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生态环境的价值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3 16:09:47

生态环境的价值

生态环境的价值例1

摘 要:单纯将价值观视作主客体之间的满足与需要是片面的、孤立的,是有失偏颇的,同时也导致了长期以来只重主体价值轻客体生态价值的倾向。因而,应切实把握好价值与主客体间的关系,准确协调主体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关系。本文立足于环境哲学视域,分析生态价值应有的地位,及其对人类价值的意义,并结合生态危机,探究生态危机下的生态价值与人类价值取向问题,促进主客体间的协调互益,开拓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新型生态环境之路。

关键词 :环境哲学;生态价值;人类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40-02

环境哲学是探寻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协调共存的智慧之思,是应对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石。而生态价值又是其中的重要哲学范畴,其中,应将价值视作主客体间的协调性、互益性关系,注重主体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协调对等。明确生态环境在人类社会中的经济、文化、审美等多维度价值,同时,以生态危机为着眼点,将人与人的价值,生态价值与人类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协调,实现主体与客体之间协调共处,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赢的良性局面。以环境哲学为中心对生态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对深化价值哲学的理论研究,树立正确的人类价值取向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价值的传统定义与生态价值地位

近年来,人类对环境肆意的破坏,关键诱因在于人类过于强调自身价值,对生态价值及其相关的内容不重视甚至持否定态度。而这些又与长期以来价值观念的模糊界定密不可分,将价值的定义为客体对主体的需求及满足,即客体对人这一主体的用处。换言之,有价值的就是能切合主体需求、且对主体有益有用的,反之则是无价值的。这种理论将客观事物的价值及价值大小,都归结于主体需求及其实际有用性,这种价值衡量方式存在几大不足之处。首先,用需要满足和实际有用性对价值进行定性,必然导致功利与实用主义色彩的弥漫,人类会为了获取更多的实用价值而对生态环境进行肆意的擭取,而丝毫不顾及生态环境本身的供给能力。其次,就满足需要和实际有用性而言,主体的需求总在动态发展,主体本身也是具有差异性的,在人类还未形成普适性的需求标准之前,客体价值也很难建立一个公认的价值准则。从主体的多样需求和客体的自身属性来看,要获得有益的东西,必存在一个有弊的东西。再者,就主体需要而言,也有远近、长短、实际与潜在之分,满足近期需要就会牺牲长远需求,所获得的价值也将是短暂的。而且对主体的满足,不仅要考虑现当代人,更要考虑下代人、未来人的需求。立足于主客体关系,会将现实的价值等同于当代人需求,但若以此为标准,则是对价值动态性与历史性的忽视,使得人类只关心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价值,重视本身本国利益而忽视别人别国利益,从而导致为实现所谓价值而对生态环境肆无忌惮地进行破坏。

从价值的关系范畴来看,价值产生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与活动中,主客体的价值也是相互依存的。人类中心主义者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人类是价值的形成的来源,将人类价值置于自然价值之上,脱离了人的需要,外界生态环境也将失去自身价值。这种只注重主体自身价值的理论,脱离了客体实际,实质上是一种虚无缥缈、子虚乌有的价值。另一方面,非人类主义者强调以生态为中心,认为生态自然及人以外的任何存在都有其自身特有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环境伦理学则把人类道德提升至生态层面,不仅强调人的价值,同时注重外界生物及生态价值,这种观点相较于上述论点,更具哲学意义,更有利于人们理解价值关系。因此,就价值关系范畴而言,主客体是具有互补对等性的,不能片面的以任何一方为中心。

那么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是传统观念中的满足需要与实际有用性关系吗?笔者认为,并非如此,既然价值为主客体关系范畴,那么主体价值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承认客体价值基础之上。这种主客体关系被称为价值的协调性、互益性关系。其主要表现在,价值的定量是主客体的相互协调与相互得益,若主体有益,那么客体则无益,反之亦然。通常而言,主客体互益性与价值呈正相关。基于这种互益性关系,价值应依附存在于主客体之上,而价值的实现体现于主客体共同的获益。人作为主体,要想在生态环境中获取价值,就应承认并尊重生态环境的价值,否则,人类价值将无从谈起。可以说,生态价值与人类主体价值存在相关性与一致性。从认识论角度出发,人类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而生态则是无意识的,更没有追求价值的意识,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生态环境的价值意义,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主体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支撑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系统,是帮助人类实现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重视生态价值犹如重视人类自身价值一样重要。

二、生态价值对人类价值的影响

从主客体间的协调性、互益性来探究生态价值,便可明晰其与人类价值间的关系。生态价值指生态环境中的动植物、微生物与周遭环境的关系。而人也属于生态环境中的存在物,所以,对人类价值的研究也应置于生态环境之中。对二者系统化的研究,将二者充分的结合起来,有助于揭示生态价值对人类价值的作用与意义。

(一)保障人类社会的有序生存与发展

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基础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价值的作用,是人类价值存在的基础性条件。人类是生态环境长期作用下的产物,人类要想生存与生活,需从生态系统中源源不断地获得物质与能量,同时与生态系统之间进行循环式的物质能量输入输出,从而为自己的生存确定生物学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社会活动。所以,人是自然与社会属性的集合体。生态既提供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又为人类精神、道德、社会等提供发展空间。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就是人的存在,而这些人的肉体组织又制约着其与自然生态间的关系,历史记载也应从这些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变更出发。因而,不管人类多么伟大,也只是生态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之一。人类的所有生产生活活动都应遵从、受制于整个生态系统。倘若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连最起码的生存都会出现问题,又怎能进步发展。

(二)为人类提供经济价值

人类经济价值依赖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通过发展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生产力本就是实在具体的内容,并非是抽象无形的概念。同时生产力本是由主客体组成的系统,而生态系统则是这个客观系统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质与量,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劳动对象是人类生产发展正常进行的客观因素,劳动对象的好坏对生产力质与量同样起着直接性的作用,而生态环境又是极为重要的劳动对象。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生产力的持续健康高效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力作用,是推动人类物质财富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人类作为生态主体,在利用生态创造经济价值时,也彰显了自身价值。但是若在这一过程中打破了自身与生态间的平衡,势必会受到生态环境的报复,生态所提供的经济价值将不复存在,同时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与正常生活,而且破坏后的生态系统很难还原,生态破坏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难以评估。

(二)为人类提供文化价值

人类对生态的改造与呵护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属性,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无疑就是在糟蹋文化。文化在生态与社会的双重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产生,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美学等既是社会意识内容,又是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存在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反映,生态环境是文化发展的载体和源头。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健康优美的审美环境,陶冶人的精神情操,涤荡人的心绪气质,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领人类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人格,是人类创造文化的源泉。因此,保护生态环境也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生态危机下的人类价值取向

生态危机持续加剧,已经成为威胁到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原因。生态问题究其本质是人的问题,由于人类肆意妄为的生存、生产、实践方式,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人类成为生态危机产生的源头。鉴于此,人类应改变传统价值观,认真反思,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共存,和谐共处,以保障人类自身有序的生存发展。

在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人类应明确主客体间的关系,充分尊重生态与人类价值,兼顾人类与生态之间的双向价值与利益,保障二者间的和谐共荣。以可持续发展为契机,以生态价值为基础,在追求现代人利益或价值的同时兼顾后代人的利益与价值,在追求本国人利益价值的同时兼顾别国利益价值,实现代际互益,保障人类生存的延续性。

全球性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重重危机与挑战。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生态价值,正确处理好人、社会、自然,本国与别国、当代人与后代人的价值关系,在环境哲学的视野下,正确认识生态价值、人类价值,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类价值取向,用科技的、理性的态度处理生态危机,创建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环境哲学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4):48-51.

生态环境的价值例2

(2)对水质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导致水循环速度减慢,导致污染物扩散迁移能力和水汽交换速度降低,从而影响了该区域的水质,甚至会造成严重的金属污染。

(3)对河道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从一些大型水库来看,由于水流较缓且水面较宽,导致特殊水温结构的形成,蓄水水温会高于天然河道的水温,导致某些低温生物生长环境的改变,影响了生物的正常生长。(4)对陆地植被的破坏。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栖息在该区域的生物也受到影响。加之污染物排放速度较慢,造成该区域内的动物、植物迁移,甚至是灭亡。

(5)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虽然能避免农田大范围淹没,但改变了土壤的热状况和养分,降低土壤自身的肥力和酸碱性,导致土壤沼泽化和盐碱化程度加剧。同时水库水位的波动容易造成滑坡、崩岸等灾害,不仅造成环境破坏,还对沿途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6)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涉及到移民安置问题。移民对环境等的影响非常大。在移民安置中,应减少毁林开荒政策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就移民安置过程而言,将库区居民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本身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不仅包括工程建设中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等对库区居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应该包括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造成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破坏。

2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措施分析

为了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价值,可以通过以下措施。

2.1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评价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水路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必然的。如何趋利避害才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因此,从工程建设的情况出发,以环境科学的经济价值理论对工程建设的价值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对工程的自然生态、环境价值、社会生态等变化情况,包括有形、无形变化两种,立足现状,但也应注重长远的利益。

2.2根据生态环境评价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针对风险评价和经济评价的结果,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工程建设立体评价体系,对工程建设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如在葛洲坝水利工程建设中,以扶助放养的措施,使原处于濒危状态的中华鲟能够顺利繁衍,从而摆脱了物种灭绝危机。再以青铜峡水库为例,在工程建设中,充分利用淤积形成了大范围的湿地和农田,大大改善了该区生态环境。长江三峡建设过程中,修建了一个大型的污水处理系统,改善了长江沿岸的污水处理能力,保证了长江的水质。

2.3健全移民政策,保证移民的利益移民政策的完善,不仅对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也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效益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注重以人为本,健全移民政策,保证移民的利益。虽然高额的移民安置费会增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成本,降低水利水电工程等的实际意义,但也应认识到,人才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保证人民的利益,才能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从目前来看,可以将房屋、土地等有偿设施作为股本,参与到水电开发建设中。

生态环境的价值例3

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奠定幼儿正确的世界观、自然观的最初基础。从幼儿来讲,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虽然受到他们生活经验的制约,但他们的情感却很容易受到周围情境的感染,行为习惯也很容易养成。那么,在对幼儿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动机最现实、最积极的成份。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兴趣提炼产生活动内容,并利用“兴趣’这一情感动力让幼儿自主选择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不断引发幼儿新的兴趣,让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时发挥教育功效。因此,对幼儿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应结合周围的生活环境,因地制宜地进行教育,并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为去实现自己每一个美好的愿望,这样才更为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及身心发展的规律,考虑幼儿的最大利益,对于他们终身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尤为重要。

二、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生活化、游戏化、整合性与保证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原则

v在《公约》中称儿童是脆弱群体,而幼儿更是脆弱群体中的弱者。《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怎样的,才能更好地体现这一点呢?

1、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生活化.

首先,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必须以幼儿生活为特征。杜威曾说:“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这就指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生活经验是教育的灵魂。幼儿时期是一个更多地依赖于情感而不是依赖理智的时期,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受到其经验的局限,而周围生活的各种事件又很容易使幼儿的情感受到感染,所以,对幼儿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应以幼儿生活为源泉,既要帮助幼儿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又要引导幼儿建立一种健康友善的自然观。它关注的是幼儿的责任感和自主精神的培养,显然“情感”教育是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核心。幼儿因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他们的心理、生理、认知、情感等的发展水平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决定了对幼儿进行生态环境的教育必须寻求一种更为有效、更为顺然、更能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教育内容、方法、形式。这就必须使我们去倡导以幼儿生活为特征的教育,在生活中通过自身不断的体验获得丰富的经验来促进幼儿的生长与发展。

其次,对幼儿实施生态环境教育必须与幼儿生活融为一体。对幼儿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在知识方面使幼儿了解生态环境中粗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依赖性;自然、人与社会三者的平衡;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在态度方面让幼儿学习正确处理与同伴的关系、具有自信品质、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萌发幼儿尊重自然的美好情愿。

2、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游戏化

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更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幼儿总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和游戏共同生存,没有游戏幼儿就无法得到发展。游戏不仅仅只是为幼儿提供了“玩”,更重要的是使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处处可见,而生态环境教育内容又蕴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角落。把生态环境教育内容游戏化,既符合幼儿的天性,又使幼儿通过游戏对现实生活得以模拟和再现,有利于激发幼儿内心情感的自发表现。

3、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整合性

生态环境的价值例4

[6]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2007年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J].世界环境,2008,(2):72-77.

[7]郗小林,樊立宏,邓雪明.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状况――公众调查结果剖析[J].中国软科学,1998,(9):24-30.

[8]洪大用.中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J].江苏社会科学,2005,(1):132-127.

[9]闫国东,康建成,谢小进等.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0):55-60.

[10]申秀英,刘沛林.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公众环境意识提升对策研究[J].求索,2006,(7):51-54.

[11]曹世雄,陈军,陈莉等.关于我国国民环境的态度调查[J].生态学报,2008,28(2):735-741.

[12]吕君,陈田,刘丽梅.旅游者环境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地理研究,2009,(1):259-270.

[13]朱启榛.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关于农民环境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调研世界,2001,(1):28-31.

[14]宋言奇.发达地区农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以苏州市714个样本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0,(1):53-73.

[15]张维梅,郎丽琼.湖南省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研究[J].特区经济,2007,(11):194-195.

[16]曹珍,谭梦玲.湘江(长沙段)环境调查报告[J].河南化工,2010,(1):29-30.

[17]卢莎,石昌智,高栗等.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与对策――以长沙为例[J].环境教育,2011,(4):40-43.

生态环境的价值例5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途径,对于加强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深入贯彻落实党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根据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规定,合理制定相关实施策略,才能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从而加快实现实力、活力、生态、和谐新社会的战略目标。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不断发展的重要形态,尤其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不断发展的重大进步。中共十七大召开后,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重要战略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科学发展观真正得到贯彻和落实的重要内容,以促进环境保护发挥真正效用。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不断加大环境问题解决力度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一定成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真正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生态系统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1.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垃圾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多

近年来,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各种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在种类和数量上的不断增多,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受到极大阻碍。城镇建设每年侵占的土地面积达到了155公顷,在不断扩展城市规模的同时,自然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加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其他污染如固体废物排放、噪音污染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严重威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1.2无组织堆放垃圾、排气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200亿元,燃煤、工厂排放废气及汽车造成的大气污染,大气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悬浮微粒弥漫在城市上空,空气污染导致许多城市肺癌死亡率已经达到万分之二,全国酸雨覆盖面积已经超过30%。而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已经超过2000亿元,森林覆盖率却不到1/4,草原出现严重退化情况,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超过15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国土面积的60%。各种环境保护机制的不断完善,使城市、农村等地区出现无组织堆放垃圾和排水等现象,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循环,给生态文明建设造成极大影响。

1.3有害垃圾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相关调查中指出,居民对于可回收的垃圾存在认识不清、垃圾分类意识相当淡薄等问题,致使很多有害垃圾没有及时得到无害化处理,使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在填写可回收垃圾的选项中,很少人能够正确地填写完整;在当被问及“如何处理一些具有回收价值的固体废弃物”时,很多人选择了“丢弃”,这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环保意识不够强等方面的问题。

1.4地下水污染不断加重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地下水污染程度也在不断加重中,很多河流出现水质变差和面临枯竭的问题。国家在生态经济上的推广力度还不够,没有给以重要资金投入,各种环保制度的不严格落实,给城市环境、人们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与此同时,很多企业都倾向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缺乏较高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2.1整合力量,建立和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机构

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整合相关部门、社会人士等方面的力量,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策略,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以建立和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机构,使生态环境得到真正保护。根据实际情况,首先要做的是破除传统发展思维和经济增长第一的经济发展管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和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以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和环境保护意识,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纳入到决策、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环节中,从而真正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城市的步伐;然后,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控制,根据不同地区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合理的治理政策,以确保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促进城市功能区不断发展和和谐共存;接着是要严格把控环境保护标准,对各种生产进行严格检查,并逐步提高环境保护准入标准,使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最后,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安排负责人,积极推进和落实重污染行业的减排和优化升级问题,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以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和置换,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产业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只有不断完成上述内容,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基础保障,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具体情况来看,政府必须把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并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偏向农村,实现更好的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使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变得更好协调。在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的前提下,逐步完善社会多元化环保投入机制,建立和构建环境保护机构,必须不断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环保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才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使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真正落实。

另外,在不断加大环境科研资金投入的同时,提高环保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信息化程度,可以不断建立不同形式的环保科技优势,从而真正落实科技兴环保战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部分城市积极召开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必须及时得到调整和充实,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专项考核内容,成立了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协调推进小组,大大推动环境保护建设,给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另外,在整合各种力量的同时,还需要部署启动淘汰落后产能行动计划,以省级生态市创建为重要指导,大力推进“清洁空气”、区域环境整治、“森林”建设等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活动,以保证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2.2快速转变发展观念,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现代化建设中,想要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就必须快速转变发展观念,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促进人、自然和经济和谐共处。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以真正贯彻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课题的相关调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与实际相联系,以有效提高各种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中,促进相关体制和机制不断创新。

在实践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不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有效落实,并不断加快推进城乡集污纳管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同时加大和深入推进森林建设的相关政策,以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行全程参与和控制,在集合各部门力量的同时,制定出具有较高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确保各城市的环境问题得到逐步有效解决。然后,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划,全面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在落实相关措施的时候,注重组织的合理、科学安排,以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效应。

在编制不同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区域总体规划、城市和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农民集中居住区详细规划等规划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生态环境保护采用专项规划和联合规划的形式,并制定生态功能区规划、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和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等相关环境污染问题解决规划,以在落实相关环境保护规划的时候,真正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有效环境治理措施。

另外,通过国家相关规定对河流水质、环境空气质量、区域环境噪声和污水排放等各种目标和要求加以确定,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划和要求进行实施,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接着,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快速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策略,以减少能源、资源耗损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灵活和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以不断提升各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增强各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优势,最终达到提升产业带动效应与产业协作力度的目的。与此同时,根据不同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对部分有自己生产优势、有发展基础、有发展市场的中型企业给以支持,帮助他们不断扩大发展规模,从而发展成主业突出,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强势企业。并培养部分有较高知名度的工业品牌企业,充分发挥中国出口名牌、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带头和示范作用。

在不断发展国内行业的同时,还要大力引进和培育各种新材料、新能源、家电、成套设备与机械、汽车配件等相关行业,以不断壮大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企业的实力,形成优势互补的企业集群。再者,不断加快和淘汰落后产能,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贯彻。根据我国不同城市的发展情况,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的环保,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和管理,才能将污染能力强、效益差、环境影响严重、不符合各省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进行清理,以优化各省市的产业形态,促进生态经济不断发展。

在各种不同规模的项目审批上,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各省市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杜绝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淘汰类和限制类产业新项目重新出现,以对资源、能源利用进行优化配置。同时,根据各省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计划,在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与要求的前提下,注重未来几年内呈现落后形态的产业、工艺和设备进等行淘汰提升目标任务分配,以提高各企业的生产力,促进各行业的生态生产力不断创新。

另外,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坚持运用市场机制、法律约束、经济手段和技术门槛等多管齐下的管理模式,逐步淘汰部分发展前景比较黯淡、浪费比较严重、产品附加值过低的落后过剩产能,以有效提高各省市的综合产业量,减少资源、能源浪费。最后,在不断完成上述内容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还必须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真正贯彻和落实相关制度,采用研发新能源、改进项目技术和建设污染治理工程等方式,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目的。例如:对垃圾进行可回收利用,部分塑料、纸类、金属和玻璃等,都可以在综合处理后进行回收利用,是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资源与能源消耗量的有效途径。在进行垃圾的回收利用时,全体人员都要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清晰的认识,以对可回收垃圾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变废为宝、不断提高环保效益。

2.3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产力不断创新的必然趋势,对于提高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真正落实,从而在全体人民的监督下,缓解我国目前存在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我国不同省市的地理分布不同,不断加强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立健全环境执法相关机构,以形成由省、县、乡(镇)构成的三级环境执法监管网络,并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建设投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人员,以有效提高执法装备水平。与此同时,不断加强各级的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注重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以有效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执法能力。另外,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规范环境保护执法相关制度程序,注重实践联系,以通过有效建立环境保护案件审核、环境保护执法公开、生态文明建设执行等相关制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真正落实,从而保证环境执保护法的公正、客观、公开、高效和快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不断探索和创新执法机制,注重实践应用,才能真正提高环境质量,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从而使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时,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标准和奖惩制度,以保证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使资源、能源得到最有效利用。首先,根据国家“排污费标准高于治理成本”的相关原则,不断提高各项目的收费标准,如果发现违规超标行为,必须根据相关规定对违法超标排污进行加倍缴纳排污费的方式进行惩罚,以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然后,根据各省市的不同情况,大幅度提高违法行为的罚款限额,以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例如: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建设项目投资总额进行全面分析,以确定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不法行为的罚款额度,确保环境治理得到真正落实。

接着,随着高科技技术的不断运用,为了更好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注重环境保护违法行为惩罚手段的不断创新,以根据最新的变化,制定出最有效的惩治手段,以取得最好的惩治效果。例如:在各省市管辖范围内,发现未经相关部门审批、未经环评审批的项目在,在擅自开工建设、投产使用,并且出现擅自闲置环保设施、超标排污、偷排污水等情况,在相关规定中已经属于连续性违法行为的,必须采取“按日计罚”的方式进行惩处,以对上述行径进行最严厉的惩处。最后,高度重视司法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宏观控制力度。在实践过程中,在各大媒体、各种传播渠道不断加大资源环境法治文化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社会各界人士的环境保护意识,以有效激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使环境得到真正保护,从而不断增强各企业对资源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

2.4注重资金投入,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效进行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全球生态环境都遭到破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最关键问题。现展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需要注重资金投入,将生态文明宣传作为创建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的主要行动,根据实际情况专门出台整体宣传工作方案,以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效进行。只有不断加强资金投入,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措施的真正落实,将相关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工作人员身上,才能有效提高环境质量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此同时,资金投入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等方面必须不断加强,在不断提高市民对生态文明工作的知晓率的同时,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支持率,以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在实践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需要对环境税与环保收费两者的关系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例如: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带来的环境污染进行全面分析,以此进行环境税和环保费用的征收,为开展环境税征税试点提供有力支持。一般情况下,各种类型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工业垃圾等所带来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会对气候造成极大影响,因此要注重对上述项目进行管理,征收相关税费,以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情况,不断加快生态补偿立法进程,以有效确定实施生态环境补偿的资金来源、重点领域、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等,使相关利益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得到可靠保障,从而使相关措施得到真正落实。与此同时,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对重点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地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以确保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得到真正实现,使受保护的地区得到应有的补助和奖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将资源能源输入地区和输出地区联系在一起,通过相关的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资金得到有效保障。另外,注重相关税制改革和创新,注重环境税和环保费用的征收,有效拓宽投资、融资渠道,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获得持续资金投入支持。

2.5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体制,注重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合理应用

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和完善相关机制,需要有效完善节能减排的相关机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和分配节能减排指标,以提高资料、能力的有效利用率,减少资源、能源的损耗率和耗损量。为了使自己得到有效利用,各省市相关部门必须学习国外先进排污、除污技术和手段,有效完善排污权交易相关制度,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的整体实施力度。同时,有效构建碳排放交易市场,提高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力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发展。另外,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有效提高环境质量,还需要探索和建立节能量交易市场,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化发展,使国际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为了更好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和机构的不断构建,需要有效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合理设置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以保障资源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断统筹各种资源税费、注重环境税费的全面改革和创新,以有效构建资源税费和环境税费体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范围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快资源行业市场结构的全面改革,以降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投入成本;适当采用有效方法,合理利用价格管控手段,以市场为管理和控制的基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以对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调控机制进行有效干预和管理;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资源性产品的价格、降低再生资源的价格和提高废弃物排放成本等方式,构建有利于资源节约使用、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格体系,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

2.6合理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各类专项环境规划

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要合理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规划和各类专项环境规划,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层次所具备的特点,建立具有不同侧重点、不同特色的考核评价标准,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效应,使环保得到真正保护。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主体功能区进行全面定位,同时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特点和性质等,选择最合适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以通过差别化评价和评估,贯彻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注重党政领导班子和相关部分考核,尤其是节能减排、资源浪费和循环经济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以不断提高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实行政府内部考核、公众评议和专家评价等并行的评估办法,可以使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真正得到落实,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实践过程中,采用奖优、治庸和罚劣的实施原则,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才能真正发挥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使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2.7大力加快和推进生态经济发展,提高环境质量

在实施各种环境保护政策中,大力加快和推进生态经济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环境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点是要大力实施和落实节能减排、再制造、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尾矿综合利用、废物资源化利用,通过采用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污染治理、循环经济产业链接和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可以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发展,从而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提高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其中,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技术的研发,需要不断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以把节能项目从单个企业改造推广搭配全行业项目中,从而推动节能项目的规模化、数量化发展,最终达到提高企业节能减排能力的目的。

与此同时,采用举办生态文明国际博览会、展览会、交流会等形式,展示国内外节能环保产品、技术与装备,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从而真正改善环境质量。在不断依托部级实验室、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中心、行业协会、高校和相关生态企业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法规政策的相关研究和技术开发,以为园区、企业和城市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制定和问题诊断等多方面的咨询服务,从而确保我国相关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在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中,注重资源、能源的回收再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不同城市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性的废弃物交易中心和再生产品交易中心,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最终达到减少能源、资源消耗量的目的。通过定期举办部级或区域性的生态文明博览会、交流会等,可以有效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不断交易,使相关技术、设备得到真正实践,从而缓解各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区域化的推动农作物秸秆、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是目前解决能源大量耗损问题重要途径,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监督与管理,切实落实东北环境保护督察中心、华东环境保护督察中心、华南环境保护督察中心、西北环境保护督察中心和西南环境保护督察中心的各部门的真正职能,以全面发挥他们的环境监管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保护战略的实施,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都日益变得更加严重,给人类的长期生产造成巨大威胁。在不断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给以高度重视,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使各种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从而促进人、自然和经济和谐共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记者:何海峰.走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高度融合之路[N]. 陇东报,2014(12):29001.

[2]武卫政.更加注重用制度保护环境[N].人民日报,2014-12-28012.

[3]史亚琼,魏静.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定西的思考[J].学周刊,2014,36:24-25.

[4]邵光学.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纬度[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2:92-95.

[5]刘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性与复杂性:从多中心场域困境走向总体性治理[J].社会主义研究,2014,06:31-41.

[6]薛颖.生态文明也是软实力[N].新华每日电讯,2014(12):05003.

[7]李业芹.中共山东省日照市委党校.积极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N].人民日报,2014(12):05007.

[8]姚丽娟.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保平.陕西省政协委员,产业集群应成为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N].光明日报,2014(12):09012.

[9]本报评论员.生态文明建设途径依赖“三个维度”[N]. 昆明日报,2014(12):07001.

[10]赵树丛. 美丽中国梦:开启生态文明新的时代[N].中国绿色时报,2014(12):10001.

[11]任新华.用市场化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 经济日报,2014(12):11015.

[12]深圳特区报评论员.“绿色指挥棒”引领深圳“绿色发展”[N]. 深圳特区报,2014(12):11A02.

[13]省社科院研究员:尹小健. 加快生态文明村镇建设[N]. 江西日报,2014(12):08B03.

[14]本报记者:刘晶. 系统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4(12):16005.

[15]采访人:黄振中,吴笛.理论结合实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 中国环境报,2014(12):15002.

[16]张樟.扎实推进环保工作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N].重庆日报,2014(12):16012.

[17]英剑波.迈开生态文明建设新步伐[J].群众,2014(12):25-26.

生态环境的价值例6

当今的互联网犹如空气和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深刻地改变着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一种虚拟与现实混合的,无边界的网络社会新常态也在逐渐形成。这种新常态不仅对社会宏观环境造成了影响,同时对高校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校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着重于“培养与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包含着众多的教育要素。教育环境的生态关系和生态状况直接影响着核心价值观是否能真正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思想认识,是否能真正外化为积极的行为方式,从而对教育的长效性产生影响。高校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场域,其环境生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宏观的社会环境生态、中观的高校环境生态以及微观的大学生具体生活环境生态。

一、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生态

社会环境是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宏观生态环境,它是社会价值观的自然生态基础和社会基础,是社会价值观生成的原发地。同时它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现实生活基础。社会环境以宏观的环境支撑为基础,以社会价值观为价值中介,对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生态效应,从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社会环境作为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社会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相互作用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由此生成。

当前,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生态主要遭遇到两方面的冲击,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建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转型,另一方面是网络社会生成所带来的社会结构转型。前者是基于制度变迁引起的,后者是基于技术革命引起的。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导致了社会环境和社会现象本身具有复杂性,社会思潮和文化发展多元化,信息爆炸和复杂的网络环境使得大学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各类新兴媒体在技术、管理、法律法规上的不完善,使得一些虚假不良信息和外来腐朽文化思想混杂于网络中,在刻意炒作和宣传下得以大量快速地传播。大学生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受心理、知识储备和阅历的局限,对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观点缺乏社会洞察力和判断力,极易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到群体极化的网络舆论生态当中,这些都直接削弱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

二、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高校环境生态

高校环境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中观生态环境,它以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为核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态状况会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未来目标的选择以及具体价值观念的塑造。高校环境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态支撑,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感染和文化熏陶作用。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规范三者的交互作用构成了思政教育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如何在网络社会新常态下把握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尤其重要。各种网络新兴媒体传播能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及时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教师们也能从传播渠道获得各种最新的社会资讯和新闻热点追踪。同时,可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引入网络舆情的探究,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结合学生的关注热点进行及时有效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在特色平台的建设上,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开设个人微博微信等渠道,以隐性的方式对学生展开“微教育”。同时,高校教育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对学生进行关注,既消除了从其他途径了解学生动态的障碍性和滞后性,又有助于教育者把握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时机。

三、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学生环境生态

大学生的具体网络生活环境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微观生态环境,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从主体的内在需求角度看,大学新生有着非常强的求知欲以及建构自身独特价值观系统的需求。大学生具体的思想与行为模式,是大学生自身独特价值观的反映,核心价值观教育走向大学生生活的微观基础就是大学生的具体网络生活环境的构建,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及具体网络行为的认识是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生活发挥生活育人的重要方式。

在网络社会新常态下,大学生对新兴事物的天然猎奇心理和对流行的追赶心理,让他们对这些新兴媒体的使用上更有优势,对信息获取的广度和速度在某方面甚至超过了教师。他们通过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网络平台掌握了信息的平等获取权、自由选择权以及话语权,部分政治素养过硬、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有影响力的骨干学生甚至成为了学生网络圈子中的领军人物。这使得大学生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更加接受和认同。

互联网的出现,特别是网络社会的逐步生成之后,不仅出现了网络虚拟空间,拓展了空间的内涵,而且还打破了工业化条件下形成的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在网络社会新常态下,高校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园当中,而是应该将其置身于宏观的社会大环境中,基于社会环境生态结构的变化,开拓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载体和新途径,利用好、管理好新兴媒体平台,加快管理、服务、教学的网络化环境建设,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逐步构建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的高校环境生态。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的价值例7

关键词:环境生态资源;资产评估;价值计量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resources;property assessment;value measurement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073-02

0引言

目前,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地域和国别,影响着世界每个角落。应对全球环境危机,保证环境与生产、贸易、消费等协调发展已成为重要议题。另外,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及其发展速度是国家决策最主要的信息依据,如果它里面没有充分体现环境的价值,那么指标就是不完善的。联合国制定的《21世纪议程》和我国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都明确提出要扩展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便建立起环境与经济的综合核算体系。将环境资源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措施之一,也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要使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理论付诸实践,那么揭示环境生态资源的成本概念和价值信息,以提高经济活动和环境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就成为了一条值得研究的方向。

1环境生态资源价值计量的重要性

1.1 经济社会进步的结果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一是无序规划、盲目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环境破坏,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二是消耗过大、日益脆弱的生态基础不能承载经济的高速增长,制约了社会的持续发展。另外,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一方面应该把环境标准的提高看成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契机,保护环境意味着提高经济单位的环境生产力,意味着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单位产出所制造的污染量;从另一方面来说,环境保护的实施和治污义务的承担也已成为企业和国家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环境生态与经济发展结合更为紧密,联系越发突出,两者之间的平衡很脆弱,也容易被打破,这就需要相对精确地对其定量预测和深入研究。

1.2 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对环境和经济的认识要客观、动态;既不能不计后果地发展经济,也不能不计成本地保护环境。社会进步需要的是可持续发展、集约式发展和科学发展。转变以往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除了要求观念上的更新之外,还需要将环境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当中,最好能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来梳理和调和环境问题,发挥环境通过经济手段施加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以价格运行机制和经济调节杠杆来抵制和扭转人们无偿或低代价损害环境的观念和行为。

1.3 环境经济学发展的必然以往,环境生态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被排除在经济学的主流视野之外,更谈不上专门考察环境生态资源的价值。随着当前环境经济学、环境会计分析、环境价值评估方法的不断发展和研究,也为环境生态资源的价值计量提供了可能。

2环境生态资源的经济特征属性和分类

环境与资源的概念存在着纷争,联合国环境署在1972年给环境(资源)下的定义是:环境(资源)是在一定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的总称。这一概念突出了环境生态资源的经济属性,促成了环境和资源在认识上的统一,二者的结合使环境有了实际的物化途径,也使资源有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另外,环境系统是由生态资源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开放系统。其中生态资源系统能够提供四种服务:原材料输入来源、维持生命系统、分解和容纳生产与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提供舒适。同时,环境生态资源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还存在三种经济联系:社会发展为环境改善提供经济条件,而环境生态保持可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两者的不协调将造成削减行动或环境恢复。资源―社会的经济联系,也决定了环境价值的存在,而且这种价值是可以随着经济活动的进行而发生交换和传递的。环境生态资源被赋予经济属性、服务功能和传递价值后,也就具有了资产的特征,以至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易。联合国统计署在1993年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将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实际或潜在影响的自然资源归为自然环境资产。应该注意的是,环境生态资源又不同于一般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它的特征有:

2.1 整体增值性和长期受益性合理利用环境生态资源,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将不会缺失,甚至可自主积累,自动增值,长期受益。

2.2 自然选择性和市场竞争性。环境生态系统各因子遵循共生、相生、相克等自然竞争规律。同时,环境生态资源又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存在着市场竞争,遵循市场竞争规律。

2.3 开放性和融合性。环境生态资源既具有开放性与多样性,又具有一般资本的融合性和扩张性,它的经营可以采用产权主题多元化、利益共同体等方式。

2.4 固定性与逃逸性。环境生态资源既具有空间固定性,又具有一般资本规避风险的逃逸性。低回报率的生态环境会造成环境生态资源转移地域或变换形态,流动到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引起资本功能性逃逸。

2.5 替代性与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环境生态资源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能够相互替代或转化。

2.6 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严格的地域性。不同区域的环境生态资源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匹配都是不一样的,而“因地制宜”是合理使用环境生态资源的一项基本原则。

对环境生态资源经济特征属性的认识和总结,为其计量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可能。

3环境生态资源的价值计量

环境生态资源的计量包括实物计量和价值计量两类。实物计量主要利用环境资源统计方法,直观地核算出环境生态的现有当量;价值计量以实物计量为基础,是环境生态资源的计量重点和难点。价值计量根据有关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和公认准则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生态环境的价值运动,即生态环境的价值、成本、耗费、损失、经营开发、绿色收入和利润等,确定出环境生态的绩效。

3.1 环境生态资源实物量确认与计量环境生态资源的实物量,受资源的质量品位、资源的赋存利用条件和地域因素制约。以森林资源为例,如果确认森林的实物量,应该具体核查林地和林木的权属、数量、质量和空间位置等,实践中通常采用抽样控制法、小班抽查法和全面核查法进行。要核查的具体项目有:①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地类、面积、立地质量等级、地利等级等。②林木:树种权属、树种组成、林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幼龄林的单位面积株数、中龄林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近、成、过熟林的立木蓄积,材种出材率等级、经济林的单位面积产量、薪炭林的单位面积立木蓄积量,未成林造林地上的幼树的造林成活率、造树保存率、竹林的立竹度、均匀度、整齐度、产笋量等。

3.2 环境生态资源价值计量的思路环境生态资源价值计量较实物量计量复杂。我国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研究工始于1988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进行了《自然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课题研究。1994年以来,许多部门相继开展了此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成果有:原国家科委牵头开展的中国自然资源核算研究、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牵头并与世行合作开展的城市环境与真实储蓄及绿色GDP核算研究、北京大学进行的可持续发展下绿色国民核算研究等。不少学者也对环境的实例进行了研究实践。

我国目前环境生态资源价值计量如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的各种方法名目繁多,提供了计量的很好条件,但是可以发现,各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范围不尽相同,对它们的研究、比较和探讨还不够深入,方法很多,但是应用起来却往往难于下手;各自之间的联系也缺乏细致的甄别,选用不同方法,得出的价值往往出入很大,又往往难以提供令人信服的过硬依据,权威性、公正性、中立性受到质疑,不利于普遍理解和广泛推广。如前文所述,作为一种资产,环境生态资源利用资产评估的理论来进行分类和评估,有利于整体把握和更加公允。主要基于以下考虑:①资产评估作为国际通行的中介服务,理论研究深入,学科体系健全,并且对于资源资产的评估已拥有一套成形的工作方法和程序,工作结果受到各方认可;②资产评估以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为基础进行分类和衍生,便于理解、掌握和应用,使工作方法更系统科学,能够计量和区分种类繁多的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为制定经济政策、自然资源政策、环境政策及其他政策提供客观、系统、轻重有序的基础数据;③资产评估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专业服务行业之一,目前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几万名,具有广泛的实践群体,活跃在市场经济一线,并且环境资产评估的中介性和环境影响评价的专业性可以有机结合,更有利于环境生态工程的构建。④资产评估是涉及有关生态环境价值资产的产权转让、抵押、担保等经济行为所必要的程序和标定公允价值的主要依据。

3.3 环境生态资源价值计量方法

3.3.1 成本法是指在计量环境生态资源时首先估测被评估资源的重置成本,然后估测被评估资源业已存在的各种贬值因素,并将其从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而得到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方法举例如下:①重置成本法。如探矿权在现行技术条件下,采用新的价格费用标准,获得与被评估的探矿权具有相同勘探效果的探矿权重置价格,扣除技术贬值来估算探矿权净值的方法。②复原成本法。如重新营造一块与被评估林木资产相类似的林分所需要的成本费用,作为被评估林木资源价值的方法。

3.3.2 市场法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环境生态资源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方法举例如下:①享用效益估价法。指享受某种资源由于环境的不同产生的差价,记为环境差别的价值。如景观好的地段房价高,高出基准价格的部分被认为是享用该地段景观的超额收益,可以通过平均价格乘以调整系数算得。②资源交换估价法。采用替代的方法评估资源交换的意愿价格,如调查某地“能否用A元作为交换而禁止商业捕鱼?”通过对A的设定和变化,将结果作为对此地渔资源价值的一种衡量。

3.3.3 收益法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环境生态资源未来预期收益折现或者本金化处理,来判断资源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方法举例如下:①现金收益法。如企业排污权交易、二氧化碳交易可以获得现金收益,那么相应的资源和设备就拥有减排价值,选取折现率或资本化率予以折现或者资本化,评定出价值。②权益收益法。如某些风景区被评定为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等称号会带来更多的收益,这种权益价值应该进行核算,增加到资源价值当中。

3.3.4 综合法即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两种或三种方法的综合。

3.4 环境生态资源集合价值计量的步骤环境生态资源的利用通常是通过对多个环境资源要素的集合,以系统的形象出现。对这个集合进行计量、评定价值,需要在进行实物计量、价值叠加之后,还要累加收益,核销损失,抵减支出。其中,收益主要体现在排污权交易、CDM交易、生态补偿收益、生态以奖代补收益等现金收益和通过环保认证、质量认证等权利收益。环境系统损失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如森林增长速度减缓、工厂单位产值耗能增多等;另一方面包括因环境破坏而付出的罚款和超额税收。在此基础上就能核算出环境生态资源集合的价值。

4结语

基于资产评估理论的价值计量方法只是环境生态资源计量的一条思路,目前在实务中结合起来应用还不多,但是随着人们的逐步认可和有关业务的不断开展,并通过加强与环境工程传统领域的交叉、渗透和融合,这种方法应该能为环境和谐与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持。

不可否认,目前任何一种环境生态资源价值计量方法基本上都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只能计量那些可以商品化的环境资源,而对其他一些环境资源由于认识上、技术上的一些局限而无法实现价值量化;或者当环境资源与传统资产之间的替代关系比较复杂时,往往容易造成计量结果与环境实践的出入很大;此外,资产评估方法更多的时候还是给出资源的标定价格,对于内在的价值会因各种条件的局限而与实务有所出入。但可以肯定的是,基于资产评估理论的环境生态资源价值计量方法应该可以成为能够依托的重要工具,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生态,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编写组.资产评估[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曲格平.环境科学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3]易旭东.生态环境价值计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理工大学,2006.

[4]林万详、肖序.企业会计成本的确认与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2,(6).

[5]贾妍妍.环境会计的计量与报告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年第26卷.

[6]庄贵阳.当前环境经济学领域的重大问题研究状况[J].学术动态,2005.10.

[7]张云,李国平.环境成本:经济学与环境科学的融合点[J].人文杂志,2004.2.

生态环境的价值例8

论文联盟

1、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生态观

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虽属两个文明体系,但在生态观方面有许多相同、相似或相契的理念。

伊斯兰文明的生态观与它的宇宙观是分不开的。伊斯兰文明认为,真主创造了自然万物、日月星辰,使整个大自然气象万千,多姿多彩,和谐美妙。有高山,有平原;有沙漠,有绿洲;有陆地,有海洋;有湖泊,有河流;有戈壁,有草原;还有空气、阳光、水和生活在地球上的无数种动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和无生物。《古兰经》启发人们说:“难道他们没有仰视天体吗?我是怎样建造它,点缀它,使它没有缺陷的?我曾展开大地,并将许多的山岳投在上面,还使各种美丽的植物生长出来,为的是启发和教诲每一个归依的仆人。”关于大自然的和谐、天地万物的井然有序及其生态平衡,《古兰经》启示道:“我展开大地并把许多山岳安置在大地上,而且使各种均衡的东西生出来。”“太阳疾行,至一定所……。月亮,我为它预定星宿……。太阳不得追及月亮,黑夜不得超越白昼,各自在一个轨道上浮游着。”

水为生命之源,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它,《古兰经》就此明确指出:“我用水创造了一切生物。”“我从云中降下清洁的雨水,而使已死的大地复活并用雨水供我所创造的牲畜和人们做饮料。”“真主用水创造一切动物,其中有用腹部行走的,有用两足行走的,有用四足行走的。”“他从云中降下雨水,用雨水使一切植物发芽,长出翠绿的枝叶,结出累累的果实。”

正因为有了水,才使大地披上了绿装,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古兰经》用独特的语言描述了这一景象,说道:“我从云中降下定量的雨水,然后,我使它停留在地上——我对于使中手涸是全能的——然后,我借它而为你们创造许多枣园和葡萄园。”“大地上有许多邻近的区域,有葡萄园,有庄稼,有椰枣树,其中有二珠同根生的、二珠异根生的,

(这些都是)用同样的水灌溉的,我却使这一部分果实比那一部分佳美。”“他创造了许多园圃,其中有蔓生的和直立的果木,与果实各异的海枣和百合,形同味异的油橄榄和石榴”。

关于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和生物多样性,《古兰经》提示道:“难道你还不知道吗?真主从云中降下雨水而生产各种果实。山上有白的、红的、各色的条纹,和漆黑的岩石。人类、野兽和牲畜中,也同样有不同的种类。”“他创造牲畜,你们可以其毛御寒,可以其乳和肉充饥,还有许多益处。”“你的主曾启示蜂蜜:

‘你可以筑房在山上和树上,以及人们所建造的蜂房里。然后你从每种果实上吃一点,并驯服地遵循你的主的道路。’将有颜色不同,而可以治病的饮料从它的腹中吐出来;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一种迹象。”

总之,大自然中的所有上述这些景观——秀美的山川、茂密的森林、成群的动物、丰沛的雨水、灿烂的群星、广阔的海洋、微微的暖气、滚滚的寒流、蓝蓝的天空、飘动的云彩、潺潺的流水,以及由此而来的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构成了一个协调有序、相互依存、生机盎然的宇宙大家庭。人类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但不是唯一的成员),而且是万物之灵长、天地间的精华,因而真主让人成为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奉真主之命,受真主之托,治理好这个世界,建设好这个世界,使整个世界走向繁荣昌盛,使各族百姓安居乐业。为此,人除了处理好同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外,还得处理好同自身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同自然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把握两点:一是接近自然而不崇拜自然;二是开发自然而不滥用自然,人与自然相依为命,共存共荣。

伊斯兰文明认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如刮风下雨、日起日落、昼夜循环、四季交替等,绝无神秘之处,人们不应对此心怀恐惧,盲目加以崇拜,而应该仔细观察自然,探索自然,领悟其中的奥妙,总结其中的规律,坚定自己的信仰。《古兰经》号召人们说:“你们要观察天地之间的森罗万象。”中世纪的穆斯林积极把目光投向大自然,没有为“天地间的森罗万象”而晕头转向;没有产生对自然的恐惧和崇拜心理;没有为自己树立什么山神、太阳神、月亮神、水神、火神等偶像。相反,他们通过接近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悟出了一些道理,把握了一些规律,最终在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和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成为中世纪伊斯兰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欧洲文艺复兴,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研究自然、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还要开发自然,造福人类。《古兰经》鼓励人们合理地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有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享受真主的恩赐。《古兰经》指出:“他(指真主一笔者所加)以大地为你们的席,以天空为你们的幕,并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出许多果实,做你们的给养。”“我(指真主——笔者所加)在大地上生产百谷,与葡萄和苜蓿,与梓檄和海枣,与茂密的园圃、水果和牧草,以供你们和你们的牲畜享受。”这就告诉人们,大自然中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的。海水蒸发上升为云,又从云中降下雨水,雨水集中汇流成河,最后又归于大海。同时,水的循环给大地带来生机,土壤中的种子和树根需要水分时,恰逢天降甘霖,水滋润植物使之吸取周围其它养分。由于水、肥、阳光的光合作用,结出了人畜所需要的果实。一部分植物还可用作燃料以及纺织、建筑和器具的原料。吃过用过的废物返回土中,腐烂成肥,参加下一轮循环。生命如此循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大自然如同一个伟大的母亲,用其乳汁无私地滋养着人类。那么人类也应该相应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相依为命,共存共荣。否则糟踏自然,滥用自然,势必自毁家园,自食其果。《古兰经》说:“灾害因众人所犯的罪恶而显现于大陆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们尝试自己行为的一点报酬,以便他们悔悟。”今天,人类因破坏生态平衡而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尝够了苦果之后,提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口号。

中华文明的生态观虽然在一些细微处与伊斯兰文明的生态理念不尽相同,但只要细心探究,就会发现仍有不少相通或相似之处。比如中华文明的“天人合一”论与伊斯兰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就有相通之处。“天人合一”论虽然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内容,但它最基本的涵义就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中华文明所讲的“天”有意志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等涵义,但它最基本

转贴于论文联盟

的涵义就是指自然界,即天地之“天”、自然之“天”、有形之“天”。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其他哲学家如荀子、刘禹锡、章太炎等等所讲的“天”也是指自然界或自然运行的规律。而“天人合一”论是代表中华文明的主流的观点。儒家主要是从“天人一体”、“性天相通”、“天人合德”的角度来论证天人合一的。孔子作《春秋》,上揆天之道,下质诸人性。相传,他作《易传》,阐发天、地、人三才之道,《说卦传》中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民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天之道是“始万物”:地之道是“生万物”;人之道是“成万物”。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生成”与“实现”是统一的,这就是“天人合一”。

孟子以“诚”这一概念阐述天人关系,他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他以“诚”作为“天人合一”的理论指向。儒家经典《中庸》指出:“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又说:“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赞天地之化育;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不过,比较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乃是董仲舒,他说:“事物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又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不可一无也。”张载最早正式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说:“儒者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人只是天地中之一物,“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所构成的,“气”的流行变化的本性就是人和万物的本性,因此可以说它们统统都是一家人,“乾称父,坤称母”,宇宙万物都是人类的伙伴与朋友,而非敌人,理应善待万物,与之和谐相处。朱熹把宇宙本体解释为“生”,即生命精神和生长之道。他说:“盖仁之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情之未发而此体己具,情之已发而其用不穷,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莫不在是。”王阳明进一步发挥了程朱泛爱万物的思想,他说:“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又说:“大人之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为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者也,见瓦石之毁而必有顾惜之心,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心,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他认为这种与孺子、鸟兽、草木、瓦石的“一体之仁”是人之天性使然,同时也是人类的最高伦理情感,是人对天地万物的一种责任意识。

道家则主要是从人必须顺应自然,抑制过分的人为,使人的行为符合自然规律,即“道”来讲“天人合一”的,如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对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体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表明“道”离不开宇宙间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道”是宇宙万物的构成,它是更为本原的一种东西,先于天地而存在。故老子强调:“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这里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道生出万物,但道不是孤立的存在,它要依赖于“德”。这个“德”指的是道所体现出的德的本性和要求,它是从自然界中产生,实际上是自然之德。这个德不同于人之德,因为人之德是有为的,而自然之德是无为的,它不是体现了人的意志,而是体现了自然本有的内在要求。到正是依据这个自然之德才得以彰显。所以,庄子说:“夫明白于天地为德者,此之为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在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思想的指导下,道家所追求的理想的生态环境是:

“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由上可知,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生态理念,尽管不尽一致,尤其是作为生态观基础的宇宙观差异较大,但是,二者也有许多相通之处,都强调天地万物不是人类的敌人,而是人类的朋友;都强调大自然不是人类的对立面,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家园;都强调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相依为命。这就为二者在生态环境问题领域的对话和沟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环保制度和举措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这与西方文明所强调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知识就是力量”、“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理念,完全不同。提出这种原则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各自都提出了一些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环境方面的具体主张,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采取了一些举措,从而使抽象的原则和理念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落实和贯彻。

伊斯兰文明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方面有哪些主张呢?在这方面,伊斯兰文明既有一些原则主张,又有很多具体要求和措施。伊斯兰文明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方面的总原则是:人与自然相依为命,共存共荣。在伊斯兰历史论文联盟上较早关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学者是动物学家扎黑祖、医学家拉齐和历史学家伊本·赫尔东。扎黑祖论述了人与环境、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反复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生存环境,否则空气污染会导致水的污染,而水的污染又会导致土壤的污染,进而会危及人和动物的健康。拉齐用他的环境知识和独特的方法为阿拔斯统治者选定了巴格达医院的院址。他先将几块动物肉分别放在巴格达的不同区位,然后观察数天,最后以保鲜时间最长、肉质腐烂最慢的区位为建造医院的最佳位置,因为这说明这个区位空气最洁净、环境最佳,有利于病人康复。伊本·赫尔东在其名著《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的历史殷鉴》绪论中,分析了气候和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并指出炎热地区可通过植树种草来降温,改善生活环境。而当代一些伊斯兰学者依据《古兰经》和《圣训》的基本原则,结合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各国、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同时,必须以保护环境为

转贴于论文联盟

前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发展,不但害人,而且害己,既不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也不符合本国本民族的长远利益。因为一国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必然会殃及邻国乃至全球。全人类都在同一艘船上,必须同舟共济,共同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利人利己,共存共荣。有的学者强调,大自然是人类可爱可亲的家园,而非人类的敌人,人类不能也不应以征服自然为能事,而应该亲近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有计划有节制地开发自然,利用自然,在空间上要最大限度地兼顾地球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对资源的多层次的需求;在时间上也要充分考虑子孙后代对资源的长久需求。为此,一要做到“给苏峙”(公正),二要做到“麦瓦则努”(均衡)。

伊斯兰文明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很多,如对资源的消费要求有所节制,禁止浪费,认为浪费是犯罪。《古兰经》说:“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浪费,真主确实不喜欢浪费者。”“你不要挥霍;挥霍者确是恶魔的朋友,恶魔原是辜负主恩的。”对资源的消费的理想状态是“既不挥霍,也不吝啬,谨守中道。”对于自然资源,不但匮乏时需要节约,而且富余时也不能浪费。相传,时代,一个人在涛涛的河边做小净,准备礼拜、祈祷,看见此人用水无节制,就批评说:“即使在河边也不应为祈祷而洗脸三次以上”。至于对粮食和其它食物的浪费,更在禁止之列。

禁止人们对树木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他首先下令将麦加、麦地那和塔乙夫三城及其周围定为保护区,不允许人们砍伐树木,不允许人们捕猎野生动物。

在禁止人们乱砍滥伐的同时,号召人们多植树,多造林,绿化、美化、优化环境。说:“任何人植一棵树,并精心培育,使其成长、结果,然后为人、鸟和牲畜所食,等于施舍,必将在后世受到真主的赏赐。”对植树造林,绿化大地,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他甚至告诉他的弟子们说:“当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棵枣树苗,明知自己明天就要死亡,也要把这棵树种下去。”对生命、对生物的热爱之情达到如此高的程度。他还说:“谁砍掉一棵酸枣树,真主就让他进火狱。”第一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嘱咐远征军,与出征将士约法三章,说道:“你们要切记:不要伐树毁林,不要砍伐果树,不要宰杀幼羔和牛犊”。可见,伊斯兰文明保护动植物,战时也不例外。关于热爱生命,保护生物,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先知,被蚂蚁咬了一口,盛怒之下,便下令手下人将一窝蚂蚁全部烧死。真主为此告诫他说:‘咬你的只是一只蚂蚁,而被你毁掉的却是一整窝,那一窝蚂蚁在赞颂我’”。借此晓谕人们:“对一只动物之兽行与对人之善行同样可贵;对一只动物之暴行与对人之暴行有同样的罪孽。”有一次,听说有人从鸟巢中抓出了几只雏鸟,而母鸟在空中盘旋哀啼,他便问:“是谁抓了幼鸟而使母鸟伤心?”随即命令立即将幼鸟放回原处。他不允许人们把动物捆绑起来,不允许将动物用作练习射击的活靶,不允许捕猎动物,笼养取乐,或以耍弄动物为营生,如街头耍猴、用动物表演等。还给人们讲述了一个保护动物的感人故事:有一个人在长途旅行中口渴难忍,半路上发现一口井,喜出望外,汲水痛饮,饮毕上路。途中见一条狗卧在路边,急喘气,舔湿土,有口渴状。此人自语:此狗必渴,如同我方才之难忍。于是他又走到井口汲上水来,返回去让狗喝,真主因此赐福于此人。意味深长地说道:“有爱心的人们,仁慈的真主也会爱他们。请你们慈爱大地上的一切生物。”由此,伊斯兰文明确认了动物应有的权利,如:人们有义务向动物提供必需的饲料和饮水,动物的主人在役使它们的时候,不能使其超过负荷,过度劳累,也不能把它们约束在有害其健康的地方,不能使其受到同类或异类动物的伤害。屠宰时对它们态度要和善,等其咽气;肉体冷却后才能剥皮、割肉;在季节,为雌雄动物提供相遇的机会和环境;从动物身上挤奶应考虑母畜对幼畜喂养的需要,不能使其幼仔受伤害;从蜂窝里取蜂蜜时,不能取尽,要留下适当的部分让蜂蜜自己食用,等等。

伊斯兰文明把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提高到信仰的高度来看待。郑重其事地指出:“清洁是信仰的一部分。”他非常厌恶污染环境的行为,他说:“三种行为是受诅咒的:在水中、路上和树阴下大小便。”

当代伊斯兰教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已经和正在采取种种措施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2000年10月23日~25日,由伊斯兰会议组织、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伊斯兰发展银行等机构代表和一些伊斯兰学者、政府官员、企业界人士参加的伊斯兰国家环保会议在沙特阿拉伯港口城市吉达召开。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反复协商,通过一个重要文件——《吉达宣言》。《宣言》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第一,恢复和发展伊斯兰的生态平衡理态和环保实践;第二,要建立与当今全球环保事业相适应的并能体现伊斯兰精神的伊斯兰世界环保机构;第三,鼓励专家学者致力于环境科学与伊斯兰法学相结合的学术研究,以便适应不断发展的环保形势;第四,强调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从伊斯兰的角度提高穆斯林大众环保意识的必要性;第五,强调清真寺、各种媒体、各级各类学校和民间组织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第六,呼吁尽快建立伊斯兰世界环境信息中心,并利用互联网,加强交流,促进合作;第七,重视沙漠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并努力寻找对策;第八,与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加强合作,以改善伊斯兰世界环境状况。在当代伊斯兰国家中,阿联酋的环保工作成就突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联合国环境计划署高度评价阿联酋在发展农业、绿化国土、防沙治沙、净化环境,减少沙尘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重大进展。

中华文明的环保措施和制度同样很多,有些方面还很具体。比如先秦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齐国为相时,就非常重视保护山林川泽和草木鸟兽等自然资源。他说:“山林菹泽草莱者,薪蒸之所出,牺牲之所起也。故使民求之,使民籍之,因此给之。”山林川泽是薪柴和水产的产地,政府对它进行管理,让百姓有序地打柴、捕鱼,然后政府按官价收购,百姓也可以以此为生,从而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管仲提出了“以时禁论文联盟发”的原则,强调用立法和执法的途径保护生物资源,他说“修火宪,敬山泽林薮草木,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也”。“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他把保护山泽林木作为君王为君的基本条件之一,主张“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孔子也非常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善于保护和合理利用,《尚书大传》载孔子答子张说:“夫山,草木生焉,鸟兽蕃焉,财用殖焉,出云雨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此仁之者乐山者也。”对山林的爱惜之情溢于言表。孟子认为,生物资源“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因此,人类只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那么,人类就可以充分地持续享用自然的果实,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转贴于论文联盟

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则很注重生物生长的规律,提出了符合这些规律的较为系统的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他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淤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论文联盟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也就是说,只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和利用相结合,而不采取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短期行为,那么,百姓就会有“余食”、“余用”、“余材”。

《礼记-月令》中有比较全面的生物保护措施,它对一年四季乃至每个月怎样保护生物资源都提出了非常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如孟春之月,正是首春,是生育和生长的季节,此间祭祀山林川泽时不许用牝的,如母牛、母羊之类;禁止砍伐树木;不许猎取怀胎的母兽、幼兽,不准捕杀小鹿;不准打雏鸟,不准掏取鸟卵。仲春二月,要“安萌芽,养幼少”,“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季春三月,捕杀鸟兽的各种器具和毒药都不许带出城门,禁止任何人砍伐桑条和柘枝。孟春四月,是所有生物长大长高的时候,故更不可毁坏之;到孟秋七月、仲秋八月才可以伐木“修宫室,坯墙垣”;到仲冬十一月、季冬十二月才允许采猎野生动植物和捕鱼。

显而易见,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环保制度和举措有许多共同之处,都强调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禁止挥霍浪费,并以大量具体的规定和措施来确保对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保护,禁止对树木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

二、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生态环境理念的当代价值

生态环境的价值例9

1、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生态观

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虽属两个文明体系,但在生态观方面有许多相同、相似或相契的理念。

伊斯兰文明的生态观与它的宇宙观是分不开的。伊斯兰文明认为,真主创造了自然万物、日月星辰,使整个大自然气象万千,多姿多彩,和谐美妙。有高山,有平原;有沙漠,有绿洲;有陆地,有海洋;有湖泊,有河流;有戈壁,有草原;还有空气、阳光、水和生活在地球上的无数种动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和无生物。《古兰经》启发人们说:“难道他们没有仰视天体吗?我是怎样建造它,点缀它,使它没有缺陷的?我曾展开大地,并将许多的山岳投在上面,还使各种美丽的植物生长出来,为的是启发和教诲每一个归依的仆人。”关于大自然的和谐、天地万物的井然有序及其生态平衡,《古兰经》启示道:“我展开大地并把许多山岳安置在大地上,而且使各种均衡的东西生出来。”“太阳疾行,至一定所……。月亮,我为它预定星宿……。太阳不得追及月亮,黑夜不得超越白昼,各自在一个轨道上浮游着。”

水为生命之源,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它,《古兰经》就此明确指出:“我用水创造了一切生物。”“我从云中降下清洁的雨水,而使已死的大地复活并用雨水供我所创造的牲畜和人们做饮料。”“真主用水创造一切动物,其中有用腹部行走的,有用两足行走的,有用四足行走的。”“他从云中降下雨水,用雨水使一切植物发芽,长出翠绿的枝叶,结出累累的果实。”

正因为有了水,才使大地披上了绿装,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古兰经》用独特的语言描述了这一景象,说道:“我从云中降下定量的雨水,然后,我使它停留在地上——我对于使中手涸是全能的——然后,我借它而为你们创造许多枣园和葡萄园。”“大地上有许多邻近的区域,有葡萄园,有庄稼,有椰枣树,其中有二珠同根生的、二珠异根生的,

(这些都是)用同样的水灌溉的,我却使这一部分果实比那一部分佳美。”“他创造了许多园圃,其中有蔓生的和直立的果木,与果实各异的海枣和百合,形同味异的油橄榄和石榴”。

关于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和生物多样性,《古兰经》提示道:“难道你还不知道吗?真主从云中降下雨水而生产各种果实。山上有白的、红的、各色的条纹,和漆黑的岩石。人类、野兽和牲畜中,也同样有不同的种类。”“他创造牲畜,你们可以其毛御寒,可以其乳和肉充饥,还有许多益处。”“你的主曾启示蜂蜜:

‘你可以筑房在山上和树上,以及人们所建造的蜂房里。然后你从每种果实上吃一点,并驯服地遵循你的主的道路。’将有颜色不同,而可以治病的饮料从它的腹中吐出来;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一种迹象。”

总之,大自然中的所有上述这些景观——秀美的山川、茂密的森林、成群的动物、丰沛的雨水、灿烂的群星、广阔的海洋、微微的暖气、滚滚的寒流、蓝蓝的天空、飘动的云彩、潺潺的流水,以及由此而来的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构成了一个协调有序、相互依存、生机盎然的宇宙大家庭。人类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但不是唯一的成员),而且是万物之灵长、天地间的精华,因而真主让人成为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奉真主之命,受真主之托,治理好这个世界,建设好这个世界,使整个世界走向繁荣昌盛,使各族百姓安居乐业。为此,人除了处理好同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外,还得处理好同自身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同自然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把握两点:一是接近自然而不崇拜自然;二是开发自然而不滥用自然,人与自然相依为命,共存共荣。

伊斯兰文明认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如刮风下雨、日起日落、昼夜循环、四季交替等,绝无神秘之处,人们不应对此心怀恐惧,盲目加以崇拜,而应该仔细观察自然,探索自然,领悟其中的奥妙,总结其中的规律,坚定自己的信仰。《古兰经》号召人们说:“你们要观察天地之间的森罗万象。”中世纪的穆斯林积极把目光投向大自然,没有为“天地间的森罗万象”而晕头转向;没有产生对自然的恐惧和崇拜心理;没有为自己树立什么山神、太阳神、月亮神、水神、火神等偶像。相反,他们通过接近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悟出了一些道理,把握了一些规律,最终在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和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成为中世纪伊斯兰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欧洲文艺复兴,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研究自然、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还要开发自然,造福人类。《古兰经》鼓励人们合理地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有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享受真主的恩赐。《古兰经》指出:“他(指真主一笔者所加)以大地为你们的席,以天空为你们的幕,并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出许多果实,做你们的给养。”“我(指真主——笔者所加)在大地上生产百谷,与葡萄和苜蓿,与梓檄和海枣,与茂密的园圃、水果和牧草,以供你们和你们的牲畜享受。”这就告诉人们,大自然中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的。海水蒸发上升为云,又从云中降下雨水,雨水集中汇流成河,最后又归于大海。同时,水的循环给大地带来生机,土壤中的种子和树根需要水分时,恰逢天降甘霖,水滋润植物使之吸取周围其它养分。由于水、肥、阳光的光合作用,结出了人畜所需要的果实。一部分植物还可用作燃料以及纺织、建筑和器具的原料。吃过用过的废物返回土中,腐烂成肥,参加下一轮循环。生命如此循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大自然如同一个伟大的母亲,用其乳汁无私地滋养着人类。那么人类也应该相应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相依为命,共存共荣。否则糟踏自然,滥用自然,势必自毁家园,自食其果。《古兰经》说:“灾害因众人所犯的罪恶而显现于大陆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们尝试自己行为的一点报酬,以便他们悔悟。”今天,人类因破坏生态平衡而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尝够了苦果之后,提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口号。

中华文明的生态观虽然在一些细微处与伊斯兰文明的生态理念不尽相同,但只要细心探究,就会发现仍有不少相通或相似之处。比如中华文明的“天人合一”论与伊斯兰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就有相通之处。“天人合一”论虽然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内容,但它最基本的涵义就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中华文明所讲的“天”有意志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等涵义,但它最基本

转贴于

的涵义就是指自然界,即天地之“天”、自然之“天”、有形之“天”。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其他哲学家如荀子、刘禹锡、章太炎等等所讲的“天”也是指自然界或自然运行的规律。而“天人合一”论是代表中华文明的主流的观点。儒家主要是从“天人一体”、“性天相通”、“天人合德”的角度来论证天人合一的。孔子作《春秋》,上揆天之道,下质诸人性。相传,他作《易传》,阐发天、地、人三才之道,《说卦传》中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民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天之道是“始万物”:地之道是“生万物”;人之道是“成万物”。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生成”与“实现”是统一的,这就是“天人合一”。

孟子以“诚”这一概念阐述天人关系,他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他以“诚”作为“天人合一”的理论指向。儒家经典《中庸》指出:“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又说:“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赞天地之化育;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不过,比较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乃是董仲舒,他说:“事物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又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不可一无也。”张载最早正式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说:“儒者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人只是天地中之一物,“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所构成的,“气”的流行变化的本性就是人和万物的本性,因此可以说它们统统都是一家人,“乾称父,坤称母”,宇宙万物都是人类的伙伴与朋友,而非敌人,理应善待万物,与之和谐相处。朱熹把宇宙本体解释为“生”,即生命精神和生长之道。他说:“盖仁之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情之未发而此体己具,情之已发而其用不穷,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莫不在是。”王阳明进一步发挥了程朱泛爱万物的思想,他说:“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又说:“大人之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为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者也,见瓦石之毁而必有顾惜之心,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心,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他认为这种与孺子、鸟兽、草木、瓦石的“一体之仁”是人之天性使然,同时也是人类的最高伦理情感,是人对天地万物的一种责任意识。

道家则主要是从人必须顺应自然,抑制过分的人为,使人的行为符合自然规律,即“道”来讲“天人合一”的,如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对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体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表明“道”离不开宇宙间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道”是宇宙万物的构成,它是更为本原的一种东西,先于天地而存在。故老子强调:“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这里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道生出万物,但道不是孤立的存在,它要依赖于“德”。这个“德”指的是道所体现出的德的本性和要求,它是从自然界中产生,实际上是自然之德。这个德不同于人之德,因为人之德是有为的,而自然之德是无为的,它不是体现了人的意志,而是体现了自然本有的内在要求。到正是依据这个自然之德才得以彰显。所以,庄子说:“夫明白于天地为德者,此之为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在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思想的指导下,道家所追求的理想的生态环境是:

“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由上可知,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生态理念,尽管不尽一致,尤其是作为生态观基础的宇宙观差异较大,但是,二者也有许多相通之处,都强调天地万物不是人类的敌人,而是人类的朋友;都强调大自然不是人类的对立面,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家园;都强调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相依为命。这就为二者在生态环境问题领域的对话和沟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环保制度和举措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这与西方文明所强调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知识就是力量”、“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理念,完全不同。提出这种原则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各自都提出了一些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环境方面的具体主张,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采取了一些举措,从而使抽象的原则和理念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落实和贯彻。

伊斯兰文明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方面有哪些主张呢?在这方面,伊斯兰文明既有一些原则主张,又有很多具体要求和措施。伊斯兰文明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方面的总原则是:人与自然相依为命,共存共荣。在伊斯兰历史上较早关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学者是动物学家扎黑祖、医学家拉齐和历史学家伊本·赫尔东。扎黑祖论述了人与环境、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反复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生存环境,否则空气污染会导致水的污染,而水的污染又会导致土壤的污染,进而会危及人和动物的健康。拉齐用他的环境知识和独特的方法为阿拔斯统治者选定了巴格达医院的院址。他先将几块动物肉分别放在巴格达的不同区位,然后观察数天,最后以保鲜时间最长、肉质腐烂最慢的区位为建造医院的最佳位置,因为这说明这个区位空气最洁净、环境最佳,有利于病人康复。伊本·赫尔东在其名著《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的历史殷鉴》绪论中,分析了气候和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并指出炎热地区可通过植树种草来降温,改善生活环境。而当代一些伊斯兰学者依据《古兰经》和《圣训》的基本原则,结合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各国、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同时,必须以保护环境为

转贴于

前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发展,不但害人,而且害己,既不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也不符合本国本民族的长远利益。因为一国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必然会殃及邻国乃至全球。全人类都在同一艘船上,必须同舟共济,共同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利人利己,共存共荣。有的学者强调,大自然是人类可爱可亲的家园,而非人类的敌人,人类不能也不应以征服自然为能事,而应该亲近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有计划有节制地开发自然,利用自然,在空间上要最大限度地兼顾地球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对资源的多层次的需求;在时间上也要充分考虑子孙后代对资源的长久需求。为此,一要做到“给苏峙”(公正),二要做到“麦瓦则努”(均衡)。

伊斯兰文明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很多,如对资源的消费要求有所节制,禁止浪费,认为浪费是犯罪。《古兰经》说:“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浪费,真主确实不喜欢浪费者。”“你不要挥霍;挥霍者确是恶魔的朋友,恶魔原是辜负主恩的。”对资源的消费的理想状态是“既不挥霍,也不吝啬,谨守中道。”对于自然资源,不但匮乏时需要节约,而且富余时也不能浪费。相传,穆罕默德时代,一个人在涛涛的河边做小净,准备礼拜、祈祷,穆罕默德看见此人用水无节制,就批评说:“即使在河边也不应为祈祷而洗脸三次以上”。至于对粮食和其它食物的浪费,更在禁止之列。

穆罕默德禁止人们对树木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他首先下令将麦加、麦地那和塔乙夫三城及其周围定为保护区,不允许人们砍伐树木,不允许人们捕猎野生动物。

在禁止人们乱砍滥伐的同时,号召人们多植树,多造林,绿化、美化、优化环境。穆罕默德说:“任何人植一棵树,并精心培育,使其成长、结果,然后为人、鸟和牲畜所食,等于施舍,必将在后世受到真主的赏赐。”对植树造林,绿化大地,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他甚至告诉他的弟子们说:“当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棵枣树苗,明知自己明天就要死亡,也要把这棵树种下去。”对生命、对生物的热爱之情达到如此高的程度。他还说:“谁砍掉一棵酸枣树,真主就让他进火狱。”第一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嘱咐远征军,与出征将士约法三章,说道:“你们要切记:不要伐树毁林,不要砍伐果树,不要宰杀幼羔和牛犊”。可见,伊斯兰文明保护动植物,战时也不例外。关于热爱生命,保护生物,穆罕默德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先知,被蚂蚁咬了一口,盛怒之下,便下令手下人将一窝蚂蚁全部烧死。真主为此告诫他说:‘咬你的只是一只蚂蚁,而被你毁掉的却是一整窝,那一窝蚂蚁在赞颂我’”。穆罕默德借此晓谕人们:“对一只动物之兽行与对人之善行同样可贵;对一只动物之暴行与对人之暴行有同样的罪孽。”有一次,穆罕默德听说有人从鸟巢中抓出了几只雏鸟,而母鸟在空中盘旋哀啼,他便问:“是谁抓了幼鸟而使母鸟伤心?”随即命令立即将幼鸟放回原处。他不允许人们把动物捆绑起来,不允许将动物用作练习射击的活靶,不允许捕猎动物,笼养取乐,或以耍弄动物为营生,如街头耍猴、用动物表演等。穆罕默德还给人们讲述了一个保护动物的感人故事:有一个人在长途旅行中口渴难忍,半路上发现一口井,喜出望外,汲水痛饮,饮毕上路。途中见一条狗卧在路边,急喘气,舔湿土,有口渴状。此人自语:此狗必渴,如同我方才之难忍。于是他又走到井口汲上水来,返回去让狗喝,真主因此赐福于此人。穆罕默德意味深长地说道:“有爱心的人们,仁慈的真主也会爱他们。请你们慈爱大地上的一切生物。”由此,伊斯兰文明确认了动物应有的权利,如:人们有义务向动物提供必需的饲料和饮水,动物的主人在役使它们的时候,不能使其超过负荷,过度劳累,也不能把它们约束在有害其健康的地方,不能使其受到同类或异类动物的伤害。屠宰时对它们态度要和善,等其咽气;肉体冷却后才能剥皮、割肉;在发情季节,为雌雄动物提供相遇的机会和环境;从动物身上挤奶应考虑母畜对幼畜喂养的需要,不能使其幼仔受伤害;从蜂窝里取蜂蜜时,不能取尽,要留下适当的部分让蜂蜜自己食用,等等。

伊斯兰文明把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提高到信仰的高度来看待。穆罕默德郑重其事地指出:“清洁是信仰的一部分。”他非常厌恶污染环境的行为,他说:“三种行为是受诅咒的:在水中、路上和树阴下大小便。”

当代伊斯兰教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已经和正在采取种种措施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2000年10月23日~25日,由伊斯兰会议组织、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伊斯兰发展银行等机构代表和一些伊斯兰学者、政府官员、企业界人士参加的伊斯兰国家环保会议在沙特阿拉伯港口城市吉达召开。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反复协商,通过一个重要文件——《吉达宣言》。《宣言》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第一,恢复和发展伊斯兰的生态平衡理态和环保实践;第二,要建立与当今全球环保事业相适应的并能体现伊斯兰精神的伊斯兰世界环保机构;第三,鼓励专家学者致力于环境科学与伊斯兰法学相结合的学术研究,以便适应不断发展的环保形势;第四,强调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从伊斯兰的角度提高穆斯林大众环保意识的必要性;第五,强调清真寺、各种媒体、各级各类学校和民间组织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第六,呼吁尽快建立伊斯兰世界环境信息中心,并利用互联网,加强交流,促进合作;第七,重视沙漠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并努力寻找对策;第八,与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加强合作,以改善伊斯兰世界环境状况。在当代伊斯兰国家中,阿联酋的环保工作成就突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联合国环境计划署高度评价阿联酋在发展农业、绿化国土、防沙治沙、净化环境,减少沙尘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重大进展。

中华文明的环保措施和制度同样很多,有些方面还很具体。比如先秦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齐国为相时,就非常重视保护山林川泽和草木鸟兽等自然资源。他说:“山林菹泽草莱者,薪蒸之所出,牺牲之所起也。故使民求之,使民籍之,因此给之。”山林川泽是薪柴和水产的产地,政府对它进行管理,让百姓有序地打柴、捕鱼,然后政府按官价收购,百姓也可以以此为生,从而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管仲提出了“以时禁发”的原则,强调用立法和执法的途径保护生物资源,他说“修火宪,敬山泽林薮草木,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也”。“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他把保护山泽林木作为君王为君的基本条件之一,主张“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孔子也非常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善于保护和合理利用,《尚书大传》载孔子答子张说:“夫山,草木生焉,鸟兽蕃焉,财用殖焉,出云雨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此仁之者乐山者也。”对山林的爱惜之情溢于言表。孟子认为,生物资源“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因此,人类只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那么,人类就可以充分地持续享用自然的果实,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转贴于

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则很注重生物生长的规律,提出了符合这些规律的较为系统的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他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淤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也就是说,只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和利用相结合,而不采取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短期行为,那么,百姓就会有“余食”、“余用”、“余材”。

《礼记-月令》中有比较全面的生物保护措施,它对一年四季乃至每个月怎样保护生物资源都提出了非常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如孟春之月,正是首春,是生育和生长的季节,此间祭祀山林川泽时不许用牝的,如母牛、母羊之类;禁止砍伐树木;不许猎取怀胎的母兽、幼兽,不准捕杀小鹿;不准打雏鸟,不准掏取鸟卵。仲春二月,要“安萌芽,养幼少”,“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季春三月,捕杀鸟兽的各种器具和毒药都不许带出城门,禁止任何人砍伐桑条和柘枝。孟春四月,是所有生物长大长高的时候,故更不可毁坏之;到孟秋七月、仲秋八月才可以伐木“修宫室,坯墙垣”;到仲冬十一月、季冬十二月才允许采猎野生动植物和捕鱼。

显而易见,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环保制度和举措有许多共同之处,都强调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禁止挥霍浪费,并以大量具体的规定和措施来确保对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保护,禁止对树木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

二、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生态环境理念的当代价值

生态环境的价值例10

内容摘要 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如何确立既复合中国特殊国情又能彰显本土文化特点的形式风格和设计理念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就此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必须从问题的根源入手。究其原因,从社会状况与文化艺术自身两方面认真考虑分析,才能够建立科学的中国当代环境艺术理论。这也正是本文遵循的逻辑关系和方法论。理论的关键点便是吸收中国乡土生态建筑环境观的精髓,为当代设计所用,完成一种立足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具本土文化特征的传统向当代的转型。 目录:一、 对中国建筑与环境现状的分析 1、 社会现状 2、 环境艺术设计现状二、 中国乡土生态建筑环境观 1、 风水术概述 2、 乡土生态建筑环境观的指导意义 3、 乡土生态建筑环境观对西方建筑学的影响三、 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当代转换 1、 传统形式的当代借用 2、 材料与技术上的运用与拓展 3、 旧有生存经验与当前生活方式的关联 4、 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与当代文化建立意义的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