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民生档案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8:02

民生档案论文

民生档案论文例1

(二)高校民生档案数字化管理解决了分散和集中、定式和灵活之间的矛盾。一是高校民生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档案馆要和其他部门进行系统对接,实现档案信息的有效沟通和传递,只要和其中一个部门进行联系,就可以查询到与之相关的民生档案信息。这就解决了当前民生档案分散管理和师生员工集中查询和使用之间的现实矛盾。二是实施高校民生档案数字化管理,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各种民生档案目录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或是简单地讲纸质文档转化成电子文档或图片,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媒介,搭建民生档案管理、查询、共享平台,供师生员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进行自动化信息查询,实现权限申请、全文查询下载功能,从而解决档案定式管理和师生员工便捷利用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员工的切实需要。

二、高校民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高校档案馆库藏量大,各类民生档案纷繁复杂,在进行数字化转化时,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对馆藏档案进行全面分析,明确档案资源信息的范围,以方便服务广大师生员工所需为目的,逐步地将保存价值较高、利用频率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以教师的教学档案为例,教师的教学档案信息由所授课程名目数量、教学学期和年工作量、教学评价、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和级别、承担的科研项目等等,这些信息是教师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目标考核时,评定机构需要的重要信息来源。高校民生档案数字化管理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持续性,因此档案管理者循序渐进,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

(二)科学整合原则。民生档案都是与师生员工的生活工作利益紧密相关,如果民生档案丢失或者损坏,将给师生员工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会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高校民生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主体的各类档案信息的重要程度和使用频率,进行科学的整合,并结合档案载体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合的管理方式和保存形式。通过对教师民生档案进行集中整合,可以分为教师的个人人事信息档案、教学档案。就教师个人人事信息档案来讲,就可以用纸质文档形式进行保存,而对于教师的教学档案档案信息就可以采用纸质和电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

(三)保密监控原则。在高校民生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虽然系统灵活的管理方式给广大师生员工查询和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是同样也带了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在数字化管理进程的始终都应该做好保密监控工作。在高校民生档案数字化转换的初始阶段,一般会采用委托外包加工,对大量的档案库存进行集中处理,这时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参与其中,进行全程监控,尽力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安全性和保密性。在使用网络平台进行档案数据库建构、整理归档过程中,要做好网站的安全保护措施。通过杀毒软件、防火墙技术、网络安全检测、信息加密技术、用户身份权限认证等,保障数字化档案的安全管理和使用。

三、高校民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一)做好高校民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整体规划。实现高校民生档案数字化管理仅仅凭借几台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简单的登记扫描,很难达到数字化档案管理和使用的双重需求。“档案数字化是一个体制化、系统化的过程,需要建立基本的规划,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方案。”首先,从学校层面来讲,要高度重视民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做好总体规划和布局,保障民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有效实施。学校领导要将民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纳入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要充分发挥民生档案数字化管理对学校发展和服务师生员工的重要作用,在宏观布局、管理规划、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予以统筹与指导,在资源分配、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方面予以保障。其次,提高档案馆领导和员工对民生档案数字化的认识,做好相关工作的布局与安排。高校民生档案数字化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档案馆领导要做好实施规划和工作计划,不仅要保证技术、资金和设备的支持,还要根据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等合理安排各项工作。

(二)加强建设高校民生档案特色资源管理库。高校民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因此,在进行数字化管理过程中要根据高校民生档案的特性,建立专门针对高校师生员工工作性质和特需要求的民生档案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等。比如对教师教学科研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就可以满足人事部门在教师职称评定时,通过查询教师教学科研档案库,就可以知晓申请教师的基本条件,是否达到晋升的要求,避免了教师奔跑于各个进行登记、证明等繁琐的程序。对于高校民生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深入调研,切实了解校内师生员工的切实需求,以满足师生员工档案使用需求,提高师生员工生活工作便利性为基础,建设行之有效的各类数据库;二是要根据实际,结合学校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为各个部门工作所需的特色资源库,如教学名师档案库,可将教学名师的教学录像、教学图片、教学大纲、教案等等信息纳入到资源库内,为学校对外宣传,申报更高一级的项目提供全面的档案信息资源,从而为学校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

民生档案论文例2

随着各级部门尤其是档案部门对档案社会化服务认识的加深,人民群众查阅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档案越来越成为可能,其中,民生档案是人民查阅最多的档案资源,且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重视。人民群众利用文件、档案信息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房屋产权、就业就学等相关政策的查询与证明等方面。民生档案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为人民群众拓宽信息来源提供了基本的资源和渠道。民生档案也是人民群众维护个人利益的重要资源。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社会保障方面不断出台惠及百姓利益的政策,但人们享受这些政策,需要出具工龄、相关家庭收入、生活条件等证明。民生档案为出具这些证明提供了支撑。就长沙市而言,档案工作渗透性不断增强,全市13家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1405个,448万卷(盒),116万件,资料8.5万册,比1991年馆藏量增长12倍多。档案部门积极参与和林权确认、企业养老保险业务规范化管理等工作,服务职能更加凸显。市档案馆民生档案馆藏量新增29万卷。查阅利用服务明显提升,市档案馆目前可向公众提供7686条政府信息和编研资料电子目录查阅,年均接待一万人次以上,成为集档案保管保护、政府信息公开和现行文件查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大功能为一体的社会公共档案馆。

2.民生档案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原始资料

民生档案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成为领导干部开展工作的有力工具。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街道是有名的“破产企业一条街”,破产企业人员上访一度占到同期案件的82%。街道办事处以低保救助和就业这两个百姓关注的焦点作为突破口,建立起涉及扶贫济困、子女入学、劳动就业、医疗卫生、低保救助等方面的民生档案。他们通过“爱心档案”制订具体帮扶方案,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通过“就业档案”了解失业人员的就业愿望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再就业培训,组织劳务输出;通过“居民健康档案”掌握辖区特困人员的健康状况,依托辖区医疗资源,有效解决弱势群体看病难的问题。各级档案部门要增强档案服务的敏锐性和主动性,提高信息开发的层次,抓住热点,贴近中心,利用馆藏档案资源,编辑整理相关专题的档案材料,为决策层提供高水平的参考资料。

3.民生档案是化解当前人民群众权益纠纷的重要凭据

长沙市出台了《关于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规范了民生档案收集、整理、管理、利用,成立市民生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民生档案工作指导,取得了较好成效。比如,浏阳市社港镇创造性设立民情档案,16个村(社区)13742户居民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全部入档,为社区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各级档案部门提供的民生档案为解决纠纷提供了依据,达到化解矛盾、排除纠纷、平息上访的效果,有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民生档案论文例3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发挥档案的作用。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以及群众养老保险意识的提高,断保多年要求续保的参保人员越来越多。为了确认以往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记录情况,参保职工需要查询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提供原始的缴费凭证,确定缴费事实。例如,1980年在长春纺织厂参加工作的王女士,今年已经46岁。按照有关规定,1987年1月王女士参加了养老保险。1998年,王女士离开长春去南京打工。2009年,王女士从南京特地赶回到长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中心,查询以往的保险缴费情况。离开企业十几年,社保资料会不会遗失?社保经办机构是否完整保留自己过去的参保记文/杨艳杰录?王女士的心里忐忑不安。来到长春市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根据王女士的身份证及提供的单位名称,几分钟就查到记载王女士缴费情况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情况统计表。王女士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下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2.依法为参保单位提供档案信息查询服务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全面记录参保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计发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凭据。实现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保证社保业务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使用,直接关系到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社会保险档案不仅为参保个人解决了后顾之忧,也在参保单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春市某运输总公司要为2003年退休职工个人自行垫付单位拖欠的社会保险费进行报销,由于没有原始凭证无法入账报销。该单位劳资员只好来档案管理中心查询。档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把该单位所有人员缴费情况查明,并为他们出具档案复制件证明。该单位顺利完成入账报销工作,受到职工的一致称赞。

3.依法为退休职工提供档案查询服务

对于个人来说,由于档案具有真实性、原始性,具有其它任何材料不可替代的依据和凭证作用,所以,它有极强的法律效应。近年来,随着各种惠民政策的出台,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在逐年增加。退休职工在办理房改、调待、核查工龄、办理医保、领取独生子女费、领取采暖费等事项时,都需要查询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据统计,从2005年到现在,长春市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中心共为退休人员提供档案查询服务30多万人次,退休人员档案的重要性不断显现。

民生档案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160-02

一、公共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的主导理念

公共事务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共事务有两重含义:一为公共领域的事务;二为关涉公众共同利益的事务。公共事务可以界定为:公共领域内关乎公众共同利益的事务[1]。可以说,从日常生活中的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到市场秩序维护、大型水利设施的修建,以及公众的财产、人权和自由等权利的实现都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以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式,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式,依法有效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活动[2]。与传统的行政管理相比,两者的责任对象是不一样的,社会管理的理念也是根本不相同的。传统的行政管理主要是向国家负责,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缺乏一种人文关怀的公益性理念,而公共管理则主要是向社会与公众负责,强调以人为本的公益性理念。公共管理是一种建立在得到强化了的公共精神、公共利益、正义原则与公众参与基础上的一种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它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人为本与社会正义,即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并时刻关注公共利益的实现,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它的核心要素是管理好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意味着以政府投入为主、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的公益化发展模式的回归[3]。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公共领域的发展、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普遍运用等多种社会因素的推动下,我国社会步入全面的、整体性社会转型期,学习和借鉴公共管理改革的经验,从理念、体制到方式等进行深刻的改革,成为我国公共行政学众多学者关注的课题和理论取向,成为指导我国公共事务管理的主导理念。

二、档案事业――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

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是管理好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档案馆是我国档案事业的主体,我国的档案事业也可以理解成档案馆事业。我国档案管理体制将档案馆定位于事业单位是有利于档案馆树立“公共利益”服务目标的,因为事业单位定义内在蕴含了“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其概念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一般将事业单位理解为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实体性社会组织。1998年国务院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一次对我国事业单位进行了规范定义,即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因此,事业单位的定位实际上强调了活动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也区别了“行政管理”与社会服务。相应地,我国档案馆事业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是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4]。

三、公共服务――档案学思想的新趋向

档案事业的社会公益性质,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思想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档案管理领域,对当代档案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档案服务思想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将封闭性的服务提升到了档案公共服务的高度,逐渐强化为全体公民服务、关注民生民意、维护公共利益的服务目标,更加强调档案部门的公益性和公共责任,更加重视服务受体的公众性和“公民个人”的权利实现。于是,以“公共档案馆建设”带动的“档案公共服务”思想成为我国档案学思想的新趋向,不断诠释着档案事业的服务本质,具体而言,这种趋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公共档案馆理念的形成

公共服务理念使档案部门全面审视国家档案馆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并重新思考国家档案馆的传统定位和新形势下的正确定位,一种接轨国际、符合国情、以人为本的档案馆建设理念顺势而生。“公共档案馆”的首次提出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2002年,朱基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将档案馆确立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自此公共档案馆的理念开始在我国流行,公共档案馆建设成为学术研讨的热点话题,理论氛围开始形成。2003年在上海举办的“新时期公共档案馆建设”论坛就公共档案馆的定位、目标、功能开发、形象设计、实现途径、未来走向进行了研讨。2005年在上海举办“面向未来的城市档案馆”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新时期公共档案馆的发展之路等议题进行了探讨;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举行的“公共档案馆利用服务社会化”学术研讨会就公共档案馆的界定等问题进行了研讨;2005年在沈阳举办公共档案馆建设专题报告会就公共档案馆的含义及其历史背景、我国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的现状及面临的任务进行了阐述。尤其是近几年来,档案报刊发表了不少探讨公共档案馆建设的文章,也有学者在档案馆基本理论专著中就构建我国公共档案馆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公共”二字揭示了档案馆为民众所有的性质。公共档案馆是公共文化设施,理应服务于人民,为民众共享[5]。公共档案馆的提出并不是建造一个新的档案机构,而是从理念到行动上变革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公共档案馆的建设也并不仅仅是一种口号和理论,而是承载着我们实现“档案公共服务”的美好理想。公共档案馆建设,充分反映出我国档案服务“公共性”的加强,也凸显了社会公众对“档案公共服务的”现实需要和未来期许。对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实践发挥着总结、引导和前瞻的作用。

(二)民生档案成为新的关注点

民生档案是围绕着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核心内容――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提出的。2007年12月29日,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民生档案工作深入开展,推动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国家档案局印发《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国各级档案部门贯彻实施,档案界迅速掀起一场民生档案的热潮,档案界的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民生档案的研究。档案部门借十七大契机提出民生档案,一方面是国家和政府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昭示着档案部门更加关注社会民生,塑造“亲民”的档案文化导向。民生档案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档案工作贴近民众,从而对涉及民生内容的档案加大监控力度,以保证这部分档案的齐全归档、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档案界的学者纷纷从理论高度上来阐释和探讨民生档案的相关范畴。要求全国各级档案部门自觉将民生档案工作纳入工作范畴,积极探索民生档案管理和利用途径,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意见下发后,各级档案行政部门立即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宣传工作。除此之外,各级档案部门和档案学会也积极组织形式丰富的以民生档案为主题的研讨会,各种档案学杂志上也刊载了诸多相关文章,以期为档案管理实践部门提供开展档案工作的新思路,促进档案工作社会化的深入。档案服务民生理念,是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响应服务理念以及改善民生的思想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回应,是对档案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进一步强化。

(三)社会档案观初现端倪

1991年,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总结出,档案理论和实践正经历着从“国家档案观”向“社会档案观”的转折。事实上,顺应世界潮流,当前我国也正在经历着这种档案思想的变迁[6]。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对档案的认识还仅局限在“国家档案”、“党政档案”;将档案馆视作党和政府的附属机构,而不是公共性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国家档案观”逐步淡化,1983的《档案馆工作通则》明确了档案馆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性质,也拓展了档案工作的服务范围。1987年,《档案法》制定后,档案界和社会其他各界人士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档案工作是一项社会的公益性事业,而不仅仅是党和国家的政治性活动。21世纪以后,2003年9月的全国社区档案工作座谈会,2004年4月的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2005年4月的全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座谈会,2006年3月的全国档案馆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座谈会,2007年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在“中国・沈阳家庭建档与和谐社会建设高层论坛”提出家庭建档这项工作有“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家庭、社会、档案工作,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上述档案工作重心的转移,说明了“社会档案观”的深入。从国家档案观到社会档案观的转变,是以人为本,还政于民、还档于民的必然选择,是档案由政治功能向文化功能的回归,是档案工作向从“国家模式”过渡到“社会模式”的思想根基和前提条件。社会档案观使得档案界乃至整个社会开始重新审视档案的价值,体会档案的意义,积极地利用档案为社会服务。

以上三个理念,是笔者基于公共管理视角探索档案领域的新的思想――档案公共服务思想的趋势所衍生的三个理念,它们是从档案公共理念的不同角度的分支理念,有一定的交错性和重复性。总而言之,档案公共服务思想拓展和升华了档案理论界的视野,顺应了社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其思想指导的档案管理实践为档案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找到理想切入点。

参考文献:

[1]曹闻民,陈宪.档案文化学[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

[2]添有.嬗变与重构: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模式转型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徐桂华.新范式与新工具: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民生档案论文例5

最近,收到上海师范大学张会超博士惠赠大作《民国时期明清档案整理研究》(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12月出版),拜读后颇有感想。

张会超是我的大学同窗。他自大学本科、硕士直到博士,专攻历史档案学,对历史档案编研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宋朝架阁库、少数民族文书档案、简牍档案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张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档案学系副教授,兼任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档案学基础理论(中国档案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民国时期明清档案整理研究》一书是作者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研究成果,也是历史档案学研究方面的力作。著作通过史料的挖掘与梳理,还原了明清档案抢救、保护和整理这一复杂过程,展现了具体翔实的细节,对民国时期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清华大学历史系和禹贡学会等机构及其人士先后参与明清档案的保管和整理作了细致的探讨和阐述;并在史实构建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意义阐释,剖析了整理方法的运用与变化,揭示了档案思想的积淀和升华,阐明了档案整理的经验与教训。明清档案整理的影响逐渐深入人心,而其作用也日益突出,并成为中国档案学形成的推进因素和重要内容。纵观全书,主要特点体现如下:

1 构建历史事实,史论相佑

为还原当时明清档案整理的真相,不至于使过去的景象埋没于历史的烟尘中,作者构建史实廓清了当时整理明清档案的状况。从“八千麻袋”事件入手,详述故宫内的明清档案厄运和悲惨状态,展示了当时众多人员在历史档案方面表演的一幕情景剧。以重笔叙述了民国时期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清华大学历史系和禹贡学会等机构及其人士先后参与明清档案抢救、保护和整理这一复杂过程。

著作在写作过程中十分重视理论与史料的结合。在论述明清档案整理实践过程时,多引用当事人的记述、往来信件、文书资料等印证当时的档案流转、档案整理过程。在论述档案整理理论凝结时,遵循“从史料中来,到史料中去”的原则,从史实中引出理论,用史实说明理论,用理论分析历史事实。如,在论述档案分类、档案编目等问题时,多节录当时的相关规定,由规定得出各个整理单位的档案分类、编目思想,再引用当时人记述的史实印证理论。在论述明清档案整理意义时,作者说:“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为论述这“光辉灿烂”的成就,文章引用了大量史实,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作者也说:“对民国时期明清档案整理这一事实作一还原,‘论从史出’,从获取的史料中得出结论。”

2 提炼理论方法,辩证论述

档案整理的实际需要,推动了档案工作研究。作者在档案整理的大量史实中提炼出档案整理一些理论和方法。在整理档案的原则上,作者指出:不同的机构和人士在对档案进行整理时,各有原则。北京大学视如珍宝,妥善保管,并及时整理;故宫博物院设置机构保管档案,由专职人员来整理,按系统保管,尊重档案的形成规律;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集中精力,按重要程度、紧急程度进行分工协作,尊重原有的整理基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未雨绸缪,整理之前即制定规则,整理过程中注重联合,携手文献馆一起编制出目录,并且,整理与刊布并重;清华大学历史系和禹贡学会珍视明清档案,积极参与抢救和整理档案。同时指出:各个机构整理档案的原则不完全一样,但对档案的重视是一样的;不同的原则恰恰是各个机构基于不同情况而作出的选择,既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结果,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果。

在档案分类上,作者指出:民国时期对明清档案的整理采取了相对科学的分类方法。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对档案的整理重在形式整理,最初,将档案分为题本、誊黄、贺表、报销和杂件五种,后来,对整理方法作了修改和完善,但分类方法基本没有大的改变,仍是按照档案的文种和名称进行分类。故宫博物院对档案的整理初期是先分大类,多采用形式和文种的分类方法,而后,再进行具体的类别。1934年以后,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确立了普遍整理的原则,同时,尊重来源,按照机关、程式、来源、名称、时间、地域和人物的类别进行档案整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清华大学历史系和禹贡学会的整理档案根据档案的具体情况采取了机关、事由和文种等不同的方法。同时,作者还指出:无论哪个进行历史档案分类工作的文化学术单位,都特别强调档案分类法的实用性,都把实施验证作为评价和修正档案分类法的重要依据。

民生档案论文例6

1.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一个人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别人对其消费的物品,即一旦生产出来,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对其消费的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在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里保存的文件、档案大多属于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共物品,原则上公民有权使用。一方面,一个利用者利用这些公共信息资源并不会使得其他的利用者增加获得这些资源的成本,有时还可以通过“搭便车”、“免费”获得;另一方面,所有利用者可以利用这些公共信息资源,当某一用户利用时是不能防止或排除其他的用户利用相同的公共信息资源。其利用范围越广,社会价值越大。此外,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公共效益性,无论是企事业单位、其他的社会组织还是个人都可以享受到档案信息资源给社会带来的公共效益。因此,档案具有公共信息属性和公共物品属性,理应为全民所有、为社会共享,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档案馆应该向全社会开放。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不仅能扩大档案这一公共物品的供给,还能降低档案馆的有形门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开始了解、进人档案馆。

2.新公共管理理论。上个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一次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典范的政府改革,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在出现。这就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此背景下,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成为政府这类公共组织职能转变的方向。在我国,各级档案馆自建立之时是缺乏独立的自我品格,对机关具有依附性,是以服务于机关和领导决策为宗旨的。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明的进步,各级综合档案馆成了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综合档案馆更加强调其公共性,国家各级综合档案馆认识到,公共服务是档案馆的根本追求。但是我国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档案管理模式与传统相比更突出管理活动中的管理主体价值取向、管理理念与管理机构、管理方法、手段的有机统一和有效动作;基于档案信息的公共信息和公共产品特征,档案馆以满足顾客即公众的需要而不仅仅是政治需要,实现公共服务为使命,这也是最能集中反映档案馆的公共性本质特征;强调以服务的社会满意度作为服务质量和产出率的评估标准。总之,档案馆的一切工作,无论是收集档案、整理档案、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等都应该面向社会、公众,体现其社会职能。

3.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和实践体现了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因为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作者,在创造历史过程形成的原始记录构成了“社会记忆”,也是属于人民的,是社会民众的共同拥有的财富。档案馆保存的这些社会记忆只有覆盖社会生活中民众的各个方面才是完备的、齐全的,只有的记录而缺少社会普普通通的民众的档案,这样的社会记忆是“缺失”的。但是,从国内外档案发展的历史来看,档案保存的主要目的是“资政”,服务的主要对象集中在行政领域的少数人,收藏的主要对象是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直到法国大革命提出了“档案开放原则”,档案工作的思想才产生了巨大转变。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档案工作的实际,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提出的“两个体系”理论进一步表明了人民群众在档案事业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既是档案的形成主体,也是档案服务的主要方向。以人为本和“两个体系”建设正是“社会档案观”的重要特征和体现。“社会档案观”下的档案服务不再是政府的施舍,而是政府真正的执政为民,是“档案由政治功能向文化功能的回归,表现为档案的理性价值的实现,其宗旨就是:以人为本”。

4.档案价值理论。美国著名档案学家谢伦伯格认为:“文件的第一价值是文件对其形成机关的价值,第二价值是文件对其他形成机关和个人利用者的价值即档案价值。”根据档案的形成规律,档案形成之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它发挥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形成机关,利用者及其需求单一、明确,主要发挥的是行政或业务方面的作用。经过一定时间,档案的现行作用逐渐淡化一直完结,档案作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和社会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其社会价值必将凸现,利用者扩展到全社会,档案发挥的作用扩展到科学、文化、教育、休闲等方面。因此,档案部门应该实现档案的归宿、回归社会。我国覃兆刿教授在《双元价值观的视野: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一书中提出了双元价值观:“档案是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的双元价值结合体”、“档案事业现代化是社会工具价值和文献信息价值的综合发挥”也就是说,在实现档案工具价值目标的同时,现代档案事业还要追求信息价值的实现,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要作为信息的档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利用。“社会档案观”的内涵正好体现档案的双元价值的实现以服务社会为目标。

二、“社会档案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民生档案论文例7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 and archival science, this paper makes a theoretical demonstration, and analyzes the role of citizens, for-profit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fferent subjects.

Keywords: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rket mechanisms; Subject multiverse

1 引言

传统理论认为,档案馆与档案工作者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理由包括档案馆有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基础,档案工作者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管理工作对档案信息资源存在利用上的绝对便利。然而,随着政治民主化的不断增强,服务型、参与型政府的建立,档案馆由封闭向开放的逐渐转型,公民素质和档案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公民档案信息需求类型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系统化与广泛化、方式与时间更加个性化。而仅以档案馆自身作为开发主体已俨然不能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因此,多元化开发主体参与成为新形势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然趋势。

2 行政学视角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的理论探析

2.1 公共选择理论与市场机制的引入。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基于“市场失灵”、继而“政府失灵”的社会大背景,产生于美国的用经济学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主要学术流派之一。核心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认为没有任何逻辑理由证明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机构来提供。因而主张设立私营企业、非盈利机构等取代处于垄断地位的政府官僚体制;实现公共组织之间的充分竞争以及公共服务组织小规模化;通过分权实现权威分割,允许不同组织之间在职能和管辖区域上的重叠交叉。[1]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市场比官僚机构更有效,主张引入市场机制,依靠社会和市场,强调个人自由和市场作用,通过竞争迫使政府提高效率,从而使公众获得自由选择的机会。

以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几乎完全由档案馆垄断,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弊病。一方面档案馆作为我国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其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家的财政支出,因此档案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其开发利用主要围绕党政档案工作便成为必然选择,致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产品形式单一、内容乏味,利用率低。另一方面,由于档案馆在开发、提供档案资源利用服务中处于垄断地位,缺乏竞争者,致使效率低下、公民需求满意度低。因此,引入市场机制,让私人企业、公共组织、公民个人参与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来形成多元化的开发主体,是公共选择理论对档案馆信息资源开发提出的新要求。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绩效目标管理。新公共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源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逐步扩展到全世界,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出现的政府改革浪潮。如1979年英国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全力推行的以公共服务市场化为核心的民营化改革,包括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以及公共服务提供的市场化模式、公私伙伴合作模式的推行;1981年美国里根政府上台执政后,放松政府管制,将众多公共产品和服务通过签订平等、互惠的合同,外包给私人供应商,以实现公共管理的市场化和社会化[2]。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新公共管理的内涵总结为:第一,政府服务应以社会和公众的需求为导向;第二,更加重视政府的产出、结果、效率和质量;第三,主张放松行政规制,实行绩效目标管理,强调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测量和评估;第四,政府应广泛采用企业中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管理方式;第五,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第六,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增强灵活性。[3][4]新公共管理理论虽是在西方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以现代经济学为基础的产物,但其着力解决的政府部门人员冗余、官僚体制问题严重、投入产出绩效低下、公共服务效率欠缺等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于我国的档案部门中。

长期以来,档案馆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占据主体地位,再加上局馆合一的管理体制,致使档案馆对档案资源的开发缺乏对投入产出绩效目标的考量。目前大部分档案馆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仍停留在响应政府号召多,挖掘公民兴趣少;出于档案馆利益与编研人员兴趣倾向多,围绕公民利益少;主观臆测公民需求多,实际调研捕捉公民需求少等弊端。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的加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合作,引入竞争机制、注重绩效无疑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3 治理理论与国家权利的社会回归。治理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范式。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政府和公民以及社会的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理论观点是:第一,治理意味着管理主体的变化,政府不再是国家唯一的权力中心,各种公共和私人机构也可成为一定层面上的权力中心;第二,公共产品的供应可以由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承担,与政府部门相互依赖,互通资源;第三,治理的目的是达到善治,实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协调与合作。[5][6]治理理论强调管理权力的让渡,是一种还政于民、让被管理者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来,为管理出谋划策的理论。

众所周知,档案价值实现是基于用户需求的满意程度为标志。尽管随着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给档案馆了解与预测公民需求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然而,基于我国档案馆目前发展现状与人力、财力限制,以及互联网时代下公民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偶然性、时效性等特点,档案馆完全、及时地预测公民信息需求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真正实现了,面对庞大的档案信息资源与众多公民的信息需求,仅凭档案馆自身的能力是不可能实现对所有公民信息需求及时与高质量满足的。因此,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权力下放,引入公民与社会的力量参与开发,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本身成为档案价值实现途径不失为一种更有效的方式。

3 档案学视角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理论探析

3.1 基于档案价值实现的用户主体定位。马克思指出,“价值”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7]冯惠玲教授认为,档案价值是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它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档案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统一和结合。主体的需要是构成档案价值的前提条件,而客体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8]因此,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必须以主体需求为中心。一方面,各级档案网站以及平台的建设为公民参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公民出于自身的利用需求具有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强大的内在动力。于是将档案价值实现的主体――公民引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来,不仅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更具活力与针对性,同时可使其本身成为档案价值实现的一种形式。众所周知的美国公民档案工作者项目(Citizen Archivist)、英国的档案志愿者(Archive Volunteer)、新加坡的公民档案员计划(Citizen Archivist Project)等都是成功的典范。

3.2 档案信息的社会属性与文化属性。档案源于社会实践,基于产生主体的社会性,因而档案具有社会性。档案信息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内容,是具有明显社会性的公共资源,理应为人类社会所共有。其次,就我国档案馆的性质而言,也决定了档案的社会共有属性。杨霞在《国家档案馆利用服务研究》中将我国档案馆定位为公共档案馆,指出,所谓“公共”即“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侧重于强调档案馆的社会性、公有公用性和非排他性。它是由公共财政资金支持设立的保存公共档案的、负责提供公共服务的开放型档案馆[9]。档案信息的社会性与公有性,为公民参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了权利保障与伦理支撑。

档案作为文化发展的产物,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让-皮埃尔・瓦洛曾指出,档案是人类记忆、文化和文明的金子。国际档案理事会2014年会以“档案与文化产业”为主题,就档案文化价值的显现、产品的开发、遗产的保护、产业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10]。档案文化产业建设作为开发利用的新形式,在新时期具有极大的活力与生命力,而仅凭档案馆自身难以实现。因此,通过签订合同、外包等途径引入营利性或非盈利性组织参与开发,成为实现发展的必然需要。如美国国家档案馆于2015年3月举办的“探索美国餐饮文化史”系列活动,受到了众多公民的青睐,极大地发挥了档案的文化价值。

3.3 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多元化思想与档案多元论。美国Anne Gilliland教授在《21世纪的档案建构》中对“档案多元论”作了解释:指相对主义者或非主流的社区和国际化看法下的一种档案范式,是实证主义者立场,民族性导向和现代性的概念建构,反映多元视角下档案存在及其建构意图的多元特征,揭示出学术机构、官僚机构和个人在档案证据性文本和记忆留存意图方面的多样性,在社区视角及需求方面的差异性,在档案专业和学术发展的文化和法律构建方面倡导多主体参与。从传统的档案一元世界观转变为档案多元世界观,由“唯一的”和“其他的”档案认知与实践方式转变为有多种认知途径和实践方式,由一种文化范式主导转变为多种文化范式可以同时存在,允许多种叙事方式共存,多种文本论和认识论互补,尊重社区差异。[11]档案来源、记录形式、管理主体、描述元数据关联等的多元化特性,以及网络空间中连续性思维与意识的存在,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从单一的档案部门业务拓展到跨部门、跨地域,甚至普通公众的多元化参与、协同开发提出了理论要求。

3.4 档案学科范式向后现代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范式理论”引入我国档案学研究中。丁华东教授认为范式是学科领域专业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是一种在宏观上、整体上所设想的学科形象与学科认定的事实,作为科学共同体“理所当然”的自明公理而隐含在具体理论中[12]。新时期,伴随后现代思潮的强大势力,笔者认为档案学科范式面临新的转变。后现代科学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和非祛魅的世界应该是多元的、有机的、整体的、过程的、灵性的、非决定论和绝对自由的,不应是一元的、纯理性的、独断的和原子分立式的[13]。后现代档案学范式理念下,档案利用服务子范式将从限制封闭走向自由开放,关注人的感性思维,关注政策、法规和制度的人性化以及自由度的把握。范式转变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4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4.1 公民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彰显。伴随档案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公布以及“以开放为原则,不开放为例外”原则的确立,各级档案网站、信息开发平台的设立及公民信息权意识与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公民参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并占据主体地位成为可能。档案馆作为开发主体不论是基于馆藏,还是基于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开发模式,都没有实现档案信息资源与用户需求的有效衔接,是一种相对低效的档案价值实现的间接范式;而用户作为开发主体,以其需求为导向、利用为目的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便有效地实现了二者的统一,因此是一种高效的档案价值实现的直接范式[14]。

4.2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组织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5年,国家档案局颁布了《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提出对已公开且存在广泛社会需求的档案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手段,对其内容进行加工和开发,形成档案信息加工业、咨询服务业等产业,增加社会就业,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前我国已有众多有能力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机构,如广告创意、影视制作、文化传播、文化礼品制作、新闻传媒、数据开发等商业性开发机构以及众多的高校、档案学会等非营利性机构。因此档案馆可借鉴美国myArchives商店、英国的“联合品牌在线服务”(co-branded online service)等,运用合作开发、特许经营、合同外包等形式,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权在一定期限内出让给营利或非营利性组织,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档案部门的社会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

民生档案论文例8

《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共分五章四大部分,第一二章为第一专题,即《历史档案史研究》,对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历史档案以及现在的历史档案进行专题研究。第三章为第二专题,即《名人与明清档案》,我们对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对明清档案所做出来的贡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第四章为第三专题,即《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从商到清,分朝代、按专题论述中国古代的档案管理制度;第五章为第四专题,即《中国古代档案工作史》,这一部分与《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遥相呼应,互为一体,他们都是中国档案史的主体内容。下面重点谈谈书中对历史档案研究的几点看法。

1.“六经”皆档案,见解独到。一直有“六经”皆史的说法,因为不论是《诗》、《书》、《礼》、《易》,还是《乐》、《春秋》,都从不同层面上反映了历史状况,所以被称为史也就不足为奇了吧。但“六经”皆档案又从何说起呢?原来是这样的:第一,“六经”源于档案,这自然不用怀疑,因为图书一开始就源于档案,是对人类活动的原始性记录;第二,从内容上“六经”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档案;第三,一些著名的档案学也曾提出此类想法,如潘玉民的《档案编纂学》就曾认为“六经”是档案汇编。六经皆档案之说观点是独到的,是经得起推敲和论证的。

2.满文档案研究,为研究民族历史打开一扇窗。无论是皇帝颁布诏令还是批改奏章都用满文,这对研究清代前期统治者的政策、对研究满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满文源于蒙古文,一些在蒙古族史书上找不到的一些史事,却能在满文档案中找到,由此可见,满文档案对于蒙古史的研究、也意义非凡。还有,清政府对西藏地区颁诏,通常是满蒙藏合璧,而且满文居多,这对研究西藏的历史也很重要。

3.清代玉牒研究,了解清代皇族的传承。玉牒即为皇家的族谱,清代的玉牒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玉牒,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族谱的编纂与修护,对皇室中每一个成员的生卒年、所担任的官职、嫁娶情况都有详细的记载,与此同时,也对皇族的成员有一些森严的等级划分。这对于研究清代皇族人口的变迁,皇族内部的纷争,皇位的继承要求很有意义。

4.民国档案研究,让复杂的民国历史格外清晰。民国的历史在我们看来,有时挺模糊的。这是因为民国档案的破旧缺损与冗长。解放初期,民国档案由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当时为保护档案的完整,并没有对档案进行适当的整理与销毁,这对以后研究民国时期的历史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为在研究之前还要判断档案的时效性,对档案的保护也需要人、设施,这确实是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对于民国档案,我们也要秉承对于其他档案的原则,对于一些可以销毁的档案,我们也无须保留,对于重要的档案,我们也要多方面保护。

5.唐代管理制度研究,一个繁荣帝国的成功之举。唐王朝是历史上少数个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极度繁荣的国家。它在文件、档案管理方面也有其独到的制度。如文件时期的四禁制度、避讳和平缺制度、执论制度、贴黄制度等,档案时期的归档制度、保密与安全制度、鉴定销毁制度等。这与现今的文档管理制度不谋而合,我们也是从古人那里得到经验,从而更好地发展当今的档案事业。

6.金代档案工作研究,一个少数民族不一般的管理才能。金代在借鉴辽宋的文档工作基础上,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档工作系统。虽然其水平不如宋,但却高于辽。金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历史的编纂,金代利用档案修史,其中,它以实录的修撰为核心,兼修辽史。但由于种种原因,金所修辽史最终却未能得以流传,但这也不能抹杀金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具有的卓越才能。 转贴于

民生档案论文例9

 

《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共分五章四大部分,第一二章为第一专题,即《历史档案史研究》,对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历史档案以及现在的历史档案进行专题研究。第三章为第二专题,即《名人与明清档案》,我们对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对明清档案所做出来的贡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第四章为第三专题,即《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从商到清,分朝代、按专题论述中国古代的档案管理制度;第五章为第四专题,即《中国古代档案工作史》,这一部分与《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遥相呼应,互为一体,他们都是中国档案史的主体内容。下面重点谈谈书中对历史档案研究的几点看法。

1.“六经”皆档案,见解独到。一直有“六经”皆史的说法,因为不论是《诗》、《书》、《礼》、《易》,还是《乐》、《春秋》,都从不同层面上反映了历史状况,所以被称为史也就不足为奇了吧。但“六经”皆档案又从何说起呢?原来是这样的:第一,“六经”源于档案,这自然不用怀疑,因为图书一开始就源于档案,是对人类活动的原始性记录;第二,从内容上“六经”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档案;第三,一些著名的档案学也曾提出此类想法,如潘玉民的《档案编纂学》就曾认为“六经”是档案汇编。六经皆档案之说观点是独到的,是经得起推敲和论证的。

2.满文档案研究,为研究民族历史打开一扇窗。无论是皇帝颁布诏令还是批改奏章都用满文,这对研究清代前期统治者的政策、对研究满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满文源于蒙古文,一些在蒙古族史书上找不到的一些史事,却能在满文档案中找到,由此可见,满文档案对于蒙古史的研究、也意义非凡。还有,清政府对西藏地区颁诏,通常是满蒙藏合璧,而且满文居多,这对研究西藏的历史也很重要。

3.清代玉牒研究,了解清代皇族的传承。玉牒即为皇家的族谱,清代的玉牒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玉牒,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族谱的编纂与修护,对皇室中每一个成员的生卒年、所担任的官职、嫁娶情况都有详细的记载,与此同时,也对皇族的成员有一些森严的等级划分。这对于研究清代皇族人口的变迁,皇族内部的纷争,皇位的继承要求很有意义。

4.民国档案研究,让复杂的民国历史格外清晰。民国的历史在我们看来,有时挺模糊的。这是因为民国档案的破旧缺损与冗长。解放初期,民国档案由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当时为保护档案的完整,并没有对档案进行适当的整理与销毁,这对以后研究民国时期的历史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为在研究之前还要判断档案的时效性,对档案的保护也需要人、设施,这确实是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对于民国档案,我们也要秉承对于其他档案的原则,对于一些可以销毁的档案,我们也无须保留,对于重要的档案,我们也要多方面保护。

5.唐代管理制度研究,一个繁荣帝国的成功之举。唐王朝是历史上少数个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极度繁荣的国家。它在文件、档案管理方面也有其独到的制度。如文件时期的四禁制度、避讳和平缺制度、执论制度、贴黄制度等,档案时期的归档制度、保密与安全制度、鉴定销毁制度等。这与现今的文档管理制度不谋而合,我们也是从古人那里得到经验,从而更好地发展当今的档案事业。

6.金代档案工作研究,一个少数民族不一般的管理才能。金代在借鉴辽宋的文档工作基础上,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档工作系统。虽然其水平不如宋,但却高于辽。金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历史的编纂,金代利用档案修史,其中,它以实录的修撰为核心,兼修辽史。但由于种种原因,金所修辽史最终却未能得以流传,但这也不能抹杀金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具有的卓越才能。

民生档案论文例10

(一)五个自治区的档案法规体系较为完善

从档案法规数量上来看,五个自治区的档案法规数量较多,且都是由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的立法。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法规名称以“档案管理条例”命名,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法规名称以“档案条例”命名,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则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值得一提的是,新疆自治区根据地方档案事业的发展情况和民族特色又颁布并实施了一部《重大活动档案管理规定》以保证当地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对档案事业和工作的重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法规的制定紧跟时代的潮流,在档案数字化的背景下,当地档案局出台了一系列的电子档案和电子文件数据光盘的整理规则和工作标准,是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档案事业的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

(二)三十个自治州的档案法规民族特色较为凸显

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30个自治州中,仅有5个自治州颁布实施的5部档案法规,其余自治州均使用所属的省级行政区的档案法规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虽然自治州的法规数量不多,但每部档案法规都凸显了该地区的民族特色。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文档朝文档案管理办法》中规定了以朝鲜语为表达方式的档案的管理办法;另外《海北藏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档案管理条例中》均提到建立名特档案:“州、县(自治县)国家综合档案馆,应当按有关规定收集、征集下列档案资料,建立名特档案:海北籍(黔西南)和在海北(黔西南)工作或者生活过的知名人士、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档案资料;重要的名胜古迹、民族民间文化、历史事件和特殊地质地貌等不同载体档案资料;有保存价值的史志、古籍、家(族)谱、契约等文献材料;其它的珍贵、特色档案资料。”名特档案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少数民族档案在历史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凸显了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民族特色。

(三)一百二十个自治县的档案法规制定较为落后

我国共有120个自治县,但档案法规及其相关文件的数量仅有8部,来自6个自治州且都由地方档案局制定。这120个自治县均实施其所属行政区的档案条例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由于所使用的档案法规原则性太强,规定只对档案工作的大方面进行原则性的指导,造成档案工作中的标准不统一,从而给档案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这与当地的档案事业的发展的落后密不可分,要完善自治县的档案法规,就要发展档案事业,并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同时档案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也是推动档案法规完善的重要动力。不仅从法规数量上来看档案法规的制定较为落后,从法规的内容也看出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档案法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些档案法规及其规范性文件仅针档案的接受与征集、利用与保管、鉴定与开放等常规性的档案工作。在档案信息化的今天,电子档案的出现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制定相关的电子档案或档案工作数字化的相关档案法规及其规范性文件。

二、立法坚持原则性和变通性相结合原则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权力机关在制定条例时,对国家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做出必要的变通性规定。不因民族区域大小、民族人口多少而在法律变通上有差别。当然,在变通的同时也要受到一些原则性的限制,即从档案立法角度来看,民族地区制定档案法规时,可以对《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作适当的变通。

(一)立法坚持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相结合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制定档案法规的同时也颁布了一些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辅助这些档案法规得以落实。当地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档案法规指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大方向,而具体的法规执行则需要更为细化的规则、标准和裁量权的说明。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在颁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条例》的同时,还出台了一部《宁夏回族自治区纸质档案数字化操作规范》来规定将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的一系列工作环节和步骤。又如湘西自治州在实施当地档案法规的同时还制定了《湘西自治州档案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对于档案法规中的奖惩措施细化分类,使奖惩工作落到实处。

(二)综合性档案立法和专业性档案立法相结合

民族自治区地方立法实现了综合性档案立法和专业性档案立法的有机结合。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档案概念的外延的不断扩展。为更好的发展档案事业,使其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也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将一些新兴的专业档案纳入归档范围,同时制定一系列的专业性档案法规以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实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管理条例》的同时,也在专业性的档案方面实施地方立法机关颁布的法规《广西壮族自治区录音录像档案归档整理规则(试行)》、《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和国家档案局颁布的专业性档案法规,其中包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验收办法》、《开发利用科学技术档案信息资源暂行办法》、《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

三、少数民族地区档案法规形式的多样性

法律形式,又称法律的渊源是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从以下语义进行理解。首先是历史渊源,即指引起特定法律规范产生的过去的行为、事件和法律。换句话说,法律的历史渊源是指特定法律规范与历史上出现过的行为、事件有什么联系,或从历史上某种法律中汲取了什么内容或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其次是理论渊源,即指特定法律规范(包括法律原则)的理论源泉。这些理论提出并论证了某种社会行为或法律原则的合理性,并得到掌握政权的阶级的普遍认同,成为特定法律规范(包括法律原则)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渊源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