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1 09:10:08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例1

中图分类号:E924文献标识码: A

1、AFS的基本概述及发展现状

原子荧光光谱技术,自1964年提出至今,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从最初分析概念的提出到氢化物气体分离技术的发明,再到微量元素测定的应用,可以说,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已经成为一种较成熟的分析技术了。伴随着AFS的应用,其他领域在分析方面的瓶颈得以慢慢解决,各项目的深入研究都因为AFS取得重大的突破,实现了技术上的创新。那么,AFS到底是一种怎样神奇的技术呢?

1.1 AFS的基本原理

进入科学的时代,很多事情的发生都超出想象,AFS的诞生,无疑就是鲜明的例子。科学家们口中的AFS,即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简单来说是一种分析的方法,而分析依据则来源于不同原子所呈现荧光谱线波长与强度的差异。一方面,它处于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之间,另一方面,它是利用原子在辐射后激发发射出的荧光强度作为分析基础,这在分析思维上是一种创新。也正是由于它的灵活性,所以才得以在其他领域中得到推广,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展着原子荧光光谱技术。

1.2 AFS的发展现状

刚提出原子荧光光谱不久,我国科技人员就开始接触这一技术,当时针对于它某些方面的缺陷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将其推向实际的应用中。随着地质部门大规模勘测工作的进行,原子荧光光谱技术开始应用到这一领域,也为化探工作贡献了力量。目前,AFS在环保、生物科学、化学、地质等领域广泛应用,此外在我国还出版了很多相关专著书籍和综合性文献,同时也研究出了很多相关仪器及技术,可以说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2、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的创新及其应用

经过国内科研人士的共同努力,AFS已经逐步发展成了相对比较成熟的分析方法,其中不容置疑的是该技术有着其的优势,灵敏度高、精准度强等特性都是科学研究中梦寐以求的效果。另外,结合其分析原理发明的高强度空心阴极灯、自动低温点火装置等专利,以及相应的研究仪器等等,这都是在原子荧光光谱技术上取得的新成果,不仅增强了该技术的实用性,同时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

2.1新反应理论体系的创新研究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由于外界不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对分析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为了减少误差,更好地得出分析结果,科研人员在这一方面也投入了研究。随着水溶液中Cd KBH4-NaXO3-HCl(X=Cl、Br、I)这一新反应体系的出现,镉检出限也达到了10 pg/mL,与此同时,作为氧化剂的(NH4)2Ce(NO3)6,既使镉的荧光信号显著增强,又促进了铅的氢化物发生,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利用二苯胺对镍体系中锌含量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效果,具有明显的增敏性,这一反应体系中锌的检出限为0.2μg/L。新反应体系的出现,都是在AFS的扩展中取得的创新成果,当然新反应体系并不只是这些,其中也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因此相关的机理研究仍待创新。

2.2新技术研究的持续创新

科学在不断地进步,研究也在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一直保持其严谨作风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科学人员一方面肯定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不断地推进这一技术的发展,以寻求新的突破口。AFS涉及的电化学氢化物,研究人员发生不使用NaBH4,其稳定性会有所提高,但其效率问题又成为难题,为了提高氢化物生成的效率,于是有了对喷式氢化物发生法的提出。这一新方法,与常规相比,灵敏度大大地提高了。此外,还有利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间接地去测定I、Mo也是一种创新,这些新技术的研究一直在持续,为得是更好地发挥出AFS最大的作用,以加快科学研究的进程。

2.3 AFS在地质样品测试的应用

早期,我国大规模的化探工作,开展起来非常困难,即便是得到了良好的地质样品,对于测试方面的工作进行起来也很艰难。后来,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在地质领域的逐步应用,为地质样品的测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相对而言,地质样本都很复杂,而测试工作对其准确程度有了一定的标准。所以应用这一技术对地质样本测试,特别是对于As、Hg等的测试也有了很好的效果,而原子荧光光谱技术在地质领域也加大了应用研究。当然,如此先进的技术在水质样品检测、空气样品检测等广大领域都有一定发展空间。总而言之,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是科学新时代的创新,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

3、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未来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已经走过了几十年发展,它从特殊应用到普遍推广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然而即便它具有如此多的优势,这也不可能成为科学研究人员停止研究的理由,只会有更多的科学研究专家对它更加深入地去探讨,去挖掘它潜在的能力,因此,AFS的未来是不可限量的。

3.1对 AFS研究具有可延伸性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不少重大研究成果,也已经算是较成熟的分析模式,然而它也有着不足的一面,可能目前它对于各方面的研究都比较有利,但是也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对于AFS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可延伸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灵敏度或其他性能,一来研究人员不断地对研究系统进行改进,或者使用增敏剂,另一方面也在想办法扩大测量元素的形态,以便进一步的分析,从这个角度上说,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未来发展的空间是不可预测的,可能还会继续地扩大其应用领域,趋向于更加成熟、更加精确的状态。

3.2 AFS未来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新反应体系的出现、新技术的研究都推动了AFS的快速发展,许多的研究工作也围绕着相关内容进行展开。与此同时,有不少的科研学家提出了要研究新型的激光光源,在原来的空心阴极灯上开发更加稳定、更加可靠的产品,在测试元素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不断深入等等,这些都将会是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未来的发展动态。另外,也有可能借助于原子荧光光谱的相关原理,从而发现其他更高层次的技术,以提供给各方面的研究更多、更好的帮助。由此可见,新技术、新反应体系将会是AFS未来发展的去向。

4、结束语

科学的魅力,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奇迹。当今,新科学时代的来临,人类的惊叹也成为了技术出现的回应。作为重大研究成果的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以其特殊的能力得以在科学领域中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成功研究,不仅带动了某些特定领域研究任务的进行,同时也带动着一些其他领域研究的深入,而它的高灵敏性、高准确性也受到科研人员的青睐。当然,我们也知道科学是不断进步的,不可能停滞不前,所以对于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的层面,各相关技术、相关机理的研究也有待增强。

5、参考文献

[1]舒永红,何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J].分析试验室,2005,24(2):81-92页.

[2]邓勃主编.应用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第一版)[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3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例2

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61

1 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1.1 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将林业产品的经济效益提高

笔者认为我国林业若想取得长期性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林业技术的创新,林业技术的创新能够将林业产品的质量提高,将传统林业产品的品种缺陷改变,如:较长的繁衍周期、生长缓慢、抗病虫害能力较低以及发育迟缓等;对林业的技术进行创新,能够将高效的新品种培育出来,使得林业的产品种类得到丰富,从而为现代化林业的发展提供新的一个经济增长点,最终将实现林业产品的最大化经济效益。

1.2 绿色化林业进程的推动是林业可持续发展保证

现阶段,国内林业发展的模式依然沿用的是传统的粗放式管理的形式,该种模式难以对作物繁衍、生长以及繁育所需要的水分、光照、养分、温度以及土壤等条件进行精确地控制,并由于林业品种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缺陷,使得我国现目前的林业产品有着较低的成活率,显然,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也较差,然而再对林业技术现象的管理模式创新以后,以上问题均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将现代化的集约型管理模式代替了原有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之后,人们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利用下,能够实时对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并在监测结果的遵循下能够适当的对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进行调节。

1.3 林业从业人员的结构优化

若想在现代化的林业之中大力推广和实施创新林业技术,这就要求林业企业所选择的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理论基础,不但懂得作物生长习性,还能够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只有在优化从业人员结构的情况下,才能够将林业技术应用的普及率提升,从而使林业现代化的发展得到促进。

2 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认识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技术条件的落后、管理理念的落后等,人们对于林业发展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传统基础上,当在林业产业化发展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时,人们普遍持有的是消极心理态度,认为这是与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相符合的,没有必要将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进来。因而,受到这种消极思想的影响,我国的林业发展长期停留在淡薄技术创新意识的状态上,自然使国内的林业现代化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

2.2 不对称的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规律同林业科技体制之间的关系

若想对林业技术进行创新,需要将产研学一体化的体制建立起来,将林业科学的科研成果和林业产业的实践成果结合在一起,并在相互配合相互促M的基础上,确保我国的林业产业化结构不断取得突破。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下笔者发现,国内的林业科技体制不能够很好的同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规律相适应,市场经济的效益化要求在林业科技创新中难以得到实现,并且林业产业化的实践过程也与理论研究严重脱节,使得国内现代化林业进一步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3 发展的策略分析

3.1 林业产业化技术创新的机制完善

现目前,还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于我国的林业产业化发展之中,分析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创新理念认识不足,依然沿用着粗放型经营管理的模式,使得没有过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在技术创新上投入,最终出现了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林业产品技术含量低的情况。为了改变以上情况,需要将完善的一个林业产业化技术创新的机制建立起来,以此来将林业科技成功的转化率提高,从而确保林业产业化效益提升的有效性。

3.2 技术创新投入机制的建立完善

现代化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更倾向的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取得,因而具有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如:特种用途的林建设、防护林的建设等建设项目均属于其发展的范畴。正是因为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林业产业化建设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而在强调对林业产业经济效益取得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林业生态建设环境的重视程度。

3.3 专业技术人员的组建

为了将现代化林业发展的目标实现,就需要不断地将科技推广队伍的建设力度加强,从而将我国林业创新技术的可持续性提高。笔者认为需要将现有的林业从业者划分成3部分,分别是高级林业管理者、普通林业维护员以及专业林业技术员;随后需要根据从事林业工作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将从业人员的养护技能、栽培技能、设备维护技能、技术操作水平、现场调度和管理能力等提高。

4 总结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例3

1引言

土木工程建设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在建筑施工领域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规模、发展理念、生态环境等都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从而对土木工程建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探讨现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发展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特点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节能环保的新结构、新材料不断涌现,与此同时,技术复杂多样、规模较大的土木工程结构也不断增多,为了与经济市场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必须发展创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当前,规模大、数量多的工程建设项目对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土木工程施工作业必须以工程的特点和性质为依据,单独开展施工组织,施工组织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土木工程项目的成败。整体来说,土木工程施工具备以下特点:①流动性:指的是施工队伍及施工作业空间的流动;②固定性:表现为施工工程无法移动;③多样性:是指各个施工工程之间各不相同,尽管外观类似,但施工条件及地质、水位等都会使施工之间存在差异;④易受干扰:施工工程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当地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干扰;⑤复杂性: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复杂,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⑥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投资较大。

2.传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地基基础施工。在地基基础施工中,建筑规模、桩基问题、功能特征等都会对建筑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还会对其正常使用造成威胁。因此,必须以相关的规范标准为依据,针对不同的设计等级开展地基基础施工作业,同时还要增加工程施工的强韧性、稳定性及使用强度,确保地基承受的建筑物在任何状况下都不会发生施工质量问题。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包括:石灰桩法、沙石桩法、强夯法、预压法、水泥土搅拌法等多种。除此之外,还要使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地基进行检查与测试,以保证地基基础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钢结构施工。安装构件是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在开展施工作业之前必须先切实做好场地清理、基础准备、构件运输、装备检查等准备工作。以施工顺序为依据以确定钢构件的运送顺序。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构件要尽可能放置在起吊的位置处,并在下部垫上支撑面较大的木枕。在吊装之前要先对构件的位置、标号等信息进行核准,并对摩擦表面进行清理,以确保清洁干燥。由于钢结构工程具有特殊性,在施工中可能会使用乙炔、氧气类的焊接工具,因此必须提前备好灭火器以防止火灾状况的发生。对于高空作业人员而言,在开展登高作业之前必须认真检查挂钩是否松动,挂绳是否牢固、安全,安全带的佩戴是否正确,发现任何问题都必须马上更换,只有在经过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展登高作业。

2.3 混凝土结构施工。以浇制特点为依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可以划分为预制及现浇两大类。对于预制而言,由于其成本低廉、性能较好而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采用预制法施工过程中,预制模的尺寸必须准确,还要以施工顺序为依据严格开展施工作业。现浇混凝土是一种最早的结构施工作业,是在施工现场支模对混凝土进行浇筑,能够在现场测量尺寸,便于在建筑使用中的功效得到充分发挥。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创新

3.1深基坑支挡技术。为了确保基坑周围的环境安全、保证土木工程具备安全的地下结构,深基坑施工技术采取支挡、加固周边环境等措施。目前,随着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深基坑施工技术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并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①桩―桩―锚支挡体系。对于土建工程而言,若土质差、坑壁岩石涌透性较大、开挖较深时,通常使用灌注桩及预知应力锚杆体系。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主要应用于不同类型且位于地下水位上下的土层,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效果不够明显;②支挡与承重结构一体化。用来临时支挡的永久性柱、桩、地下连续墙等实现一体化后,施工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不仅加强了投资效果,还节约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3.2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目前,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崛起,建筑领域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挑战,钻孔灌注桩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尽管该技术能够在设计图纸中得以体现,但往往都是由施工单位自行选择施工工艺、材料及设备等并投入到实际应用,这就导致施工操作的规范性,施工材料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同时桩基础施工也难免会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钻孔灌注桩基的质量问题,严格规范施工操作,并对施工设备及材料等进行严格控制,进而推动钻孔灌注桩基础技术向着成熟、完善的方向发展。

4.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4.1 生态化。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到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选用环保、无污染的材料与技术设备,以最大程度防止或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另外,开发建筑材料也要向着低污染、低消耗、寿命长、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方向发展,不仅能够明显提高建筑质量,还能与生态环境实现和谐共存。

4.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目前,高层建筑成为建筑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深基坑支护技术、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高强度混凝土技术等作为支撑。另外,还对施工设计方案、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等提出了严格要求,以推动建筑工程向着精、尖、高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例4

中图分类号:S126

一、前言

“蒸汽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良为典型代表,将机械动力应用于大规模生产中,减轻了人力负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电力技术革命”以新能源的开发为最主要特征,实现了电气化、自动化,将电能等新能源应用于生活、生产等方方面面,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自计算机技术被发明应用之后,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应用,短短几十年来,计算机技术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科技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更是带动了整个工业时代走向了信息时代。而计算机技术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如此大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创新。

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

计算机技术作为当前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科技技术,其给社会所带来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说计算机技术是一种划时代的科技技术,极大了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变革。目前,从计算机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先进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现代微型处理器。总所周知,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为此对处理器的技术改进是计算机技术中的重中之重。从处理器的发展趋势来看,其正向着越来越小的体形发展,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处理器已经相当小,但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微型化处理,受一些量子效应的影响与限制,目前处理器中所采用的紫外光源由于波长过短,已经不是适宜再应用在计算机处理器技术中,为此,我们就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提高计算机处理器的研发技术。

2、纳米技术在电子元件中的应用。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大,使得计算机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更大,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与处理信息速度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当前大多数计算机仍然是采用电子元件作为数据信息处理的基础元件,而电子元件的信息处理能力还较为欠缺,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需求。而纳米技术的应用,形成了新的纳米元件,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机元件的集成度,使得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大大提高。

3、分组交换技术。通过分组交换技术将要进行传输的数据进行分割,使其成为长度相等的数据段,然后再每段数据的前面加上相应的信息,来对数据发送的位置进行标识,然后根据这个标识进行数据的传输。这种数据传输方式采用逐段的方式对通信链路进行使用,使得通信的效率大大的提升。

三、计算机技术创新发展的趋势预测

按照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计算机技术还会在未来得到更为广阔的应用与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计算机技术仍然需要不断创新。在此,笔者对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趋势进行了大胆预测,认为计算机技术会向着以下几个发展方向不断创新改革,进一步的提高计算机的技术水平。

1、大力发展纳米技术。纳米技术用于计算机元件中,能够有效的打破当前所使用的电子元件的性能限制,从而发展出生物计算机甚至是量子计算机,从而使计算机的性能得到质的飞跃,而这种计算机是当前计算机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纳米技术不受计算机集成以及处理速度这两方面的限制,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该项技术。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可以产生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无论它们的运算速度,还是它们的存储能力都远远超过目前的计算机。

2、改善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当前计算机在结构设计方面主要是进行多任务的并行计算,这样可以利用同一台机器进行多个任务的处理。为了提升当前计算机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应该重点发展集群性的计算机系统,强化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兼容性。

3、网络技术的应用与软件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网络技术的研发应用也在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使用实现了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局面,提高了计算机的应用水平,扩大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再加上各种软件新技术的不断研发,更是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目前软件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相信在未来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软件技术会更加完善成熟,从而为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更好的提供服务。

4、多媒体性能。多媒体性能的开拓与进展把服务器、路由器以及转换器诸多互联网需要的设施的技术明显提高,其中包含有用户端、内存、图形片诸多硬件性能。互联网使用人不再像原来一样被动地接受解决信息的形态,而是更加以踊跃主动的形式来进入现在的互联网空间。除此以外还有蓝牙技能的发明运用,令多媒体通信技能无线电、数字信息、个人区域网络、无线宽带局域网等快速更新。基于新一代的互联网络的多媒体软件开发,结合以前的各类多媒体工作,便可以令PC无线网络发挥得淋漓尽致,兴起互联网新时期的潮流。多媒体性能数字化是促使将来技能扩展的主要方面,数字多媒体芯片性能就会变成将来多媒体性能生命里的核心。

四、创新是促进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计算机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主要是因为其拥有永不衰竭的源泉,那就是创新能力。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下,才促使了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其相关的产业技术不断发展,才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这巨大的转变。而在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中,要注意结合实际需要,并注重与传统产业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

缔造发明许多有关计算机科技用品的假设都是因为受到社会需要而产生,但是与此同时,又受很多外在条件的影响,比如经济条件、文化差异、组织的规模等也会对计算机科技的缔造产生阻碍。另外,传统、专有、封闭的科技体制的文化、构造、机构产生了与计算机科技体制相似的由专有发展到开放的变化。由此可见,计算机科技的缔造基于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及需求也带动了计算机科技的缔造,是协调合作的。计算机科技的迅速发展,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比起人们需求还要多的有效科技。

五、总结语

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对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并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快速到来,成为了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而这些,都依赖于不断的技术创新。在软件、互联网、纳米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必将会实现高速化、智能化、多元化和微型化的计算机技术,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例5

中图分类号:N 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58(2012)06-0482-05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获取竞争优势。许多企业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没有能力独立进行技术创新并承担独自创新的种种风险。企业通常会寻求与高校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把外部资源内部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高校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行为大量地涌现出来。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的有序运行是系统内各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一、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协同的内涵及其必然性

1 校企合作技术创新协同的内涵

高校主要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企业主要进行开发研究。高校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但管理和市场运作环节薄弱,而企业正好相反。相较之高校,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更为充足。高校和企业两大创新主体相互结合,即高校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则可优势互补,从而在战略上实现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是指高校与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为提高创新的成功率、降低创新风险、增强技术或资源积累等,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合作参与技术创新全过程或其中某一阶段的联合技术创新现象。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术经济行为,它不仅涉及到高校、企业,而且还受国家的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市场和社会科技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高校是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技术源,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源泉和基础,它的有效供给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可能性。企业经济利益的获得一般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当市场需求因素真正蕴涵着经济利益时,就会促进企业与高校联合,寻求充足的技术资源,产生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联盟系统。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是由多种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系统,内部要素(子系统)由校企合作技术创新主体系统、校企合作技术创新对象系统、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支持系统相互作用构成。校企合作技术创新主体系统的核心部分是高校和企业,其他部分包括相关企业、消费者、供应商、销售商、政府等;校企合作技术创新对象系统主要是指产品创新系统和过程创新系统;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支持系统是指信息支持系统、相关技术支持以及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和法律支持系统、金融支持系统、中介支持系统等。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同时这些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也是非线性作用的,这种非线性作用使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产生协同效应,降低创新的风险,推动产品创新,形成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的协同。

协同是指组成系统的要素在整体发展运行过程中协调与合作的性质。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通过协调、协作,形成拉动效应,才能推动事物共同前进。协同的结果使每个要素个体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研究激光理论过程中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的内在机制和规律性,形成协同学理论。按照协同学基本思想,对于一个系统,它的要素存在着自发的无规则的独立运动,同时又存在着要素之间关联而形成的协同作用。系统内的每一个要素都必须为赢得组织整体目标而努力。这种协同作用超越每一个子系统自身的单独作用,在协同过程中发生质的飞跃。

高校、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主体间协同,就是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和合作。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是从高校科技开发到企业生产销售等几个环节有机地联系到一起,以设施配套、机构完善为支撑条件,以文化融合为联结纽带,形成本地化的区域产学研联盟,可以相互利用对方的特长,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从整体上降低了风险,增加了整体效益,可以使得合作的双方都有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校企合作技术创新可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创造协同效应,从而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生与转化,使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2 校企合作技术创新协同的必然性

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是一项综合性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组织工作,是一项高科技开发与转化活动,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一项集技术、生产经营、管理于一体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而更要强调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之间的合作性、协调性、同步性。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的协同是实现科技向生产转移,并最终实现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技术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间协同具有必然性。技术创新的复杂性推进了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对企业而言,由于技术创新过程的日益复杂化和综合化,导致自身的技术创新开发研究成本不断上升。同时,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极强的探索性,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风险,导致企业很可能得不到预期的成果,同时产品和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这也增加了技术创新在时间上的紧迫性。所以面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迫使企业通过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推出新产品,获得更好的发展。

当高校一种新技术成果出现时,所有与此技术有关联的企业都会面临新的技术机会,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率先创新者的成功,会打破原来的市场竞争格局和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使相关企业先前的技术创新贬值或完全失去价值。这会使一批相关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激烈的市场竞争决定了企业与高校协同。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有助于应对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以便于能够对出现的变化作出响应,并且更迅速地适应新形势。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市场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求也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激烈的竞争迫使落后的企业必须追随率先创新者进行技术创新以求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由于企业自身实力小,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资源缺乏,若不能利用外部创新资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难以完成。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企业仅靠单打独斗难以面对所有环节的竞争和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而必须结成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并提升整体的竞争能力。因此,企业必须借助于高校的技术创新资源,再根据各自的效用和收益预期,通过与高校技术创新资源的供方达成协同关系,完成技术创新。只有真正实现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彼此协同运作,才能使整个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的各环节响应速度更快,使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更具有预见性,更好地共同抵御技术创新中的各种风险,加速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

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和市场竞争不仅主宰着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的整个进程,而且决定着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的结果。所以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与高校必然要走向协同。

二、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间协同的内外因素

1 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间协同的外部因素

所谓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间协同的外部因素是指存在于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之外的,能对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的协同起推动作用的外部条件。这些外部因素能够诱导、唤起、驱动或转化为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的内在因素,来实现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问的协同。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的协同只有借助于外部要素的诱导和推动,才能不断驱使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问不断或持续维持这种协同。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第一,市场因素。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协同最直接的外部动力是来自市场。当市场对与企业相关的某种产品有明显的或内在的需求,该产品的生产使企业又会获得更多的利润,并且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时,企业就会通过改进技术等方式生产该产品,增加该产品的供应。但是企业生产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果制约因素涉及到企业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并且企业凭其有限的自身力量不能解决时,这就会促使企业寻求与高校的合作,与高校合作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也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了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要素的协同。由此可知,市场需求是推动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协同的主要动力。但这种动力要受到经济大环境和供求关系的影响。只有当市场上某种产品供小于求时,企业追求技术创新和产品改进的需求才强烈,市场对高校与企业的拉动作用就大,就能实现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的协同。

第二,政策因素。校企合作技术创新协同还需要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前,我国市场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间协同的实现所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各种关系也比较复杂,还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推动。政府调控部门是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管理者,它主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因此,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政策、法律保障等对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给予宏观调控和支持保障,对推动校企合作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为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设立制度规则和制定技术创新政策,营造有利于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政府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政府政策对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的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在投入方面,政府的主要政策应由如下政策体系构成: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直接和间接财政资助政策;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的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人才交流与流动政策;推动合作的组织创新政策等。在产出方面,政策手段有: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下的利益分配制度、成果转让制度等。

第三,社会文化环境。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企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人们是否追求创新,人与人之间能否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是否具有创新的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与区域的社会文化基础有关,还有赖于长期的教育投入带来的国民素质提高。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消费观念、需求欲望及特点、购买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企业营销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2 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间协同的内部因素

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间协同的内部因素,是指存在于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各主体对合作产生的内驱力因素。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所以,只有把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外部因素的作用转化成内在动力才能实现其动力效能,形成真正的协同动力。

利益驱动是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内部要素间协同赖以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广义的利益不仅包括经济与物质利益,还应包括专利、奖励、名誉、社会承认等非物质利益。其中,经济利益是产生驱动力的最重要的原因。企业与高校合作技术创新成果不仅能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以“利益最大化”作为行动原则。作为“利益最大化主体”的企业在投入成本上升时,生存的压力会迫使其另寻发展的途径。企业为了促进产品创新,自然就会与其他行为主体进行结网,从而获得充足的技术资源,降低创新的风险,实现组织间的协同效应。因此,企业自身利益驱动是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形成的基本内在动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还担负着推动科技进步、促使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只有努力推动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内部要素间协同,才能最终实现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发展过程中,每种因素都会随时产生多种作用效果,如不同程度的拉动、推动作用,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阻止协同发展的进行,另外由于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情况就更显得复杂多变。所以,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应根据所涉及因素的不同特点和相互关系,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促使各因素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动力因素的积极作用,避免各因素的消极作用,以形成利于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间协同发展健康运行的合力,推动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各个要素向协同方向发展。

三、促进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间协同发展的对策

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高校、企业、国家等各参与方的有效协同合作,才能保证转化的顺利进行。但是从我国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实际运行过程来看,对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间协同作用的重视不够,高校与企业目标不一,利益分配机制不顺,转化的动力压力不足,不利于协同合作。企业与高校在接触过程中,往往由于各为其主,对自己的利益考虑太多,而造成双方很难达成意向。消除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间协同的阻滞因素,促进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间协同发展和有序运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 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交流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高校的科研工作往往只重视理论研究、纯学术研究、前瞻性研究,缺乏市场意识、成果转化意识。加强校企合作技术创新,高校科研人员要尽快摆正位置,更新观念,从过去的以学术、以个人兴趣为导向转变为以市场和企业的急需为导向,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大力承接各种横向课题,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把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开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作为高校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成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为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寻找市场,同时将企业的课题和经营动态介绍给高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和交流,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牵线搭桥。

目前高校最迫切的是尽快建立有效的目标评价机制、科技及管理人员激励与分配机制,用绩效的指挥棒有效指导、控制高校的目标指向,从而相应改革高校内部的激励、分配制度,以切实鼓励高校与企业互相交叉任职,共同选题、合作开发。切实改变目前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围着论文、成果转,围着项目、经费转,重论文专著轻科技开发,重基础研究轻社会应用,重闭门造车轻面向市场的研究现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在专业职务的评聘、经济利益的分配、评优奖励等诸多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使广大科技人员认为从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工作是值得的,能够体现自己科研工作的价值。

2 企业要将市场需要及发展趋势传导给高校

企业首先要行动起来,加强技术进步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积极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对高校的科技成果不能只要短、平、快的项目,要乐于接受技术水平高、转化周期长的成果,要树立依靠技术来扩大再生产,实现企业的内涵式发展的观念;对高校的科技成果要按科技成果自身发展规律办事,强化科技成果的深度后续性开发,实现科技成果本身的潜在价值;要从自身优势出发,积极主动与高校沟通,将市场需要及发展趋势传导给高校,共同努力满足市场需要,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双赢局面。

3 构建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要素间协同的环境支撑体系

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协同运作的实现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障。

(1)政府要健全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政策服务体系。政府要加强组织管理职能,在高校与企业之间搭桥铺路。首先,国家要制订有利于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政策,通过出台各项政策来保证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过程在公平、有序的氛围中及时展开;其次,要加强宏观协调和引导,努力使科研人员和企业形成一种最有效的合力,实现资源的高效率分配,进一步明确开发和生产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实现互惠互利、利益共享;第三,政府要转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资金配套、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校企联合进行科研开发。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例6

中图分类号:TE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式在不断地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油气储运事业的发展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布局和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在新的环境中,我国油气储运在未来会进一步提升发展方式的转变速度,注重集约式经营,注重技术的创新和管理推动发展的重要性。

一、油气储运工程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历史背景

油气储运是油、气的储存与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油气储运是连接石油生产、石油运输、石油销售每个环节的纽带,包含油气的大范围运输、每个枢纽之间的装卸和储存、炼油厂的油气储运、配气站的营销等。管道运输起源于十六世纪时期我国古代自流井熬盐工人采用竹木管运输天然气,采用天然气熬盐的时代,但是油气储运事业真正开始是十九世纪初,美国采用大量的金属管道输送天然气、石油以及石油产品时开始的。现在社会每个领域都在迅速的发展,最突出的是能源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油气储运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上世纪末到现在,我国的油气储运工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国家的领导下,大力推动油气储运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稳步发展的预期目标。

二、油气储运的稳定发展与科技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石油工业自动化方面也在快速的提高,先进的电子信息设备在石油工业里得到了普及运用。近些年来我国建设的以西气东输管道和西部管道作为代表的长距离输油管道,反映了我国在天然气、石油、成品油管道输送技术等项目的应用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油气储运的管理技术和设计技术、运行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也趋于成熟。储运设备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改善储运条件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储运质量的保障,定期检修设备,对主要部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并加强设备防腐蚀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油气储运快速发展中,人们对油气的运输方法、保存以及输送管道理论做了探究,对油气储运工业进行创新研究不断加深。此外,我国的海洋油气储运工业,在经历对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到掌握创新的过程,海底储运设施的建设和设计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拥有了丰富的经验,推动了我国油气储运工业的发展。

三、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中不仅可以提升储运效率,还能节省燃料。在油气储运中自动化技术优化了输油参数,还能不断地提高储运效率。使用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把储运参数进一步优化,可以提高储运效率,通过这两种技术,对管线进行实时监控,对末端和首段的压力采集,借助粘度、温度和流量等参数,经过双向微波把这些信息数据传送到控制室,对参数程序进一步优化和编写。这两种技术能收集到相关的信息,实现优化,调节温度改变流量。

四、管道的创新为油气储运提供安全保障

现阶段我国在油气运输上基本上采用的还是直缝电阻焊钢管、碳素钢无缝钢管和螺旋焊缝钢管的管材,多数属于金属管道,油气等介质和金属管道接触时,物质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对管道造成腐蚀。油气的成分包含各种烃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因为在运输的过程中是在加压和加热的条件下工作,加大了发生事故的概率,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输气输油管道再投入使用前要经过严格的检测的,其过程主要为为分段通球扫线、干燥、测径、试压(采用水试压时需要干燥,用气试压一般可不用干燥,微量的水可以在管道投产后的运行阶段被天然气慢慢带出,不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满足生产需要。)、全线通球扫线、置换投气几个阶段。

由于用水试压相对比较安全,输油管道可以首选用水试压,但对于输气管道,考虑到日后的生产运行,水试压会留下极大的后患。由于目前在管材、制管、焊接等方面水平的提高,环焊缝采用100% X射线无损检测,管道试压安全性大大提高,可以尽可能考虑气试压。但要针对本管道进行充分试验研究,确保有充分的试验及理论计算根据。考虑到气试压时裂纹扩展与止裂过程与水试压有很大不同,气试压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设置安全隔离带。试压时采用分级升压方法,且在每一级压力下保持一定的稳压时间。

天然气管道内含水不仅会引发管道内壁和附属设备腐蚀,使所输产品受到污染,而且更严重的是天然气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还会和水结合形成水合物。水合物是一种貌似冰雪的白色笼形化合物,由液态水和烃气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生成。这种晶状物质可使管道的截面积变小,摩阻增加而引起输送效率下降。如果水合物大量形成,还可能造成管道堵塞而引发事故。特别是阀门、仪表管路系统等处更容易因水合物的形成而失灵。这将导致管道运行效率下降、运营成本增加,甚至对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带来严重的危害。

避免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在管道水压试验结束后立即进行除水干燥,以彻底除去管道中的游离水及绝大部分水蒸气。目前常用的干燥技术主要有真空干燥法、干空气(或氮气等)吹扫干燥法、甲醇(或乙二醇等)扫线干燥法三类。三类方法各有优缺点,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油气储运管道经受这个方面的考验,还有在管道架设完成之后,还要进行测压、去水、干燥等多种工艺过程,需要大量时间,所以,除了对管道的质量创新以外,还要对这些工艺技术创新,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供安全保障。

五、我国未来储运技术的创新方向和发展方向

现在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油气储运这方面的技术存在着不足,还需要解决很多难题,增强科技研发,例如对高强钢和高压输送的研发和运用,气体监控、管道的防腐技术、加油站的改造技术、汽油以及其他的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器具的防爆、减少原油损耗等方面的课题进行研究和应用。现阶段,我国在技术创新这些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较,存在着很大的距离,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关注国际上储运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现阶段应用的储运技术。在市场环境顺利的情况下快速扩张,在恶化的条件下面调整经营模式,创立新的储运方式,完善有关法规,加大力度整合,增强生产安全意识,注重基础建设,进行学习和总结经验加快我国油气储运工业的发展步伐,准确的了解储运技术的科学发展方向,紧随未来的发展趋势,探索我国油气储运发展的规律,借鉴正确的经验,保证我国油气产业的稳定、可靠、快捷的发展。

总结:

在我国现代化前进的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还处于增长的状态,储运工程中也需要低成本、高效、安全的新技术,给我国这个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要充分的利用目前的技术,提升研发的能力,做到与世界接轨。

参考文献:

[1] 马立平, 李允. 基于GIS的油气储运生产系统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S6)

[2] 付玉章.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应用[J]. 科技传播, 2010,(24)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例7

一、引言

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源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一般认为金融发展终将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两个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Levine,1997)。Hicks(1969)认为英格兰的金融体系在为巨大工程筹集资本进而引发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起了关键性作用,Schumpeter(1912)主张功能良好的银行通过甄别并向最有机会在创新产品和生产过程中成功的企业家提供融资而促进技术创新。20世纪80年代,随着内生经济理论的发展,有关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在Romer(1990)、Grossman和Helpman(1991)以及Aghion和Howitt(1992)的增长模型中,金融体系功能通过改变技术创新率最终影响稳态增长,这些文献将研究重点都集中在新生产过程和商品的创新上。此外,持有可分散风险且具有创新意义的项目所发行的股票,不但可以减少风险,而且还能促进全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资(King和Levine,1993)。因此,金融系统的风险管理功能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Saint和Paul,1992)。在实证研究方面,大多数文献均以生产率作为技术创新的指标,通过讨论金融发展和生产率之间的关联性来判断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机制。King和Levine(1993)在Goldsmith的研究基础上,利用77个国家1960-1989期间的面板数据,实证验证了金融发展水平对于长期生产率增长的预测能力。Levine、Loayza和Beck(2000)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不在于提高资本存量。

国外关于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对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具有积极的启示,也得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孙伍琴(2004)、李建伟(2005)、王永中(2006)和彭文平(2007)等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实证研究方面,张军和金煜(2005)使用中国的省份面板数据,检验并发现1987-2001年中国改革以来金融深化对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沈能和赵建强(2005)、刘凤朝和沈能(2007)对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相近的结论:我国金融规模与技术进步正相关且两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但金融效率与技术进步负相关且不存在任何因果关联。

国内研究多从金融中介角度实证研究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本文拟从金融中介和资本市场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我国技术创新率进行估计;第三部分介绍了计量模型中解释变量及其度量方法;第四部分建立计量模型进行相关性估计并分析;第五部分得出结论。

二、我国技术创新的测度

在检验“技术创新”渠道的实证研究中,早期研究将索洛余值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以反映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根据索洛模型,产出的增长扣除投入增长之外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索洛增长核算假定所有生产者在技术上都充分有效,显然不完全符合经济现实,随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深入分析和分解,前沿技术分析逐步被发展起来并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允许生产者存在技术无效率,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前沿技术和技术效率,前者刻画某一时期所有生产者最优生产技术,技术进步表明了生产可能性边界随时间变化的轨迹,后者描述个别生产者实际生产技术与最优技术的差距,一个企业在等量要素投入条件下,产出与最大产出的距离。而随机前沿分析(SFA)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是分解前沿技术和技术效率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

傅晓霞和吴利学(2007)利用1978-2004年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数据分别应用SFA和DEA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由于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随机扰动和不可观测因素,特别是位于生产率前沿的东部发达地区受体制转轨和国际市场环境等不完全可控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SFA可能比DEA更为适用,其结论也更为可靠。因此,本文运用SFA方法来测算我国技术创新率。

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中,采用形式灵活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主要有3个优点:一是允许要素间替代弹性可变;二是允许存在非中性的技术进步,将技术进步分解为一个共同项和一个随不同地区和时间而变化的特质项;三是可以方便地将 TFP增长率分解为技术进步项、生产效率变化项,以及规模效率变化项。

假定投入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和劳动,采用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为:

1nyt=?茁0+?茁11nkt+?茁21nLt+?茁31n2kt+?茁41n2Lt+?茁51nkt?鄢1nLt+?茁6t+

其中1nyt是第t年的对数产出,1nkt是第t年的对数资本投入,本文用固定资产投资来衡量,数据来自《中国经济统计快报》;1nLt是第t年的对数劳动投入,本文以城镇单位就业人数衡量;t是时间趋势,表示技术变化。由于我们的目的是测算技术创新,即前沿面技术,故对技术效率、生产无效率项没有进行进一步分析。

其中?茁6+2?茁7t表示纯粹的技术变化,是所有地区面临的共同的技术进步率,这是因为技术外溢使每个地区都面临相似的前沿技术水平;?茁8t1nkt+?茁91nLt表示非中性的技术进步,随不同的时期而变,因为有些技术是通过“干中学”获得的,这种学习能力因各种原因而有所差异,而且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并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上面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进行回归,计算出技术进步率。从图1的变化趋势看,我国技术进步增长率整体趋势都是在不断提高,1995年和1999年增长较快,随后都比较平稳,增速趋缓,近两年略有下降。

三、解释变量的选取及其度量

要研究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首先要对金融中介、金融市场和技术创新分别建立衡量指标,以进一步分别考虑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针对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提出反映我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实证所需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1、金融深度指标

Goldsmith提出金融相关率作为金融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货币化程度越高,金融深化特征越明显,金融发展越快。衡量金融中介的总体规模,使用学术界广为认同的货币化指标,等于全部金融中介体的流动负债与季度GDP的比率。全部金融中介体的流动负债实际上就是M3,但由于我国缺乏M3的统计数据,故用M2替代。

2、金融效率指标

即存款银行贷款对名义GDP的比率,更能直接反映金融中介发展水平的指标,在反映金融效率方面,银行向私人部门贷款与信贷总额的比值指标则更加适合(King和Levine,1993)。但由于缺乏宏观金融指标的官方统计数据,当前可供选择的指标只有全部信贷与GDP的比值。

3、资本化率

用来反映股票市场的规模,等于流通股市价总值与GDP的比率。由于大部分国家股和法人股并没有上市流通,不具备股票市场信息收集、风险分散等功能,只有社会公众股才能真正代表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规模和水平,股票市场规模越大,募集资金和分散风险能力越强,所以本文选择流通市值而不是市价总值。此外,流通股市价总值是某一时点值,而可获得的是上交所和深交所月末股票流通市值,我们先加总上交所和深交所流通股票每个月的月末值,得到各月的流通股市价总值,再对每个季度三个月的月末流通股市价总值求算术平均即得各季的平均流通股市价总值。

4、周转率

等于该季度的股票总成交金额除以该季度的股票流通市值,反映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金融系统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风险分散和提高流动性的机制,而股票市场的风险分散和提高流动似乎有更大的优势,因此我们把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指标放入模型中进行考察,以检验股票市场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同时高换手率意味着相对低的交易费用,能够反映了金融市场发展。

四、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及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季度数据以增加样本数量,但会导致时间序列随季节呈现有规律的波动。为消除季节的影响,采用移动平均比率法对DEPTH、DEBT、CAP和TURN进行调整,使得不同季度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此外,将时间序列转换成相应的对数系列LTECH、LDEPTH、LDEBT、LCAP和LTURN,以克服数据的异方差性。为了判断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协整关系,需要先判断各序列的单整阶数,为此采用单位根检验。表1给出了单位根检验的ADF统计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ADF统计量均无法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进一步对各序列的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在1%的显著水平下,检验发现它们的差分序列已是平稳过程。因此,可以判定各序列都是1阶单整过程。因而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检验这些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注:检验类型中的c和t表示带有常数项和趋势项,k表示所采用的滞后阶数。)

表2给出了技术创新率与金融深度、金融效率的协整关系的Johansen检验结果。无论是迹检验还是最大特征值检验都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TECH 与LDEPTH、LDEB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们取标准化协整向量,其协整关系的估计方程为:

LTECHt-0.117LDEBTt-0.817LDEPTHt+4.690=u1t

其中u1t为平稳序列,它表示协整关系当中的动态偏差,常数项表示技术创新率与金融深度、金融效率的尺度差异。经济时间序列的协整组合一般具有明显的经济含义,它表示这些经济变量的趋势成分之间具有稳定的影响关系,这种长期影响关系经常表示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因此,技术创新率LTECHt和金融深度LDEBTt、金融效率LDEPTHt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且金融深化对技术创新的贡献更大。

表3给出了技术创新率与股票市场的资本化率与周转率金融深度、金融效率的协整关系的Johansen检验结果:无论是迹检验还是最大特征值检验都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TECH与LTURN、LCA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们取标准化协整向量,其协整关系的估计方程为:

LTECHt-0.042LTURNt-0.232LCAPt+3.191=u2t

协整检验表明,技术创新与股票市场的资本化率、周转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从“技术创新”角度出发,以技术进步率作为技术创新的变量,讨论了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联性,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通过对我国的TFP进行估计,并分解门出技术进步率。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增长率整体趋势都是在不断提高,1995年和1999年增长较快,随后都比较平稳,增速趋缓,近两年略有下降。第二,金融中介的发展与技术创新有着长期的正相关关系,金融深化、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大都对技术创新产生拉动作用。第三,股票市场的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长期的正相关性,提高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便利股票的交易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大于扩大股市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的结论可以用来支持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途径。

(注:本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基金编号:06BTJ009。)

【参考文献】

[1] 张军、金煜:中国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验:1987-2001[J].经济研究,2005(11).

[2] Aghion,P.、P: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M].Econometrica,1992.

[3] F?re, R. :Fundamentals of Production Theory[J].Lecture Notes in Economics and Mathematical Systems,1998.

[4] King,R. G. and R:Finance and Growth,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

[5] Levine,R.:Finance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M].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Elsevier Science,2005.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例8

[分类号]F270.7

1 引言

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在当前知识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功能。它们共同构成了创新行为演进的主要形式,是同一创新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作为知识创新的载体,它的实践反过来又能不断拓展知识创新的问题域,并为加速知识创新提供技术手段的支撑。

作为创新力形成的关键主体――人才,在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一方面,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活动都需要人才参与,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成功的重要保证,人才的能力及主观能动性决定着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的效果;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知识,为人才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从而有利于人才的素质和技能的提高。

可见,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人才成长是一个并行的、互嵌的过程。该过程是以人才成长为主体、以知识创新为源泉、以技术创新为载体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可以充分发挥三者相得益彰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服务。仅仅注重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会遇到来自人才的阻力,忽视知识创新则会使技术创新失去方向,而不立足于技术创新的前沿则会使企业失去创新性产品所带来的市场机遇。促进三方面的耦合、重叠的重要性可以由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成长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缺一不可。近年来,随着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实践的不断深入,理论研究也有了新发展。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技术创新的模型、方法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知识创新、人才管理理论方法体系也已经形成完善的体系。最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将知识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但仅仅局限于技术创新的过程与知识创新的作用方面,而对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具体关系、如何在知识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等问题没有专门的论述。从总体上说,对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相关关系的研究仍属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更没有将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及人才成长三者结合起来。

本文将技术创新过程、知识创新过程、人才成长过程作为一个并行的、互嵌的过程;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是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的汇聚与运动;以技术创新为载体,分析在技术创新不同阶段上的知识创新以及人才成长协同发展的机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协同发展的模型,揭示出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人才成长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规律。

2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分析

技术创新过程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成长的载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国内许多学者对该过程进行了研究,作出了不同的表述,并设计了许多不同的阶段模式。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认为技术创新过程在逻辑上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产生技术创新构思、技术创新构思的评价、开发试验模型、工业原形的开发、技术创新成果的初步实际应用或技术创新产品的初次商业化生产、技术创新成果的广泛采用和技术创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以及技术创新扩散。中南大学陈文化教授认为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一是新构思的概念化阶段;二是技术开发阶段;三是经济开发(试生产并首次实现其商业价值)阶段。哈尔滨工业大学关士续教授按时间顺序将其分为技术创新决策、技术创新研究开发(R&D)、生产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四个阶段。

综合以上各种观点,可以看出技术创新过程是由技术创新的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活动。它是一个连续的、循环的过程,组成技术创新过程的各个阶段不仅是按线性序列递进的,而且存在着过程的多重循环与反馈,各个阶段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促进。本文将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技术创新构思、技术创新构思评价、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技术创新的反思。各阶段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来完成,是多职能部门并行推进而形成的一个互动的过程,如图2所示:

2.1 技术创新构思阶段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始于技术创新构思的产生,它是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变化、技术进展和机会、对某种需要的认识都可能激发技术创新构思的产生。

2.2 技术创新构思评价阶段

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业务职责对上阶段技术创新构思进行初步评价、筛选、完善及组合,权衡各项技术创新构思的费用、潜在效益与风险。评价活动贯穿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2.3 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阶段

这一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涉及众多部门和人员的密切配合以期解决技术创新后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过程中对技术创新构思不断进行调整、修正。

2.4 技术创新商业化阶段

技术创新的技术开发部门与生产部门解决技术创新生产技术方面的具体问题后,着手准备新的生产线,从而进行大规模生产,然后通过营销部门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

2.5 技术创新的反思阶段

对组成技术创新过程的其他阶段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与归纳,以此作为进行下一个技术创新项目的前期资料,便于组织进行新一轮的技术创新。

3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知识创新机理分析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在着眼于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方面是一致的,而且两者均将创新视为从思想创造到实际应用的全过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实质就是一种知识创新流,包括知识创新构思的产生、开发、转移和商业化应用。

知识创新构思的产生是创造和发现知识创新的过程。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实际经验都是产生知识创新构思的途径。在这个阶段,知识好像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一样,还没有形成一个可用的产品,可以称为“原知识”。

知识创新成果的开发是在对“原知识”筛选后,对其中市场发展潜力大、技术可行性高、经济效益好的“原知识”进行深加工的过程,使其成为可识别、可转移和可传播的知识创新成果。经过开发后的知识创新成果可以看作是一种“知识创新产品”。

知识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应用是通过知识创新成果的转移,将知识创新成果用于满足客观需要的过程,实质是知识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过程。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阶段划分与知识创新过程划分是统一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各个阶段分别与特定的知识创新过程相对应如图3所示: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知识创新机理的分析,抛开了具体的创新产品形式,使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能更准确地把握其知识创新的运动规律。企业技术包新过程各个阶段互动并循环的知识创新过程,是信息流动与企业内外部创新知识的融合过程。能否及时年得到与充分有效地利用知识创新成果,并将内外知识、信息最大限度地融合在一起综合开发利用,成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

4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人才成长机理分析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是指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能以其创新性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表现出各种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组织及其成员的肯定,自身价值在企业中得到充分体现者,都应该被称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人才。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包括市场营销人才、研发人才、已有的技术创新团队、领先用户以及第三方(包括供应商、发明者和商业伙伴等)。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人才成长是指以知识为标准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能力的成长,包括人才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学习能力提高,知识交流、共享与合作意识的增强,创新意识的提高等方面。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人才成长过程如图4所示:

企业创新团队是一个由企业技术专家、研发人才、生产人才、营销人才等构成的一个技术创新知识体,他们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知识源。企业创新团队通过识别领先用户后,对领先用户的知识采取拜访、调查、交流等方式进行吸收并转化到技术创新过程,提高技术创新成果与市场的结合度。企业创新团队同时通过对供应商知识进行整合、分析竞争对手产品、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查阅公开出版物等方式吸纳企业外部知识源。以企业创新团队为核心的知识源输入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后,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加快技术创新的实现。

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知识,为人才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从而有利于人才的素质和技能的提高。

・随着技术创新过程的发展,人才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技术创新要求人才的知识结构必须完善,技术创新人才的知识是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人才不仅要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涉猎相关的领域知识;不仅要懂得制造、工艺知识,还要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偏好。人才知识结构的完善包括人才的知识广度、人才的知识深度以及人才的知识特质3个方面的共同完善。

・技术创新过程促进人才学习能力的提高。技术创新人才从事的是创新性的劳动,因此,必须不断完成对自己“知识库”的更新。一方面,技术创新本身是创造性劳动形成的创新产品,技术创新人才在技术创新还未开始之前必须学习和掌握该过程所使用的科学原理和工作原理;另一方面,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创新人才需要不断地改进制造工艺、产品功能和产品外观等,需要不断地去熟悉市场需求和市场环境。人才学习能力的提高可从学习速度、学习时间和知识遗忘率3个方面来衡量。

・技术创新过程促进人才合作意识的增强。技术创新要求人才必须具备团队合作意识:一方面,整个技术创新过程需要各个方面和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从事技术创新的人才都不可能拥有实现技术创新所需的所有知识。为了技术创新过程的顺利进行,创新团队人才必须具有团队合作意识。人才团队合作意识的增强可从交流能力、共享知识的意愿、人品依赖度3个方面来衡量。

・技术创新过程促进人才创新意识的增强。好的技术创新方案有赖于好的技术创新构思,技术创新构思则来源于创造性思维。通过技术创新过程各阶段的评价与反思,人才创造性思维得到完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人才创新意识的增强可从分析问题能力、工作背景的丰富程度、创造性思维能力3个方面来衡量。

・技术创新过程促进人才共同愿景的形成。每个技术创新人才都会对企业的未来有一个详细的规划,这些规划就是企业愿景;同时每个技术创新人才也会有自己的规划,这就是个人愿景。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由各部门人才共同参与完成的循环过程,有利于人才对企业战略目标的认识度的提高,有利于技术创新人才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协同程度的增加。

5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协同发展机理分析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的协同发展,是指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系统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耦合而成的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的过程。该过程具有动态行为的高阶次非线性复杂性,并且其边界模糊,具有多重反馈环,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人才成长系统以及各系统的各元素之间具有难以揣度的相互依赖关系。由于时滞的作用,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现象在时空上往往是分离的,所以单凭直观认识、经验判断和人脑推理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的协同发展机理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鉴于上述特征,为了能对其协同发展机理进行深层剖析,本文引入系统动力学理论来讨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的协同发展机理,以有效地揭示出该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系统动力学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瑞斯特(Jay w.Forrester)教授于1956年提出,是一门分析研究复杂系统问题的学科,可以处理具有时滞和非线性的系统问题,并能对其进行长期的、动态的、战略性的分析与研究。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的协同发展过程看,其具备了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的基本条件,主要表现在:①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的协同发展过程;②以反馈环为基础,系统内存在多重反馈环,并且其结构复杂,行为具有抽象性,反馈环是系统动力学反馈控制理论的基础;③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的协同发展的原因和结果在时间上往往存在较大的延迟,而且在空间上是分离的;④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的协同发展过程各要素之间具有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本文依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应用Vensim软件构建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的协同发展模型,以揭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协同发展的规律,见图5。

从图5可以看出,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的协同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个相互适应、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的网络系统。在该系统内包含着众多反馈过程,这些反馈过程揭示出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协同发展的规律。

一方面,知识创新商业化收益增加使企业资源可支持性增强,鼓励知识创新、引用外部知识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使人才创新意识增强,与市场领先用户沟通水平提高,与第三方人才的沟通水平提高,知识创新构思立项数和培训费用增加,使人才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人才学习能力提高、知识创新研发成果数增多、输入的外部知识增多;人才共同愿景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提高,使创新知识与技术的共享与交流水平提高,对新知识的适应性提高,人才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最终使人才知识存量增加,即人才能力增强。

另一方面,人才知识存量增加使知识创新构思立项数增加、知识创新研发成果数增加;在知识创新扩散与保护下,知识创新成果的市场开拓能力提高,知识创新成果的市场占有率提高,知识创新成果的销售费用下降。知识创新净收益增加,知识创新的商业化收益水平提高。

以上从两个条路径分析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的协同发展过程,这两条路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仅促进了企业知识创新商业化收益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企业人才能力的成长。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例9

民营企业是指在我国境内除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型的企业顺应时代要求蓬勃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强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现行的经济体制中,央企和国企扮演着经济骨骼的作用,支撑起了整个经济体系,而中小型民营企业则充当了肌肉和血管的作用,使我国的市场经济更加灵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以往粗狂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的很多弊端暴露了出来,能否妥善解决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1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者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目前,部分民营企业的管理结构不合理,导致技术创新缺少生存的土壤,且企业的管理方式相比于外企比较落后,管理者的素质较差,缺乏人文关怀和企业文化,技术创新缺少安定的条件。此外,民营企业在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益不是立竿见影的,且前期投入巨大,在考虑到创新成本和收益之后,民营企业普遍不会将主动技术创新作为第一选择。

1.2民营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人员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相对较慢、稳定性不高,所以,我国高校高质量的毕业生及社会中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均不青睐于民营企业,这是民营企业技术创新遭遇阻碍的最直接的原因。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是一个企业强大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当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因此,民营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并不缺乏员工,但缺乏具有创新精神、能独当一面的高素质技术人员。由于民营企业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导致我国的民营企业始终难以突破瓶颈,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虽然我国已经存在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培训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培养出来的人员都是速成型的,缺少技术行业底蕴,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由此可见,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员已经成为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1.3技术创新融资困难

民营企业均有较强的融资意愿,但真正了解融资的企业很少,其通常会将融资简单化,不愿意聘请专业的融资顾问。此外,还有部分民营企业认为,融资只需要编写商业计划书。而企业融资是非常专业的,融资顾问需要具备丰富的融资经验和广泛的融资渠道,对资本市场和投资人也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具备很强的专业策划能力,考虑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还有其他很多原因,比如民营企业自身的经营问题、诚信问题以及经营风险相对较高,一般主流的融资渠道,比如银行、大型担保机构都会因投入的成本过大、风险过高而拒绝融资。但目前政府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以,主流金融机构需要主动贷款给民营企业,但在利率和一些限制性条件上会与国有企业所有不同。

1.4技术创新的体系不完善

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较高的发展,但技术创新在民营企业内部和社会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且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缺乏公正性和一个强有力的行业统一标准。此外,政府部门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力度不足,监管乏力。

2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方法

2.1提升技术创新的法制环境

政府部门应为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对于已经处于技术创新的民营企业,应给予多方面的奖励和支持,从而促进其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大对技术盗窃行为的打击力度,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出台《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条例》《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从而为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比较完备的法制保障。

2.2制订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

目前,教育与市场已经脱节,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部分专业可能因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了与市场的隔阂,进而出现了排斥市场的情况。因此,民营企业应加强与我国高校的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高校与民营企业的联合,在保证民营企业人才供应的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此外,民营企业还要提高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满足技术人员的物质要求,塑造企业文化,加强对技术人员的人文关怀。

2.3加强金融政策支持

政府应调整信贷政策,对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融资给予更宽松的政策。具体而言,可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技术专利向银行申请贷款,支持保险公司推出“高新技术成果转让保险”,以满足民营企业在高新技术成果转让过程中的保险需求,消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此外,民营企业应扩大融资视野,不能只关注银行和民间机构。目前,市场上的融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包括互联网上的融资平台,且各地出现的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也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其一般都能提供短期信用融资、私募债、股权融资、融资租赁等,民营企业可通过一站式的咨询确定适合自身的融资方案。

2.4健全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

政府部门应健全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搭建适当的技术中心平台,为民营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便利的实验条件,从而实现技术研发的便捷化。支持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联盟、产业联盟和标准联盟,积极搭建“产学研”的合作平台。

3结束语

民营企业技术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管理者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人员、技术创新融资困难、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等。要想完善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就需要企业自身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例10

1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较单一

农业技术推广较为严重的现象是推广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通过传单、广播、电视或报纸等形式进行宣传,对于农户而言,他们没有亲眼看到农业技术的应用效果,所以不会冒然接受新农技的应用[1],呈观望状态。此时,宣传相关工作也无法顺利展开。虽然目前有些地方较为重视农业技术宣传工作,可是却没有将相关工作有效落实,使农户对农业技术产生抵触心理,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

1.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较少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需要推广人员具备较高专业知识技能,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部分乡镇的推广部门缺少推广人员的支持,伴随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不够先进,农业机械设备也非常落后。推广人员数量有限,且现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差,与国家相关标准比较存在很大差距,使农业技术推广力度薄弱,农技推广的体系略显陈旧。此外,农技推广部门较难聘请到高技术人员为之服务,现有农业技术人员不能保证定期参加技术培训,无法掌握新技术。

1.3推广农业技术的体系不够灵活

在实际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行政手段能够使推广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可是在实际推广中还会出现众多问题,例如,奖罚制度不合理,使推广人员失去工作积极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

2.1创新理念

农业发展加快脚步向规模化、市场化和自动化发展。所以,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同时,必须重视推广理念的创新,了解农技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明确的推广方案。根据各地区的实际需求和农业推广形式,制定科学的推广方案,实现综合推广,构建专业的推广队伍,高效整合农技资源,给予工作人员高待遇,吸引更多技术人员投身农业推广岗位。要给予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资金支持,大力构建有关设施。

2.2创新方式

第一,进行科技研发,做好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构成多元化、现代化的推广体系。还应重视技术设施的建设,关注农业信息评估,实现农业发展信息共享。第二,合理运用网络,对农民进行网络学习农技应用。此外,各地应建立实训基地,组织农户参观农技应用,使农户能够感同身受到农技的优势,并运用农技进行农业生产。第三,详细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做好创新工作。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身的发展需求,必须制定与其相符合的推广计划,同时,还要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技术推广。第四,重视推广新技术工作,组织安排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活动,关注技术培训工作,倡导有关技术工作者参加。推广人员熟练掌握新技术的同时,推广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在推广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为农户讲解,让农户真正理解并学习农技应用。

2.3建立人才队伍

农业技术推广的人才是否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关系到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所以,建立成熟的农技推广队伍非常重要,掌握相关岗位需求及推广规定,给予推广人员丰厚的待遇,吸引更多专业技术较硬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为推广工作服务;根据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的规定与需求,定期到高校招聘人才,增加新鲜血液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服务[2]。

2.4完善构建农技推广

第一,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的区域站。有些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仅根据行政区划分乡设站,导致技术力量及推广效果大大降低。因此,通过构建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将划分形式有效地进行改进,对农业结构进行更好地调整。分析乡镇在农业方面的实际需求,重新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区域站进行设立,并扩大推广规模,转变乡镇身份,构建优秀的农业推广队伍。第二,对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开启科研、推广及应用一系列服务,根据区域实际情况,构建多元化的推广服务体系,让农民清晰了解并接受应用农业技术。第三,对农技推广流程进行优化,根据具体的操作要求,有条不紊的完成农技推广工作。第四,对农技推广的过程进行监管,将责任落实到部门或个人。

3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