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人生价值的实现模板(10篇)

时间:2023-05-17 16:51:35

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生价值的实现例1

《中国教师》:杨校长,您如何理解“价值教育”?

杨校长(以下简称“杨”):就“价值教育”本身而言,“价值教育”的意义很宽广,因为人的成长、发展不光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家庭、社会也承担着培养人的任务,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我们所谈论的“价值教育”应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中小学的“价值教育”。

如果在学校中,我所理解的价值是“人们在面对和处理各种关系时,在行动和行为表现中,应遵循的或要追求的一些原则和标准,以及个人的信念和品质”。原则和标准是外在的,信念和品质是内在的。例如,与人交往或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应遵循并能做到的是诚信,而不是谎言;是相互尊重,而不是轻视、鄙视、侮辱;此外,理解和宽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品质。如果在学校中,我认为“价值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界定。狭义的“价值教育”指对学校中人(学生、教师和教职员工)的“价值教育”,即学生和教职员工认识、认同的价值原则和标准,并由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品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且不断提升价值理性,最终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价值原则和标准。广义的“价值教育”指在办学中,不只有教育,还要有管理。管理既是一种教育,又不只是教育,管理是确保教育实践真、善、美的基础与前提。在学校管理中,经常要面对价值多元甚至价值冲突,进而要进行价值识别、价值澄清,要开展价值引领、价值抉择,从而形成和确立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因此,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矛盾与分歧,例如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同一层级的管理者之间、不同层级的管理者之间等。对此,我们不仅要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更要形成符合正确价值标准的行为和品质。我们希望学校中的每个人,包括学生、教师和教职员工,都能形成符合正确价值标准和原则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中国教师》:杨校长,您认为学校教育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杨: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不外乎有两个,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问题本身就是关涉价值的。针对目前学校教育的现实,在关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我认为需要强调三方面。

一是注重由培养“知识人”到培养“文化人”的转变。现实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把知识的教育作为教育唯一的追求目标,显然知识教育并不是我们教育的全部目标。经常有人说,这个人有知识但没文化,文化涉及修养、道德、理想、品质等多方面问题,这些都不能与知识画等号。因此,学校教育要从培养“知识人”转变为培养“文化人”。在教材分析、教材处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知识中蕴含的价值深刻揭示并生动展现出来,不能因为考试就把教学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例如,数学既是一种知识,又蕴含着文化层面的东西。数学的思想、数学的应用、数学艺术中的美、数学家的美好品质等,均不能简单归入知识范畴。如果把数学看成是一种文化,那么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要追求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在现实生活里的运用、数学艺术中的美等。

二是人的教育由“片面性”转向“完整性”。人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和谐的生命体。物质的肉体、精神的心灵,能够认知,富有情感,具有行为,具备道德,充满智慧,懂得审美,真实、善良、美好等哪方面都不可或缺。片面性既不是自然之道和人之本性,也不是我们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幸福的人生追求。

三是人的培育由“受动性”转向“主体性”。完整的人和主体性的人是有区别的,完整的人强调一个人不能有缺陷,主体性的人强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的主体性,即教师要主动且富有创造性地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积极投身于专业发展,乐于把幸福的职业生活作为承担社会责任和为社会作贡献的基础和前提。学生的主体性是我们强调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我们从思想教育、课程建构、活动设计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平台。例如,我校的升旗仪式、文艺演出、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基本都由学生自己组织,旨在给学生更多自主参与、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机会。其实,我校的校训“自由,自律”就是我们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理念的浓缩。

至于“如何培养人”,我认为就是要办优质的学校,成为专家型的校长,打造智慧型的师资队伍,从而培养健全的学生。我认为优质的学校应是:办学理念先进,教育思想科学,课程结构合理,校园文化和谐,变革机制自主,校园建筑优美,教学设备充足,功能教室完备,信息化程度高。还需特别强调的是,在确立每个因素的过程中,学生的发展是核心,把学生当作主人是关键,因此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公平、合作等价值标准和原则是重要的基础与前提。

《中国教师》:杨校长,您想通过这样的教育给学生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哪些基础?

杨:第一,做事的能力。这是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载体和前提。第二,道德修养和价值标准及原则的内化。其中最关键的是真诚与善良,它们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和幸福的基石。“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干什么。”第三,学习和创新的品质。第四,刻苦、勤奋、坚守、顽强、勇敢、大胆、负责等优秀品质。第五,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尤其要具有对他人理解和宽容的品质。

人生价值的实现例2

事例:他用高超的体育技能,在一个强手如林的国家运动项目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更成为中国人的骄傲。他出色的表现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的爱国精神,使他带给人们的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对祖国的情感,对现在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期待,都将使他成为中国体育和NBA的历史人物。

人生价值的实现例3

关键词:人;人的实现;现实评价

Key words: human;people realization;realistic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328-01

1人与人的实现

“人”到底是什么?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在不断地认识着自我、发展着自我与超越着自我。关于“人”的概念,各方在认识上总有其存在的片面性。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提示了人的本质内涵:“人的本质不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将人的本质如此界定是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然而生活于社会各个领域当中的人们归根结底都是在生命的历程中实践着与实现着,所以要在强调相对静态的同时,还要从动态的角度来讲,人的本质还在于人是思维的行动者,人要按着自身的主观愿望去努力实践以达成一种实现。客观地说,动物也有其实现,但更多的是一种本能的实现,而没有人主体意识下的觉解。

人的实现就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不断达成的对人们的内心信念、主观愿望与理想目标的满足。人的实现是人的本质所在,正是因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对于一个具体的人而言,首先人不能创造自我,也不能生产自我,更不能培养自我。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生来就是一个关系的存在,尤其是人能够意识到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从社会关系中来,不可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因而人理应回到社会中关系之中,与社会共舞、遵循社会的主旋律、谱写符合社会的正义之歌,达成一种整体和谐,实现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境地。

人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现,但是人的实现何以可能?人作为有着丰富情感意识与知觉的动物,会因其预期的实现而感到欣喜甚至是兴奋,也会因其预期没有得到实现而感到失落、悲伤甚至是绝望。但尽管如此,人的特有欲望还会使人想方设法努力争取去实现,就像当初社会为了创造他、生产他与实现他一样。为了实现,人们可以斗志昂扬、不畏惧任何艰难困苦;为了实现,人们也可以超越自己、发挥其最大的潜能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有了实现,人们可以找到人生的意义,感到生存的价值,体会到一种回报感、一种成就感,激发积极的、幸福的人生观;而没有实现,人们时常会很痛苦,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存在的价值,找不到继续存在的理由,甚至产生消极的、厌世的人生观。可以说,整个人生过程就是人的实现过程。

如果说人生是一条有始有终的线段,那么人的实现就是一环扣一环的曲线,而人的实现的价值就是一条永无止境的射线。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总是站在其现实的基点设法去实现与达成其下一个人生理想与目标。古今中外,人皆如此。

2人的实现的特征与分类

2.1 从价值论的角度将人的实现分为物质价值的实现与精神价值的实现。所谓物质价值的实现,指的是人的所作所为,目的是实现一种金钱可以衡量的、物质层面的享受与满足;所谓精神价值的实现,就是指人的所作所为不是单纯为了实现某种物质上的享受,而更多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一种的思想上的追求与精神上的寄托。在这种视域下,人的实现就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2.2 从人性论的角度将人的实现分为善的实现(实现善)和恶的实现(实现恶)。所谓善的实现,即是指个人的实现活动不但满足了个人的某种需求、愿望,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或者是对他人有益。这是与人的本源息息相关的一种真正的觉解,人本不是自我的产物,而是他人乃至社会的产物,“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社会而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就是一种善的实现,而主观为他人,客观为自己,也可以称作一种善的实现;所谓恶的实现,是指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实现,即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私利与贪欲,而无视他人的利益甚至视他人生命与健康于不顾,损人利己、甚至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都堪称是恶的实现。从人性论角度出发的人的实现最终也是趋于平衡的。善的实现将会给予善的行为者以暂时性的个人利益的“损失”,但是会收获长远的心灵、精神乃至物质上更大的回报。恶的实现将会给予恶的行为者以近期的、短暂的私利与欲望的满足,但是终究会给予恶的行为者以精神、心灵、物质乃至肉体上极大的摧残。因此从人性论角度出发的人的实现本质不免出现以下两种结局:具备善良本性的人会引导人不断追求各种善良的实现;具有邪恶本性的人会驱使它频繁涉足邪恶的实现。

人的实现因人的知、情、意的程度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层次与境界。在孟子那里,人生实现的最高境界就是正心、存心、养心,是个人的一种对自我本心的实现,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但求放其心而已。” 意思是说,求学问的道路没有别的办法,就是把失去的仁德之心找回来就可以了。而在孔子那里,人分为三种,小人、君子与圣人,小人见利忘义、君子见利思义,即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圣人则无利唯义、大公无私。

3人的实现的现实意义

人生价值的实现例4

其实,人类自身的价值与其它动植物或者物体的价值之定性在一定意义上别无二致,都是针对自身以外的其它客体而言的。换句话说,甲的价值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通过对乙和丙所产生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一朵鲜花,只有开在人类的视线之内才具有观赏价值,如果开在荒郊野外,那么她跟一株野草没有什么不同。说得再明确些,所有的花原本都是有价值的,不同的是,有些花的价值得以体现,另一些花的价值却被时间或空间的泡沫淹没了,既然如此,与生俱来的价值也就无从谈起,这就像1-1=0一样简单。

显而易见,人类的价值并不在于某个个体本身所具备的条件如何优越,重要的因素取决于他对别人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有多大,人的先天素质是因,后天的行为是果,人的价值与其所产生的作用是成正比例的。他给别人带来的益处越大,他的价值也就越大。

普通百姓的价值一般体现在:惠及家族,泽被乡邻。旷世伟人的价值却可能体现在:拯救一个国家,造福于广大民众。

人的价值跟人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人与世间万物均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逐渐脱离原始的兽性,完全过渡到文明阶段,知荣辱,晓利害,明事理,辨真伪,甄别是非曲直,效法天地自然,耕耘收获,创造发明,倡导人人平等,制定法律制裁犯罪分子,约束所有公民的行动,确保社会的和谐安定,人的自然属性从属于社会属性,这革命性的蜕变和升华,使人类最终走向与其它物种彻底分离的至高无上的伟大殿堂。

综上所述,人的价值实际上就是人所具有的能力,以及这种能力最终所产生的效果,一句话,人的价值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类在群体活动中思想行为的客观反映。

价值的体现离不开主客观两种因素,也就是说,人的价值只有经过主观努力,尔后在客观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那么,当代人津津乐道的人生价值具体是什么呢 通俗一点说,所谓的人生价值就是指人们在某一领域或岗位出类拔萃、有所作为、春风得意、回报率高而已。

道路曲折,前途茫茫,人,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其一:我们自身必须具有优秀的潜能,一个好的因,方能结出好的果,打铁还需自身硬,有本事走遍天下,无能耐寸步难行。我们只有加强学习文化和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努力掌握科学的方法和过硬的本领,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合理的发展方向,才能为进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二:正确认识自己,要有好的心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切忌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其三:要有恒心和定力,力戒浮躁浅薄,欲战胜困难首先要战胜自己。

其四:学会跟随,学会聆听,尊重他人,谦虚谨慎,先当学生,后当先生。

其五:具有一定的自我掌控能力,头脑清楚,意志坚定,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其六:欲成大器,必能吃苦,不能吃苦,难成大器;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人生价值的实现例5

黎庶昌生活在十九世纪后半期。是中国历史大动荡的年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英法联军攻破北京。他六岁丧父,自小家贫,又体弱多病。但是他熟读经史,酷爱古文。意气超迈,抱负不凡。二十六岁得到曾国藩赏识,四十岁赴英、法任使馆参赞,后又两度出使日本,任驻日本公使。他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赢得日本朝野敬仰。出色地完成外交使命。他不仅是通达敏健的爱国外交官,也是一位富于革新思想的社会活动家和学识渊博的文人学者。在他的思想、品格、学术与创作中,有许多东西值得研究和借鉴。

国外,特别是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许多学者都对黎庶昌进行过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近年来对沙滩文化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研究趋势更向着文化资源利用特点、利用价值、利用对策方面

沙滩文化的人文精神更是不朽的,它是遵义和贵州乃至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黎庶昌所体现的精神风貌及品格情操,对后世影响很深。如学术研究上的刻苦自励、昂扬奋进的精神,都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研究它,能够丰富国人的理想、信念。

我们研究黎庶昌人生观、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为贵州、遵义、沙滩的经济发展、人文传承提供理论支撑。让沙滩文化引领遵义人民努力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1、从黎庶昌日本抚养遗孤,看他的的人生观、价值观

黎庶昌在晚清曾经两度出任日本国钦差大臣,他首次使日期间,结交了一批日本友人。特别是他与藤野正启的友谊更是让世人敬仰。他们谈古论今、谈西方科学、饮酒品茶、弹琴诵歌,相见甚欢。可是黎庶昌第二次赴日任职不久,就传来藤野正启先生去世的噩耗。黎庶昌先生十分痛惜,为藤野先生写《墓志铭》、为其作品写序。藤野留下女儿、幼子,孤苦伶仃,黎庶昌主动承担起抚孤责任,将其视为己出。黎庶昌先生“不关国之东西,海之内外”的人生观、价值观深深震撼着日本国朝野。

2、从黎庶昌的诗酒睦邻邦,看他的人生观、价值观

黎庶昌两任出使日本国,任钦差大臣,他敦睦邻邦,不辱使命,是外交使节的典范。黎庶昌先生认为:各国使节,言语不同,服饰不同,政俗各异,要增进共识,互相了解。要“达款诚、联情好”,他主张以文会友、借诗酒唱和增加接触,交流思想,才是较好的途径。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外交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被日本国朝野尊称为“大邦明贤”、“全才君子”。

3、从黎庶昌诗赞左宗棠收复南疆,看他的人生观、价值观

清代后期,落后的中国备受列强欺凌。沙俄对北方和西北疆土虎视眈眈。左宗棠奉命帅兵西征,虽历尽艰辛,但捷报频传。这个时候,黎庶昌任驻德国使馆参赞。听左宗棠告捷,欣然赋诗一首:

轻车度幕不惊尘,矫矫将军号绝伦。

回准降幡齐入汉,图书旧版复收秦。

雪消葱岭鸿难度,草长蒲梢马易驯。

索地陈兵君莫让,乌孙西去付行人。

此诗称赞收复失地,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民族英雄左宗棠。由此诗歌,我们也可以看出黎庶昌的人生观、价值观。

4、从黎庶昌的文学小样,看他的人生观、价值观

黎庶昌先生崛起边陬,遍历中外。学富五车,早著勋劳。文学生活丰富多彩。现录数则,看他文学生活中体现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重庆云贵会馆题戏:

黎庶昌出任四川川东兵备道,当时道署驻节于重庆。重庆当时已经开为全国通商口岸。黎庶昌资助,建成《云贵公所》。会馆建成后,庭院宽敞,建有戏台,黎庶昌题一联:

溯二千年汉祖雄风,犹留此地巴渝舞;

历数万里欧罗列国,仍爱中原雅颂声!

由此联可以看出黎庶昌的文学思想,也可看出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时宜变、经世致用。

人生价值的实现例6

什么是爱岗敬业?我想,爱岗敬业就是一种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这就是爱岗敬业!如果你是一滴水,你就应该滋润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就要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就要永远坚守你的岗位。所以“爱岗敬业”的精髓就是做好工作。一个人可以从事不同的工作,但只要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一定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今天作为一名财政工作者,我就要做到诚实好学、精业为公、勤政为民。

我们的时代涌现出许许多多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先进人物。有“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新时期干部郑培民;有心系百姓、秉公执法的共产党员典范王书田等等。他们就是无私奉献的典范,他们就是爱岗敬业的榜样。在我们财政系统,爱岗敬业精神也无处不在。正是他们身上的这种爱岗敬业精神,更加增强了我的责任感和进取心,惟有加倍的努力工作,以一流的工作业绩来回报。

人生价值的实现例7

广播电视大学,是成人学历补偿教育的远程开放教育大学,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1]电大学习制度是“宽进”“严出”,“宽进”让更多人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充分展示“平民进步的阶梯、教育公平的砝码、学习者充实自我和增进动力的补给站”这一电大核心价值,切实让学员做到在快乐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快乐学习,既让学员享受学习的乐趣,又能得到学历补偿。这种教育模式的实现,关键在电大的教师。而当今的电大教师,普遍都有一种“半空吊”的感觉,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既没有全日制高校教师的荣誉感,又很难找到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支点。这很容易造成电大教师专业方向上的茫然感、难以施展才华的失落感、未能实现自我的痛苦感。下面我就电大教师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谈点看法。

一要自信。自信,绝非阿q式的自欺欺人。坦率点说,如果我们不自信,那不就是自己看低了自己吗?我们自信,我们是伟大的,不是我们自己多么伟大,我们的伟大是电大教育事业的壮丽伟大!我们自信,我们是崇高的,不是我们自己多么崇高,我们的崇高是电大教育事业的崇高!一方面我们别无选择地选择了电大教育这一职业与事业;另一方面,我们如果不能耐心真诚地、实事求是地认可电大教育事业的价值,那么,我们自己挖了自己的墙角呀!这就失去了作为一名电大教师的自尊,那样我们何来干事业的朝气、拼学习的劲头?做一个电大教师是光荣的,也是十分辛苦的。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默默付出,一直在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打拼,承担着繁重的教学、教改和科研任务。一年到头很少休息,双休日和晚上都排满了直播课、面授辅导、网上检查作业和远程论文指导、答辩等教学工作,经常累得疲惫不堪,无私奉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应用型人才。当看到一批批毕业生在各自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取得骄人业绩时,我们心中感到非常满足和自豪,人生价值在电大这个平台上得到了最充分、最有意义的体现!

二要转变观念。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生存处境及其终极关注。[2]就教育而言,不同类型的学校和学校内的不同工作领域,“育人”始终是基本功能中核心和根本的内容。[3]电大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同样面临着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也就是说,对电大的办学者来说,要努力克服“见物不见人”的思想,作为电大教师来说,首先应当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其它任何类型的学校的教师一样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其实,从电大教育的培养对象和学生的生源结构来说,电大教师更需要具备精湛的育人知识与育人能力,才能完成社会和国家赋予我们电大人的使命。因此,电大教师在精神上树立起的科学的教育观就显得非常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在于教导学生追求真理,学生最根本的学习目标在于学习做个真诚的人。总之,电大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现代公民意识和学习意识,让电大课堂变成学生学习成长与精神成长的共同家园。

三要讲师德。德才兼备,德字为先。作为电大教师,其“德”就是师德。师德是教师的本质特征,更是电大教师应具备的品德。因此师德为先就不容质疑。首先应体现在对电大教育事业的热爱上,对电大教育事业的忠诚上。有了这样的感情,你就会不顾一切执着追求,不顾一切无私奉献,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倘若你有这份感情,你就会做到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就会作到。例如,要求学生要书写工整,电大教师在板书或批改作业时,就得一丝不苟写得很工整……这些看起来是细节、是小事,但正所谓校园无小事,处处可育人,于细微处见精神,是老师人品的自然表露。老师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对电大学生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

四要不断学习。要想不辜负邓小平亲笔批示创办电大的深远情怀,要想留给电大学员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成为众多成人学子的朋友,做一名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的电大老师。务必要在学习上苦下功夫。知识在不断更新,我们更应自觉地加紧学习,争取掌握更多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里面的许多东西,包括一些专用术语,如果不学习、不请教,就看不大懂。很多成人学员学识不错,且社会经验丰富,如果我们电大教师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就很难满足学员的需要。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应当学会毛泽东同志所提倡的“挤”与“钻”的精神,先挤出时间来学习,然后再钻研进去,争当理论学习的

“活字典”,电大业务的“活档案”,与时俱进的“活电脑”,排忧解难的“活雷锋”。自己掌握的知识多了,学问多了,精神境界也就会高起来。

五要正确比较。错误的比较,于己、于人、于事业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正确进行比较,比出干劲,比出正气,比出和谐。如果我们总是把关注点放在物质利益上,就有可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陷入堕落的泥潭;如果总是拿别人的短处比自己的长处,觉得谁都不如自己,就会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最终什么都做不成。如果简单把电大与普通高校进行类比,把电大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进行简单比较,就会产生什么都比不上的自卑感。普通高校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的地方,学校里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硕果累累。电大主要面向高考落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丧失学习机会的社会人员和需要提高学历层次的在职人员。电大教师很难产生登上三尺讲台的神圣感,也很少有普通高校老师的光环。所以电大教师必须正确看待不足和差距,正确比较,才能完善自我、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并且把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变成前进的动力,这样的比较才是健康有益的。这样就能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崇尚学习的时代。尤其是当前,“终身学习”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也就赋予了电大和我们电大教师新的内涵。我们相信随着“学习型社会”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开放教育的深入发展,电大教师将会绽放新的价值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运涛.如何当好“学有所教”的电大老师.价值中国网.

人生价值的实现例8

    以往的历史教学我们毕竟重视的大都是历史知识等方面的问题,应当说也不为过。时至今日我们应当觉醒再这样则不够符合人才培养之需求了。所以,必须努力思考高中学生学习历史价值观念实现问题,如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树立理想的个人价值,首先必须促使学生形成对历史的认同感,应当说历史教材的内容都是值得我们当今学生认同的,但作为高中学生,他们的脑袋里也有着而且可以说是不少的我们所不能理解的深刻思想。学生对历史的认同则毫无疑问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我们不予以正确的引领,学生将会因不去理想地认同历史而产生一些心灵扭曲的现象。所以,我们不能对学生学习历史的个人价值视而不见,我们也不能对学生个人价值的引领抱持不闻不问的态度。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当代社会的现实,应当说实现学生对历史的认同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命题,但再复杂,解决的办法总会是有的。譬如教材中的许多历史事件,尤其是一些悲壮的历史事件,不少学生不会对此持有正确的认同感,有些学生甚至会认为那些人是傻子。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充满柔情美的环境中,根本就没有领略到悲壮现实所产生的原因,根本也不会去得以充分领悟充满柔情的美丽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完全可以朝生夕灭的,而柔情的美丽有时也完全必须赖于悲壮的行为予以支撑。因此,平时的历史教学作为高中学生引领是关键,结合课程内容以及当今相关事实逐步建立学生对一系列历史事件的认同感,真正意义上使得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当代一些人物欲钱欲观念极强,功利主义盛行的前提下去认同历史,在认同历史的前提下建立自己的个人价值,树立理想的人生坐标。

    二、引领学生借鉴历史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

    历史上的人物,应当说都是以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不可能是我们理想主义的。一些人对推动历史文化的进程可以说是建立了光彩照人的丰功伟绩,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们也不可能就是完人。正如一代伟人在《沁园春·雪》中所描述的那样“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历史上的事件也是这样,应当说也是以往,它们对人类的贡献也不可能是我们理想主义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各项改革一样,也完全不可能是臻善臻美的。作为我们高中学生学习历史,以历史形成自身的个人价值,既不能去全盘否定历史,也不能完全接受或者照搬历史。理想的做法是借鉴历史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我们平时所教学的课文一般来讲大都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实施教学的流程,应当说教学中的文本资源以及我们所能挖掘的资源也是比较广泛的。作为高中学生进入高一级学府深造后将走向社会,借鉴历史去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应当是十分必要的。

    三、引领学生超越自我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创造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要想使得我们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创造,学生必须努力超越自己,学生能够超越自己的先决条件应当是课程学习中的善于思考和探问、探求。以往的历史教学由于时间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学生们是没有探究可能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对学生高考质量未曾产生过大的影响,但对学生创造潜能的挖掘和发展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极大影响了学生创造性地形成自身的个人价值。所以,历史教学中必须还教学的本来面目,把发现权、探究权、结论权去严格意义上地交给学生,甚至是交给每一个学生。这里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做好前置性学习的一些事,譬如学生在进行前置性学习时发现了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便于教师进行梳理。应当说学生所提的问题有的是不足以具有探究的价值,或是比较浅易无需探究,或是十分深奥根本就探求不出。教师梳理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实现探究问题优化的过程。如教学《抗日战争》时,学生对抗日战争的成果提出一定异议,并不是对其成果的否定,而是感到还不具有十分充足的理由。学生经过一定意义上的资料搜索便明显地发现:二战以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明显提升,我们的国家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出席了世界性的会议——布类顿森林会议;还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的成员等。这里使我们学生形成的人生价值是在正义面前是不能懦弱的,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抗日战争是血雨腥风的战争,但打出我们民族的雄风,应当引起我们民族的自豪。我们也必须为真理而斗争,为和平和更为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生价值的实现例9

以往的历史教学我们毕竟重视的大都是历史知识等方面的问题,应当说也不为过。时至今日我们应当觉醒再这样则不够符合人才培养之需求了。所以,必须努力思考高中学生学习历史价值观念实现问题,如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树立理想的个人价值,首先必须促使学生形成对历史的认同感,应当说历史教材的内容都是值得我们当今学生认同的,但作为高中学生,他们的脑袋里也有着而且可以说是不少的我们所不能理解的深刻思想。学生对历史的认同则毫无疑问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我们不予以正确的引领,学生将会因不去理想地认同历史而产生一些心灵扭曲的现象。所以,我们不能对学生学习历史的个人价值视而不见,我们也不能对学生个人价值的引领抱持不闻不问的态度。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当代社会的现实,应当说实现学生对历史的认同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命题,但再复杂,解决的办法总会是有的。譬如教材中的许多历史事件,尤其是一些悲壮的历史事件,不少学生不会对此持有正确的认同感,有些学生甚至会认为那些人是傻子。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充满柔情美的环境中,根本就没有领略到悲壮现实所产生的原因,根本也不会去得以充分领悟充满柔情的美丽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完全可以朝生夕灭的,而柔情的美丽有时也完全必须赖于悲壮的行为予以支撑。因此,平时的历史教学作为高中学生引领是关键,结合课程内容以及当今相关事实逐步建立学生对一系列历史事件的认同感,真正意义上使得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当代一些人物欲钱欲观念极强,功利主义盛行的前提下去认同历史,在认同历史的前提下建立自己的个人价值,树立理想的人生坐标。

二、引领学生借鉴历史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

历史上的人物,应当说都是以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不可能是我们理想主义的。一些人对推动历史文化的进程可以说是建立了光彩照人的丰功伟绩,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们也不可能就是完人。正如一代伟人在《沁园春·雪》中所描述的那样“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历史上的事件也是这样,应当说也是以往,它们对人类的贡献也不可能是我们理想主义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各项改革一样,也完全不可能是臻善臻美的。作为我们高中学生学习历史,以历史形成自身的个人价值,既不能去全盘否定历史,也不能完全接受或者照搬历史。理想的做法是借鉴历史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我们平时所教学的课文一般来讲大都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实施教学的流程,应当说教学中的文本资源以及我们所能挖掘的资源也是比较广泛的。作为高中学生进入高一级学府深造后将走向社会,借鉴历史去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应当是十分必要的。

三、引领学生超越自我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创造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要想使得我们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创造,学生必须努力超越自己,学生能够超越自己的先决条件应当是课程学习中的善于思考和探问、探求。以往的历史教学由于时间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学生们是没有探究可能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对学生高考质量未曾产生过大的影响,但对学生创造潜能的挖掘和发展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极大影响了学生创造性地形成自身的个人价值。所以,历史教学中必须还教学的本来面目,把发现权、探究权、结论权去严格意义上地交给学生,甚至是交给每一个学生。这里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做好前置性学习的一些事,譬如学生在进行前置性学习时发现了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便于教师进行梳理。应当说学生所提的问题有的是不足以具有探究的价值,或是比较浅易无需探究,或是十分深奥根本就探求不出。教师梳理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实现探究问题优化的过程。如教学《抗日战争》时,学生对抗日战争的成果提出一定异议,并不是对其成果的否定,而是感到还不具有十分充足的理由。学生经过一定意义上的资料搜索便明显地发现:二战以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明显提升,我们的国家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出席了世界性的会议——布类顿森林会议;还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的成员等。这里使我们学生形成的人生价值是在正义面前是不能懦弱的,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抗日战争是血雨腥风的战争,但打出我们民族的雄风,应当引起我们民族的自豪。我们也必须为真理而斗争,为和平和更为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生价值的实现例10

老师,一个多么响亮的称谓!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打心眼里喜爱孩子们,爱他们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新月般清亮的眼眸。我喜欢孩子的世界,因为这世界真诚圣洁;我喜欢孩子的世界,因为在可爱的孩子们中间,我圆了儿时七彩的梦。2019年,带着理想我走上了幼教岗位,幼儿园虽小,但我却很努力地工作着,我深情地体味着一个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

在这里,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我充分感受到了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一种我从前所体会不到的幸福感觉。各位在竞争中正确对待彼此的成功与不足,保持着一种谦虚但不乏热情的态度,同事之间互帮互助,充分体现了一种团队合作精神,工作节奏明快而温馨。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使我快速成长,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自觉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江xx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自觉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幼儿园,我一直担任幼儿英语教学,对于我们幼儿园新开设的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面对全新的教育模式,我全身心的投入, 我要积极探索教材教法,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因此我总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专业,学幼儿教育新纲要,认真备课,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园特点的幼儿英语教材和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你大专、本科学历不屈吗?”亲戚朋友常这样问我。我也总是笑而不答。因为当你真正用心去“读”每位幼儿时,你会发现“这本书”其乐无穷。如陶行之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作为老师,就是要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爱。每当我迎着清晨的阳光,踏进明亮的教室,一张张稚气的笑脸,就像鲜花开放,而一双双信任的眼睛,正期望着我带领他们遨游知识的海洋,此刻,我会让我的爱像太阳一样,温暖身边每一个孩子,照亮每一颗幼小心灵,让我的爱化作无尽的力量,给孩子自信、自强,让每个孩子成为未来的栋梁!因为我知道,作为老师,就要像父母之于子女,农夫之于土地一样有着深挚的热爱,如果不是从心的深处,热爱你的学生,你便教不好你的学生,我深信这是十分正确的。所以,要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热爱孩子,理解孩子,乐于与孩子生活在一起。

去年在我班就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她从小父母离异,一直与奶奶生活在一起。而奶奶却又是一个半瘫痪的老人。长时间下,她的性格变得怪异了,孤僻了,自闭了。当她来到我们班级,生活在集体的各位庭中,她只会用两只眼睛看着自己的双脚,一句话也不说。就这样默默无语地相处了一段日子,经过多方面的了解之后,我开始为她制定个案计划,我的意念就是要让她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起来。这是我的爱在激励着我。推动着我献出自己的关怀、自己的爱心。

来园时,我总是喜欢摸摸她的头,拉拉她的小手,主动地上前招呼她,她虽不开口说话,但从她的目光中发现她还是很喜欢我这样做的。游戏时,我总拉着她的手带着她一起玩,一开始她还拒绝我,后来就不再挣脱了,默默地看着我和其他小朋友玩,就有那么一次,我们之间的感情突飞猛进,我终于走进了她的心灵世界。那天,她的脚被自行车给弄伤了,家里有没人照顾,所以还是把她送进了幼儿园,看着她那受伤的样子,我的心很疼。户外游戏了。我不想把她一人放在卫生室,就背着她一起来到操场上。由于她人很重,我一不小心就到在了地上,为了保护她不受到伤害,我自己的手出血了。

当她看到我的手在不停地流血时,她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哭。她用自己的小手不停地为我擦着,可还在不停地流,她终于说话了:“快,快去包扎吧!”虽然我有些疼痛,但我发现她和我之间的关系在漫慢改变,她会关心我了,我的心里说不出有多么高兴。从此后,我们有了聊天的很多话题,她的小脸上有了从未有过的欢笑。生日那天,她拿着我送给她的小礼物不知又多么快乐。在我的引导下,她也开始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一起交流。是啊!老师的爱是如此重要,形象地说,老师就像一把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一旦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种乐器是靠老师,靠老师的人格来调音的。

2019年幼儿园进行了改革,我担任了幼儿园英语考研组长。在我担任幼儿园英语教研组长的一年时间里,得到了领导的悉心指点,同事的鼓励支持,我更加全身心投入工作。今年四月中旬,幼儿园组织开展了“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活动前在园长地指导下,我认真地拟订了评价表,教师在评价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了从哪些方面和角度来评价活动,把握住了评价的尺度。五一长假期间,我认真地拟订了一份“五月份教研活动计划书”,仔细地揣摩各平行班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和即将开展的主题活动,并形成文本在5月8日交给园长修改指正。

园长给了我很大鼓励,并要求我继续保持这种工作作风。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虚心向同事们学习,从不因个人得失影响工作。得到了同事的配合与支持,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德师风注入了新的内涵。工作中,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已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