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模板(10篇)

时间:2022-11-07 21:12:24

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例1

2.继续加大教师和学生用计算机的配备力度,年内全区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学生数与学生用计算机之比分别达到15:1、10.5:1和8:1。

3.充分发挥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实现优质资源远程化共享。

4.强化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教学、学生学习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5.以优化课程整合为目标,积极开展有效整合活动,进一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效益。

6.以“四项配套建设”为抓手,加快完善学校配套设施。

二、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推进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不断加大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力度

1.以规范学校网站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按照《__区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优化管理,强化应用,加快实现校园向数字化的跨越。要切实规范和完善数字化校园和“班班通”的建设和应用,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监控等方面逐步向数字化过渡。要继续推进“村小通”和“园园通”工程。年内全区中学和中心小学有1/3以上的班级实现“班班通”,实现“新三机”(计算机、大屏幕数码显示设备和视频展示台)进教室。各农村小学和幼儿园全面完成ADSL宽带接入,并实现公文传输网络化。争取到20__年年底前,全区再有2-3所学校按标准建成数字化校园。

2.按照标准化配备要求加快学校机房建设。为确保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各校应根据需要更新一批计算机设备,使之达到现行教学和电子阅览的需求。全区各初级中学(含完中的初中部)和中心小学每校应至少配备二只标准机房,两轨及以下的农村小学每校至少配备一只机房。中学每只机房的电脑数为56 1台,小学为48 1台,村小为20 1台。年内全区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学生数与学生用计算机之比要分别达到15:1、10.5:1和8:1。同时,学校要努力为一线教师配备计算机,培养教师应用计算机开展工作和学习的习惯,使计算机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和管理实施的基本工具。要结合学校特色,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手动脑能力、实验实践能力、探索创新能力。

(二)进一步发挥区域教育优势,着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1.以《__教育信息网》为依托,各校校园网站为基础,完善满足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与管理、网络化教研、信息交流等需要为核心的网络教育平台和资源群,继续建好区、校二级资源库,充分发挥网络基础设施的教育和公共服务作用,尤其是重点建好数字图书馆、课例点播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各学科专题网站,形成具有__校本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2.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快“天一网校”建设步伐,切实发挥名校、名师的力量,建成一个动态发展、覆盖各学科的网上“新天一”,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三)推进教育信息技术普及,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效益

1.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以贯彻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抓手,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建立“分批、分层、分级”的教师培训机制,整体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

2.通过举办教师技能比赛、整合研讨、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案例和教学设计的评比等活动和通过基于网络的学科教研、区域资源共建、课题研究、评比竞赛等途径,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能力与习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对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一要抓好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加强教研,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二要抓好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活动,以竞赛促提高;三要切实抓好学校“绿色网吧”的建设管理,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网络技能、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新场所,成为学校开展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阵地。根据区教育局及教研室的工作意见,紧紧围绕各学段重点内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掌握规范的指法来操作电脑、正确处理好键盘和鼠标两者之间的关系。初中阶段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程的实施质量,在考查试点的基础上,充分用好考试平台,重点培养学生汉字录入能力,各校要以较好的状态参加__市初中信息技术考查。高中阶段要确保课程正常开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继续关心省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的动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落实《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有关要求,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也要继续扶持村小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4.以优化课程整合为目标,积极开展有效整合活动,进一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效益。通过规范现有装备设施的应用和管理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降低对教师在信息化应用中的技术要求来激发教师在各个领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设施的积极性,节约教师的时间成本,提高应用的广度和效益。实现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开展学科教学的教师要达到80,信息技术应用的课时覆盖率要达到30,做到首先积极整合,同时注意有效整合,最终实现优化整合。由于基于网络的信息化管理更具实时性、准确性和开放性,学校必须切实转变传统教育管理观念,主动学习和引进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管理的模式和规范。例如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校务公开、教育管理等,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无纸化办公,促进学校管理民主化,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效能。要花大力气,进一步提高“校校通”管理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图书实验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的使用效率,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带头使用,充分发挥其先进性、优越性作用。实践证明,无论是重点 学校还是农村小学,只要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都能彰显现代管理整合的优越性。

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例2

一、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态势良好,取得明显成效

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全省高等学校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的宽带校园网,应用系统建设初见成效,满足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的需要,部分高校正积极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基本配备了信息技术教育设备,90%的中等职业学校接入了互联网;“十一五”以来,全省累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小学校基本配备了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初步构建了惠及全省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72%的中小学接入了互联网,44%的中小学建成了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中小学已将工作重点放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上,数字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教育管理信息化初见成效。

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列为重大发展项目之一。省政府各相关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共同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联合转发了《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在建设经费、项目设定等方面全力保障,形成了各方联合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是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早在2000年,省教育厅就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设立了远程教育处,后更名为教育信息化处,负责统筹规划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各地、各高校均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全省所有地市和70%的县成立了专门机构,实现了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和协同推进,为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是制定了全省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为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科学推进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结合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制定了2013~2020年黑龙江省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明确了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任务,规划了五项重点工程,这是指导我省未来几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四是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重点工作。

(1)加快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在国家提供的142万元建设经费基础上,我省又筹集了415万元,为所有教学点各配备了一套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及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为每个教学点培训了1名骨干教师,指定专门机构由专业人员统一接收国家针对教学点传送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进行分类和编排,将在今年秋季开学前上传到“龙学网”资源应用平台供教学点使用。

(2)制定了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我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龙学网”建设方案。各项基础性工作正稳步推进,省教育厅与黑龙江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龙学网”建设项目已列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项试点项目和省工信委信息化重点推进项目。

(3)科学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充分发挥我省育龙教育信息网资源库的作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征集、优质课评比、自制教育软件讲评等形式,深入推动一线教师教育资源的应用;依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等高校及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确立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项目”,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课题组开展“融合”的研究。

(4)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刻领会教育部试点工作精神,安排部署全省试点工作,总结和推广鸡西市“建设为基础、管理为重点、应用为核心”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哈尔滨市阿城区“三网联动,全员参与”的教研信息化模式和哈尔滨市香滨小学“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尝试性地实施了试点高校与试点区域结对子帮扶,黑龙江大学与哈尔滨香坊区结对,哈尔滨理工大学与哈尔滨阿城区结对,利用高校雄厚的技术实力帮助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我们还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支持、课题牵动、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推动试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5)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力度。省、市、县(区)举办不同层级的专题培训,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三年来共培训教师10万人次。近期刚刚结束的全省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骨干教师培训班,共培训省级骨干教师1400名,培训视频全部放在“龙学网”师资研修服务平台上全省共享,这些骨干教师正在进行各自区域及校本培训,预计将培训教师近4万人。

二、教育信息化工作面临难得发展机遇,必须加快推进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新四化”的要求,国家要推进信息化,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并深刻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去年9月,国家组织召开了首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作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坚实支撑。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发展任务和推进措施,展现了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可以说,教育信息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抓住这个机遇呢?

一是提高认识。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是当前影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最大障碍之一。我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指标也是基本标志之一,所以,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革命性影响,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思想、理念、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甚至办学形态等的全方位创新和深刻变革,引领各级各类教育走向现代化之路,这个任务非常艰巨,时间非常紧迫,必须加快推进。

二是加强领导。切实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位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要健全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作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归口统筹负责,行政职能部门归口统筹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机构明确、责任到人、统筹有力、部门协调、创新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本地发改、财政、工信、科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跨部门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局面。

三是加大投入。各地要把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护、升级等费用纳入部门预算,在学校公用经费中予以保证。2013年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已下拨到各地,各地要在薄改资金使用上以及教育投入的增量资金上向“三通工程”倾斜,以保证“三通工程”任务如期完成。

四是完善队伍。各地要建立建设工作有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设备(系统)有专门部门和专人维护的长效机制。每所学校应有专人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有专人负责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和升级,省及各市、县(市、区)应组成由电教部门和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为核心团队的运行维护队伍,负责对本地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的运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以此为基础建设我省的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

五是督导评估。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政府督导评估,各地要认真自查,省里将在年底前对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并公布督查结果。

当前,还有个别地方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推进不力、进展缓慢,必须及时加以改进,迅速行动,迎头赶上,至少要赶上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步伐,不能拖全省的后腿,更不能因为个别地方工作没有做好,影响全省整个教育信息化的进程,甚至影响整个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和质量。

三、教育信息化各项重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务要真抓实干

我省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几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发展任务和重点工作。今年是落实行动计划的第一年,必须要开好头,起好步,要进一步细化工作部署并加以督促推进,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要完成全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目前,全省342个教学点已完成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安装工作,秋季开学前,各地要完成所辖教学点宽带接入工作,以保证国家、省及地方资源能及时传送到教学点。省电教馆要做好国家针对教学点传送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接收、编排和网络传输工作,各地要组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到教学点,基本实现每个教学点至少能够利用数字资源开好1门此前无法开好的国家规定课程,尽快实现开齐课、开好课的目标,提高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

二要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各地要采取与国有电信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将55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接入宽带网络,使全省接入宽带的义务教育学校比例达到80%。为已接入宽带网络的45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同步建设网络条件下的基础教学环境,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目标。

三要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总结推广“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优秀成果,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各地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边远地区的学校;组织名师,通过网络教研等形式,培训提高农村地区的师资水平;组织名师开办网络课堂,广泛共享名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探索教学中实用、好用、管用的资源应用模式。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覆盖5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有效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完成 “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目标。

四要促进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各地和各学校要积极探索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的有效机制,重点推动职业教育、中小学校机构空间和教师空间建设,带动学生空间建设,使我省网络学习空间数量达到84万个左右。各地和各学校要积极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开展网上研修活动,使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研修活动的中小学教师不少于20%,农村学校教师应占有一定比例。进一步加大网络学习空间在教师研修、资源共享、互动教学、教学管理方面的应用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模式研究,探索利用空间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完成“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目标。

五要开展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我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满足当前需求,面向未来需要的教育资源中心存储和服务能力,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按照“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原则,探索数字教育资源与服务的审查、评价、免费与有偿使用等共建共享机制,初步形成相关办法、规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按照国家和省两级数据中心建设,中央、省、市(地)、县和学校五级应用的基本思路,建设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秋季开学前,完成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和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部署,实现全省100%中小学生数据入库。建立覆盖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系统应用体系和运行维护体系,培训技术及应用骨干,保障系统长期应用和数据的及时更新。

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例3

(一)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确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独列为一章,进行专门阐述。刘延东同志也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进一步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改革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深刻革命,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国务院在《“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明确把“三通两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去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和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部际协调小组。今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在“宽带中国2013年专项行动计划”、“信息惠民工程”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中,都把教育信息化列为重点建设内容。教育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了由科技司、财务司、基础二司、教师司、中央电教馆、信息中心等多个司局和直属单位齐抓共管的协调工作机制。全国20多个省(区、市)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各部门责任,多方协作,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顺利实施。

多年来,教学点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师资力量不足一直是基础教育难以攻克的薄弱环节。许多教学点教师对教育怀有极大的热情,对农村孩子投入了全身心的爱和关怀,但限于教学条件和自身水平,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丰富的教育。去年底,财政部、教育部全面启动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由中央财政划拨专项资金,为全国6.7万个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传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支持农村边远地区教学点利用项目设备和资源,至少开出1门之前无法开出的课程,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要求。9月2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通过教育电视台、卫星和项目网站传送到各教学点,标志着“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和资源正式投入使用。可以说,这个项目为教学点输送的不仅仅是教学资源,更包含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教学点孩子获取更多的知识、了解外面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

(三)信息技术应用的沟通交流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去年9月,在深圳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遴选了各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秀成果和典型案例,通过展览演示、论坛交流、技术讲座和成果体验等形式,多维度、多层面地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搭建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两天半展期,共吸引了6万余人次观摩,受到各界充分肯定。刘延东同志对展演活动高度评价,并做出了“切实做好推广工作”的批示。今年启动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巡展活动”,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秀应用成果,展示给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让更多的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和基层教育工作者了解、体验和学习这些优秀成果,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各地也做了许多沟通交流,相互借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三通两平台”建设取得可喜进展。

有关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相互协调配合,“宽带网络校校通”依托各类项目进展顺利。中国电信计划今年实现6万所学校接通宽带,工信部在“村村通”工程中支持5000所学校免费宽带接入,财政部、教育部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配备电子白板。“优质资源班班通”通过“专递课堂”、“名校课堂”、“名师课堂”等三个课堂的建设和应用,典型引路,稳步推进。首批“优秀网络课程及资源征集活动”征集到的资源正陆续上线,第二批优质教育资源征集工作也已启动。“网络空间人人通”是在网络时代下对学生学习、老师教学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新模式的创新与探索。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超过300万个各级各类网络学习空间。去年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运行,并面向全社会征集了近万条资源。“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已顺利投入使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 信息管理系统”也即将投入使用。

(五)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通过“国培计划”和各类专项,累计对600多万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培训内容不断丰富,网络方式广泛应用,培训效果进一步增强,全面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今年,我部还组织了7期“教育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对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信息化职能处室处长、地市教育局长、部分区县教育局长等近1000人进行了集中面授培训。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十二五”教育信息化整体目标的坚实基础。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还处在起步阶段,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一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不够;三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宽带入网率不高,同时也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四是不少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五是统筹管理比较薄弱,重复建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比较突出,共建共享的良好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下大力气解决。

二、坚持应用导向,明确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任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要求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基础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能力十分??要的时期,打好这一时期的基础,对于培养新世纪人才、增强国家软实力意义重大。现阶段基础教育的重点任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离不开信息技术。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同时,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快速弥补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资源和学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让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也能逐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更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此项工作摆在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不仅要投入经费、配备设备、建设资源,关键是在教与学主战场的应用,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要让信息化手段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手段。如果仅仅是在教与学的搞点应用,或者是搞点展示性的应用,那绝不是教育信息化真正的应用,更不是发展的方向。应用既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和方向,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

去年,教育部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统筹规划部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任务。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坚持育人为本,以应用为导向,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为此应明确以下几项重点任务:

(一)实施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日前,中央财政已经下拨了项目2013年的补助经费,各地要加快实施进程,保证每个教学点设备接收到位。针对教学点选用教材不完全统一的实际,加快多版本数字教育资源的征集和开发。加强教学点教师应用能力培训。积极探索提高教学点教育质量的应用机制。一定要下大力气把这件事抓好,抓出成效,通过这个项目,改变教学点的教学面貌,使教学质量有个质的飞跃。

(二)加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

做好优秀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开征集和遴选,通过整合、征集、购买、开发等多种方式,逐步建设完成符合新课标要求与新版教材相配套的数字资源,为农村教学点、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分别提供适用、实用、好用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多种应用模式,把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教研活动以及跨校教学的应用变成日常教学行为。同时,重点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资源建设一定要充分吸收学科专家、课程专家参加,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以提高资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应用。

探索建立“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建设机制。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支持,为学校建设基本的网络教学环境。建设集空间建设服务与优质资源服务于一体,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网络学习空间,完善空间的改进、升级和服务能力。在现有数字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采取资源开发与征集遴选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资源建设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和各类资源开发者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资源免费使用和有偿使用相结合的格局。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部署,重点建设国家和省两级数据中心,为中央、省、地市、县、学校五级提供应用服务,建设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管理系统。

(四)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要把学科教学培训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结合起来。要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国培计划”要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一个重点,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教师不同教学水平和实际需求,结合网络学习环境与优质资源建设,以案例为主,开展分类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特别要按时完成教学点教师的全员培训和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学校40%以上教师的培训任务。

三、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

(一)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头绪多,必须充分发挥多部门的作用,在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的基础上协同推进。基础教育部门的同志要把握好应用方向,统筹各方力量,组织好信息技术企业、电教馆和信息中心做好技术支撑和应用服务,尤其是要服务好课堂教学。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探索基础教育信息化运维经费保障机制,研究制定好设备运维、网络租用、资源购置等相关费用的配套政策,探索通过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支付基础教育信息化经常性支出的办法。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起步晚,基础设施条件仍然不足,不同地区之间 更是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更加薄弱。因此,各地要在重点抓应用的基础上,按照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充实硬件建设,逐步解决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更好地发挥整体效益。

(二)试点引导,以点带面。

通过“试点先行”的办法,探索机制、培育典型、总结经验。去年的深圳展演活动中已经涌现出许多典型案例,包括此次现场会上的香滨小学,他们已经探索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要注意及时进行总结和梳理,将这些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提升到可供学习、借鉴和实践的高度,通过试点培育一批骨干学校、骨干教师和骨干课程,探索信息技术在不同条件下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各地要在工作中积极推动本地区的中小学校,在各自的教学活动中学习、使用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在学习中体会,在思考中凝练,在实践中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三)规范管理,强化指导。

各地要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着眼长远、总体规划、系统设计,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和专业指导,切实将教育信息化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到领导到位、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统筹有力。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在硬件建设,推动的方式主要是项目驱动。随着中小学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工作重点也要适时予以调整,转向促进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主体角色转换等内涵发展方面上来,强调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各地要探索建立“强化应用”的新的管理模式,理顺各方关系,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例4

2009年,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以一个中心一个核心一个重点为基本思路,抓项目促建设,抓应用促发展,积极争取并认真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狠抓教育信息化各项责任目标的落实,使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现总结如下:[大秘书-www,d,找范文请到大秘书网]二、2009年主要工作2、克服资金困难,努力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在各级财政和学校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区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既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又把重心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点上。2009年,区教育局继续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纳入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各学校及早动手,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拓宽投入渠道,采取学校自筹、企业垫付、个人出资、教育局补贴等多种办法,全年共新建计算机教室10间,新配备微机400多台,多媒体专用教室7间。一年来投入教育信息化资金约100多万元,加强配备,较大提高我区教育信息化配备水平。3、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管理工作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环节。为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充分发挥设备效益,我们把建章立制工作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常规工作。一是统一汇编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并上传至**教育信息网仪器站网页。二是要求学校必须参考制度汇编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计算机室、多媒体室、电子备课室等功能教室的规定、条例、守则、职责等规章制度。并做到平时有检查、制度有上墙、使用有记录,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三是在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坚持积极预防、确保安全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组织、安全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安全防范机制。四是结合平时常规工作检查,组织对各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加强了管理工作。4、加强使用,努力提高现代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教育信息化工作重在使用。目前,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我们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空间,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加强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努力提高现代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一是抓紧师资培训,提高师资素质。目前,我区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假期培训和平时培训相结合等方式组织信息技术培训。据统计,我区已有2000多人次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并有60%的教师通过中小学教师中级信息统一考试。现在已拥有一支专兼职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二是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全区所有中学、中心小学及70%的完小都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并按要求将信息技术列入初中考查、高中会考科目。三是把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探究面向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作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重点。我们要求学校教学工作必须加强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已有较多的教师能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应用场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的设计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一年来,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投入欠帐较大,有的学校未付清建设欠帐。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实行一费制后,投资贷款、合同欠款偿还困难。2、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差距大。目前我区学校之间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明显差异,部分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应用水平和层次较低,影响了全区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3、学校计算机教学和网络管理、维护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整合应用能力亟待提高。4、管理不够科学、规范。部分学校领导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对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要求不够具体,管理不够科学,致使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资源得不到很好的整合,应用水平不高。

四、2009年工作要点2009年,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继续按照一个中心一个核心一个重点的总体思路,通过以下几方面工作,促进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1、抓项目,促建设。积极争取各种信息化项目,力争农村中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在我区全面实施。要制定项目具体实施办法,落实配套资金,精心安排项目学校,做到项目到校,责任到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要通过项目支持和自建,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力争使全区中学、中心小学和有条件的完小建成按要求配备的计算机室,并使机生比达1:9以上。2、抓管理,促发展。一是区局、学校要制定、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实行规范化管理。二是强化各类学校信息化设备、软件资源和信息技术教学管理,严格要求学校开齐上好信息技术课,充分利用远教设备、卫星资源、网上资源、项目配套光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三是安排适当时间对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使用、课程开设、教师培训、教学应用和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全面检查。3、抓培训,促应用。一是制定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考核标准,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二是有计划地进行集中培训和经常性校本培训,达到有条件的学校校长100%会使用,教师85%以上会使用信息化设备的目标。三是配合省、市有关活动,开展区、校两级教学课件评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等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和应用。鼓励有微机室学校的教师,制作教学课件,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4、抓典型,促整体。一是争取培育一至二个教育信息化工作建得好、用得好的典型,在全区推广。二是区局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年底进行一次专项评估,对教育信息化成绩突出的学校予以表彰奖励。虽然我区教育信息化水平还不高,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下,发动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不断加大投入,我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就能搞的更快更好。注释:一个中心一个核心一个重点:以建设全市教育城域虚拟专网为中心,加快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全市教育教学资源为核心,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供优质资源;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为重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例5

2009年,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以一个中心一个核心一个重点为基本思路,抓项目促建设,抓应用促发展,积极争取并认真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狠抓教育信息化各项责任目标的落实,使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现总结如下:[大秘书-www,d,找范文请到大秘书网]二、2009年主要工作2、克服资金困难,努力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在各级财政和学校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区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既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又把重心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点上。2009年,区教育局继续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纳入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各学校及早动手,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拓宽投入渠道,采取学校自筹、企业垫付、个人出资、教育局补贴等多种办法,全年共新建计算机教室10间,新配备微机400多台,多媒体专用教室7间。一年来投入教育信息化资金约100多万元,加强配备,较大提高我区教育信息化配备水平。3、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管理工作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环节。为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充分发挥设备效益,我们把建章立制工作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常规工作。一是统一汇编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并上传至**教育信息网仪器站网页。二是要求学校必须参考制度汇编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计算机室、多媒体室、电子备课室等功能教室的规定、条例、守则、职责等规章制度。并做到平时有检查、制度有上墙、使用有记录,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三是在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坚持积极预防、确保安全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组织、安全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安全防范机制。四是结合平时常规工作检查,组织对各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加强了管理工作。4、加强使用,努力提高现代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教育信息化工作重在使用。目前,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我们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空间,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加强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努力提高现代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一是抓紧师资培训,提高师资素质。目前,我区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假期培训和平时培训相结合等方式组织信息技术培训。据统计,我区已有2000多人次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并有60%的教师通过中小学教师中级信息统一考试。现在已拥有一支专兼职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二是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全区所有中学、中心小学及70%的完小都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并按要求将信息技术列入初中考查、高中会考科目。三是把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探究面向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作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重点。我们要求学校教学工作必须加强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已有较多的教师能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应用场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的设计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一年来,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投入欠帐较大,有的学校未付清建设欠帐。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实行一费制后,投资贷款、合同欠款偿还困难。2、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差距大。目前我区学校之间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明显差异,部分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应用水平和层次较低,影响了全区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3、学校计算机教学和网络管理、维护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整合应用能力亟待提高。4、管理不够科学、规范。部分学校领导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对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要求不够具体,管理不够科学,致使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资源得不到很好的整合,应用水平不高。

四、2009年工作要点2009年,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继续按照一个中心一个核心一个重点的总体思路,通过以下几方面工作,促进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1、抓项目,促建设。积极争取各种信息化项目,力争农村中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在我区全面实施。要制定项目具体实施办法,落实配套资金,精心安排项目学校,做到项目到校,责任到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要通过项目支持和自建,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力争使全区中学、中心小学和有条件的完小建成按要求配备的计算机室,并使机生比达1:9以上。2、抓管理,促发展。一是区局、学校要制定、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实行规范化管理。二是强化各类学校信息化设备、软件资源和信息技术教学管理,严格要求学校开齐上好信息技术课,充分利用远教设备、卫星资源、网上资源、项目配套光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三是安排适当时间对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使用、课程开设、教师培训、教学应用和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全面检查。3、抓培训,促应用。一是制定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考核标准,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二是有计划地进行集中培训和经常性校本培训,达到有条件的学校校长100%会使用,教师85%以上会使用信息化设备的目标。三是配合省、市有关活动,开展区、校两级教学课件评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等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和应用。鼓励有微机室学校的教师,制作教学课件,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4、抓典型,促整体。一是争取培育一至二个教育信息化工作建得好、用得好的典型,在全区推广。二是区局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年底进行一次专项评估,对教育信息化成绩突出的学校予以表彰奖励。虽然我区教育信息化水平还不高,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下,发动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不断加大投入,我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就能搞的更快更好。注释:一个中心一个核心一个重点:以建设全市教育城域虚拟专网为中心,加快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全市教育教学资源为核心,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供优质资源;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为重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例6

近年来,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绩显著,始终走在江苏省的前列。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以“城乡一体、整体推进”为导向,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根本任务,基本形成以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育体系的先进理念,在基础设施均衡建设、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e卡通、教师远程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是我省教育信息化的一面旗帜,在全国也享有较高的美誉。这是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成果,也是全市教育系统干部和广大教师辛勤耕耘的结晶,这些经验应当好好总结并推广发扬。新时期,苏州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国和省教育事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引领下,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把握机遇,加快推进,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我就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工作和大家交流三点体会,供同志们讨论时参考。

第一,深刻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报告提出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建设,把信息化摆在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推进信息化,关键是提高人的信息化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必须走在社会信息化的前列。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为标志,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有这样几个鲜明特点,需要我们深入领会牢牢把握。一是高度重视顶层设计。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从分散建设到整体推进、从各自为政到区域规划的过程,正是在这样不断整合的过程中,我省的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亮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时期的教育信息化,将是一个自上而下整体推动的建设过程。去年底,我省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颁发了《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既是对国家信息化工作会议和规划精神的积极响应和对接,也是首次在省级政府层面对教育信息化作出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突显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意义。二是系统阐释核心理念。时任国务委员的刘延东同志明确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个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的提出,是我们更新教育信息化观念的关键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体现在信息技术必须更深地进入教育的主流业务,必须服务教育的全过程。只有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教育教学的过程才是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既要与教学相融合,推动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创新,也要与管理相融合,实现监管模式的创新;既要与公共服务相融合,实现面向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服务创新,也要与科研相融合,实现科技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三是充分明确目标任务。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和任务,高度概括为“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就内容而言,“三通两平台”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整体,方向明确,任务清晰,便于落实和推动。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工作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到2015年实现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85%,到2020年实现90%,这个是我们年度计划中需要持续跟进的目标。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既要加快落实进度,形成阶段亮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机制创新,突破仅靠项目推动的旧有发展模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应用的建设新格局。

第二,进一步增强教育信息化统筹力、执行力。中央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主体。教育部从领导机构、工作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力量整合,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工作。我省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厅际协调小组,每年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全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从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出发,统筹和部署全省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加强教育信息化统筹力和领导力,要着重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要进一步明确教育信息化推进责任。教育信息化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是简单的辅助教学,教育信息化是各级各类教育主流业务的一部分。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以往认为教育信息化只是技术工作、推进教育信息化只是技术部门职责的陈旧观念。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政府的责任是,整体规划、统一标准、优化政策、统筹资源、争取投入、指导建设、督促检查、确保安全。学校的职责是,科学计划、积极应用、确保投入、组织研究、要维护安全。对于运营方,我们的要求是希望其能够服务教育、执行标准、有利于普遍应用、保证发挥最佳效益。二要进一步强化教育信息化应用。教育信息化必须坚持应用导向,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能不能切实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能不能切实惠及广大师生,应用是关键,这是我们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各类业务部门和各级学校要知晓并研究自身在信息化领域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从自身的实际现状和需求出发,找准现阶段的重点任务,分阶段、分层次稳步推进工作,不断加强各类教育的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教育管理的效益和水平。三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机制。“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教育需求、多方参与”是教育信息化的总体建设原则。教育信息化这样一个复杂过程,单靠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是难以完成的,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方方面面已有的、能够支撑教育信息化的各种条件各种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特别是企业的力量,共同支持教育信息化发展。在基础设施、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等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积极稳妥地与大型国有通信运营商展开合作,充分利用现有公共通讯、存储与计算资源, 形成社会共同关心、参与和支持的建设新机制。

第三,抓住机遇,继续扩大苏州教育信息化先行优势。苏州教育信息化在十多年的实践中,为全省乃至全国教育信息化贡献了很多智慧和经验,是我们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实验试点区、成果孵化区、经验推广区。新时期苏州市委市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做了科学的规划和部署,提出了“智慧教育”的核心任务,全面启动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征程。我们坚信苏州必将在新时期继续发挥和扩大先行优势,继续引领全省教育信息化进程,必将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和经验。在这里,我希望苏州能在三个方面为全省提供更多可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一要坚持理念先行。先进的理念是苏州教育信息化取得丰硕成果的思想基础和保障。新时期对于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的阐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理论前提。工作的差距归根到底是理念的差距。客观上,有些地方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还停留在辅助教学的阶段,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内在规律还缺乏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影响还没有真正破题。苏州要继续提高认识,深入领会,进一步探索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线,努力形成教育信息化理念高地。二要坚持教师先行。苏州始终坚持形式丰富、注重实效、关注体验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形成了一支素质均衡、技能优良、能有效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教师队伍,这是苏州教育信息化持续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三通两平台”建设是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标志性工程,其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意义更为重大,是一项较为长期的工作任务。本着“发达地区先行、教师先行、职业教育先行”的建设原则,我们希望苏州积极行动起来,在建设模式、应用类型、资源共享等方面努力探索,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综合优势,为全省更好地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三要坚持资源先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利用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优质资源的均衡化,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更是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治要求。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来为诗书之地、人文之乡,拥有丰厚的优质教育资源。苏州应充分加强协作,探索和建立高效持续的资源共享合作机制,利用网络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势,有计划、有系统、高质量地做好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开放共享,把体现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优质资源推广到更多地区和学校中去,在促进全省教育的区域均衡、城乡均衡、校际均衡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新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奋发有为,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例7

会议全面总结了2012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交流了各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经验;传达了2013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精神;结合省教育厅2013年有关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要点,安排部署了2013年重点工作。

长春市和延边州作为市(州)级电教馆典型做了工作经验汇报和交流。长春市教育局崔国涛副局长汇报了“长春市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延边州教育局金英虎副局长就几年来延边州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和县级电教馆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成果做了汇报。

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以《我国教育信息化新阶段与新任务》为主题作了专题报告,全面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的新阶段、新思路、新任务,总结了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已取得的成绩,传达了教育部对全国电教系统的总体工作要求和2013年全国电教系统的工作重点:一是完成年度教育资源征集和上线工作;二是完成年度教育资源征集和上线工作;三是抓好重点应用推动;四是开展电教系统能力建设。希望电教系统工作人员转变观念,增强工作紧迫感,全力做好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

钟绍春主任作了《教育云、数字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思路》专题报告,介绍了东师理想在吉林省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有关支持与服务,从定位、理念、原则、思路四个层面新的角度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认识与界定,深入分析了智慧教育的理念。从教育云、数字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内涵,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内容与方式,教育云、数字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的架构和建设内容三个方面总结了教育云、数字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思路,并表示东师理想将一如既往为全省电教系统提供支持服务。

省教育厅战高峰副厅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感谢中央馆领导对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与支持。分析了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大好机遇,充分肯定了去年全省电教系统取得的可喜成绩,并对全省电教系统未来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紧迫感;二是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明确任务目标;三是从教育信息化的规律和要求出发,科学谋划发展,做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勉励全体电教人员再接再厉、团结一心,找好位置、提高素质,为推进新时期基础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作出新贡献。

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例8

在全国中职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现场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参加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强调要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为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奠定坚实基础。要充分认识推进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对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当前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三是加快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四是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要通过努力,逐步建立健全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体系,显著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构建信息化环境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加强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一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二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三要突出重点,重在应用。四要完善制度,精心组织。

在全国职教界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今天,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早已敏锐地觉察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去年上半年开始酝酿该校即开始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并一步一步开始实施。

首先,校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学校领导多次调研、座谈,初步提出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思想。校长2009年年度总结报告、2010年学校第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2010年开学工作报告里三次明确提出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作为学校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以育教学信息化为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切入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第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搞好学校信息化建设。学校今年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成立信息管理办公窒,抽调学校有经验、精通计算机的老师到信息管理办公室抓信息化建设。

第三、加快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将职业教育师资的信息化培训作为师资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教师信息素养将成为重要的任职资格条件之一。目前全校形成了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气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思想已经深入到每一位教职工的心中。

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例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对我国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农商银行也不例外。在信息化背景下,银行员工的思想认识出现了新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鉴于此,本文对信息化背景下银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展开探讨,希望能对银行思政教育工作有所启发。

1 信息化背景下银行员工的思想特点

信息化背景下,我国银行员工的思想特点集中表现为:

其一,重业务经营而轻思政教育。目前,多数银行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过于注重业务经营,致使员工受此影响,在工作中重业务而轻思想教育,出现了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之特点,有碍银行员工思想健康发展。

其二,思想波动大,过于注重个人利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银行员工的思想也因环境的变化而极易发生波动,主要表现为:个人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忽视国家及集体之利益;不关心党国大政方针,认不清社会发展形势;缺乏远大理想,唯利是图,以金钱为中心,贪图享乐。这些不良心态的出现,容易使银行员工在工作中缺乏自律意识,因受不良诱惑而犯下错误。

其三,信息化背景下,银行员工的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化。在信息化环境下,银行员工可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多样化的思想和观念,其主流思想观念容易受到挑战而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些银行员工因受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而影响其工作、家庭和生活,有的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2 信息化背景下银行员工思政教育之机遇

信息化环境为银行员工思政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思政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主要表现为:

第一,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丰富信息为银行员工思政教育提供了充足的教育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各种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为银行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资料信息。银行政工人员可根据本单位思政工作之特点合理选择所需资料,使之成为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以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育实效。此外,信息时代的到来还有利于银行思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党的最新方针政策,收集重大事件及前沿信息,并据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使思政工作能够有的放矢。

第二,信息化背景下,传统银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界限被打破,银行思政人员可通过各种方式随时随地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通过网络实现思政教育资源共享,使员工接触更多的教育信息;通过在线互动交流进行问题探讨,实现思政教育的及时优化。

第三,信息化背景下,银行政工人员还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思政工作之效率。传统的思政工作以说教为主,效率低下,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融于一体,能使思政教育更具生动性,更能吸引员工注意力,激发员工学习兴趣,使枯燥乏味的说教变得生动活泼,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效率。

3 信息化背景下加强银行员工思政教育之策略

(一)体现时代特征,创新思政工作方法

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云计算、网络社交广泛应用,人们逐渐步入数字化时代。在这一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日益渗入银行员工之生活和工作的各领域,并潜移默化地产生着深远影响,改变着他们的生活、工作态度。据此,银行思政工作者可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将网络变为加强员工思政教育的新阵地。一方面,银行思政人员可利用网络创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思政教育网站,鼓励员工在该网站上抒写自己对工作及生活的认识和心得体会,开展网络交流,从而对员工的思想认识和观念进行引导,展开思政教育;另一方面,银行思政工作人员应优化网站栏目的策划和设置,尽可能一些银行员工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以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政治思想教育辅导工作。例如,不仅要开设廉政教育类栏目,贪腐要闻,表彰廉政优秀人物,还可创建职业规划、生活答疑、婚姻家庭等栏目,尽可能多角度、多方面发挥网站思政教育作用,提升员工整体思想认识水平。

(二)利用信息化环境,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信息化时代下,银行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获得了拓展,教育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思政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多样化的教育内容,促进思政教育的深入进行。一方面,银行思政工作者应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收集网络教育素材,通过网络论坛、网站、数据库查找信息资料,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教学活动中,让员工对此开展讨论,使思政教育更具时代性,更加贴近员工的生活和工作,从而充分激发员工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热情。另一方面,银行思政工作者还可通过微博、微信上传各类思政教育资料,开展思政教育话题讨论,使思政教育深入员工的工作和生活。

(三)把握思政工作中心,丰富思政活动形式

对于银行来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银行建设发展为中心,以更好地开展业务服务。因此,银行思政工作人员应紧紧围绕银行的建设发展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党的十以来,金融行业发生了较大变化,对银行思政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银行思政工作者积极转变思想,调整工作方法,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还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资源,开展员工网络调查,了解员工思想动态,或开设在线课程、电教室,宣讲道德建设、廉政文化知识、党的政策方针,引导员工规范道德行为,端正工作态度,提升服务意识,为银行的发展作出贡献。

(四)加强思政学习教育,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以及政治观教育多个方面。因此,在开展银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把握好各内容之间的联系,分清教育的重难点,并针对员工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使思政教育深入人心。具体而言,应加强对银行员工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教育,提升其法律意识,使之奉公守法,廉洁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此外,还要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对网络不良思想产生免疫力,端正生活和工作态度,培养爱岗敬业良好品质。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促进银行员工积极上进,形成良好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郭家珍.互联网时代金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5(28):156-156.

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例10

近年来,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国家三部委“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乡镇现代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使全国农村中小学生能够与城镇学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由于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相对简陋,优质教师资源不足,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教育发展不相适应。例如部分农村偏远山区学校教学点只有1―2名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对学生采用的是复式教学方法,学校纵然有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设备也未能够得以充分利用。

2.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有待加强

虽然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但一些偏远山区学校的网络接入至今尚未实现;一些学校虽已接入网络但网络速度及稳定性还不够,已有设备和网络条件需要改善;计算机等设备大多需要更新换代,生机比还不达标;缺少教学资源应用的硬件环境,用于实现信息化教学设备比较缺乏。

3.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和信息技术专管人员严重不足

绝大部分农村学校缺乏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课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一人多岗,一师多“能”,信息技术课程开课率低。

4.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落实不到位

一些农村学校添置教学装备的专用经费得不到落实,生均经费中用于设备购置、维护费的专项经费未能按规定使用,上级部门拨付的现代教学设备形同虚设,严重制约了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5.学校激励机制未健全

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与同级教学人员设置的待遇还存在差距,从而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对策

1.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城乡教育质量

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安排资金时,优先保障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组织督学和有关专家定期对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

尽快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例如广西从2013年起每年定向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同时,还要加强对在职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要把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必修课程。鼓励信息技术教师下乡支教,解决农村学校师资短缺问题。

3.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

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运行维护、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把实施教育信息化作为投入的重点之一,优先考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信息技术设备购置、运行与维护、教学软件购买及应用等经费列入公用经费使用范围。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建立和健全科学的评估体系,切实稳定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在提高其工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地位和待遇(信息技术教师应与同级教学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相同),充分发挥学校教学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益。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表彰制度,激励学校、教师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建立督导制度,实施信息化建设工作考核评估

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督导评估方案,建立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并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督导评估工作,确保农村学校亦能走上信息化教学轨道。

三、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启示与思考

1.高度重视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装备工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当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先后实施了“薄改计划”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项目,使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局面,我们应高度重视和全面理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进一步提高做好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努力使农村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学校信息教学装备工作的检查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