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4 15:55:07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例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076-03

药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重学科、重系统、重理论的固有模式与高职高专“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办学理念格格不入。虽然很多高职高专都针对基础化学课程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多数是追求形式而不注重效果。合而不整、补丁式缝合、本科压缩饼干式等缺乏科学性的整合现象极为普遍。为此,我们从课程构成的核心要素出发,结合专业特点和我校课程整合成果,对基础化学课程整合特质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药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的整合模式。

基础化学课程间的基础性分析

基础化学一般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各课程的基础相关性为:

由图1可知,无机化学是所有课程的基础;分析化学是各门课程中需要的一种检测手段,其他课程对它的依存度不是特别大;有机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基础。

基础化学课程整合分析

(一)基础化学课程知识模块

以我校在(曾)用教材为依据,药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大致的知识模块如表1所示。

通常,当讲解分析化学中各类滴定法时,总要重提无机化学中的四类反应方面的模块知识;在讲解生物化学中蛋白质和核酸等知识时,也要重提有机化学中生命活动基础物质模块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知识。课程间重叠、交叉、分化现象明显。

(二)理论课程模块整合分析。

1.基础化学课程跨科式模块整合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课程,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课程都有较多的重叠和交叉部分,可以进行不同学科间的跨科式整合,最适宜跨科式整合的知识模块如下页表2所示。

无机化学中反应与平衡模块是分析滴定模块的前期知识,滴定是反应与平衡理论的应用,整合后构成“反应平衡滴定”这种递进的知识层次关系,符合教育学原理,内容由原来的8章缩减为4章。同样,有机化学中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模块是生物化学中蛋白质、核酸、代谢模块的前期知识,整合后构成“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结构性质代谢”这种递进的知识层次关系,内容由原来的11章缩减为5章。

2.基础化学课程关联式模块整合分析。

美国学者Robin Fogarty将学科的教学仍然独立进行,但是经过重新安排,相似的内容出现在同一教学时段中,学科之间的联系因此出现的整合称为关联式整合。在基础化学课程中,当反应、平衡、滴定三内容跨科式整合之后,就引入了化学分析知识。因此,需要在整合模块前先介绍化学分析的基本知识,即将化学分析的基本知识重新安排,按关联式整合法构建一个模块,列在跨科式整合模块前,保证课程的有机衔接。同样,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跨科式整合模块前,将生化的基本知识按关联式整合成一模块,列在整合模块前,使知识构成连贯自然。根据药类专业的特点,生化课程的基因工程和肝脏生化等模块在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技术等专业中应用相对较少,也可以进行关联式整合,并适当融入药品信息;而生物制药和药检专业此类知识则不必整合。

(三)理论课程模块整合构建

围绕专业的课程整合就是要本着服务专业、贴近岗位、易于学习、方便教学的思想,以“适用、实用、够用、必需”的“三用一需” 原则筛选构建内容。

从整合的课程看,由于药典中有机药物的数目超过药物总数的70%,药物生产中离不开药品检测。因此,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药类专业四门基础化学课程中的核心课程,整合时分属在两门课程中才能凸显核心作用。又由于原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分析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通常药类专业已单独开设了仪器分析课程,并且药类分析检测中重量分析法较少使用。因此,分析化学实际被筛选的模块是不包括重量分析法和仪器分析的化学分析部分。结合前面的跨科式整合分析,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课程和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课程间是最适宜的跨科整合,整合后的课程为基础化学(上)(含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部分),基础化学(下)(含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两门课程。

从整合的模块构成看,既要服务专业课程和贴近岗位,又要依据教学规律构建知识模块。药类涉及的专业有:药学、中药学、药检、药物制剂、中药制剂、生物制药、药品经营与管理等。基础化学课程与诸专业课程及岗位的关联程度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与基础化学近源的专业是药学、药检、药物制剂和生物制药等,根据专业课程重点知识及生产岗位技能的要求,基础化学(上)课程的模块有:物质结构基础、元素化学、溶液及浓度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化学分析基础、四类反应及平衡与滴定6个模块,约12章。基础化学(下)课程的知识模块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烃、羟基及醚类、羰基类、羧基类、含氮类、对映异构、生物化学基础、几种重要的药物组分、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及代谢、其他生化类药物11个模块,约16章。

与基础化学远源的专业是药品经营与管理,根据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岗位技能要求,需要基础化学的知识是更加纲领性和广泛性的,着重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知识的掌握。因此,可以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三学科之间进行跨科式整合,化学分析知识可以基本删去,实训可以不开。

(四)实训课程模块整合构建

1.化学实训课程单列分析。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四门课程都是专业基础课,内容多,难度大,学时长,三所院校基础化学(表中“基化”表示整合后的课程)课程学时数如下页表3所示。由于基础化学课程内容多,整合后各专业基础化学(上)的理论时数达到70~90,基础化学(下)的理论时数(除安医专生制专业)达到90~110,基础化学实训时数超过24。整合后实训课宜单列为一门课程。

2.实训课程模块的构建及特点。

实训模块构建基于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思想,从能力培养有层次,内容“必需和够用”两个角度出发。按照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技能创新能力的四梯度纵向能力培养递进框架;精选药物生产、检测和简单研发三方面所必需的知识及技能内容,构建多覆盖的横向知识体系。基于实训模块彼此比较独立,采用以能力为主题的串联分立式整合法,形成“一遵循、两角度、三方面、四梯度、多覆盖”的模块构建特点。基础化学主要的实训内容如表4所示。

经过整合避免了氨基酸和糖等性质实训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课程中重复的现象。增加了不少高职高专药类专业都不做的萃取技能模块,从而满足后续药物分析、中药化学等课程对萃取知识的需求,构成“三用一需”的实训教学体系。

基础化学课程整合后的构成体系分析

第一,整合后的基础化学课程构建特点。虽然基础化学的整合方式有多种类型,但分析得出药类专业以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课程间整合最合理,形成基础化学(上)和(下)两门理论课程;基础化学实训一门实训课程。基础化学课程构建具有“一大类两段式三课程四学科多模块”的特点,具体如图3所示。

第二,整合后基础化学的课程目标。基础化学课程的核心是基础,目的是服务。因此,基础化学的总知识目标是掌握无机化学、化学分析、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四学科中,与药学专业课联系最密切、最基本的知识;总能力目标是知道常见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能进行基本的化学实训操作;总素质目标是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诚信求实的品格和严肃认真的行事风格,增加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三,整合后基础化学课程实施要素梳理。整合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1)定位准确和目标明确的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内容及要求、建议、注意事项、课时安排、考核与评价中突出基础化学整合的特点。(2)配套的教材。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等都要以大纲为准则。(3)实训条件要求。实训作为一门课程单列,会存在与理论课内容错位的问题,可以通过制作PPT或光盘,让学生业余时间预习观看。(4)其他教学资源。要围绕大纲和教材重新书写教案、设计教学内容,编写学习辅导和出试卷,制作PPT等,完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李绅崇,欧慧敏.统整课程理念与实务[M].台北:心理社,2000:3.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例2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2–002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作为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开端,必修2模块选取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典型有机物(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油脂、蛋白质等)逐一展开学习。通过实验了解有机物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对其性质的影响,认识这些有机物在日常生活的应用或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等[1,2]。由于教学是分别针对某一具体有机物进行的,并且这些有机物的主要性质、典型反应及结构特点等内容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易被发现或容易被忽视,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感觉这些知识是孤立零散的,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加学生难以建立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整体而深入的认识。为此,沟通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关注具体有机物知识与更为基本、更为深刻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学科思想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逐渐和连贯地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必修2“乙醇”的教学为例展开探讨。

1 必修阶段“乙醇”知识及其教学价值

从人教版必修2教科书的编排看,必修阶段“乙醇”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乙醇的燃烧、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醇的组成、结构式及羟基等,这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具体知识。若教学只停留在对这些具体事实性知识的识记上,学生获得的只是知识的简单积累,而不能使学生已有的有关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知识得到重组和改造。有机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核心在于引领学生把握“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形成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认识。学生要达成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需要经历一个渐进与发展的过程。由此需要思考,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看,“乙醇”这部分内容与之前的甲烷、乙烯和苯等知识有什么关联?“乙醇”的学习将发展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哪些认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有助于深刻理解知识的结构及其教学价值。

按照认识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框架[3],可以较为清楚地梳理乙醇与学生之前所学的甲烷、乙烯等在结构及其性质方面的不同,表1列举了从组成和结构特点来分析乙醇和乙烷的主要性质与反应,由此可以引领学生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对其性质的影响。以此分析框架为指南,可以促进学生依据所学相关知识的递增而整体把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从而建立连贯而深入的理解。

依据表1中的分析框架,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发展来说,必修阶段“乙醇”知识的教学价值主要分为三个方面[4]:第一,认知价值。基于从组成、性质、结构特点与官能团的角度,丰富对有机物(乙醇)的认识。第二,发展价值。基于与乙烷的比较,基于乙醇与钠反应比水与钠反应缓和的比较等,初步体会乙醇分子的结构特点(官能团、价键的极性)等对其性质的影响,逐渐发展对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第三,工具价值。即基于上述两个方面,逐步形成认识有机物性质的思路与方法,使之成为认识和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工具。

教师需要对知识(教什么)和过程(如何教)做出决策,即要用合适的方法去教最有价值的知识。上述知识内容及其教学价值的分析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有助于帮助教师解决教什么知识的问题[5]。

2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有效的教学需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就必修阶段“乙醇”的学习而言,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乙醇的了解,基于初中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学生已经知道乙醇的元素组成和化学式或结构简式,知道乙醇易溶于水,易燃,能做燃料、溶剂等;二是基于甲烷、烷烃、乙烯和苯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有机物中碳的成键特点及其性质等知识有所了解,知道甲烷能发生取代反应、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等,并初步体验了通过实验了解有机物性质、通过有机物结构特点认识其性质的学习思路;三是基于之前的学习,学生学习了化学键、共价键的极性、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等,这些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乙醇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性质反应的理解。

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联系,找寻两者之间的差距,有助于教师设计出能促进学生知识重组、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活动。例如,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与人教版必修2教科书中“乙醇”内容顺序的编排(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乙醇的结构、羟基与官能团乙醇的氧化反应(乙醇的燃烧、乙醇的催化氧化)不同,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教学内容顺序做如下的调整:从教学整体思路来看,按照“用途—性质—结构”的顺序来设计学习进程;就乙醇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来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熟悉到不熟悉来安排具体内容,兼顾前后内容的关联与递进。为此,必修2“乙醇”教学内容主线的设计具体如下:乙醇的用途与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依次为乙醇的燃烧、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乙醇的结构特点(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分析讨论、乙醇与乙烷性质的比较)。这样的安排既体现知识的逻辑,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3 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需要将教学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围绕学习任务将知识与认知过程进行整合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的思维发展与知识的理解协调同步,其设计框架如表2所示。

依据上述教学活动设计框架,必修2“乙醇”一课的学习进程按照“用途-性质-结构”依次展开,其主要活动设计简介如下。

任务1 从乙醇的用途了解其性质

[问题1] 根据之前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关于乙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请从元素组成、结构简式、用途和性质的角度进行考虑。请写出乙醇在生活生产中有哪些用途?这些用途反映了乙醇的哪些性质?

[问题1-1]在一块白板上有用油性笔写的字,你能用什么方法将其清理干净?这种方法利用了乙醇的什么性质?

[问题1-2]乙醇可以作为燃料,请书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与CH4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相比较,两者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认知发展]回忆并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梳理对乙醇的已有认识,建立乙醇的用途(燃料、饮料、溶剂)与其性质(易燃、易溶于水,能溶解其他物质等)之间的联系。

任务2 通过实验学习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问题2]乙醇能够燃烧,说明乙醇能被氧化。乙醇还能与其他氧化剂发生反应吗?

[学生实验]乙醇的催化氧化。向试管中加入3~4 mL无水乙醇,将一根洁净的下端呈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观察铜丝颜色和试管中液体气味的变化。思考如下问题:(1)铜丝的颜色先后如何变化?(2)乙醇被氧化成什么物质?(3)综合整个反应过程,铜丝的作用是什么?(4)尝试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1]通过图片示意和教师的讲解,了解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演示实验1]借助实验模拟交警检查酒驾的方法,认识乙醇与强氧化剂(重铬酸钾等)的反应。

[问题3]乙醇还有什么其他的化学性质呢?

[演示实验2]观察教师演示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与以前学过的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进行比较,思考如下问题:(1)根据反应产物的检验,说明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2)据实验测定,1 mol无水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得到0.5 mol H2 。请结合乙醇的结构简式,分析是什么氢原子参加了反应?试着写出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认知发展]在问题引导下,按照“实验观察-现象分析-获得结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思路,学习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会通过实验研究有机物性质的思路与方法。

任务3 从乙醇的性质认识其结构特点

[问题4]煤油是多种烷烃的混合物,金属钠与煤油不反应,而金属钠与乙醇却能反应,从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问题4-1]按照表3所示,比较乙烷与乙醇的性质,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乙烷与乙醇性质有如此大的差异?

[问题4-2]比较金属钠与水、金属钠与乙醇的反应,两者实验现象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认知发展]在问题4的引导下,从有机物结构的角度认识其性质的原因。针对问题4-1的分析,认识乙醇的结构,知道乙醇是由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OH)所取代,乙醇和乙烷性质的差异是由乙醇的官能团(-OH)所引起的。基于金属钠与无水乙醇反应比金属钠与水反应缓和的比较,初步了解乙基对乙醇分子中羟基氢活泼性的影响,从而从官能团、价键的极性等方面丰富和发展对“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任务4 总结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思路

[问题5]根据今天对乙醇的学习,请你总结认识有机物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认知发展]反思这节课的学习,在互动讨论中,师生共同总结认识有机物的基本思路:以“有机物性质”为中心,基于用途了解性质,通过实验深入学习有机物性质,从有机物性质可以认识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可以解释其性质等(见图1)。

总之,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发展有整体考虑,既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也要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为此,需要考虑知识的结构与价值、学生的基础与认知发展,知识获得过程的性质等要素[6]。以关注学生认知发展为导向,注重沟通具体知识与学科思想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围绕教学核心内容将知识与认知过程进行整合设计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逐渐和连贯地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思路,让学生的思维发展与知识的深层理解协调同步。这值得深入研究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

[2]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何彩霞.发展学生对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认识的教学研究——以“苯酚”教学为例[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2,(5):11~14.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例3

1 “物”信息纳入管理对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影响 

信息管理专业是管理信息化、系统化环境下催生的管理学、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和传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系统,以进行信息管理”。在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中,信息技术是基础,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是信息管理专业研究和传授的知识核心;在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类课程是“把信息科学应用于管理科学”的桥梁,是“管理信息化、系统化”的关键。当前,信息管理专业的信息技术类课程以计算机软硬件课程为主,主要涵盖计算机学科基础课程群和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群。 

随着物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感知扩展到“物”端,“物”的信息开始纳入管理,而且所感知的“物”不再局限于该类“物品”某个批次的整体信息,还可以具体化到某一实际的“个体物品”上,也就是说,所感知到的信息粒度变细。相应的,要识别的管理信息粒度变细,信息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大数据时代应运而来,另外,信息传输也不再完全依托有线传输,无线传输使信息感知的物理空间范围扩大,即时通信使得信息感知的时间间隔缩小到时刻点,而信息存储和处理也不再是单一模式,有分布式信息存储和分布式信息处理。这样一来,可管理的信息变多,物与物、人与物以及人与人互联成网,信息感知、传输和处理的实时性加强,信息利用的数据范围扩充到“大数据”空间,信息管理的模式发生新的变化,管理的模式也随之变化,管理将变得更加敏捷化、智能化、柔性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管理过程和管理环节势必做出适应性调整和改造。把细粒度的“物”信息纳入管理触发一系列新的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而且,这些新技术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并不是以点状离散分布于信息管理专业已有知识体系中,而是全方位涌现在信息管理专业已有知识体系的各个层面,呈现系统化的特点。无论在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等信息处理层面,还是在管理层面,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内容都发生较大范围的扩容。这样一来,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就需要在信息处理的各个层面进行系统化调整,并需要根据知识内容之间的紧密程度和衔接关系,进行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也就是基于此,才提出在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办学思路[1]。 

2 物联网学科方向课程群建设思路和建设原则 

新知识集合的系统化切入不能是简单的“打补丁”,更不能“喧宾夺主”,而且,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也不能完全照搬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为此,在解读物联网学科方向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厘清物联网学科方向课程群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原则。 

2.1 建设思路 

课程群的建设涉及知识空间的组织,也涉及知识内容讲授的时间安排。 

首先,解读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明确物联网学科方向毕业生未来所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初步确定知识体系的知识范围和重点。 

其次,以智慧物流等应用领域为突破口,以智慧物流等应用领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给出的物联网三层架构,识别并收集智慧物流等应用需要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之外的物联网新技术的知识内容,以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知识内容的空间范围。 

为了让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内容与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的知识体系相契合,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出发,以信息处理的各个阶段为框架,对收集到的物联网知识内容在“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等5个阶段上进行再组织:划分“物”信息在这五个阶段所涉及的物联网新技术,通过知识领域分析其中存在的知识单元以及各知识单元中存在的知识点,最后按照“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三层结构构建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 

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制定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2-3],辅助参考文献[4]罗列的二十余所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基础知识、核心知识和应用知识三个层次上,梳理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并依托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框架,通过嫁接和自我凝结,构建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方向的课程群。 

最后,分析不同知识单元、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在兼顾信息管理专业已有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时间安排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物联网方向课程群各个教学环节的学时数和建议修读学期,以规划课程群的时间安排。

     2.2 建设原则 

(1)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知识内容的空间范围和重点,也决定不同知识内容的授课学时。“构建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规划学科方向的课程群”首先需要解读该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 

(2)识别学科方向上的知识内容需要有一个提纲挈领的突破口,以突破口对知识内容的需求及紧密程度为依据,将识别出的知识内容引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则需要依据现有知识体系的脉络进行系统融合。 

(3)课程是知识单元的聚合,课程体系是对知识体系中知识内容的粗粒度覆盖。识别知识内容,梳理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才能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知识体系可以由不同的课程体系覆盖,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和课程体系。 

(4)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要注重基础,要构建相对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以及基础课程群。 

(5)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既要推陈出新,也不能“忘本”,不能丢掉专业固有的知识内容和特色。 

(6)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既要变革知识点的结构等空间因素,也要调整知识点传授和课程讲授的时间(学时)安排。 

(7)专业尤其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在进行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变革时,还要同时调整课程内外的实验、实践和实习环节。 

(8)承认不断改进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必要性。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社会人才需求在变化,应用型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更应该与时俱进。 

3 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 

根据上文论述,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已经基本覆盖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所以,笔者把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限定在物联网的核心知识领域进行探讨。 

3.1 培养目标的解读 

培养目标描述毕业生未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解读培养目标可以初步确定知识体系的知识范围和重点。 

物联网产业已经形成从上游“产品制造”、中游“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到下游的“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5]。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学科方向所培养毕业生可能的工作环境在物联网产业链的中下游,即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为物联网產业链中下游培养既懂管理理论又懂新一代信息技术,并且能应用物联网知识在智慧物流等物联网应用领域进行信息管理的集成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方向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管理学基础知识、信息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以及物联网基础知识,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备物联网信息系统集成、开发、应用与维护等职业能力,能在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物联网应用领域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集成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撇除信息管理专业与物联网知识体系共有、重叠的基础知识,通过解读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可以初步确定,需进一步引入物联网核心知识在物联网技术方面的集成与应用。在知识传授时,尤其是在学时总数受限的情况下,不要在原理上“劳师动众”,而要在集成、应用上“浓墨重彩”。这意味着,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需要基于物联网工程等物联网专业的知识体系,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级别,进行知识内容的“缩放”:缩小那些原理类知识的范围,缩减它们的授课时间;增大那些集成和应用知识的范围,加长它们的授课时间。 

3.2 按照信息处理脉络梳理物联网核心知识领域 

依据“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等五个阶段所构成的信息处理脉络,把物联网体系结构识别、收集到的物联网技术知识进行再组织,围绕技术的应用与集成,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的核心知识领域,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并未罗列信息管理专业中已有的、与物联网工程专业重叠的且没有变化的知识领域,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另外,“AR物联网技术体系”描述“物”信息处理各阶段的技术框架,把它归属到“物”信息利用阶段。 

3.3 知识体系 

参考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知识体系[2]31-42,82-114以及物联网知识体系[4]22-56,针对表1中梳理的知识领域,围绕集成和应用,确定知识领域内知识内容的最小闭包,并按照“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三层结构,细分知识领域中涉及的知识内容:把一个知识领域细分为多个知识单元,再把一个知识单元细分为若干个知识点。细分后物联网方向的知识内容见表2。 

在表2中,不同于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知识体系以及物联网知识体系,笔者缩减信息采集、传输和存储部分的知识内容,把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以及物联网控制等知识领域的知识内容浓缩在“AR物联网技术体系”知识领域中;放大信息加工和利用上的知识细节,把物联网处理层的“MW中间件技术”“CC云计算与服务计算”“DM物联网数据挖掘”“ID智能决策”以及应用层的“IL智慧物流”等知识领域单独列出进行知识强化。 

4 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 

根据信息管理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脉络,参考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王志良罗列的二十余所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依据知识单元、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通过嫁接和自我凝结,笔者确定覆盖知识内容的物联网课程及其授课时间和修读学期,得到物联网知识体系的一个课程覆盖——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见表3。 

在表3中,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和专业实践三个层次共12门课程组成,其中,物联网数据挖掘并不单独成一门课程,其知识内容将嫁接到信息管理专业已有的数据挖掘课程中。 

实践环节,除了在相关课程安排有课程内的实验箱实验和上机实验外,还安排物联网应用综合实训和物联网系统开发课程设计两个综合实践环节:前者,主要在认知层面上进行物联网新技术实践(如RFID认知训练、传感器认知训练、无线传感网认知训练等)和物联网应用系统(如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监控系统、基于云计算的应用处理中心等)认知训练;后者,则是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施课程的课程设计,让学生进行物联网系统(尤其是软件部分)开发的综合设计。

      在时间维度上,表3罗列每一门课程的总学时、授课学时和实验/上机学时,而且还对每一门课程所含的知识单元需要的授课学时和实验/上机学时进行细化。根据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以信息管理专业现有课程的修读学期为主线,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12门课程的修读学期。 

在课程群实施初期,笔者把物联网工程概论作为唯一的一门必修课程加入到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其他课程打包成选修课程群供学生整体选修,既保证信息管理专业的所有学生都能学习到物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也能淡化物联网学科方向对现有课程体系的冲击。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验证后,笔者将逐步进行知识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与配置优化,进行更细粒度的知识内容黏合,缩减一些原有课程体系中陈旧或重复的课程及课程内容,加大物联网课程的必修范围,争取早日把物联网学科方向固化在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中。 

5 结 语 

受物联网技术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冲击,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面临新一轮的调整。笔者以智慧物流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为“领”,以信息处理过程为脉络,梳理物联网知识内容;并以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为骨架,调配知识内容的组织结构,规划物联网课程群,从而为信息管理专业开辟物联网学科方向充实血肉,重塑身型。笔者提出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在信息管理专业开辟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其他高校的信息管理专业根据所处的区域环境和学科基础开辟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联网学科方向,有助于其他专业根据自身特色构建新的课程群,还为其他专业开辟新的学科方向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办学思路。 

下一步,笔者将进入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实操和验证阶段,在信息管理专业真正“开出” 新的物联网课程群,检验物联网课程群的可行性和完整性,调整、完善知识内容及其组织形式,以期早日在信息管理专业固化物联网学科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健.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可行性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6(1): 26-29. 

[2] 教育部高等學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31-48, 82-114, 124-134.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试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60-89.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例4

0引言

近几年,课堂中利用微课教学已经成为顺应时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教师利用微课,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融合在一起,最大化地落实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和教师建立有效的教学互动,从而保证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内化能力。

1“微课”概述

1.1“微课”的内涵

最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一位美国学者,而在我国,是学者胡铁生先生在2010年创立了首个“微课”平台,引起了教育界的轩然大波,也开创了新的教育时代。微课就是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将课堂内容融合在一起,将其以一种短小精炼的课件形式展示出来,微课多以视频媒介为主,因此,一般在课堂中出现的微课都是小视频。在微课的教学模型中,教师会围绕某个教学理论展开论述,并且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在“微课”教学流程中,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建立一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型,将整体课程的逻辑结构以及教学过程展现出来,具有非常高效的教学价值和教学意义,能从根本上改善课堂内教学模型的实效性。也就是说,“微课”教学机制实现了半结构化以及教学目的明确的教学生态环境。除此之外,“微课”模型中,还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以及学生的课堂反馈,在教学反思中进一步了解“微课”的实际内涵,从而建构更加完整的教学课堂。

1.2“微课”的教学优势

“微课”之所以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其教学价值和直观化的教学呈现方式是最大的优势。

第一,“微课”建构了一个精致化的教学模型,实现了教学传播的便捷化操作,教师能利用“微课”的课件开展教学活动。一般而言,“微课”的教学时间约为5分钟到8分钟,由于其时间较短,因此,在实际讲解过程中,“微课”围绕的是一个固定的知识点。将知识点清晰明确地展示出来,能提升学生对于该项知识的内化能力,也正是由于其较短的时间,学生能保证高度的注意力,教师借助短时间的教学过程,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内化能力。另外,“微课”的便捷性还体现在上传、下载以及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传播。

第二,“微课”建构了一个丰富且趣味化的教学模型,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微课”课件中,教师会利用不同的形式和教学模板进行设计,将一个教学知识点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将动画、图片、视频以及PPT等教学模式揉捏在一起,建构统一的教学体系,从而提升知识点的趣味性,这便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提升了学习兴趣,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实际教学需求,确保教学理念和教学结构之间的协同性。

第三,“微课”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将课程教学内容和中心思想Y合在一起,形成更加有效且完整的教学机制。在实际教学机制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诉求出发,建立多元化教学课堂,正是基于此,要保证教学模型和教学维度之间的匹配度,就要提升整体教学系统的完整性。相较于传统的教学体系,“微课”中的课堂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固化约束。学生只要掌握资源链接,就能随时下载和观看,在浏览课件的过程中,有效复习和巩固。

第四,“微课”构建了互动性和反馈性的课堂,借助微课资源,教师通过学生观看课件的反应,对其学习状态进行全面评估,正是基于这种评估结果,教师可以在线进行资源共享,借助教学资源以网络留言的方式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全面解答。正是基于这种方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会更加的畅通有效,确保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完整性。

2物流专业教学现状

物流专业是新时期新兴的科目,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物流项目也受到了各方关注,高校在开设物流专业时,主要是将物流管理和物流控制作为教学重点,建立健全物流的成本管理机制。本文以物流专业中的物流管理成本课程为例,在其课程讲解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物流成本分析,对成本管理以及动态化控制项目进行细化分析,指导物流管理人员如何借助动态化管理操作实现成本的降低以及效益的提升。在传统的教学模型中,由于课程的理论知识点较多,教师一般采取的就是传统化教学模式,大量理论的堆砌,但是缺乏实践教学,学生尽管已经了解并学会了数据的分析方法,但是,由于缺乏实践学习能力,在应对更多物流管理模式时往往手足无措,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整体知识网络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学习结构的落后导致学习效率也随之滞后。正是基于此,在物流专业教学中,要积极运用新型教学模型和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基于“微课”背景下的物流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式

在实际教学机制建立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落实更加有效且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模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地践行“微课”教学的教学主旨,确保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1教学内容“微课”化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积极建构更加全面且系统化的教学流程,积极应用“微课”的教学机制,升级教学视频的针对性,利用直观的教学措施和教学资源组合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教师要在“微课”中,细化教学重点。针对物流专业的学生,课程的专业化较强,课堂上的重点也较多,教师要在合理的时间内讲解大量知识点,依托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因此,教师要将知识点进行划分,并组合教学重点,按照逐级递增的方式应用在“微课”课件中,确保学生能在每堂课中有效地掌握知识重点。第二,教师要在“微课”中,升级教学难点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课程中的难点十分关键,若是一味的理论化讲解,学生会出现抵触情绪,因此,教师用更加生动的形象将其讲解出来,能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且进一步将难点内化为常规知识点。

3.2教学实践“微课”化

在实际教学机制建立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出发,确保教学理念的完整性,也要对教学措施展开多元化分析。特别是物流专业,本身是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和教师建立更加系统化的教学互动,才能从实践的角度有效分析和内化相关知识点。正是基于此,教师在利用“微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创造更加有效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框架。学生要对物流成本和管理知识有所认知,就要借助“微课”的知识汇总机制,将重点和难点进行统筹处理。在课程落实过程中,学生也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的直观化教学,为学生展示实践操作和理论结合在一起的教学视频,确保学生在实践操作得以有效应用的基础上,更加直观化地了解实践技能,确保教学维度和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正是基于此,利用“微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顺利建构更加系统化的学习框架体系,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优化。

3.3教学观念“微课”化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微课”的实际效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从思想意识和理念层面提高对于“微课”的重视程度。一方面,学生要积极应用“微课”的教学内容,学生要提高重视程度,并且进一步有效内化“微课”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W生在观看“微课”时,要秉持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真正从知识点总结的体系中获得教育。学生也要灵活应用“微课”课件,利用资源共享的方式,保证知识点得以落实。另外,学生也能利用网络化教学媒介和教学进行课程交流,确保教学维度和教学体系的完整度。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转变对“微课”教学的理解,在实际教学机制建立过程中,教师要认知到“微课”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将课程以“微课”形式展示出来后,能引导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更加有效的教学互动,确保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优化,整体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师在转变教学思想后,应当对物流专业课程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划分教学知识的重点区域和难点区域,且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和综合分析微课资源,进而对教学知识展开深度分析和综合化理解,有效地处理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的设计规划结构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也能形成有效的分析机制,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网络信息化处理水平和教学素质。

3.4教学平台“微课”化

教师要积极建构更加系统化的教学流程和教学维度,确保教学平台的最优化,教师要对教学体系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教学“微课”资源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对课程结构和教学重难点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确保知识模型和知识结构之间能形成有效的处理策略,确保知识体系和知识分析机制之间的完整度,划分教学知识体系的同时,将微课资源和物流专业教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建构系统化网络平台,深度贯彻落实一致性教学设计规划,提升整体设计效果和教学效果。

3.5教学考核“微课”化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例5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生物新课程标准注重知识的综合性与整合性,尤其在课程具体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明确指出: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高中生物课程分为选修与必修,分模块学习,但是各模块之间相辅相承,联系紧密,在微观与宏观方面均形成了横向与纵向的整合。通过整合使静态知识赋予动态意义,并促使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的充分发展。整合教学侧重纵横两方面的教学体现形式。纵向以教学结构中螺旋反复为指向,走“螺旋反复、稳定上升”之路,而横向是以教学内容中知识的相互联系为指向,走“知识网络与认知网络形成”之路。由此,整合性教学是“知识逻辑、认知逻辑、教学逻辑、学习逻辑”四大系统的统一体现。它将课程内容更多地以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表现出来,注重知识的必然联系、知识的高度亲和力以及知识的真实应用。

1 整合的理解

从字面上看,整合是把一些零散的不同的要素,通过某种方式彼此衔接,相互渗透、相互交互,资源共享,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并最终形成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与效率的一个整体。

举例来说,植物与周围环境的整合,可以理解为植物在一个关系群中,与环境成为一体的过程,包含这个整合体的自适应与被整合群的包容过程,有整合成功,成为一个新的整体的;也有整合失败,导致植物甚至被整合体的变异或死亡。生物入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外来物种的引种导致本地生态系统总体受到危害甚至崩溃,而外来物种却能独领。

2 整合――唯物辩证法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整合的目的可以很简单地理解为:使整合的各要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那么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涉及到唯物辩证法中整体与部分的内涵。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与部分有含义和地位、作用和功能上的不同,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体现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上。

每一个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这段话蕴涵的哲理可想而知,在相互依赖这一关系上,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但是细胞又不能离开生物这个整体,否则两者就不复存在(病毒除外);在相互影响这一关系上,“部分”比如此处细胞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比如此处细胞中所含有的DNA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同样,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当环境条件改变导致生物这个整体的生存受到威胁时,细胞这个部分及其所含的DNA必然受到影响,其功能再也不能正常发挥出来。

唯物辩证法中要求形成科学的方法论: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在生物课程的教学中,要形成的方法论,就是从生物这门自然学科的自身特点出发,如生物学基础知识点零碎,覆盖面广,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紧密等,站在时代的高度,最大限度地实现必修和选修教材的内容有机综合、必修教材中各个模块的有机整合,以全局的教学理念统领生物课程标准的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极大地重视各个知识点的拆分与整合,不能孤立地学习每一章节,也不能一开始接触生物课程就先列出所有知识间的联系要求掌握。

3 整合的内涵

3.1 资源的整合

3.1.1 音乐、精美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与生物教学的整合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既有文科的特点又有理科的要素,既要有文科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感性思维,又要有理科的理性缜密的逻辑。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基础课程,但是由于课时或实验效果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无法直接简单演示。不做实验,单纯的语言讲解又会使某些教学内容显得抽象和枯燥,没有说服力,学生也难以理解,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显得不甚理想。如果教师能够把精心制作的多媒体演示课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用动态的多媒体画面演示实验的具体过程和现象,通过直观的演示提升学习兴趣,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从而达到殊途同归的教学目的。

如“细胞的增殖”这一节中,增殖的具体过程是一个较难理解、较难记忆的知识点,若在课堂中直接通过教师讲解和课本的简单呈现,显然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并且细胞增殖过程中的具体变化是微观的,是学生无法感知的。即使通过实验课借助显微镜对学生进行了该节的感性教育,但效果似不佳。若教师通过动态的多媒体课件来演示细胞增殖过程的具体变化,并将每个人为区分的阶段分别演示,再总体连接成一个连续的过程,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去感知微观的物质变化细节,这样对细胞增殖的重点知识就能够达到一种深刻的理解,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1.2 简笔画与生物教学的整合

俗话所说:“妙笔生花”。生物教学中教师使用简笔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简单容易,如随手就能画出细胞增殖的过程中的具体变化细节,对于理解增殖的每个阶段的特征、辨识任何图中所处的增殖的阶段都极为有利。

简笔画的使用可以达到以下效果:①能使静态的挂图成为动态的过程。如“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式”这一节,教师可以通过简笔画举例画出某种物质进出细胞膜的过程及条件的动态过程,效果会强于挂图。②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当讲解“基因在染色体上”时,通过画简图能够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③可以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这一节,可通过直观的方式给出不同浓度下植物根长的差异。④可以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讲解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时,把容易混淆的较难理解的形成过程以简笔画给出,学生易于掌握,减轻学生负担,解答他们的疑惑。

3.2 学科的整合

从整体上看,传统教学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孤立的、片面的、零散的,语文知识就是语文知识,数学知识就是数学知识,科学知识就是科学知识。然而,各学科之间的思想、方法、内容是相互渗透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为了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形成整

体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拓宽其知识面,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教师必须进行学科之间的“整合”。

虽然学科整合可以通过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来达成,但这并不表示参与学科整合的教师就不需要具备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毕竟学科整合要求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课题的提出,各学科之间的协调等。一个完备的知识体系才是学科整合顺利开展的保障。

如大气中的氮气被( )和( )的固氮作用转化为土壤中的硝酸盐和氨?如果给初中没学过化学的学生做,那肯定是只知道根瘤菌,而学过化学知识的学生就能知道前者为水。因此此题并没有超纲,它涵盖了生物与化学的知识整合。这道题留下了思考的空间:现在的考试对于学生的知识面要求太高,恨不得学生把“百科全书”背下来!因此学生的知识拓展甚至提高其应试能力都需要学科之间的整合。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生平事迹说明了一个问题:重视学科整合的必要性。从小受到同是园艺家的父母的熏陶,他认真学习了自然科学。尽管家境贫寒,但他后来又进入大学学习了数学与物理学等自然学科,再通过其8年不懈的辛勤劳作,终于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

3.3 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整合

这一整合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整合,还包括教师自身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整合。科学不仅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手段,也是一种文化。学校安排学生学习科学,希望学生形成严谨缜密的科学思维习惯和勤恳踏实的工作态度,使之获得“求真务实”的科学品德和思维方式。所谓人文素质就是具有对感性生命深切的关怀以及对个体能动性积极倡导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在品质。

如果说自然科学思维方式主要是抽象思维,人文科学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的话,那么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整合型人才的思维方式就是美学思维方式,是对科学思维方式和人文思维方式的扬弃和超越。既具有科学素质“求是”、“严谨”的优点,又兼有人文素质价值关怀的长处。

3.4 生物学科中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有机整合

生物课程中有不少实验需要学生自己验证,学校在这一方面应该予以重视。实验的结果直观,同时又是学生亲身实验的体验,必然会达到光是理论教学达不到的效果。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平时想不到的意外,这时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探讨必然也会从纵深的角度去认识某一知识点。

虽然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实施着,教师满堂灌的传授模式被冠以恶名,但是绝不是要抛弃这一方式,而是要与其他教学模式实现有机的整合,互相配合,达到和谐的教学目标。同样,实验的忽视必然导致学生原有的实验兴趣的迷失,甚至失去对这一学科的学习激情。实现生物学科中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有机整合是时代呼唤的使命。

4 结论

总之,知识的有效整合能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容量,增强学习能力。拓展性学习集中体现于学生在整合性教学中有限知识向无限知识的拓展中。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例6

2巧妙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高中生物知识中的一些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逻辑特征,这些知识都是由前辈生物学家、学者实验、概括、总结而来,显得比较抽象,如果仅仅凭教师的讲授,学生还是很难把握的,会觉得课程十分枯燥,难以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声像结合化解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这些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神经调节”中“兴奋的传导”这个难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模拟出一体化兴奋传导的路线,从而使学生完整地理解兴奋传导机制,化解这个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如在教学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学生对“渗透原理”有些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蔗糖分子与水分子的动态运动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分子运动状态和量的变化,通过形象化的画面,学生很快便能理解渗透作用的概念,从而理解这个知识点。可见,信息技术在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将原本静态的知识结构生动化,原来单纯的认知性学习贴近学生的需求实际,便于学生从教学资源的整合中更好地建构知识体系。同时,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能够从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上来完善教学手段。生物学科在信息技术的“窗口”化展示中,有助于学生从生物学前沿知识的联系中,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判断能力,树立远大的学习理想,增进对现代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学习信心。

3通过信息技术,增大生物知识容量

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大生物知识的容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当中,运用信息技术将生物知识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模拟出生物原理、概念产生的现象,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产生更多的信息,从而让学生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的时候,在教学结束以后,教师通过计算机准备了一些内容让学生去想象,主要是PPT展示的画面,包括克隆技术的发展、太空生物技术研究、基因研究进展以及袁隆平杂交育种的农业技术等,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他们感受到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热情。现代建构主义在推进课程知识整合中要强化对学生的关注,生物课程教育是研究生命科学及人类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既有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生物实验内容的完善。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知识的整合中,要关注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形成,关注学生学习态度,从知识点的衔接、课程整合程度及方式上,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断调整知识整合的力度,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1]。

4提高教师素养,更好地整合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之下,要想更好地进行生物教学,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完好地结合起来,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教师应该在具备现代化教学思想和观念的前提下,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结合合适的教学内容去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有效整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处理,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完整地认识生物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演变状态,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真正做到发挥信息技术的能量,适时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从多种教学途径中进行探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拓宽学生课堂教学渠道。信息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渗透与融合,教师要从自身备课活动中强化学科间的知识衔接,勇于尝试,积极创新,以生物学知识为基本,开拓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思路。同时,面对未来学科间的整合与协作,教师要从学科的发展上主动融入其他学科知识,将生物学与化学、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知识进行密切联系,从课堂知识整合到学科知识互补,不断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建构,特别是在信息素养的提升上,教师要从自我观念及信息能力上自觉、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构建多样化生物教学平台与环境,为生物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2]。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例7

在高三化学总复习期间,教师应对照化学学科《考试说明》的内容和课本的重点知识,正确处理好《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即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依据。现行课本是依据大纲编写出来的教科书。因此,引导学生搞清“纲”与“本”的关系,对搞好高三总复习尤为重要。高考总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应依赖于课本。在总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大纲》和考纲,对照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教师应抓重点、抓规律,抓知识的归纳小结,抓知识点和考点的联系,不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内容,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师要明确考试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力求抓住五点:①知识点;②考试点;③能力点;④德育点(爱国主义、科学史);⑤实际点(联系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环保知识的实际)。近几年高考化学的命题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因此,教师不要随意拓宽知识范围。

二、立足教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本学科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考化学内容可大体归结成以下六块。学生在复习时应按“块”复习训练,适当选些题做,特别对当时做错或不会做的题,认真分析一下,查漏补缺,会有很好的效果。

1.基本概念“块”。

这一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线、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

2.基础理论“块”。

这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

3.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块”。

这一块是化学的基石,可划分为金属线和非金属线,统一在周期系中。

4.有机物“块”。

这一块的核心是烃及其衍生物线,重点是结构和化学性质,而结构又是官能团和与官能团直接相关的化学键。

5.计算“块”。

这一块纵贯化学各部分,学生要掌握基本类型、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6.基本实验“块”。

这一块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它含仪器、基本操作、制备、鉴别(定)、提纯、定量实验、试剂存放、事故处理等。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学生在复习时应以教材为主体,使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三、经常联想,善于总结,使教材知识网络化。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学生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学好化学的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学生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地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只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学生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讲究方法,归纳技巧,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勇于号脉高考。

1.多选做中等难度的题。

学生应以考纲为基本框架,以课本为“血液”,以教师的讲解和点拨为“营养”,对课本知识进行扫描式清点,多选做一些中等难度的题,尤其要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

2.复习先考虑主干重点知识。

复习到最后阶段,学生在全面系统地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应该做到重点突出,尽可能与高考试题接轨。猜题、押题是不可行的,但分析重点、琢磨重点、强化重点、变通重点却是完全必要的。学生一定要避免盲目地追赶时髦、花较多时间去找热点材料和热点题目的做法。

特别提醒的是,学生除了要留心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不变的内容才是基础,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对于考试内容的覆盖面,学生首先要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考虑其它。

3.关注常考的热点知识。

在一轮复习时,学生要全面浏览教材章节,熟悉教材内容,在二轮复习时学生要按专题构建复习体系,形成“考纲、考点、教材、知识点”的网络。

近三年高考常考的热点知识如下:(1)阿伏伽德罗常数;(2)氧化还原;(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4)溶液、离子浓度及其转变;(5)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电子式;(6)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特点;(7)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9)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大小的比较);(10)离子共存;(11)溶液的pH值及计算;(12)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13)原电池、电解池;(14)有机化学思想、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体、同系物;(15)四大反应;(16)有机聚合体和单体的相互转化及计算;(17)实验仪器的洗涤、实验装置、基本操作;(18)混合物的计算;(19)化学史、环境保护、能源材料;(20)新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例8

整合的思路

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对专业课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进行了过滤,结合我院的实验设备情况,制定了如下改革思路:将物理理论课与实验课进行整合,以实验为平台,向学生传授与专业课有关的物理知识,淡化理论知识讲授,删去纯数学公式推导,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动手能力培养,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路有了,全新的物理课定位也就确定了。为配合这项改革,我们在东南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编辑出版了配套教材《物理与试验》。

整合的实施

(一)以实验为平台,讲授物理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没有系统地讲述完整的物 理学 理论知识,而是将专业所需要的物理概念以实验的形式加以呈现。

动力学内容往往是物理理论教学的重点,我们只选取了其中的几个概念,也就是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中所需要的物理量进行讲授,以物理量为核心对相关知识进行扩展。例如,转动惯量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后续专业课学习中经常要用到的概念,我们以中学物理知识为基础,从质点概念引出了刚体概念;从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引出了描述刚体转动的物理量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运用类比法从质点运动学公式引出了刚体定轴转动的运动学方程;从描述质点惯性大小的物理量——质量,类比引出了描述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转动惯量,后又对转动惯量这个物理量通过实验进行了测定。本次实验舍弃了复杂的理论论证和公式推导,着重讲解了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及相互关系,完全可以满足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制造基础两门专业课对相关知识的需求。从理论到实践,加深了学生对转动惯量的认识,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相对容易得多。

教授长度测量时,我们安排了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光杠杆的使用操作实验。在本次实验中,贯彻了比较法、机械放大法、光学放大法,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基本长度的测量、微小长度的测量以及长度的估算。同时, 总结 出了有刻度仪器的一般使用方法:一看、二测、三读、四记。“一看”,是测量时的第一步,就是要看仪器的“0”点、最小分度值和量程。对不同的测量仪器侧重点有所不同。“二测”,是测量时的第二步,就是在明确仪器的“0”点、最小分度值和量程之后的实际测量过程。“三读”,是测量的第三步,读数时视线和刻度面垂直,对可估读的仪器,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下一位。“四记”,是测量的最后一步,就是要使用 科学 计数法并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对于这个通用的使用方法,我们在刻度尺的使用、游标卡尺的使用、千分尺的使用、物理天平的使用、多用电表的使用等多个实验中反复强调,不断强化。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理论知识,如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的概念,各种误差产生的原因、消除以及减少误差的方法,基本的误差理论和误差传递知识,根据不同的测量精度选择不同仪器方法等等。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例9

“有机合成”作为单独的教学内容安排在选修教材《有机化学基础》(人教版)的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四节,以有机物的合成为目标,复习各种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基本有机反应的应用过程中,学习有机合成的方法和途径,理解有机化学的价值,促进结构观、联系观、转化观的形成,而在后续“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教学内容中,教材又从合成方法和合成原理的角度作了进一步拓展和系统化,知识应用的深广度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面对的有机合成问题,通常包括基于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合成方案的解析和基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合成方案的设计,从对化学科学的理解、信息素养、问题的探究与解决能力等学习和评价要素看,“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知识的制高点和生长点,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思维能力培养的绝佳素材,因此,将“有机合成”作为一个教学单元的主题是合理的,更是必要的。

1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有机合成方案的解析与设计。从知识的精髓看,两者是一致的,都是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从面临的问题看,合成方案的解析侧重于通过对已知方案中未知物质的分析、线路的评价和探究结果的表达,在方案的理解和体会过程中达成逆合成分析法的形成,而合成方案的设计,则是通过新合成方案的构造和反思优化,在逆合成分析法的应用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两者对素养与能力的要求具有明显的递进性;再从问题解决的策略与过程看(见图1所示),两者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融合性。

依据以上分析,“有机合成”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为:以有机合成为主线,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转化等知识点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以合成方法原理和特点的分析为重点,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受有机合成的本质、价值,培养问题解决策略,提升问题解决的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和价值观念。

本单元的设计教学时段为三课时,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为:第一课时,整理回顾各类官能团的结构特征,引导学生从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的角度理解有机化学反应及有机物之间相互转化的本质;关注有机物碳架的构建和官能团引入方法;在简单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穿插问题解决基本策略的培养。第二课时,在熟练掌握各类有机物转化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生产实验中的合成方案的分析评价,体会有机合成的含义,学会多种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第二课时是将第一课时中掌握的系统化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由此形成的问题解决能力还将对综合性更强、开放度更大的有机合成方案的设计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第三课时,综合应用有机化学知识和各种问题解决策略,完成对新物质或功能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案设计;体验有机合成在生产、生活及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

2 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

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包括单元学习主线的设计和课时学习活动的设计。

基于单元教学总体目标,本单元学习活动主线设计为:官能团与有机物的转化,在分析各种有机物官能团结构的基础上,理解有机物转化的本质,进而形成官能团转化的系统知识和基本策略合成方案解析,应用有机化学知识和问题解决策略,分析、评价真实背景下的实际合成方案合成方案设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构造科学合理的合成方案。

基于课时教学目标服务于单元教学总体目标的原则,课时学习活动的设计既要保持单课时的独立性又要关注前后各课时之间教学目标的一体化达成、知识和能力的递进性和螺旋式上升,鉴于此,本单元课时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1)回顾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从化学键和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官能团对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决定性作用,从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理解有机反应的本质。(2)以有机代表物间的相互转化将各类官能团的联系系统化。如要求学生以有机代表物为例,用方程式说明“醇醛酸酯一条线,乙烯联系一大片”的含义。(3)设计恰当“问题串”,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

[教学片断1]问题1:①环氧氯丙烷是制备树脂的主要原料,工业上有不同的合成路线,以下是其中的两条合成践线(有些反应未注明条件)。

(问题转化策略、正逆向递归策略)

2. ①当一取代苯继续发生取代反应时,新引进的取代基受到原取代基的影响而取代邻位、对位或间位。使新的取代基进入它的邻位、对位的取代基:-CH3、-NH2、-X;使新的取代基进入它的间位的取代基有:-COOH、-NO2等。

若将②、③两步反应顺序颠倒,也可以得到C,但实际上是不妥的。请你指出不妥之处_____。

②反应步骤BC的目的是什么?

(新信息介入策略、反思评价策略)

3.①多沙唑嗪盐酸盐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多沙唑嗪的合成路线如下:

EF的反应中还可能生成一种有机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由F制备多沙唑嗪的反应中要加入试剂X(C10H10N3O2Cl),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②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途径有哪些?

[师生交流]见图2所示。

(式型匹配策略、模型建构策略)

(4)学习反思,由官能团间的转化反应到新物质的获取策略进而引发对合成方案的关注。第一课时作为对已学知识的回顾整理,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多地以内省式的独立思考、生生间的讨论交流为主要形式展开,教师主导问题的提出并作为问题讨论的首席参与者,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

第二课时:提出核心任务,应用逆合成方法的原理解析有机合成方案。把第一课时获得的学习成果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检验反馈、拓展应用。选取经残缺设置后的实际生产或实验中真实的合成方案作为课堂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物质分析原料的正向推衍、产物的片断解析、新信息的合理插入、官能团的正逆向对接,直至全部合成线路的贯通并将分析结果运行检验。线路分析合成顺序的科学性、合成路径的简约性、目标产品的产率、环境保护等。准确表达按要求正确书写有机物结构简式、有机反应方程式、同分异构体、识别反应类型等。

[教学片断2]问题1:尼龙-66被广泛用于制造机械、汽车、化学与电气装置的零件,亦可制成薄膜用作包装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中间产物E给出两条合成路线)。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②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

(2)写出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

(3)写出一种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试评价中间产物E的两条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合物B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原料任选):_________。

(知识应用,在分析、判断、比较和评价等过程中提高分析性思维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交流]略

2. 以苯乙酮为原料的苯氧布洛芬钙合成路线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信息一:氯化亚砜(SOCl2)可与醇发生反应,醇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而生成氯代烃。

信息二:已知:

(1)写出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F_____的结构简式;

(2)写出苯乙酮的其他同分异构体(必须含有苯环和羰基)

(应用多种问题解决策略解析有机合成方案)

[交流](1)物质分析的策略与过程:见图3所示。

(2)同分异构体书写(见图4所示):

合成方案的解析是对第一课时知识和方法的拓展、组合型应用,而合成方案本身又是第三课时方案设计的范例,方案解析过程中形成的问题解决策略对第三课时学习活动具有内在的支撑价值,因此,本课时在全单元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形式主要为问题解决驱动下的小组合作、师生交流。

第三课时,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实际设定问题的综合度,提出若干目标产物的合成方案设计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合作、小组间比较优化、个体体验内化等学习活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本课时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目标产物的合成为问题背景,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有机化学知识和各种问题解决策略,依据逆合成方法的原理,在联想创新中设计方案,在比较评价中优化方案。本课时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和方法体系。

[教学片断3]问题1:香豆素( )

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香料,可用于配制香精及制造日用化妆品和香皂等。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以

乙醇和邻羟基苯甲醛()合成香豆素的合成方案。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

本单元教学设计始终定位于以有机物之间官能团转化的知识为载体,通过合成方案的解析与设计,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问题解决策略,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所以,本单元设计了两类反馈检测题,一是对给定合成线路的解析,以考察学生对逆合成方法的理解水平;二是合成方案的构造,如“有机玻璃、涤纶的合成方案设计”,以考察学生对逆合成方法的应用水平。

3 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

单元教学主题的确定要突出“生本性”。课堂学习过程是师生和谐共创的心理能动过程,特别需要注重师生间的内在心理共鸣与外显教学共振的和谐统一。因此,一定要重视 “学情调研”,从学生实际出发,切实考虑学生当前已有的经验、思维方法和态度及心理需求(包括应对考试的需求), 把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有效加强、认知结构的有效改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直至化学科学观念的有效形成,作为我们单元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追求目标。这就需要教师真正走近学生,通过作业与考试分析、学习过程观察、交流与访谈等,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看法和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想法,师生共同确定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设计要落实整体性、发展性。一方面单元教学应服务于学科整体知识系统的理解、科学观念的形成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另一方面“单元”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自然具有整体性特征。单元内课时教学活动服务于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各课时教学活动中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和发展性。如“有机合成”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应落实在理解有机反应本质,将有机化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结构观、转化观、应用观,培养问题解决策略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能力等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发展性则应落实在官能团转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合成方案、应用知识设计合成方案的学习活动预设中。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例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课程目标。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休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多媒体网络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

就物理学科而言,信息技术是课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是附加的、辅助的、可有可无的,而是与物理课程有机结合的、融为一体的。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物理学所讲授的内容基本上是客观实际存在的,因此,运用信息技术来展示物理现象给课堂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充足的素材。采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以录音、录像、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物理课程内容科学地、有机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进入视、听、思并用的教学环境,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过程.易于突破抽象思维的难点与局限,使教学活动更为符合人的认识过程,从而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益和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使图、声、文集于一体,将生活本身、事物实貌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全面感知学习对象,在正确而全面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学生就能正确掌握知识。信息技术利用光、声、电等手段使教学内容声形并茂,学生眼耳并用,视听结合,提高知识记忆保持率,以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运动的描述”一节中的“参照物”一知识点,对于中学生来说很难接受,也很难描绘清楚。然而我运用计算机来演示空中加油的情景和等速救护的过程,配上声音的效果,让学生从声音、图像等全方位感受,如置身于其情景,直观地掌握该节的内容。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可以模拟物理实验或物理过程,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物理过程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许多复杂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用语言、用文字、用挂图很难把它们讲清楚,学生也很难想象出它们的具体情景;而利用信息技术却能变静为动、变难为易,实现静态的物理过程动态化分析,动态的物理过程静态化分析。如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演示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室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演示实验过程流畅、直观,而且结合常规实验共同完成,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很容易记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过程直观,使学生记忆深刻。

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可增大课堂信息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要花较多的时间板书,尤其是习题课,画图用的时间很多,课堂效率难以提高。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难题。教师提前在电脑中输入必需的文本、公式及图片,在上课前做好课件,上课时鼠标一点就可显示出来,从而省下大量的时间用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或者增加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这样,课堂信息量自然增大子。如在复习电学内容时,如果在课前用信息技术把有关的电路图、实物图以及一些常用公式及练习题准备好,那么在上课时教师就可运用多媒体就图启发、由图比较、看图推导公式,为学生提供记忆线索,引导学生一步步建立完整而系统的知识结构,掌握物理规律。然后利用练习强化训练,增强记忆。这样,一节原本时间仓促的复习课,由于引入信息技术就变得“游刃有余”,不仅复习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复习效果非常好,还拓展相关的课外知识,丰富了学生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