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新能源工作方向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6 10:30:03

新能源工作方向

新能源工作方向例1

1.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环保意识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发展新能源汽车已变成了国家的重要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典型,新能源汽车包括五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等。经过多年的开发,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的增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分别完成了功能样车、性能样车和产品样车试制。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用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燃料电池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上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链。一汽、东风、上汽、长安汽车、奇瑞、天津清源公司等汽车企业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面向市场、自主创新,研发了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创立了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成为我国第一代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基地。

2.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其必然性,全球石油资源日渐枯竭,石油消费的高幅度增长和产量的低幅度增加,造成中国国内石油供应短缺、石油净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发展汽车新能源是世界各国应对未来石油危机的战略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对节能减排还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另外,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符合国家产品结构调整的政策,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未来石油危机的最有效办法。汽车尾气的排放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能够节能,减少甚至完全不用石油,而且能够减少甚至完全没有尾气排放。中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期,发展新能源汽车完全符合当前我国汽车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它不仅能有效解决中国能源与城市环保的当务之急,而且符合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也是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总之,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应对城市化、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是我国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选择,是在国际汽车产业在转移和转型的大背景下,实现我国由汽车产业大国向强国自主转型的最佳选择,因此,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将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也将迫在眉睫,所以建立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体系也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3.新能源汽车技术运用人才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必将带来对新能源汽车运用人才的需求,我校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利用寒假和双休日分别对市区公交混合动力、新区公交电动车、康福丰田混合动力进行了市场调研,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人员和驾驶员以及相关领导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接触,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认识和了解,为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研究作了一个前期铺垫。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对本市3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和4S店专业技术人员的调研发现:即便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州地区,新能源汽车维修人员也是一个空白,一些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全都是厂家派技术人员蹲点,在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几乎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员。根据最新了解,苏州的新能源汽车在今年内将要扩容和增加,所以这方面人才的缺口将非常大。需求岗位有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经理、业务接待、索赔管理、车间主任、技术专员、机电工、质检员、配件经理等,由于新能源汽车在实际维修中基本上没有,所以一般不特地设置岗位,都由维修电工经过短期培训后兼职担任。在学历上,对普通汽车维修人员的学历要求为高中或汽车专业中专、技校,新能源汽车对维修人员的要求必须是本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和数年的汽车维修经验,学历要求相对较高。根据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新能源汽车的运用主要以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力汽车为主。

4.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调研

通过市场调研,大家一致认为:①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很好,是汽车产业增长的一个新亮点。②虽然新能源汽车目前单车使用成本较大,但在城市使用环境污染小,节能效果好,社会效益显著。③新能源汽车首先推广应用在公共事业上,如公交车和出租汽车,并需国家的政策扶持。④通过市场调研,新能源汽车修理人才培养目前需求量不太大,有些技术尚在调试和研发阶段,目前着重要求相应专业教师对新能源汽车理论学习,培养他们的维修技能。⑤紧跟社会发展形势,汽车运用类专业准备开设汽车新能源维修方向特色专业,即五年一贯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方向)专业,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⑥建议汽车新能源维修方向特色专业以电动汽车为主要设置课程,混合动力为辅,对其他新能源汽车只做理论介绍。

二、新能源汽车维修方向特色专业建设

新能源汽车维修教学模式可先从学生选修方向开始,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逐渐过渡到开设相应专业。目前可以先开设选修新能源汽车维修选修方向班。

1.教学方向

通过调研认为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修理工作以混合动力或纯电动力汽车为主,选修方向也可以分为两个:①以混合动力为主:主要从事混合动力汽车检验与故障诊断工作,并为今后电动汽车方向发展奠定基础。②以纯电动力汽车为主:主要从事电动汽车检验与故障诊断工作、电动汽车充电和充电站的维护,并为今后从事混合动力汽车检验与故障诊断工作打好基础。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方向)是五年一贯制专业,以培养处于技术层面的汽车维修技师一类的技能紧缺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学生经过五年连续的专业学习,应具备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以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中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修理、检测和保险与理赔等售后服务方面的工作。

2.课程设置

由于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是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因此专业基础能力方面应进一步充实电子技术原理、电机控制和驱动技术原理等内容,并熟悉这些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在专业核心能力的确定上,核心技能是新能源汽车的维护技能和汽车故障的诊断与分析,所以在核心基础课程中除了传统汽车各总成的修理项目外,可以增加电瓶和电机维护和更换;在专业拓展方面,可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通过专业选修的方式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另外,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形成职业技能,在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的教学中,应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岗位为目标,突出就业的导向性,积极采用项目课程教学法,密切与企业的联系,根据企业中最常见的工作任务来确定项目,力求教学的实用性,并将工作过程程序化、规范化,着力提高学生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式

新能源汽车教学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投影、录像、实景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清楚地展示汽车各零部件结构、原理及内部运动关系,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以行动为主线、以目标为指向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和企业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开展师生的教学互动,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的整个工作过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需要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保证每一位同学能亲自动手反复操作,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水平。现代汽车修理需要“检查靠资料,拆装靠设备,检测靠仪器”的现代汽车维修方式。诊断人员要懂原理、会分析、能推理、巧诊断,对新能源汽车故障排除同样要有特殊的逻辑推理能力。

4.教学评价

技能考核方法及流程方面,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邀请一线工作人员、专家和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多采用现场操作演示评价方式进行参考或进企业现场操作。在评价的内容上,应结合新能源汽车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在原有等级工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交流电工和高压电工证的要求。在评价标准上,要变“学过什么课程”为“能做什么事情”,要学以致用,考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和竞争能力。

三、新能源汽车教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能力是职业教师专业知识架构的重要一环。称职的专业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精通专业,时刻把握本专业发展的脉搏,而且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师傅必须具备几项条件:一是具有系统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三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四是懂得如何传授技艺,有能力完成培养计划;五是仍在现场从事本专业的生产工作。因此对于具备基本条件又愿意承担指导学生的技术工人可以授予指导师傅的资格。

要制定本专业教师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的能力培养计划,并经过培训考核;每一、两年分批组织轮训一次,以保证知识和能力能适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变化。

通过―些鼓励性的政策措施,分期、分批将部分在校教师送到维修企业生产第一线去顶岗实习,在实践中掌握岗位技能,掌握新能源汽车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和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并直接从企业获得信息的反馈。

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新能源汽车故障、新技术的研究,为维修企业和今后的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使学校真正成为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引领。

聘请行业和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名家、高级技术人员到校任教,做学术讲座,进行技术合作或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参与教学。

新能源工作方向例2

一、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这些阶段的过渡变化是国家、地区和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程度的折射,反映了组织的结构、形态和特征技术的相应变革。组织速度、产品或服务质量及革新等要素都是企业组织竞争战略选择所依据的能力或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手段,人力资源的投入更加凸显了人才在企业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战略的重要性

鉴于优化合作的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很多企业开创性地发展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策和思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面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核心开始向技术创新战略方向发展,创新也是企业永葆生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如何在保证企业知识含量储备的前提下,发展科学的、合理的创新措施,是企业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实际资源条件和风险承担能力,合理选择创新战略,从而更高效地实现组织的绩效目标。

三、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分析

1.效果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模式

(1)基于知识共享的团队开发。团队想法的产生和实施方案的设计可通过会议的形式完成,会议不是简单的文件学习过程,而是一种各公司、各工作团体、个人之见的知识共享过程。其他还有技术研讨会、国外培训、跨国技术交流与沟通、出国服务雇员志愿者服务计划等,都可加强企业员工产生新想法,对组织成功做出相对的贡献。(2)基于长期和稳定的报酬激励政策。创新型战略广泛采取绩效加薪政策,即基于一定的基础薪酬,结合员工的绩优行为添加永久性加薪。这种加薪方式无需进行事前协商,故有利于培养员工自主创新和承担创新风险的积极性、追求工作行为的长期效果。(3)基于顾客合作的考核策略。客户中心时代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必须考虑这种发展趋势,企业管理者应制定适合的考核激励措施,拓宽与消费者的接触渠道。

2.效率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模式

(1)基于效率提升的薪酬设计。效率导向下的薪酬设计是以利用新产品规模化来完成节约劳动成本的目标,企业需要严格控制成本,使得超支最小化。处于此种创新导向下的组织或事业部通常利用激励工资制度来提升效率,如采用收益分享计划等灵活的工作绩效评定的定量方法。组织负责提高员工个体对企业整体目标的认可度,并在总体战略目标框架内设定既定目标及任务分工,以高效的团体配合能力获得创新收益。(2)基于轮岗与培训的员工发展。定期调换公司的员工工作岗位即施行内部轮岗制,加强公司内部部门或者科研院所之间的流动性,主动向员工提供发展机会,这些措施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的个人潜能和激发其创新能力,且可使其尽快熟悉和适应职位要求。(3)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模式的协同管理。效果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模式以满足长远的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为目的,鼓励员工开拓新市场、开发新流程和新产品;效率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模式是以满足当前客户和市场需求,拓宽组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优化设计,提高既有产品和服务性能。

四、提高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策略

1.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构建过程可从基本软件系统的初步设置,到功能逐步完善、标准逐步统一、维护有效和快捷简单、数据完整的最终设置。在实现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企业还可通过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交流会议来加强部门、员工之间的沟通,并有利于及早发现管理缺陷和问题,及时排除问题和修补不足,最终保证人力资格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2.加强人才招聘和人员配置。就中国人才市场现状来看,存在较大招聘弊病,如潜规则、暗箱操作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才招聘的公正性。借鉴于发达国家的严格的招聘制原则制度,我国企业可充分利用外部劳动力市场的资源优势,采取多种方式来选拔、留任优秀人才,实现了个人与岗位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保证企业发展和员工价值实现共赢。

3.人员的培训开发。在企业招聘新人之时,就应对入职员工进行统一的新人培训,培训内容以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教育为主。正式工作时,可实行师徒学习制,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对新人进行实际操作指导和带领其熟悉业务。当企业内部职能变动或岗位调配时,也可进行专业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培训学习效果的监督和反馈工作,以便更好地改善培训效果。

4.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的部门除了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的、统一的培训外,还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人员进行“品德、能力、业绩、态度”等综合的培训,具有创新精神、团结和谐、廉洁自律、务实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其整体素质的工作水平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5.完善企业员工的考核评价体系。员工的考核内容应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具体包括工作业绩、技术培训、劳动纪律、班组管理及成本控制等。考核评价的标准要根据本企业、本部门、个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和生产需求来制定,考核流程与之相适应。最后考核结果的彰显应与企业员工的工资薪酬相挂钩,直接反映出员工对企业的价值所在,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五、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已成为企业立足于竞争性市场的关键。而战略作为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最主要因素,企业管理者需寻求与战略相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进行支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论自产生以来,已经在企业的战略经营中获得较为成功的成果。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以创新战略为导向,追寻创新性发展趋势,才能促进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变革,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新能源工作方向例3

人力资源即高素质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是地方高校最重要的资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在高校组织系统中的主导作用和组织资源效应,以提高地方高校的组织管理能力及教育水平。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学生就业水平,推动地方高校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线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和高校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是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关键,其中激励机制改革是重中之重,即构建区别于传统的高校人才激励机制,实现对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提高高等教育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有效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培养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应用型人才。

一、甘肃省地方高校人力资源基本特征

(一)受教育程度高,但实践能力不足。高校人力资源普遍由受教育程度及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才组成,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校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对入职人员受教育程度的要求高于其他单位,使得高校人力资源基础良好;第二,高校具备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促使高校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第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具有难以替代的特征,更加凸显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甘肃省地方高校人力资源也具备受教育程度高的特征,但同时也存在实践能力较差等问题。首先,人才招聘大多面向应届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这些教职员工从学习的学校到工作的学校,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理论功底扎实但实践应用能力较差,其次,地方高校长期以来注重教学和科研,从教职员工自身的学习提高到对学生的教学培育,都偏好理论忽略实践。

(二)创新能力较强,但创新环境不佳。高校人力资源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为其奠定了创新的良好基础,即高校人力资源在创新方面具备先天的优势。首先,受教育程度高让高校教职员工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接触前沿的优势,这是具备创新能力基本要求;其次,高校是科学研究重要的场所和基地,科研工作不断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再次,教学工作中,与大学生的交流会不断激发创新的灵感。因此,高校人力资源创新能力较强。但是,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封闭落后,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创新环境不佳,创新氛围较差,导致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的创新受到制约。

(三)人才流动性强,同时流失较严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高校人力资源也不例外。高校教师在完成本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还会参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人才的流动和共享。但是,甘肃省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恶劣的环境导致了高校教师的过度流动,即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显示出了这支队伍的不稳定性,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高层次人才是流动人潮中的主力军。

(四)人力资源结构僵化,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长期以来,地方高校人力资源更加注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及学科结构的合理化,并且更加注重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导致高校理论人才济济,实践人才严重匮乏,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能力结构严重失调。面临应用型转型的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结构僵化,是转型和发展的最大难题。

二、地方高校现行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缺陷

(一)绩效评价标准单一,缺乏层次性。绩效评价是对人的工作成绩进行测量并反馈的过程,科学的绩效评价是设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基础,是人力资源激励的核心内容。地方高校因其人力资源及其工作绩效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沿用以职称和职务为基础的绩效评价及薪酬体系。一方面,绩效评价和薪酬体系仅注重职称职务的差别,职称职务的提升也仅注重教学和科研工作成绩,导致高校人力资源片面追求理论研究,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提升,不利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要求应用型。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尚未开发和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人力资源绩效的评价难以落到实处,无法实现有效激励。

(二)物质激励长期占主导地位,效率下滑。地方高校普遍采用的激励方式是以工资和奖金为主的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但是单纯的物质激励的作用是有限的,只适合特定层次和特定成长时期的人力资源,不具有持久性。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长期的单一的物质激励不能起到根本的持久激励作用,会出现效率下滑,而工作激励即工作的价值、晋升等激励因素,能够起到较为持久的激励作用。地方高校不重视工作激励,围绕工作内容的激励机制非常匮乏。单纯的物质激励带来的不公平感,既影响了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又使得教职员工之间的团结。

(三)感情激励机制尚未形成,人文关怀不到位。感情激励是指通过感情交流沟通,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员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感情激励注重人文关怀,目的是在员工的心中营造一种归属感,极大的激发员工对工作的认同感和积极性。地方高校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尚处于物质激励的基本阶段,不能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对员工的重视和信任不足,人文关怀不到位,感情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三、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结构转型的方向

《指导意见》为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指明了方向,其中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能力、完善校内评价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等意见也为应用型地方高校确立人力资源转型的目标和方向奠定了基础。

第一,地方高校人力资源总体结构需调整,注重应用型和实践性人才比例的提升。从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入手,改变传统的主要面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习惯,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优化地方高校人才结构。

第二,地方高校人力资源能力结构需转型,提高现有教职员工的实践能力。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有目的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进而培养实践能力较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第三,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结构调整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己任,提高创新能力。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以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努力成为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协同创新方式加强产业技术技能积累,促进先进技术转移、应用和创新。

四、地方高校转型中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改革的措施

(一)分级分类的制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激励是人的需要的满足过程,因为人的需要的多元化和差异性,不同的人力资源特点所需要的激励机制是不同的。地方高校要识别员工的需要结构和价值取向,以“分级分类”和“多元化”为原则展开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设计。首先,不断完善专业技术类和高校管理类两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分类激励的效用;其次,对同类不同级员工的激励也应该注重差别化,如高级别技术性员工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为其提供实验室及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而初级人员更注重物质激励,薪酬激励效率更高;再次,教职员工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环境和自身素养也对激励机制提出多元化的要求。

(二)补充建立促进人力资源实践能力提升的激励制度

地方高校面临应用型转型的紧迫局势,人力资源结构亟待调整。根据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结构转型的方向和目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也需要进行改革。首先,鼓励教职员工参与进修、培训和访学,并作为其工作业绩加以考核,将进修、培训和访学与教学和科研工作一视同仁,对完成良好的人员予以奖励;其次,通过校企合作以及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鼓励教职员工进入企业和市场进行锻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并提升理论水平;再次,鼓励实践性教学和案例式教学;最后,建立教职员工实践能力及绩效评价体系,配合相应的物质和工作激励手段和措施。

(三)切实提高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效率,并不断调整和更新

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合理设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和措施,另一方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和措施的有效运行也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要提高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效率,需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制度政策的公开透明,即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构建完成后,需要向全体教职工公开,各项指标要被明确解释,并易于理解;第二,制度政策的公正公平,即听取教职员意见和建议,公平公正实施人才激励措施;第三,激励机制的调整更新,即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调整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尤其要重视有利于应用型发展的激励机制的改进和建立。

参考文献:

[1]肖红光,谭作文.构建和谐的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

[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2:43-46.

[2]邱丽娟,邱玉兴,孙永军.关于我国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0,4:41-42.

[3]李冬,朱明仕.基于事业单位改革的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

制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21:34-38.

[4]李莉,桂芳,徐彬.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下民办高校人力资

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时代教育,2015,2:

184,194.

[5]赵新亮,张彦通.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动

新能源工作方向例4

中图分类号 F3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297-0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始终围绕“农业资源调查—区划规划—战略研究—试验示范—项目实施”这样一条主线,发挥了基础性、前瞻性、综合性和指导性的作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由于区划工作的自身特点和其阶段性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的30年,区划工作出现了大起大落,特别是“九五”以来,随着机构改革,区划工作受到较大冲击,其中省、县(市)级区划工作表现的尤为突出,有的已名存实亡。机构调整,经费断流,人员减少,科技人员流失严重,整体素质下降。区划工作主业不突出,方向不明,任务不清,业务经费匮乏,导致区划队伍不稳,已适应不了当前形势的发展。在“十二五”时期,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占位,开拓创新;构建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长效机制,保障区划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十二五”时期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新机遇

1.1 发展观的转变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全国从上到下各地区各部门都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提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改变了以往粗放、落后的发展观念,树立以资源调查为依据的科学决策理念,使农业资源区划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2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

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 100美元,初步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具备了进一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01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是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1]。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强农惠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支持“三农”发展的方法手段将更加科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将持续优化[2]。

1.3 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过去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由分散式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已不是简单的再生产,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农业已由产品竞争进入到产业链竞争,需要有创新的发展模式。农业与工业、商业结合,从产品生产、加工、贮运和销售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1.4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资源配置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农业区划工作和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转变过去单纯依靠农业自然资源和地貌特征进行分区,区划的领域在纵向和横向上不断拓展,研究进一步细化,不仅要考虑农业自然资源,还包括社会、经济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区划工作与生产实际结合的更加密切,在综合区划的基础上,开展产业、产品和国土功能区划,区划的指导性作用进一步加强。

1.5 建设重点的转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从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探索不同区域新农村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应具备基本条件和建设重点,推进速度及如何分类指导;二是科学编制新农村发展规划。发挥资源区划工作的基础性、综合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作用,针对不同区域农业资源优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农业生产条件、生产力布局状况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素,因地制宜地制定新农村发展规划,提出具体改造和整治方案。组织和举办规划编制培训班;三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研究工业反哺农业,发挥国家财政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作用,工业装备农业、改善生产条件。研究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和农村科技体系建设,农产品流通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耕地资源保护、中低产田改造以及节水农业发展的配套技术及相关政策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发展机制研究。

1.6 发展理念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大力提倡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观,转变过去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式发展方式,采用绿色GDP评价经济发展,促使循环农业兴起。农业已成为与资源环境最密切的产业,区划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积极探索不同区域建立循环农业和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研究和组织实施节地、节材、节水、节能和节种、节药、节肥、节油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技术,建设循环农业研究示范区。

1.7 区划工作技术手段的转变

“3S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技术方法。农业资源区划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搜集、整理、处理、数据深层次挖掘、资源综合分析评价、区划指标确定、划区以及成果表示的过程。作为空间信息获取、管理和分析技术的3S,其应用可贯穿于农业资源区划的整个过程,表现出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3]。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技术支撑能力增强,进一步细化、精确化和现代化。

这些转变,使农业资源区划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领域更宽、研究更深入、任务更繁重。有些工作从表面看,虽然超出了区划工作的范畴,但从区划工作的基础性、综合性以及区划发展深层次上看,又都是区划工作和区划研究所离不开的。区划工作与具体部门工作的界限越来越交叉,这也是区划学理论和学科发展所决定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关键要发挥好区划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

2 “十二五”时期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伴随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区域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掀起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农业的热潮。要求资源优化配置,以市场为导向,引导资源与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生产布局、经济结构优化,人与环境和谐,经济增长,社会富裕。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对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

2.1 建立区划工作业务化运行机制

业务化运行机制的建立,可以确保农业资源区划工作长期平稳发展,工作任务进一步具体化、专业化、明确化,有利于区划系统的管理、区划队伍和人才建设;有利于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职能发挥;有利于为各级领导、有关部门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宏观决策服务。

2.1.1 农业资源动态监测系统业务化运行机制建设。建立省、县(市)2级农业资源动态监测网,利用遥感技术手段对耕地、草地、林地和水面进行定位、定时系统化监测管理,如耕地面积、土壤性状、面源污染状况、作物布局、长势、病虫害、干旱及洪涝灾害、粮食产量进行监测、预测和信息管理,定期向有关部门报送、科学准确信息。作为日常工作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

2.1.2 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业务化运行机制建设。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是农业方面一个庞大、综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农、林、牧、水、气象、土地等各项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信息资料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资料。该项工作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连续性,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合作,建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这项工作为农业区划、编制各类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重要支撑。该系统建设是农业资源区划的基础性工作,属公益型非营利性质的,对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分重要,需要国家财政支持。

2.2 面向生产实际的服务机制建设

农业资源区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应用性学科,要确保区划工作的长期健康发展,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要搞好一个贴近两个面向,一个贴近是指紧紧贴近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和热点及难点问题,两个面向是指面向农业和农村生产实际,面向政府决策层。2013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提出发展战略和规划,探索不同区域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和新农村建设布局、规模、村落形态、民居与生态环境,依据不同区域自然状况、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条件,提出新农村建设方向、模式和实施措施。按区域差异性分区分类指导,积极、稳妥、有序、高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就是与政府日常工作、企业和广大农民相结合。

2.3 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区划工作的长期课题

区域经济发展是伴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只有结构优化,才能使功能增强,经济增效。无论是经济发达还是欠发达地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经济由无序化向有序化发展。区划部门正是依据国际、国内2个市场和2种资源,充分发挥区域经济、资源和技术优势,合理调配生产力布局,使资源由效益低的部门或区域向效益高的部门或区域流动,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2.4 开拓创新,建立区划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

开拓创新是区划工作的动力和生命力所在。研究手段创新,积极将电子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区划研究和工作中,定性与定量化研究相结合,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工作思路创新,立意要高,跳出农业谈区划,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资源禀赋分区划片,充分考虑国际、国内2个市场和区域发展规律,综合分析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影响因素和农业多功能问题。研究领域创新,在资源调查、区划、规划的基础上扩大到整个国土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当前,重要的是加强综合研究,综合的本身就是创新,加强区划成果的应用和示范区建设,搞好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技术集成应用。

3 确立发展思路,开创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吉林省农业区划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资源区划工作为主线,紧紧围绕该省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农业综合研究,切实发挥区划工作的基础性、综合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作用,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积极开展农业遥感技术研究,推动以耕地为主的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农作物长势监测、农作物估产、农业自然灾害预警等业务化运行;加强农业功能区划的研究,科学把握农业多功能特征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发展变化趋势,客观区划与优化配置农业自然及社会资源,明确不同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和发展方向,发挥吉林省农业资源优势,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4];深入开展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研究,推动吉林省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5];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成和专题联合攻关,为粮食生产和高效农业发展服务;充分利用农业现代化研究会这个平台,搞好学术交流,强化区划工作功能,扩大区划工作影响。

3.1 区划工作三大支柱体系的职能作用,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农业综合研究在基础性、综合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上取得了更大成效。省政府宏观决策服务和在社科领域研究都取得了明显突破。近2年,为了省委、省政府宏观决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向政府部门提出的调研报告和建议得到省委书记和省农委主任的批示和采纳;二是吉林省农业遥感中心工作进入业务化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农业现代化研究会在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位一体”的科研业务框架,为区划所的生存与发展开辟了更宽阔的道路。

3.2 科研水平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近2年,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不动摇。全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贴近生产、贴近“三农”,承担课题档次不断提高,成果份量进一步加重。完成农业部、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重点课题。仅2011年就有5项课题获奖,其中4项获吉林省首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1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优秀成果奖。

3.3 遥感业务化服务步入正轨,运行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遥感中心定期做出农情分析,将结果上报给省政府和省农委,为各级领导提供了适时、准确的农情信息,给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二是进行了遥感估产,得到了省政府、省农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三是积极做好吉林省农业遥感监测工作,争取为将来全国区域农业遥感工作提供服务。

4 做好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措施

(1)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和工作任务,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要有超前性,还要使区划工作与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当前热点工作相结合,为领导宏观决策搞好服务。

(2)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是提升农业资源区划研究水平的不竭动力。

(3)抓好稳定、构建和谐是促进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以人为本,关心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就可以充分发挥出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加强学习,更新业务知识,是培养农业资源区划综合研究人才的必然要求。

(5)加强农业资源区划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留住人才和重用、提拔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强与各省(市)农业区划部门及有关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推动农业资源区划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5 参考文献

[1]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6):1-2.

[2] 刘北桦.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科学谋划“十二五”及2011年农业资源与区划工作[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3):1-7.

新能源工作方向例5

随着我国环境形势的不断严峻,新能源工程机械的研究被我国政府所重视,并且在政策和技术上我国政府也给予新能源工程机械的相关支持。另外,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工程机械本身在工程作业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污染,且对能源消耗力度较高,对环境工程危害较大,新能源工程机械本身比传统燃料工程机械要更为环保,因而开发新能源工程机械是工程机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之一。

一、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当前,我国对于新能源工程机械的研究所涉及的程度并不深,在工程机械制造与设计方面的成果还不是很多,但研究方向主要选择为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开发为主,比如目前在我国多数城市所普及的电气混合动力公共汽车,国外一些工程机械厂家所推出的纯电动工程机械等等,下面本文将对当前果奶外对于新能源工程机械的研究形式,进一步分析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纯天然气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目前,以天然气作为新能源燃料的工程机械的发展比较迅速,纯天然气工程机械的发展类型主要分为两种: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发现,液化天然气的续航能力更高。以天然气作为主要动力源的工程机械的结构特点为其内部拥有一部燃气发动机,并拥有一组或者单个液化天然气储气瓶,接入相应的汽化装置以及管路;液化天然气在作为发动机动力时,为提高其燃烧力度,需先把液化天然气变成液态,然后由管路传输到燃气发动机内,在发动机装置中进一步调整,调整后在发动机内燃烧,对外输出的转速、功率、扭矩等传递到耗功装置,实现动力输出。经过测试,能源消耗费用节省30%~40%。目前,国内知名的工程机械厂家已经推出了相应的天然气机械产品。

(二)动力电池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从本质上来说,动力电池工程机械的动力源为电池,即为纯电动工程机械,纯电动过程机械在我国早有研究,但研究方向更多的是趋向于小汽车,由于电池技术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对于动力电池工程机械的研究也比较初步。当然,国外一些品牌推出的纯电动工程机械较多,比如日本日立品牌所推出纯电动挖掘机。电动工程机械消耗的电能较大,因而大多数电动工程机械工作过程中需要接入380V电网以保障其能发挥出强劲的性能。一般来说,纯电动工程机械的智能化程度以及自动化程度较高,其控制器与变频器进行数据通信,根据负载变化对电机进行变频调速,并控制电磁比例阀,对斜盘变量泵的吸收功率进行调整,实现最优功率的匹配;回转时,直接应用回转电机,通过控制器与回转电机变频器进行数据通信,对回转电机进行变频调速。纯电动工程机械在工作过程中具有噪音低,环境污染低的特点。

(三)混合动力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混合动力技术在工程机械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目前在工程机械中所采用的混合动力的方式主要集中为:油电混合、油液混合、油电液混合等三种方式。目前,混合动力方案普遍采用的是油电混合的解决方案,借助蓄电池、超级电容等储能元件,实现柴油机输出功率和扭矩的均衡控制,达到用功率较小的柴油机来驱动大吨位挖掘机的目的。比如山河智能开发的 SWE230S 油电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在典型的定点挖掘并回转 90°装车的工况中,回转制动回收的能量高达回转所需 40%;整机节能效果在 20% 以上,并可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油液动力混合的方式在工程机械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比如工程机械知名品牌――――卡特彼勒推出的 336EH 油液混合动力挖掘机,其在营业过程中比标准机型降低了25%的能耗,但在性能、动力以及生产成本方面与标准机型并没有差异。

二、新能源工程机械的研发趋势分析

(一)注重解决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动力性能。

目前大多数新能源工程机械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持续作业时间短,动力性能不够强劲,相对于燃料能源工程机械来说,新能源工程机械在动力性能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与工程机械内部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具有一定的P系,以天然气为动力的工程机械为例,由于燃气发动机的燃烧动力输出上可能要略逊于燃油发动机,因而动力性能较弱,因而一般以天然气为动力的工程机械并不能适用于大功率作业现场。也正是因为新能源机械在应用过程中,没有传统然后工程机械的适应性更强,所以也就导致一些新能源汽车在普及与推广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由此可见,解决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动力性能问题,应该成为未来工程机械研究的重点。

(二)重点解决新能源工程机械相关的配套基础。

新能源工程机械难以得到较快发展的另一制约因素在于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其配套供能设施严重不足,导致其并不能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能源补给站相对较少每个新能源的推行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能源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因加气或供电等能源补给困难而影响其正常运行使用。因此,针对于目前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发展来说,所需要重点解决的还是新能源供应方面的问题,如果确保新能源工程机械在实际应用时能够得到稳定的能源供应是解决新能源工程机械推广的重点内容。

三、总结

总的来说,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发展空间比较大,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目前针对于新能源工程机械的研究,国内外已经获得了不同的研究成果。虽然,当前所推出的新能源工程机械类型在实际应用时也达到了相应的节能减排的效果,但是,目前新能源工程机械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需要解决。由此可见,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本文重点研究了当前国内外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并简要阐述了未来工程机械发展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发展问题,通过对新能源工程机械的认识分析奠定了我国新能源技术的施工基础,对新能源建设有着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艺莎,王普琰.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关键技术探讨[J].工程机械文摘,2011,04.

新能源工作方向例6

调结构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之一,我国原有产业结构偏重,产品结构偏向中低端,能耗偏高,能源消费增速快,应着力将高耗能高排放向低耗能高附加值转变。而发展低碳经济与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契合,这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能源界的代表、委员指出,从能源产业的角度看,能源企业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双重身份:第一,能源企业是提高能效、节能降耗的重要力量;第二,能源企业是调整能源结构的积极参与者。“双重身份”决定了能源企业是我国转向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能源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促减排,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指出,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其中,工业、交通、建筑是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的重点行业。传统能源企业是工业企业中的能耗大户,也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郑楚光说,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二氧化碳减排工作的长期性、独特性以及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限制燃煤的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碳减排的最重要指标。与此同时,二氧化碳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可利用其提高石油采收率,置换原油而长期储存于油岩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减排。

温总理提出,今年要新增8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燃煤机组必须同步建成并运行烟气脱硫设施。“‘十二五’规划即将制定,电力行业‘上大压小’应作为长期不变的基本政策来实施。”国家电网电力科学院名誉院长薛禹胜说。

而另一类耗能大户石化企业,也即将启动石化行业低碳技术示范工程,把精细管理、技术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竞争优势的着力点。

调结构,加快清洁能源利用

新能源工作方向例7

1.1高校档案馆组织结构模式类型

对国内高校档案馆组织结构模式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国内高校档案馆存在以下两种机构设置模式。一种是按档案实体分类法纵向划分组织机构的模式,每人负责一种档案的全部工作,一般分为教学档案、党群行政、基建档案、财会档案、设备档案、产品档案、科研档案、声像档案、计算机室等部门,这是比较传统的机构划分模式,如大连海事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三峡大学等;另一种是按档案业务流程横向划分组织机构的模式,按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业务流程分为行政、技术、业务指导、资源利用、史料研究等部门,如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北师范学校、长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

1.2两种组织机构模式优劣分析

1.2.1按档案实体分类法纵向划分

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行这种管理机构,优点在于:第一,每一个档案人员对其所在部门的工作都了然于心,对自己所管辖的档案类别轻车熟路。如负责教学档案的档案员既要从事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装订、上架、利用以及档案优化与开发等其他工作。第二,每一个纵向部门都设一个负责人,便于在宏观上控制和调节所负责类目的档案工作,使该类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缺陷:一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所管辖的档案全程管理,档案整体工作过多停留于基础性业务环节上,阻碍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档案工作的开拓创新;二是人员对其他部门的工作很陌生,造成岗位对人员的过分依赖,一旦某个人离岗或其他原因未到岗时,其负责的工作就会出现空缺;三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容易使工作人员产生工作疲劳,从而缺乏档案工作归属感。

1.2.2按业务流程横向划分

按业务流程横向分段划分部门是一种对业务部门进行合理地整合与分工,按档案业务流程分段分工,成立业务科室的组织结构模式。例如信息技术部负责技术工作、业务指导部负责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档案资源部负责档案的保管和利用、史料编研部负责档案的专题开发等。此模式是近年来高校档案馆界机构与管理模式调整与改革的初步尝试,笔者认为这种划分模式较按档案实体纵向划分模式更趋明晰合理。

优势在于:(1)避免了一人负责一条线的结构模式中存在的工作可能脱节的问题,使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有归属感。(2)组织结构相对扁平化,分工更加专业化,有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能。(3)提高了档案资源的收全率。高校档案归档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专设部门统筹规划集中时间做完案卷归档和加工整理工作后,进行漏归档、特种档案或名人档案的征集工作,有效地解决了档案收集不全的问题。其缺点在于各业务部门之间可能相互不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必须建立沟通与交流的渠道,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2创新管理理念,改革组织结构模式

2.1高校档案馆组织结构创新的必要性

2.1.1信息社会环境是改革的外因。在信息社会环境下,信息产业加速了世界经济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新经济迈进。高校档案馆作为知识信息资源存贮与利用的机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社会信息化和信息服务产业的挑战。档案馆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变革组织机构,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改变档案馆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先进技术的推动下更好地为学校广大师生、为社会服务。

2.1.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是直接动因。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改变了高校档案馆的运行环境和作业环境,植根于手工作业环境下的传统档案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体系越来越不适应信息时代高校档案馆发展与服务的要求,所以必须从管理理念到组织机构,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

一是工作方式发生变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部分高校档案馆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由计算机取代手工作业方式,范围覆盖档案馆各个工作层面;二是业务内容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档案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许多手工操作的业务被计算机取代,衍生出一些新的业务环节;三是管理方式发生变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档案馆由过去的手工管理向计算机、网络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转变;四是信息资源的继承方式改变,传统的模式受地域空间的阻碍,使档案利用者及时掌握和获取档案信息资源受到限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克服了远距离传播的阻碍,并能够大批量地复制档案信息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了档案信息的继承方式;五是编研工作呈现新特点,网络出版是一种借助于网络这种无形载体的新型的编研出版形式,具有成本低,出版周期短,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打破了传统档案编研信息的传播必须借助于有形载体的概念,并改变了传统出版物的弊端;利用网络技术成立“虚拟编辑室”,与兄弟院校进行编研工作的合作与交流,并可实现编研者和利用者的远程联系和沟通,提高编研质量。

2.1.3用户需求是内部动因。一方面,由于网络的普及,档案用户希望便捷的利用档案,从用户信息技术能力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知识信息的获取能力,在理论上是“知识信息领域的自由人”;与此同时,档案资源的保密性和信息化的独特性,加大了档案信息资源的获取难度,这就要求高校档案馆必须重新研究和设计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工作和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用户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化的态势,他们在利用学校档案馆的同时,也走向越来越多的营利和非营利的信息服务机构,使高校档案馆在档案信息获取方面的地位受到挑战,所以,高校档案馆必须改革组织机构,吸引更多的档案用户,把档案馆的服务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2.2高校档案馆管理理念的创新

从重保管向重利用服务转变,档案资源馆藏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利用价值;从量化管理向以校史研究为导向的内涵式管理理念转变,以档案研究为导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满足科研、教学不同需求的服务深度,提升高校档案的服务水平;从传统业务分工式组织机构向灵活、弹性复合型组织机构转变,引入团队组织形式,以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服务效率;从自给自足的单一资源为基础提供服务向以多种资源开发为基础提供服务的方向转变,满足档案资源建设和服务手段集成化、多样化的需求。

2.3高校档案馆组织结构模式设置原则

2.3.1以提高组织管理绩效为原则。各部门职能结构清晰,决策部门在管理目标确定后,向其它业务部门下达目标任务,各业务部门各负其责,同时及时反馈目标完成和各环节运转情况,为决策部门修订目标和再决策提供依据;各部门运行关系协调,各部门之间在管理上实行纵向发展中的分段管理和横向协调中的专业管理;组织整体功能放大,各部门统筹规划,相互协调,减少内耗,大大强化档案馆的资源贮存中心和服务中心功能。

2.3.2以用户为导向的原则。只有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真正提高工作绩效,否则就只是在满足档案馆的工作规定,用户是否满意却无从得知。以用户为导向的原则意味着档案馆必须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改革管理机构,高效、高质地提供档案利用与服务,让用户满意,档案馆工作才有意义。

2.3.3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原则。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档案馆的逐步应用,档案馆的功能不断拓展,必须对组织机构进行改革,以业务流程为导向,打破部门障碍,采用流程控制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把直线型、职能化的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智能化乃至学习型组织转变;把传统的以收藏和手工进行信息服务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以用户为主,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检索和现代化服务手段的组织,使档案工作从头至尾有整体感和归属感,建立起一套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2.3.4以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为原则。高校档案馆进行机构改革,不是撤消所有的部门,而是清除部门障碍,管理者通过对各业务部门的每个专业人员档案记录及工作分析了解掌握人力资源信息,合理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配置,使各专业知识人员各尽其才;引入团队管理方式,团队成员具有双重身份,既属于其所在部门又属于团队,无论是分散作业还是集约作战,都可以随工作的要求,随机应变,既发挥工作人员创造性又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团队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提倡民主和参与,馆员在工作中自主性增强,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人的潜能,又能增加组织的适应能力。

3.高校档案馆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新形势下的档案馆管理必须借鉴、吸收管理科学的最新理论,指导档案馆管理实践适应时展、环境变化。在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高校档案馆的组织结构变革呈现出以下趋势:

3.1减少组织层次和分支

减少中间层次和纵向分支,缩小或消除部门壁垒,提高档案资源收集、整理加工、服务利用等工作的效率,以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在组织既分散又被网络紧密联结,从而使组织结构变得柔韧化,具有很好的弹性,反应更加敏捷。

3.2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扁平化的组织机构是一种紧张的富有弹性的新型团队组织,具有敏捷、灵活、迅速、高效的特点。它使不同专业知识的分散在组织中,通过网络凝聚时间与空间,加速知识的全方位转移。它降低了管理成本,增强了对环境的反应能力和满足用户的能力。易统筹协调,易沟通交流,易集成整合。组织的纵向缩减,必将进一步促进横向联系和交流。

3.3由“固性化”向“柔性化”转变

传统的档案馆组织结构是按档案类别纵向负责的管理方式,在档案管理和利用以手工为主的历史阶段,它是适宜的。然而在开放机制下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这种管理方式不适应档案资源的整理加工、深度开发研究与提供利用。柔性化结构的特点是高度分权,各职能部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作业,而是相互交错、相互配合、呈网络化的发展态势,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智能动态有效性。

3.4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方向发展

新能源工作方向例8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全力保障科学发展、节约集约保护资源、优质高效服务社会、勤政廉政履行好职责的自觉性为主题,以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发现、分析、破解制约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努力构建保障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二、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对“三找一创”活动工作的组织实施,使之不流于形式,达到预期目的,特成立鄱阳镇国土资源分局“三找一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

三、目的内容

通过开展“三找一创”活动,增强广大干部职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党员干部发现、分析、破解制约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的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保障国土资源科学发展的能力,努力构建保障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国土资源保障。

找差距。就是要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能任务、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自己确定的工作目标,通过纵向与上级机关、基层一线,横向与兄弟单位、同级部门,个人与周围同事等比较,查找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行政效能、服务意识上存在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不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的差距和问题。

找原因。就是针对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梳理和找准思想观念上、体制机制上、能力素质上、服务意识上的原因,通过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

找动力。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明确国土资源工作的方向,指导各项工作,将各级领导的关怀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党和人民的期待转变成工作的动力。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破除和摒弃一切

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化发展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提高民主决策、科学保障、依法高效、开拓创新的能力与水平,增强工作的协调性、有效性、前瞻性和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本领。

创新国土资源保障科学发展机制。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着眼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服务发展大局上创新体制、机制,以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国土资源系统是政府管理国土资源的职能部门,履行国土资源保障与保护等工作。工作成效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群众权益、和谐社会构建。要针对找出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理清思

路,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要围绕加快鄱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提高科学保障能力为根本目标,在保障与保护、造地与用地、勘查与开发、调控与配置、决策执行与监督、依法与效能等方

面积极探索,构建国土资源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保证。

四、方法步骤

根据市局、县局的统一部署,工作按以下安排组织实施。

(一)准备动员(4月)

传达学习省厅、市局、县局的部署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要求,全面启动“三找一创”活动。

1、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2、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具体安排。

3、召开“三找一创”活动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营造开展“三找一创”活动的氛围。

(二)全面实施(5月至7月)

1、深入开展查找差距、原因和动力。组织干部职工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能任务、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自己确定的工作目标”找差距;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干部职工

学习讨论、认真思考,通过纵向与上级机关、基层一线,横向与兄弟单位、同级部门、个人与周围同事等比较;立足思想观念上、工作作风上、行政效能上、服务意识上找原因;用科学发展观明确国

土资源工作的方向,指导各项工作,将各级领导的关怀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党和人民的期待作为动力,切实加强思想、作风、业务和效能建设,积极探索保障湖城发展的新机制,有效推动

国土资源事业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国土资源保障。

2、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一是深入分析查找。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查找自身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不利于构建保障科学发展

新机制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举措和办法,并形成分析总结材料。二是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党支部召开民主生活会,重点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分析研讨,提出对策建议。三是广泛征求意见。通过“自己找、上级点、同事提、对象评、社会议”等5种方式,认真疏理问题;并采取问卷调查、走访测评、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创新科学发展机制。紧密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根据找出的问题,依据党和人民的期待,围绕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完善国土资源科学管理制度,系统总结国土资源管理中的经验和做法,主动策应“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推进生态渔村建设,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创新农村宅基地分配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项目用地保障机制、耕地有效保护机制、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和开源节流机制、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批后监管制度、土地和矿产巡查督察机制、效能考核办法等机制、制度,初步形成保障科学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

(三)总结完善(8月)

1、认真做好群众满意度测评。采取网上测评、书面征求意见测评、座谈会测评等方式,了解群众、社会各界对国土资源局开展“三找一创”活动实际成效的满意度。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近期难以解决的要向群众予以说明。

2、认真做好总结工作。

3、召开总结大会。总结活动工作情况和主要经验,提出工作要求,巩固工作成果,不断完善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

四、基本要求

1、加强领导:要将开展“三找一创”活动作为全面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大事来抓,摆上重要日程,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成立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2、组织实施:开展“三找一创”活动,必须遵循实践科学发展观、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勇于实践的原则,确保两不误、两促进。要把活动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具体工作结合起

新能源工作方向例9

军事新闻人才是报道军队新闻的专门性人才,新闻报道一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在基层部队还是机关院校,新闻人才都是单位进行宣传报道必不可少的方面。同时,随着我军执行多样化任务的不断扩展,军事新闻的报道面也有所拓宽,不仅报道军队内部新闻,也有军地协同的新闻报道;不仅通过军内媒体进行报道,更要借助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地方资源进行传播;不仅针对军人群体进行报道,更要向国人甚至是世界展现我军的形象……这样的背景对军事新闻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事新闻人才的数量不足和质量欠缺是部队面临的普遍现象,仅靠军队内部自己培养,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必须要充分融合军地资源,培养出优秀的军事新闻人才。

一、当前军事新闻人才培养的局限

当前军事新闻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军队资源,基本途径是部队实践锻炼和院校专业学习,但都存在局限性。军队是一个特殊的集体,有其行动的独立性和保密性,对军事新闻人才也有特殊的要求,但同时在现代社会,军队与地方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军事新闻人才同样成为向外界展现军队形象的主力。因此如果只依靠军队资源培养军事新闻人才,会有许多的局限,无法适应时代要求和部队需要。

1、媒介素养的培养受限

媒介素养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播的批判能力等。只依托军队培养军事新闻人才,受到条件限制培养媒介素养资源欠缺,通俗讲就是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足。不少从事新闻报道的同志,与媒体不敢接触,不愿接触,不会接触,特别是对地方商业性媒体尤其是外媒的应对能力欠缺,影响了军事新闻报道和军队形象宣传的效果。

2、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不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兴起为广大网民提供了发出自己声音的平台。在web2.0时代,借助博客、播客等技术,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终端,也为军事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但由于部队保密的要求和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仅依靠军队资源难以有效运用新媒体开展新闻报道,其报道的广泛程度和影响力大打折扣,因此在处理好保密与信息关系的情况下,运用新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是发展趋势,通过军地资源融合能够有效破解现阶段的瓶颈。

3、专业化人才队伍难满足需求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受众对于新闻的需求心理也由获取信息向探究根源转变,新闻报道已向分众化、专业化方向不断发展,在报道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这同样是军事新闻面临的问题。从军事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期待”来看,军事新闻工作者要从“包打听”转变为“专家型新闻人才”,向广大官兵提供满足心理需求的报道,这是适应军队发展需要的趋势,也是当前军事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的窘迫状况的要求,人才结构和体制编制上都难以成型。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军地资源的融合,倘若只依靠军队培养,在培养周期、培养数量和培养成本上都不尽人意。

二、融合军地资源培养军事新闻人才的路径

现阶段我军从事新闻报道的人员,特别是在基层,大都是半路出家,非新闻专业人员占大多数,在部队新闻报道实践中慢慢积累经验,培养路径基本上是“部队―部队”,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基础。我军培养军事新闻专业人才的院校只有一所(南京政治学院),每年输入部队的毕业生尽管受到单位的欢迎,但数量有限,这类“军事院校―部队”的培养路径也难以满足当前军队新闻报道的需要。

融合军地资源,引进地方专业新闻从业者是趋势所在,但由地方到部队并非唯一路径,还有许多可以探索的培养模式。军事新闻人才最终要服务于军队,只要落脚点是确定的,而在培养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引进地方资源,如起点上可以引进地方新闻从业者,对部队新闻工作者提供地方培训和实践机会,军地院校的资源交流,执行重大任务中军地新闻工作者的合作与交流……融合军地资源培养军事新闻人才的路径不一定是简单的线形单向关系,一切以提高新闻工作者能力素质为主,探索军地合作的可能性,使得军事新闻人才尽可能成长、成熟起来,为部队建设服务,同样也为地方新闻事业带来生机。军地新闻资源融合,以培养军事新闻人才为目标,带动军地新闻合作的机制完善和模式创新。

三、融合军地资源培养军事新闻人才的机制

融合军地资源培养军事新闻人才,是培养方式的改进,更是培养理念的一次革新,但在这一过程中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应当建立其一系列长效机制加以保障,使得培养效果更加明显。

1、选拔机制

军事新闻人才,既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也要具备军人的基本素养,热爱军队,了解军队,有军人特有的豪迈情怀和坚强意志,这样才能担当军队赋予的使命。因此军事新闻人才在选拔上要注重综合素质的考察。选拔新闻人才有两个含义,一是将军队中表现突出的新闻工作者利用地方资源进行培训,一是对于有志于参与军队建设的地方新闻工作者,筛选后进入军队进行培养;无论是哪方面,都要在选拔上做文章,不仅考察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更要在政治立场、意志情感上多方面考察,对优秀的骨干力量进行培训,确保新闻工作者值得用、用得起、用得好。

2、使用机制

融合军地资源培养新闻人才,人才使用上应注重流动性,既要使新闻工作者不仅熟悉军队新闻报道的程序模式,也要对地方媒体熟习了解,最好能够具有在地方媒体实践的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培养与地方媒体的交流能力,军地联合报道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因此单位对新闻工作者不能仅仅停留在使用的层次而不注重对能力的培养,有些领导用人不讲究科学性,对成绩较为突出的新闻工作者一味使用而不愿意外送培训,这无疑阻碍了新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军地培养应有较为通常的交流互动,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新闻人才在军地间的流动,拓宽新闻工作者的视野,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技能。

3、合作机制

随着部队执行多样化任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方媒体对于军队新闻需求量增大,而军队也需要借助地方媒体进行宣传,军队媒体和地方媒体的合作前景广阔,新闻工作者施展才华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但现在,军队媒体和地方媒体基本上还属于单兵作战,虽然在某次行动中也会进行交流,但缺乏有效和制度化的合作机制,无疑在合作中会加大成本,减缓效率,对新闻人才的培养也造成滞后。现阶段,地方媒体之间、军队媒体之间的合作较为紧密,但军队媒体与新闻媒体的交流出现断层,通常是有需要才进行联系和信息共享,平时则较少往来,无疑会对军民融合式的军事新闻人才的培养连贯性造成阻碍。注重完善军地合作机制,是通畅军事人新闻才培养路径的重要方面。

四、融合军地资源培养军事新闻人才的方法探究

军地资源的融合,不是简单地揉合在一起,彼此不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资源的整合,在方法上有针对性发挥军地各自的优势,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1、发挥军队优势打牢思想根基

军事新闻人才首先是一名军人,必须具有军人必备的思想觉悟和军人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方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既要做好党手中的“枪”,也要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这是对军人和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直接决定了报道的政治方向和立场,对我党我军的新闻报道职能的发挥有根本性影响。我军向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政治工作作为我军的生命线,从建立起就牢牢树立对党忠诚的信念,在树立广大官兵正确的政治立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军事新闻人才的培养也应高度重视。

特别是引进军队的地方新闻工作者,初时对于军队的感情并不深刻,军人素质也不完备,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军政训练,使之符合军事新闻人才的要求。发挥军队优势打牢思想基础,重要的是锻造培养合格的军人,这是成为军事新闻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是确保军队发展的长远考虑。

2、借助地方资源积累实践经验

相比较军队,地方的新闻资源更为丰富,培养新闻人才的条件更为成熟,而且随着军队与地方的联系愈加紧密,借助地方资源实际上是促进军队与地方新闻事业的双发展。特别是军队形象的对外宣传,要借助地方媒体这个平台向世界展现我军风采,军队新闻工作者也担负起对外宣传的角色,更需要有地方实践经验。军队新闻宣传应吸纳地方新闻报道的先进理念,借鉴地方新闻报道的实效做法,利用地方新闻资源为我所用,加速培养优秀的军事新闻人才。

借助地方资源,不是简单地对军事新闻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关键是要加强针对性,在军队特色上有所支撑。如今军事新闻工作者越来越注重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注重通过新媒体对外宣传军队形象,地方资源则能够提供很好的发展平台,同时要大力完善军网资源,注重与互联网内容的共同性和即时性,为网络新闻报道提供实战机会。

3、依托院校教育拓宽理论视野

目前我军所培养新闻专业人才的院校只有一所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人才专业化队伍远远满足不了军队新闻报道的需要。培养专业的新闻人才队伍需要依托地方院校教育平台,整合军地院校资源,优势互补,才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军事新闻人才。院校新闻教育要紧贴理论前沿,紧贴时展,发挥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优势所在,为培养军事新闻人才专业素养打下基础,拓宽理论视野才能够确保军事新闻人才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工作方向例10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4)020001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地方低碳发展的实现机制与模型分析”(10JJD 630011)

作者简介:何建坤,清华大学现代经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4)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新型能源体系变革,强化节能和加速能源结构的低碳化成为大国能源战略的共同选择。杰里米・里夫金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把当前世界范围内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新型能源体系变革提升为“第三次工业革命”\[1\],其视角和观念有相当前瞻性和深度,值得借鉴。当前我国能源发展也面临日趋强化的资源和环境制约,党的十也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并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着力点。全球能源体系变革的潮流将引发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也将引起经济、贸易、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既将带来新的挑战,也存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一、当前世界新型工业革命的标志和特征

世界范围正在经历新一轮工业革命,这似乎已成为广泛共识。但是新型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什么?历史上每次工业革命划分的标准是什么?其驱动力又是什么?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有人把重大技术范式转变作为工业革命阶段划分的标准\[2\],认为当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将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有人认为对工业革命阶段划分的依据是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经济学人》刊发的特别报告中的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世纪晚期制造业的‘机械化’所催生的‘工厂制’,彻底荡涤了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组织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是20世纪早期制造业的‘自动化’所创造的‘福特制’流水生产线,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制造业的主导生产组织方式,产品的同质化程度和产量实现‘双高’。而人类正在迎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制造业的‘数字化’,以此为基础的‘大规模定制’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生产方式。”\[2\]也有人认为人类社会已经历了蒸汽机革命、运输革命、科技革命和计算机革命四次重大的工业革命,当前智能制造、互联制造、定制制造和绿色制造将成为新工业革命的特征\[3\](序言)。《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则认为,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讯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新的能源系统会加深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依赖性,促进经济交流,有利于发展更加丰富、更加包容的社会关系,伴随而生的通讯革命也成为组织和管理新能源系统的途径。从而把新能源技术和新通讯技术的革命及相互融合作为每次工业革命的驱动力和特征。其观点抓住了每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在本质上都是源于能源和动力革命这一根本驱动力,新的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革命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广阔空间。而生产和经营、商业和贸易方式的变革和各个领域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则都是能源和动力革命所催生的成果。因此,该书作者对每次工业革命特征和驱动力的分析以及把当前世界新型能源体系变革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更具真知灼见。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何建坤:新型能源体系革命是通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兼评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懂得利用“火”烤制熟食开始了原始文明,利用“火”的能量冶炼和打造青铜器和铁器,从而迈向“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从古代看,能源利用及利用技术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也是社会生产力发生阶跃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煤炭取代木柴,并以蒸汽为动力的革命。蒸汽动力技术催生了制造业的机械化和工厂的规模化生产,蒸汽动力机车使铁路运输极大提高了物流和邮政的效率,而机械化印刷“使新闻媒体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一跃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促进了历史上第一次公众文化普及运动的产生”\[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石油取代煤炭,并以电力和燃气为动力的革命。电气化促进了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新的通讯革命的发生,为更加复杂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管理提供了有力工具。电力和电信技术引发了工厂的电气化和自动化,形成了大批量工业产品自动化生产线的集中大生产方式,同时燃气机的发明以及汽车、飞机等更为便捷的新交通工具的普及也使石油逐渐取代煤炭成为主要的一次能源,社会也随之进入石油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将是互联网技术与新型可再生能源的融合。新能源技术发展将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支撑的新型分布式能源系统,而与分布式网络通讯技术的结合将形成智能型“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能源的在线分享。这意味着从前二次工业革命中形成的以化石能源为支柱的能源体系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可持续能源体系的转型。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以分散采集和转换的可再生能源替代集中开采和转换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就地转化为电力,在智能化区域电网中使用和共享。新的一次能源生产和转换方式的变革,也相应改变能源输配和利用的方式,所以扁平化的智能能源网络应运而生。由于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氢将成为新的重要的二次能源载体。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发电力制氢,氢作为重要的储能方式和洁净无污染的优质二次能源载体,既可用来再次发电,又可用于燃料电池驱动汽车。作为一次能源的可再生能源和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的结合,有可能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特征。未来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智能化能源体系,氢能技术将是其重要的支柱。这也即将和前两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将是由新型一次能源和新型二次能源相结合的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革命所驱动。目前由于氢的制备、存储、运输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还有待新的突破,因其成本昂贵还不能大规模推广。至于未来是否能以“氢能时代”替代“石油时代”,也取决于未来是否有其他竞争技术的突破和新的颠覆性技术的出现。但无论如何,如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气化的广泛影响一样,未来氢能作为无污染优质二次能源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时,其颠覆性技术的创新以及新型能源体系基础设施运行方式和管理制度的演变,都将会导致经济生产运营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但具体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仅凭今天的认知则很难想象和预见。

以新型能源体系革命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外学术界中不少人都认为生态文明将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另一个新的社会文明形态\[4\](P138-140)\[5\](P30-32),地球生物圈意识的觉醒则促使经济社会形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当前以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支柱的新能源革命所带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成为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由工业文明通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也将意味着现代工业文明的终结和生态文明的确立。生态文明是一种长久可持续的社会文明形态,新的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革命将使人类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伙伴关系,人类不再盲目向大自然摄取资源和排放废物而破坏地球生物圈循环的节律,而是重新回归到地球生物圈生态系统中的应有位置,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物圈有机地融为一体。最终人类社会不再以消耗地球有限资源和侵占环境容量空间来维持经济社会的持久繁荣和发展,能源生产和使用的CO2排放也趋于零,实现由当今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碳时代”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后碳时代”或许是“氢时代”转型。表1列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特征和标志的差别。表1每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和标志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特征和标志煤炭+蒸汽动力石油+电力、燃气可再生能源+氢通讯革命邮政、报纸电报、电话、广播、电视智能互联网、移动通讯经济社会变革火车、工厂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汽车、工厂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线、城市化和电气化电动汽车、网络化、扁平化、个性化、订购式生产和共享人与自然的关系掠夺大自然全球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安全恶化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社会文明形态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目标都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社会物质福利或消费效用的最大化,但也带来地球化石能源资源的日趋耗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害。第三次工业革命则不再单纯以追求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而是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寻求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途径。如果说前两次工业革命是在科技进步推动下的自发变革过程,是在少数国家率先进行,各自经历上百年时间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由于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制约和生态安全威胁下被迫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是人类社会自觉推动的对自身不可持续发展方式的革命,是促进社会形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革命,也是世界各国紧密合作,人类社会主动推动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一场革命。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比前两次工业革命将更为紧迫,变革的速度和程度也将更为剧烈,影响也将更为深远。当然,前两次工业革命中所奠定的现代产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也将成为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与智能化网络技术结合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有力支撑。

二、新型能源体系革命引发的经济社会根本性变革

由于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革命引发的每次工业革命都将催生新的经济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正如该书中所言:“能源机制塑造了文明的本质,决定了文明的组织结构、商业和贸易成果的分配、政治力量的作用形式,指导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1\]。

“铁路被认为是以煤炭为能源、蒸汽驱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突出成果”\[1\],发展铁路所需要的巨额资金超出当时企业和家族的筹资能力,于是开始发行有价证券,催生了纽约证券交易所,逐渐形成规模庞大的金融市场。铁路从修建到运营组织和管理工作异常庞杂,需要几十万个雇员的有机协调,因此形成了高度集中、由上而下的层级组织结构,以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而也导致了资本与管理的分离,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和各层级的劳动力队伍。铁路的发展也催生了电报业务,将其作为监测与协调铁路运输的主要通讯工具。规模经济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明显的特征,而效率则成为新型工业时代最重要的价值理念。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作为方便优质二次能源的广泛使用,催生了汽车等工业品的连续大批量生产的自动化生产装配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进一步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发展,石油和燃气机的利用又催生了汽车和飞机的发展,形成更为便捷和高效的交通网络,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形成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也造就了职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而各种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也随之发展和完善,造就了工业化国家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现代文明\[1\]。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分布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的可再生能源为基础,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生物质能、海浪能和潮汐能等,这些分散的资源被数百万个不同的能源采集点收集起来,通过智能电网进行整合、分配,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并维持经济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这种分散式的本质更需要合作性的组织结构而不是层级结构”\[1\]。虽然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的集中规模化生产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自动化装配线生产的统一型号产品也使得社会消费趋于同质化。而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将更加分散化和个性化,数字化制造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出现也将使制造业更加扁平化,千百万人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设计、生产或定购自己喜欢的个性化耐用品或消费品,从而导致充分体现生产者和消费者创新和创意的“定制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这也使物质产品生产不再单纯追求效率,而更追求独特性的使用功能和时尚情趣,消费者更加注重文化生活和精神层面的享受。大规模生产、专业化分工、有组织的生产方式也将被分散化、个性化和自由的工作方式取代,网络化环境可使每个企事业单位员工在家中从事创造性工作和服务,并彼此间随时进行远程交流。同时,减少上下班交通需求比提高效率对于节能减排和缓解交通拥堵更为有效。另一方面,分散的生产者和用户在虚拟空间中组成的分散网络替代了大批发商到零售商在内的所有中间人,并且消除了供应链中每一个层级的交易成本\[1\]。这种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传统以追求生产效率和消费最大化为核心并以GDP衡量经济产出价值的面向工业文明的经济学理论也提出挑战,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面向生态文明的新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衡量指标也将会伴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应运而生并发展完善。

传统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集中开发,在其开采、运输、转化过程中都需要巨额投资,需要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从而形成少数寡头的垄断并赚取超额利润,造成越来越悬殊的贫困差别。新型的分散式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网络化的共享,对每个生产者和利用者只需少量初始投资额即可介入,这种扁平化的生产和利用结构将有助于社会的公平竞争,缩小分配差别\[1\]。

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必将伴随社会对财富和生活质量观念的转变。传统鼓励获取物质财富并独占排他的财富观和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质量观念将越来越受到质疑。环境和生物圈意识的觉醒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发展了社会财富和集体观念的思维方式\[1\]。全球气候变暖将带来暴雨、干旱、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和水资源短缺、疾病传播、海平面上升等灾难性影响,任何国家都无法幸免。大气环境质量恶化和水资源的污染,任何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每个人的消费方式也都会直接影响他人的福祉,私人汽车排出的CO2也将累积在大气中发挥温室效应,尾气排放形成的PM25也会成为都市雾霾天气的一个根源。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清洁的空气、干净的饮水、宜居的环境已变得比个人物质享受更为重要。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是大家的共同体验和共同利益,孤立排他的生活方式不可能得到真正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合作意识也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在全球开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当前开放的互联网使获得知识和商品交易的成本十分低廉,传统市场财富交换将让位于合作性网络关系的获得,通过租借、分时共享等使得财富的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这种通过网络与他人分享的全新财富观也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共享,促进集体利益的思维方式以及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1\]。

每次工业革命都带来社会观念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推动发展理念和消费观念的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由片面追求经济产出和生产率为核心的工业文明发展理念转变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人与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由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福利最大化消费理念转变为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和文化文明的健康、适度的消费理念。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成为人类社会形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必由之路。表格2反映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两种文明形态在社会观念与发展方式上的差别。

实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转变,最艰难的部分在于观念的改变而非技术发展。也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既得利益者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型利益者之间产生新的冲突和政治对立\[1\]。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传统的产业思维方式是集中性的,结构是层级制的,传统的思维和既得利益将倾向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纳入规模开发、集中管理、统一分配形成超级电网模式,而非扁平化分散式开发和共享的智能模式。而后者更公平和高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方向\[1\]。这预示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绝非一帆风顺,同时也对世界各国推进能源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打破电网输配电系统的垄断,有着警示的作用。表2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社会观念与发展方式比较

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社会观念私有制,追求个人财富和物质享受合作共享,强调社会公共资源和财富发展目标和评价指标GDP数量,消费效用最大化,生产率和效率最大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经济发展方式资源依赖型、以环境为代价,以化石能源为支撑的高碳发展模式以可再生能源为支柱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式经济与环境关系环境容量作为约束条件,外部性内部化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地球环境空间作为公共资源或生产要素能源管理方式集中式、规模化生产和输运的“层级”垂直结构分布式、智能网络化和扁平化生产与共享结构消费方式奢侈型高能耗和高碳消费方式节俭型节能和低碳消费方式

观念转变对一个国家在新型能源体系革命中能否成功实现转型起着关键性作用,而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各国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速度和程度也可能成为重塑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引领了上世纪后半叶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其以高能源消费为支撑的社会消费方式也给当前向新能源体系过渡带来了困难。当前,美国和欧盟、日本的人均GDP差别不大,但美国人均能耗高达102吨标准煤,是欧盟的21倍,是日本的18倍参见IEA: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2012, IEA publications, Rue de la Federation, Paris。。尤其是美国人追求大面积住房、大排量汽车和过分物质享受的奢侈浪费的消费方式,不仅使国家和大多数民众入不敷出,经济发展缺乏持续投入,而且成为人均能源消费和人均CO2排放最高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美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进程中,把固守其所崇尚的消费理念视为国家利益,并受国内利益集团的政治博弈所左右,在气候公约谈判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美国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下承担发达国家应尽的具有法律约束减排义务的举动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如果美国人不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及早醒悟,改变其以自我为中心的物质享受主义的消费方式,美国也许会在新能源革命推动的低碳发展浪潮中失去由于高技术创新所占据的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先和主导地位,甚至落后。然而更为糟糕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少数先富裕的人群大都以美国人的消费方式为榜样,对大面积豪华住房、大排量高档汽车和奢侈型物质消费品的追求也在引领这些国家的时尚,使其沿袭美国高碳排放的发展路径,这种与第三次工业革命方向相背离的发展趋势可能会使这些国家丧失跨越式发展的良机。因此,伴随第三次工业革命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和广泛合作。

对新兴发展中国家而言,由新型能源体系革命引发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认识观念的根本性变革,也确实提供了一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在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大变革和能源技术出现革命性突破之际,一个国家抓住了机遇,顺应了潮流,就能顺势得以发展和强大,反之则被边缘化、落伍甚至衰落。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错失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而正在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则在很多领域可以和发达国家同步进行和合作开展。发达国家在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对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和对地球环境容量的过度占用,造成了今天世界性资源缺乏和全球生态安全以及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灾难,严重压缩了未来全球的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空间。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再沿袭发达国家以无节制地消耗地球资源和以生态环境损坏为代价的工业化模式。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开创新型的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抓住当前新的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革命性转变之机,可以走出独特的跨越式发展路径,在实现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同时向生态文明的方向迈进。

发达国家在工业过程中,集中的工业大生产方式带动了城市化发展,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口聚集和生活在城市。第三次工业革命趋于分散的、扁平化的生产方式,以及更便捷的交通和通讯网络,也将使人们更倾向生活在青山绿水的乡村,与大自然融合,享受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和进行更有创意的生产和服务工作。3D打印、虚拟制造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使工业产业的生产区域分散化和个性化,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的发展也将快速提升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效率及降低成本。因此集中型大城市的不断扩展和新建也许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的必经之路,而环境友好的小城镇也许成为最佳选择,人们的居住也许会朝分散的扁平化方向发展。当前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例都较低,中国城镇人口比例也刚过一半,城市化过程中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的建设将消耗大量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造成化石能源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和CO2排放的增加。因此需要探索一种新型的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相衔接的城镇化模式,走出以低碳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新型城镇的能源基础设施也需要前瞻性的规划和布局,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实现发展路径的跨越。

三、新型能源体系革命的基础设施与治理制度

《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提出支撑新能源体系革命基础设施的五大支柱:(1)向可再生能源转型;(2)将每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3)在每一栋建筑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储能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4)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类似于互联网的能源共享网络;(5)将运输工具转向可利用洲际间能源共享网络的插电式或燃料电池动力车。不难看出,该书作者描绘的上述新能源体系基础设施的五大支柱是以太阳能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为基础,以建筑物为载体,太阳能间歇式发电的电力部分以转化为氢能储存,可再生能源电力通过洲际间电力智能网络分配共享,同时也将形成以插电式与智能电网连接或以氢燃料电池驱动的汽车运输网络。这种新能源体系将分散的能源转换和利用整合成一个交互共享的和无缝连接的有机整体,以逐渐取代原有集中开采、转换的化石能源体系\[1\]。当然,未来科技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的出现,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新型可持续能源体系基础设施的形式和组成也许与该书“五大支柱”的设想有很大差异,也许会更为复杂和多样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人口密度、经济技术基础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差异,未来所形成的新型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基础设施也不会完全雷同。即使同一地区,往往也需要各种能源形式的互补和有机组合,其具体结合形式也将取决于未来可再生能源体系形成过程中本身的技术创新和运行管理机制的不断演变。也有可能出现其他预想不到的先进能源技术与之互补和共存,例如资源无限而又清洁零碳的核聚变技术,也有可能在本世纪下半叶进入产业化阶段,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遍及全球的新型可再生能源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都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也只在少数发达国家率先完成。第三次工业革命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也许要持续到本世纪末。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到大规模商业化推广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需要克服技术、资金、成本、体制和观念等诸多方面的障碍,而且不同类型的国家也受到各自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制约。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也是在某些领域和区域首先发生和发展,然后扩展到其他领域和区域的过程,化石能源基础设施在相当长时期内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会继续发挥作用,当然某些经改造后也可为可再生能源体系所用。但起码到本世纪中叶之前,仍将是集中化大规模开采、转换和输送的能源体系与分散式、扁平化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并存和逐渐替代的阶段,在其过程中天然气、核能等某些比煤炭、石油优质低碳的其他能源形式还有发展的空间和潜力。特别是美国对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技术的突破,促进了天然气对煤炭和石油的替代,也促进了化石能源体系本身向清洁高效和低碳化的方向发展。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核能作为零排放无碳能源在世界范围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大国中,在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减少CO2排放等方面,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当前仅占全球20%的发达国家10多亿人口,其人均能源消费高达65吨标准煤,是发展中国家的38倍参见IEA: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2012, IEA publications, Rue de la Federation, Paris。。在其能源消费总量基本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消费,改善能源结构,逐渐向可再生能源体系过渡。而当前以中、印、巴、南为代表的二十几亿人口的新兴经济体正在快速实现工业化,其能源消费总量呈较快上升趋势,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的供应,首先要满足新增加的能源需求,然后才有可能替代原有化石能源消费的存量。在当前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较低、基数较小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供应量的快速增长还不能填补新增长的能源需求,所以化石能源消费仍将持续增长一定时期后才能到达顶点,然后才有可能开始下降。因此,化石能源的基础设施在一定时期还不得不进一步建设和扩展。未来另外30多亿人口的非洲国家和最贫穷国家也要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也要分享人类前两次工业革命所形成的工业文明的成果,其能源消费总量也会迎来高速增长的阶段。在当前可再生能源技术尚未臻于成熟、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化石能源消费的增长也会不可避免。从这里也可看到,发展中国家在建设可再生能源体系过程中,比发达国家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全球实现向生态文明的跨越,更需要世界各国的广泛合作。

未来新能源体系的形成和治理,需要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开放、透明和广泛合作的关系。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都需要政府以公共投资的方式积极地参与其中,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政府也通过建立新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对新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并通过不同的激励机制和补贴确保新经济秩序的发展和稳定\[1\]。鉴于当前全球保护生态安全、减缓CO2排放合作进程的紧迫性,使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更为迫切,而当前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仍然较高,尚不能与不计环境成本的化石能源相竞争,更需要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新型能源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巨额投资,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带来新的绿色就业,也需要财税金融政策的引导和扶植。各主要国家新兴的碳税和碳交易市场等激励措施、上网电力中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强制性法规和用能设备及产品严格的能效和环境标准,都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有效制度保障。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潮流中,先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将成为大国战略必争的高科技产业,是科技创新的前沿和技术竞争的热点领域,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能源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即代表了一个国家和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优势。因此,形成国家、企业和公众紧密结合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体系,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占据先机并争取主导地位的重要因素。

当前为有效应对全球资源枯竭、生态承载能力减弱、环境容量制约和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挑战,推进新能源体系的革命,使全球尽快走上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迫切需要推进相应国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没有提及能源体系转型中的国际制度建设,更是忽略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诉求和能源转型能力上的差别。2012年6月份在巴西里约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把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框架下发展绿色经济以及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的建设和改革作为主题参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我们希望的未来》, 里约热内卢, 20126。,这两大主题反映了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也反映了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相衔接和呼应的发展目标、路径选择以及相应国际治理制度框架建设的需求。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三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当前世界南北差距扩大,全球仍有1/5的人口处于极端贫困之中,16亿人仍以薪柴和农作物秸秆为燃料,而享受不到电力等优质能源服务。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保护地球生物圈并向生态文明过渡的目标也不应忽视贫穷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和改善民生的需求,地球上的每个公民都有公平分享现代工业文明成果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权利。因此需要公正有效的国际制度和国际合作机制,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消除贫困和发展经济过程中建立新型可再生能源体系,共同走上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就控制全球地表温升不超过2℃达到共识,这就意味着全球的CO2排放到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到2050年比1990年的排放水平至少减半,到本世纪末全球要实现近零排放,这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路径和目标相一致。但当前全球的化石能源消费和相应CO2排放仍呈增长趋势,如果全球没有大力度减排行动,到2050年CO2排放将达3~4倍,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温升甚至可能超过4℃,造成不可逆转的全球生态危机参见IPCC: 《气候变化2007》“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 中国气象局译,2009。。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呼吁世界范围的紧密合作。2012年底多哈气候大会延续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开启《德班平台》的谈判,旨在讨论2020年后的国际减排制度框架和2020年前各国如何加强减排雄心和力度参见UNFCCC: Decision-/CP18 Doha, 7 Dec2012。。2014年9月将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领导人峰会,以促进2015年最终就德班平台谈判达成协议。这既关系到全人类现在和未来的生存和福祉,但也涉及各国在全球环境问题上权利和义务的分担,存在国家间排放空间和发展利益的冲突。建立公正有效的国际制度框架,既可促进全球合作,又能制约各国无节制的排放,而且能有效地推进世界范围内新型能源体系革命的进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确定的和“里约+20”峰会强调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公平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则是构建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的基石。

应该说,发达国家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无节制消耗化石能源的CO2排放,已过多地占用了大气环境容量空间,是当今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者,需要率先采取减排行动,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这也是《公约》下规定的义务\[6\]。发展中国家虽然一定时期内仍需要一定的化石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长,但也必须同时加强可再生能源体系的建设,避免沿袭发达国家走过的高碳发展路径,尽快向低碳转型。所以公平的国际制度既要促进世界各国间新能源体系转型,又要体现发展中国家公平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因此,未来公正有效的国际制度要公平地体现世界各国的利益关切和诉求,促进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和合作共赢,改变由少数大国主导全球事务的格局。所以德班平台下2015年后国际减排制度的建设不仅着眼于各国责任义务的分担并体现公平的理念,同时更应着眼于各国发展机遇的共享,建立有效的合作激励机制。这样的国际治理制度也将与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催生的扁平化合作机制的治理模式相吻合。新型国际治理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应促使全球范围内向可再生能源体系过渡,使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口都走上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实现全世界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共同创建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不应该像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那样只在少数国家发生和实现,只是少数人依靠掠夺性地摄取全世界的资源和无偿占有全球的环境容量空间而受益,并导致国家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发展鸿沟。

四、新能源体系革命对中国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比发达国家更为迫切,任务也更为艰巨。发达国家已处于后工业化社会,能源需求基本稳定,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取代原有化石能源,促进能源结构转型。而中国仍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能源总需求的增长抵消了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效果,化石能源消费和相应CO2排放仍呈较快增长趋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虽然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已付出巨大努力,并取得显著成效,从1990年到2012年,单位GDP的能源强度下降57%,CO2强度下降60%,而同期发达国家GDP的CO2强度下降的幅度只有约35%,世界平均水平约15%。中国能效提高的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为世界罕见。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和CO2排放总量大、增长快的趋势也仍难以改变,同期中国GDP增长86倍,CO2排放总量也增长到35倍,而世界只增长约50%。从2005―2012年,中国新增的CO2排放量约占世界同期增长量的60%参见IEA: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2012, IEA publications, Rue de la Federation, Paris。。2012年中国煤炭产量已达365亿吨,远超出了科学产能的供应能力,煤炭开采造成严重的水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损害,煤炭采空区土地塌陷已累计达100万公顷,每年还新增6万公顷。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8%,超出了美国石油进口的比例,天然气进口比例也达29%,能源供应安全也面临新的挑战。我国2012年能源总消费量达3617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203%,而我国GDP总量只占世界115%,单位GDP能耗仍是发达国家的3~4倍参见国家统计编:中国统计年鉴2012,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5。,提高能源利用的产出效益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和潜力。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也是常规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当前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今年一月份京津冀地区长时间严重的雾霾天气,PM25浓度超标数倍,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是其首要成因。资源环境的刚性制约使当前这种资源依赖型、粗放扩张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尽快走上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是中国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安全合作行动的战略选择。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能源体系变革趋势已十分明显。其一是更加注重节能和提高能效。上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后,发达国家把节能视为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核能并列的“第五大能源”,当前又进一步把节能放在比开发更为优先的地位,将其视为“第一大能源”。从2007―2011年,气候公约附件II发达国家能源消费总量下降了39%,而其GDP总量则增长了53%,实现了GDP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的完全脱钩。欧盟还制定到2020年节能20%的目标。其二是加速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全球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非水可再生能源供应量2012年比2007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速19%,远高于全球能源总消费量20%的增速。2012年与2007年相比,OECD国家能源总消费量减少41%,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分别减少125%和90%,而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则分别增长28%和92%。英、法、德等欧盟主要成员国都制定2050年电力80%以上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将面临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其三是加强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在化石能源中,天然气是比煤炭、石油更为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产生单位热量的CO2排放比煤炭低40%以上,用天然气替代煤炭也是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的重要选项。特别是美国由于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突破,2012年与2007年比较,天然气产量增长249%,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也由25%上升达30%。相应煤炭消费量下降236%,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也由243%下降到198%,单位能耗的CO2排放强度下降112%,能源消费总量下降69%,而CO2排放总量下降112%。我国必须顺应世界范围内能源结构更加清洁、高效、低碳化的变革趋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打造竞争优势。

席卷全球的新型能源体系革命,也对中国突破资源和环境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中国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落后,从农业文明时代康乾盛世时GDP总量约占世界1/3的第一大经济体,沦落为饱受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的西方列强欺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GDP总量占全球比例逐渐下降到只有百分之一、二。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沿袭发达国家以高化石能源消费为支撑的工业化路径,实现了追赶式的发展,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也成为世界第一,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全球范围内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实现由当前不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向可持续的生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和产业化发展的形势与国际合作,对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我国当前新能源技术发展迅速,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年增长速度、年投资额、年新增生产能力规模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从2005―2012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供应量翻了一番,年增长率达11%参见国家统计编: 中国统计年鉴2012,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5。。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和规模不断超出原有规划和预期。我国制定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15%的目标,届时水电装机将达35亿千瓦,风电装机将超过2亿千瓦,太阳能发电也将过亿千瓦。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核能仍将稳步高效发展,届时运行装机将接近6 000万千瓦。2020年非化石能源的年总供应量将超过7亿吨标准煤,相当于2010年日本能源消费总量或德国加英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成为有效抵消化石能源增长的替代能源\[7\]。

但另一方面,由于伴随经济快速增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应量的增长仍不能满足较快增长的新增能源需求,化石能源消费量仍呈增长趋势。国内相关研究表明\[7\]\[8\],到2030年前后,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非化石能源比重可达20%~25%,甚至有可能达到30%,年供应量有望超15亿吨标准煤,成为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并列的在役主力能源。届时工业化阶段已基本完成,经济趋于内涵式增长,且增速放缓,能源消费量的年增速将下降到2%以下,届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仍以6%~8%的速度增长,可满足新增能源的需求,使化石能源消费量和CO2排放量跨越峰值并开始下降,从而形成较完善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到2050年前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将达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左右,到本世纪下半叶将逐渐形成以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届时经济社会发展将基本不再依赖地球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而且CO2排放也将逐渐趋于近零排放,以顺应世界新型能源革命的潮流,并适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新型能源体系革命将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既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会成为国际技术竞争的热点领域。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前瞻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但在产业化方面总体上已处于先进水平,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热利用、生物燃料、电动汽车等领域,与发达国家同步开展研发,并迅速实现产业化,风电装备和光伏发电装备已大量出口,而且基本上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中国随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国内完善的装备制造业基础能力已经形成,具有较强的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能力。而且中国处于能源需求较快增长的时期,新增能源供应优先选择可再生能源,因此市场需求大,强劲的市场需求是新技术推广的强大动力,其快速占有市场也有利于研发投入的回收,激励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进行新的技术创新。全球新能源体系变革的趋势和国际合作,也为我国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提升技术竞争力的难得机遇。中国应该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并顺势发展,由经济大国变为经济强国,再也不能像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那样被边缘化,跟不上时代潮流而落伍。

中国当前努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促进能源体系的转型,并将其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着力点。要努力从当前资源依赖型、粗放扩张的高碳发展方式转变到技术创新型、内涵提高的低碳发展路径上来,要改变当前以扩大投资和增加出口为主要驱动的增长模式。扩大投资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工业产能的扩张,拉动了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需求,使高耗能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或居高不下,进而推动了能源消费量的较快增长。增加的出口也主要是中低端制造业产品,能耗高,增加值率低,当前中国为生产出口产品的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4,继续扩大中低端产品出口又是刺激能源需求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9\]。因此要注重居民最终消费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减缓能源消费的过快增长。同时要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产品的能源单耗,提高产品的增加值率,努力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使经济发展由盲目追求GDP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转变到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转变到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平衡和生态环境的质量上来。从而从根本上扭转日趋严重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形势,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矛盾。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这也是统筹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全球生态安全两个大局的战略选择,和世界范围内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趋势吻合,目标一致。中国要进一步抓住当前全球和平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占据先机,争取主动,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制造业的应对战略\[J\].学习与探索, 2012,(9).

\[3\] \[英\]罗文.彼得・马什.新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

\[4\] 余谋昌.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白学刊, 2007,(2).

\[5\] 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J\].求是, 2009,(22).

\[6\] 何建坤, 滕飞, 刘滨.在公平原则下积极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