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3:45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例1

The Study of the Teaching Reform Involved 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nspectus”

(1.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730, China;

2.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Abstract】“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nspectus”is a basic course of the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the author will from the four part of the curriculum, role orientation, curriculum, assessment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ourse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nspectus”.

【Key words】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nspectus;Teaching reform;Discuss

《环境保护概论》是环境监测及治理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环境专业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环境类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掌握环境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由于本课程是文字性概论性质课程,往往存在老师上课没激情,学生不重视的情况,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教学质量,浪费了教学资源。笔者在执教过程中,发现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不重视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对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有所增加,但环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1]。导致学生重设计和操作性课程,对于概论性课程并不重视,有部分学生缺课或上课玩手机,为了修学分而上课,缺乏学习积极性。

1.2 教学方法单一

授课教师受到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限制,教学上还是采取老师自顾讲课,学生爱听不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讲课的内容基本都是概念性的理论知识部分,使得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很难调动起学生上课的热情[2]。

1.3 缺少实验与实践的环节

由于是概论性课程,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的时候没有设置相应的实验和实践的安排,使得学生听起来觉得比较空洞,缺少对知识体系的感性认知和掌握,很难让学生集中精神听老师上课。

1.4 考核形式单一,评分制度单板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与其说是一门环境专业课程,倒不如说是一门环保知识宣传课,是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和环境知识教育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因而考核的形式应该多样化,评价的形式也应灵活化[3]。

目前考试只是笔试,仅凭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并不能完全达到激发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考核[4]。

我校是工科学校,批改试卷规定中要求严格按步骤得分,对于绝大部分的科目是很合适的,但对于《环境保护概论》性质的课程,这样的得分制度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性,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2 教改的几点建议

总结了以上一些《环境保护概论》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本着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笔者提出了几点思考。

2.1 确定课程设置的意义

《环境保护概论》并不仅仅是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它是与能源、材料、仪器、管理、地质、经济、法律等各领域的知识交叉在一起的一门课程。

《环境保护概论》是为高等工科院校环境和非环境专业学生开设的“概论性”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能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普及环境保护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评估环境质量和在本专业范围内处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在上第一堂课时,教师应首先向学生讲解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表1 课程设置意义

此课程是在一年级新生军训完后的第一堂新课,作为本专业学生入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环境专业的性质以及它的重要性而设置的一门。作为入门课程,重点在于引导和激发学生对环境专业学习的兴趣,由浅入深的讲解来吸引学生往更细化的环境专业课程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2 调整角色定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教师教的很“主动”,学生学得很“被动”,使得“教”与“学”孤立,很少提供给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环境和机会,导致培养出一批应试型学生。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适当的时候当下“学生”,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主动“求助”如何解决环境问题,最后教师在用专业的角度进行讲解和点评,无论提供的答案对错和标准,都应鼓励主动思考学生,使学生有成就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热情,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2.3 课程安排

由于《环境保护概论》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广泛,并且环境知识也日新月异,专业老师应紧跟学科前沿,将环境专业学科的最新技术变革,环保的思想动态、环保产品的最新开发,和环保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本专业的学生。

结合我系老师各自擅长专业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在开设这门课程时候,尝试安排多位老师上课的模式,取之所长,传授给学生更丰富的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学生也能有机会感受不同老师各自的授课风格。

每位教师只教自己专业的内容,且只安排1-2次的课程,有充分的时间备课,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5]。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有针对性的授课方式,改善授课形式单一,上课气氛沉闷的问题。

表2 授课教师安排表

2.4 增加考核形式,改革评分制度

该门课程的考试形式可以采用多样化,按一定比分加总的模式来考核学生学习的效果和专业水平。比如说可采取笔试、参观实习报告、实验成绩、课堂讨论、专业论文等方式综合考核学生。

考试中的有部分问答题是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性,并没有一板一眼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有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就已经达到教学的目的,建议此类课程的问答部分的评分留给专业老师一定的自,便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3 结论

《环境保护概论》是环境专业比较重要的专业素质课,为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几点个人的改革意见。笔者认为没有上不好的课程,也没有真正不想学习的学生,我们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而非过多责怪于学生不认真上课,不爱学习。教师更应该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来带动学生共同探讨环境知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促使教学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天煜,赵文玉.浅议普通高校环境专业课程的结构性调整[J].高教论坛,2007(2):38-38.

[2]董怡华,等.《环境保护概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5):43.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91-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湖北武陵山区的生态建设空间进一步挤压,严守林业生态红线,维护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压力日益加大。据我国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主要结果显示,2009-2013年期间,各类建设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面积年均超过200万亩,其中约一半是有林地;局部地区毁林开垦、乱砍滥伐现象严重,森林资源保护意识薄弱、行政执法不到位等问题突出。在实际农林行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暴露出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强化林业资源保护专业人才队伍法制化建设迫在眉睫。

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的办学定位,我校林学、园艺专业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获批为第一批改革试点项目“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这对于我校的农林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民族地区农林从业人员的环境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经济发展,传统环境法教学模式相对滞后,无法适应社会对环境法律意识强的农林人才的需求类型的客观变化。因此,立足现实,运用法律机制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应对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形势,成为农林专业环境法教学改革需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优化环境法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特点

1.高校环境法教学内容的现状。环境法涉及法理学、刑法等法学学科,还涵盖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环境法教材体系涵盖内容广泛,各高校开设该课程情况不一样,仅湖北民族学院,法学、环境工程、林学等专业均开设了该课程。作为受众的本科生专业背景不同,针对农林等非法学专业环境法教材,与法学专业相比,应有所区别。目前,国内环境法教学内容大致包括法学理论(环境法基本原则、环境法基本制度等内容)和单项法律条文(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两个方面。对于法律理论部分,理论性强且较抽象,学生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学习热情不高,教师一般感觉不好把握。法律条文涉及范围广泛,内容繁杂,如污染防治类法律,各种各样的术语和数据会让人感觉缺乏实际性,学习效果不佳。

2.环境法教学内容的完善建议。根据农林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完成人才培养目标。选用环境法权威教材,金瑞林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三版),汇聚了北京大学瑞林环境法研究团队的成果,吸收了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教学改革成果和环境管理与司法实践新经验,在教材编排及内容方面适合非法学专业,其中“扩展阅读”和“案例讨论”涉及基础知识和案例,极大地提高了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文内容。[1]同时参考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其他教材,如钱水苗主编的《环境资源法》、韩德培主编的《环境保护法教程》、曹明德主编的《环境资源法》、吕忠梅著《环境法案例辨析》、蔡守秋主编的《环境资源法教程》。[2]由于我国新环境法于2015年开始施行,相关的环境法教材没有及时更新相关的内容,因此,在环境法教学内容上,通过查阅文献和时事评论,结合我国立法新动态,补充新环境法的亮点,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环境法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农林专业的学生,需及时补充污染防治的基础知识,加深理解人类同环境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污染物在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载体的迁移、转化和积累规律,探索其对有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等。将国内外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贯穿于污染防治法的讲解中,如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等。[3]抓住环境容量及自然资源利用行为的核心,突出生态承载力原则的重要性。通过了解这些知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与环境应和谐共处。在自然与资源保护法的教学内容中,农林专业学生知识结构较为完整,已具备生态学、林学的基础知识,相对而言,森林法、水土保持法、防风治沙法等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内容较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较好。在教学内容中,介绍我国自然资源储量及污染、破坏的严峻形势,强化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认识,真正担负起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三、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案例教学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中的适用。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当前已广泛用于环境法授课中。通过将实际事件的典型过程再现出来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环境法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4-6]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一些单项法和综合法存在长期争议,为适应新形势的环保需求,一些单项法经历了多次修改,如在大气污染质量标准及相关防治法律方面,2012年,新修订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加强了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作,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 2.5)和臭氧(O3)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2013年1月,全国出现4次较大范围雾霾过程,涉及30个省(区、市),多个城市PM 2.5指数“爆表”,2013年9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国十条”)以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两个重头文件。因此,案例教学法中存在案例时效性问题,对于案例分析,需考虑其依据的法律条文是否修改版本,尤其是新法和旧法变动较大时,需对比分析。在选择案例时,多引入当前的热点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事件,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案例选择具有真实性。在金瑞林主编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三版)教材中有些案例,很多可以找到其事件发生的原型,搜集媒体对于该事件的报道,讲解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通常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1]另外,案例地域性问题,除了搜集全国典型案例外,多结合湖北恩施地区的环境问题,如环保局行政执法、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盗伐滥伐林木、侵占林地等,易引起学生的警觉,加强其环保意识。由于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普遍,构建多媒介形式、多样化的案例教学形式容易实现,以解决学生运用环境法律解决实际环境纠纷的操作技能不高的问题。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实录形式、列举形式和视频案例形式,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7]同时,为提高卓越农林人才的实践技能,必须循序渐进地实施案例教学,让案例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例如,2012年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的案例,涉及环境法内容较综合,如企业违法排污、环保监督管理人员失职、重大环境事故的应急响应、公众参与、渔民损失补偿法律救济、环保公益组织参与等。因此,该事件可贯穿于整个环境法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讲解其反映出来的环境法问题,不仅可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点,同时可提出新的问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伏笔,这样学生学习起来连续性较强、印象深刻,学习效果也较好。因此,结合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从完善案例内容和案例教学方式出发,构建多媒介形式的、多样化适用的教学案例库,通过正确适用的案例库来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形成双向互动的良性机制。

2.尝试“模拟法庭法”教学形式,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民族院校农林专业师资水平的限制,要筹措环境法律诊所存在很大的现实困难。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环境纠纷的能力,模拟法庭在教学实践环节的应用,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这种形式一直被法学院广泛采用,通过案情分析、角色划分、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模拟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仲裁的过程,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态度。与法学专业相比,农林专业在法律基础理论上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模拟法庭的开展实质采用辩论的形式。例如,我们设计了一个模拟法庭,给出一个典型的案例,学生以“原告”或“被告”律师的身份出庭,“法官”由教师担任。[8]教师根据学生的临场表现点评,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学术理念内涵的理解。这种方式不仅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锻炼口才,培育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全面、深刻、反向性和多维性思维的习惯,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为将来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一定基础。[9]案例的选择是实施“模拟法庭法”需注意的要点,对农林专业学生而言,这无疑是新鲜的尝试。除了参考经典的环境纠纷处理案件的案例,需强化学生对模拟法庭实践的理念,如亲临学校法学院模拟法庭的审判现场,关注《全国模拟环境法庭大赛》等。通过观摩学习模拟法庭,了解司法审判实务技能,举一反三,将实际案例进行必要的“学术加工”,使模拟法庭使用的案例兼具实践性、生动性和丰富的学术理念及法的精神的内涵。

3.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目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环保宣传才起步,一些环保公益组织已开始相关工作,民众的环保意识已有一定提高。由于农林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学生环保专业知识缺乏影响其对环境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学习。例如,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会对理解和接受环境法中环境标准制度较为容易,而农林专业学生会感到不习惯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除了讲解自己对法律的理解,还需要引导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从环境法学教育中领会法律批判精神以及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10]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变被动式的灌输教授方式,加强学生自发学习的培养。一方面,通过积极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强调参与和过程的教学评价等,做到全方位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而使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得到保障与提升。[11]另一方面,采用“专题演讲讨论法”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专题演讲讨论法将演讲和讨论有效结合起来,具有直接性、具体性、公开性的特征。[12]在教学中,应用专题演讲讨论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例如,针对教学内容或一些热点的环境事件,学生对此感兴趣,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PPT或口述等讲解形式,锻炼其从环境法学角度思维的能力,将学习兴趣与环境法教学内容和谐统一。对于环境法的法律责任内容,课前让学生集中练习典型案例,带着疑问到课堂,让“互动”落到实处,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法律意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

四、组织参观实习,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环境法课程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和林学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组织学生到恩施州林业局参观实习,培养学生实践和观察研究能力,通过参观实习将所学专业融入到未来职业发展规划中,学生参观实习的积极性高,效果较好。通过林业局工作人员的专业和务实讲解,有助于学生系统、直观地认识目前林业资源环境保护的形势:介绍了恩施市林业资源概况,森林、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监督管理的规划、管理、执法工作等,讲解了对于违反《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实际执法难度和力度等情况,以及林业产权的认证工作。当前林木的盗伐和滥伐情况中很多涉及到采伐许可证以及林权制度的问题。重点介绍了目前恩施地区在明晰产权、核发林权证方面的工作,以及面对山林纠纷时,工作人员的行政调解效果;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开展的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宣传和法律知识普及活动的形式和效果。

通过参观实践活动,学生更深刻感受到环境保护法律在林业资源保护中的重要性,熟悉林业行业特点和自身专业技能要求,并充分把握专业学习与自身未来发展定位的关系。因此,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塑造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环保法律意识强的新型复合型农林人才,为我国林业资源保护储备力量。

五、结语

强化复合型的农林人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意识,对于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针对环境法课程特点,结合民族院校农林专业的具体教学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实践,研究行之有效的卓越农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主动适应资源环境保护现实需求以及就业多元化的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第三版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谭柏平,谢清平.高校环境法本科教材评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47-151.

[3]周丽.关于完善环境法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88-89.

[4]冯嘉.负载有度:论环境法的生态承载力控制原则[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8):146-153.

[5]谢伟.案例教学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适用―以环境法为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4,(2):110-111.

[6]朱利霞,张蓓.《环境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8,(5):208.

[7]魏静.试论法学素质教育在环境法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4,62.

[8]王.《环境资源法》课程建设摭谈[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4):29.

[9]冯铁柱.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0,(24):222-223.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例3

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形势下,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态势,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培养合格的环境法治人才。考虑到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如何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课程改革,对其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及教学改革以符合新的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应成为未来该专业学科发展与教育过程中应着重思索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定位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学科,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究其目的乃是人类为了应对自工业革命以来不断升级的环境危机,弥合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态势而设计的用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机制。但总体来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总是根植于时代变迁的历史土壤。

就国外而言,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这些问题引起了有关学科和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一方面,许多国家开始形成以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为中心的环境法体系;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大批研究、讲授和从事环境法实务的专业环境法工作者队伍,他们成立环境法研究机构、创办环境法杂志、在大学开设环境法课程,纷纷出版、发表有关环境法的论文、教材和学术著作。同时,因各国亦承袭各自传统法学研究方式而分为不同环境法学的教育模式,主要体现为欧洲大陆法系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前苏联(俄罗斯)模式,但其模式的共性在于:在积极促进环境法学学科发展的同时,都努力使得环境法学教育与社会发展实践呈现出高度的契合性。

反观国内,随着政府、民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法律法规的大量出台,环境法学研究日渐拓宽、不断深入,环境法学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但是,中国环境法学历经20多年的进程,从无到有、从抽象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积淀了丰富的经验,环境立法、环境教育与社会实践却存在着明显脱节的现象,因而也成为学界积极关注并加以改进的主要对象,主要反映在《论环境法学的形成和发展》(白水等,《东南学术》2003年第5期)、《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与环境法的发展》(颜士鹏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环境法学教育与生态文明法治化》(环境法学分会2011年会暨国际研讨会会议)等学术著作、会议中。因而,为进一步完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研究生法学教育体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国内外环境保护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法学知识综合素质,帮助有志于环境保护领域的学生提高进一步深造的能力,并有助于国家生态文明理念的进一步落实与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而环境法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与其改革策略应做进一步考量。

当前而言,建设生态文明已经融入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重要保障措施。党的十报告则进一步要求,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理论上看,社会的发展需要多种因素的促进,但依靠法律制度推进社会变革与进步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从现实来看,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也是一个涉及众多社会主体、关乎各种利益的重大问题,此类问题解决更需要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以将各种利益关系维系在一定的秩序之内。显然,作为规范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础准则,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之解决对策中法律制度的完善不可或缺。其中,产生于环境危机、以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立法目的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在协调自然资源本身多种利益的不同主体诉求、深化生态文明理念与建设实践方面将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国民环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普及性日益增强,很多的高校日益重视环境法学的教育。特别是在2007年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研究,正式确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成为法学学科16门核心课程之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则进一步巩固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法学核心课程地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高校法学教育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但是,从国内外的形势来看,我国环境法知识的普及、尤其是专业性的环境法学教育与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开展环境外交、处理环境事务、进行环境问题决策、开展国内环境保护实践等方面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环境法制意识薄弱,环境违法现象频现;环境法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模式不明确、教学内容及方式不具有针对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因此,在当前深化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的背景下,从事有关环境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高校、研究机构未来的一个重要任务即是对环境法专业教育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在帮助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的同时,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制运行模式。

总之,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产生与发展的国内外背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最关键的环节是要实行制度创新的要求,未来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需契合生态文明理念及制度创新需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前沿性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进而将现实问题与前沿问题结合起来,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理论研究、实际适用及辅操作提供多类型的专业人才。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研究生培养改革策略

就改革的总体目标来看,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应以生态文明建设对学科的现实需求为基础,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实验、实训、实习为依托,构建开放性、多元化的新型专业研究生教学体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应用、创新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应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例4

一、中职环境保护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

 

1.中职环境保护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恶化方面的问题也愈来愈严重。为加强对环境的治理保护,这一专业的开设就有其必要性。在环境保护专业教学中,实训教学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这也是使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的重要方法。环境保护专业实践性比较强,其是在诸多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中职环境保护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的中职环境保护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遇到很大的困难,需要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上多努力。一些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向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迈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诸多不足,而对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就变得比较重要。

 

二、中职环境保护专业的实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和教学方法

 

1.环境保护专业的实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中职环境保护专业实训教学中,要注意几个重要的点:要能和实际教材的教学要求紧密结合,把环境专业的职业岗位需要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技能纳入考核内容当中去;还要能充分注重对先进技术的引进等,使环境保护的教学内容能够多样化和时代化地呈现。这些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比较有利。

 

环境保护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深入调查,要及时掌握专业发展动向,保障技能项目的完善。在对环境保护专业的技能训练的具体目标方面要能加以明确,并充分重视。

 

2.环境保护专业的实训教学方法

 

为提高中职环境保护专业实训教学的质量水平,要从多方面采取科学措施。要将理论教学作为基础,将学生掌握环境保护实训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只有充分重视这些方面,才能真正使环境保护实训教学发挥作用。在学生掌握理论基础后,就要加强学生实训技能培训,考核过程中能充分注重学生的理论和实训教学的有机结合。

 

中职环境保护专业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活动载体的渗透进行强化,在学校中能够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中职环境保护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丰富化的活动强化主题,鼓励学生在学校中开展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在活动的策划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上,让学生进行团体探究,这样就能够使教学吸引力得到有效增强。

 

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要求和灵活运用紧密结合,实践操作过程中,在精确度以及方法的选用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考核,对学生在独立分析以及操作和严谨求学等方面的精神素养进行培养,让学生在环境保护的工作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新的发展。对学生的单向考核以及综合考核要有针对性,充分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灵活性的运用。

 

我国作为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发展的国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比较重要,只有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例5

二、因“才”施教

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不同专业学生的环保认识和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如文科专业的学生在环保技术和理论方面通常较理科专业学生要弱一些。教学过程中,宜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而因材施教。如有调查发现,在提问“消费时是否会选择有生态环保标志的产品”时,化学专业的学生选择“会”的比例较高,而法学专业学生多回答“不知道”。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是文科学生对环保知识相对欠缺,不知道、不了解导致他们在实际行为选择时,考虑经济因素多于其他方面,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在环境保护的教学中,应针对学生不同专业背景的层次性特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区别。文、理科学生都能积极关心周围环境问题,但文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及行为比较感性,如在提出牺牲个人利益保护环境、重视生态校园建设等方面文科学生积极响应,而理工科学生则比较理性,善于从生活细节入手,采取实际环保活动,如理科学生在生活中能主动关电等。针对文科学生,除理论知识的传输外,还应指出具体可采取的行为,如人走灯灭、双面打印、垃圾不随手乱扔等,有利于学生通过小的举措实现环境保护。而理科学生不同专业也有各自特点,如生物、化学等专业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针对此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深入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其积极讨论和采取实际行动,并投入到社会性公益组织和参与相关活动,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行为辐射影响其他人。

从具有环境意识到采取环保行为之间有大量的空间,学生可能会不知不想,有的会想而不行动,或想行动而又动摇,在教学中应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王媛等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可保护环境很重要,仅4%的学生认为应以个人利益优先,宁可牺牲生态环境。但当保护环境和个人短期利益发生矛盾时,50%左右学生是犹豫或被动接受的态度,不到10%的学生仅考虑短期个人利益。由此看出,大多数大学生的“行”明显滞后于“知”。环境教育重点对象是表现犹豫态度的大部分学生,通过适当的环境教育,促使他们树立坚定的环保意识,并能主动选择环保行为。在课堂教育中,即注重加强知识的深度传播,通过对科学道理的解释与资料的引证,增强对环境问题严重现状的信服。同时,将当代的热点环境问题带入课堂,引领他们关注一旦在身边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则对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将产生严重危害,迫使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如近年来北方频发严重的雾霾天气,大气污染使当地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剧增,多年的医疗资料也表明该区域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多,因污染而致癌的人数较以前增多。

三、“行”是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

如何使学生通过环境教育行动起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知”要转化为环境保护的“行”,只有有了行动才能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目前,大学生在环境意识“知”上的水平较高,关心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环保科学知识,对环境现状和危害有较多的认知,环保意识较强。但在环境意识“行”上的水平较弱,能积极选择环保行为的大学生不到一半,如别人随地丢垃圾自己也跟着丢的从众行为等。在调查中,相当多的大学生在牺牲短期个人利益来保护环境需要方面,态度不坚定,甚至有些错误想法。对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进行环保理念的培养,而更深刻的目的在于将环保意识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继而成为他们稳定的行为习惯。戴洪厚等在邯郸学院进行的“节能环保意识”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环保行为方面则较弱,如对日常生活行为“在没有垃圾桶的公共场所,吃过水果后,您会把手中的果皮放在兜里带回去处理”的选择率最高,而对说服与劝阻行为“你看到同学随便丢垃圾你会说服劝阻”(选择率仅26.3%)、教育行为(15%关注)的关注或执行程度低,对消费行为“毕业后,如果在您的工资里扣除一定的环境税(比如20元)”的支持居中,45%的学生支持。

王媛等调查发现,只有约30%~40%的学生能比较坚定地主动选择以保护环境目标为至上的行为。如何强化大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有不少教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王建英提倡在环境教学中的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徐永荣等提出直观式、体验式、参与式教学的应用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般来说,环境考查法是使用较多且效果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对周围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加深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从而使课堂教育与实践相联系,学生获得正确、真实印象的同时,积极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对环境问题的探究。另外,对有条件的学校或化学等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还可采用实验法,通过采集环境样品进行分析,从数据上了解周围环境的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在课堂上,可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选择一些热点生态与环境问题,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课外查询文献资料,提出个人观点。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例6

一、加强环境工程专业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长期以来,我国工科专业的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科学轻人文的教育倾向。大家普遍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研究和创造科学技术知识,同时当今社会工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更能体现经济效益。因此,在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要求等方面比较淡漠人文类课程。环境工程作为工科专业中的一类,也难以形成人文教育的应有氛围。第二,人文教育是一个系统教育过程,它应该体现教学的全课程与全过程育人。目前的课程设置虽然专门开设一些人文教育课程,供学生选修所用,但这些课程专业针对性不强,同时大班模式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第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环境保护责任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共同发展。而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更应进行环境科学思维、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做好民众环境素养提升的领头兵。

二、人文教育贯穿专业课程教学对老师的要求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的学习环节都是围绕专业设置的,因而学生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和精力很多,因此,人文教育渗透在专业课教学中,功效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它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最佳途径,能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但这对专业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立足社会现实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明白通过“教书”达到“育人”目的的伟大使命,并自觉在教学活动中予以践行。在进行专业课教学中,把专业的科学教育看成是包含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人文因素在内的统一体,结合社会现实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深入了解现代大学生的特点,把课程知识点传授与学生情感、心理和个性的需求结合起来,培养专业技术硬、人文素养高的环境技术人才。第二,教师要善于分解课程知识点,能进行科学理论与国家政策、国民素质、社会实际的有效融合,进行专业知识外延。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老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启迪学生思想,树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产生对环境工程的兴趣和热爱。鼓励、肯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积极表现;尊重学生兴趣和个性特点,利用学校第二课堂,有针对性地设计参观调研、专家讲座、创新实验等教学环节;重视教学情境,管理好课堂,把自己在实际工作、科学研究及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思考和克服的过程及经验乐于与学生分享。第三,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找到科学与人文有效融合的教学方式。环境工程主要解决人与环境的问题,含有丰富的人文内容和特质,但在专业教学中不能牵强附会或生硬穿插,避免说教或填鸭式教学。如介绍课程背景时,可以结合环境问题产生背景、环境保护发展历程,使学生深刻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如讲解环境标准时,可以与社会生产紧密联系,让这些科学理论渗透爱国意识;如讲解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时,可以进行国内外技术对比,让学生在树立远大的事业志向的同时,产生深深的家国情怀;在介绍学科技术进展时,可以介绍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风、道德与品格。第四,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能言传身教。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方面,还有人格与素养的教育,教师的学识、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及为人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环境工程的专业教师都是硕士、博士毕业,因此老师不仅给学生能传授环境科学的专业知识和前沿技术,而且能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及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论文撰写能力等的培养及创新精神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环境专业课程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案例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1-0035-02

目前,有关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争议不少。正确处理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供对环境影响尽可能小的设计方案和合理路线,要求工程建设的规划、决策、设计、勘测、建设、管理等人员具有较强的、自觉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素养。学校作为主要的水利工作者培养、输出单位,开展相关环境教育尤为重要。

一、课程体系现状

我国开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工专业)的高校有50多所,占全国本科院校的4.8%,年招生约3500人。这些工科院校对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及破坏作用早有认识,对环境教育也十分关注。通过登录相关高校网站调查,开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有5所985高校,6所211高校和9所普通本科院校,仅清华大学将《地球与人类环境》课程纳入水工专业基础课,其他学校没有明确的环境教育课程。其中某高校水工专业本科课程见图1。

图1 水利水电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其中,公共基础课15门,专业基础课9门,专业限定选修课必选10门,无环境教育类课程;专业任意选修课必选4门;另外,可从27门课程中选修5门,在27门中涉及环境保护的仅有《环境学概论》和《生态水工学》。素质类选修课变化较大,占总学分的4.4%,学分少,选择机会少,由此不难理解部分水利工作者出于对水利工作的热爱,夸大自己所从事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不以为然,甚至想当然认为发展就是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学校教育与国家政策脱节

我国专业环境教育在全国高校环境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协调和制定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以及组织编写专业教材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1]。对于非环境专业,长期以来,学校环境教育的内容仅仅停留在珍惜自然、爱护环境上。环境保护也被认为是专业机构和部门的环境污染治理。很多工科院校非环境专业学生接触环境类课程的机会不到10%[2],更多学生接受环境信息的渠道为零散的新闻传媒或生活积累,缺乏系统的环境教育,环境感知能力也随着离开学校而逐步削弱和日渐萎缩[3]。《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明确“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环境专业要开设环保课程或讲座;到2010年,实现全国环境教育体系趋于合理和完善,环境教育制度达到规范化和法制化的目标”。目前,既定目标并没有得到圆满的实现。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要想从理论课中接受环境信息和知识,只能选修学校开设的素质类选修课或专业任意选修课。而必修课和专业限定选修课以及专业任意选修课中的必选课都没有设置环境教育相关课程。加之工科学生学业压力大;学校跨专业选课管理办法,如受开班人数下限、学分、限定选课学期、个人兴趣等因素限制,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课堂环境教育的几率很小,使得有兴趣学习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学生错失机会,只能从众选课。

学校由于缺乏经费支持和专业指导,开展环境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开展的“贝迩(BELL)高校可持续发展创新课程推广计划”,2009年实施以来,试点高校分别为2009―2010学年25所,2010―2011学年22所,2011―2012年学年16所,但是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开设在这些高校的商学院、管理学院、环境学院和人文学院,没有工科专业。

(二)教材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符

对非专业性的高等环境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只是以普及为原则,讲授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4]。可供选择的融入环境教育的专业课程相关教材比较少。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教材中,大部分专业课教材对环境保护知识“心无旁骛”,小部分包含环境保护的章节或内容,但更新缓慢,或侧重于理论,或过于泛泛,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我国国情水情的严峻形势。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可选择的环境教育课程之一的生态水工学专业性较强,而环境学概论侧重各种污染防治。既然环境与资源密不可分,环境保护重要内容之一又是资源保护,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上却很少结合和反映两者间的联系,有关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等内容的课程也未体现在教学计划中。

(三)师资力量不足

开设环境课需要授课教师知识面广,对教师的素质、师德要求较高。目前,我国非环境专业很多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并非环境专业毕业生,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性强,任课教师多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未接受系统的环境教育知识培训;教师继续教育滞后,没有环境教育培训的主动和被动要求,教师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科学知识都不到位;经济发展兼顾环境和环境优先的观点没有得以有效传播。教师队伍环境素养的缺乏导致专业课程设置较少考虑环境教育,即使有也流于形式,不能将环境教育融合到材料力学、土力学、规划、设计等课程教学中。学校规定素质类选修课没有实验(实践)学时,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不符合环境教育应有的教学特点,效果不佳。

(四)缺乏激励机制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落实不到,人人无责。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是美德,是发自内心的,不讲回报,不图奖励。在整个社会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可以对坚持环境教育的教师和身体力行的学生给予尊重,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既可以增加环境保护践行者的精神愉悦,又可以鼓励更多的师生加入到环境教育的队伍,改变目前“口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环境保护知行分离现象。

三、应对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跟环境联系直接、密切,开设环境保护必修课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借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制度,学校环境教育应体现全方位、多元化。学校总体规划、学院课程设置、教师教材编著应同时启动,形成上下联动、齐头并进的态势。

(一)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应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大学”建设的号召,支持学校的环境教育事业,使学校成为实践环境理念的典范。通过改进传统教育,宣传和构建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将环境教育、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组织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建立专门机构或利用现有的教学督导团监督环境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实施情况;将环境教育纳入教师资格评审中。

(二)课程设置

环境教育是发展必要的技巧和态度以了解和欣赏人、文化、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是一种辨识价值和澄清概念的过程,不是要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环保专家。根据学校课程体系结构,分别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增加环境教育是比较理想的课程设置。然而,将环境教育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必修课,不仅增加学校、教师、学生的负担,还会降低大家的积极主动性,失去兴趣。环境教育课程的设置建议遵循“少就是多”的原则,学习质量的重要性应该超过教授质量。在现有课程结构中,将环境教育融入到每一节课堂中,将环境保护内容加入到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中,有专门谈及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等相关内容也强调将环境教育融入形式,也可以用环境教育课程替换1―2门必修课程或减少必修学分,增加选修学分。

(三)教材选编

学校是课程发展中心,而非外在机构的课程实验场所。每个学校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品质,国内外高校的环境教育成功经验可以参考,但绝不能复制,教材也一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进行环境教育的教材可以借鉴国外或校外教材,但随着教学实践的积累和体会,课程发展应遵循从下而上的发展模式。鼓励教师尽其所能,发挥专业自主,结合教学、科研经验和实践智慧,主动创新、改编教材,从而形成课程、教授、学习、评价、专业发展和校外环境一贯的整体。对在专业课教学中坚持讲授环境教育的教师,进行修订融入环境教育的专业课教材的经费支持。这对从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对教师继续学习和主动思考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四)教育形式多样化

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的渠道为课堂讲授和课外实践;可采用必修课、选修课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讲座、研讨会、学习班、社团、展板、影视、文学作品等形式。大力宣传“保护环境,我有责任”的观念,加大对身体力行、节能降耗行为的个人或单位进行表扬或奖励。

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涉及水、土壤、大气、生物、地质、声环境等自然环境和包含农业、经济、土地利用、文物古迹、人群健康等在内的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和潜伏性。许多环境影响一旦形成,不可修复。深入、细致地进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环境教育是所有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将环境教育与教学改革结合,内化于专业课程和教学实践性环节中,融会贯通到学生的每一堂课中,对于学生大工程观的培养、环境理念的建立和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能够起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文.我国高等环境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大学教学,2009,(7).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例8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介绍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例9

关键词:

环保概论与环保法;教学改革;非环境专业

目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高等院校关于环境教育的普及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大学生学到环境知识,增强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之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责任,并带动周围的人共同保护环境[1],是“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主要让学生学习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现状及其产生和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水、大气、土壤、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的污染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等问题[2]。这门课程能使学生获得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法律的基本知识,同时能引导学生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态度。“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的学习既是国策教育,又是国情教育,更是高尚文明的素质教育。该课程与环境工程专业中“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法”等专业课程紧密相连,但对于非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因其内容较为抽象、复杂,导致课程体系枯燥无味。因此,对面向非环境工程专业的“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一、非环境工程专业“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

“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教材的内容较多,涉及的知识面广,近年来出版的相关教材内容抽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以纯理论知识为主,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设置这门课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环保宣传意识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和国家公民,而并非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是伴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的,是由多学科相互融合形成的一个跨度很大的综合性课程,因此传统教学方式中以教材为根本的教学难以跟上环境保护知识的发展[3],不能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需求。

(二)非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出勤率较低

由于“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不重视该门课程,认为它是一门概念性的理论课程,对自己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工作没有帮助的兴趣。另外,教学大纲的要求注重于逻辑思维和理论知识的全面培养,并且“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基本没有安排实验课,导致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少,难以与现今的实际环境问题和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法律纠纷相联系,使学生感觉学习该门课程枯燥无味,因此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学生上课的出勤率较低。

(三)以教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作为一门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全院通识课程,“环保概论与环保法”由于受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限制,该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概念性的理论知识和现有成熟的环境保护及治理技术。在该门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一般多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讲授,没有将重点放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技术上,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全部是接收教师灌输的知识,完全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缺乏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非环境工程专业“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启发式教学法

在“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并结合学科前沿知识和生活中实际案例进行讲授,多讲解学生感兴趣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和与环境相关的法律纠纷。同时,对当前正在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目前发生的环境污染特大事故和学校附近的污染事件,如合肥大湖名城创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巢湖治理与滨湖新区建设等事件,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进行汇报。在讲授清洁生产部分内容时,教师要结合清洁生产理论,分析社会实践中各大企业存在的清洁生产问题,增加学生对清洁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清洁生产报告的编制工作进行审核,引导学生完成清洁生产报告的撰写工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现今大学教育中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其优势在于密切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因此,在“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案例的典型性、代表性和针对性,表1列举了在“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堂上每一章节教师所列举的一些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关于人类目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和近期发生的各种重大污染事件。

(三)网络教学法

传统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按照逻辑体系和学科划分编写教科书的,且学科体系相对封闭、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因此网络资源成为教学内容必要的补充。它能动态反映当前现实世界中的信息,而教师运用这些网络信息和技术,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具有实效性。笔者在“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教学中采用网络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使用仿真软件及相关flash模型对理论知识进行演示,使学生直观生动地掌握了理论知识。例如,大气中除尘设备的分类及原理知识比较枯燥,课堂中笔者采用机械式除尘、旋风式除尘和布袋式除尘设备的flash模型,让晦涩难懂的原理变得简单直观,这样能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另外,笔者还利用动画介绍PM2.5对人体的危害,将其对人体各个部位可能产生的影响演示得淋漓尽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中播放生态多样性消失的纪录片“阴影下的切尔诺贝利人”等影像资料,引发学生对世界环境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并鼓励学生更好地掌握“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的相关知识。

(四)参与式教学法

“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大量实践经验证明,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更佳,值得所有一线教师尝试[5]。笔者在授课时要求学生每节课后积极准备环境素材并在课前5分钟进行汇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思考,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内容,设定一定的情景,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其综合素质。如笔者讲授完“环境生态学”这一章内容后,让学生进行课堂专题研讨,并选学生代表上台讲解他们家乡或学校周围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同时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使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掌握了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另外,笔者在讲授完“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理论知识,如概论、环境生态学、大气污染防治、水体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噪声控制、环境保护法等内容后,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电子图书馆、超星图书馆及各类期刊数据库等电子资源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目的是加深巩固重要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环境保护基础知识,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自发地走出教室,进行室外学习,调查学校及周边地区和周边村庄的污染源情况,记录污染源的位置、污染源的规模、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和周边的污染程度,以及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学生通过参与调查,不仅积累了污染源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建议。

(五)科研式教学法

科研式教学法能及时地将学科的前沿动态介绍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科研成果、最新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增加了教学的深度,拓展了专业的广度[6-7]。例如,笔者在讲述环境监测与分析的内容时,将相应的科研项目“监测方法与分析”及最新的环境污染监测技术以学术专题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另外,笔者还在讲述水污染及其控制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穿插了本人承担的部级项目“CWAO中Mo/LDHs纳米薄膜催化剂的构筑及催化氧化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向学生阐述国内外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的机理,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湿式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度,以及国内外水处理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三、非环境工程专业“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

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摸索,“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到了不断的改进,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达到了“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喜欢参与式和科研式教学方法,并能从中获得环境保护领域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这2种教学方法都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课堂知识不再枯燥、乏味。另外,问卷调查中学生还建议专题讲述的内容需进一步细化和筛选,以达到“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

资助项目:湘潭大学第8届教改项目———“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研究。

作者:许银 戴友芝 汪形艳 陈跃辉 单位:湘潭大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德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质量[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2):9-10.

[2]代莹,王伟,张敏,等.“环境保护概论”通识教育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64-65.

[3]陆一新,赵康,景江,等.“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改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3(12):218-219.

[4]王伯铎,王小文,马俊杰,等.“清洁生产概论”公共选修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5(5):91-94.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例10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要想从理论课中接受环境信息和知识,只能选修学校开设的素质类选修课或专业任意选修课。而必修课和专业限定选修课以及专业任意选修课中的必选课都没有设置环境教育相关课程。加之工科学生学业压力大;学校跨专业选课管理办法,如受开班人数下限、学分、限定选课学期、个人兴趣等因素限制,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课堂环境教育的几率很小,使得有兴趣学习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学生错失机会,只能从众选课。学校由于缺乏经费支持和专业指导,开展环境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开展的“贝迩(BELL)高校可持续发展创新课程推广计划”,2009年实施以来,试点高校分别为2009—2010学年25所,2010—2011学年22所,2011—2012年学年16所,但是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开设在这些高校的商学院、管理学院、环境学院和人文学院,没有工科专业。

教材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符

对非专业性的高等环境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只是以普及为原则,讲授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4]。可供选择的融入环境教育的专业课程相关教材比较少。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教材中,大部分专业课教材对环境保护知识“心无旁骛”,小部分包含环境保护的章节或内容,但更新缓慢,或侧重于理论,或过于泛泛,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我国国情水情的严峻形势。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可选择的环境教育课程之一的生态水工学专业性较强,而环境学概论侧重各种污染防治。既然环境与资源密不可分,环境保护重要内容之一又是资源保护,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上却很少结合和反映两者间的联系,有关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等内容的课程也未体现在教学计划中。

师资力量不足

开设环境课需要授课教师知识面广,对教师的素质、师德要求较高。目前,我国非环境专业很多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并非环境专业毕业生,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性强,任课教师多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未接受系统的环境教育知识培训;教师继续教育滞后,没有环境教育培训的主动和被动要求,教师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科学知识都不到位;经济发展兼顾环境和环境优先的观点没有得以有效传播。教师队伍环境素养的缺乏导致专业课程设置较少考虑环境教育,即使有也流于形式,不能将环境教育融合到材料力学、土力学、规划、设计等课程教学中。学校规定素质类选修课没有实验(实践)学时,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不符合环境教育应有的教学特点,效果不佳。

缺乏激励机制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落实不到,人人无责。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是美德,是发自内心的,不讲回报,不图奖励。在整个社会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可以对坚持环境教育的教师和身体力行的学生给予尊重,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既可以增加环境保护践行者的精神愉悦,又可以鼓励更多的师生加入到环境教育的队伍,改变目前“口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环境保护知行分离现象。

应对措施

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应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大学”建设的号召,支持学校的环境教育事业,使学校成为实践环境理念的典范。通过改进传统教育,宣传和构建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将环境教育、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组织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建立专门机构或利用现有的教学督导团监督环境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实施情况;将环境教育纳入教师资格评审中。

课程设置

环境教育是发展必要的技巧和态度以了解和欣赏人、文化、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是一种辨识价值和澄清概念的过程,不是要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环保专家。根据学校课程体系结构,分别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增加环境教育是比较理想的课程设置。然而,将环境教育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必修课,不仅增加学校、教师、学生的负担,还会降低大家的积极主动性,失去兴趣。环境教育课程的设置建议遵循“少就是多”的原则,学习质量的重要性应该超过教授质量。在现有课程结构中,将环境教育融入到每一节课堂中,将环境保护内容加入到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中,有专门谈及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等相关内容也强调将环境教育融入形式,也可以用环境教育课程替换1—2门必修课程或减少必修学分,增加选修学分。

教材选编

学校是课程发展中心,而非外在机构的课程实验场所。每个学校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品质,国内外高校的环境教育成功经验可以参考,但绝不能复制,教材也一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进行环境教育的教材可以借鉴国外或校外教材,但随着教学实践的积累和体会,课程发展应遵循从下而上的发展模式。鼓励教师尽其所能,发挥专业自主,结合教学、科研经验和实践智慧,主动创新、改编教材,从而形成课程、教授、学习、评价、专业发展和校外环境一贯的整体。对在专业课教学中坚持讲授环境教育的教师,进行修订融入环境教育的专业课教材的经费支持。这对从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对教师继续学习和主动思考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