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新闻类职称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4 15:23:22

新闻类职称论文

新闻类职称论文例1

一、冲突:在职业责任与社会道德责任之间

    新闻记者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社会角色,肩负着向社会及时告知讯息的重要责任。但是记者往往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或突发事件,在及时客劝也报道与仁慈、侧隐的人类道德责任之间,在报道与被报道者之间,在报道者与广大接受媒体信息的受众之间,蕴含着复杂的伦理关系和道德冲突。这种职业责任和同情心的抗争,以及对此的评价和争论不会停止,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高级职称

    当新闻职业与社会道德责任产生冲突矛盾的时候,新闻从业者该如何抉择?”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而其次才是新闻记者。这是美国全国新闻摄影师协会前任会长,威廉·桑得斯的观点。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社会道德责任高于新闻职业责任。被称为当今中国”最美丽的女记者”的曹爱文面对自身的职业要求,毅然选择了秉承一个普通人的人性,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努力救助一个生命垂危的落水小女孩。她的举动彰显了人性之美,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生命面前,没有什么更重要。高级职称

    二、陷落:新闻职业精神和道德责任的现实困境

    记者的职业角色使其拥有了某些因为这种职业而附有的特殊的权力,记者的社会角色又要求其在社会大系统中承担作为社会人的义务与责任。健就有可能在新闻实践中引出社会道德责任和职业责任的冲突。

    1.企业公关新闻真实性报道的影响

    涉及企业的正面新闻报道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这类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就受到了威胁。媒体的社会角色定位与角色实践就必将处于矛盾和紧张的状态。这时,媒体和企业也都需要寻找一个共同进步的解决办法。企业应该注重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多挖掘内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推荐给媒体,注重与媒体的交流。另一方面,媒体一定要坚持新闻价值优先,要保证客观真实的报道。让这种冲突矛盾,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得以解决。

    2.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职业精神和道德责任的冲突

    作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既是新闻媒体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闻媒体与新闻记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处理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冲突。

    (1)坚持实事求是与隐瞒事实

    面对着重大突发事件,记者首先应该真实客劝也向公众报道他们所面临的困难的和威胁。决不可以对事件采取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这不仅是对公众的知情权的一种不尊重,也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一种轻视。高级职称

    (2)坚持正确导向与强调新闻价值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媒体不仅要报道新闻,更有责任引导舆论。媒体与记者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要紧紧围绕着党和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应该把坚持正确的导向与追求新闻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始终把坚持正确的导向放到第一位。

    (3)尊重生命价值与渲染恐怖气氛

    重大突发性事件,特别是灾难性事件往往与死亡、血腥、惨烈、残忍等联系到一起。西方新闻伦理强调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尽可能避免在文字和图片中直接表现"身体恐怖”。事实上,西方主流媒体就是对和伦敦地铁爆炸案这样的恐怖事件的报道,也很难找到血肉模糊、尸体横陈的内容或图片。高级职称

 3.记者的自身素质存在问题

    记者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和责任。然而在多种角色和利益面前,记者经常陷人冲突、矛盾和迷茫之中。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不仅使媒体失去了信誉,而且给社会舆论造成了混乱,甚至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精神上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记者素质的缺乏是影响传媒宣传报道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媒体的记者素质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现象是不容忽视的。

    三、统一:新闻职业责任和社会道德责任的理想归宿

    1.客观辩证地处理职业责任和社会道德责任的关系。

    任何职业行为都不能超越社会公共道德,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理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因为记者是社会环境的监测者,是公共信息的传播者,是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当两者出现矛盾与冲突的时候,首一先应当维护的是社会道德。或者说,我们应该考虑每种选择可能带来的好的与不好的结果,权衡利弊的多少,去作出利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最佳选择。社会道德责任与职业责任的关系是可以协调的。

    2.努力促进两者的协调可以采取的措施

    (1)加强记者的职业素养和社会公德意识。

    素质高的记者应有敏锐的洞察力,把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传播给受众,记者要把真实性放在首位,这是对新闻职业的尊重和负责。作为记者,一定要以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在报道内容上不可与法律相悖。另外,记者做人要正派,要坚持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钱,只唯真。为记者一定要有人本精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新闻类职称论文例2

里约奥运会精彩纷呈,全球瞩目。因各自需求不同,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奥运会。对于我而言,2004年以前从事电视体育新闻报道,此后便转入体育新闻教育,至今已有12年。与做记者相比,各类媒体呈现的体育报道成为我关注的重点,将研究方向落在当代中国体育电视新闻报道方面。

奥运会是媒体体育报道的全面竞争和集体展示。如何梳理、分析奥运报道中的成败得失和新形势下的体育报道发展趋势,对体育新闻教学做出积极回应?也许从业界和学界两方面思考,是找到答案的路径之一。

一、从教学现状看问题

国内体育新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存在于“教”与“学”两方面。从“教”的角度看,国内体育新闻教育的师资结构以传统文科研究生为主,较多配备中文专业、历史专业教师,缺少业界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从课程设置角度看,能体现体育新闻特色和动手能力的课程较少;从“学”的角度看,学生专业特色不明显,竞争力稍弱,如新华社体育部招聘编辑记者较多从拥有外语背景的毕业生中选拔。为优化教师结构,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一些高校从业界招聘教师,以期优化教师结构,改变体育新闻教学滞后于业界需要的情况。

二、好记者等于好教授?

概略而言,有业界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能融入自己的实践经验,案例鲜活、生动,专业性强,对新闻理论“从课本到课本”式教学进行有益补充;在实践能力培养上,调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有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体育新闻的基本业务;在毕业实习和就业方面,此类教师有业界信息、人脉资源。总体而言,理想情况下,由记者转型而来的教师在体育新闻教育中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完成学界与业界对接,在本科教育中有一定的优势。

由记者转型而来的教师在体育新闻教育中也有某些劣势。首先,业界转型的教师需注意启发式教学,注重教学的互动性。其次,此类教师的新闻理论略显不足,讲一次课或许非常精彩,但讲授一门课程,其课程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亟待提升。以笔者为例,尽管攻读了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学方向的博士学位,但在系统地教授《广电概论》这门课时,仍需大量了解广播电视历史沿革、理论变迁、相关学科、体育特点。大概进行4轮课程教学后,才逐渐摸索到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第三,进入高校系统后,业界转型的教师需要适应体育新闻教育的考评体系,在教学之外,需要加强科研能力。

三、记者转型新闻教育时会遇到哪些问题?

由记者转型的教师虽然有些不足,但开设体育新闻传播课程的高校仍较欢迎这类教学人才,用以预防专职教师近亲繁殖,保持教师思路、角度、背景多样化,平衡教师结构。例如,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播音主持专业邀请了4名有业界经验的教师加盟。但是,引入有业界经验的教师,事实上面临学历、职称、年龄、待遇等有形无形的进入门槛。其中不乏某些有实力的记者编辑受制于以上条件,未能进入体育新闻教育行业。

从学历角度看,硕士学历是入职的基本要求,但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高校要求更高学历,与此相对的是,很多经验丰富的业界记者,多数由本科直接进入媒体工作,学历是个软肋。

从职称角度看,进入高校一般需要等同于讲师或副教授的职称,而不少记者平时工作忙碌,且一些市场化媒体的收入不与职称挂钩,疏于论文写作,忽略职称晋升。

就年龄而言,实际上,不少高校人事部门有45岁或50岁的隐形门槛。年龄的门槛反过来也限制了业界人员的职称和学历,因为一般年龄较小的业界编辑记者的职称和学历相对较低。

从待遇看,体育新闻教育尚没有特殊的人才引进政策,单纯从收入看,教育行业未必比业界收入高。

四、打通业界与学界的壁垒

高校吸引业界编辑记者进入教师行列,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体育新闻教育而言,在吸引业界人士的同时,一些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案便具有可行性。

首先,增加实践性课程。通过相关教师培训,增加实践课时,加强体育新闻专业学生摄影、摄像、电视编辑等课程教学。

其次,在小学期、短学期开始相关实践课程,邀请业界人士前来授课,既有相当的操作性,也能发挥业界人士的优势和特点。上海体育学院新闻系在播音主持的部分课程中,采取专职老师和业界人士合作,“五五开”上课的方式,教学效果较好。这些在校的二年级、三年级播音主持学生全部参与了国内几家新媒体的里约奥运会报道。

新闻类职称论文例3

多年实践表明,《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主义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因坚持新闻专业主义,获得了一轮发展的动力。《南方周末》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索,可从报纸理念变迁、采编团队管理模式、新闻操作的创新三个角度去了解和把握。

彰显专业主义的报纸口号

《南方周末》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份市场化的报纸,故而一开始,就有着自我定位意识,创刊之初“服务改革,激浊扬清”,为采编团队厘清了使命,形成鲜明的题材指导,对市场也是一种报纸特征的宣示。

上世纪90年代末,《南方周末》以现代营销的方式,正式启用“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口号(SLOGAN),其后,十几年时间内,共更换了三次口号,依次是“深入成就深度”(2001年~2002年)、“记录时代进程”(2003年~2006年)、“在这里,读懂中国”(2007年至今)。

梳理这些口号,可以看到《南方周末》这份报纸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改革从普遍受益的第一阶段走出,改革的失意者逐渐被抛甩出改革的主流,成为“弱势群体”。那一时期,社会保障体制尚未成形,法制建设还处于发展期,主流舆论未能有效及时地关注这一社会变化,于是,为“弱势群体”说话,针砭时弊成为社会最需要的媒介服务。其后,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这时,《南方周末》以“深入成就深度”、“记录时代进程”来自励,同时也在传达,认识时代必须秉持“深入”的态度,安于记录的本分。2006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财富性增长,“复兴”成为民族愿景,但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却让人看不清,这时《南方周末》提出“在这里,读懂中国”,激励自己与读者一起去发现真实的中国、揭示真实中国的发展逻辑。

其次,统观《南方周末》的口号,可见这份报纸时刻未忘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而口号的变迁也折射出对新闻专业主义内涵理解的逐渐深入。上世纪90年代末,《南方周末》编委会在以弱势关怀、针贬时弊为努力方向时,就告诫团队,“要高度警惕市场与权力”,这实际上是要求新闻能够坚守客观公正,坚持对社会国家发展有益的专业取向。随后,“深入成就深度”、“记录时代进程”时期,《南方周末》对内对外都在宣示自己要做的事情以及如何做。 “在这里,读懂中国”更是明确了新闻、媒介为读者创造价值的专业使命。媒介是一种信息服务提供者,其市场本质,是为服务对象创造价值,创造的价值越稀缺,媒介的价值也就越高。当下中国最稀缺的价值是什么?是中国要用40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数百年走过的发展道路,社会、人心发生的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让国人、海外的人都无法看清中国的发展状况和逻辑。“读懂中国”成为最稀缺的价值,《南方周末》以此为目标。

口号表达的是对使命的认识、是对价值观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对新闻的认识,对媒介价值的认识,这些正是专业主义的理念构件。

以专业主义为导向的采编团队管理

新闻专业主义的业务导向体现在《南方周末》的日常业务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方方面面,2006年颁布《南方周末新闻职业规范》,进一步从伦理、行为技术等方面将新闻专业主义演绎成可操作的条目。

采编考核制度。从2000年以后,《南方周末》采编人员每月都会接受考评委的考核,对工作量、工作质量进行梳理和打分。当月因质量低未刊发的稿件,也会列入考评委评说、考核的范围。

每月、每季度、每年,《南方周末》采编部门都会评选好稿,对好稿作者、编者予以奖励。采编人员有连续3月,或在单一年度中累计5个月考核没能达到C以上,则需要调岗。

采编职称制度。为激励采编员工以专业主义为职志,《南方周末》实施了内部职称制度,职称分三级:高级编辑(记者)、资深编辑(记者)、编辑(记者),每一级又分成甲、乙、丙三等。

《南方周末》的新闻作品因篇幅、题材涉及的地域等原因,很难纳入现有全国、省新闻奖的评选体系,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采编人员参评国家专业技术职务的积极性。为了避免“采而优则编,编而优则官”,《南方周末》通过内部职称制度引导采编人员在专业上发展,有管理意愿和有管理才干的优秀采编人员才按管理岗位要求培养。

走出官本位,做到真正的业务本位,是一个管理上的难题。《南方周末》在过去的几年里想了很多办法,如为高级采编人员开个人作品研讨会,出版高级记者的个人文集;提高高级采编人员的固定收入在总收入中比例;安排高级采编人员每人每年两次给采编团队做业务培训;给优秀采编人员更多的培训机会等等。这些举措目的是营造一个以业务为标准的管理文化氛围。

新闻职业规范。2006年3月14日,《南方周末》编委会颁布《新闻职业规范》,以法条形式明确新闻规范,包括保证真实性、防止有偿新闻、坚持客观写作等多个方面;成立由报社编委成员及采编部门负责人、编辑记者代表组成的“新闻职业规范委员会”;确定了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形式是专项调查,形成了调查的组织形式和相关原则。这是《南方周末》在管理上向新闻专业主义迈进的一大步。

《南方周末》新闻职业规范颁布、新闻职业规范委员会成立当年,就数次启动调查程度:有回答社会舆论对具体作品的质疑的;有破除有偿新闻谣言还当事记者清白的;有解决内部对某个作品专业程度认识分歧的……其中,最为社会所知的是黄健翔报道后的对被采访者、记者之间多向度争执中的是非判定。

2006年11月23日《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吴虹飞受约为南方周末撰写“黄健翔专题”,报道发表后,社会影响较大,引起受访者对文章内容及作者动机的质疑,记者与受访者在互联网上各执一辞,争执数日。《南方周末》立刻启动职业规范调查程序,成立专项小组对“报道动机”、“消息源”、“技术水准(包括叙述、求证、与采访对象接触时的言行三个方面)”、社会争议的问题等方面。调查核实,对传言进行了澄清,对作者作品瑕疵也没有回避,最后以调查报告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得到当事双方的认可。

新闻专业领域的创新

近年来,在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索道路上,《南方周末》积极发育新的新闻品类,并在新闻操作层面,探索新的技术方法。

新闻品类的创新。2002年,《南方周末》两次改版,除了报纸分叠化外,还探索发育时政报道和都市特稿;2004年,特稿成为新闻第二叠,被学界称作“中国式特稿”;2007年,《南方周末》再次改版,其中时政报道,分叠为时局板块,并新发育了评论板块。

首先,从“时政”到“时局”。 《南方周末》从2000年即开始探索时政新闻报道,开辟“动向”版,2002年后,正式决定以时政报道为新发育重点,辟出两个版。2007年,时政版与国际版合并,以国内国际的政治新闻为报道方向,创立“时局”板块。其后,很多都市类报纸跟进创办时局板块,形成一股“时局风”。

第二,从都市特稿到中国式特稿。面对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南方周末》意识到其间将出现的众多新闻,决定以大篇幅体裁(每期用四个版做一个题材),对之进行专题式报道,2002年开始做都市特稿,操作出《办公室政治》、《湿地保卫战》、《民工第二代》等专题。2003年后,再次拓展写作题材,并借鉴西方特稿写作手法,随之出现《举重冠军之死》、《悲情航班MU5210》等优秀报道。这种报道体裁与题材选择皆有别于西方特稿,故而被称作“中国式特稿”。《南方周末》的这种探索,深刻地影响业界,都市类报纸乃至一些日报后来都纷纷创办“深度”报道版面,其所借鉴的,正是南方周末的特稿成果。

第三,评论。 《南方周末》的时评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独树一帜,培育了一批优秀的评论员和评论作者。进入新世纪后,《南方周末》一直酝酿评论方面的业务突破。2002年,《南方周末》创办“方舟评论”(“方舟”二字是“南方周末”中间两字谐音,亦寄托“济世”之愿。)以署名评论方式表达报社观点,作为一种折衷的社论。报内也发育出两个评论版。2003年初,《南方周末》就在酝酿形成专门的评论板块,并已进行人才储备。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到2007年,评论板块才真正成形。这时,都市类报纸已经在评论方面先走出了漂亮的一步。作为周报,能否在都市类日报不断更新的评论大潮中寻找到自己的优势,做出特色?《南方周末》后来证明了自己:最具创新性的版面“评中评”,对一周以来国内外已发评论进行梳理和点评;“大参考”版定位也很有特点,以中国传统的“策论”为诉求,寻求议事和解决两种效果。“方舟评论”增为两条,评论头版以社论和读者来信构成,形成报社声音和民间声音的合唱。

新闻操作方式的创新。在新闻专业主义要求的推动下,《南方周末》持续追求新闻操作方式的创新,最初,这种探索有较重的学习色彩:一本《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曾是南方周末记者的必读书;特稿探索初期,不乏直接模仿的作品,如对手术报道的写作。在时政报道探索初期,也学习借鉴了一些国际优秀报道的方法,如对代表大会代表进行归类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报道内容;又如对人物的履历进行梳理,找到经验性规律,将之作为报道题材等等。

随着经验的积累,《南方周末》开始依据中国国情,创新操作手法。举几个例子:

第一,“关注热点周边”。每一个新闻热点的周围都埋藏着新闻富矿,而这些资源通常会被忽视。比如,“重庆钉子户”报道,当九龙坡区政府跟吴萍夫妇达成协议,当事人同意拆迁后,事情解决了,按照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判断,新闻似乎到此结束。但对《南方周末》来说,新闻才刚刚开始。吴萍夫妇一开始不接受政府赔偿,为什么最后又接受了?博弈双方是如何在几大关键点达到妥协的?这些应是读者的疑问,为这些疑问找到答案,就是最好的新闻。这正是在热点周边找新闻线索。

第二,“信息圈层”。信息是有圈层的。离新闻核心最近那一圈信息或信息拥有者,价值最高;能够拿到最核心圈层信息的新闻也当是最佳新闻。所以,新闻竞争的关键是信息圈层的突破力高低。第一圈不能突破就做第二圈,第二圈不能突破就做第三圈,第三圈不能突破就做第四圈,以此类推。只要在允许的空间内做到最靠近新闻核心,就胜出了。《南方周末》的许多时政、社会题材都是这样操作出来的,其中不乏名篇名作。

第三,“复盘”。从2008年年初的雪灾报道到“5•12”汶川地震报道,《南方周末》一直在尝试新闻的“复盘”。《南方周末》2008年5月22日的震灾报道就做了两个复盘。第一个复盘是北川。震后,北川的信息和电力全部中断,形成了一个孤岛,每一个自然村、每一个乡镇都是一座孤岛。村民是怎么逃出来的?逃出来的路线是什么?在与世隔绝的过程中,那里的基层组织在做什么?那里的生态如何?第二个复盘是汶川,汶川震后有33个小时与世隔绝。在这个过程中,汶川是以什么方式在运作?没有粮食,灾区群众怎么生活?通过复盘,记者把当时当地发生的一切,细致地写出来。复盘中发现,灾区满地是新闻。

第四,“前传”。对于一些突然成名的人物,人们最关心的是他或她的过去。这在一般情况下并不难想到。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却容易忽视读者的这个需求,只着力于人物的事迹,而没有将重点放在人物的历程,解析出他的人生逻辑。所以,撰写前传,往往是周报在热点人物报道中胜出的一种方法。

视觉表达方式的创新。2002年,《南方周末》改版的内容包括报纸版型变为“680黄金报型”、分叠化,也包括报纸视觉系统的规范化,这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表现。

《南方周末》视觉系统的变化紧紧围绕“中国化”做文章,坚持让形式成为“扎根中国”意念的一种表达:其一,“南方周末红”。《南方周末》从创刊开始就与许多报纸一样,用了红报头,但从改版那一刻起,《南方周末》将自身的红色成分确定下来,靠近中国红,我们称之为“南方周末红”。其二,报头、报名印章化。《南方周末》的报头历史上的变化是字体变得略为丰腴,报头线框由单线变为双线。改版时,决定将报头变为中国式朱文印章。此外,另外设计一款南方周末方章,作为报纸LOGO。其三,对称版式。对称是中国美学的法则,《南方周末》的版式充分运用对称之美,并在基本体例下求变化。

新闻类职称论文例4

AbstractThe paper considers that almost all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polytechnic and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counter the many bottlenecks: without breaking through the bottlenecks, the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polytechnic universities and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y not work out a new way with variety features.

Key wordspolytechnic universities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ournalism education bottleneck

进入新世纪,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迅猛,除原有的新闻传播专业大力扩招外,国内一批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院校(以下简称理工类高校),一批以政法、财经、师范、农业、外语、体育、石油、航天航空、交通、邮电专业教育为主的院校(以下简称专业类高校),也纷纷建立新闻传播专业,大规模招生。

理工类、专业类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的主要思路,是依托本校学科教学、科研的优势,走出一条体现本校特色、与传统新闻传播办学有所不同的道路,培养出具备某种特别知识结构、适合社会某些方面特殊需要的复合型新闻人才。但是,在探索特色办学的过程中,目前,受自身条件局限,理工类、专业类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却遇到了如下一些瓶颈:

一、教育环境缺乏人文氛围的熏陶,学生整体人文素质难以满足专业要求

以前,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上是老牌综合性大学,其人文社科专业开设比较齐备,云集了人文社科的许多专家、学者和大量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在校学生有机会听到很多高水平的人文讲座、选修各种人文课程、参加各种人文气息浓厚的社团、与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相处。在这种学校里成长,学生受到人文氛围的熏陶,容易养成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必备的人文素质。

理工类、专业类高校,受传统和现实因素的诸多限制,无论在办校思路、制度安排、学科建设、课程开设、讲座邀请、社团设置、活动举办等诸多方面,都普遍缺乏人文方面的考虑和相应的氛围。以讲座和学术会议为例。笔者所在的学校绝大多数讲座,是“务实”性质的,它基本上与经、管、法、税、商、金融等学科有关。请来开讲座的,更多的是各级官员、各行业的行政管理者以及总裁、经理之类的业界精英;讲的内容,很多是对具体政策法规的解读、对当前国内外热点问题的解答,对业界实操经验的介绍。

缺乏人文氛围,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人文课程份量,或可有所弥补。但遗憾的是一般理工类、专业类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为了突出本校特色,在课程设置上不是增加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人文课程的设置。

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不管如何探索特色,不能忽略它人文性质浓厚的学科基础。一般的理工类、专业类院校办新闻传播专业,既缺少人文氛围的熏陶,又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人文学科相关课程的设置,学生要在以后的新闻传播实践中走得更好更高,恐怕有点难。

二、培养目标贪大求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程学习疲于奔命

理工类、专业类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总想发展自己的特色,在特色的形成过程中,却往往存在学生学习课程过多过杂、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这些个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往往秉承这样一种宗旨,既必须努力保持传统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基本面貌,又想依托本校一些龙头学科的教研条件,形成培养独特的学校烙印鲜明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优势。为达成这样的宗旨,其培养目标难免贪大求全,教学课程难免大包大揽,学生课业负担难免过重。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也容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种甚至多种:一、课程过多;二、学时学分过多;二,许多专业课程的教学浅尝辄止,学生的课程学习往往蜻蜓点水,难以深入。

请看某法商类高校的新闻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2007级)。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专业的基础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和宣传部门从事传播方面的工作,能在法律、经济部门从事宣传、文秘、管理等工作,也能在党政机关、出版部门、各类学校、科研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文秘、管理、编辑出版、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本专业依托法商专业,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领域,跨专业选修课程、辅修第二专业、修读第二学位,成为有法学、经济学或管理学专长的复合型新闻人才。”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这所高校在开办新闻专业的很长一段时间内(2002级——2004级),竟然把微积分概论等设置为学位基础课必修课(对02级的学生而言,还有统计学和经济学概论,且每门课都是54课时3学分)。看起来,这是一个对学生的理论素养、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十分全面,对学生的出路考虑十分周全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但是,这样的目标和方案难免给人贪大求全、难以实现、流于形式的感觉。学生要扎扎实实地学好学深新闻传播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相当困难。

再看某体育类高校新闻专业的本科课程方案(2007级)。看起来,它像是体育新闻专业新闻学专业与体育学专业的简单叠加。除涵盖一般新闻学专业的全部课程外,又增加了数量可观的体育课程,以及由新闻学与体育学交叉嫁接出来的所谓体育新闻类系列课程。在具体的方案里,体育概论、篮球、体操、体育科研方法等9门体育课程,文学概论、逻辑学等7门人文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12门新闻传播课程,全是它的基础课或主干课,此外,它还要学生学习大量的公共选修课、方向选修课、实践课和校本课程(如活动、专题调研等),加上公共必修课程,面面俱到,学生须完成165总学分,57门课(不包括实践课和校本课程)才能毕业。此外,要拿到学位,还需满足 “英语必须达到全国英语四级水平,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甲等水平……达到计算机水平测试二级等级的要求”等条件。在一个以体育生为主的院校学习新闻传播专业,许多学生本身也是体育生,要都达到这样的要求,难度可想而知。

面对这种现象,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张德胜教授感触很深:“在教育部三令五申减少学时学分,减轻学生负担,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积极创新的今天,连北京大学等名校都在努力把授课总时数控制在2400学时以内,总学分控制在160学分以下,而部分学校的体育新闻专业授课总时数却高达近3000学时,如此一来,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上课,几乎没有实践或娱乐的时间。”学生不仅仅是没有实践和娱乐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大量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每日忙于应付各门功课,疲于奔命。学生当中甚至出现了“不想做课程学习工具”、“希望能更多享受读书思考乐趣”等说法。专业教育,看来也要减负,尤其是一些理工类、专业类院校培养目标贪大求全的新闻传播教育。

三、新闻传播教育专业资源匮乏,完整的专业培训体系难以形成

办新闻传播专业教育,许多理工类、专业类高校不同程度上存在本科教育职业技术化的倾向,努力构建一个有特色的专业培训体系。为了避免传统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易产生的学生“坐以论道容易、站起动手困难”的弊端,也为了避免在就业市场上与综合性高校的传统强势正面对撼,它们想走一条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道路:一方面,努力把学生训练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专才,偏重于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翻译、摄影、摄像、传媒新技术应用等技能、技巧的训练;另一方面,努力在课程设置、实践形式、实践内容上与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有所不同。

这本来是一条很好的思路,但是一般理工类、专业类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资源的匮乏,却使它们的专业培训体系难以形成,尴尬百出:

首先,师资庞杂多元,专业培训力量难以整合。理工类、专业类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其师资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来自传统新闻学院的,来自业界的,来自邻近学科的,来自校内所依托的特色专业的。其中,要整合前三类师资,已有相当难度,因为大家的专业背景难免有一定差异。要把第四类师资也整合进来,难度更大——你的专业教育特色要依赖它才能形成,许多基础课、主干课和选修课都由它的老师来上,但它的专业背景与你却相差十万八千里。长此以往,多好的课程设置和体系设计可能都流于形式。

其次,学科处于边缘地位,专业培训体系建设举步维艰。理工类、专业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当然不是新闻传播,一般而言,处于这些学校边缘地位的新闻传播专业,师生的权益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分配经费,有一套物竞天择的运作体系;计算酬劳,有一套偏重本校优势学科的成熟方案;申报课题,无论校内校外你基本处于弱势地位。在这样的环境里办新闻传播专业,难免这样一些后果:一、很难吸引本专业的著名学者、教授;二、难以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三、难以引进“双师型”老师(同时具备业界职称和教师职称)——业界一些想进来的业务精英,受学历、职称、理论、教学水平的限制,往往无缘高校教职;四、相关实验设施和培训经费的投入难以得到保障。缺少办学经费、合格师资和相关设施,又难以充分调动现有老师的积极性,如何建设正常运转的专业培训体系?

再次,缺乏业界人脉和实体资源,缺少像样的实训和实习基地。业界的人脉和实体资源优势,不是一朝一席可以形成的。一般的理工类和专业类高校办新闻传播专业,要拥有广泛、深厚的业界人脉和足够实体资源,还有待长时间努力。

新闻类职称论文例5

那么在日常新闻活动中怎样避免侵权呢?

首先要求我们了解一些法律知识,了解新闻侵权的表象和实质。

新闻侵权有别于其他侵权行为。它是与新闻传播活动密切相关的。新闻传播是指使用广播、电视、报纸以及网络媒介的传播。这就限定了新闻侵权区别于普通的口头造谣、诽谤的大众传播。新闻侵权往往限定在人身权,囊括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名称权,以及由此而涉及到的其他权利。一般是由侵权行为人通过新闻媒介,不利于当事人的信息,对当事人产生不良影响和损害。

例如:记者道听途说,采访不到位、核实不准确就容易成为虚假新闻的制造者,很可能造成侵害他人人身权造成他人受辱;或者新闻工作者报道名人的逸闻趣事,未经同意侵入他人私生活区域对与公共无关的其个人信息、私人活动、进行公布、宣扬、播报等侵犯他人隐私权。

这些新闻侵权的行为人都是新闻工作者。新闻侵权的手段是媒介,而媒介传播的信息是由新闻工作者负责采编的,所以新闻工作者要对自己的采编信息负法律责任。如果发生新闻侵权,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是当然的。

了解了新闻侵权行为,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我们就可以避免新闻侵权。

一、防止侵害名誉权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内容失实,新闻评论不当、或故损毁他人都可能导致侵害名誉权。

1.防止新闻内容失实

如果新闻内容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新闻事实材料和新闻背景材料的失实,从根本上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当然这种“新闻”产生了严重后果就有可能造成新闻侵权。因此,新闻工作者要避免新闻侵权就当然要防止新闻失实。那么记者和编辑在实际业务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才是法律意义上的真实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1.1对采访内容进行核实。新闻采访完毕并成文以后,记者和编辑有义务对新闻作品中有可能出现的错误问题进行必要的核实。如被采访者的姓名、职务、事件的发生时间、经过等。

1.2提高批评性报道的证据意识。批评性报道最容易受到批评者的反对,所以在这种报道的采访过程中就要随时注意收集有关证据,也可以在当事人接受采访之后,要求被采访人在记者的采访记录上签字,或者直接采用现场同期声、录音等,这样就可以防止当事人事后矢口否认。

1.3要分析新闻来源的可靠性。一些有个人目的的信息源虽然有价值,但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让新闻媒体成为达到个人目的的工具,而要保证媒体的公信力。

1.4对定性的结论要慎重。

在使用定性语时要慎重,只能真实表达职权单位的定性决定,不能臆测。如我们能从报纸上看到“犯罪行为”、“违法行为”、“罪犯”等用语,这是在我国的新闻工作中很普遍的现象,但是这些用语常常涉及到对事件的定性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新闻侵权。所以一般播报中不宜做这种结论,实在有必要下结论也必须经得起检验。与此类似的还有情感色彩较浓,容易伤害他人的词语,最好不用。

1.5台实行记者包口,这就要求包口记者要对所包报的行业有起码的专业认识,对很明显的专业错误要认识到。

2.防止评论不当

正确的新闻评论是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任何人不能在媒体上随心所欲的发表评论。如果作者的评论依据事实不真实、评论内容有失公正,尤其在批评报道中,就可能毁坏他人的名誉,从而构成侵权。防止评论不当要注意以下几点:

2.1将报道和评论分开。

一些记者喜欢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边报道事实,边议论。让读者无法分辨客观情况和主观评论。如果这种评论涉及人格、尊严就有可能引发新闻侵权官司,自然也没办法获得“公正免责原则”的支持。

2.2要注重平衡报道。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政府、司法机关、职能部门还没有解决定性的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新闻报道就不能只反映一方的意见和立场,而要多方涉及,这就是平衡。

2.3报道要用事实说话。在表达记者意思时并不一定要用记者的话来说,要善于运用事实。

3.防止故意损毁名誉

故意损毁名誉,这是一种明显无视他人正当权利的行为。情节足够严重就会构成刑事犯罪既侮辱罪和诽谤罪,这是一种对法律尊严的挑衅行为,无所谓防止,当然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唯一要作的就是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觉悟,了解法律,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依法办事,就不会犯这种严重的错误。

二、防止侵犯隐私权

通过对侵害隐私权的分析,我认为防止新闻侵害隐私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禁止未经当事人同意,公开流氓、强奸的性犯罪案件的受害人的姓名、地址、和其它足以辨别当事人特征的事。

2.未经许可不能公开当事人已经成为历史的违法、犯罪历史及其不光彩的经历。公民的违法行为已经受到了制裁,社会应该给予其重新做人的机会。如果不适应的公开将会增加当事人的痛苦。除犯罪历史外,例如年少时被开除之类的历史等等也不宜公开。

3.不公开他人的财产状况,家庭生活,生理缺陷,疾病史。也不宜挖掘他人的婚恋情况。

三、防止侵害肖像权、姓名权、名称权

1.防止侵害肖像权

防止侵害肖像权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1未经本人同意不拍摄他人与报道无关的,不具有报道价值的照片和录像,防止侵害他人肖像制作的专有权。

1.2未经本人同意不在新闻中使用他人与新闻报道无关的肖像,防止侵他人肖像的专有权。

1.3未经本人同意不在新闻媒体广告,进行商业宣传。

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照片与新闻资料照片的发表一般不构成侵害肖像权,因为新闻照片与新闻资料照片的发表目的是为了报道的需要而不是以赢利为目的。

2.防止侵害姓名权和名称权

在新闻报道中可能出现的侵犯姓名权和名称权的情况只有两种:盗用和假冒。

新闻类职称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自媒体的勃兴和传统媒体精英的出走,成为2016年传媒界热门话题之一。在一派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里,虽然不乏坚信传统媒体仍将长期存在的清醒者,但毫无疑问,媒体格局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传统媒体的话语权确实面临分散的趋势。而新闻工作者,在变与不变之间,也同样面临新的抉择。

一、数字时代媒体的变与不变

20世纪90年代,我国传统媒体热烈拥抱信息化,纷纷开办电子版;本世纪初,新闻网站风行,吸引了一大批报刊、广播电视记者转型。不过,无论是传统媒体的电子报刊还是新闻网站,在新闻传播优势方面,无法与新浪等商业门户网站相媲美。但门户网站受制于有线网络和固定电脑,适合流动传播的传统媒体并未因此受到根本性威胁。然而,2013年,以腾讯微信、“今日头条”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传媒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逐年下滑,甚至连商业门户网站也出现颓势。移动性、数字化和大数据媒体技术强势取代印刷术、广播电视模拟信号和有线网络,在媒体领域带来一场技术革命。但是,在改变的同时,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些东西依然还有坚守的必要。

(一)使用媒体的人变了,媒体的基本功能没有变

现在,我们仍然可以说,人类社会自口语时代进入媒体时代以来,一直延续的新闻媒体四大功能――监测环境、指导协调、文化传承、娱乐,没有改变。①正是由于新闻媒体具有这些崇高的使命和责任,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赋予了新闻工作者很多特殊权利。例如:在战争、灾难、事故等重大事件现场和大规模游行、会议、法庭等重要公共活动场所采访报道;专门采集并报道一切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优先利用公共交通、通讯设施等权利,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地履行职责。

互联网的发展,使媒体生态和传播格局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新媒体、自媒体接收和信息。②但如果因此认为记者这个职业无足轻重了,则可能失之肤浅。对芸芸大众而言,自由地使用媒体进行传播固然是他们的一项权利,但进行专业的新闻报道却并非他们的职责。在发生重大事件和揭示复杂问题的关键时刻,社会仍然需要依赖职业记者的报道。因此,激发记者积极主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可能是传统媒体更加迫切的需要。

(二)信息处理方式变了,信息传播的基本要求没有变

移动、数字化、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以秒为单位,传播效果大大增强,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存在滞后、单调的情况。真实性、及时性、有效性是媒体信息传播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民间“狼来了”的经典故事告诉我们,在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之外,真实性最为重要。为了确保真实性,传统媒体发展了一套核实信息真假的方法和程序,并训练每一个记者熟知。虽然,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还存在一些争议,无法确保所有新闻信息都完全客观真实,但这些有关新闻信息的审核技术经受了历史检验。

新闻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之间天然地具有某种不对称性,犹如跷跷板的两端,因为对信源的处理必须经过一系列过程。除了记者的现场采访,普通的眼见为实、有图有真相等外部信源,都必须经过真实性的专业审核。近两年频频出现的网络假新闻和传统媒体重大新闻差错,无不与忽视或放弃了这一审核程序有关。因此,对于媒体及其编辑记者而言,有关新闻信息真实性的审核训练最为关键。

(三)大众媒介素养提高了,媒体传播的专业性没有变

在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为主的时代,媒体是引导者、教育者、动员者,而教育、引导、动员的对象――大众则被称为受众,媒体的记者成为社会的知识精英和英雄。而今,民众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依赖大众传播媒体的单向信息供给,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以往被称之为受众的也不时参与信息传播,他们日益了解媒体的操作规程,已经从盲从的受众变成了会思想、惯于质疑的自媒体人,睁大眼睛发现媒体报道的漏洞并发表评论,对新闻的口味变得越来越挑剔。这就是传播学领域所言的大众媒介素养,而今确已大为提高。

相比之下,处于巨大历史惯性中的传统媒体及其记者的专业水平受到质疑。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感到昔日的荣光逐渐丧失,有的甚至开始怀疑曾引以为傲的职业理想和坚守。但这并不能证明传统媒体和记者不再有存在价值、不再被社会需要,而恰恰是提醒数字化时代的新闻媒体和记者,应当具有更加精深的专业素养、更加高度的思想水平和更加高超的报道技术。

传统媒体曾经是专业的新闻信息加工者。而在当今信息泛滥、注意力分散的时代,新闻信息加工愈发成为社会最为广泛、急需的专业,帮助人们从大千世界纷繁芜杂的信息海洋里抓取对自己有用的极小部分,使新闻传播有可能达到最为理想的状态――真实、及时、有效。现在的新闻媒体和记者必须有更高的要求:全天候在现场、迅速核实并报道、具备文字图片和音视频技术、兼顾新闻内容的重要性和表达形式的趣味性。

二、数字时代媒体话语权的重新配置

纵然新闻传播的基本法则并未改变,但形式变革已经发生,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也已从当初的趋势演变成为目前的现实需要。这期间,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媒体话语权的重新配置。

(一)媒体的经济投入结构有了新变化

国家对商业新媒体没有投入,采取依法管理和调控的措施。像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商业新媒体采取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在社会上乃至海外上市和融资,或与目前处于弱势地位、缺乏政府投入或投入很少的都市报和地市县级传统媒体进行合作。而国家对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改造则采取重点投资策略,即重点资助中央级和省级媒体的新媒体改造项目,部分支持地市级媒体的转型升级,允许极个别改造后的新媒体上市,重点打造部级媒体航空母舰。③

目前,传统媒体的新媒体项目还没有形成好的营利模式,省级传统媒体在融合中普遍遭遇投资瓶颈:政府投入不足或难以为继,社会资本进不来。但也有些地市县级媒体、行业类媒体、都市类报刊也在主动积极地进行新媒体转型并且获得了成功。

(二)媒体和记者资质的管理政策有了新变化

2015年,我国首次对部分中央级重点新闻网站的采编人员颁发了新闻记者证。④2016年,进一步扩大了传统媒体所属新闻网站、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官方网站和商业网站刊载新闻信息的资质范围(截至2016年7月13日达到295家⑤)。与之相比,传统媒体中的地方媒体和都市类报刊的处境则显得有些不妙,除了商业化新媒体的竞争,他们更多地把自己的日渐萎缩归因于管理的不足。当然,新媒体也并不满足,商业新媒体和地方传统媒体主办的新闻网站也在呼吁获得采访的资质。

一些媒体管理者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采取不一致的标准,认为传统媒体因其特有的权威性而在报道上需要更为稳健保守,新媒体则可以相对享有较大的自由度。研究近年来我国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发生路径,可以看出,总是新媒体率先消息,而传统媒体的转载、评论和介入报道则强化了人们对网络新闻信息的信任度。此外,社会上也有一种看法,认为我国媒体总体数量过多、同质化严重,造成竞争过度和新闻腐败现象,应当有意识地削减媒体总量。这种看法使地方媒体和行业类媒体及其记者感到忧心忡忡。但如果他们不主动做出积极改变,恐怕就会为时代所淘汰。

(三)媒体内容生产和版权意识有了新变化

无论是商业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新闻内容的生产和供给是最为基本的日常工作。目前的媒体管理政策,使传统媒体成为新闻信息的主要生产者和供给方,除了各级国家机关和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大部分商业新媒体无权采集新闻而只能签订协议转载传统媒体和重点新闻网站已正式的新闻。⑥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否则就不能解释为何商业新媒体的新闻内容能吸引这么多受众。新媒体并非只是单纯转载传统媒体的稿件,他们会对标题、提要和内容进行各种编辑制作,使其更符合网民的口味。同时,他们还采集明星娱乐新闻,并广泛地接受社会大众的各种来稿,尤其是有深度的评论文章和独家揭秘文章,而这些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

当然,商业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签订转载协议时约定了内容付费,不过费用很低,有些比较弱势的传统媒体允许新媒体无偿转载,而一些比较强大的传统媒体则屡屡呼吁新媒体提高稿费。2005年10月,中国都市报研究会总编辑年会发表《南京宣言》,呼吁全国报界联合起来维护报纸的新闻知识产权,改变新闻产品被商业网站无偿或廉价使用的现状。2006年1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向全国30多家报业集团发出《发起全国报业内容联盟的倡议书》,但由于诉求各异,这些呼吁都无果而终。报社目前则转而寻求与商业新媒体开展新闻和广告流量等方面的合作。⑦同时,除了极少数拥有优秀节目资源的广播电视台有不菲的版权收入外,更多的传统媒体并不认为版权费是媒体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也常常不为作者支付稿酬或仅仅支付很低的稿酬。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负责人认为,由于忽视版权保护,传统媒体的内容原创力目前严重不足。近年来在《著作权法》的修订过程中,如何平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版权利益,如何界定新闻作品的版权范围,都是讨论的重点。⑧

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权利变迁

(一)不同用人制度、不同岗位之间的不平等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闻改革,使传统媒体中党报、都市报、行业类报刊、电台、电视台都出现了事业编制和企业化招聘两种用人制度,聘用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权利和收入保障明显低于事业编制的新闻工作者。这种差距如今也延续到传统媒体的新媒体部门,这些新媒体采编人员中除了少数负责人之外,绝大多数是聘用制,普遍存在缺乏记者证没有采访权、缺少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工作压力大而收入低、缺乏社会保险、面临失业威胁等问题。而在传统媒体事业编制人员内部,从事夜班编辑工作的编辑,待遇往往低于采访部门的记者,而这与国际新闻界编辑地位高于记者的做法正相反。

商业新媒体的新闻编辑人员则不被看作新闻工作者,也没有记者应当享有的那些特殊职业权利,但他们的收入完全市场化,大大高于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也可以实现自己的工作想法。现在,有的传统媒体人羡慕新媒体人所享有的宽松政策和高收入,但处于身份认同困惑中的新媒体人又何尝不羡慕前者特有的职业权利?他们共同的期待是:二者能够合而为一、两全其美。

(二)记者职业权利的变异与回归

我国法律对新闻媒体和记者的职业权利保障比较充分。20世纪90年代,国家通过制定一些法律和政策,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及其记者积极报道各种社会民生新闻,进行舆论监督。⑨党报、都市报、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开设了很多专栏,发行量和收听(收视)率直线上升,带来媒体和记者收入的增长,被称为传统媒体的黄金十年。繁华背后也不免有阴影,这期间,针对较为普遍的新闻会红包问题,新闻界开展了职业道德治理。但由于种种复杂原因,特别是新闻媒体采编和经营两不分、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世纪初以来出现了送“封口费”收买记者、个别媒体和记者进行“新闻敲诈”等严重腐败问题,成为新闻界的耻辱,受到严肃查处。⑩

为了树立行业正气,鼓励、支持和表彰积极、勇敢履行职责的新闻工作者,近年来,中国记协大力推动记者权利保障工作,2013年、2014年先后出台了《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授予办法》《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实施办法》《向资深新闻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和证章的办法》等文件,新闻界涌现了很多优秀记者,如推动呼格吉勒图冤案昭雪的新华社记者汤计等人。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无论何时何地,新闻媒体和记者职业权利的彰显符合党、国家、社会和民众的利益,而一旦新闻媒体和记者怠于、惮于行使权利和履行职责,必然会有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利于公平正义的维护,更不利于国家和社会进步。今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并强调“对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工作上大胆使用,在生活上真诚关心,在待遇上及时保障”。因此,为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舆论氛围,在当下就显得极为迫切和至关重要。

注释

①【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30页。

②《网络”公民记者”新军涌现带来舆论变革》,《t望新闻周刊》,2010年1月25日。

③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华社,北京2014年8月20日电。

④《首批中央主要新闻网站记者获颁新闻记者证》,《光明日报》,2015年11月7日。

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名单(截至2016年7月13日)》,中国网信网,http:///files/pdf/hlwxwxxfwmd16713.pdf.

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05年),第五、十六、十七条。

⑦《20余家省级党报版权保护宣言》,《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年9月22日;《多家媒体在京呼吁保护原创内容版权》,《新京报》,2016年4月27日;《李东东等85位委员呼吁加强对纸媒的版权保护》,人民网,2016年3月14日;《依法加强对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力度》,《新华每日电讯》第3版,2015年12月5日;《三大媒体老总呼吁公众提高版权意识加强版权保护》,版权网,2009年10月13日;王俊秀《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有无可能共存共赢?》,《新闻实践》,2009年第9期。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国务院法制办网站,2014年6月9日;《著作权法修改分歧大难达共识何时出台遥遥无期》,《法制日报》,2014年4月15日;王自强《解读第三次修改》,《北京仲裁》,2014年第4期,第1~22页。

⑨阚敬侠《论我国的舆论监督法律制度》,《新闻记者》,2004年第4期。

⑩阚敬侠《论对“新闻腐败”的规范化治理》,《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6期。

新闻类职称论文例7

记者的职务权利是什么

1.记者及其职务权利

要想厘清记者的职务权利,必须先明晰两个前提性概念:记者(此处特指中国的记者)与职务权利。

记者是新闻记者的通称,是指新闻传播机构中专职采访报道人员(本文论述“记者”职务权利,主要是这种意义上的“记者”,而非后文泛指);同时,泛指新闻工作者,包括总编辑、编辑、记者、播音员、通联工作人员等。

在中国早期的新闻机构中,编辑和记者没有严格的分工,编辑、采访合一。1872年,《申报》创刊后开始设立“访员”,专门采访本地新闻。之后,《申报》在北京、南京、杭州、武昌、宁波、扬州等26个城市招聘“报事人”或“访员”。这些“访员”或“报事人”从事的工作类似于记者的采访报道。1899年,《清议报》第7期上首次出现“记者”一词。现代社会,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在新闻机构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就是记者(Journalist或Reporter)。

除了从新闻史和社会公众的习惯性认识来定义记者,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是:在中国,一个记者的诞生有哪些必经程序?

按照目前的操作惯例,一名新记者的诞生须经过以下步骤:媒体从社会上进行招聘,选拔认为适合自己媒体的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经过一段时间的见习(3个月、6个月或1年,根据媒体的不同而略有不同),见习记者参加新闻采编资格培训及考试,顺利通过后,由新闻出版主管部门颁发记者证。获得记者证之后,新闻从业人员才能享有法律法规意义上的记者职务权利,才不会被称为“假记者”。

综上,笔者以为,可以将记者定义为获得国家行政许可在新闻机构中从事专业信息传播的工作人员。

在此,之所以提出记者职务权利,是考虑到记者在信息传播方面享有不同于普通社会公众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的义务。有学者将职务行为分为广义、狭义、中义三种,而将记者的职务行为定义为“中义的职务行为”,是指一些对社会或他人具有一定制约、支配或影响能力的行业从业者的职务行为,强调的属性是职业或职位的支配或影响能力,主要适用于一些特殊职位职务行为,比如医生、教师、律师等;由于职业地位的特殊性,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对一定状态下的特定人群具有较强的支配或影响能力。①

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肯定的是记者从事专业性信息传播所带来的社会舆论效果,也就是说,记者的职务行为能够带来不同于普通社会公众传播信息或提出批评建议的效果。

2.记者职务权利的类型

从社会角色的分工来看,记者的职务权利是建立在新闻采写报道的基础之上的,具体包括采访权、报道权、评论权等,其中采访权是一切权利的基础。

记者能够充分行使采访权,对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均具有重要作用。记者通过各种采访方法采集信息,就是其行使采访权的活动。目前,记者的采访权主要是一种习惯性权利,是基于记者首先是公民这一身份前提而衍生出来的权利,即《宪法》赋予的知情权;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政府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记者的采访权。

记者的报道权,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宪法》赋予公民的表达权。当然,记者的表达是借助了大众媒体,其传播渠道及范围比一般公民的表达具有优越性和广泛性。报道权是保障采访权能够最终落地的权利,报道权有效行使的果是采访内容直接对社会公众产生影响。

新闻评论权,是指新闻媒体和记者依法享有的通过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发表意见、看法的权利。记者享有的评论权,是表达意见、提出建议、进行监督的重要权利,在法治社会,记者发表的评论对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记者的职务权利有多种,但最为基础的是采访权、报道权和评论权。限于篇幅,在此只对这三种权利进行论述。

记者行使职务权利面临挑战

1.记者的采访权面临挑战

如前所述,采访权是记者所有职务权利的基础,采访权无法有效行使,其他职务权利均为空中楼阁。但在当下,记者的采访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尤其是在进行舆论监督性质的采访活动中。因事实真相见诸媒体有可能对自己产生不利后果,采访对象一般会直接采取强硬措施、不计后果地与记者进行对抗。

虽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施行4年,但在信息公开的数量及形式方面,远远无法满足记者采访报道的需要。尤其是涉及到负面事件时,政府部门往往以“”等为由拒绝告知记者信息。

资本力量,往往是通过广告投入等来间接影响媒体决策,这在都市类媒体中表现更为明显。笔者曾向湖北省某省级媒体举报一大型连锁超市不符合规定的禁止售货行为,这位记者在听到超市的名称时,第一反应是“报社老总早就打过招呼了,像这些广告大客户的负面新闻一般是不能进行采写的”。由此可见,资本对采访权的限制已经让记者形成了“自我”的意识,尽量不触碰此类主题。

2.记者的报道权面临挑战

目前,记者的报道权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政府部门和资本的联合威胁,使得记者及所在媒体坚持发表事实真相、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面临诸多挑战。

2008年辽宁省西丰县公安局警察进京抓记者、2010年浙江丽水遂昌县公安局网上通缉记者等案例表明,记者的报道权往往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挠,甚至会给记者本人带来人身安全威胁。

3.记者的评论权面临挑战

新闻评论,往往是根据已经报道的新闻事实或者以采写中发现的新闻事实为基础,发表观点、意见和看法。记者在批评报道中发表的观点、意见等往往会引来大量的“新闻侵权”争议。

在司法实践中,已对新闻评论权的侵权边界做出了明晰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没有侮辱内容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其名誉权;主要内容失实,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可见,判断新闻评论是否构成侵权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评论所依据的新闻事实主要内容是否真实;二是评论所发表的观点等有无侮辱他人的内容。

记者职务权利的保护

笔者认为,记者职务权利的保护须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此外,还有必要明确,记者的职务权利不是一种“权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且必须在法律法规和职业伦理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1.健全新闻法制,使记者行使职务权利有法可依

记者首先是一名公民,他并没有“法外特权”,但由于职业的公共利益特性,又必须从法律的高度对这一群体的职务权利进行规范。在中国当下尚未进行专门新闻传播立法的情况下,可以从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中提出对记者职务权利的规范性条款,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这其中既明确了记者职务权利的边界,也有利于保证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通过对政府等公权力部门信息公开行为的规范,也可间接保障记者的职务权利。《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虽然规定的是政府的信息公开责任及其规范,但同时也是对记者职务权利的一种保障――在面对政府部门压力时,记者可以依法衡量如何行使自己的职务权利。

2.力倡专业主义,提高记者的职业素养

应当说,记者职务权利之所以面临诸多现实挑战,记者自身专业素养缺失也是原因之一。近年出现的多起假新闻事件,笔者发现往往是记者缺乏最起码的专业主义精神和必备的专业知识导致的。

作为专业化信息传播者,记者与“公民记者”的最大差别就是“职业素养”。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微博等这类可以迅即传递信息的“自媒体”会大量出现,但永远无法替代记者的作用。囿于利益问题,“自媒体”的传播者往往很难做到真实、客观、公正,而这三个要素又恰恰是新闻专业主义对记者的基本要求。

在职业素养提升方面,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管理部门有必要提升专业记者的准入门槛,可以设立类似职业律师准入的方式,以此强制提升职业素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机制,通过组织培训等方式,行业协会将国内外最先进的新闻理念传播给从业人员。

3.提高惩罚力度,打击侵犯记者职务权利的行为

由于没有《新闻法》之类的专门新闻传播法,侵犯记者权利案件一般依照刑事、民事法律及《治安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处理。目前所有侵犯记者职务权利的事件,最终往往有两种果:一种是事件过去之后,不了了之;另一种是行为人受到轻微的治安处罚。这种轻微处罚,不但无法有效遏制类似案件的发生,反而给记者职务权利的行使蒙上了一层阴影,也是导致如今侵犯记者权利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

有必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或纪律规定,对侵害记者职务权利的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同时对利用公权力侵害记者职务权利的公务人员给予党纪政纪乃至司法处理。

只有加大侵权惩罚力度,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对记者职务权利的敬畏感,才能最终推动社会公共利益的更好实现。

新闻类职称论文例8

文字媒体/写作

职位名称: 行政助理 ; 宣传策划 ; 文员 工作地区: 湛江市 ; 待遇要求: 可面议 ; 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三天内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大学英语六级 ; 计算机能力: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2003年9月 - 2007年7月 湛江寸金书院 高中 2007年9月 - 2011年7月 湛江师范学院 本科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2008年9月 - 2008年11月 湛江师范学院 非师范生申请教师资格证补修教育学心理学合格证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大学英语学习报》 时间范围: 2008年9月 - 2008年10月 公司性质: 其他 所属行业: 其他 担任职位: 推销员 工作描述: 在学校学生公寓宿舍里寻求购买者,学会如何更好地说服潜在购买者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 湛江师范学院《学生工作简讯》和《心言》 时间范围: 2007年9月 - 2008年9月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科研院所 担任职位: 学生编辑 工作描述: 负责采写学校学生工作新闻,协助老师整理稿件与报纸的编辑排版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 湛江市遂溪县江洪镇姑寮村小学 时间范围: 2009年7月 - 2009年8月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科研院所 担任职位: 支教老师和调研组组员 工作描述: 作为“三下乡”服务队成员,担任支教老师和调研组组员,学会更好地与人交流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 湛江师范学院首届校友寻访团 时间范围: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科研院所 担任职位: 学生记者 工作描述: 作为寻访团成员,采访了湛江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尚武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 湛江电视台公共频道《第一视线》 时间范围: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媒体、影视制作、新闻出版 担任职位: 实习记者 工作描述: 学习新闻业务,学会如何更好地采写新闻 离职原因: 其他信息 自我介绍: 性格开朗乐观,能很好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学四年,当了三个学期的舍长(每个宿舍六人,舍长采用轮流制,每人当一个学期的舍长);

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及参加实践活动:在大一大二时,先后参加校报《学生工作简讯》和《心言》,负责采写与编辑,同时熟悉office办公软件、photoshop、premiere1.5、iebook超级精灵电子杂志制作软件等等;

新闻类职称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33-02

当今时代,非职业化记者遍布每一个角落,人人都有机会成为非职业化记者。因此,非职业化记者更有机会向传统媒体提供第一手资料,对传统媒体起着辅助的作用,从而加强了传统媒体对突发事件准确、及时地报道。可见,非职业化记者的出现,不管是直接影响决策还是与社会步伐相脉动,非职业化记者的支言片语通过网络汇聚,越来越有力地影响着媒体、社会舆论和政府决策,在一些主流媒体看不到或不愿意涉及的领域,非职业化记者的声音甚至成为主流。

一、非职业化记者的概念

非职业化记者,是一种有别于专业新闻记者的称谓,意思是非专业新闻机构的新闻传播者。当发生突发性事件时,传统媒体未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报道,此时,非职业化记者在传播事件的过程中就担当起了重要的角色,得到了第一手的信息,向大众进行传播。很多时候,因为非职业化记者身处在事件其中,所以往往会提供给大众更加原始的新闻素材。比如2005年的伦敦地铁爆炸,最详尽的照片,是一个地铁乘客在地铁受到袭击的时候,用手机拍下整个过程,然后放在自己的博客上。这些将自己所见、所闻提供给公众的网民,被称为“非职业化记者”。

如今,非职业化记者正活跃在大家的生活中,其中以5.12汶川地震事件中显得尤为突出。地震灾区的普通民众可以拿起相机、手机等数字媒体录制下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把拍摄到的画面、图片,采集到的线索、了解到的信息,编写成的文字稿件,传递给传统媒体,再由传统媒体给大众或者通过互联网把信息直接传递给大众。笔者曾在土豆网上看到一段关于地震发生时某高校一宿舍成员躲在桌子底下,其中有位学生拿出手机拍下了地震时的场面,虽然这段画面很模糊显得不专业,但是仅一分多钟的视频却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因为大众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时地震的场景,更为直观的获得信息。而这样的信息是传统媒体还未来得及采集并报道的。

二、非职业化记者出现的原因

非职业化记者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个人传播的公开化;现代科技的进步;公众知晓权意识的提升。

(一)个人传播的公开化

非职业化记者的出现是个人传播公开化的表现。近年来,网络博客和播客开始成为传播新闻的一种重要形式,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指出,媒体应该成为各种言论的聚集地,成为一种公共的领域,来开启或者引导民智。美国的乔姆斯基列举过媒体的5个过滤器功能,证明了大众媒体想完全成为一片公共的领域是不太现实的。博客进行事实的再评论,就是智慧的撞击,就是主观看法的撞击。这些个人身份的博客,可以摆脱很多过滤器的控制(例如摆脱商业的压力),发出独立的声音,对事实的反复评论,则可以逐步接近真相,也可以不断打磨思想。于是,一些网民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博客进行新闻报道,从“史上最牛钉子户”到“厦门PX事件”,再到“周老虎事件”,网友的言论不断闪现在中国的舆论中。

(二)现代科技的进步

互联网的崛起,扩展了舆论监督的范围,增大了舆论监督的影响力,也正是由于数字媒体的发展使得非职业化记者的出现成为了可能。笔记本电脑、手机、蓝牙适配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可移动磁盘,E-MAIL,网络电视Skype,在线相册和网络视频都为非职业化记者提供了技术支持。当有“公民记者”之称的周曙光以第一人称进入到重庆“钉子户事件”中时,他还是找着机会“撞上”了钉户的当事人吴苹,并用手机的自拍功能与她合影。他通过与钉子户户主见面,采访其他市民,得到了大量的采访录音和图片视频,除了文字,周“记者”还用自己的手机拍摄并上传视频至自己的个人博客中,由于互联网的“共享性”特征,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公众知晓权意识的提升

知晓权理论是新闻自由的新理论形态,实际上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力,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公民的知晓权意识不断提升,成为产生非职业化记者的意识形态基础。因此,非职业化记者的出现使得公民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可以自主地参与新闻信息的采集,并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将信息传播给公众。

三、非职业化记者的局限性与传统意义上的职业记者相比,非职业化记者存在很多的局限性。

(一)非职业化记者报道的片面性

非职业记者由于其自身身份的局限――不能和职业记者同样享有采访权、报道权和批评权,势必造成调查活动受到局限,将直接导致他们的调查结果不够准确、完整、科学,有相当大的片面性,最终使报道走向偏激。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不能接触到矛盾冲突的实质利益,他们采访时所能掌握到的政府发言和新闻事件中的有关企业、个人的态度大都是官方发言或者是道听途说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报道的客观性和权威性,一些有失偏颇的报道会在民众中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非职业化记者的素质差异和非专业性

非职业化记者来自各行各业,其文化素质水平也参差不齐。由于他们绝大多数是没有接受过新闻传播学教育和训练的人,对于采写要素和原则往往一知半解,因此也不能像专业记者那样大多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修养。非职业化记者只因自己恰好身涉新闻事件中才成了以第一人称表达的“记者”,但在如何继续后续的“报道”和如何取得更进一步的新闻来源上却存在盲区。比如以周曙光为代表的一批非职业化记者的博客中,可以看到大段大段流水账似的描写,也仅仅停留在了对新闻事件表面的白描上,田大宪认为:“舆论监督不能不顾及导向,不是以‘曝光’为唯一目的的。”而目前非职业记者恰恰只能做到‘曝光’,这一做法与媒体舆论监督的方式不相符合。

(三)非职业化记者报道易走向低俗化

王小飞在《西方新闻舆论监督透析》一文中写到:“为了达到刺激、新奇的效果,原本应是严肃认真的舆论监督往往成了一场浅薄无聊的新闻炒作……本应对社会各类丑恶现象

及其根源进行揭露与鞭挞,结果却将镜头对准令人触目惊心的暴力、凶杀、欺诈与色情。”我们可以看到,部分非职业化记者已经出现向这一方向转变的趋势。出于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的目的,某些非职业化记者所报的内容往往流于低级,甚至明明是无聊空洞的内容但他们却用“爆炸性”的、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例如所谓的“标题党”。

四、规范非职业化记者的传播行为有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政府的管理

首先政府应宣传教育、形成舆论,向广大群众揭示不负责任的新闻报道所造成的严重的社会危害,形成对新闻报道认真负责的社会舆论。

其次应制定法规、完善制度,杭州市率先推出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条例》,于2009年5月1日起实行,重点内容为网络实名制,每个网民对自己的信息负责,这是一次以行政法规手段来有效控制网络舆情的大胆尝试。

再次应公开信息、减少误读,对那些百姓重点关注、影响广泛的重要新闻,加强报道力度和深度,及时有效的将准确的信息出来,以减少群众对信息的误读,满足群众对信息的需求。

此外应强化基础、提升品质,加强对媒体的发展扶持力度,一方面壮大正规媒体的力量,另一方面提升媒体的素质,提升新闻行业的水平。

(二)媒体的规范

新闻类职称论文例10

【关键词】日本模式 新闻传播 素养教育

1.日本新闻传播教育现状。研究日本的新闻教育,必须要提的三位人物是松本君平、小野秀雄、小山荣三。松本君平1899年出版的《新闻学》是日本的奠基之作。1918年,我国第一个新闻研究组织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蔡元培任会长,邵飘萍做讲师,毛泽东听课半年)即使用此教材。由于当时日语几乎全是汉字,所以可直接引进。小野秀雄1926年创办《新闻学研究》期刊,1929年创立东京大学新闻研究室,1932年创办上智大学文学部新闻学科,1951年发起日本新闻学研究会并任会长。小山荣三1935年出版《新闻学》,1946年出版《舆论调查概要》,1949年创建东京大学世论研究所并任所长,1969年出版《新闻学原理》,其弟子饱户弘(后任世论所所长)也是我的导师水野博介的老师。传播学传入日本较早。目前在日本国立及私立的四年制大学中开设六门以上与新闻及传播有关课程的高校有67所,其中有22所高校开设17门课程以上。在上述67所高校中,开设传播学系的高校不足10%,开设新闻学或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只占25%,开设新闻学或传播学讲座的高校也不足25%。

2003年,通过对开设与新闻及传播有关课程17门以上的22所高校所做的调查表明:课程主要集中在多媒体及新媒体(23.7%)、大众媒体(20.1%)、传播学(16.3%)、广播电视(15.4%)、大众传播史(14.7%)、新闻学(14.7%)、文化及大众文化(12.1%)、情报社会及情报化(11.8%)、媒介产业(10.0%)、国际及跨文化传播(9.7%)、广告(9.2%)等。日语中的情报与中文里的情报意思不同,正如经济、广告、会计等近代许多词汇一样,情报也是从日文中引用过来的。但日文中的情报,以1921年为界,发生了重要的意义变化,而我国仍沿用至今。1876年,日本陆军少佐酒井忠恕翻译《法国步兵阵中要务实施演习轨典》,首次使用“情报”一词。1903年,森林太郎,即后来明治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森鸥外翻译库拉吾泽威茨的《大战学理》。“情报”一词引入我国并定着下来。而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1921年藤冈胜二出版的《大英和辞典》又第一次将信息译为情报。从此,情报的含义在中日两国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即:日本变了,中国没变。

学新闻传播的学生也可以从事其他职业,而新闻媒体也录用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来工作。日本传播教育乃至日本高等教育中“通才教育”的理念,使这种自由的转换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2003年通过对日本23家各类媒体所做的调查表明:传播媒体希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方向应该定位在:①具有平衡的思考能力;②拥有宽泛的知识结构;③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④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由此可见,日本的传播教育对学生的一般教养的培养非常重视,传播媒介也更需要基础知识宽厚扎实和一般性(非专业性)工作能力良好的人,反而对专业技能要求不高。从媒体对传播教学部门的需求来看,以日本五大报为例,每年招收的从业人员中,有不到20%来自于在校期间学过或接触过新闻传播方面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其余的则来自于不同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所进行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培养你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关采写编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则是踏进媒体后通过培训和锻炼等来获取的。媒体的要求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除了把事实公正地报道出来,还应是社会分析家、引导社会变革的评论员。为了培养合格的新闻记者就必须进行系统的专门训练。除了学习信息收集、写作方法、计算机操作等等之外,还要学会分析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知识性标准化教育。

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员工进入报社后,先要在各大报社的总部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报社的运行机制、内部管理规程、职业道德等等诸多方面。据说有些报社还为新进人员的培训请来了律师,讲解采访活动中涉及的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总部培训结束后,则全部被分配到该报社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分社去接受锻炼。其理由是,总社的各个部门分工比较细,新进员工无法体验到所有的工种,而分社则不同,一般需要负责一个省或市的报道,涉及的面较广,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在地方分社(1至2个)全方位地锻炼了数年后,积累了经验,再回到总社从事编辑工作。无论是在分社还是在总社,在成为一名熟练的记者以前,一般都要接受经验丰富的记者或编辑的指导。这种指导既涉及采写编评等专业知识,又包含了作为一名记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人格。另外,每隔数年,还要对记者进行一次集训。而且,在地方还多数从治安报道入手,叫做“回转警察”,据说在日本做新闻这方面是最简单的。没有个人发挥,只要听警察的话、多拜访警局即可。

2.日本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在日本,对新闻教育的理解通常有三个层面,即专门教育、普及教育和职业训练。试分述如下。

首先,看一下专业教育,即以培养新闻工作者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三个层面中,这是相对最不发达的。在日本全国500多所大学中,设立新闻院、系、专业的,只有27所,约占1/20。而同期的美国为700多所,中国为600多所。固然,与中国相比,由于日本的人口约为中国的1/10,这个数字亦不算小;但与美国相比,则差距还是十分悬殊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日美两国在职业训练层面上的观念和机制不同:前者依赖传媒,而后者倚重学校。

与此同时,必须指出另一个重要的动向,即“新闻”概念的扩大化。既然新闻教育机构的兴盛依托于信息化的洪流大潮,则广义的信息教育也就必然地、势不可挡地渗入了传统的新闻教育内容。这里仅观察一下各院系专业的名称,就不难看出这一从“新闻”到“信息”的大趋势。在上述27个教育机构中,至今仍以“新闻”命名的,仅有4个,甚至一贯流行的“大众传播”称谓也只有6个,而挂起“信息(情报)传播”招牌的最多,达9个,并呈越来越多之势(参见表4)。

尤需注意的是,日本始终没有出现过“新闻学院”。仅有的两个学院级机构,一称“情报学院”(文教大学),一称“传播学院”(东京经济大学)。在这类学院中,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学科也好,大众传播学科也好,自然都只是广义(社会)信息(传播)学科的组成部分之一。以东京经济大学传播学院为例,它下设“个人与共同体”、“组织与产业”、“异文化”三个系,分别展开有关“家庭、社区等传播”、“企业、社团、行政机构等传播”、“宗教、语言等异文化之间传播”的研究和教育,这就完全打破了历来的构架,不再以具体传播学科而是以社会活动领域作为划分、确定培养目标类型的基准。正如该学院创立宗旨所指出的,在信息化社会中,一切领域都迫切需要信息(情报)和传播的专家。为此,培养大批信息和传播的“通才”,就成了高等教育的一个重点和方向。

其次,再看本科教育,更能进一步体会上述信息化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与专门教育相比,这个层面显得格外热闹。500多所大学中,开设相关课程的,现有140多所,比70年代初的30多所,翻了两番。同期,课程数也从300多门迅速攀升为1500多门。有趣的是,这些课程名称所使用的关键词的变迁,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新闻”从狭义向广义即“大众传播”乃至“情报传媒”扩展的轨迹(参见表5)。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新闻学科的消失。事实上,“新闻”、“传媒”及“报纸”、“广电”等微观性、操作性课程也在不断增加,只是速度相对慢一些。但无论如何,在讲授宏观性、理论性课程时,从“大众传播”及至“情报传播”的高度来把握“新闻”和各种“传播”现象,确已成为主流。

概而言之,在整个社会急速信息化(导致各行各业都空前急迫地需要新闻和传播知识)的条件下,普及教育得天独厚地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就现状而言,整个传媒界中,新闻类毕业生仍只占少数,但可以肯定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述普及教育的发达,进入传媒的各类毕业生中拥有一定的新闻相关知识的越来越多了,这自然受到传媒的欢迎。也许更准确的说法是,学校实施“通才”教育的方针,正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包括传媒在内的用人单位的需求。

最后,从职业训练层面看,则可以发现日本新闻教育机制的最大特点——新闻(大众传播)工作者的培养或者说最后造就,主要靠传媒自身而非学校,即传媒仍采取“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对年轻职员进行系统的以实务为主的职业训练。与此相关联,在每年面向社会的公开招聘中,传媒一般不特别青眯新闻院系专业的毕业生(如前所述,由此而造成专门教育的相对滞后)。由此可见,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主要是通才教育,这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理念吻合。他们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伦理及思想、新闻传播史、传播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等基础性理论知识和通用性工具性研究方法的内容;而有关新闻的采写、节目的制作以及媒介企业的经营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则被认为不必太注重。2003年对在高校传授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所进行的调查表明,日本传播教育者对这一理念认同程度较高。

3.从新闻到“情报”,从东京大学到上智大学。以上是对日本新闻传播教育全景式的勾勒。接下来,拟通过个案分析,获得对细部的了解。

在日本高校现有的20多个新闻院系专业中,创建于1932年的上智(SOPHLA)大学新闻系是最古老的新闻教育机构之一。比它再早的,唯有成立于1929年的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它是1949年由东京大学新闻研究室改为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1992年又更名为东京大学社会情报研究所。

由此一般认为,上智偏重教育,东大偏重研究,可以说,上智的办学模式,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综观“上智模式”有以下特点:

3.1 教育宗旨——由“专才”变“精英”。早年,上智与其他新闻院系专业一样,曾经以“培养记者(及编辑)”为唯一目标。如今,适应信息化形势的需要,改为培养“理论与实务并重”的通用型人才。强调即使不进传媒,也要成为“富有良知的社会一员”。

3.2 课程体系——通识/研究。与上述思路相配合,上智的课程设置比较合理、灵活,请参阅表4。四个学年中,一共有三套课程:必修课、必修选择课(分为A、B、C三个系列,每个系列至少选一门)、任意选择课。专业课程数计32门,约140个学分,要求从中最少修满96个学分;公共课程数除必修课(外语、体育、人类学)的16个学分之外,还要求在全校公共选择课中修满24个学分。也就是说,总计取得136个学分的学生,就可以毕业了。如表4所示,这一体系既力图避免各门课程在横向上的重复,又考虑到尽量保持各个学年在纵向上的连贯。另外,有一门贯穿后三个学年的所谓“研讨”课,很值得一提。其具体做法是,让每个教师带领约10名学生(由学生根据本人志趣、教师专长等自由选择、决定),开展从小组讨论、实习、个别答疑直至毕业论文指导等活动。这也可称是一种“导师制”,虽然只算1个学分,却大有益于教学相长以及师生关系的密切化。

3.3 人员结构——教授多/讲师少。上智的一个突出优点是,人员极其精干。这所诞生于1913年,具有教会背景的私立大学,现有在校学生总数超过10000人,而专职教师仅约500人,另有兼职教师约400人,职员约300人,共计约1200人。与此相联系,新闻系每年招生约70人,在系学生总数约300人;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7人,讲师1人),兼职教师7人(主要聘自传媒,担任实务、操作性课程),职员2人,共计17人。我的母校国立琦玉大学是两长一短三学期,短学期几乎全是兼职。

3.4 毕业出路——半数媒体、半数事务性工作。据统计,建系75年来,上智大学新闻系培养了3000多名毕业生,其中约一半在传媒任职,成为业务骨干或行政要员的也不在少数。这说明,其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前述日本特有的“传媒重实务、学校重理论”的大气候下,专门教育机构的作用比较有限,即如上智这样老资格的院系专业,也不例外。但尽管如此,它的若干经验,对我们仍不乏参考意义。

扩而言之,从整个日本新闻教育事业的沿革、布局、机制和动向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迪。新闻教育要由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教育转变,从侧重应用教学向重视素质教育转变,要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美育人格、提升能力的思路,呼吁社会给予大学生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各界人士支持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以及高修养的社会一员。

参考文献

1 日本集英社编.日本数据.1995:57页

2 日本大众传播学会编.大众传播学研究.第43期,三岭书房. 1993: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