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精神科医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2 17:47:21

精神科医学论文

精神科医学论文例1

1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自觉崇尚科学的精神状态,它蕴涵着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是开启民智、彰显理性的先锋。科学精神所造就的是人类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1.1科学精神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科学精神所张扬的,是贯穿于一切科学活动、一切科学探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准则,包括思维所依据的准则,判别所依据的准则,行动所依据的准则等等。一个人若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了这些依据和准则,就必定会陷入背离或远离科学方向、科学道路而滑向认知的误区,滑向离真实、离真理、离真情越来越远的道路上去。由此可见,科学精神实际上是从科学中提炼、升华出来的科学理性成分,其内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与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总结科学精神的内容时,既要考虑其时代特征,又要关注其继承性,既不能泥古不化,又不能以现代科学偏废传统.

1.2现代科学精神的内涵是与现代科学体系相伴而生的,是西方古代科学精神的延续。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古代科学精神,有一种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亚里斯多德曾说:“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这种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正是整个古希腊文化的根本精神所在。兴起于以培根为代表的感官唯实主义的西方近现代科学教育强调科学的工具价值和功利性。培根说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应当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海森堡为近现代科学被功利性推进的图景作了如下描绘:“知识的每一步进展都和从它能引导出什么实际应用的问题相联系,科学的进展被描绘为征服物质世界的十字军,实用成了时代的口号”。应该说古代的西方科学远远落后于中国,但西方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使西方人无形中在不断地进行科学知识的积累,进行科学手段和方法的探求,同时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得以不断地开发和利用,并在运用中得到发展。18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西方科学开始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近、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夭文学、地理学等等应运而生。在医学史上,显微镜的发明就使西方人对疾病的认识步入了新的阶段,结束了数千年来与疾病抗争过程中的被动地位.正因为如此,西方古代科学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现代科学精神也就萌芽于西方古代的科学精神。

1. 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创造了早期科学的辉煌,我们不能因其衰微而否认其合理而深刻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是一种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和哲学理念上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态度,蕴涵着深刻的科学方法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倡导的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以伦理为本位的实践观,强调要认识自然万物运动、变化和相互联系的普遍规律,并倾注精力去寻找利用这些规律的方法,从而达到认识真理、改造世界的目的。传统的科学精神为我们民族的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医药就是中华传统科学精神的杰作。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医药诞生了完整、丰富、而又无法取代的理论体系。在天人合一观的指导下,中国传统的科学没有进入微观世界去分析物体的构成及其运动、变化和联系的规律.在科学发展的早期,人类的科学手段极其落后,科学知识的积累刚刚起步,人类对绝大多数自然现象槽懂无知,天人合一的观念,使科学能够跨越许多障碍,创造出中医药的奇迹。但夭人合一的观念也推动了以自省、自我完善为特征的文化形态,形成了注重人文领域的间题,而对自然之物漠然处之、被动顺应的态度,并进而造就了泛道德主义的传统文化特质.当人们总是以伦理的眼光来观察自然的时候,就不可能赋予自然本体的地位,就缺乏一种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客观地认识自然的动机。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就不再张扬科学领域的理念,科学精神被剥离了出来,并逐步消失。但我们不应该否认传统科学精神曾经所开辟的科学途径,对今天的科学仍具有指导意义,重新挖掘传统科学精神对培育完整的现代科学精神体系是十分为重要的。

2科学精神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是一对卵生兄弟,是人们在抛弃谬误、获得真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维和行为。但科学精神是激励和规范人们创造活动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激励人们进行实践创造活动的精神支柱。正是在科学精神的推动下,人们看到了理性力量的伟大,开始不断地进入微观和宏观世界,深刻反省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认知和发掘更强大的科技力量。科学方法是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是程序、途径、手段、技巧或模式,从总体上看,科学方法不外三大部类:经验方法、理性方法、臻美方法。科学方法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产生,科学方法中蕴涵着深刻的科学精神,我们研究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必然要从中医学的方法论入手,从中不断提取科学精神的元素。

2.1中医学的科学精神,其实质在于开发人类思想最大的潜力.中华传统科学精神的这一特质与现代科学精神所倡导“发展性、创造性、突破性”的高级思维是不谋而合的。人类社会正是依靠了这三性思维,才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文明的。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中医学“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学说,实际上是古代的系统辨证哲学方法,“从象测脏”实际上是原始的黑箱方法,“取类比象”实际上是原始的同构方法以及辨证方法、原始的系统分析法或状态变量法。这种发散性思维、立体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性思维,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构思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另辟蹊径,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类的智慧,使科学能够突破科学手段不足、科学知识有限的难题和科学研究与道德、伦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取得发展。这也是一种提倡深思熟虑、勤于并善于观察、事事留心、善于哲理思考的科学态度。

2. 2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倡导一种唯物、辨证的价值观。在人类还处在原始的神话与迷信的时代,中华民族就能诞生这一新颖的医学学科,一直为世人所惊叹。中医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之所以能按照自己独特的方法论独自发展,就在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渗透着唯物观和辨证地看待世界和自然界的方法论。“天人合一”的观念、“道”的概念就是强调要研究自然界、适应自然界,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部分来思考、来观察.远古中国巫术盛行,但巫术既研究神学,也研究自然规律,甚至包含着对自然规律的顶礼膜拜,乃至神秘化。远古中国对神学的研究、对自然界的研究以及哲学家对社会人与事的研究,互相包含与肯定,互不干扰,为唯物观、辨证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3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为中医药创造一种宽松的发展环境。中医学采用整体观去研究人体和疾病,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思维,摸索科学的方法论,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创造出辉煌而惊人的科学奇迹,与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有着相当大的关系。中医学的书籍浩如烟海,可谓学派纷呈而又海纳百川,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这一点与西方中世纪教会统治下把愚昧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学术界,科学环境极为黑暗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2. 4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倡导积极的、多元的思考方式。中医学研究人体和疾病,要求医学研究者必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因为没有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深刻研究,既使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也不可能认识人体的发病规律的.事实上中医学在研究人体系统的同时,对人体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及其三者的相互关系都有相当深刻的研究。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黄帝内经》就是古人“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而成的。

3弘扬中医药中的科学精神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

    科学精神是人们达至思想、观念现代化的最重要基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对中医药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精神科医学论文例2

[摘 要] 中医药旅游是中国特色的旅游项目,应深刻认识到中医药同旅游产业结合的战略意义。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得以合理发展

>> 论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淡化 浅论主体感悟式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模式 中医药传统精神:医学人学本质教育的题中之义 南阳市中医药旅游开发及对策探究 把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医学教育 论医学生临床实践中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切实重视临床医学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彰显 培育学生数学人文精神的策略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医患之间:呼唤医学人文精神 外科医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 重视医学人文精神 促医患关系和谐 从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探讨医学人文精神的塑造 加强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简论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试论化学教育中的科学人文精神及其培育途径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高职护理教育的研究 孙思邈医德思想所蕴含的医学人文精神 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意义与途径 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及课程建设的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EB/OL].(2016―02―26)[2016―03―10].http:///zhengce/content/2016-02/26/content_5046678.htm.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中医药旅游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2532386);牡丹江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2015039)。

[作者简介] 张永利(1974―),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医学院思政部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医学人文教育。

精神科医学论文例3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02.001

1 精神医学:应用医学本质上的特点

精神医学跟其他各科医学,如内科、外科等,总体上都是属于应用医学;从业者不仅需要基本的医学知识,还得有临床上的应用技术与经验,包括如何建立适当的医患者间的关系,如何应对和帮助有困难的病人及其家属。可是精神科,因其医学上的特点,更需要有特殊的要求。精神科医师跟其他临床专业的医师比较,要具有比较广泛的知识,包括一般心理学及与精神境界有关的抽象性的知识,多变的人生经验与精神障碍的关系,动态的心理反应与防御方式,也更要求能熟悉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应对有心理问题的各种各样的病人,并知道如何帮助病人善用支持系统,经由家属来辅助心理有困难的患者。因此,临床上的技术与经验特别需要重视,并且要善于运用。

2 医学生的精神医学基本训练

大凡有水准的医学院,要对医学生提供有关医学心理学及基本的精神科医学知识,包括各种精神病理、治疗模式与途径,以及护理的要领。当然也要提供积累临床经验的各种培训,能熟悉各种疾病的基本情况,能掌握如何跟病人会谈,了解如何进行精神医学的诊断程序。这样可以帮助医学生不管将来从事何种专科,都能够对精神医学有基本的知识与初步的经验,以更有助于从事他们将来选择的专业。换句话说,不管他们将来做内科、小儿科、妇产科还是外科医师,都要能了解在面对有精神上困难的患者时,如何去接触、会谈并完成初步的诊断,给予基本而适当的治疗,以及在必要时,如何转诊或请精神科医师来会诊。对于有志于以精神医学为专业的学生,也能够获得初步的知识与经验,以便进一步接受专业的训练。

3 精神科住院医师的训练

3.1 基本的观念与不同的模式

跟内科系统的医学比较起来,外科系统的医学,住院医师在其专科训练时,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去学习临床上的技术与要领。因为,外科系统的医疗,特别是开刀,除了知识以外,还需要有熟练的临床技巧。因此,外科系统医学需要有较长时间的临床训练,让学习的住院医师有机会观察、学习、模仿、尝试临床上的各种运用技术。在其过程中,还得时时接受资深医师与教授的督导。精神科的专业训练也是如此。并且在其训练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模式。

最简单的模式,就是在病房一直接受资深的主治医师或教授的指导,练习与负责看病人,年复一年,经由长期的学习,而得到所需的知识与经验。这可以说是向师傅学习的模式,并没有一定的事先规定的训练课程。这样的模式,实际上就是住院医师经历“徒弟”制度而学习,而从现实的角度说来,也是帮助医院完成对病人的医疗工作,经由教学被训练倒是次要的。

另外一种模式,是事先有计划与规定的学习课程与必须经历的临床经验,按年逐步进行。这是比较先进而注重训练的教学机构常采用的方式。虽然住院医师无形中也在帮助医院执行医疗工作,但是被训练是主要的目标。

换句话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与训练课程要每年有进展而又有所不同,即随年资而逐渐提升水准。在整个住院医师的训练期间,不管是3年或4年,都要有事先规划的训练课程,按课程执行。有的国家还规定住院医师的训练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训练规章,包括是否有系统的程序、足够的临床资源,才能向提供训练的机构颁发认定资格,以能继续接受住院医师到其训练机构,执行训练课程[1]。经由这样课程训练的住院医师也才有资格接受国家专业的资历考试与检验。

3.2 供参考的模式

每个国家或地区因不同的历史与背景、所遵循的医疗系统与教育制度(包括师资问题),以及现实上的种种因素,而实行不同模式的住院医师训练。本文介绍一种4年制度的训练模式,以供参考。

3.2.1基本规约

(1)受训的住院医师在各种临床工作外,也要定时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包括:专题讲课、个案讨论会、个案督导等,充分接受有计划性的教学课程。原则上,在每星期的时间里,临床工作时间大致占一半,另一半时间要参加教学活动。(2)住院医师需要从事各种临床工作,包括:住院病房、门诊、急症处的医疗,参与精神科会诊包括儿童精神医学、老人精神医学、公共(社区)精神医学等。另外也要接受内科与神经科的临床工作,充实躯体性疾病的诊断与医疗经验。

3.2.2 各种临床工作

在4年训练期间,根据情况而安排各种临床工作的时间与分量。具体的例子如下:住院病房的临床工作最少6个月,但总共不超过12个月;门诊医疗至少12个月。精神科急症处3个月,精神科会诊2个月,儿童精神医学3个月,老人精神医学2个月,社区精神医学(包括司法精神医学)3个月。另外要包括内科或者小儿科等的临床工作6个月,神经科2个月。

这些各种临床工作,要考虑住院医师受训的年代与经验而依次分配,从基本的医疗逐渐升为比较需要经验的临床工作。如:在第1年接受内科病房6个月的临床工作;2个月的神经科临床经验,把握躯体疾患的诊断与治疗,并开始参加精神科病房工作;第2年除了继续病房工作以外,可以开始急症处的医疗、精神科会诊等性质的临床工作;第3年主要从事门诊,并附带参与儿童精神医学或老人精神医学的临床工作;第4年参与社区精神医学(包括司法精神医学),并从事自己负责的临床研究工作。

3.2.3各种教学活动

3.2.3.1 专题讲课讨论

――各“专题讲课讨论”(seminar)指派专门教授负责举办,每星期就每个专题举办1次,每次1.5小时。每年可有两种专题讲课并行进行,即每星期要参加两个专题讲课讨论。每个专题讲课,原则上住院医师要查阅若干篇指定论文作为参考,以备讲课时讨论。

在4年受训期间,要有计划性的安排“专题讲课讨论”的题目与时间。即:配合住院医师临床经验的需要而编排其题目与大致的时间。如,第1年住院医师:精神医学病理与诊断2个月,精神科急症医疗2个月,精神医学会谈技术2个月,药物治疗2个月;第2年住院医师:各种精神疾病6个月,精神科会诊2个月,物质滥用问题2个月,心理治疗的原则与方法6个月;第3年住院医师:心理治疗有关理论与各种模式6个月,婚姻与家庭治疗2个月,群体心理治疗2个月,儿童精神医学3个月,老人精神医学2个月,文化精神医学2个月,临床研究2个月;第4年住院医师:高级心理治疗6个月,社区精神医学4个月,司法精神医学2个月,临床就业的知识与经验1个月。

3.2.3.2 个案讨论会

――每星期举行1次,每次1.5小时。原则上各年级的住院医师都参加,以便相互学习。除了负责主持的教授以外,通常还有几位教授参加,至少有1位是被请来担任讨论者。由所有住院医师轮流报告自己医疗的个案。原则上所报告的个案要包括:门诊、病房、会诊、急症、儿童、老人、神经科等各种不同病人,也鼓励报告心理治疗长期治疗的个案。在形式方面,负责报告的住院医师报告病情30分钟,教授跟病人会谈30分钟(或者播放住院医师跟病人会谈录像),由参加的教授们与住院医师一起相互讨论30分钟。

3.2.3.3 个案督导

――每位住院医师被指定同时有两三位督导教授,每周接受各督导教授的督导;每次督导1个小时,共接受2~3小时的督导。每半年至一年更换督导教授,因此住院医师有机会跟不同督导教授接触并受其督导。

3.2.3.4 访问学者教学

――由科里邀请外地来的知名“访问学者”(visiting professor)来做短期讲学,为期1周。每年邀请3位左右。被邀请的是国内或国际有名望的专家,就他们各自的专长而讲课,1周内就其专题而作连续性的讲学5次。

3.2.3.5 精神科学术报告会

――精神科每星期举办1次学术报告会,由教授、临床教授报告他们的专题。资深住院医师也被请报告他们的临床研究结果。除了住院医师、教授们以外,当地的精神科医师也参加,当作是他们的在业再修课程。

3.2.3.6 临床研究

――在4年训练期间,每位住院医师自己要从事并完成一项临床研究课题。课题由自己选择。从第3年开始从事研究,第4年完成,并在精神科学术报告会上报告。其主要目的,不但是学习科研的知识与经验,还学习如何能客观地评价他人已发表的论文。

3.2.4心理治疗在临床经验上的要求

(1)被分配到门诊的住院医师,负责初诊病人的会谈与诊断,并由上面资深的教授复查,包括药物的处方等。所有被某住院医师所看的初诊病人,原则上由该住院医师负责日后的复诊,继续诊治该病人,保持其追踪连续性。在复诊时,每次会谈后,仍由教授复查。住院医师负责初诊与复诊的病历记录,由教授复查后签名,表示负责。

(2)在整个一年到一年半期间的门诊临床经验里,除了普通的门诊医疗,包括药物治疗以外,规定要有若干数目的心理治疗个案经验。即从初诊病人当中,选择若干病人,施与以心理治疗为主的医疗工作。

(3)心理治疗的个案要广泛,包括:精神病患者,神经官能症患者,边缘性格障碍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物质滥用者,普通日常心理困难者,婚姻问题者,家庭人际关系问题者以及其他各种病情患者的治疗。

(4)除了一两个月的短期或中期的心理治疗以外,至少要有半年至一年的长期治疗者3案例左右,获得长期治疗过程上的体验。

以上所举,只不过是个例子,仅供参考之用。这样的训练模式,主要是强调现代的精神科医师要有广泛的临床知识与经验。包括“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的综合性取向,不仅是要能治疗严重的精神病患者,还要能注重如何治疗各种各样的精神疾患者,包括轻度的精神病患者及广众的一般人的心理困难;知道如何使用药物治疗,也懂如何提供心理辅导,这样才能从事于广泛定义的心理卫生的工作,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4 讨论与展望

不可否认,中国在近代的历史里,在整个医学的范围里,精神科在早期并没有被重视,也没有好的训练制度。近年来,虽然已经开始重视精神医学的重要性,包括心理卫生的需求,但是,在实际的精神科医师的训练里,还是多半采取师徒训练的老方式,而且是以在病房医疗严重精神病患者为其主要临床工作,少有门诊的经验,而教学活动并没有系统化、按时间进展化,教学的分量也不够,还需要逐渐改善。当前的困难,除了现实上的因素(包括提供医院的医疗工作的负担)以外,最主要的,还是观念上的问题,即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住院医师的训练主要是在“训练”而提供学习,并非提供医院医疗上的需要。当然,如何培养各种有足够经验的精神科里各种专科的资深教员,也是另外一个因素,但只要有其观念与目标,是可以逐渐改善的。中国近数十年来,经济方面突飞猛进,相信医学的教学也可以改善。

虽然心理卫生的工作要依靠各种职业背景的人员一起协作进行其任务,但还需要依靠有广泛临床知识与经验的精神医师为其主干[2]。所以就要用心培养具有各种临床知识、经验,并且有心理卫生观念与理念的精神科医师。而如何培养这种全天候的心理卫生工作的主干者,其头一步就是要改进其训练制度。我们都知道:“下医治病,中医预防病,而上医治国”,希望能透过比较完善的、有系统与计划的训练制度,培养更多的精神科的上医,才对社会、国家有贡献。

参考文献

精神科医学论文例4

目前,各种需要治疗的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为15%左右,其中得到治疗的不到10%,能够评估和处理的医生极少,这和精神医学(包括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等)教育的错位有关。精神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精神医学的教学不仅涉及到本学科医学知识的传授,还要结合其它医学课程来讲授(如相关的医学心理学、内科学、影像学等)。同时鉴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精神医学往往涉及到其它方面的问题,如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司法问题等[1]。这就决定了精神医学的教学更加复杂。虽然国内外精神医学教学均有欠缺,但国内和国外医学院校的精神病学教学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开展理论课程的教学学年、教学课时、教学模式以及见习实习的教学课时、教学模式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精神医学教学现状的分析,试图提出较为理想的精神医学教学模式。

1精神医学教学课程特点

1.1精神医学具有一般临床医学的特点 和其它医学学科一样,精神医学的教学也讲求疾病的症状认识、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最终的目的也是治疗疾病。精神疾病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精神活动与大脑有着密切关系。很多精神疾病需要生物学治疗(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所以精神医学的教学思路与其它临床学科有共同之处。

1.2精神医学的学科联系更加广泛 精神医学除了与其它临床医学分支学科有密切联系外,还与各种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密不可分。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上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在精神医学上更加如此,因此精神医学与人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联系更加广泛。同时与司法上的联系也随着社会问题的被重视而受到关注。

1.3精神医学教学方式受限 精神疾病具有抽象的特点,其症状涉及到思维、意识等抽象概念,常常难以形象表达,这就使得精神医学的教学手段较单一。随着患者隐私意识的提高以及社会对精神疾病的特殊观念使得精神医学的教学案例紧缺,大部分院校使用的教学录像还是几十年前的作品。学生在课程上无法通过更多更形象的方式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1.4精神病学的不受重视(国内很多医学院校和医院中,精神医学或精神科都被认为是"小科")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受到影响,难以提高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下降,很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是为了得到学分或考试及格,这就使得精神医学的教学更加困难,要取得好的教学成果较为困难。

2目前国内外精神医学教学现状

2.1日本九州大学医学本科六年制,在第四学年中设置精神病学课程。其中精神病学的理论大课共有16次课,90 min/次,共24 h。课程要在1个月内集中完成。第5年时进入临床医学实习,医学生以 4人为一组 ,开展床边实习 ,以1w为限。在此期间中 ,主要是体验精神科医疗加深学生对精神疾病的认识。第6年 ,开展4个月精神科实习,一般2~4人一组,学生参加到研修医师、医生、主治医生中去,成为一个小型团体,连续开展1个月的床边实习研修[2]。

2.2英国皇家精神学院精神科本科阶段课程设置远远多于我国,几乎涵盖了精神科所有专业课程。见习实习时间也多于我国,如牛津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的见习实习课程共有8 w,安排在第5年。一般成人精神科的4 w见习,以及在老年精神病科,法医精神病科,青春期精神病科和一般医院的精神科共4 w的见习[3]。

2.3中国香港地区精神病学教学延续了英国的模式,如香港中文大学六年制临床医学本科阶段精神病学理论教学达38.25 学时,见习教学达 89 学时,共计127.25 学时。精神病学教学安排在本科第四学年。课程设置比较国内增加了许多。89个学时的见习又分为 7 次教学查房、5次医疗查房、3次访问、13次小组讨论及1次个别辅导;在整个精神病学教学期间, 学生只学习一门课程,在没有安排的其它时间, 学生也要求到病房学习[4-5]。

2.4中国医科大学孙宝志[6]对比了中国和美国的医学课程设置情况,其中精神病学也有差异,尤其在实习教学方面,美国有106所院校安排精神病学实习课程,平均时间约6.2 w,而中国只有2所院校有精神病学实习教学,平均只有2 w左右。可见至少在实习教学方面,中美有巨大的差别。

3目前国内的精神医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

3.1问题启发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将学习与环境、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通过设计问题或任务,使学生投入其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及相互合作来最终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课前并未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培训或讲解,其必须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不断思考、查阅文献资料来逐步解答问题,而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的训练。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教师虽然不是学习的主体,但对教师素质和教学技巧的要求却很高,除了设计合理的问题之外,还要求教师掌握全面的学科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并且具备良好的控制课堂节奏、调动学生学习等技巧。对于精神医学的学习来说,这一教学方法较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7-8]。对于医学专业来说,各位老师均受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因此对学科及相关知识掌握得较为全面,应用PBL方法具有一定优势。其不足之处在于国内的生源和师资现状,与欧美及香港的情况不同[4,9],国内医学生人数众多,相反的,师资力量却较为欠缺,配套的科室、设备也难以跟进,这就使得PBL这种需要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难以很好的进行,预计无法完全发挥这种学习方法的最高效率。

3.2案例分析教学法[10] 医学是以人为本的,这就决定了案例分析必然会带来讲授法无法带来的学习效果。这一方法与上述PBL教学法的问题引导方式不同,案例分析法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采用典型案例、疑难病例讨论分析的方法是学生对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从而更加融会贯通,这一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课程中已被广泛使用,尤其在见习、实习教学中。对于精神医学教学,这一方法尤其重要而效果显著。鉴于精神疾病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以及主观性、经验性诊断的特点,如果只是课堂讲授,学生永远无法掌握一种疾病的诊断、治疗,而典型案例的分析能使学生形成对疾病的初步印象,积累一定的形像经验和记忆,有利于以后临床工作的开展。对于精神医学来说,其缺点主要在于精神疾病多设计患者隐私,即使是教学医院,患者也往往不愿在多人面前暴露自己的隐私。

3.3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法[11] 与上述案例分析法相似,在无法得到典型或所需要的案例时,部分教师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在精神医学教学中也时有被采用。这种方法是在课前由教师设计各种场景,在与参加角色扮演的同学进行一定协商的基础上,有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患者和家属的角色,模拟临床实际就诊程序,从而使学生亲临其境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一方法在精神医学的教学中更为重要,可以在避免侵犯患者隐私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对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法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这一方法较为容易设计和执行,不足之处在于角色扮演与真实案例仍有一定差距,需要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调整。

3.4远程网络教学 这种教学往往以网络课程为基础,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这一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离开了课堂,学生与教师不需要面对面教授。网络信息技术的强大使得学习变得容易。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首先,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其次,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见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对于人际关系、相互合作能力的培养欠缺。目前国内也有少数院校建立了精神医学网络课程,但大多数形式单一、内容单一,且使用起来较为繁杂,版权的问题也影响了其共享性。因此,以网络课程为基础的远程教育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3.5利用多种多媒体技术的混合教学法 这种方法是在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辅以多媒体技术,包括PPT、图片、视频、动画等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使得课堂讲授法的丰富性大大提高,也使得既往无法表达的观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地表达出来。部分教学通过网络互动的形式,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这些充其量只能说是教学手段的丰富,而非教学方式的改革。这是在精神医学和其它临床医学学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都乐于和主动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但并没有一套系统的理论指导,而是各自为政。也有部分学校的教学流于表面,为应用多媒体而应用多媒体,忽视了教学的根本目的--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4讨论

19世纪末西医精神病学传入中国,20世纪初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的医学院校开始设置了精神病学课程。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卫生部对精神病学教学的内容和时数有了统一的规定(72 h),1980年以后卫生部不再严格规定各门课的教学时数,目前多数院校精神病学课程仅有20~30学时,内容也仅限于绪论症状学、精神分裂症、情感、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等[12]。见习和实习教学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实习教学医院。

理想的精神医学教学模式应该是建筑在为临床医学服务的基础上,究其根本就是能够培养解决精神科常见病和多见病的医学生;目前的矛盾就在于旧的精神病学教学不能满足现代整体医学的要求,培养的医生对精神疾病诊断的误诊率高(如大多数通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误诊),本世纪是脑科的世纪,表现在医院就是神经精神科的发展,其中的精神科是目前最有潜力、也是发展最滞后的一门学科。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一环-精神医学正面临一个重大机遇,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改革医学教育,让教育出来的学生能够与时俱进。

而目前国内的精神病学教学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院校对精神医学的教学采取不重视甚至忽视的态度,有的院校精神病学甚至不是必修科目,由此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也表现得可有可无;教学时数的设置不合理,理论时数偏少,见习教学不到位,不少学校的精神病学见习常常很多学生缺席;实习教学欠缺,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学校安排了精神病学的实习课,时间又太短,这不仅与国外的精神病学教学有很大差异,根本上也忽视了精神病学的特殊性以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由此我们建议,若要提高精神医学的教学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①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医学院校加强对本课程教学的重视,要清楚的认识精神疾病的特点,疾病的影响力和发病现状,要充分认识精神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如此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恰当的教学学时分配。②提倡加强理论课学习:建议将精神医学(包括但不限于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推广到学校的所有临床相关专业。将精神病学作为和内科、外科、神经科等所谓的"大科"同等位置上的二级学科对待。增加理论教学时数,争取将常见病和多发病都让学生有系统的了解,教学时数的的增加也有利于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正确的深刻的理解。③加强精神病学的实践教学:目前虽然多数院校都安排精神病学的见习教学,但在时长和重视程度上与国外差异很大,需要提高。更重要的是要设置或增加精神病学的实习教学,由于精神病学的特殊性,很多症状和疾病必须通过实例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领会精神病学的特点和处理。因此需要提高实习教学的数量和质量。目前我们认为至少需要2 w,每日8学时的实习时间。④多种教学方法联合应用:如上所述,精神病学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在实践中去学习,因此建议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采取多种手段联合教学的方法。如角色扮演教学和问题启发式教学(PBL)等,这样在由于学科特殊性而无法通过实例教学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互相的探讨、启发和学习而掌握相关的知识。

总之,精神病学的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10.

[2]王祖承.日本九州大学精神病学教学计划[J].上海精神医学,2010,22(1):61-62.

[3]郭晓云,王祖承.英国精神病学教学现状[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6):308-381.

[4]梁华君,潘集阳,马萍等.粤港医学本科教育中精神病学教学的比较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 2008,7(4):376-391.

[5]蒋良函,闻晖,沈瑜君,等.台湾香港地区精神医学教育简介[J].上海精神医学,2010,22(3):189-190.

[6]孙宝志.中国与美国医学课程详细比较及重要借鉴[J].医学教育,2002,8(4):16-19.

[7]曹玉萍,张亚林.PBL教学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2):147-148.

[8]王大文,戚昕.PBL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39(4):479-483.

[9]Wang Zucheng, Guo Xiaoyun.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psychiatry in England[J].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 2009, 21(6):380-381.

精神科医学论文例5

首先,以贺达仁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人文医学属于医学的一个部门分支,是与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相对应的学科,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的学科群。这一理论在学术界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部分学者将“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学”表述为同一概念,并通过对于医学人文的建设来推动高校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的发展。并从医学人文学的学科地位、研究对象、学科性质、逻辑关系等方面论述人文医学作为医学学科内一个重要分支的学术地位和学术科研方法。亦有人将“人文医学”等同于“医学人文学”,阐述了人文医学作为医学重要分支学科群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路径。人文医学作为新的学科群出现是医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其次,将人文医学理解为生物医学发展的一种医学模式。主要从医学模式出发谈及人文医学的发展问题,认为医学应当包含人的价值、医学的模式、生命哲学、医学目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以及情感交流六个方面的问题。针对人文医学模式提出了适应其发展的科学研究方法、内涵、体系及现代性,探索人文医学模式发展的道路。人文医学的体系应包含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医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

最后,人文医学是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力,存在众多的争议。除三种常见的人文医学的解释之外,部分学者也提出了更具有概括性的概念。人文医学的概念范畴不应当拘泥于其定义,我们应当从外延来划定其内在的系统关系,注重人文医学所提倡的正是现代医学中所欠缺的,即应当分别从学科体系、医学发展阶段和思维模式等方面,坚持“仁学”在人文医学中的价值。

上述的各种定义是有关人文医学的框架式概括,存在众多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人文医学是一门学科,代表一个学科群,是研究医学将人的生命和人的价值等属性因素置于核心地位的学科群。对于人文医学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一种逻辑上的统一,应当立足于生命本体论,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人文医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紧密结合的边缘性交叉学科群。

总体而言,人文医学是与医学密切联系的学科,却不是医学能完全涵盖其外延的;视其为新的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生物医学模式有促进和改善,却无法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超越;想单独成为学科体系却无法被学界认可。我们探讨人文医学的过程更应该认识人文医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价值,特别是不直接从事临床却指引着所有临床学科的价值存在。

2.医学人文

医学人文是什么?王一方曾非常形象地称之为个幽灵在徘徊”。在医学人文发展过程中,无清晰的学术面目,无概念辨析、边界厘定、系统建构的营垒,讲堂无课、研究无题、临床无援。医学人文,简单地理解就是医学人文学应当涵盖的哲学、法学、伦理学等与医学相关的部分。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被学术界广泛接受,但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医学人文这样的概念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使用回避,往往会在“医学人文”之后加上“精神”、“思想”、“课程”、“属性”、“素质”、“学科”、“教育”、“关怀”等词汇。张大庆将学术界的认识总结为精神层面的“医学人文精神”、实践层面的“医学人文关怀”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医学人文学科”。

医学人文,属于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所有学科的基础。医学的人文性是医学的本质属性,人文的回归也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责任,是研究医学人文的价值所在。医学人文的本质就是用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理论促进医学从本质与价值、目的与意义、医疗公平与公正等方面对生命和健康的终极关怀。其研究应当从“人文”出发,探索医学发展、实践、应用过程中医学目的和价值实现的方法规律,是一个追求“良医”的过程。医学人文也被理解为人文主义或者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运用,是用以对抗医学发展中因功利主义价值选择偏差带来的技术主义等非人文性的弊端。提倡并研究医学人文是因为医学的非理性、非人性发展已经影响到人的存在,因此造成的后果也是现代社会发展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医学是科学,但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而是入学。

医学人文,从哪里来,要做什么,到哪里去,这样的几个问题也关系着医学人文研究的指向性标识。在原始医学、经验医学阶段,治愈是偶然事件,更多的是帮助减少病痛,安慰受病痛折磨的内心。这一阶段医学科学精神并没有出现,相对来说,医学保持的是对于人类病痛的帮助和安慰,没有科学升格的医学只有人文。即便是到现代生物医学阶段,当我们以为可以治愈很多疾病的时候,更多无法治愈的疾病却又出现。科学的成功标准是获得真谛,医学的成功标准是获得疗效,所以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玄学交叉的学科,由此可以看出医学不是科学。这里,有个问题关系着医学人文存在价值,即医学有没有异化?如果把医学视为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异化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问题,医学的异化是表现为一个技术化、商品化的过程。异化的医学如何归化,如何人性化?这就如同医学人文的需求并不是人文学者提出的一样,从医者是医学归化、人性化的重要力量。医学人文只是一个理论的基石,是在医学前进发展过程中的人性化指引,需要的是医学的实践。如果医学人文还是一如既往地被束之高阁,医学人文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医学人文的道路和未来又在哪里?医学人文应当是医学进步和发展的旗帜,引领医学在发展和实践的道路上把握以人的健康为核心、以生命为中心,实现人文精神融会贯通于医学的每一个角落。即使不能做到将医学人文贯穿到医学的每个角落,也应当将其视为一种旗帜、 个向标,为医务工作者树立一个衡量标准。医学作为理性自然科学部分和属于非理性的玄学结合,实现医学人文的升华性、超验性、理想性,产生对医学人文的宗教式信仰。

医学人文,弘扬人的价值、倡导人文精神,不应当是具体的某一门简单的学问,而应当是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中研究运用的基础性理论。医学人文,曾几何时如“幽灵”徘徊在学术界的上空,如今这个“幽灵”也逐步揭开他的面纱,露出指引医学发展的手指。

3.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的价值评判

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的发展都存在于价值评判之后,代表着医学发展中的一个必然的道路选择。当《医学是科学吗:医学人文对话录》出版的时候,这本书的作者王一方也被戏称为一个医学“叛徒”的人文思考。这也反映出国内医学界对医学人文的态度并不是如医学所需要的那样热衷。

医学的科学主义、技术主义,超出了人性可接受范围的科学技术变异就是医学的异化。评判医学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价值标准是什么?人文医学和医学人文都应该在这个标准制定过程中呈现出自身的价值。当医学在消灭天花之后以为自己可以消灭所有传染病的时候,艾滋病悄悄地波及了整个世界。当科学家开始基因工程的时候,就宣称如果人类基因图谱完成,对于疾病的治疗将有突破性的进展时,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医学如何发展。医学不是单纯的科学,因为它成功的标准不是真理发掘,而是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对于健康的维护。

思想层面的“医学人文精神”是一种品格内涵,实践层面的“医学人文关怀”是一种行为表现。医学人文等同于人文医学,或者说医学人文是人文医学的基础,它是一个价值评判的标准,是衡量医学是否有利于人的标准。医学的发展对于人类是否是有利的,现代还不存在—个达成共识的评价标准或者依靠某一单独学科可以完成的(即便是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也无法完成)。综合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学科理论,完善医学人文的理论基石,建立可以作为价值评判的医学人文体系,用以衡量和评判医学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是否能做到以健康和生命为核心?

医学面对死亡、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久之,麻木有时也是无法避免的。医学人文是信仰,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精神信仰,是安放灵魂之所。

价值评判的标准和内心的信仰,是医学人文的价值所在,也是医学人文得以发展壮大的原因。在医学人文的道路上有更多的学者在加入其中,也期待更多的医学人文走进临床、临床能够接受医学人文。

4.需要走进临床的医学人文

近年来,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有很多,但真正点题论证的寥寥无几。更多看到的是对于医学人文的敷衍,只不过用它作为一个幌子论述不可能存在的东西。无论是对于医学人文还是由其引发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关怀,其基础是对于医学人文的理解和把握。很多学者对于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医学人文关怀教育的认识本身就存在偏差。首先关于医学人文关怀,脱离医学人文精神单纯地谈论医学人文关怀似乎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是泛泛而谈,触及不到医学人文的根本。

精神科医学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96-02

2001年《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中指出面向21世纪医生的任务(Role):医生应促进健康,防治疾病,提供初级卫生保健。医生应遵守职业道德,热心为病人服务和减轻病人的痛苦。医生还应是优秀的卫生工作管理人才,病人和社区的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开业医生和努力终生学习的学者。五星级医生(The five star doctor)的标准是:1.保健服务的提供者(Care provider):从整体考虑病人,把病人看成既是一个个体又是家庭和社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长期信任关系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综合的、持续的和针对个人需求的服务。2.决策者(Decision maker):在加强她或他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同时,选择符合伦理道德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技术。3.健康教育者(Health educator)或交际家(Communicator):通过有效的解释和劝说,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使个体或群体有能力增强和保护他们的健康。4.社区领袖(Community leader):在所工作的人群中赢得信赖,能代表社区协调个人和社区的卫生需要,并代表社区采取行动。5.服务管理者(Service manager):能与卫生保健系统内外的个人和机构协调工作,以满足病人和社区的需要,恰当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料。当前社会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治疗性模式”,转变为“预防-保健-群体-主动参与模式”。所以现代医学模式下培养的医学生,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还必须具备较高的医学人文精神素质。只有进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与医学人文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方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具备德高、学博、医精、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多层次、多类型、实用型的医疗卫生工作的全科医学人才。

一、现状分析

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精神素质教育先天不足加之后天营养不良: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就被分在理科班,由于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理科学生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忽视文科课程的学习,导致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先天不足。考上医学院校后由于惟科学主义的主宰,过分强调专业教育模式,学生们局限于繁重的医学专业技术以及计算机、英语过级考试等,将人文社会科学抛在脑后。加之我国各医学院校相关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很少,使医学生一心只读医学书,重医学专业技术知识,轻人文关怀的现象,致使医学教育中缺失人文精神,导至医学生在人文关怀素质方面后天营养不良。

二、医学人文精神的诠释

在中国“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传》的贲卦彖辞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人文精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含历史、语言、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二是指为关心、关爱、关照人的主体行为。医学人文精神可理解为人道主义。

目前中国医学教育普遍存在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与道德教育弱化的现象。其课程设置按类别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大类。其中涉及到的人文课程极少,只是片面重视科学教育与技术训练,忽视甚至摒弃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随着先进仪器和设备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医学从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接触,医生忙碌于观测各种影像、图示、波形和数据,而不重视患者对病情的诉说,忘记了应该关心患者,医学工作的对象成了一部需要修理或更换零件的机器,医学丧失了它应有的人性温暖。缺失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医学生发展不全面,造成部分医生职业道德滑落;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应该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三、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是当今医学生所必须具有的人文精神重要内容

孔子是被全世界尊称为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榜首。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其发展的历史中,历经诋毁与褒奖、改革与融合,在不断更新与完善的文化嬗变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儒家经典之一《论语》被尊称为中国的圣经,是集中西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行政学、行为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是古今相通、中外互融、扬高凿深、阐幽发微的旷世之书,对其去糟取精堪称“人学”。儒家文化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与修养,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手段,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不仅是君子为人处世的指南,亦是当今医学生必须具有的人文素质重要内容。孔子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教育家,是人类的精神灵魂导师,是人道主义的启蒙者,是世界上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孔子学院现在己经遍布世界多数国家。1988年诺贝尔奖金得主聚会巴黎,会后发表的宣言指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四、儒家教育的根本“仁”是对人类深广之爱的人道主义的理想境界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论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有此仁爱之心,其医术方能称之为仁术。儒家教育的根本“仁”是对人类深广之爱的人道主义的理想境界。儒家文化精华蕴涵丰富的教育思想,对现代医学生的教育具有资源性意义。儒家所倡导的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仁”“智”并举,有助于人们纠正惟科学主义的偏差。在校医学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该弘扬儒家文化精华培养医学生的“仁爱”情操,博大的仁爱精神能抵御不良影响的侵蚀,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领悟“医乃仁术”之境界。

五、感悟“医乃仁术”永远是医学的灵魂,并且作为将来行医生涯的基本原则

(一)仁心仁术

仁者爱人,不光爱自己,更要爱他人。教育医学生对病人要有仁爱之心,看到病人的痛苦,看到病人家属的忧虑,就会动恻隐之心。

(二)敬畏生命

教育医学生必须有敬畏生命之意识,才会尽力救死扶伤。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告诫人们:“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天地之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於人”《黄帝内经•素问》。

(三)悬壶济世

教育医学生治病救人是学医的目标,爱护患者的生命,关心患者的幸福,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患者的权利,实行医学人道主义,是医学生的行为准则。医学生要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按照患者的健康需要为他们服务,不论其身份高低或金钱报酬多寡,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对那些贫困的人,更应当给予特别的关照。

(四)“仁且智”

医学生要达到“医乃仁术”之境界,还要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及高超精湛的技术,应该学会用孔子的“学道”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等方法来学习临床医学知识,争取达到《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中提到的五星级医生。

六、运用各种平台凝练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念,领悟“医乃仁术”之境界

医学教育中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1.以课堂为主渠道,奠定“人文精神”教育的基础;教师课堂上渗透和临床上以身作则。2.以“人文精神”专题讲座和读书《儒家传统基本经典》《论大医精诚》《黄帝内经》等(古典医德教育书籍)活动为补充,拓展医学生的“人文精神”视野;3.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支撑,营造浓厚的“人文精神”教学氛围;4.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提高医学生的综合人文道德素质;5.以学习先进典型为动力,促进“人文精神”教育的深入开展。让医学生从中领悟下述“医乃仁术”之境界。在发掘经典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在内化中践行,用经典滋润心灵,用行动彰显精神,领悟“医乃仁术”之境界。通过各种平台凝练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念,医学生要抵制拜金主义的冲击。医疗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危,因此尤其需要进行人文关怀。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人道主义思想,值得学习和发扬光大,其所倡导的 “仁学”内涵主要体现在尊生、爱人、重义轻利等方面。[2]

七、改革人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寻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提高对医学人文精神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改革课程设置,建立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与人文关怀课程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的教育模式。进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与医学人文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医学教育中要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其实质是在医学科学的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而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中又要体现科学。应改革课程设置,将文学、哲学、政治、法律、历史、自然科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纳入医学生知识结构的框架中。建议并指导医学生博览群书,使医学生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将人文科学的教学内容与医学密切结合起来。把人文知识与医学的结合、渗透作为教学重点,使医生学生充分理解人文知识、感悟人文精神。[1]

八、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教学方法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如大课讲授、学生自学、专题讲座、师生讨论、社会调研等。[3]比如医学人文学概论、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法、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等人文课程,应根据师资情况采取课堂讲授或者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教学;具有隐性课程性质的人文课程如医疗纠纷的经济学、医院中的人际关系及沟通、医学思维、医患纠纷及其防范等,应通过社会调研、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医学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总之以课堂为主渠道来奠定“人文精神”教育的基础;以专题讲座和读书活动等为补充,拓展医学生的“人文精神”视野;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支撑,营造浓厚的“人文精神”教学氛围;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提高医学生的综合人文道德素质;以学习先进典型为动力,促进“人文精神”教育的深入开展等方式,来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是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的主要途径,培养现代新世纪的医学生既具有坚实的医学基础以及高超精湛的医学技术,同时又有敬畏生命之意识尽力救死扶伤,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博大仁爱的情操,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精神科医学论文例7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出要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使课程思政逐步渗透于各门课程之中[1-2]。我们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医儿科学教学工作中,将国医大师王烈教授学术精神融入中医儿科教育教学中,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临床教学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研究方法

1.1王烈教授学术精神梳理。王烈教授系第三届国医大师,吉林省中医药终身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通过查阅文献、阅读专著、临床跟诊、访谈调查等途径总结归纳国医大师的学术精神:王教授学习中医的“一信二学三研究”原则,即坚定学习中医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真信中医;刻苦努力钻研,传承经典,真学中医;创新研究,提出了关于小儿哮喘病防治的理论体系等创新性成果,真研究中医。1.2课程设计。组织儿科教师深入学习王教授学术精神,以“专业研讨、课程设计、集体备课”形式,申报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交流实施方法,完善课程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目标,学设计、讲授策略及方法,明确课程思政内容和切入点以及考核方法等环节,利用课堂、互联网2个教学主阵地,融入中医儿科学教学过程中。1.3教学实践。分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临床实践3个方面开展教学实践,结合教师讲授、学生自学和国医大师现身说法形式开展教学。1.3.1课堂教学。在本校讲授中医儿科学的各个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国医大师学术精神。以本科教学“哮喘”章节为例,除了完成教学大纲的知识目标要求外,为更好地发挥“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标,增加了教学内容———“国医大师王烈教授防治儿童哮喘的创新性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在内容中讲授王教授基于中医经典理论而独创的三期分治理论、哮咳理论和哮喘苗期理论以及在系列理论指导下拟定的系列验方,并教授其在儿科临床的应用。重点突出王教授如何认真研究古今文献,归纳总结,结合现代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针对儿童哮喘这一顽疾,运用中医药根治夙根,防止反复。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提问学生如下问题:你如何理解创新性理论?这些理论的形成需要经过哪些研究?给我们临床带来哪些启示?如何发挥中医药调理体质的优势?激发学生思考讨论王教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1.3.2课外学习。主要是利用网络教学优势,如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群、QQ群等载体传播王教授学术精神,包括学术讲座视频、专业著作登载等,使学生在课内课外均能够感受到名医精神,调动学习中医、学好中医的积极性。1.3.3国医大师授课。使学生能切身体会到名医名家的成才之路和付出的艰苦努力。王教授坚持每年一次深入中医儿科学课堂,为中医学子赠送“婴童系列丛书”,并且现身说法,介绍如何带领团队上山采药,研制白屈菜的糖浆、颗粒、散剂等治疗百日咳并获得显著疗效。亲自试药,反复研究,最终确定白屈菜的安全并且有效的药物剂量,最终载入国家药典中。王教授用他坚定学习中医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们,学习中医要坚定信念、研读中医经典、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牢记“靠杏林真本事吃饭,让本草真疗效说话”,鼓舞学生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深入浅出的讲授,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他对中医的满腔热忱,使同学们深受鼓舞。1.3.4临床实践。跟师临诊学习,观察王教授诊治患儿时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慈仁之心,细心和耐心善待每一位患儿,增加患儿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同学们的职业道德、职业修养以及责任意识,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对中医药疗效充满信心。

2教学效果

课题组教师设计调查问卷,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调查问卷内容,最终根据王教授学术精神融入中医儿科学教学的影响进行问卷设计,调查问卷涵盖王教授学术精神有哪些、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对学术精神的接受程度等多项问题。

3教学评价与统计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融入王教授学术精神的中医儿科学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评价,由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2016级一班和2017级一班的学生们完成调查问卷。课题组将124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在中医儿科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国医大师王烈学术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绝大多数学生们非常喜欢融入国医大师学术精神的专业课程学习,并且他们中大多数认为对专业理论学习以及实践能力提升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详见表1。

4讨论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时时思考的问题。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不仅要有高水平的学识与技能,更要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3]。作为教师更要明确,思政教育已经不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责任,而是应在每门课程中都有体现[4]。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应抓好课程教学这个主阵地,深入挖掘拓展每门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形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努力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专业课教育是为了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中医医生,就中医儿科学专业而言,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学生等方面的配合,很多学校开展了相关研究和分析[4]。社会上儿科医生严重匮乏,针对的患儿年幼、语言表述不清、就诊时哭闹不安,更对这门职业有更高的要求。如何向国医大师王烈教授学习,培养更多的优秀中医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通过我们在教学中有机融入国医大师王烈教授学术精神,学生们了解到大师的成才之路、大医精诚精神,深深地被王教授“真信、真学、真创”的学术精神所感动,坚定了学好中医的信念,提高了爱患如亲的人文精神,促发了深入研究中医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邓晖,颜维琦.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6-12-12(1).

精神科医学论文例8

医学的产生与发展是本地区先民们同疾病做斗争过程中而积累下来的经验反思与智慧总结,与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其深层本质是人学。医学之人学质趣要求在医学教育中彰显本民族的精神特质与体现本地区的文化特色。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中医药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是国内医学高等院校教育的题中之义与基本要求。但令人遗憾与深感忧虑的是,时下国内医学高等教育由于深受西方医学思维方式与科学主义之影响,体现在其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中表现出“重技轻德”、“崇业贬道”之倾向,中医药传统文化精神教育功效之微或根本不在教育者视域之内,这与医学的人学本质渐行渐远。本文旨在倡导,深刻理解医学之人学本质并按其要求适时规范课程设置,借鉴扬弃国际国外医学教育之经验方法,总结探索中医药精神传承之途径是当下医学高等院校思政工作者之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一、医学人学本质规约与当下医学人文教育之错位

医学集科学、技术于一体,兼具艺术与美学之特征,其深层内涵与本质规定是人学。从其达到预期功效而言,它不仅要敬畏与救治生命,而且要解读与体悟生命从而为人之全面发展提供广阔时空;从其体现的伦理意蕴而论,“医院和医生是成为生命伦理的骄子还是弃儿,就在于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取舍存毁之间。”故而,医学不仅是医技单纯物理之展现,而且是人文关怀人理的深层蕴涵,这是所有医学的最终企求表征与最高价值归宿。从哲学维度而观,人究其本性是自然、社会、精神属性三位一体,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人性之医学观的具体体现,这也是其日益得到医学界乃至全社会普遍认可与广泛赞同的深层缘由。

“医学技术与医学美德构成了医学人道的一体两面”随着医学的纵深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医学的科技尤其是人学本质内在地规约着医生不仅要医技高超,而且要医德高尚。世界医学伦理四大经典之一的《论大医精诚》的“精”字,是对医生医学知识广博精准,技艺精湛方面的要求;“诚”字是对医生道德品质至真至纯,仁爱无偏方面的规定。而历经时空筛选积淀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精髓,可概括为仁者爱人,赤诚救世的事业准则;一视同仁,不分贵贱的道德品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不贪财利,作风正派的伦理标准;精勤不倦,博极医源的学习精神五个方面。正是在此种意义上,同志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虽然医学仁德情怀在理论上历来倍受人们推崇与赞颂,但现实生活中却因医德失范与医学人文精神缺失引发医患冲突日益加剧,剖析其原因,国内医学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内容做为一个重要因素日渐浮出水面。受科学理性主义价值观与机械论还原主义之影响,现代医学教育秉承“人体像一台机器,疾病是这台机器的故障,医生的职责是修理这台机器”之理念,在医学生教育偏颇之现实表现主要有二:其一为在知识传授过程中重技轻德,其二为医学人文课程在整个医学生培养方案中设置偏斜失调。据调查显示:国内医学院校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比例最高为9.3%,最低为4.6%,大多数院校在7%―8%,平均为7.45%。

二、国际医学组织人文教育规定与发达国家之范例

医学人文教育的复归基于人们反思医学高新科技的不可控后果与期待医学发展的惠民真谛。国际医学组织的相关政策与西方发达的范例作用是其现实回应。

国际医学组织的相关规定。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会议《爱丁堡宣言》宣称:医学教育旨在培养促进全民健康的医生,人们心中理想的医生应是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哥本哈根《本科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行为和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的高标准规定:三者在课程计划中所占的分量应当适合于医学科学的发展、日益变化的人口和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的卫生保健需求。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将医生敬业精神与伦理行为置于医疗实践的核心地位,超半数以上核心能力与医学人文素质密切相关。

西方发达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的具体措施为:医学人文目标清晰;医学课程设置合理。Cooper J教授在美国医学院协会第105届年会上的“为21世纪培养医生”报告声称: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缺乏的医生,智力挑战能力在其职业生涯中经常发挥不畅乃至丧失。《医学教育未来方向》、《新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美国和加拿大医学生教育掠影》标志着新时期美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宗旨是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全面医学人格的塑造,其中心要义是“弘扬作为灵魂的医学职业精神,倡导的是人文医学的回归,是在向医学科学、向医学教育注入人文精神,使之体现出应有的人文理念、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大爱。”“英国总医学委员会”曾先后三次出版权威性报告《明天的医生》,在医学知识、技能、医学伦理和职业态度等方面对医学人文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旨在展现“一个日益丰满、更加有血有肉的未来医生形象。”此外,法、德、日在此方面目标也非常明确清晰。

美国医学院校一般开设人文社科与医学交叉的课程且贯穿整个医学教育始终,教学内容注重现实问题,教学目标注重能力培养,师资知识结构合理,一般兼具人文社科与医学知识背景。法国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开设并定期检查,以医学教育第一阶段第一学期为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62.5小时,约占第1学年课堂教学515总时数的12.34%,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为10%。”其特色是政府保驾护航、增设护理见习教育、重视医学伦理教育、专题教学讲座等。

三、中华医药传统文化精神规范与传承提升之途径

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医学人文精神与树立医学人文关怀观,这需从两方面进行努力,其一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精神的挖掘与传承;其二是国外医学道德合理因素的吸收与借鉴。

中华医药传统文化精神的挖掘与传承。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同疾病做斗争过程的集体智慧结晶与实践经验总结,也是民族抗争精神的体现展示与对生命的体悟反思。随着西学东渐与科学主义与理性思维的霸权,中医的非科学性与存废之声曾喧嚣一时,但中医的实践功效经受住了疾病对其考验,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中医的文化特质再度被高度重视与重新挖掘,中医蕴含的民族精神与奉行的思维理念再度被传承与发扬。整体主义医学思维、辩证施治疗疾方法、博及医源未病诉求、仁德慎独伦理气质、生命贵重责任使命、大医精诚职业理想等皆为中华医药传统文化精神精华之所在,构成了中医药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之魂,它们潜藏于医学典籍之中或蕴含在古代医家个人的品格修行之内,需要现代医者深悟体味与总结挖掘,更需要当下医学教育与医学生努力传承并发扬光大。它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与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

国外医学道德合理因素的吸收与借鉴。国外医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疾病诊疗方法与医学伦理思想,是西方医者智慧的凝结与品格的结晶,也是时下中西医展开对话语境的史学背景与现实基础。希波克拉底所倡导的医德品质与南丁格尔所体现的护理精神,被全世界所认可并被医界所称颂,而科学精神与人文品格并举,实验方法与理性分析并存,精确性追求与临终性照护并重,是值得医学教育合理吸收与全面借鉴的。

医学人文教育培育的必备条件。对中外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伦理品质进行挖掘提炼与传承发扬是医学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若想达到既定目标与预期效果还需其它必备条件,其中开展医学人文科学研究和兼具人文与医学知识背景的可资利用的师资不可或缺。医学高等院校进行医学人文科研的基础条件包括数量与质量可观的网络资源与实体书籍与学术期刊,学历层次、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匹配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校主管部门重视与提供支持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此外,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习体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相互补充、医学人文教学始终如一贯穿整个医学教育全部,是使医学生人文知识得以完备、人文素养得以提升、人文品格得以形成、人文情怀得以塑造、人文行为以实践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刘虹,张宗明.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追问[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2):28-31

[2]李振良,孟建伟.技术与美德之间:西方医学人道主义思想渊源[J].医学与哲学,2013.34(10A):1-4.1

[3]曹洪欣.人民日报建言: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N].人民日报,2015-3-25

[4]威廉・科克汉姆著,杨辉,张拓红译.医学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

[5]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2009.30(10):66-68

[6]梅人朗.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本科生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组的中期报告[J].复旦教育论坛,2001.22(4):1-8.16

[7]于双成,金祥雷,于雅琴.美国医学教育改革三次浪潮的文化背景及本质特征[J].医学与哲学,2011.32(12):11-14

[8]嵇艳.英国本科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嬗变[J].医学与哲学,2013.34(8A):30-33

精神科医学论文例9

近年来,医疗纠纷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及医患关系。口腔科治疗涉及的疾病大多无生命危险,一般不会侵犯到患者的生命权,而主要涉及其健康权与知情权。很多医疗纠纷的发生乃至恶化,主要原因在于医患之间沟通不足,误会愈演愈烈,如果医生能更加充满同情地去理解患者的苦楚,更加耐心地为患者讲明各种利害取舍,设身处地的为患者选择和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很多纠纷都能迎刃而解。因此,通过进一步强化口腔医学本科生人文课程设置,提高其爱岗敬业精神、语言沟通能力、矛盾解决技巧等综合人文素养,可成为降低口腔科医疗纠纷发生率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各高等口腔医学院校已经开始重视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然而,仍存在“重专业、轻人文”、人文课程与口腔医学专业课程脱钩的现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实践活动缺乏等问题也依然存在。我们在数年的本科生实习带教中发现,教会学生临床操作并不难,但教会学生如何和谐的与患者沟通却非易事。本文就目前口腔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缺乏的原因以及我院(四医大口腔医院)提高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举措进行讨论。

1医学人文素养与精神的内涵

人文,顾名思义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人文医学是专门研究医学的人文属性学科,是以人文学科的观点去理解健康、疾病和医学的学科。我国最早对医学人文素养与精神进行界定的是贺达仁教授,他认为医学实践活动中的人文精神表现为医学的人道精神、人文的批判精神与独善(独立、完整、完善、完美)的人格精神。目前,对医学人文精神涵义的普遍理解为“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从个体上来说,它所强调的不仅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还密切关心、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健康、情感、人格、命运,维护患者的尊严,提供全方位的人文的、精神的、情感的服务,使患者感到就医方便,技术精湛,关怀到位,经济实惠,服务满意;从人类的角度上来说,它所强调的是对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生命的走向和存在意义的关怀,是对医学知识和完美道德、高尚人格的追求。

2口腔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缺乏的原因分析

2.1人文精神在社会中的缺失

当前,伴随我国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网络资源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社会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接踵而至,导致了人们精神迷茫、道德缺失、行为失范及人文关怀冷漠。

2.2口腔医学课程设置对医学人文课程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生物医学模式医学教学体系所形成的思维定式,使得我国口腔医学教育过于重视医学理论与技能的传授和学习,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文关怀情感和人文关怀技巧的培养[2]。尽管目前我国各高等口腔医学院校均开设了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但仍存在以下问题:①各医学院校开设的课程多不相同,课程设置常具有很大随意性,缺乏学科整体规划;②人文课程多为选修课,课时偏低、课程要求欠明确,部分课程实用性较差,多以理论灌输为主;③部分人文课程教材无法与我国医疗体制变化和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相适宜,观念陈旧、新知识少,造成学生学完感觉无用,更缺乏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和技能训练的实践课程。上述问题导致了很多学生轻视医学人文课程,学习效果不佳。王舒妍等在对进入临床实习的口腔医学生进行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记不清是否上过医学人文课程,部分学生只记得上过医学论理学,但内容已记不清了[8]。

2.3口腔医学专业课教学与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脱节

在设置口腔专业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时,我国部分院校,很少甚至未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纳入到培养要求及考核指标中,导致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在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期间被中断,这样无疑强化了学生“重专业、轻人文”的错误理念[8]。此外,部分口腔医学院在临床教学活动中,未将医学人文关怀情感和技能的培养纳入到日常教学内容中,教员对学生的要求仅仅限于医德医风、劳动纪律、服务态度等空洞的口号和说教,对学生的要求也只限于遵纪守法、不收红包等医生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这样的低标准要求使我们的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处于空白状态[8]。

2.4教师本身医学人文素质有待提高

临床带教老师是一个启蒙者,带给学生的影响将是终生的。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知识传承相对单一化,使得教师配置方式不能够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2]。在一些带教医生心目中,“患者”一词被片面地分解为病因、病原、症状、体征等单个元素,人性淡漠,缺乏对患者的同情心和责任心。有部分教师把医学人文素质简单理解医德、医风,在教学中缺乏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在医疗活动中重金钱,重技术,轻人文,这样无形中会给予学生一种错误的导向和标准,更加强化了已经印在他们脑海中的错误观念。

3提高口腔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措施的思考

WHO对未来医学人才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要求:①能根据病人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需要提供卫生服务;②能从伦理、费用与病人的情况综合考虑种种治疗技术的合理选择;③能主动、有效地增加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保护意识,医生不只是诊疗疾病,更应承担健康教育的任务;④能参与社区保健决策,平衡与协调个人、社区和社会的卫生保健需求;⑤能在卫生部门内部以及其他社会机构进行有效的协同工作[7,9]。针对目前我国口腔医学生并不乐观的医学人文素养现状,我们认为可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3.1规范人文医学课程设置,着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

为培养口腔医学生人文精神,我院在国内率先创新性地开设了《口腔医学导论》及《口腔医学史》课程,授课对象为大学一、二年级口腔医学生。《口腔医学导论》课程分16章,分别由我院在国内外享誉盛名的15位金牌教授授课;《口腔医学史》共分九章,包括总论、中国古代口齿科、中国近代牙医学、中国现代口腔医学、英国牙医学史、世界古代牙科、世界近代牙医学、世界现代牙医学与口腔医学、口腔医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两门课程均以培养学生认识口腔、热爱口腔的爱岗敬业精神为教学目标,并将这一教学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课程不仅向学生介绍口腔医学的发展史以及各学科的特点,口腔医学工作者几千年来同口腔疾病斗争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更强调让学生感受口腔医学家的学术思想和道德修养,体会他们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医者风范,引导学生“溯古思源,古为今用”,潜移默化的提升个人的医学人文修养[4]。两门课程分别以口腔医院博物馆及口腔医院院史馆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多次实地参观和学习,通过教员的讲解与引导,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使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深入体会医者悬壶济世的人格修养、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医疗作风[10]。课程的考核也不拘泥于传统的闭卷答题,而是积极启发学员结合多次参观口腔医院院史馆、口腔医学博物馆的经历,围绕口腔医学发展、医学人文素养以及医者使命等主题进行主题演讲。学生基于课堂所学,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以“口腔医学之我见”、“口腔医学的昨天、今天、明天”、“我国古代口腔四大发明的启示”、“我国口腔军医的职责与使命”等题目进行演讲,通过讨论及提问环节,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口腔医学的热爱,对医学人文素养的认知,使他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形成高尚的医疗道德及慎独的行医准则。

3.2加强自主沟通实践,提高学生语言沟通与矛

盾解决能力大力倡导开展本科生第二课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临床见习及调查、课外科研、科普讲座等形式,全方位提高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水平[4]。我院于2006年成立了口腔健康知识进校园(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学生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后,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走进西安地区的大学、社区、乡村、公园等地开展口腔健康咨询与宣教、口腔检查、口腔疾病诊断、口腔卫生指导、口腔科普讲座等活动,从询问主诉、病史到给出简单的诊断及治疗建议,全方位地锻炼语言表达及解决矛盾能力等人文素质。在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积极性高、人文素质强的杰出志愿者,他们在院组织的“飞利浦杯”现场汇报活动中,生动地讲述了在活动中与百姓沟通和互动的点点滴滴,深刻剖析了该活动对他们人文素养提高的重要意义,通过示范作用进一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提升。学生们均表示实践活动既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又促进他们对口腔医学的热爱,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及矛盾解决能力[4]。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安排大二及大三的口腔医学生提前进入医院见习,让人文素养高,与患者沟通艺术强的教授进行示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患者的苦楚,体会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及临床操作的耐心细致,增加学生与社会和病人的接触,培养情感、训练技能,创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使他们在学习专业课以前就有作为病人的体验和对病人的了解。此外,我院积极开展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科研实践,教员在课外科研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课外科研中通过相互讨论设计课题、与导师讨论、向专家请教、与试剂公司人员及实验辅助人员沟通等环节,人文素养得到充分锻炼。

3.3贯穿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于口腔专业教学全程

尽管很多口腔医学高等院校在口腔专业课开始前的阶段,均或多或少的安排了训练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但进入专业课学习和临床实习后,难免又陷入“重专业、轻人文”的情况,医学人文教育未贯穿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的始终[2,8]。因此有必要在进行专业知识培养时,及时加入人文情感及人文关怀的教育内容与教学要求。我院在修订口腔专业各学科教学标准及要求时,强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训内容及考量标准,同时积极促进各教研室开展以临床病例及(或)临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新模式,并在其中更多的引入一些当前医患矛盾相关的问题,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去解决矛盾,并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医学人文素养的提高是解决医患纠纷的有效手段,从而在课上及课后自觉提升个人医学人文素养。此外,在临床实习阶段,院强调带教老师必须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将人文关怀技能作为必要的医学技能进行培训,把人生观教育、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服务意识教育、与人文关怀情感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爱牙日”义务宣教及各种医学人文素养讲座、进入幼儿园及社区为小朋友们涂氟等志愿活动,来培养学生关爱病人的情感;通过医患交流、病例示教、模拟就医等方法训练学生的关怀技能,教会他们怎样有效交流,怎样表达和给予关怀,从而使人文素养的培训贯穿口腔医学本科教育始终。

3.4加强教师医学人文素质修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因此,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只有具有高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学生,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人文修养,吸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培养高尚的人文情操,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学生。我院以板报、宣传栏、网络、专题讲座等为手段,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关怀素质教育活动,突出营造“厚德敬业,止于至善”的院风,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效果;其次结合军队院校特点,坚持一流的技术为兵而医,一流的成果为兵而研,始终把为兵服务作为医院的第一要务,在院内多次组织“军营海疆行”、“下连队当兵”“连队代职”等主题汇报会,通过各位医生的切身经历,培养、体现、弘扬人文关怀精神,切实促进本院医生理解和把握人文关怀精神的内涵,引发其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并树立为医学奋斗终身的价值取向。总之,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体。当代口腔医学教育不仅仅要把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更要把医学人文素养的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必须加强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环境的熏陶及社会实践的锻炼。医学人文素养教育不可能在本科教育后划上句号,而是延续到毕业后,甚至是从医者一生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曾光 柴治国 倪峰 牛丽娜 焦凯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口腔科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23医院口腔科

参考文献:

[1]王广秀,王吉荣.口腔科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38-39.

[2]雷雅燕,朱红,彭艺,等.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教育的思考[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3):396-398.

[3]赵春庆.口腔科医患系统化沟通对改善医患关系的作用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4):4729-4730.

[4]李刚,郭静,王艳.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创新与社会实践[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5):63-64.

[5]陈汉想.医学的人文属性与医学生素质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92-1893.

[6]马存根.北美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教学的现状与启示[J].国外医学教育,2003,24(8):54-56.

[7]贺达仁.技术医学时代与高扬科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1996,17(11):566-569.

精神科医学论文例10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的科学精神和技术作用被无限放大,其人文精神渐有式微之势,其后果是医学的纯技术化和机械化,人文关怀缺失,医患矛盾频现。为此我们呼吁医学人文精神复兴,关注医德医风的清正廉明,医者人文精神培养,以及“便民、惠民、利民”等具有人文关怀的管理举措。

1.释义:医学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1.1医学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内涵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把人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在人文精神的视野中,人的尊严高于一切,人性至上、生命至重、人格至尊。医学不只是对人体器官组织的疾病治疗,更是追求真善美的整体过程。医学人文是一种姿态:关注人,注重、思考人的价值;一种立场:基于一份学术与良知的平衡;一种理性与情感的张力:通过历史宗教的反思,文学艺术的滋润,实现医学目的不断廓清,医学价值的永恒追问。医学人文是医学技术中凝结的对人类生命关爱与尊重的精神,是以行善为目的医疗服务宗旨,是医学的灵魂。概括地说,医学的人文精神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医学人文关怀,体现在医学实践过程中除了为病人提供诊治和康复,还要提供精神、文化和情感上的服务。二是在整个医学领域倡导的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且关注人和人性的普世价值,包括医院的人文管理、医学教育的人文情怀和从业者的人文素养。

1.2医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是实证精神、理性精神、逻辑精神,其本质就是符合逻辑和规律,具有可控制性。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极端存在方式,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人文与科学具有某种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关系。相互补充,是因为它们各有长短、各有不同,它们任何一方都不是万能的;相互制约,是因为它们各自朝不同的方向、甚至是相反的方向发展,艺术天生具有反科学倾向,而科学也具有反艺术倾向。

2.流变:科学技术和人文关怀的博弈

2.1医学滥觞于人文

古代的医学充溢着人文精神的光辉,人们认为医学目的就是解除病人痛苦,医疗活动以疾病为中心,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受损伤的机器。早在荷马时期就有关于语言有益于病人的应用,如祈祷上帝干预病痛;以魔咒驱赶恶魔等。欧洲中世纪的“修道院医院”以及法国大革命时期兴办的“普通医院”,都以照顾和医治贫困病人为己任,充溢着人道主义的关爱之情。我国传统医学也以人文精神为主导,提出“望闻问切”的方法,将“医乃仁术”作为医学的基本原则,悬壶济世。古代医学经典《灵枢・师传》对语言的治疗作用有精辟的论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远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2.2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失落

现代医学科技在征服疾病的同时,更关注人体组织或器官复原的思维局限以及医疗的市场与效益,现代化医院装备了各种仪器设备,如X射线、心电图、内窥镜、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MRI)等等,能准确、动态、自动地诊断、分析疾病原因和机体的功能变化。肾透析机、心肺机、人工脏器等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化学药物、器官移植、生殖技术、介入性治疗等提供了多种治疗手段。不断涌现的现代化诊断、治疗技术将医生的注意力从关注病人吸引到寻找致病原因、分析偏离正常值的数据、发现细胞或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上。新技术对医生的行为和医患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医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很少有精力和觉悟来关注患者首先作为“人”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

3.医医:现代医学呼唤人文精神

所谓医医,是指医治医学发展中非人性化的诟病,医治从医者有违医德医道的不良行径。

3.1人文精神的回归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医学发展到今天已不只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技术体系,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社会服务体系。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意味着对病人个体的关照,而且还蕴含着对群体的关照。在技术社会中,人们强调科学的定量资料,回避模糊性和多元化,对生命的价值和疾病的意义等哲学问题感到窘迫。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关注医学伦理问题,开始担心稀有卫生资源分配的公正问题,开始关注试管婴儿、脑死亡标准产生的负面效应,开始对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发展的不良后果出现恐惧,对医疗保健非人格化倾向表达不满,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生物机械论的局限性和人的整体的有机联系。医学界涌动着回归社会、回归人文的思潮,强调医学目的是以人为本,医学不仅是对疾病的治疗(cure),而且更是对病人的关怀和照料(care)。

3.2人文精神的重塑是当代医者的共同责任

作为医生,首先应该是人道主义者,是具有悲悯情怀的善良人,还应该是具有深厚人文索养对人与生命有着丰富哲学思考的哲学家,这才是从医的最高境界。当代医务工作者要把重建医学人文精神作为己任,更好地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现代医学教育必须促进人文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不仅要培养学生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深厚的人文索养;医院管理者应具有人文情怀,尊重关怀员工,倡导并营造充满人文氛围的医院管理环境,努力培育和规范廉洁行医、勤政为民的人文思想,以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和高水平的人文服务为患者解除生理、心理病痛,引领医患关系走向理性和谐。

参考文献:

1.张大庆.论医学的人文精神[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26( 4): 20―24.

2.张金钟.关于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J].医学与哲学,2003.24(12): 14―17.

3.韩启德.医学必须回归人文[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4.林海.医院的人文管理与医者的人文情怀[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10(2)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