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9 09:27:34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例1

1.1创业期

当中小企业处于创业阶段,其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都相当较弱,规模较小,考虑到成本及利润的分配,通常这一阶段企业的管理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的经营者通常具有一定的技术技能,经营的决策权高度集中,经营者对企业的大事小情都亲力亲为;但企业的管理相对较落后,通常没有成文的管理制度和规章流程,企业没有规范的组织结构,员工与经营者之间靠简单的契约关系来维持,整个企业所有决策权都在经营者手中,因其简单高效,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创立之初几乎都采用这种模式。

1.2上升期

在创业期发展壮大之后,中小企业进入企业的成长上升阶段,业务量直线上升,社会资本增加迅速,经营者开始分身乏术,这时的企业要继续发展必须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为了使企业更加规范化,更具竞争力,企业开始逐步完善其管理模式,建立并完善企业制度,制定企业标准,在组织结构上开始采用分权式的结构,各级管理者各自拥有较多的决策权,部门间分工合作,企业开始制订明确的中长期规划,这些都是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的表现。

1.3稳定期

当企业具有一定规模之后,各项制度已经完善,经营与业务量处于稳定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企业文化的产生,这一阶段的管理模式通常带有文化导向。即将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以树立企业文化理念为核心,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将以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为载体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培养员工的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1.4成熟期

进入成熟期的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很难摆脱衰亡的命运,必须通过革新才能继续发展壮大。因此这一时期,企业的管理模式应以创新为主,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来实现企业的二次发展。这一时期的管理通常以创造优良的革新环境为主要任务,如:专业化的核心竞争战略的提出,拓展新的发展领域,增强组织结构的弹性,对产业及产品进行优化等。

2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例2

1.企业或公司管理中的家族色彩。在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民营独资的中小企业,家族式管理得以盛行。“一些企业领导习惯将自己与员工的关系看成家长带孩子,师傅带徒弟,把自己当成中国传统家庭的家长。”公司或企业员工多为企业主的亲属、同乡或受亲朋好友推荐介绍过来的,有一定的亲缘基础,比较容易获得老板的信任,完全不是按照工作岗位对员工能力的需要公开招聘合适的员工。这无疑将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阻碍员工素质的提升及企业的长远发展。尤其是当企业或公司的发展面临更大危机的时候,如企业或公司领导人发生更替,“成功的家族企业把事业传到第三代的比例不超过30%;不足15%的企业可以传到第四代。”

2.企业或公司内部小集团的盛行。“近年来,任何企业精神都赶时髦地加上‘团队’这一条,团队精神已经被看作是一中富有合作精神的良好职业境界。但是很多企业主管习惯于在自己的小圈子内培养团队精神,而如何做到整体、系统的有效性却考虑的很少。”这种现象尤其体现在一些几个股东合伙的中小型企业中,每个股东在用人方面依靠近亲繁殖,在他们负责的部门安插一些老乡、同学及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人。这终将引发股东之间的矛盾裂痕,一旦激化,不仅大大增加了企业或公司内部的交易成本,而且还使得企业或公司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3.企业或公司管理中的人治色彩。儒家文化中的人治观念同样体现在企业或公司管理中。尤其是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由于公司制度尚不健全,创业者通常具有专业领域的知识、经验和宝贵的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成长和成熟期凭借个人魅力尚可以统领企业。但人终会犯错误的,企业主的决策失误将使企业或公司付出惨重的代价,同时,人治和独裁不利于继任者的培养,这势必导致公司接班人的缺失。

2、员工管理中的伦理成本

“信任是企业的稀缺资源,企业内部的信任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促使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其内部员工多为一些与企业主有一定亲缘关系的人组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更强的凝聚力。假设这些与企业主有一定亲缘关系的员工其综合素质较高,则由监督、激励等费用构成的管理成本将大大降低,且随着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管理成本趋向于0;反之,若员工的综合素质较低,而企业主又出于关系成本不愿辞退他们,则企业的损失和管理成本将无限制地放大(如图2,曲线C)。对于一些通过正常招聘渠道进入企业的员工,他们与企业主没有亲缘的关系,既不可能无限制地降低企业主的管理成本(图2,B点),企业主也不会让其无限制地增加管理成本(图2,A点),一旦管理成本超过了A点,企业主会很自然地将通过正常渠道招聘的员工辞掉(如图2,曲线D是介于AB两点之间的一条线段)。

3、结语

中小企业为儒家伦理观念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环境。虽然,“伦理作为规范人的行为原则和指导原则的体系,能系统地改善人的行为和关系,减少人们因为利益上的冲突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以较低的交易成本换取人们之间利益协调的较高效率。”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要求,员工的录用与辞退应基于岗位的需求,在做好充分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合适的员工。因此,企业主良好的降低管理成本的愿望未必成为现实,同样支付了伦理的成本。

参考文献:

[1]冯学梅李海军:“浅议儒家思想对华人商业组织管理习惯的影响”.《河北企业》,2007年第6期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例3

国内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践证明,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还是通过商业银行和风险投资的融资方式。大多数学者关注创业企业家与银行二者之间的关系,或者创业企业家和风险投资主体二者间的关系。国外学者Ueda发展了一个模型,研究高科技初创企业基本上通过风险资本融资,而较少通过银行融资。直观上来讲,银行对高科技企业的评估能力要弱于风险投资,因而银行放贷时,必然要求企业是盈利的,且能够提供资产担保。Casamatta构建了一个风险投资主体、纯金融机构和创业企业家三者之间的委托模型,分析了合约的设计。国内学者晏文隽研究创业企业家、风险投资主体努力程度的影响因素和他们之间的双向道德危害风险,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解释创业企业家难以从银行得到贷款的原因,构建风险投资主体、创业企业家、银行三方参与的委托模型,得出双向道德风险下的最优权益分配。通过以上文献介绍发现,目前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及商业银行之间的委托关系研究不多。以下主要针对三种情况进行融资分析,即商业银行为企业放贷、风险投资机构为企业提供风险资金或两者同时为企业提供资金。

2.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流程分析

商业银行放贷的流程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银行两个行为主体。银行收到贷款申请后,首先进行贷款调查,主要包括借款申请内容调查和贷款可行性调查,对借款人的品行以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赢利性做一个全面评估;然后利用掌握的资料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评估;最后按照分级负责、集体审定、一人审批的贷款审批制度进行贷款决策,逐笔逐级签署审批意见并办理审批手续,签订合同。借款合同生效后,按合同规定银行发放贷款。风险投资的流程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家和风险投资机构两个行为主体。风险投资机构收到计划书后,根据企业的品质、产品的独占性、项目的扩张性和持续性、快速增长的潜力等多方面因素做一个全面的资信评定,如果风险投资主体认为商业计划书可行,将为其注入资金。银行与风险投资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放贷与投资流程,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与银行三个行为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率先行动,向风险投资机构提交商业计划书,同时向银行申请贷款,通过资信评估,确定融资选择。资金到位后,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收益与项目成功之间的重大关系,二者付出努力。科技型中小企业是项目成功的主要力量,其会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这也是风险投资成功的主要因素;风险投资主体则会一直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及运营管理、业务支持等增值服务;银行要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的情况(即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和检查。

二、理论推导模型

1.变量假设

为了方便起见,用字母代表模型中的三个微观经济主体:E代表寻求资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VC代表风险投资机构,B代表商业银行。虽然这个模型中只有一个VC和一个B,但他们不是行业的垄断者,都是充分竞争条件下的任意一个风险资本家和银行,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行动。现在有一个很好的项目,企业没有自有资金,需要资金I对其进行开发。他将从银行贷款AF,贷款利息为r;从风险投资机构那里获得资金AVC,其要求的回报用权益比例γ表示;或从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同时得到资金AF+AVC。假定市场上有多个项目申请者和项目选择者,存在一系列连续多个投资项目,每个投资项目有两种可能的结果:成功或失败,成功时收益为R>0,失败时收益为0。P(R)是给定项目的成功率,表示项目的质量程度,只有项目申请者知道,而项目选择者不知道。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银行与企业之间及风险投资机构与企业之间,在信息上往往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可能通过弄虚作假,如编制虚假会计报表来获得资金支持。银行或风险投资机构此时只能根据融资企业传递的信息来判断该企业属于“好企业”,还是“差企业”,因此对企业进行资信评估,通过评估的企业向其发放资金,对于不通过评估的企业不给予资金,如果判断失误,即拒绝好企业的资金申请或接受差企业的申请,则银行或风险投资机构的潜在风险将会上升,从而承担由此产生的机会成本。科技型中小企业只有通过资信评估才有可能得到资金,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当然,成功与否还将取决于风险投资机构的努力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努力,对应的成本分别为CV和CE。

2.数量关系推导

第一,若科技型中小企业只从银行贷款,企业付利息r(r>0),如果企业得到贷款,项目得以进行,成功时企业的效用为R-(AF+r),失败时为0,此时银行贷款AF,期望效用为UB当r>rEB,得UB>0,UEB<0,此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参与约束得不到满足,不会接受银行获得利息r的合约安排。当rB燮r燮rEB,得UB叟0,UEB叟0,此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银行的参与约束都得到了满足。当r<rB,得UB<0,UEB>0,此时银行的参与约束得不到满足,不会接受获得利息r的合约安排。由此可知,只有当rB燮r燮rEB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银行的参与约束都满足。且银行所获利息满足rB燮r燮rmax、风险投资机构所获权益比例满足γI燮γ燮γmax时,银行、风险投资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参与约束都得到满足[9]。3.推导结论根据以上三种情况推导分析,可得出三种不同结论:其一,只有银行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的借贷过程,即公式(1)和(2)成立时,成功的概率P∈[CE/(R-AF),1]。所定的利息rB燮r燮rEB,银行参与约束条件得到满足,有可能提供贷款。rB为银行参与约束满足的最低利息水平,rEB为仅银行参与信贷支持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约束满足的最高利息水平。其二,只有风险投资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的风险投资过程,即公式(8)和(9)成立,当风险投资的项目风险较低,即成功的概率P∈[(CE+CV+AVC)/R,1]。风险投资机构获得的权益比例γI燮γ燮γEI,风险投资机构参与约束条件得到满足,有可能给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γI为风险投资机构参与约束满足的最低权益要求水平,γEI为仅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约束满足的最高权益要求水平。风险投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问题主要来自于项目申请者与项目选择者关于项目信息的不对称。用项目质量来综合表示项目的风险程度、成功概率、发展潜力等信息,并以它作为申请项目者的私人信息。在投资公司选择某一项目作为投资对象时,会根据申请项目的质量索要相应回报,如果是高质量的项目,由于其风险程度较小,选择者将要求较低的风险补偿,自然索要回报就低;如果是低质量的项目,由于其风险程度高,选择者要求的补偿将会比较高,从而回报要求也高。这里或高或低的回报要求,对申请项目者来说是其得到风险资本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显然,申请者将根据其项目固有融资成本的大小来决定是否接受。其三,风险投资机构、银行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的过程,即公式(13)成立:P∈[(CE+AVC+CV)(/R-AF),1],γI燮γ燮γmax,rB燮r燮rmax且有γmax<γEI、rmax<rEB,风险投资机构、银行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参与约束同时满足。rmax为银行、风险投资机构共同提供资金时,企业参与约束满足的最高利息水平,γmax为银行、风险投资机构共同提供资金时,企业参与约束满足的最高权益要求水平。通过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与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数量关系推导,可得到结论:当银行、风险投资机构共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时,企业成功概率比仅有银行提供贷款或仅有风险投资机构提供风险资金这两种情况都要高。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例4

二、以情感人。

情感乃人际关系之调节剂。中小企业的人才和员工群体能否形成角色意识、时效意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及企业领导者的待人处事之法。人的自尊心使然,无论是企业人才还是员工,都希望老板能把他们当人看,认同他们的劳动绩效,或体谅他们的工作过失。可以理解的是,没有哪个员工成心想把事情办糟。若企业领导者洞察不到员工心理和需求,久而久之,员工则会产生失望和伤心而背主离去。其实,企业领导者以情感人并不需要高额的施舍,更多的是体现在平时的一些细节当中,比如,一句赞美,一声问候,一次鼓励,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说,一个称职的管理者会经常注意这些细节,能艺术性鼓励员工,即使在员工失落或工作出错时,也能让他们在一种高度亢奋的状态下再次进入角色,加倍努力地去完成好自己的工作,达到工作效率的最佳境地。这样一来,员工们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也就会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

三、以绩察人。

绩效是任何组织或团体用人或奖赏的重要标准。中小企业要达到人才的脱颖而出、企业的高效率运作,就必须摒弃腐朽陈旧的“加薪与减薪,升职与降职”全凭企业老板说了算的做法,更不能对普通员工和家人亲友使用双面秤。而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如果一个企业不是通过公平公正的绩效竞争机制去激励员工、发现人才和启用人才,单凭老板的兴趣、喜好就决定一个人职位升迁与薪金高低,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能服众的。更有害的是影响企业的创新与进步,挫伤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心。当然,企业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时必须考虑能够有效执行。这就需要从公平公正、指标量化、奖罚有章、具可操作性等方面去研究,最终落实绩效机制时又必须把奖励与惩罚做到明处。对绩效突出的员工,要公开表彰奖励;对工作平平的员工,除给予一定惩罚外,更多的还是要给予安慰和鼓励,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人”,目的是敦促其改进工作上的不足,让员工充分体验到企业对自己的尊重与重视。这样,员工也不会轻易地选择离职。

四、以章育人。

中小企业规章制度是保障企业运行、推动企业发展的杠杆和助力器,科学地运用了这一杠杆和助力器,企业的发展运作则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但也有少数企业在制度建设上出现了偏差,片面地认为企业制度就是用来管人制人的。殊不知,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多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建立制度既要考虑管人,更重要的是育人、带人,就是通过规章制度把员工引领上企业规范化之路。这也是美国通用公司总裁韦尔奇说过的:“要让自己的员工不断地发展和创新,而不是设法控制他们。”中小企业要达到用规章育人的目的,就必须建立必要的生产、营销、质量、财务、成本、创新、安全、效益目标、员工培训、劳动纪律、人力资源、文化生活等一系列的制度,便于员工自觉从制度规章中接受教育,寻求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提高工效,养成按章行事,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只有让员工亲身感受到企业的所有运作都是规范有序的,他们也就会受企业大环境的影响,自觉按章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放开手脚去努力工作。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例5

2.企业内部管理松散,财务管理意识弱资金管理较为松散,资金不能合理的利用或资金不足一部分的中小企业只是片面的将大多的资金空置在企业,不去做更有益的投资;还有些企业没有合理的安排资金运用,大量收购难以换现的资产,致使企业不能适时调动资金,解决燃眉之急。资金周转缓慢,资金回收难度加大由于企业没有完善资金的借贷机制,继而没有专业的收债政策,只能把在外的资金变为空文,资金难以回收。对钱物认识不明确,形成不必要的资产大量流失有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资产没有建立严谨的管理机制,造成了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大量浪费的现状。

3.企业管理模式老化,管理观念古板中小企业一般多以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为一体管理企业这种企业管理模式过于老化,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带来了限制。个体、私营性质存在于很大一部分的企业之中,正是因为这样,企业管理者的独裁管理现状难以消灭。而且,这些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致使财务管理形同虚设,在企业中难以发挥财务监控、会计信息的重要作用。企业管理者自身能力与素质普遍不高,并且思想落伍在企业管理内部没有发挥较为重要的财务管理的有效作用。现代管理观念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所不具备的,故而企业核心财务管理难以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财务管理工作不被重视财务管理人员一般没有较高的素质优势,这对于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的核心作用难以完全发挥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一般都是在一条不平衡的道路上发展的,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不被重视,就更不用说企业会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了。

二、增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全面加强革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观念是在财务管理实践的指明灯,是考虑财务管理的基础。对于新的经济时代,企业只有不断革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观念,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脚步,才能一直的发展下去。对此,中小企业需有以下的财务管理观念:人本化理财观念人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基本要素。“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贯彻于整个社会生活,企业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在现代管理模式下,人的发展与管理相统一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经济的要求。所有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活动都是围绕着“人”进行的,故而,财务管理过程中,要有人本化理财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财务管理的基础,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对企业人员予以激励或制约,从而提高人们科学理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资本多元化理财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市场出现了大量的外来资产。中小企业需牢牢抓住这些机遇,通过与外资的合作,将企业整体水平提上来,强化企业管理机制,实施多元化投资,使企业更加稳定的发展。风险理财观念。现代经济市场大大小小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尤其是我国的中小企业,规模小、财务管理作用弱,投资理财的过程中都承担这较大的风险。故而,中小企业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在财务管理中建立风险理财观念。科学的面对所要面临的风险,并积极采取解决风险的方案。

2.全方位提升财务管理的能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小,层次低,必须全方位地提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才能在新经济时代中把财务风险降低,增强利润收入。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开拓财务管理的范围,将资金、财务、金融风险、税金、保险、知识资本等全方面开拓;二是革新财务管理的方式,财务管理应应用于多方面,以将财务管理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三是提高财务管理的途径,增强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将财务管理与网络信息相统一,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3.增强资金管理机制,加强财务控制资金融集与资金应用相统一资金融集是为资金应用服务的,资金的合理应用又能使资金融集更为容易。二者相统一才能创建更大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资金的正确使用率,让资金投入创造造好的效益资金的融资与应用相结合,第一,不能盲目的投资致使资金周转不灵;第二,要加强资金的准时回收,避免收资不平衡;第三,资金要进行合理的运用,流动资金与固定资产要合理的分配。增强财政限制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将企业的财产管理与记录部门区分开来,让二者相互制约,以促进企业财政的控制。科学投资,将风险降到最低正确的投资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方向、时机、环境每一方面都要纳入其中,还要权衡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与报酬。投资项目确定后,企业还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慎重处理项目进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差错或问题,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例6

这一时期,英国对中小企业理论的研究颇具代表性。“产业革命”前,英国传统的小型手工作坊作为非农经济的唯一组织形式,不存在挑战与替代问题。如果把这段时期的作坊视为中小企业的话,我们可以确定地认为,中小企业虽占据了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但不可能产生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小企业理论。“产业革命”后,英国经济发生了质的飞跃,建立了以纺织、冶金、机器制造、煤炭等部门为代表的近代工业体系。由于机器的使用,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近代大工业猛烈冲击着传统的手工作坊,有关中小企业的理论也就随之而生。

“中小企业淘汰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与大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替代过程相适应,英国出现了“中小企业淘汰论”。与这种理论大致类似的还有德国历史学派“手工业或小工业的没落论”的观点。另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证了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必然导致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角度对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也作了不容乐观的估计。

“中小企业淘汰论”的思想尽管出现得很早,但它正式成为一种较为系统的理论,却是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末期。马歇尔(A.Maxshall)在其1890年初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大机器生产的竞争,淘汰和消灭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代表的小型企业。在他之后,J.A.罗宾逊也在1909年发表的《产业制度论》中,指出了以低工资和延长劳动时间为条件的小企业存在的不合理性,从制度的角度出发,对中小企业的存在提出了批判,他主张实施最低工资制,以限制其发展。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中小企业存在论”

19、20世纪之交,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虽然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中小企业破产常常发生,中小企业仍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经济中仍占有一定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大工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渐暴露,这些现象促使人们开始反思中小企业理论。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经济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小企业为什么能大量生存的问题。

1.“生物学理论”

马歇尔在1891年的《经济学原理》第2版中修正了原有观点,借鉴进化论“生命周期”思想,解释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中小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现象。他认为,整个经济好比一片森林,中间既有参天的“大树”(大企业),也有幼弱的“小树”(中小企业)。“大树”在获取阳光、空气方面具有优势,“小树”在这方面的劣势导致其大量死亡,但残存下来的“小树”经过顽强挣扎,可以逐步长成“大树”,而原有的“大树”因老化终将死亡,让位给新的“大树”。即是说企业的发展有其生成――发展――衰亡的生命周期,大企业衰退后被中小企业所取代是自然法则。除此之外,马歇尔还从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角度阐述了中小企业组织相对于大规模企业组织的一些优越性,即从中小企业经营特点上分析其存在的原因。这一时期英国著名学者约翰?穆勒也持相同的观点。不同的是他借鉴的是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强调企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他认为大规模企业未必在任一场合都具有超过中小企业的优势,适应性强是中小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2.“不完全竞争理论”

不完全竞争论者认为,企业受“产品差别性”和“市场不完全性”的影响,其规模自然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中小企业正是由此而获得了生存空间。持此观点的有:斯拉法(P.Sraffa)、张伯伦(E.H.Chamberlin)、罗宾逊夫人(J.Robinson)和哈罗德(R.F.Harrod)等。张伯伦主要从规模小、对市场需求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论证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罗宾逊夫人则从不同企业参与竞争的条件不同出发,认为只要中小企业能发挥自身优势,同样可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拥有竞争优势。

3.“最佳规模理论”

这种理论由E.A.G.罗宾逊(E.A.G,Robinson)在1931年出版的《竞争产业的结构》中提出。他认为企业的大规模经济利益会被管理费用的增加及管理效率的降低所抵消。罗宾逊所说的最佳规模是指企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长期平均费用最低的规模,也是指利润率、利润额、附加价值额、人均附加价值生产率等为最高的规模。这样的规模未必是大规模。中小企业只要规模适度就能够存在和发展。

日本末松玄六教授在《中小企业经营战略》(1971年)中也指出:企业能否生存、发展,与能否形成最佳经营规模有直接关系。由于行业不同,形成最佳规模的企业不只是大企业能够做到,中小企业也能做到。所以,中小企业只要形成最佳规模,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较小,而生存和发展的余地就较大。本松进一步将最佳规模分为最大收益规模的最佳规模和最大效率规模的最佳规模两种,后者是中小企业存在最佳规模的根据,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真正体现。从最大收益规模到最大效率规模之间存在着一个发展中小企业的最适宜的“大地带”。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乔治?施蒂格勒(George.Stgler)在《规模经济》(1958年)中较深入地探讨了企业最佳规模及其决定因素。施蒂格勒提出一个经典的表述“生存法则”,他认为,在任一特定行业中,若某种规模的企业在市场长期竞争中生存下来,则意味着它是有效率的,进而,若某规模的企业数量(或产出量)在该行业中比重上升最快,则说明此规模为最佳规模。施蒂格勒运用这种生存技术法,通过大量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某一行业的最佳企业规模通常是一个区间而非一个点,因而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碟型”而非“U型”,此即许多中小企业同样可达到最佳规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学解释。

新制度经济创始人罗纳德?科斯(R.H.Coase)在《企业的性质》和《交易成本问题》两篇文章中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企业边界决定于企业和市场的均衡,即企业内的边际组织费用与市场边际交易费用相等之处,也即企业最佳规模为交易费用与组织费用二者之和最小处。一般而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交易费用递减,组织费用递增,故此两种费用之和最小处的企业规模不一定很大,中小企业同样可以达到最佳规模。威廉姆森(D.E.Williamson)则进一步指出,纵向一体化内部产生的不经济会导致交易成本上升。新经济史学家诺思(D.C,Nortn)也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指出,尽管在大规模生产中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导致了交换的指数倍增,在生产率上形成了巨大的收益,然而这些交换的交易费用上升的代价也是很高的。

4.“原有产业振兴论”

原有产业振兴论产生于19世纪末的日本,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前田正名。“原有”产业部门是指手工业和家庭工业等;“引进”的产业部门则主要指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而建立的大工业部门。前田认为,如忽视在输出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在促进日本经济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原有产业,而一味强调依靠大企业,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必导致产业革命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在发展大企业的同时,不断振兴原有产业,才是唯一合理的工业化道路。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产业革命过程中的矛盾,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原有产业部门的作用,使大企业和小企业相互补充。

5.“中小企业利用论”

中小企业利用论是原联邦德国的理论。所谓“利用”,就是让中小企业为垄断资本的发展、壮大服务。二战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成为联邦德国的主流经济学,政府依此推行社会市场经济。依据社会市场经济理论,政府认为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社会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强调自由竞争,而中小企业则是自由竞争的推动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中小企业就是保护自由竞争。因此,只有保护中小企业,促进竞争,才能使社会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得到实现。除了维护自由竞争之外,中小企业还在辅助大企业、吸收过剩劳动力、抵制垄断价格(稳定物价)、生产民族特色产品以扩大出口(平衡国际收支)等方面发挥着作用。

6.“二重结构论”

战后,“二重结构论”是日本经济学家有泽广已提出的户所谓“二重结构”是指在日本经济中,一方面存在着少数设备先进、经营管理高度科学化的现代化大企业;另一方面,还存在大量设备落后,经营管理十分原始的中小企业。两者之间相当大的断层成为现代化的任格。“二重结构论”在日本经济存在大量中小企业和企业规模差距较大的基础上,把中小企业作为构成日本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体互相联系的角度考虑中小企业的存在和作用。沿着这一理论,伊东代吉、被原五代平等人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差距,提高中小企业现代化水平等问题在理论和政策上进行了研究。随后日本政府出台的“中小企业基本法”把提高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和改善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作为该法的两大主要内容。

7.中国的“存在论”

中国“中小企业存在论”主要形成于改革开放之后。(1)从“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理论界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理论。在个体私营经济、三资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补充”的理论前提下,中小企业主要在轻工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1992年“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十五大报告”又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应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出现中小企业发展的高潮。(2)“三元结构论”。认为改革开放后,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城市大工业的“二元结构”之间,困乡镇企业的崛起(其产值已近乎二分天下)而形成“三元结构”。乡镇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开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降低了转移成本,并减少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城市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为加大农业投入提供积累,反哺农业,以实现农业现代化,最终过渡到“一元结构”,实现工业化。因乡镇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故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中小企业进入辉煌时期。

8.评析:

上述各种理论虽对中小企业大量存在这一客观现象进行了研究,但因受传统的“中小企业淘汰论”的影响,这些研究始终是在大企业相对于中小企业更具有优势,大企业代表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即产业组织是以大企业为核心这一基调上进行的。这种观念也是与这一时期大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事实相适应的。

“生物学理论”将企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于长成“大树”――“小树”挣扎后存活下来结果是逐渐长成“大树”。“不完全竞争论”强调的“产品差别”、“市场不完全”,归根结底是因为需求的多样性和易变性,社会经济不可能形成完全垄断所致,因而中小企业可以以自己经营上的灵活性与之相适应来谋求自己的生存。但需求的差异和变动是建立在基本需求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而基本需求往往是共同的,大量的(尽管人与人之间仍有不同偏好),故在大企业生产率远高于中小企业条件下,“不完全竞争”严格地说是一种垄断主导下的竞争或大企业主导下的社会经济,中小企业只不过是在大企业顾及不到时才得以生存。“最佳规模论”是在大规模生产优越性有限的前提下,认为最佳规模并不一定意味着最大规模,即使规模小的企业也存在最佳规模问题。且未松在运用“最佳规模论”时还分析了市场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希望跳出纯粹从规模角度来研究“到底是大好还是小好”的圈子,但所有的规模论都隐含着一个“规模经济”的问题,大企业优越性有限,但并没有否定大企业相对于中小企业更容易取得规模经济的这一事实,在市场开放度不断提高,产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这种优势更为明显。显然,即使“最佳规模论”也是以这一论点作为前提来研究中小企业存在问题的。“原有产业振兴论”、“二重结构论”是具有浓厚日本特色的中小企业理论,是基于日本中小企业大量存在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客观现实提出来的。前一理论发生在日本产业资本初创时期,强调了中小企业在资本积累中的作用,但中小企业的资本积累目的仍是促进现代产业的发展,顺利实现产业革命;后一理论的意义在于明确提出二战后,中小企业问题仍然是日本经济的重要问题,并强调以中小企业的现代化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解决二重结构之间的“断层”,实现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虽强调了中小企业的作用,但对大企业、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孰轻,孰重,其层次仍是很清晰的。“中小企业利用论”作为德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产物,除了认识到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外,还对中小企业在维护经济体系上的能动作用予以高度评价,无疑这是中小企业理论的一个发展,但它是从“利用”的角度来研究中小企业的作用、故传统理论中关于中小企业认识的基本逻辑仍贯穿其研究的始终。中国对中小企业的研究主要是从所有制角度进行的,严格地说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小企业理论,虽有些学者进行过专门研究,但未受到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只是近几年,因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下降、内需不振,国企职工下岗增加,政府决策部门才对中小企业予以重视,出现中小企业热。

三、当代中小企业理论――

“中小企业发展论”

进入60年代、尤其是70年代后,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1)随着科技进步,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创新日益重要和活跃。(2)产业结构向以尖端技术为先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和轻薄短小型的软产业转移。(3)消费需求转向以多品种、高性能的“质”的需求为主,消费结构逐渐多样化、高级化、专业化和个性化。(4)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以至服务经济化。(5)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个性化消费,弹性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替代少品种、大批量生产,大众化消费,标准化和模式化的生产生活方式。(6)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7)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竞争加剧,出口产业向高增加值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8)由于科技创新和消费需求变动加快,产品乃至产业生命周期缩短,对企业的灵活性、适应性的要求提高。(9)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生活方式广为渗透,地区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10)通过治理以高速增长为目标的大规模集中经济所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人类与自然的协调越来越受到重视。正是上述变化,中小企业在经历了前一时期不断萎缩之后,突然迅速增长起来,并在很多方面较之大企业显示出更多的优势、中小企业已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最重要他组成部分。因此,诞生于这一时期的“中小企业发展理论”,不再从中小企业是在大企业的夹缝中苦苦求生存去解释中小企业存在的原因,而是力图科学地论证中小企业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机理。

1.“社会分工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的生命力及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见升,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过去弱肉强食的外部竞争关系变为企业内部协调合作关系,从直接竞争变为协调竞争,从而出现了社会分工的深化。

(1)产业(或行业、部门)分工论。施大菜(Staley)和莫斯(Morse)1965年对美国产业组织结构作了实证分析后,认为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分析生产成本,规模经济,市场特性及地缘区位等因素,可知不同产业适于不同规模的企业经营。根据这些因素,他们归纳出8种适合中小企业经营的细分产业。日本学者太田一郎则将经济部门分集中型部门和分散型部门,前者往往需要大型设备或巨额投资或产品易标准化且量大品种少,较适合大企业经营;后者则往往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或是与大企业相关的生产资料加工、零部件生产等部门,较适合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

(2)中心――论。R、T.艾夫里特(R.T.Averitt)认为,现代经济存在以垄断企业为核心的核心企业和处于其周围的中小企业两大企业群。核心企业是大规模、多元化、复合化的跨国公司,具有垂直合并企业间关系。企业是小规模的、市场密度低而经营期短,具有成本高的性质。艾夫里特对企业作了进一步划分:“卫星企业”对大企业是一种从属、依附关系;“忠实的对立企业”可称之竞争性,即可能成为大企业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自由独立企业”是十足的小竞争企业。他还特别指出:在“忠实对立企业中”,有一类是开拓性的“忠实对立企业群”,它们作为向核心企业挑战性的一类企业,应予以积极的评价,这类企业是美国风险企业的先驱。

(3)系列化论。系列化论产生于日本,提倡以大企业为顶点,以中坚企业为骨干,以广大中小企业为基础而组成“垂直型”协作方式。大企业通过原材料供应、加工订货、技术指导把中小企业纳入到生产体系中来,而中小企业为其生产零部件或提供某种服务。系列化论的核心,是通过建立系列化生产经营体制,充分发挥不同规模、不同技术水平企业的优势,从而创造出大大超过各类企业独立生产经营的生产力,实现双赢。系列化不仅通过长期持续交易所建立的信赖合作关系,为大企业节约了交易成本、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和费用。生产和管理成本,也减少了中小企业信息收集成本和销售成本,提高了中小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4)缝隙论。针对美国研究开发型即风险企业的广泛发展,霍兰德(E.D.Hollander)在《中小企业的未来》一书中指出,市场与技术变化的不断相互作用,尽管使资源和经济力量向巨大企业集中,但因为要弥补大规模生产和大量流通之间的缝隙,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对于许多领域,在相对参加自由的动态经济之中,某一领域大企业的巨大性与其它领域中小企业的存在绝不矛盾。只要生产、流通和市场技术适应市场扩大的需要而不断进化,企业合并与分化的交互作用就会继续为中小企业创造出发展的机会。中小企业可充分发挥“产品差异化”形成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寻找市场的“缝隙”。由于技术革新与市场的动态结合所导致的服务经济化和科技创新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新的缝隙市场,结果,大企业越来越大,小企业越来越多。

2.新制度学派的“二元结构体系论”

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经济学和公共目标》(1973年)中指出:现代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并非单一的模式,而是由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组成的二元结构体系。计划体系由当时的1000家大企业组成,按计划进行生产和销售,并依靠它们强大的经济力量与政治上的特权,控制了价格和市场。市场体系是由1200万个分散的中小企业所组成,受市场规律的支配。加尔布雷斯认为,有些生产活动可以由大企业来完成,有些却更适宜中小企业去做,并列举了四个方面的原因。他指出,由于两大体系在权利与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市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屈从于计划体系,从而使社会资源配置失调,贫富悬殊,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环境污染严重。政府有责任采取行动,通过制度改革,实现两大体系之间的均衡。

3.“大规模时代终结论”

日本进入70年代初期后,随着以大型重化工业为核心的“黄金增长阶段”的结束,高速增长期的内外条件逐渐丧失,以及此后国际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大企业的发展遇到阻力,多元化产业结构应运而生,中小企业越来越具生存条件。对此,中村秀一郎教授在《大规模时代的终结――多元化产业组织》一书中批判了在大企业支配和控制下中小企业永远处于不稳定和“无力化”状态的这一近代经济学中的中小企业论的错误观点,认为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变化,由于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变动等诸多原因,大企业生产经营步履维艰,大规模时代已经终结;相反,中小企业有出现结构性大发展的可能性,因为促使中小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正在形成。

英国学者舒马赫(E.F.Schumacher)在《小的是美好的》(1973年)中,主要从社会的角度指出:专业化、大型化的生产模式,看上去是解决了生产问题,但实际上是一种假象。这种生产模式导致经济效率降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并滋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不能成为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方向,必须重新选择一条发展模式和道路。大型化与自动化的经济理论是19世纪思想遗留的产物,不能解决今天的任何实际问题。今天需要有一种崭新的思想体系,一种以人为重点而不是以物为重点的体系,即大众生产而不是大量生产。要使社会“持久发展”,必须要走小型化、中间化的发展道路,特别是要发展小企业和“中间技术”。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1980年)中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第二次浪潮的特征是长期生产数百万件同一标准的产品,而第三次浪潮生产的却是短期的、个别的和完全订做的产品。适应这一潮流,大量的中小企业发展起来,人类社会正处在由分散――集中――分散的发展过程之中的第二个过程。第二次浪潮的经理所受到的教育是大规模生产是先进的最有效的生产方式,而当第三次浪潮来!陆时,由于信息生产、家庭生活、市场地点和劳动就业都在进一步细分,上述所有观念都面临着挑战。

4.“竞争簇群论”

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E?波特(M.E.Porter)在《簇群与新经济学》一文中认为,“簇群”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获得不同寻常的竞争胜利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簇群既促进竞争又促进合作,竞争是为取胜和保留客户,合作则大多是垂直的,介于相关产业中的公司和本地机构之中。竞争与合作能够并存是因为它们发生在不同的领域,发生在不同的参与者身上。一个由相互独立而又非正式联盟的公司和机构组成的簇群,代表着一种富有活力的组织形式,具有效率、有效性和灵活性方面的优势。波特进一步指出:现代竞争取决于生产力,而非取决于投入或单个企业的规模。生产力取决于公司如何竞争,而非它们在何领域竞争。如果公司运用熟练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那么都能产生较高的生产力。所有产业都能够运用先进的技术,所有产业都能成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波特还认为:簇群一旦开始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这个循环能促进它的发展,尤其是当地方机构持支持态度和地方竞争富有活力时更是如此。

5.“风险企业论”

风险企业产生于美国,“风险企业论”就是在风险企业别把从事知识密集型经营的尖端企业群分离出来的理论。日本经济学者清成忠男认为:“所谓风险企业是指充分发挥研究开发集约能力或设计开发集约能力,富有创造性的新企业。”“这种企业与历来的新办企业的不同点在于其经营者有高度的专业能力和组织富有勉力的事业的企业家精神,因而是发展很快的高效益企业。”风险企业在经营上独树一帜,企业创立时要冒相当大的风险,一旦成功便成为利润高、发展快的企业。风险企业和风险企业群的产生,显然是在大规模生产体制遇到困难,社会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的背景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新技术革命的产物。中小企业经营的灵活性,企业组织的多元化及科技创新能力较好地适应了这一变化,风险企业和风险企业家大都集中于中小企业正源于此。

6.“技术创新论”

从60年代起,许多学者研究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进程中的作用。曼斯菲尔德(E.Mansfield)通过对一些产业的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与垄断的关系因产业的不同而不同。谢勒尔(F.Soberer)的结论是专利发明(创新)并不与企业规模的增长成正比,且认为,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常常会出现活力的衰退。卡尔松(B.Carlsson)认为技术的进步降低了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即平均成本曲线向左移。卡米思(M.Kamien)和施瓦茨(N.Schwouto)则指出:一个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将促进最高速度的发明创新活动,而由各具特色的中型企业组成的新企业可以随时进入的行业,最适合技术的进步。罗斯韦尔(R.Rothwell)则根据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管理结构的不同特点,论证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阿科斯(Z.J.ACS)和奥德斯(D.B.Audretsch)对1982年美国34个创新最多的行业中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数进行了比较分析③,结论是:随着集中程度的提高,企业的创新趋于下降。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大企业的创新优势比较明显;而在产业成长的早期,创新和熟练劳动力的使用相对较重要的行业,以及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创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中小企业内在成本劣势,有效地帮助其进入一个行业,并提高其创新的活力。温特(S.Winter)在上述研究成果上提出:“企业家体系”(e一preneundregime)和“常规体系”(routinizedreqime)是两种技术体系的概念,其中资本密集型、广告密集型、高度集中行业届常规体系,而创新活动密集、知识密集、熟练劳动力相对重要、竞争性较强的行业属于企业家体系。他认为“企业家体系”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上述研究表明,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并不处于劣势。

7.“中产经济理论”

“中产经济理论”主要不是从企业规模上,而是从中产企业与承担和决定它的发展的“风险企业家”之间存在着命中注定的纽带联系,来论证其与大企业的本质区别。“中产经济论”认为,“风险企业家”不同于大企业的经理,中产企业也不同于大企业,是依靠“风险企业家”本人而生存,以他为中心,交织着他的私有经济能力,并带有强烈主观感性来管理的独立企业。中产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有着不同的管理结构、资金规模和营销方式、生产和效益、组织形式和会议制度以及人员结构,从而表现出中产企业特殊的企业成果创造能力。在德国,“中产经济”与“中产阶级”相联系,正是他们一道支撑起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大厦”。“中产经济理论”认为,中产企业是市场经济制度产生的根源,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中产企业占据支配地位,就会创造出一个市场充分竞争的社会经济结构。

8.评析。显然,“中小企业发展论”已根本不同于“中小企业存在论”,应视为中小企业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社会分工论”不同于以前的“存在论”,就在于它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论证了中小企业同大企业一样,均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产业组织形式,中小企业已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但“社会分工论”仍受“存在论”的影响,其分工是以大企业的核心作为前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协调竞争关系存在着竞争不完全,交易关系不平等,缺乏透明度等问题。实践上,中小企业作为大企业垄断价格的接受者,其生产规模为大企业所控制,而成为大企业剥削和转嫁危机的对象。“二元结构体系论”类似于“社会分工论”,不同的是,“二元结构体系论”的重心是揭露这种社会分工不平等所导致的各种弊端以及制度原因,并希望通过制度改革来实现两大体系之间的均衡。

“大规模时代终结论”基于大规模生产所弓践的各种问题,主要论证当经济、社会出现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后,大企业所表现出的种种不适应性;相反,中小企业较之大企业更具活力,也更有生命力,可能获得结构性大发展。这无疑是对上述理论的发展,但是,它对大规模经济的看法,未免失之偏颇,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的本质原因也未加注意,还停留在一种“就事论事”的水平。大规模在个性化方面虽有劣势,但这种劣势不足以将其一笔抹煞,因为现代经济不是前产业革命经济的简单回归。它必须建立在产品较为丰富的基础之上,而大企业的存在就是产品丰富的前提之一。更何况,在很多方面,中小企业的广泛发展尚离不开大企业的存在。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例7

论文摘要:中小企业处在复杂多边的市场经济活动中,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危机。如何应对危机,变危机为转机,让企业在危机中求生存和发展,是企业管理者应思考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危机 表现状况 形成原因 化解对策 0 引言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总是告诫他的员工:我们的公司离破产永远只差十二个月。如同在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一样,在现代商场中也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有遭遇挫折和危机的可能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危机是正常和难免的,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变数越来越多,企业所面临的危机类型也越来越多。有的危机只是特定企业所特有的,有的危机却困扰着很多企业。当前企业最经常面临的直接危机依次是人力资源危机、行业危机、产品和服务危机;非直接关联性危机有媒体危机、工作事故危机、天灾人祸危机、诉讼危机等。 1 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表现状况 请看两则报导:2011年4月19日,所有的供应商都收到一封发自欧倍德中国区总部的传真,通知其华东区采购中心10多名员工集体“离职”,欧倍德和这些供应商业务上的往来都将不再通过这些员工来完成。而据记者了解,华东区采购中心全部员工人数为20余人。而仅仅在45天前,这家全球第三大建材超市连锁商,刚公布了其中国区总裁李凤江被德国总部解职的消息,4月22日,上海欧倍德的中国总部里发生了激烈的人事冲撞。2003年春节过后,广东华润万佳在原总经理徐刚宣布辞职近百天以后,原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原采购部助理总经理、原广州公司副总经理、原华源万佳的财务部副总经理、原华东财务经理相继辞职,引起华润万佳内部激烈的管理震荡。 很明显,以上两个企业发生了人力资源危机,此种危机的重要程度应该排在首位,特别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外离职,有时会给企业带来非常直接和巨大的损失,因为他们熟悉本企业的运作模式,拥有较为固定的客户群,而且离职后只要不改换行业,投奔的往往是原企业的竞争对手,势必会给原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冲击。 2 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形成原因 2.1 从发展历程来看风险的形成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是由民营企业发展起来的,从组织模式上来看,民营企业的组织层次较少,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国有企业官僚制度的缺陷,但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如下的缺陷,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形成。 2.1.1 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合二为一,容易造成管理上的独断。由于中小企业主大多是本企业的总经理,在企业的生产决策、人才选拔等问题上存在着个人偏好倾向,往往形成一言堂的现象,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1.2 人力资源制度不完善,权责不清晰。中小企业的创立初期,靠朋友、亲戚资助而逐渐成长起来的情况居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中小企业家受自身知识、能力限制,未能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诸如招聘、培训等环节上没有能形成战略规划,同时对在岗管理人员的管理,也是层次不分明,权责不明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其中待遇过低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老板不愿意让职业经理人分享他的成果,利益收益相差过大。 2.2 从管理状况来看风险的形成 2.2.1 缺乏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独特的工作,对个人素质、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都很高。一位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需要具有对工作的深刻体验和对社会的敏锐洞察能力,不能单纯依靠原理、技术或数据处理进行纸上谈兵,应当借助实践的锻炼不断地完善对知识技术的应用发挥。目前,虽然许多中小企业成立了人力资源部,但在行使部门职能的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例8

1.2成本管理观念落后在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主要通过规模效益和增强供应商与分销商的谈判能力来降低产品成本,期望以此达到转移成本的目的。然而,因中小企业的规模又与市场需求有着紧密联系,当今消费者个性消费需要使得商品趋向规模缩小、种类增加。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已不再适应市场潮流,呈现出落后势态,其目的仅局限于降低成本,而较少从效益角度来分析成本效用。从现代成本管理角度出发,一味节约并降低成本的手段很可能降低产品质量并降低企业的总效益。由此可见,传统的成本管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是消极的,已不再适应竞争逐渐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特点,通过成本管理创新并运用作业成本管理、成本企划等方法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占有率。

1.3成本管理方法灵活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并受到人员及制度的限制,其成本管理方法也具有差异性。大型企业规范的成本管理方法具有刚性特点,而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则比较灵活多变。

1.4成本管理环境较弱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促使其形成了有别于大企业的成本管理特点。经济环境角度来看,中小企业多为民营企业,从其经济结构、资金来源、企业组织形式、发展水平及经济政策影响等方面都与大型企业存在差异。法律环境来看,企业成本管理由于过分侧重其内部管理属性,使得适应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相关法规较少。从文化环境来看,中小企业则多为家族式管理模式,同时其员工的专业素养与大企业相比普遍较低。目前大企业已采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成本管理制度,具有刚性特征,而中小企业的柔性化特征则较为明显,这种成本管理环境较为薄弱。

1.5成本管理组织的协调性差合理的组织结构是科学管理、有效控制的前提,它不仅有利于内部协调,提高工作效率,还便于进行相结合的检查和制约,防止并纠正各种错弊。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组织的小规模、融资难、易创建及管理结构简单等特点决定其受环境影响程度较大、协调性较差。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组织结构在成本管理上缺乏开拓与创新意识,评价中小企业组织合理性的标准主要包括有效性、指挥性、管理层次、责权对等和协调一致。

2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2.1对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对滞后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比国外晚,其系统性也较差,针对单一成本管理方法进行研究,缺乏对方法间联系的研究,进而无法形成全面系统的方法体系。在成本管理方法应用方面,也缺乏继承连贯性;并且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研究而忽略了对竞争对手的研究,缺乏战略思考。与现代成本管理中对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与实时共享性相比,传统的手工操作则很难达到。

2.2对成本管理不够重视,成本管理观念落后通过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对成本管理还不够重视,其多认为成本管理就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将范围也局限于内部生产耗费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进行研究与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也仅局限于降低费用而较少从效益角度分析成本效用,并主要通过节约方式来降低成本。

2.3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多数中小企业看似有着完整的成本管理框架,实则其内部缺少管理措施,即成本管理制度的缺乏导致成本管理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些中小企业未建立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无法控制成本管理,久而久之使得企业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逐渐受到阻碍,并最终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4企业领导者成本管理意识较差在我国,由于多数中小企业的领导者不是出身于财务工作,对成本管理的内涵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其成本管理意识也比较淡薄,成本管理意识较差,不会在成本管理进行事前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计划,也不会进行事中的成本控制与事后的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和成本检查。目前中小企业各级的成本组织目标和责任相对还不够明确,造成成本管理混乱局面,使得企业各部门间难以相互协调与默契配合。

3加强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研究

3.1建立可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建立可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成本控制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从几个方面进行:结合企业部门业务特点来确定业绩评价对象,明确业绩评价目标,结合不同的行业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对业绩评价对象进行评价并将结论进行总结,提出评价报告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考核与激励。建立严格的成本控制考核机制,奖惩兑现。

3.2尽快实现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大范围普及,计算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同时也成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其具有传统方法无法相比的效果。因此,中小企业应重视对这些新技术的运用,适当投入财力、人力与物力,统筹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规划并建立ERP系统,以达到减少企业各自为战、盲目投入现象。

3.3强化员工专业素养建设中小企业应提高对专业人才的吸引与任用,针对在职成本管理,员工则要加强培训与再学习,以提高其专业知识的同时开辟降低成本的新途径。企业可以通过定期进行专业考核来提高员工科学文化素养,增加员工的激励约束力度,并结合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员工进行成本管理方面的了解和创新。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例9

(一)重战术轻战略在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综合评价时,笔者发现中小企业多存在经营管理的短期行为,对于经营过程中的技术、行为方面的工作研究得较多,而对于企业的中长期战略及发展方向研究得较少。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与体系构建方面,多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或者不曾采用规范的评价程序与定量评价方法。

(二)管理控制不足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层次参差不齐,经营管理凭借经验,发现问题多采用非常规方式进行解决,对于企业管理的一般性常识掌握不足,在面临大环境变化时,企业控制往往不到位,从而出现企业危机。

(三)缺乏规范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由于中小企业机构设置的简单化,经营范围的不确定性,企业计划制定的无序性,使得中小企业的评价问题显得尤其困难。中小企业经营缺乏规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会影响它的长远发展。而在城镇化视域下,中小企业数量与产值均会获得迅猛发展,构建合理的经营管理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2城镇化视域下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城镇化是国家现阶段的重大举措,在此环境下对其有重要贡献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合理评价,可以借鉴中央企业评价体系。因中小企业具有灵活、规模小的特点,可在体系构建上进行创新性调整。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经济效益和经营者业绩。所以,在体系构建时可以设置两个独立的子评价体系。不管是企业经营效益评价体系还是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均需通过如下程序完成。

(一)选择具有企业经营特点的合理评价指标,并建立企业经营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现以第三产业企业为例,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指标的选择应重点考虑中小企业为第三产业企业的经营实际,区别于工业企业指标的设定。如原材料利用率为工业企业指标构建的重点,而第三产业企业则可以忽略不计。2.运用综合指标法进行评价,即根据被评价现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进行数据合成;(1)无量纲化处理方法(以直线型为例)式中:bix为第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值。(2)数据合成因中小企业当各评价指标间相互独立,其重要程度差异较大,而且各指标评价值之间的差异较小时,宜采用加法合成。其基本公式为:式中:y为综合评价值;iy为第项评价指标的权数;n为评价指标的个数。(3)根据综合评价方法和研究目的的要求确定评价标准值,文章选择行业平均值作为评价标准;(4)确定反映评价指标重要程度不同的权数,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多以投入产出方面的指标、市场占有方面的指标权重较大;(5)将指标数值与评价的标准值进行对比,去除分子分母的单位,将变量变成可比较的无量纲化的指标;(6)根据各指标的数值大小,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利用指数法对该企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见表1-2所示。此种体系构建较适合中小企业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构建的核心问题是指标的选择要符合第三产业的特点,并且要求区域内中小企业选定的指标相同,以便于横向比较。通过对表1-2的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本企业较基期状况提高了很多,而相比同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处于高于平均水平的行业位置。

(二)引入中央企业经营管理评价框架,构建中小企业经营者业绩指标体系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与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共同构成企业经营管理评价指标。经济效益的指标选择多倾向于财务指标的比较,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则倾向于企业管理。中央企业通常以八个方面进行衡量,如表1-3所示。

(三)对于经济效益评价与经营者业绩评价进行综合,构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综上所述,文章已经详细阐述了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的步骤与思路,下面,进一步把两个大类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构成了完整的指标体系。其中,第一类指标的权数和为100,第二类的权重和也是100;在总权重中,两类指标的比重为7:3,级济效益占70%,经营者业绩占30%。7:3的比例分配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两类指标赋予的权重比例可以变化,但为了相同地区不同企业可以进行横向比较,权重的分配应有统一的标准。具体的权数分配举例如表1-4。由表1-4可知,企业的经营管理综合评价数值为1.05165,处于良好状态(数值高于1)。

中小企业管理论文例10

 

知识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逐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知识产权的保护显得更加重要。[1]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入世这些年来我国因知识产权保护而出现的各类问题层出不穷,致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吃了不少的亏。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中相对活跃的部分,只有不断地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依靠知识产权的独占性占领市场,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站稳脚跟,并谋求更大的发展cssci期刊目录。因此,在市场经济洪流的冲击下知识产权保护已刻不容缓,中小企业中加强知识产权更应该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点。

一、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现状

1.研发数量少

许多中小企业不愿花费较大的资金来培育和发展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因此不得不付出高额的专利使用费,并在市场竞争中丧失先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较少拥有自己的专利产品和技术。统计显示,建国以来我国生产的西药有3 000多种,而其中99%是仿制;农药146个品种,仿制率达95%;精细化工3500个品种,仿制或低档产品占97%。[2]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截止2007年11月,在中国境内申请的发明专利中,专利申请地址来自于日本的有204723条,美国为136875条,而地址为中国的发明专利仅有17466条,根据权威部门估计,每年“中国制造”为专利技术支付的费用大约占出厂价的25%——30%。[3]可见,我国中小企业的专利技术研发数量太少,而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其竞争也越显惨烈,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缺乏专利产品和技术的企业,更是在经济竞争中难以立足。

2.研发质量低

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需要加强知识产权的研发意识之外,还需要侧重核心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即注重知识产权的质量。根据200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现代企业管理论文,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2004年,我国的专利技术申请为13万件,有一半来自跨国公司。从专利的构成看,中国申请的100件专利中,只有18件是发明专利;而国外企业申请的100件专利中,有86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cssci期刊目录。[3]从这一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中小企业不仅在专利技术发明的数量上较少,而且质量较低,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1. 内在因素

目前,许多的中小企业虽然研发了新的产品和技术,但是不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有些中小企业自身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没有及时创立自己的品牌和产品,而让他人抢先申请了专利和注册商标,从而丧失了专有使用权。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虽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强,但是缺乏专业的人才、知识产权保护专业机制也不健全。以美国的337调查为例现代企业管理论文,2002年——2006年,在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46起337调查中,有14件案件我国企业未应诉,未应诉案件约占全部案件的1/3。一些337调查案的原告方利用我国企业付不起诉讼费和搭便车的心理,刻意选择那些可能不愿应诉的小企业作为列名被告,以侵犯其核心知识产权为由,向ITC寻求普遍排除令的保护,从而直接打击我国整个行业的利益,甚至不得不退出美国市场。[4]可见,中小企业不做好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防护工作,不未雨绸缪,必然会在遇到实际问题中吃亏。

2.外在因素

第一,政策法律、法规不完善

由于知识产权属于法定的权利,它不仅表现为权利内容法定,而且还表现为获取和行使权利的方式法定,因此,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也必须具有相应的规范性。但是现代企业管理论文,目前我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还并不完善,没有详尽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专利申请审查制度、职务发明创造申报与审查制度、科技成果登记制度、知识产权投资管理制度、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研究开发项目登记与定期审查制度等。[5]这就使得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难以规范,使得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陷入混乱cssci期刊目录。

第二,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尚不完善

由于知识产权申请、评估、确认等工作较为复杂,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人员而言,由于信息不足,往往需要专业的服务机构进行辅导处理。但是,目前高质量、体系完善的专业服务机构较少。而高质量的服务机构收费较高,也超过了一般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因此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选择资质较差、收费较低的中介服务机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实力差距,不利于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三,内部控制不足、实施效率较低

目前一些中小企业也关注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并设立的专门的人员和机构处理相关事务,而国家对于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给予了较多的优惠,也颁布了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但是因为缺乏较好的内部控制管理,虽然目标在制定之初是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发生了偏离,从而导致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陷入僵局。

三、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

1.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中小企业要明确知识产权在其自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意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知识产权研发、申请和保护专门机构,并培训专业的人才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工作。建立一套与政府、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相协调,成熟有效的纠纷风险评估和处理机制,从而确保中小企业在面临知识产权纠纷中能够从容面对。

2.不断完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制度

政府部门应该意识到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要从战略上对中小企业进行重视,要给予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的技术中心提供资金、人才、信息和研究项目等更多的支持,扶持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使其在知识产权的争夺战中获取有利的优势。并不断总结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经验,参照国外发达国家较成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结合国情,制定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cssci期刊目录。鼓励中小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并进行相应合理的政策扶持。

3.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

鼓励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服务的规章流程,强化中介服务机构的信息服务意识,并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政府机构也应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收费标准,对于需要知识产权服务的中小企业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以鼓励中小企业可以接受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服务,确保申请了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都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4.建立内部控制工作

对于中小企业本身,政府从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部门,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中介服务机构都应该建立适当的内部控制机制。根据各主体的复杂程度建立相应的完整的内部控制机制,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控制和相互牵制作用,防止个别人员出现操作风险,保证知识产权保护目标实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此外各部门之间、人员之间应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从而避免扯皮和脱节现象,减少矛盾和内耗,以保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高效性和连续性。

参考文献:

[1]苏元机.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及保护意识的增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44.

[2]朱婀丹.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选择[J].陕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