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人生的境界模板(10篇)

时间:2022-08-17 08:26:34
人生的境界例1

比广阔大海更浩瀚,比雨后初晴的彩虹更绚烂,比清澈的小溪更纯洁,比火热的太阳更高尚,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格。

华丽的外表下,空有一颗虚伪的心灵,犹如一只竹篮-----华而不实。机灵的脑袋下,空有一片混乱的思想。张扬的性格下,空有一副恶毒的心灵。人性、人格是高尚的,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

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屈服的精神所折服;为陆游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品质所震撼;为文天祥坚守目的,“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所感动;为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肯领美国救济粮的伟大人格而深深吸引;为袁隆平“胜不骄,败不馁”的伟大人性美所激动不已……

现实生活中,把握人生中最纯洁的一片天空,便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蔚蓝的天空中,有骄阳的高尚,有白云的纯洁,有微风的清澈。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没有什么高尚的人格。没有什么高尚的精神,没有什么众所周知,令人称颂的事迹,我只是默默地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只是羡慕一身清爽,坦坦然然的生活,同在一片天空下的我们,不要让狂风暴雨打破我们美好、宁静的生活,而是让狂风暴雨冲刷我们心中的尘埃。

人格的高尚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不一定是体现为外在的活泼潇洒,而体现为内在的高洁亮丽。人性的美,不一定体现为惊天动地,而更在于心灵。

人生的境界例2

掩卷思之,漫漫人生历程,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对于人生有多种多样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就“看山看水”三境界作一解析。

人生的境界例3

——《逍遥游》主旨新解       人应有怎样的追求,人生至高的理想境界是什么?庄子的《逍遥游》给我们阐释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文章开头作者大笔挥洒,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在那无风洪波百丈,溟溟无端崖的海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当它腾空而飞之时,断绝云气,背负青天,垂阴布影,若天边弥漫之云。这只鸟并不甘心在荒凉的北冥蛰居,它向往“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自由翱翔,它向往南冥的生活,于是,它振翅奋飞,击水三千,然后盘旋而上,高飞九万,飞至半年,到达天池,才满志而息。这则寓言,描绘了不畏艰难险阻、执著于自己的追求、展翅翱翔的大鹏形象,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安于现状、不知进取、没有追求的蜩与学鸠。“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万里而南为?’”对于学鸠的嘲讽,庄子斥责曰:“之二虫又何知!”,并提出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并以形象的例子加以论述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并由此得出结论:此小大之辩也。由此可见庄子对鲲鹏生活态度的肯定和对蜩与学鸠生活态度的否定,可见庄子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有的人安于现状,不愿为理想付出艰苦的努力;有的人却把自己的生命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彩虹。“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司马光)“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激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张闻天)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人生不能没有追求,没有追求的人生是可悲的。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这就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   庄子不仅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高举着理想主义大旗,引导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积极拼搏、努力探索、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同时他还告诫我们要重视积累,为实现人生的跨越打下基础。他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以风为喻,强调了积累对成功的重要性。   如果人生能像大鹏一样遨游于九万里的高空、傲视万物,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是不是就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呢?是不是就应该自我满足了呢?作为洞悉万物、洞察内心的庄子给我们提供了人生正确的答案,提出了人生应当有更高的追求。对于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的成就有些沾沾自喜,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显然,宋荣子的人生境界要高出他们,他能做到“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宋荣子能不被荣誉所累,不被世人的诋詈所毁,坚持真理,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探索,这实是难能可贵的。庄子以宋荣子为例,阐释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战胜自我,继续追求。   庄子对人生的探索不止于此,他指出宋荣子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为什么呢?作者以列御寇御风而行却犹有所待为例,说明他们未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跨越。那么,人生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第三重境界是什么呢?庄子把人生的最高境界描绘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那是一种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没有功利目的、心中无我的崇高境界。只有如此,才能潜心学习,为人生的腾飞打下厚实的基础,才能不畏险阻,翱翔于九万里的蓝天,才能战胜自我,不被荣誉所累,才能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以热爱作为奋斗的动力。   综上所述,追求——不断追求——没有追求,是庄子人生探求的三个阶段,也是探求积极人生的三重境界。    本文参考书目:《白话〈庄子〉》                                《中国古代哲学寓言选》严北溟  著  

    

人生的境界例4

第二年也就是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是我经历的第一次重大的会计改革,这次改革的核心是推行会计国际化战略。我调整了复习方向,加强了对会计理论的学习,力求在总体上提高会计理论水平,对新的会计准则、指南、讲解看得很多,顺利地通过了职称考试。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是我所经历的第二次重大会计改革,这是一个既考虑了中国国情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趋同的准则体系。新的准则体系强调了国际趋同,更强调了会计的职业判断,作为会计我更加欢欣鼓舞。

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阅历的增加,我渐渐认识到会计工作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不断相互促进不断相互完善的过程,会计已经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我改变了旧的会计观,有了新的领悟。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多数人相信“金钱万能”,而老子著《道德经》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却说“为腹不为目”。有一次我遇到了几位退休的老同志,听到了这样的一番谈话,其中的一位老同志说:“唉,没想到我跟车打了一辈子交道,开了一辈子的车。”旁边一个人说:“唉,没想到我跟人的脑袋打了一辈子交道,理了一辈子的发。”另一个人说:“唉,没想到我跟算盘打了一辈子交道,算了一辈子的账。”再一个人说:“那有啥,人一辈子能干好一件事就不错了。”我愕然于最后这个人说的这句话。

人生的境界例5

人生境界是以主体内在本性为依据,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人的意义世界或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它标志着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域以及人的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人生境界是在人生一般存在状态基础之上对人生意义的追寻,是一种超越的生命体验状态,是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通过人的实践来完成的。

人生境界的内涵解析

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地反思的思想。所以哲学当以人生为对象,人生观、世界观都是从这个基点产生的。他认为,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途径是靠觉解(觉悟和了解),因觉解不同,人生的境界各不相同。总体上,人生境界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主要表现出自然本能。这种境界的“觉解”,是“糊里糊涂”的,实际是无知的、未觉解的,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与一般动物没有太大的区别。功利境界的人认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认为人与社会是对立的,通常只顾自己。功利境界的人有了意义世界,但这个意义世界的范围很小,只觉解到自己的一定范围。道德境界的人,自我的价值扩大到社会上,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因而认为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做贡献,都是自己的份内事。宇宙境界的人凭借自己的觉解,把宇宙看成一个整体,把意义世界与客观世界视为一体,把自己的境界(意义世界)拓展为宇宙(天或大全整体)。这样,人的精神自然就能够无限博大,齐天地万物而作逍遥之游也就显得自然而然了。

现实生活中,人生境界的提升与所做事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只与觉解程度有关。如同样是一种本能的自然行为――吃饭,一个人饿了就吃饭,冷了就穿衣,这就属于自然境界。如果不但要吃饭,还要吃香米饭,吃营养丰富的大米饭,因为能起保健作用,这就属于功利境界。如果吃饭是为保重身体,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就能为人民多做贡献,这就属于道德境界。如果已经意识到了人是自然、宇宙的一部分,认识到需要吃饭来保持自身与大自然的平衡、和谐,这就属于天地境界。再如,一种常被看作功利行为的商品交易行为,如果行为人只是以物易物,以无需换所需,用贝壳换馒头,则是自然境界的诉求;如果交换的目的是为了挣钱,则是日常所见的功利境界;如果商品交易的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创造财富和便利,则交易者已进入道德境界;而当交易者已把交易行为看为自然物的流通载体,顺应自然,就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再比如,冯友兰先生提到,一人办一医院,他的目的若是要想使他自己得名利,他的行为即是求利的行为,他的境界即是功利。他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则他的行为即是行义行为,他的境界即是道德境界。如有些宗教家,办医院、“行善事”,不为自己求名利,亦不是专为社会服务,而是为神或上帝服务,为神或上帝尽职。若他的目的真是如此,而又纯是如此,则他的行为即是宗教行为,他的境界即近乎此所谓天地境界。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人生的四个境界当中,所要提升的不是行为本身,而是行为人的觉解。在传统观点中,四个境界之间由于目的性的不同被做出了隔离,尤其是在道德境界和功利境界之间。传统观点认为道德境界的基本准则是利他或为公,而功利境界的基本准则是利己或为私,过分强调二者的水火不容。在这一点上,冯友兰先生几乎全盘接受了传统儒家的“义利之辨”的思想,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孟子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在这点上,冯先生也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冯先生所说的“人之所以为人者”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因此,当冯先生和儒家倡导人们尽人之理时仅仅是指尽人的社会性,因而都要求人们彻底地去私忘我而为公利他。

提升人生境界需要对人之本性进行再认识

人之理或人之性中除了包含社会性外还包含动物性。所谓人之理或人之性,就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人之所以为人者,就是有理性和有社会性的动物,即人之所以为人者是人的内涵。内涵在逻辑上有一说法――种差加属。在人的内涵中,理性和社会性是种差,动物是属。动物性虽然不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唯一特征,但却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所不可缺少的成分。由于动物性在逻辑上先于理性和社会性,因此它是比理性和社会性更为基本的成分。据此,当说人应尽人之理时,首先应尽的是动物性,其次才是理性和社会性。

人生的境界例6

(2)事之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最大的能力不是读几本书的能力,也不是考试得高分的能力,而是谙熟世事、透悟人生的能力,事之师就注意引导、培育学生形成这种能力。

(3)人之师。这是做教师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人之师即教学生如何做一个有品德、有才能、有修养、有情趣、有良好心态的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说:德才兼备为圣人,德大于才是君子,才大于德为小人,无德无才是愚人。圣人、愚人少,更多的人要么是德大于才者,要么是才大于德者,在没有圣人的情况下,宁用德大于才的君子,也不用才大于德的小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人之师,首先要求你是一个素质全面、学识丰富的人。其次是要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问题。最后是找准学生“成人”与现在国家的成才标准的结合点。

做一个好教师,特别是把教师作为一种事业去做,就应该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二、教师的人生境界

从育人的意义上讲,教师的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等级,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人类境界。一个教师追求的人生境界越高,他培养出的一代新人的人生境界也越高。

(1)自然境界。如果一个教师只能顺应教师的本能和社会风气去做,对自己所做的事毫无觉醒,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

(2)功利境界。如果一个教师做事,动机是功利的,例如,教书是为了糊口,补课是为了酬金,中考是为了获奖,写论文是为了晋级等等,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

(3)道德境界。如果一个教师意识到自己是教育战线的一员,自觉为培养对象的利益做各种事,对学生负责,所做的事情都是有道德意义的,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道德境界。

(4)人类境界。如果一个教师意识到超乎教师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社会、人类,意识到自己不仅是教育战线的一员,还是全社会、全人类的一员,自觉为社会、人类的利益而做各种事,并明白其中的意义,那么他就进入了更高的人生境界,即人类境界。

三、教师的治学境界

从教书的意义上,教师要追求更高的治学境界。教师的治学境界也可分为四个等级,即庸师、严师、名师和大师。

(1)庸师。只知道教书、不考虑教人,教书也是照本宣科。既不研究前人的经验,也不努力自成一体,无作为,造成一种“误人子弟”的效果。形象地讲,叫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严师。能高瞻远瞩,认清前人走过的路,总结前人的经验,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治学,关心学生的学习行为诸方面,可以达到“严师出高徒”的效果。形象地讲,叫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人生的境界例7

该书的第一章题为《在淡定与积极之间》。在这一章中曹又方告诉我们:要做到身病心不病,一个人即使身体生病了,仍可以力保心灵健康。面对恶疾,我们应该保持淡定的心态,在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抛开心理上不必要的恐惧、自责、后悔,慈悲地豁免自己。与癌魔抗争,需要有无穷的定力和沉稳的智能。面对癌魔,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无畏或恐惧,软弱或坚强。乐观或绝望。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要学会以一种淡定的心态,放下一切,使自己从疾病的困扰中解放出来,不再空抱着奇迹发生的梦想,使心灵得到自由,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从从容容地为自己的人生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

人生的境界例8

白居易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少年刻苦读书,走上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1]427为入仕目标,留下了《观刈麦》《长恨歌》等诗作,参与国政,不畏权贵,直言上书。后因母丧子逝,好友落难,被贬江州,一连串的打击使他经历了人生中前所未有的考验。于是自请外任,巧妙避开朝中朋党倾轧,由兼济天下转而为兼济一方。晚年分司东都,定居洛阳,以诗、酒、禅、琴及洛阳山水自乐,白居易在心灵与天地山川的感应交流中,完成了他中隐、圆融的理想人生境界。

一、不畏权贵刚健直言

白居易沿着古代“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上任T县尉,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第二年调任进士考官,后改任制策考官,兼任翰林学士,从此走入朝廷,“惟歌生民痛,愿得天子知”(《寄唐生》)“惟思粉身,以答殊荣”(《初授拾遗献书》)。

上奏章,力陈时政,刚正直言。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任策考官,参与“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选拔工作,皇帝偏听偏信,袒护宦官宰相李吉甫,欲对秉公测考的考官杨於陵、王涯等人问罪,白居易上疏《论制科人状》为杨於陵、王涯等人讨回公道,认为唐宪宗“非嗣祖宗承耿光之道”。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白居易上疏《论承璀职名状》,反对唐宪宗任命宦官头子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讨伐王承宗,他尖锐指出:“兴王者之师,征天下之兵,自古及今,未有令中使统领者。今神策军既不置行营节度使,即承璀便是制将;又充诸军招讨处置使,即承璀便是都统。岂有制将、都统使中使兼之?臣恐四方闻之,必轻朝廷;四夷闻之,必笑中国;王承宗闻之,必其气。国史记之,后嗣何观?陛下忍令后代相传,云以中官为制将、都统自陛下始......”[2]115伴君如伴虎,他的一片诚意却惹得皇帝不高兴,《旧唐书・白居易传》记载,白居易“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理于朕,朕实难耐’!”幸亏李绛从中周旋,才逃过一劫。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九月,针对淮南节度王锷大量使钱欲讨封宰相大位,白居易上疏《论王锷欲除官事宜状》,奉劝唐太宗:“宰相者,人臣极位,天下具瞻,非有清望大功,不合清授。王锷既非清望,又无大功,若加此官,深为不可。”[2]116有效阻止了王锷的宰相梦。他的《论于E培均状》《论于E所进歌舞入事宜状》《论和籴状》《奏阌乡是禁囚状》.......无不以国事为重,有阙必规,有违必谏,刚直敢言,抨击邪恶。

白居易的刚健风骨还表现在他的诗歌中。他在《与元九书》中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兼济之志在他早期的讽喻诗中表露无遗。选入中学课本的《观刈麦》《秦中吟》《《卖炭翁》都是他这一思想的表现。

二、自求外任刚柔并济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基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便是各种思想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结果,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道德经》)。《庄子・齐物论》认为,顺天应道,远离祸患,反朴归真,才能摆脱外物的束缚,才能达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最高境界。儒家则为“天命”论,所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这与道家的“道生论”一脉相承,人的生命都不是由自己的意志决定的,而是由大自然和客观规律决定的。释家认为生命来源于轮回,@与道家认为的气聚则生,气散则死相合。

儒、释、道都是将修身和济世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虽在表述上存在着差异,但其精神实质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万法归一。

现洛阳24中家属院内,有一处青砖瓦房,相传是老子的故居,在这里老子接见了“入周问礼”的孔子,两位先哲的这次会晤在洛阳大地广为流传。如今,你到洛阳来,仍能在洛阳老城东关大街文庙旧址看到一块石碑,上书“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九个大字,是谓孔子入周问礼碑。

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这样论:“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凤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廖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2]122白居易三教兼修,刚柔并济,中华民族丰厚的传统文化滋养着他,成为他践行人生的思想基础。他正是吸取了儒释道的思想智慧,才在他平凡的人生中留给我们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人生智慧。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因当朝宰相武元衡被杀上书一事,唐宪宗偏听偏信,认为此属越职言事,贬白居易为江州司马。这对于仕途顺利的白居易来说,可以算作一个重大的打击,来到荒僻的江州,“住进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仕途的失意,内心的茫然,无过而获罪,这一切让白居易重新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的真谛,沉淀人生智慧,调整个体的方向,适应社会,使自己的行为更符合客观规律,由刚健直言转为深沉慰藉,收敛锋芒,厚积而薄发。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唐穆宗继位,他很喜欢白居易的诗赋,认为可以“与司马相如并处一时”。自此,白居易被召回长安,时间不长,就擢升为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是中书省集体事务的主办人员,职权很大,是入任宰相的一块重要跳板。仕途一片光明。可就在此时,白居易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辞去中书舍人,请求外放,远离京城。其原因《旧唐书》这样记载:“凡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为排摈,不得用其才。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2]147意思是说文字之职,没有比白居易更合适的,但朝廷仅把他作一般文职人员对待,没有充分发挥其才能,与此同时,为平息战乱,朝廷招讨使不力,不仅消耗巨大,而且久师无功。白居易多次上疏,却不得天子重视。白居易的《初罢中书舍人》这就反映了这种失望之情,凸显出白居易不忍离去又不得不离去的痛苦心路历程。

白居易应诏回京,正值官运亨通之时,他却预感到其中蕴藏着的危机和尴尬的处境,知进知退,顺应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毅然自求外放,主动辞掉了中书舍人这个令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官职,除杭州刺史。他的《暮江吟》正表露了他此时的心迹。“一道残阳辅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真珠月似弓。”残阳照射,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诗人沉醉其中。

“心安是归处,”自求外放,是白居易人生航程的里程碑,今后的人生,他将过得更加从容,更加安适。这在他的另一首诗《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中写得更加清楚:“青山峰峦接,白日烟尘起。东道既不通,改辕遂南指。自秦穷楚越,浩荡五千里。闻有闲主人,而多好山水。是行颇为惬,所历良可纪。策马度蓝溪,胜游从此始。”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交代之所以选择杭州,实是年轻时早已存在的梦想,而“冥怀齐宠辱,委顺随行止。我自得此心,于兹十年矣”,则是回顾为赞善大夫、江州司马、忠州刺史及中书舍人以来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对宠辱黜陟淡了许多,所以他要“策马度蓝溪,胜游从此始。”[2]151

人生的航程更加宽广,生命的长河流过激情澎湃,来到一片开阔地,平缓而有韵致。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远离京都,自求外任,使他巧妙地避开了派系党争,远祸避难。

三、分司东都定居洛阳

白居易与洛阳的缘分是很深厚的。他生于新郑,后寄家符离,不久又漂泊江南,青少年时期多次到过洛阳,在洛阳毓财里生活了六七年。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之后一直在这里生活了十八年,直到走完人生之路,先后在洛阳生活了二十五年。白居易在经历了人生起伏之后,到了晚年时期,他选择了亦官亦隐的中隐生活,走到了他人生中的另一个阶段。

人生的航程自有他的轨迹,面对名利祸患,人们都本能地去做出选择,或左或右地偏离这条航线,形成了起伏曲折的人生。只有少数智者能够把握人生,白居易也曾位高权重,但他懂得取舍,该放手时就放手,表现出一种对时局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这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人生境界。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他写下一首《中隐》诗:“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3]279他分司的心意已决。白居易自求分司,与四年后在《想东游五十韵》诗里表达的心情一样:“蛾须远灯烛,兔勿近D罘”,飞蛾必须远离灯火,野兔不要靠近罗网,否则会有生命之忧。[2]169大和七年(公元833年),白居易酒后吐真言:“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半及车先悬。或伴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二年忘却问家事,门庭多草厨少烟。......死生无可无不可,达哉达哉白乐天。”《达哉乐天行》这首诗写出他此时的自得自足,闲适安恬。

他对自己的中隐生活十分满意,时而与游客游春玩赏,时而与山僧探讨佛法,乐而忘忧,宁静安乐。白居易的一生,诠释着一种常人难以到达的智慧,在纷乱的世事中,他不断的调整自己,使自己不偏离正确的人生航线,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不停地拓展自己的精神空间,准确判断时局,总有一种先见之明,远离残酷的党争倾轧,避免了黑暗的政治迫害。宋人叶梦德《避暑录话》中对此有一番精彩的分析:“白乐天与杨虞卿为姻家,而不累于虞卿;与元稹、牛僧孺相厚善,而不党于元稹、僧孺;为裴晋公所爱重,而不因晋公以进......其冰炭低昂,未尝有虚日,顾乐天所得岂不多哉!”[2]175~176葛立方在《陪阳秋》中对他跳出是非,洁身自好也有很多的评价:“乐天素善李绅,而不入德裕之党,素善牛僧孺、杨虞卿,而不入宗闵之党,素喜刘禹锡,而不入任、文之党。中立不倚,峻节凛然。”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中这样评价:“予按乐天尝与刘禹锡游,人谓之刘、白,而不蹈司马党中。及与元稹游,人谓之元、白,而不蹈北司党中。又与杨虞卿为姻家,而不陷牛、李党中。其风流高尚,进退以义,可想见矣。呜呼!叔世有如斯人之仿佛者乎?”[2]P176~177

至此白居易的人生长河来到了汇流入海的境界:浩瀚平静,通达圆润。与自然相融合,寄情山水之间,尽得山水奥秘,从容淡然,逐渐达到了至高的人生境界。

洛阳的山水是晚年白居易最挚诚的朋友。他说:“洛城内外六七十里间,凡观,奇,丘,墅,有泉石花竹者,靡不游。”登临峭拔俊秀的嵩山,他写道:“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4]54~55诗歌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官场的极度疲惫和厌倦,以及对独立自由人格和闲适安逸生活的无限向往。

洛阳历史悠久,风景宜人,当时就有人总结了洛阳的“景”: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洛浦秋风、天津晓月、铜驼暮雨、平泉朝游、邙山晚眺。白居易留下诗作脍炙人口:“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睑波春傍窈娘堤。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天津桥》)[4]75

白居易对洛阳的香山寺更是情有独钟,有他的诗作为证,《停香山寺远》《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元》《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其日独游香山寺》,自号“香山居士”并嘱咐家人,死后将其葬于香山寺侧。

白居易用他的一生践行了“兼济”“独善”的理想,不断进取,不断选择,安心于天下百姓,安心于自然山水,最终达到了物我相融,通达澄明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白居易.白居易集[M].喻岳衡,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2.

人生的境界例9

2、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3、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4、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5、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6、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7、投资人的失败不是市场的结果,消灭我们的往往就是我们自己。尤其是在市场风声鹤唳的时候,也许我们更应该保持一份冷静:也许事情没有像想象的那么坏!同样在市场人声鼎沸的时候,也应该保留一份平和:也许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8、天黑的时候直面艰难,本身就是您未来获得收获的源泉,因为天下没有不付出的收获。天黑,其实只不过是天亮前的一个过程,又何必大惊小怪。天一定会亮的,关键是天亮的时候您还在吗?成功和失败也许就是在天亮以前,最黑暗的一刻坚守与放弃的区别,坚守者成了成功者,甚至成了我们景仰的投资大师,而放弃的人就成了“先驱”——先行而死了的人。

9、世界上聪明的人特点千差万别,愚蠢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总以为自己是聪明人。

10、财富是流动的,您的心胸和视野也许正是财富获取的源泉。有多大的心胸做多大的事业,有多远的视野聚拢多大的财富。

11、我们与成功之间并不遥远,许多非凡的成就只不过是简单坚持的结果,关键是要守住你的心!

12、社会财富演进的速度不会因您发生改变,关键是您今天真的准备好了吗?

寻求财富的路上,过程的美丽与结果的绚烂通常不会同时出现。苦苦寻觅财富,却未必得到财富。尽心竭力做好过程、正确的过程,却可以实现财富自由。

人生的境界例10

年羹尧是清朝重臣,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但这个人后来也一 样失宠并被削官、抄家、下狱,最终在狱中自杀。也许你不会想到,年羹尧之所以引起皇帝的怀疑,落得一个悲惨下场,竟然只是由于一个细节:年羹尧出师大捷归来之际,雍正皇帝率文武百官前往迎接,那时正值六月天,烈日高悬,而年羹尧的兵士们还穿着全身甲胄, 见此情形,雍正便传旨令三军将士御甲休息,但奇怪的是,旨令传了三遍,三军将士依然站立原处一动不动,这时,年羹尧从怀里取出一面小旗,交给自己的侍卫,侍卫便把小旗一摆,那些将士见了,立即听话地脱下甲胄退了下去。雍正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当时就起了戒备之心,不久之后,就找了个借口,将年羹尧杀掉了。

【素材解读】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过:祸患常积于忽微。可见,细节有多么重要,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甚至于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一个看上去不经意的细节,却让年羹尧招来杀身之祸。试想,如果年羹尧平日里能小心谨慎、低调行事,或许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适用话题】低调处世;把握命运;必然与偶然……

大将军的小细节

陶侃是晋朝著名的大将军,从军四十载威震疆场,名声显赫,却不仅仅是靠打胜仗赢来的。陶侃为人谦虚谨慎,事无巨细,对生活中的小细节也同样用心。

有一年,陶侃在荆州任刺史,需要造一批战船,陶侃便经常去检查工作。他发现造船时,剩下许多竹头和木屑散乱地扔在地上,于是就吩咐手下人仔细地捡了储藏起来。当时有人不理解,认为堂堂刺史太小气,也有人偷偷取笑他吝啬。

“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冬季大雪,雪后结冰路滑,陶侃就叫人把木屑取出来铺在路面上,使过往行人安全行走。这时嘲笑陶侃的人才明白了刺史的用意。“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后来,桓温伐蜀时,急需造一批大船,结果没有钉船用的竹钉,陶侃听说后,就把储存起来的竹头竹尾拿出来,做成钉子用来造船。

【素材解读】小小细节,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品质。陶侃身为大将军,却注重小细节,确实难能可贵。让人储存竹头竹尾,行的是节俭之风,看似与身份不符,难免惹人取笑,但就是这样一个小细节,后来却派上了大用场。

【适用话题】节俭;小与大;高贵的内心……

蔡元培的细心

作家陈西滢早年与蔡元培先生有过一些交往。有一回,他和蔡元培及另外一个人一起在一家旅馆住宿,三个人住在一个房间里。有一天晚上,房间里只剩下他和蔡元培,蔡元培便不再看书和写东西,而是恭恭敬敬地陪着他坐着,有时陈西滢提起个话头,蔡元培就很认真地回答。陈西滢内心很着急,因为他知道蔡元培很忙,但直到另一个人回来,微笑作陪的蔡元培才去忙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