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人生价值的意义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8 16:50:22

人生价值的意义

人生价值的意义例1

那么,长寿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也不是的。这对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一些好处的。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锁。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

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过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人生价值的意义例2

1、人生价值对人生观有很大的重要意义,人生观与人生态度相互联系,有什么样的人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观决定了人们应如何对待生活,以怎样的方法解决人生问题,而人生态度也影响人生观;

2、正确的人生观对人未来的成功具有导向作用,而错误的人生观则阻碍人们向前发展;

3、正确的人生观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责,而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他人进行索取阻碍个人的发展;

4、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经历和体验及个人感

(来源:文章屋网 )

人生价值的意义例3

一、中国哲学的主要价值内涵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中国哲学家通常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统一联系的整体,因此,他们观察宇宙时往往着眼于整体,重视其统一性,认为“道”贯穿于天地万物之间,研究哲学归根结底是研究“道”。佛家、儒家、道家都认为天地万物从根本上而言是统一的整体,其本性和根源是一致的。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价值来源于“道”,自然界也因此而有意义、尊严和德行。

(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中国哲学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看的至关重要,认为人与天地相互参照、人是万物之灵的说法,这对人格、人的创造性、独立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中国哲学探究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道德价值、意义和人生目的等问题,儒、释、道是中国哲学的三大宗派,他们也将此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人文精神的基础是尊重自然,道德精神是其核心。从政治思想层面考虑,则是民本主义——民为国本思想的体现。

(三)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中国哲学强调的并非概念本身,而是表里如一、知行合一,重视实践。中国哲学家认为,自知和实践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社会和自我的轉化。一方面是个体通过在社会实践中修养身心,最终提升精神境界、实现理想人格;一方面通过参与具体社会活动,促进社会良好秩序和公正的实现。

二、中国哲学对人生价值的影响及意义

(一)对自身欲望的合理处理

中国哲学很少追求欲望,无论是儒家还是佛教、道家都是如此,有些人的人生充满了痛苦是因为贪婪,欲望所占甚多,感受到的生活便不是充满温暖与爱,而是有那么多的求不得。泰学会哲学能教会我们去换一个角度来看待欲望问题,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需要积极的正视痛苦,为我们战胜痛苦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而感到自豪,只有这样才能够容易快乐和满足,而不被那些欲望的投影所折磨,通过我们的美感来领悟宇宙中的和谐。克制欲望就是要有良好的生活态度,热爱生活,将生活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这对于当下的我们有着重要的启发。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如今人们生活并不快乐,与古时候相差甚远。尤其是大城市里的人们,终日在浮躁的环境中奔波,追求房子车子,疏于对自己灵魂的梳洗,根本没有时间思考我们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古代哲学这告诉我们不急功近利,不为物质诱惑,坚守道德和理想的底线。中国哲学家告诉我们应该努力地追求终极价值,所谓的终极性是不仅仅掌握现实和世俗生活的法则,更应该超越于现实生活,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过分的强调求财做官、吃喝玩乐都是缺乏超越性价值的体现。

(二)求真务实的奋斗精神

人生价值的意义例4

前言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质,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国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幼为弃儿,长于佛门,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脚着芒鞋,独行野中,采茶觅泉,品茶鉴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理想的追求,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为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陆羽的一生,不羡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始终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茶道关于人的人生价值思想的完美表达。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第三,“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他吃的是糙米饭,除少量荤菜,只有茶而已。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反对铺张,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桓温以茶示俭,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只要供上茶与饼果,而不用牺牲,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陆羽对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如果用银制,则“涉于侈丽”,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俭朴处世,他不求仕进,不成家,却成就了《茶经》。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在安史之乱时,他写的《四悲诗》,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解释了真的本质,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变的。所谓“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陆羽《茶经》指出,“茶之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说:“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的诗中写下:“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名句。由此可见,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人生价值的意义例5

一、中国老龄化的状况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到205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8%。老龄化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怎么样实现积极老龄化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老人生理和心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老化,生活模式相应地也会发生变化,同时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特殊需求。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积极老年生活模式的质量。

1.逐步退出职业市场,退休后生活重心转移,使很多老人觉得无所事事,导致严重的失落感。

2.逐步退出社会政治生活,容易产生丧失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

3.生活活动空间明显缩小,给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各个方面的影响,家人成为老年日常活动中互动的主要对象,家庭成为老人日常活动的主要地方。

虽然说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老化,是更加容易比中、青年人产生丧失感、孤独感、低落感等负面情绪,也并不是说是绝对会产生,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产生这些负面情绪的可能性要比中、青年人大得多。老年期是负面事件高频率发生的阶段,随着生理功能的逐渐老化、各种疾病的出现、社会角色与地位的改变、社会交往的减少,以及丧偶、子女离家、好友病故等负面事件的冲击,长者经常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反应。由于年纪、健康等原因而逐渐脱离主流社会的现实,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心理落差,致使他们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孤独寂寞、自我否定、人生价值或意义感减弱等问题,这影响其身心健康及生活幸福,影响积极老人生活模式的质量。埃里克森认为生命周期最后一个阶段的任务是解决自我整合与自我绝望的问题。在人生的最后这一阶段,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它们可能会变成最后的人生智慧,反之,它们就也有可能变成老人最后的负担,产生更加严重的失落感。所以要重视生命周期的最后这一阶段。人生回顾法通过引导长者回顾往事,不仅可以协助长者重整生活经验,而且可以给长者的情绪、自我形象、认知能力带来正面的影响。心理年龄是无法通过个人努力、身心锻炼等方式来加以改变的,是受之父母的,但是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是有方式来使之发生变化的,也就是能够推迟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的衰老速度。人生回顾法做为一种极有效的方法,探究人生回顾法对老人年的晚年生活有其价值意义。根据马斯诺5个层次的需求理论,在老年期,各个层次的需求有其独特的内容,例如安全需求是对生活保障和安宁的需要,而且不仅仅是满足生活上的保障,对于爱与归属的需要,即渴望在家庭和社会上获得更多的精神上的满足。在家庭中希望能够过独立自主、被尊重的老年生活。另外,尽管老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但是对于参与社会团体等活动还是有很强的要求,在社会上被尊重的要求并没有减退,要求社会能承认他们的社会价值、尊重老人独特的人格,维护老人的自尊等。

二、人生回顾法与积极老年理论

布特勒(Butler)在1963年提出了人生回顾理论,认为有许多老年人在老年期的一个基本人格特征就是喜欢回顾往事,这种特征的产生主要源于老年人的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已经日渐暮年,余日无多,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人生回顾过程”。人生回顾是一种通过回顾、评价及重整一生的经历,使人生历程中一些未被解决的矛盾得以剖析、重整,从而发现新的生命意x的心理和精神干预措施。人生回顾法的焦点是老人生命历史中正负两面的事件,也是重新建立老人的成长阶段和生命历史,它的目的是重新建构老年人对人生历程的看法,这是一种经验重新肯定及评估的方法,长者能够从过去经历中发现新的意义,以积极的角度看待这些经历,并获得自我接纳和生活满足感。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开始引用“积极老年”的概念,他们理解到积极”不止指健康,也包括能持续参与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使老人能发展其独立的潜能,持续健康身体和生产力。老人有被尊重和肯定的需要,特别是对于肯定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贡献,这对积极老年生活的意义极其重要。

三、人生回顾法对积极老年生活的价值意义

1.完成人生中还未完成的事,弥补人生的遗憾。

盘点老人自己的人生经历,完成了什么,未完成了什么,还想完成什么等,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利于老人具体去回顾自己的经历,有些还没完成的在自己的范围内能去实现的,完成之后会给老人带来很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弥补人生的遗憾对老人的晚年生活的幸福感的提升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用正视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种种经历,包括负面的事件,可以让自己有机会去了解自己有那些是还没处理好的问题,还要去完成好的事情。例如对于老人想要完成的但是未完成的事,在剩下的时间里面是可以去完成的,还没解决好的问题是有机会去解决的,像跟家人之间的关系是有机会去修补和改变的。有时候自己还是有能力可以去完成自己年轻时没有完成的事情,在回顾的过程中有些经历的完成也同时会给老人晚年的幸福带来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老人继续好好生活的动力。人生回顾法强调人生的重新整合,带来新的影响来促使新的力量。

2.告别过去的矛盾,进入有生命力而又满足的生活。

人生回顾法通过重整老人对人生经历的看法,不但可以帮助老人对自己的历史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亦可以将过程中领悟所得的应用于现在和将来。通过回顾过去以往的经历,逐渐摆脱过去的阴影,弥补不足,让老人的生活更加有建设性、更加满意。人生回顾与缅怀不同,但是又可以像缅怀般协助老人重读人生中的成就。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教授梅陈玉婵曾经有个服务对象是个老人,老人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没有跟五个子女一起生活过,没有亲自抚养五个孩子,他自己一个人在纽约唐人街餐馆工作,家里的五个子女是有他的妻子抚养长大的,他跟他的妻子是盲婚,他每个月就负责把生活费寄给他的妻子。他的五个子女都学业有成,完成了硕士学位。梅陈玉婵教授在给老人做生命故事回顾的时候问老人如果给自己写自传的话,要把书名叫做什么呢,老人毫不犹豫地说要叫做《失败者》,但是梅陈玉婵教授提议叫做《无名的牺牲者―伟大的父亲》,因为要忙于生计,老人拼命赚钱养家,而没有机会去享受家庭同住之乐,在这种情况下,五个孩子还能那么优秀,就是因为老人给他们做了很大的一个榜样。老人在教授的辅导之下,慢慢地接受了自己,继续好好地生活下去。人怎样看待自己,这对个人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梅陈玉婵教授就是重塑老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看法,这增加老人生命的能量,增强信心,活好了当下,让老人不纠结在一些不能自持的往事中。人生回顾并非把老人固定在过去的事件里,而是要利用从过去所领悟的去告别过去的矛盾,抚慰老人的心灵和精神,进而进入现在有生命力而又满足的生活里,过积极的老人生活。

3.增强老人的自信和自尊心,让老人更有尊严、更体面、更有价值地生活,实现积极老龄化。

人生价值的意义例6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在这次旅行中,有些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要走向哪里,所以在确定目标后,他可以披荆斩棘一路向前,最终到达他所预期的人生目的;而有些人从一开始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走向哪里,所以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他盲目向前,一路走,一路蹉跎,甚至撞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而结果却是碌碌无为,虚度一生。为什么会有这样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呢?我觉得这和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所谓人生观,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这其中包括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一个人的人生观基本包括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道德观、审美观、公私观恋爱观等等。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等一系列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这个人的人生观,也就决定了他是一个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还是卑鄙、狭隘、自私的人。

所谓价值观,就是每个人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基本准则,这个基本准则决定你做还是不做,而这个做还是不做的界定线就是这个人的价值观。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关于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一种取向和选择。价值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核心内容,是促使人们做事的内部动力,它决定一个人在做一件事上所花费的精力的多少。如果一个人认为权力高于一切,那么追逐权力就是这个人做事的核心动力;如果一个人认为金钱高于一切,那么一切向钱看就是这个人做事的标准;如果一个人认为快乐高于一切,那么是否有能够获得愉悦感就是这个人的行为准则。这个行为准则决定了一个人做不做这件事,和这个人在这件事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是在社会化的生活中逐渐培养、发展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等对其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一个人在知识不断积累和经历不断丰富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确立的,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所形成的这种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但是就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人类的繁衍生息,社会生活中的人的价值观也会不断的变化着。但总的趋势是新的价值观挑战传统价值观,而在各种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新的价值观战胜传统价值观,价值观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谓世界观,就是一个人对世界的总体的、根本的看法。世界观的基本问题就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我们把世界观划分为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新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都是建立在旧的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的,是对旧的世界观的继承和发展。一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有的态度和采用的方式是由这个人的世界观决定的。正确、科学合理的世界观可以为这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而错误的世界观则会把这个人的实践活动带上歧途。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三者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宽度和深度,一个人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这样的人生观,有怎样的人生观就有怎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决定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世界观决定了你对世界的认识,从而促进你对人生的认识与理解,与此同时它决定了你对人和社会的认识,也就确定了你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则直接影响到你做每件事,这种行为准则决定了你做还是不做一件事,以及你在这件事上所付出的努力。所以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三观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人生观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追求,世界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高度,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准则。

所以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面对现在这个充满了各种诱惑的世界时,更应该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的基本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具体分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解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和成功的权利,但无论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首先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等等只要自己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自己的责任,然后通过正当合法的手段取得自己预期的社会地位,这一切都是无可厚非的。再者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常说死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其实生也有终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有些人活着只把利益放在首位,他做所有事情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对自己是否有利,只要有利他就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这样的人即使最后取得成功,他的生也是轻于鸿毛,也是被世人所唾弃和不齿的;而有的人即使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也在默默无闻的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散发着人生的正能量,这样的人即使他平凡无奇,他的生也是重于泰山,也是值得被世人所尊重和敬仰的。

所以说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他的人生旅途才有远处的灯塔,手中的指明灯和脚下延伸的路以及披荆斩棘的勇气,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参考文献】

人生价值的意义例7

Abstract: Ideological psychology owes its construction to acombination of Li De shun’s philosophic achievements in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ideological co nception with French psychoanalyst Lacan’s results from studies of the internalinter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signifier and human psychological sub-consciousn ess. This theory aims to explore the coinciding point between the two linguisticsystems, ideological logic and psychological sub-consciousness, and reveal theoperative phenomena and rules of hierarchical actions of human psychology to ass ociat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human observation to their psychological real ity and realize the guidance of ideological psychology to modern science of huma n life.

Key Words: ideological psychology; ideological logic; psycho logical sub-consciousness

自古以来,关于人的认识活动所遵循的概念、判断、推理逻辑与人的心理现实及其灵性 活动(或心理灵动现象)的研究,似乎总是在两重世界进行,思想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心理生 活的经验事实总是“两张皮”。价值心理学的构建,是以李德顺关于价值意识和价值观念的 哲学研究成果,与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关于象征性语言符号与人的心理潜意识内在关联的 研究成果相结合,旨在探究价值逻辑与心理潜意识(无意识)欲望这两套话语体系之间的契 合点,揭示人的心理灵动在不同层面的运演现象及其法则,将人类认识王国的理论成果与人 的心理现实对接,实现大脑(思维)向心灵的转换,实现价值心理学对现代人生科学的执导 。这将是一项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创新性事业。

李德顺的《价值论》,是一种以主体性为核心内容的研究,由价值的本体论研究、价值的 意识论研究和价值的实践论研究三部分构 成。价值本体论立足于对主体与客体双向对象化关系“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 认知,同时立足于马克思关于人通过生产交往活动满足需要所遵循的两把尺度,即任何一个 种 的尺度(客体的尺度)与内在的尺度(价值尺度)的理论,对价值的本质及其价值的类型进 行本体的阐明;价值意识论着重对价值观念意识及其基本形式信念、信仰与理想的内容、特 性和功能的研究,对价值评价活动、价值事实评价标准与社会评价进行深入研究;价值实践 论着重对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及其实践逻辑的论证和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具体运用,针对价 值冲突与当代文明的焦点难点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价值论》无论就其整体还是 就其三部分的分层论述而言,都体现出了其客观真实性,价值意识分析和描述的合理性,实 践逻辑的辨证统一性,整个体系的严谨性。 其突出的特点是:建立在马克思社会历史观坚 实的实践逻辑基础之上,从人的现实生活实际需要出发,从人的生产交往活动出发,解释人 的生命活动;通过主体人自身(身体)、语言、思想、行为(实践)同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 的关联,揭示了以价值意识为核心内容的主体性事实、价值事实,并已形成完整而严密的价 值逻辑思想体系。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它在观念意识层面揭示了人的精神装置结构系统 和动力机制。这不仅仅是一部价值哲学著作,而是营造了一个宏伟的精神家园的蓝图, 为人们从价值观念意识层进入心理潜意识深层探究人的心理现实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哲学的真谛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要将对世界的整体关照落实到人身上,并引导人 进行反思性的自我关照。李德顺的《价值论》力求以科学的认知为前提,以合理的价 值判断为依据,这对人们观察社会历史活动及其价值评价是非常有力度的。但是,这个理 论体系对自然、历史的整体关照落实到现实的个体的人身上,还需要从价值观念意识层面结 合心理现实——结构(规定性)和动力机制作进一步探究,并使其趋于完善。如《价值论》 指出价值的根本特性在于它的“属人性”或“主体性”特征,换句话说,“主体的尺度就 是价值尺度”[1]。这个价值以主体人自身为尺度的原则在观念意识层面有了清晰 透彻的表 达,还需要一以贯之地运用到揭示个体人的心理现实(尤其是潜意识欲望的把捉)当中来。 再如,人的信仰是人的价值观念意识的核心内容,《价值论》在概念上做了合理的解释和逻 辑的展开,但还没有把信仰看做为人的心理现实的精神实在。因此,理性的信仰已涉及 , 而信仰的理性或信仰的真理问题还没有涉及。又如,主体人意识到的需要与心理潜意识欲望 是什么关系还没有得到说明。人的心理悖论,有价值观念意识层面的,有心理潜意识(无意 识)的,价值观念意识层面的想要与心理潜意识(无意识)欲望之间,往往就是矛盾、冲突 与对立的。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价值哲学与心理学的融合中去寻找答案。

一句话,李德顺的《价值论》作为一个蓝本,作为精神意识活动的前装置、前结构系 统,去引导现实个体的人认识自己——从观念意识层面深入到心理层面进行反思性关照,还 需要深入地探究下去。

弗洛伊德把心灵比喻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少部分,代表意识而埋藏在水面之下 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从弗洛伊德的第一地型学无意识—潜意识—意识;再到发展为第二 地型学本我—自我—超我,无非是要论证人类本性是无意识的本能冲动,从而根本否认意识 (理性)自我在人类内心世界的中心地位。

荣格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基础之上,揭示了人的原始意象——集体潜意识(即与生俱 来的知觉、情感、行为等心理要素),他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比较而言,如果说弗氏首先 揭示并最看重动物向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生物因素的话,那么,荣格则更加关注人类远古祖先 群居生活原始意象发展变化过程中流传下来的文化因素在人的心理活动中通过象征表达出来 的潜意识欲望。

继弗氏、荣格之后的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早期通过人的“镜像阶段”的无意识主体 或说话主体发生学研究,中期着重从镜像开始的想象界、象征界、呈现的实在界及其三界的 连 接和结点的拓扑学共时结构研究,晚期落脚点在“症候”的研究。用一句话概括地说,拉 康始终没有离开一个目标——这就是要推论出主体无意识心理结构怎样生成以及能量或动力 机制究竟是怎样交互作用的关系,并由此捕捉人的潜意识欲望,扭住心灵的扭结——试图说 明主体人的身心结构与生物力比多驱力和自我驱力(象征语言驱力)作为无意识欲望动力机 制之间交互作用的客观存在状态。

一个无争的事实是,揭示人的心理,一是生物因素,二是文化因素。从人的心理事实来看 ,作为 有生命的自然肉体的个人,其生物因素及其能量推动他进行活动,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 ,儿童从镜像阶段就开始通过学习能指语言进入身体,构成内部世界的能指之网(或称语 言之网),这就开辟了人的理想化自我形象和理想价值目标。拉康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力比多 见解,在他看来,能量是由“生物内驱力力比多”与“自我力比多”即语言文化内驱力两种 。对于人的心理事实的结构与能量的关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医学博士丛中教授打了这 样一个比 喻说:“能量如流水,结构如渠道。能量本来是没有目的的,具体流向何处,也不全是因果 决定论的;结构给能量的流淌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能量仍然可能不按照结构去流淌。” 心理结构与能量活动如此晦暗不明,我们如果沿用在观念意识层面那种认识论的概念、判断 、推理逻辑及其实证科学来表述人的心理灵动现象,的确是鞭长莫及。

回顾一下欧洲哲学近代、现代、当代历史,拉康在精神分析学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不仅 在于他继承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精神分析学,还在于他很幸运地借助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 始的语言哲学转向的研究成果。拉康精神分析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将说话主体的语言总是看 作为象征语言,并借助于象征语言的言说道出人的心理秘密。他说:“象征是通过想象的 什么 样的中介而左右了最为隐秘的人的结构”[2]。他常用莫比尤斯纸带表示能指与 所指、意识与无 意识二者之间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初,拉康着重进行从镜像开始的“想象界”进入“象征 界”和在象 征通过想象如同在梦的“第一过程”呈现的“实在界”这样一个“三界结”拓扑学共时性结 构研究。他认为构成自我存在的那张网络就是象征性语言符号之网。“由语言连续认同建构 起来的自我,是一个像洋葱头一样拨开来的空无。”转引自黄作《不思之说》,人 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拉康正是依托索绪尔的语言学揭示语言与言说中的象征与想象,以捕捉主体无意识欲望。

索绪尔理解的所指(概念)与能指(音响形象)是对应的,是通过概念和音响形象(声 音和形象的“心理印迹”)的结构性关系揭示人的心理功能。而拉康对所指与能指进行了倒 转(翻转),突出能指的地位和功能,强调能指的至上性。拉康的能指语言以听到的语音为 基础,进而把能指视为语音作用下的一种心理痕迹或感觉表象。他称能指是一种“可以听得 见的设备或材料”。能指把自己掏空,移向其他能指,而其他能指同样是一个无,在无无相 关的能指链中构筑起不是自身的在他处的存在。就是说,意义与主体均形成于语言象征域的 能指链滑动中。他认为能指“并非一种无休止的移动,意义正是形成于特定的能指与能指的 缝合点(points de capiton)上”[3]。换个说法,自我意识主体操控语言在观念层 面说话与 无意识欲望在能指链(一能指与另一能指的差异性造成一一不对应)中滑动的这么一种关系 ,像梦一样以隐喻(“以一个词来替代另一个词”)和转喻(“词与词之间的联结”)的方 式表达人的无意识欲望,即无意识欲望以扭曲的或改头换面的方式将人想要的东西表达出来 。拉康认为,我是一个他者,自我是由他者的连续“认同”或“替代”构成的。无意识欲望 的对象是他者的欲望,而欲望的对象又总是对象的缺失。所以,在自我意识观念层面想要的 东西,并不是他真正欲望的对象。这在临床精神分析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患者与分析师捉迷 藏。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分析师总是通过来访者的“表演”,捕捉到隐藏在说话主体背后的无 意识欲望,以便于鉴别诊断、对症下药和进一步做心理治疗。在精神分析过程中,分析师常 诱导性地发问:“您究竟想要什么?”其实,分析师的意图并不在于来访者在观念意识上 觉得自己想要什么,而是通过来访者的“言说”,审察其“话外之意、弦外之音”或“按图 索骥”。通过能指语言链的滑动、断裂、身体动作如眼神等做出的情绪、情感反应,捕捉 来访者真正的无意识欲望。分析师就是这样把捉主体意识到的需要与无意识欲望相遇的“缝 合点”的。

拉康不是一个哲学家,不过他终生都在谈论近代哲学以来的一个哲学核心问题,即主体 问题。一方面,他厌恶任何“我思”形式的主体;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了一种别样的主体, 无意识主体或说话主体。自笛卡儿开始,主体问题就与精神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保持精神 的纯粹性,哲学家们不得不努力防止精神或心灵的任何形式的质料主义化,试图在意识虚无 化或思维纯粹化的基础上实现主体的实体性。拉康正是要引入一种质料主义或唯物主义的主 体观。与素朴唯物主义不同,其依据不在于外界的影像如何刻入白板似的心灵,而在于语言 能指如何构成主体的无意识。能指是一种语言的质料或材料,一种可以听得见的材料,在人 类主体的幼儿时期,它们就已深深地进驻到了身体之中,主体的无意识在其基础上形成,主 体的“思维”则受制于它们的活动法则。主体不再是任何形式的思维主体,而是作为能指的 主体,他作为一种功能存在,他说话,即“我用我的身体说话”。拉康关于“我用我的身体 说话”是指无意识主体、说话主体,同时包含了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人同时用自己的物质 实体——自我肉体说话,否则,脱离了自我肉身能指怎么进驻身体呢?这就是说,人有一个 无意识主体进驻身体,还有一个自我意识主体进驻身体。换句话说,这里所说的身体是指一 种能指的构造物,同时还是能指构造物进驻的物质实体——人的自然肉体组织。

由此,我们提出的问题是:拉康一方面厌恶任何“我思”形式的主体,另一方面,他又 提出了一种别样的主体,即无意识主体或说话主体。那么,“我思”形式的主体与无意识主 体 (或说话主体)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在这个重要的关节点上,拉康并没有做出合理的解 释,相对于他所揭示的无意识主体而言,他厌恶任何“我思”形式的主体,也就是厌恶任何 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形式进行理性思维活动的主体。这就是说,他的理论也有缺失,同样 需要后来人去完善它。四

以上从李德顺的《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研究,在价值观念意识层面对其所取得的成 果与缺失进行了粗略的认知与评价,而后转入到对拉康承继并发展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 分析学,特别关注他通过语言哲学转向的成果揭示能指语言(象征性)符号之网,捕捉人的 心理潜意识(无意识)欲望的精神分析活动。我们的目的在于说明:人类社会思想认识活动 所遵循的概念、判断、推理逻辑及其实证科学与通过语言哲学转向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的心理 现实及其灵性活动现象——在这里我们尤其关注李德顺的价值逻辑作为精神意识的前装置、 前 结构及其动力机制解释人意识到的本性需要,与拉康象征语言通过隐喻与转喻的方式所表达 的 心理潜意识(无意识)欲望——这两套话语体系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人们常说的人的 客观需要与主观心理上的“想要”如何区别开来?它们之间是怎样地内在关联?象征语言 通过隐喻与转喻的方式所表达的心理潜意识(无意识)欲望,那些断裂的碎片作为间断性的 东西,背后能否揭示出并捕捉到隐喻逻辑的连续性、乃至找到科学的隐喻逻辑依据来支撑? 能否探明我们人的心理灵动在潜意识不同层面的运演现象及其法则,从而为人们认识自己展 示一条思想(即思维与想象)的进路?若是用更通俗的话语展开来表述,就是:价值观在 人的心 理意识中是如何结构、在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中如何发生作用的?为什么说价值的根本特性 是主体性特征,即价值是以主体人自身为尺度?它与人的事实认知意识有何区别与内在的关 联?如何指导我们人的生活实践?价值观与人的潜(无)意识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价值 以主体人自身为尺度” 在人的潜意识中以什么方式表达出来?价值主体性与无意识主体间 性能否融通?如何融通?路径何在?根据是什么?

进入人的心理空间,很多心理现实的灵动现象的确借助于象征语言来描述更易懂些。譬 如,人们常说做梦是心里想,这些在心里自动呈现出来的,一定表达着自己心理潜意识( 无 意识)欲望,并总是以改头换面的方式即(隐喻与转喻的方式)表达出来。当一个人处于正 常的状态下,比较难以窥见潜意识的运作,这时,梦是最好的观察潜意识活动的管道。在罹 患精神疾病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潜意识的作用非常得尖锐,例如无法解释的焦虑、违反理 性的欲望、超越常情的恐惧、无法控制的强迫性冲动,明显地看见意识的力量如此微弱,潜 意识的力量像台风一般横扫一切。现代心理学上用的释梦、催眠、意象对话(借助于能指语 言以隐喻和换喻的方式捕捉潜意识欲望)、超个人心理学借助于动态静心—工作坊或其他方 式方法所诱导出现的冥想活动过程等等,能将人的潜意识(无意识)层面的东西展示给自己 看。这个“看”就是用内视的目光或环视的眼睛(梅洛庞蒂语)去观察、体悟自己生命 的存在状态,从而达到身心灵的深度觉解与整合。我们有学者在动态静心进入冥想过程时 深深体悟到,进入深度空间时,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融为一体直接变成“参与者”了。认知的 思辨逻辑主体这时虽然退到台后去了,但是它却仍在观察、审视、记录着潜意识欲望主体的 活动。这些,尚待哲学与心理学的融通来进行跨学科的学理证明和身心灵整合的特殊经验来 证明。

在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中,我们已经看到哲学家、思想家一定要深入到人的心理深度空 间,为人们认识自己进行反思性自我关照,找到切实可行的思想(思维与想象)进路,并有 合理的理论支撑与人们生活经验(包括特殊经验如身心灵整合)的检验与实践证明。西方哲 学界的语言哲学转向,如胡塞尔的存在主义及其内部时间现象学;海德格尔的生存哲学揭示 存在者的前结构;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揭示人自身的看法和体验乃至“世界之肉”—— 用内在环视的眼睛来看;维特根斯坦从前几十年哲学逻辑结构而后不自觉地进入逻辑解构, 又“忽然想到”二者的结合;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揭示以及对交往主体间性理论(引入主体 间性交往的语言中介作为第三者)的贡献与缺失(忽略概念语言逻辑主客体对象关系);雅 斯贝尔斯从生物医学医生到精神分析心理医生再到哲学王国成为哲学家,进入哲学与心理学 的高度融合状态。这些都为我们从价值哲学—心理学—身心灵高度整合提供了非常好的镜鉴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代表作《大哲学家》中这样评论康德“三大批判”思想活动的四条主线 说:“如果谈论主体意识、行为、想象力时,他讲的就是‘心理学’;如果谈论的是统一性 、形式和内容、判断、有效性,他讲的是‘逻辑’;如果他讲的是认识的前提、经验的可能 性条件、预先认识和起草对我能够做到的事情的认识,那么他讲的就是‘方法论’;如果他 谈论的是刺激主体的物自体,在内感知当中的自我情感,那么他讲的就是‘形而上学’…… 这四种表达方式不是互相协调的并且不是互相陌生的。对于先验思想来讲任何一种表达方式 同时意味着另一种表达方式。”[4] 我们构建价值心理学是跨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 ,正是把 价值逻辑、心理学、方法论与形而上学这四个方面有深度地结合起来。首先,从认识论的角 度通过“重新认识你自己”的反思性思维方式,了解自己的认知意识与价值意识的逻辑结构 及其动力机制系统。其二,借助于哲学转向的文明成果,在心理领域借用拉康发生学的和能 指(象征)语言通过想象而呈现实在界的方法来揭示并描述心灵现象。其三,针对有心理问 题与有精神障碍的来访者,可采用临床心理治疗或身心灵整合等方法。而贯彻始终的是,哲 学形而上学对世界的总体关照落实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身上。

如今,人们通过科学隐喻的逻辑特征研究,揭示人的心灵结构秩序及其用语言不能表达 的价值意义——潜意识欲望,甚至已经在进行隐喻计算的语料库研究和建设。有充分的理由 说,这是人文科学发展值得特别关注的新动向。隐喻是直接认同,逻辑是深层次扩展;隐 喻诉诸想象,逻辑诉诸规则;隐喻追求独特 性和生动性,逻辑追求严谨和雄辩;隐喻重于创造,逻辑长于说明;隐喻阅读依赖文化背景和 个体生活经验,逻辑掌握则依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参阅哈贝马斯《现代性的 地 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201页。隐喻思维方 式既没有逻辑语言 的抽象,也没有科技程序的冷漠,而是超越逻辑, 对事物另外视角的深层次理解和求索,其创 造、代替、表达及模式等作用,越来越以一种丰富性、内隐性及不可穷尽性等特征,使心理 学流溢出民族文化品性。在心理学领域中,隐喻以其人性化语言,抛开严格的科学化语言界定 ,鲜明地表达人类对自身心灵、对生命的直接感受,使原本深奥的科学理论平易近人,使冰冷 的逻辑诉求充满温情,也使缺失生命力的科学世界抹上一道生命色彩。

总之,以上我们称之为人的心理现实及其灵性活动现象(或心灵现象),一直是西方哲 人智者诧异和探讨的人的意向性对象或现象。人的意向性已成为西方哲学本体论、认识论 、伦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哲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蔚为 壮观的研究领域。最为明显的是,意向性、心理内容、表征、意义这些原来为不同学科专 门研究的问题现在合而为一,变成了一个几乎没有区别的问题。人们不仅试图建立关于各 种意义的统一的意义理论,而且试图建立至于意义、意向性、内容的统一理论。我们一直在 谋求搭建一个融通中西传统文化—科学与人文—真理与价值—身心灵整合的平台,这本身就 是 一个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高端文化建设与交流的平台,期望在交流与碰撞中实现优势互补 。其核心理念是“倡导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与人文的高度融合中营造人 的精神家园”。我们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价值观—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心理学)—身 心灵整合的研究与现实生活应用上,学习、借鉴并运用跨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并逐步形成高 端文化拳头产品,探索出价值观教育疏导、心理辅导与身心灵整合的新路子,真正把价值心 理学对现代人生科学的执导落到实处,这是我们从心灵深处发出的最强音,也是和世界文化 建设的走势大体相一致的。

此项研究及前沿研究成果形成高端文化拳头产品,通过文化公司的中介作用应用 于社会生活,这将是一项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创新性事业。

首先,从个体的角度讲,其实践意义在于“认识你自己”,从观念意识层面深入到心 理潜意识,力求对人性的深度觉解。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性 需要来安排生活与事业,才能不断提升“自我的境界”。依照认识你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你所 面对的每一个对象,从而真正做到通达人性、觉知人心。这样做了,对于弘扬人的主体性、 转换思维方式,即由实体性思维方式向关系性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转换、在科学与信 仰的统一上营造和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学习实践儒、佛、道等传统文化,明心见性,开悟 见道,从而实现身心灵深度整合,都具有重要的现实生活实践意义。实践证明,通过价值观 疏导与心理辅导为核心内容的系列讲座与对话交流,敞开了一条从价值观念意识深入到潜意 识认识自我的思想进路;通过科学心理学的路子对有需要的对象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临床心 理治 疗,可以实现身心灵的整合;通过超个人心理学的路径,让有需要的对象进入身心灵整合课 堂,了悟生命现象、觉解生命成长过程,释放压抑、进入心理平静和谐与喜乐状态,甚至趋 向镜智圆融境界。

其次,从社会、团队组织与家庭的角度讲,其实践意义在于:

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 的角度讲,它对促进价值哲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交流,继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融 合, 促进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融合大有裨益。只有融通外部世界与主体内部世界,从观念意识深 入到心理潜意识,将价值论与西方、东方(尤其是中国)哲学文化研究前沿成果和心理学前 沿研究成果融汇贯通,才能揭示人作为活动主体的主体性事实、价值与价值评价事实、心理 事实(或心理现实)。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种融合可以大大促进精神病理学的深入研 究;大大促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水平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 合,又为创新心理治疗方法拓展道路。

价值心理学的学术研讨交流与平台的搭建,可 以大大促进党的理论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在营造和守望人的精神家园的活动中 ,切实把我们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价值哲学与心 理学为主的并扩展为跨学科的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可以形成价值观—心理学—身心灵整合系 列 课程这样的高端文化拳头产品,并将学术研究前沿成果随即纳入系列课程。系列课程可以根 据不同对象的实际需要增减内容。高端文化拳头产品的形成,可以直接通过文化公司或其他 中介推向社会、市场,使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 参 考 文 献 ]

[1]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6.

人生价值的意义例8

虽然我没遇见过,但我对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深恶痛绝,也许是出自本能,他们拥有双手却不努力工作,拥有头脑却不努力思考,拥有双脚却不脚踏实地,这种人更应该被指责,相比于那两位老人,早已步入垂暮之年,生活自理已成难事,行乞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他们理应被我们所尊重,去帮助。

我们一些人常抱怨自己的人生。环境时,却挤得出时间去几趟KFC,逛几次ktv,从他们身上我看不出什么好得到的,我想他们才应该被指责,被批评。

人生价值的意义例9

中图分类号:D601;D64;B8205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5.017

党的十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如何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深入人心,怎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怎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是我国社会转型期需要集中探讨的问题,这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这一命题。因为人民生活的社会“不应局限于物质生产和经济交流。它不能脱离思想概念而存在。这些思想概念不是一种‘奢侈’,对它可有可无,而是集体生活自身的条件。它可以帮助个体彼此照顾,具有共同目标,采取共同行动。没有价值体系,就没有可以再生的社会集体。”[2]

2012年12月由、新闻出版总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版工程项目、新闻出版总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项目资助,出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研究》(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研究》(韩震)、《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调查研究》(龚群)、《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朱国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研究》(江畅),体现了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最新成果。学者们都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建构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但是学界对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这一命题(笔者提出)却鲜见专门研究。“生活”这一术语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频繁出现,例如“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活这一思想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道德生活等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融入国民的生活进行研究,这势必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命题。

“人类的生活世界的‘意义’,在于生活世界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世界。”[4]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融入国民的生活进行研究,首先就要从理论上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融入人们的生活实践,指导人们在生活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有意义”的生活世界,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这就不仅需要从价值论的层面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建构等方面进行研究,更需要从“生活”的层面对其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的生活意蕴。在哲学上,意义本身包括意指和意谓。“意义从生发的主体结构看是人的意识的意向性表现。人通过意向性总是指向意义的对象即意指。意识的意向性的独特功能在于面对意识的对象时总是附加对象某种独特的规定。人在把握对象的过程中其实质不在于对对象的认知程度如何,而在于不断地赋予对象以新的意义即意谓。人的意谓不是对事实的认知,而是根据规律即逻辑进行的创造性选择和建设性附加。”[5]人们总是在创造一种有意义的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活意谓就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的生活提供道德指引、对生活秩序进行应然建构、拓展人的生活意义空间,更是回归人的生活的理论现实。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人能够为自己创造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世界,实现马克思所说的“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6]。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的生活提供了道德指引

人的生活世界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7]的世界。在人的生活世界里,人通过对生活意义的有意识的自觉和实践活动的展开,创造并发展了人的生活世界的意义。生活世界的意义就在于马克思所说的人能够创造“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动物却“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8]价值关系就是“为我关系”,价值意识就是“为我”的利益意识。价值观念在价值意识的基础上形成,是主体意识到的价值关系。价值观念作为价值意识的积淀或被意识到的价值关系,会成为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标准。

在一个大的社会范围内总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社会群体,相应地就有许多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多元社会价值观念的有序。这就需要占主导地位的若干社会价值观念即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对多元社会价值观念及其冲突予以引导。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因为具备两个品格,即“体现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和“赢得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认同”而成为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9]46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具备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两个品格而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9]47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观念反映。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了明确概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10]在道德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系统的理论体系确立的社会道德观念。道德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11]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系统地区分了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界限,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这表明,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面对“道德危机”和“道德滑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成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自觉标准,并对多元社会价值观念及其冲突予以引导。

对人的生活的尊重首先是观念上的尊重,尤其是对人生活的社会道德观念的尊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系统的理论体系确立的社会道德观念。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要反映并尊重人生活的社会道德观念。例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汶川抗震救灾等反映了人生活的焦点事件,以及这些生活事件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志愿者精神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些不仅是人们的社会道德观念的集中反映,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现。对人生活的社会道德观念的尊重是对人的生活的尊重,进而是对人的尊重。这是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系统的理论体系确立了人生活的社会道德观念,从理论上和观念上确立了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活为本的理念。

对人的生活的尊重更要由观念上的尊重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对人的生活的尊重。因为,马克思曾说过,“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2]67人的生活基础是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人在创造“为我而存在的关系”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生活上的发展需要。我们完全可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活为本,核心是以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根本利益为本。人的现实利益始终围绕着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展开。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又扎根于生产实践活动中。因此,马克思才说“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2]66成为人的生活的历史基础和逻辑起点。

社会价值观念是社会利益意识的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念,应对当今社会多元价值观念及其冲突予以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念反映,观念地表达着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理论内核,反映在对人的生活尊重方面,不仅表现在对人的生活的观念尊重上,还表现在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尊重上,从而可以为人的生活提供道德指引。人的生活是人与世界相结合的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其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在反映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过程时,对人生活的社会道德观念进行总结,成为人生活的社会道德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的生活中尊重人生活的社会道德观念和人生活的道德选择,从而能真正对人的现实生活进行道德指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生活秩序进行了应然建构

每一种思想体系都对生活秩序的应然建构进行了一种可能性的想象,或者说每一种思想体系都对生活秩序为何及其意义进行正当性思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想象。大凡一种思想体系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引起轰动,并且经久不息,都对生活秩序的可能性想象“提出理论和观点,把群众尚处于朦胧状态的要求和想法以理性的形态表达出来”[13]。马克思提出,实践创造出一个对象世界,是人对自身的本质力量的自我确证。[14]思想体系作为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成果,可以视为“以理性的形态表达出来”的思想化了的人类生活秩序。换句话说就是,每一种思想体系都对生活秩序进行了可能性想象,或者说每一种思想体系都对生活秩序进行了应然建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对生活秩序进行了应然建构。“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把意识形态理解为耸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体系。”[15]“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9]473。那么,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是价值体系,当然是一种思想体系。每一种思想体系都对生活秩序进行了应然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对生活秩序进行着应然建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在回应社会需求,创造生活意义上,为生活秩序的建构提供了理想图式。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直接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的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16];不单如此,由于我国正处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其存在的弱点及带来的消极影响,容易诱发拜金主义、拜物教、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价值取向。在这样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更加期待生活秩序的可预期性和确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为人们提供的就是这样的生活秩序。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怎样对人们的生活秩序进行了应然建构。对此宾克莱说的好,关于道德理论,“它可以被视为一种解放的力量,它要求每个人作严肃认真的努力去选择他认为对于他个人、对于全社会都是最有意义的那些价值。”[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以系统的理论体系确立的社会道德观念,在为人的生活提供道德指引时,回应了社会的生活秩序要求,并为创造有意义的生活秩序提供了价值判断标准。

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构生活秩序的精神力量。马克思认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在回应社会需求,创造生活意义上,为生活秩序的建构提供了理想图式。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升华,是群众智慧的提炼,是时代呼唤的产物,因而成为构建生活秩序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念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具备两个品格,即“体现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和“赢得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认同”。由此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体现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人文精神作为文化世界的精神,体现着对作为文化世界本体的人的生命过程的理解,从而就凝聚着对人的生命理解的本质规定。”[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体现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只有凝聚着对“人的生命过程的理解”和“对人的生命理解的本质规定”,才能真正成为建构生活秩序的时代精神力量。从这一方面来说,人文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生活秩序的精神力量,而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自觉的具体标准和具体目标。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展了人的生活的意义空间

在哲学上,意义包括意指和意谓,意义的对象即意指,不断地赋予对象以新的意义即意谓。人对意义的把握不是对事实的认知,而是根据规律即逻辑进行的创造性选择和建设性附加。人们总是在创造一种有意义的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的生活提供道德指引,并对生活秩序进行了应然建构,从而就在逻辑地演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的行动上拓展了人的生活意义空间。在理解“行动”的概念及其意义上,黑格尔说,“行动就是这个行动,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事情本身。”[20]在这里,黑格尔想要告诉我们,不要把行动当成符号去揣测别的什么东西,行动就是事情本身,是所能追溯到的最后的东西,在它后面没有任何别的东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拓展人的生活意义空间上,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为人的生活提供道德指引的行动中,在对生活秩序进行应然建构的行动中,并在这些行动之中彰显了自身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只有在彰显自身意义的行动中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东西。正如杜威所说,“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行为、活动。”[21]从实践角度看,对象对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只能通过主体的行动进行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人的生活的意义也只能通过人自身的行动进行表达。更进一步地说,“一个人不多不少就是他的一系列行径;他是构成这些行径的总和、组织和一套关系。”[22]人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自己的行动,并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人们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将其作为行动的价值判断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得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拓展人的生活意义空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能够拓展人的生活意义空间,另一方面原因在于,通过人的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的生活提供了某种可能性。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人的生活意义,就在于人的生活充满着各种可能性。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的生活就是他的可能之生活。按照海德格尔的表达就是,“此在并非是一种附加有能力做某事的现成的东西,而首先是可能之在”[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必然就是它现在的这个样子,它要通过人们生活中的行动把它的可能性展现出来。例如,当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们总会探讨其内涵、意义及其与相关问题的关系,因为它对许多重要的问题给出了解释的空间。就像以下论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民主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传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的现代化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年学生品德培育等。只有在这些讨论中,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问题才能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认识成果指导行动,人的生活才能在可能性中进一步展开。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认识成果,为人的生活提供了某种可能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为人的生活提供某种可能性的意义上,拓展了人的生活意义空间。

通过人的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的生活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这意味着超越。只有在超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拓展人的生活意义空间。而这种超越就是人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在行动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因为人类自身具有有限性,才需要在某一思想体系的引领下,在行动中进行确信,从而实现对自身的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这样一种思想体系。它通过为人的生活提供道德指引,让人们对自己的行动深信不疑(即确信),从而为生活秩序的建构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人们在这种生活秩序的建构过程中就拓展了人的生活意义空间,从而实现了对自身的超越。进而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确信,并在行动中进一步升华为人们内心的信仰。“信仰则是人们关于最高价值的信念,构成信仰的内容使得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它为核心,为它服务,围绕它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24]信仰的对象是最高价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仰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最高价值,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最高价值来指导人们的行动,在拓展人的生活意义空间的同时,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可以说,信仰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与超越力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内化为人们的信仰才能得以落实;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内化为人们的信仰才能成为人的超越力量,进而超越自身的有限性,拓展人的生活意义空间。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回归人的生活的理论现实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25]在这里,对象性的现实是与人的对象性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对象性的现实就能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前面我们已讲到,作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成果,思想体系是“以理性的形态表达出来”的一系列思想。思想体系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成果,是与人的对象性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总在进行着对象性的行动,即寻找物质生活家园来藏裹身躯和精神生活家园来寄放灵魂。这个精神生活家园是从人的物质生活家园中发生,产生于人的对象性行动中。人的对象性行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具有普遍性品格。”[26]28那么,人的对象性行动也具有普遍性品格。思想体系产生于人的对象性行动中,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成果。那么,思想体系就具有普遍性品格;另一方面,“理论具有普遍性,”[26]28思想体系作为系统化的理论当然具有“普遍性”即普遍性品格。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最基本的原理。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2]19。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在于通过其普遍性品格丰富和修正自己来正确地“解释世界”即反映世界,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其普遍性品格丰富和修正自己来批判实践,以“改变世界”。思想体系作为系统化的理论,通过其普遍性品格丰富和修正自己来反映和改变世界。这样,作为寄放灵魂的精神生活家园,思想体系就成为人的生活的理论现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思想体系,思想体系具有普遍性品格。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具有普遍性品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其普遍性品格丰富和修正自己来反映和改变世界。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能成为人的生活的理论现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的生活的理论现实,还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自我评价活动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社会自我评价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客体是以社会现象呈现出来的价值形态的世界。“现象是存在的根据,是比存在更为丰富的范畴。”[27]根据黑格尔的思想,社会现象就成为社会现实的根据,总体现着社会现实。以社会现象呈现出来的价值形态的世界为客体就是以社会现实为客体。社会主体以社会现实为客体的评价活动,就是社会的自我评价活动。社会自我评价活动是以社会现实为客体的评价活动,就是以社会现象呈现出来的价值形态的世界为客体的评价活动。社会自我评价活动正是在以社会现象呈现出来的价值形态的世界作为客体的评价活动中现实地体现出来。

从主体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是社会主体即人民[28]。在“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中,社会主体因其具有得到客体属性满足的需要而成为价值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揭示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就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所揭示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活于其中的价值形态的世界。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揭示人类生活于其中的价值形态世界中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社会自我评价活动以社会现象呈现出来的价值形态的世界为客体。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以社会自我评价活动的客体为对象,揭示其客体中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与社会自我评价活动内在地联系在一起。以社会现象呈现出来的价值形态的世界为客体就是以社会现实为客体。社会自我评价活动是以社会现实为客体的评价活动。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社会现实为对象,揭示社会现实中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以社会现实为对象,揭示社会现实中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才能成为人的生活的理论现实。

国家权威机构由于其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一般总能在一定程度上理性地感受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体现出来的社会主体利益,从而以自觉的方式对多元社会价值观念施以影响,以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国家权威机构在自觉地建构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总能在一定程度上把理性地感受到的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体现出来的大多数人的利益体现在意识形态的建构中,即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现在意识形态的建构中,否则所建构的意识形态由于没有表征社会发展在特定时代的价值目标,就不能赢得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和基础。因此,国家权威评价活动总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总是运用国家机器的力量在意识形态的建构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列宁指出,意识形态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29],是对现实生活真实关系的呈现。国家权威评价活动在意识形态的建构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成了人的生活的理论现实。

社会民众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总是以较为切身的方式感受着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并且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体现出来的社会主体利益总是最直接体现在大多数人的利益上。社会民众评价活动通过社会舆论、社会传言、民谣以及社会思潮等具体类型,把广大民众感受到的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和所体现的大多数人的利益表现出来,并通过对生活于社会中个体价值观念的影响为中介,对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念施以作用,从而以自发的然而却是根本的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发生影响;社会民众评价活动总是具有明显的实践意向和积极的参与意识,从而对国家权威评价活动发生影响,并通过国家权威机构影响体现于意识形态建构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民众评价活动通过引导社会心理和对国家权威评价活动发生影响的过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成了人的生活的理论现实。

为了实现自我评价,社会主体在历史的进化过程中必然会同时运用国家权威评价活动和社会民众评价活动这两种方式,以便相互对照、取长补短。现实生活中,作为“有机”方式的国家权威评价活动与作为“无机”方式的社会民众评价活动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于是,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成为社会主体通过这两种方式实现自我评价的现实途径。

最后,国家权威机构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建构中,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的生活的理论现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绝不是自然而然地自发形成的,而总是体现在意识形态的自觉建构中。马克思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30]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没有作为共同思想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如果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么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更谈不上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总是社会主体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从而总是作为社会主体现实体现的国家权威机构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国家权威机构通过对意识形态的反思和自觉建构,把作为意识形态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炼出来,由此形成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2]吉尔・利波维茨基,塞巴斯蒂安・夏尔.超级现代时间[M].谢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4]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6.

[5]李瑜青.人文精神的价值与法的合理性追问:从法的现代性角度引发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1):7578.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43.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

[9]陈新汉.自我评价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0]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

[1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123.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陈新汉.民众评价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71.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4306.

[15]陈新汉.论核心价值体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0):512.

[1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5(1).

[17]宾克莱.理想的冲突[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8.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19]陈新汉.哲学视域中的文化、文化功能及文化自觉[J].哲学动态,2012(8):512.

[20]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13.

[21]John Dewey. 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 [M].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20:84.

[22]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9.

[23]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M].Tü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1993:143.

[24]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04.

[2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2.

[26]陈新汉.论理论对现实的批判[J].学术月刊,2000(11):2631,4.

[27]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76.

人生价值的意义例10

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4-0012-05

一、引 言

现代社会,涉及公共卫生健康与公共安全的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各国政府无不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对公共卫生健康与公共安全等公共事务的管制,以减少人员伤亡,保护人的生命安全,维护人的生命价值。在倡导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当今中国,涉及人的生命安全的各种工伤、死亡发生时,如何赔偿,赔偿多少,如何全面准确阐释人的生命价值,从而科学评估政府对公共卫生健康与公共安全等社会公共事务管制政策效益,衡量政府健康和安全管制目标的实现程度,是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理论研究中必须解决的一个课题。实践中,在评估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时,由于管制经济学在研究生命价值时,往往忽略了哲学意义上人的人道价值、精神价值等,单纯强调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因而无法全面准确把握人的生命价值内涵,难以形成合理的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评价,导致政府财政资金在健康与安全管制领域的配置失当,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的失灵,涉及公共卫生健康与公共安全的危机事件仍然屡屡发生。对人的生命价值内涵的不同理解,测算出的人的生命价值也不同,从而对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也不能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本研究主要试图从哲学本源上探寻人的生命价值内涵并将其与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做出比较,从哲学角度吸取有价值的理念,丰富经济学意义人的生命价值意蕴,准确全面阐释人的生命价值,从而为有效评估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衡量政府健康和安全管制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理论基础。

二、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文献综述

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往往与货币相联系用货币来衡量,指的是作为个体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最朴素的理解就是一条人命值多少钱。在人的生命价值的实际估计方法中,生命价值指的是一个统计学意义上“平均人”的生命的价值[1],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确定的人的生命价值。因对人的生命价值认识角度不同,经济学领域对人的生命价值理解差异较大。如西方早期的经济学家配第认为人的生命价值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与维持需要花费成本[2];Engel认为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就是人的价值,它由人的成本价值与人的投资价值两部分构成[3];Farr认为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就是人的资本价值,即人的未来净收入的现值[4];Wittisten认为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与维持需要花费成本与人的未来收入现值之和[5]。可以看出,西方早期的经济学家都混淆了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价值与人的劳动能力价值,认为人的生命价值等同于人的价值或人的劳动力价值,实际研究的是人的价值或人的能力的经济价值,而不是经济学意义完整的人的生命价值。近代西方经济学家对人的生命价值也有不同的理解,也试图用其他可直接衡量的指标替代人的生命价值评估,如侯伯纳用人寿保险的价格[6];明塞尔用人力资本存量[7];Grammond和Bogart用死亡和伤残所带来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8-9]。他们将人的生命价值等同于人创造财富的能力,对人的生命定价实质就是对人创造财富的能力定价。由于没有准确把握人的生命价值内涵,所以也就没有准确全面阐释人的生命价值意蕴。

国内对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的理解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王亮认为,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就是,在不同的行业人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其中又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含义为,人在其一生中通过合法手段为自己及其家属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和财富;第二层含义是指,一个人一生为自己和社会所创造的全部收入和财富,也就是一个人的自我经济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之和;第三个层次的概念是最宽泛的,即认为人的价值不仅包含一个人生前为自己和社会所创造的全部收入和财富,而且还应包括其身后所创造的收入和财富”[10]。陆玉梅认为,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就是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因工死亡职工少创造的个人收入+生前培训所投入的费用[11]。卓志用工作损失价值、赔偿费、部分培养费三者之和来衡量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12]。国内学者对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的理解,实际是将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等同于人的能力,或等同于劳动力价值或等同于人的人力资本。可以看出,这些对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的理解实际上是不全面的,都没有全面准确揭示人的生命价值真谛,因而对于同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的评估也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理解人的生命价值,试问一个刚出生没有劳动能力的婴儿、残疾人、精神障碍者或丧失劳动能力老年人,他没有劳动能力,没有人力资本,不能创造任何经济价值,难道就没有生命价值吗?对其造成伤害、伤残或意外的人身伤亡就可以免责不赔偿或减少赔偿吗?显然,这种低估人的生命价值的态度与行为是违背社会良知与人类的道德底线,有漠视人的生命之嫌,在法理上也是缺乏依据的。当前,经济学领域对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普遍接受的是Schelling的观点,即认为就是社会为避免或降低某种死亡或风险时所意愿付出的成本[13]。这种观点实际上假设,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是随着生命危险概率的增加,呈现一种线性递增的关系。Schelling所说的人的生命价值,只能是在一定的风险概率条件下,个体所索要的价格,而并非真实意义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

经济学中的不同应用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都有自己特定的根据,因而都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为了分析某一特定的问题而侧重于人的生命价值的某一方面理解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对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某一方面的理解上升到惟一的、绝对的地步,用于指导政策实践,那就是错误的。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的终级目标是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与幸福,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在评价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时,从理论上需要对人的生命价值做出完整的解析。人的生命价值除了经济价值外,还有其他层面的深刻意蕴。人的生命价值有多个维度,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并不是人的生命价值的全部。如果用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取代人的生命价值,则是矮化、低估了人的生命价值,是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违背的,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就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而言,单纯人的劳动能力或人力资本水平或创造的收入与财富也并不是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的全部。衡量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主要就是衡量这些政策多大程度上实现并保障了人的生命价值,仅仅衡量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并不能对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做出科学全面的评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具有不可逆转性,人的生命是生命价值的载体,也是人的一切权利的载体,人的生命终止了,人的生命价值、人的权利也就无从谈起。从伦理的角度看,人的生命是无价的。由于生命不同于实物资产,不存在交易市场,也就没有生命价格。这就造成了在评价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效益时评估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的难度,但至少知道有众多因素影响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例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政府的公共治理、人所受的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水平、环境质量、个体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收入、遗产及所从事的行业等等都可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水平产生影响,而这些因素对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的影响是以人的生命存在延续为前提的。所以,人力资本水平或劳动力并不是影响或决定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的惟一因素。要全面合理评估人的生命价值,从而科学全面地评估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效益,理论上首先要从本源上探索人的生命价值意蕴并厘清其与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从哲学角度吸取有价值的理念,丰富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意蕴。

三、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意蕴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有多层含义,出于研究的需要,没有必要罗列出其所有的价值,基于健康与安全管制效益评价,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含义:

1.人的生命价值是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与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的统一

如果按照马克恩主义价值观,从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界定人的生命价值,很自然会将人的生命价值表述为,人的生命价值就是以人的生命作为客体为满足自己、他人与社会而被自己、他人与社会需要的有用性。这种表述揭示的仅仅是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即人的生命作为手段、工具的价值。事实上,人不仅是手段,人还是目的,人应当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体。一切价值都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人不管是手段还是目的,其前提必须是人的生命存在,人的生命能够维持延续。所以,人的生命价值除了生命的效用价值外,还应包括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即人道价值[14]。所谓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也称人的生命的人格价值或人的生命的存在价值[15],它指的是人的生命存在即人活着,人就具有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利,是人的生命价值的一种形式。对于一般的对象来说其存在与否,同其是否有价值是两回事。客观存在着的东西,对人来说未必都是有价值的。但就人而言,他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因为所有的价值关系都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建立起来的,人的生命存在是一切价值关系存在的基础与前提,所以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是不证自明的。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强调的是某一生命个体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有用性,产生效用价值的基础首先必须是有人的生命存在。一个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的大小都是相对于人来说的。人的生命存在是价值产生的载体,有了人的生命存在,才谈得上主体与客体,谈得上某一生命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意义或有用性。一般而言,个人的生命活动对自己、他人与社会的贡献越大,人的生命作为客体对满足自己、他人与社会的需要程度越强,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越大。只要人的生命存在,即使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为零,但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也始终存在。也就是说,就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而言,不管其体格是否健全,身体器官是否完整,即使他没有任何能力为社会、他人与自己创造财富,只要他活着,他的生命存在,他就具有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利,生命的人道价值就一直存在[16]。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强调,人不分民族、国籍、贫富、贵贱、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社会贡献的大小等都应享有同等的尊严与权利。因此,尽管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不同,但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是等价的、平等的、没有差异的,是无法用货币衡量的。正是由于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存在,才使人与人之间的生命是等价的。所以,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是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产生的基础,人的生命价值是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与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相统一。

2.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是人的生命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

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对于作为主体的自身需要和作为主体的社会需要的满足。根据主体的不同,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可以分为生命的自我价值和生命的社会价值,完整意义上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应是人的生命的自我价值和生命的社会价值的统一。所谓生命的自我价值是指生命活动对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满足,是个体的生命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人的生命的社会价值是指生命存在对他人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满足,是个体的生命活动对他人、社会所具有的贡献。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其生命的价值也就越大。就生命的自我价值而言,人的生命活动越能满足其自身的各种需要,其自我价值就越大。人的生命的自我价值,受到人的生命长短制约,但人的生命的社会价值不受个人生命长短所限制,它既包括个人生命存续期所做的贡献,也包括死后其生前的成就、贡献和对社会的影响。有些英年早逝的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尽管其生命的自我价值短,但其对后世的贡献与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而其生命的社会价值是巨大的。在价值形态上,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又具有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两种形式。对任何人而言,这些价值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些价值在不同的人身上体现是不同的。一个人活着,即使丧失劳动能力不能自食其力,不能为自己与社会创造任何财富,即使他活着是一种痛苦,感觉生不如死,但他活着对家人、朋友可以起到精神慰藉、寄托的作用或起到一种凝聚作用,尽管其生命效用价值中不存在物质价值与自我价值,但生命的精神价值与社会价值却依然存在。

四、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与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比较及其意义

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与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不完全等同,但还是有一些相通之处。基于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评价研究的需要,可以将二者之间的众多相同与相异之处,做一些比较。

首先,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包括了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相当于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但这只是哲学意义中人的生命效用价值中的可近似计量的那部分货币价值或物质价值如自我经济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所以,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与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二者并不完全对等。

其次,在人的生命价值中,人道价值是基础,效用价值是人道价值的延伸。也就是说,从人道价值看,人的生命是无价的,或者说人与人之间都是一样的,无贵贱之分;但从效用价值看,人与人之间是有量的差别,即在前者基础上呈现出量的差异。

再次,对于生命价值中的人道价值,它是属性变量,而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是一个数值变量,二者完全是不同类的两个变量。管制经济学要对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进行直接量化分析确实困难。由于难以用货币直接计量或无法定量分析,在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研究中完全将它忽略了,对人的生命价值评估,几乎是将人的生命视同“自然物”一样来对它定价。哲学意义中“人的生命无价”,某种程度上是基于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而言的。人只要活着,他就有做人的尊严与权利,就要求其体面、有尊严地活下去,要求享有人的一切自然权利。

另外,对于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中的精神价值,或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中的非经济价值,无论是在已有的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概念,还是在其评估方法中,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都没有完全反映出来,但这些非经济意义价值又确实存在,对某一特定的人来说它又是有意义的。

最后,在不同领域中,强调人道价值和效用价值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但是,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或趋势来看,人道价值将不断凸现,而效用价值将不断淡化,但这只是人们的理想,它只能作为人类的一个追求,至少现在及能预见到的未来是如此。

在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多个维度中,并不是人的生命的各种价值都可以评估,只有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中的经济价值可以评估,但人的生命尊严、生命权利是无价的,无法用货币衡量的。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无法用货币衡量,在评估与对待人的生命价值时,并不能因此而否认或忽略人的人道价值;在追求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中,并不意味着就可奉行物质至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随意践踏人的生命尊严、冷漠生命、甚至对人任意杀戮。相反,正是由于人的生命具有人道价值,才使人的生命价值具有权利至上性,人的生命权成为人权的最高体现[16],人生而平等成为一种普世价值观。将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等同于人的生命的全部价值或将人的价值等同于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都是缺乏理论依据的。现实中,人们往往注重人的生命效用价值中的物质价值,却忽视人的生命的精神价值,有时过分强调人的生命的社会价值,一味要求人对社会作贡献,而对人的生命的自我价值却避而不谈,这实质是纯粹将人的生命视作一种工具,这种对待人的生命的非科学态度是现代文明社会所不允许的。现代文明社会要求将人当“人”看待,重视人的生命,善待人的生命,而不是将人仅仅当作工具,更不能将人的生命当作服务于某种利益或牺牲他人的生命去维护部分人生命的工具。如何对待人的生命,现代文明社会存在一种基本的生命伦理观,即人的生命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生命,任何生命个体都以自身为目的,而不是他人、社会或其它事物的工具;人对其生命只有自己才有决定与支配的权利。在人的生命价值的理论研究及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实践中,任何将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割裂开来,只片面强调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中的自我价值或社会价值,或只注重人的生命效用价值中的物质价值而忽视其精神价值,并不是对待人的生命价值应有的科学态度,也没有体现出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所以,在政府健康与管制政策效益评价研究中,要认同经济意义人的生命价值与哲学意义人的生命价值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尊重生命、以人的生命为本,强调生命的人道价值与精神价值,结合哲学意义人的生命价值意蕴,丰富经济学意义人的生命价值内涵,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全面阐释人的生命价值,从而科学全面合理评估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衡量政府健康和安全管制目标的实现程度。

参考文献:

[1]

程启智.人的生命价值理论比较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6).

[2] 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陈冬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 Engel,E.DerWerthdes Menschen [J].Verlagvon Leonhard Simon,Berlin:1833.

[4] Farr,W.Equitable Taxation of Property [J].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Statistics Society,1853,(16).

[5] Wittisten,T.Mathematische Statistik undderen Anwendung Auf National-Economy and Versicherung-wissenschaft [J].Hahnsche Hofburch landlung,1867.

[6] S•侯伯纳.人寿保险经济学(中译本)[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7] 雅各布•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M].张凤林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8] Crammond,E.The Cost of War [J].The 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ety,1915.

[9] Bogart,E.L.Direct and Indirect Cost of the Great World War[M].New York:Oxforld University Press,1919.

[10] 王亮.生命的经济价值解析[J].开放导报,2004,(2).

[11] 陆玉梅.人的生命经济价值的探讨[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8,(3).

[12] 卓志.人寿保险经济分析引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13] Schelling,T.C.The Life You Save May Be Your Own[A].Samuel,B.Problems in Public Expenditure Analysis[C].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68.

[14] 万慧进.论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人的生命价值概念质疑[J].医学与哲学,1999,(3).

[15] 崔新建.略论人的价值[J].人文杂志,1996,(3).

[16] 甘绍平.以人为本的生命价值理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3).

Comparative Study of Life Value of Human

Beings in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Based on Evaluation of Health and Security Regulation Efficiency

HuangWan-huaChengQi-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