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03 10:02:10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c)-0160-02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致残的首位疾病。为此,脑血管病临床实习在临床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1]。神经外科的专业研究生在经过本科阶段外科学及神经病学的教育后,初步掌握了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教学和培训,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相结合,对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临床操作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医疗技术水平,更好承担起医生的角色都具有重要作用[2]。该文结合该院神经外科专业研究生教学的实际情况,将经验及体会总结如下。

1 巩固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知识,促进理论结合实践

任何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前提是扎实的理论基础,研究生阶段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时期。脑血管病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不但要有坚实的外科学基础理论,还要学习脑血管病的专业知识,包括神经系统解剖、脑血管解剖、脑血管生理、病理、神经影像及神经外科操作技能等。培养神经外科研究生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准确、及时地把握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做一名合格的神经外科医生。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该科根据脑血管病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由科内教学秘书统一制定教学任务,带教老师以自己主管的患者为主,施行一对一的带教方式,结合典型病例让学生对疾病建立起全面认识。每位研究生在进科学习一段时间后(通常是3~4周),针对脑血管病常见的疾病如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和脑出血等进行系统理论学习,并组织病例讨论。研究生通过阅览书籍、查阅文献等信息确定讨论内容,每人每周做文献汇报,组织病例讨论,共同学习脑血管的基础、诊断、影像、治疗技术的最新进展,解决临床相关疑问。每月一次理论考核,由带教老师主持,以临床病例讨论形式进行,锻炼学生临床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并将学生自己的诊疗方案与带教老师进行对比,形成良好的互动,使学生将所学的神经外科知识与临床融会贯通,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理论知识学习效率[3,4]。鼓励研究生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参加多学科的学术会议,追踪国内外脑血管病研究前沿,拓展视野,以提高研究生的临床科研水平[5]。

2 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研究生阶段的临床学习与本科生不同,有着更大的自主性,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管理患者,包括患者的急诊、门诊收治,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者操作,术后病情观察及出院办理等。临床研究生正是在这个阶段由一名医学生向医生的转变,逐步由机械地完成上级医师的医嘱到可独立完成各项医疗活动的过渡,正是这一过程也培养了研究生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作为带教老师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命令式或者家长式教育转变为同事,上下级医师,以启发为主,不定时地考核研究生临床工作情况。在病例讨论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最后由科室上级医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研究生在讨论结束后填写讨论记录,总结讨论内容,上交给科室教学秘书[6]。

医疗病志的书写是研究生每日的必要工作之一,医疗病志记录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这一阶段所有医疗活动,内容具有法律效力,十分重要。脑血管疾病具有病情发展快、病情重及变化快等特点,而且多数病人需要紧急处置,因此,必须及时、准确记录病人的专科情况及熟记神经外科的各评分标准,具体描述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语言、评分、肢体活动、肌力及肌张力、神经系统的检查情况等,还要记录患者病情变化的时间、过程以及处理治疗情况。研究生要严格按照医院病历书写的相关规定书写,带教老师必须每日对病例进行检查,在每份病例完成后,由科教学秘书统一打分并评出等级。

神经外科专业性强,所需器械及设备特殊,操作复杂,脑血管手术对手术技巧要求又非常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各器械的原理、操作及潜在的危险。带教老师在指导研究生操作过程中做到既可顺利完成教学,又可以保证安全[5]。学生要主动、循序渐进地向指导老师学习,切勿急于求成。学习规范化的操作方法,特别是开关颅,熟悉常用手术入路,养成良好操作习惯。

脑血管疾病手术通常是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难点,需要由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医师完成。研究生应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包括采集病史、收集各项辅助检查、完成神经系统专科查体,与带教老师或者一线医师完成开颅程序,颅内手术操作完成后,再共同完成关颅。术后,研究生应每日多次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及其他辅助检查,及时向带教医师或者值班医师汇报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

3 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风尚,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进医学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8]。对研究生进行经常性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以确保对医德医风有正确认识。带教医师要以身作则,才能更好承担带教任务。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明确临床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为临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更好为患者服务。研究生应重视患者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困惑,听取带教老师与患者沟通,并锻炼与患者及家人沟通能力,消除患者疑虑,更好配合医疗工作,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推进并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齐巍,赵元立.神经外科研究生脑血管病临床见习课之教学探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2,7(2):151-153.

[2] LangelotzC,JunghansT,GuntherN,et a1.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surgery.Increasedmotivation withless teaching personnel[J].Chirurg,2005,76(5):481-486.

[3] 曹德和.⒀术报告会研讨方式引入课堂[J].毕节学院学报,2009(27):83-85.

[4] 张效良.医学基础理论教学应加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J].四川生理学杂志,2001,23(4):26-28.

[5] 赵元立,白杰.脑血管外科专业研究生教学体会[J].中国卒中杂志,2010,5(11):948-951.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例2

20世纪末,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医学教育改革实践中获得广泛认可,作者所在院校的神经外科较早的引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自导学习和获得结论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大量研究客观证据的,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传统教学方法日现弊端,需要转变医学教学模式,通过更好的应用科学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在这种模式下,如何收集、评价证据并为我所用成为面临的问题。

1.2神经外科循证医学教育的应用及问题

1992年David Sackett教授首先提出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模式,其后欧美等国开展的循证医学教育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循证医学以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性评价或Meta分析,特别是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双盲RCT的客观证据为基础,研究结论更具可靠性和可信性,使众多临床治疗决策发生了根本的观念性改变。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上述循证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其优缺点有所扬弃,在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的方法论,尤其是注重实证,以临床证据为行动依据,注重依靠证据评价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但目前神经外科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中的循证医学教学内容相对缺乏,神经外科学特别是近年来涉及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和肿瘤学的理论与技术日新月异,许多治疗方法、方案大量出现,所以出现文献报道结果不一甚至相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学依靠教师个人临床经验积累、观点缺乏共识甚至矛盾等,较易令学生重主观,重师承,轻客观,轻实证,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在神经外科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计划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教学模式,通过对文献进行二次加工并综合分析,最后获得合理的循证医学结论,可有效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结论,据此指导神经外科临床实践,对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大有裨益。

2结合问题为基础教学法的循证医学培训体系的内容和评价

2.1培训体系的建立及具体授课内容

循证医学相关课程培训:①循证医学课程理论授课。介绍文献检索、证据获得及评价方法;②循证医学专题讲座。Meta分析在神经外科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实例;③神经外科案例分析。重点选取脑肿瘤目前诊疗进展及治疗方案荟萃分析评价。举办循证医学杂志沙龙(Journal club):①选择相关的新发表的论著作为Journal club交流文献。文献质量由主讲教员把关,以提高学生的关注程度和讨论热情。②组织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背景材料,准备多媒体资料、幻灯片、手术录像等,提出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并汇报文献。③组织提问和讨论,讨论内容多集中在文中研究方法、统计方法是否得当,文中对研究数据的解释是否合理,文中的研究结果是否有临床应用价值等方面。问题为基础教学结合循证医学教学具体授课内容:由1名主讲教员和3名见习课、讨论课授课教员组成教学团队,主要由7个学时完成。具体授课内容:①选取神经肿瘤典型病例,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疾病诊断、治疗等需要解决的问题;②组织学生根据所需解决的问题通过EBM网站及其他文献检索途径,查寻最新、最佳证据;③根据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以小组为单位对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进行严格评价,并结合病例具体情况,阐述自己的诊断和治疗;④指导教师进行点评和小结,最后提出临床处理方案;⑤密切观察和随访,总结临床经验,对已进行的临床实践作后效评价;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教学的评价。问卷内容包括循证医学教学是否能够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是否有利于临床技能的掌握、扩大视野、开拓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否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是否赞成该教学方式等问题。

2.2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神经外科专科见习及培训结束后,增加循证医学案例分析考核评价内容,使其成为医学生综合能力考核评价系统的一部分。通过循证医学案例分析考核评价的结果,反馈到教学各环节,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医学生应用循证医学证据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在作者所在校2009级军医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员中,共发出不记名评价表60份,全部收回,并有效。80%以上学生们认为通过引入循证医学的教学法能提高学习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很有必要开展PBL结合EBM教学。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例3

20世纪末,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医学教育改革实践中获得广泛认可,作者所在院校的神经外科较早的引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自导学习和获得结论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大量研究客观证据的,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传统教学方法日现弊端,需要转变医学教学模式,通过更好的应用科学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在这种模式下,如何收集、评价证据并为我所用成为面临的问题。

1.2神经外科循证医学教育的应用及问题

1992年David Sackett教授首先提出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模式,其后欧美等国开展的循证医学教育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循证医学以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性评价或Meta分析,特别是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双盲RCT的客观证据为基础,研究结论更具可靠性和可信性,使众多临床治疗决策发生了根本的观念性改变。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上述循证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其优缺点有所扬弃,在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的方法论,尤其是注重实证,以临床证据为行动依据,注重依靠证据评价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但目前神经外科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中的循证医学教学内容相对缺乏,神经外科学特别是近年来涉及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和肿瘤学的理论与技术日新月异,许多治疗方法、方案大量出现,所以出现文献报道结果不一甚至相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学依靠教师个人临床经验积累、观点缺乏共识甚至矛盾等,较易令学生重主观,重师承,轻客观,轻实证,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在神经外科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计划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教学模式,通过对文献进行二次加工并综合分析,最后获得合理的循证医学结论,可有效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结论,据此指导神经外科临床实践,对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大有裨益。

2结合问题为基础教学法的循证医学培训体系的内容和评价

2.1培训体系的建立及具体授课内容

循证医学相关课程培训:①循证医学课程理论授课。介绍文献检索、证据获得及评价方法;②循证医学专题讲座。Meta分析在神经外科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实例;③神经外科案例分析。重点选取脑肿瘤目前诊疗进展及治疗方案荟萃分析评价。举办循证医学杂志沙龙(Journal club):①选择相关的新发表的论著作为Journal club交流文献。文献质量由主讲教员把关,以提高学生的关注程度和讨论热情。②组织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背景材料,准备多媒体资料、幻灯片、手术录像等,提出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并汇报文献。③组织提问和讨论,讨论内容多集中在文中研究方法、统计方法是否得当,文中对研究数据的解释是否合理,文中的研究结果是否有临床应用价值等方面。问题为基础教学结合循证医学教学具体授课内容:由1名主讲教员和3名见习课、讨论课授课教员组成教学团队,主要由7个学时完成。具体授课内容:①选取神经肿瘤典型病例,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疾病诊断、治疗等需要解决的问题;②组织学生根据所需解决的问题通过EBM网站及其他文献检索途径,查寻最新、最佳证据;③根据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以小组为单位对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进行严格评价,并结合病例具体情况,阐述自己的诊断和治疗;④指导教师进行点评和小结,最后提出临床处理方案;⑤密切观察和随访,总结临床经验,对已进行的临床实践作后效评价;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教学的评价。问卷内容包括循证医学教学是否能够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是否有利于临床技能的掌握、扩大视野、开拓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否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是否赞成该教学方式等问题。

2.2教学效果的评价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 R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1(b)-0121-04

[Abstract] Clinical neurosurger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Canonical clinical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medical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clinical skills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 Paying attention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medical ethics, tamping the clinical basic theory of knowledge, improving clinical operation skill, exercising of medical writing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se can improve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Key words] Neurosurger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神经外科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在研究生培训阶段,不仅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专科临床技能[1-4]。作为一名硕士生导师,倍感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的重要性。现结合10年来培养研究生的经历,就研究生临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现报道如下:

1 研究生总体培养思路

1.1 注重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

良好的医德是医疗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神经外科多数患者病情危重,变化迅速,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因此患者的预后和医生的责任心密切相关,如果医生的责任感不强,没有及时的观察到病情变化,会对患者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甚至导致的医疗纠纷案件的发生,也会对年轻医师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作为一名神经外科临床医生,必须要具备更强的责任心,更无私的工作态度,要真正具备献身医学事业的精神[5]。现阶段,研究生中的绝大多数来自应届毕业的本科生,这些学生正从课堂学习逐渐转向临床实践学习,这正是形成正确医德观的关键时期,有些导师的临床教学中往往极为重视对专业技术的传授,容易忽视对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的培养。所谓“身正,不令则行;身不正,虽令不行”,导师首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对待患者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行动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同时应向学生讲明医德的重要性,结合诊疗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在医德的层次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讲解,以帮助研究生树立责任意识及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1.2 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神经外科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影像学等,但由于疾病的复杂性,临床神经外科工作还需要大量的其他专业相关知识。在本科医学教育过程中学习相关内容较少,而且神经外科学的知识比其他学科更新速度更快,神经外科研究生的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扎实的掌握神经外科基本理论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为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了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应至少每半个月进行一次专业知识考试,至少每周一次教学查房。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神经外科的前沿,我们要求学生每一个月进行一次文献汇报,研究生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对新的理论的提出进行讨论,教师和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专业知识。

1.3 提高神经外科临床技能

神经外科的临床操作技能涵盖许多方面,它不仅局限于精细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而且还包括专科规范的神经系统检查和对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的正确分析能力等。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对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规范的神经系统查体是进入临床的每个研究生首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由于本科教育相关内容较少,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枯燥,技术要求高,大部分学生在进入临床实践时不能够达到要求。导师应安排专门的神经系统检查身体的演示和讲解,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的检查,使学生掌握查体的临床意义,在日常临床工作中不断加强训练,实现在短的时间达标。神经外科手术和其他专业的操作是不相同的,基本的操作工具是吸引器和双极电凝器。导师应向学生详细说明基本的操作方法,特别强凋保持操作的稳定性、控制吸引力的大小等技巧,使术区保持清晰无血。在深部手术时尤其要注意避免由于操作不稳定导致周围组织损,给学生适当的动手的机会加深体会,以培养学生对吸引器和双极电凝器的使用,使学生的感受更加直观和深刻,同时导师应及时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立即现场演示和纠正,以提高研究生的操作基本技能。同时要建立外科操作评估系统[6-7],对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的科学评价。

1.4 规范病历写作

病历不仅能够反映医师对病患的处理过程,更是患者转诊、会诊甚至是处理医疗纠纷重要依据和参考,病案的书写是临床医师的基本技能,硕士研究生参加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在病历书写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由于对神经外科疾病的特殊性,患者的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医疗纠纷发生率高,而病历书写规范化在神经外科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应定期检查和纠正学生在病历书写中的错误,只有坚持学习和锻炼,才能提高病历书写的规范化程度。

1.5 维系和谐的医疗人际关系

医生除了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事实证明,和谐的医患关系,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很多医疗纠纷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8-10]。由于患者及家属普遍缺乏医学的相关背景知识,这就要求医生要用平实的语言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目的是要让他们知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疾病的预后及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和意外等,让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充分理解,支持治疗。导师可根据病历的特点,在临床教学中的传授学生重要的沟通技巧,让研究生积极实践,不足之处予以补充,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神经外科临床教学模式

2.1 提问答疑相结合

神经外科学专业性很强,刚刚接触这门专业的学生,往往对这门学科不太了解,因此临床教学的第一个目标是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11-16]。这个阶段,可以采取“授课-提问-答疑”的方式。教学内容包括神经外科的基本知识、日常工作流程、学科发展历史、学科的发展方向等,讲述要简单概括,严格控制授课时间,随后进入答疑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详细解答,而不是教师问学生。如何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它成为一种循序渐进教学方法,是一个合格的临床带教教师应该努力掌握技能。鼓励学生发言和提问,说出他们对神经外科的初步印象和问题,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真诚、耐心地回答并直接面对问题并给出答案,是解决问题、满足学生好奇心的最直接的方式,同时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教学和学习创造和谐的氛围。

2.2 重视神经外科解剖教学

要求学生理解和牢固掌握解神经外科剖学知识,使学生打下成为神经外科医生的基础。神经解剖复杂抽象,如果仅单单进行教学演讲,学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对其有深入的了解[17-25],临床带教期间学生人数相对较少,教学实践灵活,师生互动是主要的教学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教学工具,如颅骨和脑的解剖模型、挂图等,教学时采用示意图等方式,可使学生印象深刻,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解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如偏瘫,利用上述方法,阐释临床症状的解剖位置关系,然后以此为基础,理解临床表现及手术并发症等,把枯燥的专业知识,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不是机械记忆。然后选择合适的患者,让学生实际接触临床病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程,从问诊、查体、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策略等方面引导学生,并让学生亲自参与医疗行为。经过上述教学,学生们对一种疾病,会有一定的了解,会对常见的临床症状印象深刻。如学生的数量较多,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上述学习与讨论,通常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问诊,其他学生予以补充。遇到问题,教师及时补充或修正,引导学生准确、完整地完成问诊过程。因神经系统检查有其特殊性,教师应给予一对一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查体顺序,检查点和检查技术,并鼓励学生实践操作,加深印象。应该强调的是,神经系统检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短时间的带教过程并不能够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以需要向学生介绍有关的参考书籍,培养学自主探索精神。

2.3 进行临床实践加深理解专科知识

临床教学阶段,学生将直接参与临床查房、患者管理、病历书写、换药、手术等具体的实践操作,这是学生深入接触神经外科的过程。我们要求学生记录见习笔记,记录的形式可不拘一格,也可以面面俱到,也可以记录发病特点、诊断结果、查房处理等。对临床专科操作展开讨论作并记录相应的操作要点、无菌原则等。实践操作中重点强调操作位置、病灶定位的方法、切口设计、操作方法的选择、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总结经验。这样不仅能加深临床课程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临床实践结束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带教教师针对学生们讨论的内容,结合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不足,进行重点传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这项训练,学生提问水平、思维深度可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临床学习的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结合典型病例进行教学

典型病例教学方法是临床带教的经典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将典型病例整理后,采用复合疾病诊疗思维逻辑的顺序在理论教学和实践课中向学生教授,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水平,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临床神经外科教学收到更大的效果。该教学方法需要带教老师完成大量的课前工作,选择教学大纲的要求范围内的典型临床病例并进行整理和加工,使其主题明确,特点突出,而且需要设计高质量的临床问题,授课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典型病例教学法的优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带教老师不仅要熟悉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病例情况,涉及到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内容,还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典型病例教学法后,能够显著提高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除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临床基本理论知识外,能够以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例如在讲授创伤性脑损伤的病例过程中,我们将颅脑损伤理论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讨论,为学生呈现出该疾病典型的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的过程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5 教学中渗透循证医学思想

神经外科在临床教学中难度较大,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极多,神经系统与其他各个系统联系广泛,学科交叉性强也给教学带来困难。为使学生对神经外科疾病有整体的把握,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加入循证医学的知识尤为重要。它能够使学生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新的观点,从而建立疾病的整体观思想。通过循证医学训练,使学生能够达到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收集证据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只有将循证医学思想渗透入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神经外科人才。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加入循证医学的内容,首先要求带教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医学英语、计算机、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相关理论。要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应用数据库指导学生进行检索,对得到的结果应用循证医学思想进行分析和讨论最终的到结论。教学活动中要避免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等情况,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真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循证思想,从而指导今后的临床实践。

[17] 谢宗义,陈维福,程远.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带教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2,8(1):1264-1266.

[18] 李璐,李鲲,孔令杰,等.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5(1):917-918,929.

[19] 田永吉.加强神经外科研究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2,6(1):1136-1137,1155.

[20] 赵剑.德国医学教育概况及对研究生临床教学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0,26:333.

[21] 王海永,杜振宗,夏学巍,等.外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临床带教体会[J].华夏医学,2010,5:592-594.

[22] 范存刚,周景儒,张庆俊,等.八年制医学生的特点和神经外科临床实践的教学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3, 10(31):155-157.

[23] Campbell IS,Fox CM. Options for postgraduate anatomy education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J]. N Z Med J,2012,125(1352):81-88.

[24] Fluit C,Bolhuis S,Grol R,et al.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for effective clinical teaching in post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validation of an assessment instrument incorporating the CanMEDS roles [J]. Med Teach,2012,34(11):893-901.

[25] Ergul Z,Kulacoglu H,Sen T,et al. A short postgraduate anatomy course may improve the junior surgical residents' anatomy knowledge for the nerves of the inguinal region [J]. Chirurgia (Bucur),2011,106(5):599-603.

[26] 王海永,杜振宗,夏学巍,等.外科研究生临床带教中网络资源的利用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0,6(1):1232-1235.

[27] 刘斌,李世英,张晋霞,等.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与科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 11(27):122-125.

[28] McGreevy JM. Maximizing postgraduate surgical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J]. Bull Am Coll Surg,2012,97(2):19-23.

[29] Mirheydar H,Jones M,Koeneman KS,et al. Robotic surgical education: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training postgraduate urologists and endourology fellows [J]. JSLS,2009,13(3):287-292.

[30] Osborne AJ,Hawkins SC,Pournaras DJ,et al. An evaluation of operative self-assessment by UK postgraduate trainees [J]. Med Teach,2014,36(1):32-37.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例5

神经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目前发展最为活跃的学科,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也是学生们普遍反映难以学懂、难以掌握的一门学科。在神经病学教学中,我们针对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需求进行了一些教学探索。

1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临床与基础的紧密结合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通过对神经解剖学、病理生理、免疫等基础知识的复习,加深学生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解和掌握。也经常发现,解剖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与神经病学课程的学习在时间上间隔过久,很多学生在学习神经免疫性疾病时,基础课程的知识有所淡忘,感到授课内容非常生涩,难以掌握。这就要求临床教师综合相关各基础医学课程知识,通过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免疫及免疫病理知识的联想和综合复习,自然地过渡到相关疾病,进而讲授神经疾病的临床表现、诊疗原则,加强临床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从而真正达到融会贯通,以满足多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1]。

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是以学科为中心,各学科都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重要性,往往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单一学科教学目标与整体医学教育的统一性[2]。临床教师如果没有来自基础理论知识的有力支撑、深化和充实,对一些与临床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的重要进展知之甚少,必然会造成基础与临床教学相脱离的状况。而且,理解是掌握和记忆的保证,在学习一种临床疾病的时候,只有理解了该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解剖学基础以及发病机制,才能掌握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因此,在临床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加强与基础学科的联系,将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较好的整合,是搞好临床教学的关键。这样才能达到新世纪医学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既有丰富的基础医学知识又有精深的专业水平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2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交叉学科的培养模式

“跨学科”是指跨出学科界限,在学科之间发生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所形成的新学科或新理论,由于其是应用2门及以上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所形成的新学科或新理论,故亦称“交叉学科”[3]。国家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研究型人才要具有独立获取国际前沿知识、分析专业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医学研究生培养一般分2个阶段,基础理论学习和实验研究阶段。实验教学是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单一科目的实验学习无法体现跨学科、交叉渗透、观念创新及技术创新等综合实验内容,往往缺乏实验整体性、先进性、实用性和研究性。目前综合性实验项目常常将各个部分的实验优化组合,是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补充的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用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技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方面可以改善单一科目实验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综合实验技能,为之后的跨学科创新实验打下实验技能基础。加强交叉学科的培养方法包括:开展跨学科创新型课题的申报;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跨学科创新学术交流平台;定期开展跨学科创新学术论坛,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根据学科中的前沿热点问题提出研讨专题及方向,促进各学科专家之间及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还可以构建跨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鼓励并开展跨学科创新型课题。

3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随着循证医学模式的普及和深入,对临床医师科研能力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医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疾病诊疗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培养临床科研创新、分析、处理、应用、实践能力。现如今,如何在学习期间,依托学校强大的理论及实验支撑、临床医院丰富的病例资源、导师的学术及人格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其培养成具备一流科研能力的临床医师,值得探讨。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近几年的培养发现在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上应加强对以下方面的重视:(1)重视加强研究生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培养是研究生整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2)重视拓宽知识渠道,完善知识结构:只有在宽厚知识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在专业上有创新和突破,这就要求学生还要充分了解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知道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等等。(3)重视动手训练,提高临床/科研业务水平:研究生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培养相辅相成,研究生通过临床和实验的培训。使其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为其科研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重视文献综述能力培养:提高文献综述能力,首先需使其学会如何实时准确获取高质量的科研信息,围绕本专业广泛查阅文献,追踪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是提高临床医师专业技能水平和科研思维的重要途径。(5)重视培养多种能力,全面提高科研素质:这些能力不仅包括临床能力、实验能力,还包括观察、选题、设计、讨论、数据分析及论文写作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具体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信息获取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科研素质得以提高[4]。

此外,研究生阶段正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创新精神最旺盛的阶段,是从事医学科学领域创造性研究的最佳时期。因此,导师要善于适时鼓励研究生对科学问题大胆设问,深入探索;帮助研究生与成功研究者接触,培养科研精神,分享成功经验,为学生创造条件,多途径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5]。

4 结语

在21世纪医学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医学院校都已建立了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及留学生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国家针对五年制本科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优秀的临床工作者,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神经病学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级临床工作者,除了在教学中注重与临床的结合外,我们加大了对专业外语的要求,重视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培养专业型医学人才;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定位是研究型医学人才,在神经病学的教学中无疑将加大科研思维及科研能力的培养。现在,国内一些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培养模式也在逐步试行[6],更重视基本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意在为国家提供高层拔尖创新人才。因此,神经病学教学如何适应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需求是神经科临床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探索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例6

(一)基本理论知识

全面掌握神经病学知识和理论,深入了解神经解剖学、临床神经生理学、临床神经病例学及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包括脑电图,在有条件的单位工作者,还包括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掌握颅内血流生理及病例生理学,神经影像学(包括头颅及脊柱X线平片、脑血管造影及CT)的基本理论,在有条件的医院工作者,还须掌握MRI有关技能;掌握神经系统症状学(包括头面痛、惊阙、瘫痪、颅内压增高、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复视、肢体痛、失语、昏迷)的理论、机电及鉴别诊断;掌握神经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精神病学、小儿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老年神经病学、心脏病学及呼吸内科学、内分泌学与神经病学有关的基本知识。

(二)相关理论知识

1、掌握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流行病学、神经遗传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眼科、耳鼻喉科及骨科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的理论知识。

(三)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病房及门诊)部少于40周。

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对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癫痫、脱髓鞘疾病、变性病、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周围神经病、肌瘤、遗传代谢性神经系统疾病一级椎体外疾病)的诊断、治疗机预防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常见症状(包括:头面痛、眩晕、瘫痪、感觉障碍、惊阙、痴呆、晕阙、昏迷)有深入的认识并能作出正确地分型或病因诊断;对神经内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承担院内会诊,能承担神经内科二线值班、门诊咨询等工作;有一定的病房、门诊医疗组织、管理的能力。

3、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熟练掌握神经系统各部位(包括:大脑半球、丘脑及小丘脑、脑干、脊髓、周围神经)综合症至少30个。对其它系统疾病的神经系统合并症(包括:肝性脑病、门脉性脑病、肾性脑病、透析性病、瘤性神经系合并症、心肺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合并症)有深入的了解。担任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诊治本专科病人至少300例,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确诊符合率、治愈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二)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三)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主任医师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基本理论知识

在副主任医师所具备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对本专业某一领域有所专长。

(二)相关理论知识

在达到所规定的神经内科专业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熟悉与其专业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三)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医疗

1、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神经内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正确、熟练地组织、指导、抢救、治疗专科危重病人,有解决疑难病及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能承担院内外疑难复杂病例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备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3、应承担的技术工作机工作量:

担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诊治神经内科病人至少150例,其中疑难危重病例不少于40%,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二)教学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例7

    1.中医养生丹术的概念“丹术”一词见于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金丹金碧潜通诀》:“丹术着明,莫大乎金火。穷微以任化,阳动则阴消,混沌终一九,宝精更相持”。又云“丹术既着,不可更疑焉!故演此诀,以辅《火记》焉!庶使学者取象”。《云笈七签?丹论诀旨心照五篇》又谓“不知此妙,不可言修丹术事”。《火记》是《周易参同契》所载的上古养生典籍,故所谓丹术是养生的方法。中医典籍《泰定养生主论?杨易跋》谓王珪“慕丹术,尤邃于医”。王珪是元代名医兼养生家,享年九十而卒,其遗物有“柴关丹灶药栏之属”等,说明他生前经常进行外丹烧炼或中医药物的炮制。其着作《泰定养生主论》谓自己“飞金精于肘后,炼玉液于丹田,未尝思想,皆出自然。但风火盘旋,龙虎交战,已尝逐尽寒邪痛疾”。他认为,“神仙之道,丹经万轴,妙在铅火二字神方道术,未尝不欲济人,亦未尝不诫人,谨传授者,盖得人则传,道不虚行”。可见这里所谓“丹术”,即是内丹术和外丹术的统称。由于丹术的实质是通过药物或自我修炼追求长生不老和如何成为“神仙”的学问,是专注于提升生命健康境界的养生学术,与古代中医方技流派之一的“神仙家”学术范畴和内涵一致,所以本文将之称为中医养生丹术。

    2.古代的中医养生学术中医学在古代被称为“方技”,《汉书?艺文志》谓“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汉兴有仓公。今其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即是说方技乃是政府所担负的医疗与养生职责,古代的名医岐伯、扁鹊、仓公等都是精通方技的高明医生,可以论病及国,原诊知政,现在这种技术已经不能传承彰显,所以只能通过有关的图书记载来研究。其学术可以划分为4类,即神仙家与房中家、经方家、医经家。并对四者作出界定,“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深浅,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先王制外药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从上述分类和定义可以知道,古代的医经家实际就是今天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经方家则是专门遣方用药、攻病疗疾的方法,房中家则是节欲保精、情志调适的技术,神仙家则是如何永葆青春、追求延年益寿和长生不死的实践活动,实际就是今天所说的养生,所以古代的神仙家与房中家,就是今天的中医养生学术。由于房中家历来隐而不显,虽然流变为内丹双修流派,但仍然不能作为学术公然讨论。所以,神仙家始终居于养生学术主流地位。

    3.中医养生丹术就是古代的神仙家学术从神仙家的定义来看,其学术是专门研究如何保持生命的本真而超越形体的学问。所以,神仙家既是道家“长生不老”目标的追求者,又是中医养生最高养生目标的实践者,“仙”与“医”实际高度统一。所以,中医养生丹术,实际就是通过性命双修而达到免除疾病、健康长寿乃至生理和心理超越的神仙家学术。据孟庆云先生考证,今天的“中医”与《汉书?艺文志》中所言“方技”之“中医”全然不同,前者是我国沦为殖民社会西医传播普及后才产生的与之相对的概念,其内涵缩小为“医经家”与“经方家”的综合甚至部分综合,重点已经偏向于以“疾病”为对象的中医特色的“治疗”;后者则是涵盖了一切人体生命、生理、病理现象的以“健康长寿”为目的全方位的“医学”。所以,中医养生丹术实际是古代“方技”中的神仙家学术,也就是传统医学全面涵盖的养生方法和技术。

    中医养生丹术的流变

    1.中医养生丹术的渊源现今学者,大多将丹术划入道家或道教学术范畴,而且认为外丹术产生于战国与秦汉方士为长生不老的“仙药”追求,而内丹术则始于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成书时期,并发展成为后世“长生不老”的养生学术。实际上,以“性命双修”为标旁、以“精气神”三品药物养炼为内容的内丹术和外丹烧炼由来已久,儒家“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和神仙家“保性命之真”的理念在很早就已提出并付诸实践。王沐先生指出,“现存文献中记载内丹功法的,以东周安王时期的《行气玉佩铭》为最早(公元前380年制戍,距今已二千三百多年)其内丹功法,似为近代的小周天丹功,包括行气、炼、化的过程,这说明我国战国初期丹功已成”。从成书于东汉以前的中医祖典《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来看,中医方技实际是养生丹术理论的实践经验总结。如《神农本草经》上品药物“几乎完全是道家炼丹服后以求健康长寿甚至成仙的理论”。三品药物中具有诸如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的养生药物高达211种,占58%。《黄帝内经》中也有大量的内丹养生理论和方法,当代丹道学术大师胡孚琛指出,《黄帝内经》是丹家宝典,“是指导内丹修炼的着作”。“《黄帝内经?素问》首卷《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及《阴阳应象大论》等,诚为修道炼丹之通理”。所以,古代中医学术实际是以内丹术和外丹术为主要内容的养生丹术之渊薮。

    2.中医养生丹术的流变秦汉以来,由于“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以追求“长生不老”的外丹术和内丹术成为“怪力乱神”而受到主流社会排斥。如《汉书?艺文志》对神仙家的评论谓:“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以益多,非圣王之所以教也。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故魏晋以来,神仙家学术开始分化,内丹学术游离于“中医”学并逐渐分离划归道家学术,而外丹学术则与“中医”融合成为“中医”学的组成部分或研究对象。由于东汉末年道教的产生恰恰为丹术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土壤,所以后世学者大多将丹术划归入道家或道教学术范畴,并将华佗、皇甫谧、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大医贴上道士标签,所以后世直至近代皇家贵族服食丹药求仙多有道士参与其中。而历代医家在医疗活动中也十分重视精气神传变转化的实证体验与“内景隧道”的返观照察,从而印证经络脉象以指导临床,所以都兼习内丹术,明清时期的命门、气血理论都是受到内丹学术影响后中医理论的提升。近代名医潘箬泉、恽铁樵、章次公、秦伯未、施今墨等人,都曾向陈撄宁等丹道大师请教切磋养生学术。这都说明,神仙家的养生学术虽然分化为以道士为主的内丹修炼群体和以医生为主体的外丹烧炼与医疗群体,但二者始终相互交织发展,融合渗透,故丹术实际始终是中医养生治病理论与方法的重要内容。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例8

[摘要] 在外科学中,神经外科是新兴分支。而与外科其它专科相比,神经外科教学有比较独特的地方。在神经外科教学中,以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内容,其理论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对其进行理解与掌握有一定的难度。而在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实验教学中,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

[

关键词 ] 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思维

[中图分类号] R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b)-0057-02

[通讯作者] 蔡山(1976-),男,云南昆明,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外科教学研究,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简介] 王向鹏(1979-),男,山西省阳城县,在读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神经外科教学研究,胶质瘤的基础研究。

在神经外科教学中,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神经外科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而要采取有效的临床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对正确的临床思维与规范的临床基本诊治技能进行掌握,是神经外科教学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1 培养神经外科研究生的临床思维的步骤分析

1.1 提出合理的神经外科研究问题

在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思维培养的教学中,应该提出合理的神经外科研究问题,最实际的问题就是神经外科的各种临床病例。在对临床病例进行具体选择的过程中,应该对所选病例的代表性进行考虑,有利于学生形成有针对性的正确临床诊治思维。

1.2 明确所选病例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在对临床病例进行选择之后,神经外科教学的教师应该将所选病例的相关情况提前告知学生,并且为学生们提供明确的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比如,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途径、对各种必须检查进行完善的途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病例的相关诊治与评估方法等等。另外,教师应该为学生们提供既往类似病例、相关文章和临床诊治书目等方面可以参考的资料。

1.3 对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进行回答

教师们让学生们针对选择的病例去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对其相关问题进行回答,并且以某一个学生为主体,对其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同时让学生对相关辅助检查进行完善。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对彼此所收集的病例资料进行评价,并且探讨体格检查的规范性与全面性,还有辅助检查的必要性等等。而在这个过程中,由教师为学生们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1.4 资料的整理分析与疾病的诊断

学生们收集资料完毕之后,要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以及总结,根据其结果对病例进行诊断。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对病例所述疾病进行理解,从而做出合理的鉴别与诊断。要培养神经外科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这一教学工作非常重要。实际上,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对神经外科疾病的知识比较了解,而且更加全面。但是神经外科研究生却缺乏比较系统的临床培训,无法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形成对某种疾病的临床思维。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们理解能力的不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

1.5 讨论治疗的正确方法

教师应该组织诊断之后的课堂讨论,以治疗的正确方法为讨论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研究生向临床医师转变。而在进行课堂讨论之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即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向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请教,观摩一些相似的临床手术。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对临床问题进行探索,在形成临床思维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刻与牢固。这一效果与教师直接传授的效果相比,明显较佳。

1.6教师的分析与总结

教师应该对研究生的神经外科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对研究生们的优点给予肯定,但是同时要指出他们的不足。而且教师要对疾病诊治的临床思维进行归纳,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2提高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思维教学质量的措施分析

2.1 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思维教学课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不能操之过急。这一教学工作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慢慢适应,并且互相配合。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一步步开展临床思维教学工作,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认同。而改进临床思维的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方法,可以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实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适应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

2.2 强调所选临床病例的代表性

一般来说,学生们都会在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临床问题进行解决。但是大部分的研究生却没有对临床诊疗知识进行充分掌握,所以应该选择一些代表性比较强的典型临床病例来进行相关探究与讨论,有利于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对疾病规范化的诊治流程进行充分掌握。

2.3 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效结合

在临床思维教学中,教师们要将研究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们对已有的医学知识对临床诊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也就是说,教师们要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病例进行有效结合。临床医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直接面对病人的生命。因此,研究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必须扎实,而且还需要有各个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比如,研究生要做到基本概念清晰,要理解昏迷、嗜睡和浅昏迷等三个概念之间的不同。研究生要对病人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等治疗方法进行严格掌控,还要具有对疾病治疗的辩证思维,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生的自身知识体系必须要全面,需要掌握相关辅助学科的知识,比如内分泌科、精神病学、核医学以及影像学等一系列与临床相关的知识。神经解剖是非常难以掌握的疾病治疗过程,要求研究生必须对其相关知识进行全面和准确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可以对解剖的正常治疗方法进行掌握,还可以对病理解剖进行了解。神经外科的理论知识学习应该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在研究生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将经验升华为临床的深度理论,为其医疗行为提供合理依据。因此,要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就要将课堂的基础知识与具有一定深度的临床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在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下,研究生的临床思维以及临床工作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2.4 对神经外科室的资源进行整合

在研究生的临床实践中,神经外科室资源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研究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要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2.4.1 组织病例回报总结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要鼓励研究生互相讨论,增强其思维逻辑性。而辅导研究生的教师则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其指出,并且引导他们去改正。

2.4.2 组织疑难病例讨论活动在这个讨论会上,多个专家针对相同病例提出多种看法与解决思路,有利于研究生视野的拓宽。基于专家分析的结果,研究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意见。如果意见并不成熟,可以在老师指出之后对其进行改正,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对临床问题的分析能力。

2.4.3 组织专业知识讲座应该对神经外科室的优势进行充分发挥,定期组织一些专业知识讲座,由多个科室专家为研究生讲述神经外科的知识,提高研究生的专业认识,并且培养其事业心。另外,可以邀请其他领域的专家来为研究生讲述其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比如功能康复科、病理科和影像科等与神经外科相关的领域。研究生不但要掌握神经外科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多了解与掌握与神经外科相关的知识。

2.4.4 对研究生进行医德教育医生如果缺乏良好的医德,那么自然不能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因此,要培养神经外科研究生的正确临床思维,其医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3结语

培养神经外科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已经是神经外科教学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与总结,改进临床思维的培养教学方式,帮助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帮助他们向着临床医师方面发展,为神经外科培养一批批人才。

[

参考文献]

[1]施炜.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培养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思考[J].交通医学,2013(6):4-7.

[2]宋锦宁.神经外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6(8):15-18.

[3]谢宗义,陈维福,程远.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带教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2(4):38-41.

[4]周庆九,付强,刘波,等.临床型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实践的教学体会[J].新疆医学,2011(9):44-57.

[5]李佑祥,穆士卿.神经外科临床研究生的培养与训练[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12):65-78.

[6]姜中利,胡孟庆,赵锦程.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培养[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88-97.

[7]李佑祥,刘爱华,吴中学.临床型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的几点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114-127.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247-01

神经外科学是以外科学方法来研究包括脑、脊髓、及支撑结构在内的神经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1]。其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临床实践属性,也决定了该学科知识综合性、操作专业性的特点。神经外科课程是则是以神经外科学为依托,为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设立的核心课程,对攻克人体神经科学具有重大意义。与此相适应,神经外科学的教学也取得长足进步,为突破以往神经外科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讲授难的教学瓶颈,集SP、PBL、CBL、JournalClub等优势于一身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人才培养上贡献斐然。

一、神经外科学的教学困境

一方面,神经外科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由医学专业学生过渡到合格的神经外科医师过程中,其主要困境表现为教学和学习任务负担重,相应的匹配时间短。国内神经外科的轮训期基本保持在2至3周左右,而其间需要掌握的庞大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足以让带教者和学习者焦头烂额,更不必谈经年累月的临床经验培养了[2]。另一方面,神经外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所要面对的疾病的复杂性,多系统、多脏器的关联治疗难以避免。故神经外科的知识体系更为庞大,综合性更强。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神经系统影像等相关技能又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抽象性,加之其理论建设和诊疗技术突飞猛进,教材更新滞后的现象更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间摸不着头脑。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指整合多项教学模式以灵活应用的教学策略。其优势在于不单纯以某一模式为主,不规定任何模式的使用区间,而是将众多模式综合起来适时运用,以此之长,补彼之短。在神经外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中,主要涉及SP、PBL、CBL、JournalClub等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现逐一论述。

第一,以模拟病人为导向的SP(StandardizedPatient)教学模式。该教学法用标准化培训的病人或正常人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诊疗环境。在促使学生尽早适应醫生角色的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病患及对应症状的认识,解决了临床病例不足的弊端,强化和丰富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及临床经验,侧面地提高了学生医患沟通的能力,理论与实际相得益彰。

第二,以问题为基础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该模式建立在启发式教学法之上,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临床问题,由学生以独立查找文献或讨论的形式寻找问题答案,由教师做最后的评价和总结。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该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削弱,其身份由授课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出来,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第三,以案例为基础的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4]。此教法以病例为先导,分析典型案例,利用CT、MRI、手术录像等医学影像资料或头颅模型等教具,通过教师主导、小组讨论的形式对疾病生动地展示、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该模式实现了教学结合,有效利用临床案例资源,弥补了学生临床经验的不足,此教学模式与典型病例教学法异曲同工[3]。

第四,JournalClub(杂志沙龙)教学模式。该模式在我国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确有其实施的必要性。神经外科学理论建设进步极快,在部分教材更新滞后的情况下,该模式可以与我国的专家、专题座谈会相结合。在定期系统巩固的同时,也可以避免脱离学术前沿,及时掌握学术最新动态,对学生甚至教师的整体学科观念形成都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我国的神经外科学学科建设虽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人才培养同样不能松懈,尤其是在21世纪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契机之下,神经外科的教学更应不断求新求变。如诸位所见,多元化教学模式已在神经外科教学中初具规模且收效显著。但限于篇幅,还有多媒体教学、循证医学等科学的模式在此文中未及详述,以待日后研究归纳、补足,为神经外科的教学事业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卢军

参考文献: 

[1]刘祺,赵冬,王洋,许健,徐伟华.多元化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授课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3(22):18-19.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例10

2资料与方法

    2.1数据收集

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时间跨度为1994-2011年,按主题词“医学人文”进行检索,共检索到770篇文献,文献年代分布,见图1。从检索结果看,按学科划分绝大多数属于“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共有546篇,占总数的70%;刊登论文最多的期刊是《医学与哲学》(人文版)(124篇)和《中国医学伦理学》(77篇);关键词最多的是“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教育”;就作者单位而论,南京医科大学所发表的论文最多。

2.2 研究方法

知识图谱(MappingKnowledgeDomain)是一种新近兴起的,将科学计量学、机器学习、计算机图形学等综合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它把科学文献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之上,然后以可视化的图形直观地反映出来,对于发现和解释科学文献中潜在和隐藏的规律或学科演化路径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引文次数和下载次数比较分析。一般说来,引文次数最多的论文以及下载次数最多的论文二者并不尽相同。由“科学共同体”引申出“研究主题”。科学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学科领域内共同的信念、方法和概念。“科学共同体”采用的是分析共作者的方法,而“研究主题”分析的是关键词,主要思路是“符号意义”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共同体”和“研究主题”本质上是相统一的。根据科学共同体理论,具有相同研究兴趣的作者会集中到一起,聚集成一个知识群,然后根据这些作者的研究内容,确定知识群的研究主题。

3.研究结果

    3.1论文引用次数和下载次数比较分析

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是“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发表于《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002年第12期,引用次数为81次,平均每年引用次数为9次。而引用次数排名在前几名的,一般年引用次数在5〜8次之间。下载次数最多的论文是“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交融一实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发表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下载次数为707次。然后是“现代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的思考”和“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追问”。“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下载次数为404,排第8位。“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是引用次数和下载次数都比较多的论文。这说明医学人文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相关学者的注意并且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还需要参阅国外发达国家医学院校的经验。

3.2科学共同体的知识图谱

从与医学人文相关的论文中,选取引用次数為7的论文,共有112篇,作者203位。通过Pajack软件绘制出知识图谱,并通过人工调整,得出作者共引分析图谱,见图2。共分为4个知识群:医学人文研究、医学人文教育、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其他。

科学共同体一:医学人文研究。医学人文研究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医学人文精神的观念层;二是医学人文关怀的主体实践层⑴。医学人文是对人的生命质量、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与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关注W。医学中的人文回归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主要研究人员有杜治政、张大庆、赵明杰、刘虹、赵美娟、陈维进、王德彦、刁宗广等。

科学共同体二: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人文的研究基础上,我国医学院校引入了医学人文教育。分为两类:一是分析和借鉴国外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20世纪60年代,医学人文教育在西方国家兴起;20世纪70年代,部分美国医学院校将人文教育引人到医学教育中来;20世纪80年代,把医学看作是一门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属性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些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以及其他经验可供借鉴m。同时,北美大部分高校已将叙事医学纳人医学院的核心课程,践行“医学乃人学”的理念w。二是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人文教育首先是从国外开始的,后来逐渐引入到中国医学院校,最先引人的是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但许多医学院校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某些方面还不尽人意。医学人文教育主要研究者有殷小平、聂素滨、余仙菊、唐文、郭永松、王茜、孟国祥、何亚平等。

科学共同体三: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单指医学中的人文精神,而是一个更为广泛的话题,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修养,可能与医学相关,也可能与医学不相关,是一种通用的可以适用于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研究人员有崔新萍、袁毓玲、杨耀防、王志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