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新闻毕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3-26 14:26:20

新闻毕业论文

新闻毕业论文例1

川大新闻系主任张小元对于这种改革的理由是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真正意义还不仅仅在于目前的本科论文“太水”,形同鸡肋,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学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那么是不是说因为“三鹿”奶粉有毒,我们就可以说所有的奶粉都有毒而将奶粉这种食品给废弃?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论文“太水”的原因与论文本身有何关系?教育与实践脱节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有论文的存在?这样的理由太可笑了。

并且我们谁也不能保证发表的新闻作品和评论就不“水”。论文之所以“太水”有一方面原因在于如今论文抄袭、造假以及的“”盛行。而新闻作品、评论的写作门槛相对于写论文的门槛更低,要发表这样的作品也不是难事。谁说有的“”出现,就不允许有新闻作品的“”出现呢?又有谁能保证有花钱就能的平台出现,就不允许有相应的发表新闻作品的平台出现呢?

毕业论文也许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也不一定能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毕业论文是一个大学生对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知识最有分量的一个综合体现,是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独到见解。如果说将毕业论文取消,只以发表的新闻作品、评论等作品作为新闻系学生的毕业标准,是不能体现出新闻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特点的,新闻专业的学生也将失去对新闻相关学问的研究能力。

新闻毕业论文例2

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3.本课题研究内容

4.本课题研究方案

5.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6.参考文献

范例:

秀文化主流化的成功是小柯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的,选秀文化主流化的成功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选秀文化主流化的成功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写作论文,以下是正文。

【论文摘要】选秀文化多归属商业、大众文化,但中国红歌会却成功地融入了主流文化,既彰显了主流话语力量,又是大众娱乐化的典型,对这一个典型范例成功的探因无疑为中国电视娱乐化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

【论文关键词】中国红歌会选秀文化主流化

中国电视的发展似乎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娱乐风暴从1997年始,席卷原本由主流文化引导的电视传媒,使其传播方式由以传者为中心逐渐转向以受众为中心,“电视作为明眼人都可以感受到的大众文化演练场,已经大规模踏入娱乐文化的追求中不可自拔”。矫枉必须过正,随着市场观念的形成和竞争现实,电视传媒对于节目定位的多元化,此现象本无可厚非,但是此时江西卫视以代表本土主流文化的《中国红歌会》的屡屡成功,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将“选秀文化”融入主流文化,其理性回归值得思考和总结提升。

新闻毕业论文例3

根据笔者近5年来对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的管理情况来看,随着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加强,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毕业论文选题忽略了新闻专业的特性一社会性,没有紧扣社会热点问题,理论分析过多,实证研究较少;在理论分析的论文中引用他人材料和解释过多,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不足,深度不够,论文模式依然是“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办”的步骤,尤其在“怎么办”阶段,对策拍脑瓜,方案想当然的问题相对突出。学生的毕业论文以“伪命题”的理论分析为主,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偏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量的理论性课程的设置导致学生掌握的只有理论性知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的缺失,使学生游离于实证研究之外,也不懂得运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二是师资队伍的不健全也是实证研究类毕业论文缺少的原因之一。目前,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坛的教师,没有在媒体工作和一线实践的经历,师资队伍的单一性和实践型教师的缺失直接影响实证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即使学生选了实证研究类的题目,老师也指导不了。三是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对毕业论文的选题也会产生影响,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这段时间学校基本没有集中授课的课程,大部份学生忙于就业、考研,精力难以放在论文写作上。且有的学生在外地,与指导老师基本上见不着面,论文指导仅限于网络指导和电话指导,理论性的论文选题更利于毕文的完成。

二、对策思考

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根本,它规定人才培养的规格,预期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应用型新闻人才与传统学术型新闻人才的侧重点不同,它强调了学生的应用和动手能力。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用型这个特性应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型不仅是对新闻专业外在的层次规定,也是新闻专业本身内在的要求。新闻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工作在社会第一线,接触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相关社会科学的基本素养对于新闻专业来说必不可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必要的理论课程和专业素养外,还要增加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课程和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这样,学生才能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这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二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般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专业筹建时间不长,师资以年轻的教学型教师为主,他们大都是来自高校的毕业生,不仅在理论教学上有所欠缺,而且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者,其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所培养人才质量的优劣。因此,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采用做访问学者或提升学历、学位的方式,通过进修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拓展教师的研究领域,这对于毕业论文的指导是很有益处的。同时,由于新闻专业本身的特性和应用型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经验在毕业论文创作,特别是实证研究类的论文创作中起了很大作用。这就要求论文指导老师本身要具有一线的工作经历,因此,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时,除了注重理论素养的提高外,更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获得,要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原则。“引进来”,指聘请媒介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新闻从业者开设专题讲座,为教师讲授现实中媒介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操作,掌握媒介的最新知识;“走出去”,指将青年教师送到媒介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各类工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使得自己更加符合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是加强论文指导过程的管理。论文撰写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从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到中期检查到论文答辩,环节众多,有效的管理是保证论文进度和质量的关键。第要加强选题指导。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感兴趣的选题是论文良好的开端。论文的选题要提前规划,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结合自己的课程学习和各类实践进行思考,而不是要做论文时才开始找论文题目。其次,新闻专业是一门社会科学,规划选题时要从新闻专业的实际应用性出发,寻找有研究意义的课题,避开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因此在选题时,建议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选取实际问题。最后,选择课题要遵循“小切口,深挖掘”的理念,避免大而空的论题,如果论文的题目“假”、“大”、“空”,那么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因没有切实研究,只能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来完成论文。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论文题目选好选准了,后面的写作才能扎实有效的开展。第二,要加强过程管理。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外出实习,在论文的指导过程中,学生与导师面对面地交流的次数不多,毕业论文的进程和质量难以管理和监控,如何有效地对毕业论文进行管理是值得思考的。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流程中,要抓好论文的开题和中期检查这两关。撰写论文开题报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开题,学生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创新点和自己研究的方向。在开题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构建论文框构,明确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对策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定下论文的基调;在中期检查过程中,老师对论文写过程中的研究方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明确下一步的写作进程。这两个环节,指导老师要与学生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落实每一个环节,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深入地研究和撰写论文,而且还避免理论研究论文中的抄袭现象,改变以前的“剪、贴、拼”的论文写作模式,最终写出有新意的论文。第三,要重视基地建设。实证研究类论文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因此,指导学生撰写实证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时,需要相应的实习场所和实习基地。对应用型新闻专业来说,对口的实习基地就是报社和电台、电视台、各类网站等媒介单位,要建立相适应的媒介实习基地,特别是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实习基地,保证新闻专业的学生有大量的、长期的机会在新闻一线接受锻炼。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做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

新闻毕业论文例4

综合来看,**在发展涉农文化产业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大。

**有“天府之国”的雅誉,古蜀文明还给她留下了许多传奇人物和故事,而浓郁的川西民俗和客家文化更是为其增添了许多人文沉淀,资源相当丰富。

二、主题鲜明,涉农文化产业特色较为突出。

**涉农文化产业围绕“休闲”二字展开,讲究“付费休闲”、“休闲体验”,其特色可归纳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模式”。

三、政府引领到位,企业主体保证产业运作规范。

**市涉农文化产业的开发注重产业运作机制的长效性和职能化。基层政府成立文化产业公司,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如洛带古镇,镇政府于2003年5月1日成立了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一是通过“修旧

网游之一枪爆头 百变销魂 官路青云 一帘妖梦 第一公敌 权柄如旧”,恢复了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客家民居;二是积极选择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古镇景区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是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加工、展示、销售、交流与体验;四是抓大项目建设,先后引进新西南艺术陶瓷厂、洛带——女红坊、中国文博公园、“创库”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积极进行资本扩张、那扩大企业规模。

四、注重对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探索。

从最初单打独斗、内涵粗糙的早期农家乐到后来“五朵金花”的集群效应;从对10个文化古镇的初步保护到筹划打造“天府30大文化古镇”品牌。**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精神始终强烈,越来越多的涉农文化产业开始着力摆脱产业模式单一的束缚,着眼于深度化、立体化的产业发展,注重尝试新的产业管理模式、开拓新的涉农文化产业市场。

如洛带镇除客家特色外上海创意产业,还规划4500亩,投资1.86亿元人民币,开发培育自然风光游、

农家健身娱乐游等六大系列农业旅游产品;

又如**首创企业出资编制涉农社区发展规划——“成华区龙潭和成涉农社区新农村建设概念(项目)规划”。此规划由工商企业共同发起杨浦创意产业,聘请专家编制,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以社区生态旅游为方向,建设大型餐饮娱乐休闲中心,同时发展蜀绣等旅游工艺产品生产。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早在2005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就已为此指明方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建设提出了更加细致合理的规划方案,而且4万亿刺激内需的投资计划更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了战略性的政策倾斜。当前财满街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应敏锐地把握住这个信号,思考如何变危机为契机。

以**为例创意产业园,笔者认为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涉农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块动起来。在产业发展初期可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做好评估规划工作。政府需清楚认识到涉农文化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明确责任,积极鼓励社会办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安排专项部门落实对其的资金、政策等支持。其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忽略的,它是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组成,也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反哺”农村,形成与农村基建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例如**打造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完善的交通体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关村创意产业网,同时也提升了当地农村的生活环境和致富能力。而宏观来看,政府则要调整好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多在东部。而西部蕴藏着丰富的涉农文化资源,却因经济等因素,面临着融资难、消费难的两重难题。所以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给予政策倾斜,在西部建立文化改革试验区,对于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适当放宽资本进入的门槛,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涉农文化产业,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

新闻毕业论文例5

中广网北京5月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每到高校"毕业季",网络上的学位论文买卖生意就异常红火。尽管公然叫卖学位论文明显有违个人诚信和学术道德,但近年来论文买卖还是持续升温。

其实最大的原因是网站属于一个监管空白,学生们自己也很清楚与抄袭相比,论文买卖的隐蔽性更高,而且高校只能管理自己的学生,对网站却无计可施,学校的管理难度非常大。另外,无论教育法规还是著作权法、知识产权法都没有明确禁止论文买卖,除了高校可按校纪校规对学生处罚之外没有一个部门对论文或者提供中介服务的网站进行查处,如此这般论文买卖的生意想不红火都难。

其实负责任的导师完全可以看出论文是否由学生独立完成,在论文答辩的环节当中也能分辨出来,但是在现实当中部分高校学位论文审查和答辩流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行为。

要从源头上治理就必须要加强高校论文的审查机制,合理制定论文的标准,强化导师的责任,归根到底一方面是法律问题,一方面是各个部门的职责不明,所以必须明确论文买卖属于违法交易行为,同时教育、工商、出版、公安等部门应该明确的分工,加大综合的执法力度,特别是要在论文买卖的旺季对互联网站进行专项的检查。(编辑饶蕾)

新闻毕业论文例6

关键词:涉农文化产业 成都亮点 产业价值 未来建议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之际,稳定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国内消费,成为决策层维稳中国经济寄予厚望的政策取向之一。这是自1982年以来中央第11次将目光聚焦在“三农”领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除了传统的粮食生产以外,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另一重大途径。

成都市是西部大省四川的省会城市,20xx年人口总数即已超过1249万,位居全国第四,其在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可谓成果显著。据市统计局公布,成都20xx年在遭受地震和金融危机双重冲击之下,前三季度生产总值仍达到了2821亿元,同比增长12.2%。(1)20xx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成都举办,成都市签约项目31个,总金额126.3亿元,占签约总额的57%,充分显示了成都文化产业的辐射力和规模效益,所以成都在文化产业上的实践探索对其他城市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和带动作用。

综合来看,成都在发展涉农文化产业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大。

成都有“天府之国”的雅誉,古蜀文明还给她留下了许多传奇人物和故事,而浓郁的川西民俗和客家文化更是为其增添了许多人文沉淀,资源相当丰富。

另一方面,成都的总体消费实力常年位居全国前三甲。而在20xx年,成都市城市居民人均教育、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968元,占整个消费性支出的14.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其城市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国创意产业,预计到2020年,成都城市人口比重将达到64%,庞大的城市人群是涉农文化产业的潜在市场。

二、主题鲜明,涉农文化产业特色较为突出。

成都涉农文化产业围绕“休闲”二字展开,讲究“付费休闲”、“休闲体验”,其特色可归纳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模式”。

“古镇文化”:早在20xx年多媒体创意产业,成都市规划局等部门就完成了《成都市域古镇形态研究及利用》等规划,提出将对大邑悦来古镇、邛崃平乐古镇等10个文化古镇进行保护上海创意产业园,将其打造成为成都周边最具特色的古镇旅游文化风景带。如今“古镇旅游文化”规模已成,十个文化古镇分别寻求自己的营销诉求。如黄龙溪的“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洛带的“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平乐的“茶马古道第一镇”等。古镇的盈利能力不容小觑,如洛带古镇仅在20xx年1至6月份,就接待海内外游客16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超过8000万元。

“农家乐”模式:成都是农家乐的诞生之地,最初只是一些农民利用自家庭院和责任田从事旅游接待活动,以此作为增收手段,大多单打独斗,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经营。在政府的引导下,锦江区农村纳入了统一规划,打出了“五朵金花”的品牌——“花乡农居”、“东篱菊园”、“幸福梅林”、“江家菜地”和“荷塘月色”。“五朵金花”特色各异,但又相互支撑,形成整体联动的文化产业模式。而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农科村,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优势,丰富了农家乐的休闲方式和赢利亮点。在20xx年,农科村旅游收入达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万元。(2)

三、政府引领到位,企业主体保证产业运作规范。

成都市委、市政府于20xx年就提出和制定了“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先后采取了改革文化体制、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净化文化市场发展环境和提高产业服务水平等举措。同时,成都市还打造了一批文化阵地健全、文化生活丰富,农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素质有新提高的文化建设示范乡镇和村,以点带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涉农文化产业市场的发育。(3)如20xx年,全市各区(市)县建立了群众文化辅导员制度,先后对全市1000余名农村业余文艺骨干进行了各类艺术培训,培育了农村文化队伍杨浦创意产业,也为涉农文化产业发展开启了新思路:农民组织了腰鼓队、舞龙队等,活跃于广大乡村。仅20xx年,双流县农村文化队伍就创造产值200多万元,利税超过40万元。(4)

成都市涉农文化产业的开发注重产业运作机制的长效性和职能化。基层政府成立文化产业公司,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如洛带古镇,镇政府于20xx年5月1日成立了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成都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一是通过“修旧如旧”,恢复了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客家民居;二是积极选择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古镇景区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是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加工、展示、销售、交流与体验;四是抓大项目建设,先后引进新西南艺术陶瓷厂、洛带——女红坊、中国文博公园、“创库”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积极进行资本扩张、扩大企业规模。

四、注重对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探索。

从最初单打独斗、内涵粗糙的早期农家乐到后来“五朵金花”的集群效应;从对10个文化古镇的初步保护到筹划打造“天府30大文化古镇”品牌。成都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精神始终强烈,越来越多的涉农文化产业开始着力摆脱产业模式单一的束缚,着眼于深度化、立体化的产业发展,注重尝试新的产业管理模式、开拓新的涉农文化产业市场。

如洛带镇除客家特色外上海创意产业,还规划4500亩,投资1.86亿元人民币,开发培育自然风光游、农家健身娱乐游等六大系列农业旅游产品;

又如成都首创企业出资编制涉农社区发展规划——“成华区龙潭和成涉农社区新农村建设概念(项目)规划”。此规划由工商企业共同发起杨浦创意产业,聘请专家编制,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以社区生态旅游为方向,建设大型餐饮娱乐休闲中心,同时发展蜀绣等旅游工艺产品生产。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早在20xx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就已为此指明方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建设提出了更加细致合理的规划方案,而且4万亿刺激内需的投资计划更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了战略性的政策倾斜。当前财满街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应敏锐地把握住这个信号,思考如何变危机为契机。

以成都为例创意产业园,笔者认为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涉农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块动起来。在产业发展初期可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做好评估规划工作。政府需清楚认识到涉农文化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明确责任,积极鼓励社会办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安排专项部门落实对其的资金、政策等支持。其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忽略的,它是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组成,也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反哺”农村,形成与农村基建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例如成都打造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完善的交通体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关村创意产业网,同时也提升了当地农村的生活环境和致富能力。而宏观来看,政府则要调整好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多在东部。而西部蕴藏着丰富的涉农文化资源,却因经济等因素,面临着融资难、消费难的两重难题。所以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给予政策倾斜,在西部建立文化改革试验区,对于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适当放宽资本进入的门槛,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涉农文化产业,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

新闻毕业论文例7

本科生写毕业论文,与其说是为了追求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不如说是通过写毕业论文这一过程,培养本科生的研究能力和发现能力、总结和检验本科几年基础知识的学习。但现在,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考核,是重“结果”轻“过程”。

过分强调“学术成果”,一方面,为了追求所谓的学术价值和水准,本科生不得不靠“糨糊剪刀”、“谷歌百度”,靠拼凑和抄袭,去写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在论文写作仅仅成了一种抄袭和拼凑过程时,论文写作对本科生知识的检验功能和提高功能就不见踪影。

新闻毕业论文例8

目前,两种新形式的考核机制初稿已大致敲定,估计下个月20日左右,详细考核机制(试行)就会正式出台。

下个月试行明年将举行成果展

记者了解到,这个月底,文新学院将会针对新的考核机制细节发放第二批问卷调查,最后,学院6个系将针对本身专业情况,将机制再进行调整细化,“估计下个月20日正式的考核机制(试行)会出来。”

下周开始,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文新学院2006级的本科生将可以提出申请,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方式。但选择传统论文以外的两种方式的学生,人数将不会超过学生总数的20%。

文新学院新闻系主任张小元说,明年5月,2006级学生将会按照“新的规则”进行毕业答辩,在他们离校之前,学校打算做一个毕业考核多元化的成果展,以回应整个社会的质疑。

学生反应2008级学生更有兴趣

记者采访的数十个2006级新闻系本科生都表示,会选择本科毕业论文,主要原因是不熟悉“新论文”的具体评价标准,实践成果不多的同学也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发表作品。相对于即将毕业的2006级学生,2008级的师弟师妹们似乎更有“吃螃蟹”的兴趣,新闻系大二的戴予馨说,这次改革可以鼓励班上绝大部分同学都有意向选择实践类的毕业设计,她自己也不例外。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2005级本科新闻系毕业生表示,大部分学生是以一种机械化的心态在做毕业论文,这次改革使毕业考核更加灵活,是教育进步的表现。

早报记者 肖莹佩 实习记者 唐巧摄影赵霞

新闻回顾>>>

10月11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报上发表新闻作品、评论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的消息一经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次日,四川大学公开澄清,学校不会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只是考虑优化毕业论文设计。15日,四川大学正式宣布,“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多样化”,并要求各学院根据自身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这些可当毕业论文

替代品一:媒介状况调查报告、策划

一、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的,可被认为合格。

二、没有获奖,但是被采用或有明确社会回应的,也可视为合格。

三、没有获奖、没有被采用也没有什么反响的,则由学校选3个教授进行打分,如果其中一个教授否决,就不合格。

替代品二:新闻媒体上发表的作品

A类、重大独家、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

新闻毕业论文例9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向十分清晰,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业务技能技巧、能够向其他相关领域扩展和渗透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适应媒体工作,新闻学专业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新闻知识,又要具备相关的新闻业务操作能力。因为新闻学专业培养的绝大部分学生将要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工作,所以新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它的实践性特征很明显。谁都知道,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掌握充分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技能,是新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1]

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这个环节。实践性教学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践环节的教学抓得好,落到实处,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就强,专业基础就打得牢,毕业后工作上手也快,成长空间就大,用人单位自然满意。因此,新闻学专业一方面要传授学生新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培训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最好要统一合并采访写作课程,让学生亲自投入新闻火线上;完全以新闻室的标准严格要求之,练习与批判并重。切忌叠床架屋式的纸上谈兵,像个反复背诵食谱而不下厨的主妇。[2]新闻学专业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技巧主要是通过新闻学实践教学进行的。

部分新闻学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在校园内进行。然而,校园终究不是社会,如果所有实践教学环节都在校园内进行,那么这种闭门造车式的实践教学与现实社会中的新闻实践是脱节的,与新闻实践脱节的教学活动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当然,学校也可以临时找一家或几家媒体作为实践教学的地点,但联系媒体费时费力,学校教师也不方便到现场去指导学生实习,教学效果也不好。一个固定的高质量的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完全可以克服上述弊病。通过和相关媒体合作建设一个长期、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新闻学专业可以弥补学校实验设备、实习场地、实习经费不足的缺口,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实训、实习条件。我们认为在新闻教育中也应提倡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走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适应现代新闻教育要求的新路。应提倡新闻教育机构和新闻教育工作者走出校门,广泛联系新闻传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同社会各界合作,创造出好的新闻教育条件。[3]

在基地进行的实践性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传播媒介的特点、规律和发展状况,体察媒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制作、管理和发行等方面的技能技巧。在基地内进行的实践教学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及时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可以说,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实现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校园进入社会,从学业转向就业的一个重要阶梯。

二、在实践教学基地内实施的教学环节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主要是基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闻学合格人才的需要。学校和媒体可以共同利用基地进行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和媒介研究,实现媒体资源和学校资源优势互补。新闻学学生可以在基地内进行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锻炼、提高专业技能、技巧。

(一)专业考察环节

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到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考察。学生现场了解、体验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经营管理、发行等新闻活动,明晰当今新闻事业的发展现状。专业考察是新闻学专业教学环节中反映、检验教学水平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新闻行业和新闻职业认同度的一种重要实践教学形式。当然,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新闻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内所学的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习环节

专业实习是指新闻学专业学生在社会化新闻媒体参与实际新闻工作的一种实习模式,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专业实习的环节。专业实习完全可以在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在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专业实习时,学生需要全面了解新闻媒体的性质、特点及工作内容。在学校指导教师和媒体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新闻学专业学生亲自参与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经营、管理、发行等实际工作,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基地实习的新闻学专业学生要全面掌握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业务技能,能够独立地、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完成一定数量的署名作品。

(三)毕业论文环节

为满足新闻学专业的教学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新闻学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不断引向深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还必须重视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工作是专业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也是检验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可以在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内撰写,把实践教学基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基地所属媒体的特点及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当然,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可以在基地媒体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

(四)毕业实习环节

毕业实习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夕进行的一个主要培养就业能力的实习环节。毕业实习可以在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毕业实习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考察媒体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的情况,也可以让基地的媒体人事部门介绍如何培养和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让媒体工作人员召开从业经验交流会。毕业实习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让学生感受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有助于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

三、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该以服务教学需要作为自己的立足点,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科学、合理的基地建设内容。当然,为保证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基地的使用效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基地建设内容。一般而言,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该包含如下内容: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基于新闻学学生培养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基地的现有设备和人员资源,设置更加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项目,构建与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的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服务。

(二)实行双导师制度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实行校内导师与媒体导师联合指导学生的双导师制度,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方向,双向选择校内导师和媒体导师各一名。为确保教学质量,每个校内导师与媒体导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不应该超过4人。实践教学基地要建立学生与双导师之间的联系手册,媒体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联合评定学生的实践课程成绩。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基地应该具体规定学生跟随媒体导师实习的时间。一般来说,大一到大二学生每年跟随媒体导师在采写一线的实习时间不能少于1个月,大三学生每年跟随媒体导师在采写一线实习的时间不能少于3个月。

(三)搭建全媒体语境下学生的知识结构

依托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结合各类媒体对应用型新闻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参照媒体从业人员所必需的素质标准,搭建全媒体语境下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在基地进行的多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学生既了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规律,又熟悉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电子摄像等知识模块要贯穿到在基地内进行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之中。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学生能够在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媒体的资源和设备。媒体的领导、记者、编辑对学生进行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电子摄像等业务方面的指导,学生能够参加媒体的采访、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各项新闻活动,从而熟悉基本的新闻业务和新闻流程。如何发现新闻线索、如何判断新闻价值、如何用简洁文字将新闻事件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等能力,都进一步得到了锻炼和加强,为学生以后走向新闻工作岗位积累实践经验,做好心理上、知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

(五)创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以学生和媒体需求为出发点,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媒体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学校的教师、学生也可利用各自的优势参与媒体的业务运营之中。学校教师、学生可以经常性地参加媒体的新闻策划会,为媒体的定位出谋划策,帮助媒体解决运营过程中的难题,一些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可以结合媒体的实际需要进行研究。通过基地的建设,媒体和学校都将得到实质性提升,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新闻毕业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151-03

一、问题的提出与调查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低成为各高校新闻学专业比较普遍的现象,复旦大学学者童兵曾在一次访谈中透露复旦大学新闻学毕业生对口就业比例仅为40%,清华大学为60%[1]。名校如此,地方高校由于师资、平台等限制,也面临着相同甚至更严重的情况。毕业生学非所用会使人质疑专业教育的有效性。然而,就重庆师范大学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而言,原因并非如此简单。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良好状况,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心理弹性普遍较低,个性化需求较为突出。例如,虽然区县媒体和相关政府机构对毕业生有一定需求,但不少毕业生在选择专业实习和就业时,不愿意到这些媒体和机构,而是结合个人目标进行多元化选择,如广告公司、房地产企业和商业网站等。以宽口径为特征的“大传播”领域就业已经成为新闻学专业的一种现实情况。

专业课程有效性除了可以借助教学对象对它的直接评价来检验外,还可以借助学生的就业取向间接观测。本研究假设有效的专业课程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进而在择业时将“专业对口”作为考虑要素。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有效性具体情况如何?宽口径、“大传播”就业的实际状况是怎样的?如何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以适应宽口径就业,同时稳步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素养?本研究带着上述问题对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设计

1.调查样本

本次调查选取了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2012届和2014届的本科毕业生共160名。两届学生分别为毕业后近一年和近三年,工作基本稳定,两个年级互为参照,以便更客观地进行调查和分析。选取新近毕业的两届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是兼顾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理性认知,和对课程教学的深刻印象与感受。调查主要采取电子邮件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为37.5%。

2.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将课程有效性与就业取向相结合,验证目标在于验证地方高校的新闻学专业课程教育是否能符合学生宽口径就业的要求,因而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包括就业取向、工作岗位、留任意愿,得出的结果用来与专业课程有效性进行比对;第二部分主要调查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从能力培养和课程教学两方面调查毕业生对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态度,并据此分析新闻学专业课程对毕业生工作的有效程度。在分析完就业取向的合理性和专业课程有效性之后,笔者将结合分析结果对地方高校的新闻学专业教育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新闻学毕业生就业取向分析

在进行就业取向调查之前,我们先调查了两个年级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调查发现:2012届毕业生中正在工作的,工作岗位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占比61.9%,其中在新闻媒体任记者或编辑的占42.8%;2014届正在工作的毕业生中,工作岗位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占比70.0%,其中在新闻媒体任记者或编辑的占26.7%。两届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中,在新闻媒体担任记者或编辑职务的仅占33%。这说明,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小新闻专业对口”占比较小,且比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其以新闻传播相关行业为主的“大传播”领域就业占比较大,且明显呈上升趋势。同时,传媒类宽口径就业的现状与毕业生就业取向之间吻合度较高。

下文笔者将通过两届毕业生的几组数据对比,对此进行分析。

首先,笔者调查了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时的第一标准,在全部四个选项中,选择“是否符合个人兴趣”的毕业生占总数的65%,选择“薪资是否满意”的毕业生占总数的15%,而将“专业是否对口”作为择业第一标准的毕业生仅占总数的7%。总体来看,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的主要依据是个人兴趣,本科所学专业对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来说并非最重要因素。

在对毕业生对于当前工作的留任意愿进行调查时,笔者发现,在择业时,毕业生可能并不了解自己所选择工作的实际情况,但在有了至少一年的工作经验之后,就可以对当前工作与自己择业时第一标准的关系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判断。对“择业第一标准”和“对当前工作的留任意愿”结果的对比显示出,将“专业对口”和“个人兴趣”作为择业第一标准的毕业生,在愿意留任当前工作的毕业生中均超过60%,而将薪酬作为择业第一标准的毕业生则对此态度暧昧,两个年级都仅有33.3%的毕业生愿意留任当前岗位。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口径虽不局限于狭义的记者、编辑类新闻岗,但仍集中在传媒类工作岗位;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宽口径就业岗位与其就业取向符合程度较高,重视薪酬待遇的毕业生比较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新闻学专业课程有效性分析

课程有效性研究缘起于20世纪上半叶实用主义和行为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主要的研究领域是检测课程功能、课程目的的实现程度、课程对学习者的影响等,进而判断课程的有效性。本次调查所测试的课程有效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首先是宏观上的有效性,指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否适应毕业生宽口径就业的需求;其次是微观上的有效性,指每一类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适应宽口径就业的需求。因为只有在制定了符合职业要求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实行有效教学,才能使毕业生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自己所选择的职位。

1.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否符合毕业生宽口径“大传播”就业的需求

图 新闻学专业课程分类图

一般而言,各个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时,都会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如早稻田大学新闻学院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指向以下五大目标:“批判性思考能力”、“对新闻传播及媒介角色的深刻洞察”、“专业知识:基于广泛专业视野理解科学知识和哲学”、“采访和表达能力的职业化技能”、“现场知识:基于田野调查的思考”[2],虽然不同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略有不同,但在考察了重庆师范大学和川渝两地其他开设了新闻学专业的省属高校的培养计划后,笔者发现其培养目标可以按照“实务-理论”和“综合-专业”两条轴线大致划分如下:

在笔者考察的大部分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培养计划中,都会将“宽口径”作为制定培养计划的原则之一,重庆师范大学也不例外。那么,以此为依据的培养目标能否满足宽口径就业现状下毕业生的工作需求?基于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开设情况,在向调查对象简要诠释了各种能力和素养的内涵后,问卷中对培养目标指向的能力和素养在毕业生工作中的使用频度进行了调查,并试图通过对使用频度的分析得出这些能力和素养对于毕业生的有效程度,得出结果如下:

以使用频度为标准,对于两届毕业生而言,综合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实践和沟通能力,其次是批判性思考能力,这与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的是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工作有关,这些工作的内容一般是撰写各类文案,或进行活动策划等,文学艺术素养仅列第三,社会学理论和社会调查方法使用频度最低。同时可以发现,2014届毕业生比2012届毕业生更加重视文学艺术素养,这与他们就业口径相对拓宽有关。

与综合能力相比,整体而言,专业能力在两届毕业生中使用频度较低,特别是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和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知识。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并未担任记者或编辑,在工作中没有机会运用到专业理论知识。而部分专业实务能力,如摄影摄像、新闻写作课程等跨媒体传播技能在与新闻传播相关、但非传统记者或编辑的职位上也能发挥作用,因而相对更受毕业生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参加工作已经两年的2012届毕业生比刚参加工作的2014届毕业生明显更加重视专业实务能力,同时更轻视专业理论素养。

毕业生有机会使用到的能力或素养,才更能在他们的工作中发挥效用。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毕业生认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课程所要达成的培养目标中,实务能力对于他们而言有效程度较大,而理论素养相对而言有效程度较低。

2. 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毕业生宽口径就业的需求

在这一部分的调查中,笔者将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除公共必修课外的所有课程按照其教学内容划分到不同培养目标之下,组合成与培养目标中的8个部分相对应的课程模块,并以模块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对这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性的评价。

(1)毕业生对教学内容有效性的评价

首先,笔者调查了毕业生认为新闻学专业的课程内容能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发现问题最突出的是文学艺术类课程和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这两类课程门数最多,教学内容最为丰富,在这两届毕业生的培养计划中,至少都包含有10门以上的文学艺术类和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然而大部分毕业生从其中学到的知识却完全不能或只能勉强满足工作需求,成为教学内容有效性最低的两类课程。仅28.7%的毕业生认为文学艺术类课程的内容至少基本可以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有38%的毕业生认为其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有33%的毕业生认为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的内容完全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如果课程数量多并不一定意味着教学内容的有效程度高,那么就有必要从教学内容本身入手,对其中的原因进行调查,因此,笔者调查了毕业生对这些课程教学内容的评价。

毕业生对两类课程教学内容的评价是十分相似的,认为其内容丰富和理论性太强的毕业生都接近50%,因此,教学内容的有效性低,可能并不是由于教学内容的量上不够丰富,而是因为理论性太强。换言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难度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导致毕业生对其接受度低,且在实际的工作中难以运用。另外,不少毕业生反映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中有些知识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要求,这也是其教学内容有效性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毕业生对教学方法有效性的评价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3]。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对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检测。

对于高校教学方法,有很多学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了分类,由于本次调查依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性的强弱,分为实践性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和纯理论讲授。

在这一部分,笔者向调查对象询问了各类课程中“老师采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和“你认为应该采用的最好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两组数据来检测毕业生对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判断,发现大多数毕业生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践性教学”,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却不是老师最常采用的方法。结果显示,对于三类主要课程,都有接近或超过50%的毕业生认为最应该采用实践性教学的方法,然而认为这些课程采用了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毕业生则比较少,可见他们对于这些课程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判断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课程本身的实操性很强,如果不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实践,很难说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之相对,纯理论讲授被最多毕业生认为是老师不应该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式。

最后,笔者还调查了毕业生培养自身批判性思考能力和社会沟通实践能力最有效行为,发现大部分毕业生并不认为自己是通过本科的课程学习培养这两种能力,7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批判性思考能力,52%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是通过专业见习或毕业实习培养社会沟通和实践能力。

三、总结与建议

根据以上基于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为样本做出的就业取向和课程有效性的调查与分析,笔者可以得出下列基本结论:

1.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日益趋向于与新闻学相关的“大传播”领域。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时的第一标准为“个人兴趣”,愿意留任当前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则将“专业对口”和“个人兴趣”作为择业第一标准。专业课程有效性在愿意留任当前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中可能较高,且形成较为稳固的专业爱好。

2.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及其培养目标设置总体上符合就业需求,即具有宏观上的有效性。与综合能力相比,专业能力在两届毕业生中使用频度较低,社会实践和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综合能力,重视专业实务能力,轻视专业理论素养较为明显。

3.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符合就业需求,但教学方法远未达到就业需求,即微观上的有效性呈分裂状态。具体而言,文学艺术类课程和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最受毕业生欢迎,但这两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满意度也最差。在课程体系中,这两类课程数量最多,教学内容也最为丰富,但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其教学方法理论性太强,有接近或超过50%的毕业生认为最应该采用实践性教学的方法改进教学。

根据上述结论,对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提高专业课程有效性、帮助毕业生形成合理的就业取向,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地方高校新闻专业课程有效性的关键路径不是从根本上变革课程体系,而是提升教学质量。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应囿于“小新闻”理念,而应积极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树立“大传播”观念,充分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具体而言,应增加综合类课程和活动的比重,在综合理论课程中,增加文学艺术类课程的比例,并尽量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或专业实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在专业类课程设置中,应更加重视专业实务课程,提升学生进行媒体内容制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同媒体工作岗位的需求。

为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取向,应设立养成性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就教学方法而言,应尽量采用互动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如实践性教学、小组讨论或案例教学等。

课程有效性主要包括有效课程的设计和课程效能两个方面。但正如衡量教学效果的复杂性一样, 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会影响课程有效性的衡量体系,不同的主体对课程有效性的解读都会出现差异。课程有效性关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因素,也有短期效能与长期效能之区分。课程有效性的全面衡量,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用人单位和高校三方,本次调查仅仅从毕业生的角度进行就业取向和课程有效性的分析,难免会失之偏颇。更系统、深入的研究,还有待对用人单位和高校两个主体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