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0 16:16:38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例1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housing is not only a for shelter, rest place, but also the people enjoy living place. Now, to demand more and more housing conditions, high-rise residen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esign,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building safety degree, still can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cost savings, to have a higher ratio of housing. In this paper, the residential structure design optimization design,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hoping to help design personnel.

Key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Structure; Design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高层住宅结构优化是指对建筑物结构进行合理分析,提出结构设计优化方案,目的是在设计满足国家相关建设法规的前提下,提高建筑物的技术质量,降低总成本,是投资利益最大化,并且能保证建筑物抗震性能和安全性。结构设计优化是对设计再次分析,再次加工的过程。让住宅结构刚度适中、均衡整体结构布局、减小构件在外力影响下的变形或者破坏,达到既美观又坚固抗震的效果,这是高层住宅结构优化的目标。

在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中,每一道工序都要精心设计,做到计算合理准确,方案合理可行,本文对设计优化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可行建议。

1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现状

1.1 住宅结构设计现状

低层建筑和高层简述横向和竖向的结构体系设计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但是建筑高度越高,竖向结构设计越难,这也是建筑界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之一。住宅结构越高,就要求有较大的柱子或者墙来承受垂直压力负荷,这对建筑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另外,住宅越高,侧向力所产生的剪切变形和倾覆力矩就要大得多,而且侧向荷载产生的响应并不是线性的,而是随着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大,在现代高层住宅建筑物中,重要的问题是整体抗弯和抗变形,抗震等,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结构有着很大差异,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例如共振,扭转,水平侧向位移等。所以,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比较困难,考虑因素复杂多变,影响因素很多,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设计出实用性强的好方案。

1.2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影响因素

住宅越高,安全性就越来越要重视,抗震性能也要增强,所以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也就增多,主要影响因素有水平负荷,轴向变形,侧移等。

(1) 水平荷载.。水平荷载是需要考虑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说,竖直方向上载荷在构建中受力只与楼房高度有关,但是水平受力却比较复杂,且易受外界条件影响,数值变化不定,所以其是影响住宅结构设计因素。

(2) 轴向变形。在高层住宅建筑中,楼层越高,竖向负荷就越大,能够在轴向引起较大的变形,影响建筑结构的续梁弯矩,将会引起连续梁之间支座点的负弯矩值降低,造成端支座负弯矩值以及跨中正弯矩值增大,从而引起预测材料长度不准确,对下料长度产生影响。

(3) 控制指标侧移。结构侧移量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这一点与低层楼房不同,楼房高度越高,侧移量在水平荷载影响下变形越明显,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要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4)结构延性。结构延性是一种重要设计指标,高层住宅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大,建筑越高,变形越明显,为了在地震情况下放置建筑物倒塌,要特别注意在构造上采取合适的措施,保证住宅的安全。

2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

2.1 选择设计结构方案

进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时,首先要进行结构方案的选择。结构方案的好坏决定了结构设计的好坏,对于同一个建筑设计要求,其结构方案往往是不唯一的,但是不同的设计方案会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在设计时,一定要选择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根据相关建筑规则的规定来完成结构设计方案总体要求,处理好结构与结构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结构的最佳受力状态,是结构尽可能简单明确,直接易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良好的延性和刚度。其次,要保持结构的安全可靠。应该仔细考虑每一个构建,使各个构建能够相互协调,发挥最大功能,保证设计目标水准,使结构既经济又安全。再次,要尽量避免或者减小外力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因为抵抗扭转效应所需要的材料用量很大,而且结构也会很复杂,会提高工程造价,不经济不实惠。最后,要积极与建筑部门进行互动交流。结构设计者往往对建筑结构和材料不是很了解,在设计结构方案时,要与建筑师进行交流,听取他们提出的建议,结构设计师要充分理解结构概念,真实客观地进行设计,通过反复优化,修改,最后设计出造价最低并且质量最好的结构方案。

2.2 设计优化

在进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时,首先是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基础设计,主要有结构承重体系设计,建筑缝的处理设计等,基础设计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优化设计了,在优化设计时,要注意一下几方面。

(1)正确认识结构设计优化的重要性。现在房地产已经是一个大产业,人们对住宅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投资方,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进行住宅结构优化的设计,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总成本,还可以使建筑结构更美观安全,能经济合理的节材降,从而减低工程造价。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首先要仔细阅读建筑结构图纸,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经过反复优选等过程,达到设计优化目标,对原结构方案设计进行改进,合理惊醒构件布置,适当选择构件尺寸等,做到精益求精,最后提出优化建议。

(2)设计方案优化。这部分是设计优化的重点,不仅要进行对抗侧力单元优化设计,还要进行框架结构优化设计。使设计符合防震要求,在各项参数都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不断进行优化设计,尽量减少剪力墙的数量和厚度,使结构两方向刚度接近两个方向水平位移,达到最佳受力状态。

在设计时,首先要进行建筑结构分析,主要由竖向抗侧力构件构成,包括剪力墙,筒体,框架等。主要分析他们的受力状态,使构件充分利用起来。在进行计算分析时,不能盲目地依赖计算机,还要结合工程师的实际经验,选择合适的计算参数,经过多次计算比较,找到最佳参数值。要注意实际结构与计算模型的偏差,因为计算机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对模型进行假定,而实际结构优势错综复杂的,所以计算值与实际结构会有差异,在通过计算值来选择结构时,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

其次进行框架结构优化主要是根据住宅结构平面,分析竖直载荷和水平载荷,合适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构件,选用合适材料,结合实际材料构造进行结构分析和内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适当调整设计结构。此外,还要进行可行判断,对优化结果进行内力分析,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校验可行性,如果不可行,就要调整设计方案,知道方案可行为止。

(3)地基处理的优化。高层住宅建筑更要注重地基的处理,否则将前功尽弃,在选择地基时,要选择地质条件不复杂,容易施工的地质,因为地质条件越复杂,做好地基工作造价越高,而选择相对简单的地质条件,不仅可以降低地基处理的成本,地基安全度也会增加,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性价比。

(4) 进行建筑材料的优化。优化建筑材料目的就是花尽量少的钱,做到经济安全,符合设计要求。这就要求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合理利用材料性能,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材料,实际上,因材料选择不当造成的浪费很多,有些地方需要质量好材料,有些地方一般材料即可达到要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例如采用高强度钢筋低强度取代钢筋的时候可以节约钢材。

3结论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仅能让建筑物安全实用,又能使其经济美观,舒适。所以进行结构优化设计至关重要,实际设计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来灵活运用设计优化方法,实现住宅建筑设计既安全又经济。

参考文献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例2

2结构选型,高宽比、水平荷载分析

2.1结构选型

从结构造价、施工便捷性角度出发,选用现浇钢筋砼结构;因为项目均为住宅,从建筑使用空间角度考虑,不希望出现突出室内的柱、跨房间梁等,因此结构体系选择剪力墙结构体系。砼强度等级竖向构件C50~C30,水平构件C35~C30。

2.2结构优劣性分析

规则点式因其平面规则、高宽比最小,为结构最优;板式因进深小,且屋顶构架高(如图6)为结构最差;不规则点式则介于二者之间。

2.3建筑结构的高宽比

规则点式平面的宽度容易得到,但板式和不规则点式的平面较为复杂,在此参照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补充规定3.2.2条:“…当建筑平面非矩形时,可取平面的等效宽度B=3.5r,r为建筑平面(不计外挑部分)最小回转半径。”[1]。的宏观控制,如果高宽比过大,就会对结构体系、结构构件断面的设计和结构经济性的控制带来不小的挑战。

2.4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基底剪力分析

3个项目地震基底剪力有无安评相差6%~34%(不规则点式超高层对地震力敏感),因此结构计算均采用安评值;Y向风工况基底剪力比地震工况基底剪力部分大22%~85%,由此可见,该场地水平荷载尤其是风荷载较大。

3结构体系的变形分析及布置原则

3.1通过结构试算,变形控制工况,结构弱轴方向的荷载控制工况全部为风荷载工况;风荷载与建筑体型密切相关而与结构主体关联性较小(仅风振相关),而地震荷载与结构刚度、周期、自重等息息相关,因此应把握水平荷载的类型在结构体系布置时采取不同的措施。

3.2剪切变形与弯曲变形抗侧力刚度较弱的结构体系(比如框架结构),其水平力作用下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抗侧力刚度较强的结构体系(比如剪力墙结构),其水平力作用下的变形以弯曲变形为主,框-剪体系则介于二者之间,整体弯曲变形主要体现在竖向构件在倾覆弯矩作用下的拉压变形,因此对于剪力墙结构,要加强关键位置(离刚心较远且整体性较好的位置)的竖向构件轴向刚度,就可提高整体抗弯刚度,减小弯曲变形,控制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

3.3剪力滞后效应“剪力滞后效应在结构工程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力学现象,小至一个构件,大至一栋超高层建筑,都会有剪力滞后现象,具体表现是: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剪力所能起的作用有限,所以正应力分布不均匀”[3]。剪力滞后效应会降低整体抗弯刚度;如果要减少剪力滞后效应,应加强结构体系整体性特别是加强关键竖向构件(或筒体)之间的连接。

3.4结构抗侧力体系布置原则经过4.1~4.3的分析,结构布置原则如下:①找出关键位置的竖向构件并予以加强(提高整体抗弯刚度,原理类似于加强工字钢的翼板)。②尽量对齐纵、横向墙置,加强整体性,减小剪力滞后效应(原理类似于设计工字钢的腹板)③对抗侧力刚度帮助不大的构件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来设计,以合理低限设计结构断面,减轻结构自重。通过加强关键位置的竖向构件和减小剪力滞后效应形成高效抗侧力体系,从而实现以较小代价达到结构需求的抗侧刚度的设计目的。另外,从建筑使用功能的角度出发,剪力墙布置做如下建议:①优先考虑楼、电梯井,分户墙位置,可减少被转换的概率。②布置在楼、电梯井尽量形成筒体,筒体内墙从底部开始就采用最小断面至顶,降低建筑公摊。

4结构体系的布置要点与结构计算模型、参数的处理

4.1布置要点

4.1.1板式住宅

X向:利用周圈凸窗设计高连梁、提高整体刚度。Y向:南北向离刚心较远位置设置厚墙、大断面柱(如图7中涂黑部分的竖向构件),利用楼电梯井形成筒体;加强南北向连接;尽量对齐剪力墙。

4.1.2规则点式住宅

建筑外周圈剪力墙体通过凸窗位置高连梁围成筒体,内部楼电梯间围成筒体;加强内外筒体连接。

4.1.3不规则点式住宅

建筑外周圈剪力墙体尽量满布,周圈凸窗位置均设计为高连梁;离刚心较远位置设置筒体并适当加厚墙体(如图9中涂黑部分的竖向构件)。

4.2结构计算模型中部分构件、参数的处理。

4.2.1连梁:计算模型处理方式分两种,墙上开洞方式和按普通梁方式,按墙上开洞方式输入计算则软件一般按壳单元处理,按普通梁方式输入则软件一般按杆单元处理,前者的力学模型更贴切实际情况,整体性比后者大甚至大很多,因此在结构计算模型中连梁尽量按墙上开洞方式输入。

4.2.2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风荷载工况下取1.0,地震工况取0.5~0.7。

4.2.3带边框柱剪力墙:传统软件将剪力墙作壳单元处理(不考虑面外刚度),边框柱作杆单元处理,在承受垂直于剪力墙方向弯矩时未考虑剪力墙的有利作用而全部由边框柱承担,会造成边框柱设计不合理,解决办法是读出内力手算复核或采用能考虑剪力墙的有利作用的软件。

4.2.4位移比对层间位移角的影响:当楼层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时,不要盲目去做加法,应该分析是由于整体刚度不足造成还是扭转造成,如果是扭转造成则调整刚心位置去解决,如果是整体刚度不足(位移比已很小)则应再加强整体刚度。

5竖向构件的设计与优化

在主体结构的砼用量中,板式超高层住宅剪力墙所占的砼体积比例一般在2/3左右,点式超高层一般也占到50%以上,同时剪力墙中边缘构件的用钢量又占到整个剪力墙用钢量的2/3左右,因此整个结构体系设计是否经济重点在于剪力墙以及其边缘构件的设计是否合理;剪力墙在设计中注意问题如下:

(1)多布长墙少布短肢墙,在优化墙体时先考虑优化墙厚,后考虑优化墙长;设置的厚墙、端柱在通过了层间位移角最大楼层后应及时收断面。

(2)在结构电算模型初步定案后,应在图中画出边缘构件范围并推敲其合理性,修改完成后再反馈到电算模型中。

(6)端柱的含钢率较剪力墙高,如结构经济指标要求较高,则要把端柱断面设计至合理低限。

(4)组合墙、边框柱、端柱应按照合并的组合墙截面进行配筋。

(5)在约束边缘构件区域,计算体积配箍率时考虑墙身水平筋伸入边缘构件作箍筋,优化配筋同时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在构造边缘构件区域,暗柱箍筋除采用封闭箍外,内部采用拉钩隔一拉一,在优化配筋的同时使其与约束边缘构件区域承载力有所差别,形成多道防线。

6结构经济指标、结构的建筑适用性评估

在结构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体系定案后应及时评估结构的经济性和适用性,避免后面返工:

6.1结构经济性评估在地震烈度7.5度,风荷载较大地区,建筑物高宽比以及结构的规则性对结构经济指标的影响较大,以上三栋建筑的砼单方指标比值为1:0.72:0.89;钢筋单方指标比值为1:0.78:0.92;三个项目的经济指标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6.2结构对建筑空间的适用性评估

(1)板式住宅:除少数北面外墙较厚外(500~600mm),其余墙体厚度在第3层以上均不大于200mm,除凸窗外,梁高不大于450,梁宽不大于200,在高宽比超规范很多、水平荷载很大的地区达到了结构与建筑在使用空间上的基本和谐统一。

(2)规则点式住宅:除底层墙厚300~400外,标准层以250,200厚度为主,除凸窗位置外,其余主梁高不大于570;满足建筑要求。

(3)不规则点式住宅:除底层及三个控制弯曲变形的角部墙厚为300~400外,标准层以250,200厚度为主,除凸窗位置外,其余主梁高不大于570;满足建筑要求。

7结论

本文以三栋具体的超高层住宅建筑为例,总结出厦门杏林湾这一水平荷载较大地区超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流程:

(1)在水平荷载大、高宽比大情况下,通过加强关键位置竖向构件和减小剪力滞后效应形成高效抗侧力体系,实现以较小代价达到结构需求抗侧刚度的目的。

(2)通过第(1)点布置出合理的结构体系后,还应在结构计算模型、电算参数的处理方面抓住重点,使其符合实际情况;最后落实到具体的每个结构构件的设计上来。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例3

工程概况

宏欣豪园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该工程由4栋45层的超高层住宅塔楼组成,地上1层为商业裙楼,地下3层为地下室,屋顶结构高度为139.54米。A塔楼平面尺寸为33.85x21.65米; B塔楼平面尺寸为31.85x20.75米; CD塔楼平面尺寸为53.45x21.7米; E塔楼平面尺寸为43.75x21.9米。各层层高分别为:地下-3层、-2层、-1层分别为5.2米、4.0米和4.5米,1层5.0米,2层6米,标准层3米。

高层塔楼与裙房的地下室连为一个整体,从地面开始通过设抗震缝把整个建筑分为五个结构单元,其中A、B、E栋高层塔楼各为一个单元,CD栋合为一个单元,裙房分为一个单元。塔楼与裙房间的抗震缝缝宽100mm,A、B座塔楼之间的抗震缝缝宽350mm。

结构设计思路及超限情况判别

本工程地处深圳市,该地区的特点是风荷载大、地震作用相对较小,因此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是结构设计的关键。根据以上特点和住宅建筑的功能要求,采用了经济适用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设计之初,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对建筑进行了高度、平面规则性、竖向规则性检查。本工程平面和竖向规则,但建筑高度大于120米,属于高度超限结构。

结构整体计算和分析

弹性计算结果

设计使用美国 CSI公司开发的ETABS、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SATWE、PMSAP软件对整体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几种软件计算结果较为接近,结构的主要振型以平动为主,ETABS计算的T1=3.18S,T3=2.70s,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之比小于0.85,满足《高规》的要求。

风荷载及小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计算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本工程结构在风荷载及小震作用下结构最大的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2199和1/1526,小于规范要求的1/800,满足规范限值。

根据《高规》的要求,B级高度高层建筑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 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 值的1.4倍。本工程在偶然偏心的地震作用下结构有部分楼层的位移比和层间位移比超过1.2,但均没超过1.4,层间位移比的结果说明结构具有较好的抗扭刚度。

地震作用下楼层剪重比同样是结构整体分析时需要分析的重要内容。《高规》、《抗震规范》对在7度区的结构的剪重比的要求:X方向应大于1.6%,Y方向应大于1.6%,不满足《抗震规范》(5.2.5)验算要求的,应调整地震剪力系数。由于地震影响系数在长周期段下降较快,对于基本周期大于3s的结构,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得到的水平地震剪力可能偏小,出于对结构安全性的考虑,规范规定了不同设防烈度下楼层的最小剪重比。由于本工程前三个振型的周期接近或大于3s,所以底部的地震剪力计算偏小,需要根据规范要求调整地震剪力系数。

《高规》4.4.3规定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比《抗规》的要求更严格。楼层的受剪承载力不仅与竖向构件的截面、材料强度、轴力大小等有关,还与剪跨比即层高有关。因此,墙厚的变化及所配钢筋的减少,随着楼层逐渐降低的混凝土标高,轴压力的减少及层高的突变,都会导致受剪承载力的改变。顶层刚度突变主要是由于复式楼层竖向构件截面减小或去除造成的。计算结果表明,层间剪力均满足规范要求,与规范限值相比有一定的富余。

弹性时程分析

采用安评报告所提供的三组人工合成地震波的加速度时程曲线(USER1、USER2、USER3)选出其中1条影响较大的场地人工波,另加两条天然波,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同一组地震波的两个水平分量加速度比值取1:0.85。通过对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结果可以得到:(1) 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基底剪力均大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65%,三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基底剪力的平均值均大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80%,地震波的选择满足规范要求;(2) CQC法的层间剪力曲线基本能包络所选的三条地震波对应的平均层间剪力曲线,但在结构顶部少数楼层,CQC法的地震剪力偏小,说明设计反应谱在长周期阶段的人为调整以及计算中对高阶振型的影响估计不足,施工图设计将对顶部楼层的地震剪力进行调整,满足对时程分析法的内力包络。

中震不屈服分析

由于本塔楼为超限结构,为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进行了在中震(设防烈度)下的抗震计算,使这些重要的抗震构件(剪力墙、柱、连梁和框架梁),在中震作用下不屈服。

采用空间三维有限元模型固接于地下室顶板,调整地震作用参数进行计算。中震不屈服验算是根据极限状态和小震设计下得到的配筋,计算各主要构件的屈服承载力(按材料的标准值计算),并与中震下的效应组合进行比较,确定构件的状态。若组合效应小于屈服承载力,表示构件未屈服,否则表示此构件屈服。

计算结果表明,有一部分框架梁及连梁在中震时屈服,因此需对该部分构件配筋进行调整。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采用N-M包络线与内力组合效应的比较确定构件的屈服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剪力墙的受弯和受剪承载力满足中震不屈服求。剪力墙的受弯富余系数随楼层数上升逐渐增大。受剪安全系数随楼层数上升逐渐减小。

通过中震不屈服分析和判断可以清楚的看到,结构体系中竖向构件在中震作用下没有发生屈服。连梁有部分进入弯曲屈服状态,但没有发生剪切破坏。框架梁有少数进入弯曲屈服状态,但没有发生剪切破坏。通过调整连梁和框架梁的配筋和对部分连梁截面调整,使主要水平构件不进入屈服。

这从设计上保证了中震不屈服概念的具体落实,也体现了地震中各构件的屈服顺序基本上是首先是连梁屈服,其次有部分框架梁屈服,而竖向构件则没有出现屈服的情况。

动力弹塑性分析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1.13条规定:B级高度和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宜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静力或动力分析。因此,我们针对本项目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的专向研究。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是进行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比较完善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展现结构高振型的影响, 也能够正确地自动地对多向地震输入的效应进行迭加及组合。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直接模拟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的非线性反应,将结构作为弹塑性振动体系加以分析,直接按照地震波输入地面运动,通过积分运算,求得在地面加速度随时间变化期间内结构的内力和变形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

在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前对结构非线性模型(以下简称ABAQUS模型)的各主要弹性性能指标与ETABS弹性模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考虑P-Δ效应时,ABAQUS程序能够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建立在结构变形后的几何状态上,因此P- 效应被自动考虑。

结果显示非线性模型和弹性模型吻合的比较好,能够很好的反映结构的各项性能表现。因此可以用作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分析。

(1)结构总质量:

ETABS模型:57.69万吨(DL+0.5LL);ABAQUS模型:57.49万吨(DL+0.5LL),模型的质量误差约为1%。

(2)自振周期与振型

对ABAQUS模型和ETABS模型的前6个振型、周期及变形形状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ABAQUS弹性模型与ETABS弹性分析模型的动力特性是一致的。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认为用于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的计算模型是准确的。

通过弹塑性动力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罕遇地震作用下,连梁在t=5.4s时开始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分析结束时刻连梁的塑性发展得比较充分,对结构的抗震有利。剪力墙在t=6.6s时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晚于连梁。(2)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位于中下部的剪力墙出现了中等程度的损伤,但剪力墙中钢筋基本未出现屈服;(3)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中的连梁在罕遇地震双向输入作用下出现损伤程度较为严重,起到了一定的耗能作用,部分连梁钢筋进入屈服阶段;(4)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规范限值;(5)顶部中下部楼层楼板在罕遇地震下损伤情况较为明显,可能需要适当加大楼板配筋;(6)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抵御7度大震地震波(峰值加速度220gal),能够实现“大震不倒”的性能目标。大震下,结构能达到抗震性能设计目标D级。

结论

本文介绍了深圳宏欣豪园项目E栋塔楼的结构设计内容,包括弹性小震场地谱、规范谱分析,时程分析,中震不屈服分析及动力弹塑性的计算分析,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证明了主体结构在承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作用下,能够完全满足承载力的使用要求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要求,保证了各构件的正常使用和整个结构的安全、经济可靠。本文有关设计的思路可为低地震烈度、高风荷载地区超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例4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2.7m层高的平层单元住宅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高挑的客厅逐渐受到追捧,而出于经济的考虑,卧室、卫生间、厨房等功能区间的层高可以维持在2.7m而无需同步提升。错层式住宅,将高大空间的客厅和标准层高的其他功能区如卧室、卫生间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满足了舒适性,突出了客厅的华贵,同时又兼顾经济性,节约了其他部分的空间,已经成为一种住宅设计的新的模式。

对于高层错层住宅,目前这种结构形式虽不多见,但是对于这种结构类型,已经有了相应的研究成果。新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提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抗震所等单位对错层剪力墙结构做了两个模型振动台试验。试验研究表明,平面规则的错层剪力墙结构使剪力墙形成错洞墙,结构竖向刚度不规则,对抗震不利,但错层对抗震性能的影响不十分严重;平面布置不规则、扭转效应显著的错层剪力墙结构破坏严重。

因此,在采取一定的抗震技术措施和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的前提下,错层结构运用于高层住宅是可行的。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下三层,地上十七(十二)层。 地下三层为五级人防地下室,地下二层为家庭配套用房,地下一层为会所及自行车库,首层为会所及住宅,二层以上均为住宅。总高约为48.40m。建筑物的剖面图如附图1。

附图1 剖面图

本工程由地上二层开始,到十六层为止,为连续的错层住宅。从空间上,每三层为一个模块,由三层层高2.7m的卧室或卫生间等与两层层高4.05m的客厅、餐厅组合而成,即“3并2单元”模块。竖向连续有5个这样的模块,顶层(十七层)为平层。更为不利的是,在二层之下有局部大空间结构,层高较高,首层、地下一层的层高为3.4m。部分错层剪力墙不落地,为框支-剪力墙结构。这就更加增加了结构设计的难度。

三、上部结构的抗震设计

3.1 场地地震效应

该地区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II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3.2 结构布置

本工程属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同时存在错层结构及带转换层的结构两种复杂结构形式,在结构布置时要充分考虑到两种结构形式的特点,采取措施减低其不利影响。

工程的结构设计高度为50.3m,采用全现浇混凝土抗震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震墙抗震等级为一级,框支柱抗震等级为一级。

3.2.1 结构平面布置

控制建筑物的长宽比 = 35.9/33.8 = 1.06 < 5,使平面外形为规则结构。结构构件的平面布置采用对称布置,以尽量减少错层结构的扭转效应。剪力墙布置相对紧凑,并加强核心筒的刚度,以有效传递错层楼板的水平力。在错层剪力墙处均设置多道与其垂直的墙肢,以提高错层剪力墙的平面外受力性能,对错层局部构件予以加强。加强加厚外墙,以发挥其约束扭转的作用。

3.2.2 结构竖向布置

控制建筑物的高宽比 = 50.3/33.8 = 1.5 < 5,结构体型竖向保持一致。由于错层结构在楼板平面处不连续,是一个很不利的因素。因此在竖向布置时要合理安排错层的分布,增加贯通层的布置。结合本建筑的特点,将3~4层,6~7层,9~10层,12~13层,15~16层设计为错层,其余为平层。使每8.1m成为一个“3并2单元”模块,之间有一道贯通楼层,在一个模块内出现三次错层。为避免错层处结构形成薄弱部位,设计中对错层部分的相关楼层的侧向刚度和变形性能进行平衡,设计成相近的结构方案,以减小错层处的墙体内力。

针对底部大空间的竖向不利布置,将转换层设置在首层顶板,并予以加强,转换层上下的楼板均加强设计,以增加结构的整体性。转换层以下的落地剪力墙均加厚,配筋加强,有效地控制了转换层上下的层间等效剪切刚度比、层间等效侧向刚度比。框支柱、框支梁的设计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尽可能地降低底部大空间对于抗震设计的不利影响。

3.3 计算原则与方法

根据工程的复杂程度,上部结构计算选用能解决错层问题的TBSA5.0程序,嵌固端取在地下二层顶板处。在抗震计算时,结构的周期折减系数取0.8,以适当增加地震作用。错层处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取一级抗震。在计算模型的建立时,为了保证结构分析的可靠性,错开的楼层各自输入,分别参加结构整体计算,不进行归并,以反映错层位置的实际受力特性。

3.4 计算结果

TBSA计算结果汇总见表1:

表1:TBSA计算结果

方向 x y

振型数 9

总重力 Ge (kN) 215783.

第一振型周期 T1 (s) 0.73006 0.64879

基底剪力 V0 (kN) 14822. 16289.3

基底弯矩 M0 (kN.m) 493224. 547443.

剪重比 V0/Ge (%) 6.87 7.55

层间位移角 δ/h 1/2491 1/2878

顶点位移与总高度之比 Δ/H 1/3103 1/3508

3.5 计算结果分析

由于剪力墙布置得较为紧密,因此从结构的自振周期较小,剪重比较大以及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较小等参数均可以反映出该结构的整体刚度较大的特点。结构各层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曲线以及其自振振型模态曲线均很平滑,没有较大的突变,可以判断结构各层的侧向刚度是较为平均的,不存在较突出的薄弱层。计算所得的各剪力墙、框支梁柱的内力、配筋均不大,说明该结构对地震作用的储备较多。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本工程的结构设计为减小错层和转换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了恰当的应对措施。因此,该结构设计是安全、合理的。

四、主要构造措施和施工技术措施

本工程为带转换层的错层抗震墙结构,高度50.3m,小于60m。首先,在转换层加强加厚楼板,框支梁配筋控制在2.0%。转换层上、下的楼板配筋也进行了适当加强。针对错层部分,在各贯通层的楼板均予以加强加厚。其次,转换层以下的抗震墙加厚加强,落地剪力墙厚度为350mm。错层部分的抗震墙构造措施提高一级,按一级抗震等级采用,由于抗震墙布置紧凑,内墙不必太厚,定为160mm,其墙端暗柱配筋适当加强,配筋率大于1.4%。第三,为限制扭转,加大了外墙的厚度,为200mm,并提高了外墙配筋。

由于错层的影响,结构楼板和墙体都不能连续,如果按传统工序施工的话,势必带来施工缝较多,工序复杂凌乱,继而影响施工质量,破坏结构的整体性。我们和施工技术人员经过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将工序整合,将部分墙体与错层楼板连续浇筑,避免竖向短跨墙单独浇筑,见附图2的示意图。从而,既减少了施工缝,使工序安排更为合理,又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

附图2 “3并2单元”模块中施工顺序图示

五、体会

在针对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应谨慎分析研究,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以克服其不利影响。

错层结构运用于高层住宅抗震虽然不利,但是,通过本工程的设计可以看出,在充分研究、周密设计、并采取适当措施前提下,工程的安全性是能够得到保证的。随着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的提高以及新材料的不断开发,我们相信,建筑结构的结构形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以适应更加新奇、复杂的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例5

高层住宅建筑在如今的城市当中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高层住宅建筑的抗震优化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我国的一些地震的多发区域,抗震的优化设计变得更加重要。如果不能设计出抗震合理的高层住宅来抵抗地震灾害,将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所以高层住宅建筑的抗震优化设计仍是我们设计之中要首先面对的迫切任务。

一、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高层住宅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要入住的住宅不在只满足抵抗地震的安全性方面,也对高层住宅提出了其他方面的要求。

(一)满足结构安全性

高层住宅建筑要能够入住的必要条件首先是结构安全性,只有高层建筑结构具有了足够的安全性,人们才能放心的入住进去。一个没有结构安全性的高层住宅建筑是不能满足人的入住要求的。结构安全性是房屋能够入住的基本条件。

(二)满足舒适性和耐久性要求

高层住宅在实行商品化后,成为了人们的消费品。高层住宅建筑有着充足的使用寿命,其次人们对于住宅的选择除了安全性,还取决于舒适性。设计合理的住宅建筑,例如住宅的灵活分区和面积的合理利用将使人们的居住生活变得更加舒适。房屋的舒适性是人们选择房屋第二点要注意的地方。

(三)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开发商要想在高层住宅上获得更大的利润,必须通过合理的设计来节约成本。在满足安全性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优化结构设计及结构布置,在设计上做到布局良好、外形美观,质量上乘。在材料的选择上,应选择高强度、自重又比较轻的材料。所选的材料首先必须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材料的浪费,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二、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优化的原则

在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优化当中,在满足相关的规范和规定时,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重新进行优化设计,必须遵循下面三项原则:第一,在优化设计以后,建筑结构仍然能够正常使用。第二,建筑仍然有充足的安全性,使人们能够放心的入住。第三,保持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具有合理的刚度,关键部位要进行有效的校核。

三、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建筑地点选择的不合理

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对房屋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也导致可供选择的土地空间越来越少,如果不选择有利的场地和地段,可能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如高层住宅选址选在抗震不利,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和地震次生灾害的地段,这些地方的高层住宅建筑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处于抗震不利地段,且宜发生地震次生灾害,导致房屋抗震能力差,不具有良好的结构安全性。

(二)建筑材料选择的不合理

在地震多发的地段经常由于材料选择的不合理,导致地震发生时,房屋的抗震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我国的建筑结构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为主,有较强的刚度,在材料选择上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出最合理的材料。

(三)人们对于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并不重视

一些地方由于不会发生地震或发生较高级别的地震,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不会在抗震设计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财力。但是可能由于其他原因引起房屋的震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有的设计人员忽略对建筑的抗震设计,从而导致房屋的安全性降低,不能满足人们入住的要求。在高层住宅建筑进行施工时应实施相应的监督,避免出现一些不安全的建筑住宅而浪费土地资源。

四、高层住宅建筑的抗震设计要点

(一)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

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高层住宅建筑必须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建筑物有充分的抗震能力。建筑设计应重视其平面,立面和竖向剖面的规则性对抗震性能及经济合理性的影响。设计的高层住宅建筑要做到平面对称均匀,避免上下刚度突变。宜择优选用规则的形体,其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侧向刚度沿竖向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只有这样合理的设计才能满足高层住宅的抗震设计要求。

(二)建筑抗震选址规划

高层住宅建筑的场地选择也尤为重要。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作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建筑。不应建造丙类建筑。选择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不仅能降低地震到来时对建筑物的损害,还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三)建筑材料的选择

高层住宅建筑在实施建筑时,材料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在选择材料上要在相关的规定和规范允许的前提下进行选择,充分考虑材料的安全性和变异性。使高层住宅建筑能够有足够的安全性,让住户能够放心的进去居住。选择的材料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高强度,自重轻的材料。在建筑过程中应避免材料的浪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并且能够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建筑结构形式的选择

建筑结构应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使设计能够有充足的变形能力来满足地震到来时的变形要求。在地震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来抵抗地震带来的危害。通过控制结构的刚度,来消耗地震能量,减轻地震反应。也可以通过提高结构阻尼,进而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减轻地震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建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而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的抗震优化设计也成为设计当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设计时应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同时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抗震能力。应选择有利的建筑场地和实用经济的材料。从整体上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最终选择最合理的设计方案,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作者:于建勋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例6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business, modern city is standing tall buildings everywhere, for the structure of 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design scheme is endless. In 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period of a link, and high-rise residenti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closely related.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years of the worked experience, for high-rise residence in the design of structure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structure design, structure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高层建筑的设计风格也各式各样,但是这也给高层住宅结构的设计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在高层的建筑结构设计时,不仅仅要注重外形的美观,更要考虑其承担荷载的能力以及内部空间的组织。同时,也要综合考虑建筑施工和造价这方面的因素,进而设计出经济实用又符合现代化设计的城市建筑。

一、高层住宅结构抗风与抗震的设计

高层住宅结构的层数越高,其刚度就越差,其受到风力和地震力的影响也就越强。严重时,可引起高层住宅的侧位移,也就是说,虽然建筑没有完全倒塌,但是在风力和地震力的影响下,会毁坏其内部的分间墙、装修以及设备等,甚至可能导致局部倒塌或引发火灾。由此可见,抗风和抗震设计对于高层住宅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1.高层住宅结构抗风的设计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首先,要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风荷载对其产生的内力,以及很好的结构刚度,以保证在巨大的风荷载的作用下,很好地控制水平移位。其次,要选择科学合理的高层住宅结构外形,以减少风对其的作用力,选择圆形或正多边形最佳。另外,要尽量采用对称的平面形状,避免高层住宅结构由于风荷载过大而总体产生偏心扭曲。最后,要合理设计高层住宅的外墙玻璃以及其他装饰品,避免风荷载索引的局部破坏。

2.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设计

为了保证高层住宅的抗震性能,在进行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时,首先,要避开不理的建筑场地,选择合适的施工地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低地基的稳定性。同时要选择能够有效地适用于抗震的结构体系。其次,不知高层住宅平面时,要尽量简单、有规则性以及很好的对称性,防止电梯间的偏置,减少扭转的影响。

3.提高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抗风和抗震性能的措施

首先,如果采取的是剪力墙结构,那在高层住宅结构的顶层、底层、山墙、内纵墙的端开间的配筋率至少为0.25%。在这些易受温度影响的部位,提高其配筋率。其次,在高层住宅的顶层,比较容易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要尽可能降低屋面板的温度,将顶层局部划分为几部分,减少每段的长度。最后,在相对较长的结构单元中,留出一定距离的混凝土后浇带,以便于混凝土的自由收缩,提高其承受温度的能力,同时也以使用建筑纤维等技术措施。

二、高层住宅结构类型介绍

1.剪力墙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是高层住宅结构中一种比较常用的体系,其主要是将框架结构中的梁柱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一般用钢量比框剪结构少,用一系列的剪力墙相互交错,来承受竖向承重和抵抗水平力。由于受到来自竖向和横向的共同作用力,因此,剪力墙结构的平面布置通常采用平面双向或多项式布置,剪力墙的建筑材料主要有砌砖以及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刚度相对于其他结构体系来讲很比较大,非常有利于高层住宅结构的抗风和抗震性能,常用于四十层以下的高层住宅结构中。但是这种结构也有些不足之处,尽管结构有很强的整体性,但是制约了平面的布局。

2.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这种体系主要是由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相结合组成的。由于剪力墙结构主要受到水平侧力,而框架结构主要受到竖向的作用力,这样就可以各取其长,进行合理的分工。这种结构主要以框架结构为主,将剪力墙结构布置于高层住宅的周边、电梯间以及平面形状变化较大的位置作为辅助,主要适用于二十五层以下的高层住宅结构。剪力墙框架结构可以极大地降低建筑自身重量,同时建筑内部又有很大的空间灵活性,因此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种结构体系也存在不足之处,结构刚度不是很强,进而导致抗风和抗震能力就比较低。其中框架柱的应用使得在室内会有框架柱露出,影响室内美观的用户的使用。

3. 筒形结构体系

在设计超过三十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结构时,要充分考虑其所受到的巨大侧力,在现有的几种高层住宅体系中,只有筒形结构的刚度比较大,中央设有井筒,同时与周围的框架很好地结合,这样就能够形成极强的抗侧力结构体系。这种高层住宅结构的内隔墙都是轻质墙,外墙为围护墙,在内外筒之间就可以对家具以及辅助设备进行自由分隔、灵活布置。

三、高层住宅的基础形式的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房产开发商更加注重投资成本低且经济收益较好的高层住宅,因此,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直接影响到住宅的造价。在对高层住宅的基础类型进行选择时,要从整体进行分析,选用整体性能较好的结构,以及能够充分满足建筑地基的承载能力,以便设计出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以及经济的设计方案。

在选择基础形式时,要注重对地基类型、结构类型、建筑的荷载以及具体的施工情况等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来慎重的进行选择。高层住宅的基础形式主要有箱型基础、桩基、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十字交叉基础以及条形基础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静压预先灌注桩基础形式在人口相对稠密的失去和施工现场周围进行高层住宅的建筑时,具有很好的应用优势。对于其弊端可以采用局部引孔以及其他的有效施工措施进行克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设计师要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不断的探索,充分改进和完善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

总结:

高层住宅结构的设计相对于其他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在抗风和抗震性能的设计,因此,对一些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是非常必要的,也能为高层住宅结构提供有效的设计依据。同时,要重视结构设计的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全面综合地考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例7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urban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and people living level is also in constant improving. When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terial, requirements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s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From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the present residence is in the derection to big house pattern. However, due to theshortage of city land resourc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pace can only rely on high-rise residential soluti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high-rise residence is obvious, but when enjoy big space, we also had to face some drawbacks of the high-rise residence. In order to better reflect the advantages of high-level residence,it needs to design personnel to take the necessary measures about the problems in the designing of high-rise residence of the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inly gives an analysis of some of the technical problemsin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Keywords: high-rise residence; structure design; technology;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TU241.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近年来,我国大量涌现高层住宅建筑,那么怎么样才能在设计的过程中使高层住宅结构更加安全、合理并且经济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现在的高层住宅结构在设计的时候,通常都是根据已经设计好的平面以及竖直方向布置,设定结构构件的尺寸规格,然后通过电脑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对极个别的超限构件做必要的调整之后就形成最终结果。所以设计人员对于整个设计方案是不是完善,构件的尺寸假定是不是合理等都没有明确的概念。因此,经常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尤其是对于一些技术性问题,因为考虑的不全面,经常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接下来,笔者就针对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比较重要的技术性问题加以分析。

高层住宅结构的特点

1、高层住宅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住宅的容积率,节约城市的土地使用面积;

2、可以节省很大一笔市政建设投资;

3、可以节省更多的空间用于公共场所的布置以及绿化,有助于城市景观设计,美化城市;

4、因为建筑的层高较高,所以钢材的使用量比较大,通常为多层住宅的三到四倍;

5、高层住宅结构受到的自重、风力以及地震等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荷载比较大;

6、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比较复杂,基础的荷载比较大;

7、对消防要求高。

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人们居住的层面来看,低层住宅或者多层住宅都比高层住宅要优越一些。但是,我国的人口多,土地少,所以只能建设高层住宅。高层住宅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用地问题,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端。

高层住宅本身自重比较大,所以剪力墙在荷载方面压力比较大,建筑结构容易发生受力位移。

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例较大,这对高层住宅结构的稳定性影响较大,而且还会增加建设成本。

横向和纵向刚度差异较大,高层住宅结构在顶端位置受到较强风力的作用,所以往往会增加一些剪力墙,这样就会使建筑结构在横向和纵向的刚度出现加大的差异,结构受力不均衡,就会出现扭转变形,对结构的安全使用造成威胁。

底层层高较高,而二层以上层高较小,此种问题主要是针对商住两用的高层住宅结构,由于底层层高较高,又是大空间设置,所以底层承受了较大的自重荷载,容易出现变形。

剪力墙平面外搭梁。

楼层局部托柱转换,柱子承受的荷载加大,对结构的稳定性不利。

单栋建筑的长度超长。

顶层楼中楼取消部分剪力墙,很多设计人员错误的认为顶层的受力荷载比较小,所以在顶层为楼中楼结构的高层住宅结构中就会取消部分剪力墙。高层住宅结构的顶层承受的荷载并不小,因为在高空受到风力作用,如果取消剪力墙就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出现位移。

地下室顶板存在比较大的高度差。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问题处理措施

1、在混凝土高规中对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提出了一个限值,但是这个限制只是一个综合限值,是对于高层建筑结构刚度、整体的稳定性、经济性以及承载能力的宏观要求。也就是说,这个限值是可以突破的。通常情况下,在刚重比、层间位移、剪重比等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高宽比可以不满足限值的要求。可是在高层住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高宽比增加,就会导致结构在水平方向增加抗侧力构件,例如剪力墙等,这样就会使建构在两个方向有不平衡的抗侧力,增加结构的造价,对结构的基础刚度和整体性要求也会提高。

2、对于建筑平面呈线型的高层住宅结构,因为长度比较大,所以在两个主轴方向侧向刚度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另外,如果建筑处于风力荷载较大的地方,因为横向的风力荷载作用比较大,所以为了满足位移要求,就要沿着这个方向增加剪力墙,这样,也会加大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主轴的动力特性差异也会随之增加,在动力荷载的作用下,动力影响复杂。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控制两个主轴方向振动的周期比在0.8之内。

3、现在很多高层住宅都是商住两用的结构形式,所以底层的层高比较高,有的可以达到九米,而二层以上层高就比较低,大概在三米左右。这样设计的直接后果就是底层出现软弱层,这对结构的抗震性能非常不利,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应该避免。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对这个问题最好的措施就是增加底层结构的刚度,保证底层高度大于上部一层刚度的百分之七十。如果底层的高度使上层高度的两倍或者两倍以上的时候,采取增加抗力构件的方式来增加底层的刚度就变得很困难,这时候就要做方案调整。可以加大底层抗侧力构件的长度或者厚度,也可以适当增加二层的高度,或者加大二层楼板的刚度等都可以。

4、通常情况下,如果梁和剪力墙垂直搭置,梁的端部可以按照铰接的方式进行处理,支座位置的钢筋可以按照构造的要求进行配置,顶部的钢筋水平端的长度如果没有满足规范要求,可以采取在支座剪力墙里面设置机械进行约束的措施,例如:加小角钢、焊短钢筋等,以增加连接的强度,防止产生拉托效应。

5、现在一些跃层住宅的设计中经常存在挑空楼层没有楼板的问题,因为中间层没有楼板,剪力墙的高度是两层,所以就会对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这个时候,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按照构造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剪力墙的厚度,否则剪力墙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威胁。

6、一些高层住宅建筑采用的是纯剪力墙结构,阳台以及露台的端部是框架柱,隔层才有楼板,而柱子的高度比较大,所以柱子需要承担的荷载比较大,这个时候在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注意要加强柱子的延性,以提高其水平抗剪能力,可以采取加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的方法,在柱子中设置芯柱或者型钢。

7、在高层住宅结构中,一些复式住宅楼中,跃层楼板在客厅的顶部经常开洞,再加上楼梯的开洞面积,跃层楼板的开洞面积通常都会超过百分之三十,有的甚至超过百分之五十。针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可以考虑适当加大楼板的厚度,加大楼板配筋率等。

结束语:高层住宅结构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针对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低的现状,高层住宅必然是首选方案。只是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住宅质量,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在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要特别注意,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并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目前,我国的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还存在很过问题,急需我们去解决。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针对一些问题作了分析和说明,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但是这只是众多问题中的一部分,所以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设计人员去研究,以建造出质量优异的高品质住宅,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郭慧颖,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及处理,山西建筑,2005年11期;

韩桂发,浅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与体会,价值工程,2010年12期;

乔亚东,刍议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中华民居,2011年09期;

张感平,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江西建材,2011年04期;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例8

2.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

我国目前多高层钢结构住宅常用结构选型及施工工艺我国目前所进行的多高层钢结构住宅设计和建设,虽然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产业化住宅,但其在结构系统选择,楼板及外墙围护系统的设计与具体施工工艺方面都是以国内成熟的技术经验为基础,同时对钢结构住宅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当前的建筑发展水平,是钢结构体系建构的基础。同样,建构合理适用的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2.1常用结构系统

目前,国内进行多高层钢结构住宅建设所采用的结构体系主要分为四种:纯框架形式,框架支撑形式,型钢混凝土组合形式,钢框架一混凝土抗震墙形式。对于纯框架形式,梁柱材料采用型钢,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组合安装。框架支撑形式同纯框架形式类似,只是由于抗震需要,在主体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布置斜撑,钢斜撑与型钢柱和梁连接组成竖向抗侧力析架,从而取代传统的混凝土剪力墙,安装方式同样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型钢混凝土组合形式的特点是在钢骨架梁柱外侧另外浇筑一层混凝土,新浇筑的混凝土不仅起到结构作用,同时有助于解决主体结构的防腐、防火问题。钢框架一混凝土抗震墙形式,外部梁柱系统采用型钢,同样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组合安装,内部核心筒或剪力墙采用现浇方式施工,通过预埋构件同钢结构框架相连接,共同组成结构系统。

2.2常用楼板系统

钢结构住宅所采用的楼板系统主要分为两种叠合式和整体现浇式。叠合式楼板的具体施工工艺较多,可以采用轻型混凝土预应力板材,作为底部模板,现场再浇筑若干厚度的混凝土,形成叠合楼板也可以采用压型钢板衬底,现场再浇筑混凝土。这种施工工艺可减少现场部分湿作业,有利于产业化的生产和施工。整体现浇式楼板的施工方法与普通的非钢结构的住宅相同,设计与施工都非常成熟。

2.3常用外墙围护系统

相较于梁柱和楼板系统,外墙围护系统的设计与施工都更为复杂。从具体的施工工艺分为填充和外挂两大类。填充类常用的材料为砌块和轻质墙板,内嵌至梁底或楼板底部形成护系统。外挂类多采用轻质墙板,按尺寸的大小可分为大板和小板,安装在梁柱和楼板外侧,形成围护系统。砌块填充类的设计与施工较为简单,应用也很广泛,挂板类的围护系统则较为复杂,通常情况下,建设方往往会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设计,同前期的建筑设计难以有效协调。

3.钢结构住宅体系的设计

3.1结构分段优化设计

按照体系化的设计方法,钢结构住宅使用的结构构件尺寸,是应该在相关的适用结构材料列表中选用。举例而言,需要建造一栋六层高的钢结构住宅,那么通过查表就可以得到它所需要的结构构件的具体尺寸,而不是再通过单体的结构计算得到结果。而这样的适用结构材料列表的建立则是建立在整个体系的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体系的结构优化同一般意义上的结构优化最大的区别在于其需要适用于大批量建造的建筑,而不是针对某一个单体建筑,因此,其结构优化的目的也不能用单一的经济指标来衡量,而需要考虑整个体系的综合效益。对钢结构住宅体系结构优化影响较大的因素有以下两点体系的整个经济性因素并不仅仅是建造一栋建筑的成本,它还包括工业生产的成本,运输的成本等因素。体系所需要的结构构件是由工业化生产的,其产品种类只有尽可能的减少以达到标准化的要求,这样才能发挥工业化的优势,降低生产的成本。

钢结构住宅的构件是通过现场安装,过多的构件种类会导致施工过程繁琐,增大施工难度,使得钢结构建筑节约工期的优势无法发挥。由此,钢结构住宅的体系结构优化不能以用钢量作为衡量优化的单一指标,而应该优先考虑建筑部、构件的通用化应用和多样化组合,从而使体系的综合效益有效发挥。举例而言,为保证整个体系的简便易行,将一层的住宅所需要的结构构件归为同一种类,为满足结构的安全性要求,结构构件的尺寸是按照层住宅的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同样的构件在体系中会应用于层的住宅。

对于高层钢结构住宅而言,其结构优化则较为复杂一点,高层住宅底层的结构柱和梁,以及楼梯核心筒剪力墙的厚度均会和上层的相应构件结构要求不同,在垂直方向上进行优化是必要的,如某层钢结构住宅,可以在垂直方向分段进行优化,以四层为一个标准单元,承重构件逐次减小,上部的结构构件优先选用在多层住宅中应用的结构构件,住宅的结构相对简单,这样的优化还是可行的。

3.2模块化设计

在体系化的建筑设计中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即尽可能的将建筑中的不同构、部件进行优化组合,形成相同的单元,以利于工业化的生产和安装。在普通的住宅设计中,通常情况下最小的模块化单元是以套型为最小单位,体系化的要求不仅仅需要套型的简单一致,同时模块的外部尺寸应尽量满足模块间平接、错接、对称连接、凹凸连接等多种拼接的可能性拼接处构件的定位应有利于模块间的衔接,并满足拼接后结构的合理性和建筑平面变动的可能性。

如图套型所示住宅房型模块化设计与模块拼接示意,仍是以套型作为最小的模块,但中的标准单元模块通过设计的优化,不仅仅考虑了对称拼接的可能,同时在凹凸拼接,错接等不同的拼接方式上,都具备较强的可行性。从而在套型拼接上,突破了以往单元式呆板的组合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为建筑造型及空间构成提供了多重的选择。模块化的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方法,其目的是将体系的灵活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在具体的项目设计中,在建构模块的同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因地制宜的灵活应用。

4.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创新思考

任何的建筑体系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其适用性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发生改变。在前面所述的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的阐述中,此类的多高层钢结构是一种重型的钢结构体系,采用的结构系统为框架结构或者框架一抗震墙布置方式,从建筑空间的角度来分析,虽然它便于创造大开间的空间模式,但却难以处理较为复杂的空间细部。由于采光、通风的规范要求,住宅平面往往会出现较多的凹槽,采用重型的钢结构体系来处理这样的问题,其代价较高。如果采取另一种结构形式,即剪力墙的结构布置方式,则可以突破框架结构的缺点,更加灵活的进行空间划分。同时,由于重型钢结构的运输成本较高,对于交通状况不佳的基地,工厂化生产的便利就会给运输的困难所抵消,无法发挥整个建筑体系的优越性。

总之,住宅产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多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发展也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虽然在其成长过程中出现较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相信最终会得以解决。具有时代特色的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必然会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张庆风,张小玲,钢结构住宅设计和施工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刘锡良,国外建筑钢结构应用概况[J],浙江建筑,2001

3.金磊,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发展看好[J],中国建材报,2002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例9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33层,建筑高度为99.70m。地下室作为停车库,1~3层为商场;第4层为设备转换层;5层及以上为住宅楼。当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土类别为Ⅱ类;按100年重现期计算的基本风压值0.35kN/,地面粗糙度C类。

2 上部结构设计

2.1抗震等级的确定

根据建筑平面使用功能要求,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形式。转换形式为梁式转换,转换梁板位于4层顶,为高位转换层建筑。抗震等级为框支框架一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一级,剪力墙非底部加强部位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基准期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2 上部与下部结构的调整

本工程的结构设计特点在于根据建筑功能要求设置的设备层层高仅为3m,使得转换层的侧向刚度均较大于相邻以下三层和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从而在结构计算分析中需解决以下问题:

2.2.1 如何使高位转换时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满足《高规》附录E的要求;

2.2.2 一层~三层的各层侧刚度比(本层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需满足《抗规》表3.4.3-2规定;

2.2.3 经计算分析,最大转换梁截面为1300x2500,最小为1000x2000,形成框支柱的剪跨比小于1.5。根据《高规》第6.4.2条注3,剪跨比小于1.5的柱,其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由于本工程的一层~三层作为商场,业主要求尽可能的减少上部住宅的落地剪力墙数量,以保证使用空间,给结构设计增大难度。为保证主体结构竖向刚度均匀,使转换层上下刚度接近,避免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并且满足《高规》附录E第E.0.2条和公式规定,抗震设计时等效侧向刚度比宜接近1.0且≤1.3。因此采取以下措施解决上述的问题,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转换层上部在剪力墙满足《高规》规定的各项控制参数前提下,尽量减少数量,增大结构洞口,降低连梁高度,以减少上部楼层的侧向刚度。

(2)与业主和建筑专业协商降低一~三层的层高,由原层高5.1m,4.2m,4.2m改为4.8m,3.9m,3.9m;以增大转换层下部各层的侧向刚度。

(3)增大转换层以下各层墙体厚度。转换层以下各层均按一层厚度取值为350~450mm厚,转换层减小为300mm厚,上部为200~250mm厚,避免刚度突变;在一~三层周边将部分砖墙改为剪力墙(新增,与上部剪力墙不对应)以提高剪力墙的数量并增大侧向刚度。

经调整后,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均满足《高规》附录E的要求;一~三层的各层侧刚度比亦满足《抗规》表3.4.3-2规定。

2.3 设备转换层的设置

为避免出现剪跨比小于1.5的框支柱,对设备转换层的设置提出多个结构方案进行比较:

设备转换层采用轻钢结构体系,在主体结构完成后再施工;不考虑该层参与主楼的整体计算分析。则转换层的实际层高为6.9m。经计算分析,转换层的侧向高度在保证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无法满足 《高规》附录E第E.0.2条中 “当转换层设置第二层以上时,计算的转换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应小于0.6”。

直接加高设备层层高为4.6m以满足框支柱剪跨比大于等于1.5。这样,建筑总高度大于100m,无法实现。

确定设备转换层层高为3m。对剪跨比小于1.5的框支柱采取特殊构造措施。这样,最终采用方案。

由于目前国内并没有对剪跨比小于1.5的框支柱进行专门研究的规范和资料,因此结构设计时采用几点措施来提高框支柱的抗震性能和延性:(1)轴压比限值降0.1,对于一级抗震的框支柱取0.5;(2)框支柱截面中部设置芯柱;(3)在框支柱内增设交叉斜筋;(4)增大框支柱的配筋率和配箍率。

3 结构计算分析

通过采用SATWE和PMSAP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整体内力位移计算分析,计算时按结构不规则且同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和平扭藕连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根据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了两组记录地震波和一组人工模拟地震波进行计算对比。

刚重比大于1.4,能够通过《高规》第5.4.4条的整体稳定验算;

刚重比大于2.7,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通过以上数据显示,计算结果正常,各项参数均满足《高规》条文要求,结构设计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4 框支柱设计

框支柱截面尺寸主要由轴压比控制并满足剪压比要求。为保证框支柱具有足够延性,对其轴压比应严格控制。

4.1 该工程框支柱抗震等级为一级,轴压比不得大于0.6,对于部分因截面尺寸较大而形成的短柱,不得大于0.5。柱截面延性还与配箍率有密切关系,因而框支柱的配箍率也比一般框架柱大得多。箍筋不得小于φ10@100,全长加密,且配箍率不得小于1.5%。

4.2 在工程中,个别框支柱还兼作剪力墙端柱,所以还应满足约束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不小于0.2的要求,折算成配箍率(C55混凝土)即为1.82%。框支柱为非常重要的构件,为增大安全性,对柱端剪力及柱端弯矩均要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每层框支柱承受剪力之和应取基底剪力的30%。因为程序计算时,一般假定楼板刚度无限大,水平剪力按竖向构件的刚度分配,底部剪力墙刚度远大于框支柱,使得框支柱分配的剪力非常小。然而考虑到实际工程中楼板的变形以及剪力墙出现裂缝后刚度的下降,框支柱剪力会增加,因而对框支柱的剪力增大作了单独规定。

5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功能要求趋向于多样化、综合化和全面化。为较为最常见的形式以上部为小开间的民用住宅,下部为大开间的商场或公共娱乐场所。从建筑功能上看,高层建筑上部需要较多的墙体来分隔空间以满足住宅户型的需要;而下部则希望有较大的自由灵活空间,大柱网、少墙体,以满足公共使用要求。然而,按照这样的建筑形式进行结构布置时,上部墙体多而密,下部柱网少而稀,即刚度上大下小。这与常规的结构竖向布置的原则正好是相反的。为了满足建筑要求就必须在上下不同结构体系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于是,带转换层的建筑结构孕育而生,并在近年来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覃文胜.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8).

[2] 高立人,方鄂华,等.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3] 赵西安.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高雪峰.转换层结构设计的改进建议[J].建筑技术开发,2010,(03).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例10

0.引言

在兼顾资源环境,兼顾舒适宜居,兼顾技术经济性等方面,钢结构小高层板式住宅有其独特的优势。而对于钢结构小高层板式住宅的技术经济性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住宅的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环境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诸多因素。钢结构小高层特别是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的钢框架-剪力墙结构小高层板式住宅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适合在这样的地区使用,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对钢结构小高层板式住宅的综合评价会更加全面。本文着重从设计实际和技术经济分析入手对钢结构小高层板式住宅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1.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一般适用于多层结构和小高层结构,适用高度范围在60.0m以下(6度设防)。框架结构具有布置灵活、可以有较大的室内空间等特点。填充墙采用轻质隔墙可以减轻结构自重,但是框架柱内凸会影响户型的实际使用面积,并影响家具的布置,有时由于住宅中房间分隔的不规则性又造成柱网的难以布置。《高规》在第4.8.2条中规定,对高度大于30.0m的框架结构建筑,在抗震为6度设防的地区,抗震等级为三级,sATwE程序计算结果为:在水平荷载(风荷载及地震荷载)作用下,水平位移与层间位移比为最大(1/1200);由于框架柱作为唯一的抗水平力构件,轴压比限值为0.90,故框架柱截面尺寸较大。并且由于建筑的造形或使用的要求,会形成框架的一端位于柱上、另一端位于梁上的现象,或几根框架柱不在同一条轴线上,形成单跨框架现象,从而成为抗震的薄弱环节。在需要考虑到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设计中,由于框架梁柱截面比较小,刚度比较低,抗震性能又差,如果采用砌体填充墙,在地震中会损坏严重并且修复费用高,所以对高层结构不宜采用。

2.异型柱框架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派生于框架结构形式,具有框架结构的特点,此外,它与墙同宽的异型柱解决了建筑平面使用问题。据《混凝土异型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第3.1.2条规定:抗震设防为6度时,异型柱结构适用于高度为24m以下的房屋。由于异型柱在受力性能方面(比如受剪承载力、节点承载力以及延性等)比普通矩形柱差,它无法满足比较高的建筑物在抗侧力以及轴力等方面的要求。所以,相对来说异型柱框架结构在抗震性能方面是最差的一种结构形式。但由于能够解决住宅室内无柱角的问题,在多层中还是有比较好的应用市场。

3.普通剪力墙结构

普通剪力墙结构一般用于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尤其是在30层左右的高层结构中广泛应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特点是根据建筑平面布局来设置钢筋砼墙,使用剪力墙以解决建筑平面的使用问题。它的优点是整体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水平位移小,居住舒适。剪力墙布置必须均匀合理,使整个建筑物的质心和刚心趋于重合,否则对结构受力及抗震均不利。若刚度太大,周期太短,导致地震效应增大,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但如果刚度太小,结构变形太大,则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对于小高层住宅来说,剪力墙是面广量大的,因此合理的控制剪力墙配筋对于结构安全及工程的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框架剪力墙结构

在近几年的高层结构设计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应用比较广泛。这种结构形式既具备框架结构布置灵活的优点,又具备较好的抗震性能,缺点是其框架柱的内凸也会影响到户型的使用面积及家具的布置。在这种结构形式中,由于框架柱主要承受竖向荷载,轴压比限值较框架结构有所放宽,但是考虑到框架柱的构造要求,若在实际计算中轴压比大于0.90,柱配筋则可能比较大,所以与框架结构一样存在上述的建筑使用问题。

5.异型柱框架剪力墙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派生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与墙同宽的异型柱解决了建筑平面使用问题。在抗震方面,异型柱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水平位移及层间位移大大减小,但是异形柱的肢长较短,所以当建筑物较高时,异形柱无法满足轴力和抗侧力的要求。以抗震为6度设防的地区为例,建筑物高于18.0m抗震等级即为三级,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总高度要小于45.0米,柱中距要小于7.20米,这点比框架结构的60.0米上限的要求严格。

6.短肢剪力墙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的特点是根据建筑物平面布置的要求而在其凹凸转角处布置各种形式的短墙肢,主要有“一型、Y型、+型、T型、Z型、Y型”等各种形式。在使用这种结构形式时,结构布置极其灵活,可以将管道井、电梯间和楼梯间等部位四个侧面的剪力墙均布置短肢剪力墙,也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一些长肢墙,所以基本上能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布置和竖向受力要求。不过由于短肢剪力墙在抗震性能方面较弱,而且在地震区应用的经验也不多,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在抗震方面,对这种结构设计的使用范围、抗震等级、最大适用高度、墙肢厚度、轴压比、截面剪力设计值、纵向钢筋配筋率等方面都有较严格的规定限制。目前的短肢剪力墙体系小高层建筑由于考虑埋置深度的要求,一般均设置地下室,基础则采用桩筏基础,对桩基础进行合理选型,将对整个地下室设计的经济性产生重要影响。

7.结语

随着小高层住宅大量涌现,设计思想也在不断更新,小高层的建筑风格及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如何在设计过程中使结构方案经济合理已成当务之急。文章认为在对小高层住宅进行结构设计选型时,既要考虑到结构体系的适用性和经济性,还要充分考虑到比如抗震性能等安全性问题。本文就目前普遍采用的几种结构形式进行了探讨。什么地方应加强,什么地方可以放松,使整个建筑物既能满足建筑功能使用的合理性,又能保证安全、降低造价,这是我们在今后的在结构设计中要不断提高及改进的问题。提倡发展钢结构小高层板式住宅,并不是混凝土或其他材料不好,而是应该把材料应用在最合理的地方。钢结构小高层板式住宅是住宅建筑的一个分支,永远不会是全部。钢结构小高层板式住宅的合理性更多的是从综合效益出发考虑。搞钢结构住宅要脚踏实地做工作,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上,不能为钢结构而搞钢结构。

【参考文献】

[1]高丕基.浅谈经济适用型住宅的未来发展[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01).

[2]小高层住宅在大城市走俏[J].中国建设信息,1997,(06).

[3]小高层住宅 大城市走俏[J].中国建设信息,1997,(21).

[4]胡振宇.小高层住宅流行现象的分析[J].住宅科技,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