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村级科普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07-11 23:59:47

村级科普工作计划

村级科普工作计划例1

接到“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任务后,我们立即成立了扶绥县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协调领导小组,由县委分管科协的副书记任组长,政府联系科协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科协主席、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科技局以及各乡镇一名分管领导(科协主席)为成员,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科协,由县科协主席担任办公室主任,县科协副主席担任副主任,成员从县科协干部中抽出,在协调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

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情况

1、元月10至12日,县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中所拟在十一个乡镇建立的科普活动站进行场地选址。即整合各乡镇原有的文化站,成立科普活动站,单独腾空1—2间场地面积在40—60㎡作为科普活动室。

2、在村级制作科普宣传栏。128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共131块,拟整合现有的村委会村务公开栏,基本为砖墙结构,有挡雨装置。

3、村级落实兼职管理员1名,由村委、居委会定工干部兼任。

现各村已配有科普员一名。

4、目前已购置电视机(29吋)11台,影碟机11台;定做阅览台(桌)250张,方头櫈500个。

三、前期经费投入

县财政已落实配套经费3万元,这批经费已安排购置电视机、影碟机、制作阅览台、方头櫈等。

四、问题和建议

村级科普工作计划例2

一、做好200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作总结

受表彰对象所在地的县级科协、财政部门要认真做好200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与资金使用情况的总结工作。总结经省级科协和财政部门审核后,于200年11月30日前报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总结:

(一)200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情况及成效,重点突出受表彰单位的工作业绩和成效。

(二)奖补资金使用情况。按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对报账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意见建议。

二、加强对表彰对象的跟踪服务和宣传

(一)建立定向服务制度。县级科协、财政部门要建立与受表彰对象的联系制度,明确联系人,及时了解需求,提供指导和服务。各地科协要组织本地获奖单位、个人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主题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开展科普惠农宣传和服务。同时组织专家针对获奖单位和个人的需求开展培训,为获奖单位和个人提供科普宣传资料,组织获奖单位和个人参加科普日、科技周、科技下乡等各项科普活动,为获奖单位和个人进一步开展科普惠农创造条件。

(二)保证奖补资金专款专用,确保报账便利。县级科协、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表》的内容,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要及时发现、了解奖补资金使用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及时研究解决,保证获奖单位和个人在按规定使用资金后能够方便、快捷地履行报账手续。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地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积极宣传“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及获奖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帮助获奖单位和个人及时总结科普惠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进行宣传和推广,发挥获奖单位和个人的示范带头作用,扩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在当地的影响。

三、几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把“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要举措,认真负责,抓紧抓好。

村级科普工作计划例3

一、做好200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作总结

受表彰对象所在地的县级科协、财政部门要认真做好200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与资金使用情况的总结工作。总结经省级科协和财政部门审核后,于200年11月30日前报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总结:

(一)200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情况及成效,重点突出受表彰单位的工作业绩和成效。

(二)奖补资金使用情况。按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对报账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意见建议。

二、加强对表彰对象的跟踪服务和宣传

(一)建立定向服务制度。县级科协、财政部门要建立与受表彰对象的联系制度,明确联系人,及时了解需求,提供指导和服务。各地科协要组织本地获奖单位、个人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主题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开展科普惠农宣传和服务。同时组织专家针对获奖单位和个人的需求开展培训,为获奖单位和个人提供科普宣传资料,组织获奖单位和个人参加科普日、科技周、科技下乡等各项科普活动,为获奖单位和个人进一步开展科普惠农创造条件。

(二)保证奖补资金专款专用,确保报账便利。县级科协、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表》的内容,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要及时发现、了解奖补资金使用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及时研究解决,保证获奖单位和个人在按规定使用资金后能够方便、快捷地履行报账手续。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地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积极宣传“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及获奖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帮助获奖单位和个人及时总结科普惠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进行宣传和推广,发挥获奖单位和个人的示范带头作用,扩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在当地的影响。

三、几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把“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要举措,认真负责,抓紧抓好。

村级科普工作计划例4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农业,关心农村,致富农民的部署和《东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跃、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全市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依靠科技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推动全市农村的科技进步、科学知识普及、实用技术培训、新品种试验推广和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整合农村科普资源,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东港市是省科协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试点县(市)之一。“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试点的行政村建立和配备“一站、一栏、一员”(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旨在搭建科技传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按照省科协要求,2006年1月—12月为试点阶段。在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确25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中,建设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2007年为示范推广阶段,全市行政村60%完成“三个一”建设;2008年所有的村建成“三个一”,实现农村科普网络的全覆盖。同时,组织科普志愿者80人;建设《科普大蓬车》播放点15个;组织科技工作者为农村科技服务200人次;年培训农民13万人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000人次,培训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及乡土人才200人,培训农村青少年1500人,培训农民经纪人500人;引进实验示范推广新品种、实用技术20项。通过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活动,进一步推动“农民科技增收工程”的深入开展,完善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加强农村科普阵地建设,强化农村科普实践,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工作内容

(一)、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为起点,巩固和发展完善已经取得的“全国科普示范县(市)、”“辽宁省科普工作达标县(市)”荣誉和成果,深入开展科普示范镇区、示范村、示范户、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在全市逐步实现科普网络建全,科普设施完备,科普队伍稳定壮大,科普示范基地完善规范,科技活动经常,科普成效显著。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与现代农业的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科技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突破。

(二)、以农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和科普宣传员即“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为突破口,依托农技协、村委会、科普示范基地等建立科普服务站,配套建设科普宣传栏,把农技协负责人、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等致富骨干组织起来,培养成为科普宣传员,形成村级开展科普活动的场所、科普宣传阵地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在试点村至少培养一名以上科普宣传员。科普活动站要建立组织机构,做到有管理制度、有标牌、有电教设施、有活动记录,每月至少活动1次,并有效发挥作用。科普宣传栏一般修建在村部明显处,贴墙或立式,用白钢和铝型材制成,长5米,高1.5米(8块科普标准挂图),每月更换1次内容。市科协组织50名涉农专家组成新农村科技服务团,结合“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和培训任务,定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科普讲座、技术服务,实现专家与农民的零距离对接合作。

(三)、以“农民科技增收工程”为载体,结合“大孤山庙会科技咨询”、“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活动日”、“科普之冬”等大型科普活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科普工作,使农民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技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农业经济中科技贡献率逐步加大,农民收入明显增长。与此同时,市科协继续组织开展“赶科普大集,送科技下乡”和“百名专家进百村带千户富万民”活动,使之成为长效机制,常抓不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为了使工作扎实开展而富有成效,东港市成立“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领导小组:

村级科普工作计划例5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一项科技惠农强农富农奖励政策,也是各级科协职能由虚转实、直接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该计划自2006年实施以来,在扶持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如何进一步用足用活政策,让这一政策在市、县两级落地生根,把上级的政策优惠变成科协的资源优势,沧州市科协一班人超前谋划,于2012年初就确定了以完善市级“顶层设计”、争取设立市级奖励为突破口,逐步实现“四级配套”的工作思路。

在具体工作中,沧州市科协一是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科普惠农工作,彰显科协在推动“三农”工作中的作用,争取领导支持;二是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明确实现同级财政配套既是上级的要求,同时也是为实现县级配套奠定基础,取得部门理解。一方面向各级各部门广泛宣传设立市级科普惠农奖项对于扩大科普惠农工作影响,推动“三农”发展,增强基层科协凝聚力、生命力的重要意义,以情动人。另一方面是广泛宣传全市各级科协上下一心跑项目,先后有51个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从国家和省争取了742万元奖励资金的实绩,用实事说话,为落实市级配套增加说服力。经过不懈努力,2012年5月份,市财政决定每年划拨50万元用于市级科普惠农奖励,并与市科协联合印发了《沧州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形成了市级配套奖励的整体框架。

加强协调,最大限度地推动县级配套

市级配套工作完成以后,沧州市科协又乘势而上,努力推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奖励机制继续向下延伸——实现县级配套。

动员引导县科协主席破除认识上的误区,解放思想,树立信心。争取科普惠农配套资金,不同于要工作经费,其指向是农村、农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建设,是农村科普组织发展壮大和农村科普工作广泛开展,上有政策,下有需求,县级科协不为私利,理直气壮。

把握时机,重点突破。万事开头难。为了推动全局,我们选取运河区作为突破口。运河区近年来财力状况较好,区委、区政府也高度重视科协在全局发展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区科协主席刚从财政局副局长岗位上提拔起来,年富力强,社会关系广,工作积极性高。我们利用这些优势积极争取,取得较好效果。10月份,运河区委、区政府率先安排出20万元科普惠农奖励资金,为其他县(市、区)作出了示范。

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为加大工作力度,市科协起草制定了包括实现科普惠农四级配套全覆盖在内的《沧州市科协关于加强基层科普工作的意见》,并由市委、市政府“两办”转发,市科协同时还加强与县市党政一把手的联系沟通,赢得了县市区领导层的最大支持。

强力调度,以督导促落实。一年来,沧州市科协多次深入县(市、区),通过实地调研、倒排工期、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方式指导工作,讲优势,增信心,提要求、多鼓励,使该项工作形成了持续推进的有力态势。

夯实基础,推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不断深入

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所争取的资金扶持,只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更多的还是要靠科协组织基础性的服务和引导,靠广大农民群众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沧州市科协主要做法:

坚持持续推动基层科普组织建设。一方面依托乡、村班子,努力健全完善乡镇科普协会和村科普小组的组织活力、工作机制;另一方面依托优秀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带头人,根据产业特点和优势,县县都建立起了以推广农业技术和配送销售农技产品为载体的“科普服务总站”,总站下面建分站,少的几十个,多的几百个,初步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科普惠农服务网络,形成了农民种地在技术管理和服务上“小事不出村,大事有人管”的可喜局面。

坚持组织经常性、系列化的科普活动。近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百万农民大培训、百名技术人员下基层、科技致富擂台赛、四季科普进农家等较有成效的活动。2012年,结合“好人之城”科普志愿者行动,沧州市科协组织科普惠农获奖单位和个人,在广大农村实施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科学技术教育、传播和普及活动,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同时,基层科普组织也在活动中增强了活力、增加了凝聚力,提高了他们自身发展和带动群众发展的能力。

村级科普工作计划例6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自2011年起已连续被列为自治区党委确定的“民生建设年”重点项目。各级科协组织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民生建设年”重大工作部署,积极开展“科普惠农惠民”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科普示范社区、农村科普带头人的辐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为农牧民群众提供及时周到的科技服务,引导城镇居民和青少年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能力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一年来,自治区科协系统累计开展科技服务活动1000余项,技术咨询服务1800余次。

二是建立了科普长效机制

自治区科协、财政厅始终坚持培养一批、发展一批、壮大一批、带动一批、表彰一批的原则,在全疆开展科普示范典型的培养和发展。截止目前,全疆已确定653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61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465个科普带头人、46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603个社区作为自治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储备项目,为今后自治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申报奠定了坚实基础。自治区还在全国首个将“科普惠农服务站”作为抓手,列为自治区科普惠农表彰对象,并先后制定出台了自治区科普服务站建设工作方案,通过引导、帮助基层科普组织和社会各界建立科普服务站,推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以延长科普惠农惠民工作链。2012年,全疆新建科普惠农服务站105个,科普惠民服务站94个。截止目前,全疆已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834个,科普惠民服务站145个,其中各级科普惠农惠民表彰对象建立服务站450个。

三是提升了科普服务能力

据调查,全疆94个县市区中科协独立建制的54个,合署办公的40个。全区共有社区1613个,70%以上的社区建有科协组织(科普小组),社区科普志愿者近5万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健康发展,全疆现有各类农技协组织1883个、会员63.4万人,成为基层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通过“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工作在全区各地扎实有效展开,极大地促进了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提高了基层科协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增强了科协组织的实力。在大力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影响下,各县(市、区)积极筹备成立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截至目前,全疆所有的地州市科协和43个县市科协成立了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成为全国建立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最多的省区市,为进一步开展基层科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四是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村级科普工作计划例7

*环境科学学会在学会法人更换后,学会各项工作正逐步展开。最主要的一项工作是广泛征求会员单位和个人的意见,制定*环境科学学会*7年的工作计划,使学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7年工作计划

*7年将是*环境科学学会全面开展工作的一年,为了使学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学会办公室根据环保局科技处以及*科协的指示要求,以及会员单位和个人的意见,对*7年学会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学会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以提高广大农牧区群众的环境意识为己任,大力开展千乡万村农村科普活动;建好环境保护工作者之家,为环境科学工作者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二)学会的工作目的

团结和组织广大环境科学科技工作者、环境管理工作者和环保科技实业家,发挥学科交叉、人才荟萃和横向联系广泛的优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环境科学事业的发展,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促进环境科学科技人才的培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发展我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反映广大环境科学科技工作者的呼声和维护其合法权益。

(三)主要工作任务

1、积极与学会各分会建立业务联系,建立正常的学会运行机制。在4月30号以前召开各分会负责人及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常务理事联席会议,就学会*7年的工作计划及安排集思广益的征求意见并进行讨论,以获得各分会及相关单位的最大支持,同时落实各分会*7年的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

2、开展优秀科技论文、质量报告书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评奖活动。参照国家环境科学学会和*科学技术协会的相关办法,受环保局的委托制定相应的评奖办法,并具体承办各类评奖业务。

建议优秀科技论文评奖从今年开始,以后每二年举办一次,质量报告书一年一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年一次(经费来源由环保局拨款一部分、参评单位收费一部分、学会自行解决一部分)。

3、按照*环境学会和*环境保护宣教中心联合制定的《*千乡万村环境保护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组织落实千乡万村环境保护科普行动的各项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今后学会的一项主要工作来安排实施。

(1)、组织培训

培训机构:*环境保护局、*环境科学学会、宣教中心

培训对象:地、州、市(县)级环保局负责农村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实施“千乡万村计划”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农村环境保护科普宣传内容和活动方法;

*开展农村环保科普活动经验;

*部署本地区“千乡万村计划”具体实施方案。

培训材料:*《农村基层干部环境保护知识读本》(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编写)。

*《*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与技术》(*环保局、*环境科学学会编写)。

阶段目标:*7-*8年,完成对地、州、市(县)环保局负责农村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培训任务,增强他们对农村环保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比较系统的掌握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和开展农村环保科普活动的方法,提高开展农村环保科普工作的实际能力,确保国家“千乡万村计划”在农村真正有效的实施。

(2)、建立《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计划》示范村,广泛开展农村环保科普知识的传播活动

*环保局、环境科学学会要选择1-2个合适的乡村作为《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计划》示范村。并每年有计划地组织1-2次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传播现场会,结合示范村的经验,组织并指导地、州、县(市)环保局,尤其是县一级环保局开展农村环保科普知识的传播活动。

组织形式:现场会、报告会、讲座、咨询、农村科普知识展示,村委会宣传栏、板报,播放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录像、发放宣传资料等。

(3)、组织农村环保科普志愿者队伍深入乡村普及农村环保科技知识

志愿者队伍人员包括:地、州、市(县)环保局、监测站科技骨干,联合*大学、*师范大学、*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四所大学环保志愿者,当地农村中小学学生,村委会干部。

志愿者队伍的作用:通过农村中小学生、高校大学生、村委会干部将农村环保科普知识宣传品送到农民父母和农民手中。通过当地环保科技人员骨干、高校大学生为家乡农民传授农村环保科普知识。

(4)、发挥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媒作用,特别是地、县级电视台,村广播站等传媒作用,向当地农民传播普及环境保护科普知识。

(5)、开展项目实施情况总结交流

“千乡万村计划”将作为*环保局科技处、自然处和*环境科学学会科普工作会议交流内容之一。

*环境科学学会将各地实施“千乡万村计划”动态经验情况,通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网站、*环保局网站实现动态,达到省际和*各地之间的信息、经验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以推动该项目在*的实施。

(6)、开展实施项目表彰活动

计划在*7、2010年,由*环保局、*环境科学学会对“千乡万村计划”实施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活动进行表彰,同时举办项目实施成果图片展。

(7)、编写或翻印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宣传品

*《农村基层干部环境保护科普知识读本》;

*《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挂图》(向农村赠送);

*《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展板(用于农村科普活动展示);

*《农村青少年环境保护科普知识挂图》(向农村中小学校赠送);

*《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系列讲座》VCD(向农村、农村中小学赠送)。

*《*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与技术》

*《农村环境保护科普知识挂图》

4、按时召开学会理事会会议,讨论、研究学会的重大工作和今后发展方向。

5、发挥学术团体的作用,积极完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自治区环境保护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村级科普工作计划例8

积极开展农村科普项目的申报表彰工作。2012年继续深入开展“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科普惠农助推农户万元增收计划”、“科普惠农兴涪行动”。2012年组织申报国家、重庆市科普项目10个,获得部级表彰3个、重庆市级表彰2个,其中龙潭水稻专业技术协会、罗云黑山羊养殖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王正余分别被中国科协和国家财政部表彰为“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和“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农村科普带头人”;白涛渝东黑山羊专业技术协会、马武枳余果品专业技术协会分别被重庆市科协和财政局表彰为“科普惠农助推农户万元增收计划”先进集体,这是涪陵区获得国家、市级科普项目最多的一年,共计获得奖补资金达58万元。同时,区科协积极组织开展全区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的评先评优工作,10个先进集体和10名先进个人分别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2012年度涪陵区“科普惠农兴涪行动”先进集体和优秀农村科普带头人,区科协在有限的科普经费中剂出7万元进行奖励。

积极开展科普示范基地的命名工作。为进一步扎实推进涪陵区开展的“科普惠农兴涪行动”,加快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切实打好国、市科普示范基地创建基础,区科协按照《涪陵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的要求,经申报、评审,决定对“涪陵区龙潭水稻、大木食用菌”等25个种养殖业命名为涪陵区第三批、第四批科普示范基地。至此,涪陵区科普示范基地总数达到了53个。

村级科普工作计划例9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指针,着眼于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民特别是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科普服务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技能水平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让科普服务持续惠及广大农民,为加快构建和谐汉中做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通过抓重点、抓示范,每年在全市创建、评比、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的、辐射性强并得到农民群众广泛认可和好评的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并在此基础上择优推荐参加中、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申报。

(二)以评比、表彰先进典型为载体,带动科技培训、“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一村一品“双百包联”活动、科普宣传、农职评等工作的深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农村科普推广工作基础。

(三)在推荐、评比过程中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广泛宣传,以点带面,切实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引导引导广大农民提高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养成自觉学习和应用科技知识的良好习惯;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

(四)积极探索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有效机制,开拓创新农村科普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满足农民群众需要的科普工作新体系。

二、推荐范围和条件

(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推荐范围:经社团管理部门依法登记、在农村科普工作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县级以下(含县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推荐条件:

1.组织机构健全、产权明晰、遵纪守法、管理规范;

2.获得县级(及其以上)农村科普工作奖励;

3.会员农户在50户以上,拥有一项或多项适用技术,在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协会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4.成立1年以上,具有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会员年均纯收入高于本县农民年均纯收入20%以上;

5.致力于农村科普事业,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成效显著,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推荐范围:建立在农村、直接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以讲座、展览、培训、示范、咨询、服务等方式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致力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场所。

推荐条件:

1.有明确的科普工作规划和任务目标;

2.获得县级(及其以上)农村科普工作奖励;

3.具有一定规模,种植业在100亩以上,养殖业经常存栏100头或家禽3000只以上,加工业的年总产值在150万元以上。科技创新水平较高,经济效益前景较好,示范辐射带动面大,应用良种良法在县域内处领先水平。

4.具有开展科普活动的固定场所和科普设备,定期更新科普内容。常年开展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普讲座、展览、培训、咨询等科普活动。每年开展活动的时间100天以上、受益群众1000人次以上,推广的实用技术形成产业化优势,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成效显著,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三)农村科普带头人

推荐范围:长期在农村面向广大农民开展科普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民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科普志愿者。

推荐条件:

1.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宣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模范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2.获得县级(及其以上)农村科普工作奖励;

3.依靠科技增收明显,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具有奉献精神,热心农村科普事业,能主动为周围群众提供良种良法等技术服务,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带领群众依靠科技共同致富。

4.在农村开展科普工作连续1年以上。在组织开展农村科普工作和依靠科技带领农民致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三、组织实施

(一)基层申报。每年9月开始,由各县区科协组织符合条件的单位(基地)和个人进行申报,各县区分别申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个,农村科普带头人2名;县区科协应将推荐名单在有关乡村公示10天,广泛征求意见;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县区科协将正式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上报市科协。申报材料一式两份,要求提供申报文件电子版WORD文档(相关表样在“汉中科协网”网站下载,网址,电子邮件发至)。

(二)组织评审。市科协组织专家评审组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评审,提出拟受市级命名表彰的先进单位(基地)和个人名单,并在市上有关媒体公示10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市上进行命名表彰。

(三)择优推荐。市科协按照中、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申报的要求,在受到市级命名表彰的先进单位(基地)和个人范围内,择优向中、省推荐。未受到市上命名表彰的单位(基地)和个人,不能申报中、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科协工作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各县区科协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保证工作内容顺利实施。

村级科普工作计划例10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乡镇成教中心学校为依托,积极开展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教育(成教)、科协等部门的合力优势,整合、开发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并实现共享利用,搭建农民科技培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建立适应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长效服务机制,推动“科技下乡进村”的经常化、制度化,为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积极贡献力量。

二、目标任务

按照“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共享资源、农民受益”的思路,在进一步完善农村成人教育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办学网络体系的同时。“十一五”期间要在全市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创建30至40处科普服务站,使其成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推动农村文明建设、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重要基地。

三、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标准和条件

乡镇科普服务站是指在县(市)区教育(成教)局、科协等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的具体指导下,依托乡镇成教中心学校资源优势,承担科技培训、示范推广、信息交流、科普宣传等多项任务的乡镇农民科普教育基地。

创建乡镇科普服务站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科普教育培训、科技推广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工作,并赋予其对农民科普教育工作具有组织、协调和督导的职能;

2、乡镇科普服务站依托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应当是已通过教育示范乡镇验收或者达到市级示范性标准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与本乡镇农业、科技、科协、水利、林业以及本区域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部门有长期密切的联系,在教育培训、示范推广、信息服务等方面相互合作、形成合力;

3、能较好地利用党员远程教育、中小学信息教育等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并能根据当地农村和农民的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及时搜集和传播有关资料信息,将

科普服务站办成开放式、实用性的农民科普服务中心;

4、能较好地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村办化技术学校提供指导服务,所辖村(居)能较好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科普教育培训工作;

5、能及时主动地根据当地政府中心工作的要求和农民对科技教育培训的需求,提供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培训计划。

6、有较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较完整的教育培训和活动管理档案;

7、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各类实用的教育培训和科技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效果显著;农民年均参训率30%以上。

四、组织实施

1、整合资源,构建平台。各县(市)区教育(成教)局、科协要根据创建乡镇科普服务站的基本条件,结合本地实际和有关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提出本县(市)区建设乡镇科普服务站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分别报市教育局、市科协审定。同时进入各县(市)区拟定范围的申报科普服务站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要填报《创建乡镇科普服务站申报表》,并按规定要求,上报有关部门审定。经审定后的乡镇科普服务站由市教育局、市科协统一授牌。

2、建立队伍,完善机制。建立一支稳定的农业科普专家师资队伍,构建完善适应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长效服务机制,是推进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为此,市里将由市科协牵头,充分发挥市、县(市)区两级科协的统筹协调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省、市、县(市)区农业科研院所,特别是当地农业科技人才的优势,动员协调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志愿服务和有偿服务两条途径,在每个县(市)区建立1个相对稳定的农业科普专家服务团,以确保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3、搞好调研,按需施教。乡镇成教中心学校(乡镇科普服务站)要经常深入农村农民,认真搞好调查摸底工作,充分了解掌握当地农民对科普教育培训最迫切的需求项目以及村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业校)开展农民科普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的情况。要根据当地农村农民的需求,逐年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科普教育计划,填写《农民教育培训计划安排表》,并于每年的1月底前分别报所在县(市)区教育(成教)局和科协;同时,做好相关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各县(市)区教育(成教)局、科协根据基层提供的教育培训计划,要认真做好协调衔接工作,按计划科学选派专家师资深入指定乡镇农村,免费为农村农民提供讲座、咨询、现场指导等多形式、多内容的教育培训项目。

五、保障措施

1、机制保障。为确保全市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由市教育局、市科协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县(市)区、乡(镇)两级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将该项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落实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必要的组织、协调、督导制度,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整体优势,切实在全市建立起农科教结合、城乡互动共同推进新型农民教育培养的长效服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