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互联网课堂教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1 15:46:12

互联网课堂教学

篇1

进入21世纪之后,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深刻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自然也会对高校的课堂教学产生影响。第三代互联网技术不仅将改变大学课堂教学的模式、环境、方法,而且还会对教学思想、观念、理论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使大学课堂教学的全面更新与发展,并对现在的教学体制改革产生积极作用。

1 互联网与大学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正处于信息社会,电脑、手机、移动终端(MID)与无线网络、3G技术的普及,校园网络的不断完善,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速度、广度、深度比以前都要方便、快捷。很多知识甚至不需要课堂教学,学生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不少著名的门户网站,如百度、谷歌、新浪等均有提供海量知识的板块,诸如文库、问答、百科、分享等。谷歌甚至提供免费的电子书,供访问者阅读与下载。因此,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产生巨大的冲击。

尽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挑战,但同时也会促进课堂教学进一步转型。课堂教学可以利用成熟的互联网技术,改变教学手段,深化教学改革,强化知识传授效果。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使得教师获取更多的教学辅助工具,如影视、图片、电子书籍等教学素材;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还可以为课堂讨论提供更多的案例来源。另外,互联网技术也改变了传统的作业、答疑、考试模式,如香港中文大学开发出了网上学习、考试系统,学生交作业、提问题,以及考试均在网上进行。该网络也集成了最新的反剽窃系统,从而杜绝了学生们的抄袭、作弊等行为。

2 互联网对大学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

首先,对教学观念的积极影响。传统的大学教学是一种“被动”学习过程,由老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与信息。在互联网技术影响下,现在的课堂教学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教学模式。老师的职责由传统的“灌输”知识转变成为课堂的“组织者”与知识的启发者、引导者。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用“接生婆”来比喻老师,实际上就是表明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使用教师的权威“强迫”学生“被动”接受。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也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对互联网技术要有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对于海量的网络信息与网络上的流行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以“语言”传授知识的模式,改变“灌输”的教育观念,对知识的传达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教师要掌握更先进的教学方式,要有更广阔的知识结构、深厚的人文修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扩大自己的信息面,避免与学生之间产生信息与知识的“代沟”。

其次,对教学手段的积极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都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课、记笔记,然后复习、考试。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在大学课堂教学的主流。科学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而且,人们一般只能记住自己所阅读内容的10%,所听到内容的20%,所看到内容的30%,所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而能记住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因此,多媒体教学主要目的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不同感官,从而对知识的记忆与掌握更加深入与长久。

再次,对教材的积极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有一本教材,或者有某些指定的参考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材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一方面因为教材毕竟是有一定的出版年限,教材里面的知识不能随时更新;另一方面则因为教材是传统的出版物,不能满足现在多媒体的阅读模式。因此,受互联网技术的影响,现在大学课堂教学应该有随时更新、综合采取最新知识的多媒体“教材”,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对教学模式的积极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更先进的教学模式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借助互联网技术,在传统的课堂之外出现了“第二课堂”。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复习。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建立各种各样的学习小组、讨论区、群组。甚至也可以通过微博等最新的即时通讯技术来进行知识的传授。笔者曾经通过(下转第141页)(上接第129页)谷歌所提供的免费邮件列表服务,向学生作业、集中讨论问题,在正式交作业打印稿之前,也会要求学生先提交文档,以方便进行抄袭或剽窃甄别。

3 互联网对大学课堂教育的消极影响

首先,对教师的消极影响。由于互联网上有海量信息,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不再阅读经典教材或相关的参考著作,相反只是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内容,然后制作成课件,因而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免流于肤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会促使教师形成“网络依赖症”,不再阅读经典著作,也不再进图书馆阅读书籍。互联网虽然会让教师的知识面比较广,但是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度,以及对经典的把握、传统的人文修养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互联网技术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提供了诸多方便,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越来越依赖课件。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件固然为学生所喜欢,但是,语言的表达与交流更为重要。知识需要在互动中得到传输与深化。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轻点鼠标,播放课件,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成为观看课件了,教师和学生就会成为课件的“奴隶”,而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多媒体课件的依赖,也限制了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观能动性,限制了教师的发挥,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教师人格魅力与教学特色的形成。另外,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可以提高多渠道、非现场的教学方式,但是过分依赖网络,则会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大,不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

其次,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大学课堂教学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尤其是引导学者主动去阅读、思考。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导致不少学生依赖网络,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网络上,而没有去阅读教材或经典著作。而对学生作业或论文的消极影响更大,不少学生从网络上复制、粘贴,然后修修改改,变成自己的作业或论文,实际上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与学生知识的获得。

4 小结

互联网技术在大学课堂教学的全面应用,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理念等产生重大影响,并会对高等教育的思想、理论,甚至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均会产生积极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既向高等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机遇。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娴熟运用现代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更新自己的课堂教学观念、模式,将互联网技术恰当的运用到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全面促进教学的现代化,为高等教学体制的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2

(一)对英语教学方法的影响

传统英语教学方法是以老师为核心,以教材作为教学重要材料,课堂是较粗而最重要的场所,学生受到英语老师教学风格及场地限制,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老师及场地,英语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界限被打破,学习平台扩大,课堂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场所。初中生利用互联网学习英语,主动性及积极性显著增加,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的英语学习信息,自主查题,审题,教材也不再是学习的唯一材料,各种BBC广播、新闻、英语歌曲等均是学生接触英语、学习英语的素材。其次,00后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意识,需要一个全英文或中英混合交流平台,“互联网+”可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交流平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二)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互联网+”影响着初中英语老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也影响学生学习观念及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多数学生模仿老师学习方法,沿袭老师学习路线,无法学习其他人的学习方法。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学习信息,弥补传统教学课堂的不足。老师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教学主体地位下降,学生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积极参与英语教学改革。以我校为例,最近几年已单独开办英语听力课程,英语听力材料来源于网络,情景对话引入影视表演清洁,方便学生理解。

(三)对英语教师角色的影响

本文一直强调“互联网+”在影响老师教学方法及地点的同时,还在影响教师的角色。在当前随着网络课堂的引进,老师从课堂的主角变为辅助者,从领导看课堂节奏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课堂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组织者,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及促进者。这主要依赖于“互联网+”打破传统课堂时空限制,将英语课堂无限拉伸,英语课堂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一个地点,老师可以随时讲解,学生可以随时反馈学习信息。老师能够将英语知识与当前热点话题紧密连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探讨,积极解答学生疑问,改变传统英语课堂死板、无趣。

二、“互联网+”与英语课堂教学变革措施

“互联网+”与教育结合是大势所趋,英语教学应紧随“互联网+”发展趋势,利用时机,完善自己,积极寻找创新、有效的英语课堂发展模式。

(一)完善教学方法

英语老师要积极面对“互联网+”这个新型教育平台,学会各种操作技能,熟悉各种学习平台。目前,我国大城市初高中英语教育均已开设网络教学平台,由本校英语老师担任网络主讲师,通过录制视频,或线上直播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者引入国外知名学校的英语讲课视频,鼓励学生学习其中语法、句式,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老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按照学生需要制定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学习。

(二)积极调整学习方法

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传统教学要求学生必须跟着老师走,英语老师采用何种理论讲解该题目,学习必须学习该种解题思路,忽略学生主观能动性。但是“互联网+”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可以学生提供海量学习资源,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学生可以选择学习模式,学习伙伴,甚至可以在家选择教学课程。通过社交平台或网络直播平台与英国老师直接对话,提高学习效率。传统英语学习方法多以“死记硬背”为主,缺少可交流的语言环境。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与大洋彼岸同龄孩子联系、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丰富课下学习内容。

(三)学校要积极支持“互联网+”教?W模式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069-02

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教育媒体的普遍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育手段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互联网与课堂教学的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成为教育模式变革的方向。会计专业绝大多数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税法、审计等,这些课程原理和概念很多,讲解比较枯燥,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怎么利用互联网与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相结合,创造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互联网+”时代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实行“填鸭式”教学,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范围局限于书本知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批判分析和创新性,必定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课堂教学最终沦为知识的简单积累和肤浅的运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教育媒体的普遍应用,作为从事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应突破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式和习惯心理的影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通过创新教学设计、分学习兴趣小组、课后实验、社会实践和岗位实习等教学活动,改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者的向导、参谋、设计者、协作者和促进者等,使教师由“教学”转变为“导学”,教学由原来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计划制订学习目标、进度计划,利用学校资源积极主动学习。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的问题。在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中,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轻视综合素养的培养;偏重核算忽视管理;偏重知识传授忽略自学能力培养,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课堂上往往老师在台上讲得声嘶力竭而学生在台下听得无精打采。这种局面的出现说明教学内容对学生没吸引力,课堂教学调动不了学生积极性,教学内容与目标亟须改变。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会计专业的知识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比如税收实务、财经法规和财务会计等课程的知识内容更新得非常快,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可能学生还没毕业即已经过时。例如,税收实务中要讲解税务报表的填报,广西税务系统2014年更新了税务报表,新税务报表与课本介绍的报表有许多差异,2015年又统一实行金税三期,填报的税务报表又全部变了。这就要求学习者除掌握课本理论知识外,更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会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再把这些信息运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因此,教学内容与目标不应再是教会学生具体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学会应用互联网获得知识。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问题。传统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以教材或考试大纲为范围,以黑板或多媒体为媒介,教师多数时候一言堂,以讲清或讲完为目的偶尔提问或者案例分析,最后布置课后练习。比如会计专业的“财务管理”这门课,通常是以老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做习题或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在总学时有限的前提下,练习和训练的时间往往还较少,很多时候只能选择典型案例和重点练习由学生在课内完成,其他只能安排学生课后完成。这样的教学组织以老师为主,课堂互动少,学生参与少,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是一种强调自主学习过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需要科学设计。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注意学生学习时间零散性、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参考资料的丰富性、考核标准的多样性和学习过程独立性。设计的教学活动应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而不应把学习结果放在首位。“互联网+”时代,教学组织形式应成为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的形式,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组织、协调和指导者;学生应从被动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和利用知识,具有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探索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互联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改进

“互联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而是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教学活动,形成新的教学体系和模式。“互联网 +”课堂将引领会计教学改革新方向,成为主流的教育、教学模式。“互联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到底该如何有机整合?怎么实施?

(一)互联网进课堂。“互联网+”课堂教学首先意味着让互联网进入课堂,而不是将互联网拒之于课堂外。应该鼓励学生自带手机与笔记本电脑来上课,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上网,允许学生根据课程需要随时上网查阅资料。这种提议估计会受到部分教师的抵制,因为他们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还没准备好如何应对互联网对课堂教学的冲击与挑战,还没准备好如何应对“互联网+”课堂教学新的教学模式。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会计专业开设有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通常这门课是以老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做习题加深学生对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但是学生在初学阶段对一些原理和概念往往难以理解,比如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折现,而且在总学时既定的前提下学生练习时间往往不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为解决“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堂教学中引入互联网,针对难以理解的原理和概念,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指导学生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类,学生对学习内容大致了解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利用一定的手段呈现信息,分析原因,并根据同学们提供的不同信息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再认识。通过互联网,学生获得文本、图像、动画、音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这些信息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再通过信息共享与交流,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学生培养协作学习能力和竞争意识。

(二)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网络信息利用能力。网络信息利用能力应从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创新和交流等方面着手培养,全面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会计专业开设了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教学中我们摒弃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改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形成“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点―教师精讲难点―学生自主案例分析―分小组展示分析成果―教师点评”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们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分工协作,自主上网查阅资料选定案例分析对象,以分析对象为目标独立完成5项任务(4项专项分析加1项综合分析),最终以PPT汇报展示分析成果,老师对结果进行点评。课堂教学中的独立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点、制作PPT和案例分析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合作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组织才能和团队精神,公开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才能得到自由发挥,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大家。这门课程的教学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符合任务驱动教学理念。

(三)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等新的教学方式。新网络媒体改变了教育的方式、方法、体系,为学习者创造了更优越的学习环境,使教育模式向多元化发展。这些创新模式正是当前教育改革所需要的,必定会给我们国家的教育带来新的机遇―颠覆性地革新传统单一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比如“慕课”,利用互联网将各类资源(视频、习题、互动等)运用于教学,使教学内容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再受教师的控制。在这过程中教师只在课程开始提供框架性内容,做课程的组织者而非决策者,这样会使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创新的欲望。

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应该引入“慕课”、“微课”等新教学方式,通过安排课前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让课堂成为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强化学习效果的场所。学生借助 QQ、微信等互联网络工具进行协同学习,教师通过互联网对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课堂教学引入“慕课”、“微课”后,课堂教学主要目标转变成检验学生课下学习情况,对课下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答疑,因此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将“慕课”、“微课”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相结合,能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清晰定位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学习目标,另外对于教师而言,也给教师带来挑战,激励教师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来适应时代、社会以及学生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兴趣听课、愿意动脑思考,才能够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

当传统的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时,我们就必须进行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方向是“互联网+”教育。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也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与互联网相融合,才能克服传统弊端,创造高效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竹立.“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J].今日教育,2015(1)

[2]张志宏.微课: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0)

[3]黄瑞.微课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经济师,2015(7)

[4]熊曙初.论互联网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9)

[5]梁锐.浅析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区别及应用[J].江西化工,2015(3)

[6]刘任圣.多媒体课堂辅助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7(1)

篇4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1-005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1.020

一、问题提出

从电视到互联网,再到慕课、大数据,技术不断影响甚至改变着教育。每一次与新技术相遇,学校和教师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有一条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对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在不断提升。

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师生、生生、师师间的交流沟通方式更加充分、多元,课堂教学反馈更加高效、快捷,电子书包所提供的教与学的海量资源,大数据支持下的学生评价和差异性发展,为教师定制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

那么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借助互联网技术、智能终端设备以及教育云平台的支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禁锢,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赢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就成为摆在我们高中化学教师面前迫在眉捷的首要任务。

对于现代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许多学校、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与探索,笔者下面就以所在学校进行的实践探索,以鲁科版“认识晶体”一节教学为例与读者共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二、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环节

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主要分为课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云端协作备课、课堂讨论互动教学三个环节。

1. 基于学习任务单的课前自主与合作学习环节

在课前学习环节,以学生的学习为根本,学生利用自带设备(BYOD)通过教育云平台1接收学习任务单,基于资源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基于生生互动答疑形成学习共同体,生成的学习问题为教师备课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供参考,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与预习学案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任务单中学习任务设计的精练与开放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基于本节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的,一般只设计三到五个问题,而不像普通预习学案是基于整节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而设计的诸如填空、选择类的简单问题,并且题量较大。

如“认识晶体”的学习任务单设计如下:

1、晶体的典型特性有哪些?从晶体学的角度如何来理解?

2、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有哪些?其中A1型、A3型最密堆积是如何进行的?

3、其他类型晶体微粒间的堆积是如何进行的?

4、什么是晶胞?如何来计算一个晶胞实际含有的微粒数?

学习任务设计完成后,教师通过云平台发送到每个学生的移动智能终端(包括PAD、平板电脑、手机等),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基于电子书包和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活动,如学生可以通过百度百科、图片、视频等搜索相关学习内容,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和电子书包内关于原子堆积模型教学微视频的学习,使原来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直观、简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通过云平台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起讨论,其他同学可以跟贴回复,共同讨论,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以问题为纽带形成学习共同体,使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发挥到更大化。

通过课前自主和合作学习产生的新的问题又可以通过云平台发回到教师的移动终端上,为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提供最重要、最具针对性的参考。

在此环节中,倡导在学生自主学习体验与反思基础上的合作探究与互动生成,重在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的角色扮演与功能发挥。通过合作解决个性问题,通过互动生成新的问题与思考。这一过程更加强调思维品质的提升和领导能力的培养。

2. 基于云平台的教师云端协作备课环节

在课前备课环节,教师利用云平台接收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的问题,并利用平台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如“认识晶体”一节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是:A1型最密堆积为什么是面心立方堆积、非等径圆球的密堆积是如何进行的、晶体为什么大都服从最密堆积等。

教师根据这些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或调整教学,从而做到“以学定教”;教师通过云平台备课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电子书包资源,设计各种教学活动环节,并且通过云平台电子教案的共享功能实现教师云端协作备课,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个体性和封闭性,使教师间建立了更为便捷、有效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经验、教研成果的共享,获得更广泛、更有力的教学支持。

3. 基于课堂交互系统的讨论互动环节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首先利用云平台展示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有价值的问题,再次布置学生利用智能终端查询电子书包资源或互联网资源,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合作讨论的成果利用云平台进行实时展示、实时共享,将自己的观点展示到其他每一位同学的面前,其他学生可以对不同观点提出质疑,相互间产生思维碰撞。当遇到学生自己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适时点拨,达到解决问题、学习升华的目的。

为了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云平台中的在线测评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时课堂检测。如“认识晶体”可以设计如下在线检测题目:

1. 对于A1型密堆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A1型密堆积晶体的晶胞也叫面心立方晶胞

B. 面心立方晶胞的每个顶点上和每个面的中心上都各有一个金属原子

C. 平均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有14个金属原子

D. 平均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有4个金属原子

2. 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1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A. ZX2Y6 B. ZXY3 C. ZX4Y8 D. ZX8Y12

借助在线测评软件,教师可以即时而准确地获取学生答题的整体情况及不同学生个体的答题情况,方便教师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在此环节中,教师已经不是神坛上的教师,教师地位来自于师生真实的交流和教学相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卓越能力。教师的教学引导是最精彩的,最精要的,最核心的,最难解决的,最意想不到的。切中要害,带动心灵。

三、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成效

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和师生角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化与内化,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促进了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学生问题来组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真正使“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走向现实。

1. 促使师生教与学角色的转变

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使教师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使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学习积极获取者,转变为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组合作学习者,转变为课堂上基于重点问题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参与研讨者。

2. 提高教学内容的整合性

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中借助互联网资源、电子书包资源提供大量的、前沿的知识和学习信息,并借助大数据实现对知识信息的加工、组合和整理,为学生提供一个信息资源丰富的良好学习环境,学生还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具体需求对知识进行取舍和整合,满足发展需要。

3. 增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界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知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教学过程中融入图形、文字、影像等多种媒体,使学习者手、脑、眼、耳并用,充分唤起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教学效果。

4. 促进教学评价的及时性

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云平台在线测评系统,可以随时完成教学结果的评测与反馈,及时得到有关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有针对性的诊断,使师生能够及时准确了解整体和个体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学习进程。

五、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反思

1. 加强教育与引导,促进师生、家长理念深刻转变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与应用,冲击着传统教育方式,也带来了教学、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创新,但同时也面临着教师、学生、家长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阻碍,特别是家长急功近利,紧盯成绩,对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改革不理解,不支持,教师对新的技术手段、教学方式的不热心、不主动,学生如何正确利用移动终端,防止沉迷游戏等,这都是我们需要教育引导的工作重点。

2. 实行弹性课时时长,以适应教学需要

在传统的高中课堂教学中,一节课的时长大都是固定的,如一节课45分钟或40分钟,但在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课前借助互联网和电子书包资源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环节所需时间大大延长,而课堂上教师只需要引导解决几个重点问题,其他基础性知识学生已经在课前学习环节掌握,所以课堂教学环节所需时间也有较大幅度的缩短。这就需要我们调整原有课时时长,实行弹性课时时长,设置长短课,如将原有40分钟一节课缩短为20分钟,用来进行独立性较强的原来教学中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学习,还可以设置时长60分钟的一节长课,用来学习连贯性较强的原来教学中多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如高一化学一周可以设置一个长课时、一个短课时,节省出来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以适应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

3. 不断调适、改进云平台,为教学活动提供个性化支持

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深度融合的过程,技术是相对固定、程式化的,而教学活动因人、因学科而异,所以在此融合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种种的不适应,如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电子式、结构式等的编辑软件与现有大多数教育云平台的兼容性就是要不断调适、改进的重点,再如目前所有在线测评系统能够迅速反馈的测试内容还局限于选择题这类客观题的题型,而对于简答、论述等主观题的快速反馈则是需要改进的难点。这就需要软件开发人员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在不断的努力探索中积极调适、改进、开发出更加强大、个性化的教育云平台,更好地为教学活动服务。

“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教育,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为总结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不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赵中建,张燕南译.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

篇5

互联网具有多元化、便利化、形象化等特征,其对学校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在初中教学中,美术教师应利用互联网资源,全面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网络平台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互联网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一、互联网视角下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意义

以前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普遍缺少独特的魅力,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初中生的思维以及习惯都没有得到改善,学生的所见、所感依旧带有固化特征。同时,美术课本身就对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有很高的要求,再加上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过于落后,使得美术课缺少吸引力,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学习美术这门学科,这样,学生的审美素养便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开展线上线下美术课,通过多方面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互联网视角下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互联网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美术课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它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修养、品德。但是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观看美术教材中的照片,然后针对教材中的照片进行讲解指导,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之后让学生动手操作。这种教学方式会限制学生的思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给教育领域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网络中的丰富资源,不断拓展学生的艺术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获得资源、更多的学习机会以及学习平台,不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意识。多媒体教学是非常直观且优势显著的教学方式,这种直观体验具有更强的熏陶效果,有助于学生真正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中。例如,在开展鲁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画动物蔬果”的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信息互通性的作用,在网络上选取更多与本节课有关的画家的画作图片,或者一些著名雕塑师所雕刻的作品照片。在上课时,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美术作品,一边讲解理论知识,一边让学生认真观看艺术家是如何完成作品的。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学生充分感受并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方法和艺术特点。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品味中国画,教师需要给学生讲解浓、淡、干、湿表现物象的特征以及画面的构图,通过讲解这些技巧,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画,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爱上这门学科。当讲解完所有知识后,教师需要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时间以及机会自己创作,让他们借鉴提供的素材,通过自己的创造、想象完成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运用互联网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师若想改变目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以网络为载体,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新颖的、多样化的手段促使学生进步。首先,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上课需要用的课件,深入挖掘美术课程内容以及教学大纲中的重点,提炼教材里的重点知识及难点知识;然后以此为依据,合理选择网络平台,添加更多与课程内容有关的音乐、图片、视频等,通过这些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受教范围。例如,在开展鲁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色彩的感染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网络收集中西方相关的色彩图片,如千里江山图、荷花图、玉兰黄鹂图、干草垛(莫奈)、静物(马蒂斯)、土地(罗尔纯)、乌鸦群飞的麦田(梵高)等,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加深他们对中国画色彩应用特点以及西画中色彩应用特点的认识,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哪件作品在色彩表现力上最具有感染力,为什么?当学生完成分组讨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代表进行发言,鼓励学生充分联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悟,通过学生的发言去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其解决。教师还可以让每位学生写出自己对该作品的理解。通过以上方式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色彩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能检验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效果。

(三)运用互联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世界各国的著名美术作品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搜到,而这一特点是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方法之一。因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检索收集相关教学资源,如中国画、西方作品等,给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认识陶瓷、雕塑时,就可以利用网络收集大量的陶瓷图片、雕塑图片,并注明是哪个时期的陶瓷及雕塑,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或者微课制作成小视频。开展教学时在课堂上播放这些内容,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我国及他国文化,促使他们自主学习,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除此以外,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将网络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自主探究的机会,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探究方向、探究课题等,然后为他们规定学习时长,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懈努力去完成某个课题。教师也不能吝啬为学生传授知识,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创作动画作品或设计及制做装饰品,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软件或者网络平台,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先对如何设计动画作品、装饰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通过网络独立查找、主动探究设计及制造的相关知识、技巧等,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初稿。其中,教师要对学生设计的初稿进行合理的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方向,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课题内容。与此同时,美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使教学模式新颖化、多样化;教师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展示相关教学内容,然后指导学生利用电脑去绘画设计。教师要给学生讲授如何利用电脑设计作品,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给学生教授一些简单的计算机应用技巧,丰富学生技能,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美术课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合理应用互联网,加深他们对美术的认知以及理解,让其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结语

教师要明确在美术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网络平台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将教学趣味化、多样化。为了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教师要利用网络收集大量的美术资源,给教学提供更多可能。通过大量的作品教学视频,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和绘画技巧,以有趣的形式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此同时,教师应科学合理地使用互联网,不断构建高效美术课堂,始终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明确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卢彦霖.借助互联网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2]徐庆玲.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管理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8.

篇6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内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技术深度融合,在网络平台上传教学视频、教学知识、重难点解析、PPT等学习资料,然后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对这些资料的学习,而在课堂上,教师再针对学生反馈的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将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先进学习工具和课堂有效结合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

2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一言堂”、“满堂灌”,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教师提前做好教案和PPT,以板书加多媒体的形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很少提前预习课堂上要学的知识,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互动、讨论的时间较少。这样会使学生对课程感觉枯燥乏味,经常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睡倒一大片,或者在下面玩手机,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依赖心理强,被动接受学习,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2.2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面对不同的学生都是一样的,然而不同的学生其专业基础、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和习惯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把握学生阶段性学习状况,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3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滞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革,但大多数教师只是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授课时还是以板书加PPT的方式,未能有效地结合现代技术手段,由于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落后和学校网络信号差等原因,致使课堂上真正使用翻转课堂、慕课、雨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教学的很少。

2.4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传统的教学中,学校一般采取终结性教学评价,而过程性评价显得微不足道。虽然学生的出勤、作业、平时表现期末考试时也会考虑,约占总成绩的30%-40%,但还是以期末卷面考试为主占60%至70%。因此,这样很可能会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坐在教室里,但不好好听课、交作业的时候抄一下,期末根据老师画的复习重点背背而通过考试,实际上关于这门课程的相关知识也没有掌握住,应试教育在大学课堂中无疑再次重演。

3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3.1课前准备

(1)学习者分析。教师首先要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及习惯等,确定课程教学起点以及对学习者实施个性化教学。(2)课程设计。首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参照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其次要设计教学内容,包括教学日历、教案、课件、习题及作业、教学视频等;最后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提前把相关的课程资源上传到该教学平台上,为学生线上学习做准备。(3)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线上学习,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完成老师发布的任务或作业,针对自己不会的问题,可以在教学平台或微信、QQ交流群上反馈,可以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也可以求助老师,以便老师在线下时间进行答疑解惑。

3.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程的基本内容,还应当对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并对线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教师提前设计好引导性问题,通过提问、课堂测试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组互动和师生互动过程中,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术氛围和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反馈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加深,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课后评价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质量是大学教育教学的生命线。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网络快速普及,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几乎成为每一位当代大学生的标配,网络已经成为每位大学生每天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的发展对传统大学理论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课堂上冲击正常教学秩序。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游戏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加以制止,如要求学生课上将手机关机,将手机统一交到课堂前面等,但收效甚微。二是在课下,手机几乎占据了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校园里、教学楼里、食堂里,一手拿着充电宝一手拿着手机的学生随处可见;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终日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最终导致学业荒废而不能毕业。总而言之,大学生被互联网带离大学理论课堂的现象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常态,课堂教学效果出现滑坡。

大学生注意力为什么会脱x大学课堂教学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在互联网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理论课堂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忽视或者拒绝接受新的教学技术,致使传统大学课堂教学暴露出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实践性差。一般来说,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理解就会更加深刻,更有利于培养创新素质和能力。但是,目前大多数理论课程包含很多抽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如果找不到形象的案例,学生就不能亲自操作实践,因此容易导致课堂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相应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产生困难,从而就会影响教学效果。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互联网则更注重使用者的参与程度。

第二,趣味性差。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和钻研的主要动力,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特长。但是,大学理论课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内容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单一,缺少变化,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使得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独角戏”。互联网则更注重激发使用者的兴趣。

第三,自主性差。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集思广益,让学生自行构思学习方案,开展小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而传统理论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整个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表演”,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少参与;学生之间缺少观点的碰撞,思维被禁锢了。互联网则赋予使用者较大的自主发挥空间。

第四,开放性差。开放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传统理论课堂教学属于封闭式教学,学校为了保持本校的教学模式和特点,较少引入其他院校相关的教学资源。这对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不利的。互联网对使用者没有时间、空间和规模的限制,是开放的。

二、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型大学理论课堂教学方式比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范式。根据互联网技术与大学课堂教学结合的程度和方式划分,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分别为MOOC、SPOC和微信移动课堂教学模式。

(一)MOOCs

MOOCs译作“慕课”,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其中文意思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将课程视频、课程数据采集与分析集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社交功能的知识传递平台。2012年被称为“MOOCs元年”。从此,MOOCs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发展。Udacity,Coursera,edX等多个MOOCs平台被美国顶尖级大学及其教授创建出来;随后,欧洲远程教育大学联盟牵头在欧盟的11个国家发起“泛欧MOOC计划”;在中国,清华大学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学堂在线”,向全球提供中文在线课程。MOOCs受到世界各国高校的重视,说明MOOCs代表一种新型的教学范式。

MOOCs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开放式在线学习是促进MOOCs快速发展的前提。开放式在线学习最大限度地强调了人类应该共同创造并免费共享知识,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学习的愿望。

其次,学习者规模上无限制是推动MOOCs快速发展的外部动力。在MOOCs平台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在人数上没有限制,甚至各个MOOCs平台都希望在自己的平台上注册学习的人数越多越好。

再次,优质的微课资源是MOOCs平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各个MOOCs平台纷纷以各领域的权威专家为核心,组建专业团队,将专家的授课制作成5~15分钟的视频微课,放在平台供学习者学习,直接接受最前沿、最权威的讲解。事实说明,权威专家的视频微课成功吸引着大量学习者参与其中。

当然,MOOCs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真正完成学习任务者的人数太少。由于MOOCs开放式学习对学习者的知识基础没有限制,所以尽管MOOCs平台上成功注册的学习者人数众多,但是其中绝大多数的学习者知识基础较差,致使能够完成课程学习的人数非常少。此外,建设和维护MOOCs平台的成本非常高,创建和维护MOOCs平台,需要支付教师薪酬、课程制作和平台使用等高昂费用,对学生实行免费开放教育,使得大学也难以为继MOOCs的长期稳定运行等。

(二)SPOC

为了克服MOOCs的局限性,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何塞州立大学、邦克山社区学院、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高校纷纷利用SPOC改革MOOCs教学模式。

SPOC是英文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缩写,其中文意思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它是实现MOOCs与传统教学实地衔接的发展,是针对小规模特定人群实施基于MOOCs资源改变高等教育现状的一种解决方案。它大致有以下两类:

首先,针对大学校园课堂,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就是,以MOOCs的讲座视频(或同时采用其在线评价等功能)为基础,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其基本做法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学生的需求,把MOOCs视频材料作为课下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处理作业或其他任务,回答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具体解决那些还没有被消化的知识点。这种方式也被称为线上线下(O2O)混合教学模式。

其次,针对纯粹在线学习的学习者,SPOC课程设置学习者的申请条件,并设定参加学习的人数规模。SPOC课程要求在线学习者必须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应参与在线讨论,并完成规定的作业和考试等任务,通过者将获得课程完成证书;否则,只能以旁听生的身份学习相应在线课程。

SPOC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课堂活力,让教师更多地回归到课堂上,在小型在线课程上,教师成为真正的课堂主导者。对学生来说,SPOC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目的性,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完整、更深入的学习体验,显著地提高了他们课程的完成率。

(三)微信公众移动教学模式

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微信软件、微信公众平台相结合形成的具有交互功能的社交新方式。微信支持Android、IOS、Windows、Black Berry等操作系统手机,基于微信的平台无须再针对不同的移动终端单独开发客户端程序,降低了开发难度。

通过微信与学习空间的底层对接,学习者在微信中打开学习平台,即可完成身份识别及登录,无须输入用户名、密码,缩短了接入时间,符合碎片化学习的快速接入需求。微信直接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使得学生无须额外安装软件,无须学习新软件的使用方法。这些都是高等院校教师将微信平台建设成为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新型教学平台的重要优势。

目前关于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微课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语言学习类的公众平台,如“follow me app”公众平台就是通过美剧让学习者进行英语的学习。其次为学科教学类的公众平台,如面向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公众平台。另外,公众平台的微型移动课程还应用在其他领域的培训中,如音乐、金融知识、公务员辅导、职场技能等。

现在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已基本普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可能由于技术、制度等方面的原因,鲜有高等院校将微信公众平台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

三、结论

科学技术快速进入并改变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展趋势。技术对教育的最大作用应该是让学生沉浸于一种技术中介的环境,利用技术却感觉不到技术的存在,从而专注于“学习”而非“技术”本身。虽然目前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MOOCs教学模式能否全面取代大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从各国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互联网技术在大学理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肯定会越来越广。也就是说,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于大学理论课程教学,首先,任课教师和大学应重新认识互联网普及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新机遇,把互联网技术作为课堂教学内涵挖掘和外延拓展的新手段,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求知欲。其次,针对大学理论课程教学特点,利用MOOCs平台的数字教学资源优势、SPOC平台适合小规模学生教学功能、适当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学生普遍使用的特点,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教学机制,保证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真正将大学理论课程教学的课堂内外结合在一起。再次,大学教学要改革“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任课教师真正转变为课程教学的组织者,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14(01):3-7.

[2]张文锦.课内外一体化,构建创新教育新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0):9-12,17.

[3]王朋娇.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2.

[4]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A大学教育研究,2014,35(01):85-93.

[5]刘淼,李彦蓉.翻转课堂在工科专业课中的教学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4(24):198-199.

篇8

我们已经进入了高度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互联网+传统教育”这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也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互联网进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后,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显著效果。

一、“互联网+”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让学生感觉语文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缺乏学习的热情。而借助互联网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教师可以用更加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的形式来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比如,微动画、图片展、视频音频等形式。这些呈现教学内容的方法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来实现,可以把原本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知识转化为更直观生动的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而且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良好的活跃课堂气氛作用。

2.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拓展很多的课外知识,这些课外知识的补充也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对于语文教材上的文章作者生平介绍、文章的创作背景、后人对文章的深入评析等。这些课外知识的拓展都是教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教师的教学工作就可以简化了。互联网上有海量的信息资源,语文老师课堂上要进行拓展的课外知识也能很容易从网上获得,所以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自己到网上把这些知识大致了解一下,这样就能够节省很多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

3.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育改革之后,我国教育部门对广大教育者提出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的“高分低能”人才成为过去式。互联网上有丰富的学习资源,网络也逐渐成为学生寻找问题答案和自主学习的最佳选择,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自己想知道的一切知识。所以,只要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互联网完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互联网时代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1.借助互联网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非常单一,而且教学效率比较低,对有限的教学时间利用率也不高。教师通常会感觉教学压力比较大,因为不仅仅是上课的几十分钟要全力以赴地传授知识,在上课之前教师还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充分的备课。互联网融入教育领域后,传统教学模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备课工作、部分教学工作都能够借助网络平台来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微课来给学生讲解教学重难点,这样使教学重点更突出,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容易。

2.借助情景式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 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课程刚开始的导入环节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在上课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到老师的教学内容上。只有在课堂一开始导入环节的内容对学生有足够吸引力,他们才能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把注意力放到教学内容上来。为了使课堂导入环节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教学优势,设计一些比较新颖有创意的教学情景,课堂一开始就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当教师讲解《七律・长征》时,就可以在互联网上找一些长征时期的背景图片、长征途中的小故事、短片等信息资源,在课程的开始阶段给学生播放,让学生对文章的学习更有时代感。在播放图片的同时,老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音频文件来给学生播放标准的文章朗读。

3.借助互联网平台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接受的知识只是来源于书本和教师讲授,但是有了互联网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更丰富了。老师可以在网上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学生可以从网络上积累一些写作素材,可以在网络上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也可以在网络上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借助互联网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互联网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完美结合。

篇9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2014年11月,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互联网 +的核心是创新。例如在“互联网+”与大学英语的结合中,不仅仅是“互联网 +”与大学英语的简单结合,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一、“互联网 +”对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挑战

1.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围绕教材循序渐进地讲授语言知识,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慕课、微课的兴起,教学内容不断拓展,丰富多样,学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类地道的语言材料和语言专家的权威讲解,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语言输入突破了课本的限制,语言学习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分隔。

2.挑战传统的学习观念与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是“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和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课堂不再是知识传递的场所,而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答疑解惑的场所。泛在性、自主性、随时性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英语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颠覆了传统的“机械”和“被动”的学习方式。

3.挑战传统的教师教学技能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要有较好的专业素养,懂得简单的课件制作和电脑操作就可以完成授课。但是在新形势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很高的资源提炼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还需要较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制作微课视频、监测学习平台、线上线下与学生互动等信息技术。

二、“互联网+”新时代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新模式

翻转课堂被认为是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是一种新兴的模式,好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翻转课堂可以满足学习的个性化要求,提高学习者的信息方面的素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英语综合应用的能力。因此,构建基于慕课和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模式,它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与新的教学模式的结合,是大学英语教学未来的发展的方向。

1.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慕课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和基础,使教学活动不再受教室、师资力量、课程安排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实现了“平台、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资源”的有效融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充分利用慕课的优势特点推动发展,把慕课和翻转课堂相互结合,尊重学生本位,注重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值的注意的是大学英语教学不能简单模仿国外慕课的形式,应该深刻挖掘其内涵理念,借力慕课构建适合英语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即慕课(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成果汇报)的教学模式。实施这种教学模式要需要注意:课前利用慕课自主学习以输入语言,课上讨论、汇报学习成果以巩固内化知识,课后教师和学生及时反馈以促进学生改进学习策略。在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反复收看、收听慕课视频完成语言的输入阶段。课堂教学是学生集中语言输出阶段,学生分组展示项目学习成果,学生按照预定的内容和要求分组以口语汇报或书面报告的形式输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的职责是对学生汇报情况的阶段性评价。课后教师和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讨论小组学习经验、总结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反馈分享优秀学习成果,更好地督促和激励学生采用合理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 Micro Lecture)最早由美国的Dvid Penrose提出,2011年国内胡铁生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展开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有机组合。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四个环节:制作微视频、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课堂的合作式教学和课后反思。微课所需要注意的事项有:视频不宜太长,5-8分钟精讲一个知识点就可以,不能超过10分钟;课堂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进行合理地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还需要写教案,通过相应的练习来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通过对学生的检测和在线交流,找出这次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在微课和课堂教学中进行调整,完善。

基于慕课和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弥补现行大学英语教学的种种弊端:微视频的录制使知识点更加突出,学生反复观看、思考、交流,避免了学生被动输入,机械记忆;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主学习,延展了课堂学习时间和空间,避免缺乏教师指导而收获甚微。这种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资源,增加了教学中的互动,让学生自主掌控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适用于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

每一次技术的重大发明,都会给人类文明带来重大改变,给教育带来巨大影响。“互联网+”教育使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更加先进,实现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个性化、移动化、社会化、数据化的变革,这是大学英语课堂变革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高启荣,谢莉,龙双燕,聂元媛,张金.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课堂[J].英语广场,2016(09).

[2]胡杰辉,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K].外语电化教学,2014(11).

篇10

随着“互联网 + ”时代的到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平台的兴起,教师的主体地位被颠覆,传统教学中,专业素养是教师的基本要求,其次教师只要懂得简单的课件制作和电脑操作就可以完成授课,但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很高的资源提炼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还需要娴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自此,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境中的脚手架”。[1]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授业传道解惑”,还要与时俱进地不断提升个人的计算机应用与技术能力。

二、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1、“翻转课堂”的概念

近些年来,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在国内外非常流行,引起了各学科、各阶段老师的强烈关注。而所谓的“翻转课堂”,各位学者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金陵把“翻转课堂”通俗地理解成把“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W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学习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2]而钟晓流等则认为,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3]一般意义上,人们认为翻转课堂就是教学流程的变化,而赵兴龙(2014)则认为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还需要添加另外两个要素:技术要素和环境要素。技术要素是指翻转课堂需要微视频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环境要素是指翻转课堂需要持续系统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的问题,以真正提高课堂互动的质量。[4]

传统情境下,教学过程应该包括知识传授(Transition)和知识内化(Internalization)两个阶段。教师通过课堂面授讲解完成知识传授,通过布置家庭作业或者课外实践完成知识的内化。从教学程序上看,“翻转课堂”把课堂传授知识和课外内化知识的结构进行了翻转,从而形成学习内化在课堂、传授知识在课外的全新教学结构。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准备好的视频、音频资源,通过某种交互平台使学生课前完成知识的吸收,而通过课堂的答疑,讨论,辩论等不同形式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其次,从师生角色看,传统课堂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是课堂的中心,而互联网+时代的“翻转课堂”则撼动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的根基,极有可能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终结者。[5]在翻转课堂里,教师变成了学习的指导者和监督者,而学生则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者。再次,从教学资源看,传统课堂里学生以书本以及参考书为主要的知识获取资源,而在互联网+时代的翻转课堂里,微课则成为了教学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和时间,通过媒体播放器个性化的定制自己的学习策略。总之,互联网+时代的“翻转课堂”不仅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

2、“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比,翻转后的课堂比传统课堂有明显优势。在课前、课中及课后教与学的活动安排中,翻转后的课堂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翻转课堂”的优势是和其本身的理论依据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教学设计理论。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美国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家加涅为代表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盛行,该理论侧重研究人脑学习加工知识的过程和规律。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行为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建构主义的影响下,到了九十年代,教学设计理论开始强调“问题情境”、“真实任务”、“技术支持”等理念。[6]进入二十一世纪,受到建构主义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国际教育资源开放的多重影响,教学理论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就是代表。

其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单向知识传输,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知识的过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待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就会给出不同的知识经验。这种情景下,学生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如交流、讨论、辩论等,共同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通过监督和指导来帮助学生们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去建构意义并内化吸收新知识。而翻转课堂的教学就是遵循了建构主义才有了教师与学生角色的翻转,课堂和课下的翻转以及学习环境的翻转。

再次,游戏化学习理论。王大平( 2005) 指出,游戏化学习就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在培养目标与发展、评价手段等方面,根据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在教学策略等方面借鉴游戏中的概念或规则,选择适当的发展工具、评价方法和教学策略,以达到一定的目标。就课堂教学而言,它指的是把网络游戏中的概念和规则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或某一个教学环节之中。[7]在游戏化学习理论支持下的翻转课堂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游戏里常见的通关、升级等游戏规则将知识趣味化,再利用游戏里的日志、论坛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还可以利用网游排行榜等激发奖励学生,总之,游戏化理论就是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并且快乐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最终达到新知识的内化吸收。

三、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而语言课程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需要学生在课下反复进行大量的操练。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就可以突破“上课听讲记笔记,课下复习写作业”的传统模式,打破时空限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实现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1、基于慕课、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获取途径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模式,学生利用互联网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慕课和微课就是近年来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在线学习平台。只要具备智能终端和网络连接,学生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多次反复的自主性个性化学习。而基于慕课和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就要求教师首先为学生发掘优秀的慕课、微课资源,成为资源的提供者,资源可以是国内外优秀的教育资源,也可以是校本资源,只要符合大学英语的课程设计,都可以拿来作为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和语言输入。学生利用前期的语言输入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讨论,交流,并提出质疑和问题,达到语言输出的目的,而教师在课堂上也转换身份成为了组织者、协调者、答疑者和评价者。课后,师生可以继续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交流和分享。

2、基于微信+移动网络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

微信是腾讯公司的一款免费软件,它通过网络为终端用户提供即时通讯。由于其准入门槛低、产品功能多、传播快、受众广而深受网民欢迎。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大学生群体也成为了微信用户的重要组成。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有利于个体的发展,而基于微信的群功能以及朋友圈功能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就恰好符合该原理。首先,微信群的建立,把学生和老师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师生可以随时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在课前在微信群里发布相关英语学习的信息或者链接,学生反复阅读和思考相关内容,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延伸,课下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群里进行沟通和相互学习。其次,朋友圈的应用。在学生和老师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大家会发现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彼此加为好友,可以长期结对,互帮互助,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不定时的给学生推送一些和学习有关的公众号,比如,中国日报双语新闻,每日学英语等,并且在朋友圈发送和英语有关的学习背景资料等,在特殊节日,比如感恩节、圣诞节,发送相关的权威背景解读,帮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实现学习的自主化。

3、基于移动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