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2-04 08:52:06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U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354-01

环境问题是人们在社会发展中一直遇到的问题,人们为了解决环境问题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是却不能从本质上解决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区域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气候变暖、水资源减少等问题破坏了生态系统,给生态系统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生态系统健康,需要对环境进行管理。而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下,环境管理的措施要从整体的系统出发,使生态系统更加健康。

一、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基础

生态系统健康最为关心的是生态系统功能紊乱的辨识、诊断方案、有效指标的设计及健康评价体系,生态系统健康学另一关心的问题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幅值,组织结构的负荷能力,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生态系统的扩散能力,从这一点上讲它又是多门学科的交叉科学。生态系统健康学的理论基础强调人类科学、医学、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的理论交叉。生态系统健康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为人类提供健康的食品,从这一点上可见,生态系统健康学必须依据人类科学、医学、预防医学和环境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生态系统健康同时也要关心社会的持续发展、关心人类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性、耦合性,因此,社会科学、经济科学方面的理论也是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基础生态系统健康学的有关问题,必须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健康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才能得到解决。可见,生态系统健康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科学的实践。

二、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体系

评价生态系统健康首先要选用能够表征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参数;其次要对这些特征进行归类区分,分析各个特征的生态健康的意义;再次是对这些特征因子进行度量,确定每个特征因子在生态系统健康中的权重系数,每类特征因子在生态系统健康中的比重;最后确定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建立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区域范围的生态系统、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因子、特征因子的权重、各类特征因子的比重及评价指标体系是不一样的,它要依据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演变规律、服务目标、经营目的的不同而不同。

三、生态系统健康与环境管理

社会在不断的变化,在环境管理中也要与社会的发展形势一致,寻找新的管理方式,保证环境管理有效。而生态系统健康就是新的管理方式中的一种。如果生态系统是健康的,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生态系统在社会的发展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以健康的生态促进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系统健康与环境管理的关系如图1显示,具体的表现如下:

1、在环境管理中最基础的环节就是生态系统健康,怎样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健康就要从生态系统的本身出发,对于生态系统中的规律以及结构都要十分的清楚,同时也要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健康一般具有两种功能,一种的直接功能;另外一种是潜在功能,而判断生态系统是否健康,要看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发挥的程度如何。查看生态功能发挥的效果就是环境管理所要开展的工作。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下,有许多的子系统,而环境管理要求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的内部能够和谐,从而保证环境管理的有效性。

2、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活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活和发展都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面对环境问题开展的环境管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保证人类的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联系密切,如果生态系统健康,可以为人类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能好保证社会的稳定。而环境管理也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因此从作用上看,生态系统健康与环境管理是和谐统一的。

3、人们都很清楚生态系统的作用,但是怎么样才能使生态系统发挥最佳的功能是需要人们去思考的问题。如图1可知,从总体上看,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而每一个环节中又包括几个小的环节。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生态系统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为环境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措施。技术和管理相结合,才能使环境管理的效果达到最佳,因此,要保证生态系统健康也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考虑,生态系统健康促进环境管理发展,而环境的管理又保证了生态系统健康,因此在采取促使进行环境管理的时候,要以技术和管理为主,保证生态系统健康,从而使生态系统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发挥。

4、生态系统健康程度是环境管理中的主要生态问题。生态系统健康与否,主要体现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活力、恢复力、扩散力等特征上。功能紊乱、结构退化的生态系统必定造成恢复力弱、负荷能力小的结果。如衡量土地生态系统不健康的特征有:侵蚀量大、肥力丧失、水文反常、某些物种非经常性的数量爆发或莫名其妙的局域性灭绝、农林产品产量减少和质量退化等,这些特征的出现或其中某些特征的出现均反映出土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紊乱,即不健康的标志。这些现象也称生态系统危困综合症。这些问题同样也是环境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它直接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5、优化的环境管理是生态系统健康的社会保障

优化的环境管理和生态系统健康是分不开的,二者缺一均不能实现,优化的环境管理为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境,提供了社会保障。生态系统健康是优化环境管理的目的。二者作用于区域复合生态系统,促使区域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生态系统健康是探讨区域生态系统和环境因子的作用机制,探讨区域生态系统内部因子间的作用规律,环境管理是保障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二者存在复杂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四、结束语

由上述可知,可以清楚的知道生态系统健康与环境管理的关系。人们进行环境管理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保证生态系统健康,而生态系统健康又包括很多方面,尽管生态系统健康涉及的环节多,但是在生态系统健康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渗透环境管理。生态系统健康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结构,环境管理中要以整体的生态系统健康为管理的核心,从而提高环境管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陈颖.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例2

心理健康研究中引入生态学取向的必然性

纵观当前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首先呈现出单一学科研究的特点。心理健康是心理学这一学科关注的问题,研究成果众多。但是正如心理学的分裂与破碎一样,心理学内部各派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分歧也在加剧,每一个心理学派别所界定的只是心理健康标准的某一层次、某一部分。

其次,心理健康研究缺乏宏观的理论深度及微观生活世界的现实性。已有的大多数研究并没有真正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使得既缺乏必须的理论准备,又很难真实反映人的生活状态,缺乏适用于现实生活的有效性。

第三,心理健康的研究西方的多,本土的少。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对西方各心理学派的心理健康观进行甄别、阐释、转述和验证上。基本上在西方标准的框架内,根据西方心理学对心理的界定,以西方心理学研究心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的研究,因此造成心理健康研究混乱不一,同时又不能产生实际效用[1]。

对生态学取向的探讨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家们越来越倾向于从生态系统用整合的视角来看待科学问题,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共同趋势――生态学取向。生态学取向具体地表现为各个学科纷纷把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应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并建立相应的交叉学科。生态学取向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在心理学的社会行为领域。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倾向有增无减,心理学与生态学的结合形成了新的重要的学科――生态心理学和心理生态学。生态学的方法论和生态的方法是指以生态的或共生的观点、手段和技术来考察、探讨、干预生活世界、生活过程和生活内容。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2]。

生态学取向对心理健康研究的意义

对心理健康理论研究的意义。如同心理学的分裂与矛盾一样,心理健康的研究也面临分歧与争吵的困境。困境的产生主要缘于心理学内部各学派对心理、心理健康本质理解的片面性、孤立性。生态学的方法论提供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等,可以带来心理学研究中关于对象或者关于人的心理的理解,关于人的心理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式的理解上的重大改变。因此,在心理健康研究中引入生态学的方法论,就是要将人的心理健康放在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整体中进行研究。既考虑到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的共生关系,又考虑到心理健康发展的动态历程。这种思路有可能使心理健康研究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建立系统、合理的心理健康观。

对心理健康应用研究的意义:首先,对个体的健康与成长的价值。个体的生存价值体现为个人目标的实现,而个人目的实现是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联的。个人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个体的行为,而要了解个体的行为,首先要了解他所处的环境。个体的行为是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生的,了解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调节和控制个体的行为,使之朝着有利于个体和环境的方向发展。另外,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如果人们有目的地控制行为的环境,有意识地促使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加强对个体行为的正确引导,就会有利于个人目标的实现。只有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收到长远的稳定效果。其次,对社会、环境的价值。人类与环境本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但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破坏了人类文明圈的生态环境,引起了人类与环境的冲突,如人炸、能源枯竭、生态恶化等。生态学观点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最优地解决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反映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生态学观点强调用联系的、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人类与环境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引导我们从一个更深入和更基础的存在的层次来解决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健康、和谐。

对今后心理健康研究的展望

我国心理健康生态学取向的研究少而散,缺乏系统、有序的研究,因此,今后仍要加大研究力度。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的说法,但却包含丰富的心理健康观、心理调整或心理治疗的思想。在今后的研究中,要进一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心理健康思想,以指导心理健康的维护及对心理问题的干预。另外,在对传统文化中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进行分析时,也要用生态系统的观点,进行全面的考察。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从传统文化到心理学化的方法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对传统的东西进行科学化的解释,使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与当代心理学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又要加强传统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的可操作性,使之能够为人类、为社会、为环境造福。

在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生态取向的考察时,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考察的视角包括传统中国文化对心理健康、心理异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深入探索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应从生态学的视角,将个体置于其所在的生态环境中,综合考虑心理健康可能的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例3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扩大态势。西方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走了一条高物耗、高消费和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并将其发展所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危害逐渐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则由于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一时难以摆脱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道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日益频繁、淡水资源逐渐枯竭、荒漠化现象逐步加剧,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基础的功能越来越弱,直接影响全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空间,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严峻的背景和形势下,“关注生态健康、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并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根据国际上的共识,生态健康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关系的健康,也就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健康,包括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环境健康,人居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代谢环境的健康,以及产业、城市和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健康既是硬件,包括人和环境的完好程度;又是软件,是人与各类物理、生物、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协同进化关系;生态健康还是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大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综合表象。而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文明。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尊重自然,谋求和谐,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生产和生活方式,正视矛盾、化解矛盾,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求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

生态健康是“天人关系”或“人地关系”和谐与活力的功能表征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而认知、体制、物态和心态领域的生态文明则是调节生态健康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

关注生态健康,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富裕强盛的根本出路。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既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经验的总结,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升华。这充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是建设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534-03

1现代健康观和健康决定因素及其启示

1.1现代健康观与健康决定因素人类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受时代、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人们争取健康权利的科学基础。受传统观念和世俗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把有无疾病作为健康的判断标准,认为“无病即健康”,机械的把健康与疾病看成单因果关系。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健康新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个定义包含3个意义[1]:一是突破了“无疾病即健康”的狭隘、消极的、低层次的健康观;二是对健康的解释从“生物人”扩大到“社会人”的范围,把人的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健康联系起来,同时强调了社会、政治和经济对健康的影响;三是从个体健康扩大到群体健康,以及人类生存空间的完美,这里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要求人们主动协调人类机体与环境的关系,保持人的健康与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的高度统一。1974年,前加拿大卫生与福利部长Marc Lalonde提出了影响健康的4大因素,即,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环境以及卫生服务的可得性。它代替了“所有健康的改善都来自于医学”的狭隘观点,使人们理解了许多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这一理论的提出,引起了人们对社会、物质、经济和政治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的重视,同时导致了许多社会机构和政府组织实施健康促进项目来帮助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目前普遍认为,决定健康的因素为以下几大类[2]:1)社会经济环境:社会地位、个人收入、社会关系、教育、就业和工作条件、人文环境等,支持人们作出健康选择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环境和人造环境等。3)遗传和发育状态:获得性体质、性别和人生早期阶段(围生期和婴幼儿期)的发育状态。4)生活方式:如健康生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缩影和体现,许多不良卫生习惯和不良生活行为是当今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5)卫生服务:健全的卫生机构、完备的服务网络、一定的经济投入、合理的资源配置,是维持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损伤的直接保障。

1.2健康责任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

1.2.1社会环境深刻影响个人行为及其生活方式,并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美国学者J.Thomas Butler认为,在人类健康(疾病与死亡)归因中,遗传因素占16%,环境因素占22%,卫生服务占8%,生活方式占54%[3]。生活方式对于健康的重要作用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人们似乎认为,生活方式完全取决于个人行为。20世纪70年代,许多研究机构以大量的案例调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多数健康问题都可以追溯并归因于个人的生活习惯”,美国学者John Knowles认为,个人健康最大的敌人就是人本身。但是,也有许多社会学家对强调个人在健康方面的责任的结论提出批评。Rob Crawford指出:过分强调个人在健康方面的责任实际上是在“谴责受害者”,因为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个人决定和个人行动的影响,掩盖了环境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也忽视了人类行为科学,忽视了个人正越来越无法控制自己的健康环境。社会流行病学家S.L eonard Syme和Linda Balfour认为:即便某个人的不良行为可以改变,但形成不良行为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如果不发生变化,那么上一代人所遭遇过的不利社会环境还将在下一代人面前重演,更何况大社会背景的某些负面作用会成为个人行为改变的阻力[4]。事实上多数个人行为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紧密相关,某种行为在社会的流行也都是具有深刻社会根源的,个人的决策与行为是在大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它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日趋深刻。

1.2.2学校体育不是学生体质健康的权威学校体育具有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功能。多年以来,教育界和体育界普遍认为“学校体育就是专为学生健康而设立的”,因此,人们习惯于把学生健康状况与学校体育联系在一起,一旦学生健康发生问题,就总是从学校体育寻找原因。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多项指标逐年下降,引来许多“学校体育怎么啦?”的责问声。但是,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健康是受多方面影响的,体育对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却不能包揽健康问题,尽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尽管近年来学校体育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力度,但是体育法规政策、体育资源及其分配制度、体育健康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某些社会现象的负面影响,直接威胁人们的健康,并削弱学校体育对学生的健康促进作用。因此,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学校体育对于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显然是杯水车薪,学校体育的健康促进功能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学校体育不能包揽学生的健康问题,学校体育充其量也只能是促进健康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学生健康问题不能由学校体育单方面承担。因此,应当理性审视学生的健康问题,改变学校体育对学生健康大包大揽的观念,给学校体育一个客观的定位。同时也要求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青少年儿童的健康问题,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努力,改变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局面。

1.2.3把握健康因素,和谐发展学校体育健康决定因素的复杂性警示我们,必须把影响健康的因素纳入学校体育改革视野,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和发挥有利条件,避免一切影响健康的负面因素。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实际上是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5]。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所有的人都应该获得最基本的健康资源,包括和平、适当的经济资源、食物和住所、稳定的生态系统和可持续性资源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示人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既考虑人的自然属性,又侧重人的社会属性,即兼顾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因此,学校体育改革一方面要根据人类行为科学规律,积极干预学生的体育健康行为,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体育资源和平等享用资源的权利,做到多因素发展的和谐统一,这应该成为未来学校体育改革的导向。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体育改革的焦点集中在体育课程改革,给学校体育带来一片生机。课程改革吸引了学校体育工作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所有眼球,虽然体育课程历来被认为是学校体育的核心,但是,局限于体育课程改革,必将给我们带来困惑。实践“健康第一”思想和“终身体育”目标,决不是体育课程单方面所能完成的,政策法规、社会环境、健康服务体系将成为实践“健康第一”思想和“终身体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相对发达阶段,物质条件相对丰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势下,学校体育改革应该与之相适应,使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政策法规、社会环境、体育健康服务体系等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和谐发展,确实为学生当前的健康服务,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创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实现“终身体育”目标

2.1实现“终身体育”应以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为核心大量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有益健康,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是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健康生活方式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把科学的体育锻炼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可以调节并改善人们的不良习惯,调适人们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状态,有益于身心健康。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体育作为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已经受到普遍采用,体育正以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6]。科学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与人的生命质量关系密切,与现代人生理、心理、社会健康休戚相关的特殊生活方式[7]。宣传、教育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内容,可以使人们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并在获得科学锻炼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稳定而又健康的锻炼习惯[8]。

2.2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策略学校“体育健康促进” 广义的说,是健康促进在学校体育的延伸,是以体育为手段、以学校体育体系为平台的健康促进策略。结合健康促进理论,笔者把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定义为:以体育为手段,通过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在社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体育课程和非体育课程,创建安全的体育活动环境,提供合适的体育健康服务,以促进学生健康,逐步形成科学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的过程。这是一个通过组织和政策支持等举措,针对学生进行干预,减少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促使学生建立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策略,是一个全面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其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科学体育生活方式是“终身体育”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实现“终身体育”的载体,而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是促进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具体措施,因此,可以认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策略。依托学校体育体系,构建和实施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策略,具有坚实的基础和现实意义。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健康促进”的研究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出现[9-10],尽管它们还只是初步的、小范围的尝试,是个体行为层面的干预,但已经预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端倪及其广阔的前景。

2.2.1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内容构成构成学校“体育健康促进”体系的内容应该是综合的、多层面的、全方位的、全面影响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借鉴学校健康促进理论,结合学校体育特点,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内容应包括政策与规划保障、体育健康教育、体育健康环境、体育健康服务、社区联系、个人体育健康技能培养等(图1)。

2.2.2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组织功能构成根据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内容设置具有相应功能的组织机构,以保证整体策略的实施,如图2所示。参与的范围几乎是学校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各部门的工作是通过技能培养、行为干预、环境的潜移默化来达到促进学生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

2.3PRECEDE-PROCEED理论模式的应用学校“体育健康促进”从属于健康促进,操作上有健康促进模式的基本特征,因此,完全可以运用健康促进模式的组织框架。目前已有若干健康行为群体干预理论,其中最著名、应用最广泛、发展成熟的是由美国学者劳伦斯・格林(Lawrence W.Green)提出的PRECEDE-PROCEED理论模式,这个模式前后相互呼应,为方案发展和实施的计划指定、执行和评价过程提供了一个连续的操作图式[3](图3)。如图所示,行为干预计划开始前要进行问题诊断,包括五个方面的诊断,即社会学、流行病学、行为和环境、教育和组织以及管理和政策诊断。计划制定后要进行执行与评价,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因素评价和效果评价。PRECEDE-PROCEED模式有若干个步骤,各步骤的工作内容如下:1) 社会诊断:是确定人们的健康需求和生活质量状况的过程,它通过参与旨在了解社区的活动来实现。2) 流行病学诊断:通过流行病学和医学调查确定目标人群健康问题的程度、分布和原因。3) 行为与环境诊断:行为诊断是描述可能影响健康的有关活动。环境诊断系统的评估影响健康的社会和环境因素。行为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于健康。4) 教育与组织诊断:发现教育和组织中的问题。5) 管理与政策诊断:是对制定和执行计划的组织及管理能力的评估。通过组织发动、协调、制定政策与完善政策等不同的干预策略,以实施计划。6) 因素评价:确定能引起行为和环境过程发生改变的因素,Green和Kreuter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三大类:①倾向因素(predisposingfactors):通常先于行动,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条件,主要包括知识、态度、信念、价值观及个人的技能等。②促成因素(enablingfactors):是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包括卫生保健服务和各种社会资源。③强化因素(reinforcing factors):它存在于行为发生之后,是对行为积极的或消极的反馈,主要来自社会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和态度,也包括人们对行为后果的感受等。7.执行和评价:应该强调,评价不是最后的步骤,评价工作贯穿于整个过程。

该模式应用于学校体育,可以促使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促进的一体化,从而形成“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它对于学校体育具有科学方法论意义,对于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康决定因素的权重也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也不断的发展着。学校体育也因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虽然学生健康问题不可能单纯由学校体育承诺,但学校体育应该力求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争取学校各部门把自己的工作与学生健康联系起来,努力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健康,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自有其相对完整的体系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应当与时具进,不断汲取新的科学成果,借鉴不同学科的经验,丰富自身内涵,适当扩展外延。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核心,但是,当轰轰烈烈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取得可喜成果,而学生体质健康却逐年下降时,我们是否应该抬起头来,放眼社会,洞察、分析被我们所忽略的健康因素和社会因素,调整改革策略,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使学生受益一辈子,真正落实“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思想。学校体育运用健康促进理论和操作模式,构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策略,正是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动员家长、学校、社区共同努力,通过创建体育健康支持性环境,以人类行为学为理论依据,科学干预和影响学生的体育行为,促进学生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它将为当前学校体育改革提供新视野、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主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 傅华,李枫主编.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

[3] 胡俊峰,候培森主编.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例5

二、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环境与健康是应用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系统地研究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群健康关系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由于授课对象多为非生物和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相对有限,而这些内容又与自身健康息息相关,很多本科生对本课程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选取授课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兴趣,拟定教学内容。

经过连续5年10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确定了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为环境与健康概论,重点介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微量元素与健康,环境污染与健康及环境安全;第二章为水环境污染与健康,介绍水体污染源、污染物及水体污染的危害,水质标准和饮用水卫生;第三章为大气污染与健康,生活中常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空气质量标准;第四章为物理污染与健康,介绍当前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污染、光污染等及其对健康的危害;第五章为农药污染与健康,日常生活中主要的农药污染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农药污染的防治和污染食物的处理;第六章为食品安全与健康,当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各种食品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第七章为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介绍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室内装修中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及控制对策;第八章为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主要介绍生物入侵的危害与对策、生物技术与安全。

上述教学内容决定了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性、时代前沿性,将全球当今典型的环境问题与健康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综合性、科普性、趣味性强,易于理论联系实际,非常适合作为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的公选课来开设。2008年开课至今,已经连续授课共计19个班(100人/班),选课学生达1900人,涉及范围涵盖全校大多数专业(除医学和生物学)的本科生,学生评价很好,是颇受本科生喜爱的一门全校性公选课。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

丰富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充分恰当地利用课件、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由于公选课每周只安排一次,间隔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学生记忆信息的遗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强烈的信息刺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围绕重点内容,参考国内外最新资料,反复筛选和重新编辑制作出符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针对教学内容,注意收集播放相关制作精良的影碟,如在讲授物理污染与健康一章时,放映有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光污染等;在讲授水环境污染与健康一章时,放映关于水俣病的视频;在讲授食品安全与健康一章时,放映著名营养学专家关于饮食与健康的讲座视频。这些视频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对强化课堂教学内容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5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和影像资料的结合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有效地提高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环境与健康网站、医学网站和生态学网站、书籍、期刊杂志等,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拓展知识面。

严格制定课堂考勤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评价。采用课堂考勤、讨论、作业、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考勤、讨论、作业占总成绩的40%,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60%。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又提高了其论文撰写的能力。应用网络工具加强教学管理和师生交流。建立本课程的公共邮箱,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疑难问题和自己的观点,互相讨论,教师定期对所讨论的典型问题进行提炼总结,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讲解。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进行课程网站建设,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让更多的学生(包括未选修的)受益,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更为方便、快捷和顺畅。

开课5年的教学效果比较见表1,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成绩由2008年的80.50分上升到2012年的92.80分;学生期末考核平均成绩也逐年升高,由2008年的76.20分上升到2012年的86.90分;通过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选修此课后认为收获很大的学生所占百分率逐年上升,2012年达到86.80%。说明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例6

教育政策的环境分析可以提高教育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对于改善具体教育政策的环境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一项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构成了教育政策的内外部环境。对教育政策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做出制定、执行、调整或终止具体的教育政策等决定,不断改进教育政策的实施,使教育政策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同时为其他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教育政策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政策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国际环境4个大的范畴。本文从这4个方面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引起相关政策制定者的重视,不断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对其他教育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影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具体如下。

一、政治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政治因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对国民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等方面,反应在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中就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目的的要求、性质的要求、方向的要求等。

1.目的的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国际化趋势也更加明显,政治上的快速发展有对国家和社会有利的方面,但也产生社会矛盾增多、社会压力加大、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等问题,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大量新的社会心理问题、个体心理问题及精神卫生问题。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来保障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缓解因心理健康问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目的的确立是首要环节,贯穿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始终。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咨询、辅导等方式,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促进国家和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性质的要求。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首先必须符合我国政党的先进性,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在这些基础上,将国内外心理健康领域所获得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应用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变化,主体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性质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酝酿期,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注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地学校纷纷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或机构。90年代,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规范、政策,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21世纪,各类学校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3.方向的要求。

我国当前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国民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素质,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指导作用,这反映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要求。

二、经济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经济因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国民生活水平状况等方面,反应在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中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财政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求等。

1.财政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将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大。财政投入,也是各级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部门的必要支持,有了财政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师资、场地、经费等都可以落实,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顺利执行。

2.社会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也极大地改善,从最初的基本满足温饱,到现在基本实现小康型社会。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后,人们便开始追求更高的需求层次,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是最重要的,是其他一切需求的中心。人们从意识层面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排斥到接受,心理健康不断受到国民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求如雨后春笋,在国家投资开办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基础上,各种民营、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工作室也开始繁荣发展,形成了一个全社会互补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文化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机构、场地和教育培训设备等。物质文化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同时发生关系,具有个体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不同主体却具有同样的价值观,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创建健康、有序、和谐的社会。

3.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制度文化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效进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直到199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出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民间推动向官方主导发展, 从基层探索上升到国家有计划地推进。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质量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政策依据。

四、国际因素分析

从心理学独立于哲学开始,国际上对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蓬勃发展,尤其在当代国际竞争加剧的环境下,欧美等发达国家更是重视国民的心理健康教育。国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反应了一个国家的先进程度。国际因素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全球化趋势加剧了全球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外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不断出现、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分支机构和教育体系扩展到国内等。

1.全球性心理健康问题加剧。

人类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近100年的发展超过了以往所有时期。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纵观各国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和报道,抑郁、焦虑、自杀等都成上升趋势,各国都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学者也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地解决社会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但相对而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较其他国家更完善,国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可度也比较高,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理论和实践仍然不能解决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2.国外先进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实践经验层出不穷。

从心理学独立于哲学学科开始,在美国、德国、俄国等就出现了各种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学派,在相互辩论和融合中不断推陈出新。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最初的几个学派到现在的百家争鸣,成立了很多理论支持的心理学会,不断提出具备实践价值的理论,以此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引入。

国外心理学的发展较早,所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和体系,很多国际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始到国内设立分支机构,以扩大其理论的影响力。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可以更多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研究,逐渐提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五、结语

通过以上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体系不够健全,在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明显不足,需要我国心理工作者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并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具体国情,发展出适合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同样加以重视,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督和政策评价等过程全面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管理,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110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解决,单纯依靠某一方都不可取。坚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做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增进实效,已经成为摆在当代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为切入点。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依据

1.1 协同理论

协同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构成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协同作用,从而使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状态,并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其强调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协同,以实现整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超越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二者在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解决问题的层面、教育内容侧重点、教育具体目标等个性要素,也形成了包括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共性要素,二者可通过互为补充、互为整合为一个系统,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充分发挥系统各要素的功能,形成协调、同步和合作的整体合力,产生协同效应实现系统优化,从整体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协同学理论为二者协同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1.2 政策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中指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出台的系列政策文件始终要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开创工作新格局。政策文件为二者协同提供重要的支撑。

1.3 现实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我党和高校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相互交织的新境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不能较好满足新时期的需求,极大的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大学生思想现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展不成熟、自立适应能力有限等原因,较多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情感、适应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二者协同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二者协同将更有助于教育问题的解决。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价值

2.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等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化解心理危机,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意志品质。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旨在培养综合素质高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层次人才。尽管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存在一定差异,但都把综合素质高作为培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将有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带动科学文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将有利于丰富二者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教育方法和工作思路。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决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和成效。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可移植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双向互动、平等交流、倾听沟通的教育理念;借鉴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的个别访谈、心理咨询、心理测验、角色扮演等教育方法;主动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的情绪调适、人际关系、挫折应对等方面内容。

2.3 营造和谐稳定育人环境

教育活动的开展和人的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离不开环境。二者的协同将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二个系统环境因素的协同,当然并不是环境的简单叠加。协同优化了教育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化促进了协同的深入开展。二者的协同分别影响和改变着各自的环境。环境依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依范围来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依性质来分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依形态来分可分为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所营造的和谐稳定育人环境是大环境与小环境、硬环境与软环境、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有机结合。

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路径

3.1 管理体制协同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首先要解决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问题,特别要加强管理体制方面的协同。高校要加强党委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领导,预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或缺位现象,成立校院两级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和处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两方面工作实效;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总体规划,全面安排和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同步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且专款专用,切实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择优配齐配精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加强工作队伍的考核管理,提高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体制协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的首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协同的深入开展。

3.2 课堂教学协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系统讲授和心理健康知识讲授,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交融,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知识和教育。可邀请专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或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网络课程,不断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入,在提升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3.3 社会实践协同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锻炼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勤工助学、寒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行动等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要抓好社会实践这一重要支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实践领域的交融,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和项目,不断增进广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对党和政府政策、方针的理解,激发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及自我成就动机,同时,可以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大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3.4 教育队伍协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要包括辅导员、班主任、两课教师、专职政工干部、学生干部队伍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包括专兼职教师、兼职心理咨询师等,二支队伍存在一定比例的交叉和重合。高校要认真做好两支队伍协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两支队伍的有机配合,一方面,要加强对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政工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帮助其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和心理危机干预实操,使之能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训和考核,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加强两个子系统的工作队伍的交流学习,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从而实现彼此的互助和协作。教育队伍协同根本目的是通过提升队伍的综合能力素质来提升工作的实效。

3.5 校园文化协同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校园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广大学生陶冶情操、构筑健康人格和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通过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通过摄影比赛、书画展览、音乐欣赏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通过歌咏比赛、琴棋书画、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起到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例8

论文摘要:基于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机制,提出全球环境变化下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任何发展都是有一定环境背景和起点的。当今人类的发展是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极具复杂性和特殊性。由环境变化引发的生态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军事问题以至国家安全问题,正从各个层面冲击着“人类健康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在此背景下,如何定义“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标准是什么,如何实现。对此,本文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1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

1. 1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再认识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种现实:今天的环境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生活环境的优美和健康问题,同时还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命运、乃至整个地球的命运的问题;不仅是地区性的、局部性的和暂时性的问题,还是整个世界的问题。因为,由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环境、资源、生态方面的负影响除了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外甚至已进一步影响到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进步;同时,未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也势必将对目前世界政治格局产生影响。然而,目前人们似乎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层面上,仅仅从环境规划、开发、保护和管理的角度和从科学技术等硬件方面寻求解决全球环境危机的对策,却忽视了从人类学研究角度发掘由其带来的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各类化学品—特别是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积累和持续影响;气候易变和变化、常见的公众健康问题、新的社会问题,如疾病、流行病肆虐、失业、贫困、社会组织接替、崩溃、冲突、异化等;自然资源继续退化、环境性反映的不足和可再生资源的紧张所导致的粮食不安全和冲突的局势;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和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及酸化作用等。这些问题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为地方、区域和全球社会带来了更严重的发展危机。可以看出,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所有区域范围内环境和政治越来越密不可分,生态、社会和政治安全问题一起交织着提前到来〔‘〕,在不断加重环境危机破坏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格局及国际关系变化,并在更深更广层面上影响着全人类的健康持续发展。

1. 2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再思考

    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各不相同。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而“疾病”就是生理机能失调川,这只是传统的最简单的生物模式。自工业化和城市化革命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社会、文化与精神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20世纪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遍接受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这种规律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得更为典型。“健康”逐渐由简单的生物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综合模式的多维健康观。在意义上包含了体健、心安和适应社会三个方面}z7。世界卫生组织于1946年将“健康”的定义重新修订为“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而且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概念应是一种全方位的和多层面的社会状态,强调的是系统原则和完整人健康观念,特别是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起源。这点恰与《布氏报告》中定义的“可持续发展最高宗旨为全人类的健康、持续、全面发展’,[s〕具有高度一致性。这要求对“健康”的理解必须放在一个宽广的文化背景下考察,既要从动态发展和历史变迁角度看,更要从宏观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角度思考。简言之,新的人类健康标准的提出既标志着个人健康议题转变为社会健康议题的过程,同时也标志着社会健康化时代的到来。

 

1. 3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发展关系框架

    虽然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自身健康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存在重大影响,但两者之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人类系统又是怎样作用的,目前仍没有确切的答案。但从大量的事实和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种关系:一方面由全球环境变化引起的自然和生活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由环境变化牵动的社会政治效应引起的各式社会问题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这两大方面共同决定着全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图所示:

2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发展的影响

如上图所示,全球环境变化正从个人健康化和社会健康化两大方面影响着全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

2. 1全球环境变化对个人健康化的影响

    全球变暖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以及对人体健康影响已成为目前国际上研究的一个热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科学预言,人类体质退化将成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致命因素。预测世界在未来的100年内气温将逐渐升高。长期暴露在高温,热浪中的弱势群体(老人、小孩、穷人)将面临更高的危险;因CO:增加最终导致的太阳紫外线辐射量的加大,将致使皮肤癌、白内障和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急升;各种污染及疟疾、登革热、血吸虫病、鼠疫、霍乱、脑炎等一系列的传染病提供致病环境同时间接加大了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研究发现妇女、儿童和受到现代文明影响的土著人以及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受环境影响最大}4}

    另一方面,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此类影响属于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次一级的影响。如社会环境质量和社会生活处境的改变引发的精神心理卫生与健康人格的扭曲,处理个人社会角色功能、社会关系状况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的下降,人生态度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等等,这些都可能造成人类社会新的分化和不稳定。联合国人口出版司出版的《世界人口展望》(1997)资料称,在40年后,全球人口每一代将开始减少,2040一2050年,世界人口大约减少8500万,以后世界人口每一代将递减约25,人类将可能出现“濒危”危机。同时心理学家预测,世界各地人的智力水平增长这一趋势将在今后的100年里发生逆转。表现为:随环境因素的影响,高智商的人群生育子女的数量在减少。英美的研究表明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智商每隔一代人降低1/2-1/3个智商点〔s7。很明显,健康的体魄虽然重要但只是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功能角色健康和思想意识健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发展性的全人健康才是真正现代化的个人健康体系,也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部分。

 

2. 2全球变化对社会健康化的影响

    如果说个人健康化是全人类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那么社会健康化就是保障。健康社会的精髓就是社会的质量。这里提到“社会健康化”概念主要体现在政策反映本身。包括: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制度,卫生政策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欧美的卫生实践表明,社会化程度越高,服务超越卫生领域向整个社会生活渗透扩张的趋势就越明显、强烈困。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健康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尚不完善。包括宏观层面上社会生活管理和制度安排、医疗社会化和保险市场的发展、全民保险成为普遍的政策选择、新型公共卫生政策框架的形成等。虽然环境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已被传统的医学所认识,但却没有将环境考察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政治决策很好结合起来。众多的事实已经证明,如果全球经济收益不能有效地与环境保护和找会发展方面的投资相伴随,国家政府不更加重视个人和全球的健康幸福,那么社会各部分的服务将很难实现更加公平、健康及持续发展。考虑到关于健康决定因素的不同估计,对健康福利环境(包括农业和水)以及社会服务(包含教育)的投资就显得至关重要。

3。全球环境变化下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面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人类必须实现多层次的连续性飞跃:个人层面上,由关注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转为更加关注社会环境、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质量;社会层面上,由关注经济发展转为关注整个社会系统(包括国家、市场、社区、民间社会、家庭生活和个人)的结构质量;国家层面上,由关注民族主权国家发展质量状况转为关注全球性社会的健康发展。只有这三个层面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全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认识只是第一步,决策行动才是关键。

3. 1加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GEO—    2000》表明,我们对有关当前环境状况的信息仍充满了弱点,还缺乏用以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如何影响其他地区以及一个地区的理想和期望是否与全球民众的可持续发展相符合的有效手段C}7。另一个严重疏忽是没有努力发现新的环境政策和花费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这些知识上的缺陷无疑起到一种障碍物的作用,掩盖了通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基于此我们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积极的国际合作加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掌握全球环境变化、海平面上升、污染扩散等的规律,及由各因子引发的健康效应,利用现有的观测网络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长期的定位观测和研究,逐步建立完整的检测和预测系统,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导。否则羲们的发展只是“暂时的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Ca].

3. 2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为各项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变化是一个较多因素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虽然环境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早已被认识,但缺乏现代科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的验证。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改革现有的、僵化的地球科学专业体制,将学科体系从学科中心推向学科边缘,与现代环境学、社会科学、医学、计算机科学交叉渗透和有效合作[9];其次,建立专门的环境与健康研究机构和权威性的部级环境与健康实验室,组织环境保护学、医学、化学、生态学和流行病学等多学科联合、积极公关,发展控制和预防疾病传播的公共卫生措施,同时促进医疗、制药产业的调整和创新;此外,改变环境的理解方法和管理环境方法,将环境问题纳人主流思想,使其与有关农业、贸易、投资、研究开发、基础设施和财政的决策更好结合起来。显然,包含广泛社会因素的环境政策将会比单纯地解决部门问题产生更长久影响。

3. 3提高公共参与的力度,减缓全球变化的进程和强度

    全球环境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地关系长期失调的结果,是人类活动的产物(human一caused)['0]。人是主动者,全球环境变化也必须靠人类自身的努力才能得到解决。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全球的角度来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源”上减缓和降低全球变化的进程和强度,包括所有有关的个人、非政府组织、工业界、地区和国家政府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行动。据((GEO—      2000))的政策分析证实,公众参与是改善环境管理的一个关键因素。但这里需要注意两点的是,一是无论国别、种族,环境关系着所有人的切身利益。二是正确对待公众参与,各国政府和人民必须明白,公众参与环保不是施舍而是宪法赋予的权利,我们有义务去回应和保障。没有利益有关方特别是贫困人口和丧失社会权利的群体的广泛参与,所实施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持续的。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例9

一、我国环境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健康的环境是人类健康的先决条件,环境健康及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环境科学永恒的主题。

 

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尽管在各自的课程设置上有其特色,但对环境与健康的思想贯彻大都不够,一般很少或未开设有关体现“环境健康”与“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思想的相关课程,且专业设置呈现出以污染控制为主体的特征,即事后弥补的策略贯穿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

 

二、社会发展对环境教育的要求。

 

由于环境与健康意识的缺乏,环境污染和破坏导致我们的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

 

近几年频繁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造成人民身体健康和财产的损失。尤其是环境污染的长期效应,将对数代人的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关注环境污染对环境健康和人体健康的损害已刻不容缓,抓好环境与健康工作已迫在眉睫[3]。

 

目前,美国的环境类专业高等教育中,已用“污染预防”和“清洁生产”等课程替代原来的“污染控制”[4]。

 

环境科学教育课程应将环境与健康的理念贯穿其中,关注实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具有以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环境与健康理念、环境道德、环境伦理和环境价值观。

 

因此,课程体系应该使学生除了获得相关的环境科学知识之外,还获得环境与健康的理念,并将获得的理论与解决相关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

 

因此,目前的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环境事业发展的要求,改革是必由之路。但改革应根据国情、校情,要充分考虑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尤其是基层环境保护、环境应用、环境控制等工作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这样的改革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

 

三、以环境与健康理念为主导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践。

 

环境科学专业在温州医学院设置于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于2005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自创办环境科学专业以来,我院充分发挥医学特色,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环境与健康理念为主导,围绕培养“培养从事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咨询、环境监理、环境医学等领域技术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的目标,从以下各个方面不断调整、完善有关教学安排。

 

1.修订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计划。按照构建“以环境与健康理念为主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培养体系的理念,全面修订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

 

特别是在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要求中,突出强调了本理念的作用。

 

2.优化课程体系。

 

按照“以环境与健康为主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导思想,注重环境与健康的联系,注意向灵活性、多样性发展,注意正确处理好通才与专才、继承与创新、个性与共性、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关系,构建综合理化的课程体系,积极开设跨学科、边缘学科课程,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广泛交叉和相互渗透。

 

按照“优化内容、兼具特色、加强应用、反映现代”的原则,遵循环境与健康的中心思想来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工作。“优化内容”指根据环境与健康的理念重新构建学科课程新的知识结构,并对讲课内容优化精选。“兼具特色”指在课程体系安排上充分利用我校在预防医学和卫生检验方面的优势及特长。

 

“加强应用,反映现代”主要指课程要有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和信息。将精减部分污染控制方面的课程,增加关注环境与健康方面的相关课程,加强在环境健康评价方面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使课程体系更趋合理。

 

现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既包含使学生能够接受环境健康训练的课程体系(如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等),又包含能够体现教学特色,反映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课程体系(如环境流行病学、环境医学、食品理化分析等),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环境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

 

3.改革教学方法。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学生知识掌握评价体系。改变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新信息、新材料、新思路,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积极开展和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

 

完善目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围绕环境健康的教学指导理念,积极增大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开放性。

 

4.实行大学生导师制。

 

既教书,又育人。所有环境科学的本科生第一年实行班主任制,从第二学年开始直至大学毕业实施导师制,期间为三年。

 

导师负责与学生探讨制定学生的发展与研究方向,将环境与健康教育融入具体工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直接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

 

四、结语。

 

通过“以环境与健康理念为主导的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建设”,我院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而且掌握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先进理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例10

1.研究缘起

心理和谐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高校思想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通过多元的和互动的观点来理解人的心理,来理解人的心理与环境的关系。[1]由于大学生所处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高度张力的抗争性作用下,校园生态文化的议题和所学专业之间产生了论辩关系,这种论辩关系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心理认知的多元性。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竞争更为激烈,必然要求大学生具备更强的心理应变能力、耐负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2]体育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文化,可以有效增强和调控高校师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校园作为整个教育环境中的一个生态子系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担负着教化育人主要功能,其生存状况影响着高等教育的目标达成。[3]其中,生态校园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之一。建设生态校园,即从生态视野去审视和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理念。[4]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探究人类心灵与世界的关连,进而形成师生生态主体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世界观将世界看成是“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整体性是这个系统最主要的客观性质和特征。[5]在整体性特征下,只有充分解除阻碍校园体育生态文化发展的潜意识,才能最终实现高校师生生态主体的真正健康,做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2.生态心理学和生态校园的定义

2.1 生态心理学

生态心理学一词在1992年首度出现在The Voice of the Earth一书中。[6]它是顺应时代而产生的一门学科,从生态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问题,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新突破。从总体上看人的心理是一个生态系统,心理健康则是这个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并且这个子系统平衡是实现打的系统的基础。心理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自我的平衡和自我与环境的平衡。[7]

生态心理学是一个泛概念,它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态势。就目前来说,心理学应该跳脱出自己切割出来的边界,更宏观地从“我在其中”的生态脉络来理解人类,去探讨人类持续破坏生态以及精神危机愈趋严重的深层原因。[8]鉴于这些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研究解决的办法。而恰恰生态心理学是强调环境或背景性因素的重要性,反对脱离环境孤立地研究有机体的心理或行为。因此,本文认同学者杜惟玮的观点,所谓的生态心理学是从生态学出发的研究,去考察生态环境和生态危机中人的心理行为问题。[9]

2.2 生态校园

环境是人生存的必需,校园是文化的校园,人类有着结成群体的本性,在这种本性下校园文化是靠人类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又一代一代向前发展的。校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人化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共同组成。[10]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它在各种环境共同作用下组成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生态。生态学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新兴学科的诞生,而且是一种思考方式的形成。[11]这种思考方式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这种文化建设的主旨即是为师生生态主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因此,心理健康在更高程度上应是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与自然生态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辩证统一。

校园文化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12]它在弥散性、渗透性、暗示性的潜在影响下,实现隐性课程的作用。由于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变量很难作并加以测量,[13]使得校园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常常出现偏离教育的既定生态轨迹,各个整体之间因需要相互适应而产生了一个震荡曲线,导致整个心理健康生态系统的失衡。这种失衡是内在文化的失衡,也是大学基本理念的失衡。内在于各种文化现象之中,并具有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得以展开能力的基本理念或基本精神。[14]

基于以上对校园文化的论述,这里认同裴献堂学者的观点,生态校园是“教育生态学”所倡导的在校园特定环境中以生命成长为中心,对生命的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特定的环境系统。[15]

3.构建生态校园的影响

3.1 生态思维——更新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人类发展总是发生于某种特定社会群体背景之中,对于高校校园的师生生态主体来说,校园文化是溶于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生态心理学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研究机体与环境之间渐进的、相互适应的过程。人作为环境的机体,同时也是积极主动、不断成长、具有高度心理复杂的人,那么环境是对人的行为生态产生巨大作用。行为生态观强调内、外因的互动与平衡。[16]在互动与平衡中,校园生态主体的心理健康不是被外在的异化的力量所支配,而是用非线性原因、理解行为的做法来实现教育的使命。正是这种非线性原因、理解行为的做法具有对人的发展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起作用,才能把师生生态主体置于适应性的、接纳性的教育框架下形成非概念化的动态发展。

体育生态文化对高校师生生态主体的心理环境产生多种外在因素刺激和影响,形成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新的理念的统一性震荡,从而达到师生生态主体修生养性的内外平衡。

3.2 生态意蕴——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对环境的关注是生态心理学的共识。[17]在高校社会人文化境和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师生生态主体对心理健康的渴望具有动态超越性,随着校园生态文化的不断推进,这种适应社会的心理升华磅礴的生命力。生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18]校园生态文化不仅塑造了师生生态主体概念性的健康,还使高校心理健康生态系统产生了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就像人的文化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在生态常理作用下如何高扬,但我们仍视之为具有生态意蕴的一种综合环境的生态性存在。

校园体育生态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交叉性。生态校园要求师生生态主体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以适应社会主流,提升其社会适应力,寻找群体的归属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同时,作为一种群体文化,寻找群体共同价值观,使学生更具群体归属感。[19]所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就是优化人的心理生活,帮助师生生态主体寻找和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真谛,形成和发展高质量的生态体验。

3.3 生态智慧——增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高校要培养的是具有健康心理的人,就必须在适宜的校园生态环境下培养师生生态主题的群体感和文化力。其中,人际环境既是一种传统文化积淀又是一种适应创新,它的构建,就是使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心理学主要希望治愈人与自然环境的疏离,[20]挖掘个体的最大潜能以获得自我实现,客服人际交往的生态危机。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就是解除对生态潜意识的抑制,建立生态自我。[21]

体育生态文化是基于人类自体存在的平衡态及文化状态。大学是包容性的大学,在不同文化出现冲突时,社会承认遵守价值更大的文化规则的行为便体现出高校的生态智慧。师生生态主体追求的心理健康要把“心理学关于人性的主张主要体现在人性的本质属性和人性的价值定位两个维度上。”[22]因而生态心理健康维度将全面综合考虑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加对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关注程度。

4.建议

4.1 构建以体育生态文化建设为主线的高校生态环境

高校在对体育生态文化和其它校园文化整合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高校生态环境,重视生态价值观的引领。通过构建宜人的生态环境,综合运用自然选择的驱动力,在各类文化的传播和吸收上产生共性,实现师生生态主体的健康发展。

4.2 开展体育生态文化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心理功能

开展体育生态文化活动,不但有利于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心理功能,还有利于实现校园生态环境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在校内外形成建设生态校园文化上的共识。通过这些活动,使师生生态主体对自然的领略感悟贯穿于情感与理解的全部心理过程,增强生态主体的团队意识,培养生态主体的集体荣誉感。

4.3 注重生态校园的内涵建设

注重生态校园的内涵建设,是高校对师生生态主体在心理建构、文化内涵、精神境界上实现丰富和充盈。要在体育校园文化的生态理念上进行自内而外的变革,要充分发挥各生态要素的有利条件,利用各要素对体育生态文化的反馈作用并在不断建设充实的环境内涵中折射心理内涵,促进构建生态校园的个生态要素向良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傅荣,翟宏.行为、心理、精神生态学发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00(5):109-114.

[2]汪子为.校园文化与创造力的培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1-25.

[3]王勇.我国地方高校的生态校园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19):47-49.

[4]薄方林.创生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校园[J].教育科研论坛,2007(12):25-26.

[5]张忠,陈家麟.生态哲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观——兼论心理健康概念的内涵[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22-25.

[6]Roszak,Theodore.The Voice of the Earth:An exploration of ecopsychology[M].NY:Simon & Schuster,1992.

[7]肖志翔.生态心理学思想反思[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6-68.

[8]释传法.从生态心理学看心理学的发展潜能[J].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2012:51-56.

[9]葛鲁嘉.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方法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9(2):140-144.

[10]杜惟玮,等.生态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四川环境,2005(3):30-34.

[11]葛鲁嘉.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方法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9(2):140-144.

[12]高汉运,等.校园文化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卫生,2002(1):90-95.

[13]逯苗.校园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宿州学院学报,2010(6):95-97.

[14]毕文波.当代中国新文化基因若干问题思考提纲[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2):27-31.

[15]裴献堂.构建生态校园、关注生命成长[J].基础教育参考,2012(9):33-34.

[16]郑日昌.心理辅导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0(5):599-603.

[17]Michael F,Yong,etal.Situations,interaction,process and affordance:an ecologic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J].Instr-uctional Sicience,2002,30:47-63.

[18]徐传来.现象学心理学和生态心理学的比较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6):24-27.

[19]李文成,成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73-75.

[20]Roszak.T.The Voice of the Earth[M].op.cit: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