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生态理论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7:58

生态理论论文

生态理论论文例1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亟需突破的问题

(一)过分的行政依赖

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来看,高等教育的实质性管理权,主要集中在政府手中,高等院校自主办学的张力相当缺乏,政府对高校集权式管理的惯性让高校产生了对政府的过度依赖。政府集主办权、管理权、评价权于一体,高校相对缺乏办学的自和决策权。在办学定位、发展目标、特色培育等方面,不少高校只需听命于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只需对教育主管部门的计划负责,这从根本上弱化了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一致性,从而失去了应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相对学术型本科院校而言,其本质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变革思路等一系列问题必须与社会、市场、生产等具有高度匹配性,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然状态与应然愿景还存在较大落差。

(二)稀缺的教育资源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其承载力已达到了最大的负荷,高校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仪器设备与图书资料有失水准、财务状况恶化风险增大、教育教学质量下滑、就业供求失衡等使高等教育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这些高校多为传统的大专甚至中专院校升格而成,均具有应用学科少、实验设备少、实训场所少、应用师资少、投入经费少等诸多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注重规模发展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人财物力,举办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解决。

(三)淡化的教育特色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作为其本质特征是应有之义。然而我国教育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正陷于“升格式”“扩展式”与“追赶式”的怪圈而难以自拔。在层次上:中专学校想升格为大专学校,专科院校想升格为本科院校;在门类上:单科院校想扩展为多科院校,多科院校想扩展为综合型大学。在类型上,教学为主型院校想追赶教学研究型院校,教学研究型院校想追赶研究为主型院校。高等院校在升格、扩展、追赶中,越来越失去自我特色,在办学定位上出现“钟摆现象”。尤其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本可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机遇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国家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但却都办成了趋同化的大众化院校,丧失了发展机遇。

三、生态理论视野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视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新生事物,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产生诸多困惑,如果站在生态理论的视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相关问题予以审视,则能拓展视野和思路。

(一)在“生态位”中找准发展定位

所谓高校发展定位是一所高校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及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从学校的办学传统与办学现状出发,对自身在某一时期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分工和协作关系中所处位置和角色特征的选择,它包括确定高校的类型层次水平及发展方向等[2]。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如同复杂的生态系统,如果一所高校找到了自己合适的生态位,则可以获得合理的资源分配,能达到层级类别分明而减少同质高校的竞争,这样就能使高等教育呈现较为科学而合理的生态结构,成为生存竞争的潜在动力。当前,参考国际惯例,我国的高等院校可以分为三类,即研究为主型、教学研究型、教学为主型。按照这一归类方法,应用型本科院校不管是从内涵还是外延来看,其办学的应然定位都应是教学为主型院校,其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应是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如果在办学中找不到自己的“生态位”,一味与研究型高校展开同质竞争就有可能自取灭亡。

(二)在“多元化”中彰显办学特色

按照生态理论的观点,多元化是生态环境得以保持的先决条件,生态群落之间,由于多元化最后导致稳定性,没有多元化,就没有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高等教育的多元化,没有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实现大众化[3]。我国高等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多样性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多样性最为主要的表现即为办学类型,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既要有研究型大学、更要有应用型大学。在我国,属于研究型的重点大学的数量只占普通高校的5%,它们继续承担着培养精英———研究型人才的任务。在数量上更多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因而诸多地方的、新建的、专业的高校切忌再盲目追随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之路,应该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特色,进而在高等教育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中彰显自己的特色。

(三)在“胜汰性”中培养竞争力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群之间在竞争中最终取得生存机会且具有种群优势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一旦在这个过程中得以生存的物种,均具有了相对的竞争力,这就是生态学中的胜汰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行各业都存在竞争并优胜劣汰。在如同生态系统的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级各类高校的竞争也时刻没有停止,要想生存得更好,就必须提升竞争力。对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大学学业主要还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性训练,以满足多数学生就业的需求。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在研究型与技能型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4],这就充分说明,应用型本科院校走“升格式”“扩展式”与“追赶式”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不在办学的层次、门类、类型上精准定位,就有可能在高等教育这样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失去自己应有的“生态位”。

(四)在“共生式”中寻求发展

“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共生不仅是一种自然状态,也是一种可塑状态;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也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5]。应用型本科院校和生态系统十分相似,生态系统内部的共生机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持续发展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的共生机制可以认定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系统内存在内在联系的企业单位、教育机构以及相关社会主体之间相互补充、协同发展的机制。共生机制的本质是系统内主体间的内在联系机制,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控制影响共生机制形成的相关因素,构成协调机制、选择机制、保障机制、监控机制等确保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目标实现的亚机制。

(五)在“整体性”中整合资源

开放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正是由于开放性把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外界相连,构成了一个“生态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养分,整合资源,发展壮大自己。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成功案例看,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合作范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最为突出的特征,更是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坚实载体。一方面,通过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合作范式,就可以将政府机构、生产一线、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按照各自的职责、优势给予系统化组合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通过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合作范式,将有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以及促进应用性科研技术共同开发和成果转化等形式的运作。如同生态系统,系统与外部环境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与经济社会文化等生态因子相协调,才能达到外部环境的平衡,实现质与量的转换。

生态理论论文例2

1.1水生态补偿的范围和对象不够明确

合理划定水生态补偿范围是开展水生态补偿的前置条件。根据“庇古税”理论,水生态补偿可大致归纳为两类:一是对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区域的补偿,即“谁保护、谁受益”;二是对资源开发造成水生态损害的补偿,即“污染者付费”。无论是水生态保护或治理抑制了当地经济发展,还是资源开发活动导致了水生态损害,受益主体都有必要向受损主体予以补偿。从各地实践看,目前对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区域的补偿主要集中在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水源地以及水土流失治理区,资源开发造成水生态损害的补偿则主要集中于矿产资源开发和水能资源开发等领域。一些重要河湖修复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水生态补偿尚未有效开展。比如,近年来随着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运”,粮食中蕴含的大量虚拟水发生了由北到南的隐性转移,导致南北水资源失衡加剧、北方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等,反观南方地区,则通过“进口”虚拟水,将节约的水资源用于经济效益更高的工业和服务业,拉动了经济增长,因此也存在地区间的利益补偿问题。而目前的水生态补偿框架对此并未体现[6-7]。

1.2水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和方式比较单一

稳定充足的资金投入和科学合理的补偿方式是保障水生态补偿效果的重要支撑。从资金渠道看,目前水生态补偿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从“大账”来算,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占了所有生态补偿资金的“大头”。与此相比,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投入、优惠贷款、社会捐赠等所占份额明显不足。从补偿形式看,目前开展的水生态补偿多以“输血”为主,普遍做法是将生态补偿资金以“一卡通”的形式支付给利益受损主体,优点是可以直接弥补水生态保护个人和地区的利益损失,但缺点是由于监管不足,因此资金不能确保高效用于水生态保护和修复,难以增强受损地区的后续经济发展能力。从补偿方向看,目前水生态补偿多以“纵向补偿”为主,即由中央政府作为补偿主体开展对地方的补偿,或者地方政府针对区域内某一领域进行补偿,而由于水的流动性、时空分布的差异性,因此区际间、流域上下游的利益失衡较为普遍,长期以来利益双方对补偿责任、补偿标准[8]等难以达成共识,流域上下游、不同区域间的横向生态补偿仍在“摸着石头过河”[9]。

1.3严格的水生态补偿责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严格高效的责任机制是规范水生态补偿行为的重要制度约束。我国水生态补偿长期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履行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水生态补偿难以有效开展。从补偿主体看,水生态保护具有显著的“外部性”,补偿主体存在“搭便车”心理,缺乏补偿意识,难以就补偿责任与履行生态保护义务的主体达成一致。特别是流域上下游之间,不同利益主体对水生态补偿的义务、补偿范围、补偿方式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认定上分歧较大,缺乏有效协商,导致区域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迟迟未能建立。从补偿对象看,对“造血”补偿的方式过度依赖,补偿资金与保护责任脱钩,补偿资金并未完全用于水生态保护,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边享受补偿、边破坏生态”的现象。从事中事后监管看,目前对水生态补偿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比如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中缺乏与水生态有关的评价指标,从而影响了补偿资金效益的充分发挥。

1.4水生态补偿的政策体系仍不健全

尽快明确水生态补偿的范围、标准、方式,并将行之有效的做法予以固化,必须通过出台法律法规加以保障。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生态补偿进行专门立法,涉及水生态补偿的法律规定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出台的法律之中,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从已出台的政策文件和部门规章看,也与现实要求不协调、不适应,如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总体偏低,难以充分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各地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尚未全面明确,难以合理体现生态损害成本和治理效益等。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由于地域性特点较强,在普适性、权威性和约束性上有所欠缺,因此难以在更广范围、更高程度上推动水生态补偿顺利实施。

2加快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2.1进一步明晰水生态补偿范围

要充分考虑水的多功能性、水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多样性,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水生态补偿实践范围,明确补偿对象。一是从水功能区的基本特点出发,全面考虑涵养水源、保护水土、调蓄径流、改善水质等功能。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为依据,将江河源头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区、蓄滞洪区以及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列入水生态补偿范围,特别是要重视对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生态补偿,推动实施水污染治理,推进耕地、河湖休养生息。二是从虚拟水流动的维度着眼,重视区域间以粮食贸易为主要载体的水资源隐性转移效应。科学衡量区域间虚拟水流动对区域水生态状况的影响,将虚拟水“出口”较多的地区纳入水生态补偿范畴。建议在合理测算的基础上,尽快将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等虚拟水“出口大户”纳入水生态补偿的范围,将虚拟水“进口”数量较多、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地区作为补偿主体,通过资金、项目等方式进行补偿,还可以考虑就南水北调供水水价对部分受水区进行适当优惠,以弥补当地虚拟水大量“出口”产生的负外部效应。三是从“谁破坏、谁付费”的原则入手,采用资源收费或开征资源税的方式。将与水生态状况高度相关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等开发利用活动纳入水生态补偿框架。

2.2进一步丰富水生态补偿实践

针对水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加快推动建立水生态补偿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多样化补偿模式,以增强补偿的适应性、灵活性和针对性。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议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基础上,对具有重大生态功能的跨流域、跨区域水生态保护区加大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对水生态重要保护区域特别是贫困地区加大省级政府的财力性转移支付。条件满足时,可仿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做法,从中央层面设立水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在公共财力上与转移支付形成有效互补。制定鼓励性措施,引导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通过资金投入、优惠贷款、社会捐赠等渠道参与水生态补偿。二要建立水生态补偿“造血”机制。为确保补偿资金合理、高效用于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应进一步丰富水生态补偿的形式,减少纯资金补偿的“输血”方式,大幅增加以项目支付的方式投入受补偿区域,如投资一批水生态保护、水生态修复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成运行后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发挥,弥补生态保护区的利益损失,并可适度带动当地就业。要大力实施产业扶持,加强对重要水生态保护区和修复治理区的产业扶持力度,通过银行信贷、财政贴息、投资补贴和税费减免等政策,在不超过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促进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发展壮大,以达到生态补偿的目的。三要推进水生态补偿试点。以2014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的水生态补偿内容为重点,按照轻重缓急,选择典型流域和区域开展不同类型的试点工作。特别是对于流域上下游的生态补偿,要在总结新安江生态补偿等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在全国层面启动一批试点,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不同区域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总结成功经验,凝练有效模式,尽快将一批复制性高、推广性强、示范作用明显的做法通过法规政策予以固化。

2.3加快建立水生态补偿责任机制

要进一步明确有关利益主体的权责,强化对利益主体的监管和考核评价,逐步建立事权清晰、监管高效的水生态补偿责任机制。一是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保护区以及跨流域的水生态补偿,流域内或辖区内的水生态补偿事务则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中央给予适当支持。将各类水生态补偿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以确保补偿资金足额发放。二是推动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按照中央关于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要求,在明确地方政府水生态补偿责任的基础上,对于跨省界的中小河流及水源保护区域,搭建区域之间、流域上下游之间的协商平台,通过地方政府间横向专项支付、项目支持等形式,逐步建立流域水生态共建与效益共享机制。三是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严格督促补偿主体切实履行水生态修复治理责任,严格督促补偿对象切实履行水生态保护责任,加强对生态补偿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补偿措施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四是完善考核评估体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的要求,尽快把水生态保护、补偿有关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各地开展水生态补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升水生态补偿的实际效果。

生态理论论文例3

文化人类学以人们自己创造出来,又受它濡染、约束的文化为研究对象,基于自然环境的变迁来探讨人类文化的起源和演变规律,比较各民族、各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造成的文化异同并研究其意义,揭示人类文化的内在本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研究文化生态,其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揭示出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形态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互动关系。戢斗勇在《文化生态学论纲》中认为“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文化生态学是以生态学为方法,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文化学与生态学交叉的学科,揭示了文化与周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李学江认为“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成、传承、存在的生态状况[3]。”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不能脱离文化所处的环境来谈文化现象,否则会使文化朝着孤立的方向发展,文化环境会不断恶化。邓先瑞指出“文化生态旨在研究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它是生态学产生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与文化嫁接的一个新概念。”文化生态学的研究,重在研究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作用,以及文化对自然的反作用。文化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或者可以认为文化学和生态学有机结合产物。

1.1.1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文化生态

文化哲学视角下对文化生态的研究,其主要任务是阐述文化形态多样化,达成文化系统有序状态,最终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时代和文化特点的新问题。徐建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研究—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中认为:“文化生态,是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范畴,是借用生态学的方法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研究文化的一个概念,是关于文化性质、存在状态的一个概念,表征的是文化如同生命体一样也具有生态特征,文化体系作为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体系而存在,在一定历史时期,这个体系内部各个具体文化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方式和状态,从而使得人类的文化历久不衰,导向平衡。”在这里,文化系统作为特定时期的多个文化子系统的有机集合,各种文化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作用,相互互动效应,形成了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的“生态链”,这个“生态链”中任何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文化生态发展造成重大影响。文化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是各子文化功能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一种整体效应,其中有文化各子系统的功能,又有各子文化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综合。方李莉在《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中认为“文化生态,除了有斯图尔德所提到的文化生态这一层含义之外,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以一种类似自然生态的概念,把人类文化的各个部分看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而正是这样互相作用的方式才使得人类的文化历久不衰,导向平衡。”刘春花在《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认为“文化生态是指特定文化各构成要素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文化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联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状态,是一个较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简单来说,文化生态包括文化的内部生态和外部生态两部分。文化本身作为一个整体,其内部各要素之间需要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保持相对平衡,这是文化的内部生态;同时,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这是文化的外部生态。只有当文化的内外部生态和外部生态和谐发展时,文化才能得到全面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资源平台,促进人的文化进化态势。孙卫卫在《文化生态———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视野》一文中认为:“文化生态应是指一定时期一定社会文化大系统内部各种具体文化样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方式和状态。”换句话来说,特定时期特定文化中,文化各子系统之间融通互动,使文化以较为稳定的状态存在和发展。

1.2体育文化生态学

1.2.1体育生态

随着声势浩大的“绿色革命”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新的生态学理开始出现在体育研究领域。目前,许多学者都对体育生态学的研究非常关注,对体育生态学的概念界定、理论构建、研究范围、对象、方法等的分析和探讨,极大地丰富了体育生态学的研究,促进了体育生态学的学科发展。邓跃宁在《体育生态学的创建》一文认为“所谓体育生态学(physicaleducationecology),就是指人们通过谨慎的和合理的体育方法获得那种需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以实现体育、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这样来理解,人们运用科学合理的体育手段、方法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开展体育活动。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系统能够健康发展;同时,也要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使人的生态化发展。李宏斌在《体育生态学的孕育与创设》中指出“体育生态学是一门以生态的思维方式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把体育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为其核心价值理念,以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旨归,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学说。”以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体育这一生态系统。目的是要协调体育个体的身心发展与协调体育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通过体育回归本真发展,来实现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一目标。陈光华,周志俊在《对构建体育生态学几个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把体育生态学定义为“是研究体育运动的自身规律和体育与外部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从而达到体育———自然———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门学科。”当代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仍未达到平衡发展阶段,如何使之平衡都是体育生态学所要研究内容。在遵循体育运动自身特殊规律和体育与环境系统间相互关系规律的条件下,最终实现体育———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许传宝在《体育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对象与方法》中指出“体育活动的主体与各种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体育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对象,而系统、全面地分析和考察体育与自然、与社会、与人自身的相互关系是体育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体育生态学除了运用整体论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外,一般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也是体育生态学可以利用和借鉴的”,对整个体育生态学构建提出诸多设想。

1.2.2体育文化生态

在体育生态研究基础上,不少学者主动引入文化生态理论,开始将把体育作为社会生态链的文化构造部分加以研究,推动了体育文化生态理论发展。龚建林在《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性》中认为“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是指体育文化与体育环境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是一个开放、自组织的系统,具有自身的结构、功能和一定的自适应、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存在诸多要素,比如体育教育、体育习惯、体育意识、体育修养、体育伦理道德等等。体育生态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存在于其中的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从无序发展为稳定有序的状态。但是,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体育文化生态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环境生态变化不断变化而发展。陈帅等在《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圈的核心社会结构形态》中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圈是指有着稳定的系统与结构,民族传统体育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的小型社会。”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有其形成发展的特定条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传统体育文化形态各异。虽然各传统体育文化不尽相同,但其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在宏观结构上,具有一般社会的典型特征。而各地体育文化生态也因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同而各有千秋,但一定是与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相融合的。丁怀民在《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保护》一文中认为“良好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生态,是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与自然、社会能够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文化生存状态。”传统体育,必然是适应其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发展下的体育。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必然是能适合文化发展前进的自然社会环境。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各种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地域、社会形态特点,各传统体育文化与其所处自然、社会环境互动制衡运行发展,形成其专属的体育文化生态。正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所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式多样,内容博大精深。同时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忌生搬硬套。体育文化生态,与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一样,也具有地域性。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全盘吸收西方体育文化生态建设的经验,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吴桥等在《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解读》中认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生态是指少数民族群众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创造的具有生态适应性特征、各种元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文化方式和状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过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生态适应,保持着相应体育文化系统的生态平衡,传承和延续着民族体育文化的特质。从以上分析来看,虽然体育文化生态与体育生态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义价值有别。体育生态,主要思考体育发展中生态问题,在体育发展中如何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从而有利于体育可持续发展。而体育文化生态是把体育文化作为整个社会的子系统,考量其与自然、社会、人自身之间如何平衡协调,如何实现它们的共生、共存、共荣目标,为体育可持续发展创造环境平台。因此,体育文化生态理论,不是语句更换而是观念理念更新,更是研究范式的转变。

2反思与追问

无论文化研究,还是从体育研究来说,引进文化生态学、体育生态、体育文化生态理论并进行研究,是进步也是发展。但是,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就有必要认真反思目前研究进展和不足,寻找突破发展瓶颈的路径。

2.1文化生态学研究评价

国内学术界主要从文化人类学、文化哲学的视角对文化生态学进行研究,并经过多年的研究努力,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促使文化生态学的研究逐步趋向成熟。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成就:第一,打破了从环境维度单向研究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弊端。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提出文化生态是与自然生态相对的文化性质、文化存在状态、文化构造模式的概念,并提出内、外部文化生态的新研究范式,拓宽了文化生态研究的空间和维度;第二,对文化生态的内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多方面对文化生态进行阐述,提出不同的诸多建设性见解,加深和丰富了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研究;第三,逐渐认识并关注文化生态失衡的发展现状及其带来的种种严重后果,探讨、分析文化生态失衡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改变文化生态失衡的路径与建议。文化生态学作为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研究的交叉学科,其研究范围囊括了文化存在及发展的各个方面。由于研究领域宽泛,研究内容众多,同时开启研究时间仅有十几年。因此,文化生态学的研究难免有不少不足,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第一,由于国内文化生态的引进和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对文化生态的研究大都只是从某些文化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著作中做简单的介绍,研究比较零散,没有查到直接论域下的专著;第二,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体系,特别是从文化哲学视角研究的理论十分匮乏。文化生态学的研究侧重于具体问题的研究,即注重文化生态学的应用研究,而忽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体系的建构;第三,虽从文化人类学、文化哲学视角研究文化生态,但对两种维度研究界限模糊。致使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扑朔迷离,甚至见到有些研究导致“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的混淆出现。

2.2体育生态学研究评价

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拓展了体育的理论视域,将生态学的理论引进到体育学领域,学者们运用生态学原理对体育生态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为体育生态学这门学科的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为我们研究体育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其贡献主要表现在:首先体育生态学概念的提出,为体育生态学学科研究与建设开启了先河;其次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体育问题进行研究,为体育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学理支撑。体育发展到今天,以一般的视角研究已经难以揭示体育发展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科学运用生态学原理来对体育进行探究,可以为体育发展更好理论支撑;最后运用生态思维方式思考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我们研究体育生态学提供了整体的、系统的思维路径;第四,运用与新的生态文明发展方式研究体育的发展趋势,为我们研究体育生态问题提供了历史的视角等。虽然体育生态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其缺陷可从以下几方面讨论:第一,理论研究成果数量较少。从中国期刊网查询近20年来的国内主要学术期刊和资料,搜索“体育生态学”关键词所得结果显示,与体育生态学直接相关的文章仅有8篇;第二,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前文所提到的关于体育生态学的研究,多以论文的形式出现,研究的问题单一,缺乏整体性,从总体上看,目前基本体系尚未形成;第三,提出的观点还不够成熟。就拿体育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来说,或将体育生态学中“生态”局限于自然生态,而忽视了人文环境对体育的影响,或虽然克服了前者的缺陷,但却忽略了体育生态中至关重要的方面———身体生态,或只强调生态学原理的工具性,而遗漏生态学原理的目的性、价值性等。究其这些问题存在原因,主要是我们体育研究习惯性路径依赖造成的,体育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一旦出现其他学科的新理论范式很快被体育理论界引入,并以其分析研究体育一些问题现象。但是这种研究昙花一现,接着研究出现断裂,再很难见到新的、深化研究成果。这种研究动力机制乏力,不仅影响体育生态学研究和发展,甚至影响整个体育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2.3体育文化生态学研究反思

我国体育文化生态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研究成果也日渐丰硕。这一景象将进一步推进体育文化生态研究向更宽广的领域拓展。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很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地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其一,目前体育文化生态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建构都显薄弱。文化生态理论属于新兴研究领域,2008年起,我国学者才开始研究体育文化生态系统问题,因此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体育文化生态的研究,呈现了多角度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如“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圈”和“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等观点,但对体育文化生态理论的研究甚少,比如体育技术与体育人文生态体系如何协调发展等具有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得到系统研究,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含义、特点、基本理论体系等尚未形成;其二,研究内容偏重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微观的具体个案研究,缺乏整体性和价值性的讨论。大多数研究都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分析了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缺少从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视野对传统体育生态价值和生态发展的研究。目前,体育文化生态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体育或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领域,而对现代体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问题研究甚少;其三,除了研究成果偏少、不均衡外,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跨学科研究有待加强。在研究方法上,大多通过文献整理,进行逻辑分析和思辨,对于实地考察和田野调查法的运用比较少。现今对体育的文化生态研究仍停留在理论分析与现象表述层面。对此,我们在从文化生态视角研究体育的时候,不仅要使用合适的方法,还要把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交叉综合使用。

生态理论论文例4

二、沐浴在清洁理论思想下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的春天不应该是寂静无声的,死气沉沉的;她的春天应该是万物复苏的,生机盎然的。美国海洋女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早在其《寂静的春天》(SilentSpring,1963)一书中,通过描写一个绿色美丽的小镇由于生态环境遭受人类社会严重污染而沦为一个黑色死亡之镇的生态事件,揭示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正在被人类的生产和生存活动而破坏的现象,因为杀虫剂DDT等农药的滥用使得地球环境受到了长期的危害,使得人类生存也受到了相应的威胁,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春天不再像春天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处可逃的有毒废弃物、酸雨和各种导致内分泌紊乱的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世界了,这些物质影响了生态界性激素的正常机能,使雄性的鱼和鸟逐渐变性。城市的空气里混合着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苯、二氧化碳等许多污染物。在高效率的农业经济的背后,是地表土的天然功能已被彻底破坏,谷物的生长完全需要依赖化肥。用死家禽制成的饲料喂养牲畜,造成了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崩溃的疯牛病,而后又再次传播给人类。”英国生态批评理论的代表性人物乔纳森贝特(JonathanBate)教授对生态社会的这段描述恰恰反映了一个健康绿色和谐的生态社会不仅是一个无污染的清新干净的世界,更是一个没有等级压迫和奴役的绿色春天般的新世界。女性和自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女性与自然本身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人类社会对妇女统治和对自然统治的关系。生态主义者只能孤军奋战,为反抗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遭遇了各种艰难险阻,为争取人与自然的平等之路变得十分艰辛。而“女性主义在运动初期,平等问题是女性思想关注的中心。当时的中产阶级女性,受当时社会革命潮流的冲击,她们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对束缚女性造成男女不平等的各种现象进行抨击,鲜明地树立起女性摆脱束缚的旗帜。”同样,女性主义运动也由于“势单力薄”,在反抗男权,争取解放的道路上,会遇到纷繁复杂的斗争形式,这样,反抗之路就会变得更加漫长,胜利的希望就会愈发渺茫。虽然女性主义运动经历了几个世纪,确实发展和壮大了,但如果能找到“同盟军”,建立统一战线,一定能更快地更有效地获取最终的胜利。可以说“自然环境”就是“女性”在反抗男权社会运动中最好的“闺蜜”,生态女性主义者正是从绿色生态思想角度,思考女性在男权社会里不平等和被压迫的现状,用全新的双重视角和战略的眼光,审视自然和女性的相似之处,将这对盟友共同的遭遇和使命相结合,开辟出了一条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解放女性之路。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文学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清洁”文学批评,是生态主义蓬勃发展的生动体现,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女性主义文学的新角度的阐释。如果说生态主义运动是生态主义者保护自然的绿色运动,那么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之路就是女性主义者用绿色理论捍卫自己合法权益和地位的春天之路。

生态理论论文例5

二、商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分析

借喻于自然生态理论,JamesF.Moore认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体间的关系和各生物体处理这种关系的做法与商业世界中的企业很相似”。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创新管理模式———“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商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简称自组织管理模式。该模式的主要思想是构成商业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员共同制定系统运行规则(协议),在遵守此规则(协议)下各单位成员相互竞争和合作,在系统内部创建条件形成超循环,从而实现商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进化。自组织管理模式:A和B在遵守系统协议的情况下合作与竞争①通过共同制定系统规则(协议),促使商业生态系统在内部创造并形成自组织的条件。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形成自组织的条件包括了“开放、远离平衡态、涨落和非线性作用”。根据笔者的研究,这四个条件是可以满足的。其中涨落和非线性作用是商业生态系统的固有特征,它们必然存在。②通过共同制定系统规则(协议),在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形成进化发展所需的序参量。根据Haken的观点,如果某个参量在系统演化过程中从无到有的变化,并且能够指示出新结构的形成,它就是序参量。在实际操作中,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各单位成员在不断的“竞合”中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协议、规则和惯例等,这些就是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序参量”,这些“序参量”促进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同时这些“序参量”(协议、规则和惯例等)反过来又规范着各个单位成员的行为。根据协同论的观点,序参量产生于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相互碰撞。因此,主管部门(比如协会组织)或是主导企业(比如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在制定系统规则(协议)时应该充分听取并让下属各单位或合作企业参与共同制定,而不能关起门来单方面决策。③在共同的系统规则(协议)下,系统内各个单位成员相互竞争和合作,减轻了主管部门或主导企业的管理压力,系统运行更加高效有序,商业生态系统得于良性快速发展。宏碁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施振荣先生提出并积极推行的联网组织理念正是这一思想的完美体现,在遵守集团协议的条件下,各集团成员可以在不报总部审批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的合作和调整。

三、案例分析

本文以广州太平洋电脑城为例说明自组织管理模式的应用。广州太平洋电脑城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是全国重要的IT产品集散地,汇聚了全世界各类品牌的电脑产品、数码产品及各种配件等,1000多家商家云集于此,档次种类齐全的各种产品吸引着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地区及亚洲各国的顾客,每天光顾的消费者数以万计。笔者通过长期实地考察和与众多商家的交流发现,太平洋电脑城看似一个松散杂乱的批发零售市场,其实内部隐藏着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即本文提出的自组织管理模式。首先,广州太平洋电脑城是一个IT产品和服务销售的商业生态系统,其次该电脑城内部具备并形成自组织进化的条件。

1.广州太平洋电脑城是一个商业生态系统

根据笔者的研究,一个企业网络是否是商业生态系统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网络内各参与企业的生态位分离;二是网络内各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联结形成价值网;三是物质、信息和能量等在这个价值网里能够顺畅流动。首先,笔者调查发现,商家进入太平洋电脑城经营主要基于两个认识,一是社会流行趋势,比如苹果公司的产品很受欢迎,所以现在经营Iphone和Ipad及配件的商家特别多;二是商家自己的特长,因为有些商家老板本身就是电脑极客,对他们来说,切入自己擅长的领域既有趣又有利,当然这种情况可能会随市场的变动而发生转移,比如,有些商家可能发现,经营同样产品的摊位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选择转移经营重心或退出电脑城经营,所以,其结果是不同的商家经营着不同的产品,也就是说,太平洋电脑城内部的商家实际上生态位是分离。其次,太平洋电脑城主要集中于经营计算机产品、手机、数码产品、各种配件、办公设备及相关服务等,不同商家经营着不同的产品,比如有商家专注于经营计算机CPU,有的专注于经营电脑机箱,有的专注于经营电脑显示器,虽然商家间经营商品会有一定的重叠性,甚至很强重叠性,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并不存在两个经营商品完全重叠的商家,比如即使是经营手机及配件,一个商家也不可能销售所有的手机和配件,毕竟手机品牌和型号非常多,所以商家间的相关性是很强的,他们不仅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更需要相互间的合作,比如装配一部电脑,不仅需要CPU,也需要机箱,还需要显示器等。最后,经营生态位的分离造成了商家间必须频繁地交流,而且这种交流是几乎无障碍的。每天太平洋电脑城开门营业,就有不少商家业务员抱着一大叠的报价单穿梭于其它商家,把本商家经营产品的今日报价知会相关商家,即使你没收到这个报价单,一个电话过去立马了解。比如,一般来说,商家并不会备齐电脑的所有部件,当消费者需要购买时,商家在与消费者确认好订单后,能很快在到各个商家处拿货,迅速备齐所有部件。所以,当你光临该“商业生态系统”时,你会发现商家们在不断地进行着产品和信息等各方面的交流。

2.广州太平洋电脑城具备形成自组织的条件

如前所述,一个系统要能够自发组织起来,形成耗散结构,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开放及开放达到一定程度、远离平衡态、涨落和非线性相互作用。广州太平洋电脑城生态系统满足自组织进化的条件。对于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来讲,系统内的非线性作用和涨落是其固有属性,太平洋电脑城生态系统也一样。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形成自组织的其它两个条件:开放和远离平衡态。①开放。太平洋电脑城是一个充分开放的商业生态系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几乎是任何人只要交上一定的场租费就可进入该市场经营;其次,任何消费者都可以前往购买;还有商家必须不断与外界(比如厂商和广告商等)进行着能量、物质与信息交流,才能维持正常运行等。②远离平衡态。判断这个条件是否满足的方法是研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均匀一致,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问的差异越大,体系离开平衡态就越远。前文提到,太平洋电脑城内部虽然有竞争,并不存在两个经营商品完全重叠的商家,这种经营生态位的分离造成了商家间必然频繁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因此太平洋电脑城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

3.自组织是该销售点的运作模式

自组织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就是商业生态系统内的各成员共同制定系统协议,在遵守此协议的情况下各成员相互合作和竞争,实现自组织发展。太平洋电脑城生态系统正是在自组织管理模式下运作的。首先,太平洋电脑城是一个商业生态系统,具备在内部形成自组织的条件。同时市场管理部门为了规范商家的经营,会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比如不能经营等,除此之外,该销售点不同摊位间在长期经营中也形成了一些无形的习惯,比如内部相互调剂产品)等。这些规章制度和习惯等构成了主导太平洋电脑城商家发展的序参量。其次,太平洋电脑城的经营主体是各个商家,而不是市场管理部门。这与协同论的观点是一样的。因为协同论的基本思想就是,系统的运作或动力不是来自系统外部或系统的最上层,而是来自系统内部各个要素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商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的优点

①能够很好地处理企业专注和多元发展的平衡。企业需要专注,同样也需要多元发展准备。如何处理企业专注和多元发展的矛盾呢?本文提出的“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商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前面的案例中所提到的消费者购买电脑的例子,通过自组织管理模式,每个商家有效地平衡了多元发展与专注。②能快速反应市场的变化。有着共同制定的“序参量”的约束下,商家们可以随时合作,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且成本极低,充分体现了高效率。③较低的管理成本支出。本文案例中,管理单位仅仅是制定相关经营规章制度、协调和收取相关场租费,而经营的主体是各个商家,所以其管理成本必然很低。

生态理论论文例6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2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外,还应:(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3)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4)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以达到遏止环境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

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在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已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议政权和环境索赔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随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法律依据,更有群众基础。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1)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3)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3.2.4把握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为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应采取以下对策:(1)修改现行的《城市规划条例》。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变建设项目提出者、计划者、决定者、运作者同属一个体系的状况,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3)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4)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以避免“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和“长官意志”。(5)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代表市民的最大利益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公平。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3.2.5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如:①限制甚至拒绝摩托车进城;②限制汽车数量增长、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③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④提倡使用布袋子、莱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⑤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旅馆业提供一次性用品;⑥提倡商店与厂家结合对商品实行全程绿色服务;⑦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⑧有条件的城市应限制建筑高度,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3.2.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生态理论论文例7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构成了社会主义整体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则是理解、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基本条件。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学理论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探索中的具体运用

生态学概念最早是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学科认为,动植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系统内存在着有规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且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在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因此,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角度,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生态学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误用环境、误用技术,势必破坏维持生命系统自然平衡的诸种因素,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正是对生态学揭示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具体运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在其名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那种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135,“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124,“人是自然的一部分”[1]52。在马克思看来,把人与自身之外的自然连接起来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改造了世界,使它变成了“人化的自然”。由此,马克思甚至把自然比作“人的无机的身体”[1]124,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主张人与自然在双向相互作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2]恩格斯认为,宇宙岛(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恒星系)、地球、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都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在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具体事物都有生有灭,整个宇宙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处在永恒循环的物质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集中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化学家和农学家李比希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植物吸收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分及土壤中的钾、钙、磷酸盐等各种有机物的养分,动物(包括人)又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身上吸收养分,动植物腐烂后又分解回归到土壤和大气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界自主平衡的大循环。马克思受到李比希观点的启示,引申并发挥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大土地所有制造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李比希)”[3]196。在这里,马克思使用了“物质变换”(代谢)的概念,提出了人类对生态的破坏造成了大自然物质代谢中的“裂缝”严重后果。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4]马克思认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合理地调节”,“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5]926,这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还强调,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6]。这些论述既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区别,又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坚持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及其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扰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破坏了“永恒的自然条件”,“同时就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7]。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人与自然的异化,指出“异化劳动”造成了“文明的阴沟”、“自然的荒芜”和“日益腐败的自然界”。在遭受工业污染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工人的“任何一种感觉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方式因而甚至不再以动物的方式存在”[3]117。这从反面告诉人们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还强调违背生态规律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对人为盘剥自然、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严厉谴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来污染泰晤士河。”[5]927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批判大纲》以及《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过度开发自然,破坏自然平衡的行为给予强烈的谴责。恩格斯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布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8]517恩格斯的劝告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要与自然界建立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生态文明智慧的汲取和升华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普遍确认为“天人关系”,这个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多有论述,其中以儒、道、佛三家最为丰富精辟。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智慧,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想来源。

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他们把“道”作为万物的本源和基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①在这里,老子以万物相互联系的宇宙观来审视得天独厚的生态,把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编织于统一的自然之网中。“道生万物”表明,老子反对把26;秋水》则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这些都明确地表达了道家对人与自然平等关系的看法,反对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主张以道观物,以达到天人和谐。“道法自然”是老子生态观的核心思想和根本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生成根源于自然,演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联系统一于自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依循“道”的自然本性,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要懂得尊重自然、爱惜自然。

道家认为,要使人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违反自然规律,必须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强调:“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③也就是说,人世间最大祸患莫过于不满足,最大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凡事皆有度,学会知足,才能得到满足。只有适可而止才能避免祸患,远离危险。既然万物都有自己的限度,人的行为就应当有所“止”,人的欲望就应当有所“满足”,有所克制。庄子也主张“常固自然”、“不以人动天”,使自己的欲望顺应自然法则,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家主张人类要尊重自然,凡事都应顺应自然,在人类活动中尽可能地少一些人为因素。但并不是要人降低到生物学意义的动物,否认人在宇宙万物中的地位。《老子》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既没有把天道奉为与人对立的至尊权威,也没有把人贬为天道的附属物。在天人关系中,人的地位是不容降低的。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需要保护资源和环境。为此,老子要人们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欲求,不能一味追求自己欲望的满足而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与道家一样,也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同类,因此人对自然应采取顺从、友善的态度,以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最终目标。道家是从天谈人,着重从自然的视角来论述天人关系,而儒家则是从人谈天,从人的角度来阐述“天人合一”;道家追求反璞归真,反对人力加之于自然,而儒家则在“赞天地之化育”的同时,又肯定人为万物之灵,主张尽人事以与天地参。儒道二家的角度虽不同,却异曲同工地肯定天与人的联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尊重自然即是尊重自己,爱惜其他事物的生命,即是爱惜自身的生命。被称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把“生生”,即尊重生长、长养生命、维护生命作为人的“大德”,“天地之大德曰生”④。随后的儒家哲人大都从自我生命的体验去审视同情他人的生命,并推及对宇宙万物生命的尊重。在对待山林资源、动物资源、水资源、土地、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人与自然和谐的措施。以对待山林资源的态度和利用为例,儒家认为,注意保护山林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是人类保护山林资源的出发点。孟子最早意识到破坏山林资源可能带来的不良生态后果,并概括提炼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学法则:物养互相长消的法则。孟子认为:“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①儒家还看到山林树木作为鸟兽栖息地的价值——“山林者,鸟兽之居也”,认为“山林茂而禽兽归之”、“树成荫而众鸟息焉”,反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②。儒家对山林和鸟兽的生态关联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③同时,儒家还看到树木能净化环境、补充自身营养,提出“树落粪本”的思想。不仅如此,儒家更为注重山林对人类的价值,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④,也明确指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⑤。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儒家的这些主张尽管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考虑,但客观上使生物得以保护和永续利用,促进了自然保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尊重生命的思想表述得最为完整的是佛教禅学。在生态问题上,佛教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法的体系,无论是无生命物、生物还是人,都存在于这个体系之内,生物和人的生命只不过是宇宙生命的个体化和个性化的表现。在佛教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佛教提出“依正不二”,即生命之体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佛教主张善待万物和尊重生命,并集中表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所有生命大慈大悲。所有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应给以保护和珍惜,不可随意杀生。佛教中“不杀生”的戒律乃是约束佛教徒的第一大戒。在今天看来,佛教信仰虽然带有宗教神秘的内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保护生物的问题,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显然有其积极的意义。

儒、道、佛的生态智慧产生于遥远的古代,却具有跨越时代的价值,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来源。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反思人类传统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的理性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征服自然的曲折变化,相应地人类经历了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若干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情况,并由此引发了人类的觉悟与反思。如近代,人类曾进行过三次反思,发生过三次环境保护运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突飞猛进,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遭到严重破坏,发达国家的一些工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空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和煤灰,烟雾弥漫在大街上。对此,查理•狄更斯在其著名小说《荒凉之屋》中描写19世纪末伦敦的情况:“处处弥漫着雾……雾飘进格林威治退休老人的眼睛里和咽喉里,使他们在炉旁不断地喘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多部著作中,从“好象是被谁吸干了的”贴普尔河,到“今天因此(森林砍伐)成为荒芜不毛之地”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从“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8]520到泰晤士河的污染,作了深刻揭露和批判。西方一些敏锐的思想家,开始质疑人统治、主宰自然的观念和行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形成了首次环境保护运动。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中叶,先后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不仅严重破坏了许多国家的经济,破坏了有关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加剧了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从而引发了西方第二次环境保护运动。从20世纪中叶至今,人炸、化工产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工业化道路的普遍实现,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愈演愈烈。据统计,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不仅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的资源,而且还利用其在等级贵贱观念用于自然界;《庄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对本国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这一切促使人们进一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经济、技术、文化的层面去检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动,从而引发了西方第三次环境保护运动。[9]

人类生态行为失范的重要原因是受传统发展观(或价值观)的支配。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近代以来的一个很长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在这种传统发展观的支配下,创造出了空前的物质文明和社会繁荣。在我国,为了尽快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提高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仍一度以粗放型为主,过于追求指标的实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经济之时,也往往采取置环境损害于不顾的做法。总之,传统发展观(或经济发展模式)认为,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资源在数量上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环境对人类废弃物的净化能力是无限的,自然环境只是人类消费的对象。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无限索取和掠夺的结果,最终造成环境的失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反思人类发展史,人类文明的步伐却以自然为人类的工具进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如今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观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抛弃传统发展模式,转而采取经济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①具体参见《老子》第42章。

②具体参见《老子》第25章。

③具体参见《老子》第46章。

④具体参见《易传•系辞》。

①具体参见《孟子•告子》。

②具体参见《荀子•致士》。

③具体参见《孟子•梁惠王》。

④具体参见《孟子•告子上》。

⑤具体参见《荀子•王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24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20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

生态理论论文例8

1.1价值转向: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后物质主义相对于物质主义而言首先是一种价值观念的转换,它倡导物质的增长首先要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反对仅仅把物质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唯一标准,反对物质实利主义主导社会文化观念,物质的生产、消费和增长都应该以生态平衡基本条件,以尊重自然和他人为基本出发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是人类如何发展的道德之维。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和谐共生共存是人类发展的基本价值诉求。对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提倡是绿色政治的一大理论武器,绿色政治理论分子所主张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认真对待生态可持续发展、关注代内正义和代际正义的前提下,同一直占主流地位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相对立。社会的发展需要按照后物质主义原则确立发展方向,减少甚至避免经济增长优先原则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过去的人类历史行程中,人类总是借着工具理性和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打着经济增长第一位的旗号,有意无意中不断强化对自然的消耗、剥削、破坏,到最后关于自然对人的意义的自然价值仅被缩小为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即自然爆裂为资源碎片,人类创造的价值仅仅表现在对自然的算计和盘剥,即仅仅被理解为经济生产活动及商品制造。当然,提倡后物质主义并不是要求人类为了保护某一个物种而不能开采能源,为了生态的平衡性和完整性而停止经济行为,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有效建立必须以和平和相对经济繁荣为前提,只有在和平和物质安全的背景下,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成功转化才得以可能实现。绿色政治向我们所传达的是对物质的追求必须预先想到对生态环境的可能损害性影响并作出最佳选择,保持人与自然的共生和协调。绿色人主张实现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念的转换,这种转换可以从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两个维度来理解。

在经济层面上,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意味着从经济优先发展观到生态优先发展观的转向。后物质主义带来的价值结构转向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在相同社会结构的情况下,若想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必须实现后物质主义的价值转向。对经济无限增长的沉溺迷恋是物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表现,物质主义理论认为经济的无限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无限积累将带来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这一论点有其片面性,它掩盖了一个基本的判断前提,即判断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的真正合理标准问题。判断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准不仅与经济增长有关,更与财富分配是否公正、生态是否平衡有关。只关注经济总量和财富积累的提升而忽略经济发展质量的考量,导致的结果是经济发展仅仅为了增长而增长,并不能带来社会的真正进步。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物质主义的主导下都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剥削性、消耗性开发基础之上,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一书分析了工业社会经济增长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丹尼斯•米都斯预言若是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趋势持续下去,地球增长的极限困境会在100年之内发生。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一书所传达的困境和现实生态恶化带给我们的基本反省、反思就是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解构并重构,社会的发展应该基于自然界整体性及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而不是物质财富的无限度增长和积累,只有在实现生态平衡、社会正义前提下的经济发展才真正具备可持续性的内涵。绿色理论虽然将可持续性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讨论,但关心的重点则是自然生态的稳定持续,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生态可持续性。可见,绿色政治及后物质主义是在生态平衡的意义上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一个概念的,绿色政治及后物质主义致力于以生态可持续性原则为前提的绿色生态社会的构建。

在社会层面上,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意味着从欲望—享乐型消费观到绿色—生态型消费观的转向。在物质主义价值观念主导下形成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将人的关注焦点定位于物欲满足和享乐主义,以享乐和物欲为目的的消费使人类的物质欲望不断膨胀,而这些物质欲望并不是以生存为基本目的,而是以欲望需求为目标,从而无视环境保护和他人利益。建立在需求和生态保护基础上的理性消费才是绿色—生态型消费,建立在欲望上的非理性消费、非生态性消费是一种破坏型消费。《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消费主义价值观把物质消费和物欲满足作为判断个人价值和个人幸福的标准,将消费价值等同于自我价值。在享乐型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推动下,社会的发展目标和人生的价值意义转向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和享用,人们陷入到无休止追求物质财富而又得不到满足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恶性循环的背后是精神匮乏的表现,导致人们关注的焦点永远是物质利益,甚少关注不合理的欲望给他人带来的损害性影响,给生态破坏带来的负面性影响。要实现生态平衡就必须消解消费主义价值理念,如何塑造公民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是理解绿色政治之绿色变革的核心议题。生态—绿色型消费是环境保护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也是环境保护组织极力提倡的一种消费主张。“乐活族”①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就是公民个体认可绿色消费生活的一种行动证明。

1.2理性回归: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后物质主义要求人类的经济行为和消费行为要有价值理性指向。这种价值理性指向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方面,即人类尊重自然整体性和平衡性、尊重人权的平等性。只有生态平衡和社会正义的理念内化为一种公民自身义不容辞的道德义务时,生态平衡和社会正义的价值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维护。生态中心主义把人类视为一个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且服从于生态规律。这些规律及以生态为基础的道德要求限制着人类行动。而现代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②忽略了这种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带来的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失衡,生态中心主义呼唤价值理性的归位,人类有发展自我和提升的权利,但人类的发展行为要建立在环境保护和尊重他人权益的基础上,人类的欲望不能仅以工具理性为指导性原则,目的合理性的行为和活动需要体现价值理性的理念,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活动需要负载价值理性取向,那就是生态平衡。在经济层面上,价值理性的回归意味着生态理性的到位。绿色政治人主张按生态理性来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生态理性的最基本要求是经济活动和物质财富增长要限制在生态环境系统可承受、可恢复的范围之内。生态理性的基本内容包含经济行为与生态平衡原则的内在统一性、经济决策前对生态保护的优先关照性、以生态系统再生性为考量的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的规划性、以代际正义为理念的对子孙后代权利的维护性等。物质主义价值观主导下的生态理性缺失,是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生态破坏性力量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中生态理性的缺位使工业化时期的经济发展具有严重的物质上之功利性、观念之偏见性和行为上之短见性,从而导致生态恶化和人类活动反生态平衡性。为了对人类错误发展理念和行为模式进行纠正,生态理性要求人类应该按照生态优先原则确立社会发展目标,放弃对物质财富的无止境积累,形成绿色—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和消费行为的合生态性是人类发展的优先指导性原则。在社会层面上,价值理性的回归意味着理性消费的归位。无限追求经济发展及无度消费带来的生态破坏从表面看是自然界的危机,但本质上是人类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危机。文明正在走向生态灾难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嵌入人类文化的方式,我们迫切需要针对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消费模式进行一场心理革命。目前我们身处的生态困境并非缘于人类一时无知,而是主导人类的经济增长迷恋情怀和非理性消费主义,以及在此基础上塑造起来缺乏道德性束缚和价值理性指导的消耗—消费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是对无度消费造成的生态破环的抗议、反对和反思,生态—理性型消费是区别于传统消费方式的个体化新选择。生态—理性型消费本身负载着一种价值合理性,其主要体现为个体对义务的自觉担当,这种担当建立在个体对消费欲望进行限制的基础之上,是关照他人和关怀后代的一种生态责任体现。生态—理性消费是将个人权利、个人责任和他人福利、他人利益和生态关怀相结合的消费理念,是一种有价值理性导向的消费行为。合理需求而非享乐、欲望将是理性消费模式的主要决定因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包含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现代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现行的人类生产和消费方式背离了价值理性的方向,从而破坏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关系。过度资源消耗与物质消费已超出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和范围,价值理性缺位的非持续经济模式成为破坏自然、危机子孙后代和自己的核心原因。因而,绿色—生态型社会建立的关键是实现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向和平衡,而这种转向和平衡的实现需要生态理性的到位和理性消费的归位。

2生态优先与理性消费:后物质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中国社会正面临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环境恶化现状,生态恶化和环境危机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黑色难题”。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如何实现生态平衡、如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建构绿色发展模式是中国21世纪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它渗透于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吸收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念能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模式建构注入新的思想元素和新的发展活力。中国要实现真正含义上的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绿色政治视角下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念的传播,通过绿色生态思想的传播纠正人们的错误观念,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培养以及绿色环保意识的内化,将生态关心和绿色消费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融入中国的文化发展之中。

在缺乏思想觉悟的情况下,道德义务的规定意义不大,因为若是公民缺乏一个来自内心的思维和观念转变,那在具体行为上不会出现重大的转变。公民个体观念的觉悟以及在这种觉悟基础上公民道德观念的转化才是整个社会文化模式转化的关键因素。如果每个公民能把生态优先原则转变为自己的一种基本道德立场,以价值理性为导向,关注环境保护,关心社会正义,关心他人权益,改变自己在生产、消费领域的非理,那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实现将不会太遥远。首先,深化生态优先价值观,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意味着对现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和转向。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理性原则,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以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完整性为基本准则。生态破坏使一直陶醉于经济增长主义和物质欲望满足的人类处在了一种难堪的境地,这是人类不理性的结果。我们不能将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物质财富积累的多少作为社会发展进步评判的尺度,生态优先价值观要求生态理性的及时归位,经济发展不仅只考虑一时一事的数字化指标,更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政治理论在实践层面中主张按照分散化、小型化原则建立以社区权力为中心的生态社区,这为中国环境治理以社区为中心点实现分散化治理提供了思想启发。基层的决定在原则上必须予以优先性考虑;我们给予分散化的、易于管理的基层单位以具有深远意义的独立和自治的权力……,在这种基层自治结构中,社区以公民为原子组成一种合作型和参与型的组织,经济发展受到生态理性和公民参与的制约。同时有利于培育基层生态—绿色文化观念,防止物质优先主义和消费主义等观念的侵蚀。生态理性及生态社区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建设性的价值因子。我们必须建构以生态平衡为导向,以可持续为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完整、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基础之上,确立理性的发展态度,树立绿色的发展观念。

生态理论论文例9

(一)环境设计的概念

环境设计,又叫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在室内、园林、建筑、城市设计过程中,综合应用美学、哲学、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力学、光学、建筑学等理论为指导,而进行的施工对象环境方案的开发与设计行为及其过程。

(二)生态理念的概念

生态理念是指在进行一项设计或开展一各项目时,既要确保设计对象和设施的功能正常,又要积极遵循自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降低设计方案实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生态理念具有高效性、持续性、多样性、循环性等特征。

二、环境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指导原则

在环境设计过程中,要在科学理论和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合理地利用先进技术和高科技材料为环境设计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资源的浪费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艺术设计与参与原则

生态环境是许多要素和条件构成的综合整体,进行环境设计过程中要采用艺术性的思想和眼光去进行构思和设计,使得设计出的作品符合环境要求,又符合技术审美标准。

(三)尊重自然原则

环境设计中,要积极把握和尊重大自然自我维护、自我恢复的能力,尊重自然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增强设计作品的和谐型、可持续性。

(四)4R原则

也即在环境设计中要遵循再利用原则(reuse)、可再生资源原则(reduce)、新环境创建原则(renewable)和循环利用原则(recycle),实现对原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合理开发,减少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尽最大可能的实现回收循环利用。

(五)最小干预原则

在进行环境设计中如果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可避免,那么就要努力采取多种积极手段,把外界的干预和影响降至最低,维护好原有的生态格局和面貌。

三、环境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引入和应用

(一)环境设计中应注重强化生态理念的指导

生态理念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在环境设计中对生态理念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生态学原理知识的学习,加强生态理论对环境设计的指导,在设计手法、设计方法上下功夫,让生态设计成果更好地体现和促进生态理念的发展。

(二)环境设计中应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

在环境设计中应积极尊重原始生态的运行规律和自我净化、自我恢复能力,坚持既保护又利用的原则,尽量使用天然绿色的设计和建筑材料,做到因地制宜和循环使用,积极保护自然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可再生性,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协调和相互促进。

(三)环境设计中应注重对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

设计者在进行环境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再利用和在开发的问题。例如:在街道、广场等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设置雨水搜集系统,充分将雨水进行净化后用于灌溉、洗涤等方面。同时,要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积极利用当地现有的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沼气等,在大大降低生产和生活成本的同时,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生态理论论文例10

二如何有效改善都市生态问题

1要提高认识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

大力普及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呼吁更多的居民关注都市生态保护,积极进入保护队伍中。

2要在工程立项时考虑到生态问题

工程立项不仅要考虑到民生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也要拥有长远的发展眼光,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城市规划,这就要求政府职能部门要有长远的考虑和整体意识,合理进行市政工程立项规划工作。

3要将生态保护

作为市政工程管理的一部分无论立项多么完善,真正影响到最终保护结果的仍是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情况,一个好的管理可以大大减少生态破坏现象。为避免市政工程与都市生态的矛盾,在项目之初就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使生态保护真正成为一个工作要点,而不是单纯地一句口号,要加强工程的巡视和检查工作,防患于未然,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中,避免出现垃圾工程。对于工程中出现的古文物古建筑的破坏问题,一经发现马上解决。