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费用预算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5:14

费用预算论文

费用预算论文例1

一、熟悉合同

合同文件包括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书问题澄清,投标文件,合同专用条款,合同通用条款,招标文件、补遗书、标前会会议纪要及问题答复,技术规范,图纸,已报价的工程量清单,组成合同的其他文件。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之前就应该熟悉合同,并做到:

1.熟悉合同专用条款、通用条款、投标书问题澄清记录、标前会议纪要等,明确业主及承包商各自的义务、责任及风险,制定出确认补偿事件的程序、具体要求及对这类事件的支付。

2.明确从投资的角度履行合同应该做的全部事前工作,如测量新路面的原始地面标高,清点新路范围内的树木及电线杆的数量等等。

3.对合同中自相矛盾之处要能及时发现。如在本合同中,技术规范要求支座钢板包含在支座中计量,而工程量清单中却要求支座钢板单独计量这种重复计量情况必须加以澄清。

4.明确新增单价的计量原则。在审核本工程的新增单价时,我们的依据是:(1)合同标书问题要澄清(承包商承诺按相应章节项目单价及报价下浮率下浮)。(2)合同专用条款(按定额计算)。(3)合同的工程量清单(税金单独计量)。

5.熟悉招标文件中技术规范部分,明确各分部工程的计量项目及每一项工程量的计量方法。如依据招标文件中规定,支座垫石应包括在支座计量中,显然承包商把它作为新增项目重新报价,这是不符合合同条款的。又如,承包商在进度付款申请中,排水管的工程量以检查井之间的距离计算,而文件中明确说明检查井内侧墙面之间的距离计算,即其工程量应扣除检查井的内径长度。再如:承台挖方工程量的计量,文件规定按原地面标高不放坡垂直挖到承台底计算长方体,而承包商则按设计后路面标高放坡挖到承台底计量台体工程量,显然这又是不符合合同规定。

二、谨慎地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计划

可以说,承包商是依据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计划来安排施工并据此取得其合同价款的。如果监理工程师同意其这样施工,则在按此种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计划进行的施工过程中,就要求业主能及时履行义务,否则就会引起承包商的索赔。如承包商在安排工期时前紧后松,考虑到业主可能不能及时解决拆迁问题,承包商可能提出索赔工期并为保证工期而提出后序工作的赶工费。所以我们在审批时指出应采用合理工期,并尽可能先把应做的工作完成好,同时依据关键线路及合理工期,倒排工期以确定业主应履行义务的期限,并说明承包商可能提出的所有索赔。又如施工单位在组织桩基施工时,看到桩基位置上有大量拆迁问题没有解决,因而不管桩的长短,一律采用重锤桩机(合同以桩长计算综合单价),且在施工组织计中写明是用两台桩机按桩号顺序施工。监理如果同意这个施工组织设计及计划安排,则在以后工作中必然引起承包商对如下几个问题的索赔:因不可能按顺序施工而发生机械场内不合理的二次运输,最后不得不多进桩机来加快进度,从而产生“不合理”的桩机进出场费,桩机一多管理费又增加;因电表负荷增大而产生电表增容费;因泥浆池的使用率低而使其制作费提高;因拆迁而产生的施工机械停工损耗费,及考虑到此综合单价可能还会因为工程量变更过大(超过15%),而引起单价调整,等等。据此,我们从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下,提出20米以下的桩可改用人工挖孔。这样就防止钻孔桩因地质复杂而使桩抗渗较大浪费混凝土及机械施工成本过高的缺点,这既不损害承包商的利益,却维护了业主的利益,为国家节约了一大笔物质财富。通过成本分析,就此一项即为业主节约50多万元,节约混凝土400多立方。

三、优化方案

优化方案如同向海绵取水,只要去挤总是有会有的。如在本工程中,我们监理了几个标段,其中有的标段有多余土方,有的标段又要向外取土,觉察到此点后,我们向业主建议由监理把握,让该路上的土方能自我消化;又如依据原设计要求打掉一段旧渠箱改做新渠箱,后来我们在现场发现,旧渠箱没有受到什么破坏,外观良好,且能满足使用要求,我们建议进行质量论证,后来设计变更成为接顺旧渠箱。

四、完善图纸

提供完善的图纸是业主的责任,可实际上常出现图纸不完善的情况,对于不完善的图纸发现越早,业主损失越小。就拿我们监理的这座高架来说,它中间三跨仅是纵向箱梁设计有85米的预应力,其翼板(并无预应力存在)与普通箱梁翼板形状尺寸无差别,可在图纸会审时我们发现其钢筋用量却相差四倍,在我们提出后,设计人员及时做出变更。如果钢筋已全部安装之后发现,则业主无疑要为它所提供的这种图纸付出代价。同样在这座桥中,原设计中桥引道的排水没有接入道路排水,幸好在路面施工前我们把问题提出。

五、掌握好进度、质量、投资的最佳切合点

在保证总工期的条件下,我们尽力为关键线路上的每一道工序提供合理工期,并提醒业主对拆迁付款等事项及时履行义务。若业主有片面要求,我们就站在专家的角度提出意见。如有一次,业主强调赶工期,而要求先通半幅路面,可是这半幅路面存在较多地下拆迁问题,若做临时路面,将引起大量浪费,而且此时又是雨季,要不影响质量,必然要增加大量的投资。这时我们把可能造成的浪费用向业主反映,业主经过权衡,最后还是决定取消先通半副路的要求。

六、补偿事件要计量准确

费用预算论文例2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入预防性养护的概念,近年来针对于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对策提出了众多决策模型,如费效模型、决策树、模糊概率决策等;利用费效模型进行时机决策时,一般都是假定采用的措施是利用决策矩阵确定的或是主观确定的;另外预防性养护实施后路面性能曲线标定需要预防性养护实施后测定的实际数据,而对于确定首次预防性养护时机和措施的问题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因而本文提出预防性养护措施实施后路面性能衰变曲线拟采用与原路况近似的性能曲线,并通过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流程图确定了措施集,利用费效模型确定了赢得值,从而建立以沥青路面使用性能为局中人的二人零和对策模型。

一、预防性养护费效计算模型

1989年美国的奥布赖恩(O’Brien)认为,选择预养护对策时,预养护效益可用路面性能曲线围成的面积表征。国内目前针对于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的计算模型中大多采用费效模型实现,利用路面性能曲线围成的面积来描述预防性。

1.预防性养护效果估算。预防性养护效果估算采用路面使用性能曲线所围的面积来确定,因而路面性能的指标体系应该首先确定;然后确定针对于单项指标或是综合指标的最低可接受水平,从而可以确定预防性养护效果估算的计算区间。(1)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1999~2001年间,美国密西根公路局在分析预防性养护效果时,采用路面状况破损率DR和行使质量指数RQI;蒙大拿州则采用SCI、ACI、MCI;参考文献[3]建议采用判断指标PCI、抽检指标SSI、RQI。综合考虑,本文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指标和抽检指标的综合模型,具体如下:综合指标PQI:PQI=0.33CRI+0.28RDI+0.21RQI+

0.18SRI。式中:CRI、RQI、RDI、SRI分别为裂缝率指数、道路行驶质量指数、车辙深度指数、路面抗滑性能指数。抽检指标SSI(PSSI)。(2)最低可接受水平。《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评办法》中规定,PQI为90时,对应的路面状况为“优”;PQI为75时,对应的路面状况为“中”。国内外也普遍将(75,90)作为PQI指标确定预防性养护的依据。本文确定预防性养护区间时采用单项指标的经验公式反算,各单项指标预防性养护区间确定中的最小值代入相应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以便确定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最低可接受水平,具体计算过程见表1。

(3)效益面积计算。效益面积是指表征路面性能指标的衰变曲线与可接受水平基准线所围面积;因此,采取预防性养护前效益面积是指原路面性能指标的衰变曲线与可接受水平基准线所围面积;预防性养护实施后相应衰变曲线发生变化,效益面积增加的部分称为预防性养护效益面积。根据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的不同,计算效益面积所采用的衰变曲线也不相同,常用的路面性能指标中,其衰变曲线共分为两种,上升型和下降型;预防性养护效果面积计算的起点和终点也不相同,分为:单一指标效益面积计算和多指标效益面积计算,多指标效益面积计算与单指标的情况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效益面积计算的区间不同。为简化计算,一般计算预防性养护效益面积归类为单指标下降型的情况,直至最低可接受水平基准线(最低可接受水平可取可拓数(71.72,75)),具体形成的示意图见图

1。

变曲线;LBC为最低可接受水平基准线对应的PQI值;x2为采取预防性养护前路面性能衰变曲线与基准线的交点对应的路龄。第二,预防性养护效益面积计算:

中:E为预防性养护效益;ADN为采取预防性养护前效益面积;APT为预防性养护效益面积。

2.预防性养护费用计算模型。路面管理系统中,道路运营费用主要包括:建设费用、养护费用、路面残值、用户费用(车辆运营费、轮胎消耗费和保修费、延误费、行程时间费、事故费)等,考虑到预防性养护费效模型,主要是标定预防性养护前后路面使用性能的改变带来的效果与费用的改变,因而本文建立的费用计算模型,仅考虑与使用性能相关的那些费用;预防性养护的效果直接表现在用户费用的减少,和路面残值的增加,考虑措施效果区间对应的日常养护费用和预防性养护费用。最终形成的费用计算模型为:总费用C=日常养护费用Cmi+预防性养护费用Cy,式(4)。日常养护费用采用国内典型的模型,预防性养护费用根据预防性养护方案利用定额和相关的经验推算。具体的计算采用现金流量图的形式,见图2;全部利用现值公式(5)折算到路面开始通车日期,具体的折现率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图2 费用计算模型现金流量图

3.预防性养护费效计算模型。预防性养护的费效模型就是预防性养护效果与费用的比值,采用效用指标,即每个方案的费效比除以众多方案中的最大费效比,从而归一化。计算公式如下:二、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模型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模型主要是措施和时机的确定,根据对策理论,对策行为必须具备三要素:局中人、策略集、赢得值,而且对策论明确指出,局中人并不是单指现实中有决策能力的法人,这里的局中人是广义上的概念,既可以指自然人、利益一致的团体、集体,还可以指能够决定对策的大自然。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性能看成是一个具有自主决策能力的大自然,将措施选择背后的自然人或是养护中心看成是另外一个局中人,他们的对策行为共同构成二人零和对策,以效果和费用比作为他们的所得或是所失。因而建立的对策模型如下:

1.预防性养护措施集选择。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按照本文第三章模糊综合决策模型进行,根据图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流程图选择出针对于相应路面病害状况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集合,可以表

3.预防性养护对策模型。局中人Ⅰ、Ⅱ与各自的策略集形成之后,根据费效模型就可以计算出针对于不同时机、采取不同措施的效果费用比,作为对策模型中的赢得值,具体的计算按照本章中费效三、结语

(1)本文采用了决策初选和模糊综合决策复选相结合确定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模型,并建立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流程图。(2)指出费效模型并不是单纯的效果费用比值,而是效果估算的理论,包括效果评定指标选取、评定指标最低可接受水平等;和费用计算的理论,包括费用计算模型、费用计算区间的确定、费用计算现金流量图等,最后形成费效模型。(3)整合了费效模型,形成了以沥青路面使用性能为局中人,以时机集和策略集为措施集的二人零和对策,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选取奠定了对策论理论基础。

费用预算论文例3

[DOI]10.13939/ki.zgsc.2017.08.043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力度不断扩大,农业科研水平有所提升,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是由于农业科研人员对资金使用和管理要求认识不足及预算管理不当等问题,导致、滥用浪费科研经费等现象层出不穷。并且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预算法》的贯彻实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经费来源越来越广,类型多样化,以及规模在不断扩大。我国预算管理体系起步较晚,重立项、轻绩效是目前我国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最普遍的问题。同时,农业机构科研经费还受到科研实力、区域布局、学科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结合农业科研机构自身特点,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国内不少学者对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都有所研究[1],但是目前针对农业科研机构经费预算管理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从委托理论和激励相容理论两大理论视角出发,解释目前农业科研经费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一套适用于预算管理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体系。

2文献综述

国外开展科研项目的评估工作时间较早,早在1860年左右,美法德等国就开始尝试评估政府支持的科研活动,包括投入、产出及影响力等方面。并且于1980年左右,欧盟部分国家也相继实施绩效考评,采用多种指标进行评价。Martin和Irvine(1983)最早提出绩效考评的四个维度,分别是科学维度、教育维度、技术维度和文化维度。随着研究的深入,评估指标也在不断扩展,Godindore等学者(2003)从科学、文化、政策、经济、环境、人才等多个角度,对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探讨。

我国最早是在1950年左右开始研究绩效评估,但此时只是简单的定性评估。随后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人们对科技创新及研发经费越来越重视,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设也迫在眉睫。袁海霞等学者(2008)从科研投入和科研产出两个角度,建立典型的三级科研绩效指标体系。顾雪松等人(2010)利用聚类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2]这些学者都为今后在各个领域研究科研绩效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朱云学者(2010)指出,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内控制度设计不合理,管理意识薄弱,应该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宋歆炜(2010)则针对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激励制度进行调查问卷,实证研究影响科研人员工作绩效的激励因素。

自2014年8月公布的《预算法》提出了绩效预算的思想,从法律层面上支持预算管理、预算监督、预算执行等方面,关于预算绩效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任红艳(2014)学者基于绩效预算的角度,提出自己关于规范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的思考。[3]张钰等学者(2016)人则针对基础科研项目的预算绩效评价进行案例研究。[4]但是目前我国对农科院绩效评估的研究仍然较少,将绩效评估应用于预算全过程的只是定性分析,并没有进行指标体系构建。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率先构建较为完整,且符合农科院特点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3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

3.1委托理论

在20世纪30年代,因发现企业所有者兼经营者的做法存在很大弊端,于是美国伯利和米恩斯学者提出委托理论。委托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基础是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即笔者常说的信息不对称性。在委托理论中,委托人作为授权者,指定雇用人也就是被授权者为其服务,授予其一定权力,并根据人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但是由于双方都在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和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存在,委托人并不能观测到人的行为,双方会存在利益冲突。在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经费的预算管理中,就存在这样的委托关系。首先是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方面,政府是委托人,农业科学院所是人,由于委托关系的信息不对称性,农科院可能隐藏一定的信息,夸大或虚报预算额度,以获取更多的科研经费,使实际需要支出的金额与预算编制的金额并不相符,可能会造成浪费。其次是预算执行及监管方面,在这里,具体进行科研活动的是科研人员,可以看作人,而农科院执行预算监管和控制的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可以视为委托人。科研人员为了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和休息时间,可能并不会认真对待科研,而是应付了事,企图蒙混过关。同时,基于信息不对称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可能不会掌握科研进度及经费使用情况的一手资料,甚至基于追求自身效用,而对一些、浪费经费的现象视而不见,从而导致管理不恰当,监督不到位,控制不及时。不仅使科研成果的质量降低,违背了政府鼓励科学创新的本质意图,而且还降低了预算管理的职能,使预算流于形式。[5]

3.2激励相容理论

经过长时间论证,学者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经济人的个人行为都会受利益的驱使。但是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使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企业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契合,也就是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一致。这一制度安排,就是哈维兹创立的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激励相容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单位包括本文所讨论的农业科研机构都存在激励不相容问题,即缺失激励机制。对科研人员的考核根据资历、学历、职称来确定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经常能听见“论资排辈”等说法。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只会片面地追求高学历、高职称,而忽视科研成果的重要性。同时长时间的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不对等,会导致科研人员过于看重个人得失,或多或少产生心理不平衡,然后消极怠工或是不作为,最终使得科研效率低下。[6]

通过上述委托理论和激励相容理论对农业科研机构中存在的项目预算编制不当、违规支出经费、经费监管不严等问题的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是下面几条:一是要减少地方政府、农科院相关部门、科研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农科院的角度来看,需要树立科研人员诚信的价值观,让科研人员充分认识到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后果及危害。同时在农科院内部,通过建立一套快速公开传递信息的信息体系,从而使农科院各个部门及科研人员能够共享关于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执行、控制等所有相关信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要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及手段,要将科研人员的劳动贡献与报酬直接挂钩,在做科研经费预算时,可以将一部分经费用于科研人员激励,根据科研成果质量高低实施奖励。解决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淡化资历、学历、职称等对收入的影响,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最终实现“双赢”。

3.3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先将影响评价对象的各因素按属性分类,不同类别的因素分属不同层次。再对较低层次的各因素进行单级模糊综合评判。然后在单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基础上再进行上一层次各个因素的综合评判,依次得到二级、三级等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4实证研究

4.1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4.1.1指标体系的确定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农科院科研经费绩效评估体系和预算管理系统构建的相关文献[7],认为应把绩效评估应用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即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科研经费的投入(经费投入A1)、科研经费的使用(经费管理A2)、科研结果评价(科研产出与效益A3)。本文结合文献法和实地访谈法,在听取相关专家意见后,依据指标的选取原则确定了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三级指标体系,包括三个一级指标,所对应的七个二级指标和二十个三级指标。

4.1.2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通过征询高校及农业科研院所的15位专家,对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进行打分,同时借助AHP层次分析软件,通过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分层次确定矩阵里各个指标因素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进行层次总排序,进行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得出CI=0.009,RI=0.532,CR=0.017,CR

综合以上内容,所得的具体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如下表所示。

5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简单易行,实用性强。从科研经费的投入、使用、成果三个角度出发,将绩效评价运用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对今后科研经费预算绩效管理在农科院的推广提供借鉴意义。并以某农科院的科研项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虽然最终得出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等级为良好,但还是发现目前我国的农业科研机构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少漏洞。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5.1做好预算绩效理念培训工作

目前在基层农业科研机构中,科研经费的管理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预算,对预算绩效的应用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因此,应大力做好预算绩效理念的宣传,多次开展关于预算管理专题培训会,增强科研人员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科研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认识。

5.2大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5.2.1提升预算编制质量

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不能存在侥幸逃避心理,产生预算松弛。同时,科研经费应按需合理分配到各个阶段,进行分阶段编制预算。由于科研项目周期一般较长,一次性的预算编制往往不贴合实际,所以持续动态地进行预算编制,可以使科研经费与每个阶段的科研目标更加契合。并且,可以令财务部门加入预算编制工作中,让预算编制更加合规,提升预算编制质量。

5.2.2做好预算执行工作

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首先关注重点支出,如劳务费、仪器设备等,对这些重要且金额较大的经费支出应该谨慎处理;其次可以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及时公布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在接受大众舆论监督的同时,提升科研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最后不能忽视结题的重要性,不能做“半吊子工程”,可以设立奖惩机制,对提前结题的科研项目进行激励,对未按要求完成的科研项目根据情况进行项目延期或是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5.2.3加强预算监管控制

加强预算监管控制是目前预算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农科院可以模仿企业设置内控审计,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专项资金的使用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细致的审计。同时可以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科研项目的风险评价,做到“防患于未然”。并且利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农科院管理制度的建设,也能对科研经费科学有效地使用起到促进作用。

5.2.4注重科研成果产出效益

农科院应加强科研成果的绩效评价,不能单单只依靠论文专著发表数或是专利数量,应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如科研成果的获奖情况,论文被同行引用的次数,专利技术的转化即实际应用的情况等。

参考文献:

[1]李建芳,郭宇,张艳新.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4):38-40.

[2]顾雪松,迟国泰,程鹤.基于聚类―因子分析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学学研究,2010,28(4):508-514.

[3]任红艳.从绩效预算角度对规范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4(4):11-14.

[4]张钰.基础科研项目预算绩效评价研究――以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管理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费用预算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其费用和进度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如果降低费用,资源投入会减少,相应的进度也会受影响;如果赶进度,或项目持续时间过长,又可能使费用上升。因此在进行项目的费用控制和进度控制时,还要考虑到费用与进度的协调控制,设法使这两个控制指标达到最优。赢得值法以预算和费用来衡量项目的进度,是一项进行费用、进度综合控制的技术,是项目管理员评估项目执行绩效的有力工具。

二.赢得值法的基本原理

1.赢得值法的概念

赢得值法(Earned Value Management,EVM)是以完成工作预算的赢得值为基础,用三个基本值量测项目的费用和进度,反映项目进展状况的项目管理整体技术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和计算已完工作的预算费用与实际费用和计划工作的预算费用,得到有关计划实施的费用和进度偏差、评价指标。通过这些指标预测项目完工时的估算,从而达到判断项目费用、进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而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对项目进行综合管理。

2.赢得值法的三个基本参数

(一)已完工作预算费用

简称BCWP(Budgeted Cost of work Performed)定义为已完成工作量的预算费用,简称赢得值EV(Earned Value)。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执行效果进行检查时,已完成的工作量按预算标准结算的费用。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它主要反映该项目任务按合同计划实施的进展状况。这个参数具有反映费用和进度执行效果的双重特性,回答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到底完成了多少工作量?

(二)计划工作预算费用

简称BCWS(Budgeted Cost of work Scheduled)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执行效果进行检查时,在指定时间内按计划规定应当完成任务的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计划工作量×预算单价。它是项目进度执行效果的参数,反映按进度计划应完成的工作量,不表明按进度计划的实际费用消耗量,回答了这样的问题:到该日期原来计划费用是多少?

(三)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简称ACWP(Actual Cost of Work Performed)定义为已完成工作量的实际消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已完成工作量×实际单价。它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执行效果进行检查时,在指定时间内已完成任务(包括已全部完成和部分完成的各单项任务)所实际花费的费用,回答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到底花费了多少费用?

3.由三个基本参数导出的四个评价指标

(一)费用偏差(Cost Variance,CV)是指在某个检查点上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与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之同的差值,即CV=BCWP―ACWP。当CV0时,表明项目运行节支;当CV=0时,表明项目运行符合预算费用。

(二)进度偏差(Schedule Variance,SV)是指在某个检查点上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与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的差值,即SV=BCWP―BCWS。当SV0时,表明进度提前;当SV=0时,表明符合进度计划。

(三)费用绩效指数(Cost Performance Index,CPl)是指项目赢得值与实际费用值的比值,即CPI=BCWP/ACWP。当CPIl时,表明节约,实际费用低于预算费用;当CPI=1时,表明实际费用等于预算费用。

(四)进度绩效指数(Schedule Performed Index,SPI)是指项目赢得值与计划值的比值,即SPI=BCWP/BCWS。当SPI1时,表明进度提前,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快;当SPI=1时,表明实际进度等于计划进度。

三.用赢得值法对项目完成进行估算

为了将实际开支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必须对项目将来的开支作必要的预测。完工估算(Esti―mate At Complete,EAC)是根据项目过去的实际开支而估算项目完成时的费用,是截止到某一时刻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总和再加上所有确认的剩余工作的估算成本。因此,预测EAC的通用公式可以表述为:EAC=ACWP+到完成时的估算。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预测EAC,本文列举以下两种:

1.教学推算的EAC

这种预测EAC的方法是,不管过去已有的项目或工作效率如何,其剩余下的工作都将以完美的绩效完成,即以CPI值为“1”的状态完成。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完工估算=完工预算(BAC)一已完工作预算成本+已完工作实际成本(其中BAC即完成时的预算,等于原来的总预算费用,在项目完成时它与BCWS相同),即EAC=BAC―BCWP+ACWP。

2.CPI推算的EAC

这种预测EAC的方法假设剩余工作量将按照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工作量的效率去进行。这种方法是为多数人所普遍接受的EAC方法。其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完工估算=完工预算(BAC)/费用绩效指数,即EAC=BAC/CPI。

四.赢得值法在费用与进度集中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为了说明赢得值法在工程实践中如何发挥作用,特列举下例。

某承包商承担一项1万m2的缸砖面层施工任务,预算总费用49.985万元,计划20周完成,工作进行到19周,结合进度计划对前18周检查,发现某些工作项目实际已完工作量及实际单价与计划完成工作量及预算单价有偏差,具体见表1。

表一工作量表

1.在分析各工作施工进展的基础上,用赢得值法对项目进行分析,计算出项目前18周各项工作的三个基本参数数据见表2。

表二 项目前18周各项工作的三个基本参数数据

第18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三个基本参数计算,以缸砖面砂浆结合项目为例: BCWS=计划工作量×预算单价=10 000×25.20=252 000元;BCWP=已完成工程量×预算单价=8 000×25. 20=201 600元;ACWP=已完成工程量×实际单价=8 000×27.50=220 000元。由表2可以得到项目前18周三个基本参数分别为BCWP=499 850元; BCWP=396 800元;ACWP=424 700元。

2.由以上的三个基本参数可以得到如下四个指标分别为:

CV=BCWP-ACWP=396800-424700=-27900元;

SV=BCWP-BCWS=396800-499850=-103050元;

CPI=BCWP/ACWP=396800/424700=0.934;

SPI=BCWP/BCWS=396800/499850=0.794。

由指标数值可以看出: CV为负值,表明项目执行费用已经超出预算27 900元;SV为负值,表明已落后于计划进度。CPI和SPI两个比例都小于1,说明该项目目前处于不利状态:完成该项目的费用绩效指数和进度绩效指数分别为93%和79%,即该项目投入了1元的钱仅获得0. 93元的收益;如果说现在应该完成项目全部工作量,但目前只完成79%,所以要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3.根据上述数据对该项目进行完工估算

1)教学推算法:BAC=49.985万元,BCWP=39.68万元,ACWP=42.47万元

根据公式EAC=BAC-BCWP+ACWP得出其完工估算为:52.775万元。该承包商承担的缸砖面层施工任务预算总费用为49.985万元。根据此方法可知最后该工程完工后其实际预算总费用超出计划2.79万元。

2)CPI推算法:BAC=49.985万元,CPI=0.934

根据公式EAC=BAC/CPI得出其完工估算为:53.517万元。该承包商承担的缸砖面层施工任务预算总费用为49.985万元。根据此方法可知最后该工程完工后其实际预算总费用超出计划3.532万元。

比较上述两种方法,可知CPI推算法得出的完工估算比教学推算法得出的结果要多出0.742万元。这是因为教学推算法是在理想状态,即后续工作以完美绩效完成的;而CPI推算法是以当前为止已完成工作量的效率去进行估算。与教学推算法相比,CPI推算法更贴近工程实际。

4.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经过赢得值法分析,得出项目的费用超支,进度滞后,如不改变实施过程,不加强费用、进度控制,任务就不能完成,并且最后完工实际费用还会超出原预算。工程上,费用超支、进度滞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合同的等各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其综合原因。例如物价上涨,设计变更,工作效率低,管理失误,局部返工,工人培训不充分,材料消耗增加,合同审查不细等,都可能导致工程实际费用超支、进度滞后。在工程中,如何平衡费用与进度,加强两者的协调控制,使这两个控制指标达到最优化,在此不再展开论述。

五.结束语

工程项目进度、成本集成控制的“赢得值法”是一种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它立足于成本与进度的同步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公认的一种成本-进度监控的有效手段。它把工程中影响进度的各种因素以费用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工程项目管理员更能直观的了解项目进度情况,进而了解进度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管理工程项目。本文研究的结果为“赢得值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实现进度与成本的同步控制,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红梅 赢得值法在工程施工费用与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0年13期

[2]梁木 赢得值法在机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5期

[3]刘春杰 田京 "赢得值"法在电力施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论文] 《集团经济研究》 PKU -2005年22期

[4]惠国鹏 向勇宋 雷勇 赢得值法在又道沟隧道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赤子》 -2012年2期

费用预算论文例5

    (一)信息不对称:委托理论认为,当委托人与人拥有的关于某一事项的信息数量不一样时,拥有更多信息的人较之委托人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上述理论体现在公司的预算管理之中就是由于下级员工拥有更多上级没有的与预算相关的信息,从而在预算制定过程中,利用自自身的信息优势,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松弛的预算。Christensen(1982);Young(1985)和Kren(2000)等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在公司实行预算管理时,下属可能会通过说假话或者其他途径来隐瞒部分或所有的内部信息,不让上司知悉公司的具体情况,从而造成预算松弛情况的出现。而国内学者张朝宓(2004)指出信息对称对预算松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影响非常明显。郑石桥和王建军(2008)也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了上述研究结论。

    (二)薪酬方案:20世纪70年代Schiff&Lewin的研究表明,预算松弛的出现是由于预算责任人非常知晓他们获得的薪资会随着预算的降低而增加,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预算责任人才会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故意降低目标的实现难度,引起预算松弛问题。Hopwood(1972)提出如果用预算标准评价预算执行者的经营业绩或者管理业绩,这将会导致预算机制的功能发生紊乱。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中,马良勇(2002)的研究表明,利益诱使了预算松弛的产生,因为当预算执行者的绩效评价标准是有其自己制定的,预算执行者就有可能通过减小预算的目标,增加他们当期所实现的业绩,从而获得比较理想的薪酬。

    (三)预算编制机制:公司进行预算管理时会形成相应的预算编制机制,企业编制预算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共同参与,预算编制机制并不仅指编制预算,预算的执行与反馈也对公司的预算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预算参与和预算松弛的关系研究中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Schiff&Lewin(1968)年通过研究发现经理人会故意利用预算参与导致预算松弛,这对提高生产能力有消极影响,降低企业的效率;另一种观点认为,在预算编制中经理人的参与并不会增加预算松弛发生的概率。Ons(i1973)指出,预算参与使得经理人相信没有必要将预算当成可利用的会计工具去制造预算松弛,而且预算参与还对减少预算松弛起了重要作用。Murray(1990)通过研究甚至指出,经理人参与编制预算不但不会引起预算松弛问题而且会激励他们难度更高的任务目标。国内学者林峰(2004)研究表明参与预算可能会导致预算松弛问题产生,给出的解释是虽然中下层的管理人员通过编制预算使自己拥有了表达意见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但是在此过程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仍会利用参与预算的机会增加预算松弛。上述文献对企业预算松弛问题的研究均未考虑不同的产权制度,在我国不同产权制度下的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有较大差别,国有企业问题明显高于民营企业,而企业的预算通常是由各级管理者编制的,管理者可能会出于自利心理的考虑为了增加自身的在职消费或许会影响预算的编制。因此,本文拟分析在不同产权制度下高管在职消费对预算松弛的影响。

    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根据产权制度的不同,我国企业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控股的企业,相反,控股股东不是国家的企业就是非国有企业。由于控股股东的不同,两种类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企业中管理层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我国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尚不完善,一般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获得的货币薪酬较低,股权激励机制也不成熟,这就使得在职消费成为了管理层薪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额很可能已远超过货币薪酬。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薪酬采取的是企业自报、国资委审核备案的方式。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管理层很可能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来影响薪酬。而通过编制松弛的预算增加公司运营所需的费用,使得管理者个人可以尽享其行使职务所发生的在职消费。我国的民营企业多是家族企业,其控股股东同时也是公司的管理者。因此,企业经营获得的利润属于股东也就是属于管理者的,管理者就不需要寻求其他手段获得额外的薪酬。在职消费消耗了公司的资源的同时也就减少了身为管理者的股东的当期收益,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会比较理性的对待在职消费,也就不需要通过制造松弛的预算来增加自身的在职消费。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在编制预算时会使用更加符合实际的预算,而不会出于自利心理的考虑而刻意编制松弛的预算。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假设1:国有企业由于管理层更容易获得在职消费;假设2:管理层在职消费与预算松弛成正相关;假设3:国有企业的预算松弛问题更严重

    (二)样本选择:本文选取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公司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CSMAR)提供的相关公司的财务与公司治理方面的数据,并且参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样本公司的行业进行了相应的划分,实证分析部分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tata10.0。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于本文所使用的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均通过Winsorize,剔除了0%-0.5%和99.5%-100%之间的极端值样本,同时,也剔除了一些数据缺失的样本。最后共得到335个样本数据。

    (三)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以往关于预算松弛的研究多使用利科特量表来计量。但调查问卷的回复率并不能控制,一般情况下回复率较低,而且公司管理层填写问卷时也未必会按照真实想法或行为来填写。所以,使用上市公司已披露的客观数据来衡量公司的预算松弛更客观。本文使用公司年报中披露的预计净利润增长率与当期实际净利润增长率的差额,差额越大说明公司的预算松弛问题越严重。管理层在职消费,本文使用管理费用率衡量公司管理层的在职消费情况。我国管理费用是指公司的行政管理部门为了组织和管理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相关费用。企业高管人员在职期间的工资以及其他的一些在职消费一般都计入其中(陈冬华等,2005)。一般情况下,管理费用率越高就说明公司高管人员发生的在职消费就越高。公司产权情况,本文通过翻阅上市公司资料查看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性质来确定公司的产权情况。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对公司的预算松弛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规模大的企业管理更规范,预算编制制度更完善,所以预算松弛程度可能相对较低。变量定义见表(1,表略)。根据上述变量选择,本文使用以下三个模型来分析检验企业性质、管理层在职消费与公司预算松弛之间的关系:模型一:GUANLI=β0+β1STATE+β2SIZE+β3蒡IND+β4蒡YEAR+ζ模型二:YUSONG=β0+β1GUANLI+β2SIZE+β3蒡IND+β4蒡YEAR+ζ模型三:YUSONG=β0+β1STATE+β2SIZE+β3蒡IND+β4蒡YEAR+ζ

    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从表(2,表略)中可以看出,各个公司之间的预算松弛问题有些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行业不同、管理机制不同各企业的情况可能存在差异。我国公司的管理费用率较低,而且公司之间的差别不大,这可能是由于管理费用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净利润,而且作为上市公司若管理费用过高将会被要求出具相关的说明,另外从税收筹划方面考虑,税法对公司每年可税前抵扣的业务招待费用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各上市公司每年管理费用的支出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例相差不大。

    (二)组间分析:表(3,表略)为不同性质企业管理费用率的均值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的管理费用率显着高于非国有企业,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层一般是由政府委派,所有者缺位,多级形成的环节比较长,导致管理层在企业中处于强势地位,从而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现象,管理层拥有更多的机会享受在职消费。结果验证了本文的假设。

费用预算论文例6

随着国家对铁路建设投入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涌入到铁路建设这一行业中,导致铁路建设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铁路建设企业为了得到工程项目的建设权,不得不进行压低中标价格,但这样的后果是企业的盈利较低。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盈利,铁路施工单位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其中标后预算控制方法是企业进行有效成本控制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建立有效的标后预算组织机构,具有足够的工程预算人员,从标后预算的编制入手,渐进式开展项目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核算工作。在应用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合理等问题,对铁路工程标后预算的实施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另外,随着人口红利的下降,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导致铁道建筑企业的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导致很多前期的标后预算项目出现预算值过度紧张的问题,很多铁路施工企业对标后预算方法的有效性产生怀疑。同时,关于标后预算的理论研究也时刻进行更新。标后预算从静态管理阶段发展到目前的动态管理阶段,如何应用到施工企业的技术密集型细化管理是值得技术管理人员关注的新课题。国内外虽然对标后预算的研究已经形成众多成果,并且涉及到标后预算的诸多方面,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往往注重于企业标后预算的理论和应用结果,缺乏对新的环境下施工企业在标后预算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和分析。本文通过对某铁路施工项目标后预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研究解决过程问题。

1标后预算的精细管理理论

21世纪初期,施工企业的标后预算方法开始实施精细化管理,为了保证标后预算的推行,建立了符合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结构体系,从技术方式到经济指标,再到考核兑现等各个方面都明确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标后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在建立总公司、分公司和项目部三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相对应的经济指标体系、企业定价计价体系、动态管理体系、技术方法体系和考核兑现体系,从而实现对项目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

1.1标后预算的费用组成

根据我国相关的行业规范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铁路工程造价主要由四个费用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是铁路工程造价中最重要的费用,它包括了直接工程费、间接费、技术装备费、利润和税金等五个大的方面。第二类费用为设备购置费,包括与这些设备相对应的办公家具的购置费用。第三类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费、研究试验费、大型机械设备购置费等其他费用。铁道工程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贷款利息为第四类费用。为工程造价增长而预留的费用为第五类费用。对标后预算而言,建筑安装工程费不但是标后预算编制的依据,而且是标后预算过程中计算平均切块率的基数。所以,在进行标后预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严谨的制定各项成本的预算,在基于铁道工程造价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做到对铁道工程进行标后预算管理的目的。

1.2标后预算的编制方法和实现体系

基于标后预算的成本控制方法主要分为现场调查、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和预算兑换四个部分。现场调查主要是收集施工组织设计、原材料价格、项目管理人员数量、配套的设备和设施等各类资料的信息,这些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广泛详细才能成为标后预算的依据。标后预算的编制包含三个环节,首先是企业的合同部门根据合同进行标后预算的初稿编制,交于项目经理后根据协商结果进行修改,保证标后预算的落实。在执行阶段,公司以公司文件的形式下达到项目部,项目部通过阶段预算、日常检查和年度考核预兑现等措施,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在整个工程项目完成后,对项目的成果和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审计,并对项目经理等核心人员进行考核。

2基于标后预算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2.1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

铁道工程的工程项目的成本是从设计到竣工之间所产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主要包括决策产生的成本、勘察设计费用、招标的费用成本和施工成本等四个方面。决策成本主要是在项目立项前搜集项目相关资料进行可行性论证的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勘察设计费用是铁路工程项目在进行勘察设计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总和,招标成本主要是招标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总和,施工成本主要是指标后预算费用,主要是指建筑安装工程费。施工费用占到工程总费用的90%以上,是工程费用的核心。

2.2影响工程费用的主要因素

1)铁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规模。工程规模越大,对资源的消耗就越大,必然会增加项目的费用。2)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质量要求越高,对施工所需的材料、施工的工艺要求就越高,这些都可能提高项目的总费用。3)铁路工程项目工期。工期越长,产生的工程费用就越高,风险越大,从而增加工程的总的成本。4)原材料的价格影响因素。消耗的资源越多,包括各种施工的设备和人力等,消耗的数量和价格越高,产生的总的费用就越高。5)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管理水映工程的组织能力,管理水平越高产生费用就越少,成本就越低。在基于标后预算的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成本的各种影响因素,在预算过程中要进行详细的估算,实施过程要实时监控这些影响因素,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从而降低工程的成本。

3结语

通过对标后预算施工成本控制方法分析,建立铁道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为铁道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文岗.实施标后预算成本管理提高施工项目盈利水平[J].经济师,2009(12):284-289.

[2]HooperJF.Planning,Programming,BudgetingSystem[J].JournalofRangeManagement,1968(5):123-125.

[3]贺云龙.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7-8.

[4]王雪青.工程项目成本规划与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李涛.浅谈项目标后预算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作用[J].商品与质量,2009(S1):86-87.

[6]商丹.铁路施工项目标后预算管理中“预算—核算”不相匹配的解决之道[J].财务与会计,2010(12):55-57.

[7]郑喜勇,张红军.谈公路工程施工标后预算制度[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3):116.

[8]边永霞.浅谈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J].市政技术,2010(S1):339-342.

费用预算论文例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样做人做事要有预见,经费管理则更应该有计划,有预算。所谓预算,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就定义而言,预算是以数量化方式表述的对某一主体或项目的一个未来时期的计划或预测,是设定目标、促进对后续业绩评价的活动。财务预算管理是单位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通过编制预算、内部控制、考核业绩所进行的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它贯穿于单位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全过程,预算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单位总体目标的实现。全面而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既可以使有限财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又有助于单位及责任人的业绩评价,促进单位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落实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经费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最基本、最有效,也是最有权威性的管理方法,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实施经费供应,保障各项任务完成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监督进行论述,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有限经费的使用效益,保障预算单位各项建设任务。

一、加强预算管理,科学编制预算是基础

1.确定具有权威性的预算编制主体。首先,建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这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流于形式,未发挥其真正作用,造成了以往只强调财会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忽视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作用。这个机构的建立,就是让各业务职能部门参与到预算的制定中来,促进信息最大范围的流动,使预算编制的沟通更为细致,增加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单位最高领导参与制定预算。过去往往只是由财务部门完成预算并进行实施,降低了预算的权威性,造成预算约束力不强,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让单位最高领导参与制定预算并拥有最后决策权,并且一定要做到逐项推敲、研究、确定,唯此才能从整个单位大局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第三,预算编制“人性化”。对参与编制预算的主体提高要求,在制定预算工作中应该尊重人性,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营造“这是我们的预算”的氛围。参与编制预算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掌握人员情况、业务发展需求,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人员、业务经费水平,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历史和未来因素的影响,科学预测经济发展变化,并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编制具前瞻性的预算。

2.把握预算编制原则。(1)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小家过日子,花钱先摸摸口袋,大家更是如此。在安排事业任务时,要根据财力可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把建设规模和速度放在一个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不花过头钱,也就是说要根据收入总量确定支出规模,做到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2)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单位各项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编制预算时,要有系统论的思想,搞好综合平衡,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做到统筹兼顾,一是要加强经费的宏观调控,保证科学地确定和及时地调整相关事业费的分配比例,保证相关事业按比例协调发展;二是要防止和克服经费分配的随意性,科学地制定各项经费供应标准,避免苦乐不均;三是要将预算外经费纳入预算管理,防止与克服只重视预算经费而忽视预算外经费,造成预算经费失控。突出重点,就是要确保单位建设事业中主要的、急需的、对全局有影响的事业任务。这就是要根据年初单位工作中心任务,确定全年工作重点,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切实做到保障有力。(3)坚持严格计划,依法办事原则。通过审批的预算将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制定严格的编制计划,按照预算编制办法的要求,按时保质完成。(4)坚持勤俭节约,讲求效益原则。我国预算法第三十条规定:“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坚持厉行节约,不仅可以发挥有限财力的最大效能,缓解供需矛盾,而且有利于发扬我们国家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有利于单位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实行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力求以最小的耗费获取最大的经济效果,讲求预算的效益,就是要认真寻求最优化的方案和目标。

3.运用科学系统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的制定应当是各参与方之间重复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流动是多向的,也是反复的,直至达到最后的一致。在近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总结一些好的经验。比如在编制预算时,由预算编制机构组织各部门领导及相关人员举行研讨会,由各部门根据各自全年工作主要任务,提出部门预算,对于所报项目逐一进行研究、讨论,按照“二上二下”程序,最终完成预算编制,主要方法如下:(1)建立项目库。预算单位应根据财力可能、区分轻重缓急,建立项目库。首先将保障工作急需及日常工作运转的项目列入项目库,其次对可列可不列的项目进行调研,在经费允许情况下,考虑单位工作实际所需,有必要的列入项目库,无必要的一律去除掉。(2)对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对于基本支出,比如水电费用、取暖费用等开支相对确定的公务性支出,直接列入预算内;对于一些不能确定的项目,由预算委员会提出关键性指标,将这些指标交由各职能部门充分讨论,直至形成一致意见,委员会需对讨论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对于专项支出,比如基建项目、大型物资采购,要由业务部门提出项目建立依据、工程概算、批准立项文件、货物采购询价单等相关信息,论证其可执行性,经预算委员会上报单位领导批准后执行。(3)以零基预算为基础,科学编制预算。单位经费预算编制已由过去的基数预算转变为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它是指将基期的各项经费开支情况视为“零”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就是在预算安排时只考虑预算期内各项经费支出的必要性及其规模,不以上年预算指标为基数,而是围绕单位确定的年度中心工作,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对所有预算项目排队,统筹安排经费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从预算编制方法来看,零基预算法逐步替代“基数+因素”法,预算编制趋于合理。支出预算由也过去宽打宽用变为精打细算,控制的目标更具体。从预算控制上看,各级财务活动由不重视预算到月、季、年对照预算分析进度。财务预算管理方式方法的改进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预算编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编制方法简单,“零基预算”流于形式。尽管运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已推行多年,“零基预算”仍难以落到实处,预算编制中往往不以部门或单位的具体人员状况,实际业务发展为基础来确定预算收支总体水平,调整支出结构;还有单位习惯于“上年基数+本年因素”的老办法,编制的预算比较笼统,不切实际,并且难以将预算分解到各部门执行。

二、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是关键

有了预算,并不等于有了预算管理,预算的有效实施和过程控制,才是预算管理的主要环节。执行预算的过程,是组织与实施经费保障,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只有切实抓好预算执行工作,才能有力地实施计划管理,获得最佳的经费使用效益。

1.转变观念,提高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许多单位的预算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完全成为应付检查的手段,做的只是表面文章。因此,转变观念,广泛宣传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具有深远意义。正因为所有人有了这种预算意识,这种大局观念,才能避免支出随意,拍脑门花钱现象。

2.增强预算法制观念,强化预算约束。预算管理是一种权力控制管理,是一种机制安排。预算不等于预测或计划,预算制定后如同一部内部的“宪法”,各责任单位必须执行。预算本身不是目的,预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预算使各责任单位的权力得以用表格化的形式体现,这种分权,是以不去控制为最低限度。预算是权力控制者采用的合理方式,即在为实现整体利益的目标下,明确各预算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各尽其责。

3.严格把关,确保预算的执行。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控制,严格执行预算。财务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各预算执行机构就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各单位、各部门、各环节以及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严格把关,对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所谓严格,即严格票据审核,严格按照既定预算执行,严格拒绝随意性支出。改变过得去就行,当老好人的思想,把好预算支出的第一关口。

4.及时调整预算,做到灵活性与严肃性并存,加强预算科学性。预算一经确定,预算执行者应当对预算进行管理,促进预算的实施,必要时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修订和调整。尽管我们在制定预算时预见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变措施,但预算管理不能一成不变,要对预算进行定期检查。这里要兼顾预算灵活性与严肃性,预算如不能灵活性进行调整,就可能造成偏离实际,失去了其指导作用,但如果随意进行调整,又势必失去其严肃性。因此,在执行预算时,要随时追踪预算执情情况,灵活性与严肃性并用。

三、加强预算管理,注重预算分析考核是必要延伸

加强预算执行监督主要是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虽然预算执行完了,并不代表预算执行任务就完成了,还需要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考核评价,这是预算执行的必要延伸,也是不可忽略的关键环节。通过分析考核,可以及时了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发现和研究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各种不利因素,从而总结经验教训,及时采取措施,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作用。如何对预算进行深入分析,以达到对预算执行的促进,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1.挖掘不同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在进行年度分析时,根据管理层需要,应挖掘不同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比如,全面分析与专题分析相结合,即在进行全面分析时对一些管理层关注的项目进行专题分析。全面分析时,要分析整个资金流向,重点保证的事业任务,达到的事业成果,总结经验,提出存在问题。对于全年工作重点方面,可进行专题分析,对项目进行专题论证、分析,总结项目开展得失。再如,可将定期分析与不定期分析相结合,在按年、季的基础上,可进行不定期分析,为管理层及时提供数据,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费用预算论文例8

(一)信息不对称:委托理论认为,当委托人与人拥有的关于某一事项的信息数量不一样时,拥有更多信息的人较之委托人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上述理论体现在公司的预算管理之中就是由于下级员工拥有更多上级没有的与预算相关的信息,从而在预算制定过程中,利用自自身的信息优势,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松弛的预算。Christensen(1982);Young(1985)和Kren(2000)等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在公司实行预算管理时,下属可能会通过说假话或者其他途径来隐瞒部分或所有的内部信息,不让上司知悉公司的具体情况,从而造成预算松弛情况的出现。而国内学者张朝宓(2004)指出信息对称对预算松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影响非常明显。郑石桥和王建军(2008)也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了上述研究结论。

(二)薪酬方案:20世纪70年代Schiff&Lewin的研究表明,预算松弛的出现是由于预算责任人非常知晓他们获得的薪资会随着预算的降低而增加,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预算责任人才会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故意降低目标的实现难度,引起预算松弛问题。Hopwood(1972)提出如果用预算标准评价预算执行者的经营业绩或者管理业绩,这将会导致预算机制的功能发生紊乱。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中,马良勇(2002)的研究表明,利益诱使了预算松弛的产生,因为当预算执行者的绩效评价标准是有其自己制定的,预算执行者就有可能通过减小预算的目标,增加他们当期所实现的业绩,从而获得比较理想的薪酬。

(三)预算编制机制:公司进行预算管理时会形成相应的预算编制机制,企业编制预算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共同参与,预算编制机制并不仅指编制预算,预算的执行与反馈也对公司的预算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预算参与和预算松弛的关系研究中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Schiff&Lewin(1968)年通过研究发现经理人会故意利用预算参与导致预算松弛,这对提高生产能力有消极影响,降低企业的效率;另一种观点认为,在预算编制中经理人的参与并不会增加预算松弛发生的概率。Ons(i1973)指出,预算参与使得经理人相信没有必要将预算当成可利用的会计工具去制造预算松弛,而且预算参与还对减少预算松弛起了重要作用。Murray(1990)通过研究甚至指出,经理人参与编制预算不但不会引起预算松弛问题而且会激励他们难度更高的任务目标。国内学者林峰(2004)研究表明参与预算可能会导致预算松弛问题产生,给出的解释是虽然中下层的管理人员通过编制预算使自己拥有了表达意见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但是在此过程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仍会利用参与预算的机会增加预算松弛。上述文献对企业预算松弛问题的研究均未考虑不同的产权制度,在我国不同产权制度下的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有较大差别,国有企业问题明显高于民营企业,而企业的预算通常是由各级管理者编制的,管理者可能会出于自利心理的考虑为了增加自身的在职消费或许会影响预算的编制。因此,本文拟分析在不同产权制度下高管在职消费对预算松弛的影响。

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根据产权制度的不同,我国企业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控股的企业,相反,控股股东不是国家的企业就是非国有企业。由于控股股东的不同,两种类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企业中管理层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我国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尚不完善,一般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获得的货币薪酬较低,股权激励机制也不成熟,这就使得在职消费成为了管理层薪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额很可能已远超过货币薪酬。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薪酬采取的是企业自报、国资委审核备案的方式。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管理层很可能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来影响薪酬。而通过编制松弛的预算增加公司运营所需的费用,使得管理者个人可以尽享其行使职务所发生的在职消费。我国的民营企业多是家族企业,其控股股东同时也是公司的管理者。因此,企业经营获得的利润属于股东也就是属于管理者的,管理者就不需要寻求其他手段获得额外的薪酬。在职消费消耗了公司的资源的同时也就减少了身为管理者的股东的当期收益,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会比较理性的对待在职消费,也就不需要通过制造松弛的预算来增加自身的在职消费。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在编制预算时会使用更加符合实际的预算,而不会出于自利心理的考虑而刻意编制松弛的预算。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假设1:国有企业由于管理层更容易获得在职消费;假设2:管理层在职消费与预算松弛成正相关;假设3:国有企业的预算松弛问题更严重

(二)样本选择:本文选取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公司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CSMAR)提供的相关公司的财务与公司治理方面的数据,并且参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样本公司的行业进行了相应的划分,实证分析部分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tata10.0。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于本文所使用的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均通过Winsorize,剔除了0%-0.5%和99.5%-100%之间的极端值样本,同时,也剔除了一些数据缺失的样本。最后共得到335个样本数据。

(三)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以往关于预算松弛的研究多使用利科特量表来计量。但调查问卷的回复率并不能控制,一般情况下回复率较低,而且公司管理层填写问卷时也未必会按照真实想法或行为来填写。所以,使用上市公司已披露的客观数据来衡量公司的预算松弛更客观。本文使用公司年报中披露的预计净利润增长率与当期实际净利润增长率的差额,差额越大说明公司的预算松弛问题越严重。管理层在职消费,本文使用管理费用 率衡量公司管理层的在职消费情况。我国管理费用是指公司的行政管理部门为了组织和管理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相关费用。企业高管人员在职期间的工资以及其他的一些在职消费一般都计入其中(陈冬华等,2005)。一般情况下,管理费用率越高就说明公司高管人员发生的在职消费就越高。公司产权情况,本文通过翻阅上市公司资料查看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性质来确定公司的产权情况。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对公司的预算松弛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规模大的企业管理更规范,预算编制制度更完善,所以预算松弛程度可能相对较低。变量定义见表(1,表略)。根据上述变量选择,本文使用以下三个模型来分析检验企业性质、管理层在职消费与公司预算松弛之间的关系:模型一:GUANLI=β0+β1STATE+β2SIZE+β3蒡IND+β4蒡YEAR+ζ模型二:YUSONG=β0+β1GUANLI+β2SIZE+β3蒡IND+β4蒡YEAR+ζ模型三:YUSONG=β0+β1STATE+β2SIZE+β3蒡IND+β4蒡YEAR+ζ

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从表(2,表略)中可以看出,各个公司之间的预算松弛问题有些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行业不同、管理机制不同各企业的情况可能存在差异。我国公司的管理费用率较低,而且公司之间的差别不大,这可能是由于管理费用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净利润,而且作为上市公司若管理费用过高将会被要求出具相关的说明,另外从税收筹划方面考虑,税法对公司每年可税前抵扣的业务招待费用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各上市公司每年管理费用的支出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例相差不大。

(二)组间分析:表(3,表略)为不同性质企业管理费用率的均值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的管理费用率显着高于非国有企业,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层一般是由政府委派,所有者缺位,多级形成的环节比较长,导致管理层在企业中处于强势地位,从而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现象,管理层拥有更多的机会享受在职消费。结果验证了本文的假设。

费用预算论文例9

(一)信息不对称:委托理论认为,当委托人与人拥有的关于某一事项的信息数量不一样时,拥有更多信息的人较之委托人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上述理论体现在公司的预算管理之中就是由于下级员工拥有更多上级没有的与预算相关的信息,从而在预算制定过程中,利用自自身的信息优势,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松弛的预算。Christensen(1982);Young(1985)和Kren(2000)等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在公司实行预算管理时,下属可能会通过说假话或者其他途径来隐瞒部分或所有的内部信息,不让上司知悉公司的具体情况,从而造成预算松弛情况的出现。而国内学者张朝宓(2004)指出信息对称对预算松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影响非常明显。郑石桥和王建军(2008)也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了上述研究结论。

(二)薪酬方案:20世纪70年代Schiff&Lewin的研究表明,预算松弛的出现是由于预算责任人非常知晓他们获得的薪资会随着预算的降低而增加,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预算责任人才会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故意降低目标的实现难度,引起预算松弛问题。Hopwood(1972)提出如果用预算标准评价预算执行者的经营业绩或者管理业绩,这将会导致预算机制的功能发生紊乱。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中,马良勇(2002)的研究表明,利益诱使了预算松弛的产生,因为当预算执行者的绩效评价标准是有其自己制定的,预算执行者就有可能通过减小预算的目标,增加他们当期所实现的业绩,从而获得比较理想的薪酬。

(三)预算编制机制:公司进行预算管理时会形成相应的预算编制机制,企业编制预算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共同参与,预算编制机制并不仅指编制预算,预算的执行与反馈也对公司的预算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预算参与和预算松弛的关系研究中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Schiff&Lewin(1968)年通过研究发现经理人会故意利用预算参与导致预算松弛,这对提高生产能力有消极影响,降低企业的效率;另一种观点认为,在预算编制中经理人的参与并不会增加预算松弛发生的概率。Ons(i1973)指出,预算参与使得经理人相信没有必要将预算当成可利用的会计工具去制造预算松弛,而且预算参与还对减少预算松弛起了重要作用。Murray(1990)通过研究甚至指出,经理人参与编制预算不但不会引起预算松弛问题而且会激励他们难度更高的任务目标。国内学者林峰(2004)研究表明参与预算可能会导致预算松弛问题产生,给出的解释是虽然中下层的管理人员通过编制预算使自己拥有了表达意见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但是在此过程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仍会利用参与预算的机会增加预算松弛。上述文献对企业预算松弛问题的研究均未考虑不同的产权制度,在我国不同产权制度下的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有较大差别,国有企业问题明显高于民营企业,而企业的预算通常是由各级管理者编制的,管理者可能会出于自利心理的考虑为了增加自身的在职消费或许会影响预算的编制。因此,本文拟分析在不同产权制度下高管在职消费对预算松弛的影响。

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根据产权制度的不同,我国企业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控股的企业,相反,控股股东不是国家的企业就是非国有企业。由于控股股东的不同,两种类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企业中管理层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我国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尚不完善,一般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获得的货币薪酬较低,股权激励机制也不成熟,这就使得在职消费成为了管理层薪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额很可能已远超过货币薪酬。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薪酬采取的是企业自报、国资委审核备案的方式。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管理层很可能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来影响薪酬。而通过编制松弛的预算增加公司运营所需的费用,使得管理者个人可以尽享其行使职务所发生的在职消费。我国的民营企业多是家族企业,其控股股东同时也是公司的管理者。因此,企业经营获得的利润属于股东也就是属于管理者的,管理者就不需要寻求其他手段获得额外的薪酬。在职消费消耗了公司的资源的同时也就减少了身为管理者的股东的当期收益,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会比较理性的对待在职消费,也就不需要通过制造松弛的预算来增加自身的在职消费。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在编制预算时会使用更加符合实际的预算,而不会出于自利心理的考虑而刻意编制松弛的预算。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假设1:国有企业由于管理层更容易获得在职消费;假设2:管理层在职消费与预算松弛成正相关;假设3:国有企业的预算松弛问题更严重

(二)样本选择:本文选取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公司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CSMAR)提供的相关公司的财务与公司治理方面的数据,并且参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样本公司的行业进行了相应的划分,实证分析部分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tata10.0。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于本文所使用的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均通过Winsorize,剔除了0%-0.5%和99.5%-100%之间的极端值样本,同时,也剔除了一些数据缺失的样本。最后共得到335个样本数据。

(三)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以往关于预算松弛的研究多使用利科特量表来计量。但调查问卷的回复率并不能控制,一般情况下回复率较低,而且公司管理层填写问卷时也未必会按照真实想法或行为来填写。所以,使用上市公司已披露的客观数据来衡量公司的预算松弛更客观。本文使用公司年报中披露的预计净利润增长率与当期实际净利润增长率的差额,差额越大说明公司的预算松弛问题越严重。管理层在职消费,本文使用管理费用率衡量公司管理层的在职消费情况。我国管理费用是指公司的行政管理部门为了组织和管理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相关费用。企业高管人员在职期间的工资以及其他的一些在职消费一般都计入其中(陈冬华等,2005)。一般情况下,管理费用率越高就说明公司高管人员发生的在职消费就越高。公司产权情况,本文通过翻阅上市公司资料查看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性质来确定公司的产权情况。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对公司的预算松弛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规模大的企业管理更规范,预算编制制度更完善,所以预算松弛程度可能相对较低。变量定义见表(1,表略)。根据上述变量选择,本文使用以下三个模型来分析检验企业性质、管理层在职消费与公司预算松弛之间的关系:模型一:GUANLI=β0+β1STATE+β2SIZE+β3蒡IND+β4蒡YEAR+ζ模型二:YUSONG=β0+β1GUANLI+β2SIZE+β3蒡IND+β4蒡YEAR+ζ模型三:YUSONG=β0+β1STATE+β2SIZE+β3蒡IND+β4蒡YEAR+ζ#p#分页标题#e#

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从表(2,表略)中可以看出,各个公司之间的预算松弛问题有些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行业不同、管理机制不同各企业的情况可能存在差异。我国公司的管理费用率较低,而且公司之间的差别不大,这可能是由于管理费用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净利润,而且作为上市公司若管理费用过高将会被要求出具相关的说明,另外从税收筹划方面考虑,税法对公司每年可税前抵扣的业务招待费用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各上市公司每年管理费用的支出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例相差不大。

(二)组间分析:表(3,表略)为不同性质企业管理费用率的均值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的管理费用率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层一般是由政府委派,所有者缺位,多级形成的环节比较长,导致管理层在企业中处于强势地位,从而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现象,管理层拥有更多的机会享受在职消费。结果验证了本文的假设。

(三)回归分析:本文用于回归的数据仅有2010年,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于本文所使用的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均通过Winsorize,剔除了0%-0.5%和99.5%-100%之间的极端值样本,而且也剔除了一些数据缺失的样本。经过上述筛选后,最后得到335个观测值。本文对国有企业与管理费用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如表(4,表略)所示。表(4,表略)中显示解释变量STATE的系数为0.4981,表明其与被解释变量管理费用率之间正相关,并且是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即当企业的性质是国有企业时,管理层在职消费数更大。这一结果验证了本文的假设1,由于国有企业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较大,而且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激励机制不健全,管理者的薪酬采取的是企业自报、国资委审核备案的方式。因此,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可能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增加其可获得的福利,这些福利通常被称为管理层的在职消费。为进一步验证管理层在职消费与预算松弛的关系,将各项因素对预算松弛的影响程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如表(5,表略)所示。解释变量管理费用率的回归系数为1.0819,表明管理层在职消费与预算松弛之间正相关,并且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管理费用率越高,预算松弛程度越大。这与前文假设一致,管理层在职消费情况愈严重,公司的预算松弛程度愈大。当管理层有机会享受在职消费时,会采用夸大预算的手段来增加其工作福利,这些福利可以是薪酬福利也可以是添加豪华的办公用品等其他福利。综上所述,模型一表明我国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其管理层享受在职消费的机会更多;模型二表明更多的在职消费使得公司预算松弛问题越大。根据以上两个模型的检验结果可以大体认为在国有企业管理层拥有更多机会享受在职消费的这一前提下,由于在职消费与公司预算松弛问题成显著正相关,所以国有企业的预算松弛问题比非国有企业的预算松弛问题更加严重。但这一结论只是通过上述实证结果推导出来的,还需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其进行实证检验,以得到准确的结果。表(6,表略)显示的是企业性质与公司预算松弛之间的关系,被解释变量上市公司性质的系数为0.9787,与公司预算松弛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国有企业的预算松弛问题更大。这一结果与本文的假设一致。从表中看出公司规模越大,预算松弛问题越严重。这可能是因为当公司规模较大时,管理层被授予了更多的权力,这时管理层通过编制松弛的预算来增加其在职消费的机会也就更多,另外,在我国,国有企业的规模普遍大于非国有企业,也就是说公司规模越大,其属于国有企业的可能性越大,由于国有企业更容易出现预算松弛问题,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可能造成公司规模越大,越容易出现预算松弛的问题。

费用预算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迎合经济的发展需要,公路工程在近几年得到较快进步。公路桥梁作为公路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高。在公路桥梁管理中,预算造价管理是桥梁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手段。随着公路桥梁建设规模增大,建设周期延长,投资额度增大,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都相应提高。种种环境因素,迫切要求在桥梁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来确定桥梁的预算造价,加强对桥梁建设工程的预算标志,提高公路桥梁投资的经济效益。

2、公路桥梁预算造价编制概述

公路桥梁的预算造价编制的工作程序和一般流程可以总结为:制定初步工作草案,确定预算编制的原则;明确预算造价计价定额和相关使用范围,根据工程量计算公式和相关计算方式,获取各类费用、项目及准则;在熟悉掌握工程相关图表、信息和文字解释后,进行施工现场勘查,审核校对好工程量,之后开始计算工程量;要审查施工规划中的施工方法和内容,确保施工方法经济合理、科学可行、安全稳定;在完成工程造价及费用、价格相关处理及运算后,重新做好审查及校对,提供最终计算结果,并装订成为说明文件。

在编制公路桥梁预算造价编制时,要注意以下问题:公路桥梁预算造价编制过程中,计算较为复杂。随着近几年来桥梁设计和工程完工水平的逐步提高,施工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及新结构,新型技术和工艺的使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工程质量,但对工程预算造价编制却非常不利。在核查公路桥梁项目各个流程中的工程数量时,要结合桥梁工程的建设特点,综合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等桥梁骨架工程,综合分析,确定工程数量,同时要兼顾同核心工程相关的辅助作用的工程数量。确定公路桥梁骨架工程数量时,都在设计图表中进行说明,通常情况下只需要依据相关定额说明,结合施工开始前设计的施工组织,套用定额来进行造价的计算。然而由于辅助工程数量未在图表中说明,导致依此计算的预算造价有失准确。实际确定时,需要结合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工程实际要求和预算编制人员的实际能力,将历史计算资料作为参考,确保工程预算编制和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3、公路桥梁预算造价编制的控制原则及影响因素

3.1公路桥梁预算造价编制的控制原则

优化公路桥梁工程成本,编制桥梁预算造价时,要根据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力求将工程成本降至最低;确定控制目标,掌握工程最新动态,实现成本动态管理;明确责任,预算编制权、责、利相互协调和控制。利用成本的最低潜力,进行定期成本目标调整,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来优化成本。

3.2公路桥梁预算造价的影响因素

影响桥梁预算造价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组织设计要从施工的角度出发,对拟建的桥梁工程进行现场调查,结合具体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条件进行经济性分析比较,提出优选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措施及施工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在直接费用方面,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包括:

3.2.1 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施工组织设计空间设计的体现,主要包括材料运输、材料供应、供水供电、工地仓库、临时工程、预制场、拌合场、加油区、大型设备工作面等布置及安排。平面布置是否合理,决定了预算直接费用的多少。平面布置不合理,容易导致运输的价格、临时工程费用、平整场地费用、场内运输费用、材料运输费用及租用土地费等产生较大差异。

3.2.2 施工工期

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按照合理的工期进行劳动力安排、材料的供应、设备的配备。施工工期延长,各类费用都会增加,直接导致预算造价超标。工程质量、费用、进度三者是相互制约的。

3.2.3 施工方法的选择

在公路桥梁设计中,要尽量采用标准设计,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这样才有利于施工,才能减少技术措施费用及辅助工程费用。桥梁上部构造的施工方法有预制安装、现浇施工、悬臂施工、顶推施工、转体施工、横移施工、逐孔施工及提升与浮运施工等。

3.2.4 运输组织

公路桥梁的运输组织要力求运输距离最短、运输量最小,要减少材料和设备的运转次数,避免多次中转,力求直达工地了;同时要装卸迅速,运转方便,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利于施工。

4、公路桥梁预算造价中如何剥离和提取工程量

工程量是编制工程造价的基础,设计人员在完成设计图纸的同时已进行了计算。施工计价的关键是如何从设计图纸中提取工程量。根据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计价工程量的基础资料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4.1主体工程

主体工程包括桥梁基础、下部和上部工程。一般设计图纸已经给定,按照定额的要求,可较容易确定其计价的各项工程量。

4.2辅助工程

如属于基础工程部分的,有挖基坑、围堰、排水、工作平台、护筒、泥浆船及其循环系统等;属于上下部工程的,有拱盔、支架、吊装设备、提升模架、施工电梯等;与基础和上下部工程都有关联的,如混凝土构件运输、预制场及其设施(如大型预制构件底座、张拉台座、门架等)、拌和站(船)、蒸汽养生设施等。这些辅助工程的计价数量,除挖基坑外,都要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并参考以往的成功经验来取定。

4.3临时工程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施工企业进行施工所需的生产、生活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等,以费率的形式计入现场经费内;②大型临时工程,包括临时轨道铺设、便道、便桥、临时电力线路、临时通讯线路、临时码头等,根据施工方法、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工程数量,逐项列入桥梁造价内。

4、公路桥梁预算造价

4.1路基工程预算造价。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单位进场后,需要清除原有路基区域内的灌木林丛、植物及腐殖土等,需要进行砍树、清理地表土及挖除树根等工作。工程预算造价中要提取相关费用,树木以棵为单位,清理地表土以平方米为单位,计算路基清除费用。路基清理完成后,要回填至原地面标高所需要的土石方数量,根据设计部要求进行填筑计算。路基开挖过程中,根据工作的难易程度,分别根据土壤和岩石的分类及性质来计算,对硬土、普通土、松土及坚石、次坚石、软石等不同性质的区分计算。土石方的运输和压实都分别计入土方和石方两项,计算单位为立方米,根据土方和石方的类别来分别计算组费。路基土石方在开挖、运输、装卸过程中,都是按照天然密实体积来计算,填筑时按照压实或夯实的体积来计算;石方爆破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当以填方压实体积为工程量,采用以天然密实方为单位的定额时,所采用的定额应乘以相应的系数。所有的挖方应计价,对于填方要根据土源来决定是否计价:如果是路外借土,要计价;移挖做填调配利用,则不计价;本桩利用这一数量不参与费用的计算,其挖方已在挖方内计算,其填方已在填方内计算;远运利用只计算其调配的运输费用;借方计算其挖、装、运的费用,其填方已在填方内计算;弃方只计算其运输费用,其挖方已在填方内计算。套取定额计价时,要考虑自卸汽车运输定额的土方运输损耗,确定损耗系数的原则是要在相应土方系数的基础上增加0.03,但弃方运输时,不应再次计算运输损耗。机械施工中土、石方,挖方部分机械达不到需要由人工完成的工程量由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其中,人工操作部分,按相应定额相乘以1.15的系数。

推土机主要进行50-100m短距离推运土方、石渣等作业;铲运机主要适用于中距离的大规模土方转移工程;装载机适用于公路工程中土、石方铲运,以及推土、起重等多种作业,在运距不大的或运距和道路坡度经常变化的情况下,如采用装载机和自卸汽车配合装运,会使工效下降,费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可单独采用装载机作为自铲运设备使用;施工机械按单位费用最低的原则选取,一般来讲,工程量大的土、石方工程施工应该选择大功率或大吨位的施工机械,工程量小的土、石方工程施工应该选择小功率或小吨位的施工机械,

4.2桥涵工程预算造价。

桥涵工程量的计算较为繁杂,定额计价项目具有多样性,计算和提取的难度较大。为了提高计算和提取的准确度,要按照施工顺序来提取工程量,一般按照挖基----基础工程-----下部工程----上部工程的顺序进行,要考虑相应的辅助工程顺序,确保工作程序系统化。预算造价人员要尽量规避在提量中出现措施,提高计算和提取的准确度。桥梁主体工程在设计图纸中通常已经给定了工程量,只需要根据定额的要求,即可确定计价的各项造价。但是在定额计价过程中,要注意:

4.2.1混凝土工程计价时,除了钢吊桥、钢桁架桥中的桥面系混凝土工程外,都不应该包括预应力筋系统和钢筋。

4.2.2 除轨道铺设、电讯电力线路、场内临时便道、便桥未计入定额外,其余场内需要设置的各种安装设备及构件运输、平整场地等均摊入定额中,悬拼箱梁还计入了栈桥码头,使用定额时均不另行计算。

4.2.3计价中,除非有特殊说明,在混凝土定额中,要综合上下架、脚手架、爬梯及安全维护措施的搭拆费用、摊销费用,在使用定额时,不再另外计算。

4.2.4定额中混凝土工程均已包括操作范围内的混凝土运输。现浇混凝土工程的混凝土平均运距超过50m时,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混凝土平均运距,按混凝土运输定额增列混凝土运输。

4.2.5定额中的模板均为常规模板,当设计或施工对混凝土结构的外观有特殊要求需要对模板进行特殊处理时,可根据定额中所列的混凝土模板接触面积增列相应的特殊模板的材料费用。

4.2.6 行车道部分中的桥头搭板,应根据设计数量按桥头搭板定额计算。人行道部分的桥头搭板已综合在人行道定额中,不得另行计算。

5、结束

公路桥梁预算造价管理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从工程开始到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存在预算造价的控制和管理。预算造价中,工程量是构成主要要素,除开发生工程变更外,不得随意更改。要合理安排预算造价的计算顺序,尽量连续计算,防止出现重算、漏算等现象。

参考文献:

[1] 汪桂英 试论如何确定公路桥梁预算造价 [期刊论文] 《广东建材》 -2012年8期

[2]白永胜 Bai Yongsheng 如何确定公路桥梁预算造价[期刊论文] 《科学之友》 -2009年20期

[3]熊涛 Xiong Tao 谈公路桥梁预算造价的确定 [期刊论文] 《安徽建筑》 -2006年4期

[4]杨照叔 YANG Zhao-shu 造价计算在公路桥梁中的确定 [期刊论文]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9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