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科研单位的特点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3 16:18:57

科研单位的特点

科研单位的特点例1

【中图分类号】F239.63

科研事业单位的基建工程项目,为科技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物质基础和工作环境,是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与此同时,由于基建工程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及科研事业单位向科研工作的重点倾斜性,科研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中质量、腐败问题等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基建工程的审计监督,是科研事业单位避免基建项目出现质量、腐败等现象的重要手段。

当前,科研事业单位大型基建工程的审计监督主要以事后结算审计为主,直接结果是部分重大问题在工程完工后才被发现,导致无法补救,或者补救成本过高。而跟踪审计采取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的形式,在实现事前预防的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苗头,将问题及早扼杀。目前,跟踪审计已在部分公共工程建设项目上得到采用和使用,也得到了普遍的肯定和认可。本文从科研事业单位大型基建工程项目的特性出发,探索其跟踪审计模式,为科研事业单位开展大型基建工程跟踪审计提供参考。

一、基建项目跟踪审计的定义及组织模式

(一)基建项目跟踪审计的定义

近年来,基建项目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新兴的审计方式,在节约工程造价、预防腐败等方面发挥出了具体的作用,受到理论界和实践者的高度重视。目前,关于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定义,尚未有统一和明确的定义,其中曹慧明(2005)认为跟踪审计,是指将建设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或期间,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对各阶段或期间的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并及时作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供被审计单位纠正存在的问题,改进、完善建设工作;使建设实施得以规范、有序、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效益。

笔者认为,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是一种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是审计部门对基建项目策划决策及建设实施各个阶段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效益性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

(二)基建项目跟踪审计的组织模式

从实践来看,单位开展基建项目跟踪审计的组织模式,基本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外包跟踪审计服务。单位由于人手等原因,采取服务外包的形式,将跟踪审计委托专业跟踪审计单位开展。

二是自行开展跟踪审计。单位由于内部人员具有工程造价、建造等职业资格,基建专业能力强,可以自行开展跟踪审计。

三是外包与自行开展相结合。既借助专业跟踪审计单位的力量,又充分利用自身人员熟悉单位的特点,将二者结合,共同服务跟踪审计。

以上三种跟踪审计组织模式,各有特点:外包跟踪审计服务,能充分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在跟踪审计方面发挥专业力量,出具的报告更具有信服力;自行开展跟踪审计,能更好地结合单位特点,咨询意见更贴近单位实际;将外包与自行开展相结合的组织模式,使专业力量与内部实际相结合,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

各单位从自身实际出发,从工作的侧重点出发,选择了不同的组织模式,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控制工程造价,对基建项目各个阶段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效益性进行监督。

二、科研事业单位基建项目跟踪审计组织模式的选择

(一)科研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的特点

由于科研事业单位主要核心业务是开展科学研究,其基建项目是为科研服务,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工作基础,因此,科研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建设呈现出如下特点:

1.从建设内容来看,大部分基建项目要根据科研活动的特点,专门建设专用建筑物或者专用部位。在基建项目的设计阶段,需要使用该基建项目的科研人员参与,明确科研活动所需场地的大小、设备的摆放、辅助配套设施等。如某些生物研究,就需要专门的洁净室,在设计阶段,应提前明确。

2.从资金来看,科研事业单位的基建资金,除了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或者各单位主管部门的基建投资经费外,科研事业单位会自筹相当比例的资金。由于自筹资金的压力,科研事业单位更需要控制基建项目的建设成本,有效利用资金,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满足科研活动需要。

3.从基建管理角度来看,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基建项目并非每年都有,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未专门设置基建管理部门,和配置较多基建专业人才。

(二)科研事业单位跟踪审计的选择

科研事业单位,从基建工程特点出发,基于最优的原则,应选择符合自身的跟踪审计组织模式。

由于建设内容的特殊性,专业的跟踪审计单位不了解科研活动规律,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基建项目的内在使用方向;同时,从资金角度出发,处于控制工程造价成本的角度出发,围裙律,就需要专门的基建完全委托跟踪审计单位,费用将较高,因此,外包跟踪审计服务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

由于人才的缺乏,不仅仅是与基建相关的建造专业较强,还有工程造价专业也较强,大多数科研事业单位无法自行开展跟踪审计。

因此,本文认为,科研事业单位,基于最优的原则,从成本和效益角度出发,应选择将外包与自行开展相结合的跟踪审计组织模式。

三、外包与自行开展相结合的跟踪审计组织模式的具体实施内容

(一)科研单位充分借助跟踪审计单位,做好各项管理

1.选聘优秀的跟踪审计单位。按照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等相关规定,可以采取招标的方式选择业绩良好、信誉度高、专业技术力量较强和审计费用合适的专业跟踪审计单位。

2.做好沟通和协调。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科研事业单位强调跟踪审计单位是为基本建设项目服务,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不偏不倚,发挥专业的造价咨询意见。在沟通渠道和方式上,科研事业单位建立与跟踪审计单位专门的沟通渠道,强调跟踪审计单位不直接与施工方沟通,其造价咨询意见首先反馈给科研事业单位,由其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在协调机制上,科研事业单位建立与跟踪审计单位的定期协调会议,专门就双方了解的情况进行协商。这样,保证跟踪审计单位真正为科研事业单位所用,代表其利益。

3.加强跟踪审计单位的评价和总结,把好出口关。由于大型基建项目的跟踪审计,是委托给第三方――专业的跟踪审计单位开展,科研事业单位有必要对其工作进行评价。在结算审计中,审减金额或审减率是委托单位评价审计价值、审计效益的重要标准,但跟踪审计的成效不仅仅体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控制了工程造价,还对建设过程进行了监督评价,使跟踪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在工程管理中及时纠正。这些工作成果是隐性的、无法量化的,所以不能主要以审减率来简单衡量跟踪审计的价值,应从各个角度全面客观地评价跟踪审计的成果。这样通过建立健全跟踪审计单位的业绩评价考核机制,引导专业机构发挥跟踪审计的最大效用,更加深入了解基建项目的内部特性,服务科研基本建设,同时,科研事业单位可以淘汰不合适的跟踪审计单位,培养一批了解科研单位基本建设特性、配合默契的跟踪审计单位。

4.以内部培养为主,强化队伍建设。“没有合适的人,就做不好合适的事”。科研事业单位在依托跟踪审计单位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过程中,要把培养跟踪审计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科研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下大力气。

(二)跟踪审计单位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

1.在合同中明确各自的权责。科研事业单位与中介机构签订审计合同,明确各自的职责。跟踪审计机构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按照行业规则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审计结果负责;科研事业单位负责对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抽查与监督,监督其公平、公正依法开展审计。

2.跟踪审计单位要制定详细、可行的跟踪审计方案,明确跟踪审计的程序、内容和要求、审计资料及审计报告格式等,规范自身行为。

3.跟踪审计单位要选派优秀的跟踪审计人员,组织项目小组。小组内不仅仅要配备懂造价的土建、安装工程师,还要配备懂现场施工的建造师,和懂经济、财务等专业的人员。

4.跟踪审计单位要在关键节点,在基建项目现场驻点,将重要信息拍照留存,以便日后工程的结算、索赔纠纷的处理,以此控制工程造价。

5.跟踪审计单位建立严格的跟踪审计工作流程。在跟踪审计过程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建立严格的工作流程,并按照流程开展工作。跟踪审计应遵循监督而不是替代管理职责的原则,坚持在建设单位内部管理的原则上,实施再监督。

6.保持学习的态度。由于科研活动的特殊性,在跟踪审计过程中,跟踪审计单位对于特殊的事项,要向科学家虚心学习、请教,从科研的角度控制造价。

主要参考文献:

[1]邓芳,王娜.加强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 2010(13):90.

[2]张崇莉.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科研单位的特点例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已由过去单一的科研型转变为科研经营型,依托科技创新成果来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组建公司或企业集团,与之相应的是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观念也因此而发生了极大变化。本文针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一、 财务管理工作的涵义和特点

1.1财务管理的涵义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指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要把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加以规划和控制,以达到提高效益、增加财富的目的。财务部门应通过自己的工作,把各部门的工作都纳入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从而努力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1.2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

事业单位,是指不以生产经营和创利为目的保障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公益性福利和服务性机构,它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政府投资兴办或社会投资创立的单位,它的财务特性是耗费,社会特性是以自己的技术和人力为公众服务[2]。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一般向社会提供公益性产品,其财务管理通常是预算管理,讲究专款专用,涉及预算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基金管理、科研设备管理等等[1]。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是事业单位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物质保证,也是国家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的无偿供给[2]。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金不但包括财政资金,还包括本单位的创收资金。其中,财政资金主要包括农业事业费、农业科技三项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业基本建设资金、农业成果转化基金等。本单位创收资金,包括科研收入、技术收入、学术活动收入、科普活动收入、试制产品收入等[1]。因此,在进行资金预算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制定预算。

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1 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目前的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普遍不够健全,财务管理手段比较落后,会计监督缺位,管理水平整体偏低。特别是在资金使用、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等环节管理尤显薄弱,主要表现在:部分科研单位没有建立严格的资金授权批准制度、部分科研单位没有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资产管理薄弱以及对外投资盲目性大、部门预算的实施效果不够理想等[3]。

2.2 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不到位

随着农业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和资金量的日益增多,如何通过更好的管理和使用科研经费,发挥其应有的效应,使预期科研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不仅仅应该引起财务管理部门的思考,而且也应该引起单位领导和科研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因此,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不仅要保证科研经费的数量,还要保证科研经费的使用质量,以此来保证新形势下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产生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目前,由于专业知识、管理水平和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常导致科研经费的管理中出现以下问题:横向科研立项实质与会计核算方法不相符、科研项目立项随意、科研经费管理内控制度存在薄弱环节、科研经费明细支出没有规范使用会计科目、部分科研支出结构比例不合理、科研项目结题偏重于科研成果的验收等[4]。

2.3 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某些财务人员进取心不强,不注重自觉学习财会专业知识和国家颁发的财经法律、法规以及各项相关的财经制度,使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都难以得到显著提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4 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有待加强

有些单位财务部门与其他一些职能部门之间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充分必要的沟通,导致在工作中缺乏必要的相互理解和相互配合,从而影响了工作的协调开展。

3 构建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3.1 加强科研经费财务管理

做好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工作对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率、提升科研能力、促进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财务部门应拓宽科研经费筹集渠道、完善科研经费核算和监督基本职能,做好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工作[5]。

3.2 加强预算管理

加强预算管理,是确保科研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是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条件保障。科研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认真做好预算编制的前期调查,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要科学编制部门预算和单位内部资金收支计划,强化预算执行的过程管理,将预算管理纳入各部门的工作绩效考核体系[3]。

3.3 提高会计队伍建设

财会人员要通过不断加强对科技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更新知识,研究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开拓进取。要善于在科研单位经济活动中,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科研单位经济运行情况实行检查和监督,从而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思路[6]。

参考文献:

[1]李庆.加快农业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 中国农业会计,2006, 3: 12-13.

[2]刘淑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思路. 价值工程, 2010, 29(19).?

[3]杨春艳.农业科研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探讨.现代商贸工业, 2009?21(11).?

科研单位的特点例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与新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颁布,我国会计将大有作为,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其中管理会计为此应运而生。科研事业单位应该充分认识管理会计的特性,转变观念,结合科研事业单位管理具体情况,积极探索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与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应用途径,并创造性地加以应用。管理会计的运用,并不囿于形式,只要与科研事业单位内外环境相适应,和经营管理机制相配合,管理会计就能够在科研事业单位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际调查,从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现实的情况出发,探讨和发掘管理会计在科研事业单位中的应用规律。

一、管理会计在科研事业单位应用的特点

管理会计的目标不同于财务会计的目标,管理会计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管理会计在不同的会计环境下还可以有不同的具体目标。随着管理会计学科的发展,管理会计也越来越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在当代,管理会计目标是科研事业单位价值最大化――科研事业单位价值的最大化最终通过所服务的顾客的价值最大化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思想是将科研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其一,强调了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控制在科研事业单位可承担的范围之内。其二,既要有量的扩大,也要有质的变革和创新,后者集中体现在科研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上,从而使科研事业单位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其三,顾客价值最大化。匮乏和扭曲的管理会计信息将使科研事业单位面临严重的困难。高效的管理会计系统通过及时而准确地提供信息,将为科研事业单位创造巨大的财富。

二、管理会计在科研事业单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迄今为止,管理会计仅在部分地区、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还有相当数量的科研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知之较少甚至一无所知,因而使管理会计的应用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部分管理会计内容尽管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初步应用,但它们基本上还处在零星分散状态,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紧密的联系,尚未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1、人员素质不高

管理会计的运用最终要通过会计人员加以实施,具体运用到科研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营中去,因此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懂得现代管理科学、数学、统筹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还应当了解心理学、行为学等这些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据统计,在素质相对高一些的国有科研事业单位及县以上集体科研事业单位5000名会计人员中,大专文化水平以上的也只有25.0%,有会计师资格的仅占15.9%,而且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现有的中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由于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趋于老化,因而很难将现代管理科学应用于实践。

2、观念文化落后

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提供管理会计信息以保证管理会计目标实现的行为准则,也是管理会计职业化的必要保证。我国目前却并未对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作出规范,我国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应该奠定在我国文化环境的特征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守法诚实、敬业、正直等做人的基本准则与管理会计特点的结合,是建立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发点。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管理会计发展的观念主要有谨慎保守,使得管理者害怕风险,造成科研事业单位报酬的偏低。以和为贵的中庸思想,会导致责任考核中奖惩不明降低管理效率。过分注重社会责任,往往抑制了人的创造性。这些不利因素是我们在推广管理会计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3、体制理论不成熟

目前,管理会计的内容一般包括:经营预测、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经营预算、成本控制、存货控制和责任会计等。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财务预算和财务控制等内容与管理会计中的经营预测、长期投资决策、经营预算和存货控制等内容重复交叉。现有的管理会计之所以给人们莫衷一是的感觉,主要在于它的名不正,言不顺,理不足。

三、科研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建议――应用管理会计案例与事项会计原理研究

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别,西方管理会计模式很难在中国科研事业单位直接普遍应用。所以要推广管理会计,应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我国的管理会计应定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密切结合我国科研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促进现代科研事业单位制度的发展。在此我们推荐科研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案例研究。

1、管理会计案例研究应用的作用

我国自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从许多学者所作的各项调查结果表明,迄今为止

管理会计在我国仍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究其原因,除了科研事业单位自身体制、领导人重视程度等内外部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典型案例的缺乏,不便于会计人员借鉴和操作。同时由于管理会计学科自身特点,案例研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使科研事业单位管理者在短时间内把握管理活动实质,并为管理者寻求最佳管理模式提供信息资料、提供思路,将其灵活地运用于科研事业单位实践。尤其是联系到我国实际,深感加强案例研究更为迫切。案例研究就是对那些成功的运用上述多学科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典型科研事业单位的研究,充分揭示众多学科在实践中是如何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地完成会计管理目标的。此外,管理会计要解决的是科研事业单位不同经济环境下发生的问题,因而其方法因地、因时、因事而异,案例研究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它的结论是在特定条件下,采用某种方法确定的而并非任何条件下的最佳答案和标准。它所提供的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过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将是一个十分艰巨、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就是不现实的,而且如果没有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长期配合、密切合作,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其中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广,形成示范效应。我国的管理会计应定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科研事业单位制度的发展,密切结合中国科研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加强对现有的理论体系重新评价,其中不合理的假设,抛弃过时的技术方法,不要仅仅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字模型,不要生搬硬套那些众多的无法操作的名词、概念与方法,而要强调行为的研究与应用,便于广大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运用,及时总结我国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同时管理会计只有适应管理上的特点与需要,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研究必须根植科研事业单位实际,以现代管理理论为依据,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研究阶段的特点,确定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有用性。

2、以事项会计原理重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以事项会计为基础重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全面理顺科研单位的数据流和信息流,从技术层面突破管理会计的发展瓶颈。重构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整体框架从科研单位的战略出发,根据战略分析展开战略管理、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等活动,并将信息系统与业务处理系统结合起来,在经济事件发生的一刹那即时采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事件的多维特征数据,根据该事件的处理逻辑对其进行实时控制。大部分的事件数据都以原始的、未经加工的方式集中存放在数据仓库里,以支持多种信息的输出需求。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进入各种信息渠道,直接获取系统提供的通用信息,或者选择系统按相对稳定的信息需求所设定的模型对信息进行加工,甚至可以自行定义模型或加工规则以生成个性化的信息。通过该系统,可以从两个方面突破管理会计应用的技术瓶颈:其一,解决基础数据的采集难题。事项会计信息系统对数据的采集表现为以科研单位的价值链上的各类作业为主线,采集作业或事项信息。以事项为最小的“信息元”,以事项信息流为核心,按照事项之间先验的、复杂的逻辑关系,对数据加以采集、更新和传递。利用现代数据库技术,采集和存储事项“信息元”的全面和多维的特征值,集成历史与未来、财务与非财务、定性与定量等多种信息类型,从根本上满足管理会计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因此,事项会计不仅可以突破管理会计在基础数据采集上的瓶颈,而且为建立管理会计的实时报告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二,实现各种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管理会计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各种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不过目前这些方法大都作为独立的系统在科研单位中运行,相关应用软件尚未有机整合起来,结果是各管理工具独自运行,很难实现共享数据。借助重构的框架,可以使很多管理工具共享采集数据的“信息元”。例如,在采集某项作业多维数据的时候,只要加上“机器小时”或“人工工时”等时间维度,就能在取得作业成本计算所需要的资源耗用数据的同时,取得应用所需要的作业完成时间数据。即以“作业或事项”作为最小的“信息元”,同时考虑多种管理工具的基础数据需求,通过增加“信息元”维度的办法,就可以一次性采集符合各管理工具要求的数据。这种多维度的数据采集方式还有利于数据的多次分类和汇总,从而满足多种分析的需求。假如今后出现其他管理工具,也可以通过增加事项的维度和数据的分类来满足其需求。因此,事项会计能减少各种管理工具各行其道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为各种管理工具的整合提供思路和数据支持。

总之,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广,形成示范效应。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定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科研事业单位制度的发展,密切结合科研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加强对现有的理论体系重新评价,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会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丰敏:浅析我国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及对策[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2] 余绪续:论体验经济与管理及管理会计创新[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科研单位的特点例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以下简称《意见》) 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2011]37号,以下简称《通知》)的出台,意味着超过126万个机构,4000余万人的事业单位改革将全面开闸。《意见》明确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间表:到2015年,中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农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增强活力、满足群众对公益服务需求为宗旨的一项改革。农业事业单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次改革对转变农业部门职能,实现政企分开、事企分开,对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加强社会建设,理清农业各单位职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省级微生物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现状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基础性科研水平比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特别是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原创性科技成果少,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农业基础性科研、农业体制机制等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21世纪初,一些省级微生物科研院所进行了改企试点。通过重新进行职能定位、内部体制变革,或部分或整体进入企业等模式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一些单位根据《意见》率先进行了分类改革。这对现在全面推进微生物研究院所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为了解省级微生物科研院所改制及分类改革情况,本人对21家微生物科研院所进行调研。其中,广西、河南、江苏、浙江、河北、广东、黑龙江、安徽等8家已改制成企业 ;重庆畜牧科学院、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河北省科学院、长治市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科学院等5家单位已率先启动分类改革,划分到公益一类;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启动了分类改革划分到公益二类;甘肃、陕西、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浙江、湖南、山东、湖北7家单位还没完成分类改革。

调查发现,已转企的农业微生物科研院所中除个别创新能力强、市场定位准的单位发展良好外,大多经营萧条,经济状况差,人员流失严重,多年的学术积累、平台建设无人承接。比如,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经过三年转企试点,年均创收不到100万元,已有10多位科研骨干流向非农单位。已划分到公益类的单位,绝大多数发展势头良好,工资有保障,科研项目充足,学科及平台建设有序。

二、省级微生物科研院所的定位

微生物资源是地球三大生物资源之一,现代农业的出路只能靠发展农用微生物技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是通过规模化健康养殖、农业生态完全等关键技术研究,完善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加强农村污染治理,推广使用有机肥、秸秆还田,加强重金属污染产地改良与修复。这些公益性科研不会取得经济收益。分析分类改革试点单位情况,将微生物科研院所划分为公益一类,将更利于服务好三农,体现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

1.政策法规明确了其公益性特点

国家科委1995年关于科研单位分类指导意见,明确农业科研单位与公益类事业单位属于同一类别;2012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定位、定性和定向,把农业科技摆到更突出位置。微生物科研院所所从事的农用微生物种质资源、遗传机理规律、环境治理、生物肥料、高效低毒低残农药、水污染控制与固定废弃物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菌种保藏等工作,都是国家大力扶持的科研项目。这些公益性科研项目的研究既能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也能为行政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在农业生产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也坚持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的主导地位;《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纲要》规定,要“建立国家微生物资源库与共享体系,并进行系统的研究工作”。

2.农业科研的特殊性

农业科研与其他科研相比,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属性,只能由公共财政实施保障。第一,农业科研周期长,投入大。农业科研成果获得周期普遍需要数年至十年以上,必须保持持续投入和研究连贯。如果没有公共财政保障,不可能靠等待成果转化和经营效益维持科研。第二,农业科研地域性、风险性和不明确性强。农业科研特别是微生物科研,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绝非简单的“实验室”科研,风险性和不明确性很强,无法用简单的投入--成果--转化--收益模式衡量。第三,农业科研成果具有显著的公共物品特征。农业科研成果主要服务于“三农”,农业科学技术无法保密,也没有排他的竞争性。农业科研成果事关国计民生,主要消费群体是农户、涉农企业和政府,基本是无偿提供给社会,成果转化很难有所回报,投入收益比非常低。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研是农业现代化最关键一环,而微生物研究更是农业科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将微生物科研院所列为公益一类,才能确保农业科研队伍的稳定并发挥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省级微生物科研院所改革的建议

1.理清职能,科学分类

改革前按以下四个原则分类:一是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根据单位职责和特点,以社会功能为分类依据。二是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掌握标准,不以机构名称、经费来源、人员管理方式为分类依据。三是坚持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把握节奏、不断完善分类措施。四是坚持分类指导、规范操作、对不同单位实行不同的改革和管理。按以上原则摸清家底,边清理,边规范,边分类。事业单位分类是一项既繁杂又巨大的工程,决不能一刀切。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细致分析情况,确保单位定位准确,归类科学。对承担行政职能的单位,要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与有关部门职能和机构整合。要做好人员过渡工作,但不能突破编制总数。对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要从微生物科研院所中分离出去,逐步转为企业,并将职能相近的单位进行合并整合。撤销职能不存在的单位,规范每个单位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做好转企改制的人事劳动政策衔接工作。据调查,南昌市农业局在分类改革中将下属的20个事业单位整合为16个单位。对从事公益服务的单位实行分类管理,在编制内设岗,同时根据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不同的特征规范人事管理,探索完善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在聘用合同、岗位设置、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等不同的管理办法。

2.推进创新,完善管理机制

一是要完善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单位分类实行不同的人事劳动管理制度。从事公益的单位,实行以人员聘用、竞聘上岗和岗位管理为主的人事制度转为行政机构的,实行公务员制度;转为企业的,实行劳动合同制。公益性微生物科研院所要以岗位设置为契机,按岗位设置要求,完善岗位职责设置、考核、辞职、解聘等制度,真正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从而提高新进人员素质,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是要完善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办法。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一般按职务、职称按月发放。应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应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打破大锅饭。要形成形式多样、自主灵活、促进创新的奖励机制。做到以事业的发展、较好的待遇、良好的机制留住并激励人才,促进科技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三是要建立科技管理制度。通过抓重大项目,抓学科、平台、人才、团队建设,提升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建成拥有现代化的农业科技设备与设施的硬件,积聚成一批有凝聚力和创新力人才团队的软件,服务好三农的现代农业微生物科研院所。

3.调整方向,把握公益特点

公益性省级微生物科研院所应借分类改革机会,按要求调整科研方向,围绕公益性特点开展工作。比如,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多年来根据湖南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需要,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将科研方向调整为农用微生物种植资源、遗传机理规律、环境资源、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添加剂、菌种资源的选育与调查,水稻镉污染、秸秆腐熟、清洁健康养殖等方面,承担了部级、省级多项自然基金项目,科技部、省市重大科技项目。该院作为国家发改委清洁养殖项目唯一技术依托单位,先后在7个县推进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发酵床面积10万平米左右,培训技术人员3000人次,全年减排粪尿污水排放15万吨。“有机物料腐熟剂”提升耕地肥力,其核心技术示范推广到省内12个县市,推广面积达76万亩,培训农民50万人次,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据调查,山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根据单位职能定位,加强了农业科研成果示范推广,重点培养一批农民技术骨干。通过走村串户、田间现场指导将先进的科研技术带给农民,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参考文献

[1]梁任繁.我国农业科研性质定位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8(8):37-39.

[2]成春,龙东红.推进农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J].云南农业,2012(9):49-50.

[3]吴丽颖,乔传福,崔占峰.我国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动力系统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12):52-54.

[4]谭和平,敬永春,冯静蓉.我国公益类科研院所发展战略再造研究[J].软科学,2009(5):14-19.

[5]崔晓锋.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关问题浅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4):72-75.

[6]易丽丽.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困境与建议[J].行政管理改革,2012(2):68-71.

科研单位的特点例5

科研事业单位全成本是指研究所为完成特定的科研任务(科研项目或课题)所耗费的各种经济资源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与科研相关活动及其辅助活动的一切支出。但是,在现实情况下,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成本支出存在着成本不全面、不完整等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建立科研事业单位全成本核算制度,这不仅有利于研究所确定管理费等费用的合理水平,还有利于理顺科研投资主体、研究主体和科研成果使用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促进各种科技资源的有序流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更高的科技贡献率。

一、科研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特殊性

科研事业单位的特点决定了研究所科研成本不同于企业产品成本,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研事业单位成本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科研活动是通过科研人员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创造性劳动生产出科研成果的特殊“生产”过程,是运用一定的知识资本和物质资本创造出增加了的知识资本的过程。与其他物质生产相比,科研活动的特殊性在于:获得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即风险性)、劳动的创造性、产品(即成果)的非重复性、产品的非物质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很难对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消耗进行准确的预算和估计,从而导致科研成本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些特殊性也使得研究所科研项目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风险性,使其成本不易控制,也不能照搬企业的成本核算控制办法。

(二)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成本计量困难

科研事业单位主要是搞好科研,同时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为科研更快更好的发展服务,但是这样就很难区分科研和实践的成本计量,为成本的核算增加了难度。

(三)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全成本数据取得的间接性

科研事业单位现在执行的是《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制度》规定,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非经营性业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经营性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由于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的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从事科研活动占用的房屋、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计入科研成本,所以按现行会计制度核算出的“科研成本”没有反映科研活动耗费的全部资源,大大小于实际科研成本,也无法从现有的会计核算系统中取得科研全成本数据。

二、科研事业单位全成本核算的因素限制

从以上科研事业单位的特点和特殊性上我们可以看出,科研事业单位的特殊性,需要我们大力推进其财务制度改革,首要工作是推行全成本核算制度,同时,我们在科学事业单位实行全成本核算时,也必须考虑全成本核算所受到的因素限制。具体考虑如下:

(一)现有管理办法对科研经费支出的不合理限制

由于国家现有管理办法对科研经费的一些正常支出存在限制,使得本来合理的支出内容在现阶段无法据实列支,导致申报科研经费预算时应包括的内容不能列支,支出预算无法准确制定。

如科研项目立项审批部门认为,科研事业单位从事科研人员的工资,不应计入科研项目成本。

可实际情况是国家并没有单独给科研事业单位核拨足够的科研人员经费,而是依据科研事业单位的综合定额标准核拨经费,这样核拨的经费数额仅支付科研人员的基本工资及科研事业单位的水电暖等运行维持经费都不足,根本没有能力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项目。

(二)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成本的矛盾性

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活动一般是按照研究室的形式存在,同时下设研究小组,研究小组有很多课题,一般财务核算是按照单个课题成本来进行的,但现实情况是科研活动的开展和单一课题的核算形成了鲜明的矛盾,研究小组的活动一般很难确定其研究实验室的使用、仪器设备的占用及水电费用的分摊比例等内容,所以在核算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一刀切”的管理模式。

(三)科研经费管理与科研项目管理脱节

科研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管理的职能部门是科研计划部门,科研经费管理的职能部门是财务部门,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是由项目组编制的,财务部门并不参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而科研项目经费的核算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的,这种分工容易造成支出预算内容与科研经费核算科目不一致,导致研究过程中的实际开支与支出预算不符。

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到位后的使用主张宽松、不加制约,财务部门缺乏与科研管理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沟通的平台。

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往往是在不了解科研活动实际情况下进行的,导致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要么过于宽松、监管不力,要么过于呆板、缺少灵活性。

三、科研事业单位全成本核算思路的建立

根据《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主要从事应用开发研究和技术服务的科学事业单位以及有条件的单位,对开展的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应实行全成本核算。同时,借鉴中国科学院《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科学研究单位会计制度〉全面加强成本核算的通知》[(93)科发计字0013号]的文件内容,在现实情况下,推行全成本核算制度是科学事业单位的必然选择。

(一)科研事业单位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科研全成本核算,就是利用货币单位对项目研究过程中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耗费进行的全部计量。

进行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有利于理顺科研投资主体、研究主体和科研成果使用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促进各种科技资源的有序流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更高的科技贡献率。

此外,能满足科研项目各方的要求,即从科研项目的资助者来看,实施全成本核算有助于科研项目的出资者合理确定科研项目的资助额度、保证资助经费全部用于项目研制支出、提高资助经费的使用效益;从科研项目的依托单位来看,实施全成本核算有助于确认科研事业单位为开展科研活动提供的人力、基础设施、水电暖房等环境设施方面的资源,解决科研业单位这些科研成本没有经费弥补的现状;从课题组来看,实施全成本核算将所有成本要素都列入科研成本,解决了实际发生的从事科研的人力成本等不能合理列入的问题,使得必要的支出都有合理的出处,能提高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因此,建立全成本核算制度对科研事业单位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二)科研事业单位全成本的总体思路

建立科学的科研经费核算体系不仅有利于有关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更有利于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的监控。以财政拨款为主的科研事业单位,将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不需要进行相关成本核算。对科研项目而言,笔者认为,应引进企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全成本核算。这就是:以科研项目作为核算对象,以项目研究周期为成本计算期,将科研项目研制过程中消耗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坚持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划清费用的承担期限、费用界限、受益对象。将费用支出划分成三大类:人员支出、业务支出、固定资产购建和大修理支出,采用二级明细核算,特别是对成本费用中一些特殊问题根据科研事业单位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解决办法。如人员工资(含科研人员工资、科研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资源使用费(含房屋、水电费、仪器设备使用费等)计入项目直接成本。这些费用较难准确计算,可以根据科研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分摊比例计收以上费用,作为科研成本冲减科研事业单位事业经费支出。这对科研单位实行以项目为对象、全额预算、过程控制、成本核算的方式起到积极作用,改变以往仅仅是记账、算账、报账的状态。

同时,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系统化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建立全成本计算系统,及时提供成本信息,进行成本的预测、分析与评价;二是建立全成本预算系统,发挥成本的预算控制职能;三是建立全成本管理评价系统,发挥绩效评价的促进功能;四是建立各责任成本目标预警系统,充分发挥成本指标的预警功能。

总之,建立科学严谨的成本管理机制和成本考核体系,对强化科研经费成本管理理念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科研事业单位全成本核算的保障措施

实施科研事业单位全成本核算,需要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共同做好全成本核算工作。定期进行科研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努力降低成本。

(一)人员培训

首先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全成本核算理论学习,在提高人员认识的基础上,分部门、科室举办对核算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使其对成本核算的制度及核算方法都了如指掌。

(二)确定核算单元

以个体科研事业单位为一个单元,下设研究室为二级核算部门,实现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课题等一切活动的成本开支具有可操作性。

(三)全面资产清查

对各核算单元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包括资产清查、产权登记、价值确认和资产核实等内容。这方面数据的采集有赖于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为实行全成本核算提供各核算单位的资产情况。

(四)合理制定内部收费机制

进一步规范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收费机制,进行制度化建设,使得收费机制的内部收费更具制度性和有效性,为科研事业单位进一步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制度支持。

(五)信息化管理,确保成本核算数据准确

为保证业务收入与成本核算数据配比的合理性,成本核算数据及操作流程标准化、规范化。以计算机管理中心为主导,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实行全成本核算提供准确数据。

总之,科研事业单位实行全成本核算,必须建立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制度,明确科研项目成本计量;同时,科研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根据国家的管理办法,结合科研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完善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这样,才可能达到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提高科技贡献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Z].教财〔2005〕11号.

科研单位的特点例6

我国是个地广人多的国家,利用有限的国土满足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吃穿住用,必须依赖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生产力。所以,农业科研单位在当今的经济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数量巨大的农业科研单位本身也需要正常运作,也会面对各种各样在内的经济问题。

一、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差别

农产品科研周期长、科研过程专业性强,同时农业科研单位多具有事业单位的性质,受体制约束和固有思维模式影响,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活动既区别于其他事业单位又区别于公司、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首先,农业科研经济活动受农业科研内容制约,更多地受到自然因素和科研项目、科研进度、科研成果等影响,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其次,农业科研经济活动不同于企业或者行政机关运作,既需要种种行政审批程序又需要科研成果与市场挂钩,兼有两者的特征。再次,农业科研活动往往动辄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期间的人事变动和其他因素使得其经济活动更加难于规划和掌控。

二、农业科研单位内部管控中存在的难点和不足

农业科研单位大多带有事业单位的遗留思维模式,内部控制的的管理难点和制度不足可以从管控、制度和意识方面分析。

(一)内部控制缺乏统一的准则

从制度上而言,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活动没有专门的、行之有效的统一标准。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于企业模式也区别于行政模式,但是现阶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活动基本上只能参照企业或者事业机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并没有一套完全适合农业科研单位经济活动的标准可言。从模式上而言,各个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活动管理模式大相径庭,依经验管理甚至于过多地服从“一把手”的命令的形式广泛存在。

(二)原材料、设备管理烦难

农业科研单位由于其科研需要往往必须采购更加专业的用品、用具和具有专门知识产权的软件,采购途径单一,不利于成本控制。同时对于种子、试验器材、专业软件等等的管理难度较大。比如说,农业科研单位所采购的种子有可能是昂F、稀缺的品种,保存条件严苛,并且有保存期限的限制,其管理容不得半点疏忽;农业科研单位所采购的试验器材有可能具有专业要求,保管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种种限制使得农业科研单位的材料、设备管理困难,增加了农业科研单位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

(三)内部控制制度成了表面文章

农业科研单位是专业性较强的单位,其工作人员需要更多的农业专业知识,但是,农业与经济活动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学术的氛围并不能增加内部经济制度的完善性。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内部经济制度并不完备,依经验管理、缺乏管控制度,预算、决策、监管等等制度流于形式,使得农业科研单位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制度大多名不符实。

(四)风险意识淡漠,风险评估缺失

农业科研单位业务范围相对单一,生产活动遵循较为固定的模式,因此更容易丧失风险意识。不论是内部风险还是社会风险的识别能力都较低。从客观的角度而言,风险无处不在,没有风险意识就不能更早地识别风险从而规避风险。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活动仍然是经济活动,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相应风险,缺失的风险意识和缺位的风险评估都会给农业科研单位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这也是农业科研单位经济活动内部管控存在的不足之处。

三、破解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难题的方式方法

农业科研单位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问题可以从体制和认识两个方向着手,这些问题要从内部制度、风险、预算、核算和审计等方面一一解决。

(一)建立健全农业科研单位内部管控规则

建立健全农业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要从认识入手,通过营造相应的内部管控环境,强化内部管控机制实现。认识是行动的前提和基础,要规避农业科研机构经济活动的风险,规范农业科研经济活动,首先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和相关领导的认识,从而营造内部管控环境。同时,健全相应的机制比不可少。西方法制社会的理念就是,制度永远比人可靠,姑且不论这种理念是否适合我们的体系,但是制度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我们正在强调的“法治”社会的意义也在于此。建立健全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与环境与制度缺一不可。

(二)强化风险管理认识,完备风险评估制度和机构

如前所述,风险无处不在,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活动也是经济活动,同样要面临各种风风险,这些风险既包括外部风险也包括内部风险。不论是体制内的贪腐还是体质外的社会因素都可能构成农业科研单位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识别能力,完备风险评估制度和部门对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活动意义非凡。

(三)强化预算管理,规范收支核算

农业科研单位由于受科技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不确定因素增多,预算难度加大,但不论如何,预算对于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活动意义重大,不可或缺。强化预算管理,不仅要完善预算的内容,更要完善预算的形式,尽可能做到年度有预算,季度有预算,月月有预算。规范收支核算与强化预算管理同等重要,预算重在计划,核算重在实施,规范收支核算才能使预算不流于形式。

(四)巩固内部审计监督

审计制度是财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监管的制度形同虚设。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活动同样需要内部审计的监督。内部审计不仅可以管控外部风险震慑内部贪腐,更可以检验预算执行情况,规范收支核算。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和巩固内部审计监督同样要求增强审计意识,完善审计制度,同时设立专门的审计岗位,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配备相关的工作人员。

总之,农业生产关乎国计民生,农业科技事关重大,农业科技单位的内部管控也非同小可,我们要在认识、制度、实施、审计各个方面把关,严格控制农业科技单位金融风险。

科研单位的特点例7

中图分类号 G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87-02

“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生产效率作为主要手段,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指标”是近年来中央文件反复强调的话题,其指明了农业科技创新方向,也是我国农业进入新历史阶段提出的要求。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经30多年突飞猛进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这一量变质变的过程也就是现代农业的进程,它包括诸多农业现代技术的集成,也是农业市场日臻成熟、农产品日益丰富的过程。农业生产和发展需精益求精,而科技创新成了新要求和新动力。农业行业外,层出不穷的科学新发现及新技术的产生,给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外在的条件。例如,太空技术、分子生物学进一步发展,作物新品种不断问世,化学工业、电子工业的进步,现代栽培技术不断翻新,增强了农作物生长发育调控能力。当前,我国农业的生产管理部门和技术研究单位协调发展,农业科学研究中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是当务之急,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身处农业科研基层,贴近生产实际,在创新领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重点。

1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现状

我国农业科研体系建立50多年来,经不断完善提高,尽管路途曾有波折,但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已形成了学科专业较为全面、区域特色鲜明、自上而下管理网络清晰的农业科学研究体系。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首先面临的一大制约。自然资源的短缺,使得我国农业加强科学研究成了必然要求。农业科学研究从层面上有划分,任务各有侧重。省级以上以基础理论研究及前沿学科研究为主,其次是遍布各地、市、县的农业科研单位,以技术推广应用和数据情报的获取汇总等工作为主。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属农业科研的基层,是在地市政府的领导下,依据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和自然资源状况而设立的。对区域内农业生产相当熟悉,科学研究很有及时性和针对性。据资料表明,从1957—2007年50年间,地市级农业科研取得了巨大成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科技发明奖4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08项,共计141项,数量呈逐年上升之势。解放后,全国培育推广农作物新品种逾6 000个,而近70%是由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育成并推广。

与全国农业科研发展一样,地市级农业科研也走过了崎岖曲折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不久,随着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建立,在党的号召和政府领导下,各地相继创办了地区级农业科研院所,在各历史时期表现出时快时慢,各地区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在粮食保障、生态破坏等问题面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地位日益被重视。近年来,基层农业科研与服务“两条腿”走路,人才引进与培养,仪器设备添置,科研能力大为提高,呈现出区域特色鲜明的农区科研所,科技服务向深度发展,在各区域农业生产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2 农业科研与服务发展新阶段

十一大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里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粮棉油总产连年大幅增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农业科学研究的体制改革,上下各级有秩序展开,使农业科研迅速摆脱了冷落和即将崩溃的境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形成,党和政府进一步重视,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焕发出蓬勃生机。近30年来,通过引进培养人才,提高科研能力,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研究领域和科技服务方面都有了新局面。

改革开放后,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出台与实施了多项改革措施,大大地释放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力量。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以所处区域为研究对象,掌握农业生产方向与要求,突出地方特点,极大地利用区域自然资源优势,经20~30年的探索和总结,已逐步显现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科研所。目前,正以专业重组、资源整合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建设作为契机,以激励创新为发展动力,在区域农业科研上进一步创新,增强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科技支撑力。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农业科技服务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后的新生事物,也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上的内在要求,它有效地克服了农民文化素质低、技术接受难的问题,有效地消除了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相脱节的现象。在科技转化工作中,摸索出了多种途径和模式,是长期以来对这项工作的总结。以科研单位与农业企业、科研单位与农业大户或农业生产部门结成的联合体,加快了成果转化,使区域农业生产如虎添翼。

我国农业生产处于新的阶段,传统农业对我国这一农业大国来说,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对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多方面施力,才能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地市级农业科研力量的强化,以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来看,大力创新,是农业科研的力量源泉,创新已成为地市级农业科研势在必行的任务。

3 农业科研与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研究是我国这样资源相对短缺的农业大国的农业科学研究,提出的重要抉择。世界各国发展农业,各有自身的道路,都是根据各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来做出的决定。以集约经营为例,投入较多活劳动的农业经营方式称为劳动集约,投入较多生产资料、技术措施的称为资金集约和技术集约。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农业集约经营主要是劳动集约,因此除土地等自然条件外,经济、技术等社会物质技术水平影响着一国的发展道路。国内外农业生产发展的实践证明,各个国家尽管各自的情况不同,方法不一,但都经历了一个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发展过程。并且一般来看,农业发展的快慢直接决定着整个社会经济运作状况的优劣。缩小城乡差别,增加资金集约与技术集约,已是我国社会现今农业政策的取向。

创新可推动农业现代化。创新带来了技术水平的提高,创新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力度[1-2]。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过程,建国初期以“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的“老四化”,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给予我国农业极大的影响。随着电子工业的长足发展、化学工业的飞速进步以及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等,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新四化”,即“商品化、社会化、科学化、集约化”,是以现代农业为目标,综合考虑我国现实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得出的结论。商品化是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化是我国社会制度的体现,科学化是相对于有限资源发展农业的唯一途径,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经营方式。从改革开放30多年农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国粮食产量连年丰收,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以及政策措施有力,树立了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风尚。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也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在区域农业特色建设中,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包括在太空育种技术、化肥精准施用技术、新型栽培技术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新服务模式建立等方面大力创新研究和推广,农业科研力量加强,创新研究有了前提条件,但我国农业在诸多方面仍存在着严重不足,如农田设施较落后、农业人才较空缺、农业科研投入尚少等,因此农业科研领域里的创新还有很多余地。

4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与服务创新的难点与对策

4.1 创新的难点

近年来,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日益加强对创新的要求,提倡创新、表彰创新、激励创新,在农业科研领域内已形成较好的氛围。创新给予了农业科研活力,创新已使得农业服务纵深发展。创新要求农业科研人员在工作中寻找研究突破点,也使得科研管理人员更好地运筹科研资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传统观念有着不小的影响,有的认为创新是“一阵风”,也有的甚至把创新只是停留在口头,进一步创新在地方农业科研单位仍存在很多难点。提出创新这一观念虽不久,但政府工作很重视,加之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在各级科研院所内创新已作为行为导向,然而对创新内涵仍不甚明了,创新涉及范围还不太明确。创新是科技领域内突出新颖性和前瞻性,对科技手段、服务渠道、管理方法进行首创性的研究与开发。它涉及科技领域的各个方面,是当前农业科学研究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创新应涵盖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服务各环节中,不仅技术创新、服务创新,而且要观点创新、管理创新等。从目前来看,创新工作力度和广度不够或者说还有潜力可挖。力度不足深度受限,而人力资源和科技手段是力度不足两大制约因素,人才需要高精尖,可以说,有高素质人才就有一流的创新,科技手段是对创新的物质支持,是创新工作的外在条件。广度不够使创新涉及面未能延展,对创新的作用面考虑较为狭隘。创新应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市场开拓、情报获取、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发展。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属我国各级农业科研的基层,担负着研究区域内农业科学技术和探索农业发展道路的重任,位于科研与生产的交接面,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成了职责。当前,应进一步通过创新来强化职能,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力,才能凸显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地位与作用。

4.2 创新的对策

首先,要在观点上创新,进一步加强创新意识,着重宣传,把创新融入整个科技领域里。要认识到创新是产生高科技的动力,也要认识到创新是人才队伍素质的一大要求。创新是对传统、守旧的摈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在科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上要挖掘创新潜力。提高科研能力,突出技术创新;强化服务水平,突出模式创新;健全体制机制,突出管理创新。其次,优化科研外在条件,为创新提供物质支持。以专业重组、资源整合为重点的学科建设,应紧抓人才培养,建立高素质勇于创新的科技人才队伍,选拔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利用部门、单位的有限资源,积极倡导团队合作,激励创新,瞄准现代科技前沿,目标一流的符合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成果[3-4]。基层农业科研经多年迅速发展,也日益形成科研、服务并举格局,农业科技的转化,也需要创新,近年来科技服务模式的创新形成了很好的开端。

5 结语

农业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赋予了新的意义,特别对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带来了新的活力。观念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在科学研究中迸发出火花,引导着科技事业前进。

如何进一步搞好创新工作,政府要给予充分重视,要确实认识到创新是力量源泉,也是建立特色的依靠。主管部门应予关心指导,在审题立题上要注重创新研究,并加大科研投入,以保障物质支持。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应广泛调查研究,加强交流学习,培养引进优秀人才,大力提升科研能力,立足区域农业特点,把创新贯穿整个农业科学研究中,打造具有科技特色、服务特色、专业特色的崭新农区科研院所。

6 参考文献

[1] 张文瑛,高春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与分析[J].山东农业科技,2009(8):116-118.

科研单位的特点例8

把握时代特色,应对新形势挑战,使新时期企业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科研生产、服务于企业发展,就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和根本指导思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要结合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做思想政治工作,为提高企业和企业科研单位的经济效益服务;就是要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帮助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坚定搞好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展现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活力;就是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形势,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热点、难点问题,为科研人员排忧解难,促进生产工作、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坚持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对待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将广大科研人员的思想引导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引导到团结一致攻科技难关、为企业发展做贡献上来。思想政治工作中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能够让科研人员提高对社会竞争的适应、承受能力,帮助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共同的理想信念团结奋斗;可以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可以端正人的行为态度,启发人的思想觉悟,调动人的精神力量,统一思想,振奋精神,鼓舞士气。任何企图削弱或取消思想政治工作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和有害的。各级领导,特别是以崇尚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开展技术攻关的企业科研单位的领导,必须用科学的态度正确看待、对待思想政治工作。思想上高度重视,经费上给予保障,在人员上培养和配备懂专业、能力强的政工干部队伍,在工作中,坚持与科研生产工作同样看待,一同安排部署、一同进行检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释放能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促进科研生产工作。

坚定工作信心,做好科研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科研人员。科研人员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历相对较高;二是工作以脑力劳动为主;三是工作中的独立性、思考性等特点比较突出,思想有较强的稳定性;四是相信科学,不盲从领导,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和认识。在科研人员中,某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知识渊博者十分常见,其中不乏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教授、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士生。由于某些政工人员存在学历、职称相对较低,专业知识相对匮乏等问题,很容易形成心理压力,担心在工作中会出洋相、闹笑话,害怕做不好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自己首先必须树立坚定做好工作的信心。要看到科研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一样,也是人,也拥有常人所拥有的喜、怒、哀、乐,同样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工作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他人来帮助解决。只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多一份自信、多一份真诚,认真思考,做好准备,完全可以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引导和认同的过程,或是一个情感转化的过程。科研人员相信科学,不盲从领导,逻辑思维严密,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思想观点等特点,决定了做科研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否则,一味要求科研人员去认同、服从,只会导致口服心不服,在内心藐视你、在行动上抵触你,很难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意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体现尊重科研人员的尊严,满足科研人员的合理需要,既确保企业的利益,也同时兼顾科研人员的个人利益。在科研单位,尤其要特别注意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据科研人员工作岗位、环境、年龄、思想特点的不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因人制宜就是要针对科研人员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分层次、有重点地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因事制宜就是要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分清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时制宜是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职工思想活动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抓住机遇,因势利导。

坚持突出科学性,创新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途径

科研单位的特点例9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2-0181-02

因科研单位掌握着单位的核心技术,在单位中处于核心位置,影响和决定着单位的命运。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不仅决定科研工作的正确方向,也决定着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单位的兴衰。同时,新时期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给单位提出了建设和谐单位的新命题。因此,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使命就是促进改革、维护稳定、构建和谐。新时期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增强实效性,提高执行力。具体而说,就要改革和调整思想政治工作中那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通过思想政治

工作的自我改革来完成促进改革、维护稳定的使命,就是以改革促改革,以调整促调整。

一、加强观念创新

更新高新科研单位领导与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前提。首先是平等的观念。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教育活动,单位的各级各类、专职或兼职的政治工人员、单位党委领导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对受教育者具有主动教育、有意塑造、指挥引导的威权,职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受众,一般处于服从和接受教育的地位。这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形成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实施者与受施者在教育活动中地位上的差别。再次是服务的观念。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无论是党的工作者还是团的工作者,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都不能就思想问题谈思想问题,而必须紧密结合单位生产生活实际开展,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

问题相结合。

二、确立目标宗旨

我们认为,高新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引导人们认清单位坚持什么禁止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是培育单位的核心价值观和单位伦理,能塑造单位精神,强健单位魂魄。归根到底是打造单位文化,并通过单位文化的凝聚、激励、约束、协调、辐射等功能,在文化力的作用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现和谐。为此,要转变思想认识上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党的建设的目标,形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良好氛围;要转变工作指导上只说不做的行为方式,对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要转变工作措施上平均用力的做法,把工作重点放到单位思想政治的难点和薄弱点上,有针对性地加以研究分析和解决。

三、坚持科学的理论

科研单位的特点决定了其崇尚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特点。因此,做好科研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突出其科学性,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科学化、常态化、现代化。系统化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总体统筹考虑。科学化就是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引入科学的分析方法。常态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的科研生产实际工作密切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科研生产的日常工作中去。现代化就是要充分依托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注意吸收借鉴管理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平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努力开拓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同时在新时期下,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 重要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和根本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要结合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做思想政治工作,为提高单位和单位科研单位的经济效益服务;就是要建设先进的单位文化,帮助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坚定搞好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展现单位的精神面貌和活力。

四、体现以人为本

高新科研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很好地体现代表最广大职工群众的要求。(1)代表最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是高新科研单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单位基层思想政治组织,在单位贯彻、执行、制定方针政策时,要从职工群众的意愿出发,通过制定和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来实现。(2)从代表最广大职工群众的要求出发,找准高新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第一,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重视发挥工会的作用,维护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合法权益;第二,必须加强组织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组织上、作风上、纪律上保证党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第三,必须提高单位领导者和所有党员的素质,正确处理员工利益多样化与单位根本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第四,必须重视高新技术单位各类人才的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人才群体的作用,说到底就是单位的方向问题。只有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让员工感觉到是在为自己、为国家创造财富,才能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

五、构筑思想政治工作的多种活动载体

要善于把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与单位全体职工的切身需要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既能实现目标又能调动职工积极性并吸引其参与的新型活动形式,组建并利用工会等合法群众组织开展活动,寓教于乐,拓宽工作渠道。工会起着关心职工、服务职工、凝聚职工的作用。工会的优势,就是党建工作的优势。高新技术单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依靠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工会的优势,并以此作为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切人点和突破。注重把强化科技意识、技术创新意识、风险竞争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作为主要内容,通过潜移默化、上下努力、精诚团结和奋力拼搏,促使单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员工人文精神的提高。在活动内容上。要以单位科研活动为中心,把握科研中的特点和难点、职工思想中的疑点和生活中的热点,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组织工作的归宿点。在活动方式上,要做到政治干部兼职化,活动内容与形式多样化,活动时间业余化,组织生活制度化,以此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操作性。

总之,在新时期,科研机构向单位化转制,是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件大事,这同时也给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课题,对于如何做好当前形势下的思想政洁工作,我们还要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谢绍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开创新世纪民营科技的新局面[J].中目科技产业,2002,(9).

[2]陶庆,非公有.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J].中目共产党,2002,(8).

[3]王祖强.非公有制单位党建与非公有.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J].中央社会主叉学院学报,2001,(7).

科研单位的特点例10

关键词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多项改革政策与措施,尤其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为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业科研管理办法,使农业科研单位人才辈出,成果丰硕。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明确定位为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1],在全国各地广泛调查农区自然条件及生态环境,深入研究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及产业化发展途径,因地制宜,热心科研,勇于创新,跻身于农业生产第一线。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农业科学研究为主要工作内容,注重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职能很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研方面,立足区位、人才优势,以创建区域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发展产业化农业为先导,为农区探寻农业发展道路;在农业科技转化方面,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培植农业科技产业化企业,开展农民培训、科技示范、技术转让等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转化方式,向农业生产单位或分散经营农户进行科技服务[2]。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对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发展历史

我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继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后在全国各地创办的,经50多年的成长壮大,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能力不断加强,在各农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上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从创立至今,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大体上可划分5个时期。

1.1初创时期

该时期为1957年春至1966年。1957年3月,我国政府批准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及下属18个研究所,而后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一般以行政区划建制;1960年,国家科委下发的“科研机构精简、迁移、合并、下放、撤销的意见”,对各地的农业科研单位产生了波动,编制大为缩减,有的单位被迁移,有的被合并,甚至撤销。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组建放慢了速度;至1962年,我国总结了“大跃进”给农业经济工作带来的教训,缩短工业战线,加强和支援农业战线,并采取加大农业科研人员编制,强化农业科研力量的措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力量得到了适当加强。

1.2曲折时期

该时期为1966—1976年(“文革”时期),这一时期农业科研院所遭受重创。农业科学研究被迫中止,农业科技人员下放,农业院校停止招生,导致农业科研人员锐减,农业科研工作处于停滞和倒退的状态。

1.3恢复时期

该时期为1977—1984年,改革逐步进入较为全面的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发展生产力作为全社会的主要任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数量急增,添置科研仪器,组建课题小组,农业科研呈现新的起色。科研计划每年下达,科研人员逐年增加,科研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轨道。

1.4探索时期

该时期为1985年至20世纪末,此时期处于经济改革日益深化、农业科研不断调整的探索时期。1985年3月,中央颁发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的决定》,拉开了地市级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帷幕,调整专业设置、搭建科研小组、确立区域内农业发展重点、探讨与建立农区所专业特色与优势、寻找对外合作途径、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等成为这一时期工作的主要内容;1992年8月,国家体改委下发的《关于分流人才、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发展重点,从体制上解决力量分散、科研成果与生产应用相脱离的现象;1995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应紧密结合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并推出了若干深化改革措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对外合作,培养高、精、尖人才,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为农业走向高效化作铺垫。

1.5发展时期

进入21世纪至今,地市级农业科研日臻成熟,处于大发展时期。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现代农业技术研究、应用与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战略调整的重点,农业外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技术突飞猛进,带动了农业技术的一次又一次创新,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农业信息管理技术、设施栽培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研究蓬勃兴起,并日益被广泛应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积极支持‘三农’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时期,农业生产处于传统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正加大集成技术研究力度、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产业、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极力解决“三农”问题。

2发展现状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国家、省、地市三级农业科研体系,地市级重在应用技术开发与研究。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共有1 100余所,地市级逾600所,占总数的55%左右。2005年,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从业人员计3.26万人,是全国农业科研人员总数9.56万人的34.1%;地市级农业科研经费总投入23.01亿元,约占全部的25%。从所占份额可以看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研的重要力量。农业科研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科技成果的获奖等级和数量上。据统计,从1957—2007年,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科技发明奖4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08项。近6年来,6个国家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有5项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得;38个二等奖中,有24项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省、地市三级农业科研单位共培育农作物新品种6 000多个,其中有4 000多个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培育。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适合农区农业生产特点,能充分利用农区自然资源条件,具有实用性。

在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普及和应用上,研究创新机制,通过开展农民定期培训、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业科技产业创立等多种科技服务模式,在“三农”服务中与农民直接接触,在农业生产前沿做出了大量科研与服务工作,带动了区域内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对区域内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强劲的科技支撑。现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服务“三农”。

在科学研究方面,进一步掌握农区资源条件,主攻农业低消耗、高产出、低残留、高回报、无污染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强新品种的培育、新模式的创新,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科技服务方面,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打造崭新科技服务平台,拓宽科技服务渠道与形式,深入研究技术承包型、技术转化型、联合创新型等多种模式,参加“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江苏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在发展后劲的培养上,注重学科建设,强化人才培育,优化专业结构,突出特色学科优势专业的培植,用力研究人才梯队与结构,引进各类有用人才。

3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状况来看,由于各区域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不平衡以及农业科研的重视程度不相同,表现出各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快慢不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3]。

3.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服务主体是分散经营面广量大的承包农户,家庭式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普遍性,往往在新技术、新品种应用上产生脱节,显露出农业这一弱势产业的特点。生产周期长、收益的不确定等,使得农业生产难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尽管再三强调服务“三农”,但地方政府或主要领导缺乏对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仍受轻农、怠农等陈旧传统观念的影响。

3.2科研经费尚缺,科研手段落后

据统计,2000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经费收入中,政府财政补助(不含科技项目费)人均仅为1.14万元。200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仅占国家财政科技拨款总额的5.7%。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经费缺口较大,据资料显示,2005年,全年农业科研经费按人均经费计算,地市级7.05万元、部级19.73万元、省级9.71万元,经费不足导致科研手段相对落后、基础设施陈旧。有许多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办公用房、试验用道路、库房、晒场等,仍保持20世纪50—60年代的面貌,严重影响了农业科研的创新和发展。

3.3学科建设乏力,人才培养偏颇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学科建设、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等。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是依据社会发展、农区内农业生产特点、自然资源条件,对农业研究学科进行设立、调整或重组,是充分应用现有人、财、物等要素,增添、补充科研设备与人员,开辟新学科等一系列活动。现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上,仍存在盲目混乱现象。人才是关键,培养人才涉及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服务等整个过程。

3.4研究与应用脱节,科技转化不畅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衡量农业科技重要性的主要指标,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40%,而发达国家该指标近80%。在农业科研选题上,我国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缺乏应用上的考虑。在新型科技与成果的储备和筛选上,仍较为薄弱,对有价值的科研项目协作攻关力度不够、技术集成化程度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建设仍有待加强。总的来说,表现出研究的课题多而应用的成果少,重复研究的课题多而有创意的研究少,农业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现象严重。

3.5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长期性和有效性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过程就是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重科研轻开发或重开发轻科研,体制与机制尚不健全。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福利制度、激励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拨款体制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弊端。

4发展对策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我国科研开发与应用体系中属基层,而在服务“三农”中直接与广大农户零距离接触,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处于先端,既有研究开发区域特色农业技术的义务,又担负科技服务的重任[4]。因此,如何在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中发展壮大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值得探讨。

4.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水平

在全国农业科技大会上,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型国家事业机构的性质被进一步明确,肯定了其在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及农民培训上对各区域农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地方政府尤其是分管农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服务“三农”中的战略地位,认真挖掘现有的科研潜力,统筹兼顾,确实贯彻中央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利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面临基层、紧贴“三农”的条件,发挥其对区域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

4.2加强投入,强化创新能力

我国大面积农业生产仍表现出产量不确定性,是低效弱质的产业。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的公益性,要求政府在政策上、财政上予以大力支持,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幅度增加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人均事业经费的投入,避免无序或盲目的竞争,减少过度市场化竞争性专项科技经费在财政投入中的比例。可通过立法,规范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科研的比重、方式、范围等,可广开门路,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体系,保障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的非营利性。

4.3抓住重点,优化专业结构

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我国每1万名农业人口拥有农业技术人员约4人,每666.67 hm2耕地拥有农业科技人员5人,远远低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同类指标。相对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说,我国农业科研人员数量上很是欠缺。要进一步加大各类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适当放宽事业编制,提高福利待遇,吸引硕士、博士到基层农科单位工作,为人才发挥才干提供科研平台。根据农区情况进一步优化学科设置和专业结构,确立优势专业,开辟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型学科,发展特色产业,注重新品种的选育,加快新技术应用,使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出现人才带学科,科研出成果,成果促产业的良性循环[5]。

4.4明确职责,突出科技服务

公益性决定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基本职能与目标取向。应当突出科技服务,围绕“三农”问题,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积极探索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通过课堂讲授、田头指导等培训方式,将先进科技直接教给农民;依靠政府支持,以承包方式,服务大面积农业生产;开辟示范园区,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效果,引介推广新技术。仍需花大气力,投入研究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使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各项工作在服务“三农”中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4.5立足长远,完善保障体系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社会聚集着60%以上的人口。“三农”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建设大局。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创新,在各区域的“三农”工作中有着巨大贡献。要面对现实,立足长远,制订一系列政策措施、管理办法,完善各项体制机制,保障科研与开发协调发展。在科研选题、立项、成果等评定中,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制度;在选人、用人上,要导入恰当的、确切的人才评价制度,营造稳定的竞争环境,以激励机制等创新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使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步入长期、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5结语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各自农区内面向“三农”,强化服务,立足科学研究,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持续丰收、促进地方农村经济工作进一步繁荣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就现实情况来看,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一是正确处理研究与开发的关系,使科研与开发呈良性互动;二是摆正区域特色农业研究位置,激励创新,在农区农业生产上施展技术优势;三是加强科技服务模式研究,科技服务是基层农业科研服务的职责之一,只有对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应用,使其服务于农业生产,科技成果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才能在经济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6参考文献

[1] 王川.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与问题探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3):20-21.

[2] 岳绪武.浅谈新形势下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创新与发展[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7(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