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中男生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3 16:37:49

初中男生教育

初中男生教育例1

现初步阐述于下,希望能够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营造合班氛围,提供有效环境。体育课有着自身的特点,具有空间大、活动强、转移频等特点。居于此,必须根据男、女生特点和教学需求,努力创设和谐、有效的教学氛围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情景和道具,设计各种富有激情的特定场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合班教学提供和谐、有效的教学环境。

注重内容搭配,提高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教师根据男女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重组和安排。如:女生喜欢一些节奏鲜明、形式新颖、方法简单多样的练习内容,如健美、体操、舞蹈、小球类拳等活动项目。男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喜欢对抗性、比赛性的项目,如球类比赛、接力跑、力量对抗、武术等项目。教师要考虑到男女生的这些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如:健美操和球类搭配、舞蹈和径赛搭配、小球类和体操搭配等。这些内容的重组和安排可以统筹兼顾,使男女生协调发展,共同练习和提高。同时,通过教学内容多样化,通过男女生不同的展示,尝试学习等方法,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以多样教学形式,促进教学效果。以创新为载体,根据内心需求,设计研制,通过重新排列、优化组合教学形式,迁移和提高教学效果。

强化个人展示参与。在教学上,可以设计一个叫“跟我学”的板块。在每节课准备环节,给学生3至5分钟,让他们轮流来教大家一个体育动作。女生可以教给大家健美、舞蹈和绳操等;男生可以教篮球、足球、标枪等,所教动作自由发挥,不受限制。让大家在这里了解到自己以前不知道的体育项目,并积极参与,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了当好“小老师”,在课前认真准备,学习并掌握所教的动作。这样无形地促使学生能在课后积极锻炼,大大调动了学生对体育项目学习的兴趣。强化个人展示参与,使每位同学都有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真正培养学生自我健身的好习惯。

尝试男女编组学习。根据学生的身高和体能,打破以往按男女性别分组的传统形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这些小组成员要求相互帮助和提高,同时又是竞争对手。如在学习快速跑技术时,可要求男女生搭配一组,利用男生的快速能力帮助提高女生速度;在球类比赛中,需要男生的勇敢果断去感染提高女生的优柔寡断;在定向越野中,需要男生的正确方向性指引和女生寻找路标的细心之间的完美组合。男女编组学习,使男女生在不同的体育项目中发挥各自优势,在学习中相互尊重、鼓励和帮助,促进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

初中男生教育例2

关键词 初中学生体质 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

以温州市鹿城区部分在校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检测并分析鹿城区四所在校初中学生的原始体质健康数据,其中温州第二十一中学1084人、温州第二实验中学1145人、温州第二十三中学955人和温州第四中学723人,共计3907人,其中男生2093人,女生1814人,年龄跨度为13~17岁。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身体形态特征

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同年龄初中男生平均身高为163.95cm,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男生平均身高为163.36cm,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男生平均身高比全国同年龄初中男生低了0.59cm。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

另外,在体重方面,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男生平均体重比全国同年龄初中男生低0.64kg,女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1kg,且男、女生数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男生的身体发育状况一般,而女生身体发育状况良好。

(二)身体机能特征

调查显示,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平均肺活量指标与全国同龄初中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

在台阶指数方面,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平均台阶指数与全国同龄初中学生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

(三)身体素质特征

调查显示,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的力量素质(立定跳远)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初中生的平均水平,两者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

(四)综合成绩评定

调查显示:鹿城区初中男生优秀率为10.16%,良好率38.35%,及格率46.72%,不及格率4.77%;女生优秀率为17%,良好率42.39%,及格率37.13%,不及格率3.48%。由此可见鹿城区初中女生优秀率和良好率高于男生,而不及格率低于男生。另外,全国同龄初中男、女学生的总体评价等级分别为,男生:优秀率为9.24%,良好率36.82%,及格率48.34%,不及格率5.60%;女生:优秀率为16.14%,良好率42.82%,及格率37.01%,不及格率4.03%。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将鹿城区初中生总体评价等级与全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体质状况好于同年龄段的全国初中生,这为温州市鹿城区的中学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逐步提高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特别是改善男、女生不合格人群的体质状况和男、女生总体评价等级之间的差距应该成为今后体育工作的重点。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男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略低于全国同龄初中男学生(P

2.反映身体机能的肺活量和台阶指数上,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的指标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初中学生(P

3.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除男生的坐位体前屈外,其它各项成绩均好于全国同龄学生(P

4.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女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均高于男生,而不及格率却低于男生,表明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女生体质状况好于男生。

初中男生教育例3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202-02

近十年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出现持续下降,其降速具加剧趋势[1]。为此,2007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意见》,旨在发动相关力量,对青少年的体质现状给予大力的改善和促进。本研究把智趣的“定向运动”引入中学体育教学,替代单一枯燥的传统耐力锻炼,尝试能否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锻炼,从而有效改善和提高体质状况,也为今后能深入探讨和研究“定向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提供初始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广州市铁路第一中学初一级学生(男:220人;女:206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广东省2006年颁布的《中小学生体能素质评价标准》测试指标和方法进行初一基础测试、初二及初三追踪测试;并用问卷调查就学生对传统耐力跑锻炼态度、对定向运动了解、态度及接受程度等进行调查。

2 研究的实验设计

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课堂“定向跑”各种不同的锻炼内容和负荷量(见表1),在实验期内作为主体教学内容或辅助内容穿插于教学中。

同时,根据教学目的和需要,按场地大小确定长短距离定向跑;跑的形式可照地图所示按顺序或不按顺序到访点标;可采用折返跑增加难度和距离。

3 测试结果与分析

3.1 基础测试状况

基础测试状况见表2,基础测试男女生体能状况从优秀的3.52%,上升至不及格的38.24%。其中耐力素质测试男子1000米从优秀的2.73%到不及格的73.64%,落差高达70.91%;女子800米从优秀的1.46%到不及格的57.28%,落差也达55.82%;50米速度力量测试显示:男子数据曲线存在负斜坡的发展趋势;女子则呈中间高,两头低的曲线走向。

总体看:男女体能测试73%以上学生处于合格及以下水平;男女耐力素质测试90%以上处于及格及以下水平。男女速度力量测试65%以上学生处于及格及以下水平。

3.2 追踪测试状况

对初二实验教学后进行追踪测试,结果与基础值比较显示:男女体能测试达优、良、及格的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特别是及格上升率19.58%,不及格减少率24.72%。

男女耐力素质达优、良、及格人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男优、良升幅比女大,及格女比男大。男女共同点:(1)各上升等级中,及格升幅最大,其差值分别为15.43%和17.22%;(2)不及格率大幅下降,其差值分别为22.34%和19.38%。

男女速度力量素质达优、良、及格人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男良好的升幅比女大,女及格的升幅比男大。男女共同点:(1)及格升幅最大,其差值分别为4.05%和7.45%;(2)不及格率下降率大,其差值分别为11.19%和11.88%。

男女耐力素质达优、良、及格上升率为男11.18%、14.94%、15.34%;女0.95%、8.41%、23.37%,升幅初三大于初二,其差值分别为男7.39%、10.39%、-0.09%;女0.95%、6.20%、3.15%。不及格下降率男37.55%、女32.77%,降幅初三大于初二,其差值为男15.21%、女13.39%。

男女速度力量素质的优、良、及格上升率男7.55%、19.9%、2.16%;女5.04%、22.76%、8.97%,升幅除男子及格出现负增长外,其余均为初三大于初二,差值为男3.95%、16.27%、-1.89%,女1.43%、21.93%、1.52%。不及格下降率男29.53%、女18.82%,降幅初三大于初二,其差值为男18.43%、女6.94%。

综合以上分析表明,经过二年实验教学,学生体能、耐力及速度力量等素质的总体水平均呈较大提高态势,实验时间越长,提高幅度越大,其实效性也越大。

3.3 问卷调查分析

为全面掌握体育课教学情况,笔者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所示。问卷调查结果为:68.9%的学生对传统耐力跑的教学手段感到枯燥、不想练;学生75.2%喜欢“定向运动”、95.3%愿意参加、63.2%相信此项运动可改善体能状况,该数据反映了学生对“定向运动”接受的主观态度,此情况与上述测试结果吻合,进一步确定“定向运动”实验教学具有实效性。

4 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到以下结论。

(1)基础测试值反映:男女体能和速度力量素质有65%以上学生处于及格及以下水平;耐力素质有90%以上处于及格及以下水平。

(2)通过2年实验教学,男女体能及各项身体素质均呈提高态势,升幅初三大于初二的结果表明,实验教学时间越长,提高幅度越大。

(3)75.2%学生对“定向运动”持喜欢和相信其可改善体能的态度,是接受“定向运动”的真实反映,也再次证明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社.

[2] 广东省中小学体能素质评价标准.广东省教育厅,2006.

[3] 庄海球.将定向运动引入中学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教学,2007,5.

初中男生教育例4

关键词 教学 体育课 分组教学 实验研究

一、体育课中男女分组教学的基础性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08年11期开辟了关于“初中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的专题讨论。主要刊登了马凌的《推行男女分班教学,确保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实效》简称《推行》等四篇文章。《推行》中认为:“男女生分班教学”符合体育课程教学的特点,体育学科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初中以上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男女生在生理、心理、体能、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承受的运动强度、生理负荷量也不同;如女生偏爱韵律感较强的运动项目:韵律体操、体育舞蹈等,而男生更加喜欢具有竞争性、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篮球、足球等。由此看出,初中男女生在生理、心理、体能、兴趣爱好的差异是推行男女生分组教学的主要立据。

在2013年9月北京市教委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要求从新学期开始,初中学段体育课实行男女生分班教学”。早在几年前曾有重庆复旦中学、重庆一中、上海八中、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等多所学校进行过男女分班教学的实验,当时不少专家、学者都持反对的态度,由于来自社会巨大的压力,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仍然没有得到推广。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后,一个显著的变化是“选修”教材的比例增加了。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更注重体育课程的健康价值、实用价值和可持续性与个体需要的价值。而新的体育课程基本理念也演变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阶段属于水平四,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水平目标:“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完成一两套武术套路或对练;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完成一两套舞蹈或健美操;基本掌握几项主要的田径运动技能;基本掌握一两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由此看来,其目的是通过学生对多种类型的项目学习,从而锻炼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以后的体育学习打下基础,分组后的男女教学更加体现了“基础性”。

二、体育课中实施男女分组自主学习的探究

(一)从教育的目的出发,教师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为社会效能服务,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从我国体育教育来看,体育师资配备男教师明显比女教师多,教学中主张男生学习对抗性的项目、女生学习柔韧性的项目的,教学的内容、方法以及教材的设计都以男性为中心,同时教育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暗示男生的刚强与勇敢,女性的柔弱与胆小。进行男女分班教学担心会强化性别意识。

(二)关于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讨论。还有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的第二高峰,正处在健全人格和身心的关键时期,处于心理多变期,学习方法、情感需要交流。如果刻意地把男女生分开授教是否促进全面发展呢?“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社会心理效应之一。实质在阐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一种现象。在这关键的时期,会不会造成“男生更加男生”,其性格更加刚强,“女生更加女生”,其性格更加柔弱呢?会不会造成初中男女学生性格走向两个极端呢?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大面积的进行男女分班教学,且有相当的数据证明:“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男女分班比混合班要快,效果要好”。

(三)从师资缺编和场地器材匮乏的思考。实行男女分班教学,教学班会倍增,与之要求教师和器材场地的扩充,才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就目前来看,我国目前专职体育教师数量已近40万,普通中学体育师资20余万,中国拥有2亿多青少年学生,师资相对匮乏。全国目前有各类体育场馆总计达61.6万个,学校体育场馆占67%,和我国中小学人数相比,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体育场馆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当前我国师资力量看,已远远不能满足基础教育师资配备需求,多数中学体育教师周课时在16-18节,有的甚至20-22节。如果男女分班授n无形中课时量将继续增加。另外,在农村学校,不要说分班,就是没有分班,体育教师和场地器材也与教学要求不相适应。初中体育男女性别分班教学的推广也不符合我国体育基础教育实情。

初中男生教育例5

2013年3月30日,上海市教委批准上海市第八中学开设“上海市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意味着这所学校将要逐渐变身为沪上也是目前中国第一所“男子学校”。

在我任教的初中班级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表现是:班级干部群中女生占了多数,大概是三分之二;每次班级考试按照总分记班级前十名中,女生占多数;顽皮的学生中女生人数居然比以前班级多。当然,这不代表社会上的表现也是如此。

在身体素质上,据1985~2005年中国男孩体质变化状况调查显示,男孩的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力量等各项指标全部下降,只在个别项目中乡村男孩有所提高。

一、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讲

在全社会肯定“女生崛起”,倡导现代文明,破除旧有思维。改革开放几十年中,整个社会中男性依然占主导地位,这是由30年前的教育决定的。

某所大学曾在学生中做过这样一个心理试验:把学生分为两组,给每组都播放了一段录像,录像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啼哭、喊叫,不停地动来动去。第一组的学生被告之这个婴儿是个女孩,于是所有学生在评论中写道:这是一个脾气很坏的女孩。第二组的学生被告之这是一个男孩,学生的评论就变成了:这是个有个性的男孩。

说明在潜移默化中,社会对于不同性别的个体做出同样的表现也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部分女性通过高等教育在社会中实现人生更多社会价值已经超越了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的期盼值,只有破除固有的思维,才能使整个社会更开明和文明。说得更理性化一些则是:只有坐标轴是男女公平,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

二、从教育局层面来讲

1.改变教师队伍男女教师比例,扩大男性教师队伍。

在苏州市的中小学中,女教师比例大于男教师。如我校初中部教师148人,男教师为49人,大约占全校人数的1/3。小学、幼儿园中,男教师比例更少,幼儿园教师中男性比例几乎为零。

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养成及心理成长,缺乏男性的教育和激励,孩子往往怯懦、不自信。另外男教师理性思维更多,如遇事比较沉着、冷静,思路比较开阔,在教学中能给学生提供相对开阔的学习视野,还有其他特点如宽容、豁达等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

培养教师的招生环节要改善。有关部门应增加师范生招生中男性的比例,鼓励男孩子填写师范学院。在中小学校、学前教育老师招聘环节中对男教师的招聘范围、要求要适当开放。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倾斜政策,增加男教师的比例。宣传鼓励男性从事低龄教育工作,并树立典型。

为男性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相信会有更多男生选择到中小学、幼儿园当老师。只有从最小的娃娃抓起,给予一个更健康的男女教师平衡的环境才是“治根”之策。

随着教师队伍中激励制度的不断完善,从优秀教师到特级教师甚至教育家这样的发展前景对于有教育理想的男性是相当有诱惑力的。

2.建立部分男子学校,满足部分社会群体的需要。

现行体制下,在男女混校出现女孩占上风的情况下,可以建立部分男子学校。在这样的学校中,可以开展完全适合男生特点的学习、生活、锻炼。“男子学校”如同现代都市里父爱缺失的一个很好补救措施。让男性具有的独立、自信、自主、坚毅、勇敢、果断、坚强、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富有进取心、合作、热情、外向、开朗、大方、宽厚等个性特征,润泽到更多孩子身上。何况,我们的教育需要多一点虎性的、野性的体魄,让野蛮的体魄里盛装文明的素养。这样,教育或许能走得远一点。

社会群体中有“小男子汉”的呼唤,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确实要建立部分男子学校。像英国的男子学校或者女子学校等的建立满足了部分家庭的个别需要。中国四五十年代确实有过男女分教的情况,可以部分借鉴。像包玉刚学校这样的私立学校,也不是满足整个社会需要的,而是满足部分家庭的需要的。甚至,华东师范大学的美籍华人李明华教授个性鲜明地指出:在某种意义上,教育是私人产品。其倡导的校中校形式是相当适合农民工子弟的一种新形式。所以,中国的教育应逐渐向“个性化”发展,是对现有公办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

三、从具体学校层面来讲

尝试在初中体育中实施男女分班教学,使其适合男女生身体素质差异。“初中体育实施男女分班教学,因为初中以上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在体育锻炼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侧重柔韧性运动,如舞蹈,而男生更喜欢一些对抗性运动,如篮球等”。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体育教研室主任、《意见》的主要起草人马凌说:“采取男女分班教学能使学生得到更有针对性的锻炼。”

“初中生的生理发育需要和男女个体差异使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成为必要”。龚真观说,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年龄大多在12至15岁之间,其生长发育正处于高峰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心血管、呼吸系统发育加速,但尚未完成,可塑性大。由于这个时期是学生身体机能发展的高峰期,心肺发育加速,因此,采取必要的体育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初中学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发育,提高身体机能。

参考文献:

初中男生教育例6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0-0016-03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更好地落实《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了解初中青春期教育的现状,探讨初中青春期教育的有效方法,2009年5月,笔者采用自编“初中生青春期教育调查问卷”在我校(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实验基地附属中学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初一、初二年级作了一次关于初中生青春期教育的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68份。其中初一90人,初二78人,总共168人。初一和初二共有男生99人,女生69人。问卷调查过后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青春期教育现状

1.学生了解青春期性知识的途径

学生了解青春期性知识的途径,有44%到56%的学生选择由学校下发的资料,其次是来自父母、家庭的教育,第三个途径是学校开设的课程。第四个途径是来自影视和网络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家庭、父母是我校学生获得青春期教育的主要渠道。由影视、网络途径获得青春期性知识初一是37%,略高于初二的21%,两个年级的男生都要高于女生。男生更多从网络、影视上获得青春期性知识。初中阶段的男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而模仿能力较强,更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这就更需要家长加强监控,避免低级、庸俗、黄色的网络信息对孩子的影响。

2.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程度

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程度:初一、初二年级“非常了解”的平均达到6%,“一般了解”的初一48%,初二 60%,“不了解”的初一10%,初二14%,两个年级男生对青春期知识“不了解”的人数都高于女生。由此可见,我校初中年级有一半学生对青春期性知识处于“一般了解”的程度。

3.学生想了解的青春期知识

学生最想了解的青春期知识:两个年级排在前三位的是青春期心理变化、青春期生理变化、异往。而对怀孕与避孕的知识、性传播疾病的知识学生的知晓率不高。首要原因与学生的年龄有关,这些学生处于13~15岁之间,年龄小,对这些知识还不太了解。另外,学校还没有在初中年级进行系统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教育,大部分学生对生殖及性健康知识充满神秘感和好奇心。

从表中可以看出初中学生最想了解的知识是青春期心理变化及如何排解青春期的心理障碍,这就充分体现出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以性发育为标志的生理已经基本成熟,另一方面以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的内心冲突为标志的心理尚未成熟。即青春期生理发育越来越提前,心理成熟越来越滞后。这一矛盾、冲突给青春期的孩子带来更多的危机和困惑,所以他们迫切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初中的心理老师,更需要将心理辅导课与青春期性教育进行有效整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安度青春期。

4.学生对学校开展青春期性知识方面教育的态度

希望学校开展青春期性知识方面教育的有29%到38%,持无所谓态度的有52%到61%,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9%)是不希望的。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开展青春期教育的态度是积极的。另外有一部分学生往往由于“羞于启齿”和回避心理而持“无所谓”的态度,并非不想获取青春期知识。

5.学生应对青春期的态度

有49%到61%的学生选择“面对青春期基本上可以应对,还需要得到一些帮助”,只有9%到12%的学生选择“还没有做好准备,可能会不知所措”,而且男生要高于女生。看来初中女生从生理发育到心理发展都比男孩子更加成熟,能从更多渠道获得青春期知识,能更加从容、主动地应对青春期。

(二)初中生对异往的态度

1.与异性同学交往,学生的感觉

与异性同学交往,学生回答“没有感觉”的初一占60%,初二占73%,男女生差异不大。其次是“有些紧张”“不好意思”“异常兴奋”。在传统观念中“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男女同学交往应该有些紧张、局促、害羞、不好意思的感觉,而我校学生有一半多选择“没有感觉”。通过与个别学生和班主任的访谈发现有以下几个原因:

(1)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异性同学之间的神秘、羞涩、紧张、拘束越来越少。经常可以在初中的班级里看到男女生追追打打、推推搡搡的现象。

(2)初中的女孩子比男孩子早一两年进入青春期,相比而言女孩子更加成熟、自信、活泼、大方,阴盛阳衰现象明显,在一个班里成绩优秀、各方面都比较出色的往往都是女孩子。在女孩子心目中有品味、有魅力的阳光帅气男孩最有吸引力,而这样的男孩子在她们周围似乎找不到,于是这些女生对周围的男生往往不屑一顾,她们也更喜欢与同档次的女同学交往。另外,我校初一年级的一部分小男孩刚开始进入青春期,他们还懵懵懂懂,不知道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或者是害怕与异性同学交往。他们往往更热衷于玩网络游戏,更喜欢与同龄男孩子交往。还有些男生认为周围的女生“太强势”“太野蛮”,性格不太讨人喜欢,有些男孩“以貌取人”,感觉周围的女生“不漂亮”“不可爱”。于是乎就对女生退避三舍。这就造成了男女生彼此隔膜、彼此疏离的现象。

(3)在进一步的访谈中有些学生说:“同班同学在一起时间长了,男女同学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很自然,很平静,也就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了。”另外还有一些学生说:“男女同学相处不可能完全像同性同学那样自然、平静。只是在填写调查问卷时心中有顾虑,担心别人看到自己选择“兴奋”“紧张”“不好意思”会说自己心理变态,所以只好选择“没有感觉。”

(4)目前家长和老师对中学生早恋比较敏感,一旦发现早恋的倾向便如临大敌。基于这种压力,初中生一般都会选择与异性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将对异性同学的“好感”“喜欢”“爱慕”压抑下去,避免陷入“早恋”的漩涡之中。

2.与异性同学交往更愿意采用的方式

与异性同学交往大部分学生选择班级集体活动和课外小团体交往的方式,课外同学朋友的聚会、生日聚餐等小团体交往方式最受欢迎。“不想与异往”的占10%到13%。

3.学生对来自父母或老师的对异往的指导的看法

在与异往的问题上,有32%到49%的学生选择“不需要”“不希望父母或老师干扰”,这大概与初中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增强有关。有些学生担心父母或老师知道后会带来更多的麻烦,所以一般不会让大人知道。有15%到26%的学生选择“主动寻求他们帮助”。其实异往问题是困扰初中学生的一个大问题,学生也希望得到老师和父母的宽容对待和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解决疑惑,可现实情况是父母和老师一发现早恋的苗头,就如临大敌,横加指责,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因此学生只好采取回避的态度。

4.学生对恋爱的看法

有49%到62%的学生选择“反对”中学生谈恋爱,我校学生整体上还比较单纯、幼稚,真正开始谈恋爱的很少,个别学生对某个异性同学会有“好感”“喜欢”“爱慕”等懵懵懂懂的情感,私下里会有发手机短信、QQ聊天、长时间打电话、写情书等行为。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年龄还小,还不懂爱情,学生时代要以学业为重,目前还不会考虑恋爱问题。

(三)初中生的性观念和性道德

1.假如非常要好的异性朋友提出身体接触等过分的要求,学生的态度

2.学生对性的看法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校有72%到79%的学生认为“性”“很正常”,只有少数、个别学生认为是“不健康”、“很丑恶”。说明初中生对“性”这个问题大部分都能正确看待,不认为性是羞耻、丑恶的。

三、建议与对策

初中男生教育例7

我国已进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时期。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使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深化改革和全面转型的历史阶段。教育、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一级达标中学男女生比例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令人担忧,其对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影响成为我们应去思考和面对的现实课题。

1 一级达标中学男女生比例的发展现状

各种资料来源显示,人口的出生性别比例恒定,而且新生婴儿中男孩多于女孩的现象在任何时代都表现得很稳定,基本在103~ 107:100之间摆动,并以105:100为中心。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对英格兰1857~1866年新生婴儿的性别情况进行了记述,这10年间英格兰每年平均出生的婴儿为707120个,性别比是104.5:100。进入20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多数国家对人口的变动,特别是对男女婴儿出生比例的统计都十分重视,人口的出生性别比平均为1:1.06。①

在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中国人重男轻女错误观念的影响,人口性别比中男性的比例数略高于国际平均值。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28日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人口及构成中,总人口131448万人,男性67728万人,占51.5%。女性63720万人,占48.5%。其中,0-15周岁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1800万人。②晋江市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总人口147.93万人,男性77.21万人,占52.19%;女性70.72万人,占47.81%。其中0~9周岁男性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高达124.95%。③

从生物学或遗传学的角度看,人口性别构成取决于人口出生性别比,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在晋江市的一级达标校,男女生的比例构成却不取决于人口出生比例,而且一级达标校女生比男生多的现象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1)全国总人口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3.0%。(2)晋江市总人口中男性高于女性的比例达到4.38%。这个比例又高出全国1.38%(3)连续三年以来,一级达标中学女生高于男生的比例达10%以上。(4)连续三年以来,一级达标中学文科班女生与男生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大。

很显然,一级达标校男女生比与国内人口出生比有较大的反差,其原因不仅仅是自然因素的影响,我们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科学分析。

2 一级达标中学男女生比例发展现状的成因分析

造成一级达标中学男女生比例发展现状的原因极为复杂。即受家庭、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条件所制约,也受学生自身素质所影响,是外界因素和其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1 学校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存在偏差

一级达标中学的招生是通过中考进行的。中考以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分数线录取新生,其录取的惟一标准是考试分数。尽管这一录取方式并不很客观、全面,但却是目前较为统一的录取方法。现实情况是:相当部分的初中男生在这一轮的竞争(中考)中被一级达标中学的录取分数线淘汰了。男生的这种情况与学校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存在偏差有直接的关系。

2.1.1 学校的“快、慢”班的分班措施让男生输在了起跑线上。由于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招生按“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进行。初中校对入学新生组织“入学考试”,并以考试成绩为依据编制班级。有的学校把入学考试成绩较好的学生编入“快班”(或称“培优班”),把其余学生编为“慢班”(或称“普通班”)。初中校“快慢班”的编制,虽美其名曰“因材施教”,其实质则是希望通过集中学校的优质资源,追求中考的优秀率。由于男女生理、心理的发展在时间上存在着差异,使培优班的女生往往多于男生。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女生要比男生早熟两年。在自控力、学习毅力、领悟力上也相应比男生早熟。就学习习惯而言,女生比男生更具忍受力和耐力,韧性也比男生强,更能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目前各级各类考试命题的设置主要考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比得是知识的完整性和细致性,这有利于心理较稳定和学习更细心的女生发挥。尽管男生在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上普遍强于女生,但是女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比男生成熟,因此更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取得好成绩。

2.1.2 应试教育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弱化,后进男生的发展受到阻碍。在素质教育受到“精英教育”、“应试教育”挑战的现实情况下,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弱化的现象。教师对后进男生的转化工作不得力,有效措施没到位。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少主动性、灵活性、启发性等必要的正确引导,有的甚至采用体罚学生的手段。对学生的评价大多以学习成绩为依据,缺乏科学、全面、客观的标准。

初中生年龄大约在12~15周岁,是心理上认知、情感及个性发展到一定程度,自我意识较强,学习动机还不够稳定,意志、品质不够成熟的学生群体。这个时期身体、智力迅速发展,心理、生理突变,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相互交织,因此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过失行为。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生活,对未来成长多少有些向往,有些憧憬。男生一旦被编入“普通班”,对于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一种精神打击,会使他们感到希望破灭、前途渺茫。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空泛、教条、教师对学生过多指责和惩罚,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单一和不合理性。凡此种种,都会造成相当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对学习丧失信心。男生则更多直接表现为怄气、发怒、厌学、逆反等过失行为,从而影响学业成绩的提高。

2.2 家庭教育失误的影响

环境因素是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必要条件,家庭和社会都是个人社会化的因素。对个人而言,其所接触的环境因素不同,社会化的过程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今天的中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表现为两个突出的失误:一是期望值过高,二是物质的过分满足。目前高中生的父母大多数出生于文革期间,“十年浩劫”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又积极投身于创业大潮中,成为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由于接受学校教育普遍较少,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都很高。他们从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出发,强迫子女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发展。这种期望值大大超出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由于受重男轻女传统错误观念的影响,父母对男生过份溺爱,并通过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表现出来。

面对家长过高期望带来的压力,男生更容易表现出逆反心理。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由于身体迅速发育,使初中生很快出现了成人的体貌特征,突出表现为内心世界的越发丰富和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儿童时期,父母的形象至高无上,子女对父母既尊重又信任。进入初中阶段,这种心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知识的扩展和学生交往的增加,使他们在对父母的情感、行为和观念上都产生一定程度的脱离。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阶段的初中生,有着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希望得到成人的尊重。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这就是相当多的初中男生所追求的“男子汉”和“帅哥”气质。当他们的某些愿望及要求遭到父母的阻止和干涉时,常会产生过激的想法和反抗行为,造成与父母关系的疏远和裂痕,从而减弱了家庭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物质生活过分满足,又容易使学生产生了虚荣、冷漠、攀比等心理行为。来自于班主任的家访反映,不少初中男生成了家中的“小皇帝”。他们不仅漠视父母的教育和指正,反而会对父母的其他行为横加干涉和指责。父母因担心与亲子的关系疏远或出现裂痕,往往对子女的错误行为听之任之。这从另一个方面直接助长初中男生厌学、逆反等心理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2.3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家将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段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意指从这时起,个体将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及对之的依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情绪表现为可变性与固执性并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并存的特征。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无时不刻都在影响其思想和行为,并将影响今后的身心发展。由于男生接触的社会面往往大于女生,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他们的影响更直接和深刻。

随着晋江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电脑的普及率逐步提高。由于受文化素质的制约,学生家长普遍缺乏电脑知识和使用技能,家庭电脑成为初中生课余生活的自由天地。学校周围的“黑网吧”更是成为久治不愈顽疾。网络游戏的虚幻与刺激使不少男性青少年沉溺其中难以自拔,社会生活的相对自由、“虚拟世界”的无拘束和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构成矛盾。在自制力不足的情况下,有些男学生难以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逐步形成了厌学、逆反、虚荣、冷漠等问题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危害性甚大。

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同样对学生家长产生一定影响。酗酒、、家庭暴力、不正当的性行为等恶习在某些学生家庭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种行为对学生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它不断侵袭着青年学生健康的肢体和纯真的心灵。有的学生对家长的这种不良行为十分厌恶,但有部分学生却把它作为模仿和追求的榜样,并以此作为炫耀自己的资本。

3 一级达标中学男女生比例发展现状的问题反思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一级达标学校男女生比例所反应出的问题不容乐观,需要我们去认真探究和深入反思。

3.1 一级达标校男生比降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2007年是晋江市建市十五周年。在2006年12月15日晋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晋江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市政府提出,到2011年的五年间,“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农民人均收入突破10000元,把晋江打造为民富市强,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制造基地、商贸中心,滨海港口城市。在海峡两岸地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支撑和带动作用。”⑥晋江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面临着深化改革、全面转型的艰巨任务。晋江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任主要靠晋江的人民群众来实现,尤其是青年人。与普通高中的招生情况相对应,在2004——2007学年度中,晋江市职业高中的招生数分别为2200人、2883人和4197人,占初中毕业生数分别为16.3%、20.1%和18.9%。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招生总数占初中毕业生数的比例分别为74.9%、75.8%和70.6%。⑦不考虑溜生、辍学等现象,晋江市每年有约25%的初中毕业生没有继续上学接受教育。不仅如此,透过一级达标中学男女生比例的发展现状,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男生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在前文所列的表一和表二中,根据晋江市普通高中的男女生比例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男生没继续上学而过早地进入职业社会。很显然,这与晋江市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如果任由其发展,必将影响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一级达标校男生比例降低使高中新课程改革面临新课题

2006年秋,我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这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新课程改革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基础,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全面发展。高中男女生比例逐步增大的发展现状,对实施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即课程改革如何与受教育主体性别结构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男女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生理特征和表现形式。教育教学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变化发展的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改革措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实施新课程教学必须思考和面对的新课题。

3.3 一级达标校男生比例降低对未来人才性别结构的影响

现代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特征是人力资本的增长。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高中男女生性别比例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性别比例,也将使未来人才的性别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联系。我国经济社会正进入深化改革、全面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劳动者将在更大范围内不断发展、扩张、增强和改进自己的生产能力。不同行业对人的知识、体能的要求有所不同,产业结构的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结构。但男女心理、生理特征和表现形式的差异,使性别主体对某些特定行业产生适应性或不适应性。因此,对人才的需求,既是通才与专才的统一,又应该是年龄结构与性别结构的优化组合。否则,对经济发展、就业、婚姻家庭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和负作用。

4 一级达标中学男女生比例发展问题的策略回应

4.1 义务教育应切实转换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素质教育虽然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但它们仍面对着“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的挑战,教育体制改革还存在不少价值观念的冲突。因此,务必把义务教育切实转换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4.1.1 要取消并禁止初中校的“快慢班”编制。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快慢班”编制,使大部分学生的上进心受到打击,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限制了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使教育成为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成为“应试教育”的工具。这种班级编制是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相违背的。

4.1.2 要加强对初中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人生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人生价值观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与认识就不同,对人生道路、人生选择就不同。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加强对他们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尤为重要。

随着晋江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既存在着竞争意识、法制意识、效率意识等现代社会意识,也存在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的人生价值观。这些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极大。许多初中男生没被一级达标学校录取,又不愿意到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就读,并非社会没给他们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从内因分析,最根本的还是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在起导向作用。金钱的效能在社会上被放大,知识的价值没能得到体现,使他们过早远离学校,融入社会。这说明,人生价值观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就不同。

4.1.3 要加强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在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人的智力素质、德育素质、美育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个体心理活动这个基础。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各种心理矛盾错综交织,迫切需要教育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就在于它对人们知识、能力、品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因此,学校的教师都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普及心理健康课,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热线都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学科是以教育性为本质属性,知识性和教育性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基础学科,是中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忠实履行职责,坚持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尤其在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时,要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体现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素质发展。

4.2 文理科分班时教师应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

高中的文理科分班,是为减轻学生负担,适应高考招生而采取的措施。学生对文科或理科的选择,有一些片面的错误倾向,如认为“死记硬背”的女生适合念文科,或文科的职业较适合女性工作。这也是造成文科班女生多于男生的重要原因。

从近几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来看,在避免死记硬背方面已做了很大努力和改进。命题基本都是以背景材料、时政热点为载体,注重分析、运用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既避免了高考复习中的猜题、押题现象,又从整体上考察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文理科时,既要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方面出发,又要从高考试卷的导向,高招专业设置,市场的就业状况以及经济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帮助学生做出理性选择。

4.3 全社会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使用上应注意群体优势的整合和发挥

本文的材料来自于晋江市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就全国而言,它带有局部的个性特征。虽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发展指标长期位于“全国百强县”前列,“晋江模式”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成功样本。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目前晋江私营企业家族式、合伙式的股权结构特征正迫切需要进行改革。经济增长和企业转型取决于人才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从目前的性别群体来看,男性青年受教育程度不高,有望进入高级院校进修的男生比例逐年减少,这对人力资源的整合极为不利。

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当局部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将使整体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人才结构必须优化组合。一级达标中学男女生比例发展现状与未来人才结构、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紧密联系。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女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近几年我国高校在校女生数量增长很快,不少女生都选择进一步提高学历来增加求职筹码,等待机会,女研究生的数量已超过了男生。这些都有可能造成人才结构上性别群体失衡的危险。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长期以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求我们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对人力资源的研究,既要重视知识、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的个体性特征,又要注意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方面的群体性特征,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注、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正确理解、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注释

①转引自李 鸥:人口出生性别比例问题研究,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4(4)

②③晋江统计信息网:/tjxxw

④⑤⑦晋江教育信息网:.cn

⑥晋江市人大网:

参考文献

[1]刘豪兴主编:《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刘大椿,刘蔚然著:《知识经济中国必须回应》,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初中男生教育例8

中图分类号:G808.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1.022

前言

教育部规定的201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与评价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热火如荼,从初中到大学,引体向上成了男生必测的项目之一,占有10%的比列,而且引体向上项目为高优指标,学生成绩超过单项评分100分后,还可以超过的次数所对应的分数进行加分。因此 ,引体向上这个项目成了各地区各校关注的重点项目。引体向上是以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重量的悬垂力量练习。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握力、上肢力量和肩带力量,这个力量必须能克服自身的体重才能完成一次。它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曾公布过一组数据,为了制定新标准,2013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对20多万名青少年进行了引体向上测试。其中初中以上男生的引体向上测试中,竟然有一半以上的人一个都拉不上去,甚至有很多连双手握杠都握不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初一男生共6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问卷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初中男生对于引体向上项目的认识,以及练习引体向上的一些情况。问卷当场发放填写,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600份,实际回收6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00份,有效率100%。

1.2.2 访谈法:通过对部分体育老师代表进行访谈,以了解初中男生关于引体向上项目的一些现状;通过对部分学生代表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引体向上的困惑以及自身练习引体向上的情况;通过对部分家长代表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引体向上的认识以及要求。访谈内容自行设计,当场记录。

1.2.3 文献资料法:查阅一些与引体向上项目相关的资料文献,以了解研究内容的一些现状与背景。

2 研究结果

2.1 通过调查,600名初一男生对于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态度见表1。

2.2 通过600名初一男生关于引体向上的调查,以了解现在引体向上的现状与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

3 结果分析

3.1 初一男生对于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态度

从表1可以得知,600名初中男生有460人认为练习引体向上这个项目是有必要的,占76.67%,但是与此对照,600名初中男生中只有320名男生愿意去练习,只占总数的53.33%。由此可见,初中男生对于引体向上项目是支持的,是理解的,但是却又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去练习。从部分家长和体育老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家长和老师都是支持的,但是有一大部分家长又有担心,怕自己的孩子完成不了,纷纷表示会敦促自己的孩子认真训练。

3.2 关于初一男生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现状

从表2中可以看出,初一男生在引体向上这个项目上是有欠缺的,不乐观的,是不容忽视的。

3.2.1 学校场地器材方面的因素

从1-2两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来看,可以看出学校的场地器材基本还是能够应付学生的练习需求的,对初中男生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限制不是很明显。

3.2.2 师资课堂方面的因素

从3-4两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来看,学校开设的引体向上的项目课程较少,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不开设的情况,纯粹是为了应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在教程内容中,很多老师从来没有将引体向上这个项目作为课堂内容,很少主动地去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3.2.3 学生自身的心理、生理素质影响

从5-10几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在课余、假期中、大课间的时间没有主动去练习引体向上,大部分的学生不喜欢练习引体向上,学生对于引体向上的认识很少 ,不知道用力方法,不知道用力肌群。特别是初一男生能做5个引体向上的人只占13%,其余87%的男生都是在5个以下,甚至一个都做不出来。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定,初一男生引体向上1分钟做4个才算及格,从初二到高三及格线依次增加1个,高三及格线为9个,这样的标准,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不及格以下的水平,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令人担忧。

4 建议

4.1 学校层面

从学校层面上讲,要做好积极的宣传工作,加强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根据教育部现行的标准,不仅是初中男生,甚至包括高中和大学男生在内,引体向上都是他们必须参加的项目,而且大四男生的合格标准是11个。因此,对男生而言,能否按质按量完成引体向上已经关乎学业,必须加以重视。学校还要加强对于体育器材的投入,单杠需要添置,而且最好能设置成不同的高度,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4.2 体育教师自身方面

首先,教师要加强对于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重视和认识。现在学生的上肢力量和握力比较差,造成这一现状的问题也包括体育老师在这一方面的不重视。在对体育老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发现一些老师对于引体向上项目自己也有一些缺失,有的体育老师也不会做,特别是有一些女教师认识不足,很多老师对于引体向上的用力方法及用力肌群也不是很清楚,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在引体向上这个项目上的发展。参与引体向上项目的主要目标肌肉包括背阔肌、肱二头肌、前臂肌肉群,在训练时就要针对目标肌肉采取有的放矢的训练方式,老师对这些主要目标肌肉的练习方法也应该要有所了解,才能更有效地帮到学生。

4.3 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

关于教材内容,课堂中对于一些上肢力量项目的教学和练习很少。当然,学校的体育课有自己的安排,也不可能花过多的时间让学生们练习引体向上。现阶段很多体育老师只能是在课堂最后几分钟的“身体素质课课练”让学生练习。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应对这项测试,为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可以在课堂上多加强学生上肢力量的训练,体育老师要注意加强力量内容的偏重,帮助学生去建立思想认识,去辅助学生进行练习。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可以在平梯上做移行,每次手向前移动一个横杠,两手交替行进。这个项目在小学时很受学生的喜欢。二是通过屈臂悬垂。练习者站在凳上,两臂全屈反握横杠,两手与肩同宽,使横杠位于颏下,然后双脚离凳做静止用力的悬垂姿势,但下颏不得挂在杠上。第三手足并用或只用手爬竿或爬绳,根据个人力量选用,每次爬5~6米,练习3~4次。

4.4 教学组织方面

首先,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特别是对于初中男生,要使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学好基本技能,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在组织过程中,还要注意比赛游戏的运用,要让他们去体验成功感、满足感。另外,要注意组织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为了提高初中男生的积极性,在练习引体向上的初级阶段,可以采用单杠悬停时间长短比赛、提水桶、推小车等课堂的小游戏来有效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

4.5 教学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教学内容要因材施教,设置的目标要因人而异。对于初中男生来讲,可以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也可以降低练习的难度。初一、初二、初三的男生可以设置不同高度的单杠,不同高度的男生选择不同高度的单杠,能够单独完成一个引体向上的男生可以独立安排练习,多次反复练习;不能单独完成一个引体向上的男生可以采取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在其他学生或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练习,逐渐过渡到自己完成练习。

4.6 课堂评价注意运用激励

正确认识激励的效能,并把它很好地应用在初中男生的体育教学中去,对于提高初中男生练习引体向上,增强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初中男生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目标激励、信心激励、情感激励、竞赛激励等等一些激励方法,来激发初中男生练习的积极性。在点评的时候,对初中男生“不要一棍子打死”,不要根据完成引体向上的个数来进行点评,要根据学生的努力程度来进行小结点评,要根据学生的进步程度进行评价,而且对初中男生要以诚恳的态度而不要以训斥为主,要注意初中男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受到伤害,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能产生消极、抵抗情绪。

初中男生教育例9

1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复杂多变,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基本观点理念不断更新和创建,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的力度加大,步伐加快,以尽快适应社会的多变的发展。体育事业作为社会和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也只有紧跟时代潮流加快改革步伐,才能适应社会的协调发展,终身体育、全民健身的思想理念骨架已基本构建。二者构筑体育基本思想理念的平台,学校体育作为体育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容纳90%的体育人口,是体育价值理念平台的基本支柱,是体育事业最活跃的层面。教学改革已将学校体育价值转轨到健康体育思想及理念。新的教学大纲、教材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已顺利实施,现逐渐构筑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学校体育的基本因子优化组合而成的健康平台。必须研究分析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思想理念,只有了解学生的价值理念,认识基本规律,才能对学校体育进行科学合理的革新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尽管对体育价值观的研究也不乏其人,但大都集中在城市。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故此农村中学生的体育意识、思想、理念及价值观直接影响我国整个学校体育的改革于发展。为了推动全民健身、构筑健康思想平台及加快学校体育的改革,从而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得提高,作者针对河南省农村中学生体育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以共同行们商橘。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等相关学科大量的文献资料。

3.2访谈法

作者依据河南省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选择性地对郑州、新郑、开封、洛阳、南阳、商丘、周口、濮阳等地区农村中学生进行访问面谈,了解农村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认识、取向、及追求。访问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有关教育、心理、哲学、体育等方面专家及在农村中学任教的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体育教师,通过沟通交流对农村中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认识基本达到共同趋向。

3.3问卷调查法

3.3.1问卷制订

依据赵冰洁〈〈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几点思考〉〉所采用日本心理学家高木秀明加腾隆胜修订的价值观测量表及许仲槐《港奥台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研究》的调查量表,结合访谈的实际情况自制调查量表。

3.3.2量表的修订

量表制出后由六个年级的农村中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层面来理解修改并提出建议,参考有关专家及优秀体育教师的意见,筛选出十五个问题,每个问题均有很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很不同意五种不同的回答态度,制成如下量表。(如表一)

3.3.3效度验

问卷由学生、优秀体育教师及有关专家共同参与制订,对其结构和内容较高的评价,故有较高的效度。

3.3.4信度检验

采用重测法,以(男:女)3:2的比例每个年级选五人(共30人)进行间隔三周的两次测试,依据李克特五级量表法按同意度分别给予5(很同意)、4(同意)、3(一般)、2(不同意)、1(很不同意)分,采用电脑spss系统来统计分析:经方差分析得组间方差f=0 .0574〈 f0.05(1.58)=4.032 ,p>0.05 两次测试无显著差异,相关系数 r=0.8535 表明本问卷有较高的信度。中学生体育价值观调查表(表一)以下是关于体育价值观的15个问题有五种不同的回答态度,请依据自己理解将认为符合自己的态度挑选出来(在括号内打对号)

表一 (中学生体育价值观调查表)

 

3.3.5问卷调查及处理:按比例分层次进行抽样调查(男女比3:2)。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6份,回收率91.2 %,经整理得有效问卷420份,有效率92.11%,其中男总252人、女总168人,初(高)210 人= 男126人+女84人 ,将所得问卷以李克特五级量表用电脑spss系统统计分析。

4研究结果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逐渐城镇化、农民逐渐商业化、劳务人群逐渐都市化以及农村旅游业向主题公园、休闲娱乐、渡假保健等发展。近城边农村经济结构经济升级,整个学校体育的产业化、社会化、大众化、健康化的发展趋势,吸纳社会资金而向社会开放,逐渐向容经济性、开放性、社会性、大众性、健康性为一体的新型学校体育匡架体系。农村城镇化,由城市到农村,由城镇带农村,既城镇辐射照带农村发展,由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因素共同推动农村体育的结构升级,尤其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的影响,以人为本的健康思想筑建了农村中学生体育价值的新型思想及理念平台。将调查数据整理得如下统计表(比率计算,各题项得分比率=各题项得分和/各题项最高分,男女、年级、初高各自所占比率)。依据学生得分比率80%、70%、60%、60%以下为界分为几个级别来分析论述。 由调查可知农村中学生基本形成了以身体健康为首,、以调节大脑愉悦身心促进智力发展、磨练意志品质、陶冶情操等心理健康和培养上进心竞争意识等思想品质健康、中华民族强盛等群体健康为基础的体育健康价值为第一级层取向,其得分率均在80%以上, 有很高的肯定态度。表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深深根植于农村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 以追求体育活动实现生活感、随意、自由、平等、无拘无束及与同学交往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体育健将拿金牌为国争光的价值取向为第二级层价值观,其得分率均在70%以上。 以满足好玩的心理、塑造健美的身材、展示自己形象及威信为当代农村中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第三级层价值观,而应付体育考试与做体坛明星挣大钱已基本上呈否定态度,分别得分率42.76%、45.24%。依据人数比例计算应付考试项仅有12.67%的人持肯定态度。见表三 年龄性别不同的个体对体育价值观的认识态度及取向不同,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对农村中学体育价值观有一定的影响,

表二(依据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统计得分率 %)

 

4.1 第一级层

第一级层价值观取向于肯定态度,得分率均在80%以上,除(1)强身健体促进生长发育的肯定度呈上升起势,外其它均呈下降起势(如表四)(1)强身健体-促进发育体整体呈很高的肯定态度(得分率94.24%),初高中各年级变化不太明显,但是高中94.48%明显高于初中90.38%,性别差异较小,高三男9476%明显高于女9143%。充分表明:随年级增长农村中学生的强身健体意识明显增强,对体健康价值的追求肯定态度加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深深植到农村中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中,年龄越大对体育的认识越深刻,对体育强身健体意义的取向越明显,由于男女性别对成熟年龄的影响,导致高三女生对强盛健体意识较高一、二年级及同年级男生低。 (3)、(6)、(7)、(9)、(15)均有不同下降趋势,表明随年龄的增长健康意识明显下降。女高于男,初中尤为明显,女性成熟相对男较早的缘故,男子下降趋势,即初一高一时,农村中学生对调节大脑愉悦心身的价值认识及取向肯定度最高,随时间推移学习压力的增大,考分包袱压弱体育调解大脑、愉悦身心、进化心理及大脑的思想意识,表明农村中学生还处在硬实教育笼罩之中。(6)磨练意志品质-陶冶情操得分率在86.10%,初中87.81%高于高中84.38%,整体呈下降趋势,男87.70%高于女83.69%,初中尤其明显。个体越近成熟,心理及思想越复杂,价值越多元化,(女性成熟较早)故肯定度较低。(7)增进上进心-竞争意识得分率82.38%,男女差别显著,男84.52%明显高于女79.17%,整体呈下降趋势,尤其高男最为明显,但是初一女84.29%同高三女77.86%悬殊很大,充分表明生长发育期的女子到高三年级已接近成熟年龄,其思想意识的转变及差距突出,竞争意识的性别差异较强(9)促进中华民族强盛得分率80.86%,肯定态度较高,初中84.57%整体上明显高于高中7 7.14%,初男86.51%高于女81.67%,男子从初一到高三呈下降趋势,初女86.17%高于女77. 14%,毕业年级明显较其它年级(初三75.00%高三74.29%)下降十几个百分点。农村中学生的群体健康意识较强,个体健康已经上升到国家民族高度,初中生的民族精神明显高于高中,岁年龄的增长,民族精神下降,女较男弱(15)促进智力发展得分率 85.00%,初中 85.81%高于高中84.19%,男85.89%高于女83.69%, 男女从初一至高三呈下降趋势。(1)、(3 )、(6 )、(7 )、(9)、( 15) 体育的健康价值观有良好肯定态度,基本上是男子肯定态度高于女子,除(1)外均有下降趋势,农村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健康心理及思想的的肯定态度竟成下降趋势(随年龄的增长),

表四(依据李克特五级量表得分比率详细统计表 %)

 

虽说体育健康价值已构筑成农村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坚强骨架,但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健康思想相对于男生较低,这是由男女发育特点、传统思想及社会地位等因素所制约的。但其基本骨架正随年级的升高而呈下衰趋势。充分表明农村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受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学校体育的社会化、大众化、商业化、都市化等因素引导其体育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层面的增宽,对体育价值的取向趋于复杂,对体育价值的认识逐呈直接化、现实化,尤其毕业班健康意识及思想明显低于其他年级,而趋于追求直接现实化。

4.2 第二级层价

(4)、(5)、(14)、(12)整体呈较好肯定的态度,得分率均在70%以上。(4 )追求体育活动的随意、自由平等得分率74.52%,高中76.19%高于初中72.86%,女76.31% 高于男73.33%,高中极为明显。说明性别差异在低年级中不显著,而在高中阶段较为明显,男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强于女,随年龄的增长肯定态度基本呈上升趋势,高女79.05%明显高于初女,初三男最低66.67%,高三女最高81.43%,表明年龄越大对自由平等的追求越强。同时也表明:随年级的增长,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自由和平等渐减,(尤其女生)越近高考对自由平等越渴求。其将体育活动作为满足自己自由、平等、生活化主要因子,以摆脱紧张乏味的文化科‘打禅静坐’式的束缚及说教。对开放、独立、自主性教育的渴求。(5)追求交往获得良好得人际关系整体得分率78.14%,较好的肯定态度,高中75.81% 低于初中80.48% ,男8……0.08%高于女75.24%,男初一(86.19%)最高,高三(73.33%)最低。女毕业年级最低,高中三个年级中高二(80.00%)最高,初中基本上呈下降趋势。学生希望通过体育活动来获得良好得人际关系,但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这表明随年龄的增长,知识层面的升高,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增多,毕业年级因升学而无暇顾及交往导致肯定态度下降。由于社会及传统因素的影响,男性对交往的需求明显高于女性。故农村中学生男子对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价值肯定度高于女生,充分显示出其对体育交往价值的渴求,他们追求体育类似社会生活世界的互动、共享、共创的过程式的个体行为互触的、升华、提炼自己的价值。对交往式的人类社会实践教育的肯定及寄以期盼。(14)追求体育活动现实生活感得分率78.38%,较好的肯定态度,高中79.14%高于初中77. 62%,男79.37%高于女76.90%,男初一81.90%最高,高三76.67%最低,初一女82.14%在整个中学阶段最高。整体上男女均呈下降趋势:毕业年级最低,初一年级学生刚脱离儿童时代,对生活充满无限崇尚,必然对现实生活追求强烈,在学校体育科是其学习中的‘社会大世界’故有较高的肯定态度。随着年龄的增大,思维的发展,知识层面的增宽,对现实生活大世界的追求转移到校外,学习和社会压力等多种因素导致肯定态度下降。但是整体上较高的肯定态度,充分表明:农村中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无尚追求,希望通过类似现实生活的体育活动来体验感受生活,在这一师生共同构筑的生活中展示、实现、超越、提炼、升华自我,使自己能够在将来飞速发展的复杂社会中自如生活。(12)作体育健将-拿金牌为国争光整体得分率74.38%,初中81.33%远高于高中67.43%,男子75.63%高于女子72.50%,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差距为二十几个百分点,随年龄的增长思想逐渐现实化,感觉到拿金牌希望很渺茫,以便减少了为国增光的趋向。而低年级的学生对社会充满希望和理想,志在四方,为民族为国家着想,为国争光的肯定程度较强。由上所述及表中数字表明,农村中学生不仅健康身心奉为龙头老大,而逐渐转移到追求体育的无拘无束、随意自由平等、现实生活感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方向趋同,均给予较高的肯定态度。农村中学生追求平等,向往自由,期盼现实生活的潇洒自如,希望从书堆中摆脱,从教师的管束中飞翔,寻找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娱乐天地和放纵自己的时机,他们追求在真实的生活中同友好的同学和睦相处,以随意、自由、平等方式通过体育活动来达到健康身心及思想,也表现出其对平等教育、交往教育及现实生活教育的追求,对传统教育的大胆挑战。他们希望在现实生活中以平等交往的生活方式来接受知识、提高能力、下意识的提高己升华自己,以便于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4.3第三级层

(2)、(10)、(11)得分率均在60%以上,基本上为肯定态度。(2)满足好玩的心理需要得分率67.24%,整体上看无明显变化。男68.25%高于女65.71%,男从初一到初三69.9 5%--72.38%--73.33%;从高一到高三61.43%--69.05%--72.38%增长十几个百分点。年龄越大,好玩心理需求越大,知识层面越高,所感觉肩负的担子越重,心理压力越大,越敢于直面现实。越接近毕业压力越大,好玩的心理需要越大,驱动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力也高,故对体育价值趋向于玩的观念也越强。他们希望从学习束缚中解脱出来。(10)塑造健美的身材得分率69.33%,高中71.43%高于初中67.24%,女72.38%高于男67.3 3%,男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初73.37%、 62.86%、 64.76% ;高 68.57%、65.24 %、60.95% 出中无性别差异的现象,高中男67.62% 明显底于女77.14%,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美的追求升高,女子的爱美之心高于男子,高一对未来报有希望,学习压力也不太大.高三已经出现两极分化,故出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11)展示自己-树立形象和威信得分率65.95 %,从整体上看高中67.05% 高于初中64.86%,男67.06 %高于女64.29% , 初中男67.30%高于女61.19%. 高三女69.29% 高于男子63.33%, 女子高三最高,男子高三最低。农村中学生基本上对其持肯定态度,表明其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形象和威信有明确的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自我需要加强,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高三出现女子高于男子的现象,主要是女性对异性的渴求较强(尤其十七、八岁的年龄)。

4.4 持否定态度的级层

(8)、(13)本调查的最低级层,得分率在50%以下,表现为否定态度,由表三可知: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率很低(应付考试12.67% 、 作体育明星挣大钱13.58%)。(8 )应付考试整体得分率42.76%,为否定态度。初中39.24%明显低于高中46.29%,这与高中生参加过中招体育加试有一定关系,男子41.03%低于女子45.36% ,整体上基本呈上升趋势,充分说明:体育加试在农村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理念中地位较低,对体育加试持否定态度,即使毕业生也不将其作为应付考试的价值追求来取向,在他们意识领域中体育作为考试科目应相较低,心理上不接受这一现实,不希望将这一愉悦欢快的科目作为乏味的考试而丧失体育的意义及最理想的价值。(13)做体坛明星挣大钱整体得分率45.24%,持否定态度,初中46.10%整体高于高中44.38% ,男子46.51%稍高于女子43.33%,初中男子无明显变化;高中男子呈下降趋势,充分表明:农村中学生很现实,也体现出农村中学生体育经济意识淡薄,不认从体育的经济化、产业化、商业化观念,这与农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有直接关系,交通、信息的发展相对较缓也有一定的原因。

5小结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农村中学生体育价值观主要取向于健康价值,追求现实生活感、随意、自由、平等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念呈较高的肯定态度;而对满足好玩的心理、追求美感、树立威信、为国争光的价值取向基本肯定;应付考试、作明星挣大钱持否定态度。基本构筑了健康为主体,追求现实生活(自由、平等),获得良好人际关系为主导,满足好玩心理、追求美感、树立威信、为辅的农村中学生体育健康价值观取向理念平台。 6建议

6.1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依据农村中学生体育健康价值观的追求及取向主体。

6.2抓住农村中学生对体育现实生活感、随意、自由、平等及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价值的追求,发挥主导作用,8注意其对合作性、交往性、独立性、自主性、现实生活性的新型教育方式的向往,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开展学校体育改革。

6.3应考虑其它体育价值观念取向科学、合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润智.教育关系学校场域的要素关系与结构.教育研究.2004.11

(2)赵冰洁.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几点思考.广西大学学报.2000.5

(3)张目.青年心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许仲槐.港奥台地区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研究.广州体育学院

(5)李得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6)

(6)寅生.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84年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7)

(7)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95年10月版 8

初中男生教育例10

学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体育态度和参与体育行为是学生学习领域目标的首要内容。中学阶段,他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正处在形成、提高、发展的关键期。青少年时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一经养成,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初中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重智轻体的观念占主导地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差。本研究旨在了解乌鲁木齐市初中生体育行为的现状,掌握其基本特征,以培养初中生良好的体育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乌鲁木齐市的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十一中学、五十六中学、七十中学和七十三中学5所450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从中国学术期刊网里检索和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

2.问卷调查法。

设计出《体育与健康行为调查问卷》,分别对乌鲁木齐市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十一中学、五十六中学、七十中学和七十三中学5所中学的各年级男女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440份(其中7年级147份、8年级144份、9年级149份;男生216份、女生224份),有效回收率为97.78%。

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数据统计件,对所回收有效问卷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初中生制定锻炼健身计划情况。

从表1显示,初中生制定锻炼健身计划的总体情况不是很好,只有57.05%学生才能制定自己的锻炼健身计划,42.95%的学生根本对自己的健身计划不关注。从性别显示,男生为自己制定过锻炼健身计划的人数百分比明显要高于女生的5%。男生对体育活动的关注度、对体育活动的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都比女生要强。因此教师应强化男生这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更要加强女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知,增强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她们对体育与健康的认知和态度从而达到良好的体育行为。

表1不同性别学生制定锻炼健身计划情况

表2不同年级学生制定锻炼健身计划情况

从表2显示,7年级学生为自己制定过锻炼健身计划的人数百分比最高,占总人数的59.18%,9年级次之,而 8年级为自己制定过锻炼健身计划的人数百分比最低占总人数的54.86%。导致这方面的原因有:7年级的年龄最小,对事物的好奇心强,所激发出的兴趣也较大,兴趣决定了他们的态度,但是兴趣的持久度很低,随着年龄的增大兴趣也随之减弱,态度自然也随之变低。9年级由于中考的需要,体育成绩的不可忽视,体育态度也提高了。但是比年龄小两岁的7年级还是要低些。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有所认识,针对不同年级、年龄、性格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体育态度较好的要强化,要加强采用合适、有效、积极、促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其体育课的兴趣,增强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方式和正确的体育态度从而达到良好的体育行为。

(二)初中生锻炼身体情况。

表3 不同性别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情况

从表3结果显示:男生无论是上体育课、有意识锻炼行为还是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都明显要高于女生人数的百分比,男生能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3.61%,而女生占总人数的54.91%,导致这方面的主要原因:由于男女的性别差异,身体及生理特征也有较大不同,初中阶段男、女生又处于青春发育期。所以学校体育课应开展一些适合女生项目的课程,从而激发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体育老师也采取创新教学方法,不再是传统的教学法。

表4 不同年级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情况

从表4显示:九年级学生自觉参加锻炼的情况最好,占总人数的65.77%,8年级锻炼的情况不好,占总人数的61.81%。导致这方面的原因:这是由于教学改革在初中生中考时要有体育加试这一科目,学生要想考取好的高中就必须重视这一科目的成绩。所以9年级的学生有意识锻炼行为就较高些。7年级的学生是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由于年龄小,性格没有定性,好动是他们显著的特征。在新环境的熏陶下,感觉一切事物都是新鲜的,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并认真的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而8年级的初中生大多数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对事物缺乏好奇心,做事没有耐心,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积极。所以教师应针对这个时期的各年级初中生不同的的生理、心理特点,区别对待,采用更为适合、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其体育学习和自觉锻炼的积极性。

(三)初中生体育锻炼的频度特征。

表5 不同性别初中生体育锻炼的频度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性别因素对初中男女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有一定的影响。男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以不一定和每周二次以上为主,每周一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最低。男生每周二次以上参与体育锻炼的占40.74%,远高于女生的20.09%;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以不一定为主,占39.29%。说明男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要高于女生,女生参与体育锻炼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由于男女生的性别差异,身体及生理特征也有较大不同,而初中阶段男、女生又处于青春发育期,男生的有意识锻炼行为较高。所以教师应针对男、女生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更为适合、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其体育课的兴趣,正确其体育态度从而增强其体育意识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

表6 不同年级初中生体育锻炼的频度情况

从表8可以看出,年级因素对初中男女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有一定的影响。七年级与八年级的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以不一定和每周二次以上为主,而九年级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以每周二次以上为主,占38.26%。可能导致的原因: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渐形成了一种健康的体育行为理念。二、九年级的同学由于中考体育加试,老师、家长开始比较关注,学校也加强了体育锻炼的次数。而7年级、8年级的学生缺乏健康体育理念。所以教师也应该给低年级的学生加强体育的相关理论知识,是学生转变一种新的体育健康态度,最终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乌鲁木齐市初中生男生大部分已形成了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行为,但仍有相当数量的男生尚未具有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行为;女生同样也是大部分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体育行为,小部分未具有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行为。男生的体育与健康行为要好于女生的体育与健康行为,男女生有一定差异。

2.乌鲁木齐市初中生大部分已形成了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行为,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初中生尚未具有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行为。且各年级(年龄)有一定的差异。

(二)建议。

1.多种方式培养体育兴趣和态度。针对初中生存在的体育兴趣,各年级、男女生初中生体育态度差异性,可以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加强体育兴趣,培养正确的体育态度。

2.加强初中生对体育健康态度的认知,多数初中生已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对培养其体育行为较为有利。

3.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敬业爱岗,踏实工作,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

4.优化校园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环境。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教程标准解读(实验版)[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