输物流进行一体化全方位监控和优化管控。其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1.感知层

感知层负责信息采集,车载终端、船舶终端、手持终端、门禁系统、计量系统以及ERP、MES等系统中获取信息,而计量、门禁系统则分别基于RFID、GPS/北斗导航、红外感应器和视频等物联网技术感知信息;

2.网络层

网络层为信息传输层,主要采用包括WSN无线传感网络、3G/4G移动互联网、企业专用网络等网络技术实现监控信息、定位信息、调度信息等监控管理过程中关键信息的传送;

3.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为厂内物流管理应用,包括两个子层:应用支撑子层和厂内物流运输应用子层,其中应用支撑子层包括GIS平台、数据集成平台等,厂内物流运输应用子层包括系统管理、运输需求、运输计划、运输调度、运输实绩、仓库管理、作业监控、物流跟踪等。

4.2 系统功能

钢铁企业厂内运输物流管理系统主要围绕物资运输需求、运输计划、运输调度以及物流跟踪和仓储管理等环节,通过促进物流一体化管控、多平台协同化运行和运输智能化管理,实现物流系统高效率、低成本运行。下图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钢铁企业厂内运输物流管理系统功能框架。

在运输物流管理过程中,系统首先根据ERP的采购和销售订单信息,同时结合MES和各车间提出的厂内物资运输要求形成相应的物流运输需求。经过汇总处理形成运输计划。根据运输计划,以物流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行仓储管理和汽车、船舶的运输调度,形成最优调度计划。物流运输过程中,实时监控物流作业并进行物流跟踪,运输完成后形成运输实绩。

以厂内翻运为例,相关车间工作人员在物流运输管理系统上创建企业内物流运输需求,指定运输方式、起点、终点、有效期、车型、计划用量等信息。物流管控平台运输计划模块综合所有运输需求信息及物资库存信息经汇总优化后形成运输计划,下发给相关运输管理子系统(如智能汽车运输管理子系统等)和仓库作业管理子系统。车辆调度人员根据运输计划进行车辆调度确定具体车辆及司机、运输路线、运输时间、物流成本等;同时将运输调度计划发送至相关智能车载终端、仓库作业管理子系统、计量系统、门禁系统,仓库作业管理子系统则将运输调度计划下发给相关仓库管理人员手持终端。相关车辆及司机根据接收到的运输调度计划任务进行运输作业,同时相关仓库管理人员则根据运输调度计划安排相应物资的出入库计划。运输作业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通过车载终端、手持终端及时将作业信息反馈回系统,同时通过GPS和GIS在线跟踪作业车辆。当车辆通过门禁或地磅时,门禁系统根据车辆调度计划放行,并将关键信息反馈回物流运输管理系统;计量系统则称重后将重量信息加入到车辆调度计划信息中,同时将完整信息反馈回物流运输管理系统。最终通过综合作业监控、物流跟踪以及计量和门禁等关键信息形成车辆运输实绩存档。

4.3 相关子系统

1.智能仓库作业管理子系统

智能仓库作业管理子系统由管理系统仓库管理模块和仓库智能手持终端组成。仓库管理模块功能主要包括入库管理、出库管理、盘库管理和移库管理等;仓库智能手持终端功能包括作业任务接收,入库作业、出库作业、盘库作业和系统管理等。管理系统仓库管理模块针对作业计划下发指令任务到相应仓库手持终端,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入库、出库等作业,作业完成后手持终端将作业完成情况及关键信息反馈回管理系统。

2.智能车辆运输管理子系统

智能车辆运输管理子系统由管理系统车辆管理模块和智能车载终端组成。车辆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车辆调度、车辆跟踪、作业监控和运输实绩等;智能车载终端功能包括运输任务接收、GPS定位、作业实绩和系统管理等。管理系统车辆管理模块针对运输计划下发运输指令任务到相应车辆车载终端,指导司机进行物资运输和计量等作业,作业完成后车载终端将运输作业实绩信息反馈回管理系统,同时运输过程中车载终端将GPS位置信息及时反馈回管理系统,以便管理系统对车辆进行动态跟踪和调度。

3.智能船舶运输管理子系统

智能船舶运输管理子系统由管理系统船舶管理模块和智能船舶终端组成。船舶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船舶调度、船舶跟踪、作业监控和运输实绩等;智能船舶终端功能包括运输任务接收、GPS定位、作业实绩和系统管理等。管理系统船舶管理模块针对运输计划下发运输指令任务到相应船舶终端,指导船舶进行物资运输和装卸船等作业,作业完成后船舶终端将运输和装卸作业实绩信息反馈回管理系统,同时运输过程中船舶终端将GPS位置信息及时反馈回管理系统,以便管理系统对船舶进行动态跟踪和调度。

5 结 论

物流运输与管理例9

一、引言

物流运输是企业运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资料的购入以及产品的输出都离不开物流。在电子商务以及网络营销飞速发展的今天,物流运输还扮演着商品交易中的重要角色,是决定交易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提升物流运输管理,无论对企业的生产还是商品的流通都非常必要,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探索。

二、我国物流运输管理现状

1.物流运输管理飞速发展

物流运输管理在上世纪80年代前都以大宗商品运输为主,企业自主担负物流运输工作,依靠公路和铁路、航运等交通网络完成运输,是物流的主要模式。因为物流运输本身的单项的、从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的,因此,物流运输管理工作也相对简便,管理的重点在运输安全和运输时间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运而生,针对个人的物流运输企业越来越多,有些物流运输企业也接受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物流外包工作,物流运输行业化明显,运输管理工作也开始关注运输成本、运输效率、服务态度等方面。

2.物流运输管理存在问题

物流运输发展飞速,管理工作相较于物流运输本身,存在着滞后的缺点,大多数的管理措施和经验都产生于物流运输问题之后,因此,管理效率比较低;另外,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物流运输管理提出挑战,即如何快速解决商品运输的时间耗费和空间距离导致的消耗等;另外,物流运输管理还存在着标准不一致导致的行业服务质量偏差,这些问题都有待通过管理提升进行解决。

3.物流运输管理的发展走向

物流运输管理未来的走向以物流行业发展需要为主要方向,集中在提高管理效率、促进行业整合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等方面,行业整合和人才储备成为物流运输管理工作发展之必须,这是任何一个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关注的话题。

三、物流运输管理提升的措施

1.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物流运输管理发展的主要背景是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下的物流运输需求,因此,物流运输管理也应该以电子商务和网络销售的发展为基础,寻求管理提升的主要办法。除了对物流运输进行网络监控之外,还应该将企业商品仓库与物流公司网点建设联系起来。通过大型网络销售平台提供的有效数据,对物流运输工作集中的地点,主要物流线路进行分析,整理主要商品和货物的类型,根据企业和经销商的仓库位置进行物流运输站点建设,规划有效的运输路线,并建立运输信息网络,实现联网管理;在物流工作人员管理方面,加强服务态度的网络评价管理,在物流服务密集的地区设立客户满意度评价网站,将运输工作人员的信息公布并邀请客户进行网络投票评价,建立客户投诉信息处理流程,节约运输问题处理时间。这些依靠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物流运输管理办法,能够有效解决目前物流运输存在的问题,大幅度提升该行业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满意度。

2.加强物流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

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电子商务高度发展之后才进入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而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仍是滞后的,这导致许多物流运输问题难以解决,给管理工作带来不便。物流管理工作者应该整理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与物流行业工作相关的管理部门,如交通运输部门,进行联系和探讨,针对目前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和管理需要,协助政府部门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一旦物流运输法律和法规更加具体、精确,对物流运输工作的细节确定性更强,物流管理工作本身的繁琐度就会降低,因为有相关法律为依据,管理中的事故发生频率将大幅度下降,管理效力也会明显提升。

3.制定物流管理标准

目前的物流运输企业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同样的管理问题,在一个企业并不称之为问题,在另一个企业却被严格要求,因为管理标准不统一,导致物流运输标准不统一,因此在工作交接方面形成断档,客户对物流运输服务的评价标准也非常模糊,因此,制订物流管理标准是十分必要的。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作为一个大的物流系统,主要以制订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以完善物流生产到运输的各个部分。以系统为出发点,使物流运输中的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完整配合,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物流标准化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基本设备统一规范,如现有托盘标准与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标准之间能有效衔接,大大提高了托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通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物流运输中各个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有利于物流运输配送中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运输管理。

4.加强物流成本管理

控制物流运输成本不仅仅是本企业的事情,而应该考虑从产品制成到运输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成本效率化,亦即物流设施的投资或扩建与否要视整个流通渠道的发展和要求而定。例如,有些厂商是直接面对批发商经营的,所以,有许多的物流中心都和批发商物流中心相一致,以大批量的商品输送为主。但是,由于零售业界的便民店以及折扣店的不断发展,店面数量直线上升,客户提出要求,厂商应该要适应零售业发展的新型物流形式,展开直接面向零售店铺的物流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原来的投资出现沉淀的现象,同时又要求建立新型的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物流中心或自动化的设备。很明显就能看出,这些投资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但是,从整个流通过程来看,企业的物流绩效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四、物流运输管理提升的关键

1.以物流行业的整合促进物流管理的发展

物流行业规模化的时间不长,行业内部还存在许多纷争,这是运输管理工作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之一。物流企业要使运输管理稳步提升,应该积极参与行业整合,以行业整合带动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和精细化发展,只有在行业标准一致的情况下,管理工作才能够真正做到行之有效。

2.重视物流管理人才储备

物流管理工作逐渐成为一种专项工作,则管理人才的获得和储备是该项工作发展的关键。物流企业和高校应该联合起来,为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学习空间;物流企业还应该重视总结管理经验,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和小组研讨学习等方式进行管理人才储备和培养,以便为运输管理的提升提供支持。

3.保正物流管理发展资源充足

只有保证交通与信息的畅通,形成良好的交通运输信息网络,才能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强力保证。政府要进行政策扶持,降低企业的消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把重点放在规模扩大与系统建设上,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利润。建立相关的专门机构进行物流产业政策定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协调区域发展计划,对重点物流企业进行整合内外部资源,通过改建重组等扩建方式以提高企业规模与综合实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物流运输管理是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重点内容,也是促进物流行业整合、刺激整个物流行业执行力发展的必要。物流运输管理的提升应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政府扶持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为依托,建立物流运输管理的行业标准并控制成本。做到以上几点,物流运输管理中的问题就能够被有效解决,发展路径也更科学合理。另外,物流企业应注意运输管理提升的关键,即积极参与行业整合、进行人才储备并创建积极的发展条件,只有这样,物流管理才会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晨.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9):101-102.

[2]杨光.对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9):130-131.

[3]孙海.企业物流运输成本控制简析[J].四川水泥,2016(09):103-104.

[4]葛启文.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现状及发展展望[J].经营管理者,2016(06):125-126.

[5]洪天吉.提高我国物流运输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探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02):120-121.

[6]王艳阳.物流运输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5):128-129.

物流运输与管理例10

不管从何种角度定义,不管实现管理的情势以及手腕为什么,现代物流的基本实质似乎均可以用“降低本钱、提高效力、改善服务”来概括。现代物流的这类实质内涵,对于作为其管理与经营运作的核心环节的运输组织与服务,在上述3个方面较传统的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请求,运输组织与服务能否适应这类新的请求,将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现代物流系统的构建以及系统运转的顺畅。

综观当前现代物流的发展特色,斟酌到未来现代物流的整体发展趋势与方向,现代物流对于货物运输服务的请求体现在下列7个方面:

(1)对于运输本钱的请求

运输本钱在现代物流总本钱中占的比重较大,尽管物流组织的情势或者供应链的结构不同,但运输本钱大体在物流总本钱中占五0%~九0%摆布的比例,所以,运输本钱的高下,直接关乎物流本钱的大小。现代物流对于运输本钱的请求主要反应在五个方面:一.要拥有较低的运输本钱。请求运输本钱要公道以及提供这类运输服务的企业的本钱低于社会平均本钱。二.运输本钱拥有比较优势以及竞争性。其含意是同1种运输方式的运输供应商在本钱较低的基础上,因管理与经营的优势而拥有与其他企业竞争的能力;或者不同运输方式企业因运输组织方式、服务方式的公道以及科学,使完成运输全进程的本钱拥有系统性竞争优势。三.运输本钱比较不乱。在必定时间以及空间规模内,能使本钱的波动在公道的、不影响物流总本钱的规模内,确保物流系统的不乱性。四.运输本钱可以调理以及节制。现代物流是1项管理技术,管理技术的特色是利用该技术构成的管理系统随管理对于象的扭转而可以扭转,但在这类扭转中,对于运输的组织会产生变化,运输本钱在这个进程中,就要能够调理以及节制,以适应这类系统性的变化。五.运输本钱可以不断降低。在物流服务范围化运作的情况下,通过科学公道的运输组织与管理,具备较大的降低运输本钱的空间。

(2)对于运输时间的请求

不管何种结构的物流供应链系统,完成物流全进程的时间的准确节制,对于物流系统的不乱性以及施展作用是无比首要的,既然运输是物流流动的核心环节,对于运输时间的节制就成为很首要的因素。物流对于运输时间的请求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对于运输时间的准确性请求。从目前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这是1种时间段请求,即通常请求在规定的时间段(如天、小时)内完成运输任务。二.对于运输时间的精确性请求。供应链系统对于各个环节的衔接拥有严格的时间请求,当这类请求到达较高水准时,运输的投递时间就必需做到精确,如零库存的出产线、JOT(just_on_time)物流系统等。三.运输时间的可调理与可节制性请求。有时因为出产以及销售流动产生变动,供应链进程需要调剂,以便保持整个供应链的系统效能,这类调剂请求运输能从速度以及完成运输的时间长进行调理以及节制。四.时间的不乱性。物流系统在必定时间内请求相对于不乱,在物流节点上的时间相对于容易节制的情况下,运输进程的不乱性将无比症结。

(3)对于运输效力的请求

运输效力的高下除了取决于运输技术以及设备外,较为首要的因素是:一.运输组织的公道性。请求运输企业的服务组织、运输进程的指挥与调度等要科学以及公道,适应或者相符物流系统对于运输组织的高效力请求。二.运输衔接的快捷性。在完成运输的进程中,常常请求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运输与节点功课之间的衔接要尽量节省时间,以保证所需的运输效力。

(4)对于运输能力的请求

运输能力是构建物流系统的基本保障,从宏观的角度,物流系统请求运输基础设施以及设备的供给要足量,但从物流的特色动身,所请求的还包含:一.运输能力的适应性。在物流组织进程中物流量的变化中,在服务能力上运输要能够做到适应这类变化的需要。二.运输能力的选择性。物流量的变化常常会致使在批量上发生对于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本钱经受能力的扭转,从而可以选择与过去不同的运输方式来完成运输任务,运输要为这类扭转提供可能的前提。三.运输能力的延续性与不乱性。从经营管理的角度,运输能力知足物流服务请求应是基本目的,但从物流效力以及本钱特征动身,到达这类目的需要经营管理能保证能力提供上的可延续性与不乱性,否则,运输能力仅仅是物理上的意义,而没有实际的经济价值。

(5)对于运输安全的请求

从物流流动的总体安全性分析,运输的安全性对于其拥有首要影响,集中体现在下列二个方面:一.运输车辆的安全。从整体上分析,运输车辆的安全既是技术性指标,也是管理指标,只有选择技术可靠的适应物流服务请求的车辆,和在管理上保证车辆的安全,才能到达安全的目的。二.运输货物的安全。货物安全也是形成运输安全的因素之1,除了去车辆本身因素对于货物安全的影响,货物安全主要来自运输装卸进程的功课安全,驾驶员依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防盗措施,防变质、毁损等措施。

(6)对于运输质量的请求

从目前已经掌握的第3方物流服务合同中对于运输质量方面的请求分析,物流对于运输质量的请求是1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条目既多且细,既包含上述已经经触及的运输本钱、运输时间、运输效力、运输能力、运输安全等方面的具体指标性请求,这些请求集中体现了物流对于运输服务的可靠性的请求;同时,也包含单证传递、信息传递、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质量请求,反应了物流管理对于运输管理的可靠性、运输组织的可靠性等方面的请求。因而,在反应物流服务质量的KPI(KeyPerformanceIn dicator)指标中,至关部份是针对于运输进程以及环节的,从这类特性斟酌,传统的运输是很难做到的。

(7)对于运输服务系统的请求

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物流对于运输的上述6个方面的请求,站在运输发展的高度,即是对于运输服务系统的请求,这类从系统角度的请求,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要有适应物流网络化运作的货物运输网络系统。请求具备功能完美、布局公道、范围适量的运输节点设施,要具备保证运输效力的网络化运输服务与组织方式,节点与运输间的衔接要便利。二.运输企业的服务组织要适应运输网络系统发展的需要。运输企业必需通过企业组织立异、服务模式立异、管理技术立异,以运输服务的多样性,运输组织方式的可选择性,适应物流网络化运作方式以及运输网络系统建设的需要。三.必需树立拥有信息化特征的运输服务体系。信息化是运输网络化以及企业服务组织立异的基本保证以及首要手腕,运输领域从总体上必需具备必要的

信息管理手腕,并使信息管理手腕成为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车辆调度、车辆跟踪、货物跟踪、信息传递的基本技术手腕,从而树立拥有信息化特征的由运输网络以及企业服务组织系统形成的运输服务体系。

2、货物运输发展理论的立异问题

现代物流对于货物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化、运输经营管理与组织高效化、运输服务质量与水平高标准化、企业经营管理与运作手腕的信息化等方面的基本请求,从现状的货物运输基础设施功能、布局、建设等方面掂量,从既有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服务模式现状分析,从货物运输总体效力、质量、效益角度斟酌,传统的货物运输要完整适应这类拥有现代经济基本特征的服务需要,差距是显明的,指点上述各个领域发展的基本理论,也因货物运输发展环境的扭转而很难完整适应需要,因而,必需进行货运发展理论的立异,以期用新的理论引导货物运输向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请求的方向转型。

(1)树立现代货运的概念,推动货物运输的全面发展

既然传统货物运输已经在至关程度上不能很好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要推动传统货物运输服务转型以及货运产业进级,必需首先树立新的货物运输发展概念。一.现代货运是在更高水平上发展货物运输的新概念。现代前提下的货物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以及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之所以提呈现代货运概念,并不是指超越既有运输方式呈现了1种新的运输技术或者服务形态,而是但愿通过对于既有运输方式注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现代物流管理需要等方面的新的发展内涵,使其在服务效力、本钱、质量、安全等方面到达更高的水祥和层次。其“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是综合运输理论的成熟以及利用环境的逐步具备,对于货物运输的总体经营组织以及结构调剂提出了新的请求,依照发展综合运输请求展开的货物运输服务,其内涵以及外在表现形态是全新的;现代物流技术的呈现,对于运输组织效力、本钱以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请求,为提高效力、降低本钱以及改善服务,各种货物运输方式必需从运输基础设施布局、企业经营组织管理、企业经营运作瓜葛等方面做出相应扭转以及调剂,其管理以及经营业态与传统运输是不同的。二.应依照现代货运的基本内涵,推动货物运输的发展。现代货运是指在现代经济发展前提下,依照综合运输理论以及现代物流发展对于运输的基本请求,从寻求系统效力的角度与公道的社会综合货物运输本钱的层面,通过管理立异、技术立异、服务立异而构建的拥有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的货物运输系统。依照现代货运的内涵,推动我国货物运输的发展,将既是货物运输出产力发展的内在请求,也是物流管理技术进步对于货物运输的请求,相符现代经济发展以及货物运输产业更新的基本规律。

(2)现代货运概念作为货运发展理论立异的基点,缘于经济社会发展违景扭转后1系列新的发展命题的呈现

首先,货物运输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瓜葛亲密,是出产、流通、消费链条的有机衔接者以及组成部份,现代化的社会出产流动需要患上到高效力货运的强有力的支持。同时,现代化的货物运输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质量与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文明进步拥有踊跃意义。为使社会再出产患上以有效进行以及提高各个环节的效力,现代化的货运系统是不可缺乏的,这是社会再出产对于货运发展提出的新命题。其次,我国在新世纪将全面施行推动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将在既有基础上患上到进1步晋升,人民糊口水平也将患上到更大程度以及规模的改善,对于高效力、低本钱的货物运输系统的需要将更加强烈。从我国施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为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糊口水平,我国也必需面对于货物运输现代化的命题。其3,经济的全世界化、区[文秘站:]域化以及企业的跨国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流动的规模扩展、发展的层次提高、竞争的程度加大,国与国之间的发展竞争激化以及对于发展机遇的掌控请求提高,更需要高效力以及网络化、集约化的货物运输发展的全面支撑。与此同时,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市场竞争已经经不可防止地会更剧烈,提高运输效力以及降低运输本钱是晋升产品竞争力以及竞争规模的必然请求。货物运输的现代化恰是在经济现代化以及全世界化发展违景下的全新的交通运输发展命题。

从我国货物运输系统的总体发展示状分析,我国货物运输尚处于服务水平较低的发展状况,必需尽快依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包含货物运输基础设施、政府管理、企业经营与发展、技术设备更新与技术进步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良以及提高,以便全面提高我国货物运输效力,降低运输本钱,这是现代货运概念作为货运发展理论立异的基点的根本缘由所在。这1基点的成立,是树立在下列四个方面的基本命题基础上的:一.宏观经济命题。从宏观经济的高度,货运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请求。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对于货物运输发展战略上的请求,和构建支撑经济发展战略所需要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请求;2是经济结构调剂方针继续执行,需要从培养现代服务产业角度加快晋升货物运输产业发展水平的请求;3是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施行,需要通过货物运输的信息化以及以信息化的货物运输支持现代物流的发展,从而推动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的请求;4是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间的经济分工日趋深化及联络愈来愈亲密,需要货物运输在基础设施公道布局、运输组织高效力与货物服务高质量方面的支撑;5是科技立异及产业化的发展,既需要货物运输的支持,也需要货物运输本身的科技立异与产业化发展;6是可延续发展战略的施行,需要货物运输在资源应用、环境维护等方面的支撑,货物运输可延续发展自身也是可延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份;7是农业以及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低本钱、利便、快捷、安全、高效的运输将是基本前提。二.微观经济命题。要实现货物运输发展理论的立异,在微观经济的领域,依据市场经济发展的1般规律,要解决发展的若干机理问题。1是竞争对于货物运输发展的推进问题。从竞争的意义上分析五种现代货物运输方式的呈现,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外,追求新的市场竞争手腕,致使了不同运输方式的呈现,同时,竞争也致使了不同运输方式的不断发展以及壮大。在现实的前提下,我国需要谋求通过公道、有效的市场竞争,加快推进货物运输进1步向现代化方向前进,这应该成为货物运输发展的基本法则;2是效力对于货物运输发展的推进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氛围中,拥有效力的企业以及运输方式应该在发展过程中取得胜利,确保拥有效力的企业以及运输方式的发展,是货运发展中应解决好的问题之1;3是价格与本钱对于货物运输发展的推进问题。依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能够以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品以及服务的企业及运输方式,将会取得更高利润,从而具有较好的发展机会。从此角度,公道的价格以及不断降低本钱,应成为货物运输发展的首要推进气力;4是管理

方式与服务模式对于货物运输发展的推进作用。货运在市场中存在的形态是企业组织,企业的发展无疑将推进其作为经营手腕的运输的发展,但这类发展其实不是固化的,常常是以相应的管理方式以及服务模式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改良而变化的,管理方式以及服务模式的演进偏偏是发展的首要体现,因而,从微观角度推动货运发展,应将此作为基本条件。三.综合运输命题。综合运输理论1直是我国推动运输发展的首要理论,但这1理论要在实践中患上到真正利用,获得预想的效果,需要在利用领域进行理论的立异,利用理论将是综合运输理论目标实现的首要依靠。为此,应解决下列问题:1是运输分工的基本原理问题。综合运输理论下运输分工的基本原理是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以及市场竞争,但在政府的调控以及企业的发展取向作用下,从世界规模的运输发展态势分析,运输分工的界线愈来愈隐约,运输在效力、综合本钱、服务模式的作用下,替换性增强。所以,运输分工的原理应向技术经济为特征的运输效力、综合本钱以及服务模式的方向转变;2是运输发展的调和原理问题。既然运输分工的原理产生了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的调和中,不应再有太多的人为的判断,而应引进拥有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可延续发展战略的概念,用资源使用本钱以及环境本钱进行节制,为运输分工提供有效的决策信号。四.现代物流命题。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呈现,对于货物运输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命题,这是本文提出货运发展理论立异命题的基本所在。因为现代物流是在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先进管理技术,明确了现代前提下经济发展对于运输提出的基本命题,也就在必定程度上明确了物流发展对于货运发展提出的新请求的命题,现代物流对于货物运输发展的请求较过去任什么时候候经济对于货物运输的请求都要全面以及具体,物流管理是1种必然呈现的技术,货运的适应物流请求的转型就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