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2 09:15:15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例1

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一项国家战略。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制定和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制定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的人才发展规划》,还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大人才工程,认真贯彻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胡锦涛主席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支撑。

十八大报告在党建部分专门把人才工作作为一个部分来加以部署,并且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要实行人才优先的战略布局,建设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由人才大国迈入人才强国。这些都说明我们党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更高的战略位置,国家的重视,为科研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政策性指导,同时,国家整体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也为科研队伍素质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在科研人才成长的各个阶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一)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可有效避免科研人才培养中走弯路。积极健康的思想能促进人的发展.消极错误的思想会侵蚀人的思想,如果人们难以抵抗错误思想的影响.便会产生思想疾病。人的思想“患病”不可小视,轻则会使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行为出错.妨碍工作和学习,重则会使人从社会的建设者堕落成为破坏者。因此,我们在科研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给予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避免或尽量减少错误思想给科研人才成才带来的危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正确的思想导向,提高科研人才的政治思想素质。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科技人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环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激发将科研人才爱国热情,可保进科研人员尽快成才。人才的发展只有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时,才能迸出激清和动力,取得突出的业绩。有思想才会有行动,有了报国的热情,才会做出优秀的成果。纵观我国科研事业发展到今天,每一位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都有着满腔的报国热情去学习、去工作。如创造”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家、科研人员,他们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三)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科技人员的头脑。先进的思想,是指适应时展的思想,能正确引领发展的思想,经的起时间与事实的考验科学的理论。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先进的思想理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社会转型时期,因此出现了“失范”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科技人员的头脑。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也是引导行动的航标。习主席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中国梦的指导思想。他在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且强调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这与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和前途是紧密相连的,也是每个科技人员需要奋斗的目标。

(四)在科研人员培养的各个阶段都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从大学时开始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到毕业后新职工的岗前培训,再到上岗后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有人认为,政治思想教育是大学期间学校的工作,在参加工作后,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可以忽视政治思想工作,但实际是在人才培养的每一个过程中,都应加入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与时俱进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复杂形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大学时间是科技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起点,也是科技人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向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高校必须全面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工程。

在工作岗位上的思想工作更加重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降低员工的流失率。在工作岗位中,科技人员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免会忽视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性。而培养科技人员的大局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其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等等,都是一个科技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其思想与组织文化相融合,可以让职工在组织中找到合适的定位,也可以让出现事业低潮期的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而达到感情留人的目的。

三、科技工作者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化

(一)科技工作者的特点。首先科技工作者是高学历、高素质人群,具有需求层次高,成就欲望强的特点。他们很难满足于一般事务性工作,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其次,他们还具有勤奋工作,善于学习的特点。由于科研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他们工作没有规律性,科研人员不可能严格执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同时,由于科研人员受教育程度较高且科研工作知识需求量大,使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另外,他们还具有个性突出,流动意愿性强的特点。

(二)结合合科研人员的特点,在做思想政治教育时要讲究合适的方式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要正视人们的物质利益,力戒空洞说教。在实施思想教育时,要坚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精神辩证关系的原理,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要切实帮助科研人员解决一些有可能解决的切身利益问题。在做思想工作时,换位思考就尤为重要,只有站在科研人员的角度,考虑他们切身利益和需求,才能让思想教育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

其次,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要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群众所欢迎,就必须坚决地摆脱形式主义的羁绊,要尽量以简便易行、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思想政治工作搞活做实,并注意把群众关心的热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为群众所欢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在做思想工作时,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力戒“居高临下”的“训”与“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带来了人们自主意识的普遍增强,以往那种“我说你听”简单的工作方法正在逐渐失去市场并愈来愈与时代的要求不符。为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充分顺应人自身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个性,力求在充分调动“个体”积极性的前提下促进“群体”素质的提高和进步,而不能用一个模式来规范人的发展。同时,在工作中还应注意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使人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正因为如此,以“情感交流”为特色的“双向交流”,应当成为今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例2

为贯彻落实国家“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辽宁省科技厅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工作实施意见》。此举为大力推进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政策保证。科技计划项目作为政府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基本形式,在实施过程中也积极鼓励培养人才,因此本文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来分析我省的课题培养人才情况。

2013年,主体性计划共313项,项目参加人员共10468人,其中高级职称3598人、中级职称2628人、初级职称1108人、其他3134人;博士2626人、硕士2886人。引进人才方面,留学归国人员213人、聘用国外专家44人。

1 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培养人才的比例相对较高,且培养博士,特别是中青年博士的比例很高

2013年辽宁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主体性计划共313项,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14项,占36.4%;863计划88项,占28.1%;科技支撑计划111项,占35.5%。主体性计划通过参加课题研究,共培养人才1684人。其中在2013年取得博士学位的有506人,主要以中青年为主,35岁以下的博士占89.1%。在2013年取得硕士学位的有1178人,占培养人才总量的70.0%。

从计划类型来看,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培养人才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占主体性计划培养人才的41.9%,且平均每个课题所培养的人才也相对较高为6.2人;其次是科技支撑计划占33.3%,平均每个课题所培养的人才为5.0人;863计划占24.9%,平均每个课题所培养的人才为4.8人。

从领域方面来看,973计划培养人才共649人,主要集中在制造与工程、材料、综合交叉这三个领域,分别为147人、124人和118人,各占22.7%、19.1%和18.2%;863计划培养人才419人,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技术、资源环境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分别为107人、62人和55人,各占25.5%、14.8%和13.1%;科技支撑计划共培养人才560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材料、农业、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分别为129人、95人、85人和77人,各占23%、17%、15.2%和13.8%。

2 科技计划培养的人才六成以上是由开展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课题培养出的

2013年主体性计划通过参加课题研究,共培养人才1684人。其中开展试验发展的课题培养的人才602人、开展应用研究的课题432人,合计占全部培养人才的61.4%。开展基础研究的课题325人、开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的课题279人、开展推广示范与科技服务的28人、开展生产应用与产品化的18人。

2013年共培养博士506人,其中35岁以下的451人,开展应用研究课题所培养的博士和35岁以下的博士占比最高,分别达到32.8%和33%。培养硕士1178人,其中开展试验发展的课题所培养的硕士达到462人,占39.2%。

3 科技计划培养的人才五成以上是由大专院校承担的课题培养的

2013年主体性计划通过参加课题研究共培养人才1684人。其中课题第一承担单位是大专院校的培养人才920人,占54.6%;其次是事业型研究单位444人,占26.4%;企业301人,占17.9%。

2013年培养博士506人,其中第一承担单位是事业型研究单位的课题培养的博士220人,占43.5%,第一承担单位是大专院校的课题培养的博士215人,占42.5%,第一承担单位为企业的课题培养的博士69人,占13.6%。2013年培养硕士1178人,其中第一承担单位是大专院校的课题培养硕士705人,占59.8%,第一承担单位为企业的课题培养硕士232人,占19.7%,第一承担单位为事业型研究单位的课题培养硕士224人,占19%。

4 材料科学和机械工程类课题培养的人才相对较多

2013年主体性计划通过参加课题研究共培养人才1684人。按照学科划分,培养人才数量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材料科学233人,占13.8%;机械工程175人,占10.4%;化学工程145人,占8.6%;计算机科学技术118人,占7%;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110人,占 6.5%。

从培养博士情况来看,2013年主体性计划共培养博士506人。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材料科学94人,占18.6%;化学工程62人,占 12.3%;化学50人,占9.9%;机械工程37人,占7.3%;计算机科学技术30人,占5.9%。

从培养硕士情况来看,2013年主体性计划共培养硕士1178人。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材料科学139人,占11.8%;机械工程138人,占11.7;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90人,占7.6%;计算机科学技术88人,占7.5%;化学工程83人,占7%。

5 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沈阳和大连的课题

2013年主体性计划通过参加课题研究共培养人才1684人。沈阳有845项,大连有757项,合计占全省的95.1%。全省共313个主体性计划,平均每个计划培养人才5.4人。从各市情况来看,抚顺市最高,平均每个计划培养9.3个科技人才;其次是阜新市,平均每个计划培养8个科技人才;大连市平均每个计划培养6.1个科技人才;朝阳市平均每个计划培养6.0个科技人才;其他各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6 建议

(1)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及后续跟踪过程中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方面的管理。立项阶段,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指标和计划,同时要加强对项目主持人、项目团队的考核;实施阶段,对项目参与人员展开系统的培训,同时加强宣传和推广一些人才培养的典型的机制和经验;验收阶段加强对人才培养方面的验收考核以及对项目人才的跟踪服务和管理。

(2)在重大科技项目中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科技人才由高校和科研机构向企业转移;在各类人才培养计划中,加大对企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将更多的企业中科技人才纳入到培养体系中来,必要时设立专门的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开发计划;大力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帮助企业“孵化”人才的作用。

(3)加大应用型人才的资助力度,因为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更易于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直接作用。同时,资助那些有可能申请到高级别科技项目的后起之秀,这些人员在申请高级别科技项目中存在着不少困难,所以应向“下”调整,划出一定比例。

(4)突出重点,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快培养选拔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技术带头人;同时大力培养选拔中青年人才,支持中青年人才担任重点科研项目或课题负责人;积极抓好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例3

作者简介:张爽(1979-),女,浙江慈溪人,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上海 200042)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18-02

企业间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说是科技人才的竞争,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科技人才队伍,是现代企业保持自身竞争力、决胜市场最为关键的要素。企业科技人才的来源可以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笔者认为,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培养适用的科技人才,这样能使广大科技人才对企业具有较高的忠诚度,也更熟悉和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因此,要根据各企业发展需求以及科技人才成长规律,鼓励支持企业建立起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促使企业成为孕育科技人才的摇篮,这既是促进科技人才涌现和提高科技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期企业发展与生存的必由之路。

一、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

当前,审视我国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发展现状,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至今还没有制定有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养的专项法律法规,造成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在制度设计、经费投入等方面得不到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一切依赖于企业内部的重视程度,重视的多投入,不重视就少投入,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科技人才在职培养涉及面广,有许多与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相关联的配套政策运行机制需进一步探索突破与规范指导。如科技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培训成效与人才使用结合机制、科技成果发明奖励机制等。

2.缺乏对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系统的规划设计

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岗位需求对科技人才培养培训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对培训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不少企业对科技人才培养培训有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了培训而培训。在培养培训内容上,缺乏对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目的、培养目标、培训成效反馈等方面进行的整体设计与分析,致使培养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导致无法达到企业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在培训方式上,不少培训的形式单一、培训内容脱离科技人才发展需求,培训以知识传授方法为主,效果欠佳。同时,不少企业忽视培养培训的效果考核监督和人才选拔,没有将科技人才培养培训与岗位设置、激励措施、反馈机制结合起来,致使科技人才缺乏培训动力。

3.缺乏对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持续投入

科技人才培养是在培训基础上的一种长期投资,不少企业对科技人才培养培训的内驱动力不足,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规模小、财力弱、培训资金不足等原因成为了不少中小企业不愿对科技人才持续投资的借口,不少企业对员工培训投入普遍较低,即使是短期员工培训投资都得不到重视和保证,而长期的、高投入的人才培养投资,对部分中小企业而言更是一种奢望。

4.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在某个生产领域要实现技术自主创新,搞技术研发的企业科技人才必须是专业程度很高的“专才型”科技人才。而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对科技人才培养有过分强调“通才”或“全才”培养的倾向。以汽车工程师培养为例,中国企业培养的汽车工程师往往是“通才型”,对整车各个部件的工艺都懂一点,但就某一领域的专一性和深究性不够,这样的科技人才要就某一方面实现技术创新突破比较困难。反观德国企业汽车工程师的培养,在其职业生涯就汽车某一生产领域研究较深,属于“专才型”培养。如研究紧固件的工程师在其职业生涯只专注于紧固器件的制造与设计,对紧固件的生产设计研究又深又专,而对汽车其他生产领域基本不涉及。对中德两国的汽车工程师专业化培养模式进行比较,显然是德国工程师更容易实现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二、建立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培养模式

为了获得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塑造和留住优秀科技人才。建立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在于:帮助企业科技人才及时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提高企业科技人才的责任感和忠诚度,传播企业文化、沟通信息、增强团队意识,改变科技人才对企业的义务感、认同感和信赖感,提高科技人才的自律意识和凝聚力;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科技人才,使优秀科技人才通过培训实现自身发展,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重视,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1.创新实践式培养

优秀的创新科技人才一定是在重大工程和技术创新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要注重在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应对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挑战的实践中培养塑造科技人才。企业要促进科技人才培养塑造与项目工程建设的有机交融,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以企业重大工程项目和科技项目为载体,为科技人才提供创新实践、施展才华的事业平台,采取产业聚才、项目育才、核心人才带动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创新科技人才。鼓励支持企业加大对创新核心科技人才、创新重大项目的资助和支持力度,促使优势资源向核心人才和关键项目倾斜,对重大工程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实行专项评估申领、专项监督运行、专项审计验收制度,并在人才团队建设、财力配置、设备使用、项目经费分配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重点扶持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在做好项目考核评价工作的同时,做好科技人才的业绩考核和奖励工作,使项目工程成为人才筛选工程、培育工程、激励工程。要深化和加强企业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实验基地,组织和引导在站博士后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利用博士后专业优势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科研项目与博士后等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对接。

2.产学研结合式培养

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贯通互动的科技人才产学研合作式培养模式,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企业实战型科技人才。要探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中介机构联合培养企业科技人才的机制,充分结合并发挥高校学科综合与基础理论的优势、科研院所研究实力与创新资源的优势、企业实践平台与技术研发的优势、中介机构信息与服务的优势,构建基地—项目—人才一体化的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和促进产、学、研之间的融合,推动企业、高校、研发机构联手组建跨学科、跨系统、跨行业的企业科技人才培养“联合舰队”。同时,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科研人员进行贯通交流,着重培养应用科技类、工程技术类企业科技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鼓励企业将研发机构和人才培训基地设在高校,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

3.国际开放式培养

要准确把握国际上的研究开发活动和科技创新模式的新变化、新特点,广泛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构筑国际化的企业科技人才开放式培养模式,强化企业科技人才国际化能力素质建设,支持企业在国际竞争与运行中培养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科技人才。要鼓励支持企业大力开展同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科技人才培训合作项目,有计划地选送优秀科技人才赴海外培训、考察、研修和实践交流。鼓励支持企业与国际知名高校、跨国企业、国际组织的合作,联合建立海外培训基地。积极推进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科技人才通过民间出访、商业流等多种渠道,去国外企业学习国际先进的实用技术,提高专业素质。探索以实习和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科技人才,要求赴境外的科技人才在国外工作、实习期间,要通过完成行业内的科技项目或任务的方式,更多地接触国外同行前沿科研技术的机会,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与促进企业科技人才参与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交流,支持企业科技人才参与国际重大科技计划、科技工程、学术研究等活动,支持企业科技人才出国(境)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鼓励和支持企业科技人才积极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类国际化教育培训活动,让企业科技人才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类国际合作、培训学习与实践交流。

4.自主研修式培养

支持和引导科技人才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主投入的自主研修式培养。用政策引导支持企业科技人才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的各类研修班,包括英语、计算机、专业培训课程等。根据各个专业领域设计科技项目专题研讨主题,组织相关专业的科技人才参与在线主题研讨与。加强远程教育和在线培训,组织企业科技人才自主进行网上在线学习,使科技人才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在网上实现教、学、考、管等学习考核功能。健全企业科技人才读书制度,规定每人每年必须认真阅读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书目可以自选和推荐相结合,并通过网络交流分享读书心得。鼓励支持企业科技人才自主参加大学或社会举办的各类讲座。要求科技人才每2~3年撰写一份个人研修报告,总结研修成效。

三、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培养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

制度是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培养模式运行的支撑与保障,用规范的制度安排来保证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以确保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运行尤为关键。

1.加强科技人才管理立法

为了保护企业科技人才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企业科技人才创新研发的积极性、创造性,要从国家层面通过立法为企业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尽快研究出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评价管理条例》、《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管理条例》等,规范企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职业能力评价、资格证书考试等环节,推进科技人才培养的法规建设进程。同时,要重视科技人才创新实践的产权保护,研究制定《技术专利保护条例》、《竞业禁止条例》和《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办法》等法规,在制度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执行力,形成有偿使用研究成果和专利的社会氛围和运行规程。同时,要加强重要人才安全防范,对掌握国家经济、科技、国防核心秘密和尖端技术的企业科技高端人才要规范流动,确保国家高级人才和顶尖技术的安全。

2.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要保证企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稳定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作为保障。要帮助企业树立教育培训人才是收益最大的观念,将科技人才教育培训投入看成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投资性投入。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员工继续教育投入的有关规定,努力提高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经费所占工资总额的比例,把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确保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培训经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一般不少于3%,一些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培训经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达到10%以上。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经费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人力资本投入机制,拓宽多元化教育培训投资渠道,不断加大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培训的经费投入。

3.建立规范的培训激励机制

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科技人才在职培训制度,确保科技人才每年脱产学习时间累计达到一定要求。鼓励支持企业根据在职培训、脱产培训等不同形式,制定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和能力培训的相关管理办法,企业要根据每一个技术岗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明确科技人才的岗位培训目标与流程。要健全和完善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统计、登记、评估、考核和奖励制度,把培训成效与职务晋升、人才流动、职业转换结合起来,落实培训和人才选拔使用相结合的制度。企业对科技人才培养要考虑到科技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阶梯的设计,激发科技人才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企业与科技人才的和谐发展。

4.建立创新导向的成果奖励机制

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的向创新科技人才倾斜的成果奖励机制,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动力。支持企业积极探索技术要素和研发成果要素等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专项津贴、一次性奖励等实现智力要素参与分配。以项目为载体,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的职务发明奖励制度,明确职务发明人的权力,提高职务发明人的地位,加大职务发明人的奖酬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对掌握核心技术、为企业中长期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分配激励。支持企业加大对个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支持将专利、科技发明和原创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转化为货币或股权,完善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科技成果折股、股权奖励、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的实施办法,实现科技成果参与分配。

5.建立专业工程师评价认定机制

要围绕创新能力建设,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企业科技人才的特点,构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符合企业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新型的专业工程师制度。在政府推动引导、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建立有充分自律机制、公益性、独立的工程师学会。制定专业工程师管理和开发政策,协助工程师学会推出一批专业标准,积极为企业科技人才开展专业工程师资格认证。以强化继续教育和注册会员为抓手,吸收广大企业科技人才成为工程师学会会员,帮助他们提高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改善知识能力结构,促进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国际互认为目标,逐步实现工程师资格的国际互认,促进工程师发展和推动交流,形成与国际惯例相符合、管理运作规范、社会认可度较高的专业工程师制度。

参考文献:

[1]卓玲.广东省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及应对策略[J].企业经济,2007,(1).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例4

二、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总的来讲,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其次,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1]。气象科技工作必须突出行业特色、立足部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以增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核心领域。

三、高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切实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一要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更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具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现有人才的分类管理,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三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端口前移,既培养业务服务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又注重培养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气象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水平,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及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等。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我国的形势下,采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快速培养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访问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博士后等形式,邀请或接收国内外相关气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

2.分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

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集成合力才能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3]。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需要尊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也要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从而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4]。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结合点,使高校教育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兼顾的契合点。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结合院校气象相关学科的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部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工作,进行气象基础、气象应用基础研究,为气象科技创新夯实基础。高校除承担研究、教学等工作外,还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例5

0.前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指标,从长远来看,科技实力归根到底取决于国民的科学素质,因此,科普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要早日实现“中国梦”,则必须在国民中大力开展科普工作,积极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我国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制定了专门的《科学技术普及法》,了《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等相关文件,对我国科普事业做出了计划和部署。为了保持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加强创新大省建设,广东省响应国家号召,也颁布了一系列促进科普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如《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

实现科普工作,离不开科普人员,他们是高端科技与普通大众之间的纽带,他们把基本的科学常识、最新的科技成果带到民众中,培养起民众的科学素养,担负着“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大责任。当前,我国科普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也不够高,严重影响了科普工作的进行。所以加强对科普人才科学素养与技能的培养是科普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1.科普人才科学素养与技能

科普人才应该具备的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视野、科学思维等诸多内涵。要求科普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科学知识,也要具有良好的科学视野,宽广的知识面,还要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才能与时俱进,接受最新的科学成果,更新自已的科学观念。

科普人才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包括:基本的文学功底,语言表达能力,心理学和传播学等。由于科普是将科学知识通俗化,并将其介绍到民众中去,与大众传媒关系密切,需要经常制作科普作品,撰写科学小品文等,因此,基本的文学功底和对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掌握也非常重要,同时,科普人才还要经常向民众进行口头宣传,因此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也是科普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功。科普人才还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以全部热情投身于科普之间意义重大的事情上。

2.广东省科普人才科学素养与技能的培养模式

2.1高校是培养科普人才科学素养与技能的主要方式

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科普人才和重要基地。广东省有着丰富的高校资源,形成了以广州大学城为中心的高校系统,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学生在大学教育中学习了专业知识,也培养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又从各种公共课、通识课中培养起基本的文化素养,以及树立起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高校是学术发展的殿堂,这里有最先进的实验室、图书馆,还有专家和学者,学生能更好地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这些受过教育的学生能成为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自然传播者,其中一些学生可以成为专业的科普人才,而目前更多的是以志愿者和兼职的形式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例如广东有很多民间义教组织,如灯塔计划、支点义教等,它们组织大学生利用假期到农村、山区进行科普活动。

2.2科技展馆培养模式是广东省科普人才培养的成功尝试

通过科技展馆培养科普人才,是广东省在科普人才科学素质和技能培养方面的成功探索和创新。广东科学中心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兴建的大型科学活动场所, 是科技成果与技术产品展示、推广、交易以及学术交流的综合平台, 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科普教育基地,它致力于“研究型” 科学中心升级转型的具体实践,探索科技馆科普人才培养之路。它与高校和科普馆联合培养研究生,培养高端科普人才,通过成立研发中心,配备了专业图书室,展项设计试制实验室、开放式实验室等优质资源,承办了多项科研项目;另一方面通过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培养起具的高素质的科普人才,作为亚洲最大的科普教育基地,多次与其它国家的优秀科技馆开展广泛合作,学习国外先进人才培养经验,培养起科普展馆专门人才,取得丰硕成果。

3.加强科普人才科学素养与技术的培养

3.1积极推动科普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建设

广东省高校在科普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几乎是一个空白,没有建立起专业的科普学科,这不利于专业科普人才科学素养和技术的培养。通过推动高校学科改革,在更多的高校增加科普专业知识的内容,并使其成为独立的学科,可以让科普人才的培养模式更为规范、稳定、持续、长效。

3.2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

创造条件,让科普人员多交流与学习,多参加学术研讨会等相关学术会议,让科普人员能及时了解学术界的最新动态,更新自已的知识储备,交流科普的方法与心得,提高技能。还可以支持科普人才出国学习和考察,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扩大视野,促进科普队伍的发展。

3.3定期对科普人才进行短期培训

科普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高校培养的人限人才显然是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因此,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是通过培训的方式来培养科普人才的科学素养和技能。通过组织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对科普人才进行最新科学成果的培训,组织大学文学教授等文科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技能上的培训,也可以请有经验的科普工作者对大学生等业余科普人才进行培训,让他们更加专业。定期组织短期培训,不仅可以壮大科普人才队伍,还可以很好地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与技术。

3.4发扬科技展馆培养模式成功经验

广东科学中心的实践经验表明,科技展馆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科普人才,但在广东省,科技展馆的数量还是远远不够的,且分布不均,在一些城市甚至没有相关的科技场馆,而且现有的科技展馆也缺少人才培养机制。所以,政府应加大投入,建设更多更高质量的科技展馆。同时也应推行科技展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科普人才的科学素养和技能,培养更多优质科普人才。

【参考文献】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例6

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杨伟光介绍,十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这为首都人才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2年。在国家和北京市先后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上,也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部署。科技领军人才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性中坚力量。加强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是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首都科技发展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巩固首都人才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也是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和“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将促进首都高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首都科技现代化,大力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为率先建立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高端创新型人才保证。

实施“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引领和带动,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够站在国际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的领军人才。形成一大批卓越的创新团队,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的创新作用,创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成果和技术产品。为首都率先建立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高端创新型人才保证。

高标准选拔领军人才

2010年底,由北京市科委承担的“‘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是《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重点人才工程,是实施首都科技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继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启动实施以来的又一个全市性的人才工程。该工程实施以来。市科委坚持高标准。运用新方法。强化服务支持,做好“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有效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是突出高标准,保证入选人才的高起点。在选拔范围方面。要求领军人才必须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北京”建设。在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发挥重大作用、具有突出贡献的;在个体标准方面,要求领军人才具有高尚的学术道德、突出的科研能力、领先的科研水平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直接从事一线科研工作;要具备优秀的科研统筹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要具备出众的个人魅力、团队凝聚力和号召力。能培养和带领一支优秀的人才团队。

二是运用新方法,保证入选人才选拔过程的科学性。选拔工作中。借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考察谈话的有效做法,设立访谈调研环节。组织12个访谈调研小组深入到提名人选所在单位,通过民意测评、个别谈话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全面了解提名人选的品德、业绩、业界影响力、科研成果转化情况、团队建设等情况。访谈调研的选拔方式改变了以往人才选拔工作“评审会”相对封闭、被动、平面化的评价方式带来的问题,对提名人选的了解更加全面。也使科技系统干部深入科研一线、了解人才及其团队,推动了科技管理从注重项目向关注人才和项目有机结合转变。

坚持“三结合”培育人才

杨伟光强调。要注重“三结合”,加强对入选人才的培养支持。在领军人才培养期间,一是要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立足首都发展战略需求,适应首都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重点领域领军人才培养。始终把激发领军人才的活力、发挥领军人才的作用放在首位。结合入选人员及其团队实际情况和需要给予一定数额培养经费,同时支持和引导所在单位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探索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入选人员及其团队可优先使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仪器设备,开展科研工作。优先推荐入选人员领衔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申报认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例7

经济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构筑人才优势,转型发展是“牛鼻子”,重中之重是识才、育才、用才。我市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高端科技人才严重缺乏;领军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关键人才能力短缺;人才政策严重缺失;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经费比重较低,事业环境优势不足及重使用轻培养弱激励,政府服务不足等种种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是在思想文化、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是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滞后,尚未把科技创新高端人才作为我市科学发展的战略核心与根本举措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普遍缺少中长期培养计划,事业环境优势不足,人才价值认可上存在着“马太效应”。解放思想、尊重人才的任务很重,错失良才危机意识有待增强。影响认识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方面是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战略、方针及科技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别一方面是没有对科技人才成长的规律和发展的战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不明确,缺少科技人才发展的规划和顶层设计。二是投入不到位,人才培养投入力度有限,企业作为投入主体的投入水平不高,多数企业在价值链的低端,经济效益水平低,创新实践层次低,制约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活动强度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能力。关键是政府部门对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缺乏强有力的财力投入保障,没有鼓励企业和引导社会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持续性投入及制定完善的监督与控制制度。三是机制不健全,市场配置人才的基础性作用还没充分发挥,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核心的人才科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尚未建立,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技术职称评定行政化管理模式制约了创新人才的选拔、使用和成长。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选人用人机制尚不够完善,聚才、育才、留才、用才和人才成长与产业发展衔接互动,激励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及培养领军人才的长效机制、创新活动强度和创新人才培养考核机制有待完善。四是服务不到位,扶持人才发展的配套政策缺失,政府相关部门尚未形成合力,专门为科技创新高端领军人才服务的机构和特事特办制度、为解决他们后顾之忧的服务平台与绿色通道有待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创新文化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目前我市还没有出台有效的专项高端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培养政策和激励政策,已有的政策措施尚未普遍得到落实,科技人才服务业发展滞后,成为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的制约瓶颈。

二、对策建议

一是发挥政府统筹协调职能,完善科技人力资源相关制度,为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保障。制度设计制定包括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人才财力投入、科技人才培养考核、科技激励政策落实监管和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的计划项目平台建设、科技人才金融支持等规划和政策措施。

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释放科技人才潜能提供动力。重点加强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职称评、聘制度改革,转变行政化管理模式,实行技术职称评定和岗位技术职务聘用分开,鼓励科技企事业单位自主评价科技人才绩效。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例8

1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现状

当下应用物理主要目标在于让校学生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物理学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基本实验技能和数学基础,掌握生物医学物理、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知识、技术和基本实验方法,培养在物理学、光电子技术、航空航天、能源开发、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及应用、邮电通信等相关高校技术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应用等需要较强专业知识的定向型人才。随着我国在经济领域的众多战略性措施的实施,对应用物理学方面的专业化人才需求不断加大,光学领域、第三代信息产品的发展,让现有的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应用专业人才无法完全满足时展的需求。在新一代的科技进程中对应用物理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只有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应用物理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更多的科技产物涉及到了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单一化的知识教学已跟不上科技的需求。只有培养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知识涉及面广、知识多元化、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时代对应用物理方面的人才需求。

结合中外的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现状,通过市场对所需人才的调研和实际分析,我们确定了今后应用物理人才培养的几个方向。近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延续美国为代表的通才教育和上世纪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我们将要求理论性强、知识面广的通才教育和要求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较强的专才教育模式进行优势整合,在某些方面加强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在不必要的环节减少实践时间。针对不同的现实需求强化所需的相应能力,以发展相应的培养模式。在最近几年间,通才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在美国对于应用物理学的学科设置是理工结合的,在进行理论知识的强化记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的发展。众多的国家正在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相比以往,在应用物理方面的专家不再是单一方面精通的技术能人或是有研究方向的知名领域人物,而是加大了专家的能力范围,对专家的知识层次要求从单一的学科理论精通扩展到了学科内多领域能力的结合。培养能力更加全面的综合性应用人才。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采用了专才教育模式。在当时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拥有扎实专业基础的优秀人才。可是不能否认这种专才教育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从我国的大方向就业难问题来看,专业不对口是无法就业的重要原因。专才教育的弊病就在于此,更加专业化的教育模式带来一大批专精人才的同时也让很多需要多能力结合的岗位闲置,但广大的毕业生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如此尴尬的局面中,我们可以看出专才教育在我国的实行并不是如想象中的那么成功。因此当代应用物理至整个教育界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应该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教育理念。当代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了解时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对教育进行改革以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打破教学内容单一化的格局。同样在应用物理学人才培养方面的模式探索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2 应用物理学人才培养目标

2.1 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从以上对国内外高等教育主导模式的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来看,只有具有多领域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才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目标人群。就此可充分结合工科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扎实应用物理理论基础的实践型人才。在精通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运用能力、物理测量能力方面进行强化。培养能在理论和相关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科技开发的综合型技术人才。加强应用物理专业学生在电子通信、计算机运用等实用领域的技能培养。

2.2 专业知识能力和毕业生能力要求

为了培养具有多元化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需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加大结合实践的教学力度,在具有了良好的本专业理论知识之后逐步进入到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初步实践阶段。应用物理学毕业生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的知识技能。并掌握符合市场需要的电子通信和计算机领域技能。进一步深化到相应专业知识的研究细化,了解相近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管理专业的知识技能以更好的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求。在其他方面应该了解我国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最新的科技知识产权。熟练的掌握知识检索的能力,能在生活中不断的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能够快速的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加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科技探索的过程中及时的查阅到自己所欠缺的知识。使毕业生更好的适应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下的竞争需求。

3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培养出能适应于新时代市场经济需求以及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求的实用型符合型人才,首先需要对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原来的公共基础课、实验课、专业必修课、专业任选课、实践教学课中加入实用型的电子通信和计算机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专业能力水平。同时加大各学科的融合程度,开展与当下最新科技技术相关的实用课,进行时下热点的理论性论述和实践性研究。在实践方面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假期进厂实习,学习和理解自己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之中的应用。在另一方面,就相对于市场和整体教学而言较为简单的基础物理,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保证基础物理知识可以开展下一步的实践性教育就开展下一步的教学。这样可以在完成基础教学的同时,开展更多的实践性课程,同时注意要加强学科内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前后的衔接和串联,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环节建立完整的实践目标,从基础的实验室实验教学开始到逐步走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深入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增加专业课题探讨。在探讨过程中为提出一些带有错误性知识的物理实践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之中发现问题,加深印象,确保课程教学的深刻性和到位性。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现状。更好的定位自己的学习方向。在将本专业知识学好的同时,结合实时的市场需求,灵活的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向,更好的定位自己的学习方向。加强竞争力和适应力。

4 总结语

结合国内外的教育体制和现行的教育模式,我们应该找出更适合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时的市场反馈做出适时调整,让教学模式更加适合经济需求。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例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37-03

国家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精髓在于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加紧培养一批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性工程科技人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家、各省、学校都以立项的形式在部分专业开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好多学校分到一杯羹,其实,很多学校、老师只是当作争取经费的项目在做,申报前领导、教师并没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是不是简单的“3+1”模式?几年过去了,好多项目总结验收完成任务了,研究成果颇丰,可学生培养质量到底如何?社会效应又如何?研究生有了学术型和专业型,职业技术学院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生应该怎么定位?大多还在学术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综合型的探索。但从社会层面以及用人单位反馈来的信息,却总是与我们培养的目标要求距离甚大,毕业生到企业后需要培训再上岗,短期内不能给企业创造多少经济价值,所以工资待遇偏低,短期内也不能加薪,毕业生往往选择跳槽走人。很多学生“有业难就”、“有业不就”的现象,直接反映出目前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是项目,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导向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贯彻落实关键是要解放思想,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教师更是责任重大,我们不仅真正理解和认识其内涵其实质,还要积极宣传推动,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争取条件、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仅是工程教育的事,更是中华民族振兴大业的需要,如何能够让中国的工程师“卓越”起来,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随着学科交叉、高新技术的渗透,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时期,培养和造就出能够满足现代工业技术要求和各领域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工程师,已成为现代工业乃至其他应用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现代工业技术水平整体实力提升,将制造大国升为制造强国,需要大量优秀的技术技能型工程人才才能实现。面向工程、面向世界,面向实践,这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准则,为此,我们认为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建设,最大的成果不仅仅是强化了少部分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作为培养未来工程师的高等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从传统观念走了出来,培养和鼓励毕业生进入生产第一线,摆脱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包袱,向工程前辈们学习,在学中做,做中学,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现代工程师应该的贡献。

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立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提出“高等工程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工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1]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是实现为经济发展培养应用性高级技术人才的核心。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应该通过工程教育中培养理工结合的各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联合,着力打造适应未来以原始创新为主的和致力于解决行业的具体问题“未来工程师”。即使学生毕业后成为了工程师,仍然需要继续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实践和创新,才能成长为真正“卓越”的工程师。可见,人才培养必须改变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教授给学生学习、实践的能力比简单的灌输学习更重要。过去,我们的工程教育模式深受前苏联等诸多国家的影响,现在我国作为世界制造第一大国,更需要在借鉴国外优秀经验的同时,主动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2]。国家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必然与相关产业或行业发展目标密切相关,随着不同时期建设重点的不同,人才培养应当随着市场需求的变换而及时调整,企业的需求决定着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就业取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应是金字塔结构,即小部分是真正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大部分应该是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工程人才。普通工科院校本科生培养目标应该怎么定位?专业情况不同、培养对象不同,不可能照搬照抄,项目完成了,是不是人才培养就达到目标呢,十年栽树,百年育人,更不可能等这些专业实践成功了,再去推广其检验。应该充分认识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要贯彻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在三十多年前,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改革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白猫黑猫论”创造了奇迹,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应该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总体要求,不同的学校、专业应该结合自己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势,围绕社会、行业需求,实质性的推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一个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教师(不仅仅指专业教师)组成的教育团队,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和人格养成,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产学研合作为背景的校企互动型工程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面向不同领域、层次又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符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高等工程教育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的指导思想。

三、开展实质性校企互动合作,共同发挥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作用

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需要在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建立起与社会、与企业沟通的渠道,以实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在过去的本科“卓越计划”教学实践中,比较注重加强校外教学实践环节,但,在目前经济形势下,由于企业和学校直接利益的兼容性弱,企业缺乏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内驱力[3]。作为本科学生,人数众多,整块时间内全部直接下到企业学习和实习,显然很难实现,而且来实习的学生不是企业的员工,企业管理上存在顾虑,怕担风险,不愿承担责任,不敢安排学生到生产一线;加上刚刚接触专业的学生适应具体生产环境需要过程,很难顶岗作业,企业还要无偿提供学生食住,积极性不高。学生在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实习方式只能限于观摩、讲座,缺乏系统有效的生产实习指导,无法真正实现职业岗位与教学零距离对接,严重影响了技术技能型培养任务目标的具体落实。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不能注重实践教学形式,要从教学效果出发,应该通过实质性校企互动合作,进一步拓展学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平台功能,合理发挥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作用。在确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落实校企合作的各个教学环节,共同探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把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训练作为校外实践基地的重要内容,通过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科研水平,从基础上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把企业引进校园,加强校企的实质性互动,依托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整合双方学科、科研、教学与产业资源,共建集专业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创新实践、创业训练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实践基地,使其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让企业深入参与培养方案的实施工程,把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安排到学校,介绍新的技术装备,新的工艺方法,使学生不仅能了解行业企业的现实生产、研发工作、技术改造情况,还可以使学生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以产学研项目为基础,营造“工程教育环境”,强化卓越工程师计划、CDIO摸式、职业技能证书考级等“企业情境”要求,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职业道德。通过拓展学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平台功能,建立校企融合的新型综合性实践教学结构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工程教育、创业教育相结合,全面规划并实施大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科技竞赛计划、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等,让学生得到更为系统的与社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践训练,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际本领,有效提高其工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前就能接触到生产实际,拉近与企业的距离,到了社会能“做事”并且能“做成事”,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真正实现了企业、学生、学校的“三赢”。

四、全面提高教师的内在素质,确实有效地提高工程实践教学质量

实施“技术技能型培养计划”,方案再好,过程为真,效果为据,核心在于务实,成败在于落实,关键在于教师。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受传统学科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并不一致。不可否认,在现有的高校考核模式下,我们教师的主要精力被迫集中于所谓的科研上,有部分教师为评职称而写文章,为谋经费而搞课题,而研究内容并不是学科前沿和生产实际,研究成果并不具有应用价值,也不具有原创性,自己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形成功利思想、浮躁心态,认为理论性教学可以吃老本、实践教学缺乏能力又辛苦,对实践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研究、教学管理不尽力尽心,造成“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中的一大瓶颈。许多学校为建立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制定了制度、采取了措施,强化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取得一定成效。但,我们不得不认识到,正如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内在素质的提高并不能短期实现。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风范和健全的人格魅力,懂得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和学术造诣,具有很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的优秀教师,同样需要培养,必需建立“教师―工程师”工程教育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高校在完成未来工程师的培养教育工作,毕业生还需要在企业定位教师“深造”才能成为真正“卓越”工程师,青年教师同样不能缺少长期的“深造”环节。通过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学中理论与生产实际的联系,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科研水平,让青年教师到企业“真刀真枪”锻炼,扎扎实实了解企业实际,提供教师获得工程的经历,使教师加强个人技术技能,让有能力、有自信教师在讲授工程理论同时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工程师榜样。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优先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的实习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以弥补目前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教师的不足。

五、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把工程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整改人才培养计划的全过程

在普通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实践中,“3+1”模式的“1”强调了实践教学环节,其实可以灵活把握,“1”在“4”中可以分散解决,可以充分利用培养计划中的各学期实践环节、教学环节(甚至暑期)实施有针对性的工程训练,更重要的是应该把工程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整改人才培养计划的全过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优质资源,将强化训练与潜移默化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职业精神、技术技能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应该有整体设计、整体实践的统一认识,围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人格养成各项人才标准以及相应的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加大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加强考试方法和评价方式改革,确保人才培养各项标准得到具体落实。细节决定成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许多老师往往都片面地理解成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式,只要在“1”中强化一下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工程训练内容、实施顶岗实习似乎就是全部工作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3”即课程教学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起到主战场作用,立足于具有设计、管理水平的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从剖析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内涵入手,在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个性培养与社会责任并重的同时,进一步强调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4]。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标准,组织课程教学团队,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将创新工程教育理念、行业发展状况、企业工程实际、国际先进经验融入到理论进行中,完善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梳理与整合,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小班制等授课方式的改革创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应试模式,着重教学效果,将“知识、能力、人格”的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课程教学环节中[5]。我们体会到,任课老师不仅要是讲好承担课程的专业内容,更要让学生了解上下游课程、实践环节与该课程的关系,使得学生能够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环节中,把握所学课程的知识构架和目的作用,与其他教学环节的知识点形成链接,承上启下,学习巩固,不断理解,为最后的完成专业理论学习、综合实践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以专业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程和培养环节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形成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

普通本科院校实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必须加强顶层设计,观念创新,坚持与地方经济发展交融互通、和谐共进,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兼融会通、校地互动、注重基础、突出应用的“社会回应型”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各行业特色的“技术技能型”工程人才培养之路,努力成为“现代工程师的摇篮”。

参考文献: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例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79-02

一、工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指的是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将来成为什么类型的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和建设需要的,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专业基础理论,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高等院校工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则是培养面向社会的工程技术产业,在工业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生产、建设及服务等岗位能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从而维持生产和工作正常运行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应用型工科本科人才的特性

工科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与一般的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纯技术型人才不同,还与普通高等工科教育培养出的具有一般的理论型和设计型人才不同,它还具备了以下几点特性:

1.具备完备的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科应用型人才除了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还应该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另外,此类人才还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有较强的集体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2.较强的实践能力。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最基本的技能就是要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较强的操作技能,这点也是区别于其他专业人才的重要体现。主要体现在工程专业技术的操作性和熟练程度,如车辆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绘图和汽车拆装、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汽车营销和服务技术等。此类人才还具有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地解决问题、操作性较强的能力。

3.不断创新的创造精神。创新是各类人才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特征,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也就没有发展。本科高等教育阶段应着重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才能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有了创新精神,才能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从事科技含量较高、综合性强的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才能解决工程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4.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高校工科应用人才毕业后所从事的大都是生产、管理或服务的第一线工作,工程的设计和决策不是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往往需要集体的力量,需要团队的合作才能解决问题。因为工科是一门专业性较强学科,涉及专业较多。另外,即使是同一个专业都有不同方向,个人不可能全部掌握所有的工程知识,因此,工科应用型人才要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的大部分教师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的人才也不能跟上社会的需求。高校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特别是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学习最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紧跟国内外的最新发展现状,把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充实和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2.制订较为柔性的教学培养计划。原有的教学计划往往不能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适应市场的主体地位,合理地设置教学培养计划。在培养计划的设置上,首先要把握住专业核心课程,这类课程是以传授专业基本知识和培养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为目标的课程,对学生要有更高的要求。另外可开设一些任选课程,此类课程较为灵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校在制订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时,不仅要对专业核心课有要求,而且要设置一些较为全面的选修课程供学生依个人的专长或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以培养既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一定专长的应用型人才。

3.突出综合素质,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工科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应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单纯进行课堂理论教学对提高学生技能的作用是有限的。一方面可以在课程的实习中加强实验,多开设实验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大学四年级的毕业设计过程中让学生深入工厂,大多院校在四年级的最后一学期没有课程,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次时间较长的实践实习,让学生在长时间的学践动手的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同时还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应用型人才。

4.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从教学管理机制入手。在教学机制上应进行改革,改变原有的以学校为出发点的形式。使教学管理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因此,必须建立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学分制教学机制,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学生可以自己安排修业年限,优秀学生的学习年限可缩短,给予学生选择学习进程的权力,学生也可申请延长学习期限,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但有年限要求)等;允许学生依照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计划进行学习,推行选课制,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还可以选择认可的主讲教师;打破原有的专业和年级界限,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年级进行选课;将必修课和选修课分成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供学生选择;班级别优秀的学生可以在一年级后在全校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以不断创新的教学管理机制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工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要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在工科人才的培养上要有创新精神。要树立大工程意识,将“学科基础―工程实践―综合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工科学生的工程能力得到一定的强化和训练。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多方面的优化,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适应我国现代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成为既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又具有不断创新和工程技术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鸣放,靖向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徐径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7,(1):30-32.

[2]李兴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5):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