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3 09:16:24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例1

【知识表格】

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但对东西方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知识梳理】

一、魏源“开眼看世界”

1.时代背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2.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批判闭关锁国政策。

3.代表作:《海国图志》。

4.意义:林则徐、魏源是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较详细介绍西方的著作。

二、洋务运动

1.目的: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2.时间、口号、代表人物: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自强”和“求富”;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3.内容:(1)兴办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时间最早)、江南制造总局(规模最大)和福州船政局等。

(2)兴办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

(3)筹建海军,指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

4.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其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结果也没有实现中国的富强。但是,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三、

1.公车上书: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它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变法准备: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在两个方面为变法做准备:组织上,成立强学会等变法团体;宣传上,创办《万国公报》等报刊,为变法运动造势。

3.百日维新:即,时间从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共103天。变法内容归纳为四点: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教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等;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4.评价:以失败告终,但是它促进了思想启蒙,证明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四、辛亥革命

1.兴中会和同盟会:两个革命团体成立的时间分别是1894年和1905年,地点分别是檀香山和日本东京。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三民主义”。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取得成功并震动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迅速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新政权,1912年元旦成立于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4.评价: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五、新文化运动

1.背景:①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西方思想的传入。②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开始时间、开始标志、旗帜、代表人物: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民主”和“科学”;陈独秀、胡适、、鲁迅等。

3.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4.评价:这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是,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背景: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②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2.时间、地点、人物:1921年7月;上海和浙江嘉兴南湖;等13人。

3.中共一大的内容:①确定党的奋斗目标。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③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4.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难点解读】

1.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经历了三个阶段: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洋务派属于地主阶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属于资产阶级,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陈独秀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的思想太封建、太落后、太愚昧,为此,他们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批判旧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思想文化),宣传新文化(西方的思想文化)。

2.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在推动中国近代化方面起到哪些积极作用?

(1)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它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的失败证明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在社会上所起的思想启蒙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辛亥革命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没有皇帝的国家――中华民国。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中国近代化与中国近代史有什么不同?

中国近代化是指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包括科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开始于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历史阶段,指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历史感悟】

1.近代中国的落后是全面的落后,即在科技、制度和文化上全面落后于西方。科技上的落后是表面的,因而最容易被认识到,政治制度的落后是深层次的,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探索,对西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付出了甲午战败的沉重代价之后才认识到。思想文化的落后是最根本的,也是最不容易被觉察的。改造思想文化要允许不同思想的争鸣,在宽松的舆论氛围中,新思想才能发展起来。

2.近代化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它说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等。

3.实现近代化的过程,启示我们要善于向外国学习,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注意把本国的国情同外国先进的东西结合起来,盲目照搬外国的经验是不可取的。和辛亥革命的失败就证明了这一点。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也是行不通的。

【典型试题】

1.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这个观点成立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B.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它创办了一批机器大生产的工业

D.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新文化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由此可排除B、D两个选项。本题容易误选A项,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其实早在洋务派之前,魏源就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思想,只是由于时代局限,未能付诸实践。我们说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是因为洋务运动中创办了最早的机器大生产的工业,将“师夷长技”付诸于实践。本题选C项。

2.鸦片战争后,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探索。其中,探索“自强”、“求富”道路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

解析:本题结合“中国梦”这个时政热点,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探索,其中就有洋务派。“自强”和“求富”是洋务运动的两个口号,所以本题选B。

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强学会成立 B.创立《万国公报》

C.公车上书 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少学生分不清的开始和序幕,认为公车上书是的开始。实际上,很短暂,只有103天,又叫做百日维新,时间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开始,至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结束。公车上书发生在1895年,它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救国探索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什么主张?洋务派提出什么主张?他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2)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对辛亥革命有什么影响?

(3)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什么?这场运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作用是什么?

(4)结合上述问题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过程与特征。

参考答案:

(1)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例2

自1954年胡绳第一次提出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问题后,中国近代史学界展开了持久的学术大讨论,先后提出了10余种学术观点。在起止时间问题上,把1840年作为近代史的上限是建国以前即采用的说法,国内史学界基本没有异议。因为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主义的独立国家。战后,中国成为几个资本—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的又保持了形式上的独立的,国民经济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也有少数史学家把明清两代交替时期(1600年)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一方面可与近代欧洲的开端一致,另一方面,是把1840年后西方对中国的影响作为前两个半世纪业已启动的进程的延伸和强化,而1840年之后中国之所以会走上这样的道路正是17世纪以来中国内部封闭衰落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前普遍采用1840~1919年为近代、1919~1949年为现代、1949以来为当代的分期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近代史下限和现代史上限的呼声越来越高,日益为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所接受,但一直到200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原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张海鹏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才第一次在严肃的史学著作中采用这一时限,因此这部十卷本著作被称为“第一部完整的中国近代通史”。台湾的学者则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便是中国现代史阶段。

在时代主题和发展动力问题上,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大多数学者都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确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标志,把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当作历史发展的动力,并据此提出了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三次革命高潮说”(胡绳)、“反帝反封建说”(黄一良)、20世纪80年代的“四个阶梯说”(李时岳)、“三个阶梯说”(戚其章)等,张海鹏教授继承了胡绳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的概念,认为从政治史或者从革命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概念是对历史实际的真实反映,提出了“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说”,认为胡绳认识的对象是近代史的前半前期,从近代史全局考虑,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1927年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基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

20世纪50年代,范文澜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得到启示,提出了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的“两个过程说”,即主张中国近代的变化是外来侵略和内部斗争共同作用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的彭明则在侵略与斗争之外再加了“探索”,认为从1940~1949年这110年的历史,是由“屈辱、抗争、探索”这三部历史所贯穿。外来的侵略与内部的斗争与探索确实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化,这些变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且是一浪推进一浪式的变化,所以理解中国近代史,要从政治史、革命史之外审视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制度、人的变化,陈旭麓先生即提出了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改革开放后,史学界突破了“五朵金花”和阶级斗争范式的限制,对近代以来的社会生活、经济、思想文化的研究使得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呈现出多领域、多样化、精细化的发展。

“探索”是对外部世界和中国未来的探索,在探索中中国逐渐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才是历史发展的主线,徐泰来在20世纪80年代即提出了“近代化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史学研究的多样化,这一提法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认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制度和政治的现代化,教育和人的现代化才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丁日初),即使“资本主义现代化说”有失偏颇,而“独立和近代化”才能贴切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风云变幻的跌荡起伏的态势以及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胡绳先生也在上世纪末认同以现代化作为考察近代史的主线之一。但有学者据此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歌功颂德,认为帝国主义轰开了中国大门,才使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否认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甚至怀疑“侵略”行为是否真实存在。通行全国并评价甚高的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即有此倾向。对于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来说,近代史确实就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这也是历史学关于近代史的一般概念,中国的近代化或早期现代化、现代化即指中国的资本主义化,也是史学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发展,而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起步的,因此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动力和核心内容。

从现代化的角度考察近代史,远比以阶级斗争为纲来解释历史要复杂得多。如果说现代化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最深刻的历史巨变,中国到现在还没有完成,还没有走出唐德刚所谓“历史三峡”。唐先生认为一部中国近代史,“实在是一部从中古东方式的社会形态,转向现代西方式的社会形态”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史。这次转型发轫于1840年鸦片战争,是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被迫转型。他估算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极其痛苦的惊涛骇浪的三峡,大致要历时两三百年。类似的“大历史观”、“社会转型论”在海外史学界较为普遍,也引起了大陆史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史学家的视野和研究领域,有利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近现代中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历史时期。辉煌的古代,屈辱的近代,迫使中国人民从沉睡中奋起,为救亡图存,求富自强,前赴后继,成就了数千年未有之历史巨变。从160多年的历程,充满了反复和阵痛,失望和希望,机遇和挫折,最终探索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迎来了国民经济建设的新高潮。正如徐中约所说:“近代中国展示了一幅如此光怪陆离的纷繁景象,以致我觉得:诸如外来帝国主义、西方影响或资本主义及封建剥削等局限性的理论,都无法对之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变化的动态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让学生了解这些学术史、学术争论是必要的,因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很难以一种理论、从一个角度作单线式的思索,不同的理论将导致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如义和团在反帝斗争中英勇无畏,令人赞叹,然而他们挖电线杆、扒铁路,甚至要烧京师大学堂,使他们不自觉地成为抵制社会进步的势力。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正说明阶级斗争和现代化并非一致,甚至是相悖的。要让学生从这些悖论、争论中寻找历史的真相,并从中体验本课程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昨天,了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无疑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2]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出版社1999.264.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例3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具有铁路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在湖北省教育厅及武汉铁路局、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内率先组建了“湖北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政、行、企、校联合开展“双主体”和“全程订单”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现代学徒制搭建了试点平台。

2、近年来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学校与武汉铁路局、武汉地铁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探索“双主体”育人模式,不断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探索,在湖北高职院校中率先实施“新生进校千人订单工程”,校企共同签订订单培养协议,2000年开始与武汉地铁集团共同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订单班”,2007年开始与武汉铁路局共同组建“动车组检修员订单班”;不断推进校企育人一体化探索,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以工学交替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以“楚天技能名师”为龙头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共同建设以央财支持的高速铁路实训基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训基地、湖北省大功率机车检修实习基地为代表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以“校企双班主任”为抓手的学生管理,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共同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推进学生毕业与就业一体化探索,学生完成全部学习内容,并取得学历证书和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企业验收合格后,即可上岗就业,实现毕业即就业,学徒身份到员工身份的“无痕”转变。“双主体”育人实践促进了育人观念转变,优化了校企共同育人机制,为推进现代学徒制奠定了扎实基础。学校与武汉铁路局、武汉地铁集团在“双主体”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校企一体化办学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这一教育实践有力促进了学校办学发展,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近年来,学校被湖北省教育厅立项为湖北轨道交通运营职教品牌,在高速动车组检修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专业中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现代学徒制理念,建成了国家高速铁路实训基地、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训基地、湖北省大功率机车检修实习基地;以现代学徒制为核心内容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型构建与长效机制建设成果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被《2014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作为典型案例收录。

二、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车车辆学院是第一批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按照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优化了课程的知识体系,完善了学生培养的方案,尝试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和实作的要求与用工企业岗位作业的要求相一致的一体化的机制,通过几年的探索和积累下面我从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的探索进行介绍。

1、遇到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学生准企业员工企业员工”的培养模式,首先优化了原有的理论课知识体系,使得课堂传授的知识更加贴近企业用工要求的员工素质,强化了理论课后通过实践再次认识,从而达到知识内化过程。但是在由“准企业员工企业员工”这个培养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进入企业后学生们跟随企业的在岗职工上岗劳动,学生通过几年的在校学习,基本上都具备了“明白干”的基本条件,但作为一名未来的企业员工,企业期望学校培养的学生能顺利的完成“准企业员工企业员工”的转化,进而学生毕业之后能马上胜任工作岗位,因此当学生进入企业中进行“准企业员工”这个环节培养时暴露出对企业文化的兼容性,作业纪律的严格性、作业程序的规范性、安全意识的严肃性等方面的欠缺,很多学生对“规范干”、“安全干”的认识还有差距。曾经出现过个别学生检修的铁路车辆配件工艺不达标,产品质量不过关;作业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发生学生受伤等问题。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例4

革命的任务决定了革命的性质,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决定了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抗争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由于领导阶级不同,1919年的又把中国近代史分为两大时期:1840―1919年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1919―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中国近代史的三条主要线索是:外国侵华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现代化)史。

一、外国侵华史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对华正当贸易和鸦片走私先后受挫后,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年,英法不满足于既得权益,对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火烧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美也趁火打劫,尤其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蚕食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9世纪60年代,英俄支持阿古柏入侵我国新疆。

1894-1895年,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的日本对华发动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的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可欺,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年,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为攫取更多的利益,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于190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至此,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列强通过扶植它们在中国的人维护并扩大它们在中国的利益。最初是清政府,接着是袁世凯。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混战局面,列强对中国实行扶植各自人、“分而治之”的统治政策。叛变革命后,主要成为英美尤其是美国利益的代言人。所以,在当政时期,美国在华侵略势力不断膨胀。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是“扶蒋”。

日本一直没有放弃的狂妄计划。一战期间,它独霸中国。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朝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方向上升。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这也成为中国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主要原因。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在侵华期间,日本对中国犯下了如发动细菌战、进行南京大屠杀等诸多令人发指的罪行。

列强在侵华过程中,侵略手段不断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五口通商”的条款体现了列强商品输出的经济侵略手段;甲午中日战争后的《马关条约》中割地和开办工厂的条款体现了帝国主义国家分割世界和资本输出的侵略手段;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中对镇压反帝运动不力的官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的内容则反映了列强对中国“以华制华”的侵略政策。“以华制华”政策的使用体现了除日本外,其他国家基本上放弃了、直接统治中国的计划。

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的领土、贸易、领海、关税等不断丧失,中国的统治者日益成为它们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秩序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控制和奴役的国家或地区。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

1.地主阶级的抗争和探索。

地主阶级的抗争主要表现在反抗外来侵略方面。我们应重点关注民族英雄,像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关天培,收复新疆的将领左宗棠和外交官曾纪泽,甲午中日战争时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的邓世昌等。地主阶级的探索主要有开眼看世界和开展洋务运动。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代表作《海国图志》)等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倡导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他们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创建了三支近代化海军,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经济、军事、教育的近代化,尤其是经济的近代化,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是由于近代中国落后的两大根源是外国的侵略和腐朽的封建统治,而地主阶级不可能改变封建制度,故地主阶级不能挽救中国。

2.农民阶级的抗争和探索。

农民阶级的抗争和探索主要表现为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这两大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反抗清政府的统治,但也开始承担起反侵略的任务。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侵略者,幻想扶持清政府一起抵抗外来侵略。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如无法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这两场运动都失败了,说明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但是,这两场运动,尤其是义和团运动,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成为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针、中国没有走向亡国的主要原因。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旧式农民运动的终结,新式农民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

3.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主要表现为进行了、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翻译《天演论》,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论证维新变法的道理)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运动,主张通过维新方式确立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成为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随着民族矛盾的不断加深和清政府反动面目的进一步暴露,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提出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主张通过革命方式确立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也推动了社会习俗的文明化。随着民主共和与尊孔复古逆流矛盾的激化,陈独秀、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除了上述三场运动外,资产阶级还在经济领域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希望通过积极推动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实现民族独立富强的目的。由于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和束缚,发展很不充分,这就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具有妥协性,也最终决定了资产阶级不可能挽救中国。

4.无产阶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1918年,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f919年爆发的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开始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使命,因此,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随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完成创建工作。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领导工人运动当作党工作的重心,在192l一1922年领导了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遭到北洋军阀的血腥镇压。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必须与其他革命阶级合作开展武装斗争。1924-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大革命(高潮是北伐)。国民大革命基本上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最终由于中国共产党放弃了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叛变革命等原因走向失败。国民大革命留给中国共产党的教训是必须坚持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开展武装斗争。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十年对峙,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由于日本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7~1945年,中国共产党与实现第二次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先通过政治谈判,后通过解放战争争取和平、民主的光明前途,最终通过1946~1949年的解放战争,了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反动派的统治,基本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在抗争与探索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日益深化的过程:学习主体上由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到资产阶级,再到无产阶级;学习对象上由英日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到美法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再到俄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内容由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学习方式由照搬外国模式到与中国国情结合,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三、中国的近代化史

近代化(又称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近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还包括思想科学化、生活习俗文明化等。中国各阶级的探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1.经济工业化。

“工业化”的主要含义就是使用机器生产。中国工业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因为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自己的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历程: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的近代民族工业萌芽;一战期间,主要由于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民族工业日益凋谢、萎缩。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由于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民族工业总体水平低,主要发展的是轻工业,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2.政治民主化。

主张通过维新方式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大提出要建立无产阶级,二大提出要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七大提出把中国建设为独立、自由、民主、统~、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基本上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解放战争国民政府的专制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为民主制度的真正建立开辟了道路。

3.思想科学化。

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引导人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期间,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又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被认为是思想近代化的开端。后,弘扬科学精神成为进步文学艺术家的使命。《狂人日记》、《孔乙己》、《屈原》、《小二黑结婚》等作品对封建专制、愚昧思想进行了抨击。《愚公移山》、《奔马》(徐悲鸿画)、《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则表达了抗日的主题。

4.生活习俗文明化。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例5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开辟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新道路。孙中山逝世以后,内部分化日益严重,最终以为代表的夺取了领导权,并逐渐转化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他们在抛弃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性思想的同时,出于维护阶级统治的需要,以、戴季陶等为代表的人竭力把三民主义儒家化。另一方面,大革命失败以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毅然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最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初步走上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道路,在继承的基础上扬弃了三民主义,实现了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在探索中国变革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随着邓小平等人的继续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形成。中国人民最终经过几代的接力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的三民主义儒家化

孙中山逝世以后,逐渐攫取的领导权并确立了其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及其领导的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合法继承者”,逐渐把三民主义“发展”到新阶段―儒家化的三民主义。而三民主义的这种“发展”,虽然建构起了一整套意识形态理论和社会建设理论,但是其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的“”,其抛弃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具有革命性的、进步性的思想,尤其是对孙中山晚年“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背叛,最终使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言人。也正因为如此,北伐战争的推进虽然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短暂统治,实现了在形式上统一全国,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依旧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变革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早在1925年,戴季陶就发表《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书,提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生史观,逐渐形成所谓的“戴季陶主义”,这成为以后“变异”三民主义的理论基础。人、、胡汉民、陈立夫、陶希圣、叶青等人都对孙中山三民主义进行了“解读”。尤其是随着在中领导地位的确立,他继续利用戴季陶主义来“诠释”三民主义,形成民生史观、“孔孙道统论”等思想。

推动三民主义儒家化有其理论渊源,也是其实践需求的结果。纵观孙中山一生革命生涯,其一方面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在推动物质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作用,并力主向西方学习,革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他又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并不是完美的,并认为中国在政治、精神、道德等某些方面并不输于欧美国家。因此,怀着一种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他意图从中国传统思想中寻找补救欧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缺陷的办法,并希冀超越东西方,找到一条真正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为以后用儒家思想“诠释”三民主义埋下了伏笔。而且晚年的孙中山力图通过改组,建设一个列宁主义的政党,从而为中国革命寻求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支持,孙中山过早的去世使得这种建设来不及得到完善和发展。而一大所确立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以及允许中国共产党员加入等引发的不满和不安,内部很早就隐现分化的危机。早在1924年8月的《民族主义》演讲第二讲中,孙中山就认识到,“我们的旧同志,现在对于共产党生出许多误会,以为提倡三民主义是与共产主义不相容的”①,并努力规劝人,调和内部对共产党人以及对社会主义在认识上的分歧。总体而言,在孙中山领导下的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还是比较顺利的,的理论和实践在这一时期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孙中山逝世以后,随着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内部分化日益严重,种种因素促使逐渐崛起,而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则奉行妥协退让的政策,国共合作下的大好革命形势开始出现危机。尤其在背叛革命、独裁地位确立之后,本来应该起着革命先锋队作用的日益成为等人维持专制独裁的工具。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不断高涨的工农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社会日益扩大的巨大影响力,以为代表的人开始寻求建立一套维护其统治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对抗社会主义思想,实现对人民在政治、思想上的控制。因此,对三民主义进行改造,就成为了人在理论上的重点。而等人对三民主义的这种“发展”的结果,就是使三民主义逐渐蜕化为官僚资产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消解了三民主义革命性的一面,不仅没有实现三民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追求,反而使中国革命再生波折,这也预示着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代表的革命派日益落后于时展。

当然,人们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考察人的三民主义儒家化的时候,必须认识到这种“发展”的必然性,这种“发展”的三民主义其实也蕴含着人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然有一定的合理性、正确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扬弃传统也是人们的必然选择。但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运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进行选择,不同阶级的人们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等人面对军阀割据、政治混乱、文化多元的国情,在三民主义旗帜下回归传统,用传统的忠、孝、仁、义等思想来凝聚力量,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但是,回归传统并不是对传统的完全肯定,而是要批判地继承,是扬弃。等人受限制于他们的立场和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用儒家思想“发展”三民主义的过程中走向误区,这表现在专制思想渗透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并最终出现了国家法西斯化的局面。人的这种探索也最终葬送了自己在全国的执政地位。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孙中山逝世以后,第一次国共合作逐渐走向破裂,以为代表的背叛三民主义,逐渐在中国建立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则继续扛起革命的大旗。随着在中国共产党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团结一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逐渐探索出一条新型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实现了对三民主义的超越,为未来中国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思想,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为近代中国革命实践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继承、扬弃的产物。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有其深刻的阶级基础和现实基础,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和标志着中国社会一个新的阶级力量的崛起,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历史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革命提供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比较明确的革命纲领。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三民主义作为国共两党共同的政治纲领而成为二者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也把三民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追求的重要准则,在《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的发刊词中指出:“我们的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应乎中国被外力、军阀、买办、地主阶级重重压迫的客观环境,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我们的伟大领袖虽死,革命的三民主义不死。”②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对三民主义的深化理解,对中国的国情、阶级状况、革命形势以及帝国主义的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革命实践奠定了基础。

国共合作的破裂使得中国共产党面临危机的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发展三民主义,继续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契机。正是在土地革命战争这一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把革命的中心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决的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建立工农政权,并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在理论上发展的同时在实践上践行着三民主义。正如所总结的那样,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共产党没有一天不在反对帝国主义,这就是彻底的民族主义;工农民主制度也不是别的,就是彻底的民权主义;土地革命就是彻底的民生主义。”③工农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在“以俄为师”的方针指导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的爆发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肆虐的必然结果,它使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让位于民族矛盾。民族危机的加重唤起了中国各个阶级的救亡图存意识。它也在一定意义上暴露了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反动势力,为肃清各种反动势力―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中的障碍提供了机会,也促使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加成熟。此时的三民主义成为团结全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一面旗帜,在中共中央的《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④。在坚持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新的社会建设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一系列政策的实行,如对日本帝国主义坚决的反对政策;“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发展经济生产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革命三民主义的最忠实最彻底的实行者”⑤,而且这些举措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实践和时代实现了对三民主义的超越。1939年12月,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对象、任务、动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正式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阐述,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下,对中国革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了新发展,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最终成功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基本实现。这一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想的阶段性的完成,也正式开启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最彻底重塑的过程。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孜孜追求的重要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汲取以往经验教训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并没有盲目宣布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成,而是设立一个过渡时期―即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在这一时期,以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在实践上摸索,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正式建立,也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

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救亡图存的历史阶段性任务。而随后的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挫折则催生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反思中的进步,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是邓小平等老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顺应时代、结合国情,扬弃了以往社会发展理论而形成的创新性成果,这一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沿着邓小平等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完善了党的建党理论,厘清了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坚定了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地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创造性回答了中国社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对发展第一要义的强调,发展的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思想的提出,体现了党带领人民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指导实践,是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践自信的表现。尤其是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是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总结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几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近代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急剧变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促使了中国各个阶级寻求救国救民的理论、道路。中国社会经历了孙中山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建国方案,中间经过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最终在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这一历程的考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持续性和创新性,以及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民对于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热爱。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果来之不易,道路的选择过程更是历经磨难。随着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以为代表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围绕“双百”目标,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凝聚共识、团结力量、共同奋斗,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市委党校政法教研室,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注释】

①孙中山:《三民主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178页。

②《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16页。

③《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68页。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例6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031-01

在现代艺术中,陶艺作为一种新兴艺术门类跻身于纯艺术行列,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陶艺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和贴近自然的创作过程,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和欣赏者。

现代陶艺是无国界的,世界陶艺不但向着多元化发展,并且已经走进公共环境。此刻,我国的现代陶艺在反映本土文化、强调个性语言,在与公共环境和建筑相融合的探索与制作中,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现代陶艺与公共环境的结合,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众所周知,泥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材料,而火是人类最早学会控制的自然力。人类把源自于石头的泥土经过火的高温历练,排除掉黏土中的结晶水,使黏土结构产生彻底的改变,变成了如石头般坚硬的“陶”。陶瓷艺术顾名思义,就是只有用泥土才能表达的艺术,别的材料不能体现泥的特性。

陶艺特殊的语言,可以通过泥土运用泥条盘、泥片围、泥板筑、泥块砌等成型方法,结合印压、钩嵌、皴擦、粘贴等手法进行装饰,再施以独特的釉色……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陶艺的符号,陶艺的语言,陶艺无论是单体的还是与木头、石头和金属相结合的,它的装饰语言都很广泛。泥土源于自然,带有清新、质朴的气息,泥土的艺术会很容易带领人们的心境回归自然。这也就是在我们这个数码时代,陶艺依然被重视的原因。现代陶艺的突飞猛进,由实用到室内装饰,由室内走向室外,装饰语言不再是以往的瓶瓶罐罐,在张扬个性的同时,融于公共空间。泥性的表现,泥性的延伸,“泥”的语言是无穷无尽的。

作为传统资源向现代转换方面,陶艺在民族传统和当代公共空间具有一个很好的结合点,陶艺这种传统资源运用在公共空间,将使这种古老的形式寻找到新的发展生机,这种努力在当代文化背景下,是一个富有启示性的方案,我国的陶艺家为此也做出了努力。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公众的世纪,在中国,随着一个真正的市民社会的到来,公众参与到公共事物中去的主动性将大大加强,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将越来越近,人们的生活空间中需要新的装饰语言,城市公共艺术将真正结合到公众的身边。在这个意义上陶艺与公共艺术相结合,在城市建设、公众生活和城市文化的诸多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陶艺作为公共艺术的特点在于它的广泛性和渗透性:

它的广泛性在于,它与市民的生活发生着最为广泛的联系,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城市雕塑、壁画、室内装饰艺术、城市小品等等,都可以用陶艺的材料和手段来表现。

它的渗透性表现在,陶的材料是温馨的,亲切的;它不是说教的,而是渗透的。它通过陶这种特殊的材料和语言,通过公众对陶的长期的使用和欣赏中产生的默契和情感上的认同,将陶艺对这个城市的关怀,对这个城市居民的关怀传达到公共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例7

美国在2061计划的一份《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报告中指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应该是“了解科学、技术和数学是具有推动力量和局限性的独立的事业,理解科学重要的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界并承认其多样性和统一性,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处理个人和社会的问题。”[1]

一个国家能否持续发展其根本在于民众的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于是否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回顾科学的历史,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对人的世界观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从而引起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在21世纪,无论社会还是个人想要成功地发展,全民及个人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文科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提高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对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综合国力的竞争有着直接的关系。我校开设的自然科学概论课程是面向文科学生的科学通识教育课程,通过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的探究,加强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自然科学概论是我院为文科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程,为了系统性加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采用了模块教学,包括“古代科技文明”;“宇宙的探索”;“近现代科技的发展”;“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新材料及新能源”五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下面对五个模块内容作简要介绍。

模块一:古代科技文明

以时间为轴线介绍古代东西方的科学技术及其思想,着重对中国、希腊、阿拉伯等国的科学技术史、科学家及其科学思想进行介绍。

模块二:宇宙的探索

仍以时间为主线介绍人类从古至今在探索宇宙结构中形成的各种宇宙观以及在人类宇宙观的认知上宗教在其中的影响。介绍现代宇宙观的理论依据(广义相对论等),介绍黑洞、暗物质及时空旅行。

模块三:近现代科技的发展

介绍近现代科学理论(以经典物理、近代物理为主)的发展及完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所产生的第一、第二次及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及社会制度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模块四: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

简单介绍在生命探究的历程中,人类在生命认知过程中的重大发现及现代科技手段对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中的影响,在环境污染、人口健康等方面进行专题讨论,由此引发学生对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思考。

模块五:新材料及新能源

作为文科学生,关注我国国情和需求,关注国家科技重点研究领域,关注重大关键技术和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是作为社会人的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6年2月9日颁布的2006-2020《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在纲要中提出了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人口与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国防11个重点研究领域[2],由于课程学时的限制,我们以新材料(尤其纳米科技)、新能源(以聚变能、太阳能)作为新材料及新能源的讨论专题。

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几点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为了更好的开拓学生的视野、知识,加深其对科技的认知,除了上课讨论的专题外,还向学生介绍一些与科技相关的网站,如

⑴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网站:http:///

网站内容丰富,共有20余万字,1500余幅图片和100多段视频动画。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展现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代科技,走近中国古代科技,铭记人类科技进步的每一步足迹,共同传承人类文明的遗产。

⑵网易公开课

学生可以在线免费观看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的教授讲授的课程,内容涵盖科技、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领域,其中有多集配有中文字幕。如在讲授探索宇宙的专题时,介绍学生观看麻省理工学院的公开课《搜索黑洞》 全6集;仙后座计划:《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3集;耶鲁大学公开课《天体物理学之探索和争议》24集。这些视频大大开拓了热爱天文知识的学生的视野。

⑶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建立本课程的网络课程

借助学校网络资源建立了网络课程,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更好地了解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具体要求,共享相关资源,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学习和互动。

2.小组协作进行专题讨论

“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合作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乃至国力竞争的基础。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先由学生自愿结合成5-6人的小组若干,每个小组就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地球资源等专题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制作好PPT,派一位代表发言。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资源共享,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小组在讨论食品安全问题时,还专门以买者的身份到北京市新发地批发市场进行实地调查,在食品安全方面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其他买者的采访了解人民的心声,后期通过协作制作出视频,以此引起人们的警觉和对社会的良知,在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学之间多了相互关心,在获取知识和多种技能上加强了交流学习。

3.开展科技知识竞赛

为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的科普知识,通过竞赛提高学习兴趣,增长知识,培养科技创新的精神,并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参观中国印刷博物馆

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明国,中国发明的印刷术对世界的文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印刷博物馆设有“源头古代馆”、“近现代馆”、“印刷设备馆”和“综合馆”,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此馆建在北京印刷学院院内,作为印刷学院的学子,在了解印刷术的过去、现在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教师将安排学生参观中国印刷博物馆,了解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印刷文化和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三、结论

开设综合性的科学教育课程可以弥补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缺失,自然科学概论课程是我校为文科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在教学过程的不断探索,将过去以时间为主线调整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借助网络资源及参观中国印刷博物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对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有所感悟,通过小组协作专题讨论、开展科技知识竞赛活动加强了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例8

这篇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的文章,是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新”主要表现在( )A.宣传师夷长技 B.宣传维新变法 C.宣传民主革命 D.宣传民主科学 2.比较魏源和严复的相同之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都是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B.都主张推行维新变革 C.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D.都主张向西方学习3.1972年中美改善关系的首要前提是( )A. 美国接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美国从台湾撤军C. 美国同台湾断交 D. 美国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4、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方针。以下方针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 ) ①*列强,铲除军阀 ②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③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④①③ D. ①③④②5.既是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又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的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 《神曲》6.700年前,一个欧洲人这样说道:“我不想变成上 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请问他可能生活在哪个时期?( )A.欧洲中世纪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7.近代以来许多新的科技发 明改变了社会,使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新职业。下 列职业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火车司机一汽车司机一飞行员一网络管理员B.火车司机一飞行员一汽车司机一网络管理员C.网络管理员一汽车司机一火车司机一飞行员 D.火车司机一飞行员一网络管理员一汽车司机 8、“他是世界近代的风云人物。他在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他为法兰西的新生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曾给欧洲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战争创伤。”文中的“他”是 (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罗伯斯比尔 D.拿破仑 9.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以下史实最能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北约、华约成立 C.苏联入侵阿富汗 D.科索沃战争爆发10.世贸组织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贸易组织。下列关于世界 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成立于1995年 ②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③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交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④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其中的一员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共30分)11、【探索救国救民奋斗的道路】(16分)[探索篇]:以1861年年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一百年前孙中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封建帝制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摘编自《复兴之路》有关解说词。(1)“中国近代第一次自主探索”是指什么?有何进步意义?(2分)(2)孙中山在中华复兴征途上有何历史贡献?(2分)[奋斗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马列主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让中国人站起来了;而挽救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找到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摘自《复兴之路》解说词。(3)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4)毛泽东探索出了一条怎 样的革命道路?邓小平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国强民富的道路?(2分)[感悟篇]:回首过去的100多年,历史发生了沧桑巨变,让中国走进了一条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 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选自讲话(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起来的?(1分)此后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了哪些弯路?(至少两件 ,2分)(6)改革开放的起点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结合所学说说,改革开放这30多年我 们进行了哪些伟大实践?(至少两件,2分)(7)“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2分)12.国家兴衰特别是大国盛衰史给人们留下不少历史智慧。前几年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广泛关注和思考。阅读下列选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 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材料二“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 国。”历史的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1)材料一中“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2)大国的崛起离不开思想文化的作用,在17至18世纪为资产阶级革命及统治奠定思想基础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 (3)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英国在19世纪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的原因。(至少2项,2分)(4)“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确立的世界统治新秩序是什么?(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极格局是怎样终结的?(2分)(5)你对英国 、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崛起,有何认识?(从不同角度回答,至少2点。2分)材料三:图说历史──再认历的不正当合作 图一:三国 同盟和三国协约 图二: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6)观察以上世界形势图,分别回答图一、图二所反映的不正当合作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4分)(7)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候,国家间的合作能够化解危机和灾难。请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某一典型事例加以说明。(要求:从史实及其作用两方面来作答。)(2分)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例9

    如果说在近代中国109年的历史进程中,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谋求近代化构成其发展的基本脉络,那么在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逐步推进现代化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构成了现代中国发展的基本脉络。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的探讨,着意于进一步阐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现代中国推向前进的基本线索。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认识。

    一、从对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后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中国逐步走向社会主义,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抉择,现代中国的发展正是沿着这一正确的发展道路向前推进的。近代中国的起始,不是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109年间,中国社会一直处于这样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中。在近代中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的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和革命派先后作过以资本主义来代替封建主义的尝试后,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阻挠,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破土而生但力量弱小,民族资产阶级虽然企盼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却没有成功,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无数仁人志士以资本主义列强为师的种种努力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特征和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基本国情,经过艰辛的探索,形成指导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确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步走的正确道路。即:“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这样,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客观要求上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而在实质上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为目的,因此“这种革命又恰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更广大的道路”。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坚持走中国革命的第一步不动摇,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和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起一个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时,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完成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重大成果。新中国建立初期,通过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其他各项新民主主义的改革与建设,都为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3年6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化三改”的总路线,以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成为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而奋斗的新纲领,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到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初步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的确立,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尽管在改造过程中也有“要求过急”等缺点和偏差,但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不平凡的创举。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②面对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着手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后怎样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这次大会的重要任务就是毛泽东在大会开幕词中所说的“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在中共八大召开之前,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所带来的国际影响,使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去思考自己的道路。4月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中共八大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一个突破性的贡献就是把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定性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而针对着这个主要矛盾确立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从中共八大初步确立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路线,到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党的政治路线的20余年间,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在这个曲折前进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与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所出现的失误是紧紧相关的。一是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二是怎样把握社会主义的建设速度。就前者而言,从1957年9—10月间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把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定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直到“文化大革命”中形成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来自“左”的危害大大超过了出自右的干扰,致使中共八大所确定的正确路线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就后者来看,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尽管反映了人们的良好愿望,却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结果造成了“大跃进”、“浮夸风”等的失误。当然,在探讨这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进程所带来的曲折的同时,也要看到这是在曲折中前进的。但是,毕竟在这20年间,过多的失误影响了正常的发展,“文革”中流行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言论足以证明在那个时代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还是十分模糊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历史时期,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①这样,怎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点。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目标。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认为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②尤其是1992年1—2月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作了系统科学的阐述。正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③十四大高度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系统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九个方面的内容,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加快改革开放,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同时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并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部署。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强调必须充分认识我们党确立起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重要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精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④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因此,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的6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不仅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而且通过一步步地摸索前进,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现代中国沿着社会主义的正确航向破浪前进。

    二、从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分“三步走”基本实现

    现代化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有感于英军船坚炮利的情况,主张仿造外国船炮以加强海防,开启中国近代化之先河。从1842年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希望“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⑤到1919年孙中山提出发展实业蓝图,以使“人民将一律享受近代文明之乐”,⑥经过自强运动、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但在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阻挠下,中国的近代化步履维艰,难以实现。然而,近代中国毕竟开始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这就是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近代化有着崇高的追求,这就是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的“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要为“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⑦把独立、民主、统一与富强相提并论,把实现近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瞻远瞩。当然,只有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才能为实现近代化与现代化扫清障碍和创造前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例10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作用。湖南省以信息化为切入点,从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型,着力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湖南职业教育高质量有特色发展。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建用结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2010年以来,把信息化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来抓,先后制定了专门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建设“数字校园”同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应用带动”的思路,着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创新应用。目前,已建设机构平台250个,个人空间72万个,发表文章2590万篇,教学视频150万个,文章和视频浏览4.3亿人次。与此同时,有4万余名教师建设了湘绣、湘菜、湘旅等一批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在线课程资源;为边远农村中职学校量身定做了一批“专递课程”资源;建设了一批汇聚职教名师的“名师课堂”资源。真正实现了资源“边建设边应用”和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是交流互动,实现教与学的多元、自主、泛在。近年来,利用空间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引导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探索“三个课堂”,实现教与学的多元。探索基于空间的3G实景课堂,邀请企业专家通过远程直接参与空间现场教学,实现了教师与企业专家同上一堂课;探索基于空间的群组互动教学,教师团队成员和学生以群组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实现了“人人为我师,我为人人师”多维度空间教学;探索基于空间的同步课堂,实现了一流企业、发达地区师生与边远农村职业学校师生同上一堂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兴趣式、团队式、挑战式等学习新形态,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探索S-ISAL教学法、立体化表格教案,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基于空间的“教――学――做――养”德育教育新方法,提升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实现泛在的教与学。学生利用空间自助学习和互助学习,教师利用空间指导、答疑、批改作业。探索五分钟课程,师生共同建设碎片化资源,汇聚成卡册,建立微课程资源,使教师无处不在、学生随时能学。

三是公开透明,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按照管、办、评分离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信息公开,推动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利用空间开展评估评审。从2010年起,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全部通过空间申报、遴选和管理,加强了过程监管和信息公开,遴选、评审和验收采取网上专家“背靠背”的方式,确保了评审结果客观公正。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采取网络评审和专家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评审效率。利用空间开展专业技能随机抽查。2009年起,湖南省开始开展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所抽查的专业、学生和测试题目均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学生专业技能抽查的标准和题库开发由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参与,并全部通过空间公开,学生技能抽查结果也通过网络公开,提升了透明度。利用空间进行信息管理。全省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训通过空间跟踪管理,学校管理信息、事业发展状态数据、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等利用空间适时公开,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四是利用空间创新常规管理。探索空间“点名地图”,创新了考勤方式;探索空间微信课堂,适时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远程答疑等,不仅有效解决了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难的问题,而且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