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小学国学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8 09:26:10

中小学国学教育

中小学国学教育例1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委

主办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7-8495

国内刊号:31-1037/G4

邮发代号:4-38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小学国学教育例2

近些年来,随着世界、格局的急剧变化和国际危机的频繁出现,美国越来越感到在全球化,美国的命运与其他国家的是紧密联系的。美国不能做孤芳自赏的国家,与军事的强大不足以使美国永远处于领先地位,只有与世界其他国家沟通、对话,不断理解别国的与文化,才能使美国得到别国的信任与支持,在世界一体化的浪潮中共同发展。

一、开展国际教育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需要

美国近些年来与其他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和海外投资得到了迅速发展,国际贸易已占美国经济总量的30%。美国的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中小型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竞争,目前美国就业市场中每6个工作岗位就有1个是与国际贸易相关的。美国经济界表明,世界2/3的购买力和95%的消费者在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美国学生将进入一个高度竞争的国际市场,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知识是未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21世纪的美国劳动者既要掌握高科技知识,又要具有熟练的国际沟通与理解能力。因此开展国际教育,让学生了解世界其他国家,是美国教育领域为未来培养合格劳动力的必不可少的一项。

(二)安全保障需要

正如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给美国教育界造成的强烈震撼一样,“9·11事件”的爆发也给美国教育敲响了警钟。美国人认为,价值观的不同和对不同宗教信仰的误解是“9·11事件”的根源,反恐策略必须从军事打击上升到文化与意识的沟通与同化。因此,加强跨文化的国际理解教育和外国语言的是保证美国国土安全的举措。过去,美国对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研究仅局限于大学的专门研究机构,美国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学生很少有国际方面的知识。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美国应该从中小学就进行国际教育。国际教育是双边的,既要理解别国,又要通过与别国的对话、教育文化交流消除别国对美国的误解。除国家安全问题以外,环境问题、艾滋病等问题是不分国界的,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国际理解教育和国际科研人员的共同合作。

(三)人口构成日益多元化的现实需要

美国人口多元化现象越来越显著,目前纯正的英国白人移民后代只占美国总人口的40%左右,在社区、学校和工作场所越来越多地出现亚洲人、欧洲人、非洲人的身影,他们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为美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对美国人来说,对身边不同种族人的理解与尊重是美国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随着美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世界霸主地位的巩固,美国政治决策内事务与外交事务的界限逐渐模糊。美国的未来是与许多国际政治危机的解决联系在一起的,美国人必须对国际事务有所了解,才能理解美国的政治主张以及维护与巩固美国的国际地位。

(四)学生国际知识贫乏的现状所需

2001年6月,美国国家亚洲委员会在美国中小学进行了一项关于学生掌握亚洲知识的调查。调查结论是美国学生对国际知识,特别是亚洲知识严重贫乏。调查报告提供了以下两个数据:25%的高中学生不知道美国与亚洲之间相隔的海洋的名称;80%的高中生不知道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议会民主制国家。2002年,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对9个国家的学生进行了有关地理知识和当前国际形势知识的调查。美国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水平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学生,位于倒数第二位,83%的学生在地图上找不到阿富汗、以色列等一些国家。国际知识的贫乏使美国政府感到国际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进行国际教育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二、国际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要想在21世纪继续立足于国际舞台的领导地位,美国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熟练的阅读、和思维能力,要求学生了解美国的历史和社会制度,还要放眼未来,培养学生具有国际理解能力和国际事务的判断与处理能力。国际教育正是以此为目的培养未来的美国公民,具体来说,国际教育有以下几个目的:1)为未来社会培养了解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历史、文化、宗教、传统和当前国际事务的公民和劳动者;2)为未来社会培养能够抓住国际机遇,迎接国际挑战的商界、政界和其他领域的专家、社会精英和领导者;3)培养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才,加强与非国家的交流与合作;4)加强美国学生与其他国家学生的交流,以待共同创造世界美好的未来。

中小学的国际教育是指向学生介绍其他国家地区的不同历史、文化和一些国际问题,向学生传授其他国家的语言,培养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中的交际能力,以及对其他国家、其他种族人民的尊重与理解。

三、国际教育的实践

为达到国际教育的目的,美国联邦、州、学区与学校都在积极进行探索与尝试。国际教育目前没有独立设置课程,主要是通过开展专项活动和在外语、社会、历史、地理、生物等课程中渗透进行,如在地理课中讨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在生物课中讨论世界生态系统问题,在美国历史课中讨论移民问题。一些具有国际知识的教师,在他们的课堂中会向学生讲解一些国家历史文化知识,表达国际理解的立场与态度。一些学校还开展了国际教育专题,就一些全球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如环境与健康、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依赖关系、各国政治和当前问题等。2003年1月,高盛(Goldman Sachs)基金会表彰了国际教育优秀学校,以下两所学校的国际教育经验值得关注。

(一)约翰·斯坦福国际学校(John Stanford International School,简称JSIS)

中小学国学教育例3

但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往往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当做两码事。一方面,国学经典教育只是国学热的一个侧面反映,学校和家长只是将经典教育作为学生课余的学业补充或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中小学素质教育往往只是将重点放在减轻学生负担,进行新课程标准改革,提高学生各种才能等,鲜有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论文、论著。如何研究素质教育情境下国学经典的弘扬和传承,如何促进国学经典诵读中的学生素质提高,如何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是摆在各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1.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人的左右脑的开发和塑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品质和人文精神品质相统一的人,以实现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一致的人的素质”。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其实质就是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求,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操、丰富科学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全面增长能力,成长成才成人。

2.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广泛而全面的促进中小学生全面成长的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应当让中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都有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显著提高。其具体目标要求为:思想道德素质,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关心和尊重他人等;科学文化素质,如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身体心理素质,要掌握两项基本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自尊、自信、合作和承受挫折等品质,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有一定的自我教育、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艺术审美素质,学生艺术兴趣爱好广泛,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一项艺术特长等。

二、制约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分析

1.智力教育的挤压

当前,很多家长都将孩子的智力发展放在首位,为了将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佼佼者,一味地在繁重的学业中不断加压。于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国学经典被丢弃了,人和人之间的“情”淡薄了。家长以及学生都过度重视“分数”的高低,很多“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应运而生且长盛不衰,多数的同学都主动参加或被动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这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扭曲了中小学生的心灵,而且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从中小学校角度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虽然一再强调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但由于学校间、班级间还存在着成绩的攀比以及升学的压力,应试教育即智力教育一直被许多中小学校当作教育的重点甚至全部。不可否认,智力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教育之一,也是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轻体育”的倾向,很多中小学校对“三好学生”的评定简单地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甚至成绩好的就被称为“好学生”,成绩差的就被称为“坏学生”。

诚然,科学、理性等智力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命的质量,人类应该积极推行智力教育以发达人的理性思维、完善人的科学知识结构。但是,近代以来的科学、理性主义教育显出了过度扩张之势。纯粹的智力知识教育是谈不上“素质”的提升的,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它“由于忽视、舍弃甚至排斥牺牲个体的独特性、偶然性、丰富性,而使‘人为物役’,成了各种机器的奴隶。”

2.家庭教育的缺位

当我们感叹优生优育给祖国未来创造了无限希望时,也不得不直面青少年国学经典教育内容贫瘠、手段单一、方式简单甚至缺失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小皇帝”“小公主”成为家庭、社会的核心,青少年一代多被溺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去也不会感受、珍视他人的感情。传统的国学经典就在这种溺爱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而对于农村里的中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或不能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起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的作用,造成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内心空虚,成绩下降,素质教育无法推进到家庭中去。

3.社会教育的异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

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qq、网络互动平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将课余时间放在了手机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虚拟游戏等上面,变成了“宅男”“宅女”一族。中小学生过早地接触了社会上(主要是网络上)的负面内容,加上学校、家长对中小学生的关心、监管不够,很多中小学生了解“艳照门”“兽兽门”等网络不良信息,对歌星、影星等耳熟能详。但是,他们却对那些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作家、思想家等所知甚少,对中国的传统国学经典认知、了解不够。

三、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

1.国学经典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素质教育离不开国学经典教育。因为国学经典教育能够“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求真、从善、爱美,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是历代仁人志士千锤百炼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经典,不仅关系到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一个文明必须借助于它的“经典”来承载其核心价值。著名学者杨叔子说:“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遗传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决定是什么种族,不能决定是什么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这个民族。”从中小学阶段开始推行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传承文化命脉,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助于他们感受古人情怀,培植爱国情操;有助于他们继承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国学经典中的人格风范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格品位,提高审美情趣;国学经典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国学经典中的荣辱观具有立人导行的功能。

2.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中国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代表某一时期精髓的思想、理念以及相关的作品,是我们祖先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活化石。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学经典。无论通过口耳传诵抑或是其他方式,国学经典都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而中小学阶段是接触国学经典的初始阶段,是引导中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最重要时期。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摒弃了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和逼迫式学习,为国学经典教育创设了平台,提供了载体。从当前各地各中小学校轰轰烈烈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素质教育成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3.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我国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在当今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文化信仰失落与危机问题。由此导致的是社会和国家凝聚的危机。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而传承文化命脉,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全民族的进步,应该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

对于个人来说,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解学国学经典,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全面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责任感;可以促进学生对古代哲学、历史及其他文化知识的了解,启迪思维,增长智慧;可以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那种严谨踏实和勤奋不已的治学精神,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可以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懂得社会伦理道德,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的处世态度。对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人生修养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

四、以国学经典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中小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方面,漯河市得风气之先。

早在2003年,漯河市商业幼儿园率先开展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对孩子们开展基础的伦理道德教育,让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2004年,漯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的通知》,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掀起了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热潮;2006年,漯河市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活动,把经典诵读从校园推向了社会;2010年,漯河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六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读<说文>、识繁体、解汉字”活动的通知》。这一通知尽管不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但是,让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中小学生抓起,用祖国优秀的国学经典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不啻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尝试。对于漯河市的这一举措,《光明日报》给予了高度

的肯定。漯河市这一远见卓识的做法,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收效显著。

1.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

中小学国学教育例4

作者:郭春光

一、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的实际意义

(一)道德价值的层面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着孩子们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中要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事,等等,这些好的传统如果失去了,那我们的道德秩序就容易混乱。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例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只有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个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应该从小就开始,过了青春期,道德观、世界观就已经基本形成了,这时候才开始进行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教育就太晚了。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可操作空间比较大,年龄段合适,考试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因此是国学教育的最佳时间。

我们是正处于文化变迁之中,现在的孩子生活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更多的是在流行网络语言,确实存在如何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国学的精粹成为学生们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真正学会如何做人。

(二)人生意义的层面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其目的大致有四个层次,即个人道德素质的全面养成、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是崇尚“和谐”。这既是一种哲学原则,也是一种社会秩序和理想,是和当代社会追求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家庭幸福、国家安定、世界和平相一致的。国学提倡理想人格的追求,这与西方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是截然相反的。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而来,这些需要从对孩子的教育开始,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未来。国学对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所导致的人文精神的萎缩或失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国学润滑师生和谐关系

国学可以启迪孩子的天性,亦作用于成人。国学,教给了老师和孩子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处于这种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同时,古代知识分子十分注重以“内省”来提高道德修养,并且主张通过自身的体验而体验到快乐。也正是因为此,“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循人伦而以和为本,重体验而以乐为本”成为传统人文精神的体现,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有指导作用。

二、如何在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

(一)国学课程进课堂

目前,国学的内容其实在正规教育中存在得很少,语文课有一些,历史课有一些,更多地是侧重于现代科技内容。把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尚须时日,因此推广国学教育,首先要解决课程的设置的问题。

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经典书篇来诵读,在1-6年级作为单独的课程列出来,而7-9年级则渗透在语文的教学中。另外通过开设国学兴趣课,包括书法、武术、民族舞蹈、象棋、古筝、国画、剪纸等,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校发展等都应围绕国学展开。有必要建立学生成长的评价体系,要求孩子们做“仁义礼智信,勇勤俭廉洁”的君子,让每个孩子都能“积跬步,致千里”。

(二)重视校本教研,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众所周知,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校本教研,国学教育成功与否和教师有很大关系。学校开展以国学教育为主题的校本研究,教师须先行一步。只有教师比学生先学一步,多读一点、多背一点,懂鉴赏方法,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也才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学校应该用科研促教研的方式不断的探索出科学化、专业化的国学研究道路,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国学教育的水平。全体而言,可从教师进行培训――骨干教师上引路课――全员教师推进课――教师的集体研讨等环节入手,反复实验,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授课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国学教育不断地注入底蕴,争取使国学教育在可持续性发展的轨道上不断前行,真正的达到枝繁叶茂。

(三)国学教育必须注入现代元素

如何摆脱枯燥、晦涩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领略国学的精华?我认为,必须给国学教育注入现代元素。如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伴有古乐,并辅以动画片演绎,既有古代寓言,也有外国故事,让孩子们在逼真的环境里追思古人,陶冶性情。此次培训,北京二中课间播放世界名曲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每次课间播放一首世界名曲,一天下来,就有六七首,一星期一轮换。一学期下来,学生能听数百首世界名曲。这一做法值得国学实验学校借鉴,如在校园音乐中每天播放古典曲目,让学生在音乐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中小学国学教育例5

中图分类号:G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18-02

一、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分类

韩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并将道德教育作为塑造国家民族的灵魂。

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十分重视课程和课堂教学的全面渗透相结合,基于此,笔者将简要介绍一下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类型,其分类主要内容如下:

(一)道德学科课堂教学

韩国中小学每周安排1―2节道德课,特意设计道德教育时间,以各科教学、特别活动及社会实践共同构成学校道德教育。道德课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起着深化和引导的作用,基于此,韩国将道德课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建国以来,国家始终坚持独立设计课程,并不断完善,并使之成为传授系统道德知识的重要渠道。韩国道德观念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特别注重家庭,注重礼义廉耻,在中小学道德课的教学过程当中,韩国注重传统道德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强调儒家伦理的灌输,因为国家坚持认为系统地灌输儒家伦理能够保持忠孝克俭、勤劳朴素、品德高尚、家庭和睦的社会风尚。

(二)各科课堂教学

除了特设道德课进行学校道德教育之外,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还会通过整个课程来实施。在中小学课程中占第一位的是道德课和国民伦理课及社会课教材,要求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化;第二位是国语课教材,要求间接反映出道德教育的作用;第三位是理科教材和体育、音乐、美术、实科等教材,都要求道德教育生活化。韩国的社会学科包括地理、历史、民主政治等课程,都肩负有相应的道德教育的责任。例如,韩国的历史教材别强调韩国悠久的历史、美丽的河山、和谐的自然景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并从中体会到祖国受到时韩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经历,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身处神创国度中的荣幸以及为建设和保卫这一国家而骄傲,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①

(三)课外活动(又称特别活动)

韩国中小学还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校内组织的团体活动和校外社团组织的活动。

韩国各种与儿童有关的非正式教育组织约有30个,几乎都由各种社会文化基金会设立,只要自愿报名并缴纳报名费就可以成为其中的会员,另外还有一些为困难儿童提供援助的慈善机构的儿童组织。这些组织包括韩国红十字会、韩国青年团、韩国童子军协会、韩国青年基督教学会、韩国青年基督教妇女协会等[1]。这些组织主要是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达到进行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

韩国中小学总计约有100种不同类型的校内外活动,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十类:有的是树立精神价值观;有的是生活活动;有的是传统文化;有的是爱国主义活动;有的是自我调控训练;有的是领导能力训练及各种技能训练;有的是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还有的是社会服务以及参加各种社会仪式等。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成长都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四)社会活动与社会服务

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非常重视与社会活动的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与社会服务。自从1945年独立(1911―1945年:日本殖民地时期)以来就掀起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例如,1970年倡导了“新生活运动”(又称“新乡村运动”),目的是提倡社会秩序,发扬传统文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要达到三项目标:一是培养忠、孝、勤勉、合作、信义、爱、宽容等美德的新观念;二是建立新公共道德和新秩序的行动秩序;三是整顿生活环境,绿化都市。并特别设计了一面有绿色革命成就的旗帜,授予达到目标者。这极大地将韩国的各行各业都调动起来,学生积极参与,很有教育意义[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极力推广国语和本土文化运动,把说日本语当成耻辱,不再用汉字(汉字后来再次推行)。这项改革在当时给韩国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是,为了激励韩国民族精神,发展韩国固有文化,仍然积极忍痛推行。这些活动使得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学生心灵造成了重大影响。又如,韩国举办的1986年首尔亚运会和1988年首尔奥运会都很成功地与教育学生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韩国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韩国中小学都组织学生积极参加1986年首尔亚运会和1988年首尔奥运会,为社会服务,从中接受道德教育[3]。

二、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方法

韩国中小学在道德教育实践的过程当中,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法,一方面是坚持传统道德教育原有的方法,注重道德课堂知识理论,熟知先贤圣人箴言;另一方面是吸收引进国外的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注重道德教学的活动性,例如,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1927―1987)倡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价值澄清法、社会活动法等,努力改变道德教学过于单调、收效不高等问题。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军人独裁政府(朴正熙总统政权)还加强对国内国民思想的控制,为了其所谓的“民主”进行民间口碑故事宣传造势,在道德课堂上大做文章,不仅加入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延长了课时,使韩国中小学道德教学日趋困难。由此,许多韩国道德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相应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4]。

(一)道德学科教学与各科教学的融合

韩国属于东方文化圈,自建国以来一直注重道德教育,但是,并非模仿西方国家提倡的全面主义,而是实行以设计道德学科为主的韩国式的全面主义,体现了东方民族教育文化传统的特色。一方面重视讲授系统的道德伦理知识和有关的国民知识,不断调整教学大纲;另一方面把道德教育贯穿于中小学的整体工作中,体现于各科教学中,使整个学校都成为熏陶塑造学生的教育机构。

(二)理论学习与活动训练的融合

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坚持有系统的道德知识教学,同时注意开展一些相当丰富的活动,例如,以播放电影、幻灯片、录像,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每日举行升降国旗(太极旗)仪式,开周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同时,还把活动引入中小学课堂教学,使得不少的教学在活动中加以完成,让学生在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自然而然地接受相应的教育[5]。

(三)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这是典型的具有东方国家道德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强调有系统的道德知识讲授,但是,往往拘泥于现成书本知识。目前,韩国在吸收引进国外道德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把道德难题讨论法、角色扮演法以及活动教学引进课堂,从而在课堂上再现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道德伦理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充分的思考,加深对道德伦理问题的理解。

(四)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融合

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是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非常成功的经验之一,其具体做法:一是国家注重家庭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倡导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与家庭建立良好的联系,例如,学校成立家长联谊会等;二是扩充广泛的社会教育网、教育监督站以及建立学校和社会机构融为一体的互助合作、共同建设的文明社区;三是在课堂内引入社会现象,并经常参观社会发展现场和大型建设现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社区服务[6]。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不仅负有让学生学会如何生存下来的责任,而且还负有让学生足以学会如何关心他人、关心团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责任。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并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塑造具有正确的道德形象的基本原则,琢磨如何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整个过程,最终目标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通过道德教育,人类不断地开发非智力性因素,而道德教育在其中起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可替代。

通过对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色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发现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一些优秀成果,这对于加强中国学校中的德育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也应该使德育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与时代紧密结合,适应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全球化的发展,适应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这不仅对于实施中国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社会建设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发扬中国优秀的历史传统道德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事业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洪雄善.韩国新初等教育课程[M].韩国教育研究社,1998.

[2]孙启林.战后韩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

[3]韩国教育100年史:第2卷[M].韩国首尔:韩国教育开发院,2000.

中小学国学教育例6

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口号到各中小学校提出的“阅读第一”“让每个孩子在学校生活得快乐”“让每个学生升入理想的大学”等明确的理念表达,我们感到,美国教育的核心是注重实践,注重教育是否能增进受教育者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取向的培养,注重教育能否使受教育者适应社会需求,达到满足社会需要的理想状态。在这种方向作用下,一切教育形式和手段都服务于教育的本质,即培养人、锻炼人和尊重人。美国学者及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追求把教育理论阐述得简明通俗,把简单的教育理论运用在实际中,在实际中抓好、做好。在务实思维方式作用下,教育处处以受教育者的感受和体验为本,注重教育实效。

二、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

美国各学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联邦政府、州政府及社区的法定责任是保障——保障经费,保障学校的办学权利,监督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则是自主办学,面向每个学生开展适合其发展的教育。美国中小学的运行机制是建立在校长全面负责、学校拥有办学自的基础上的。因此,校长及教师表现出了对下负责的价值取向。正是这一层级责任分明的运行机制,使美国的教育统一管理有法规,有考试标准;学校有教学大纲,有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这一完全自主的办学模式体现了美国教育宏观上依法严格管理,微观上办学自主灵活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学校教育显现出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风貌,每所学校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为每个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是每所中小学校都努力追求的教育目的。

校长全面负责、具有办学自的运行机制,使各个学校的组织结构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比如,纽约一所重点高中的校长,下设11个副校长,分别管理学生的各个方面。一所小学的校长下面不设副校长,直接设主任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除了编制的自主外,学校的机构设置也完全自主,一个学校一个特点。比如,各学校为学生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名称就多种多样:有为学生及家长提供直接服务的家长接待中心,有为学生成长设立的心理、社会活动中心,有为学生升学设置的升学指导中心,有为学生选课设置的指导中心。这些机构的名称和功能虽有不同,但其服务学生的目标十分明确,功能十分明显。在学生升学指导中心我们看到,教师正在帮助学生选择大学志愿,从为学生争取奖学金到指导填写申请书、准备推荐信等,都做得十分周全。

在美国,我们考察的所有学校,无论规模大小、水平高低,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种对学校办学不予统一要求、完全自主的管理运行机制,是保证学校特色办学的前提。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

美国中小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教师有根据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自主教学的权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学校非常重视阅读教学和学生的创新思考。我所参观的美国小学要求学生每天要阅读30分钟,20-50页,而且要做记录。在中学,我们听的历史课,教师要求学生的阅读量每天要达到40页以上。我们见到的学校教材,都是厚厚的上千页一大本。原本认为美国学生课业负担不重的认识,在这里被现实否定了。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习明显体现出了追求兴趣性、综合性、专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一所小学,我们看到学生的一份作业,是统计本班学生眼睛的颜色。学生要统计出人数并制作成柱形图,还要写m统计报告,表述计算的方法。学生上的似乎是数学课,但却涉及了语文、美术、历史、地理等知识。这种学习在国内叫学科联动,在美国是十分普及的教学方式。在中学,学科整合的教学方式十分普遍。在一所初中校,我们看到同学科的两位教师共同上课,看到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研究教学的专用办公室。教师之间经常在教学上相互联系,自愿结合,自主确定选题,可谓实现了学科间的全部整合的教学。

在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完全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在纽约一所考取名牌大学保持第一的著名高中,我们惊讶地看到,学生的第一节课是在乐队教师的带领下学习管乐、舞蹈、戏剧、绘画。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比我们国内的学生还要紧张。他们每天上十节课,每节43分钟到47分钟不等,每节课间隔只有3-4分钟。下课铃声响后,匆匆而行的学生穿行于学校各个楼层,到自己选修的教室上课,教师们则都在教室等学生。走班制的教学形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许多中学都开设了AP课程(大学预科),大学课程在中学就可以选修。许多高中学校的教师既在中学任教,又在大学任教。这种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结合,对学生在升学方面的指导十分有效。

四、学校设施的教学适应性

在我国,现行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较之以往不同的是:强调要凸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要跳出固定的教学班,采取走班制上课;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小组讨论、自由组合等学习方式将会成为常态。同时,研究性学习、选修课学习等新的课程形式也将提供给学生更多地选择。学习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必然要求学校的硬件设施与设备做适应性调整,而上述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的变化,与美国中小学校的教学是十分相象的。怎样使学校的设施条件适应课改的要求呢?我们不妨借鉴美国中小学校的经验。

美国的许多中小学校,其设施的学习适应性很强。走进教室,你总能被教室的色彩、光线和各种服务设施所吸引。为了适应教师在小组结合的形式下教学,教学班内三面有黑板;为了适应研究性学习,过去的专用计算机室的设备被分散到每个教室,学生可随时到电脑上通过网络检索信息;为了满足学生课堂生成的学习成果或作业的交流分享,教室内有可随时用于固定纸张的多条悬挂线。此外,教室内还有展示台、图书架、衣服柜、饮水机、洗手池等供学生进行研究学习时使用。每问教室都是一个文化氛围墙,都是设施便利实用的功能性教室。楼道和其他公共空间几乎也全是孩子们的活动展示天地,橱窗、展示柜、娱乐休憩角等随处可见。身处这样的环境里,你会觉得这不是教室,而是学习生活的快乐屋;这不是楼道和空场,而是陶冶情趣的美育园。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已经不错了,现在该进行的是软件强化管理了。比之美国学校设施的教学适用性现状,显然硬件投入“饱和”的看法是存在认识误区的。借鉴美国中小学校教育设施建设经验,我们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所学校要研究修改现在办学条件的标准,使其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要在现有条件下进行必要的设施改造,增加满足灵活多样教学需要的功能。笔者认为国内学校的建设也应本着实用、多样的原则进行必要的投入。今后的财政拔款要支持学校按照多功能的标准进行改造。从美国中小学校楼道、教室的功能化,我们看到了这种改造的必要。如果我国中小学校建设在硬件继续提供保证,那么,以软件为主的课程改革也将会进行得更加顺利。

五、以评价问责制保证教育质量

2001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颁布后,各个学校都实行了教育的标准化,明确了学生的毕业标准,并按照标准制定了具体的保证措施。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联邦政府采用问责制来促进法案的实施,设有专门的组织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并将评价结果给学校,以督促学校进行改进。这种以评价督促学校促进教学的制度受到了校长们的欢迎。一位中学校长说:“过去校长要参加许多会议,现在不用了,现在学督只看数字报告,哪方面下降就提醒学校改进。校长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学校工作。”通过对中小学校实行教育评价为主导的宏观管理,使美国的中小学管理既能做到法定性统一,又能实现各校办学自主,上下两方面都能各司其职地工作。

美国中小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十分突出。我们考察的所有学校,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了学习档案,学生上的课、活动表现、所修学分等都记录在案,这些档案将与学生上大学密切相关。校长要组织十分具体的学生学习档案的数据统计工作,以符合上级管理部门对学校的评价要求。每个学生的档案包括500多条信息,其中仅学生的基本信息就包括:祖籍、收入、电话号码、免疫信息等,此外还要统计有关学习的信息,包括学习状态、统一考试成绩等。

学区对学校的必修课程采取统考的形式,试卷由学校评判,但学区会随时对学校进行抽查。抽查时要求学校把所有试卷都上交,由学区组织人重新评判,以检查学校阅卷的真实性。各个学校都由校长组织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决定教师的去留任用,而是为了帮助教师改进工作。在我们所考察的学校,有的每年开展三次对教师的正式评价,评价时随时进课堂、随时观摩,评价后要将改进意见反馈给教师。这所学校还用5%的预算鼓励教师改进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新教师,规定必须先实习,经过专门的评价,方能获得独立授课资格证书,那时才算正式教师。学校一般采用教练式的帮助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取得资格证书。校长每周都与教练研究指导青年教师。美国纽约市建立的自上而下、目的明确、标准清晰的评价系统,发挥了教育的导向功能,使各中小学校的工作得以有序、有效地开展。

六、值得借鉴的纪律法案

每所中小学校都少不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习惯上称之为养成教育、品德习惯培养。对中小学生提出行为守则和规范要求,是常用的教育管理方式之一。然而,你见过以法律的形式对学生提出纪律要求和进行行为管理的教育形式吗?在纽约市,我们就见到了这样一个法案。

纽约市约克学院附属皇后科学高中校长张洁女士在与我们交流时,带来了一本纽约市纪律和干预措施标准(纪律准则)。在另一所高中,校长将《纽约市教育局幼儿园至12年级学生权利与责任法案》送给我们。我们遂将此作为考察学校学生纪律管理的一个重点内容。这是最新颁布的教育法案,于2008年9月生效。此法案将学生的行为表现划分为五级,从幼儿园高年级至高中12年级的违纪行为的划分是:一级,违纪——不守纪律的行为;二级,违纪——扰乱性的不良行为;三级,违纪——严重扰乱或危险的行为;四级,违纪——危险或暴力行为;五级,违纪——严重危险或暴力行为。五级规定的具体违纪行为计124条。此法案的核心是纪律措施部分,分别提出了针对124条违纪行为学校可以采取的措施以及在适当情况下,在纪律措施以外可以采用的指导干预范围(若干条)等。法案详细具体,措施规定明确,不是一份只就纪律说纪律的常规管理规则,而是一份以行为及其所承担的责任为主的法规性规定。我们问过多所纽约中小学校的校长,他们都一致肯定了这一法案的有效性,认为这可以使学校在与家长和学生就行为管理方面达成共识时做到有据可依。

反思国内教育,中小学生行为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提出规定多,对违反规定的惩罚措施少。只从正面教育的方式提出要求,对一些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就显得十分软弱与无奈。借鉴纽约市的经验,我国也应该制定一部“行为法案”,使更多的力量能够依法参与学校的管理,参与学生的行为教育。我们应该重新修订对学生行为要求的纪律规范,加大对违反纪律行为的惩戒力度,明确对具体违纪行为实施惩罚的具体措施,使学生的行为表现与所承担的责任及后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校在严格管理学生行为方面“有法可依”。由此说来,纽约市的这一学生纪律管理法案,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七、引入竞争机制的特许学校

美国的特许教育(charterSchool),简单说就是以法律作保证,以政府经费作支持,以多元办学为主体,以面向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为目的,以竞争为机制且获得政府及教育部门特殊许可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的发展方兴未艾。从1991年第一所特许学校建立,到现在已经发展到全美40个州和一个特区,共有4300所学校,120万美国中小学生在此类学校就读,占美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的3%以上。现在许多美国家庭都接受把孩子送入特许学校,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排队等候让孩子入学的情景。

特许学校获得了美国权威部门方方面面的支持,获得了众多家长、学生的认可,虽然存在争论,但现实的发展却是一路绿灯。其原因在于:特许学校特在学生可以选择学校,但学校不许选择学生;特在必须签约面向每个孩子提供优质教育,如果不能满足优质办学的要求,就让你“死亡”关门;特在只要你以提高质量、保证质量为目的,就可以享有不受干涉的办学自。特许学校的出现,给美国公立学校、私立学校都带来了压力。我们觉得美同人在探讨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上是有了作为了,是有了以机制促质量的办法了。

这种以大动体制之刀的改革也许并不适用我国,但这种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每个孩子开展优质教育的办学模式,未必就没有可借鉴之处。把选择学校的权力交给家庭,把不许选择学生但却必须提供优质教育的竞争机制引人学校,在保证优质标准的前提下,把办学自下放给办学者,开放给家长、社区等参与者。在政府大包大揽全权办教育中,用这样一个活性因素激起波澜,促进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难道不是我们各级领导和基层办学者以及其他关心教育改革的有识之士的期望吗?

通过对美国教育状况的考察,笔者看到了美国学校的办学成绩,受到了很多启发。笔者也感觉到过于放开(也可称为放任)、各自为战的办学运行机制也有它的不足。最大的不利是这种各行其是的办学难以形成一个研究共性的教育平台,难以保证学生教育的连续性与高效能。在交流中我们感觉到,美国的校长难于和我们讨论诸如教育的专业化、教育的整体效能等重要问题。基于各自办学基础上的实践,虽然显得丰富,但也难以形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共振,这也是美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在国际上始终落后的主要原因。

中小学国学教育例7

德国的基础教育倡导能力教育,其核心则是创新。在德国,创新型学习是一种科学育人理念,是每个学生都应达到的一种理想的学习境界,充分发挥学生的感知、观察、想象和思考等各方面的能力,把学习本身转化为一个自主、自立、自强和自创的过程,使学生各种能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创新意识,培养其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一般不干涉学校的教学活动,学校没有整齐划一的教材,可自行组织、安排教学活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德国学校强调在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提倡在现实场景中开展教学活动。其根本宗旨是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

二、营造宽松型校园氛围

德国的学校里很少看到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大多采取小组讨论、师生质疑和共同学习等教学形式。人们认为,学生的创新素质并非老师直接给予,而是源于良好教学环境下的自由发展。因此,学校和教师都有责任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和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德国的学校强调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气氛,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则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自觉参与教学活动、自由表达想法和创意。德国学校已摈弃偏重记忆、被动接受、以考试为惟一评价手段的教学方法,而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的灵性和创造力得到自然展示和释放。在德国,中小学生每门课程每学年的考试一般只有四次。课堂交际不是单向地从教师到学生,而是双向乃至多向,学生可随时向教师提问。如此宽松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倡导开放型教学方式

在德国,学校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是对外开放。开放的形式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和教学活动中内容、方法及组织的开放。对内开放:学校不是教学活动的惟一场所,学生可以在校外结合实际场景学习。对外开放:邀请校外相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传授方法上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主修和必修课平分秋色,学生可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开放型教学贯穿德国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始终,从而使学生在不依赖教师和家长的独立空间下自主学习,并将独立学习、共同学习和引导式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开放型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等,大大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想象力和创造性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传统教学以课本为中心,即以知识为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公民教育已从传统的学校教育转向终身教育,知识本位教育已不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把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作为其教育改革的着眼点和侧重点,顺利实现了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到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结构性变革。德国的能力教育主要是指导学生能在走出学校后顺利就业、融入社会。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自我生存的能力,不仅包括一般的动手和操作能力,还包括各种社会实践能力。学校的教学活动必须具备前瞻性,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做准备,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比如,德国中学生平均每人每学期要做4至6个课堂报告。根据教师指定的内容,学生必须自己选题、搜集资料、消化吸收、写作论文并在课堂上讲解。教师一般会及时对课堂报告做出评价。根据专业差异,德国学生课堂发言和课堂报告的口头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至50%。德国教育学家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听和看的渠道

只能吸收50%的知识信息,动手参与则能吸收90%。

五、课程设置实用并与时俱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行业分工也随之发生结构性变革,从而导致一种动态的职业结构。德国政府提出,传统的中小学课程设置过于偏重专业训练,已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必须增添更为普通的、超越专门化的通用知识和技能训练,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适应现代职业素质的要求。因此,德国现行中小学课程设置把知识技能和其适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内容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其课程设置涉及的领域较广,重视基础性关键技能的培养和价值观教育,强调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日后顺利进入职场、踏进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譬如,德国政府专门推出了“信息与通讯技术教育”计划,把新技术作为学科基础,在中小学课程中有计划地渗透新技术知识,使学生在各门课程中都能接触新技术的进展,及时了解和体验信息社会的发展。

总之,德国中小学的创新教育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以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和创新学习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并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使其通过自主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自主感知自然事物和社会现象,并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进取态度和掌握未知世界所必备知识的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的经验对我们不无启示。长期以来,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取向和教育方式较为滞后。中小学教育尤其存在诸多弊端,突出表现为:学生被动学习较多,缺少自主发展的空间,在群体上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改革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我们在中小学创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仍存在着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甚至为了创新而创新,从而陷入误区。我们应更新教学观念,以创新为主导,寓教于乐,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其一,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打破教师为主导、追求“标准答案”的教学陈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中小学国学教育例8

公民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现代化教育的基础工程,其实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座谈会上讲话提到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高等院校学生来源于中学,中学生来源于小学,因此要重视中小学教育”。[1]民国初期中小学教育中的公民教育开启了我国公民教育之先河,因此对此时公民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国初期中小学教育中的公民教育

从辛亥革命到的兴起,社会上的波澜壮阔也带动中小学公民教育在教育宗旨、课程设置、教科书内容等方面的变化。

(一)民初教育方针政策所折射出的教育理念

由于多数人觉得世界观教育太空泛,不被世人所理解,在1912年9月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中华民国新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2]的四育并提方针。

“四育并提”的教育宗旨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西方的先进理论。它折射出当时社会时代对提高国民素质,为新兴的民主共和国培养共和国公民的要求。

(二)民初中小学教育中关于公民教育的课程设置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等教育法令, 规定小学的学习年限为七年,均设修身科。初小4学年,每学年每周2课时,高小3学年,每学年每周2课时;中学的学习年限为4年,每学年每周1课时。经过全国教育会的讨论和决议,1922年11月1日大总统令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也就是我们所言的“壬戌学制”。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公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规定小学校课程包括卫生、公民、历史、地理(初小阶段的卫生、公民、历史、地理合并为社会);初级中学课程社会科包括公民、历史、地理。自此修身科被公民科所代替。

(三)民初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教学方法

关于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要考察修身科以及“壬戌学制”后公民科的授课方法。

中小学修身科的教学方法皆以“讲解”,“演习”为主。例如贾丰臻发表在《教育杂志》上的《修身作法教授谈》一文对演习法做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一年级教尊师,‘途中遇教师时,在数步之前行敬礼’,升国旗时要‘脱帽行最敬礼’,‘唱国歌时必起立表敬意’。”随着外国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入,民初教育界也积极探索借鉴西方的适合中国儿童的教学方法。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大批外国留学的有识之士将国外教育思想引入我国,加之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的行进,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除了之前的讲解和演习,又加入讲述与表演公民修养故事的方法,即教师示范,学生学习。

二、对民初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评价

(一)民初中小学公民教育实施带来的积极意义

民国初期实施的中小学公民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宗旨、课程安排、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体现出当时时代背景下对公民意识、个人道德的要求。由先进教育家带来的自学辅导、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教学法为当时的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对今后中国教育仍产生影响。

(二)民初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不足之处及对策

第一、民国初期的公民教育在“培养健全人格之国民”的宗旨下设置了由自身、家庭、社会、国家构成的知识体系,渗透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思想。这样的转变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

第二、袁世凯的复辟帝制,使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梦想继续发动战争。社会动荡不安、财政赤字匮乏。经济上的不足使学校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公民课又作为新设课程,更是缺少专业性的教师。

因此,政府应重视新兴学科的兴起,加大对学科财政支持与建设,配置相应的师资与教学设施,为公民教育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

第三、作为一门新兴的教育学科,其通过在中小学校设置修身科与公民科作为传授公民教育的媒介,这对公民教育的实施范围进行了限制;同时由于我们国家此前并没有公民教育的先河,这便导致其教学内容缺少理论与经验的指导。

因此,教学内容应该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能仅靠道德理论上的说教完成对儿童的教育,而是要言传身教,讲解学生在其年龄阶段可接受的理论并指导学生付诸实践中。

在当前之中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基础教育,因此,研究民国初期中小学公民教育就可以为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教育提供借鉴。

中小学国学教育例9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将其作为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之一,让小学生通过中国画学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当前部分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依旧采取固有的教学方法,加上中国画学习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难以较好地唤起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热情,以致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中国画教学效率较低。

一、中国画概念、特点及作用的相关概述

1.概念及分类。中国画历史悠久,内容广泛,表现形式多样,涉及中国古代文学、哲学、雕塑、建筑等多方面领域的元素,是中国艺术的精髓。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三大类[1]。人物画在唐宋时期空前发展,进入成熟时期,山水画与花鸟画则在宋元时期达到艺术高峰。此外,中国画也可以根据表现手法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2.中国画的特点及作用。中国画将古代的诗、书、画、印等艺术融为一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韵味的绘画语言体系。与西画相比,中国画主要采取点、线的形式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笔法、构图、艺术材料等充分展现鲜明的民族特色,且重视对主观情感的传达。另外,中国画重视气韵生动[2],强调通过绘画营造场景的意境、传达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国画传达出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中国画精神内涵的继承和传播。

二、中国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绘画能力。与西画相比,中国画更加重视造型,即形和象的传达。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中国画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整体把握物体形象、开展造型训练的机会。另外,中国画多运用点、线、面的表现形式,对绘画者的手、眼、心、脑反应速度要求比较高。学生在临摹中国画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2.能够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不同的绘画作品具有不同的画风,在赏析绘画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了解创作者的性格、思想等。中国画以严谨的结构、多变的笔触,形成了洒脱、简练、大气等多种多样的审美风格[3]。在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国画的赏析和临摹,了解创作者传达的情感,引发心灵上的共鸣。另外,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画创作者的高尚品德、远大抱负,从而发挥中国画德育的功能。3.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中国画作为传统艺术之一,其艺术作品本身具有创新性、独特性等特点,对创作者的创造能力要求比较高。将中国画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可让学生在临摹和赏析中国画时间接性地传承中国画艺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展的要求与自身独特的见解实现对中国画的创新。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材料、表现手法等方面创新中国画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同时,中国画作为中华文明的艺术典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国画,能够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三、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对中国画理解比较浅显。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的文化思想、情感等具有一定的深度。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生活阅历、审美能力相对有限,其赏析、创作中国画存在一定难度,往往难以通过对中国画的学习感受中国画在选材、选色、思想传达等方面的特点,这间接降低了部分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兴趣。中国画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作为支撑,如,创作者需要有长期绘画的经历,才能形成一定的调色能力。而当前科技发展,使电子绘画软件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绘画练习。一些小学生偏向于应用电子绘画软件开展创作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2.学生创造性能力发展受限制。受固有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家长对小学美术教学重视程度不足。如,在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中,部分教师仅仅让学生临摹课本中的中国画作品,或者让学生自由赏析课本中的中国画作品。这种教学方式与美术课程特点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美术这门课程的可持续学习。另外,部分教师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语言缺乏较强的生动性,难以较好地起到启发学生想象力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3.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方式单一。水墨画作为中国画的代表作品类型,在选色、选材等方面差异比较小,在创作手法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在实际的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中,部分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单一,难以较好地体现中国画的丰富内涵。这导致部分学生在赏析、临摹这些作品的过程中难以较好地感悟、传达出作品的意境,其临摹的作品往往失去了原作品的灵气[4]。同时,部分学校对中国画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如,部分教师在“造型•表现”领域设置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或者在教学中倾向于对美术技法的传授,其对技法的讲述比较枯燥、乏味,间接降低了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关于美的赏析、表达能力的培养。4.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多元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部分小学生自身思维不成熟,难以理性对待、接受外来文化,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国画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间接导致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受到影响。

四、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有效教学策略

1.结合学生喜好,激发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热情。小学生主要以个人喜好为动力学习相关课程,在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学习中国画相关内容。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国画魅力的基础上学习相关美术知识。如,在《彩墨世界》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了解《红荷图》这幅作品,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这幅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赏析该作品的热情,让学生用自身积累的美术知识分析作品的绘画技巧,从而透过具体的绘画作品感受中国画以形写神的特点[5]。2.采取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画。在讲解《鱼乐图》这幅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介绍作品,让学生能够认识水墨画、油画各自的特点和彼此之间的差异,掌握不同类型绘画作品的绘画技巧[6]。之后,教师可以采取演示的方式将作品的线条勾勒出来,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体会中国画线条传达的魅力,并且深入分析相关作品,唤起学生自主创作的欲望。最后,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创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具体的绘画创作过程,促进学生绘画技巧、赏析能力的不断提升。3.结合学生的认知思维等特点选择绘画素材。工笔、写意是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其主要借助人物、景物等表达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小学阶段美术课程的教学要求比较低,重在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绘画工具、掌握中国画的特点,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培养绘画的基本功,为其后期深入学习美术课程做好铺垫。因此,在具体的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爱好等因素合理选择相关教学素材。如,在关于中国画组成元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童奕图》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辅以具有通俗性的语言讲解,便于学生理解画面的组成要素。又如,在《鸟语花香》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齐白石的作品,为学生介绍工笔画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意境表现。同时,教师可以引入语文课文中的相关古诗词,在现场临摹环节启发学生采取扇面、斗方等多种构图形式开展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4.为学生提供中国画创作的空间。美术课程是一门艺术课程,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想象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的支持,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美术理论知识的支撑,而且需要外部环境的滋养,激发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潜力。因此,在实际的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中国画创作的空间[7]。如,教师可将传统美术教学空间从课堂拓展至课外,让学生在自然中感受万物生长,以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眼睛看到的、内心感受到的表达出来。这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从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灵感,使学生美术学习的视野更加开阔。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中国画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方法等,促使学生的中国画赏析能力、想象能力得以发展,而且能够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理解,借助对中国画的学习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在当前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下,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并且充分挖掘中国画在德育方面的价值,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画创作者的高尚品德,使学生在中国画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晓英.小学美术课程中国画教学探究[J].教师,2019(23):78-79.

[2]张敏.如何优化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J].好家长,2018(48):232-232.

[3]张竞尹.中国画在校内美术教学的现状探析[J].明日风尚,2017(15):296.

[4]林道宁.中国画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明日风尚,2019(3):135.

[5]朱天甲,朱文静.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教学指导[J].美术教育研究,2016(2):163.

中小学国学教育例10

文章从日常教学着手,分析出几点促进国学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化方案。

一、充分把握好唐诗宋词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中唐诗宋词占据着较重要的位置,经过时光洗礼,精雕细刻成为文章中的精髓,有利于学生牢记古诗词中的典型句子,扩展了学生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上把握好唐诗宋词部分的教学,综合课内拓展阅读和课外阅读资料,使阅读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二、文言文促进语文教学的经典性

文言文与其他类型的文章比较拥有一种古朴之美,不仅有利于学生基本语文素质的培养,而且还可以塑造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

如教学中《狐假虎威》一节,在课程结束前,总结文章升华情感时,可以引导学生创设对话的教学情境。

教师:这节课程学完,对于文章中“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这句话,假如让你模仿下,你会怎么说?

学生甲:看百兽见吾而敢不走乎?

学生乙:窥百兽遇我而敢不走乎?

古味十足,让人称赞,同时课堂学习氛围也得到活跃。在课堂上,学生结合文中意思自己总结,完成一个精彩的对话练习,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掌握。此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引入经典故事使语文教学变得轻松

在语文教学中,选用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国学经典故事,可以给语文学习注入新鲜的血液。如学习《徐悲鸿励志作画》一文时,当学习到徐悲鸿如何刻苦学作画,此时要把握好时机,让学生谈论自己所认知的古人刻苦学习的小故事。学生会举出许多小故事,譬如《悬梁刺股》《闭门苦读》《隔篱偷学》《警枕励志》等,教师可选出一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同时引导学生课后自己去翻阅相关的古代经典小故事,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扩展,这样提升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国学经典蕴含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国学元素教育,可以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深层次的了解,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